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大全(17篇)

时间:2023-12-01 22:27:48 作者:紫薇儿

学习是一种探索的过程,通过不断试错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和领悟。学习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复盘的机会。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围绕学校确定的“聚焦课堂,推进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综合组老师们以“设计并使用学习报告单”为切入口,在研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实践、合作分享、互助共进。我们为学生呈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而感到欣喜,为自身的专业成长而感到幸福。

促进教师“蹲下身子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教”,仅仅从教者的视角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按预设轨道进行。现在老师们意识到“要做好老师,先当好学生”。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报告单时,老师先以学生的视角看教材,设想假如自己是学生,会在哪里感到困难,会产生什么疑问?喜欢什么样的报告单?然后再将老师们初步设计的报告单发给部分学生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报告单调整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实践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报告单侧重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基础,引导学生将预习工作做得更实;课中的报告单侧重引导学生在课上主动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后的报告单侧重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为开展新的探究做好准备。

有利于促进课堂结构的改变。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设计的报告单中的内容,包括用词都是精心设计的,注重了题目的针对性及表述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课上,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巡视其间,观察小组报告单的填写情况,及时进行询问、点评或指导,使交流更加顺畅、深入。

刘森虎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为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我减少重复的知识性内容,增加了现代服装欣赏部分,还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设计自己的校服,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过去老师们课下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但常常局限在自己的课讲得顺利与否等。归因往往是教学环节设计得是否新颖,学生是否聪明、听话等。现在老师们会在每节课末收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报告单,课后第一时间认真阅读。由学生的收获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由学生的共性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学生出现的问题就是老师教学需要调整改进之处”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在感受报告单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它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自主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前认知,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及做好预习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自主学习前置报告单”可以使学生课前的预习目标更明确,将预习落到实处。对结果的简单记录,对资料的收集与筛选都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课后延伸报告单又能将本节的所学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走出课堂。报告单也为课上生生探究交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交流话题,搭建了促进合作、交流、分享的平台。当学生在认真填写报告单时,学生会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提炼出关键词加以概括,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它又为学生汇报时的精彩发言提供了支撑。相信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体系的工作完善。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教学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创新学习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次研究从大学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理论入手,希望通过掌握切实有效的网络英语翻译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意识,在实际的知识学习翻译知识点过程中积累一定的英语词汇基础,并且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的英语翻译理论经验,并结合到实际的生活、工作当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实际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能够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

伴随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升级,我国社会对于专业的英语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广泛。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政策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进行英语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综合的英语应用水平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大学英语翻译知识的重要性源于其能够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实际交流水平,对于学生的英语知识利用能力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教学工作开展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法,能够实现语言文化的转变思维。针对当下大学生展开的网络自主学习方式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将翻译工作的内容进行全新的解读,实现对外语交流人才的培养,更加有助于提升传统的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西方研究学者提出的自主学习研究理论,实现了新时期下的教学思维改革,也将自主学习的理论正式的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识,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思维、认知的培养,这种理论和意识的构成是他人无法干预的,也是他人无法强加执行的,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身能动性。自主学习的方式之所以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的能力与水平,主要是源于这种成熟的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真实的情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学习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中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配合合作学习的方式最终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此实现对英语翻译学习的能力提升需求[1]。

2实施大学英语翻译网络自主学习的具体路径。

2。1构建翻译教学网络体系。

英语翻译能力和翻译知识理论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的交流和沟通需求。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良好的指导性建议能够保证英语翻译教学的稳定进行,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具有科学性质的翻译教学工作开展,减少了传统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面对当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和辅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平台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资源环境,从整体的学习理论和框架基础上进行观察,优越的网络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信息的掌握与应用。学生在构建的翻译教学网络体系中能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网络模板的形式进行专业学习内容的规划,这样的学习策略更加有助于提升英语翻译学习的效率,也为学生实际的翻译知识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总结性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选择,在一定的基础上合理、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为传统教学的枯燥方式增添了一份学习的乐趣[2]。

2。2构建翻译工作体系。

构建翻译工作的体系,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实践锻炼中形成良好的英语翻译思维模式,而不是紧紧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枯燥单一的英语翻译知识学习。通过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能够发现,学生实际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主要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日常的训练工作执行效果,其余才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工作环节中,而教师的实际指导工作执行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培养远远超过课堂的教学工作。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因为这种教学和练习方式更加能够吸引当下的大学生群体,教学方式的改革成功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网络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媒介,对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非常之大。构建一个翻译工作的体系,可以让大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和情景之下进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为学生树立英语思维,转变学生脑海中的汉语固有模式,理顺翻译工作的思路,实现对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培养[3]。

2。3通过使用电子认知工具实现对网络翻译资源的收集。

英语翻译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使用和记忆的环节当中,还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英文文化知识,以及英语使用国家的历史背景,综合多方面的元素实现对英语语言翻译的'准确性,进而保证大学生实际的英语应用水平。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翻译专业的过程中,必须还要认识到自身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实现对英语翻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熟识程度。运用先进的电子工具也属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途径,在认知电子工作重要性的过程中掌握了先进的学习理论,通过对英语翻译信息的充分掌握达成了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目的。在网络的支持下了解和掌握各种翻译技巧与能力,成功构建一个网络资源收集的平台,综合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完善大学生英语翻译的能力提升需求,借助网络电子翻译工具简化翻译工作的流程,借助网络电子工具引导大学生英语翻译更加精准化,就是提升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性途径。掌握和利用网络电子工具,对于大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节省了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同时还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了社会发展的进步需求[4]。

2。4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强化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

翻译教学并不是传播式的,而应该属于合作构建模式的。对于翻译学习过程来讲,应当强化合作学习的概念,探究具体的合作翻译学习的枢纽作用,使得学习者通过和教师、同伴间的合作活动进行积极合理的思考,在共享的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之上实现翻译能力的自主化建设。可以说,随着当今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网络信息技术也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好、更便捷的翻译合作交流方式,使得可使用的英语翻译平台更多更大。其中msn、qq、博客、论坛等网络社区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交流工具。通过多模形态立体式的交互手段,可以使学生之间搭建开放性质的互动公共空间,并且通过人机之间与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同步异步交流,实现信息传输、信息共享发布与多个用户之间的协作。通过多种网络形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对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合作讨论交流,群体内部的成员与外部世界可以实时对话。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多种形式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5]。

2。5构建科学的网络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英语学习的翻译来说,应当建立形成以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以及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特色评价体系,使整体的评价体系在具体评价工作中环环相扣。通过对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对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过程的反复研究、观察与反思,综合其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翻译的程度以及作业情况所反映出的翻译策略,可以发现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一体系做出全面客观的过程性评价,进而起到监督学生英语翻译的目的。监督时应重点督促学生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使学生能合理的调控自主翻译学习过程。通过不断发现翻译学习中的不足可以及时调整改变自身的学习翻译策略,并有更加开阔的思维去面对英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6]。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从大学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理论基础入手,希望在掌握相关教学和在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体系。通过具体的方式进行大学生自主学习路径的培养,从构建科学的翻译教学网络模式入手,在完善体系的基础上搭建翻译工作的制度,通过使用电子工具让学生掌握实际适用于翻译工作的网络资源,丰富收集资源和数据有效几率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的合作学习目标,并且强化自主学习理论的重要作用。实现对网络英语翻译教学体系的评价和认定。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认知理念和成熟的学习思维,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奠定社会需要人才的基础,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并且满足我国社会与国际交流往来的基本目标,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良好的基础作用。

作者:程佳佳单位: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苏蕊,胡宗锋。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评价机制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4)。

[2]徐修鸿。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动因与制约因素[j]。疯狂英语(教师版),(2)。

[3]苏蕊,高淑玲。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现状与对策[j]。科技视界,(24)。

[4]王雯秋。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8)。

[5]张秀芝,杨红梅。基于网络交互教学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与调查[j]。唐都学刊,(4)。

地理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初探论文

本文作者就合作学习夏合作学习的要素、特点、优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在开展合作学习中产生的一些体会作了深刻的阐述,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宇强作者单位:惠州市河南岸中学,广东,惠州,516007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7)分类号:g63关键词: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特点开展优点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论文摘要:自主学习是集学生、教师和技术人员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因而要求学习者具备相关的学习素质,要求教师和技术人员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并为学习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提供方便易用的学习资源。

一、学习因素与条件。

学习是一个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结果,更应理解为一个过程。我们有必要弄懂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应涉及四个因素:1、学习动机(对知识产生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2、做中得学(从实践-尝试――失败――成功的过程中学习);3、从反馈中学习(从他人的评价以及学习结果中学习);4、消化(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我知识并掌握它)。实现学习过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学习进度须使学习者感觉合适;2、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进行学习;3、经常得到学习支持服务和资源服务;4、得到必要的学习评价。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以及如何构建学生支持性服务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自我约束或自律(self-discipline);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自我监控学习进度、自我评估学习成绩;明确目标、积极主动。

从根本上讲,多数学习属自主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对象及途径将自主学习者分为以下几类:

1.接受他人知识传授――这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主要来源于“课”后的自主消化过程,这也构成了此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征;2.从实践中学习――这部分学习者通过个人亲自实践或从同事、同学中的学习实践中学习;3.从学习资源或材料中学习――如图书馆、资料中心或家中储存的学习材料,这部分学习者通常以独立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的方式学习;4.借助开放或公共的学习资料学习――他们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能获取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各种学习援助及精神鼓励,得到做中得学的机会以及及时的学习反馈信息;5.学习者之间相互学习――从很多方面讲,这也可被视为自主学习。他们不需要教师的陪伴,这种形式所呈现出的自主学习的特点是最显著的,因为学习者可自由地安排学习活动(包括制订学习时间、地点以及学习节奏)。

1、来自老师的帮助。

尽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但这并非否定老师的作用。例如,老师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1)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资源;(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4)帮助学习者更深理解所学知识。

2、来自学习伙伴的帮助。

现代教育注重开发学习这个人潜能,激发学习者个人的自觉学习能力和自觉创造能力,注重培养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精神,倡导在开放教育环境下共享教育资源,小组学习方式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学习小组内,每个个体的学习者被集中在一起,他们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可以陈述观点、向伙伴讨教、交流学习经验、共享他人学习成果。小组学习活动还包括角色分工,每个成员承担一份“工作”,每一份工作之间相互衔接、缺一不可。这样就激发了每个学习者的创造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来自学习资源的帮助。

完备的学习资源对于自主学习者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地点和节奏上有较大的特殊性,因而,自主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可用性。它必须能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习者服务,如从知识的理论讲授到实践应用,从知识点的介绍到学习者的接受和理解,从重点、难点的剖析到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参考资料的推荐,从学习方法的建议到学习过程的指导,从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信息。

在设计学习系统、安排学习过程以及建立学习资源以便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学习的同时,应该对以上诸因素给予充分考虑。当学习者的人数远远少于正常水平或为学习者提供的辅助性学习资源较缺乏时,则更应给予学习者一方较多的侧重,而不能只强调教师一方的作用。学习资源应具备以下要素:(1)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2)强调任务学习(task-based);(3)包含自我评估内容(self-assessment);(4)利用方便、质量好(easyaccessandhighquality)。学习资源包括:(1)人文资源,如:老师、学习顾问、学习伙伴;(2)人工资源,如:书籍、资料库、网上信息库、学习包、课堂笔记、学习材料等等。过去,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文字形式的,尤其是书籍、文章、学习辅导材料和学习笔记,这些资源曾一度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最便捷的渠道。同时,这些印刷的文字材料也是学习者做中得学的主要依赖。

1、对于学习者来说,具备足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独立学习的责任感,学习资源必须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作为学习媒体,学习资源必须是高质量而非粗制滥造的产品。

2、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做中得学,学习者将收效甚微如果他们只是在阅读和探讨学习材料。因此,作为为学习者提供资源的学习材料必须包含精选的学习任务和供学习者实践的习题,这样的学习材料才能真正让学习者做中得学。

3、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需要经常得到学习反馈以保证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这样的反馈信息也是学习资源。

4、自主学习者需要时间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他们可以在从事学习任务和获取学习反馈信息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另外一条途径是学习伙伴或学习小组。

六、现状与问题。

现代教育为人类提供的教学媒体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可谓纷繁多样。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既是学科专家又是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是不可能的。每一种不同的教学媒体都需要各自独有的专业知识体系,现代教育媒体专家从事媒体的开发研究工作,而他们又远离学科教学领域,所以只能被称为技术专家,他们会专注地探讨所针对的某种媒体,而忽略了如何应用,乃至最高效地应用这种媒体这一初衷。最糟糕的是这种教学与科研的割裂现象,最容易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越来越远离使用多媒体教学,或借助媒体设计教学资源,又不得不返回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传统的面授方式中。

七、解决途径。

1、教育技术专家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明确方向。在当今这个学习技术时代,某个学科的专家应景不能在独立无援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工作,离开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协助,或不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就无法利用到多种媒体为其提供的教学资源。反过来,专业技术人员也需实施接触和了解教学的最新进展情况。

2、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应有必要的相互交流。因为高质量的媒体教学不仅和计算机编程以及良好的屏幕效果有关,更重要地是它应该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援助,使学习充满乐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巩固学习成果。

3、学习资源的设计不应背离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而服务的宗旨,因而,教学媒体的设计也不应脱离这样的精神。媒体的应用对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2)增加做中得学的机会;(3)为学习者提供反馈;(4)提高学习效率。但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所有这些优势都必须最终等待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吴芸.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与教.电化教育研究.(3).

[3]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8.

[4]姚一平.网络英语教学研究与自主学习资源的搜索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3).

[5]郑华.英语网络资源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研究.考试周刊,(14).

[6]胡茶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与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0).

[7]何远德.外语自主学习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2).

[8]边玉芳.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5).

[9]张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成功(教育),(3).

[10]高翔.完善自主学习机制开发大学英语学习资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学习个体,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智力水平都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为全体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提倡学生自学与自悟,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语文教师平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化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另外,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个性和灵气在学习中焕发出来。

二、课内外强化训练。

语文教师要将课内的趣味导读与课外的拓展视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可以让学生进行“每人赏析一首古诗词”“每周一篇日记”“读书笔记”等训练,为学生累积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讲、习作展评、读书交流会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高中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等基础学科知识,这些课内外活动适应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拓展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了熏陶。

三、及时反馈学生的检测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达标训练,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习题的设置要注意梯度与难度,可按识记、理解、实践、创新四类设置问题。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尽可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我们必须突出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层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该时多元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我们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例如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就可以作为评价因素之一。我们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者评价,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客观对自己、同学、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时要综合考虑结果、方法与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研究分析学习内容,帮助其梳理思维过程,总结学习方法。这样不公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学生能否自主学习俨然是是否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标志。广大语文教师也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学生的大语文论坛自主学习,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习在高中学段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中语文语文教师一定要大胆创新,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标。以往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教育不断地在改变和完善,从之前的双基发展到三维目标,更多的是传授给学习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在如今的社会中,能够促进变化才是唯一有意义的教育目标。罗杰斯这样定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不断学习和促进变化,真正的受教育的人是能够理解并做到不断地改革自身,懂得终身学习的人。学习应当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使自身的知识得到升华。罗杰斯的教育目标是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促进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人的感情与精神和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学习。2.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思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教育不是一定要分为学生和教师相对独立的中心,两个个体本来就应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经验,学生进行学习和吸收。所以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控制权。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成长。非指导性教学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以相互学习者的姿态参与整合学习过程中。因此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综合发展,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这正是罗杰斯所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会给予学生理解、关注、真诚,把学生当成敏感的、有意识的人来对待,学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行为表现也会更好。

二、非指导性教学特征。

1.重视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是比较重视合作性的学习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交流和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对知识的掌握和未知的探索。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者的素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不是两个完全冲突的概念,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和合作,在研究生阶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需要他人的帮助以此解决自己的疑惑。探究性学习依赖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基于个人的思维局限,每个人对问题的认知存在不同,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既侧重自主探索,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以此达到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2.尊重个体差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受教育者因为其原有的背景和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各不相同,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推崇的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受教育者是具有独创性的个体,教育更多的应该是鼓励每个学生做自己,发展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评价上,不以统一的标准衡量多样化的个体,不做横向比较,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侧重评价学生动态性的学习过程,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侧重考察其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

三、非指导性教学对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启示。

1.注重体验式学习。研究生学习阶段就需要自主学习、自我创新,这一阶段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指导,比较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适合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这就需要体验式的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重视体验式的学习,这个和目标式的教学目标不同。目标式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应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成果,注重的是最后的结果。体验式学习更多的是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学习的氛围和整个情景式的体验学习。这样在研究生自主学习期间可以更好地学习所学到的知识。研究生在研究课题或者钻研自己的学习内容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契约、社会实践、小组学习、个体独立学习等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2.倡导学习契约。学习契约又叫作学习合同,是由受教育者和知识传授者一起围绕情景展开共同的协商,设计、实施、评价的学习计划、步骤,以书面协议的形式呈现出来。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当倡导学习契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技能和钻研专业知识。学习契约的最终是要在契约开始前明白契约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能够从契约中学习到什么。但是这份契约不都是以教授者或者是学习者相对独立的中心,需要相互结合使最后的发展更好,学习的知识经验更多更丰富。对学习者而言,学习任务的制定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教授者要避免过多地指导将承担学习责任的机会给予接受知识者。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利用学习契约更好地解决在学习知识经验中所存在的问题。3.重视讨论与交流成果。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重视互相讨论与交流学习成果的,研究生在自主学习之后也应当和他人互相交流和讨论学习成果,成果分为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显性成果是一些实质的成果,如报告、展板、刊物等。隐性指的是一些学习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技能等。交流无论与何种形式展开都不能流于形式,因为交流成果也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技能的提高和自身人格品质的提升,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所以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锻造独创性,学生需要在自主学习的同时重视讨论和交流成果。

作者:宣海宁蒋大霞陈迪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丽丽.基于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

[2]吴启迪.“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3]何永军.中学历史“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学习水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提高人才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社会竞争焦点也在于学习能力。“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生自主学习是指: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讲,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情感方面,对学习任务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二是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学习方法,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才能高效率地学习。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地自学获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能力就是工作能力”。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

首先,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高成绩的学生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

其次,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共同承担;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教学大纲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

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是以培养自主性发展的个人为目的的教育。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以学习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需要。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

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树立以理解为核心的学习观。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树立动态的结构化的`知识观。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既要重视学习“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更要重视对“怎么做”的知识的学习。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能力较差”等苦恼。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的学习习惯,这成为他们感到迷茫的重要原因。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

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其中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等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实际上,这种自由选择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认识是教育机制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宽容度和信任度。而这种宽容度和信任度取决于主导教育机制的教育思想和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习者本身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的期望。教育思想的革新和对教育的期望的转变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困难。当然主观认识还包括学习者本身对自主学习的愿意程度和自信心。

首先,要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一般地,学习的动力来自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等,通常内部的激励相对稳定。学习活动的有序化、规律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学习动力。另外,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教师引导学生确立富有挑战性的、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制定得具体且有一定挑战性,具备充分能力和对目标的高度承诺,目标越难,成绩就越好。

第一,努力实施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让学生充分享有自我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掌控学习进程的权利。

第二,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少一些“注入式”,多一些“启发式”。教师通过课前活动,如美文欣赏、演讲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求知识。”

第三,开展合作性学习,大力营造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树立各种榜样人物。在学生中广泛推进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在建立团队学习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寻找合适的成员;(2)建立友好、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3)建立共同的可预见的学习目标,使得大家能够真心投入。

第四,在教学中要经常评定自学标兵,发奖学金,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学习。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王超.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国冶金教育,(4)。

[2]黄希庭.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8~7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从绘画艺术领域来讲,人们喜欢把水彩画比作富有迷人魅力的轻音乐,她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水、色碰撞,令人心旷神怡。水彩画能给人以独特的美感,水色交融挥洒淋漓的艺术语言,具有淳朴、清新、滋润、轻快的韵味。当然更为珍贵的是水彩的艺术美感是不可复制的,需要一气呵成才能真正发挥出水彩画的写生的灵动性。

一、水彩写生。

掀开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水彩画的诞生是以写生为契机,水彩画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水彩画主要用来画草稿及习作。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艺术大师丢勒,他的水彩画以其高超的写生性为水彩画的独立发展开拓了道路。十八世纪水彩在英国有很大发展,水彩画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十九世纪初,英国成立水彩画家协会,出现专门的水彩画展。到了19世纪初叶,英国的水彩画家通过旅行和写生,画家扩展了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以表达心中的诗意画意。特别是威廉·透纳的出现,更把英国的水彩画地位推向了世界级的辉煌。透纳的水彩画写生性已不再拘泥于眼前景物的细枝末节,透纳写生的“光色”、“大气”、“天地”之间气韵融合默契,他把对景写生推上了一个神似的境界。

历史发展到20世纪,伴随着目不暇接的现代艺术运动,水彩画艺术在艺术思想和造型手法上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但是,一大批水彩画艺术家仍然继承和发扬着水彩写生,他们不懈地对水彩画写生性进行探索,不断追求各自独特的艺术感受。

二、生活为创作之源。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写生是画画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写生是磨练画家基本功和获取创作元素的重要手段。卓有成就的画家,无不在写生上下过苦功夫。因为生活中包涵着最为真实的内容和生动的场景,画家到生活中去才能有真实的感受,从而用心去“写”出生气,“写”出生动。近几年来,一些画家在画纸、画布上“克隆”照片,那些“照片式”的模写画出来的东西僵硬无生气,这样的作品是无法感人的。画家不能沉溺于画室的闭门造车,形成单一的创作思路。这也带来了创作方法上的僵化和固步自封。写生是我们打开创作之门的一把钥匙,就宛若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水彩固有写生的传统,如美国水彩画大师怀斯的作品实际上多是写生。“写生”不单纯是创作表现技巧和生活观察力的积累,更是作者艺术修养的一种释放。对于一个画家是至关重要的,对艺术道路上的初学者更是需要有这样的情怀和坚持。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无论是风景写生、人物写生还是静物写生。对提高水彩画技艺是很关键的,在写生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事物最美的一面,与之产生共鸣,使人愉悦。正如梵高所言:“我把习作看成是种子,播种越多,越渴望丰收。”我个人会一直坚持画水彩写生,以速写的'形式记录大的色块关系和整体色彩气氛,一方面练习色彩,一方面保留住生活中的感受。我的老师曾经讲,坚持写生这会使一个画家一生都受益匪浅,现在我会讲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了解色彩写生的重要意义,并能坚持下去。

三、写生的要求。

关于写生,过分的强调真实,会使作品变得淡而无味。如果写生的作用只是记录真实,那写生完全可以被照相机所代替。而写生的生动性就在于真实的、有意味的表达,它需要概括取舍,需要整理组合,它对艺术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写生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我们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最后的整体呈现能力。必须对所描绘对象深入细致地观察,掌握对象的结构特征和意境,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对于水彩人物的写生,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写生静物写生,而要求非常严谨的造型、真实地描绘对象,深入认识对象,加强对形象的理解。在水彩画中水彩人物是比较难掌握的。

四、水彩静物写生——色彩感觉能力的培养。

水彩的通透、明亮、柔和浪漫的气质,水色交融很让我着迷。在大学时期我专门拜师学习了水彩画,就是从水彩静物写生开始,刚开始接触到水彩我很兴奋。画好水彩静物写生,能够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彩静物写生从美学角度来看,描绘静物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物品审美需求的反映,静物画题材非常富于绘画性,有着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色彩静物写生就可以被视为色彩训练最基本的手段,学生可以在画室里,较长时间进行深入的写生练习,观察各种光影现象和色彩关系,研究各种不同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情况下的光源色、环境色的变化。

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坚持写生是提高绘画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会使我们在色彩写生和创作中占有主动权,免于被动地模仿对象的颜色。

五、人物写生的特点。

水彩人物写生也是学习过程中较重要的,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人物不像静物和风景那样,特别是人物神情和动态的把握和刻画,它要求有十分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良好的素描功底。画人物又要有丰富微妙的色彩变化,要学会用色彩来塑造形象。人物的肤色变化是非常微妙的,在不同的光线和环境中肤色的变化就更加丰富了,我们一般在纸湿的过程中来表现颜色的变化,第一遍先定下整体肤色的大基调,湿画使颜色相接的比较自然生动。苏格兰画家威廉·拉塞尔·弗林特,他因画女人体而著名,这幅画是弗林特的代表作。画家对人体写生采用的是薄涂湿画的直接画法,弗林特善于驾驭水分的干湿,来准确的表现复杂的形体特征和体量感,塑造出鲜明而确切的艺术形象。

1、抓住结构关系。

掌握描绘对象的特点细致的观察、研究,分析并把握对象变化规律、结构特征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学习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即学习者应该自始至终把自己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探索、主动思维、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作为教师,应积极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倡导教学民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最好的学习素材,凡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并且“过程”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课程本身就应该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机械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多样、有意义、主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学生本身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引导学生充满活力地自主学习,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符合学生的求知欲,符合学生好玩、好活动、好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符合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学生终身受益,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学习数学的动机去激励他们、推动他们。当然动机可能是外部动机,也可能是内部动机,但最重要的是内部动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向往。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要善于动脑筋,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知识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学生不由自主地也跟着说起来,自主参与到讲故事中。此时让学生停下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学生回答这个故事的内容在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老师接着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这样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小数位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这样导入新课的方式,这样情境的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而且对本节课循环小数知识重难点的突破作了铺垫,有利于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显著的。不但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而且让孩子知道了学习知识的过程,更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巧设认识冲突,让学生自主探究。

现代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有意义习得,必需在学习主体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而学生的认知突破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适度设置认知冲突,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能被2、3整除数的特征时,教师设置师生竞赛的场面。让学生先说一个数,教师和其余学生抢答,判断这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教师当然会出奇制胜。学生当然也就会速度慢,甚至判断不准确。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心,认知产生了冲突,为什么老师的速度快、判断又准确,奥妙在何处?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就会带着渴求的心态自主去探究其中的规律,最终得出结论。此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学生会利用能被2整除的规律去寻找能被3整除数的规律,得出的结论不正确。这样新的认知冲突产生,此时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学生再一次自主参与到小组学习中,自主的发现规律。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才是真正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体,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三、提供生活场景,让学生自主实践。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是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小学生因其思维特点的限制,在学习活动中要具体的场景支持,他更会把自己当成主体。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学习场景,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在教室里布置超市的场景,让学生“超市购物”,一部分学生充当售货员,另一部分的学生充当消费者来买东西。这样的生活场景安排,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同时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如:在学了24时计时法后,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说出自己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的时间,说出你爸爸和妈妈上下班的时间,并用24时计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张星期天生活、学习时间表。这样的生活场景,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学生不但可以掌握24时计时法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孩子将来的生活提供了原生态的“实习”。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设计问题冲突,适时地提供生活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然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也必然会点燃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火花,使他们尝到追求真知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初探论文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科技的飞速进步,翻转课堂也越来越被各界人士所重视。翻转课堂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颠覆性的影响,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完全区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及学生进行知识接受的过程。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的摄取,在课堂中教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学生利用教师录制的视频以及网络上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回到课堂后,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学习成果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进行交流互补,教师再根据学生们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一些视频及网络内容,针对自身的情况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对学习成果做出评价的一个过程。翻转课堂的性质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的时间地点有着极大的自由度,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元认知保证自主学习的自律性。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中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能否顺利进行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通过视频理解课堂知识,且发现问题,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其他学生交流互助将问题解决。如果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将难以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视频进行知识的.摄取,也无法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致使翻转课堂无法顺利进行[1]。所以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翻转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翻转课堂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为主动摄取知识,教师从主导者转变成为辅导者。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问题带进课堂,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课外学习知识,在课内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互补,课堂上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从旁辅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1、选择微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效利用这些新兴科技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提前录制好微课并将其上传到学校的网络上面,由学生在课前自行观看学习。学生在观看了教师上传的微课后,可以在网络上做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之后学生可以依据检测结果找出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再次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微课学生不但能在课前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微课的录制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加入课外内容时要掌握好度,不可以为了吸引学生录制大量的课外内容,反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不能从微课中学到应有的知识。因此,在录制微课时教师应该把握住课堂重点,适当的穿插一些相关课外内容及拓展性知识,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2]。同时,教师应该适当的使用各种道具,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微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

2、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微课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积极性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教师制定了过难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自信,而太容易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和题目生出轻视心理,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懒惰性。因此,中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好课堂内容的难易程度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堂知识,第二部分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创新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创新,促使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多方参与学生评价,提高元认知控制能力。

元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学生可以通过元认知对自我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评价,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教师应促进多方参与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提升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在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元认知控制能力时,教师需要联合家长及学生等多方参与到学生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评价中去。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合理有效的翻转课堂学习计划;学生一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配合教师和学生多多沟通、交流互动,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使之前制定的学习目标可以顺利达成[3]。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置的题目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来调整心态,完善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将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课堂上和其他学生的交流心得以及老师的辅助指导,将问题解决,实现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作者:祁振民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01):58-64.

[2]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1):73-78.

[3]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41-44.

浅谈数学课堂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教学。

教师要放松课堂,大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意见;特别对一些独特的看法、思维方式、解题方法,要不惜牺牲上课时间去给予鼓励、表扬、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个别学生的不“正规性”问题,要善意指导,不呵斥,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对话;课堂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探讨性和解决的可能性;不过分拔高课标的要求,这是学生思维能得到展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的检测题目难易要适当,针对本班学生命题,不照抄照搬资料,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格,让大部分的同学能感受到学习是成功的,从而具有积极性,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二、重视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疑问进入课堂,结合教师的讲解,对照学习,就会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接受知识。由于学生的本身素质和能力有所差异,所以预习应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为益。教师可以将学生几人为一组,每一个小组中好、中、差学生结合,选一个较好的学生为组长,专门分配预习任务,制定预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完成较好的要帮助较差的学生,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经过预习一环节,学生对要学的知识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学习新课就如鱼得水,非常轻松了,有疑问学习内容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提出得到解决。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数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其渠道是多方面的。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素材能运用,但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提炼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在每堂课的情境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引入问题与所涉及知识的相关性、类比性。上课的语言要精炼,有幽默感,富有激情,有抑有扬;知识的展现方式要多样化,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实践。对于一些趣题、思维题、规律题,可尽量地分化到各知识点上,不定时地出给学生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思维美、内在美,感受数学的魅力,陶冶情操,让其对数学有一种渴求。

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本站)平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可笑时,可给以引导说明而不嘲笑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时回答不了时,要能灵活应变而不敷衍塞责;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也更有份量了。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把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保持在头脑中,复习除了能加强记忆外,还有进一步理解消化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一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复习思路、方法、过程的思考,二是对学生的复习要注意有侧重点、有学生自已的复习问题解决的进度,三是复习的语言表现可以比照思辨,把数学概念和演算技能中的相似问题、模糊问题组成题组,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中通过比照思辨,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演算技能理解的层次。

六、指导学生有创新个性的学习。

创新来源于自主学习和思维有个性的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通常由兴趣信念以及追求进步等个性品质才能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学习就是有创新意识的表现,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可激发其追求成功的健康心理,并理智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对问题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过程,要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上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层次的指导。

七、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初中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实践策略论文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首先,重视课前的备课,其次,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可采用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那么,就要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学习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目标的设置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程度。

二、自读质疑。

首先,教师要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问同桌、问老师。(2)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3)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自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求学生提问题不要重复),然后师生共同疏理问题,浅显的`问题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讨论训练。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这个环节分为两个阶段: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首先,要组合好学习小组。应尊重学生的意愿,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使小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合理组合,以保证讨论交流的质量。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围绕“自读”中“读懂的,不知道的,还想知道的”展开交流。教师要巡回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更深入,使讨论有实效,不走过场。

全班合作探究。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关键句、重点段学习,通过再读,再思,再议,切切实实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四、导评拓展。

1.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进行说写训练。学了《五彩池》一课后,告诉学生;“五彩池将作为新的旅游景点,你们能为它写写广告词吗?看谁写得好,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游览。”学了《一夜的工作》后,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表达“真情实感”,学习用“_____________真辛苦”为题写一段话。以读促写,学会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拓展阅读。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的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广阔的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教给一些方法,提出一定的要求,使课外阅读能落实,有质量。如学完《草原》后,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祖国名胜风景的文章,要求做好读书摘录卡,背诵精彩片断。有的课外阅读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简短的读书笔记等。

[1][2]。

调动学生体育课堂上学习兴趣的技巧论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笔者尝试用一些技巧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1打破常规,激发兴趣。

体育课一直都是有一套教条,课堂常规整理队形、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然后慢跑做准备。可谓是百年不变,有时我会转换,先让学生做准备运动,然后再组织学生慢跑。这一变没想到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的慢跑显示效果,跑得比以前快。还有就是授课过程中往往遇到问题又或者传授新知识点时,都是全体集合,整理好队形再开始分析讲解动作要领。其实可以吹哨让学生原地靠近教师身边就可以对同学们讲解在练习中注意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错动作。这样又省时又省力,没有那么规矩约束,让同学们学得更宽松自如。可以达到形散神不散,以无形胜有形。

2巧用语言,激发学生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能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会对行为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在课堂上对学生用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即使微小的进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语言如:“很好”“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等外,教师还要用体态语言来评价学生,如微笑、点头、鼓掌等。及时评价要快、准确,特别注意对不同对象掌握不同分寸。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

3运用体育游戏的技巧,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体育游戏是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和具体的游戏情节、角色、规则、教育性、量力性特征,最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深爱学生们的喜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技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例如:借助“队形”进行集体性的游戏化跳跃练习。学生一路或两路纵队列队站立,每队第一个同学两手掐腰,其余同学两面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部,集体双(单)肢连续向前(后)跳、向左(右)跳、向前两腿交叉跳、各队跳成指定的图形(三角、四边形)等。课堂场景呈现:如同“两例火车”,不断变化着方向行驶,同学间相互对视,有节奏地相互协同跳动,生动有趣,凸显出了游戏化活动的特点,这种活动可以借用兔子舞的音响,节奏感强,练习时心情愉悦、有趣,增强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身心得到协调发展,练习效果好。

体育器械是从事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体育器械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等,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困难的精神。目前,学校体育器械的现状是不论大中小学(如: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器械等)多以正规竞技体育项目所要求的规格,然而这些正规的体育竞技项目都是以专业运动员为标准,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特点不相适应。因此可以通过对体育器械的灵活变通创新,以满足教学和学生需要的器械了。例如:足球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脚法和力量都不如专业运动员,这样去踢球,身体很容易受伤。原因是足球充气后表面都有一定的硬度,再者球在运行时有加速力。这样以中学生的身体去停球,动作上略有不当很容易造成伤害,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积极性。在排球中有一种软式排球,材料轻,弹性强而柔软,大小与足球相仿因球体是软的,弹性好与身体接触根本不受力。用它代替足球,学生练习起来非常得心应手,脚不需要很用力也踢得远。无论男女同学都很喜欢,练习之余还不时模仿那些球星的动作。巧用体育器械不但具有安全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能使学生在课上欢乐愉快地学习体育技能,提高学习乐趣。

5创新体育器材,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

创新体育器材可以将枯燥乏味的身体练习变成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在接力教学上,笔者传授接力的动作要领还让学生认识接力棒。在上这节课前笔者就对男女同学们提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做一个接力棒,在上课时来一场接力赛。要求是双方交换接力棒以求用你的才智为自己赢得比赛,但接力棒的大小、长度和重量都要符合自己也能在比赛中用。没想到一开始准备上课时,各组同学都暗暗偷笑。等到男女拿出他们的接力棒交给对方时,连我也笑了。男同学用生木做了一个直径20cm大,长足足有一米长的所谓“接力棒”,而女同学的竟是一条牙签大小相等的“接力棒”。

接下来的比赛真是让人又兴奋又好笑。女同学想了一招将“接力棒”放在肩膀上,另一手扶,撒腿就跑,一点也不示弱;男同学开始自以为占到了便宜,但面对像牙签这样大的“接力棒”,用手都抓不紧,在一次接力过程中竟要停下来在跑道上找“接力棒”那一刻全体同学都笑翻天。比赛结束后等同学们平静下来时,再出来评价同学们的.杰作。引导同学们认识标准接力棒的大小,长度和重量,接力是的动作要求,从而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这一点在体育教学中能合理利用也会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从事教学这些年以来,每年都参加市运动会裁判工作,并且一直都是担任铅球测量工作。在运动员比赛中,我发觉一个很细致的地方。几乎每一个运动员都是集中用同一个铅球,而其余2个基本不用。其实3个铅球都是同一标准,重量一样,每次运动员都会拿到同样的球呢?偶然性很低。但细心观察原来3个铅球中有1个比其它2个颜色光鲜,没有那么沉色,对比之下直觉光鲜的比那2个要轻点,难怪运动员都选了。因此,在教学上笔者试着用色彩来解除学生恐惧的心理。铅球教学其实一直都是教师头痛的事,并不是铅球动作技术学生难于掌握了解,而是学生对铅球有抵触心理,对一个铁球没有兴趣。于是笔者把那些铅球上色彩,一开始同学见到那彩色的铅球就心动的起来,每人都去争着去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激发了。

总之,体育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调动学生体育课堂上学习兴趣的技巧论文

化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要激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和职业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共同探讨化学世界的奥秘。1、教师在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多提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启发性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动机。2、教师还要捕捉学生的思维灵感,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不论是否正确都要给与及时的鼓励,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培养成功感和自信心,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3、通过谈心、交流,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价值观、以及情绪波动等,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让学生少走弯路。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的学习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化学实验可帮助学生加快加深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实践而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在讲原电池的原理、形成条件时,首先利用(cu—h2so4—zn)原电池和门铃组成闭合电路,电铃出人意料铃声响起。学生必然会问:构成这样一个能够产生电能的装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的创设实验情景,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化学竞赛激发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化学竞赛具有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广泛地开展化学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它是常规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提高。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因而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参与。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既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激烈的竞赛环境里,每一个选手都面临着强手的挑战,面对众多的强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要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通过竞赛这把钥匙,可以为学生提供在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机会,与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相比,这种新的知识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具有发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特征。2.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化学竞赛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竞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自觉的学习动力;竞赛要有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应变能力;竞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不服输的精神,必须好强而不呈强;竞赛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不是夜郎自大,盲目乐观,善于调整竞技状态,抑制临考前的紧张情绪,相信天下的事都可以做好,因而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化学竞赛活动给予学生的上述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攀登科学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化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经常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奋求实、献身科学的教育。作为竞赛的参与者,他们有激情,有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把个人竞赛的优劣与集体荣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参加竞赛的激情转化为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化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很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比较枯燥,那么这时就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看到一些较难的理论知识。例如:晶体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在普通学校是无法观察和实践的,因此要采用动画或观看有关科教纪录片的形式来演示。课件可以自己制作或上网下载,录像资料可以从电视上录制,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进科学》系列节目、《探索发现》系列等栏目。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教学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化学课堂像磁铁一样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地理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初探论文

在学习《自主课堂》的过程中,我对现代教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良己解决问题。因此,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的特殊认识活动过程,是教与学辨证统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互为主客体的,二者所处的地位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施”责任与自主”课堂教学,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教师由“主角”变为“导演”、由幕前走向幕后,学生则由旁观变为参与,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建构学生的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从而培养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即自主意识和自强意识,让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即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即独立人格,就是要承认自我,相信自我,尊重自我独立存在的主体身份和主体资格.这实际上,也就是要确立现代教学主体意识,其核心是树立一种现代科学的“学生观”,树立一种新型的以建构学生主体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思想。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综合体,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动机。这是启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前提。自主学习的基础能力-----符合自主学习要求的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智力品质----观察力、思考力、联想、记忆力等。这既是自主学习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的潜在要素。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掌握学科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独立地选择学习的步骤与方式,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策略性地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技能要素。自主学习的思维观念――形成和逐步独立自主地发展评论历史、发现历史问题的价值体系,掌握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上五个要素构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五维结构。课堂教学应确立“以学习方法为中心”的学习观。在传输却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它的实质在于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从人一生不断学习的角度去审视教学,确实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应包括做人、健体、生活、劳动和审美的方法。其中,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责任与自主”课堂教学应关注“教学学法化”问题,即如何获少地传递和存储知识,而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元素质”上。

传统教学模式是灌输式,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改输灌式为讨论武、问题式或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疑、探索。使学生的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做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教学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组织和学生的自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通过学习《自主课堂》,我深深体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模式探讨的核心;认真钻研教材是模式探讨的根本;灵活运用模式才能使模式富有生命力。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所涉及的理论基础、技术与人的因素、结构进程以及应突出的特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进程。

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它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古往今来,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被人们信效、运用并加以改进,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导致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新的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又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物质与技术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本文所指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的大量经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为指导,在一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但又有别于一般课堂教学模式,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异性。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所涉及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就此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时期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影响,所持学习理论的观点,对构建教学模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采纳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近代以前受机械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也带有机构性;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人的认识角度进行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第一次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反传统学派代表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创建了“五阶段”课堂教学模式。进入50年代,许多国家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促使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也不断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学模式是在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有先进的,也有保守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全民教育思想,即面向全体国民,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终身教育思想,即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素质教育思想,即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能反映素质教育的思想。我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为了这种体制服务,只有教师大量地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出大量高分低能的“人才”,这种“人才”缺乏创造力,只会生搬硬套书本知识,难以适应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原有的那些陈旧滞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体现我国素质教育强调的三个发展,即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比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根舍因批典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个别化学习理论等。布鲁纳提出在教学中要采用“探索——发现”式方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在于探索掌握学习的有效策略;巴班斯基探讨的是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提介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在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应充分反映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

我国近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改革,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在探索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语文“四结合”实验学校、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等都做了许多工作。近几年推出了双主教学模式,整体性教学模式,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语文“四结合”识字、阅读、作文、听说等方面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建立,为探索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现代教育中技术因素的重要性。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它的优势,在应用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功效,以达到最估的教学等。这些问题同样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考虑,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将技术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

某一新兴的技术运用于教学,即成为一种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化。教学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有些人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过分夸大,认为未来的教育是网络教育,未来的学校就是网络学校,这是不够明智的,这是受“惟技术论”思想的影响。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谨记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可以用它来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进行练习等,使教学生动活泼。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用于个别化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是以“教”为主,也可以是以“学”为主。在当今时代技术渗透到教育之中,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因此,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正确处理好技术因素。

在探索利用技术手段于教学过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使技术成为教学的动力,但是不能只注重技术成分而忽略了人的因素。

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发展。人是在群体中发展自我、发展个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因此,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人的因素。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问题的设置者、学习的引志者、活动的组织者;强调人的情感因素。如果在教学时学生长期面对的只是冰冷的机器,在与机器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其认知,可想而知,时间久了学生只能成为机器的牺牲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一种眼神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重要的,它弥补了面对机器学习时的情感交流欠缺之处。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让技术成为推动教学的动力。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形成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可见,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形成新的教学进程结构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创建的新模式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是否具有生命力。

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其独特的教学进程结构,如班级教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将教学进程归纳为: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论课堂教学模式;杜威的发生困难——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五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课堂教学模式都具有自己的教学进程结构,这些进程结构并非是他们任意组创在一起的,这其间各个环节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是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

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进程结构,借鉴其他较有影响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根据自身特殊因素,发展与创造新型的模式。新型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应该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大量的测试,对于不足之处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要体现学科的特性、知识类型的特性、教学的规律性,以教学原则为准绳,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1、新颖性、独特性。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应该是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模式的,否则“新”字就无法体现。“新”包括以上所提到的新时期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形成的新的教学结构进程。独特指某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特定的目标、条件和范围。因为,某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的,它不是万能的,如果超越了应用目标、条件和范围或者不具备其特定的应用目标、条件和范围,就很通信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可行性、推广性。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构建符合和体现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要求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要求和基本程序。这里的操作要求和基本程序应该是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具有可行性,否则它也不能叫做模式。具有可行性才有推广价值。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进程应该清晰明了,人们便于操作,这样才能推广。这里的操作不是机构地重复操作,程序是相同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教学的结构进程主要是为了人们的模仿和运用。如果人们无法进行模仿、运用,这一所谓的“模式”就会昙花一现。

3、稳定性、发展性。

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模式一旦形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趋于稳定,模式的进程结构也趋于稳定,模式才具备可行性。是埋变化的“模式”人们无法把握它,也就不具备可行性,这种模式其实是名存实亡。但是,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稳定是相对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模式也要经历一个完善的过程,一成不变的模式同样是没有生命力的。赫尔巴特的四段论课堂教学模式由其弟子补充完善为五段教学法,在教育史上统治了近半个世纪。可见,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只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才具有价值。

4、多元性、录活性。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特性与功能,不同的学科、知识类型、教学对象年龄层次等,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这些方面,建立多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教学而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应灵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科、知识类型、教学对象的年份层次实施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某一特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而言,教学的结构进程虽然是固定的,但是教学方法却是灵活的,因此,同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丰富多采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