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报告大全(14篇)

时间:2023-12-06 11:33:51 作者:梦幻泡

在各种商业和管理领域中,情况报告常被用于跟踪和监测市场动向、竞争对手情报和内部绩效数据等。情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调查研究在全县学校范围内进行。

1.课程开始。据统计,全县*所有中小学都可以将劳动课程纳入课程,每周不少于*全学段劳动专题教育不少于课时和全学段*课时的课程设置要求,课程开学率达到100%。实际上,有的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有的学校安排打扫、整理内务个学校都可以将学生的劳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2.基地建设。*中小学已建成劳动教育基地17个,占53%;在建基地2个,占6%;筹建基地4个,占13%;还有12所学校没有基地。

3.教师培训。*中小学有专职劳动教育教师*人,兼职教师多为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教师培训多为教师自学。

4.资金投入。*中小学共投资年度经费*一万元,专项资金约*万元,资金来自办公资金。

5.选择教材。*所学校中有*学校有劳动教育教材,但教材版本不同,种类繁多。*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指南》和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技术》大多是两个版本,少数学校出版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第一,课时设置。虽然每个学校都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开设足够的劳动教育课程,但由于各种因素,劳动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课,或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被其他文化课程占用,或简单地等同于清洁,难以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功能。

二是师资力量。据统计,全县劳动教育。

课程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有限的专职教师也是从学校紧张的师资资源中艰难挤挪出的,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有劳技专长的兼职教师。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专门的劳动教育培训,多是以工促学,工学结合,自学致用。

三是教材选用方面。整体上,各校缺教材,缺少统编教材,甚至无教材。教材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载体,学校的劳动教育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变得随意,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四是经费投入方面。各校的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普遍吃紧,个别学校零投入。一方面是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劳动教育基地,无法开展劳动实践,没必要投入;一方面是办公经费的确有限,无法挤出更多经费。

五是劳动实践方面。除了职教学校专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顶岗实习外,普通中小学校的劳动实践形式多以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学生在学校租种田地锄草、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居多,学生难以学得劳动技术。

一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形式,重在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和谐统一关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此,要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特色发展,推进立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三要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促进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互相配合,保持一致。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互相配合,思想认识上必须保持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的主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对于一个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时通过学校教育途径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家庭教育则能实现。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集合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过去,我们对于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

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

加强辛勤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改善民生、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从一定意义说,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辛勤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辛勤劳动并以此为荣,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这是教育的重点与方向。在教材设计中,鼓励学生从小主动辛勤劳动,践行孝敬父母、尊重老师、乐于助人等德行,通过日积月累的点滴劳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以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感悟自身的变化与成长,理解辛勤劳动对于丰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努力奋进、自主追求与实现梦想的勇气。

加强诚实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所谓“诚实劳动”,在于敬业实干,热爱并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扬工匠精神;还在于发乎本心,遵循天道。***总书记在讲到“诚实劳动”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意义时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诚者,天之道也。”每个人要从集体利益出发,不弄虚作假、消极怠工,要诚实劳动,遵守职业道德,学习并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诚实劳动教育的实践中,重在学生“诚”的品质的培养。在教材设计中,案例式“探究与分享”栏目能够塑造劳动楷模形象,用榜样力量引导学生践行以“诚”待劳,以实干实现自身价值;设计“拓展空间”“相关链接”等栏目,将“诚实劳动”提升到劳动者的义务与使命的高度,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提倡“创造性劳动”,重点培养一支专业技能过硬、自主创新能力高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发展。在教材设计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阅读感悟”等栏目讲述古代人民劳动创造改变生活的故事,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其实是学校和家长都普遍重视学习成绩,而对劳动教育关注不足。甚至,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衣来伸手,饭来找口,几乎变相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导致很多孩子缺乏正确的“劳动观”。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料理家务、不珍惜粮食,认为父母的大包大揽天经地义,乱扔垃圾不珍惜环卫人员的劳动等等。久而久之,缺乏自理能力,不懂得自强感恩,甚至形成以体力劳动为耻的错误观念。

最近湖北省发布《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各地各学校可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可与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课程进行必要统筹。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并开展必要的劳动实践体验。将劳动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将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时废时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当前劳动教育缺位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严峻现实,在家庭中被“软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现状不容乐观。

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从学校层面来看,劳动与技术课程开设率低,课时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些学校甚至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

从社会层面来看,“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及“一夜暴富”等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我们团队在各自的家乡进行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锤炼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从劳动教育开展现状以及劳动教育的普及程度等方面着手。通过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用直观的图文、表格、公益宣传片等方式展示。同时我们团队进行关于劳动教育的科普和调查问卷,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劳动教育、重视劳动教育。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团队成员家乡范围内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群体,针对生源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线上云访谈和线下调研。调查对象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并尽可能的扩大了调查范围,以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三)调查方法。

1.会议调查法:召集组员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谈谈本次调查课题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此课题内容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

2.问卷调查法:以抽样问卷调查为主,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来进行记录,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结论。

3.访谈调查法:活动过程中结合实地访谈进行调查。政府部门以访谈为主。

4.文献调查法:结合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知网、中国期刊、万方数据库等查阅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

最终形成相关论文。

(四)问卷调查。

此次实践活动以“关注劳动教育,丰富教育内涵”为主题,并为之精心设计了问卷。全队共15人,共同选择出了内涵相对全面、覆盖面广的调查问卷。包括16道选择题以及一道主观题,选题方面比较贴切且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五)访谈调查。

(六)调查过程。

进行初步的认识并根据大家的能力将团队分为宣传部、组织部、和秘书部三个小组并选出部长接下来副队长对各部门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队长对本次暑调活动进行前期工作的安排对团队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0年7月29日下午2点30分,组长交流会于腾讯会议成功召开,队长及各组组长参与本次会议。各组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记录汇报,秘书部负责人指出秘书部在前期进行了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并对其归纳总结;组织部负责人表明组织部已初步拟定调查问卷;宣传部负责人则表示宣传部已完成预热活动中h5、宣传视频、海报的制作。随后各组组长对访谈内容以及形式展开讨论,确定问卷调查方向。最后,队长强调了团队纪律,并希望团队各组能通力合作,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2020年7月30日12点30分,劳动启航实践队第二次会议于腾讯会议顺利召开,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队长确定了前期准备完成的时间,并对后面正式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安排。随后各组组长分别进行了发言,首先是秘书部负责人强调了活动过程中的礼貌问题,并表示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要有针对性;接着宣传部负责人对宣传材料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组织部负责人对活动纪律以及活动期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强调。在此之后,副队长对其进行了总结,并建议每次访谈后能写下自己的心得。

2020年8月1-4日,是劳动启航实践队成员正式开展社会调查,大家依据原定计划,在这4天进行线上的问卷发放和线上线下的云调查活动。因为疫情的原因,虽然大家不能同往常一样展开集体调查,在各自的家乡积极的进行着暑调活动,在这几天的调查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劳动教育并不了解,而且学校里也没有开设过相关的课程。针对这一现象,队员们在访谈的过程中也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科普。

2020年8月4日12点20分,劳动启航实践队第三次全体会议于腾讯会议成功召开,劳动启航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首先,副队长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大家在后期的实践中再接再厉。接着秘书部负责人针对采访对象提出相关要求;随后,宣传部负责人主要说明了照片拍摄和上传的相关问题;之后,组织部负责人再次强调了在暑调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注意个人安全;接下来,队长进行后期工作的安排部署,并且呼吁大家在访谈结束后,为采访者科普有关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

2020年8月5-7日,劳动启航实践队展开针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访谈,进行线上的问卷发放和线上线下的云调查的形式。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每一个队员都没有懈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发现相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对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加充分。8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劳动启航实践队顺利地完成了所有云访谈任务。在这7天时间里,劳动启航实践队的成员们依照预期设想按时按量地完成了任务。

2020年8月8日上午9点,劳动启航实践队第四次会议于腾讯会议顺利开展,劳动启航实践队全体队员参加本次会议。队长对后期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强调了报告格式等具体要求,并指出了各个材料的上交时间点。随后,副队长对数据分析提出了要求,强调了图表、内容选择等细节。

本次活动因为疫情原因是各个队员在各自的家乡进行的,在调查的时候扫码填写电子问卷,回收问卷共192份,有效问卷份,总体的有效回收率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excel进行图表分析。

(一)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的性别和人员类别。

此次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象的性别结构(如图1所示)相差有点大,主要是女性占75%,这可能与我们实践队的队员一大部分为女生有一定的关系,而男性相对较少,占有效调查的四分之一。其次,在人员年龄上(如图2所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其中在18-24岁之间占大多数,基本上为实践队的同龄人,有159人,其次是40岁以上的,这群人为实践队的成员父母,有12人,而其他年龄阶段的人较少,各7人。但是本次调查涉及的人员年龄正是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接受和了解信息比较全面和快速,保证了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信性。

2.对劳动教育现状的了解程度以及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在调查的人群里,自认为非常了解的只有4%,有接近一半的人比较了解,占总人数的48%,还有21%的认为自己对劳动教育一点也不了解。调查对象主要是通过观看新闻和网上了解的,其次是通过老师的讲解,由此可见,学校及老师在这方面还是不够重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新闻和上网。

3.对于出台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开展劳动教育最佳时间的看法。

在调查对象中,大家比较偏向于有利于提高动手和动手能力,占31%,有28%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这四种看法的人数相当,大家各有自己的看法。其次,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劳动教育最佳时间为12-18岁,但是也有不少认为是5-12岁,这占总人数的39%,还有10%的人认为18岁以上是最佳教育年龄,剩下的则认为1-5岁比较适宜,这符合了“教育要从小抓”的理念。

4.认为我国中小学存在的劳动教育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7所示),很多调查对象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忽略和轻视劳动教育,劳动课经常被占用,还有就是把劳动作为惩罚手段。这些都会导致中小学生劳动意识缺失,以及对劳动有一种抵抗情绪,不能正确的认识劳动的意义。

5.认为高校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的原因。

如图8所示,经调查认为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主要是自己养成的懒惰习性,也有33%的人认为是因为当今的社会风气,轻视劳动的消极影响。当今社会,像环卫工人刚刚扫过地行人又扔垃圾,这种不尊重劳动的行为比比皆是,让人心寒。

6.对于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建议。

在调查对象中,有大部分人认为可以通过增强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教育内容、加大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力度以及增强各种劳动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次数等方式进行。大学生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比中小学生更迫切地需要带着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走上工作岗位。所以高校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在调查中(如图所示),大家认为进行一定量的劳动实践活动和开展劳动教育技术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进行家务劳动也是职责所在,不可推卸。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大家对于劳动的兴趣。

1、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形式,重在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2、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和谐统一关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鬼,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此,要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进-步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特色发展,推进立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3、要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促进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4、要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及方式方法。要坚持思想引领,不仅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要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有正确的态度。让孩子知道是为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质。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当然,成人要给以具体指导、帮助,督促孩子按时把事情做好,千万不可包办代替。

6、要提高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

另外,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以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7、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对劳动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

8、适时地进行表扬。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事,要及时地给以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亲切的拥抱,夸-声真能干。

通过这次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了解到,大家普遍认为劳动教育应该从小培养,从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才是根本,当然,劳动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孩子全面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劳动教育是为了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来源于辛勤劳动。但可惜的是,劳动教育已经了最容易被忽视的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各级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而当务之急是要思考和研究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转变观念和评价机制。落实劳动教育,应该把学生劳动课程学习、劳动实践锻炼、创新性劳动成果以及劳动习惯养成、劳动品质形成,纳入全面的考核评价内容,以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重视劳动教育、践行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五育本应并重,要真正夯实劳动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对教育"唯分数”的社会需求,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使命,把劳育作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悦心的重要手段,让劳动教育成为孩子的"成长营养”、终身受益的法宝、撬动幸福人生的强而有力的支点。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大学生是劳动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大学生也需要通过劳动教育不断完善自己,其作为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比中小学生更迫切地需要带着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走上工作岗位。劳动教育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社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从而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对个体来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对于社会来说,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动模范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成为社会的好风气;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力求家校协同跟进。落实劳动教育除了学校精心构建劳动课程体系,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外,还应该把家校协同共育作为突破口,鼓励家长成为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同行者。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起锚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劳动启蒙教育的主导者和首席老师。家长一方面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引导孩子扣好劳动教育的第一-粒扣子。另-方面要把家庭劳动日常化,有意识地安排孩子洗碗洗衣、扫地擦窗、淘菜做饭、叠被铺床、整理衣橱,让孩子有更多“童稚携壶浆”的劳动实践,让家庭发挥出劳动教育基地的最大化作用。特别是目前孩子宅家抗疫,在居家学习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在更多的家务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习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1]劳动教育.在线汉语字典。

[2]任海滨,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党支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

[3]季平,民进黑龙江省委会,2019.03.01。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目前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xx在全县学校范围内有针对的开展了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研究以全县xx所中小学校为对象,其中,普通高中xx所,职业高中xx所,完全中学xx所,初中及九年制学校xx所,小学xx所。主要通过发放统计表和书面调研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落实、教师配备、教材选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

1.课程开课情况。经统计,全县xx所中小学,都能将劳动课纳入课表,落实每周不少于xx课时、全学段劳动专题教育不少于xx课时的课程设置要求,开课率达到100%。在实际开课当中,有的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有的学校安排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等。各校都能将学生劳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2.基地建立情况。xx所中小学,已建有劳动教育基地17个,占比53%;在建基地2个,占比6%;筹建基地4个,占比13%;还有12所学校无基地。

3.师资培训情况。xx所中小学,有劳动教育专职教师xx人,兼职教师多由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担任,教师培训多以教师自学为主。

4.经费投入情况。xx所中小学共投入年度经费约xx万元,专项经费约xx万元,经费都来自办公经费。

5.选用教材情况。xx所学校中有xx所学校有劳动教育教材,但教材版本不一,各种各样。其中以xx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指南》和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技术》两个版本居多,也有少数学校编印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从统计的基本情况来看,当前我县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课时设置方面。虽然各校都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有关文件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劳动教育课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课表,或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被其它文化课挤占,或简单将其等同于打扫卫生,难以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功能。

二是师资力量方面。从统计数据看,全县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有限的专职教师也是从学校紧张的师资资源中艰难挤挪出的,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有劳技专长的兼职教师。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专门的劳动教育培训,多是以工促学,工学结合,自学致用。

三是教材选用方面。整体上,各校缺教材,缺少统编教材,甚至无教材。教材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载体,学校的劳动教育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变得随意,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四是经费投入方面。各校的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普遍吃紧,个别学校零投入。一方面是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劳动教育基地,无法开展劳动实践,没必要投入;一方面是办公经费的确有限,无法挤出更多经费。

五是劳动实践方面。除了职教学校专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顶岗实习外,普通中小学校的劳动实践形式多以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学生在学校租种田地锄草、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居多,学生难以学得劳动技术。

劳动教育缺失,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机会减少,造成当前中小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鄙视劳动,也不珍惜劳动成果。为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形式,重在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和谐统一关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此,要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特色发展,推进立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三要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促进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四要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及方式方法。要坚持思想引领,不仅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要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互相配合,保持一致。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互相配合,思想认识上必须保持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的主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对于一个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时通过学校教育途径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家庭教育则能实现。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集合

前言:劳动作为重要的技能之一,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城郊小学教育中,就要从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出发,明确教育重点与要点,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式,解决教育中得到问题。教师也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学生劳动能力情况,制定适合教育计划,确保教育的顺利开展。

思想的提升才能确保行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城郊小学教育中,就要从转变家长与教师观念入手,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一些家长在教育中认为孩子只需要学习好知识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完成家务活等。也正是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使得许多孩子自理能力不足。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做好思想观念的转变工作,发挥劳动教育作用。第一,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树立榜样吧的基础上做好转变工作,以理性的角度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采取正面积极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第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中要发挥家长引导作用,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第三,转变家长教育观,主动帮助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学校通过开展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转变自身态度,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1]。

(一)落实保障机制。

首先,转变城郊小学劳动教育现状,打造综合素质高与专业实力强的教育团队,保证薪资待遇等方面的合理性,确保劳动教育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还要结合城郊小学教育特色,邀请专业人员参与教育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中也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在更新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专业实力,实现劳动教育职业化发展。其次,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由于劳动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在城郊小学教育中就要从开发利用周边资源出发,做好场所与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展现劳动教育优势,满足劳动教育发展需求。最后,做好监督与管理。相关部门要主动落实上级要求,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主动将劳动教育纳入到教育计划中,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获取信息反馈,整合教育内容。进行劳动教育评价就要从完善评价体系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坚持从多样性与灵活性出发,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具体中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

(二)明确教育渠道。

首先,从学科融入出发,展现劳动教育优势。由于劳动教育注重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就要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展现教育优势。通过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在展现劳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劳动能力。如语文、品德教育有着丰富的劳动内容,所以教师需要挖掘不同学科中的劳动教育素材,实现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展现教育作用,挖掘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全面性。

其次,引入劳动活动。

第一,班级作为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就要采取多样化活动,如手抄报、黑板报比赛等,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提升学生对劳动的认识。第二,虽然小学生主要以家庭与学校教育为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接受到社会教育。因此在教育中就要从加强与社会联系出发,利用公益活动等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三,将劳动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结合在一起,展现教育优势,发挥教育作用。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街道义扫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意义。通过开发城郊小学周边的资源,可以建设一些劳动教育设施,为城郊小学劳动教育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的劳动和学习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例如,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开发园艺、养殖或者种植等校本课程内容。让学生借助“农耕园”进行劳动学习。教材内容可以是本校教师编制的,能够拓展当前劳动教育的渠道,有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劳动参与热情。在学校生活中,培养学生劳动过程中的集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是每个人的“大家庭”,班级是一个个“小家庭”,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需要爱护环境并且为家庭负责,在午后放学之后安排学生负责洒水或者清扫工作,利用这种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发挥正面效果。

最后,落实课程要求。第一,在城郊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时要确保课时的充足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课程作为开展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就要结合劳动教育特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实践活动转变学生思想认识。所以城郊小学教育中需要严格按照新课标中的内容,落实相关课程,严禁出现占用等现象,同时还要制定教育计划,布置劳动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学校中也要认识到课程灌流的重视度,真正将课程与课时落实得到具体中去,确保教育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育中需要严格按照就地取材原则,掌握学生需求,与本地具体情况进行融合,挖掘适合的教育资源。在讲述劳动知识时还要增加观念、技能与习惯等教育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去。第二。丰富教育内容。由于城郊小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坚持从内容丰富与具体出发,严禁将单纯的体力劳动等作为教育重点。而是要从不同的教育形式出发,在保证内容丰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彰显劳动教育优势[3]。

(三)开展家校合作。

在城郊小学学生劳动教育中,家庭作为重要的教育组成之一就要从展现家庭教育作用入手,利用家长的言行与观念对学生产生出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中需要学校主动与家庭之间进行合作,确保教育思想的准确性,为学生劳动教育开展奠定基础。家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就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对教育内容进行补充与延伸。首先,共同探讨适合的教育方法,制定科学教育方法,保证被教育全面性。其次,要建立出高效的沟通渠道,借助微信、网络等方式推送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双方掌握堆放情况。最后,探索适合的教育机制,借助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情况。同时还可以向家长提出教育标准与要求,发挥家长监督作用。家长只有鼓励与支持孩子参与劳动,才能转变孩子的价值观念,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则要及时为家长提供指导与帮助,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就要从创新劳动教育内容入手,结合城郊小学教育特点,真正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到教育计划中去,发挥劳动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也要主动与家长进行合作,探索适合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晓燕.对城郊学生劳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3,(17):5-7.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应当重视的重点,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培養十分重要,因此教育建设应当做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期下,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劳动意识,其原因在于现代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受家庭教育影响,很多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大学生自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也许会随着年岁增长淡化,但很难完全消失,代表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5月1日-5月4日对系部教师及17级、18级、19级学生分别开展劳动教育相关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当前我校大学生均为95后学生,大部分学生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中,从小学到大学,劳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另外,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中也缺乏此类教育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学时数比例远远低于在校总学时数。在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习惯:

1、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尊重校内保洁及勤工俭学学生劳动成果。在学校中随处可见教室墙壁、书桌上的脚印和乱涂乱画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纸屑、垃圾,食堂里剩饭剩菜成堆。很多学生无视父母辛苦,在消费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互相攀比。

2、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偷懒耍滑,一些必要的劳动比如个人清洁卫生也不愿意做,有的甚至在校期间没有打扫过寝室教室卫生,很少清洗自己的衣服和被褥,假期回家不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劳动意识淡漠,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好逸恶劳,旷课违纪甚至考试时弄虚作假。

1、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2、从学校层面来看,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较少。

3、从社会层面来看,学生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混张文凭只需拿到好分数,不需要有积极的劳动意识。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只是分数的竞争,没有人会对劳动的积极性进行竞争。同时受某些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

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学生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对于参与社会竞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入手,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入情入理地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2、加强劳动方面的教育。首先,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创造者。国和民是密不可分的,爱国必爱民,爱民必爱国,这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涵义。再次,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课教育,而且要参加适当的劳动,使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以保证劳动的安全和劳动的质量。

3、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劳动教育应符合学生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开展形式应多样化,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训、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正感情,培养全面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素质,锻炼大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例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发明创造,实践操作,装扮校园,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结合社区义诊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技能展示,提高学生劳动意识。重视每一次劳动成果,可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大家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4、完善劳动教育体制。

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制,使其更加规范化,日常化和习惯化。学校根据劳动教育需求,制定劳动教育计划,依照计划有序进行引导、实践教学,针对未能完成分配劳动事务或工作质量较低的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或处罚。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应当重视的重点,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培養十分重要,因此教育建设应当做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期下,现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劳动意识,其原因在于现代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同时受家庭教育影响,很多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大学生自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也许会随着年岁增长淡化,但很难完全消失,代表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5月1日-5月4日对系部教师及17级、18级、19级学生分别开展劳动教育相关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当前我校大学生均为95后学生,大部分学生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中,从小学到大学,劳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另外,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中也缺乏此类教育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学时数比例远远低于在校总学时数。在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习惯:

1、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尊重校内保洁及勤工俭学学生劳动成果。在学校中随处可见教室墙壁、书桌上的脚印和乱涂乱画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纸屑、垃圾,食堂里剩饭剩菜成堆。很多学生无视父母辛苦,在消费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互相攀比。

2、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偷懒耍滑,一些必要的劳动比如个人清洁卫生也不愿意做,有的甚至在校期间没有打扫过寝室教室卫生,很少清洗自己的衣服和被褥,假期回家不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劳动意识淡漠,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好逸恶劳,旷课违纪甚至考试时弄虚作假。

1、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2、从学校层面来看,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较少。

3、从社会层面来看,学生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混张文凭只需拿到好分数,不需要有积极的劳动意识。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只是分数的竞争,没有人会对劳动的积极性进行竞争。同时受某些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

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学生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对于参与社会竞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入手,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入情入理地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2、加强劳动方面的教育。首先,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创造者。国和民是密不可分的,爱国必爱民,爱民必爱国,这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涵义。再次,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课教育,而且要参加适当的劳动,使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以保证劳动的安全和劳动的质量。

3、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劳动教育应符合学生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开展形式应多样化,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训、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正感情,培养全面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素质,锻炼大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例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发明创造,实践操作,装扮校园,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结合社区义诊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技能展示,提高学生劳动意识。重视每一次劳动成果,可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大家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4、完善劳动教育体制。

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制,使其更加规范化,日常化和习惯化。学校根据劳动教育需求,制定劳动教育计划,依照计划有序进行引导、实践教学,针对未能完成分配劳动事务或工作质量较低的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或处罚。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

加强辛勤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改善民生、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从一定意义说,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辛勤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辛勤劳动并以此为荣,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这是教育的重点与方向。在教材设计中,鼓励学生从小主动辛勤劳动,践行孝敬父母、尊重老师、乐于助人等德行,通过日积月累的点滴劳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以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感悟自身的变化与成长,理解辛勤劳动对于丰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努力奋进、自主追求与实现梦想的勇气。

加强诚实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所谓“诚实劳动”,在于敬业实干,热爱并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扬工匠精神;还在于发乎本心,遵循天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诚实劳动”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意义时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诚者,天之道也。”每个人要从集体利益出发,不弄虚作假、消极怠工,要诚实劳动,遵守职业道德,学习并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诚实劳动教育的实践中,重在学生“诚”的品质的培养。在教材设计中,案例式“探究与分享”栏目能够塑造劳动楷模形象,用榜样力量引导学生践行以“诚”待劳,以实干实现自身价值;设计“拓展空间”“相关链接”等栏目,将“诚实劳动”提升到劳动者的义务与使命的高度,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提倡“创造性劳动”,重点培养一支专业技能过硬、自主创新能力高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发展。在教材设计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阅读感悟”等栏目讲述古代人民劳动创造改变生活的故事,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其实是学校和家长都普遍重视学习成绩,而对劳动教育关注不足。甚至,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衣来伸手,饭来找口,几乎变相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导致很多孩子缺乏正确的“劳动观”。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料理家务、不珍惜粮食,认为父母的大包大揽天经地义,乱扔垃圾不珍惜环卫人员的劳动等等。久而久之,缺乏自理能力,不懂得自强感恩,甚至形成以体力劳动为耻的错误观念。

最近湖北省发布《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各地各学校可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可与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课程进行必要统筹。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并开展必要的劳动实践体验。将劳动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将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时废时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当前劳动教育缺位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严峻现实,在家庭中被“软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现状不容乐观。

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从学校层面来看,劳动与技术课程开设率低,课时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些学校甚至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

从社会层面来看,“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及“一夜暴富”等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我们团队在各自的家乡进行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锤炼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从劳动教育开展现状以及劳动教育的普及程度等方面着手。通过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用直观的图文、表格、公益宣传片等方式展示。同时我们团队进行关于劳动教育的科普和调查问卷,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劳动教育、重视劳动教育。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团队成员家乡范围内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群体,针对生源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线上云访谈和线下调研。调查对象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并尽可能的扩大了调查范围,以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三)调查方法。

1.会议调查法:召集组员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谈谈本次调查课题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此课题内容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

2.问卷调查法:以抽样问卷调查为主,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来进行记录,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结论。

3.访谈调查法:活动过程中结合实地访谈进行调查。政府部门以访谈为主。

4.文献调查法:结合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知网、中国期刊、万方数据库等查阅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

5.统计调查与综合归纳法:对问卷调查、访谈结果进行统计与总结,高度凝练、集成,提炼观点,围绕着政府的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总结成调查报告,最终形成相关论文。

(四)问卷调查。

此次实践活动以“关注劳动教育,丰富教育内涵”为主题,并为之精心设计了问卷。全队共15人,共同选择出了内涵相对全面、覆盖面广的调查问卷。包括16道选择题以及一道主观题,选题方面比较贴切且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五)访谈调查。

(六)调查过程。

2020年7月26日,在队长的组织下于腾讯会议举行了团队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伊始,队长艾丽丝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团队调查目标和方向。随后,每个队员都进行了自我介绍,进行初步的认识,并根据大家的能力将团队分为宣传部、组织部、和秘书部三个小组并选出部长,接下来,副队长对各部门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队长对本次暑调活动进行前期工作的安排,对团队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0年7月29日下午2点30分,组长交流会于腾讯会议成功召开,队长及各组组长参与本次会议。各组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记录汇报,秘书部负责人指出秘书部在前期进行了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并对其归纳总结;组织部负责人表明组织部已初步拟定调查问卷;宣传部负责人则表示宣传部已完成预热活动中h5、宣传视频、海报的制作。随后各组组长对访谈内容以及形式展开讨论,确定问卷调查方向。最后,队长强调了团队纪律,并希望团队各组能通力合作,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2020年7月30日12点30分,劳动启航实践队第二次会议于腾讯会议顺利召开,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队长确定了前期准备完成的时间,并对后面正式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安排。随后各组组长分别进行了发言,首先是秘书部负责人强调了活动过程中的礼貌问题,并表示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要有针对性;接着宣传部负责人对宣传材料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组织部负责人对活动纪律以及活动期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强调。在此之后,副队长对其进行了总结,并建议每次访谈后能写下自己的心得。

2020年8月1-4日,是劳动启航实践队成员正式开展社会调查,大家依据原定计划,在这4天进行线上的问卷发放和线上线下的云调查活动。因为疫情的原因,虽然大家不能同往常一样展开集体调查,在各自的家乡积极的进行着暑调活动,在这几天的调查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劳动教育并不了解,而且学校里也没有开设过相关的课程。针对这一现象,队员们在访谈的过程中也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科普。

2020年8月4日12点20分,劳动启航实践队第三次全体会议于腾讯会议成功召开,劳动启航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首先,副队长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大家在后期的实践中再接再厉。接着秘书部负责人针对采访对象提出相关要求;随后,宣传部负责人主要说明了照片拍摄和上传的相关问题;之后,组织部负责人再次强调了在暑调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注意个人安全;接下来,队长进行后期工作的安排部署,并且呼吁大家在访谈结束后,为采访者科普有关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

2020年8月5-7日,劳动启航实践队展开针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访谈,进行线上的问卷发放和线上线下的云调查的形式。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每一个队员都没有懈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发现相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对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加充分。8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劳动启航实践队顺利地完成了所有云访谈任务。在这7天时间里,劳动启航实践队的成员们依照预期设想按时按量地完成了任务。

2020年8月8日上午9点,劳动启航实践队第四次会议于腾讯会议顺利开展,劳动启航实践队全体队员参加本次会议。队长对后期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强调了报告格式等具体要求,并指出了各个材料的上交时间点。随后,副队长对数据分析提出了要求,强调了图表、内容选择等细节。

本次活动因为疫情原因是各个队员在各自的家乡进行的,在调查的时候扫码填写电子问卷,回收问卷共192份,有效问卷份,总体的有效回收率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excel进行图表分析。

(一)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的性别和人员类别。

此次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象的性别结构(如图1所示)相差有点大,主要是女性占75%,这可能与我们实践队的队员一大部分为女生有一定的关系,而男性相对较少,占有效调查的四分之一。其次,在人员年龄上(如图2所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其中在18-24岁之间占大多数,基本上为实践队的同龄人,有159人,其次是40岁以上的,这群人为实践队的成员父母,有12人,而其他年龄阶段的人较少,各7人。但是本次调查涉及的人员年龄正是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接受和了解信息比较全面和快速,保证了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信性。

2.对劳动教育现状的了解程度以及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在调查的人群里,自认为非常了解的只有4%,有接近一半的人比较了解,占总人数的48%,还有21%的认为自己对劳动教育一点也不了解。调查对象主要是通过观看新闻和网上了解的,其次是通过老师的讲解,由此可见,学校及老师在这方面还是不够重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新闻和上网。

3.对于出台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开展劳动教育最佳时间的看法。

在调查对象中,大家比较偏向于有利于提高动手和动手能力,占31%,有28%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这四种看法的人数相当,大家各有自己的看法。其次,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劳动教育最佳时间为12-18岁,但是也有不少认为是5-12岁,这占总人数的39%,还有10%的人认为18岁以上是最佳教育年龄,剩下的则认为1-5岁比较适宜,这符合了“教育要从小抓”的理念。

4.认为我国中小学存在的劳动教育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7所示),很多调查对象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忽略和轻视劳动教育,劳动课经常被占用,还有就是把劳动作为惩罚手段。这些都会导致中小学生劳动意识缺失,以及对劳动有一种抵抗情绪,不能正确的认识劳动的意义。

5.认为高校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的原因。

如图8所示,经调查认为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主要是自己养成的懒惰习性,也有33%的人认为是因为当今的社会风气,轻视劳动的消极影响。当今社会,像环卫工人刚刚扫过地行人又扔垃圾,这种不尊重劳动的行为比比皆是,让人心寒。

在调查对象中,有大部分人认为可以通过增强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教育内容、加大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力度以及增强各种劳动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次数等方式进行。大学生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比中小学生更迫切地需要带着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走上工作岗位。所以高校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在调查中(如图所示),大家认为进行一定量的劳动实践活动和开展劳动教育技术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进行家务劳动也是职责所在,不可推卸。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大家对于劳动的兴趣。

1、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形式,重在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2、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和谐统一关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鬼,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此,要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进-步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特色发展,推进立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3、要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促进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4、要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及方式方法。要坚持思想引领,不仅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要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有正确的态度。让孩子知道是为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质。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当然,成人要给以具体指导、帮助,督促孩子按时把事情做好,千万不可包办代替。

6、要提高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

另外,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以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7、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对劳动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

8、适时地进行表扬。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事,要及时地给以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亲切的拥抱,夸-声真能干。

通过这次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了解到,大家普遍认为劳动教育应该从小培养,从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才是根本,当然,劳动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孩子全面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劳动教育是为了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来源于辛勤劳动。但可惜的是,劳动教育已经了最容易被忽视的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各级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而当务之急是要思考和研究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转变观念和评价机制。落实劳动教育,应该把学生劳动课程学习、劳动实践锻炼、创新性劳动成果以及劳动习惯养成、劳动品质形成,纳入全面的考核评价内容,以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重视劳动教育、践行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五育本应并重,要真正夯实劳动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对教育"唯分数”的社会需求,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使命,把劳育作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悦心的重要手段,让劳动教育成为孩子的"成长营养”、终身受益的法宝、撬动幸福人生的强而有力的支点。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大学生是劳动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大学生也需要通过劳动教育不断完善自己,其作为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比中小学生更迫切地需要带着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走上工作岗位。劳动教育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社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从而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对个体来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对于社会来说,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动模范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成为社会的好风气;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须力求家校协同跟进。落实劳动教育除了学校精心构建劳动课程体系,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外,还应该把家校协同共育作为突破口,鼓励家长成为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同行者。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起锚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劳动启蒙教育的主导者和首席老师。家长一方面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引导孩子扣好劳动教育的第一-粒扣子。另-方面要把家庭劳动日常化,有意识地安排孩子洗碗洗衣、扫地擦窗、淘菜做饭、叠被铺床、整理衣橱,让孩子有更多“童稚携壶浆”的劳动实践,让家庭发挥出劳动教育基地的最大化作用。特别是目前孩子宅家抗疫,在居家学习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在更多的家务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习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1]劳动教育.在线汉语字典。

[2]任海滨,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党支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

[3]季平,民进黑龙江省委会,2019.03.01。

劳动教育情况报告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文档为doc格式。

学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的情况说明报告

为了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理解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释,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持续奋斗的伟大历程,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知》(教党„20-‟2号)精神,学校广泛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德育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一)严格遵守升旗制度。

将升旗仪式作为“我的中国梦”教育的重要载体,认真开展十八周周升国旗活动,安排值周领导和值周班进行国旗下讲话。开展十八次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使1300名学生都学会唱国歌,准确理解国旗、国歌、国徽对祖国的象征性含义。班级布置,要求25间教室内都要悬挂中国国旗,张贴中国地图。学校领导利全体师生参与活动,主题“我的中国梦”。学校统筹规划,把全年的各项活动纳入这一主题之中。

(二)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中接受“我的中国梦”思想,培育理想主义情感,自觉履行责任意识,进而增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教育效果。

(三)信念与行动结合。

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把理想和信念转化为树立志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

系列活动中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他们在艰苦险恶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了积极的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我的中国梦”精神和正确的道德理想信念。

劳动教育开展意见报告

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推进期末阶段学生劳逸结合,全面发展,东海小学于本周开展劳动教育周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举行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动员大会,值周老师进行了劳动教育的专题讲座,告诉学生从小就要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感情,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让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幸福,劳动创造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为营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和社区环境,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对学校教室,楼梯,走廊等区域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高效出色地完成任务,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校园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校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接下来,我校将以常态化管理做好此项工作,通过学校三项竞赛、和雅班级的评比为抓手,做实做细,全员参与,养成良好得习惯。

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日常生活劳动的新技能。从缝纽扣、整理橱柜、洗衣服的生活自理小技能,到煎炒蒸煮的高超烹饪技艺,用照片、微视频等方式记录下了自己进行家务劳动的过程和成果,写下自己真实的微感言,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学习和尝试中体验了劳动带来的乐趣、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不少家长都在朋友圈忍不住晒出来:“这下饿不死了,自己会做饭了”……满屏充溢着自豪和欣慰。

本次劳动周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劳动兴趣,培养了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爱卫生的好习惯,同时家庭劳动实践活动也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的情况说明报告

今年以来,公司在主题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中,前四个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了贯彻落实:

*****下午,召开一届一次职代会,全面客观地总结去年工作的同时,对今年工作提出整体安排部署,签订了安全和经营工作责任状。由于会议只安排了半天时间,对会议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当时来不及详细讨论、研究。大会结束之后,我们高度重视,又于*****专门抽出半天时间,专门召开班子扩大会,逐条进行了研究讨论,并明确落实的责任领导。对落实情况,随后向职工代表进行了通报,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此来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向心力。

*****下午,公司召开形势任务目标教育大会,由书记向职工油田公司“增储稳产降成本,创优创效创和谐”和总公司党委“四学四提高”活动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后,讲清公司面临的优势、挑战与对策。

*****下午,召开迎“三八”专题讲座《与孩子一起成长》,由油田作家**给全体女工介绍了他将儿子培养为联合国官员的切身感受与体会,并就大家现场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互动式对话交流。

稳定、基础建设责任状。

*****组织全体中层干部赴********参观培训,学习借鉴其先进配送经验,增进相互了解,打消合作疑虑。随后于*****下午,举行了学习考察体会交流,改进了公司业务流程。

在业务大厅悬挂。

宣传标语。

让大家一进入工作区就感到形势的紧迫进一步营造形势任务教育的长效氛围。

为了巩固和检验主题教育的效果,近期我们又以总公司下发的《*****年形势任务教育应知应会内容》为主,与公司职代会、党群工作会的应知应会内容相结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形势任务教育答题。

通过上述一系列比较大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家切实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变压力为动力,以高昂的热情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建功立业。

去年,公司实际实现销售*******万元,产品利润******万元。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今年计划实现销售*****万元,产品利润*****万元,比上年均增长*****%。

各销售部门按照公司下达的总体,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到直接与医院联系的业务和各直属药店、柜组,加上工作的责任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稽核管理业务;以质量、效率、准确、及时为主攻方向,在储运部、质管部的基础上组建物流中心;强化往来账款管理、费用预算控制和终端客户服务,在保留原建制的同时,新设立综合管理部,形成药品销售中心。

对原分管采购和销售业务的副经理进行对调,由公司质量总监兼任物流中心主任。

今年,总公司下达公司的利润承包指标为*****万元。在完成组织架构改革和班子分工调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理顺业务流程的的基础上,由上至下,上下结合,组织大家围绕如何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承担的任务目标,分别制订配套考核办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思路、新对策。教育和引导大家在新的考核办法中,既要抓住个性化的关键经营管理指标,又要抓住共性化的满意服务指标,以便通过全面提升服务增加值,来进而提高公司的赢利能力。

针对经营中心工作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没有过硬的作风,就难以打胜仗。所以,在主题教育中明确提出,要以“令行禁止,全程负责,高速超前,高质创新”为关键,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话,或行动迟缓、贻误战机,发生拖拉扯皮现象。

全程负责。就是对职责范围的事,善始善终,负责到底。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将问题遗留下来,由他人来处理。

高速超前。就是对看准的事,要讲求速度,超前思维,抓紧落实,提高效率。不失时机,瞻前顾后,行动迟缓,拖上下环节的后腿。

高质创新。就是做一切工作,都要讲求质量,精以求精,想方设法,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创造新业绩、新成果。不畏困难,不因循守旧、循规蹈矩,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下午,总公司召开“主题教育、五大标兵先进事迹”演讲大会时,大会期间,有*名人员中途未经请假,自行提前退场。会后,公司将这起现象作为整顿作风的突破口,明确提出改进措施。今后,凡参加上级会议迟到或早退者,按旷工论处、大会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选先进的资格。通过对当事人进行戒免谈话和大会揭摆不良作风的危害,使大家受到了深刻地警示教育。

欢迎总公司领导和党群部门的各位专家,在检查中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批评与指导意见!

谢谢!

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是关系妇女民生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湖州市吴兴区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将保护妇女劳动权益作为建设“平安吴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从健全工作机制和网络建设,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创新维权服务手段着手,主动发挥妇联优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1.健全工作机制,畅通权益保护渠道。充分发挥区妇联协调服务的职能,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妇女劳动权益的高度重视,确保权益保护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妇女维权有人听、能解决。一是注重源头参与筑基础。发挥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妇联的组织优势,协调推动区政府颁布《吴兴区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分别在妇女与健康、教育、经济、决策管理、社会保障、环境、法律等六大领域明确妇女享有的权益、受到的保护及目标。尤其是,将“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实现男女平等就业与同工同酬,切实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明确列入规划,将“生育保险按规定覆盖城乡用人单位比例、城镇女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妇女就业人员比例”等数据列为重要指标,实行年度统计、动态监测,确保妇女劳动权益受到源头制度保障。二是完善服务网络强合力。加强部门合作,在区法院协调成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和议庭”。

在司法局、萤火虫律师事务所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整合工作资源,发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各类大专院校中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等组成一支429人的维权志愿者队伍,发动一批有工作热情、懂法律知识、会做群众工作的基层妇女干部、调解委员组建一支210人的信访协理员队伍,确保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网络健全有力。三是拓展基层阵地显作用。在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立妇女维权机构,构建了妇联、司法、警务、村(居)委会为一体的维权接访站共240个;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和“妇女之家”,为女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目前已建两新妇女组织411个、“妇女之家”183个。在流动人口较多、妇女劳动权益问题凸显的织里镇,建立“新织里女性平安之家”和“吴美丽工作室”,以全国“三八”红旗手——吴美丽为领军人物,由妇联主席担任工作室副主任,开启了妇联直接参与司法调解、维护女工权益的新实践。

2.强化宣传教育,优化权益保护环境。

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介和自有宣传平台,积极宣传妇女劳动权益法规,确保妇女劳动权益人人知晓、人人保护。

一是抢抓时机集中宣传,增强影响力。将有关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法规列入“六五”普法内容,同步考虑安排、同步宣传教育,紧紧抓住春节、“三八维权周”、“12.4法制宣传日”、安全生产月、劳动监察周、法规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机,在广场、小区、企业等人口密集区域,通过悬挂横幅标语、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开展《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实施办法》、《女职工禁忌劳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良好风尚。

二是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强化渗透力。依托企业、社区(村)“妇女之家”、“职工之家”、“家长学校”、远程教育网络站点等阵地,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进企业、进社区(农村)、进家庭”的“三进”活动,组织维权示范岗创建、法规知识竞赛、法制教育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等活动,并将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内容穿插纳入“文化走亲”、企业文艺表演中,将集中学习教育和日常潜移默化渗透相结合,不断提高妇女群众对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理解及运用水平,增强用工单位执法守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是结合实际重点宣传,提高针对性。针对平等就业权、劳动合同签订、男女同工同酬、女性“四期(经期、孕期、生育和哺乳期)”保护等妇女劳动权益保护中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点,联合法院、工会、司法等部门共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妇女对切身权益的保护意识。联合劳动部门强化就业工作监督检查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严肃查处各类不规范用工行为,督促企业依法用工,为女性平等就业创造条件。

3.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权益保护触角。

以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创新服务手段、深化服务举措,在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中维护妇女权益、实现妇女发展。

一是开展扶贫帮困保障基本权益。充分发挥两新妇女组织的作用,调查排摸单位困难女职工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开展贫困母亲帮扶结对、微心愿认领、大病临时救助等形式,关心女职工的生活状况,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如,振兴阿祥集团已连续六年开展了贫困母亲捐助活动;久立集团、美欣达集团、红鹰集团等两新组织专门建立了冠名慈善基金,用于本企业、结对村困难妇女的临时救助。

二是组织教育培训提高竞争水平。立足农村失地妇女、富余女劳动力的就业致富需求和城镇创业妇女的发展需求,加强同人力社保、科协和各类技能培训机构的协调合作,重点办好妇女创业小户素质提升实务培训班、城镇下岗失业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农村4050失地妇女充分就业培训班。有效利用“南太湖幸福大讲堂”、“青年女农民大讲堂”等平台,扎实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的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妇女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水平。

三是助推创业就业提升发展能力。以“春风送岗位·妇女得实惠”为主题,组织女性用工专场招聘会,帮助妇女提供就业岗位、畅通就业渠道;联合吴兴农村合作银行推出“巾帼创业创新贷款”,为有创业意向的妇女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深入推进与浙江大学妇女组织项目合作,以人员互派、项目互接等形式,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项目指导,帮助妇女实现创业增收;着力推进“以‘培养优秀女经纪人、培育规模加工点、培植加工示范村’的‘三培’模式,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与,帮助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1.企业用工制度仍不规范。《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作了明确规定,当前,虽然大部分企业都与劳动妇女签订合同,合同签约率较高,但由于合同大都是规范性文本,一些合同内容中没有女职工特殊保护、生育保险、企业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甚至还加入延缓生育等一些不利于女职工权益的条款。

2.部分劳动权益时有侵害。虽然法律法规对妇女劳动权益作了大量规定,但在实际施行中,仍然存在保护不周的情况。如,部分企业无视八小时工作制的规定,时常以计件制计算劳动报酬等理由,要求女职工加班加点或让女职工自愿加班加点;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针对女职工“四期”的保护措施。

3.男女平等就业存在挑战。妇女的生理特点和社会分工对她们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用人单位基于经济利益和实际工作考虑,在招聘、培训、提拔、轮岗、加薪等过程中常常优先考虑男性员工,妇女公平享有就业和发展机会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针对两个群体,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女职工和用人单位对各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重视,是维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源头保障。要以妇女为主体,通过开展多层面、多方位的宣传活动,不断丰富女职工的法律知识,提高她们对各项劳动权益的认识,引导妇女有序提出合理诉求,自觉维护自身权益。要以企业为重点,通过广泛、集中的宣传教育活动来增强经营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妇女劳动权益的了解,自觉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障妇女劳动权益。

2.深化两项举措,进一步助推妇女就业。妇女自身的就业水平和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是改善妇女经济地位、维护妇女劳动权益的重要前提。要切实提高妇女就业能力,建立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各职业学校为重点,以农广校、农函大和乡镇文化站、科技培训中心为依托,社会民办培训机构和村级合作组织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不断提高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要不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联合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详细了解妇女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需求、就业能力等情况,主动联系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引导本地劳务中介组织共同构筑劳务供需信息平台,以多种形式向妇女发布劳务信息,畅通妇女就业渠道。

3.突出两项重点,进一步强化权益保障。健全有力的维权保护和执法监察机制,是维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根本保障。要强化维权帮扶,发挥两新妇女组织、女职工委员会、妇女之家的作用,通过协调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解答女职工法律咨询、受理女职工投诉举报、帮扶困难女职工生活等举措,代表和维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大执法力度,联合劳动执法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督促企业按规定与女职工签订合同,落实女职工“四期”保护措施,对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有关规定的企业,要依法严处,立即整顿,为妇女劳动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的情况说明报告

新时代新气象,新呼唤,为切实做好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加强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好少年的必然要求。在利用班会时间多次组织学生学习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在认真研读,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学生进行了的撰写,虽然有的只有短短的只言片语,但是从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学生对“文明”的向往。学校加紧了“文明”的宣传,如:教室卫生、放学秩序、礼貌用语等等。采取“互帮互助”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并在期末评选出四名文明生。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此新安小学组织了学生参与学习学生守则系列活动,活动中我们老师和学生积极性都很高,不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此活动还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促进了同学们的自觉行为意识,使校园文明意识大大提升。

三是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新安小学学生规范文明行为养成。对提高学生综合文明程度,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是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分低中高年级组,分别评选出2名新时代好少年,培树榜样,扬帆远航。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