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案小学大全(14篇)

时间:2023-11-21 20:11:48 作者:雅蕊

编写小学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具。为了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备课,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小学教案范文,供参考。

小学体育课教案

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全面启动,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一次挑战,因为这次改革无论是规模、理念、还是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学习这次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如同在观赏一幅壮美的中国教育的蓝图,然而从专家设计的课程改革到实际的课堂教学,这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探索、实践的过程。

2003年我区在非典的紧张阶段走进了课程改革的潮流之中。对于体育学科来说,如何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变革体育教学,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六年的摸索,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一片“荒芜”中开垦出了一块块“耕地”,我们辛勤的“浇灌”,终于看到她“返青”、“吐绿”有了勃勃的生机。回想六年的改革历程,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总结的经验,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

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发展,它继承了传统教育中优秀的实践经验,改革了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一种积极、生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课程改革的始终,不能理解这些新的理念,同时不能跟上理念发展的不断修正的步伐,就会多走弯路,使课程改革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六年间我时刻关注体育改革发展的动向,依托中心组成员的力量采用多手段、多维度的方式,累计培训教师百余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六年实验里,我始终鼓励大家自己学习,就近结组,在交流中学习,并结合实际写出心得,然后抽时间再集中进行探讨碰撞,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体现出个性与自我,使学习变为自我提高的过程,不是在复制理论,而是从一个个新的视角考虑一个个理论问题,站在时代的高度,理解、明晰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六年间这种培训方式收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交的就达100余篇。每位教师都能自己梳理自己的教学体会,上交的有50余篇。大多数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案例,上交有40余篇。以上这些上交的材料在不同的时期报送到上级业务部门进行评选,共有7个案例获市级一等奖居全市之首,多篇教学心得获区级评选一二三奖。40余篇论文获国家和市级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石。体育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的基本功包括组织课堂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课堂上的讲解、示范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等。每一位教师都在上课,但他的基本功并不一定扎实,基于此在六年里,我们进行了多次讲座,对教学基本功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如何站位、走位等,我通过现场课进行了集中的学习探讨,让教师明白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年龄特征及不同教材内容恰当的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站位、走位、讲解等。通过讲座的方式,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学习,通过讲座使教师明白你在课堂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并通过教师说课的方式,将其表述出来,答辩出来,并通过不同的现场课,指导教师们合理的处理教学内容。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示范能力的培训,这一点,我主要是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进行,为了促进教师自觉提高自己的示范能力和身体素质,我们开展了三次大型的基本功比赛,内容包括理论部分、课的设计、说课、动作实践示范等,实践示范内容达14项,有球类、田径、体操等多方面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教师课上示范的方方面面,这次比赛,有效的调动了教师的自觉提高示范能力的积极性,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新课程下的课到底该如何上,上成什么样子,这是每一个实验教师都在深深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体育学科中,为了让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并不停留在观念上,让他们对新课程有一个有形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始终采用了新旧对照课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教师在新课程下如何正确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的难题。即按照原来的思想观念上一节课,再按照新的理念上一节课,对照这两节课,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思索,能够找到其中的变化,通过这一个个活生生的课堂实例,促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进而从中吸取营养,改革自已的课堂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收到了讲授起不到的作用,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每一位教师在设计课时,自觉不自觉的就会想到如何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融入新的教学思想的理念,真正上好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在六年的实验中,几乎每位体育都教师上了课改对照课,有的教师几乎将所有教材都进行了对照。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们在理论与实践间找到了桥梁,教师们真正能够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铨释理论。六年间,汉沽区小学体育共有三节课获全国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3节录像课获全国优秀课评选而三等奖;三节课获市级双优课二等奖,三节获市级双优课评比三等奖;三节获天津市优秀课评比一等奖,11节获天津市各种优秀课评比而三等奖;9节优秀课面向全市体育同行进行了展示,以上这些为汉沽区在天津市体育教学领域中确立其领先地位,给与了有力的诠释。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必修教材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它对学生体质的协调发展;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增长;以及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曾几何时我们的体育教学将必修教材的许多内容避过、绕过或砍掉了。原因是学生对这些教材没有“兴趣”,或称这些教材“不安全”,学校体育教学主要开设的是那些“安全”的、学生有“兴趣”的教学内容。为了全面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六年间我们要求上好每一个必修教材,我们组织了十几名体育骨干教师深入研究,并有的放矢的举办三届汉沽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修教材创优课活动,两届选修教材创优课评比活动和一届创新类改良传统教材优秀课评比等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我将每一个教材有针对性的下放到全区各校,让各校专题研究。成型的进行录像收集,同时将优秀的24篇教案编缉成集,教案集中对每一个教材几乎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单元计划,并从单元计划中抽出一课时进行设计,同时制定课时计划。这本案例集对有效的指导我区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本教案集也得到了其它18个区县的好评,根据需求先后印刷了2000多册。现今它已成为了我市广大体育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蓝本。

教学研究科研先行。六年来我依据体育课堂发展的需要,先后立项了构建“四育一网”,培养小学生体育能力的研究;建立“先学后练”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构建“情景剧”课堂,提高小学生运动参与度的研究;构建“三度平台”,进行体育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建立区域协作网络,进行差异教学的研究;建构“情景式”教学模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运动能力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等七个课题。其中国家级重点子课题一个,市级重点课题一个,市级课改课题一个,区级课改课题两个,区级课题两个。这些课题有针对教学评价的,有针对教学方式转变的,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差异教学的,有学习方式研究的。每个课题都是当前热点或难点问题,课题成员覆盖小学的绝大多数教师,可以说,每位教师都有他研究的方向,每位教师都有他研究的主题。这些课题4个已经成功结题,3个还在研究之中,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不但解决了一些困扰我们的难点问题,同时也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在研究的相关领域得到质的提高。与之相关的论文30余篇获国家、市级、区级一二三等奖,其优秀案例成果6个获全国和市级一等奖,其中有5个被收录在天津市优秀案例集中。同时,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使广大教师明确了课改得方向,找到了课改得抓手,促进了我区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对教师的培养来说,更多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学校,这不单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只有把研讨当成一种习惯,学校体育教学的面貌才会得到真正的改变。基于此,六年间我们多次开展了多维的教研活动。

为了更好的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六年间我们多次邀请市体育教研员和专家来汉讲座,使教师们聆听到国家最新的课改动态和最前沿的理念与先进理念,使教师们的思想站在课改的最前沿。多次组织全区小学教师在大港、河西、和平、津南、河北等本市兄弟区县和沈阳、重庆、广州、大连等地听课并与上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研讨,使教师们开阔眼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有价值的经验方法,改革课堂教学。

校本教研是课改的一个亮点,是促进课改实验实施的重要途径,六年间我们鼓励学校自主研究校本交验模式,先后有四所学校7次现场性介绍自己的校本性教研模式,同时我在全区提出了“三个一”的校本教研模式,即每月教研组每个教师说一节课,促大家点评探讨,每月上一节好课,供大家观摩、探讨,并自我反思,每周看别人一节课,并给予点评,这种模式在全区已基本推广开来,它对教师间的理念碰撞,自身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但它是在统一的区情下开展课改的,经常下校蹲点听课,与教师共同探讨结合全区共性问题,有区别的分散到各校进行分别研究,我参与到每个问题中,组织有成果的单位或个人面向全区进行展示或讲授,六年里,上录像讲解课26节,上录像课的教师结合着自己的课逐步讲解,使教师们能真正领悟到课堂的改变。组织现场展示课市级7节,区级50余节。参与到学校教研活动百余次。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前行。

教师的思维,如何去理解学生的需要,这是课改中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点,六年间我数十次开展换位教研课活动,即有一位教师上课,全区其它体育教师变成学生去上课,在一位教师的指导下,同上一堂课,让每位教师去感悟换位后的感受,通过课下的交流,教师们真正体会到了学生需要什么,在给上课教师提意见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观念,这种方式,极大的推动了教师们观念的转变,使好的教学方式,一点一点的形成。

以上这四教研方式,在这六年里,交叉开展,立体出现,使教师们的头脑愈来愈明白,愈来愈清醒,全区教师的教学方式观念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它促使着我区的体育课堂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根据新课程的明确要求,作为一个体育教师,也应该具有开发和校本课程的能力,因此,我组织了多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的讲座,使教师们理解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如何开发、开发中需要注意什么等。在这些培训的引导下,我区的部分体育教师以地方的民俗和地方游戏为选择内容,对其进行改造,开发出五大类300于个校本个例教材和游戏,目前,已编辑整理了近150个,其中有19个个例在全国课和市级赛课中,市级展示课中及天津教育报记者面前进行了展示,受到普遍好评。2003年11月,四个课例面向我市19个区县600余名领导和体育同行进行了展示,好评如潮。2005年体育学科作为汉沽区课改两个亮点之一面向全市部分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校本教材特色展示。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内容,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中,体现出他的思想和个性,彰显风格和特色提供了一个舞台,在这个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们在成长,学生们在收益。随着学习和理解的深入,教师的个性和魅力在课堂中上得到了释放,其实这也许就是我们追求的体育教师所应达到的境界。

以上是我对汉沽区六年来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梳理和总结,这里不单单只有成功地喜悦,同样隐含着艰难转变的艰难,今天的总结决不是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而是我们的改革才刚刚的开始。

小学体育课教案

3、投掷。

1、认知目标:理解俯卧挺身的动作概念和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

2、技能目标:

b、通过“投掷过关”等投掷游戏,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技术,提高学生投掷能力:

3、情感目标:

a、初步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b、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a、俯卧挺身时两腿配合上体协调上举;

b、投掷垒球时的出手时机;

a、俯卧挺身时两腿夹紧并充分伸展;

b、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

程序

教学内容

时间

组织

教法与要求

导入

1、常规教学

1-2分

四列横队

教法:

1)学生跑进场地,师生问好;

2)队列练习,配以《运动员进行曲》

要求:精神饱满,节拍准确。

2、模仿练习

3、自编游戏“大鲨鱼”

2-3分

4-5分

四列横队--一路纵队绕垫子行进。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摇橹”动作;

2)学生跟随教师原地和行进间模仿“摇橹”动作;

3)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渔船出海动作;

4)教师提示并模仿各种鱼类游动的动作;

5)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各种鱼游动模仿;

6)教师扮演大鲨鱼,共同参与游戏。

要求:模仿逼真,反应灵敏。

展开

1、两头翘:俯卧垫上,两臂前举,头、肩用力上抬,背部用力后弓,同时两腿用力(并腿)后举。

两人一组一块子垫

教法:

1)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性练习;

2)手持轻物或两腿夹物做“一头起”练习,并触及上方的标志物;

3)在同伴帮助下(同时托腿托胸)完成动作;

4)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自评;

5)优生表演,相互对比,集体研讨;

6)分组比赛。

要求:两臂与两腿协调配合,同伴之间相互帮助。

2、仰卧起坐传递轻物

3-4分

四人一组二块垫子同时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统一口令下练习;

3)每组连续做十次,比哪一组先完成;

要求:交换轻物时膝不屈,脚跟不离垫,轻物不能抛接。

3、投掷:每人持一轻物,面对有彩色汽球的横绳进行投掷过关和投准目标练习。

8-9分

四列横队---散点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正面或侧向投掷;

2)在统一口令下练习;

3)带着问题,进行投球过关游戏;

4)面对汽球进行投准比赛,并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创造性练习;

5)教师巡视指导;

6)教学情况反馈。

要求:出手有一定角度,挥臂速度快,转体要正。

4、中国奥运金牌榜:

分成八个小组,每位同学依次将自己的小地毯上写的金牌项目与折返处小黑板上的金牌运动员相对应,看哪一组又快又正确。

3-4分

按小地毯的序号,排成八路纵队

教法:

1)教师提示,并示范;

2)学生跨过垫子到折返处,将小地毯贴在黑板上直线跑回;

3)学生绕过垫子到折返处,将小地毯取回,直线跑回;

要求:奔跑迅速,对应正确。

延伸

1、小地毯拼字游戏:

2、自编舞蹈《歌声与微笑》

3、课堂小结讲评,收回器材,师生道别。

5-6分

同上

教法:

1)每组六人将小地毯拼成一个字,看哪一组最快;

2)教师巡视指导;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

要求:1)拼字游戏时,动作迅速。

2)舞蹈时,动作放松,表情丰富。

场地器材

在一块篮球场的中间摆放三排小垫子(共24块、前后间隔为3米、左右间隔为2米)、两只篮圈间拉一根挂有彩色气球的横绳、自制小地垫49块、小黑板8块、录音机1台。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75次/分左右。

小学体育课教案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参加、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练习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动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嬉戏,培育学生体育意识,以教材难点与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在开心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1、运动参加:在练习与嬉戏活动中,提高足球射门的实力,发展学生奔跑、跳动、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养。

2、运动技能:通过小足球射门与嬉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技术。

3、身体健康:能利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充分促进特性的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培育交往实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比较喜爱参加体育活动,特殊是足球运动。但由于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特殊是外来流淌人口,收入低,生活环境较差,课余时间基本没能参加到足球活动中,只有利用课堂的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和满意自己的欲望,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参加练习,提高足球技术;课余时间,对部分有爱好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喜爱足球运动。

足球是学生特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养。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养,培育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须要老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足球的简洁运动动作,知道简洁足球动作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突出“嬉戏”二字,在嬉戏中熟识球性,培育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爱好和爱好,初步养成不用手而用脚触球的意识和习惯。

难点:脚内侧部位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清晰,老师实行的方法是在这一位置贴上标注物,通过多种嬉戏强化,让学生在爱好昂扬的状态下,体验脚内侧射门技术。

趣味点:

1、用人体设置门,培育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让学生进行小足球竞赛嬉戏,让学生展示自我,符合儿童心理。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为主线,时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线,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激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层层深化地让学生体验合作交往,老师刚好的激励和引导,把学生的学习爱好充分调动,从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采纳主体式教学法。在课前师生谈话阶段—老师既以趣引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有良好的心情,为上课做好打算。

群龙戏珠—-学生排好队,在组长的带领下,仿照老师动作,进行小嬉戏。银珠滚滚——学生运用特制的足球练习脚射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爱好,在教学中老师设计支配多种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飞跃龙门——引导学生设置各种“人体门”,参加射门练习。在练习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

竞赛嬉戏——通过竞赛小嬉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胜利的乐趣,培育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一片足球场小足球(纸球)40个跨栏架6个。

1.心理效果预料:依据本课特点,学生将会主动参加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气,给自己带来集体的归属感。

1.课标指出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生活资源是激发学生运动情感的重要手段。课上运用了生活中的废纸,在学生手中变成了一个一个足球,为足球走进生活嬉戏打开了绿色通道。

2.体育源于生活,更应贴近生活。传统的足球运动具有剧烈的对抗性。现在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是在心中虚拟的宠爱,依据这一状况,本课将足球运动换成儿童话、消遣话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近足球,亲身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张扬了学生的特性。

小学体育课教案

1、通过学习“手指操”1—2节,知道手指操的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连贯完整的练习。

2、在练习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3、通过学习,锻炼学生记忆力,培养语言韵律感。

4、通过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互助、互学的合作精神。

重点:

1、理清手指的名称;

2、动作准确。

难点:手指的协调转换。

(一)、导入。

1、提出了课堂要求: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开动脑筋,认真学习。

(3)、听从指挥,遵守纪律。

2、游戏:摸鼻子。

(二)、新授学习。

1、认识手指。

2、介绍手指操。

3、观看完整视频。

4、学习:

(1)、教师示范讲解手指操1~2节动作方法。

(2)、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说出每节操的'名称。

(3)、教师口令节拍指导学生分解动作练习,重点指导学生手指的相互协调配合。

(4)、学生随教师的口令节拍模仿手指操的分解动作,体验手指的协调配合,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汇报表演。

(5)、在音乐伴奏下连贯练习,选出最佳表演个人。

(三)、总结结束阶段。

1、跟视频集体完成1—2节手指操。

2、教师小结。

3、布置课后作业。

小学体育课教案

1、上步投掷垒球技术动作,投掷用力顺序正确,动作协调。

2、出手快速完成动作,上下肢配合用力。

学情分析

教师在练习中要适当掌握练习时间和运动量,防止学生难解动作概念,特别是体质差的学生的运动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生活的自理能力与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自主练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全面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练习中探索运动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练习上步投掷垒球中学会快速有力的挥臂掷出动作,初步掌握与了解动作的概念。

2、初步了解动作方法与要领,学会上步出手快速要领,体会出手快速、挥臂有力,动作连贯的方法。

3、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课堂营造团结、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力顺序正确,动作协调。

难点;出手快速完成动作,上下肢配合用力。

教学过程

一、提高兴趣、动手能力阶段

二、探究知识、学习动作阶段

三、创新思维、知识延伸阶段

四、稳定思维,陶冶情操阶段

体育课小学教案

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

2.迎面接力跑`。

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2)。

二、基本部分:(28’)。

1.向后转(齐步)。

(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

(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

2.迎面接力跑。

(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

(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

(3)要求: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教学内容:1.臂交叉跳绳。

2.游戏:截住空中球。

教学任务:1.掌握臂交叉跳绳的方法,发展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

2.通过截住空中球游戏,培养机智、反应和传接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四面转法,横队齐步走。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绳操6节。

(1)伸展运动:预备姿势:立正两手握绳两端(将绳对折成短绳),同时下垂于体前。

1横绳前平举。同时左脚侧出一步。

2横绳上举挺胸。

3还原成1的姿势。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678同1234,但方向相反。

(2)下蹲运动:预备姿势:双脚开立,横绳垂于体前。

1横绳前平举。

2.下蹲。

3.还原成1的姿势。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678同1234。

(3)体转运动:预备姿势,横绳下垂于体前。

1.横绳前平举。

2.左臂向左侧摆,同时右臂胸前平屈,头械转,眼看左手。

3.还原成1的姿势。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678同1234,但方向相反。

(5)体前屈运动:预备姿势:方正,横绳下垂于体前。

1.屈肘横绳于胸前,同时左脚侧出一步。

2.上体前屈横绳下垂。

3.还原成预备的姿势。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678同1234,但方向相反。

(6)全身运动:预备姿势:立正,横绳下垂于体前。

1.左脚向左前迈出弓步,同时横绳上举,(抬头挺胸)。

2.上体前屈,横绳下垂,置左脚前。

3.还原成1的姿势。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678同1234,方向相反。

二、基本部分:(28')。

1.臂交叉跳绳。

(1)向前摇绳臂交叉跳绳(并脚跳)。

动作:两手握绳的两端,绳由体后前摇,当绳摇到前上方时,两臂迅速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外旋),两脚立即跳起,绳通过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两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跳。

(2)向后摇绳臂交叉跳绳(并脚跳)。

动作:两手握绳的两端,绳由体前向后摇,两脚立即跳起,两臂由下向上在体前交叉,同时快速抖腕(前臂内旋),两脚立即跳起,绳通过两脚,交叉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跳。

(3)讲解示范。

(4)练习方法:分组练习。

(5)注意事项:教师应掌握学生练习的次数、速度、时间,每次练习后要有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做放松活动。

2.游戏:截住空中球。

(1)方法:将参加游戏的分成几组,各组指定两人先站在圈内,其余的人均匀的站在圆圈外,游戏开始,圈外的人相互传接小球,圈内的人积极抢截。截住球后,与传球失误的人交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2)规则:传球不得进圈,不得递球。

(3)注意事项:1.课前在场上画2-4个直径5-6米的圆圈,把学生分成2-4组进行练习。2.游戏前,教师应讲解示范抢断的动作要领,并组织练习。3.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提高密度和效果。4.对体弱的学生适当照顾,及时换人,男女生可分组比赛。

三、结束部分:(4')。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教学内容:1.互射。

2.4-5分钟定时跑。

教学任务:1.通过互射游戏,培养学生灵敏、反应和掷准能力。

2.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提高耐久中的能力。

小学体育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复习小排球的垫球动作,进一步熟练垫球动作。

2、学习掌握合作垫球动作及准备姿势。

3、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和对小排球的兴趣。

学习内容:排球:两人垫球。

4、组织学生男女分两组,面对面不间断练习20个,共三次。

5、请学生示范,教师强调动作。

6、组织学生连续对垫球比赛,看哪一组垫的.最多,如果球落地必须重新来。

学生活动:

1、学生有序拿球,分散练习。

2、集合认真认真看师示范。

3、学生徒手跟师练习。

4、两人一球相距3米,面对面练习。

5、强调动作,学生继续练习。

6、集合评比,请垫得多的两组学生示范。

教师活动:

2、四人一组继续游戏。

3、四路中队进行游戏。

4、放松:校园集体舞。

a学生围成两圈,男生内,女生外。

5、师生再见。

学生活动:

1、听清游戏方法。

2、两人一组尝试游戏。

3、四人夹球进行游戏,后面学生双手打在前面学生肩上。

4、排成四组进行游戏,学生只能用走的形式完成。

5、学生听音乐跳集体舞。

6、学生整理器材。

组织:

3/12。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

小学体育课教案

1、初步学会50米快速跑的动作,形成正确跑的姿势,体会快速反应、自然放松的感觉。

2、发展协调、速度素质,增强下肢力量。

3、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树立“我能跑得快”的信心和勇气。

4、形成与同伴互相鼓励、团结协作和安全活动的意识。

1、自然放松

2、对快速跑活动有兴趣。教学实践:

1、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练习快速跑的兴趣。

2、组织学生用站立式起跑的方法进行短距离的快速跑练习。

3、组织学生体验50米快速跑全程练习。

4、组织学生交流50米快速跑的感受。

1.提高快速跑的练习兴趣,树立我可以跑得更快的信心。

2.用站立式起跑进行短距离快速跑。

3.体验全程50米快速跑。

4.交流50米快速跑的感受,区别与30米快速跑的不同

50米快速跑与30米快速跑不同,需要更持久的速度耐力,本课以体验为主,让学生明白50米快速跑的不同。

通过一些快速跑的游戏,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冲动,引导学生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游戏活动。

小学体育课教案

2、发展学生上肢小肌群力量及协调性,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队形练习。

1、齐步走,立定。

准备部分。

一)、一般性准备。

1、七彩阳光。

预备节。

第一节伸展运动。

第二节扩胸运动。

第三节踢腿运动。

第四节体侧运动。

第五节体转运动。

第六节腹背运动。

第七节跳跃运动。

第八节整理运动。

2、小游戏:小兔摘瓜。

二)、专项准备。

1、双手体前拨球。

2、双手体前抛接球。

基本部分。

一)、小篮球:原地。

运球。

动作方法:运球时,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手掌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随球向上的缓冲,然后小臂下伸,手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教学重点:抬头运球。

教学难点:抬头运球。

二)、游戏:前赴后继。

游戏方法:(略)。

游戏规则:

1、前一组分出胜。

负,第二组便可出发游戏。

2、出发后必须运着球走,相遇后双手持球。

3、哪一组“门前”球多,哪一组告负。

结束部分。

一)、学生自主进行。

熟悉球性的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安排学生收器材。

四)、师生再见。

文档为doc格式。

体育课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练习助跑几步用力踏跳的动作,体验助跑和踏跳相结合的动作感受,要求动作衔接自然,踏跳有力。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弹跳力,培养身体正确姿势和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成四列横队。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汇报。

3.师生问好,老师提出学习要求。

4.准备活动。

1在摆放的胶圈里自由来回跑动。

组织:

要求:表情欢快,充满信心。

2关节定位操。

3集中注意力练习:快速、整齐地拿圈。

二、跳跃——助跑几步,单脚踏跳练习。

重点、难点:单脚踏跳有力,向前上方腾空。

1.复习一步助跑踏跳练习。

3.各小组分散开展活动。

练习队形:

4.小组之间相互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方法最有效,互相学一学,练一练,比一比。

要求:合作活动,气氛活跃;助跑踏跳,连贯协调。

5交流巩固练习成果,自我评价。

三、游戏:投活动目标。

1.教师简述游戏活动内容,提出分组活动要求。

2.学生结伴后讨论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3.分组对抗比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4.小组互评,总结经验。

组织对形:

要求:团结协作、愉悦身心。

四、放松调节。

1.以小组为一队,相互把圈套在前面同学的身上“舞狮”

2.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五、小结、讲评下课。

1.学生自主议论。

2.教师小结讲评。

3.收归器材、下课。

场地器材:1.足球场。

2.胶圈32只。

3.沙包若干。

小学体育课教案

学情及教材分析:

水平二(四年级)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时期,身体尚未定型,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尚未成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学习体验,但是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相对不稳定,因此把技能教学融入游戏中是有效的教学途径。水平二投掷教材是在一至二年级自然挥臂、自然投掷动作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安排了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投准与游戏和掷远与游戏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投准与游戏,是水平二投掷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会学生肩上屈肘、正确挥臂的投掷方法;使学生能将投掷物投中一定的目标,培养目测力、准确性和时空感;全面提高学生投掷的能力;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投掷练习和游戏;发展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进取向上、活泼愉快的心理素质,是水平二投掷教学的主要目标。

设计思路:

本课将投掷与游戏融为一体,整课利用纸的功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场地、器材功能作用,做到一物多用。通过采用掷纸飞机、投掷纸球、纸球投准、冲过火力网等游戏活动,用活泼、有趣和可以达到的目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投掷教学,在游戏教学中渗透技能教学,教会学生投掷的正确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投掷活动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加强教学组织,采取简易、有效的教法、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投掷游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目测力、投准的能力和时空感,同时进一步巩固正面肩上屈肘的正确投掷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

2、通过一系列投准游戏培养学生对投掷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在投掷活动中养成守纪律、听指挥和活泼有序活动的良好品质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投掷的准确性;正面肩上屈肘的正确投掷方法。

难点:投掷时全身的协调用力。

在本课教学中,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练习中,未能对投掷的挥臂动作做具体要求,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一味追求投准而忽略了肩上屈肘和用力挥臂的动作技术的现象,但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以及适时恰当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也能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投掷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体育课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体育游戏与球类运动相结合,提高运、传、投抢等篮球技术动作的衔接、连贯和应用能力,发展的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

课的内容:

一、二球一赛。

(一)游戏目标:提高灵敏性和应变能力。

(二)准备工作:篮球场地一块,篮球两个(球要有明显的区别,或一个标准篮球,另一个是橡皮球)。

(三)游戏的进行:首先选出两名裁判员,两名助理裁判员,然后以5—6人为一队,把学生分成若干队。游戏时,两个队上场比赛,其他队准备替换负队。进行两球一赛游戏时,双方各有一名队员手持球站在自己半场的端线外准备发球。当裁判员鸣笛后,各自发球开始比赛。

比赛时,两队同时在场上传递、运球,突破,力求将本队的球投入对方篮内得分,同时又要设法阻截和防止对方的球被攻进自己的篮内,并积极抢断对方的球,力争将其攻入对方篮内。比赛中若有一方将球投中,比赛即可结束,胜队留在场内继续游戏,负队则被替换下场。比赛中,如一方将球碰出界,则由助理裁判员视情况令对方在前半场或后半场发球。如由于犯规造成“死球”时,也由助理裁判员执行规则,令对方在犯规队员的本半场发球。

(四)游戏规则:

1、比赛中出现犯规、违例、传球出界等情况时,均按篮球比赛规则判其在犯规、违例、失误一方的半场发球,而不执行罚球的条款。

2、两球一赛,除两个球同时出界时才能停止全场比赛,比赛始终不得间断,直至一方得分为止。

(五)教法建议:

1、两球一赛游戏的运动量、密度较大,比赛时间不易过长,胜负队可同时下场,待各队决出胜负后,胜队与胜队再重新组合比赛,避免连续获胜队负荷过大。

2、有关比赛规则,可视实际情况根据正式篮球比赛的规则进行调整。

二、换球投篮接力。

(一)游戏目标:提高运球、投篮技术动作的衔接、连贯和应用能力,发展灵敏和速度等体能。

(二)准备工作:

1、篮球场地一块,在篮球场罚球圈顶和中线靠边线处,各画两个直径为50厘米的圆圈。

2、篮球6个,每个圆圈各放一个篮球。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球场两个端线外的两侧,排头手持篮球。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运球至本场罚球圈顶处的圆圈,将手中球放至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运球至中线处的圆圈处,将手中球放至圆圈内,再拿起圈内的球运球上篮,投中后迅速运球返回本队,将球交给第2人后站到队尾。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交接球换人时,必须站在端线外。

2、运球至圆圈时,必须换球,并将手中的球在圆圈内放稳方能继续运球前进。

3、运球人不得持球跑。运球失误,则应从失误处重新运球前进。

4、投篮必须投中方能返回。

(五)教法建议:

1、可要求运球人在换球后改为换手运球,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2、在投篮命中后,可允许运传球给本队第2人,但接球人在接到球之前不得过线进入场内。

三、“30”投篮。

(一)游戏目标:巩固和提高跳投、抢篮板球和补篮的技术,发展快速反应能力。

(二)准备工作:篮球场地两块,篮球4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4个半场的罚球线后,排头手持篮球。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做原地跳起投篮,投中计得2分。无论投中与否,只要在球未落地之前接到球,可补篮一次,投中则得1分,然后,把球传给第2人,自己站到队尾处,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以此类推,全队依次轮换投篮,直至篮积30分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跳投时,必须站在罚球线后起跳投篮。

2、跳投后,如球落地则不能再补篮,投中也无效。

(五)教法建议:

1、根据游戏者的水平,可改投篮点、投篮的角度等条件。

2、此游戏可改跳投为原地投篮,然后冲抢篮板球补篮,以减少游戏的难度。

四、圆圈追传球。

(一)游戏目标:发展视觉观察和反应能力,提高传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大小根据学生人数而定)。

2、篮球两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为奇数的甲、乙两队,并让两队学生交错站在圆圈上。两个篮球分别交给对称站立的甲、乙队各一名队员手中。游戏开始,持球的两队队员,根据教师伸出左手或右手,向该方向同队下一名同学依次传球,教师不断变换方向,最后以一个队的球追上另一队的球为止,追上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传球时,必须依次传递,不得间隔传球。

2、传球失误时,必须由失误人将球拾起跑回原位置后,方能继续往下传球。

3、传球中,两队队员不得干扰对方的传球。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先规定向某一个方向传球。

2、也可规定某一种传球的方法进行传球。可采用不分队,全班站成一个圈,根据教师指定的方向传球,直至两个球集中到一人手的里时,游戏即可结束。

小学体育课教案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以教材难点与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在练习与游戏活动中,提高足球射门的能力,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2、运动技能: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技术。

3、身体健康:能利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充分促进个性的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培养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比较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运动。但由于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收入低,生活环境较差,课余时间基本没能参与到足球活动中,只有利用课堂的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参与练习,提高足球技术;课余时间,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喜欢足球运动。

足球是学生特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足球的简单运动动作,知道简单足球动作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突出“游戏”二字,在游戏中熟悉球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不用手而用脚触球的意识和习惯。

难点:脚内侧部位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清楚,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在这一位置贴上标注物,通过多种游戏强化,让学生在兴趣高昂的状态下,体验脚内侧射门技术。

趣味点:

1、用人体设置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进行小足球比赛游戏,让学生展示自我,符合儿童心理。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时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线,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合作交往,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从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采用主体式教学法。在课前师生谈话阶段—教师既以趣引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为上课做好准备。

群龙戏珠—-学生排好队,在组长的带领下,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小游戏。银珠滚滚——学生运用特制的足球练习脚射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安排多种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飞跃龙门——引导学生设置各种“人体门”,参与射门练习。在练习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

比赛游戏——通过比赛小游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一片足球场小足球(纸球)40个跨栏架6个

1.心理效果预计: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将会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给自己带来集体的归属感。

1.课标指出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生活资源是激发学生运动情感的重要手段。课上运用了生活中的废纸,在学生手中变成了一个一个足球,为足球走进生活游戏打开了绿色通道。

2.体育源于生活,更应贴近生活。传统的足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现在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是在心中虚拟的喜爱,根据这一情况,本课将足球运动换成儿童话、娱乐话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近足球,亲身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备注:本主题单元计划共5节课,比赛课为第3课时—“快乐的小足球”

体育课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与落地动作,体会踏跳腿充分蹬直髋、膝、踝三个关节,使身体充分腾起。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时空感。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投准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素质,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脚踏跳、准确有力,腾空收腿。

难点:跑、跳的自然结合,腾空的角度与高度。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准备部分:(约需8分钟)。

1、常规教学: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强调安全,安排好见习生。

2、徒手操:(全班呈体操队形、四列横队进行)4×8拍。

a.头颈运动、b.腕、踝关节练习、c.体侧运动、d.弓步压腿、e.全身运动。

3、针对性练习:跳越垫子:学生在已布置好的15—20米的场内完成。

组织方法:横队队列不变,第一排行进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其余学生原地练习,第一排完成后,依次为二、三、四排。

达成目标:交换两脚,熟练跳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统一步调、勇于向前的精神。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烘托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二)基本部分(约30分钟)。

这个部分共安排了两个内容,即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游戏:沙包投准。

一是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共20分钟,其中讲解、师生共同活动15分钟,分组练习5分钟。

老师将学生带到沙坑场地,进行现场跳远感受,其方法是:让学生跳越一定高度的皮筋,进行跳远尝试练习,体会踏板、前摆动作,并让身体腾跃一定高度。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二是安排游戏:沙包投准,共10分钟,每人5个沙包,投2-3次。

(三)结束部分(约2分钟)。

这部分主要是放松整理、评价总结、安排收还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