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优质17篇)

时间:2023-12-10 12:37:50 作者:HT书生

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安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教学计划集锦,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3、认识双线格内的个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字。

难、重点:

1、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2、颂读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三首诗的资料。

2、挂图或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介绍作者。

b介绍王昌龄、杜甫、戚继光,说说这些了解是从从哪里得到的?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出示自学提纲,按提纲要求自学三首古诗歌。

三、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a小组内朗读这三首诗歌,组长汇总组内读不明白的地方,组内讨论。

b小组学习汇报:学习组长先报告讨论的是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弄明白了什么,是怎么弄明白的?其他同学补充。

四、指导精读,启发想象。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背诵三首古诗。

(2)“自选佳句”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做统一规定。

二、迁移练习。

(1)仿照戚继光的《马上作》,替北洋海军名将邓世昌也写一首《舰上作》,表达他的`爱国情怀。如学生有困难,也可用填空形式完成。

(2)根据情景填写适当的古诗。

的春天,当一位中国记者踏上伊拉克的领土,面对葱葱的绿树和弹痕累累的墙壁,不禁想到了杜甫的两句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指导写字。

三、实践活动。

课后找王昌龄、杜甫的其他诗作读一读,背一背,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通过三首古诗的学习,使学生对爱国诗有所感悟,对爱国诗人有了深刻的了解。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1、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与技巧。

2、能准确熟练阅读浅易课外文言文(段)。

二、学习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考点聚焦。

(三)学法指导。

(四)例题导学。

(五)合作探究。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虎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式:同“轼”,车前横木。舅:古代称丈夫的父亲]。

推敲。

贾岛初赴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已,欲改“推”字为“敲”。商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尚为手势推敲未已。愈问知之,为定“敲”字。

(六)中考链接[宁波中考]。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设计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简易方程的意义、解法及应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应用。

2、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时,可先让学生完成总复习第1题,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也可以顺带复习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对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进行全面的整理。要着重复习计算中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补0,小数除以小数移动小数点被除数需要补0,商中间有0,等等。然后复习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理解数量关系、运用运算定律、求结果的近似数等知识,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解题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处理运算结果。

2、复习“简易方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例如,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等。

第3题第(1)小题。对于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要通过具体的题目。

第3题第(2)小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使学生借助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提高解方程的技能。复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题中数量间最基本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鼓励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解题策略。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可以再补充一些习题,只让学生写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3、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除了要求学生正确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要使学生认识到,掌握数学方法和记忆数学结论都是很重要的,即使学生忘记某个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自行推导。完成总复习第2题,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在计算混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4、复习“位置”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利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可以让学生通过总复习第4题说出棋子的位置,引导学生利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然后,通过“五子棋”活动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5、复习“可能性”时,要结合具体实际综合复习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总复习第5题,判断可能性。

6、复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结合生活实际中植树、锯木头、插旗子、围棋数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理解问题的能力。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再现想象体会《迢迢牵牛星》的情趣。

2朗读鉴赏《鹊桥仙》淡而不伤的风格。

3比较两首诗在写法和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迢迢牵牛星。

一、新课导入:

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它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呢?(投影1,共4张)。

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那么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诗作是什么?(最早是见于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投影2,标题)。

但最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了。(投影3,标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这一诗一词。

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们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害得我们的织女啊,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初步感知文章:

1.录音示范(听后不作评价,只求留下初步印象)(投影4,定格画面,原幻灯片1)。

2.自读《迢》诗三遍。

要求:第一遍正字正音,第二遍疏通字面意思,第三遍想象画面。

3.重点词句疏通。

迢迢皎皎。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4.根据文章的思路,自选视角,复述故事。

提示:(根据原诗思路和视角)远远地望着那颗耀眼的牵牛星,再看看旁边那颗皎洁的织女星。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正伸着纤纤细手,噼里啪啦、毫无心思地拨弄着那织布的梭子。眼泪伴随泪水,叹息声伴随机杼声。一天了,没织成一匹完整的布。银河的水又清又浅,我和她相隔又有多远呢?咫尺见,却只能隔河相望。

(3、4问题显示在投影上,投影5)。

5.请学生根据描述的画面,朗读诗歌。同时出现有错的诗歌原文。(投影6)。

三、鉴赏品味。

“默默”与“脉脉”比较。

默默无语:一个词,一种心理状态。

画面:夜空月光下,河水滔滔。女子立于河边,默默无语。她在想什么呢?一年来的苦苦煎熬还是过去短暂相会的蜜甜与温柔?可是那个狠心的人怎么还不来?看着这样的女子,不禁让我们心生悲情。

小结:相见不得的别恨。

脉脉无语:两个词语,一种神态,一种心理。

画面:咫尺也成天涯,银银月光下,你的眼睛是那样明亮动人,你的脸庞是那样清晰迷人。仿佛伸手可及,却只能隔河相望。有情人不能执手相伴,让人同情。

小结:相见而不能相会的离愁。

四、咀嚼回味。

根据意境,齐读诗歌。

提示:语调、语速、节奏等。

鹊桥仙。

一、过渡导入新课。

二、朗读示范(录音)(投影7,题目,原词,声音,画面,)。

三、感知文章。

1.根据学习《迢》诗的步骤,自学此词。

2.问题:假如男女生分成两组配合诵读,分别应读哪些句子?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投影8)。

(提示)上下两片,每片五句,结构近似。五句话中,上下片前三句侧重写景抒情,应读得柔缓些;后两句侧重议论,应读得稍重有力些。

四、品悟意境。

它就在诗的意境中。那何谓意境?所谓意境,是合景和情而言的,能够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

下面,我们就从景和情入手,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探究它的意境。

分析过程。

[引]刚才,男女分组朗诵了这首词,词的上下片1---3句是属写景抒情句,4、5句则属于议论句。下面,我们就先疏通。分析每片的1---3句,然后再体会4、5句的.议论句,怎么样?(先疏通每片1---3句,然后一起拟定四字语的小标题,得出该词的板书设计)。

五、点拨升华。

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探讨词人的爱情理想。

“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虽天各一方,但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才是最珍贵的。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六、歌曲欣赏。

鉴赏比较。

问题:比较两首诗词的异同点。

同:都根据传说,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看法,曲折的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景交融,以情动人。

异:《迢》诗表现的是离愁别恨;《鹊》词却是对纯洁、高尚、忠贞不逾爱情的赞颂。

拓展延伸。

“七夕”已演化成了中国的情人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许多传统的节日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请以“‘七夕’与当代文化”为课题。收集资料,完成一篇小论文。

附:板书设计。

佳期相会。

两情久长。

相见难别亦难。

不在朝暮。

依依惜别。

附:

小学语文总复习标点符号S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4、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三、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信封提前放入学生课桌里)。

1、雪融化成水渗进土层深处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如有学生以“!”结尾,让学生用朗读展示)。

2、送去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国派兵来打(说说分号的用法: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3、红楼梦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吗不是的(知道书名号还可以用在哪里吗?除书籍外,还可以表示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4、学校书法课开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课程。

例如:。

1、做人千万别耍“小聪明”。

2、他来到老师身旁,问:“老师,‘凌云壮志’的‘凌’字是什么意思?(如果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应用单引号)。

1、一般都是成对出现。2、表示引用部分或对话。3、表示反语、讽刺。4、表示特定称谓。)。

6、鲜花市场花的种类真多,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列举的省略)。

如:指导员对我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说话断断续续)。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2、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举例说明:1、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话题突然转变。)。

2、“呜--呜--”他不停的哭泣。(声音延长。)。)。

1、学生自由答题。

2、交流反馈穿插对部分标点作用的理解(实物投影出示朗读展示)。

3、说说做这些题目有些什么经验或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结:读句子--知大意--加标点--再读检查。

(成对出现的标点写了前半个后不要忘记写后半个。)。

4、总结标点符号用法。读一读《标点符号歌》,说一说常用标点符号各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名称符号一般用法。

句号。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问号?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1、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2、常用在对话前面表示后面的话是引用。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引号“”1、一般都是成对出现。2、表示引用部分或对话。3、表示反语、讽刺。4、表示特定称谓。

书名号《》表示书籍、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括号()表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

省略号……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2、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破折号--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3、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

5、.幻灯显示: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四、“小试牛刀”,练习给一段话加标点。

真厉害,看来标点符号的方面的知识都已经大家掌握了,不过能背武功秘笈的不一定拥有一身高超的武艺的,让我们来试试看吧!请大家取出“小试牛刀”题,自由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校对。

3、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的,可以分几步?哪些方法比较好?

(1)通读(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2)断句(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话,并加上句末标点尤其要注意引号不要只写前引号而忘了后引号。)。

(3)加标点。

(4)再读。

四、骁勇善战。

现在我们的功夫练得都不错了,那就让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有a、b、c三组句子,难度分别是低、中、高,请任选一题,按照刚才的方法完成。

a、下列句子中有三处的标点是用错的,请你找出来。

爸爸问小明:“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借书,”小明喝了口水说:“我借了好几本,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批阅。

3、出示原文,校对。

4、说说你帮同桌查出了什么错误,帮他改对了吗?(校对后发现了什么错误,现在明白了吗?)。

四、八仙过海。

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

2、学生取出练习纸,尝试给这个句子添加标点。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实这一句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好几种,你能加出来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总复习小学二年数学教学设计

课本第121页第9~12题“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

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形成锐角、钝角的概念。

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小黑板,口算卡。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请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 110 - 20=

620+100= 120+360=

130 - 70= 240 + 70=

860 - 80= 880+1200=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间隔现象、简单搭配、排列现象、简单周期现象和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在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四、五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数学无处不在,在同学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又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找规律》的一些知识。

二、复习整理。

1、间隔现象的排列规律。

植树现象:

(1)两端都种,间隔数+1=棵数。

(2)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棵数。

(3)如果一端种,另一端不种,间隔数=棵数。

在首尾相接的封闭排列中,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是相等的。类似的现象还有锯木头、爬楼梯等。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要求需要多少棵树苗,先要求出这条公路有多少个20米,即先算出间隔数。因为是在公路一侧从头到尾种树,所以杨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2、简单搭配、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师: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搭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路线选配用符号表示,有顺序地思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想法。

3、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师:通过观察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计算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因为北京奥运这四个字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把每4个字看作一组,244=6组,没有余数,说明第24个字是第6组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运字。(同理分析第2个问题。)。

4、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师: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出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从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画图、列举、计算都是常用的策略。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再交流想法。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课前思考:

现在进入到复习阶段,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本身知识的缺乏,就拿孙老师所说的间隔问题。这是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而且也有一定的规律,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好。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在练习中遇到这类题型,知道是间隔问题,所以我去请教了任教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我一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一直要发现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关间隔问题的求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一脸茫然。孙老师本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再次巩固一下。

课前思考:

在6月3日与5日的会议上,朱红伟老师与苏主任都谈到了在检测中要对《找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个内容需要检测,检测的难度限于例题与试一试,我想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可能化时比较多。看了四~六年级的教材,其中替换、倒推是解决问题策略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图形的平移规律是找规律中不太用,学生可能已经遗忘的知识点,否可以补充一些五六年级这两方面内容的例题,在讲解分析例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建议将这两个内容花一课时时间复习。

课后反思:

有关植树问题较之前相比,很多学生都能掌握,但在做巩固练习第一题时有一小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对,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题求的是间隔数而不是通常求的棵数再加上在公路的两边都种月季花,所以一部分学生没能转过弯来。

在巩固练习第3题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李老师在张老师的右边,王老师在李老师的右边这一条件去掉,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学生完成得也不错,从这节课的复习情况来看,找规律的知识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小学数学四年级复习计划和复习课

二、复习时间。

21周------23周。

三、复习内容。

1.大数的认识:读写法、比较大小、改写和省略。

2.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线段,量角,画角,角的分类。

3.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估算和笔算,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7个单元。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与垂直(平行线和垂线)、画高。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估算、笔算(试商),商的变化规律。

6.统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计算(多位数乘法和除法)、图形(包括角的度量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使知识形成网络化,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理解更加深刻,技能更加熟练。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条形统计图。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更多更新资料: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

(一)《曹刿论战》。

1、公将战。

解词:将:打算。

2、曹刿请见。

解词:见:拜见。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解词:肉食者: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参与。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自会去谋划它,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4、肉食者鄙,末能远谋。

解词:鄙:鄙陋,目光短浅。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远之处去谋划。

5、何以战?

翻译:凭什么作战呢?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解词:安:养生的东西;专:独自专有。

翻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他们分给别人。

7、小惠未蹋民弗从也。

解词:掏“遍”,遍及,普遍。

翻译: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会听从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词: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夸;信:信实。

翻译: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讲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词:孚:为人所信服;福:降福,保佑。

翻译: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词:狱:案件。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办理。

11、公将鼓之。

解词:鼓:击鼓。

12、齐师败绩。

解词:败绩:大败。

13、公将驰之。

解词:驰:驱车追赶。

14、既克,公问其故。

解词:克:战胜;故:原因、缘故。

15、夫战,勇气也。

翻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词:鼓:击鼓。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会竭尽。

17、疲竭我盈,故克之。

翻译:敌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它。

1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解词:测:推测,估计。

翻译:(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1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词:靡:倒下。

翻译:我看到齐军战车辗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非常乱,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已经倒下,所以下令追击。

(二)《〈孟子〉二章》。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则使人委靡死亡。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解词;发:被任用;举:被举用,被选拔。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解词: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资财缺乏;拂乱:使……颠倒错乱。

翻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担子交给这样的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饿瘦,身受贫困之苦,并用种种行动使他的所作所为颠倒错乱。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词:所以: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忍:同“韧”,使……坚韧;曾:同“增”增加。

翻译:所以用来使他的思想惊动,性情坚韧起来,不断增长才干。

5、人恒过。

解词:恒:常。

6、困于心,衡于虑。

解词:困:困苦;衡:同“横”阻塞。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解词:征:验;发:显现;喻:明白。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解词:入:国内;拂:同“弼”辅佐;出:国外;患:侵扰。

翻译: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能够辅佐君主的贤臣;国外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家通常会灭亡。

(三)《愚公移山》。

1、年且九十。

解词:且:将近。

2、面山而居。

解词:面:面对。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解词::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翻译:苦于北山的阻塞,出入曲折迂回。

4、聚室而谋。

解词:谋:商量。

5、指通豫南。

解词:指:同“直”,一直。

6、杂然相许。

解词:许:赞同。

8、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解词:以:凭;损:削减;如……何:把……怎么样。

9、且焉置土石?

解词:且:况且。

翻译: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10、投诸渤海之尾。

解词:诸:之于。

1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于是率领子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

1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词:易:交换;始:才;反:同“返”,往返。

翻译:冬夏换季(一年),才往返一次。

13、甚矣,汝之不惠。

解词:惠:同“慧”,聪明。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1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解词;固:顽固;彻:通达。

翻译: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解词:穷匮:穷尽;苦:愁。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会增高增大,何愁挖不平。

16、河曲智叟亡以应。

解词:亡:同“无”,没有。

17、帝感其诚。

解词:诚:诚心。

18、一厝朔东。

解词:厝:同“措”,放置。

19、无陇断焉。

解词:陇:同“垄”,高而不相连的土墩子。

(四)《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解词:崩殂:死亡;三分:分裂成三个国家;疲敝:贫困衰弱;秋:时刻。

翻译:先帝(刘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益州贫困衰弱,这真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2、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解词:懈:懈怠;忘身:舍生忘死。

翻译:侍卫大臣们在宫廷中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朝廷外舍生忘死。

3、追先帝之殊遇。

解词:追:追念。

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解词:光:发扬光大;恢弘:发扬扩大。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解词: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翻译:不应该轻易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而使得忠心进谏的道路阻塞。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

7、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解词:付:交给;论:评判;刑:罚;昭:显示。平明:公正严明。

翻译:若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或尽忠职分的'人,应该交给主管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翻译:不应该偏袒或有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9、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词:行阵:军队。

翻译:军队上下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10、亲贤臣,远小人。

解词:亲:亲近;远:疏远。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12、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翻译:那么汉室的兴旺就为期不远了。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解词:布衣:平民百姓;躬:亲自。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只想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解词: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感激:感奋、激动;驱驰:奔走效劳;值:遇到。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17、先帝知臣谨慎。

解词:谨慎:小心慎重。

18、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深入不毛。

解词:效:实现;伤:损害;毛:草木。

19、庶竭驽钝,攘锄奸凶。

解词:驽钝:平庸的才智;攘除:铲除。

20、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让我完成讨伐曹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不实现就治我的罪,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22、以彰其咎。

解词:彰:表明、显扬。

23、臣不胜受恩感激。

翻译: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更多更新资料:

小学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复习计划和复习课

我所教的四年级一班有74名学生,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上课气氛很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1、学习习惯方面。90%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10%的学生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习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多边形的面积计算,9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10%的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3、操作方面。本学期学习了对称、平移与旋转,以及画折线统计图。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但是容易出错,需要加强指导。

二、活化复习形式,提高复习兴趣。

以练习为主的知识复习,形式比较单调,学生往往会觉得很乏味。在复习时需要创造多种形式,采用各种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复习课不枯燥。

还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框架,然后再交流。

另外,可以采取一些竞赛的形式,可以是生生之间的竞赛,同组之间、男女生之间,还可以是师生之间的竞赛。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评价。在复习时,让学生们相互做小老师相互交换批改作业,学生在批改别人作业的同时,交流反省,收获正确,摒弃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关键的地方,教师再重点讲评,以起画龙点睛、总结提升的作用。

三、鼓励主体梳理,重视主导提升。

复习课是一个梳理知识、总结方法、形成技能、提升认识的过程。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系统化、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那么无论怎样复习,都必须经历一个对旧知识的梳理过程,关键是怎样梳理(a分类复习:按知识领域的不同或知识点的不同复习;b按难易程度复习: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c按知识的呈现形式复习:填空、选择、计算、解决问题)由谁来梳理(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教师牵引着学生师生共同整理与复习)怎样引导学生来梳理、形成技能?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梳理的目的不仅仅是把旧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还应该在学生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疑惑的问题,从而通过合作或者讨论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适时点播,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有所发展。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我教《碑》文。

盐城市时杨中学周友喜224035。

初中教材有一文是李本深的《碑》,许多老师可能按单元教学的要求(小说的三要素)来处理的,那也未尝不可。但我看了这篇文章后,自然就联想起了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一篇已学过的'文章。因为我发现两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决定采用对比阅读教学法来处理。

心理学家认为,运用对比律的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异同性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能从复杂的现象中迅速抓住实质。有比较,就有分析,比较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捷径。现结合《碑》文作一番说明。

首先,我让大家结合单元知识提炼出课文的相关比较点,即可比点有哪些。

其次,师生一起回顾了《七根火柴》中的要点:

时间与地点:红军长征途中的草地上。

人物:无名战士和卢进勇。

主人公:无名战士。

事件: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了七根火柴。

手法:以小见大。

主旨:歌颂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

接着,我让大家阅读《碑》文,让大家对照《七根火柴》一文思考本文的要点,学生很快就找出了这几点。

时间与地点:红军长征途中的云中山。

人物:将军,军需处长和爬雪山的战士们。

主人公:军需处长。

事件:军需处长将棉衣都给了战士,自己一无所有。

手法:欲扬先抑。

主旨:歌颂红军战士的自我牺牲精神。

通过提取要点,对比阅读,学生很快理清了线索与结构,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事后,我结合新课程改革作了一番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要联系教学实践,本着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可以将许多原本复杂的教学程序简单化。去掉烦琐,既解放了教师,也解脱了学生。因为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的存在,使得原本充满生机与趣味的学科教学有点沉闷,有点枯燥。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不误人子弟,我们还是尽快改革吧。有改革,才有创新,才有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出现。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建议1

一、指导思想:为了把好教学质量关,检测课程标准的落实请况,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查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教学经历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寻求更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学习模式,强化学校对教学管理、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的重视程度。提升理念,更好的指导引领我们的复习,取得评价主、客体都满意的评价结果。

二、复习范围。

1-6年级学习内容,侧重5-6年级所学内容。

三、新课程命题的特点:

1、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基本技能的考查,着眼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2、试题力求贴近社会生活,突出联系实际,富有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独立思考问题,学有所用。

3、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多学科的综合联系。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彰显人文魅力。

5、关注学生知识网络的自主构建。

四、课程内容学习的核心目标及目标达成策略:

切实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达成核心目标,学生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灵活解决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比如:参加辅导时我们常常要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人参加;看到体形较为特殊的人,我们很多时候在估量,这个人有多少斤或千克。大家可能还记得一道期末质量检测题:选择重量单位的题目是:老师的体重可能是65()后面有三个选项(吨、千克、克)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这道题答错了,选择了“吨”。这说明孩子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感,没有形成吨这个重量单位的概念,没有衡量、辨析、推理验证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强化发展学生的数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应用数字表示具体数据和数量关系。

b、能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计算能力,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

c、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能性进行检验。

典型例题:1、辨析:1米的50%,是50%米。

2、排列:加循环节使排列符合要求:

3.14163.14163.14163.1416。

3、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白白地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第一季度就要浪费掉()千克水。

比如|:间隔问题,间隔数与物体数有什么关系,内隐着什么规律,我们可以画图,摆学具,画线段图,用图形或可用介质来抽象其中的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这是初步的符号感的表现。再如用n表示一个自然数,那么与之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就可以用n-1和n+1来表示。还有比较典型的用字母表示公式、关系式等。

典型例题:1、利用关系式判断:8x=yy和x成()比例。

x/2=yy和x成()比例。

y/6=3/xy和x成()比例。

2、在长方形内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阴影表示剩余部分。

(1)阴影部分的周长是(2a)。

(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b)b。

a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

比如:认识球体,想象球中心的点就是球心,球心到球面的线段就是球半径。在实物不在眼前时,学生的头脑里依然有球立体的形象概念。再比如,在绿化栽树、载花,设计成什么样的图案,用哪些几何图形、如何组合等等。到第三学段经常要依据条件叙述画出图形,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是无法保证后续学习的。

典型例题:1、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木块,摆(一层两排)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32平方厘米,每一块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好卷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一样长。()。

3、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不能得到()。

长方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4、一个正方形,以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出现的立体图形是()。

统计观念具体表现: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能够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的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投资论证、采购、炒股等都离不开统计,需统计观念作保障的。

典型例题:污染指数。

150。

轻度污染。

100。

50。

大连太原上海杭州厦门重庆昆明。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论。

推理能力:能通过观察、实验、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能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的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推理能力已落实到了四个内容领域之中。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重在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

典型例题:一条平均水深为1.5米的河,一个身高1.7米、水性不好的人下河游泳有危险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简要说明)。

以上通过六个方面,说明了复习的着眼点,要使知识转化成内在的东西,形成能力,使学生得到实质的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另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所以评价也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体现国家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在基础性的基础上去追求发展性,不必过高要求。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结构改变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经由磋商与和解引发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或改变的过程。所以我们在上复习课时,要重视促成学生经由磋商与和解而形成知识经验的重组。经由主体作用重建形成的个性知识网络,才是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才能达成学生真正意义的发展。

四、小学数学各模块知识网络分析:

以下提供各模块的知识网络仅供参考:(可以做学生的学案)。

数的认识简易方程。

数和数的运算数的整除代数初步知识。

数的运算比和比例。

一般复合应用题长度。

典型应用题面积。

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量的计量体积。

列方程解应用题重量。

比和比例应用题时间。

线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角。

平面图形。

空间与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圆柱体、圆锥体。

统计表。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

数和数的运算。

(一)数的认识。

整数的含义:像…-3,-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

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像0,1,+5,6,…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3,-2,-9,…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占位。

0是最小的自然数,0的作用表示起点。

表示界线。

a自然数1是最小的一位数,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数的意义:是整数的一部分,可表示基数也可以表示序数。

分数。

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或等于1)。

小数有限小数。

按小数部分分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纯循环小数。

分类循环小数。

按整数部分分纯小数混循环小数。

带小数。

小学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恩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流程。

一、解决被除数首位除完有余数的问题。

1、出示50÷2=,用小棒分。

4、总结,被除数的首位除不尽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处理的?化整为零继续分。

二、出示例题。

1、看图,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52÷2=。

3、谁能说说用小棒该怎样分?“先把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再化整为零,和2合起来继续除,把1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是26”

4、重点训练“合起来继续除”

5、教学生书写的格式,教师板书,指导算法。强调十位上余下1怎么办?接着用几除以除数?边讲边写。

6、学生自己在书上把剩下的式子写完,之后并且验算一下。

三、笔算针对练习。

1、完成第一题的四道题,一个组完成一题;

2、学生上黑板板演,并且全班讲解,纠错;

3、统计学生做对的人数,给予表扬。

四、对比练习。

2、呈现75÷3和77÷3,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出一个没有余数,一个有余数。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第四题,学生自己观察,看图;

2、学生叙述,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几位学生把图上的信息说完。

3、学生自己完成后讲评。60÷4、60÷5。

4、出示第五题,看图,在图上有哪些信息?(语言:xx的单价)。

5、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6、有选择的计算,不支持过于简单的问题。

六、估算教学。

1、出示题目,并且让学生去估计;

2、说清楚估计的方法,学生自己说;

3、引导学生总结:只需要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除数就行了‘。

4、语言:一十多、二十多、三十多......

七、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课堂作业补p6。

小学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在计算过程中,学生探索在“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计算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

4、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学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片段:

一、出示对比题,在辨析中掌握新的方法。

1、四(1)班有43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62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2、四(1)班有34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72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1)小黑板出示两题,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在学生独立解题的同时,教师巡视,及时掌握情况。

(3)集体讨论:学生提出疑惑,全班分析解疑。

重点:解答272÷34的`过程中,第一次试出来的商乘除数所得到的积比被除数大,无法继续计算,需要进行调商。

(4)比较262÷43和272÷34,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两道题目的设置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又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现。教师要在这里鼓励学生不要在试商的过程中急躁,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调商,使得计算能够正确。并多表扬认真计算的同学,通过这里引领式的评价方式让所有的学生树立良好的计算态度,形成良好的计算品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求较高,可以教学生在草稿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帮助他们进行口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数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7-p39页。

思考: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2、填空。

1)、米是米的();米相当于()米。

2)、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把()看作单位“1”。

3)、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

4)、一根卅绳长54米,剪去,还剩()米,把()看作单位“1”。

3、解方程。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小结:(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关键: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方程解法:

算术解法:

三、学以致用:

1、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

1)、鸡的只数是鸭的。

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列式计算新课标第一网。

1)、一个数的是64,求这个数。

2)、12的与什么数的2倍相等?

3)、加上一个数的,和是1,求这个数。

四、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了76页,是未看页数的,这本书小红还有多少页未看?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

2、最小的非0的自然数是多少?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基本单位是多少?

3、小数又可以怎样分类?

4、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数位的顺序是怎样的?

6、写数时应注意什么?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下面各数:七千零三十八、七亿零三十八万、

三亿零五十万六千、零点零四零六。

练习:

1、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三位是()位,计数单位是()位。

2、最高位是百万位的整数是()位数;最后一位是百分位的小数是()位小数。

3、5830070420读作()。“8”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4、有一个四位数,加上“1”就变成五位数,这个四位数是();有一个四位数,减去“1”就变成三位数,这个四位数()。

5、地球有多大?请读出下面数据。

地球的半径6378.14千米赤道长40073.92千米。

地球表面积510067860平方千米地球海洋面积361745300平方千米。

思考并回答:

1、3.150=3.15、7.8=7.8000,这是根据什么?

2、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它的值有什么变化?

3、1÷3、70.7÷33,商的小数部分的数字有什么规律?

5、下面的循环小数,如果各保留三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该怎样写?.....

0.720.33.150。

6、以85400为例,省略万后面的尾数与写作以万为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

8、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45,这三个数分别是()、()、()。

练习:

1、9035000以万为单位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408000000以亿为单位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

2、7.85353……写作(),0.346346……写作()。

3、0.04×1000就是将0.04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4、25.4÷100就是把25.4的小数点向()移动()位。3.002的小数点左移两位,是原数的(),小数点右移三位,是原数的()倍。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45,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商是()。

数的整除。

思考并回答:

1、下面的除式,哪些是整除关系?是整除关系的两个数要具备哪些条件?

32÷4、45÷7、12÷0.3、720÷90、2÷4。

4、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5、下面各题分解质因数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对的应该怎样改正?

6、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4和42、24和32、12和18。

7、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怎样判别两个数是否是互质数?

练习:

1、在16、4、8、32、36、80、84、160这些数中,80的约数有(),16的倍数有()。

2、20的约数有(),32的约数有(),20和32的公约数有(),其中最大的公约数是()。

3、按照下面要求写出互质数:两个都是质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

能被3整除的数。

能被5整除的数能被2整除的数。

5、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7和18、39和117、8和15。

6、一个数用2、3、5除正好都是整数,这个数最小是();有一个数用它去除30、45、60正好都是整数,这个数最大是()。

7、判断题:

(1)没有约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2)一个自然数的约数总比它的倍数小。

(3)两个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4)一个奇数加上7,一定能被2整除。

(5)2、3、5都是质因数。

(6)两个合数不能成为互质数。

(7)17的约数都是质数。

(8)因为3、5、6的最大公约数是1,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5×6=90。

分数和百分数。

思考并回答:

1、先填空,在回答:4/5=1÷×、4/5=÷;7/9=1÷×、7/9=÷。

什么叫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个表示什么?分数单位表示什么意思?

2、什么叫百分率?“9/100米”与“9﹪”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

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说出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吗?

5、下面括号里应填什么数?其中哪一个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24/40=()/20=48/()=()/5=()/15=36/()。

6、举例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8、分数、小数、百分数混在一起,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比较0.6、2/3、61﹪的大小。

练习:

1、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钢管是全长的()/(),每段的长度是()/()米,3段占全长的()﹪。

2、生产500吨化肥,计划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计划的()﹪,每天生产()吨。

3、3里面有()个1/3,2/3里面有()1/12,1里面有11个2/(),100个1/7是()。

4、7/15的分数单位是(),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5。

5、5/8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6/15的分母减去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

6、一个分数,它的单位是1/8,它有7个这样的单位,这个分数是(),化成小数是(),化百分数是()。

量和计量。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各种量基本单位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长度1米1千米=()米。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面积1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顷。

1平方千米=()平方米。

1公顷=()平方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1立方米。

1升1立方米=()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毫升。

质量1千克1吨=()千克。

1千克=()克。

时间1秒1日=()时。

1时=()分。

1分=()秒。

2、在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或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变换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

1、填空:

(1)5米=()分米3.2分米=()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2700平方米=()公顷。

(2)4.8升=()毫升1.6千克=()克7.3米=()分米=()厘米。

(3)4.2公顷=()平方米0.8平方千米=()公顷。

1.05立方米=()立方分米1.45吨=()千克。

(4)210秒=()分1/6日=()时1时20分=()分。

2、选择:

(1)下列年份中,不是闰年的年份是()a1980年bc21。

(2)25厘米×()=1米a1/2b4c40。

(3)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a10厘米b100厘米c10000厘米。

3、判断题:

(1)第一季度有91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2)一水池装了0.3立方米的水,这池水的容积是300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