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无患安全相伴广播稿(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13:34:59 作者:字海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广播稿(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广播稿篇一

今天我十分开心,因为“小牛顿”科学社团组织我们参观了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我们社团的小团员和家长们,在王媛媛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在那里我们学习到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我们小学生应对防震减灾的能力。

一进入科普馆,就有一位讲解员阿姨热情地带领着我们参观。首先我们来到序厅。在序厅的左方安置着一台张衡地动仪。它的形状很像一个酒坛,上面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都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还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据讲解员阿姨介绍,它是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创造的一项传世杰作,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候风地动仪。如有地震发生,面向地震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珠就会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据说当时曾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我国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这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我很好奇地一会摸摸地动仪的身体,一会摸摸它的龙头,听了讲解员的话,让我对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叹不已,内心由衷地佩服他们。

接着,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馆内,在时光隧道中,我看到了许多历史上记载的大地震,看见了那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痛场景。随后我们来到了认识体验区。我先用虚拟翻书器了解了史书记载的地震知识,又参与了体验互动模型游戏,了解了地球版块、地震波、地壳、断层等基本知识。在地心之旅,我和几位好朋友还通过视频学习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知识。

最让我兴奋和激动的还是地震体验屋的体验。我和同学们有序排队进入了体验屋,观看了教育视频。这时屋内突然漆黑一片,地面先上下起伏,后左右晃动,还伴随着电闪雷鸣。身临其境的震撼体验,让很多同学害怕地叫起来。结束之后,讲解员告诉我们,其实这只是模拟,真正的地震远比这猛烈得多,杀伤力更大。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避震姿势和避震空间,在危险来临时才有可能死里逃生。

随后调解员阿姨带着我们来到家庭防震演练厅,教会我们如何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震措施。她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就近避险,可暂时躲避在室内坚硬的家具下或内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在地震停止后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开阔的地方。身体采取的姿势是: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避震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颈部、眼睛和口鼻,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或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书包等顶在头上。

最后我们来到了合肥市地形沙盘前。据讲解员阿姨介绍,虽然合肥市有9条断裂带,但合肥市发生地震的机率并不多,最大的一次地震为5.1级,5级以上的地震才会有破坏力。所以她告诉我们,不用杞人忧天,感到恐慌,更不要随意听信谣言。

此次参观,我们不仅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图像、模型,还亲自参与了互动模拟实验,亲身体验了地震体验屋和家庭模拟避震演练,使我们获益匪浅。我们不仅增长了防震减灾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应急避险的方法,提高了我们防震避震、应急自救的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下次如果还有像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积极参加。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广播稿篇二

_日全国“防震减灾日”,我园为加强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及师生防震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围绕第六个“防灾减灾日”的主题“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从_日至16日结合我园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5.12”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组织领导机构。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_日-16日,我园开辟了“防灾减灾”橱窗宣传专栏,张贴了宣传资料。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在例行会议上,号召全体教职工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配合幼儿园开展防灾演练活动,自我做起,防范未然。

二、各班组织幼儿学唱《安全常识歌》,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园内制作安全宣传材料,分发《致家长一封信》;从而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

三、_下午日利用幼儿绘画课,让幼儿绘画5.12防灾减灾日标志,了解其图标意义。

四、_日上午9时,全体师生举行了一次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各班举行地震科普主题班会组织幼儿学习“地震是怎么一回事”、“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各种“防灾减灾”和“自救护救”知识,同时组织幼儿观看了有关灾害题材的科普片《蟾童》。

六、5月13日,我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就地解决。目前无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本次防震减灾周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再次落实了师幼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幼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广播稿篇三

早已耳闻科技馆要举办“防震减灾”此项活动, 这不,我今天便跨入科技馆,抬头就看见显眼的红色大字 “抗震减灾科普展”,先让镜头留在一厅。瞧!这里到处张贴着对防震减灾的简介及对地震的各种宣传资料;到处摆放着视频播放器、实践活动器、和介绍地震原理的架子、机器等。

“防震减灾”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懂得的科普知识。本次展览特地向大家介绍及宣传地震分几种类型、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地震时如何逃生、地震后如何自救等一些方式、方法。让我对地震了解许多,大长了见识。比如,常见的大地震前兆(顺口溜):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啊!原来,地震到来时有这样的奇事呀!当然主要是地震时也切记以下几点:

一、地震发生时应随手开关那些开关,防止火灾发生?

电源、火源及煤气。

二、居家如何做好防震措施?

1、家中应准备急救箱及减火器,并告知家人所储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2、知道煤气、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

3、家中高悬的物品应绑牢,橱柜门闩宜锁紧。

4、重物不要置于高架上,栓牢笨重家具。

5、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难处。

三、学校之防震措施?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其实地震可能还是我们引起的,所以我们人类也要对自己自我反省一下。

科技馆此次开展科普展览,让我们对地震近一步了解,近一步见识,在生活中有了对大地震的近一步的防范意识!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广播稿篇四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极大,举世震惊。《战国策·赵策一》中写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世人应以此为鉴,杜绝重蹈覆辙。因此,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之后,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旨在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们要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一般多指防震减灾。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西部地震频率高,东部影响大。20世纪以来,全世界死亡人数前十位的大地震里,有三场发生在中国,它们分别是1920年甘肃海原(现划归宁夏)大地震,死亡27.3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死亡24.3万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及失踪8.7万余人。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力量微乎其微,渺小的不值得一提。人类无法阻止灾害的发生,但有能力防患于未然,降低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个人应加强防范意识,及早了解些灾害防范及保护自我的方法。地处地震活跃带的人们应熟悉地震的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动物异常是震前征兆的普遍现象,隆冬季节数百条毒蛇出“洞”,成千上万只青蛙携幼搬迁,离开震中数百米等。一旦发现这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惊慌失措,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是地震海啸频发,以其地震防范方面为例,日本建筑多数采取刚性结构,这样摇动大大降低,7级以上的大地震发生时,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厘米。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的民宅采用了箱体设计——地震发生时,房屋整体翻滚,不至于损毁。专业技术人员还会定期对民房进行抗震加固等级评定,政府会酌情给予居民适当的补贴鼓励。日本建筑师普遍还使用橡胶,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儿戏,这需要全社会每位公民的参与。小到个人主动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大到社会国家制定方针政策,这一切都是为了在不可抗力因素出现时,通过前期准备,人类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做的防灾减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延续自身生命,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这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每个人牢记使命,时刻将安全置于心中,平安家园需要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广播稿篇五

众所周知,危险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不可避免的危险,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我们聪明的智慧来为我们躲避这灾难的发生。

就在前几天我们刚刚度过了第12个防灾减灾日,我通过这个节日,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我想这就是应了很多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众所周知,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我通过上网查询了一些很多防灾减灾知识,我知道这这么点年里,我们国家发生过很多自然灾害,比如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灾难来临前躲避灾难。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能是保护自己的财物,保护生命最为重要;生命没了,什么也都没意义了。比如,在地震时,我们应立即躲至坚硬物体下,用手抱住头;待地震的间歇时间到了,赶快逃到宽阔地带;如果房屋倒塌了,又没工具自救的话,就静静等待救援,别浪费体力,在那时,有力气才是关键。在发生泥石流的时候,我们不能顺着流势向下跑,因为人跑的速度远远没有泥石流的速度快,这样只是自掘坟墓。我们应该朝着泥石流的垂直方向跑,并且越往上跑越好。最好要跑到宽阔、平坦的高地,避免被泥石流盖住。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必须保持冷静,不能慌张,要有活下来的信心,这是最关键的。要切记不能有必死的心,这是不对的。这样自然灾害就没什么怕的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因为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