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图形教案设计(模板21篇)

时间:2023-11-20 05:21:44 作者:BW笔侠 美丽的图形教案设计(模板21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的文档。对比不同教案模板的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课方式。

《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长方形纸一张。

剪刀、铅笔。

步骤。

1先是准备好材料,一张长方形彩纸,剪刀,铅笔,如图所示。

2把长方形的纸左右对边折,如下图所示。

3再左右对边折,如下图所示。

4再左右对边折,一共左右对边折3次,如图所示。

5然后画上小女孩图案,如图所示。

6剪去外部轮廓,如图所示。

7打开,小女孩手拉手,就剪好了,如图所示。

8根据这个方法,你可以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更漂亮的剪纸图案。

《美丽的图形》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70页内容)。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断。

探索某些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课件、实物图、各种对称图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色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交流

3、出示图片(蜻蜓、脸谱、树叶、蝴蝶)

边出示边问这是什么?

你觉得他们美吗?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呢?

(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物体,颜色、形状,此处引出两边一样大)

4、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像这样两边一样大的呢?(学生举例子)

5、生活中这样的图形很多很多,那它们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呢?

6、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像这样两边一样大的图形在我们数学中把它们叫作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验证,感知探究

1、师: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广泛,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播放课件),这个图形你见过吗?在哪见过?它们美吗?(美)那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创造一幅对称图形呢?(想)那就请你们拿出老师准备好的材料动手剪出漂亮的对称图形吧!看谁剪的又快又漂亮,并且能把你剪的作品展示到对称天地中。

2、学生动手操作。

3、展示作品

从每组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4、交流汇报

你是怎样作出这个对称图形的?

5、虽然它们做的对称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发现吗?(一样大等)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大的?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作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6、像这样是不是完全重合呢?(师随意折)为什么?

7、下面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对称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找到吗?我们把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8、同学们想不想在自己创作的对称图形中画出对称轴呢?在画之前,先看老师是怎样画的,我们画对称轴的时候要用虚线画,下面就请同学在自己的对称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三、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1、书上习题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组图形,看谁能找到那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出示书上做一做第一题图片)

师:同学们观察能力可真强,就请同学们把它们的对称轴画出来,(生画一画)。

2、找三个图形的对称轴

今天我们以前认识的三个图形也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但它们的对称轴找不到了,希望你们动手折一折来帮助它们。(生动手折)找到之后把它画下来。(展示)

师:(师作示范)同学们请看,只要我们把圆反复对折后,就会发现它有很多条对称轴了,所以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你们表现的真是太棒了,今天啊,老师想和你们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敢接受挑战吗?

出示雨花台小学的半个大写字母图片

请大家拼一拼,看看会是什么呢?

四、课堂延伸

老师生活的城市也很美丽,想知道老师生活在哪个城市吗?想看看老师生活的城市吗?(课件出示)这就是老师生活的城市,美吗?是啊,生活因为有了对称而变更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美丽的图形》教案

1、初步学习喷刷画,激发幼儿对喷刷活动的兴趣。

2、体验喷刷作品的艺术美。

1、各色图形的彩纸、废旧牙刷、颜料(红、黄、蓝)、抹布、牙签、旧报纸等。

2、范画两张(图形贴画和喷刷画)。

3、事前已进行过图形拼贴活动。

1、出示图形贴画和喷刷画,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欣赏两幅作品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绘制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讲解示范。

(1)先做好图形拼贴画,拼完后放在画纸上,注意不要贴在纸上。

(2)运用红、黄、蓝几种颜色搭配,在纸上喷刷背景。

喷刷方法:可以先喷红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红色,然后牙刷与牙签相互摩擦,红色均匀地喷洒在纸上;再喷黄色或蓝色,但必须等画面上的红色干了以后再进行,注意换颜色时也必须清洗原来蘸有颜料的牙刷和牙签。喷刷颜色的.顺序可任意,可以喷三种颜色,也可任选其中两种颜色。

(3)等背景色干了以后,取下图形彩纸,有彩纸盖着的地方没喷到颜色而形成白色图案。

3、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喷刷时不能移动画纸和放好的彩纸图形;协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学习喷刷的方法。

(2)提醒幼儿围好旧报纸后,再进行喷刷,注意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4、讲评。

幼儿相互评价:哪些作品图案优美,色彩漂亮,作品干净。

《认图形》教案设计

一、游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幸运大转盘:转一转转盘上的指针,你想玩哪一种,看看你幸运吗?

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智慧地思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转盘上指针的运动方式,在三年级我们已经有一定了解,叫旋转。请看大屏幕(转杆的关和合),在小区门口看过这个转杆吗?转杆的运动方式是(学生一起说)师:对了,转杆的打开和关闭也是旋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旋转。(揭示课题:旋转)。

二、探索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

1、对比研究转杆的运动。

(1)用手势来比划转杆的运动。

转杆的打开、关闭是旋转运动,今天我们就以这个为例来研究。举起右手,用手臂来表示转杆,一起来做做打开、关闭的运动。

(2)讨论:转杆的打开与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你们觉的打开、关闭的运动完全一样吗?想想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同桌交流。

不同点:这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你们知道转杆关闭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为什么叫顺时针方向呢?(显示钟面是时针的运动)那和钟面上相反呢?叫逆时针方向,这里转杆的打开是什么方向啊?伸出手一起来表示这两个方向。

相同点: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这个点就是旋转的中心点。都旋转了90度。

(3)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旋转重要的三个特点:中心、方向、角度。其实所有的物体的旋转都是这样围绕中心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旋转的,都转有一定的角度,角度有大有小(显示旋转的图片时钟、折扇、风车)。

2.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认识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b、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转盘呢!谁愿意和老师合作玩“我说你转”的游戏:(老师提要求,学生转动转盘)。

请把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转到(),再把指针从b点逆时针旋转90,转到()。

要想清楚地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就得把这三方面说清楚。

结合三方面说说线段ab是怎样旋转的。

线段ab绕()点()时针旋转()度。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本环节从直观感知,动手演示,深化理解三个层次展开教学,并用动作的形象性来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转一转中,深刻理解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三、探索图形旋转90度,培养空间观念。

刚才我们是把指针、转杆旋转90。你们知道吗?图形也可以旋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课件出示例2:

(1)问:谁知道“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怎么转呢?(两种方向)。

(2)先来顺时针的方向转,转到90度一块喊停。你们怎么看出是饶着a点旋转了90度的。(旋转前的ac到旋转后的ac是90度,有谁是从不同的边看出的吗?ab到ab。还能从别的边看出吗?其实bc边也是旋转了90度,只不过用bc来判断不直观,有点困难。所以聪明的你们都喜欢找ab、ac,ab、ac都是与中心相连的两条边。既好找又直观。

(3)在来看逆时针旋转90度,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请你们先在头脑里想象出旋转后的形状。用手势来表示。请学生来比一比。如果让你画出来你会画吗?试一试,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交流有什么方法可以画的又对有快吗?确定一条边旋转90度,连到哪里有点困难,看来要找两条边然后连起来。这两条边是随便的两条边吗?都联着a点。画一画,验证转一下。

(5)巩固练习(“想想做做”2)。

a、(课件出示题目)读题明确要求,请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和三角形小旗,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b、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你的做法?(展示、交流、评价)。

c、(课件演示,图形旋转后画线,并标上弧线。)师: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图形相对应的某一组对边之间画出弧线,标上箭头。(请学生在自己的图中标上旋转方向)。

四、思维拓展(“想想做做”3)。

图形的旋转非常有趣,其中也有许多奥秘,请看下面三组图形。

1、读题,明确题意。

2、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3、小组交流。(重点说几号图形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4、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图形》教案设计

1.能够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多种物体及主题画面。

2.拓展幼儿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说出拼图的拼法和组成,难点是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活动准备。

拼搭图若干布置成展览区,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浆糊,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组织小朋友进入教室欣赏拼图并仔细观察这些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放轻音乐)。

二.出示范例《小兔晒太阳》拼图,让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的拼法及组成。

1.太阳:一个红色的圆形作脸,许多黄色的三角形作太阳光芒。

2.树:三个绿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作树叶,一个细长的紫色的长方形作树干。

3.花:一个黄色的圆形作花心,五个桃红色的梯形作花瓣,一个蓝色长方形作花茎,两个绿色的半圆形作叶子,一个大的紫色的梯形作花盘。

4.两个红色的椭圆形作长耳朵,一个黄色的大圆作头部,三个小圆分别作眼睛、鼻子,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作嘴巴,一个浅蓝色的扇形作身子,一个紫色的半圆形作口袋,两个深蓝色的半圆形作腿。

小结: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的图形都是好朋友,它们可以相互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图画。

三.请幼儿示范拼图。

1.拼房子(几种不同的房子)。

2.让幼儿知道同一种东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四.提供2—3张卡纸给每位幼儿,让幼儿尝试剪出各种图形,然后进行自由组合拼图,教师巡回指导,要求拼出有情节的画面。(播放音乐)。

五.欣赏及展示作品,并说说怎么样拼的。

《图形与测量》的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3页—95页的内容。

1.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4.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有时我们要计算它们的面积,体积等,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些数据,运用到关于测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测量”。(板书课题)

1.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2)大家先想一想,测量哪些地方,会用到什么单位?

问: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

2.测量单位及进率

(1)我们知道测量除了数据之外还需要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度、面积和体积各自的单位,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说一说

3.前面我们已经分类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把它整理出来。

4.汇报交流。交流时要说出每类知识点要注意的问题。

你认为最容易出错的是哪部分内容?有什么好办法避免出错?

课前收集,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一)填空题。

1.有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大小相同的4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2.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分形的长是6.28厘米,宽是3.14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 )厘米。

3.18个相同的铁圆锥,可以熔铸成( )个和它们等底等高的圆柱体。

4.一个圆环的外直径是16厘米,内直径是10厘米,圆环的面积是( )。

5.将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 )。

6.棱长是3米的正方体木箱放在地上,占地面积( ),占空间( )。

7.一个圆柱形水桶,里面盛50升的水正好盛满,把一个正方形铁块放入桶中,就要流出30升的水,这个正方形铁块的.体积是( )。

8.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个正方形,这个圆柱高是底面直径的( )倍。

9.用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模型,它的表面积是( )。

10.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8厘米的长方体木盒(从里面量),可存放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积木( )个。

11.如右图,一张直角三角形硬纸板,两条直角边ab与bc的比是1:2,ab长6厘米。如果以ab边为轴旋转一周,那么,所形成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2.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都可以用公式v=sh求体积。( )

3.容积是100升的油箱体积就等于100立方分米。 ( )

4.一个圆柱削去6立方分米,正好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 ( )

(三)选择题。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

a、2 b、4 c、8

2.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正方体的棱长4厘米,圆柱体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a、4 b、12.56 c、16

3.压路机滚筒在地上滚动一周所压的路面积正好是压路机滚筒的( )。

a、底面积 b、侧面积 c、表面积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周长为2512分米的正方形,那么求这个圆柱底面积的正确列式是( )

a、(2512÷3.14÷2) ×3.14

b、(2512÷3.14) ×3.14

c、(2512÷4÷3.14÷2) ×3.14

5.小明家6月份的用水量是12( )。

a、立方米 b、立方分米 c立方厘米 d 升

6.把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一个( )

a、三角形 b、长方形 c、扇形 d、圆形

7.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

a、1:2∏ b、1:∏ c、2:∏

8.将右图中的硬纸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成为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3号面的对面是( )号面。

复习在活动中进行:在复习长度、面积、体积的认识和多边形面积间的关系时,通过摸、描、涂、量、折、剪、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中深刻理解长度、面积、体积的意义,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把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突出图表和板书结构图在知识整理中的作用,运用图表来对比分析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从这些图表中理解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教案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

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转变教师角色,改善教学行为。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哪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本课教学中,黄老师更多地体现为:引导者――给学生的学习了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了任务。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了,参与学生的学习了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了共同体。

二、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了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黄老师先让学生跟老师一起画一个图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看看自己没想到的方法有哪些,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学习了其它方法。这样有序的学习了,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注重兴趣的激发,找准新旧链接。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黄老师在学习了新知之前,先组织学生从自己制作的七巧板图形中找出2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并给它取个名字,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了兴趣,又能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四、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中,黄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了让学生自由拼凑图形这一情境,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最后又让学生计算家里楼房挑梁的侧面面积,通过联系实际,计算面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否在课堂评价方面加以改进。评价作为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全方位参与的课堂才会产生心理共鸣,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因为学生很在乎别人,尤其是同伴对自己的肯定。本节课中我感觉在这方面稍微欠缺了一点点。

2、我觉得学生的练习了偏少了一点,是否需要增加。(可能由于课件出现了问题,黄老师临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后,造成了时间紧张,才减少了练习了)。

《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剪刀。

方法/步骤。

先准备好一张正方形的纸,一把剪刀和一根铅笔。

然后将正方形的纸从中间对齐,折成一个长方形。

再用铅笔在长方形的纸上开始画出小狗的轮廓。

然后再给小狗身体上画上一个弧线做小狗的茸毛。

然后在小狗的`头上画上一个月牙形状做小狗的嘴巴。

然后我们用剪刀开始剪出来小狗的外面的轮廓。

再把小狗的嘴巴和茸毛剪出来。

然后把纸展开铺平,我们的小狗剪纸就做好了。

《美丽的图形》教案

1、开端进修喷刷画,引发幼儿对喷刷运动的爱好。

2、体验喷刷作品的艺术美。

1、各色图形的彩纸、废旧牙刷、颜料(红、黄、蓝)、抹布、牙签、旧报纸等。

2、范画两张(图形贴画和喷刷画)。

3、事前已举行过图形拼贴运动。

1、出示图形贴画和喷刷画,引出课题。

幼儿观赏两幅作品差别的艺术结果,它们的绘制要领有什么差别?

2、解说树模。

(1)先做好图形拼贴画,拼完后放在画纸上,留意不要贴在纸上。

幼儿手工制作(2)应用红、黄、蓝几种色彩搭配,在纸上喷刷配景。

喷刷要领:可以先喷赤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赤色,然后牙刷与牙签互相摩擦,赤色匀称地喷洒在纸上;再喷黄色或蓝色,但必需等画面上的赤色干了今后再举行,留意换色彩时也必需洗濯本来蘸有颜料的牙刷和牙签。喷刷色彩的'次序可恣意,可以喷三种色彩,也可任选此中两种色彩。

(3)等配景色干了今后,取下图形彩纸,有彩纸盖着的处所没喷到色彩而形成白色图案。

3、幼儿训练。

(1)提示幼儿喷刷时不克不及移动画纸和放好的彩纸图形;帮忙本领较差的幼儿进修喷刷的要领。

(2)提示幼儿围好旧报纸后,再举行喷刷,留意坚持桌面、画面的整齐。

4、讲评。

《认图形》教案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6—87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一次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活动。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地面、墙面或动物的背壳等,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则不能;有的还可以用两种平面图形密铺,从而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进一步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操作、欣赏和设计初步理解图形密铺的意义。

2、能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具准备。

五种平面图形,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理解。

1、欣赏生活中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边观察边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

师:是的,它们有一种规律的美,特别是蜂房,它不仅美丽而且奇妙。它到底奇妙在哪里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奇妙的图形。(板书:奇妙的图形)。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这几幅图片,思考一下,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问题:这些图片分别是由哪些图形铺成的?(板书:平面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板书:无空隙不重叠)。

师: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做密铺。(板书:密铺)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界。

2、说说生活中的密铺图形。

二、操作与探索。

活动一:一种平面图形密铺。

学生自由选择。

师:猜猜看,你选择的图形能密铺吗?

(1)学生猜测。

师: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猜测得对不对呢?咱们来试一试吧!

(2)学生拿出课前剪下装入小袋中的课本第121页的图形分组操作。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拼一拼,由组长带头分工进行,如甲同学拼平行四边形,乙同学就拼梯形……,最后四人一起观察拼出的图案,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操作,在小组里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并选择一些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能密铺?为什么圆不能密铺?(巩固密铺概念)。

小结:梯形、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能密铺;圆、正五边形不能密铺。为什么圆和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呢?这个内容以后将会学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查资料,自主探究。

活动二:两种平面图形密铺。

师:正五边形不能密铺,但它们之间的空隙能不能用另一种图形把它铺满呢?它是什么图形呢?(平行四边形)我们又知道了用两种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一起,也称为密铺。(板书:两种)。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七巧板。

(1)演示几幅作品,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

要求:拼一拼四人一组,将七巧板放在一起;用其中的两种图形密铺一个奇妙而有趣的平面。将所铺图形放在一张纸上。

(2)分组操作,展示汇报交流。

师: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师:原来,不仅用一种平面图形能密铺一个平面,用两种甚至更多的图形也能密铺成一个平面,为什么呢?(学生口答)。

三、创作与欣赏。

1、设计密铺图案。

师:其实在生活中,除了地面、墙面我们能看到密铺,还有很多美丽的图案,也是用密铺形式设计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

《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首先将纸张对折,至于纸张的大小,可以自己斟酌,不能太大不能太小,合适才是王道。

然后在纸张上画出想要剪出来的图形的一半,注意该图形必须中心轴对称,而且要以对折的纸张没开边的一侧为轴来画。

画好线条之后,如果担心剪错,可以使用笔标示出一些需要剪掉的区域,将其用阴影表示。

接下使用剪刀沿着线条剪开,假如是画在纸张中的就没有办法直接剪的区域,可以先开一个小口子,再将剪刀伸进去剪。

剪完之后效果如下,展开之后的效果也如下(由于我使用的是废纸,所以另一边的笔迹没有擦除,但不影响擦除的一侧画线)。

剪纸的方法和技巧。

一、折叠。

将纸折叠后产生重复的`图案,是剪纸技法中最基本的一种,也是单色剪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取决于折叠的次数和角度。运用此工艺剪制花卉时,可将纸折叠两次或三次后始剪,所得的花纹为四面或六面均齐的形状。

若剪制动物或人物,折叠一次剪后的形状为左右对称。折叠剪纸由于是对称性强的纹样,所以所得的图形更具韵律感。此技法多用于剪制喜字花和顶棚花等。

二、刺孔。

用小刀或剪子在纸上剪刻出基本轮廓,然后用针在图案上刺孔,主要是让多层纸连接,同时于粗糙中见细致。这种手法常用于刺绣花样,有时花样是对称的,如枕花、鞋花、衣袖花等。需要2~4个一样的纸样,这时就多用宣纸剪刻、刺孔,完工后揭粘,则同时有多个一样的纸样。

使用宣纸就是因其容易粘连而且薄,垫在下面进行刺绣时不会影响美感。用快而简便的订书机、订书钉代替,也同样起到多层纸连接的效果。

《美丽的图形》教案

由于大班幼儿年龄阶段中个别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较差,设计这节课,旨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更大兴趣,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在学完图形与空间――神奇对称画后,孩子们对日常活动中对称的图案和作品开始会多观察和欣赏,而且识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怎样去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孩子们还是感到困难,因此我制作了本微课。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感受对称的美感。

课件ppt

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理解对称的含义。

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感受对称的美感。

1.闯关:想要救出公主,快来闯关吧!

2.关前热身:上面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1.关卡一:大展身手说特点

(1)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2)每个图形对折完,两边完全重合!

2.对折后,如果完全重合了就说明蝴蝶两边的翅膀是一样的,我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对称。

3.关卡二:巧识对称轴

(1)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2)对折后,中间有一条线,这是什么?

4.我知道!这条神奇的线把图形分成了能够完全重合的两部分,它叫对称轴。

5.关卡三:火眼金睛找对称

(1)小朋友们下面6个图标中有哪些是对称的图形呢?请你们找找看。

(2)通过对折,我们可以发现第2个图形、第4个图形、第6个图形

它们对折后是可以完全重合的,因此2、4、6是对称图形。

6.关卡四:比一比,答一答

(1)第一图形只有1条对称轴

(2)第二图形它有3条对称轴

7.关卡五:你能补全吗?

老师给出了对称轴左边的图形,小朋友们你们能把右边的图形给补充出来吗?

8.闯关成功:真不可思议,你们竟然成功了,让白雪公主没有受皇后的祸害。

白雪公主:谢谢你们救了我!

回顾: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称图形到处都是。

请小朋友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看!汽车、麦当劳的标志、还有公园和我们一直向往的埃菲尔铁塔,这些都是对称图形。

幼儿学到对称图形第一课时时,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活动清晰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本次活动的寓教于闯关中。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地位。本节课设计了生活中常见的图片,精彩的画面展示,让幼儿在直观的环境下轻松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大班美术《美丽的图形》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小班幼儿认识的平面图形,主要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到了小班第二学期,幼儿已经能初步看到图形说出名称,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这些图形,发展幼儿的形状知觉、观察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就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身的实践、动手操作、主动探索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让幼儿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巩固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

2.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图形。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材料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饼干、鲜奶、筐、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跟图形宝宝做游戏。

(二)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1.逐一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特征。

这是什么图形宝宝?这个图形宝宝长得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小朋友吃过、玩过、看到过的东西中,有没有像圆形宝宝、正方形宝宝、长方形宝宝的?

(三)图形宝宝找家。

引导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按形状进行归类。

(四)制作夹心饼干。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2.幼儿自由制作夹心饼干,教师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饼干中的图形。

大班美术《美丽的图形》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有趣的图形娃娃。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幼儿教案《有趣的图形娃娃》。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5、和图形娃娃告别,小结并结束活动。

大班美术《美丽的图形》教学设计

教案目标:

1、初步学习喷刷画,激发幼儿对喷刷活动的兴趣。

2、体验喷刷作品的艺术美。

教案准备:

1、各色图形的彩纸、废旧牙刷、颜料(红、黄、蓝)、抹布、牙签、旧报纸等。

2、范画两张(图形贴画和喷刷画)。

3、事前已进行过图形拼贴活动。

教案过程:

1、出示图形贴画和喷刷画,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欣赏两幅作品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绘制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讲解示范。

(1)先做好图形拼贴画,拼完后放在画纸上,注意不要贴在纸上。

(2)运用红、黄、蓝几种颜色搭配,在纸上喷刷背景。

喷刷方法:可以先喷红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红色,然后牙刷与牙签相互摩擦,红色均匀地喷洒在纸上;再喷黄色或蓝色,但必须等画面上的红色干了以后再进行,注意换颜色时也必须清洗原来蘸有颜料的牙刷和牙签。喷刷颜色的顺序可任意,可以喷三种颜色,也可任选其中两种颜色。

(3)等背景色干了以后,取下图形彩纸,有彩纸盖着的地方没喷到颜色而形成白色图案。

3、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喷刷时不能移动画纸和放好的彩纸图形;协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学习喷刷的方法。

(2)提醒幼儿围好旧报纸后,再进行喷刷,注意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4、讲评。

幼儿相互评价:哪些作品图案优美,色彩漂亮,作品干净。

《图形的旋转》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例题3:例题4:

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1.课内练习:

2.第6页2题。

3.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认图形》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教师拿出拼图玩具。

提问:

a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玩过拼图吗?

b谁来给大家拼一拼?

c教师评价。

2.师小结。

三、学习活动一。

1.教师出示收集的拼图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小练笔:试一试你的眼力(书38页图)。

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图片以及被分割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

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谁能快速的把已分割的图片拼完整?

b学生思考填写,教师巡视以便掌握学生情况。

c学生汇报,教师评议。

3.展示台展示书中两幅图片。

思考:上面两幅图,哪一张制作拼图更容易拼接?为什么?a学生交流。

b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

4.学生实践:请在卡纸上分别绘制一个简单的形象和一幅较复杂的画面,然后剪成几块拼图,和同学一起玩玩。比一比谁拼得更快。

教师要求:

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a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b小组游戏。

c欣赏评议:谁做得最好?谁拼得最快?

d教师小结:

三、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活动二。

1.课件出示一些用废旧物品摆拼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

2.欣赏书中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实践:请你利用废弃的画报、挂历或旧照片等,摆拼一个你心中最喜欢的形象。

a分组,收集材料。

b学生进行创作,教师相机指导。

c欣赏评析:在组与组之间评价,比比那组拼摆的造型最有趣。d教师小结。

三、课外实践:

请同学没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想一想:还能用那些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并试着做一做。

四、教师总结。

大班美术《美丽的图形》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2.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3.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几何图形。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的小客人,大家一起看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幻灯:引导幼儿一一说出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小结: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所以叫三角形;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它对称的边是一样长的。

二、图形分类计数。

1.图形大变身。

2.用标记对图形进行分类。

——老师:这只小鸡都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幼儿每说出一个图形的名称,老师出示相应的标记)。

3.按标记记录图形数量。

——老师:图形宝宝又要来变身啦!我们一起念咒语:变变变!变成什么了?

——老师:这是什么形状?(指着形状标记)谁能数一数?谁的对吗?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复述讲解正确的数数方法。

——老师:对了,这幢房子里一共有8个三角形,8个三角形我们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那把数字8写在哪儿呢?我们可以把数字8写在三角形后年的横线上,表示这幢房子里一共有8个三角形。

——老师:这是什么形状?谁来数数一共有几个这样的图形。

及时表扬幼儿,再次强调正确的数数方法。

幼儿看着标记图,说一说,图中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幼儿按标记记录相应图形的数量)。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看一看、写一写。

看标记图写出相应的数量。

——老师:图形宝宝还变成了许多漂亮的东西,就在我们的桌子上面,它要考一考我们,看看谁数的又快又准确。

2.记数活动。

看图按标记记录。

三、幼儿操作评价。

老师将幼儿的操作结果拍摄下来,请以幼儿讲述他的操作结果。

——老师:都做好了吗?这是谁做的?你来讲讲你是怎么做的。

《认图形》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任意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张迷宫图,大家一起来玩一玩。请你把这只小白兔安全送回几何城堡,不过在送回的路上还要过白菜老师一关和茄子老师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闯过去?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出示兔子舞的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认识三角形。

1.走着走着,从几何城堡中飘出了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能用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小朋友拿出你们桌上的正方形纸试试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反馈:哪一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说说你是怎样折的?电脑逐一演示。

3.电脑演示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呢?演示另一个三角形,这一个是不是三角形?老师手里这张纸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些其实都是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4.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三角形?

5.小结:在我们生活中,(电脑演示)像红领巾、三筒形小旗、三角板、马路上的路标的形状都是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还有这样的(配合实物演示),这些都可以叫三角形。电脑演示不同的三角形。

6.小朋友们刚才自信、响亮的回答把我们的老朋友钉子板给叫醒了。钉子板说:你能在我的身上围出一个三角形来吗?试着用橡皮筋围围看。学生操作。围完以后可以给你小组内的小朋友看一看,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

7.反馈:谁愿意把你围的三角形给大家看一看。指名评价。

8.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在钉子板上围出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还能用彩笔在格子纸上画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三角形吗?请把你画好的`三角形高高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你能再画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三角形吗?画好了也让大家看看。

9.白菜老师又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说:“小朋友,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如果能折出就能闯过我这一关了。”学生操作,指名演示。

1.我们过了第一关,跟着小白兔跳啊跳啊,不小心撞到了茄子老师,把茄子老师的两个三角形给撞飞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没有飞到你的桌上?请小朋友拿出来比一比,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怎么样?你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这种图形吗(指平行四边形)试试看。在大部分小朋友拼出平行四边形后,提问:“有人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若学生说不出,教师讲述名称)。

2.跟在小老鼠尾巴后面的这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吗?第二只小老鼠推来的是个什么图形呢?老师手中的这一个是……不错,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3.走着走着,小白兔又顽皮起来了,瞧它跳过篱笆,滑下楼梯,钻迸铁门。它玩的篱笆、楼梯、铁门上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吗?指名上来找一找。

认识图形的教案设计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

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七、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认图形》教案设计

双语教学,是使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习得英语,双语教学不是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活动,更不是教育的全部,双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习得方法。老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使学生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培养能力,其次才是考虑某一术语用英语怎么说,语法会不会出错,对学生来说是不是新单词,如果因为英语知识能力的限制影响了正常的交流,而使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放不开,没有积极的课堂思维和师生互动,学生充其量是多记了几个学科方面的英语单词和学习了一些课本上已经写明了的学科知识。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双语教学的这种认识,谨以一年级《认图形》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来谈一点体会。一节数学双语新授课中的英语一般包括:学生应掌握的几个主要数学术语、学生能掌握的几句简单句、师生间的一些简单会话和一些单向的老师所作的简单英语谈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