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学数学研讨活动心得(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4 02:02:02 作者:JQ文豪 专业小学数学研讨活动心得(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对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和困惑的一种思考和总结。下面这些心得体会都是从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面积的认识》这节课,吴正宪老师很努力、真实地呈现学生的思维状况,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得到新知。

《乘法分配律》是中年级课程,两位老师都选择了有趣的素材,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并注重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引领。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季国栋老师循序渐进,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导入问题,一步步的把学生引入问题、探索问题,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取知识。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研讨会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小学数学文化研讨心得体会

近期,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代表参加了一场关于小学数学文化的研讨会,此次经历让我收获良多。在与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们的交流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数学文化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小学数学文化研讨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研讨会的收获。

第一段:数学文化的定义和意义。

数学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与数学有关的各种思维方式、方法论和观点。追溯数学文化的源头,可以发现它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数学文化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数学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通过了解数学的历史和文化,学生们可以意识到数学的广阔与深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其次,数学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数学不仅仅是一种运算,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通过了解数学文化,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原理和推理过程。最后,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算法,还包括了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段:研讨会的内容和讨论。

在此次研讨会中,我们共同探讨了多个与小学数学文化相关的话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元素。有的老师分享了他们在课堂中使用历史问题作为引子,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古代的应用,并与现代的数学知识进行对比。另一些老师介绍了一些数学文化活动,比如数学益智游戏、数学竞赛等,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还讨论了数学文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意识到评价不仅仅是学生分数的问题,还包括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综合评价。通过这些讨论,我意识到了引入数学文化元素并不是简单的添加一个环节,而是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规律。

第三段:数学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通过与其他教师们的交流,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数学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方法和教材的改革,更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数学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数学教育改革时,应该注重引入数学文化元素,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第四段: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数学文化。

在研讨会结束后,我思考了如何将数学文化元素应用到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我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比如组织数学游戏、参观数学相关的展览等,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其次,我可以通过讲述数学故事和数学历史,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最后,我可以尝试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加小学数学文化研讨会,我对数学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思考如何将数学文化元素融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同时,我也希望能与更多的教师们一起探索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共同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题记:“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

――毕达哥拉斯。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17日―18日,我有幸参加了滨州市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观摩研讨会,有幸聆听了10位优秀教师智慧与魅力结合的观摩课,让我这个因怀疑探究的操作性而不时停足不前的人顿悟-----教育不再是一种“告诉”,还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下面谈谈通过学习自己最大的感受和一点思考: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

不知为什么,听完这10位教师的课,“气场”这个词一下子就闪现于脑海。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只要往学生面前一站,那种“自信”、那种“亲和”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的目光聚拢,然后当他们温和、风趣的话语一出,学生的激情就会跳跃。当课开始后他们的文化底蕴、语言表达及课堂的调控更是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最大化发散又集中。于是就想到了来学习前看到的他们的介绍,知道了为什么是他们成为了优秀教师。特别是在听王晓芳老师和高春霞老师的课时,我感觉这就是享受----享受智慧和魅力,享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美的东西、为此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了“无章可循,因为这是魅力,魅力!!”的话语。

二、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

数学课堂语言讲求:科学、严密;准确、精练;形象生动、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应该说授课的老师都很注意这几点。

比如当学生面对很多的数学信息而准确提出“1毫米有多长”时,耿静老师说:“你能提出一个像他一样的问题吗”就是这启发性的话语让孩子们很快提出了“1分米有多长?”等课堂需要探究的问题。还有就是耿老师的过渡语言也运用的很形象生动,比如在出示练习前,她说:“孙悟空有一项最强的本领―七十二变,看,它变出了什么?”这样的用语,让学生在玩中就巩固了所学。还有庞玉波老师,当他让学生猜测自己是怎样的时,有一学生说“我曾猜你是女的。”“可我是什么的”就是这风趣幽默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说有用的话,不拖泥带水”是我一直追求的,可是无论如何实践,总不是那么顺畅。很多时候感觉不多说那么一句两句就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学习我知道这是我没有提前把语言进行锤炼的原因,更是自己素质需要提高的信号。

三、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魅力。

“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我在备课时时常用学生的思维来思考,考虑他们知识的现状、心理的特点,然后再用老师的身份去设计。通过学习我更意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

四、教学设计的巧妙。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由6位教师执教,每节课都有想不到的惊喜。用我同事的话说“听了高春霞老师的课后其他的就很无味了”,我也比较赞同,因为听课中我多次被她的精巧设计而震撼。比如“师生对擂”环节,数的由易到难,既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体验成功,又能让其意识到自己知识经验的欠缺,而老师的既快又对的“诀窍”很是吸引学生,为接下来探究的必要性铺下路子。另外珠子和计数器的利用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各个数位”的探索,得出结论就成了显而易见。最后课件的形象演示阐释了结论的根底。记得我在听课时因为感觉设计的太美,老师对每个环节的设计处理、过度的巧妙而不能在笔记本上记录。

五、我的思考。

我之所以很少上探究课,除了学生很多时候探索不出什么课堂想要的结果,还有就是上一节这样的课我得需要准备很多的东西---必要的学具、形象的课件。今天想来,自己就是在为懒惰寻找借口。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或许就是自己的这种懒惰,学生学到的只是“死”知识,而创新的翅膀就很难成长。是时候放弃“告诉”的课堂了,给孩子们更多放飞希望的翅膀才是更重要的。也许一个学期实践不了几次,可是时间久了,效果应该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一直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结合。通常在小组合作前我都会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因为我认为只有在自己充分的思考后才可能在和他人的交流中吸取更多的智慧和知识。而在我所观摩的课中这一点似乎没有得到体现。

学习后血是热的,心是积极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这种热和积极持续是我要做的。我现在要做的`是再上探究课时要记得“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引导。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习心得

刘松老师的课堂轻松风趣,看似搞笑,其实风趣中蕴含智慧,平实中体现深刻。课堂中妙语连珠,幽默诙谐,笑声连连气氛轻松,不经意间就将数学知识和方法沁入学生心间。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的只是在延伸,快乐在持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者,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数学单纯的数字与字母是苍白的、乏味的。可刘老师的“小李老师”、“您要坚持住”、“您好厉害吆”这些愉悦的话语常常让学生会心的微笑,所以融合了快乐和兴趣的数字与字母也就变苍白为鲜活。难怪下课后,学生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张冬梅老师的一堂《米的认识》紧紧抓住了我,让我听得身临其境,不忍错过一个细节。

应该说,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她的课没有感人的情境,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热闹的课堂,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朴实的素材,朴实的课堂,但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那么贴近,真是润物细无声!

钱守旺老师上的《24时计时法》,在节目播报中学24时计时法,一天的时间里,你都在干什么?让学生做动作,发表看法,这样很好的诠释了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不得不让学生们把时间和生活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数学眼光从中猛然而生。是啊,数学本性数。从长远的利益看,它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要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种语言,学生在利用它的符号语言时会感觉它是如此简约、精确、美妙。所以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是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的使命,而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是长此久往要做的事!

王老师的课朴实无华,就像一杯西湖龙井茶朴实淡雅,细细品味清香甘甜,又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设计从小处入手,细微至致,教学方法独特,课堂平实、精辟、易懂,将知识难点细化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一突破,一节课让听课老师和学生体会到水到渠成的感觉。

课还是老课,可是每堂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名师的课百听不厌,那是因为你感受到的不是它的内容,不是它的流程,也不是它的结果,而是它的立意,它的导向,它带给学生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毛毛虫的故事》是一篇富于想象,寓意深远的童话故事。本节课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

一、在识字教学中,因为这8个生字比较简单,所以更多的侧重于自主识字,并汇报各自记字的方法。

二、在教学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时,一方面以毛毛虫情感的变化为主线,穿插理解词语的方法。如理解“羡慕”一词,学会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方法。“大惊小怪”学生似懂非懂,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小瓢虫,入情入境地读,会读了,意思自然就懂了。另一方面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利用多种形式并逐次提高要求,从而让每名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在诵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昆”、“笨”二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毛毛虫内心情感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感受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蝴蝶图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l、初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对照书后拼音自己学习。

2、多种形式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昆”、“笨”二字。强调“昆”字的结构、笔顺。

4、指读生字带出的词,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l、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纠正易错字读音。

说一说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出最能表达毛毛虫心情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的意思。

3、体会毛毛虫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l、毛毛虫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伤心)。

2、通过读文理解,毛毛虫伤心的原因是:

小瓢虫大‘惊小怪地叫;

大伙各种各样的议论。

3、通过创设情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大惊小怪”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会有哪些议论,体会毛毛虫难堪的处境。

5、齐读瓢虫妈妈的话。

六、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毛毛虫的故事。

羡慕。

大惊小怪地叫。

伤心。

各种各样的议论。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习心得

刘松老师的课堂轻松风趣,看似搞笑,其实风趣中蕴含智慧,平实中体现深刻。课堂中妙语连珠,幽默诙谐,笑声连连气氛轻松,不经意间就将数学知识和方法沁入学生心间。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的只是在延伸,快乐在持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者,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数学单纯的数字与字母是苍白的、乏味的。可刘老师的“小李老师”、“您要坚持住”、“您好厉害吆”这些愉悦的话语常常让学生会心的微笑,所以融合了快乐和兴趣的数字与字母也就变苍白为鲜活。难怪下课后,学生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张冬梅老师的一堂《米的认识》紧紧抓住了我,让我听得身临其境,不忍错过一个细节。

应该说,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她的课没有感人的情境,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热闹的课堂,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朴实的素材,朴实的课堂,但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那么贴近,真是润物细无声!

钱守旺老师上的《24时计时法》,在节目播报中学24时计时法,一天的时间里,你都在干什么?让学生做动作,发表看法,这样很好的诠释了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不得不让学生们把时间和生活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数学眼光从中猛然而生。是啊,数学本性数。从长远的利益看,它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要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种语言,学生在利用它的符号语言时会感觉它是如此简约、精确、美妙。所以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是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的使命,而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是长此久往要做的事!

王老师的课朴实无华,就像一杯西湖龙井茶朴实淡雅,细细品味清香甘甜,又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设计从小处入手,细微至致,教学方法独特,课堂平实、精辟、易懂,将知识难点细化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一突破,一节课让听课老师和学生体会到水到渠成的感觉。

课还是老课,可是每堂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名师的课百听不厌,那是因为你感受到的不是它的内容,不是它的流程,也不是它的结果,而是它的`立意,它的导向,它带给学生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11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晋江举办的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六届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来自不同市县优秀青年教师展示的7节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在短短的时间里,也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一、导入新颖,教师朴实,课堂教学扎实。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导入都很新颖,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一节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导入的好,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就能够主动去学习、愿意去探索、自然而然的在不知不觉中在快乐的教学情境中掌握好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7节课有个共同的特点――“扎实”。课堂中花俏的少了,改变了过去那种追求热闹,没有讲求效果的场面。课堂中更注重教学质量的落实,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来设计,每一节课上都有扎扎实实的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练习,常规性的教学内容既有新意又扎扎实实,感觉课离我们更近了。课堂更注重实效,探索、合作、交流方法的运用,更加趋于合理,更讲求实效。主要突出了“实”,教学设计真正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结构合理、紧凑。

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紧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安排好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动积极,从而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一直是小学数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课题。纵观本届观摩交流会,大部分课的教学层次都十分鲜明;各教学环节之间也能做到搭配合理,组织紧凑,过渡自然;能够把握重点,突出难点;且时间分配恰当。

三、教师课堂中激励到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及有效组合。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能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上课教师们个个都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活动方式,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有效的组合,无疑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从本次观摩会来看,这7节课都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和学生及教师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保证教学效率和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进行组合。

四、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本届观摩交流会上,到处可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影响所构成的多边活动。教师运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通过平等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不是只着眼于教师教的活动,而是以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这次活动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得出的结论,老师只是在交给他们或者可以说是在指引他们怎样去探究、怎样去发现。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作为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近日,我镇安排参加“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十名教师进行学习汇报交流,及时把教育专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给每位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xx月xx日上午,我镇语文教师在中心小学举行学习交流活动,参加淮安学习的五名骨干教师以还原专家的课堂教学、听课研讨、教学报告等形式请进了先进教育经验。xx老师执教了《数星星的孩子》,全镇一二三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听评。xx老师执教了《桂林山水》,全镇四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听评。五位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举办了精彩的讲座,全体语文教师收获多多。

xx月xx日下午,全镇数学教师在中心小学进行学习交流活动。首先听评研讨了王文龙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周德花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两位教师很好的把教育专家的先进教育理念请回来,和全体教师一起分享。xx、xx、xx和xx四位教师的讲座,思想前沿,理念先进,让广大教师享受了精神大餐。

xx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模仿xx老师的课堂教学,能把xx老师的课堂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课。在课堂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期待学生问题的生成。让学生在玩中慢慢的进入思考数学的境界,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xx老师用了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年级的内容,有些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教师的课堂语言有些不流畅。但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让我们收获很多。

xx老师作为年轻的教师,能在工作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执教了《用字母表示数》结合了专家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大家很好的分享她的`教学艺术。

四位教师的讲座,非常的朴实,观点鲜明,理论超前,让广大教师受益匪浅。xx老师的《走进名师,聆听“现代与经典”》,把在淮安学习的感受最深的名师的课堂教学瞬间,形成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教师,让教师眼界大开。xx老师《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能结合我镇的高效课堂,结合对名师的学习重新认识,让广大教师获益不少。xx老师《我的“高效课堂”随想---淮安学习有感》,提出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独到见解,可谓观点鲜明,论据有力。xx老师《师者若水》,从课堂设计的追求,到课堂出现问题的分析,论据有力,解决了困惑教师的疑难问题。传达了xx老师的《师者若水》的讲座精神,让教师耳目一新。

最后,教研室的糜主任进行了活动总结,总结高屋建瓴。即对讲座进行了提升,又对教师提出了学习思考的要求。确实是本次活动效果好,让教师满意,让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把外出学习的先进经验请回来,让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感谢学校给我参加“第十一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机会。两天半的听课学习生活,紧张又忙碌。可是大家却感到充实和愉悦。名师们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精妙、指导的精巧、用词的精辟、语言的风趣幽默、精彩的互动、灵活的教学机智,让每一节课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着所有听课者,令人陶醉其中。回头细看,真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收获之程。

一、黄爱华老师的报告《美国课堂教学的特点启示》:

讲座一开始,黄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在美国学习期间的一些趣闻趣事,他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让我们知道中美教育的区别:

中国的教育是打基础,重视知识体系的掌握,有较大的升学压力;而美国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关注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创造力的培养。

美国的教育可以由这样两个词概括:温馨自由,充满活力。温馨是说美国的教室布置像家一样随意温馨,人性化、生活化和立体化;自由一是指美国的孩子有很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用来自主学习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有关于知识的教学,中美教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四个知识版块:是什么?怎么来的?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中国教育强调前三者,美国则重视最后一块“怎么做的”,因为前三者在书中就能找到,所以美国的教育大多是在学生预习查阅了相当多资料后进行的。

关于墙壁资源的应用问题。在美国的教室里,老师会把本学期要学会的内容都贴在墙壁上,增加曝光率。这点是为了帮助后进生不断地复习巩固知识。这种提高见面率的方法教学的确很管用。

最后,黄爱华老师用一组“掌声,笑声,欢呼声”结束了今天的讲座,他要求我们的课堂要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给予自己和同伴掌声,学习的笑声和欢呼声。

美国的教育哪些适用于中国的教育上,这是值得我好好的思考的。

二、黄爱华老师的观摩课《垂直》:

师生的课前互动非常的活跃,使学生紧张的气氛得到缓解。在课前谈话的时候,黄老师和学生说到上课掌握问题情况的沟通动作。“都会了”举右手大拇指不停甩动;“在思考”一只手拖腮帮子;“全不会”双手托腮帮子。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良苦,也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

在课堂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了一个个轻松又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气氛非常活跃。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形成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上台来当小老师,讲解他的认识和理解。

在整节课的概念教学上,黄老师把概念一句分成三小句让学生理解,这样不仅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更利于学生的掌握。

三、李保伟老师的观摩课《读题》:

李保伟老师的这节《读题》课,让我感觉到了,他是真正的去了解学生所需要东西。读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读好题为了解好题。培养良好的读题习惯,能够让学生自己帮住自己解决很多容易出错,被扣分的'问题。李老师要求学生读题犹如看到水想到鱼,在读的时候还要做到“三读”:读清、读全、读懂。

在整节课的练习设计上,能让人感觉到,李老师在这个练习设计上所花费的大量时间。一道题目的文字过多,我们就要取重要的关键的信息来读;带有括号的问题,要注意它给我们的提示;题目中的隐藏信息,我们要把它读清,读全,读懂。

李老师说:“打开宝藏的大门是金钥匙,那么读题就是做题的金钥匙。”我们读题最终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更好的解题。

在这节课堂上,有难度的应用题,经过读题的过程,显得也就不难了。这不就是起到读题的作用了嘛!

四、郑小琳老师的观摩课《可能性》:

《可能性》这节课,郑老师在课前导入时,引用学生平时玩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展开的。教师提问:你们猜,他们会出现几种可能?以游戏导入课题。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的设计上,郑老师是以游戏为主线贯穿整节课。下象棋谁先走,你有什么好办法?这些办法都公平吗?接着,郑老师就让学生动手操作,去证实自己的办法公不公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证实问题的过程,这样不是更有效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嘛!

五、朱乐平老师的观摩课《用字母表示数》:

朱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题目,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这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离我们这么近。

听朱老师的课,也能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体会到:他对学生的尊重是表现在回答问题的等待上。他上课缓慢的语速,也都是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这种等待的时间里,既给别人思考时间,也让自己更好的组织语言。

六、王学其老师的观摩课《找规律》:

王学其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数学课不应该照本宣科,应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来学习数学,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与用到数学。

在这节课堂上,让我体会到的是:王老师对这节课的教材深入研读,对练习设计的层层深入。在练习中有音乐,又有故事的插入,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疲劳的大脑舒缓一下,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出了学科的综合。

七、余颖老师的观摩课《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课》:

在余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能够体会到,师生平等互动学习,余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探究、讨论、表达的机会,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思维敏捷,敢破框框的孩子。

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了有序的梳理。教学环节环还相扣,又有不断的变化和提高,让我们感受到原来图形的面积可以这样移和拼的来计算,真是独具一心的设计。(以盈补虚,出入相补----刘徵)。

八、贲有林老师的观摩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贲老师这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导入是通过自己小张的照片出示,学生提出看不清,他就出示其余三张让学生说说,到底哪张是第一张的放大。让学生在说明的过程中,贲老师就以反问和追问的形式来问学生,这样学生在解释的过程中就把放大的意义给深刻理解了。

当学生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贲老师不是急于作答,而是把问题扔给不会说话的老师----书本,让学生去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九、华应龙老师的观摩课《分数的在认识》:

华老师的课有点与众不同,他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电影等,让学生重新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在与学生的课前谈话时,以猪八戒吃西瓜导入。新课教授时,把大头儿子的难题引出。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孩子思维。从大头儿子与爸爸的谈话导入,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沙发的长度而用领带测量,从对折中引入分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认识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在问题思考的时间上,华老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的充裕。整节课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问题贯穿,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在课堂小结上,华老师提出“什么是分数”?就是先分后数。“什么要分数?”因为不好数了,所以我们就先分后数。“怎么写出分数?”分完确定单位,确定分母,数多少个单位。怎么听起来是多么的格式化,分析起来又是那么有道理。学生在理解了“单位”与“1”后,华老师不提单位“1”,但学生能自己创造单位。正如华老师所讲:“怎么做”更重要。

十、徐长青老师的观摩课《重复》:

徐长青老师的《重复》课,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不拘泥于教材,把本节课的重点贯穿于几个游戏中,无论是刚开始的“理发师的困惑”,还是后面的“猜拳游戏”、“抢椅子”游戏都始终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展开。其中一个场景我记忆犹新:“两个呼啦圈”被命名为“数学二环”,其中一个圈着的是参加“剪刀、石头、布”游戏的同学,另一个圈着的是参加“抢椅子”游戏的同学。在这些同学之中,有一个小女孩,既参加了“剪刀、石头、布”游戏,又参加了“抢椅子”游戏,当其它同学按照老师的口令一一对应时,而小女孩在两个圈之间不知所措,徐老师没有提醒什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过一番思考,过了几分钟,小女孩和她的伙伴们终于把两个呼啦圈套在了一起,自己站在两圈的交叉处,成为了教学中的成功之笔。

还有徐老师设计的社会小调查给好爸爸找座位。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只吸烟、只喝酒、既吸烟又喝酒、既不吸烟又不吸烟。叫学生画出来既不吸烟又不吸烟的好爸爸怎么办等。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参加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数学活动中思维,理解了重复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徐老师独到的教学设计。同时整节课以游戏贯穿于整节课,学生精神亢奋,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

教学幽默是课堂的调味剂,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乐的。精妙的教学设计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激活着学生思维,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冲突中发挥想象力,在一次次的碰撞中将学生数学思维推向高潮。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精彩评价语让人感觉到恰如其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新教师去学习的地方。

研讨会结束了,但是带给大家理念上的冲击和思索仍在延续着。正如专家所言,现在的教师应该静静地思考,如何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从最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心得

9月29日下午,潍坊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在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隆重开幕。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出席研讨会并做了重要发言。

我与其他与会代表们一踏入北海学校的校门就被北海的校园文化所吸引,其他代表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留下美的印记。13:40开幕仪式正式开始,潍坊市教科院领导发言结束后,北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对实践课题的问题提出,调研过程,问题解决洒脱大方的讲述和对问题分析的透彻,更让参会的老师们竖起了大拇指。北海学校校长汤善香做了题为《传承北海文化开展综合实践》的精彩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北海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经验。清池小学和高新双语学校校长也分别作了报告。会后所有参会教师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北海学校特色课堂大艺体。面塑、剪纸、儿童画等有特色的大艺体班教学,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用手中的笔和剪刀去描绘去创造。与会教师们还参观了北海文化,综合实践看板,在幼儿园区观看了“小梅花京剧社团”演出。接着前往清池小学和双语学校,参观了两所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材料,并聆听了两所学校的经验介绍。

9月30日上午,我们在北海学校四楼多媒体教室观摩了动手操作课《风筝的扎制》、科学探究课《有趣的惯性》、方案制定课《地震》和成果展示课《地震》,下午听取了专家的`总结报告。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这几所学校经过探索性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积极创新,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学生乐于参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出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种种有益尝试,奠定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听取三所学校作报告时,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已在这条道路上拼搏着,不断收获着,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特别是通过王俊勇主任的介绍,扩充了自己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消除了一些实践中的困惑。

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受益颇多,感慨不少。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体验和研讨会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级课程。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是哪一级课程,原先我一直存在着模糊认识。通过参加此次研讨会,我现在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它不是学科课程的附属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活动课的规范、发展的提高,它强调了课程的必修性质;增加了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教育。

二、内容的选择。

在综合实践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内容大多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具有人文性、社会性。这些大的主题就在学生的生活中,能够使学生走进生活,使学生更注重、强调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能有效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三、课时的使用。

国家课程计划将综合实践活动固定于周课时计划之中,但是在实施过程感到: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教材,更没有固定内容,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它必须离开平常的课堂,离开学校,所用时间具有不固定性。无论是社会考察、调查,还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都具有时间的连续性,无法局限于固定的课时中完成。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是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内成员分工进行,不同的分工所需时间不同,限制在同一时间内去完成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采用弹性课时制,可以将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课时的安排应从研究的内容,学生的能力来考虑,这样既符合国家规定,也可以有效利用综合实践课时。

四、课程的整合。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如何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探索开展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方式,研究实现三者的共赢模式。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起来,努力寻找相互的“交叉点”,一方面丰富课程资源,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素,确保课程设计的整体性、阶段性以及连续性,另一方面合理配置学校的课程资源,使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最佳的配置。

美术教学可以和劳动技术相整合,社区服务可以和品社相整合,但是哪些内容可以整合,整合的内容在哪个年级段开展,这都是我们教师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一双慧眼发现现实生活中的课题,引导学生研究,引导学生拓展。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孩子的创意,孩子的精美,孩子的举手投足,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带给了他们丰硕的收获。三所学校的报告和观摩课,也使我感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已在这条道路上拼搏着,不断收获着,同时也了解了一些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扩充了自己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我澄清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许多模糊认识,明了了以后自己综合实践活动课努力的方向。这次的学习,使我忘记了来回奔波的劳累,自我感觉受益匪浅,特把自己的本次学习心得总结于此,做为自勉。

小学数学文化研讨心得体会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师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正在逐步发展,数学文化的研讨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过去的研讨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对数学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参加的小学数学文化研讨心得体会。

二、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数学文化是指在数学学科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念、认识方式和方法体系。在我国古代,书法、骈文和古代诗歌等传统文化与数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数学文化传统。参与数学文化研讨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探索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内容,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在数学文化研讨中,我们进行了多种实践活动,例如讲座、论坛、教学观摩和小组研讨等。通过这些实践,我了解到数学文化研讨的方式和方法。在讲座中,专家学者通过传递知识和经验,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文化的内涵。在论坛上,我们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教学观摩活动使我们有机会观察到他人的教学实践,学习借鉴优点,改进不足。小组研讨则是一种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提出建议。

数学文化研讨不仅对教师个人有益,也对学生和教学改革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首先,数学文化研讨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数学文化研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方法,充实自己的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数学文化研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五、展望。

数学文化研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形式,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文化研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参与度不高,交流学习的机会有限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学文化研讨的组织和推广,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只有不断深化数学文化研讨,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素质。

总结起来,参加小学数学文化研讨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了解了数学文化研讨的方式和方法,认识到了数学文化研讨的价值和影响。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数学文化教育的培养,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育一定会走向更好的方向,为培养数学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一位小数的意义是由问题引入的,老师出示三幅图,直接问,那幅图能表示0.4,图平均分分数小数0.4,初步建立了小数和分数的关系的表象;二位小数,学生先涂格子,认识0.06,0.25,并用分数表示,构建起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二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教学则是利用课件,从0.1、0.01到让学生找出0.001,突破难点,构建模型。

]

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

——毕达哥拉斯。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17日—18日,我有幸参加了滨州市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观摩研讨会,有幸聆听了10位优秀教师智慧与魅力结合的观摩课,让我这个因怀疑探究的操作性而不时停足不前的人顿悟-----教育不再是一种“告诉”,还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下面谈谈通过学习自己最大的感受和一点思考:

不知为什么,听完这10位教师的课,“气场”这个词一下子就闪现于脑海。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只要往学生面前一站,那种“自信”、那种“亲和”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的目光聚拢,然后当他们温和、风趣的话语一出,学生的激情就会跳跃。当课开始后他们的文化底蕴、语言表达及课堂的调控更是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最大化发散又集中。于是就想到了来学习前看到的他们的介绍,知道了为什么是他们成为了优秀教师。特别是在听王晓芳老师和高春霞老师的课时,我感觉这就是享受----享受智慧和魅力,享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美的东西、为此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了“无章可循,因为这是魅力,魅力!!”的话语。

数学课堂语言讲求:科学、严密;准确、精练;形象生动、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应该说授课的老师都很注意这几点。

比如当学生面对很多的数学信息而准确提出“1毫米有多长”时,耿静老师说:“你能提出一个像他一样的问题吗”就是这启发性的话语让孩子们很快提出了“1分米有多长?”等课堂需要探究的问题。还有就是耿老师的过渡语言也运用的很形象生动,比如在出示练习前,她说:“孙悟空有一项最强的本领—七十二变,看,它变出了什么?”这样的用语,让学生在玩中就巩固了所学。还有庞玉波老师,当他让学生猜测自己是怎样的时,有一学生说“我曾猜你是女的。”“可我是什么的”就是这风趣幽默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说有用的话,不拖泥带水”是我一直追求的,可是无论如何实践,总不是那么顺畅。很多时候感觉不多说那么一句两句就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学习我知道这是我没有提前把语言进行锤炼的原因,更是自己素质需要提高的信号。

“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我在备课时时常用学生的思维来思考,考虑他们知识的现状、心理的特点,然后再用老师的身份去设计。通过学习我更意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由6位教师执教,每节课都有想不到的惊喜。用我同事的话说“听了高春霞老师的课后其他的就很无味了”,我也比较赞同,因为听课中我多次被她的精巧设计而震撼。比如“师生对擂”环节,数的由易到难,既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体验成功,又能让其意识到自己知识经验的欠缺,而老师的既快又对的“诀窍”很是吸引学生,为接下来探究的必要性铺下路子。另外珠子和计数器的利用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各个数位”的探索,得出结论就成了显而易见。最后课件的形象演示阐释了结论的根底。记得我在听课时因为感觉设计的太美,老师对每个环节的设计处理、过度的巧妙而不能在笔记本上记录。

我之所以很少上探究课,除了学生很多时候探索不出什么课堂想要的结果,还有就是上一节这样的课我得需要准备很多的东西---必要的学具、形象的课件。今天想来,自己就是在为懒惰寻找借口。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或许就是自己的这种懒惰,学生学到的只是“死”知识,而创新的翅膀就很难成长。是时候放弃“告诉”的课堂了,给孩子们更多放飞希望的翅膀才是更重要的。也许一个学期实践不了几次,可是时间久了,效果应该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一直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结合。通常在小组合作前我都会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因为我认为只有在自己充分的思考后才可能在和他人的交流中吸取更多的智慧和知识。而在我所观摩的课中这一点似乎没有得到体现。

学习后血是热的,心是积极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这种热和积极持续是我要做的。我现在要做的是再上探究课时要记得“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引导。

小学数学说课研讨心得体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说课研讨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讨论和分享,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开阔思路,丰富教师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手段。近期,我参与了一场小学数学说课研讨活动,此次研讨让我深受启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说课研讨是教师相互学习的宝贵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听到其他老师的精彩讲解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凭借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大家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经验,通过研讨可以相互借鉴,互相推动。我曾遇到过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参与研讨,听到了其他老师的解决方法,我得以迎刃而解。所以,说课研讨是教师成长的有力助推器,也是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

其次,说课研讨可以拓宽教学思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有局限性,仅凭一己之见不能全面地面对问题。通过参与研讨,我们可以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思路,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我个人的数学教学中,一度困惑于某个难点如何让学生们理解,而其中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解决方案,引发了我灵感的火花。从此,我意识到只有多角度地思考,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

第三,说课研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在研讨过程中,每个老师都会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听取其他老师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堂设计方法和技巧。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通过课件设计和实物展示相结合,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说课研讨,我学会了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

第四,说课研讨增强了我教学的自信心。在研讨过程中,其他老师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积极的评论和建议,同时也对我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指导。这种正面的交流和反馈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同时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我懂得了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和解释问题。这种自信心的提高,将会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从容和自信。

最后,说课研讨加强了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老师都能够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和沟通,共同参与讨论解决问题。这种平等和融洽的氛围,促进了大家的友好合作和资源共享。说课研讨不仅仅是教师个体间的交流,更是一个集体从中获益的过程。通过研讨,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教师,我们会定期互相交流和研讨,促进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说课研讨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提升的过程。通过研讨,不仅能够扩大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设计水平,还能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加强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氛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将继续积极参与说课研讨,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数学研讨活动总结

自从上学期实施“三微”教研模式以来,我们数学组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收集低组、高组的老师在教学中或是微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炼并产生话题进行研讨,再将研究出的策略通过微课堂进行验证,最后将研究的过程及成果借助“微讲座”的平台向全校老师进行汇报、展示、推广。上周四我们数学组就举行了一场“微课堂”及“微讲座”的汇报活动。

本次汇报的是低年组。首先由吴老师执教二年级的《小小图书馆》的微课,主要是验证在微课题研究中的“低年段如何加强算理理解,促计算能力的提高?”话题研讨中所形成和提炼的一些策略。因为是微课堂所以只呈现探究118-57计算方法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吴老师能将研讨中所形成的4个策略即:“在学具操作中初步感知算理;在几何直观中理解算理;在语言表达中强化算理;在理解算理上提炼算法。”在课堂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她先让学生借助画数线图来理解口算方法;接着通过拨计数器及画计数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位不够减应向百位借一的算理;再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能充分让学生说是如何计算的,十位的“1”不够减“5”该怎么办?同时还不忘将竖式计算与拨计数器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加深学生对十位不够减,应向百位借1,在十位上加十再减的算理理解;最后还能将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达到优化和提炼算法的目的。整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对算理的理解非常透彻,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接着由庄老师进行以“找准计算错因提高计算能力”为题的微讲座。庄老师结合他们二年段进行的微课题“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研究”的研究情况及吴老师所呈现的微课堂的内容,主要从“成因分析、调查问卷分析、错例分析、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等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和介绍。通过她的微讲座,可以看出他们课题组的.成员有实实在在的进行微课题的研究,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所形成的6个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也比较中肯实用。得到与会老师的好评,柳教导还希望她们把所形成的策略发到在线投稿上去,把好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次的汇报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这是一阶段来低年组数学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承担本次汇报活动的吴老师和庄老师辛勤努力的结晶。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三微”教研模式定能向纵深发展!

小学数学研讨活动总结

20xx年3月21日,在xx市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徐xx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与其他二十四位xx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一起来到xx市xx江实验小学,参加了由xx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

本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专题讲座、录像课教学展示和教学研讨等形式与参会老师互动研讨进行的。首先,我们认真观摩了本次录像课例myfavouritefood,授课老师是来自xx南山区学府小学的陈xx老师,她是xx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录像评选一等奖的获得者。她精心设计各种情景,采用听、说、读、写、做、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她的课堂流程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教师引导得法,在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之前教师都先做个示范,学生虽然不一定听懂老师的指令,但就因为有她的。示范表演,所以,学生总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积极地开始课堂活动,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采用分解难点、分步呈现、逐步扩展、层层深入的方式,注意示范的质量,保证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通过各种模仿和操练活动,使学生掌握新的语言形式。她将单词和词组的学习与句子相融合,注意语言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她所设计的四个练习也都紧紧围绕语言的交际,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学习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语言,注意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此外,xx市教研室何xx老师、xx县教研室黄xx老师、xx县教研室杨xx老师、xx市教研室徐xx老师和专家们也为与会教师进行了各具特色的专题讲座,他们精彩的经验与理论分享让人深思,值得细细品味。如徐xx老师的`专题讲座《英语词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呈现》,她分别从学生年龄特点、教材特点、学科资源整合、学生心理特点等几方面出发,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如何有效呈现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次的学习观摩活动虽然节奏快,强度大,但我们却收获丰硕,通过优质课和专题讲座的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指引我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

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11月2日、3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局组织的省优质课学习活动,在一天半的学习中,我们共观摩了八节省级优质数学课。在这里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了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艺术,其中以下几条使我印象很深:

一:善于营造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每节课的上课前,教师都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有的先介绍老师自己,再让学生介绍自己,以此来拉近师生关系;还有的给学生拍照,激发兴趣,消除紧张感,这样进行新课就很轻松,同时又为教学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有的夸沂南是个名人的故乡,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还有的夸学校,学生自然很高兴,学习情绪非常高涨。

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次的讲课教师都是外县的,但是有很多素材用的是本县、本校的,或者就以上课的学生自己为例子。如在吕建老师的课中,上课开始就用数码相机当场给学生拍照,把学生的照片用投影机放到屏幕上,全体同学看着自己的相片找自己的位置,学生学习既清楚又明白;还有梁老师的实践课《点击双休日》就是当场调查县城学生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活动,把调查结果当做例题学习的,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懂得要合理安排双休日活动。

三:学习过程采用合作、共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体验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空洞无物的。老师们都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不流于形式,到该合作的时候合作,确实能解决不会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合作学习扎实有效。合作学习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们把合作学习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好多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很多老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用具。()每节课都做了大量的电脑课件,把课的内容用通过电脑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确切的看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及形象生动有非常容易理解,同时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探讨教学中,也用到了老师制作的教具,如《可能性》一课中,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盒子,和白黄两种球。把球放到盒子里摸,总结摸出球的可能性,达到了动手操作的目标。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的教学理念也因此有了前所未有的升华,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学和他们相比还相差很远,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