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梁家河学习心得(汇总19篇)

时间:2023-11-26 10:04:19 作者:紫薇儿

学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借鉴。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学习心得,同时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要一心干事,攻坚克难,用实在的业绩回报群众。作为人民路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头人,我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十年的基层经历锻炼了我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干的能力。只要一有空,我就将自己放进"书海"里,同事们总是开玩笑的说,我就像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叶扁舟,亲切的称我为"白小船"。

可即便如此,我也曾面临搬迁之初从零开始的窘境。"没听说过你,有证件吗?""我们是企业,你这个工作跟我们没关系。"在"新"社区刚开始的日子里,我也遇到过冷言冷语。"要用真诚和耐心得到企业和居民的认可,再高的楼,我们有手有脚跑得动;再难的事,我们全心全意往前冲,要用党组织的凝聚力让他们和我们社区成为一家人"。不服输的我,从没想过退缩。

挨家挨户摸情况,逐层逐屋地毯式"扫楼",哪家有残疾人,哪个困难居民住几栋几单元,我就像"活地图"一样随口就能报出来;政府出了什么优惠政策,我担心群众不知道,总要打电话或是上门去宣传……凭着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我硬是打开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的人民路社区下辖6个党支部,在册党员287名,我也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

针对社区地广人多,各类商业服务配套齐全,我就从服务入手,创建了"一核三网五圈"的党建同心圆工作法;依托"互联网+",结合社区特色商圈和楼宇党建工作,精心打造了"十分钟便民服务圈",这也是全区第一家建立在社区内,集超市、药店、诊所、餐饮等于一体的楼宇党建服务管理平台。"自从有了这个平台,我们走进了企业和居民生活,使社区、企业、居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原来是我们追着居民跑,现在是居民有事主动找我们。"这是我们社区工作者共同的体会和感受。

一个人只有双手抵地,触及泥土,眼神才会不同。七年知青岁月,丰富了习近平主席基层经历,也让他更了解基层民众的生活和思想。我想这也是主席如今执政能如此关注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党组织书记,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扎根群众的为民情怀,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好学吃苦的坚强意志,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找到自己坚守信仰的"魂"、寻到共产党人的"根",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服务以服务凝聚人心"的工作理念,以"哪里有居民,哪里就有我们的服务"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扎根社区,撸起袖子加油干,做能吃苦、有担当、能干事的"五星级服务员",在这场追赶超越的竞赛中,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做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连心人。

《梁家河》学习心得

七年知青艰苦岁月,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树立了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习近平说,离开梁家河40多年来,不管走多远也不论分别多久,他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这里的父老乡亲。

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调研时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表达了对曾经接纳和养育他的黄土地和陕北人民的无限热爱。即使已成为国家领导人,他依然视当时的“小伙伴”为最好的朋友,在伙伴们遇到困难时,总会有求必应。如果说梁家河是中国村庄的缩影,那梁家河人民就是全国亿万人民的一个缩影。

想想现如今,我们幸福地生活在新时代,出门有车坐,张嘴有肉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一点小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没理由退缩和逃避。今天国家能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掌舵人带领大家继续前进,我们更是感到庆幸。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6月30日,在熟读《梁家河》一书后,我有幸随着区人社局全体党员踏上梁家河这片神圣的土地,近距离参观《梁家河》书中讲述的一幕幕情景、一处处实物,详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时光。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总书记当年离开北京插队到梁家河,从一个15岁的少年成长到22岁的青年,从被动、抵触地适应这片土地到主动、用心地带领这片土地上生活贫困的乡亲们战天斗地、创造新生活,是这片宽厚包容的土地接纳了当年无依无靠的他,是这里朴实、厚道的乡亲们从自己嘴里省下粮食分给他吃,是这里的黄土地用7年时光磨练了他,让22岁离开梁家河的习近平不再迷惘、不再彷徨,而是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反复阅读《梁家河》一书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从陕北黄土高原上走出来的“人民公仆”——习近平,他身上所承载着的如黄土厚实般坚韧、沉稳的性格,以及透过这些所折射出优秀共产党员忘我、无私、永保初心的人格魅力。

这次走进梁家河实地参观,是一次精神洗礼,脑海中仿佛闪过一幕幕梁家河人民挖沼气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坠坝火热的劳动场景。年轻后生们扑满灰尘的脸上流淌下的汗珠,姑娘、媳妇们憧憬新生活露出的欢欣笑容,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上被岁月写下的沧桑,孩子们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茁壮成长,这里孕育着希望,这里窖藏着信念的磅礴力量,就是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用实干孕育出了中国梦新的希望。

通过阅读《梁家河》,又走进梁家河,,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梁家河有了新的解读。这次在梁家河实地参观学习,令我印象深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名干部的重要遵循,他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工作要结合实际,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当年在梁家河村,习总书记因地制宜,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总书记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同样需要实事求是,要深化政务服务公开,了解人民群众对新形势下人社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搭建政务服务公开平台。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企业、群众了解人社工作,做好服务,多走访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人社工作。

真心实干,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于是习总书记就带领村民打井,建沼气池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今后,我们更应该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己任,以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来衡量和检验工作成效,全力当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为他们提供五星级的服务。

实实在在,求真务实,树立人社铁军的良好形象。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因此,我们发扬梁家河精神,就要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从小事做起,从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企业的需求做起,全力打造阳光人社、高效人社、法治人社和活力人社,树立人社铁军的良好形象。

团员学习梁家河心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当年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都是生产生活的大问题。面对此景,习近平率领群众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打下知青井,创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打下淤地坝。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什么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就做什么。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终凝成了梁家河村民对习近平同志十里相送的长情,而人走心留的第二故乡则练就了习近平同志情系百姓的情怀,也正是这种真挚为民的情怀,坚定了他带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实现中国梦的决心,成就了中国的可喜巨变。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高铁、“中国制造2025”、自贸区、“一带一路”、亚投行、姑苏小镇城乡统筹、闽宁模式、雄安新区等等。中国方案、中国成就、中国理念,比比皆是,信手拈来,而这无一不让世界瞩目艳羡。

作为身在基层的公务人员,作为人民群众感受党和国家温暖的窗口,作为党的政策的具体落实者,我们更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粱家河一路走来不变的为民情怀,心怀百姓,用心用情去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从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梁家河,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这个给了习近平总书记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馆,我们聆听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梁家河村时,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县城的往事。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着干部群众从建大坝、挖水井、修沼气、种蔬菜、办代销社等吃饭饮水问题抓起,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看到他的为民之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很快赢取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随后,我们又拜访了梁家河村老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纪很大,却精神健硕,还热情地给我们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学习和工作的许多往事。他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有抱负、有远见,热爱学习、见多识广,果敢稳重,是个培养的好苗子。我经常给他讲党的使命,鼓励他克服艰难申请入党,并把支部书记的担子交给他,让他在曲折和磨难中坚定革命意志、锻造不折不挠品格、锤炼艰苦奋斗作风。”

短短1天时间,我和其他14名村支书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足迹,途中所听所见令我感触很深。我在我们村里已连续16年担任村干部。这次考察,我对如何进一步当好村级带头人、培育好后备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项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总结来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16个字,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群众是淳朴的、重情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直到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时刻保存着那份爱憎分明、爱民为民的情怀,是令人钦佩、令人折服的。同时,农民群众是最朴实的群体,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担任大队支书时为人耿直、一身正气。用他们的话说,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

当前,党中央实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众要求比较高,不仅希望兑现政策,更希望我们村干部也能办几件看得见的实事好事。此次学习考察,让我身心得到了一次历练和洗礼。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一到梁家河村,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丰收的粮仓、宽敞的村路、湍急的小河、整洁的窑洞、新建的瓦房……一派群情鼎沸、绿水青山的景象。村委会大院里悬挂着习总书记“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的巨型大红匾牌,村委会的墙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标语格外醒目。这边誓词阵阵,那边诵读声声,远方红旗飘飘,人流川息络绎不绝,团体活动一波一波,村史馆外排起了长队,来自各地的人们在这里凝聚共识,亲临受教,感受着领袖当年的艰苦环境和梁家河的崭新风貌,梁家河今天发生的巨变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缩影。然而40多年前,梁家河是陕北高原农村普普通通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不通公路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一个“贫穷”与“落后”的无名村落。1969年,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一批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

在梁家河村史馆里,一幅幅珍贵难忘的图片资料,一件件留存至今的生产工具,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仿佛是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生动地见证着当年习近平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辛,述说着习总书记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反映着青年习近平心系群众、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

我们边走边看边听讲解,不知不觉融入那个年代的记忆之中:青年习近平带领群众建起了四个淤地坝、挖了饮水井,使村里开始有余粮了;带领村民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全村的烧火问题;带领大家开办的缝纫社、铁业社、代销店、种蔬菜,改善了村民生活。走进习近平曾经住过的窑洞,长木桌上整齐摆放着的搪瓷缸子等生活用品、大通铺土炕、简陋锅台和灶具,都反映了当年知青生活的艰苦,也是习总书记7年磨砺的见证。炕桌上那盏煤油灯格外引人注目,在那种艰苦环境下,青年习近平时刻不忘读书学习,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树立了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可以看出,当年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以及“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作风,深深值得我们学习。

宝塔山下,延河岸旁,梁家河村,处处留下了我们接受教育的身影。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响彻云霄,庄严的《入党宣誓》铿锵有力,《延安保育院》的故事催人泪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心中,《回延安》的诗句久久回荡,《革命先驱雕像》前我们肃然起敬、寄托哀思。一场场特殊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立意高远、内容丰富;一幕幕真实生动的场景,身临其境、感悟至深。大家畅所欲言,纷纷把所看、所学、所感分享交流,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思想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升华。学习最大收获是: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出一个“实”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的根本内涵,深切感悟到伟大思想的历史源头,体会到了人民领袖的博大情怀,大家更加坚定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梁家河精神”。

团员学习梁家河心得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共产党人重要的思想方法。习近平同志在回忆梁家河岁月时说,“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这是让他获益终生的东西。”例如一次公社给村里派发了一批救济粮,到底把粮分给谁?他为了把一碗水端平,带着党支部成员挨家挨户查看群众家里的粮囤,最终确定最缺粮的几户群众为救济户,乡亲们心服口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这种务实担当的品格,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政治担当。幸福生活都是干出来的,当年习近平同志带领乡亲们打淤地坝,就是带头跳进刺骨的冰水里清理河底的冰碴和冻土,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干劲冲天,打出了丰产高产的淤地坝。乡亲们说,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却干成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子。这种带头实干的作风,充分体现了优秀共产党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范。

今年按照省高教工委、团省委的文件精神和学院、千阳县组织部的安排,我有幸在咱团千阳县委挂职,同时兼任“双百工程”千阳联络员,参与到了千阳脱贫攻坚决胜年的行动。我决心深入学习梁家河精神,锤炼扎实作风,提升综合能力,做好桥梁纽带,促进高校与地方的优势互补,协助团县委推进重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将“培树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作为青春信条,引导广大青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楷模,不负青春韶华,将梁家河精神融入思想、融入工作,用行动践行梁家河精神,将激昂青春梦紧紧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认真深入学习了《梁家河》,《梁家河》记录了七年知青岁月。一幅幅图片、一篇篇稿件,充分展现了为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头苦干的作风,有攻坚克难的意志,有中华复兴的梦想。

一、初心是共产党人的魂。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说:“梁家河,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多次回陕北考察,回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刻惦记着梁家河的发展和乡亲们的生活。始终将自己看做是黄土地的儿子,正是从农民中来,从艰苦的地方来,深入基层,才能始终感知人民的需求,感知人民的智慧和学问,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由一名15岁的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再到党的,几十年来,职务在变,环境在变,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学习梁家河“大学问”,我们就要守住初心之魂,牢记职责使命,践行初心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别样的人生。

二、群众是共产党人的根。

知青七年间,同梁家河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过了“五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无论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儿子的坚定信念。正如他所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身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始终扎根群众之中,以群众为师,以群众为镜,以群众为秤,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

三、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本。

修淤地坝、挖甜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房等等,尽管困难重重,但坚持实干就是解决办法。七年知青岁月,使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培养出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当干部,就是要坚持实干为本、干字当头,在实干中历练人生,在实干中体现价值,在实干中为民造福。作为青年干部,对工作,我们要有担当,不怕吃苦、不怕失败,为企业、为职工做出实实在在的实事,带来真真切切的效益。

四、学习是成长的阶梯。

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读书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尤是年轻时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诚如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并且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经典故事。读书涉及范围非常广,从古典名著到现代经济,从国内文学到国外名著,丰厚的阅读量,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无不来自他对祖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基石。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把每天读书当做吃饭一样平常的事情,书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眼界,用书籍来补足我们的精神之钙、填补我们的阅历空白,为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更充分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梁家河》,深刻领会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从梁家河的宝贵精神财富中不断汲取追赶超越的力量,切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始终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集团各项事业的发展上来。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10月28日至29日,根据院党委统一安排,我与医院90多名党员干部赴延安参加了院党委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实现追赶超越”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班,两天的活动安排紧凑有序,深深的触动了每位党员的心灵,尤其是28日下午的梁家河参观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梁家河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今天的梁家河与48年前的村落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中是一条小河,沿河道两岸的黄土崖边狭长零星住着村民,土窑洞三间一处,五间一院零散地镶嵌在小河两岸,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别有一番景致。代教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习总书记在这村子生活的7年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感人的事件,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的两次落泪:第一次是得知大姐去世,背着人偷偷地哭;第二次是临离开梁家河的那一刻,当众哭了。那是1975年10月7日的中午,习近平作为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告别了生活七年的村子,全村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来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当时习近平主席也哭了,边哭边挥手道别,他哽咽着告诉村民们,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村民们舍不得习近平这样的好书记,在梁家河插队七年,与乡亲们在劳动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带领村民打井取水,打坝造田,改变了梁家河的面貌;他远赴四川取经,在陕北首创引进沼气。他用自己的质朴与勤劳、智慧和心血换得了民众的真心,被群众推荐去上大学。离开后,他“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

心中有群众,牵挂着最基层的群众、不忘老百姓的疾苦,是他一以贯之的情怀。,就任总书记当天,他就表明了自己的执政理念:“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之后,他连续三年新年“访贫问苦”,年年走进百姓的田间地头、走向百姓的灶台炕头,声声关切、句句问候,他把温暖和关怀送到了百姓的心坎;珍爱自己的亲人,是情;心里装着百姓,是义。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心中藏。爱家、爱民,这样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要一心向党。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我始终牢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座右铭。始终坚持两个凡是:凡是要以"党"为核心,凡事要以"党建"为龙头。只有始终站在党建工作一线这个责任落实的"主战场",紧扣时代脉搏、紧贴民生诉求,积极建构有力有序有效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才能真正营造出富有号召力、极具感染力和充满凝聚力的和谐发展好氛围。我是一名党组织书记,首先就要树立好"党"的模范杆子,带头苦干实干。我带领社区干部积极打造了"一网三平台"、"党员网格化管理"、"5+n"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模式、带领18名干部利用三个月时间,手绘了40张民情地图等一系列党建特色亮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让这些党建亮点工作成为人民路社区的一张张名片,真正让党旗飘起来、形象树起来,活动靓起来。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该书以叙述的方式,记叙了习总书记四回梁家河与群众互动和亲切交谈的生动场面,用乳名和当地语言与乡亲们交谈,朴实的乡土话语,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回忆着,当年从一个高干家庭,才刚满16岁的孩子,离别父母和亲人,从北京来到陕北延安梁家河插队落户,这个特别苦焦的地方,当农民一干就是七年啊,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战天斗地,且吃苦在先,个人利益在后,从一个普通的知靑,到申请加入党组织,又担任梁家村党支书记,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实践。从修建全省第一个沼气,到办铁业社,分销店,又到打水坝、修水库,“数九寒天,跳到冷窟里面一干半天,落下了风湿褪的.病根。处处事事都以人民的利益致上,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家国情怀,一个世界伟人,即平凡又伟大,把自己从事业都搞的都非常的好,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真的做到了“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而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从农村长大的,也是从农民到入党,后担任村党支书记,再后来也被党组织破格重用,现在已退休,目前受组织委派到四皓酒业公司,担任党建指导员,已两年了。老觉得自巳功得德园满,为党和人民做了很多的实事、好事,也有一定的好口碑,应该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好好享清福了。然而,通过学习梁家河,认真反思,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不够紧密,时而有把自已放在群众之上,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认同上,与总书记相比,相差太远太远,凡事考虑个人得失过多,当党建指导员工作不够扎实,对公司贡献还不够大等。与习总书记相比,自已真真是无地自荣了,太妙小太妙小了,跟本不值一提。今后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做到人老,党性不老,人老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不老,做到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和全体党员及员工们一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把四皓酒业公司,办成一流企业,让四皓酒业党旗更红,让四皓酒业发展的更好,为群众多办善事,为员工多谋福利,为国家多上税,为扶贫攻坚再添后劲。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读完《梁家河》这本书,令人感受很深,这本书纪实地记录了知青岁月,以及梁家河村的变化。正像书上说的一样,梁家村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国家强大的历程。这本书的语言就像黄土地一样质朴,却将一位紧密联系群众,“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能吃苦、干实事,爱学习,立志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优秀品质展现出来。这些品质真是我们干工作所需要的,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东西。

书中讲到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精神,令我感受很深。那个年代的陕北非常艰苦,只有具有吃苦精神的青年人,才能扎根在那里,为人民干实事。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经济和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吃苦的精神依然需要。艰苦的环境最能锻炼人,能塑造一个人的品质。我作为一名施工企业的员工,工作性质就决定了要具有吃苦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吃苦精神的人才能干实事。艰苦的岁月最令人难忘,那些日子虽然艰苦,却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是因为它让人成长的快,让人更加渴求好的事物。我们所处的时代,人们对生活要求日渐提高,要过上幸福的日子,能吃苦,肯奋斗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会更加珍惜自己获得的美好生活。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最知道饮水思源,体会到底层人民的疾苦。环境越是艰苦,越是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一个人的志气,造就一个人的终生信仰。正像那样,在和梁家河的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的岁月,深入群众中去,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深切感受群众所需所想,永远都惦记着梁家河的人民和广大的农村人民,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不忘为人民干实事。从简单平常的事做起,不忘根本,积极向上正是我们时代精神。

这本书还讲到勤于读书、爱学习的精神,这种爱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那个生活条件艰苦,学习环境艰苦的岁月里,不忘读书学习,是多么的难能可贵。“30里借书”为学习的生动故事,与当下科技发达,信息资源丰富,知识丰富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当下,我们有多久没读完一本书了。读书故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读书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修身。在我们这个知识更新迅猛,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读书学习时刻都不能放松。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同时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转化为效益,进而创造出价值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获取知识可以改变一个时代,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在当下,先进的知识愈来愈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谁优先掌握核心技术,谁将引领前进的潮流。因此,主动读书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在书中,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让我们获取知识,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力。现在的我们真应静下心,认真读书,改变自己。

《梁家河》这本书是一本很有温度的书,书的字里行间透露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和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责任,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梁家河学习心得范文

走到村口,首先看到的是饮水思源的碑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时带领村民挖的第一口井。走过一片五谷丰登的稻场,我们来到了村党支部大院,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的标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走进“梁家河村史馆”,一幅幅珍贵难忘的资料图片,一件件留存至今的实物,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仿佛把我带回到四十多年前的知青岁月,脑海中浮现出青年习近平下乡插队的情景:一个15岁的青葱少年因客观原因从北京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开始了与黄土为伴、与书本为友、与群众为亲的生活,他不畏艰苦,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种地、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等,全然一个生活能手。这些生活的磨砺,深入群众的体验,为以后的从政为国为民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4年1月10日,公社党委批准了习近平的入党申请,接收他为党员。随后,梁家河大队推选他为党支部书记。习近平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曙光。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在社会快速发展、稍显浮躁的今天,阅读《梁家河》,似一条清凉甘洌的源头活水,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洗刷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洗礼。我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繁荣稳定,幸福光景来之不易;新时代,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发扬梁家河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梁家河》一书,通篇运用群众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不同人物的鲜活形象,生动地还原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点点滴滴,读起来让人感觉眼前有画面、耳旁有声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间,同这里的父老乡亲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发展了延安精神,赋予了他新的时代内涵。在这七年的艰苦岁月里,总书记将延安精神融入到实践中,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大胆创新,带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改善了这里的条件,并在实践中逐渐培育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崇高精神,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10月,习近平在访问英国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在回忆起梁家河时,他说:“年轻的我,在当年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的思考着生存还是灭亡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所以说,他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中经受住了考验,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那时他就立下了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亲身经历,完全贯穿了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对一个企业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公司一名普通员工,我们何尝不是身在自己的“梁家河”?面对困难,我们该如何做?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只有在各种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才是我们向习总书记学习的最好行动。

一是坚定信念,不畏艰苦。在梁家河这样的艰苦地方一待就是七年,总书记遭受了多少挫折、面临过多少困难、承受过多大压力,但是他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带领着乡亲们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这是何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企业一分子,我们更应该坚信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有信心、有决心打赢“标杆企业”保卫战,顺利完成好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总书记说过:“陕西是我的根,延安是我的魂”。在习总书记最困苦的时候,延安接纳了他,他的很多基本观点和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而梁家河就是让习近平总书记锤炼升华的那片热土。梁家河的一山一水,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头苦干的作风,有攻坚克难的意志,有中华复兴的梦想。这些都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的生动教材。企业在我们青涩迷茫时接纳了我们,让我们在公司扎根,汲取养分逐渐成长,我们要感恩企业,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注重锤炼,勇于创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习近平是当时梁家河最年轻的知青,在最贫瘠的地方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入团、入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知青,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可能就会被击垮或退缩。但在逆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理想和信念,没有放松读书学习,正是这7年的磨砺,使他学到了大学问,使他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也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习总书记在艰苦的插队生活中每天手不离卷,晚上也借着昏黄的灯光读书,这种执着的精神才能铸就他现在的高度。他的思想和品质,也在梁家河这个地方得到了锤炼与升华。作为我们只有不断向习总书记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技艺,增长才干,锤炼作风,将个人成长和公司发展完美结合,为公司再创新辉煌贡献一份光和热!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要一心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回忆中曾说:"脚踏在大地,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深深根植人民群众,是梁家河蕴含的崇高精神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情怀,强烈历史担当的重要源泉。作为一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把居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置身于群众中,才能如植物般扎根于大地,吸取我们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

根植于人民群众中,必须要真正读懂居民的心。我们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变堵防为疏导,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层层转办为层层解决问题,善于宣传动员教育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把居民需求当做党建工作的"第一信号,"用"网格化"民情地图精准对接为民服务,用"智慧网"做好网上办公和四大课堂(即:指尖党课、故事党课、流动党课和电影党课),在老旧小区创新开展流动办公进小区、设立谈心室,开设网上办公等服务方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为民的服务,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上下工夫。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这个给了总书记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馆,我们聆听了当年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村时,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县城的往事。当年,总书记亲自带着干部群众从建大坝、挖水井、修沼气、种蔬菜、办代销社等吃饭饮水问题抓起,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看到他的为民之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很快赢取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随后,我们又拜访了梁家河村老党支部书记、习总书记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纪很大,却精神健硕,还热情地给我们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学习和工作的许多往事。他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有抱负、有远见,热爱学习、见多识广,果敢稳重,是个培养的好苗子。我经常给他讲党的使命,鼓励他克服艰难申请入党,并把支部书记的担子交给他,让他在曲折和磨难中坚定革命意志、锻造不折不挠品格、锤炼艰苦奋斗作风。”

短短1天时间,我和其他14名村支书重温了习总书记的光辉足迹,途中所听所见令我感触很深。我在我们村里已连续担任村干部。这次考察,我对如何进一步当好村级带头人、培育好后备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项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总结来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16个字,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群众是淳朴的、重情的,总书记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直到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时刻保存着那份爱憎分明、爱民为民的情怀,是令人钦佩、令人折服的。同时,农民群众是最朴实的群体,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担任大队支书时为人耿直、一身正气。用他们的话说,总书记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

当前,党中央实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众要求比较高,不仅希望兑现政策,更希望我们村干部也能办几件看得见的实事好事。此次学习考察,让我身心得到了一次历练和洗礼。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做干部的重要遵循。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看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感觉陕北跟我们赣南比,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干。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来衡量和检验。

第三,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据了解,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近平总书记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去了梁家河,听了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我相信自己多一点苦、多一点累,群众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4月7日,安远县举办“梁家河故事”宣讲报告会,邀请赴梁家河学习考察团成员--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党支部书记曾小生前来宣讲。曾小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讲述了当年在延安梁家河村插队当知青的工作生活经历,分享了个人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号召大家以学习梁家河为动力,弘扬苏区精神和梁家河精神,当好村支书,打好攻坚战。

报告会前,与会人员还观看了“学习梁家河当好村支书打好攻坚战”主题图片展。丰富多彩的内容,精彩动人的宣讲,让400余位在场聆听了报告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职大学生村官接受了一次梁家河精神的洗礼。天心镇水头村村支书黄东长在看了学习梁家河画展和听了宣讲会后感动地说:“习在那么艰苦的时代都能作出贡献,我现在更应该好好的把握机遇,带领群众、团结村两委干部,把村里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靓丽。”、“通过这次学习梁家河宣讲报告会,我感受很深,回去之后,我将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应尽的责任,结合当前精准扶贫、烟叶生产等各项农村工作,最大力度展示自己的才能,为安远的振兴发展做出贡献。”大学生村官邹夏夏在听了宣讲报告会后深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扎根安远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阶段,我县还将通过召开村班子座谈会、上门入户等形式宣讲“梁家河故事”。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按照局党组的安排,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赴延安梁家河学习,深刻体会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深刻感悟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

当年,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会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的艰难历程和巨大变化。习总书记在2月13日重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的感人细节更使我深受感动。

梁家河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励志的范本,我要在工作中努力践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以实际行动弘扬梁家河精神,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

一是坚定信念。排除思想杂念,作“追赶超越”的铁军,坚定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努力让个人奋斗与人社“追赶超越”“同频共振”。

二是不忘初心。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才能开展的好,才能做出有利百姓的实事好事。

三是坚持学习。习总书记曾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梁家河时,他除了劳动,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常常看书到深夜,曾跑30里路去借书。这给我很大震撼。而这,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之余做到的,对比今天的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不勤于学习?因此我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养成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四是戒浮务实。从人社工作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工作,着力发挥党员作用,成为“追赶超越”的最大动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岗位做奉献,勇于担当有作为,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这也是我学习梁家河精神的一些感悟,我要将这些感悟到的精神情怀融入思想认知,带入工作实践,努力为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