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课教案范文(15篇)

时间:2023-11-26 11:51:25 作者:温柔雨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注重个别化和差异化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课件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4、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观察能力的训练。

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

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

四、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三节真菌观看课件,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认识真菌作用。播放cai课件,关重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地内容。

各种各样的真菌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并观察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大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

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讨论: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分们的形态结构。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学生回忆,结合新知识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出示酵母菌的插图,与学生共同了解有关酵母菌的知识。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孢子的传播过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章所学知识,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孢子的传播过程"。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真菌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 玻璃

水 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八年级生物课教案精选

教材分析: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准备:

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

1、知识方面。

(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

(2)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3)说出保持好身体、保持好心情的方法。

2、能力方面。

(3)学会调控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3、思想情感方面。

(1)关注健康问题。

(2)培养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情感,认识到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维护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关系对增进健康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合适的教学多媒体材料。

(2)、准备学生活动的活动资料卡。

八年级生物教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食物链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2)通过模型的构建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

(3)通过定量分析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并学会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发展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2)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进而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理解生命系统,初步形成生态学观点,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以及应用。

【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a、粮食全部供应给人吃。

b、一部分粮食供应给人吃,同时用一部分粮食喂猪,人吃猪肉。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不给出确切答案,引导学生从获得能量维持生存的角度分析,进而引入课题。

【设置问题,引导思考】。

问题1:能量对生命系统的意义?

讲述: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封闭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序性将增加。生命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可以通过获取能量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对于个体来说没有能量的输入就意味着死亡;对生态系统来说,如果在较长的时间没有能量输入,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问题2:能量如何输入到生命系统?

讲述: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他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从而实现能量的输入。消费者和分解者不能利用光能,从摄入的有机物中获取能量,从而实现能量的输入。

问题3:输入生物体内的能量有哪些用途?

讲述:生物体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在此过程中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积累,一部分能量储存在了这些有机物中。呼吸作用同时产生了大量热能,热能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问题4: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4,思考下列问题:

1、输送到地球的太阳能被全部吸收了吗?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都有哪些去路?

3、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全部都被吸收了吗?

4、初级消费者的能量都有那些去路?

【师生互动,构建体系】。

投影能量流经第一、二营养级图解,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补充和完善相关答案。

强调:a、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b、粪便量归属上一营养级。

师生共同完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图解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师生总结:

能量流动的起点: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能量的输入)。

能量流动的渠道:沿着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流动(能量的传递);

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去路: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能量的最终去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合作探究,深入分析】。

投影赛达博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用林德曼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值进行分析。师生总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林德曼从中国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得到启发:要从食物链的角度对能量流动进行研究。投影赛达博格湖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图解。

问题:2、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

引导学生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得出结论:大约是10%—20%。

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高到低绘制成图形,呈现出金字塔形状,成为能量金字塔。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再回到“农产品分配”的问题上,现在你会再选择哪种策略?

2、让学生从能量流动特点的角度解释如下两个现象:

(1)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2)、“一山不容二虎”。

思考: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举例:绘制一个有树木、白蚁和啄木鸟组成的食物链中个体数量关系图形。观察它们和能量金字塔的'区别。总结:能量金字塔是普遍的规律,而数量金字塔则不是,跟生物个体的体型大小有机物含量有关。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b、能量流动可以循环流动。

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把能量从无机环境带到生物群落。

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2、假设下图食物网中的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得的能量为()。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a、等于10—1nb、等于10—2nc、少于10—1nd、少于10—2n。

3、在一个高产的人工鱼塘中同时存在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c+db、a=b+cc、ab+c+dd、a。

4、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a、200gb、250gc、500gd、1000g。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课件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八年级生物教案

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4、 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 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

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

教师: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以及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的布置。

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

两课时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判断并说出资料1―――5中是动物的哪一类行为?

小组观察讨论。

直接观察教材的资料。

引导学性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形成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能说出资料1、3的行为不是学来的。

小组代表阅读相关资料。

阅读教材资料。

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听取汇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激励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观察讨论,对比资料1与2、资料3与4、资料1与5,能说出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形成的时间就越短。

提示对资料2、4、5的对比观察。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人类或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

讨论“资料分析”中讨论题4,能说出人类或自身学习的意义。

提示对题4的讨论,在讨论中作为积极“旁观者”参与,在问答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根据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作出假设。

阅读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认可教材提出的问题,填写相应的假设答案内容。

提示阅读。在学生探究活动开始时,注意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在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能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议论教科书及教师的提示,能说出探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实验对照和所控制的变量。

巡视,并旁听学生的讨论。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引导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八年级生物课教案精选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教学重点。

1.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

2.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3.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指导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准备有关吸烟危害性的资料。

2.学生:调查家庭成员吸烟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问题。

复习提问:呼吸运动是如何进行的?

导言: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

2.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2.1资料发布。

2.1.1几位学生上讲台发布所收集的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情况的资料,其余学生聆听并对资料内容表示惊讶,产生触动。

课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信息,上课时指导学生发布这些信息。

2.1.2阅读课本p52~53的资料分析,并分组讨论问题。学生代表本组同学的意见,组内其他学生补充。

指导阅读,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分析、评价,给予鼓励。

资料分析。

2.1.4说出调查结果。通过交流分析,了解吸烟的危害。

课前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为家长算笔吸烟帐。

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

分析资料,并质疑:吸烟危害健康,为什么有人还要吸烟呢?

小组成员阐明对吸烟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策略方案。

2.1.5展示从报纸上剪贴的吸烟危害健康的资料,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2.2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说出治理沙尘暴的对策。

出示沙尘暴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2.1结合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讲述煤气中毒的原理,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阅读并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疑惑。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探宄方案,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及探究方法。

强化认识,进一步了解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展示探究步骤,提出在探究中应注意的事项。

小结和练习。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通过本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高。讨论如何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探究。

课后分组,小组成员分工采集和测算当地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并将结果进行公布和交流。

组织分工,强调活动的注意事项,参与交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课后活动。

到有关部门获取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资料,了解当地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八年级生物课的教学反思

高二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其内容的抽象和繁杂,使不少学生甚感吃力和无味,笔者依多年教学经验及比较其他生物教师的教学过程,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准确把握概念并把抽象的表述转化为一种贴近学生、通俗又浅显易懂的东西,学生才易理解。这部分重要概念有:

课本定义: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解释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先弄清“性状”概念(回忆初中此内容)——指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例:豌豆的“茎的高度”是一个性状,“种子的形状”是它的另一个性状;人的“眼睛的形状”是人的一个性状,“肤色”是人的另一个性状。一个生物体上有很多个性状,这里仅各举两个。

(2)注意“相对性状”是“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八年级美术教案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年级语文教案

1,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课件,图片

八年级语文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能分析雨林毁灭造成的巨大灾难。

2、掌握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观,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3。

:先学后教、圈点批划法、朗读法。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热带雨林的风光。

2、导语: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雨林不仅美丽神秘,而且繁衍着大量的动植物。这些植物为地球生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而动物则是非常珍贵稀有的。那如果它消失了,毁灭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学指导: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雨林的毁灭会造成的怎样的巨大灾难?

在书上可采用圈点勾画的形式找出答案。8分钟后,老师提问。

2、学生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划下来。

3、老师提问,形成板书。

师小结:雨林的消失会让人类丧失大批动植物物种,而生命多样性的消失会给大气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溶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甚至会使地球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所以作者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

(四)细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

1、自学指导:本文作者为了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明白透彻、清楚,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作引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归纳方法为: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时间:7分钟)。

2、学生默读课文,划说明方法,并标上作用,先写完的同学可以先给老师看,或者同桌互相检查。

例如: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突出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而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给人更直观形象的感觉,让人触目惊心,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形象、直观的特点。

3、师小结: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资料等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清楚,透彻,明白。而本文的语言也体现了准确﹑形象的特点。

(五)品读课文,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自学指导: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的特点,体会语言要明确这些词语表示猜测、估计、还是表示范围、程度等,这些词语删去后句子的表达有什么不同,要把这些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分析。(时间:6分钟)。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然而昆虫共有1000万种乃至一亿种,而且大部分在热带雨林生活。

(2)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

2、学生进行品析。

3、教师提问。

(六)总结提高。

教师提问:学习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思考后,同桌互相讨论。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家,人人要爱她,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一定要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小调查: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并为改正这些行为出谋划策,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写下来。

八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二、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五、学具准备: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学习新内容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问题:

1、什么是捣练?

1、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思考与讨论: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结课,布置作业,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

1、要有自己的观点。

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一)、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教材突出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无不印刻着历史的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以及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选择了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以及摄影等,引导学生领会美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教材精心策划了四个不同的“思考与讨论”活动,为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引导。此外,还提供了一些名家关于美术与文化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和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重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是难点。

(五)、学习材料

教材主要基于图例和文字的学习,如果时间与条件许可,可利用电脑软件或互联网对一些作品进行横向补充。如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师生之间可以在一种互动的环境下学习。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形象、色彩、服饰、环境等方面的特征,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文化,从而达到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刻领会和认识。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采用比较的方法,选取恰当的点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别。从中发现时代文化的演变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教材以中国女性着装为例,可以从服装的样式、道具、环境等,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加以比较和引导,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解答。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诱导,对学生的回答也要及时的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关于思考与讨论

1、银狐显然不是传统的中原样式,而是当时辽金游牧民族的盛水用具。

三彩骆驼载舞俑上的人物是五位,前三个是胡人,后两位是汉人。

《簪花仕女图》表现的人物服饰华美、仪态雍容高贵。不难看出,唐代是一个工艺发达、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繁盛的时代。

2、晚清时期的女装:中式、布料、缠足,整体形象给人以贞淑、纯朴、贤德的感受。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强烈约束和影响。

民国时期的女装:西式、皮毛质,显得时尚而大气,给人的感觉当时的女性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家庭走上了社会。

现代女性的服装:更加追求自然与和谐,短裤、质料多样化、运动鞋、贝雷冒、披肩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经日趋开放,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

3、教堂和道观是供奉各自信奉的神灵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4、老北京街道狭窄,民居和店面建筑普遍低矮、简陋,广告稀少、混乱,交通多依靠步行,少量人力车;现在的北京街道平坦、宽敞,建筑宏伟,店面整洁,广告丰富、有序,交通便利发达,各种现代化车辆穿梭而行。通过比较,反映了北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15分钟)

《马》(公元前15000-公元前10000)洞窟壁画(法国);

《鹿》(公元前8000年左右)岩画(挪威);

《狩猎》(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岩画(非洲)。

在仔细观察和欣赏这几幅作品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讲解:

大约是在1-2万年以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最简陋的绘画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的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如牛、鹿、马等,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

大约在200-3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大家共同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那时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最初的生产方式就是狩猎,以后逐渐发展到种植和养殖。这几幅作品所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它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狩猎的工具极为简陋,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取足够的猎物并战胜自然,以维持人类的繁衍和生存。

另外,我们从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及人物形象,使我们从一定的侧面大致了解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涵的时代文化及其意义。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产物。所以,它除了能带给我们一定的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出许多信息,我们便可籍此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利用作品和问题将学生迅速导入课题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美术作品具有的文化承载功能。通过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

2、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欣赏《簪花仕女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5分钟)设问:

(1)从作品各个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吗?

(2)从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精美的首饰中,你又能感受到当时的纺织和工艺水平如何吗?

(3)从她们的面庞、体态,你能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

作品描绘的是五个宫廷贵妇人在庭院中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游乐的场景。全卷分为四段:采花、观花、漫步和戏犬。

(1)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她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依然掩饰不了人物空虚的内心世界。她们从容闲逸的形象和淡然冷漠的表情,使人们感受到封建社会中这些上流社会的宫廷贵妇人们,尽管锦衣玉食、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寂寞,显得百无聊赖。

(2)她们身披薄纱、薄如蝉翼,衣着华美艳丽、高贵典雅。她们高髻凌风,上插荷花、牡丹、玉簪、珍珠。

从画面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和精美首饰,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3)她们体态丰腴柔美、脸庞圆润,浓黛蛾翅眉,薄纱下丰满的前胸和圆润的肩膀,这种浓丽丰肥的理想化的“罗绮人物”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和心态。那时崇尚女性美的标准就是丰腴,而当代更提倡健美。

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画家不仅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经十分娴熟。

3、思考与讨论:(10分钟)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都是哪里的人?

教师讲解:

(1)银壶不是中原样式,而是辽金游牧民族的皮囊式壶形盛水器具。反映了唐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银质。陕西省博物馆收藏。银壶形似皮囊,壶口位于扁圆形壶身的上部一角,口上覆有莲瓣形壶盖,盖顶系有银链与弓形提梁相连。银壶腹部两侧均有舞马衔杯纹饰。此壶纹饰、提梁均作鎏金处理。

皮囊式壶形多见于辽金,见于唐代还是首次。

(2)骆驼引颈直立,神情悠闲。背上垫有菱格纹圆毡,驼架上有乐舞俑五人;前三人为胡人(中国古代对西北方各民族的泛称),后两位为汉人。胡人所弹奏的乐器是一种波斯式的四弦曲项琵琶。此陶塑表现了不同民族的艺人在一起表演的情景,颇为新颖。反映了唐代少数民族的交通方式以及与汉族的社会交往活动频繁。陶塑结构完整,工艺精美。人物形象和动作都很生动。

《三彩骆驼载舞俑》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海墓出土。通高66.5厘米,陶质三彩釉,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第二课时)

4、思考与讨论(10分钟)

5、思考与讨论(10分钟)

仔细观察第6、7面中两幅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你能从照片中的建筑、店面设计、商业广告以及两张照片的摄影水平上分析一下两个不同时代北京的发展与变迁吗?6、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再接着观看第7面的两幅建筑照片,你知道教堂和道观分别是作什么用的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这三个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表述,可以让他们举手自由发言,教师口头启发诱导并作适当补充。)

布置作业:

1、在上面的三个思考与讨论中,自选一个写出你的认识。

2、自学第7面的“名家论述”。

(四)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引导观察。

2、将观察结果向社会背景引伸和联系。

(五)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会对特定的历史不熟悉,可以简要的向学生适当提供。

三、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

(二)教学评价点

1、对学习活动参与程度。

2、对本课主要观点的认同程度。

3、引伸能力。(能否从其它美术作品中发现它们与特定文化的关系。)

三、板书设计:

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15分钟)

八年级语文教案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八年级美术教案

通过搜集、欣赏、分折、评述美术作品,促进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创作的表现等,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1.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拓宽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锻炼学生策划的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初步体会组织、策划画展的过程。

1.如何策划画展的主题和内容。

2.如何搜集、整理、辨别作品。

3.对画展中作品类型的安排。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思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讲述新课。

(结合课件)教师介绍办画展的知识。学生思考并回答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小组讨论:举办画展的内容、形式、场地等策划。

教师总结策划的过程:

(1)确立画展的主题和内容(规模、参展范围、作品类型)。

(2)搜集作品(发展览公告、征集、邀请、寻找等)。

(3)整理作品(挑选、评价、作品分类等)。

(4)筹划、装饰作品、布展(作品装帧、场地设计、宣传品设计)。

三、策划练习作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策划画展的主题,完成画展的策划方案,并搜集、整理画展作品。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搜集的途径:通过征集、募集、寻找、邀请等方式,尽量多的搜集作品。

学生讨论并思考.

(利用课件介绍,供学生参考)学生看课件演示、思考延伸知识。

1.分小组展示并讲解策划方案。

(画展的主题、内容、场地、宣传等)。

2.展示搜集的作品并介绍。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绘画的分类知识。

感受策划的过程与乐趣。

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掌握背诵的技巧。

2.朗读成诵,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中名句内涵,并且适当扩展。领会诗中的哲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致,进一步学习抓关键词欣赏诗作的方法。

3.形成对陶渊明的正确认识,体会其思想中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成诵,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中名句内涵,并且适当扩展。

教学难点。

形成对陶渊明的正确认识,体会其思想中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书·杨恽传》中有这样的句子:“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这几句所体现的情感是崇尚田园自由恬淡的生活,主张人生之乐亦有自然朴拙之乐。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诗歌史上的“田园诗”。被认为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的人是谁?我们学过他的哪些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诗歌二首》,走进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二、学习《归园田居》。

1.了解一下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仕宦家庭。

陶渊明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令即指陶渊明,桃花源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脱化而来的。出任彭泽令时,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离职回乡。这时,他41岁,以后再没做官。

《归园田居》共五首,推测写于辞官归家的次年,即42岁时作。课文选的是第三首,是能显示陶诗风格特色的一首。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决意弃旧图新,归隐田园。全诗表现了诗人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2.读读、讲讲、问问。

先由老师朗读,然后学生齐读、自由读,读顺畅。

要求: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重音。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1)这首诗表现的是怎样的生活?

劳动生活。

(2)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3)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

锄草。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4)劳动时诗人的心情如何?

乐此不疲。

(5)诗人告诉我们的仅仅是如何劳动吗?

不是,诗人是在表达自己的生活追求。

(6)你觉得文中的“愿”是什么?

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返璞归真,逃离世俗。

(7)你觉得“盛”与“稀”的对比用意何在?

写出了田地的荒芜。另一说乱世之秋,小人当道。

(8)第三、四句意在表现什么?

诗人的辛勤。

(9)第五、六句意在表现什么?

劳动的艰苦。

(10)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赋的手法、描写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意境平淡而奇特。

3.小结。

诗的前四句记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本作“穢”,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4.第五句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

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5.课堂小结。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其五)。

6.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前六句)劳动情形:地点、原因、劳作、归家——赋、描写。

(后两句)抒发情感:愿望——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返璞归真,逃离世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吗?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一洗都市的喧嚣、尘世的铅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画卷。大家还知道哪些诗人也是田园诗人?(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写冬去春回的神来之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请大家把课本打开,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上品《饮酒》,来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静世界。

二、作品简介。

陶渊明41岁时辞彭泽令隐居躬耕。当他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饮酒》诗共二十首,据序文知这些诗因为都是醉后所写,故总题曰《饮酒》。这组诗的写作年代当在诗人40岁之后,即在其刚刚离开彭泽令的职位归田园隐居不久。

三、初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1.听范读,弄清诗歌的朗读节奏。

2.边读边议,理解诗句的意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僻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看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3.思考一下,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朗读?

提示:第一、二句用深情的、自得其乐的语气来读;第三、四句应读出恬静、闲适的心情;第五、六句应读出满足的、得意的心情;第七、八句应读出陶醉、悠然的心情;第九、十句应读出意味深长、感慨无限的感觉。

四、品析诗句。

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怎么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表现高洁的情操。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会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味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1)诗句的表面意思: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2)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3)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