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课程(汇总19篇)

时间:2023-11-20 09:02:33 作者:BW笔侠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推荐给大家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我参加市教育局小学数学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

数学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对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

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二、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教师不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2篇。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

一、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的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二、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

以前在卷面分析时,我们经常提到双基的落实情况,现在可要说四基了,新加进来的两基我觉得很有时代气息。我觉得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课程标准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2021最新教案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教案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课程标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页例2、练习十七第2―7题。

1、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灵活应用“凑十法”,并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和记忆。

课前准备:图片、小棒、9加几的算式卡片。

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9+5=9+2=。

9+1=9+6=。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算,再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

2、提出学习目标。

(1)应用“凑十法”自主学习课本第98页的例2及“做一做”。

(2)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98页的内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着再从3根里面拿出1根与9根放在一起,这样就能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边摆出9朵黄花,在右边摆出7朵红花,再从右边的7朵里拿出1朵与黄花放在一起,这样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生1:我是这样想的算9+3=,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发现9加几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发现9加几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生5:我发现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9+6=15的第二个加数是6,和的个位上是5。

……。

2、小结: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练习十七的第2―7题。

数学课程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两部分内容。学生有了知识背景,有了认知链接,有了操作基础,实际上教学中师只需为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便能寻求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学生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很是容易,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些学生在进行改写的时候或多或少还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错误,如何在细节之处做文章?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好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师在帮助学生巩固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总结了三句话,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受益匪浅。

“写一写”。不要忘记单位这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提醒学生写单位,以什么为单位就在改写后的数的末尾写上单位,如212558=21.2558万。

此法学生在应用中既易于操作,又避免学生出现不应有的错误,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关注细节上有一定的效果。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又能让学生学会有序地解决问题,尝试到归纳解决问题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带来的巨大益处。

数学新课程标准

21、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22、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23、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24、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25、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26、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27、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秧田式、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28、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29、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30、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的方法。

数学让“数学写作”走进数学课程

1.写作的历程与解题的历程相对应。2.写作是联络不同表征的活动。3.写作是建构知识的活动。4.写作有助于发展综合认知的能力。

1.鼓励学生留下解题痕迹以发展算则或符号的教学。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数学概念。3.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解题策略或困扰。4.让学生自创解题算则或程序。5.创造开放式的问题供学生组织答案。6.要求学生列出解题的步骤与策略。7.要求学生练习拟题以加深对问题结构的了解。8.以写作活动配合调查、实测或造形等活动。

三、数学写作的基本类型。

1.记事。主要记述一些生活事件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现象等。2.日志。主要复述本节课或与本次活动相关知识。3.解释错误的写作。让学生针对自己产生错误的`想法及思路进行叙述,并阐述现在的认识,即原来错在何处?4.创作性的写作。如学习完《质数与合数》这一单元后,可让学生想象《当质数碰到合数》等。5.作总结的写作。主要指学习点的记录,可让学生完成实验或操作后,记录过程。7.开放性问题。首先要求问题具有开放性,然后让学生找规律、延伸学习。8.阐述性的写作。9.改正错误的写作。写作题材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10.下定义。下定义的写作可以是对公式、数学词汇、概念等的简要记录。11.探究性的写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问题,并积极找出解决的方案,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探究。12.创作数学题的写作。主要是让学生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现象进行抽象、建模,从而转化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摘自《中小学教师培训》第8期。

数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数学课程设计心得

我们五年级组开展了《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环境开发的研究》这个课题,收获不小,本人心得如下:

首先,我很喜欢我们的组长赵老师组织的这个团队。赵老师博学、严谨、风趣、对我们又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总是对老师充满了肯定与鼓励。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们,个个都很能干,上课、评课、做调查、写文章……样样都拿手。而自己却有那么多的不足。但是,与压力相比,有机会向赵老师及其它的优秀老师学习,我更多的是感到荣幸。

其次,我喜欢我们的活动形式。每次活动,我们都是在课例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交流,然后赵老师对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辅导,不仅如此,还辅导我们写调查报告、写论文、写案例、赛课,以及参与数学生态课堂的活动。一年来,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我开了眼界,逐渐转变了教育理念。

再次,我喜欢《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环境开发的研究》这个课题。通过每次活动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老师教育学生,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面对植物的种子,你只要准备好土壤、肥料,充分利用好阳光和水分,顺其内在的生长规律,相信种子内在的力量,它们一定能顺利的发芽、开花、结果!

在数学生态课堂上,不仅要强调知识与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意志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既要重视预设性目标,更要关注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完成预设的方案,而应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

在这一年中,在听课学习时,我也会不自觉地从生态课堂环境的角度去观察,观察课堂的物质环境,观察师生、生生的交流,观察师生的评价与情感交流。优质的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在如朋友般的合作与交流中,在经历了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一次次原汁原味的争论后,留下的是一次次知识的收获、一次次能力的提升、一次次情感的满足,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感受着学习的快乐,品尝着成功的喜悦。

是呀,教育是“农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自己在教学与研究的领域真正地投入,学生才会送给自己一个满意的课堂。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专业,主要学习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泛涵分析(大三要学),专业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代控制理论,数值分析,随机过程,数学建模,最优化方法,离散数学,多元统计分析,数学软件实验,数字信号与图象处理.学习本专业会让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熟练的科学工程计算技术和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四.20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名: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长沙牛耳软件教育是湖南最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学校)。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好就业专业:据统计,排行前十的专业。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声传译员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吃香。

二.3g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到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了,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明。

三.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类似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都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在到对业务的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六.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过环保产业的从也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有8万人,按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左右。

七.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拿手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金,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以上。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八.中西医师,医药营销。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成流通企业,三十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在3000到5000元。

十注册会计师。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嘎子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自由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每年高扩毕博在内的四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在高校招收毕业生,专业涵盖了统计,法律,数学等,应届毕业生月薪都在五六千元,在加上每年的丰厚的奖金,收入会超过10万元。

编辑。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佛山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汕尾身材:170cm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5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计算机类:程序员计算机类计算机维护多媒体/游戏开发工程师。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深圳佛山。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证书/奖励:

普通话二级乙等,大学英语四级,全国计算机二级;

2007年全国数学建模省三等奖;

2004年、2005年学业优胜奖;

2004年至2007年获多次单科成绩优秀奖;

2004年、2005年获学院“十大歌手”,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良好。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电脑技能:

会用c#、vb、sql等语言工具,熟悉计算机网络、对各种电脑硬件安装及各种常用软件的运用、操作系统维护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等。

详细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具有较好语言表达能力、个人兴趣广泛、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并确定计算机行业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人联系方式。

数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数学课程设计心得

1、从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脱节、课程改革与抓教学质量“两张皮”的现象。这已成为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师压力过大、教育教学效益不高,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瓶颈。究其原因,固然是多层面和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在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帮助指导,致使新课程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效益和质量难以提升。为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2、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需要。

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者”。因此,创造性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缺乏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指导。因而,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学科本位”的教“课本知识”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过程。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维教学目标难以整合,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为此,本课题研究也是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效率的需要。

3、有效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技术特性的科学。所谓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二、明确研究目标:

1、探索并形成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2、揭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及诸因素与学生学科素养形成之间具体的关系和规律,以丰富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

3、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

三、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研究。

1、抓住重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有效性,首先在这节课中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否准确。其次,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教学目标的的设定一定要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你只有设计了关注学生的目标而不是关注知识的目标,才能有效。

下面是我在执教《抛硬币》一课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

抛硬币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感受,获得直观的体验。

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就是说,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做到:(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课前调研)(2)、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抓准切入点)。

老师开课设计了采用抛硬币的游戏,老师先让学生在自主地玩游戏中去发现(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从抛硬币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很自然引入新课。

本节课,学生在“抛硬币一摸球一装圆片一抽奖”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三维目标”的达成度较好。真正体现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但是如何使设计的情境具有有效性,这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抛硬币》一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实际,让学生在猜一猜、抛以抛、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充满童趣的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装圆片游戏更具开放性、挑战性、创造性。在探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去猜想、去操作、去探索、去讨论、去判断、去验证结论,解决问题。在装一袋摸到的不可能是绿圆片和摸到的可能是绿圆片这两个活动时,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索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3、以学定教——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备课时,我们经常绞尽脑汁考虑怎样设计情景,怎样设计问题,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等问题,而容易忽视学生本身,所谓的学情分析也经常是照本宣科,没有进行真正的调查了解。在我执教的《可能性》一课的活动探究环节中,通过摸球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开始教学时,考虑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想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在一次活动中就能体验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于是把六个小组的盒子里的小球分成三种情况(全是黄色球、有白色球和黄色球、有白色球蓝色球和黄色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从盒子中摸球并记录摸出的小球的颜色),然后每个小组汇报活动情况,让多种情形同时展示出来(摸出的全是黄色小球;摸出的有白、黄两种颜色的小球;有白、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可是当每个小组在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根本没兴趣听,接下来的验证猜测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只有少数学生在发表意见。

第一次试教,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简单事件发生的规律性的发现仍然来自直观的实验,在一次活动中同时展示三种摸球的情况,对于他们有一定难度,因为每个小组只验证了本组的发现,对于其他小组的结论没有经过验证所以很茫然。第二次试教,我让学生经过两次活动,第一次:每个小组的盒子里都装的是黄色球,学生通过摸球活动体验了事件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了“一定”、“不可能”;第二次:每个小组的盒子里都装着两个黄色球、两个白色球,通过小组在一起猜测、验证,体验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理解了“可能”,两次活动层次清楚,学生建构知识的思路清晰。

几次试教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定位,进行教学设计。所以说,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以学定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进而教学相长。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才刚刚起步,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研后教,在教中研,使课题研究真正起到实效性。

版数学课程教案

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

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

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偶数有:。

奇数有:。

课件出示。

(生:口答)。

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数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数学课程设计心得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集体教学还是很普遍的,老师的活动设计也是按照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来设计,这就容易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孩子“吃不下”,两极分化越来越厉害,使得能力弱的孩子逐渐失去数活动的兴趣。本学年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能力差异教学活动的研究。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承认了幼儿的差异,适应幼儿了差异,更应该幼儿的尊重差异,并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使不同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幼儿差异,让幼儿学习不一样的数学,下面是我在本学期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一、制定目标时——针对差异。

我们不求能力差异的幼儿同时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允许他们异步达标。因此,在目标的制定中,针对不同差异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首先强调基础目标,重视目标的统一性,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以确保目标指向大部分幼儿,同时考虑目标的弹性,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要求不同。能力弱的幼儿注意基础目标,适当降低要求,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目标;能力中等的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争上游的态度和信心。能力强的幼儿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注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中班“排序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初步学会按物体数量的aabcdaabcd规律排序。能力弱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观察图的排序规律完成abcabc练习。中等能力的幼儿能根据教师要求按abcdabcd的规律排序,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幼儿自定规则,按物体特定规律排序,能创造不同的排序方法等。

二、方法选择时——尊重差异。

教师在选择方法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异步达标的目的。如在学习排序时我针对佳妍、景伦、翰杨三个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的幼儿选择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于翰扬在串珠子中表现出思考型的认知特点,在串珠子之前,他用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观察模仿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策略,呈现的作品也相对比较好。对待这样的幼儿,我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他串出与教师不一样的项链。而对于已有一定的归类意识景伦,我采取了“让他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策略”,鼓励他学习简单的单维排序来串珠子。对于佳妍,她属于无目的的玩,缺乏思考和归类方面的能力,针对她的表现我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鼓励他模仿旁边的同伴把相同颜色的串在一起。我们只有正视幼儿能力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让幼儿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三、投放材料时——考虑差异。

在提供数学操作材料时,既要考虑活动目标,又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投放材料,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如在数学活动“排排队”中我们班级孩子们的照片拍下来,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排序。一番观察下来,我发现两极分化特别厉害,能力强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能把三个小朋友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整齐地排好,而能力弱的孩子拿着小朋友的头像,不知怎么放才好。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游戏材料,给能力强的孩子一筐材料里放了4-5个小朋友,让他们想想人多了该怎么排队,而能力弱的一组,我就在底板上画了从高到矮的矩形图,暗示孩子高个子应放哪,接下来放哪,最矮的矮个子应放哪,并形象地把它说成是高房子、中房子、矮房子,暗示他们一一对应摆放,果然能力弱基本都学会了。又如在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大小各异的图形片,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片,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花片、纽扣等实物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四、教学评价时——承认差异。

幼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也是永恒的,教育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数学课题研究心得体会4篇。在评价中,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教师评价的要求也不同。对于特殊幼儿,教师采用“拉一拉,帮一帮”的态度多鼓励、多引导,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能力强的孩子多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提高的竞争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评价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给孩子一个灵活的评价标准,启发他们多看到同伴的长处,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互动让幼儿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更要教师能正确对待幼儿客观存在的差异,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差异问题,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幼儿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幼儿的智慧潜能,就一定可以让不一样的幼儿学习不一样的数学,在不同的机会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存在不足:1.如何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和在课后的反思中也关注幼儿之间的数学差异这将是我今后继续研究的内容。2.案例的说服力还有待继续斟酌。3.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分析还有采取的措施如何更具有针对性还有待加强。

数学课程教学随笔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在于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生活情景的创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色彩。如在教学完整数乘法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当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景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欣赏春天的景色,大家想不想去游览一下,去找一找春天?春游时得带食物,下面是一些零食的单价:面包2元;饮料3元;梨子1元;话梅2元;饼干3元;瓜子2元……让同学们用30元去买。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这样既达到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之效果。

在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发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中,要从孩子的心里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观给学生。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又好奇,对于枯燥的数学公式或概念往往坐不住,甚至感到厌烦。

如在教学完《认识人民币》一课后,把课堂变成“小商场”,让学生模拟买东西,学生兴致高涨,有的“柜台”还模仿商场打出“八折”“九折”来,一些学生就向我讨教“八折”“九折”的意思……只有在这样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着情感与智慧交织的数学课堂,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发展,才能获得各方面的满足与发展。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联系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得到发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例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设计了这样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做一个粉刷教室的预算。这时,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共需要多少材料?购买材料需要多少元……等,同时思考怎样计算,再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以及门窗的长宽,计算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积,根据每平方米需要的材料求出材料的质量,在市场上调查材料的单价,计算出购买材料的总价,从而完成粉刷教室的预算。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综合应用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并能够灵活地运用。

数学生活化强调数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同时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和时代色彩。

数学让“数学写作”走进数学课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1][2][3][4]。

小学数学课程试题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课程结构体现的三大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7、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学习领域。

11、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3、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5、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16、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7、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18、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19、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综合与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7、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是什么?

答: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关系: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二,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关系;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四,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8.什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

9.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11、数学课程目标的总目标是什么?(见数学课程标准8页)。

12、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基”指的是什么?(见数学课程标准8页)。

1、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略)。

2、你能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举一些例子、谈谈你的想法吗?(举例分析题)。

答: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数学让“数学写作”走进数学课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应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再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创设学生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学生担当售货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而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如星期天和妈妈上街买了哪些东西,共用了多少钱,你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大约要多长时间等等,也许,交上来的日记还都比较幼稚,语句不太通顺,但他们确实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数学活动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要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必须要量出学校的建筑物和操场的实际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才能画出来,再如通过填空一个鸡蛋大约()克、你的体重大约()千克、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随后,再通过起名子,比较长的比较像的图形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一节新的图形认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看一个“猴子骑车”的动画,从中让他们体会到骑那种装有圆形做的轮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得厉害。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去帮助父母并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如在一级数学活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爪子,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下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学生被这一情境引发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志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数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数学课程设计心得

通过网络学习,使我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我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本课程重点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新课程基本理念;数与代数教学研究与设计;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与设计;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与设计;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研究与设计。在研究“小学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围绕小学数学课程的四个方面“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展开,从内容分析和教学设计两个维度对每部分内容进行探讨。下面我就谈一下学习后的感受: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小学到初中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体现基础性。基础性表现在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数学基础。普及性是从义务教育的任务考虑的。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逐步实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应当与之相适应。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从普及教育的角度,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设计和实施的。发展性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得到提高。发展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不是一刀切,不是要求儿童都达到同一水平,应该给那些能够发展和可以发展的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这种发展是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潜能来发展。

二、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于数学教学始终。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注意教态、语言力求生动。

在课堂上要注意态度,并通过多种方式,特别是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注意提问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注意提问方法和技巧,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使数学课堂教学有趣起来。

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与"谈一谈"等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穿插于课堂的趣味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内容。

《标准》中提出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主要素材。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

本次课程改革中,数学内容的领域和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4个领域。这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个领域,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结构的变化,使小学数学更加丰富多样,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与现实相联系的问题。通过具有现实性的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能运用数学表示事物,进行交流。另一个问题是内容的呈现方式,或者说教材的呈现方式。

《标准》提倡教材的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性,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要让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首先应当以活泼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现教材的内容。抽象的内容更需要灵活的形式,更需要以行动有趣的事例,展示所学的内容。教材呈现方式的改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二是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与交流的空间,三是适当采用故事的方式,表现问题的情境。

四、面向全体,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促进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差距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妨碍了他智力的有效发展,如学习积极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我们小学生,主要从非智力因素方面多加培养,本着"爱"的原则,抓住各自的性格特点,尽心安抚,多关心和爱护,多给予鼓励。在学习上给予耐心辅导,取得点滴进步就要充分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数学新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内容的学习后,今后我要在备课时抓住数学的本质,思考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研读教材,了解教材间的联系,努力站在一定的高度,使教学设计有数学底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