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专业16篇)

时间:2023-12-17 17:03:29 作者:QJ墨客

范文范本是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为了提供参考和示范而收集的一系列优秀作品。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用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帮助。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逐渐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开发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开设了大学数学的相关课程,并且通常是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数学课程的设立,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学生问关于“数学有什么用,数学能解决什么问题”的问题。学生有如此疑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数学所具有的应用性和专业特色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学生感受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价值,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经过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教学理念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大学数学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以考试为目的和“重知识而轻应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中过重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以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提高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能力。(2)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多年以来,部分教师的教案总是一成不变,不能及时的更新,在教学中侧重于公式推导和结论的证明,缺少数学史、数学文化和现代教学思想的介绍,缺乏来源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性和前沿性的问题,割裂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和外部世界的联系。(3)教学方法比较老套。大学数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过去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逐章逐节的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在思维方法的培养和锻炼。教学环境沉闷,师生互动较少,不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造性能力。(4)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目前,很多教师仍然单一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尽管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跟上教师的上课速度,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但是对于某些较长的定义或者定理的证明,和一些复杂问题的计算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演示,限制了课堂信息量,影响了教学进度。

(5)专业特色比较模糊。例如经济数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经济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其突出的经济特色要求有别于其它专业的数学课。但是在很多时候,与经济有关的现象、背景和问题没有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论文

一、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质量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教育质量观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模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教育质量观的具体价值体现。只有当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观相一致,才能培养出社会各用人单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所以,作为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当代大学,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于新的教育质量观,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合格教育质量观。只要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就能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满足需要的教育质量观。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才能找到工作岗位。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从工业化后期逐步步人现代化工业时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获得社会提供的新就业岗位和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需要。因此。高校无论是以教学型为主,还是以研究型为主;也无论是专科性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培养目标,它是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的。

二、积极推进本科实践性教学改革。

逐步建立适应高校发展实际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系,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曾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进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广泛开展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和行业工程师协会对专业的论证,并根据社会经济特别是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构建相近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纵深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当削减理论授课学时,增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对于基础性实验课的教学要真正实现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过程的全程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严格训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科学研究品质,牢固掌握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打牢基础。

不断探索增强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1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学生从为“升学”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到专业化学习模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学校应多主办或承办各类学术协会、专业协会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请同学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同时,组织广大同学聆听科学家、专家的学术讲座。也可以经常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政府科技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艺术家、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学术和人文素质讲座。这些学术活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他们领略社会各界人士的风采与人格魅力,了解学科专业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借鉴学长们成功范例,培养优良的学术品格、创新意识、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

2以创新教育周、科技文化节、学生科技文化社团为载体,扩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空间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在教学计划中用一周时间开展创新教育周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开发小程序和小制作。同时,学校和学院每学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举行科普知识之窗、专业操作技能比赛、学生科技报告会、科技作品制作展示以及高等数学、物理学、英语等基础理论知识比赛等系列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另外,学校和学院还大力支持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如:学生电子协会、网络协会、学生科协等组织,为同学们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辟阵地,并鼓励学生科技社团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为深人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3以学科竞赛为重点,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知识竞赛、“挑战杯”科技大赛等学科竞赛。同学们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由于组织学生们参加学科竞赛活动都要经过严格选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培训,广泛学习先进的实用技术,严格训练专业操作技能,查阅大量资料,并选购元器件,制作科技产品并进行调试,学习撰写设计报告等一整套产品设计及开发过程。同时还要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终通过筛选才能参赛。参赛小组成员必须既分工又协作,才能完成比赛作品的制作。最后,还要接受专家答辩与现场测试,所以,整个过程不仅强化了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磨练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团队意识,更主要是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解决了“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使学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参加大赛的同学都受到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的欢迎。

4、开展学生科技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指导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学生学术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观察、查找资料、寻找到有社会实用与推广价值并涉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项目来申报,得到学校教务或科研部门批准后,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学生立项后,指导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实验成果,就最先进的元器件使用、最新实用科技知识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进行成员分工、科学实验、产品制作与调试、撰写结题报告与,申报鉴定、组织结题,有些还要申请专利。通过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进一步进行学生科技项目研究,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许多同学的科技成果取得惊人的成绩。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同时,也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甄别出是否是合格人才。把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革,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下来并给予一定的资助,由同学主持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中的为社会服务功能与发挥专业特长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人地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途径或解决专业技术难题,既使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众意识,又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得以提高。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情况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些科研成果获得了小发明、小、小制作和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成果奖。

6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中国的企业大量需要有实践经验、能吃苦并且认同企业文化的大学生,而大学本科生第四年又背负着就业的巨大压力,所以可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如“3+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3年,1年在企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因为,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或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彻底解决学生求职中遇到的缺乏工作经历的瓶颈,而且又解决了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企业的深人了解,没有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而频繁“跳槽”的困境。这也是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的一种途径。

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建立全方位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它包括校内的实训中心和开放性专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和校外的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等。能够全天候、全年对学生进行开放,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的开放性实验,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自主进行科技项目研究,进行学科竞赛培训,进行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为师生们提供开展实践性教育的平台。

五、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目前,高校考评教师的工作量主要有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社会服务工作量,但主要以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为主,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工作均以尽义务形式按加班取酬。这就导致了教师投人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精力越大,就越不利于自身的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的完成。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评价体系,变义务为责任,使每位教师必须担任一定的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竟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工作,并计算教学工作量。当学生的成果取得科学发明、申报专利、获奖或获学科竞赛奖等应给予指导教师计算相应的科研工作量,使得每位教师都有承担实践性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相信,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以及用正确的方法激励起培养者积极性的措施,加之具有巨大潜质的当代大学生,只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实现教育部提出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

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论文

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是根据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订的符合海洋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根据海洋环境科学的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重点设置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特色课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开发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使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省沿海地区的养殖业与企事业单位对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较大,培养有关海洋环境技术人才的学校数量偏少,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开展以海洋为特色的环境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解决海洋环境中资源开发和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专业学生是浙江海洋学院适应市场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

国家战略需求:随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焦点。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蓝图[1]。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溢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亟须相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浙江省“两区”建设需求: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区”建设提出要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海岛开发,同时努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然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中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油类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物等问题极其突出,已经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增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市场需求:我国海洋环境领域人才严重匮乏。据估计,至,我国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将达8万人以上。随着国家及我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环境优势:我校位于“千岛之城”舟山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舟山是我国群岛型地级市,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优势明显,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的天然实验室。

战略机遇优势:随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规划的发布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这成为浙江和舟山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学科建设优势:我校目前拥有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省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完备。“十二五”以来,学科围绕我国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创建和培养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学科优势明显。

(一)培养计划设置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综合培养”的教育思想,秉承“德育为先、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2],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建构特色化、自主化、个性化、实践性、研究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宽厚的学科知识、较强的海洋环境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设置的原则。

为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海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海洋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全员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教学与育人要有机结合。方案不仅要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也要体现职业性、素养性[3];培养方案的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衔接。

2.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遵循基础性与个性化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加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分设置的弹性,提高课程修读的选择性,充分实现学生能通过选择、组合不同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4]。给人才以激励,给“怪才”以平台,给“歪才”以空间,满足学生自主组合课程。

4.遵循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系统与局部、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引进优质视频课,拓展教学时空,推进网络助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遵循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促进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基础性实践、提高性实践和各类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相结合、多元化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5]。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注重开设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根据学校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引进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环境科学(双语)课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化学海洋学、海域使用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等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课程,引进0.5学分制的前沿课程如:海洋生物处理技术、海洋环境新材料、海域生态价值补偿评估(双语)、海水利用新技术、海洋溢油污染控制与修复、海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海洋环境微体生物指示(双语)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0%以上。有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综合实验(1)(2)(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创新性实验、科考船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毕业论文,通过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培养“零适应”能力的复合创新性人才。

(五)培养计划的特色与创新。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有利于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

2.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增加双语教学、全外文教学课程,设置小学分课程,增加自主选课和自主实践的课程,创导创新性实验的研究。

从大一开始选派具有高级职称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4.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学业学习(课堂、实验、视频、网络、作业等)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通过交流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以海洋环境保护和防治为特色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服务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没有创新,就难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学学习也如此。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不能为了教而教,也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上,过多的机械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会使课堂氛围更加呆板、沉闷,使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致力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要侧重于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基于问题学习,进行启迪创新。

“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新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中,教师从身边或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新知识的引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在数学课上,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当下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是截然不同的,这就要求相关数学教师要转变原有观念,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有挑战性的内容,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富有积极性,主动去观察、推理、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锻炼,且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3.合作学习,激励创新。

在当代教育理论中“,合作学习”是一个被广为推崇的理念,甚至有教育评论家将之列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理论。根据“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互助性学习。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以小组为主的教学活动。在分组之前,教师一定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公平竞争的开展。然后,教师再选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做组长,或者让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想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理念,使学生明白互助合作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原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为使小组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组长和组员也会更具积极性和动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钻研,往往能对同一道题目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法,使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4.应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

课改实施后,教育机构和教师更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学模式和内容更加新颖、生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将信息技术引入现代教学后,使信息的传递更具双向性,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更具积极性。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重组和创作,使其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如此一来,在演示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教材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展示一段与之相关的动画故事:孙悟空公平分饼。在鲜活、生动的画面中,孙悟空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其他猴子,第一块饼被孙悟空平均分成了四块,将其中一块分给了甲猴子,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两块。孙悟空便将第二块饼平分成八块,乙猴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块;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三块,孙悟空将第三块饼分成十二块,丙猴子如愿分到三块。这样的画面非常吸引人,在观看动画故事的同时,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无形中完成了对课堂知识和内容的重构及创造。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被列入教师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泛在网络社会”计划的推动下,加大投资力度开发研究“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大大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使“物联网”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水平。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物联网已经用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家居平安、消防智能化、工业监测、护理老人、个人健康体检等多方面的领域,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具有规模的高科技实用和智慧的庞大市场。在我国,自从《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等重大一些项目中将“传感网”列引入重点研究科研领域后,特别在加之近几年的电商网络平台的迅猛发展,大力带动了传感网技术有了的提升和发展,也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在电力、交通、安防等各个相关领域的应用也看到很多案例。综上所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提前学习、提前认识、提前研究、争取快速见效。切实重点加强要对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进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物联网应用”的急需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要充分发挥以自己的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创新平台优势特色,培养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型人才;还要设立创新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高职院校在参与加入“物联网应用”实践中需要重点有所突破突破、务和求力争实效。

从物联网产业的构造分析,物联网架构是由感知设备的操控、数据的网络传输和数据的实时处理三个过程构成。其中感知设备的操控是通过感知设备来对物获取感知信息,例如无线电子设备、卡片芯片的原理设计、各种媒介的感应设备等等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然而,一旦物体的动素被感知,即可通过数据的网络传输到主控平台并对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现场控制和有效的应用。这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所以,在这些岗位上的一定需要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是必须的人才;再如,在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过程中,要用到系统数据分析和统计流程分析,这就又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通过上述得知物联网人才领域至少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人才,即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系统整合和应用人才。针对高职高专,这三类人才中的“系统整合和应用人才”最适合培养,因为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物联网行业中的应用岗位上,这正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也吻合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宗旨。

3高职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方向。

物联网应用专业是以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技术与无线电、移动通讯和自动控制以及软件和管理系统设计等众多专业知识构成的交叉性学科,要求入学考试基础较薄弱的专科学生在3年时间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力并达到操作应用程度,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高度准确。通过分析物联网项目的运作流程,按照岗位能力的模块要求,大致可分解为四个培养方向:一是感知设备操作方向。物联网项目中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后续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成分之一,它涉及到感知终端的操作以及应用,感知设备的种类很多,例如有温度控制的、有压力控制的、有机械控制的,光控的、也有生物控制的等等,这些控制的实现主要依靠芯片的应用技术,如射频标签以及嵌入式芯片等的应用。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的岗位能力是:相关电子设备的操作、数模转换设备的操作、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等。高职学生需要学习一些相关基础知识,为操作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二是是物联网管理及服务方向。物联网的感知可以获得大量的有用的或无用的数据,为了具体目的正确使用数据,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和检索,就是感知、识别、搜集信息,借助网络传输这些海量的数据。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后,需要有大量的管理服务人员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因此产生的管理服务岗位需要解决数据的储存、检索、使用、不被滥用等问题,以达到满足用户的需求。管理及服务主要掌握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知识。三是各种媒介网络的系统设计和维护方向。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解决数据的网络传输问题、数据的实时处理问题、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和维护等,其岗位能力要求: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具有网站建设能力、具有ui界面设计能力、具备移动通讯知识,后台数据库管理能力等等,还要有通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四是物联网辅助方向。物联网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或者说是系统集成,实用前需经过详细的计划和设计,有it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也要有硬件技术相关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物联网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些系统工程开发和集成能力、数据处理和控制节点,实现完整的物联网系统功能的应用能力。这部分几乎不太适应高职学生。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物联网管理及服务方向是适合高职类学生的基础的,其次在物联网感知设备操作应用方向也比较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和实践的。

4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配备。

借鉴下面图示显示了物联网岗位的实践要求和学习需求。显然,物联网专业的理论研究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少理论,多实践,对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那么,高职物联网专业就定位在操作技能上,课程设置要求有较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设施和实验室设备,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要学习、补充新知识,应力争达到物联网工程师基本的项目开发、系统集成与实施能力。5搭建多方合作的校企平台根据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分析,校园内培养创新型操作技术人才必须与相关企业合作,搭建多方合作的校企平台有利于高职物联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促进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摘要: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日常教学培养中增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完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加强校企联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回顾,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和历史性的突破。在构建创新型科技强国的重要时期,我国对科技型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20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增加到795万之多,工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彰显,很多工科毕业生对自己在就业中暴露的创新能力不足而不满,那么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同时,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召唤,提升工我国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和战略意义。在当前条件下,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首要目标和价值追求既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工科领域理论发展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工科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1.高校教学课程体系陈旧。

大部分工科院校学生培养方案还是侧重于课堂理论的传授,缺乏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企业实习、工程训练、课程实践等重要环节表现较为薄弱,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能有效的保障和培养。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当中,创新意识无法提升,创新热情不足。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认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还相对陈旧,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

2.学生思维单一,创新精神不足。

工科大学生的思维结构相对单一化,容易被固定思维所束缚,不易产生一些的大胆的联想和无法捕捉一些微弱的灵感。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习惯性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现状分析,寻求解决方案,通常无法脱离以往的经验性方法。在实践应用中,没有创新突破的决心和魄力,在解决难题时,表现的不够坚定,往往会遇到困难而退缩,面对质疑而放弃。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的探索,将知识层面的认识不断转化为实践层面的应用。

大部分高校专职老师都是刚刚高校博士毕业就直接在高校担任教师,没有任何从事相关专业实践性的工作经历,缺乏在工作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的深一步的认知,因而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支撑不足。在面对问题时老师也不能提供新颖的思路,无法帮助学生做出一些创造性的指导。

4.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体系。

工科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院校应提供大量的硬件实验仪器,保证各个学科的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仪器,这需要学院为本科生制定开放实验室的制度。工科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利用本学院和学校的硬件资源,方便进行实践探索。高校应该深化合作共产,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高校建立以产学研基地的形式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开拓了科技创新的新阵地。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工科院校大学生教学任务的重要目标。要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创新的观念,任课老师需要担任起这一重担。首先,任课老师要将创新意识潜移默化的转移给学生,例如,教学的大胆创新,新媒体更替变化,教案的新颖改革。让学生不断的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方法,不断的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院应从学生培养计划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学生通过实践课程获得学分。根据不同年级对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加入实践课程内容,形成基础实验、综合课程设计、研究创新实践的进阶模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勤于思考,开拓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创新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端科技型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工科院校则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全面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

参与科技竞赛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例如“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一系列科技竞赛。学院课根据专业设置开展院系相关的科技比赛,全面覆盖所有学生,让学生对科技比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创新实践与制作竞赛等活动,营造创新氛围,使学生在创新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自我的创新素养。学校应大力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课题研究当中,尤其是一些结合生产实践的课题,学生在参与课题当中,搜集材料,开拓创新的分析和解决科研为题,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开拓创新能力。

学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成立一套相对成熟和科学的培养机制和管理方案。根据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需要相应的培养机制。例如,笔者所在院级的科技比赛“理奥杯”,从大一新生普遍参与的“新生杯”到一年一度的“理奥杯”,再到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在学生科技培养中,大一参加“新生杯”,大二参加“理奥杯”,大三到全国的科技比赛,实现三个跨越。学院组织成立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团队老师和所有学生在思想上要有追赶卓越的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不断摸索,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开拓新思路新办法。

4.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应加大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拓展学生的实践场地,生产实习是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扩展实践内容,联系生产实际,解决就业渠道提供了条件。长期以来,工科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横向课题逐年增加,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起了广泛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高校可以此为支点,确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共赢合作,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生产实践,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工科院校增加与企业、科研单位进行资源交流,为大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场地,可以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有利于培养全方面的科技人才。校企联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平台,推动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6]昂洋,成杰.基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9):37.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根本要求就是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积极建立、完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则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一般是为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这样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成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正确认识实践能力培养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已经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课题。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从事生产第一线劳动的人才。

1提高认识,明确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大意义。

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出于自身效益考虑,要求应聘者“上手快”,给上岗者的培训既短又少,毕业生走向岗位之后,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大学期间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而现在每年却都有一些学生因专业实践能力太差而失去理想的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掌握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标志,亦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根本要求。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学校,大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科研等活动,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验证,将理论知识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对所学的理论进行综合、运用、转化、创新,逐步培养起实践能力。

2加强实验、实习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2.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借助于仪器设备,通过使用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形式。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实验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目前的实验课大多是以验证性为主,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又太少。学生即使进行实验活动,兴趣也不浓。学生走进实验室面对实验室中已将书本内容还原成常态的“知识原件”时竟然毫无兴趣。因此,态度不积极、操作不认真,应付了事,实验效果较差。更有甚者由于参加实验学生的人数大增,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师的指导,有时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这样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大cai课件的运用,开设系列实验,优化实验项目。以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常用实验方法为基础,建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承、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强化技能培养,通过实验课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兴趣,夯实基本动手能力的'基础,使之成为构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重要“基石”。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建立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开放的内容不是教学计划内实验内容的重复,而是根据自身特点,或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实验课题,或各实验室自行拟定一批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生通过预约,到实验室开展实践活动,此外,学生也可以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到相应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鼓励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积极吸纳本科学生参加科研、开发实验工作。

2.2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和方法。目前,要提高实习教学效果,既有认识上的误区又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对于专业实习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过于专业化培养不利于通才教育,在“强化基础、淡化专业”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模式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科生应该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学有专长,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现实情况令人担忧,许多本科生在求职时,对专业工作范围、专业术语、专业工作流程知之甚少,用人单位感叹不已。因此,大力加强实习教学,加大实习资金的投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批实习基地,才能使学生下得去,学得成,真正做到学有专长。

增设综合参观实习,拓宽科技视野。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对现代高新技术系统知识的了解,增加专业意识和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精选内容,多门课程组合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综合实习,实习后每个学生应撰写报告。

2.3建立与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校外生产部门建立具有互惠互利机制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各种渠道,以产学合作教育的形式让学生毕业实习与学校的科研及科技推广项目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加强校企合作联系,突出校外实践教学产学互动性,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在校内基地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实践内容,开展小型科研,通过实践撰写科技论文或课程论文,探索在校内实习基地建立让学生自主实习的良性运行机制。

3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科研实践,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从而在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底气不足。

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以知识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不但获得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不断创新。教师是施教主体,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关键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理论的、知识的、技术的以及行为取舍方面的难题的点化、转化和强化作用上。特别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示范作用对培育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实践能力的获得和增强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环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实践(验)设计与报告、毕业论文与答辩形成一条主线,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使建立起的实践体系整体优化,提高效益,这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能力是学生知、情、意、行在新的水平上的综合,这种综合同学生的创造欲相结合,是追求某种社会价值进行发明创造和创业的奠基条件。努力形成尊重实践,营造使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环境氛围,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实践可以改变人”的道理。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地方高校包括地方公办与民办本专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应定位于以就业导向的应用型高校。以充分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争人民大众生活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宗旨和使命。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人才就业导向课程模式。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生活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征,要求地方高校在类型选择、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作出正确定位。地方高校包括地方公办与民办本专科院校,不同于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不应定位于理论型和学术型高校,而应定位于应用型高校,以充分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和人民大众生活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宗旨和使命。本文对地方高校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建设性意见。

一、地方高校的办学类型应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高校不能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追求“大而全”和“高层次”的办学理念上,而忽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更不能忘记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式服务于就业的办学宗旨。就业是地方高校的第一需求,促进就业是地方高校的第一使命。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认真思考高校发展、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彰显特色等方面的科学定位,把满足社会需要与促进就业作为地方高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龙头。所谓“满足社会需要”,就是说地方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要找准地方经济的增长点、要紧贴市场、抓住需求。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强调企业参与,坚持和社会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坚持和市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就是努力让学生充分就业、适应就业和顺利就业。“充分就业”除了专业的选择要适销对路外,地方高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广开就业渠道,把就业的服务对象延伸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和农村、广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适应就业”就是地方高校的教学工作要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想于、能干、会千、实干”的真本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顺利就业”就是努力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此,地方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和服务保障体系,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及相关服务,打通大学生就业的绿色通道。

目前,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由于课程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停留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重理论、轻实践。而社会对理论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地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应定位于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劳动者。地方高校应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方向,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以能力为本位,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发展性和针对性,凸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从我国人才成长和使用的`国情看,高水平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必须首先立志当好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在一线的岗位上磨炼、体验和升华。不能把“专门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割裂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不是降低作为高等教育的水平,而是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的需要,有利于真正解决“有人没事千”和“有事没人干”的矛盾。

一所地方高校办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此为出发点。实际上,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就抢手,社会就欢迎。然而要培养这样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应用型人才,绝不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就能培养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应加强两方面建设。

(1)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教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队伍,二是可以由两支教师队伍组成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即由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型队伍,另一支是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而又具有教学潜质的教师组成的实践型队伍。从人才引进和培养来看,一方面大力引进校外相关行业具有实践经验和教学潜质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内教学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抓好对新任教师的全方位培训,也要加强在岗教师的各项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使之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加大产学结合力度。产学结合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产学校内结合,就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训。校外产学结合形式,主要是学校因设备条件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训实验室,而安排学生到校外单位实训。产学结合遵循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其专业应用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从当前状况看,地方高校因财力有限,不能大量购置先进设备。同时,科技el新月异,设备更新速度太快,加大产学结合力度,,最重要的还是校企挂钩,建立一批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训基地,有效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专家的实践经验,实现先进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把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落到实处。

四、地方高校课程模式改革。

当前,地方高校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仍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传统课程模式基础理论所占比重太大,实践课程在部分地方高校成为空白或流于形式,这种课程模式教育下的学生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必须打破原有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知识要精简,做到“必需、够用、实效”,强调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对于专业课程,首先要明确该专业应该完成的岗位任务。其次要确定相应的能力标准,然后根据能力标准要求,确定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容和相应的深度。对于专业基础课程,除了考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外,还应该做到满足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课程模式的构建应体现在以下几个要求上:

(1)确立技术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课程理念。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地高校应重视对学生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得专业知识,掌握相应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理想信念、价值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应在基础课程方面注意灌输这方面的知识。

(2)确立专业理论与技能相互渗透的课程目标。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除了应该具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一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应用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具备自律性的人格特征等。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应知”方面,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应会”方面,应掌握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专业的关键技能或技巧,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工艺或管理问题,在技能、技术与管理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综合和协调能力。

(3)确立模块与系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横向有三个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操作等,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各专业基础课和各专业主干课,实训课程模块,包括在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上课的实践课程。根据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地方高校在课程总量分配中,三个模块应各占三分之一。公共基础课程为为一般生活作准备的文化和人文修养课程,应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按各专业的特征确立相应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指为特种专业准备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等。实训课程,即技能或技巧性课程,又可分为“操作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实训课程模块是习得两种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技能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内化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关键。

培养环境科学综合能力的方法论文

学习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我知道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应有这样的共识:观察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必须在训练中培养,在实践中提高。

关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实践载体,因为我们是科学课,那一定是我们的科学教学,我们所用的科学教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什么,我想除了按照科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训练外,应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的观察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更持久。下面我将以案例的形式与大家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重点训练的三个方面。

一、科学教学中观察目的性的训练。

1.科学课中观察的目的。

科学教学中观察目的性的训练是核心。在科学课中,观察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通过观察发现探究的问题;其二是通过观察解决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从观察中来,到观察中去”。

2.如何训练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探究的问题。

我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在以往我听过的教学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进行观察实验,最终探究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等因素有关。当然,这样教学也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学时间会相对宽裕。但是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角度,特别是发现探究问题的角度考虑,就有了明显的差距。那么教师怎样进行设计呢?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会了制作简易电磁铁,因此,在本课中,教师先组织制作电磁铁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尝试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比一比看哪组制作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多。学生活动完,教师列表记录各组数量。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材料应按照对比试验的要求准备,各组铁钉相同、大头针相同,电池都是新的。材料不同的有:电池的节数不同、导线的长短不同。由于准备的材料不同,教师又让学生进行比赛,再加上学生在上节课制作研究电磁铁获得的经验,学生制作的电磁铁所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一定会有较大的差异。

当各组活动及汇报完成后,真正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开始了。教师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观察“我们用的都是电磁铁,为什么各组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差距这样明显呢?”注意这句话是教师在课堂中讲的,更是我们教师期望学生遇到此类情景大脑应该思考的,这样的思考预示着创造性的火花在闪现。同时,这句话还起着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作用。

这时,学生就会认真观察自己制作的电磁铁,并会与其他组制作的电磁铁进行认真的比较,最终发现吸引大头针数量不同的原因,同时会作出科学的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可能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还用前面的例子,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是观察实验的开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作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线圈的圈数有关”这样的假设后,接下来的活动是指导学生设计观察活动。在《小学科学学科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课程中,我进行了专门的讲解,这里不多谈。我这里谈的是在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应按照前面讲的观察规则进行观察。教师必须依据规则,指导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学生观察实验后,教学并没有结束,应指导学生将观察实验得到的信息转化为证据,以此说明猜想假设的合理与否,这是科学探究课表达交流的环节,这里不多谈。

归纳起来,通过观察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1)依据假设设计观察计划;(2)依据观察规则进行实验观察;(3)将观察实验所得信息转化为证据。

二、科学教学中观察计划性的训练。

在《小学科学学科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课程中,我强调了做事有计划的意义。科学教学中的观察活动,同样要有计划性。观察中的计划性指的是在观察目的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去观察的问题。包括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内容、观察样本的选择、观察顺序、观察记录等等。

我以材料(观察样本)的计划举例。《植物茎的共同特征》的教学中,一般通过观察茎,找到每株茎的特点,再采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植物茎的共同特征。因此观察材料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成为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的很好的内容。在教学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讨论:1.选取几种植物的茎(样本数量,一般不少于4种);2.选取哪些植物的茎(样本规格,一般选取当地常见的、节明显的等),如果这些茎是教师准备的,在教学中,也应告诉学生,为什么选这些茎观察。

观察的计划性应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耳濡目染、持之以恒,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原则。每次观察课训练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能急于求成。

观察实验是本学科的重要特色,也是科学研究中获取感性知识的重要方法,只要我们全体科学教师重视起来,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一定会在观察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

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论文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医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医学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对工作期待值过高,实践经验欠缺,缺乏创新思维与自主创业能力等问题成为制约医学生走向社会的问题之源.因此,医学院校采取何种方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是医学院校在当前教育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医学院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召唤,是国家核心发展战略的需要.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创新性思维就没有创新能力,创新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我国高校开始大幅扩招的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不再是象牙塔,但医学院校仍以传统应试教育为主体,填鸭式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离,远离社会实践,知识老化.导致医学生的学习不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而且还导致联想、发散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的欠缺,同时医学生的创新欲望与洞察力相继缺失,创新潜能得不到发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思维方式单一,以直线式思维为主,考虑问题不全面、缺乏灵活性,用常规、比较传统的方法去考虑、解决问题,缺乏新意与突破,不能举一反三,创新所必需的洞察力、深层次思考能力与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极其缺乏.

医学院校起着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作用,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对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投入严重不足,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缺乏,有的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层次不高,社会实践的目的性、科学性参差不齐.加之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理论知识,而轻创新教育,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观念淡薄,知识面窄,实践技能差,方法创新能力弱,动手能力欠缺,极大地阻碍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医学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关于医学生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题的研究、探讨,指导学生以科学方法去搜寻有用的信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与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展医学生研究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实现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从继承型到创新型的根本转变.

2.以加大投入来开拓社会实践新途径。

在医学类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临床教学实践对增强医学生创新性意识、培养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医学生创新性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活动中,能够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多的社会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够增强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创新性灵感,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临床实践教学还能提升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练就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品质,从而使医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医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要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以拓展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大财力、人力的投入,积极拓宽医学院校医学生临床实践活动领域,不断创新医学生临床实践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有用的社会资源,积极促进校外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全新的、综合类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挖掘培养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的新的载体,以加大对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支持力度,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论文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是具有高度责任感、个性化、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到2020 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根据国家的总体布局,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舞蹈专业围绕本院自身优势,同时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革新考试制度,以“具有一定音乐、舞蹈专业性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作为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专业结构布局、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修订上,也要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只有渗透实施在每一门课程、每一次教学活动中,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本文就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舞蹈专业舞蹈编创课程,谈谈对音乐舞蹈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 一) 在模仿中学习深入

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在一定知识积淀基础上的创新,没有相关的知识支撑,创新无从谈及,铺垫、筑牢舞蹈编创基础知识是学生未来创新的根本。针对音乐舞蹈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先入为主式教学法”,即通过对各类型经典舞蹈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直观理解舞蹈编导的基础知识。在作品分析中告知学生动作造型、动机发展、段落结构、空间调度、舞蹈构图、形象塑造、情感把握、情节展现、音乐驾驭、服装设计、舞美应用等相关的编舞技法,并对不同导演在题材选择、人物捕捉、情节发展、动作设计的优长之处着重分析,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先入为主的知识结构与创作理念。在教授编创课程的前一学期,用选修课“舞蹈作品赏析”进行铺垫,而后以“模仿—改动—改编”的阶段教学进行授课。第一阶段模仿,即参照已有作品( 下文称为原作品) 的同时建构自己的舞蹈结构概念; 第二阶段改动,即在原作品类似的舞蹈段落中,替换主题动作或造型,使之与自己的创作主题相接近,这种做法不改变舞蹈结构( 如a—b—a 结构、a—b—a—c 结构) ,只改动舞蹈语汇与舞蹈表现; 第三阶段改编,即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变换主题、变换音乐、调整作品结构、舞蹈构图、空间调度,以参照为起点,以变身为终点进行创作练习。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法。在“模仿—改动—改编”的探索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编舞的乐趣,并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 二) 在探索中寻找自我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两个过程: 教学过程和探索研究过程。”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舞蹈专业在教学计划设定上,部分课程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模仿学习他人作品进行创作也只是一个铺垫,虽然都很重要,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授课中必须要赋予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帮助他们培养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动手能力。“编导技法,在我看来可理解为处理舞者动作关系的构成法……在于其‘技’可通于‘道’,‘以技通道’的舞蹈编导教学……虽着眼于处理舞者动作关系的构成,但却能有效地揭示‘动作关系’背后蕴藏的情感关系、性格关系———‘技’非‘道’却通‘道’。”于平先生的这番话虽然是针对双人舞和三人舞编导教学而言的,但是可以有更为深入的解读与阐释,笔者认为,“以技通道”可以被理解为“通过编舞技法的学习,寻找创作规律的把握”。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果始终让学生受限在对他人创作技法的模仿上是不合适的,关键是通过模仿掌握到舞蹈创作的规律,而这种领悟和感知需要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此,在编创课第二学期的授课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选题、寻材、创编,在从无到有的实践过程中提升编创能力。如北京舞蹈学院肖苏华教授所言:“教材的创造性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其理念与方法论具有独创性与独特性。其二,是其为启迪和发挥学生主体的创造性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这部分教学主要在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的基础上展开,用一学期的时间进行。具体授课过程中,看似简单的问题,对大多以模仿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应的。如在编创动机的切入方式上,有些人会从动作入手,有些人从选好的音乐入手,有些人从主题入手,有些人则会从即兴入手,或从实际生活中的故事,或者是从小说、电影、电视中选题等等,可谓千头万绪、多种多样。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之舞蹈化,即捕捉到与作品形象主题适宜的,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舞蹈动作,以及发展出有序的、合理的、可观的舞句、舞段,这就需要把学生所有的舞蹈智慧都调动起来。如果这一关过不了,创作也就无法实现,这是基础也是难关。

动作创编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进行修正,即根据作品形象、音乐感觉、结构设计、情节发展等诸多要素进行舞蹈形式( 时、空、力、造型、动作、调度、构图、衔接等方面) 的修正,让编创出来的舞蹈形式与作品的题材或者感觉合拍。除此之外,还要对作品音乐、服装、道具、舞美等辅助内容进行设计与选择,同时结课时尽可能将一个班级学生所编作品按照风格、性质、特点等分类串接,做一个作品展演,让学生学会组织作品晚会甚至更大型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一整套的教学设计,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通过引导、指正、辅助,帮助学生完成舞蹈小品,使之学会与舞蹈编创相关的设计、编排、修正、整合与组织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操作、自主创编的能力,这一学期课程虽然会上得异常艰辛,但是非常有意义。

( 三) 借助音乐启发创作

如果说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舞蹈的基础弱、底子薄,但是他们的音乐修养是很多舞蹈专业学生达不到的。用音乐的知识来启发舞蹈创作,对于懂音乐的学生来说事半功倍,甚至教学收效往往会出乎预料。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诸多要素,上述要素在舞蹈中也都存在,只不过是用身体进行体现。例如独舞编创,如何发展主题动作,如何强调动作的节奏、节拍以及速度、力度上的变化,是编好一部作品的关键。对于群舞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部用身体演奏的交响乐。北京舞蹈学院肖苏华教授曾开设过“交响编舞课”,其授课的核心就是借鉴交响乐的思维方式,依据音乐的结构创作舞蹈。这种音乐与舞蹈达到高度统一的编舞方式,要求编导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不仅要深刻理解诸如其内在的结构、织体、风格、情绪、内涵、作曲特征及创作背景等音乐要素,还要尽可能地像俄罗斯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一样,具备一定的作曲知识,以便能够从宏观上把握音乐,从微观上处理好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这一注重音乐与舞蹈融合的编舞理念,对于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效果显著的。尽管会有动作、舞段上的不甚完美,但是他们能将整个作品做得结构完整、有模有样。

人才培养的探索在音乐舞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笔者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一定的反思。首先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反思。“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包括创新基础积累、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动机激发、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成果催化等复杂的训练和养成过程。”前文说道,舞蹈编导教学作为舞蹈教育的一个领域,是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舞蹈创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舞蹈编导教育活动过程,它要求编创者自主原创。“动作编排需要创新,表现形式需要创新,结构立意更需要创新,一切都不能重复他人也不能重复自己。从动作的细节、轨迹到形态,形式的选择、融合到创新,视角的切入、引申到表达,艺术作品的个体创造性要求,也是个舞蹈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体现和追求。”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之间的平衡,如由于学生的舞蹈基础弱,因此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往往无法引导而需要主导。教师的介入,优点是能很快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缺点则是过多的干预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受限,作品中老师的影子太重,看不到学生自己的创意与追求,甚至会出现同班学生创作模式化、雷同化的现象。此外,过度鼓励学生对已有经典作品的学习,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甚至会出现没有可参照的作品就编不出舞,如何能参考而不模仿,让学生能够找寻到个性独特的语言、陌生化的形式、自己擅长的创作风格、编舞手段,是需要认真探索与研究的。

其次是对如何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思考。“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在舞蹈编导教学中也如此,针对各地编导教学过渡模仿北京知名艺术院校,脱离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实际能力而导致的同质化趋向,部分学者提出了警示: “相关高校的决策者不但应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区域及现有的教学资源,不陷入盲目; 更要找准自身的优势、特色,并不断强化它,使其成为自己的品牌。”这一倡议值得推崇,艺术创作讲究独特与不同,舞蹈编创也是如此。多年来我们将外来的编舞技法奉为编舞的圭臬,似乎不用这些方法,不创作类似的题材,就不能与现代、时尚划等号。如此追求导致对一些本地的舞蹈资源、素材很少关注,就更别说像过去那样走村串寨地进行田野考察与体验生活了。如果不对本地域、本民族的舞蹈资源加以关注、认真开发,那么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或者不称职的学生,学会了别人,却找不到自己。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主要就业于四川地区,服务的对象依然是四川的各族人民。因此,在借鉴、学习、应用比较前沿的编导教学知识的同时,潜心钻研编创四川地区各民族舞蹈作品的方法,是必须要加以重视与积极探索的。特别是授课过程中,加大向传统的蜀文化,以及彝族、藏族、羌族等省内世居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倾斜,争取能培养出一些在民族舞蹈创作领域有独到见解和有所作为的.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的文化建设。守住历史资源,守住地域文化资源,服务当下,探索未来,是舞蹈编创课程必须加以思考的。再次是对如何海纳百川、广采博学的思考。

“‘创新能力强不强,要看学生知识基础牢不牢’,虽然说知识的多少不等同于创新能力的强弱,但广博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确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养成。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是建立在广博知识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实现的。没有开阔的眼界、多方面的知识,创新能力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拥有创新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或经验的人才,因为创新需要融合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舞蹈编创强调个人的悟性,而悟性又是与编创者的生命体验、人生经历分不开,解决了动作语言、编舞技法等基础性要素之外,舞蹈编创更多是一个由生活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的过程。编舞技法是教师可以教授的,但是创作的主题、内容,选用的语言、形式,创作的深度、广度,却与学生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息息相关,很多是教师在课堂中无法教授的。创编出一个作品不难,但是创编出一个有深度震撼人的作品却不易,这就是人们常说编导是学不出来的原因。北京舞蹈学院章民新教授谈道: “我认为不论派别有多少,以生活为基础,现实主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能动摇的。在舞蹈学院编导系教学中‘观察生活’、‘捕捉形象’等基本的方法还是要坚持,当然也需拓展。”肖苏华教授也谈道: “除了学生中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倾向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教材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造成学生严重的‘偏食’的毛病。我认为专业课的课时量还可以适当压缩,增加共同课的课时量,特别是在第四学年教育专业和编导专业都可以‘砍掉’起码30% 的专业课课时。”224两位教授的话语提醒我们,教授学生编舞技法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完善和补充生活知识、社会知识以及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新。具体而言,利用各种可能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学生田野考察;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文学、电影、戏剧、哲学、美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其它学科知识,这些都是完善、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

舞蹈编创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推进艺术教育改革,提升舞蹈艺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教学中如何摆正教师的位置,做到只引导不主导,强调对学生创新主体意识的挖掘,注重创作实践与本地文化建设相联系,教会学生间接学习、自主学习,有目标、有方向地自我设计、有序发展,是该课程最为核心的建设内容,需要认真地探索与不歇地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探索论文

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县域经济的紧密结合,自年起山西省教育厅与省经信委共同开展了建设企业联合研究生创新中心的工作。,山西省政府学位办组织山西大学等8所省属高校与部分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联合申报了“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启动建设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从2006年开始,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山西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山西省经济委员会、山西省产学研工程领导组联合启动了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全省5所高校与41个大型企业联合建成15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简称“中心”)。,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整合5所高校,依托科研院所建立了6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简称“基地”)。此外,山西师范大学在安泽县建立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医科大学在山西省心血管研究所、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建立了7个校级研究生培养基地。截至20,全省已有700余名研究生,400余名校企导师先后进入中心参加了400余个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项目经费达7000多万元。

二、主要探索与实践。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教育厅、科技厅作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政府主管部门,发挥组织、协调与管理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依托研究生院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涵盖学校、学院及项目的管理体系。研究生院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管理研究生、遴选校企导师、申报创新项目、推荐评价科研成果等工作。中心挂靠的学院或企业技术中心都成立管委会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

二是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近年来,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配套政策和措施。4月,山西省政府下发《山西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成立了山西省产学研工程领导组,负责全省产学研合作工作。2006年3月,山西省印发《关于建立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及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从企业中选拔具有丰富技术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技术人员作为高校的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确定当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时将对中心研究生的研发课题予以重点关注,优选安排与中心研究生培养相关的课题。”年10月,山西省出台《关于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研究生培养试行学校导师和中心、基地等合作单位导师共同参与的双导师培养制,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是保障专项经费投入。从起,山西省教育厅投入300多万元专项经费,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另外,在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的经费中,每年还要向中心重点倾斜。2011年,省经信委下达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中,专门列出600余万元用于中心建设。

四是优化中心教师队伍。从企业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技术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技术带头人作为研究生导师,形成校内外结合的“双导师”团队。在中心的高校导师职称评审和考核中,适当减少学术性科研成果的要求,增加应用性研究的比重,学校每学期空出一定的工作时间让导师到企业参加技术项目研发。共建中心的企业对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导师和技术人员制定鼓励性考核办法,企业导师或技术人员辅导研究生进行项目研究、到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等工作都算作正常的工作时间。

五是改革学位授予办法。山西省要求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专门对中心的研究生单独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同时中心也要做好成果界定工作。高校成立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单独组织专业学位答辩委员会。一般不再以在读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研究生在中心参加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及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过程中,取得的发明专利、产品设计或高水平课题研究报告,可作为衡量能否毕业、授予学位的主要指标。

六是加强中心的考核与评价。202月,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按照考核评价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办法,、2011年2次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心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专家答辩结果并综合审核,确定考核评价结果。3月,山西省下发《关于山西省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研究生毕业及导师考核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探索鼓励导师长期“深入企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

三、经验与体会。

一是企业及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条件。山西省经信委在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研究生提供专门的研发项目需求清单,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人员津贴和中心运行费用。中心在企业成立工作站,为研究生提供课题研究所必备的经费、人员、项目、场所和设备;企业为进入中心的研究生提供生活补助、发放津贴,如山西省振东制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每月补助硕士研究生3000元、博士研究生5000元,同时还有与业绩挂钩的奖励制度。

二是企业的青睐提高了学生就业机会。进入中心研究生的课题来源于共建企业的生产一线,提高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了对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手段、市场前景、设计规范、设计方法、先进设备等的全面了解,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缩短了就业适应期。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直接在共建企业就业,许多研究生由于在中心工作的特殊经历,被免去面试环节直接进入签约阶段就业。

三是校企协同创新增强了服务能力。中心发挥校企双方的人员、技术互补优势,整合、提炼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学校科研成果,联合申报、参与高层次技术创新项目,提高协同创新能力。通过企业与高校人才互动交流,为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力支撑,初步形成了与山西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对接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集群,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四是中心的成立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着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大批教师走出实验室,投身企业生产一线,与研究生共同找项目、克难题、服务山西经济建设。学校研究生教育也迈上了以科研为主导、以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注重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举的新路子。“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实施的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支持高校针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学校学科建设转向重视学术研究与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并重。学校导师进入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从事研究生培养和课题研究工作,有效解决了研究生教育经费短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偏低等问题,实现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

校企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探索论文

摘要: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通过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探索实施了校企合作机制对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在人才教育培养和技术开发、改造、创新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校企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本质要求。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中“两个主体”,共同担负高职教育的使命、质量。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是软件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相应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综合实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进人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因此,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与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要积极参与进来,提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进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之中;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的组织者,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需求规格人才培养的任务。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开展了讲座、师资互补、教学方式、就业指导、工作室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讲座。

讲座较之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的、宽泛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面。立体指讲座可以跳出书本、传授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宽泛指讲座本身带来的`知识面、知识的体系更加宽。通过校企合作,针对“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有针对地邀请到合作企业资深人员来学校举办“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ps页面设计”、“编码规范”等知识讲座。

“软件项目管理”讲座主要从软件开发团队组建、团队管理、成员之间如何进行相互协作,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及各个流程在资源(人力和时间)开销上占比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了解软件公司如何组织人员进行项目的开发,项目开发的真实流程,以及项目如何进行管理等知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讲座主要介绍了数据库、表、视图等创建及在创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合项目的业务流程,介绍了项目业务流程中设计到的数据表及对表的查询sql语句及sql语句的优化。结合项目中常见的几大问题,介绍了事务的处理方法及程序中如何实现事务的处理,数据库异常的处理等知识,本讲座结合企业中一些实例项目介绍了数据库的常见操作。“ps页面设计”讲座主要结合常见的网页设计软件,利用ps软件进行页面的设计,并对所设计出来的图片进行切片,结合css样式,实现将各切片图片制作成完整转换成网页。“编码规范”讲座介绍了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对编码的要求以及规范性的命名方法等知识。这几个讲座分不同知识面、不同项目开发阶段为学生在专业知识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二、师资。

师资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企业工程师有着对企业文化、企业运作、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以及有着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等优势;学校教师有着组织教学知识的丰富经验。企业人员可以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为教学提供较真实“仿真”。学校将教师定期派遣到企业,以“访问工程师”,对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培训,同时也学习企业中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切身的体会企业文化。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先后从企业中引入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设计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数位企业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现场指导,使得实训课程更加贴近企业软件真实开发过程。

三、教学方式。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以开发“b/s结构的软件”为项目依托,在教学中,积极地采用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等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通过采取网络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项目软件进行源码、文档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在学校可以访问企业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将教学中产生的资源上传到企业,方便企业人员对学生的指导。通过采取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同时可以提升教学的知识数量,使得在相同时间内传授的知识更多。教学软件的采取,可以及时将操作演示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播放软件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能很快地进行知识的运用。在教学中,还采取了多元考核的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来自企业的指导老师以及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一个人评价方式,这是种较为合理的多元评价方式。

四、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中“两个主体”,共同担负高职教育的使命、质量。高职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就业,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符合企业的需求,更容易就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在“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组织上,特意安排了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了就业方面的指导,包括企业对软件技术专业技能方面人才需求、企业员工常见的纪律、企业对员工软实力的需求等方面。通过企业员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得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就业的务实性。

五、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室)。

学校专业机房是为教学班级进行整体性开放学习的场所,针对学生领悟性不一致的情况,为了保障教学效果,企业在学校设置了工作室。工作室一方面可以为企业人员提供办公地场所,另一方面也为提高领悟性较差或者需要提高专业技能的学生一个场所和机会。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工作室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对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帮助。

总结。

校企合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其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不到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高职教育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安雪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第2期.

[2]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年第3期.

[3]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4月.

培养环境科学综合能力的方法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篇课文,有多种读法,可以出现多种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如教学古诗时,通过看图,展示观察能力的个性;品词析句,展示理解能力的个性;凭借想像,展示思维的个性;朗读竞赛,展示口语交际能力的个性;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展示设计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个性。让语文教育真正实现一个一特色,一生一个性理想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二、调动全员参与,培养主动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的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轻松、和谐、主动地学习。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一课,新课伊始,有个学生质疑“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妥。原因是,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前提下,使用后归还,而文中产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需归还,这不是‘借箭’是‘骗’箭。”话音刚落,课堂上举手的一大片,学生跃跃欲试。此时,这位老师便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用“借箭”是可以的。因为船射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相的箭”,这不是说箭收到了表示感谢吗?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这不是真心感谢,而嘲讽,意思是:曹操,你上当了,白白损失了士万多枝箭。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借”字含义深刻,诸葛亮得到这十万枝箭不是不还,是“有借有还”。多数学生认为:“骗”字含贬义,用了“骗”就人世间影响诸葛亮的形象,这个借字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以看出他是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从这一教例可以看出,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大胆放手,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会一步步形成和提高的。

三、优化合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1、组织调控。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式。尤其是探究性合作学习更讲究这一点,不仅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还需人数适宜,搭配科学,组织得当,这样的小组合作利于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火花,形成竞争机制,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2、激励竞争。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讨论,则显得更能激起学生生命意识的欲望。如教学《长征》一诗时,为了突现探究性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时,课末设疑:中国工农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险,深受世人称颂,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人是怎么称颂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探求欲望促使思维火花的碰撞,此时此刻合作探究的主动性性立即产生。不多久,各小组的代表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各种新奇有趣的学习效果都产生于小组中每位同学的优势,真正实现共同探究学习、共同提高探究能力。

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梯。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潜心挖掘探究资源,精心设计探究内容,加之教学上的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未来的希望就属于今天的孩子。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题的论文

摘要:作业作为广告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有效的巩固知识、促进教学等,同时作业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广告学作业设置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作业的相关概念。

(一)作业作业的概念有多种,辞海中将作业定义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1]。《实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到:作业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由学生独立从事的学习活动[2]。因此笔者将作业理解为:作业是由老师根据教学目的和目标而布置,为巩固知识、提高技能、促进教学等,由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

(二)作业的分类根据笔者对作业相关理论的整理分析,以时间为维度作业可分为两大类: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

1、课内作业:又被称为课堂作业,即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各种任务和练习等。如口头形式、书面形式、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等。

2、课外作业:与课内作业是相对的,指的是学生在上课时间之外,根据任课老师的安排完成的学习任务及活动。

(三)广告学的作业设置根据上述作业的相关概念,笔者认为“广告学的作业设置”即针对广告学的学生,任课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根据课程内容及广告学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对课内及课外作业进行科学化设计与制定的行为。

二、作业的功能。

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又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以下功能:。

(一)对学生而言:首先,作业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完成作业,便于学生对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使课堂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拓展与深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并应用理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次,完成作业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作业中通过同学间的沟通,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完成作业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因人而异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

(二)对教师而言:通过作业的完成,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师有针对性的改善教学环节;同时,作业设置题目的好坏,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业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三、广告学作业设置的意义。

对于广告学作业的设置及探索主要有以下方面意义:。

(一)可以使广告学的作业设置更加合理,从而减少学生抄袭应付的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及质量,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

(二)可以使广告学的作业设置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作业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设置得当、巧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对广告学作业设置的研究,可以使广告学专业的老师在作业设置方面多投入一些精力,使广告学作业设置的探索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业对教学及学生的促进作用。

(三)可以探索广告学的作业设置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作业这个途径,能够养成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锻炼他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掘他们打破常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出一个广受社会欢迎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对于广告学作业的设置及探索将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培养广告学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能力是指“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3]从定义中得知,创新能力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和实践而体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在后天不断的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升。而作业正是一种“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从事的学习实践”,通过课堂和课外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不断训练中得到提高。因此,作业是培养广告学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可以促进对广告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提到:“…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与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具有重要意义。”广告学作业就是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设定的一个个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作业时,需要根据要求进行自我思考、分析、同学间相互交流与讨论等,发挥各自的优势,从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能力也正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发展,在平时点滴经验的积累中得到提升。因此,广告学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在不断的分析和思考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方式,是教师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更是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靠科学的作业设置为前提。因此,对于广告学作业设置的探索研究,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贺莉.浅谈创新能力的培养[n/ol].吉林日报,2015.。

校企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探索论文

1972年6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大会第一次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的名称确定下来,明确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1973年我国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环境类学科开始建设,经过了萌芽和起步阶段(1973~1983年)、发展阶段(1983~1992年)和深化扩展阶段(1992年至今)。截至,我国环境类学科共设有7个专业,300余所高校共开设655个专业点,已形成一个具备培养不同层次环境专业人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的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教育体系。环境科学专业作为环境保护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伴随着国家建设与环保事业的发展,该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环保工程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245个高校设置该专业(20统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表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对环保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应该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但由于工科基础相对薄弱,实践教学平台相对欠缺,与企业接触少,企业必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等诸多方面,势必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培养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实践能力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改革思路与措施。

校企合作是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种模式,是在教育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提高实践基地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在技能方面的实际需求,与高校共同设置专业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该模式目标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学生也可以通过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评价等途径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随着当前社会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已逐渐被接受。

(1)学生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

(2)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3)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与开发;

(4)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5)领取绩效工资,考核成绩和绩效工资相挂钩,激发了学生学习实践和工作的热情,也可以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我校以特色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与实践能力提高为基础,力求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与企事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在基础学习阶段突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在专业培养阶段突出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使得毕业生在掌握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实现多层次化培养。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积极推进名企名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合知名企业加快建立一批产学研实习基地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作的企业主要为环境领域的相关企业,如从事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武汉境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环境治理、能源管理及循环经济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的湖北吉隆危废处理技术有限公司;集水污染、废气、固体废弃物治理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工程设计与总承包、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境,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全过程,熟悉企业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基本模式与流程,了解企业文化,逐步熟悉国内外环保产业市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造就符合企业需要的环境人才。

3.1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

校企共建环境科学专业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在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掌握的技能、任务目标,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或工程项目实施,学生接受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管理。这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120人,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实践能力强,学习成绩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屡创佳绩,毕业论文的质量较好。由于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类环境保护人才的能力要求,毕业生就业后得到了聘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3.2打造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教师均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高层次学历,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师为例,8人均为博士学历。但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校参加工作,实际上与社会实际接触的机会较少,没有多少社会、企业工作历练,缺少动手能力的训练。然而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基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专业创新和实践人才的关键之一。各校应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锻炼。除了教师自身的校内培训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基地得到提升。特别是具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潜质的青年教师在校企共建培养人才新模式中可以快速成长,收获颇丰,实现教师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