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位置教案(精选14篇)

时间:2023-11-18 12:44:09 作者:GZ才子

大班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体验使学习更加直观和深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案例,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之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意。

谁的位置动了大班教案

《谁的位置动了》这节活动课,幼儿比较难理解,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楚区分左和右,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将本节活动课,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别。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如:“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左右是一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位置》教案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明确知道位置前后。

一、初步体验前后。

师:今天阳光明媚,森林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有趣的运动会呢,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二、森林运动会。

活动一:百米赛跑。

认识运动员。

师: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课件出示图1)。

师:我们先来猜一猜,谁会得冠军?说出你猜测的理由。

1.说说每两只小动物前后关系。

师:激烈的跑步比赛继续进行,(出示图2)说一说小动物们现在的位置。

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将动物卡片贴在黑板上的跑道上。

2.说一说几个小动物前后关系。

师: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说一说前后都有那些动物?。

让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自己的喜好说一说其中一个小动物,

3.讨论前后位置相对性。小白兔和小松鼠比,()在()的前面,()在()后面。

活动二:卡丁车赛。

1.师:看完紧张的百米赛跑,我们再来看看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车大赛。

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帮小动物解决问题。

1号车排第()。

4号车在()号车的后面,在()号车的前面。

2.师:你能帮赛车队员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为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这里设计了森林运动会这一充满了童趣的情境。小动物和童话是6、7岁的孩子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在兴趣的陪伴下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帮小动物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大班智能数学位置教案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路径卡片若干。

1、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

——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

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

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

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

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位置》大班教案

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

2、能用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坐标的具体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喜欢使用数学语言。

1、幼儿用书。

2、1~5的数

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

2、能用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坐标的具体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喜欢使用数学语言。

1、幼儿用书。

2、1~5的数字卡片两套。

1、设置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对认识坐标的期待。

2、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有幼儿说到告诉客人小狮子的家住在2楼时,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是2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

师:我们在旁边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层楼,2表示第二层楼。。。。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狮子住在2楼,可是2楼有那么多房间,到底是哪一个单元呢?(幼儿说出第一个单元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是第一个单元的?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的。)

师:我们在下面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单元,2表示第二单元。。。。

3、正确表达小狮子家的位置,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出小狮子家的位置,小狮子的家住在1单元2楼。

1、教师扮演客人要去x小动物家,请幼儿集体回答,

师:大象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呀?(重音放在“单元”和“楼”上。)

2、教师扮演客人去x小动物的家,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我要去小兔的家,他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呢?

2、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幼儿没有写下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说:聋哑人虽然不会讲话也听不见,但他的眼睛是健康的,能看得见,而且还认识数字呀!

3、请一名小朋友尝试在黑板上写下来,教师鼓励他的想法,并适时引导规范的书写规范的书写方式,即先写单元数,再写楼层数,中间用逗号隔开,两边用括号括起来。

4、再请几名幼儿分别写出另外几种小动物的坐标位置,进一步巩固坐标的书面表达方法。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3、幼儿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大班数学课设计??复习2、3的加减法

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小兔子回家(长度守恒)

幼儿园大班教案《位置》

1、关注和学习同伴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会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洞洞板学具。

重点:能具体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难点:学会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一)导入活动:"反口令"游戏。

玩法:

1、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

2、教师发口令,幼儿做动作。

(二)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1、在演示板上出示小汽车比赛的`场面,感知前后。

2、幼儿自由讨论。

说一说汽车各在什么位置。(设计不同的方向)。

"同一辆小汽车,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在第二个,有的说在第三呢?"。

根据孩子座位情况,说说自己的前后都有谁。

3、创设情境,"小动物看电影"感知位置的相对性。

小狗坐在第1行从左往右数的第2个位置,它的左边是小猴子,右边是母鸡……。

4、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摆出9只小动物,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5、两人一组合作,一人提问,一人回答。

(三)游戏活动,巩固位置。

1、游戏"谁不见了"。

2、游戏"猜猜它是谁"。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位置》大班教案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别。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教师: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

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

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

(1)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

(2)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

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

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左右是一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位置教案

教学内容:

小六数学教材第2~3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能用数对表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重点:

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座位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如:我叫__,在第_列第_行。(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形成共识。

1、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列要从左往右数,行要从前往后数。

2、我会说:说出例1中各位同学的位置,__,在第_列第_行。

3、认识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

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外加括号,中间逗号如:张亮同学的位置是第二列,第三行。

可以用数对表示为(2,3)。

4、我会表示:用数对表示例1中每位同学的位置。

5、我会思考:比较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总结:数对中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6、巩固练习:

(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具体的含义。(2)用数对介绍两个好朋友的位置。

(3)我的反应快:老师随机说出同学的位置,被说到的同学迅速站立。(4)做一做: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7、拓展:

同列,列不变行变。

同行,行不变列变。

(3)我会思考:如果用(x,4)表示某个同学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不能,因为有字母,是未知的,只能确定是在第四行。

总结: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要用两个数据。

8、我会观察:观察例2,怎样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一个点表示一个场馆的位置。

点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一个交点对应着一个数对。

9、我会表示:用数对表示例2中动物园内各场馆的位置。

10、我会标: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大家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位置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第1页。

家庭作业:书本第4页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板书设计:

位置。

我叫__,在第_列第_行。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列要从左往右数,行要从前往后数。用数对表示位置:

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外加括号,中间逗号。

如:张亮同学的位置是第二列,第三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2,3)。同列,列不变行变;同行,行不变列变。

《位置》教案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1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多媒体教室上课情境图。

【师】这是上多媒体课的情景,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单独桌子,教室的前面 是一个控制台,控制台的左下方是一个座位表。如果哪个同学有问题要问老师,只要按一下秘书桌上的按钮,座位表上相应位置的红灯就会点亮,老师就知道谁要发言。

【师】播放动画。这时,红灯亮了,是谁提问了呢?

【生】(看课件中红灯亮的位置)是张亮在提问。

【师】那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吗?那们就来找一找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2 探索新知

[1]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课件展示多媒体教室全景大图,请同学们仔细研究座位表和同学们座位间的关系,找一找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可以看教材19页,在教材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

【生】在教材上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就是张亮呢?

【生】红灯亮的是第二列第三行,学生座位中第二列第行的就是张亮。

[2]明确行列的含义

【师】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师】同学们,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生】是。

【板书】(第2列、第3行)

[3]认识数对

【师】为了表示方便,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括号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师】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生】括号里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板书】(2,3)

[4]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你能用数对来表示王艳同学的位置吗?

【生】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师】括号里的3和4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王艳在第三列,4表示在第四行。

【师】你们能不能用数对表示赵雪的位置呢?

【生】赵雪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是(4,3)。

【师】括号里的4和3表示什么呢?

【生】4表示赵雪在第四列,3表示在第三行。

【师】赵雪的位置能用数对(3,4)表示吗?

【生】不能,赵雪的位置在第四列第三行,而第三列第四行的位置是王艳。

【师】看来,数对(3,4)和(4,3)不仅是数的顺序不同,它们表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我们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规则,数对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

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写一写孙芳,周明,李小冬的位置。

指定一个学生上白板上写。

[5]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老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

[6]巩固拓展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情况,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举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

【课件展示】1、楼宇案例门上表示几层几号的按钮。

2、电影院里的座位——几排几号

3、象棋棋盘

[7] 课堂练习

1、用数对(3,2)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几个图案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

苹果用数对表示(4,3);西瓜用数对表示(2,1);香蕉用数对表示(4,1);樱桃用数对表示(2,3)。

2、下图是国际象棋。

(1)她是怎样确定棋子位置的?

(2)你能像她那样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白方的“王”从左向右数在“e”列,从下往上数在“1”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e,1)。

[8]课堂小结(ppt投影)

【生】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我知道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板书

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第2列、第3行)——(2,3)

数对 (3,4)

(4,3)

列 行

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位置》教案

第16页例题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4题。

1、 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确定位置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描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请你填写。

1、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 ),第二个数表示( );两个数之间用( )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 )括起来。

2、小红坐在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3、(1,3)表示第( )列第( )行;(3,1)表示第( )列第( )行。

以口答的形式请学生来说说怎样填写。

谈话导入:

1、出示没有标出列与行的公园平面图。

师: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你能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来标出列与行吗?

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上标一标,指出:图中的第几列依次用0、1、2、3------表示,第几行也依次用0、1、2、3------表示。(呈现完整的方格图)

2、探讨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点的位置的方法。

(1)提问:这张方格图中列与行的表示与上节课中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及时:列与行的数序都从0开始,0既表示列数的起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第几列和第几行都直接用数标在横轴和纵轴上。

(2)提问: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想的?

(3)提问:小明想去儿童乐园,你能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的位置吗?

追问:平面图上儿童乐园和书报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时有什么共同点,表示什么意思?大门和书报亭用数对表示时的“3”意思一样吗?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

3、猜景点。

(1)任选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让同桌猜一猜景点的名称。

同桌学生可交换角色进行练习,然后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

(2)提问:如果想去的景点用数对表示是(—,6),可能是哪个景点?为什么?一个数能正确地表示景点的位置吗?用数对中的两个数才能正确地表示平面图中景点的位置。

(3)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

4、“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第1题的图片及要求,学生先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然后交流。

(2)学生先在图上标出四个点,然后按顺序连结这些点,再判断围成的是什么图形,简单说明理由。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学生可同桌间互相。

1、“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用数对表示点a、b、c的位置,然后在图上标出点d、e,再顺次连结a、d、e、c、a,看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最后全班交流。(提示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检验每组对边是否平行)

2、练习三第4题。

3、阅读“你知道吗”。

课前思考:

恰当的复习铺垫既巩固了前一堂课的内容,又有利于新知的学习,设计这一环节在这课中相当的必要。由于学生已有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经验,顾校长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先示范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大门的位置,再让学生尝试用数对分别表示儿童乐园、水池等景点的位置,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采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也很感兴趣让一个学生说数对,让另一个学生猜。

授后小记:

在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景点的位置的时候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之间一个说数对,另一个猜是什么景点,这样两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因为只有在一个学生说对数对的情况下,另一个学生才能正确猜对对方所指的景点。

课后反思: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将数对的知识与平面图形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1)数对中的两个数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2)数对中有一个数相同,表示的位置则在同一列或同一行;(3)数对中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只能确定物体或点的位置在某一行或某一列。

《位置》教案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课件、水果卡片。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

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

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位置》教案

1、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

2、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知道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4、学会判断我们身边的物体是否在运动,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5、意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

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并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

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并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各种运动的物体图片、课本插图等等。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运动

1、出示课本13页的小诗。

风儿起了,

穿过柳林,

枝条轻轻摇曳。

鸟儿飞了,

掠过湖面,

水面泛起涟漪。

船儿起锚,

驶离港湾,

留下片片浪花。

2、学生自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描写了哪些物体?它们都在干什么?

这首小诗描写了风儿、鸟儿和船儿三个物体。风儿穿过柳林,鸟儿掠过湖面,小船驶离港湾。

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运动的物体。

预设:

我们刚才列举的物体都是在运动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物体的运动。

活动二:判断物体的运动

预设:

汽车是在运动的,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草地的一边行驶到了草地的另一边。

骑自行车的人是运动的,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天空中的老鹰是运动的,它从一棵树的上空飞到了另一棵树的上空。

河里的鸭子是运动的,它从湖的中央游到了湖的边上。

路上的玩具小车是运动的,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3、教师小结: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上面两幅图中的汽车、骑自行车的人、天空中的老鹰、河里的鸭子、小路上的玩具小车等物体,他们的位置相对于这块草地上的两位小学生来说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说他们是在运动的。

活动三:情境题

预设:

电梯上的人相对于电梯旁边的物品来说,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电梯上的人是在运动的。

这个小女孩是在上电梯,另外两个人是在下电梯,另外两个人相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判断电梯上的两个人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相对于路边的小树、电线杆等物体来讲,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乘客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坐在座位上,乘客相对于另外的乘客来说,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乘客又不是运动的。

2、特别说明:在这里判断物体是否是运动的,学生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我们都要给予肯定。

活动四:运动物体的位置

2、全班交流:小汽车的位置是在乘客的哪个方向?

东北方向。

小汽车的位置距离乘客还有多远?

0.2公里。

小汽车开到乘客的位置,还需要多长时间?

两分钟。

3、请一位同学具体的说一说小汽车相对于乘客的位置。

预设:

小汽车正在这位乘客的东北方向,曲线距离0、2公里的地方,大约2分钟之后到达乘客的位置。

4、教师引导:我们在描述一个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时,要准确地说清楚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5、出示课本16页中间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仔细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怎样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出示课本15页下面这幅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辆汽车相对于两位小朋友的位置。

活动五: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2、全班交流,预设:

地球在转动时,房子与树相对于月球来说就是运动的。

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活动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5、运动与位置

各种各样的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寻找参照物

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认位置教案

1.图形对照,认识16个常用汉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记住16个汉字的读音。

一、审题

1、教师读题。

2、说明本课要求:看图认识汉字。对16个汉字都要求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清字形。

二、指导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范读,指名读:刀。

3、齐读,指名读:刀。

4、按上面步骤学习其余15个汉字,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初步认清字形。

三、练习

1、出示卡片,个别、集体练读。

2、集体、指名认读这16个汉字。

四、反馈

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正确的予以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及时校正。

熟读16个汉字。

《位置》教案

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5.教学难点分析 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检查课前准备):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1、教师引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留时1 分钟)

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 师问: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你怎样发现的?(大约 8 分钟)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1、基本练习(4 分钟)

2、应用练习。(10 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a: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 b: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c: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小结: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游戏(猜谜语):

师: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 问题一: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好吗?(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 问题二: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 问题三: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 问题四: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 问题五: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 问题六: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3、延伸:

1、用圆作画。

《位置》教案

第16页例题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4题。

1、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确定位置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描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请你填写。

1、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二个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用()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括起来。

2、小红坐在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1,3)表示第()列第()行;(3,1)表示第()列第()行。

以口答的形式请学生来说说怎样填写。

谈话导入:

1、出示没有标出列与行的公园平面图。

师: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你能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来标出列与行吗?

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上标一标,指出:图中的第几列依次用0、1、2、3------表示,第几行也依次用0、1、2、3------表示。(呈现完整的方格图)。

2、探讨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点的位置的方法。

(1)提问:这张方格图中列与行的表示与上节课中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及时:列与行的数序都从0开始,0既表示列数的起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第几列和第几行都直接用数标在横轴和纵轴上。

(2)提问: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想的?

(3)提问:小明想去儿童乐园,你能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的位置吗?

追问:平面图上儿童乐园和书报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时有什么共同点,表示什么意思?大门和书报亭用数对表示时的“3”意思一样吗?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

3、猜景点。

(1)任选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让同桌猜一猜景点的名称。

同桌学生可交换角色进行练习,然后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

(2)提问:如果想去的景点用数对表示是(—,6),可能是哪个景点?为什么?一个数能正确地表示景点的位置吗?用数对中的两个数才能正确地表示平面图中景点的位置。

(3)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

4、“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第1题的图片及要求,学生先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然后交流。

(2)学生先在图上标出四个点,然后按顺序连结这些点,再判断围成的是什么图形,简单说明理由。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学生可同桌间互相。

1、“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用数对表示点a、b、c的位置,然后在图上标出点d、e,再顺次连结a、d、e、c、a,看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最后全班交流。(提示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检验每组对边是否平行)。

2、练习三第4题。

3、阅读“你知道吗”。

课前思考:。

恰当的复习铺垫既巩固了前一堂课的内容,又有利于新知的学习,设计这一环节在这课中相当的必要。由于学生已有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经验,顾校长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先示范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大门的位置,再让学生尝试用数对分别表示儿童乐园、水池等景点的位置,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采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也很感兴趣让一个学生说数对,让另一个学生猜。

授后小记:

在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景点的位置的时候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之间一个说数对,另一个猜是什么景点,这样两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因为只有在一个学生说对数对的情况下,另一个学生才能正确猜对对方所指的景点。

课后反思: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将数对的知识与平面图形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1)数对中的两个数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2)数对中有一个数相同,表示的位置则在同一列或同一行;(3)数对中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只能确定物体或点的位置在某一行或某一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