送教下乡第三次听课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时间:2023-12-11 17:50:03 作者:字海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的思考梳理,也是与他人分享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小编搜集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样例,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和学习。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和学校的领导去xx中心小学参加“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活动时间虽然只有半天但我却学到了很多:

首先授课的是xx小学的陈xx老师,她所授的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5画风》第一课时。

说来很巧,这节课在龙岩学习时听过,前段时间自己也开了这一课的公开课。当知道陈老师要上《画风》时,我有点不敢坐在座位上,我怕自己上的远不及陈老师,怕自己会自卑。我带着畏惧和学习的心态坐了下来,在听课过程中,我从陈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陈老师的本次教学活动是以“提升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为专题,针对写字教学,我想谈谈我的收获:

在板书课题时,陈老师就引导学生一起书空,注重学生平时的一点一滴。

在我的课堂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跟着老师书空,我会让学生边书空边将笔画说出来,我认为这可以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无法做到时时这样、刻刻坚持。在听了这节课后,我将总结经验,将有用的教学模式不断在课堂上体现。

陈老师在引导学生写字前充分地让学生识字。如,各种形式的读、创造性的字理识字、组词识字等方式,让学生在会认的基础上会写。

低年段的生字教学基本环节都是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生字,然后再组织学生书写。虽然环节大致相同,但在日常的教学中,运用字理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识字却是少之又少。有了陈老师的引导,我将不断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做到“先学后教”,做到胸有成竹。

本堂课课件出现了七个需要写的生字,这七个字中陈老师又分为两组,第一组四个字,分别是“涛、丹、显、丝”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主笔横,陈老师在教学这主笔时有自己亲身范写,有电脑老师范写。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主笔的关键。第二组三个字,分别是“陈、忽、艺”这三个字的共同特点是都有钩。“陈”重点在“横撇弯钩”、“忽”重点在“卧钩”、“艺”重点在“横折弯钩”这三个钩都不容易书写,在教学时,陈老师对这三个字分别作了分析和对比,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融汇。在生字教学过程中,陈老师还不断地给学生编口诀,让学生在有节奏的顺口溜中记忆生字。

好的课堂决定着学生好的发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是重点,陈老师的细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在教学中,我也应该将生字的识记和书写渗透到方方面面,真正让生字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二节课授课老师是xx实验小学的xx老师,她所授的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6桥》第二课时。

一、邹老师课前的图片、录像、背景音乐都与文本相吻合,有利于气氛的渲染和情感的激发。这些图片、录像能让人体会到情况的危急和扣人心弦。

二、在本堂课中,邹老师充分体现了高年级同样需要注重写字教学。邹老师在写字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抓住了含“口”部的字进行比较、发现规律,让写字教学扎实而又显得高效。学习“祭奠”时更是通过字理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邹老师通过品味动作、语言、神态,让学生感知老汉的形象。其中更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汇,如,动作词“站、盯”;语言“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神态词“冷冷地”等。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注重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在感知老支书的感人形象后,邹老师让学生把人们祭奠老汉和他儿子的场景写下来,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这环节真可谓是“水到渠成”啊!

邹老师的一堂课让我明白了先学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先学后教”不能仅仅是解答联系的枯燥过程,也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过程。

张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感触深刻,讲座内容丰富,具体深刻。他针对写字教学这一块做了详细的解说。

一、认识模糊,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写字教学枯燥无味;

三、急功近利,重视特长生的培养,护士全体学生的整体提高。

在学生写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不一样的写字姿势,其中最常见的有:直线型、错位型、扭曲型等。回到学校上课时,我特意让学生摆出自己平常的写字姿势,发现真的大部分学生的姿势都是错误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时刻提醒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写字姿势。

让我重新温习了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

内容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他只和我们分享了“木字旁的写法”、“日部的写法”、“米字旁的写法”、“目部和月部的写法”以及“宝盖头的字的特点”、“托底字的写法”、“以左半部为主体的字的写法”、“以右半部分为主体字的写法”等。这些类型字在日常书写过程中自己会去注意,但是在教学中运用却少之又少,学生对字形结构的处理做不到有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学习丰富的经验,让好的方法融入课堂,让课堂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课堂气氛展现更完善。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10月13日到15日,我参加了汉昌学区为期三天的送教活动,我选择的是六年级的作文课。

首先说说为什么会选择上这样一堂课。还是在我上课文《草虫的村落》时,我对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非常感谢兴趣,我发现课文的一段话充满童趣,可以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段话是:“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个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象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象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学习完课文后,我又重点把这一段找出来跟孩子们交流,让他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蜥蜴与小黑甲虫相遇时,相知时,相交时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当时,我和孩子主要谈了在蜥蜴背上的事情,以《蜥蜴背上的快乐时光》为题写了小作文。看完学生的作文,觉得想象空间不大,意犹未尽。

接到送教下乡的通知,丁老师建议上作文课,我想了很多。上作文课是一个挑战,没有现成的教学范例可以借鉴,平时这方面的教学研究也非常少。但是反过来一想,没有约定俗成,那我的作文课就可以“随心所欲”,上得不好,正好可以与大家一起讨论提高。于是,我就把这个语文教学时的小发现,作为了本次作文训练的点。

把第一次备课发给丁老师,丁老师就给我“泼了一瓢冷水”,调子太高,没有考虑学情。我在本校其他班试教,听课的张校长和苏主任也向我提出了同样的修改意见。感叹“英雄所见略同”,回家马上改教案。

把第二次教案发给丁老师时,她的回复是“好象比上次要容易实施些”,言语中仍有顾虑与担心。我揣着这个教案来到了送教第一站:苏白。苏白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学校,校园里绿树成荫,有些树的枝丫已经伸到了教学二楼的走廊里。我在走廊里漫步,那绿绿的树叶吸引了我,我翻开一片,啊,绿叶底下藏着一只小蜗牛!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要把这片绿叶带进课堂。举起这片树叶,我让学生想象,它像什么呢?有几个学生发了言,如像扇子,像手掌之类的。我把树叶卷起来,马上有学生说像小船,像月亮。接下来,我把蜗牛放在树叶上,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时候的树叶是什么?发言积极起来,有的说这是蜗牛的运动场,有的说这是蜗牛的食物,有的说这是蜗牛的床……学生的想象力似乎打开了。我趁热出示课文选段,鼓励孩子在这儿再想象。有一个女孩说得特别好,她说:“我和蜥蜴成为了好朋友,蜥蜴给我打洞造房,我给他扇扇子,擦汗,给他倒水喝。蜥蜴给我摘食物吃,我给蜥蜴唱歌,跳舞。”交流还算比较顺利,可等我看表时,才发现时间只有几分钟了,急忙让孩子提笔写故事。课间,我只与孩子们交流了几个比较好的作文开头。下课后,刚才说得挺好的这个女孩把她写完的作文给我看时,我有些失望,因为她写的都是别人说的,她把自己说的东西给忘了。

回来后,我对自己这堂课进行了反思。一是时间把握,放在口语交际上的时间太多了,用于写作的时间明显不足。二是没有告诉学生,把自己所说,所想写下来,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回来跟丁老师汇报:“没有完整反馈,看不出效果。有一个学生上课说得很好,下课写作文的时候把自己说的全忘了,写的全部是别人说的。”丁老师跟我讲,这就是需要帮学生解决的问题。她建议我及时发现学生优点,并予以鼓励。

第二天去的是大众学校。由于受前一节课的影响,我在大众上课时,前面的口语交流部分草草带过,着急让学生进入写作阶段。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是完成了,可是由于前面想象力培养不够,课堂显得有些沉闷,没有亮点。只是,学生的作文完成还是比较好,有比较丰富的想象,我还把其中的一篇拍照存下来了。评课时,李校长说开头几分钟的情境创设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他的意思是,既然是这样的送教课,就应该有“秀”的成分。虽然我一直追求真实平淡的课堂,不想哗众取宠,但觉得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样的课堂还是应该向示范的角度靠近一些的。何丁华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她说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蜥蜴和小黑甲虫是怎样活动的,也许气氛会更活跃、轻松。我准备在下一节备课里采纳这个建议。

插叙一段题外话。上完课,还有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到大众村子里走了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满了桔子树,黄澄澄的桔子挂满枝头,没有围墙,怎么没有人偷偷摘着吃呢?我是真想去摘一个,但我没有这样做,我不能破坏了村子里美好的东西。走在大众的乡村公路上,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桂花的种类多,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树多,花也多。桂花本不张扬,小小的,都藏在叶子下面。但是桂花开得实在太多了,密密麻麻挤在一块,好不热闹。最令人向往的,还是村子大路旁的毛简青故居,那栋红瓦白墙、四层的房子。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远远地望着它,没有进去。下次,我会专门去看一次。因为课前交流时,孩子们曾向我介绍这个地方,孩子们说毛简青是他们村子里的骄傲。是的,学校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是以它的名字命名的,路旁的小店子,也是毛氏商店,似乎也能让人感受到先人的气息。真的,这儿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香大众,淡雅田园,令人流连忘返。

继续说课。大众回来,我把这两天的上课情况进行了回顾,我作出了一个决定,重新备课。了解了这些学校学生的大致情况,我摒弃了先前教案的导入部分,我觉得,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我跟他们说:“秋天的田野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金黄的田野,它不仅仅属于我们人类,它更是小动物、小昆虫的天堂。”然后开始一段简短的交流,尔后,我再把蜥蜴和小黑甲虫介绍给学生,我让孩子们想象蜥蜴和小黑甲虫“相遇——相知——相交”的情景。然后,我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一条蜥蜴或者是一只小黑甲虫,让它们对蜥蜴和小黑甲虫进行模仿表演,再让他们交流自己在田野里与蜥蜴相处的故事。

全班交流时,他们真正都把自己当作了小黑甲虫,诉说着它们在田野里的故事:捉迷藏,躲在树叶底下偷偷吃零食……天真烂漫,童趣十足,我感觉到,他们的想象之门被打开,小黑甲虫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相通的。

有一个孩子的作文,我真的非常欣赏,她写“与蜥蜴玩时,我们把蜥蜴的尾巴当跳绳,蜥蜴尾巴甩一下,小黑甲们跳一下。”多么新奇的想象力,蜥蜴那个长长的尾巴当跳绳是再合适不过了,蜥蜴和小黑甲虫配合是多么默契啊。

以上就是我送教上课的全过程,我要感谢带队的杨主任和邓老师,他们工作极其负责,每天早上,他们总是准时从家门口接到我,回来时一定要把我送到家门口。车上,他们亲切地与我交谈,告诉我既要放松自己,不带压力来上课,也要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因为乡村校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不容易。对于课,杨主任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的课要升华情感,要让小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要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爱自然,爱小动物,才会愿意做一只小虫子。对不对?”我要感谢丁老师,我们张校长和教导主任,还有我的好朋友房老师,他们对我的课进行了精心指导。感谢这苏白、大众、欧泰三所学校的校长、老师来到我的课堂,给我鼓励,给我出点子,向我提建议;每上一次课,就是重新备一次课,这其中的收获太多,对我个人的帮助太大;这哪是送教呢,这明明是三所学校的老师在帮我磨课啊,我能不感谢他们吗?我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三所学校里,与我一起在课堂上交流的107个孩子,是他们让我有了这许多感想与收获,是他们让我成长,是他们让我享受教育的美好。

我喜欢作文教学,我会认真做下去!

英语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从2015年底到现在,我们参加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了几位名师的示范课,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听课,共同研究磨课,修改,上课。评课的这一过程。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课堂的教育教学技巧。也激发了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如何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如何更好的实施课堂评价等。几位优秀的英语教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些教学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英语教学在农村中的含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通过和几个学校的老师们的交流。使我对英语老师这一角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比如,三圣中学的刘念老师给人清新、活泼、多才多艺的感觉,所以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英语教师不仅要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且还要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课磨课,评课让我学到了一些教学技能以及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以不仅要以语言为对象,而且还要放眼看周围世界,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兴趣,体验成功和自信的培养;还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注重培养语感和交际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给英语教师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语言学习只有在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活动中才会发生。通过两位老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平时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和迷惑,通过送教下乡的优秀教师们毫无保留的传授和交流,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改进。

四、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了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不泛包括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在评课和磨课这一环节让我理解到对教材理解的重要性把握,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课标可删可增,另外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勇于张口,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秩序,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欢上英语课堂。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的过程还是一个“学”的过程要进步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总之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些乡村英语教师体会到了由“土”到“洋”的蜕变过程。

送教下乡第三次听课心得体会

从2015年底到现在,我们参加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了几位名师的示范课,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听课,共同研究磨课,修改,上课。评课的这一过程。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课堂的教育教学技巧。也激发了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如何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如何更好的实施课堂评价等。几位优秀的英语教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些教学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英语教学在农村中的含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通过和几个学校的老师们的交流。使我对英语老师这一角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比如,三圣中学的刘念老师给人清新、活泼、多才多艺的感觉,所以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英语教师不仅要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且还要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课磨课,评课让我学到了一些教学技能以及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以不仅要以语言为对象,而且还要放眼看周围世界,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兴趣,体验成功和自信的培养;还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注重培养语感和交际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给英语教师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语言学习只有在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活动中才会发生。通过两位老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平时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和迷惑,通过送教下乡的优秀教师们毫无保留的传授和交流,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改进。

四、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了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不泛包括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在评课和磨课这一环节让我理解到对教材理解的重要性把握,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课标可删可增,另外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勇于张口,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秩序,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欢上英语课堂。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的过程还是一个“学”的过程要进步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总之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些乡村英语教师体会到了由“土”到“洋”的蜕变过程。

文档为doc格式。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10月9号,我校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在xx小学举行的全区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诸xx老师的《我是什么》和王xx老师的《落花生》,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首先,是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交往频繁,国际理解变得更加的重要,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21世纪以来,各国着眼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时代的发展了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二,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讲解、传授为主转换成启发、发现、探究的过程;办学方式由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听、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倡导者、促进者。

第三,新课改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想,对他们的采用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真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语文学习与运用;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语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两位老师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堂课都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这两节课都从整体情景教学入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风貌: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口脑并用,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面临的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老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书法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瑰宝,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是传达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为了宣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书法家们纷纷走出象牙塔,到乡村、农民家中,开展书法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其中的一次课程,通过和一位老书法家的交流,我深深感受到了书法送教下乡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次书法送教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一位老书法家的课。这位老书法家,名叫李敬,有着五十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开始就让我们紧张的学员们放松了不少。李敬老师首先向我们普及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的区别,以及书法的笔画结构等等。接着,他向我们讲解了如何正确握笔、如何运笔,还特意强调了书写姿势的重要性。通过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书法知识,这为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课堂的最后,李敬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我看到那些作品,真是叹为观止,无不流露出他深沉的人生体悟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他通过一点一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书法艺术的深厚内涵和无尽魅力。他专注于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用心的态度,将每一个字的意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品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更深的热爱和向往。我决定从那天起,要将书法作为自己的爱好来研究和学习。

除了书法知识的学习,书法送教下乡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李敬老师告诉我们,书法一直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书法艺术能够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通过书法的学习,思考和感悟,我们能更好地领悟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书法送教下乡的活动,让我们和农民朋友们共同探索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把书法艺术带给了更多的人群。

通过这次书法送教下乡的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也很多。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书法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精髓和魅力。书法送教下乡的活动,不仅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在推动城乡文明交流和融合。通过书法送教下乡,我们不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美丽,也向农民朋友们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形式的艺术教育,不仅仅让我们从中受益,更能带给乡村更多的文化熏陶,让乡村焕发出文明的光彩。

书法送教下乡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它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书法艺术,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次活动让我更加热爱书法,也让我更加珍惜中华文化。我相信,在书法送教下乡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会受益于书法艺术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书法艺术也将越来越多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传递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和智慧。我将继续学习书法,用笔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将书法的美丽传递给更多的人。

书法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的乡村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许多社会团体和个人纷纷发起了各种活动。其中,书法送教下乡听课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样一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和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书法送教下乡听课的重要性和帮助性。

作为一名学生,参加书法送教下乡听课的活动是我非常兴奋的事情。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有机会亲自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还能听到一流书法家的讲解和指导。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体现。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因此,书法送教下乡听课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

在书法送教下乡听课的过程中,我还和来自乡村的孩子们进行了互动交流。由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乡村孩子们在接触到艺术这方面的机会较为有限。因此,他们对书法这门艺术形式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们通过互动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给予了他们一些简单的练习和指导。从他们的表情和反应来看,他们对书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憧憬。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书法送教下乡听课活动对于乡村孩子们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书法送教下乡听课活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育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如教师队伍少、资金和资源缺乏等问题。通过书法送教下乡听课活动,我们不仅能给乡村学校带去新的教育资源,还能帮助乡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一位知名的书法家来到乡村学校进行讲解和指导,这不仅为乡村学校带来了新鲜的教学内容,也为乡村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互动和交流,我们相信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都会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在这次书法送教下乡听课活动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书法的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用艺术的方式去关注乡村教育。书法送教下乡听课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向乡村孩子们传递知识和爱,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接触到艺术。同时,这项活动也能够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持续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们就能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孩子们的成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书法送教下乡听课活动对于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书法的知识和技巧,还能够帮助乡村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同时,这项活动也能够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持续开展这样的活动,为乡村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数学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16日,我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小学数学国培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各位专家的精彩讲评,体会到了他们的优秀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的智慧。本次活动两位专家急学员之所需,想学员之所想,不仅从理论上为我们送来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营养大餐”,而且现场指导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让当地教师大开眼界,同时激发了教师们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反思意识,让我们感受到了专家团队的专业精神和力量。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需要巧妙地提问。

在赵美蓉老师执教的《课桌有多长》结束后,作为教师的我已经感受得到赵老师课堂上精心的设计与引导,令孩子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出课桌长度时,教师巧妙地问:“同样的课桌长度为什么不同?”孩子马上意识到:“测量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啊!”就自然感受到新课学习的必要性,自然学得更积极主动了。

二、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王小娟老师讲完《点阵中的规律》后,两位专家的精彩点评让我感受颇深。如:专家老师建议,应在让学生横、竖、斜、拐弯看,发现规律后,进一步把所有的规律串起来,让学生把算式之间沟通一下,选择简单的,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化繁为简的思想。这个建议让我感受到,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更要注重以后能很好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更重要!

三、教师应该相信学生。

在每位优秀教师做完课后,专家老师在点评中都指出:扶得过多,放不开。这也是我们教师的通病,主要原因是不相信学生自己能解决问题,老师急着讲,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自己解决,其实只要我们合理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那么你会发现孩子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的!张敏老师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指引。以后我一定要注意少讲,让学生真正成为主角,成为导演,我们教师做好配角就行!

这次培训,专家点评切中肯到位,掌声不断,参训教师一致表示,专家评课紧密联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让我们在倾听、反思、实践中尽快成长起来,希望以后每一堂课都能成为自己进步的台阶,每一堂课更精彩。

小学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10月9号,我校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在xx小学举行的全区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诸老师的《我是什么》和王老师的《落花生》,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首先,是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交往频繁,国际理解变得更加的重要,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21世纪以来,各国着眼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时代的发展了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二,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讲解、传授为主转换成启发、发现、探究的过程;办学方式由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听、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倡导者、促进者。

第三,新课改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想,对他们的采用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真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语文学习与运用;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语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两位老师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堂课都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这两节课都从整体情景教学入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风貌: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口脑并用,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面临的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老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3月10日我有幸到官港中心幼儿园参加了池州市尤跃武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观摩指导活动。在这里感谢领导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两节活动课使我感触颇深。想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天听的两节课分别是贵池区幼儿园王玉娟老师的音乐律动《贪吃的小熊》和官港中心园郭秀甜老师的绘本《小兔的生日》,这两节课教师的表情到位,上得都非常的有活力有气氛,让幼儿的兴趣很高,教师用幽默的话语是课堂上充满了欢笑,与其说是在下面听课,不如说是在欣赏,以敬佩的态度去聆听﹑去学习。从这次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己需要向她们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我想说的是贵池区幼儿园王老师的音乐律动,这节课王老师语言巧妙,用故事引导孩子,在故事中掌握音乐节奏,王老师还精心准备了道具﹑图谱,利用道具让孩子大胆猜想,充分发挥孩子的动脑能力。利用图谱让孩子跟着图谱更快掌握音乐节奏并掌握动作。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优美肢体动作丰富,使幼儿很快投入到情境中,活动环节紧扣,课堂生动,最后进行的角色游戏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其次是官港中心园的郭甜秀老师的绘本课,绘本的教学本来就是以说为主,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郭老师的教态清晰明了,教具准备精美,了解孩子,能充分抓住孩子的兴趣,但郭老师今天的导入有点唐突,没有很好地进行导入,上绘本课开头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导入能使幼儿迅速进入情境当中,其次在上的过程中老师讲的过多过细,没有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今天听的两节课中,两位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用和蔼的目光,温柔的语言,优美的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让孩子快乐的学。

课后各位老师在会议室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交流研讨,在会上各位老师也是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我对着两节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之,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要有爱心、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智慧型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虚心学习各们老师的授课艺术和教学方法,取人所长,补已所短。认真钻研,努力搞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10月9号,我校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在益民小学举行的全区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诸葛平老师的《我是什么》和王恒英老师的《落花生》,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首先,是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交往频繁,国际理解变得更加的重要,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21世纪以来,各国着眼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时代发展了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二,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讲解、传授为主转换成启发、发现、探究的过程;办学方式由封闭式转换成开放型;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换成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听、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的倡导者、促进者。

第三,新课改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想,对他们的采用宽容的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真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语文学习与运用;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语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两位老师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堂课都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这两节课都从整体情景教学入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风貌: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口脑并用,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使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面临的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老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我校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跟随送教下乡的老师来到了xx中学,听了xx老师和xx老师的同课异构的课,二位优秀教师上的实实在在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我对思想品德教学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二位老师语言亲切和蔼,消除了学生对陌生老师的心理隔阂,它能有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课堂,深入文本,深入人的心灵深处。xx老师课堂语言幽默,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乐趣。通过简单明白的通俗语言,让学生由浅入深,不知不觉中把如何平等适用法律的做法了然于心。让学生深切感受思想品德课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积累,就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而xx老师讲授的如何平等适用法律,让我豁然开朗,心想:思想品德课原来可以这么上,可以这么活泼生动趣味盎然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教师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做到“先学后教、师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这是xx老师老师所执教的如何平等适用法律课的给我的深刻印象。

再次,而xx老师用自己上课前的一个真实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我们在课堂上,就看到了老师每次的解题方法指导扎实有效,相当到位,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学生真的是学有所得。

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是农村学生,加上是外校老师来上课,学生不敢大胆发言,条理不够清晰。但我们听课老师能通过您在教学活动中的语态、引导、评价、调控等方面看到上课的教学功底。

总之,这次工作室组织的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我和本校其他三名教师,参加了新民市教育局基教科和师校小教部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地点设在新民附小。

先是由两位省级优秀课教师上课,说设计,说上课感言,然后再由沈阳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点评,做讲座。

第一节是四年级的数学课,岸英小学的赵丹老师,三十岁左右的男老师,戴着眼睛,典型的新派知识分子形象。课讲的也满好,因为是学生学过的课程,所以重点听他的教学设计。这节课应该是代表省级教学水平,体现的是市教研室教研员的设计理念,能接触到的是学科最前沿的教学动态。赵丹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年龄时有个小环节出现了失误点,本应该问“学生5岁时老师多少岁,”结果说成“老师5岁时……”突然赵老师反应了过来,一笑而过,没有纠正,而是重新说了其他的数字,“学生20岁时,老师多少岁?”我到觉得这个小的失误确实个难得的好机会,可以因势利导,继续问下去,“老师5岁时,学生几岁?”同学们可能会回答“这个学生还没出生呢。”“那在叙述老师的年龄和学生年龄关系时,老师的年龄不是什么数都可以的,讨论下,用字母表示老师的年龄应该在哪个范围内是合理的呢?”这样就把用字母表示老师年龄时的界限弄清了,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再深入下去让学生探讨学生的年龄用字母表示时应该在什么范围?启不是很好地处理了这个教学难点,又让这个教学的小失误变成了小亮点。

语文课教学是南京街一小的张曼娜老师执教的《掌声》,二年级的课我也上过、也听过,但是像张老师上的这样精彩的课,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简练的开场,自我介绍,顺势的引导,巧妙的引出课题,进入学习。不娇柔做作,不拖泥带水。齐读课题,生按教师要求自渎自学课文。师检查自学,引导学生学字词。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词意(如“交谈”),在边学边应用中学习运用词语加深理解(如“犹豫”),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感悟词语的意思(如“忧郁、残疾”)。对字的教学,同样采取了音、形、意结合来学习。重点强调了“落”字的三个读音,并把三个字音分别组词,把三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正确使用结合来学习。这样的教学让人信服,灵活,巧妙,学生乐于接受,使双基教学得到有效落实。指导写字拿出了重点字来对比学习,“愿”,“原”,动画演示书写顺序,注意事项,总结写法,学生动笔完成。教师巡视,及时评价鼓励。字词的教学采用了认知、理解、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学的透彻、扎实。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使用,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阅读教学,教者以主人公小英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既由自卑到自信的变化过程来逐步展开,具体方法:段读质疑,以词解疑,读文感悟。亮点之处是,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卓有成效,巧妙设计了说话练习,如:“小英和同学们在、、……”“小英要说些什么?感谢老师……”,把课文内容进行了延伸,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问题:对于公开教学课来说,这无疑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让我感到疑惑。

教研室张丽娇老师的讲座让人如沐春风,听了茅塞顿开。张老师没有谈课改的大理论,新理念,而是从最根本的备课说起。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这样上课教师就有了底气;要正确把握学情,这样就汇聚了人气;要精心地进行预设,这样课堂就有了灵气。要有正确强烈的目标意识,要明确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教学目标的现实主体是学生,学生已会的不用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必教,学生学也学不会的千万不能教。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还应该“集中”,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要“一课一得”。张老师结合所接触到的教学实例,具体讲了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张老师接下来又谈到了预习,不要简单布置,要有指导,有变化,要检查,要照顾大多数,要关注差异。良好的语文预习,是语文课成功的一半。原来,自己教学的一些做法,在张老师这里得到了印证。

当然,张老师也讲到了语文课的重头戏课堂教学,怎样认识语文教学的简单?语文课“欲优则秀”的误区陷入与解决办法;阅读教学要做些什么?还讲到了教学模式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讲到了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课改、教学质量、考试的关系;语文素养是怎样“养”成的;识字教学等等。

张老师的讲座所谈及的都是教学一线中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平时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又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些方面目标有些多,我们觉得应该“一课一得”,就是说每学期重点解决一两项问题,或者把这些方面分解到各个年段,每个年段着重解决一项,进而不断完善,逐步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