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微课教案(优质14篇)

时间:2023-11-18 16:32:38 作者:XY字客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以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托,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体育课教案

篮球: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行进间运球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和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教学过程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熟悉球性

1)双手弹拨球

2)环绕颈部交接

3)环绕腹背交接球

4)环绕单腿交接球

5)环绕双腿交接球

6)双手抛接球

7)单手抛接球教学重点:球感教学难点:动作协调

2.组织:每人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3.教法与步骤:

1)教师示范,同时归纳、讲解动作要领

2)观察学生练习

3)集体纠正

4)教师用音乐指挥学生练习

4.行进间运球接力赛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八组,面向圆心纵队站立,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人行进间运球绕过标志物后跑回,连续二次。当回来后触及第二人手时,第二人迅速运球跑出,依此类推,以各队最后一人运球到本队起跑线的快慢决定胜负。

5.放松整理活动

1)舞蹈(持球波浪操)

2)自创造型

6.小结讲评

7.收回器材

8.师生再见

体育课教案

1、篮球:原地运球;直线运球。

2、运球游戏

1:认知目标: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明确篮球原地运球、直线运球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能正确区分原地运球和直线运球的不同之处。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

2、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原地运球技术,75%以上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直线运球技术,提高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2)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爱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2)95%以上的学生对情感目标的接受。

一、篮球:

(一)复习原地运球:

(1)原地起球

(2)多种姿势原地运球(蹲、坐、站)

(3)原地高、低姿听信号变化运球。

(4)原地高、低姿看信号变化运球

(二)学习直线运球

重点:运球时按拍球的部位难点:能控制球

(1)听口令直线运球(注视目标、慢速移动)

(2)看手势直线运球

(3)直线追逐运球

1、讲解、示范、组织练习。

2、巡视指导

3、强调抬头目视前方

口诀:

按球后上分用力;

落点脚外侧前方;

人球速度要一致

球弹腰高看前方。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提问,个别辅导。

练习一:示范队形同上:练习体会动作要领记口诀

练习二:

(1)绕场运球

(2)对角线运球等

1、改进、提高运球技术动作,

2、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3、手掌不触球强调正确的身体姿势与养成良好的运球时观察前方的习惯。

4、体会球的反弹规律;体会直线运球正确的击拍球的部位;解放目光。

5、体会身体姿势和脚步动作协调配合。若干次

二、运球游戏:(老鹰捉小鸡)

重点:提高运球能力。难点:如何协作。游戏方法及规则:分四人组成一组,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母鸡,教师鸣笛,游戏开始,要求每位同学在游戏中必须是运球进行的谁先捉到小鸡谁先赢。要求:活动有序、气氛活跃,积极向上,团结协作。

1、小结本课

2、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引导指挥学生、参与活动。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体育课教案

目标:

1、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准备:

1、用报纸卷成若干小棒。小猪的头饰若干。

2、请一位小班幼儿学会做该游戏。

过程:

1、请出小班幼儿扮演小猪,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看,今天谁来了?小猪怎么了?为什么小猪不开心?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赶猪人。我是做什么呢?你们看。

2、师扮演赶小猪的人,与该幼儿表演“赶小猪”。

3、请部分幼儿上来扮演小猪,老师扮演赶猪人,游戏一遍。

师:你们想不想玩?那要爬的快哦!看哪只小猪爬的最快。

4、请全体幼儿扮演小猪,集体游戏数遍,每次游戏后表扬最先回家的小猪。

5、请部分幼儿扮演小猪,另外一部分幼儿扮演赶猪人进行游戏。

体育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拖物走,发展动作的协调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在两人玩圈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体验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圈 幼儿人手一个呼啦圈

背景音乐《数鸭子》与《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手持呼啦圈,听《快乐的一天开始了》音乐做全身运动。

二:游戏过程

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猪,一组扮演托猪人。

游戏开始

1、扮演小猪的幼儿在场地上四散走,边走边念儿歌“小猪小猪真好玩,这儿玩玩,哪儿玩玩。”

2、小猪去郊游:

赶小猪的幼儿走到小猪的身边用呼啦圈套住“小猪”带领小猪去郊游。(播放背景音乐《数鸭子》)

(1)介绍郊游的行程,走过一条小路,穿过一片树林,绕过小山。

(2)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赶“猪”经过行程。

注意事项:提醒幼儿在活动中防止碰撞,跌倒。

3、送小猪回家。

小猪玩了一天有点饿了,请小朋友把他送回家吧!幼儿按原路返回。

三:收拾整理,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幼儿在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托小猪。

活动反思:

许多幼儿在合作时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走动时注意节奏,不要太快以防跌倒。另外,教师还可在幼儿游戏熟练后增加难度,将扮演小猪的幼儿站立走时换成蹲走。

体育课微课教案模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型是《新授课》。一、课的指导思想:

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下,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本课。

教学。

内容:职业高中教材《体育与健康》:障碍跑。

三、

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跑的基本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运动技能项目,它要求学生在快速跑动中运用跨、跳、绕、滚、钻等方法通过障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和野外生存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但由于设置障碍,有些女同学和个别男同学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样教师应多运用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树立自信、战胜困难,顺利完成练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障碍跑的技巧性、连贯性。

难点: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姿势。六、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技能目标:掌握过障碍物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快速奔跑中跨越障碍物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七、教法、学法:

1、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运用视频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直观形式(2)讲解示范法: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3)分层次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原则。(4)竞赛法教学:自觉积极性原则。(5)情景激励法:积极性原则。

2、学法:本课主要采用尝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比赛等学法,通过主动体验,边学边练,不断尝试,反复练习,讨论探究,寻求最佳、最优的方式完成障碍跑。八、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教学目标。4、服装检查、安排见习生。

方法: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捕捉,一组躲闪,一网打尽后,双方互换。

目的:通过做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为进入运动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学习障碍跑:

(1)、学生自设障碍,尝试练习:学生自由体验越过障碍物的方法。(2)、教师示范并强调障碍跑的要领。

(3)、分组练习:分四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学生反复练习,领悟障碍跑的要领和方法,突出重点。此时教师巡回指导,要特别注重一般的学生,善于发现错误动作并及时纠正。

(4)、探究、合作: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寻找克服障碍的方法。

(5)、观看视频动作:每组找一名优秀的学生做示范,通过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教师强调面对不同的障碍物,采用合理的方法通过,然后再进行练习,突破难点,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

2、障碍跑游戏:

方法: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各组站在第一栏10米限制线后,听到口令后,排头迅速跨过第一个栏,跳过第二个登,绕过第三个杆,滚过第四个垫,钻过第五个栏,如此越过障碍物后,从标杆外侧绕过跑回,拍到第二个人的手,然后站到队尾,第二,三人依次进行,每人跑一次,先跑完的一组为胜。

教师情景激励:中国青海玉树大地震,要求我们尽快越过障碍去救援,看哪一组先到达灾区。

目的:通过游戏比赛,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活动:学生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伴奏下跟随老师用瑜枷术放松。2、课的小结:在。

总结。

时老师尽量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3、布置课下练习:中长跑练习和跳跃练习。4、师生再见。九、教学改革与创新:

1、用尝试法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2、用情景法教学,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3、运用瑜枷放松,使学生身随音动,心伴乐舒。十、场地器材:

1、场地:校体育场。

2、器材:音响一台,笔记本两个,跨栏架8付,标枪8支,体操垫16块。十一、预计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预计本课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90%的同学能掌握障碍跑的技术要领和方法,练习密度40%左右,平均新率130—140次每分钟,运动负荷为中等偏上。

体育课教案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动。

2.让幼儿体验动脑、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练习队列、操。

饮料瓶、纸板、球等若干。

1.幼儿活动身体。

2.复习游戏《蚂蚁排队走》。

基本部分:游戏夹物跳。

1.练习双脚连续跳。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提醒幼儿夹稳。

3.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与肯定,并说一说放在哪里好夹。

结束部分: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练习夹物跳,可设置障碍练习。

微课教案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三)巩固操练。

1、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2)类别区分。

1)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3)综合杂糅。

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

“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

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2、特殊情况。

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

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出自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

(1)质疑:为什么这里要使用“得”呢?

舞”而非“围”。现在你明白了吧?

3、小结归纳: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相信你再也不会弄错“的地得”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体育课教案

玩水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游戏,可家长都因为怕孩子的健康,一般较少尽情让幼儿玩个够。洗澡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动,这是孩子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我们在开展体操兴趣小组时发现幼儿对洗澡这一动作非常的感兴趣.于是设计了这一活动,强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游戏中将生活中的情景反映到体育活动中。

1、发展幼儿的双手协调能力及肩部肌肉的柔韧性.

2、在活动中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1、各色毛巾

2、场地的准备

一)教师以哑剧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表演,突出洗澡中特别明显的动作。

3、请幼儿回答问题:你看到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二)学习动作搓背

1、小朋友真棒,你们在家是自己洗澡的吗?今天我们也来洗洗澡吧,教师按洗澡顺序带领幼儿练习一次.

提问:"刚才我们只洗了前面的一部分,背上怎么办呢?2、幼儿讨论,并用并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可请其他幼儿跟学。

3、教师示范做用毛巾洗背的动作,幼儿练习

三)游戏 我爱洗澡

!)学的这么热了,我们大家去游泳好吗?我们先游到蓝色的游泳池去吧,来把毛巾挂在脖子上,我们出发.哇!终于游到了,我们来用毛巾洗洗背,洗洗澡吧.

幼儿练习动作一次

2)来来看那边还有个红色的游泳池,我们游到那边去看看有什么,看有瓶沐浴液,我们赶快搓肥皂吧,记得背上也要洗啊!

3)红色的池子里都是泡泡了,我们赶快游到绿色的游泳池去洗干净吧

4)宝宝们都洗干净了吗,我们也把我们的毛巾洗个澡吧

四)整理运动 洗毛巾

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子训练内容,也是一个难以掌握的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常常做错。今天老师来教大家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学会!

二.认识陈述句与反问句。

1.首先我们先学会分辨陈述句与反问句这两个不同的句子。

2.出示幻灯片(陈述句与反问句)。

反问句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比如:“难道我会不知道?”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像“小树长高了。”“他没有参加聚会。”其次,通过趣味练习帮助理解情境表演,让学生扮演说话者、听话者、进行现场表演,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改写句子: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说话者: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听话者: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又如:我们怎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说话者:我们怎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听话者:我们不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三.学会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出示幻灯片(例句1)。

2.下面我们来学习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句子中的肯定词改成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成肯定词。

3.请看例句1反问句:“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首先这个句子中有否定词“不是”,我们把它改成肯定词“是”。然后看句子中的反问语气词是“难道”,句末的疑问助词是“吗”,把这两个词去掉。接着把问号改成句号,最后把其他内容照抄下来。改成陈述句为“这是伟大的奇观。”

7.这个句子中有肯定词“能”,我们将它改成否定词“不能”。然后把反问语气词“怎么”和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去掉。接着把问号改成句号,把其他内容照抄下来。这样改成陈述句为“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三.小结方法:

1.同学们,你们学得真快!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

2.出示幻灯片:反问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第一步: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第二步: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和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第三步: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其他内容照抄。

3.同学们,只要你们掌握了方法,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种题型就能做得更好了。最后我们编成童谣帮助记:反问变陈述,有否去否,没否加否,“难道”“吗”全走开,问号变句号。

(童谣中”否”代表否定词,“难道”“吗”代表疑问词。)今天,我们的学习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

体育课教案

1、根据指令调节行动、提高运动中感知方位、速度和节奏的能力。

2、体验合作与竞争意识,形成良好体育道德。

3、在游戏活动中,增进爱国意识。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横幅一条。

2、平衡木8张。(幼儿园的长条凳)

活动过程:

一、巧用横幅,进行热身运动。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任务,有日本军舰企图抢占我钓鱼岛,需派一支精锐部队前往钓鱼岛开展保卫行动,所以我挑选了你们这批小勇士,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出发)

(一)涌动的"海浪"幼儿站立于横幅两侧,手握横幅,根据教师语言动作指示,完成下列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上肢练习。

微风:快速高频率抖动手腕,肘关节,令横幅形成微风吹过海面的感觉。

大风:大幅度上举、下摆横幅,并依据口令节奏,努力用肩关节带动肘关节、手腕上下运动。

狂风:上下大幅度、高频率地快速摆动横幅,提示幼儿运用腰腹部力量,配合肩关节、肘关节、手腕运动。

(二)坐船"上岛"幼儿盘坐在横幅中间,用手臂拉起横幅的两侧,形成一条船,并随着海浪的起伏(教师描述海浪涌动方向),用自己的身体表现船体的波动。(完成前俯、后仰、左转、右倾等屈体动作)

二、选用平衡木,提升运动能力。

听口令,登陆钓鱼岛。(要求:每次行动,必须所有人员全部上岛,才算占岛成功)播放背景音乐。

师:敌人阴险狡诈,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

(一)抢占第一海域(每排为4张平衡木)幼儿在平衡木上坐成一排,面对教师,玩《抢位》游戏。当听到哨声后,幼儿快速起立,换坐至相距4米的另一排长凳上。听到语言提示后,幼儿再次快速起立换位。

(二)抢占第二海域(每排为3张平衡木)区分有效和无效口令并在平衡木减少的情况下,能想到他人,想办法让大家都坐上平衡木:

1、用耳朵来区分:拍掌三次为有效移动信号。(教师有意识安排各种干扰信号,例如吹三声口哨、举三次手等等)

1、不提示,让幼儿自主尝试。

2、适度提示,以站立的姿势来尝试。

3、提示幼儿多考虑同伴,采取紧贴或测站等方式,增加空间,完成任务。

1、简单小结,评价孩子表现。(师:今天我们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所有小勇士都将得到奖励勋章一枚,现在让我们来吹一些气球庆祝一下吧!)

2、吹气球放松练习。

在体育游戏活动和体育课教学中。注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自由。使他们自身能量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在一旁注意发现动作符合教学要求的幼儿,一经发现,就以其为榜样,引导其他幼儿观摩学习。并给予表扬与肯定。

围绕目标, 在幼儿已有经验和新学的内容有关经验,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自发主动的学习情景,让孩子在生活或类似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幼儿多种感官通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提供全方位的感受机会,让幼儿有丰富的感受,通过实践、让幼儿体会和表达。

微课教案

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快来看看美术微课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线条的变形,知道线条可以有不同的变化。

2、尝试通过线条和圆的不同组合,创造新形象。

3、愿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不畏难。

【活动准备】。

有圆的长卷画,颜料、黑色蜡笔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启发幼儿对线条的想象。

1、出示“直溜溜”

师:刚才我们听了故事《直溜溜和圆咕咚》,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这是谁?(直溜溜)。

2、讲述故事,感知线条的变化并记录。

师:直溜溜是一根与众不同的线,遇到下雨天,他的身体会怎样变化?变成了什么线?(弧线)。

故事:遇到下雨天,他会弯起自己的身体,变成鱼钩到河里去钓鱼。

故事:雨过天晴,他会把自己卷成团,从山顶一下跳到七彩虹上荡秋千。

师:后来,直溜溜和圆咕咚一起玩游戏,直溜溜的身体又怎样变化?变成了什么线?(弹簧线)。

故事:清晨,圆咕咚会坐上直溜溜滑梯,从这头滑到那一头。

师:我们也和圆咕咚一起来滑直溜溜滑梯吧。拿出手指,从这头滑到那一头。好玩吗?再玩一次吧。

师:中午,圆咕咚和直溜溜又在一起玩什么游戏?

师:傍晚的时候,直溜溜是一根什么线?他们玩……?

师:除了弧线、螺旋线、弹簧线、直线,你还认识什么线?

二、尝试通过线条和圆的不同组合,创造新形象。

1、出示“圆咕咚”形象,启发幼儿对圆的想象。

师:故事中的圆咕咚长的怎么样?

师:圆圆的圆咕咚像什么?(球)。

2、激发幼儿的想象。

师:今天来了好多的圆咕咚和直溜溜,瞧,他们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

师:(蝌蚪)看,他们变成了什么?直溜溜变成了蝌蚪的什么?

师:(棒棒糖)看,圆溜溜的身体又怎么了?变成了什么?

师:(太阳)又变成了什么?直溜溜变成了太阳的什么了?

师: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两个圆咕咚在一起又可以变成什么?(出示眼镜、樱桃)。

师:如果三个圆在一起,又可以变成什么呢?

3、幼儿讲述,教师根据幼儿讲述进行组合。

三、幼儿操作。

师:那么请你们也来变一变。在后面的桌子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圆咕咚,请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一幅长卷,轻轻地找个位置去变一变吧。

四、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师:你们觉得哪一个最有创意?

微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全文抓住“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2、鉴赏本文清新质朴自然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3、调动文学积累和生活感知,关注普通形象背后饱含的'深情。达到情感共鸣,收获写作感悟。

二、教学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领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从文字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入。

复习生字生词,并听写。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解决以下问题。

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几次流泪?

(2)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了几次背影?并予以概括。

四、给学生放第六自然段的录音,要求在课文中找到描写“父亲”外貌、动作的字词。

(1)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2)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

五、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六段以理解作者的感情。

六、学完了整篇文章后,要求学生用心中最美的一个句子来形容一下自己的父亲!

六、配乐《神秘园之歌》,为同学们朗诵第六段。

七、总结。

(1)概括这堂课所学的所有内容。

(2)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不会展现关心。但是,他的爱就像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所以,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们都要记得父亲是我们永远的依靠,他永远爱着我们。

八、布置作业。

(1)朗诵课文的第二部分。

(2)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九、板书设计。

第一次流泪家破人亡伤心。

第二次流泪浦口送别感动。

第三次流泪见信思念伤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微课教案

《玲玲的画》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悟玲玲心情的变化。

2、品味爸爸的话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喜欢画画吗?这是一位叫玲玲的小姑娘画的画,她的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品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在干什么?

2、再读课文,找出描写玲玲心情的语句。(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2)就在这时,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是谁帮助了她呢?

4、再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你感到什么?

三、总结: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第二天,玲玲的画在校园美术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肯动脑筋,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四、教师寄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微课教案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提供了《陋室铭》的微课教案给你们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译。

二、读,体会韵文“铭”的文体特点。找韵脚,生读韵文,师读散句。体会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节律之美。

三、把握人文情怀及写法。

1、生动讲述《陋室铭》刘禹锡三次搬家气知县的轶事。

之后齐读感悟。

2、析文。

由尾句“何陋之有”引出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明确主旨句。

分析主旨句的引出方式,陋室不陋三表现。结句的类比手法和引用典故的作用。顺势明确本文思想感情。

归结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总结: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类比衬托的手法。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景——幽雅。

陋室人——儒雅不陋(德馨)。

事——高雅。

教学反思;。

一.朗读贯穿始终。

这篇短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产生阅读的欲望。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代表朗读,学生边听边思,品味每一句话的意思,给文章划分层次,侧重整体把握。4、学生精心朗读,划出文中的有关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感悟作者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几轮朗读之后,学生理解比较到位,已能当堂背诵。二.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走近文本。

《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了解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巧妙的'提问,感受文章的三美。

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感受文章的魅力。整体把握中,我让学生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合作探究中,我让学生找出描写陋室不陋的语句,体验作者的情怀,感受文章的思想美;精读品析中,我让学生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感受语言美。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学生主动质疑,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教师适当点拨,师生在平等对话中解决问题。

但可惜的是由于课堂安排前面有点松,后面时间有点紧,未能将刘禹锡其它的诗文呈现出来,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刘禹锡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情怀,让学生懂得人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