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一教案设计参考(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2 11:31:09 作者:HT书生

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下是一份经过实践验证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积累运用2教案设计参考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寸寸。

(2)位卑未敢。

(3)天下兴亡,有责。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或。

(6)而,而,非英雄也。

2.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2.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指名背上节课所学的格言。

2.简要说说《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教学内容。

同学们,刚才大家谈的《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书,

它il我们懂得了历史,还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

的内容就是(板书)推荐一本好书。

三、进行口语交际。

1.释题:推荐是向别人推举介绍的意思。

2.讨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3.汇报:一本好书应该语言优美,内容丰富。

4.回忆你自己读过的书,想想介绍哪本给同学。

5.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读过的好书。

(1)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

(2)也可以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与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到班上汇报。

7.评评谁说很好。

四、同学之间交换看别人推荐的好书。看后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向家人介绍你今天在班上听来、看到的`好书内容。

六、小结。

好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让我们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我们应该不。

断地多读好书。

七、作业。

l.利用课外时间每周读一本好书。

2.好生可试着用一段简短的话写写书的内容、你对书的看法和书给你带来的帮助。

3.建议每周读一本好书,并摘录好词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能认真写不限题栽的作文。

2.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齐读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1.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自由写。

积累运用2教案设计参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积累运用包括读背四副对联、阅读短文、习作练习和实践活动。在读背对联中感受对联的有趣和巧妙;所阅读的短文,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想象;这次习作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小学生活,找出自己最难忘的人或事;实践活动是教学生如何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受到环保教育,在写调查报告中,复习信或建议书的写法。

教学目的:

1、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对联。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培养想象能力。

3、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4、学会做社会调查。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对联)。

什么是对联?

2、了解对联的大意。

(1)第一副对联是带有比喻句的对而句。“删繁就简”对“领异标新”,“三秋树”对“二月花”。“删繁就简”是指去掉一些繁杂的文辞,使文章简明、精练,“三秋树”,深秋的树,黄叶枯枝落了,更显枝干苍劲。“领异标新”是与众不同,富有新意,“二月花”指早春的花。这副对联可以理解为:文章去掉多余的文辞,简明、精练就如深秋的树;与众不同。富有新意就像二月里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

(2)第二副对联是歇后联。前文像谜面,后文像谜底。“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用“稻草捆秧”“竹篮提笋”形象的点明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

(3)第三、第四副对联描写了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富有情趣,且用字准确、贴切。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先读,再指名读,并对易读破的地方进行指点。

(4)熟读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练习背诵。

2、学生进行朗读并进行背诵。

第二课时。

阅读短文(一)。

1、学生自读。

2、分角色朗读。

3、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对对联。)。

4、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为什么能巧妙的出上联,对下联?

5、理解“花甲”、“古稀”。“岁月、春秋”都能表示年度。

阅读短文(二)。

1、学生自读。

2、分小组读。

3、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祝枝山和唐伯虎为什么也能巧妙的出上联,对下联?

总结:对对联,要靠平时对事物的认真观察思考和广泛的知识积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上题的四副对联和故事中的对联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进一步感受对联的妙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对对子。

第三课时。

一、习作指导。

这次习作练习是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1、明确要求。

这次作文,让你选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等,把它写成文章。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叙述要有一定的顺序。

2、选材要新颖。

当你确定了.写作对象以后,就要认真地进行选材,要选给你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事来写。

3、内容要具体。

写作文时,不仅要写出谁干什么,还要写出赶的过程。

4、写好后认真修改。

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第四课时。

实践活动。

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学习做一次社会调查。

1、要求:围绕“我们与周围环境“做调查。

2、调查方法和步骤。

(1)访问有关单位或个人,了解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情况。

(2)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3)整理材料,进行分析。

(4)写调查报告。说清调查结果,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3、调查的深入扩展。

办小报、画图表,展示调查结果。写表扬信,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人好事。写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积累运用2教案设计参考

这首词题目是《大柏地》。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25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军从井岗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反动军队打了一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同志再次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毛主席在这首词里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达了革命者对战争,对美的看法。在革命者的心目中,当年打败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一次漂亮仗留下的弹痕,不仅没有破坏自然界壮丽的景色,而且使壮丽的影色晃得更美,美上加美。

选编这首词,目的在于让学生读读背背,对毛泽东诗词多点感性认识。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熟读成诵,不必让学生逐句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如果有兴趣,可让学生试着说全首词的大概意思,老师稍加指点即可。

二、阅读。

阅读的短文是《延安的孩子们》,写的是当年延安八路军子弟小学的孩子怎样读书的事。短文主要讲了5件事:(1)学校课外读物严重不足;(2)孩子们如饥似渴地读书;(3)师生自己动手做“书”;(4)周恩来伯伯赠书;(5)周恩来伯伯赠书对孩子的激励。

选编这篇短文,一是扩大阅读,二是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道题主要是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道题是检测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受手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时,应放用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在交流时给予适当的指点。

学生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教学时不要强求一致,要鼓励个性化阅读,有的可能对孩子的身世感兴趣;有的可能对师生自己动手做“书”感兴趣,有的可能对周恩来伯伯赠书感兴趣,不管对什么内容有兴趣,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就要鼓励。

三、习作。

漫画《假文盲》画的是好多人站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而一对母子却被挤到“母子上车处”之外,画家借此讽刺了不守社会公德的人。

选编这幅漫画写作文,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观察、想象、推理的能力和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读作文题目,想想这项作文练习的要求。要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是通过对漫画的观察、思考,体会画家的用意,并展开联想,然后把看法和想法写下来。

弄清题目要求后的教学大致可分两个步骤,一是仔细观察画面,体会画家的用意,把自己对漫画的理解和同学交流;二是从漫画想开去,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有什么令人不满意的地方,要怎样改进,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最后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写作文前,教师要提示学生:漫画的内容,画家的用意,自己的联想都要写到作文中,但要以有所侧重。

四、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选编自己的作文选,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选编作文选的要求和方法,选编作文选的事主要放在课外。

选编自己的作文选,首先是“选”,选自己喜欢或比较满意的。其次是“编”,把作文分类,分类方法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如或按校内校外分类,或按写人、记事等分类,或按写实文与想象文分类等。接下来是写篇“编者的话”放在前面,“编者的话”写法不要强求一致,可以是介绍作文选中的几篇文章,可以谈自己写作文的甘苦,也可以上述内容兼而有之,等等。最后是按排列的次序编写目录,装订成册。写“编者的话”是难点,应给以适当指导。装订前,可让学生先把“编者的话”拿出来交流,以便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作文选编好后,要拿出来在班里交流或拿给亲朋好友看看,然后珍藏。

《积累运用二》教案设计参考

一、读一读,背一背。

(一)要求:

1.读对。提示:如查假人之长以补其短的假,字义字音。

2.读懂。说说读这些名句,懂得了什么?

3.赏读。说说你喜欢这些句子什么?

(二)过程:

1.个人读句、解句。

2.小组交流解句、赏句。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点拨、引导、归纳参考:

a读懂劝告人从小就要勤奋学习,否则老了后悔已晚;要坚持进步,不能停留;学习只有不断提出疑问,才能有收获;要谦虚,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进步。总之都是讲怎样做人、怎样学习的道理。

b赏句含义深刻,对人有益;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4.个人背。

5.小组互背互评。

6.全班齐背。

二、阅读鹏程万里。

(一)思考:

1.鹏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它为什么要飞向九万里以外的地方,你是怎么读懂的?

2.说说鹏程万里的意思(先不查工具书,结合课文理解以后再查工具书验证)。

(二)过程。

1.个人阅读思考。

2.小组交流探讨。

3.指名发言,全班交流。

点拨、指导、归纳参考:

(1)a鹏是由一条名叫鲲的特别大的'鱼变成的;它身体庞大,飞得特别高,特别远。

b它志在千里,有远大志向,要飞遍天下,了解世界。

c围绕问题,掌握文章内容要点,联系上下文概括归纳。

(2)结合短问理解鹏程万里意思为:有远大志向和前程远大。(查工具书验证)。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创办:班委会号召;自愿书;爱护书,包上皮;轮流担任管理员;制定借阅制度;推荐新书,举办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2)提高:总结班级图书角工作,肯定成绩,找到问题;制定措施改进工作,完善、提高。

(二)班委会落实这项工作。

四、巩固练习。

(一)将读一读,背一背抄在个人的名言佳句本上。

(二)交流自己抄录的其他名言佳句。

第二、三课时。

习作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一、阅读例文习作。

(一)提问:说说读懂了什么?用序号在书上标出来。

1.写什么样的事撒谎;和同学吵嘴,影响团结;错怪、冤枉了别人。

2.怎么写这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提问:举学过的课文为例子说说怎样把事情的经过,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具体。

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不说空话特别后悔等,要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心情、表情、神态,描写环境衬托。

(三)提问:在怎样写方面谈谈你的补充意见。

如,要强调祥略得当。祥写:为什么后悔和怎么后悔。

(四)小组交流:我写什么,我怎么写。

二、完成习作。

积累运用2教案设计参考

3.动笔前要先认真思考,把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出来。

4.作文要具体、清楚。

5.不写错别字。

6.自己定题目。

7.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三、写前谈话,拓展思路。

1.同学们,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快乐和伤心的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给同桌听一听,注意把这件事讲清楚.要让别人听得懂。

2.每人忍考三分钟,发言三一五分钟。同桌可互相提醒、补充。

3.师听取后可邀请一、二个口齿较清楚,发言较流利的同学上来试说说,全班帮他补充。

4.试着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再把刚才所说的事补充修改一下。

四、动手把刚才说的事写下来。可以边写边修改,也可以写好后读一读,边读边改。

五、作业。

继续写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欣赏别人的好作文。

2.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师就批改情况简要回顾一下本单元写作情况。

二、欣赏好文。(一、三篇)。

1.投影佳作。

2.指名读。

3.说说该习作好在哪(字词、句、布局谋篇、内容)。

4.指名读读自己习作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

三、修改病文。

1.出示病文(投影)。

2.自由读病文,指出病文毛病所在。

3.说说如何修改。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修改符号,如:

改错字:在字的四周画,同时在错字上面写上正确的。

删除字:在余字的周围画。

添加字:在需要添加文字处画,引到空白处画一个方框,框中写上要添加的字。

换顺序:用xxxx划过来。

4.再话修改后的习作,比较。

5.动手修改自己或同桌的习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抄正。

教学后记:

积累运用2教案设计参考

一、教学目的:

1、读背、欣赏3副名联,使学生对对联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阅读短文《蛙》,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习作:练习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动物,写出喜爱之情。

4、动手办手抄报,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习作: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3、办好手抄报,学会制作,办出特色。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抄出名联),几份精美的手抄报。

四、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再学几副很有意思的对子。大家打开课本先看一看。

二、学习“读读背背”: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小黑板,齐读。

3、自读,思考:每副对联各写了什么,要读出什么感情来?

4、全班交流思考题。

5、指导感情朗读:

本无价。

雾锁山头。

山锁雾。

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

芙蓉牡丹。

近水遥山。

皆有情。

天连水尾。

水连天。

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

竹叶梅花。

6、自读成诵,前后同学对对子。

7、指名背诵。

8、齐背。

三、学习“阅读”:

1、小组开火车朗读短文。

2、自读短文,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内容:

(1)短文主要写了蛙的什么特点?

(2)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和周围的同学交流思考题。

4、全班交流。

5、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喜悦的心情。

6、齐读全文。

7、谈谈自己对蛙的一些了解。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读读背背”。

2、收集自己喜欢的对联,与同学课外交流。

3、摘抄短文中的好词佳句。

4、预习“习作”部分,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大家在家里或去动物园,观察了自己喜欢的动物。现在大家可以和自己观察相同的同学自动组成兴趣小组,将自己观察的动物外形、活动情况进行交流。一会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将动物的情况说清楚,而且说得生动、细致。我们将把说得最好的一组评为“观察冠军”组。

二、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学生分成一组,让他们自由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2、抓住特征、指导描述。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4)指导口述:要注意介绍顺序;要把反映小动物特点的部分说具体。介绍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可以根据小动物特点,选者一个或几个方面,把活动的过程说具体。(如小花猫怎样抓老鼠,小白兔怎样吃草,小狗怎样啃骨头等)。

3、民主评议,选出“冠军”。

三、明确要求,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审题,读懂习作提示: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完后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不清楚,写错字的地方,如有,认真改一改。

2、学生回忆自己观察的小动物,从外形、活动情况等方面去写,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片断练习,分块习作,用“我”手写“我”口。

四、动笔练写。

第三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对个别情况有的放矢地了解之后,因材施教,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

第四课时。

一、小组修改。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对修改自己或别人文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二、集体修改。

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推荐一篇认为进步大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力求从: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遣词造句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等方面进行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补充。最后把自己认为修改好的习作读上几遍,读出感情来,各自把修好的习作工整抄在习作本上。

三、评出优秀习作三至五篇,粘贴到“学习园地”,给学生充分鼓励。

四、鼓励完成较差的同学再写一篇。

第五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几份精美的手抄报,供学生欣赏。

2、小结各份手抄报的特点。

3、谈话:喜欢这些手抄报吗?其实你也能制作出一份来,只要你做充分的准备。

二、明确要求,学习制作:

1、齐读提示内容。

2、说说制作“手抄报”要做哪些准备:

(1)确定主题;

(2)围绕主题,收集材料;

(3)制作工具。

3、说说如何制作:

(1)确定内容;

(2)设计版面;

(3)分工制作;

(4)认真校对。

4、设计出自己的构思。

三、评议构思:

1、出示一份设计草图,请全班同学细看。

2、组织学生评议。

3、总结经验。

四、作业:

要求学生个人或几人为一组自己设计主题,出一份手抄报。准备办班级手抄报展。

积累与运用六教案设计参考

1.读一读古代名言,背下来。

2.读懂短文内容,正确回答文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读一读、背一背”、“阅读”“评议作文选”、“作文”均为教学重点。

2.“读一读”“背一背”内容的理解、学生评议作文选是难点。

教具准备。

“读一读、背一背”内容投影片,阅读提示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运用六”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自读自悟,理解词、句意思。

2.指读古文名言。讨论,交流,师生共议句意。

3.背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三、阅读。

1.出示阅读要求(投影片)。

a.自读短文,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思考文后思考题,准备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

a.指读短文。(本文讲小仲马不依靠父亲的威望去发表作品,他坚持自己的长做,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b.“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的理解。(小仲马是要以真实的水平征得编辑的.认可,而不是依靠父亲的名望取悦对方。)。

c.读了短文后想说什么?(学生说,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

本学期,我们都自编了作文选。我们现在来展览一下,以求得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二、小组观摩。

评出组内最优秀的准备班上展览。

三、全班观摩。

展出各组优秀作文选,评议:各有什么特点?

四、交流。

这次编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说一说如何把编作文选的工作坚持下去,养成习惯。

a.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

c.总结:编作文选时对我们提高作文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坚持下去,养成习惯。

积累运用2教案设计参考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四部分。

教学目标。

背诵古诗《滁州西涧》。阅读短文《罗马速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短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本组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了解制作剪报的意义、方法、步骤,学习制作剪报,并鼓励学生养成剪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组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结合问题自读短文,对于习作,大部分学生能够进行景物描写,但内容还不够具体。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几份教师或学生做好的剪报。带剪刀、胶水和一些自己家的报纸来上课,准备制作剪报。

教学时数。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通并背诵古诗《滁州西涧》,自学短文《罗马速写》,了解最作者的叙述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2学习新内容。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来学习一首唐诗《滁州西涧》。

(1)指名学生朗读这首诗。让学生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发音。

(2)采用全班朗读、同桌对读、小组内互读等方式让学生将诗读熟。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笔画画出诗句描绘的情景。

(4)练习背诵这首古诗。

二、完成“阅读”

1自由朗读短文《罗马速写》,读准字音,读通顺。

2不理解的词语,弄懂意思。

3想想短文写了罗马的哪些景物,把点明这些景物的词语画下来。

4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5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交流学习效果。

1扫清字词障碍。哪些词语是自己通过弄懂的?

2朗读。

3作者写了罗马的哪些景物?

4第三、四、五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又是怎样展开描写的?

5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四、背诵积累。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试着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练习背诵。

作业设计。

读《课外阅读》中的一篇文章,背诵你喜欢的一段。

板书设计。

读读背背――滁州西涧。

阅读――罗马速写。

积累运用三教案设计

1、了解带有比喻特点的词语,积累词语;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2、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4、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句;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带有如、若、似的词语,搜集名人名言。2、回忆自己家里的小纠纷。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句,感悟道理。

1、(屏幕显示词语)自己读词语,要求读准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

2、看看词语中带点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师小结:这些词语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同桌再读一读,交流交流词语中都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全班交流。

6、想把它们记下来吗?各种形式朗读,指导背诵。

7、赛一赛谁背得最多。

8、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学生交流后,屏幕显示搜集的词语)学生读一读。

9、其实这些词语的背后还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呢(屏幕显示故事动画)。学生自己读《口若悬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口若悬河的意思。

10、你还知道哪些成语的出处或者故事?

11、好词语能使我们的文章生动具体,名言名句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指引我们怎样做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语海拾贝中的名句,想想你有些什么收获。

12、各种形式朗读。

13、想把它们记下来吗?指导背诵。

1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名言?(屏幕显示搜集的名句)学生自己读一读,记一记。

二、调动经验,交流沟通。

1、家是温暖的,但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插曲。(屏幕显示家庭发生纠纷的场面)。

2、每当家里发生类似的情况时,你有些什么想法?

3、家和万事兴嘛,谁不想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呢?那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家庭的小纠纷,每一小组选最难解决的一两件事,在组内讲解清楚,还可以表演表演,商量商量解决的办法。

4、抽一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

5、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认真倾听,可以补充,也可评价。

6、老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7、老师小结。

三、抓住典型,学习写人。

2、在这些人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所做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己先说一说。

3、抽学生说,其他同学认真听,议一议她(他)说的事例怎样修改会更精彩。

4、自己构思习作,自拟草稿。

5、自读自改。

6、老师选取几篇习作,当面评改。

7、小组互评互改。

8、选优秀作文全班欣赏。

四、自主阅读,表达感悟。

1、回忆已学过的阅读方法。

2、自己读一读短文,想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吗?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毛遂自荐的意思。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积累运用4

教学目的:

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缩写《小英雄雨来》。

教学重点:

阅读、口语交际、缩写。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时间:5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信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阅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二、朗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快速朗读(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借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

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

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积累运用三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读背、欣赏3副名联,使学生对对联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阅读短文《蛙》,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习作:练习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动物,写出喜爱之情。

4、动手办手抄报,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习作: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3、办好手抄报,学会制作,办出特色。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抄出名联),几份精美的手抄报。

四、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再学几副很有意思的对子。大家打开课本先看一看。

二、学习“读读背背”: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小黑板,齐读。

3、自读,思考:每副对联各写了什么,要读出什么感情来?

4、全班交流思考题。

5、指导感情朗读:

清风明月本无价雾锁山头山锁雾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

近水遥山皆有情天连水尾水连天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

6、自读成诵,前后同学对对子。

7、指名背诵。

8、齐背。

三、学习“阅读”:

1、小组开火车朗读短文。

2、自读短文,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内容:

(1)短文主要写了蛙的什么特点?

(2)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和周围的同学交流思考题。

4、全班交流。

5、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喜悦的心情。

6、齐读全文。

7、谈谈自己对蛙的一些了解。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读读背背”。

2、收集自己喜欢的对联,与同学课外交流。

3、摘抄短文中的`好词佳句。

4、预习“习作”部分,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大家在家里或去动物园,观察了自己喜欢的动物。现在大家可以和自己观察相同的同学自动组成兴趣小组,将自己观察的动物外形、活动情况进行交流。一会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将动物的情况说清楚,而且说得生动、细致。我们将把说得最好的一组评为“观察冠军”组。

二、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学生分成一组,让他们自由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2、抓住特征、指导描述。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4)指导口述:要注意介绍顺序;要把反映小动物特点的部分说具体。介绍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可以根据小动物特点,选者一个或几个方面,把活动的过程说具体。(如小花猫怎样抓老鼠,小白兔怎样吃草,小狗怎样啃骨头等)。

3、民主评议,选出“冠军”。

三、明确要求,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审题,读懂习作提示: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完后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不清楚,写错字的地方,如有,认真改一改。

2、学生回忆自己观察的小动物,从外形、活动情况等方面去写,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片断练习,分块习作,用“我”手写“我”口。

四、动笔练写。

第三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对个别情况有的放矢地了解之后,因材施教,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

第四课时。

一、小组修改。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对修改自己或别人文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

二、集体修改。

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推荐一篇认为进步大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力求从: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遣词造句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等方面进行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补充。最后把自己认为修改好的习作读上几遍,读出感情来,各自把修好的习作工整抄在习作本上。

三、评出优秀习作三至五篇,粘贴到“学习园地”,给学生充分鼓励。

四、鼓励完成较差的同学再写一篇。

第五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几份精美的手抄报,供学生欣赏。

2、小结各份手抄报的特点。

3、谈话:喜欢这些手抄报吗?其实你也能制作出一份来,只要你做充分的准备。

二、

《积累运用四》教案设计之一

1、读一读,背一背。

2)、读懂。

a、读名句,谈理解。

2、赏句。

你喜欢这些句子吗?为什么?

3、过程。

a、个人读、理解。

b、小组互读互评,交流理解。

c、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4、背句。

a、同桌互背互评。

b、全班齐背。

二、阅读――风筝。

1、读文思考:

说说你对“风筝是理想的翅膀”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昨发读懂的。

你读这篇短文,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2、过程:

个人阅读思考。

小组交流理解。

指名答、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家具,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1、阅读理解:怎样选择介绍物?怎样介绍?

2、指名回答:

选了解得比较多,感兴趣的.哪一种介绍;介绍它的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评议谁说得清楚、具体。

3、组内交流、评议,推荐优秀。

4、各组优秀说,全班评议。

四、巩固练习。

把名句抄在“名言佳句本”上。

第三、四课时。

习作――我成功了。

一、阅读理解“习作”

1、读文思考。

a、写什么,怎么写?

b、成功后的感受指什么?

c、怎样写清楚写具体?

d、在这次习作中,哪些文章的表达方式可以应用?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a、写什么――学会了一项本领,解出了一道难题,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竞赛的胜利等。

b、怎样写――结构完整,记叙有顺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情、神态、心理活动等。

二、完成习作。

1、组内说文交流。

2、书面完成习作。

《积累运用四》教学教案设计

1、熟读、背诵对子歌,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2、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与过去学过的写景文章在叙述顺序上进行比较。

师生收集对子,课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趣聊对子:师讲郭沫若的故事,一定注意要讲得有声有色。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里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问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说:“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一会儿,对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为他的才华所震惊,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边讲故事,边演示课件,课件出示故事中的对联)教师解释“蟾宫)

“对子”也叫“对联”,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有人对此很感兴趣,我以前有个学生就是这样的,他学了《狐假虎威》后,就自己做出这样的对联:上联是“老虎虽凶恶,半信半疑该受狐狸骗”,下联是“狐狸太狡猾,大摇大摆凭借老虎威”。大家看,多么有趣!同学们喜欢对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先创造的这种世上独有的“对子”。(课件出示此对子)

2、教师范读,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听老师是怎样读出对子的韵味儿的。(教师的范读要读出文味,读出趣味,读出韵味)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子的美感。

4、各种形式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师生读、同位读等,熟读成诵。

5、发现对子规律:读着读着,你发现对子的什么规律吗?(意思相反、相似、相近,字数相等等)

6、交流收集到的对子。

7、小结过渡:大家对对子的学习兴致很高,我建议大家多搜集一些,如有可能,我们将利用秋游机会,开展对对子比赛,好不好?说到秋游,有人心花怒放了。来,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四季美景图片)

二、完成“阅读”

1、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2、刚才我们欣赏了哪几个季节的美?

3、自由读短文,检查自己昨天预习有没有要变动的内容。

4、小组讨论交流教材中的问题,训练一个同学当小组长。

5、全班反馈:

(1)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什么景物最美?(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四季的美)

春天的黎明,美在天空颜色的变化;

夏天的夜晚,美在萤火虫的微光在漆黑的夜里闪烁;

秋天的黄昏,美在风声、虫鸣;

冬天的早晨,美在暖和的火盆与严寒的和谐。

(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描写,美美地读一读,准备挑战读,指名读。

(3)分春、夏、秋、冬四大组,找志趣相投的伙伴读最喜欢的一段,争取背下来。

(4)大家将每段的第一句划下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5)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体会,你认为哪个季节最美?仿照书上的内容说一说。

(6)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与《高大的皂荚树》对比。(《高大的皂荚树》的叙述顺序:围绕皂荚树这一种景物来写的,本文写的是各个季节不同的景物。)

(7)归纳小结:读文章要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这样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自己写文章,也要理清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了才会清楚明白。

三、作业:准备“口语交际”及作文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1、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2、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了解掌握购物讲价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创设真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如何购物讲价。

教师:各种商品,商店标牌等。

学生:文具、玩具、日用品、食品,果蔬等道具。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改变身份,引生入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来上课,还要向大家推荐我们学校校办工厂的一种书包,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原价50元,今天第一次跟同学见面,优惠价40元,怎么样,想买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可走到学生中间,激发学生购买,引导学生还价!)

(点评:通过教师改变身份,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从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明白购物讲价的重要性。学生当时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2、因势利导,引出课题。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买的价格不同,问: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有的同学买的要便宜得多呢?(讨价还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本领。师板书课题,生打开课本。

二、联系生活,获取经验。

(也可让学生看课本或从刚才的情景中领悟方法,可先同桌互说。)

(点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讨价还价经验,运用于课堂之中。)

2、学生发言,介绍经验,教师概括提炼。

3、师:老师把大家介绍的方法总结成了还价宝典,请看大屏幕,指名朗读。

4、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用这些方法进行实战演习。

三、自由结合,摸拟训练。

1、师: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练习的注意事项,指名朗读。

2、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把教室当成申泰大市场,把你的课桌当柜台,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看谁最会卖,看谁最会买。等一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到台上来表演,谁演得最好,老师的书包就做为奖品送给他。

(点评:教师再次创设购物情景,使学生进行购物实践来训练刚才学到的还价方法。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卖家叫卖,使出看家本领,买家使出浑身解数讨价还价,有买有卖,气氛热烈。)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身份、讲价方法。教师也可让学生把同类商品合到一块儿,分成几个小商店)

四、边演边评,锻炼能力。

1、师:有句俗话叫“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到台上来表演,看看到底是卖家精还是买方精。请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表演的同学哪儿演得好,用了什么方法还价。

2、学生分组上台表演,教师相机点拔。(人物、语言、神态、动作、还价方法,交易情况)

(点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训练,是师生互动过程,它包括听与说两个环节,在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听力,注意倾听别人发言,还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注重多元评价,把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总结评价,归纳方法。

1、同学们,你们认为刚才哪一位同学演得更好?(生不评师评,若有分歧可让学生举手表决。)

2、刚才他们用了哪些方法呢?你还知道其它方法吗?

3、小结:我们在学习中不光要学到文化知识,还要学会生存的本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花最少的钱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把购物讲价和学生学会生存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

附:还价“宝典”

一、货比三家,摸清情况;

二、想好底价,稳扎稳打;

三、挑出毛病,借机还价;

四、装作不买,刺激商家;

五、态度诚恳,语言文明……

练习要求:

一、有问有答,互相配合;

二、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三、价格真实,符合实际;

四、卖家赚到钱,买家少掏钱,大家笑开颜。

积累运用教案设计

这次“积累运用”安排了“读读背背”“阅读”“习作”“实践活动”四部分内容。

读背《清平乐》,知道这首词描绘了农村的风光和人们的劳动生活。阅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叶书签的制作步骤,并按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树叶书签。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将制作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乐趣或收获。和同学一起参加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开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形式,集阅读、制作、展示、交流为一体,在活动中拓展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

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将制作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清平乐》,大体知道词的的内容,并能背诵。通过自读短文,了解制作树叶书签的`工具材料、步骤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

1 检查预习,自学这首词。

(1)学生找资料,交流对词牌及作者生平的了解,教师作适当补充。

(2)自学字词,读准字音。

(3)指名读这首词。

(4)分别找出词的上阙和下阕。

2 学习词的上半阙。

(1)学生自读词的上阙。

(2)如果请你根据上阙的内容画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

(3)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阙的内容。

(4)直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半阙。

3 学习词的下半阙。

(1)先默读,再讨论下半阙分别写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汇报讨论情况。

(3)教师出示图,请学生对照课文认真观察,找出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在哪里,从而理解方位词。

(4)在老农的三个儿子中,作者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阙。

4 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词。

5 指导背诵这首词。

1 激趣。展示几枚精美的树叶书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看到这么美的书签,你们一定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也一定想动手做一做吧。我们一起来读短文《怎样制作树叶书签》。

2 自读课文。

(1)思考:说说制作树叶书签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在关键词句下面画上横线。

(2)讨论:制作树叶书签有几个步骤?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制作树叶书签的步骤。

4 请做过树叶书签的同学谈谈自己制作的经验。

作业设计

根据短文讲述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个树叶书签。几天后在班上展示,评出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七教案教学设计

1、读背词汇,知道这是关于刻苦求学的词,能从学习过程中受到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这位孩子从小爱动脑筋的品质。

3、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动脑筋克服困难,并能把这样的事例在班上说一说,并写成作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词语意思,从中受到刻苦学习的教育。

2、体会故事中的小孩爱动脑筋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

3、指导学生将自己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事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

1、指名背有关写秋的成语。

2、指名背有关写冬的成语。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内容。

1、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部分有关描写刻苦学习的成语。(投影有关成语)。

2、自由读,要求读准以下字音。

寝苟聚贯恒。

3、指名读,正音。

4、齐读。

5、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词语说说意思,并用该词口头造一句话。

6、引导学生围绕以上所讲几点,检查自己是否都已做到?应该怎样去改进?

7、指导背诵。

三、完成“阅读”部分。

1、出示插图,引导看图。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内容。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这么过河?

4、生讨论后发言。

5、打开课文,图文对照,看谁说的推测与文中相似。

6、指名读文,画出不理解的词,互相解疑。

7、再读短文,完成课后练习1。

8、启发谈话,完成课后练习2。

9、指导感情读文。

四、小结。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刻苦、持之以恒,还要精益求精、多动脑筋,力求更好地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成语。

2、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