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的教学反思(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14:49:03 作者:温柔雨 2023年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的教学反思(汇总8篇)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保障。落实民族自治,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益。以下是一些民族团结宣传的创意和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教师简介

返回本页页首

一、制定目标

湖南师大余同生教授曾经明确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而不含糊,要准确而不随心所欲,要具体而不笼统,要重点突出而不面面俱到,要以语言训练为重点,而不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在制定《捞铁牛》一课教学目标时,本着这个原则,尽量做到明确、集中。

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读写例话”《归纳段落大意》就是以本课为例进行阐述的。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落实目标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捞铁牛》时,就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先……然后……再……又……)接着通过覆盖式投影片按顺序分步演示这四项准备工作,并体会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进而总结出:写文章应做到“言之有序”。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2.落实目标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

语文课应该以读为本,已经成为小语界的共识。这节课为了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前两个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和方法,后一自然段写打捞另外七只铁牛的内容)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第4自然段后三句话),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便落实了“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接着再让学生通过“读”来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总之,教学中始终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教学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立学习的机会,如在第二段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多读,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进而达成目标。在教学第三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反馈目标

目标反馈,是目标教学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反馈环节:

1.让学生想出比怀丙更好的办法。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

2.回家做一个小实验,并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成一段话。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言之有序”的掌握情况,看一看学生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返回本页页首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板书课题)。注意“捞”字读一声。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捞铁牛。

师:好,这几个同学读得都非常认真,谁先来说一说铁牛是做什么用的?

生:铁牛是拴浮桥用的。

师:那为什么要捞铁牛呢?

生: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铁牛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桥需要重修,所以人们要捞铁牛。(板书:陷进淤泥)

生甲: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生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

生丙:为什么不把铁牛放在船上拉回来?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懂了第一段,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

生:(大声读这一段)

师:现在先请同位的同学互相说一遍,看谁说得最好。

生:(同位同学练习)

师:谁愿意给同学们说一说?

生:和尚先请一个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看一看铁牛沉在哪儿,然后准备两只大木船,船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紧,搭个架子。最后请一个水手用很粗的绳子拴住铁牛。

师:这段写捞铁牛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甲:写了和尚做准备工作。

生乙:这一段主要写了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板书:准备工作)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一段的段意。我们通过认真读书,知道这一段中的四句话都是写“和尚做的准备工作”,所以同学们把段意概括为“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认真读书,了解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二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从而懂得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为了使以后的教学能扬长避短,特对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1、在突出重点部分,也就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部分,通过课件动画展演,学生理解和掌握较好,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准备工作的第三步,并船搭架,学生不易理解,我有效地利用课件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并船搭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准备工作。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2、做到对学生适时地鼓励,在课上几名基础较差的同学胆子小,不敢回答问题,在我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回答问题,我想经过这节课的锻炼,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1、还不能准确的把握课堂时间,在难点的突破上不够到位,没有达到水到渠成。由于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浮力的知识,这段时间用的少,有些操之过急,过于牵强,因此学生感悟说得少。尤其是运用“先-再-然后-又-”句式说话时,如果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然后教师在适时地帮学生一把,就会很好的突破难点。

2、我对教学课件虽然知道适时出现,但演示还不够熟练,还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学会自己制作课件,才会得心应手。

3、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的调动,这与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比较抽象、枯燥,不能很好的投入到文本中分不开的。

1、我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

2、平时抽时间学习课件制作,争取早日能自己制作课件。

3、以后多研究说理性文章的教学方法.使自己今后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以上是我教学这一课的粗浅感受。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三

师:如果有一件物品掉进河里,你怎样捞上来?(生答)

如果有又重又大的物品掉进河里,怎样打捞?可以联系课外知识谈。(生谈)

师:现代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不管多大多重的物品落入河里海里,人们都能打捞上来。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要想打捞一件又重又大的物体十分不容易。可是却有人能想办法把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他是怎样打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捞铁牛》(板书课题)

反思;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到的各种打捞的方法,即激起学生已有画面的再现,又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把从不同地方获得得知识进行语言再组织,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也鼓励了他们平时要留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联系现代打捞方法引入新课,自然,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更能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生:为什么要打捞铁牛?

生: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生:谁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生:打捞铁牛容易吗?

……

老师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问题也很有意思。这些问题一会儿再深入研究。

反思:这部分体现了“学贵在疑。”学生在看到题目后,提出了个性化的问题,这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积极探究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生:先研究怎样捞铁牛吧。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先研究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因为只有先准备,才能捞铁牛。

师:大家想一下,谁的建议好呢?

(同学们想了想,纷纷举手。)

生:先研究准备工作好。作好了准备,才能打捞。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众生:同意。

师:好,我们就看看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轻声读课文,勾出和尚做了哪几步准备工作。

生读文,找答案。

反思:这一环节突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要求,把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同时,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准备工作是打捞铁牛的关键,准备工作是应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学生学会了如何确定文章的主要部分,对以后更好的学习语文,抓住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四

《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

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教学中根据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铺一条路让学生走过去。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上下功夫。

在开课时,我注意到了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去了解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捞),围绕"捞"字交流,课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下列问题:"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的怎样、"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并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然后变换答案的顺序尝试其他的说法。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不仅感受了祖国的语言的伟大,而且很容易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了本单元的练习重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对水的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打捞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读课文,找出到捞的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比教师的一味说教学生更能接受。

本课的教学学生的表现都很积极踊跃,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五

当我出示课题后,学生的小手马上举起来,显得十分激动。“你有什么问题?”我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们。有的问:“是谁从哪里捞铁牛呀?”有的问:“这是件很困难的事吗?他是怎么捞的?”有的问:“为什么要捞铁牛呢?”我高兴地说:“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如果我们再开动脑筋,通过自己读书,不用老师讲,我们都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真的吗?”学生有点半信半疑。“当然是真的!你们是天才!”我十分肯定地点点头。课堂顿时活跃而轻松起来。学生边读边想边画;边看课件演示边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很好地解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我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课文中怀丙明明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可后面却说‘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这不是矛盾吗?“我听了没有急于回答他,而是让学生找到怀丙说的话,理解”送“的含义再反问学生:“你们觉得矛盾吗?”有的学生似乎不知道怎样回答,有的学生很快地回答我“不矛盾!”“你是怎么理解的?”我连忙追问。然后引导学生从第四自然段捞铁牛的过程中找答案,最后学生自己弄明白了:是因为怀丙利用了水的浮力才把铁牛拖上了岸,所以说是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

学生从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上铁牛这件事中获得了启发,学生在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赞叹的同时,如何撞击自己智慧的火花呢?我这样引导学生“除了怀丙的办法之外,现在的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学生创新的思维一下被点燃了,纷纷举起手说“我用起重机。”“我用吊车。”“我用直升飞机拉。”还有的学生说:“我看,根本就要改造那座桥,也用不着笨重的铁牛。我们的桥梁建设者们有的是建造方法。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利用水的浮力为人类服务。如:建造水上房屋,让水上汽车在水上行驶……“几十双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教师里一会儿安静,一会儿有热闹起来,太美妙了!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我都不指责、批评他们,而是加以鼓励与引导,使他们充分享受参与的乐趣,让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活跃起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从心理学角度讲,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本课教学中,学生大胆设想的捞铁牛的方法以及他们想利用水的浮力为人类服务的奇特想法就得到了老师的高度夸赞,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在这种想像思维的对话中,放飞了儿童的创造天性。

从这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充满疑问的课堂,只有那种给足学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六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如果有一件物品掉进河里,你怎样捞上来?(生答)

如果有又重又大的物品掉进河里,怎样打捞?可以联系课外知识谈。(生谈)

师:现代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不管多大多重的物品落入河里海里,人们都能打捞上来。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要想打捞一件又重又大的物体十分不容易。可是却有人能想办法把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他是怎样打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捞铁牛》(板书课题)

反思;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到的各种打捞的.方法,即激起学生已有画面的再现,又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把从不同地方获得得知识进行语言再组织,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也鼓励了他们平时要留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联系现代打捞方法引入新课,自然,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更能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生谈)

生:为什么要打捞铁牛?

生: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生:谁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生:打捞铁牛容易吗?

……

老师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问题也很有意思。这些问题一会儿再深入研究。

反思:这部分体现了“学贵在疑。”学生在看到题目后,提出了个性化的问题,这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积极探究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深入探究部分:

生:先研究怎样捞铁牛吧。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先研究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因为只有先准备,才能捞铁牛。

师:大家想一下,谁的建议好呢?

(同学们想了想,纷纷举手。)

生:先研究准备工作好。作好了准备,才能打捞。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众生:同意。

师:好,我们就看看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轻声读课文,勾出和尚做了哪几步准备工作。

生读文,找答案。

反思:这一环节突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要求,把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同时,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准备工作是打捞铁牛的关键,准备工作是应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学生学会了如何确定文章的主要部分,对以后更好的学习语文,抓住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七

《快乐的家园》是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与代数的内容,这节通过观察小明的家园,要让学生了解到"1可以表示单个的大的物体或小的物体,还可以表示个体或者是一个整体"。儿童的注意力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持久同时容易分散,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参考了一些教案设计,都是从谈话引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新授知识之间的矛盾,孩子的生活中大多是用1来表示个体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于要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这种体验有一定的负影响。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既然有矛盾冲突,那我就将这种矛盾冲突激化,然后通过解决矛盾,学生的理解是深刻而独特的。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苹果,问"有几个苹果?",生答"1个苹果";然后出示一筐苹果,但是不能看出有多少个,问"有几筐苹果?"生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回答,我继续问,连续问了三次,学生终于听明白了,于是孩子回答说"1筐苹果",最后全班都回答说"1筐苹果",学生的'回答虽然有点迟,不像有的时候即问即答,但是,很明显学生的回答是经过了他们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活动,他们没有马上回答出来,就是说明他们正在经历激烈的思维斗争对比分析的过程,他们在理解"个"与"筐"的区别,"个"是个体的单位,"筐"是整体的单位。然后,我又让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列举这样的例子,孩子们居然说出了"一摞书、一袋苹果、一车人、一包糖等"用一来表示整体的例子。

捞铁牛教学反思篇八

教材简析:

四单元以“智慧”为主体,《捞铁牛》一课是本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本课讲的是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将陷在黄河淤泥中的八只大铁牛一一打捞上来的故事。文中的怀丙和尚通过缜密的思考,有条不紊的工作,解决了难题,充分体现了怀丙的智慧,表现出他的出色。这是一篇老课文,课文中3、4自然段对怀丙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及捞的过程的叙述逻辑关系严密,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的极好的教材。因此,我将本课教学的重点落脚于在阅读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力图通过怀丙捞铁牛的严密过程培养学生缜密的思考和有序的表达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表达但有时表达不够有序,显得不够清晰,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本册书的前一单元特别提出了有序表达的问题,要求学生能使用表示顺序的词表达。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接触了使用顺序词表达的方法,但还不够熟练,有时表达还显得不够清楚。该班学生上课表现活跃,勇于表达,但表达时有的语言不完整,有的语言不连贯,显得表达不够流畅,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教学目标:

1、明白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从而体会怀丙的出色。

2、学生学会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有序表达。

3、能够按怀丙老铁牛的方法复述捞其他铁牛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学会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有序表达。

2、明白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从而体会怀丙的出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叙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怀丙说的话,知道怀丙是什么人?

复习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为本课学习扫清障碍。

二、学习3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读文了解有哪些准备工作。

2、引导学生明白准备工作的有序,并要求学生用上顺序词进行表达。

3、指导学生画准备工作的流程图。

1、读文,说出有哪些准备工作。

2、理清准备工作的顺序,并用上顺序词练习说话。

3、试着画准备工作的流程图。

通过理清怀丙的工作顺序体会怀丙思维的缜密,从而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严密的思考习惯和有序表达的能力。

三、学习4自然段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4自然段。

2、引导学生将捞的过程排序。

1、读4自然段,说一说怀丙是怎么老铁牛的。

2、在老师的引导下读4自然段。

3、排序。

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了解捞铁牛过程的逻辑关系,从而体会怀丙的思维严密。

以排序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提升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体会怀丙的出色

体会怀丙的出色

在总结全文中提升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40分钟的学习活动匆匆而过,课后反思这堂课的得与失,细细想来有如下几点:

1、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课标强调,要积极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自读自说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学生反复诵读理清过程的逻辑关系,学生自主排序练习展现学习成果等多处活动,特别强调学生的自读、自学、自悟,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内容,提升能力。就课堂呈现,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从说不清楚到说清楚,从不太明白到明白展现出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紧扣中心句教学,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三年级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有些文章是有中心句的,中心句起着概括内容的作用。我让学生抓住中心句,理解中心词“出色”这一线索来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出色”,处处紧扣“出色”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解了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表达的。

3、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语言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语言训练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学中,我设计了多处说的训练:一说,说内容。在自读3自然段后,让学生说为捞铁牛怀丙和尚精心作了哪些准备。二说,有条理的记。让学生按表示先后顺序词有条理的复述捞铁牛的经过。三说,再让学生说了捞其他几头铁牛的过程,在学生反复的口述中我适时地点拨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就本课而言课文通过捞铁牛表现怀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从而体会他的聪明智慧。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这一主题是缺乏深度。建议,对“出色”的理解还要深入到位,可以抓关键词,了解题准备工作时周密而细致,从而体会出色;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他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方法来捞铁牛?”,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智慧”这一主题。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