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热门18篇)

时间:2024-03-11 21:44:03 作者:文锋

一年级教案还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请您了解以下这些一年级语文教学范文,以提高教学水平。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四单元

生活情景引入: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

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

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揭示课题: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这些小数该怎样读写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

激趣引入:。

抢答题:地球上长的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学生抢答,猜测长颈鹿的身高)。

出示教材第34页的情境图,学生读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小数。

1.读出下面各数。

2347093311000038950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十、百、千……)。

3.导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熊二顺利拿到了蜂蜜。你知道吗,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观察教材第34页例2的主题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板书1.8、5.63、12.378)。

(2)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这些小数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小结:像1.8、5.63、12.378……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这些小数都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学生交流讨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单元教案

课标内容:

感知两个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解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a+b=b+a”这一规律,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现“a+b=b+a”这一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

初步体验。

1、同学们,你知道哪儿有数学吗?那你能从我们身边找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这不,笑笑和淘气来到停车场,也发现了数学问题,请看:(挂图出示主题图)。

他们俩发现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从笑笑和淘气列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1、给学生创设情境,体验数学无处不在。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两个要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同时求知欲增强。

操作验证。

--。

深入体验。

活动一、猜一猜。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生猜)。

活动二、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们想办法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也可前后两位同学合作交流解决。(边摆边算边写)。

全班交流后,总结得到”a+b=b+a“这一规律”。

活动三、玩一玩。(练一练第1题)。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根据我的手势列出算式,看哪位同学又快又对又多。

同桌玩这个游戏。

活动四、试一试,你能列出更多的算式吗?(出示小兔拔萝卜图)。

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对问题敢于猜想、验证。

巩固应用。

--拓展体验。

1、算一算,看谁做得既快又对(练一练2题):

做完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做这组题,你认为怎样想会更快?

2、比一比。(用手势演示出答案)。

3、排排队游戏(25页4题)。

4、看一看,填一填,说一说。(学生先看,再填,再说想法)。

1、学生发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避免重复计算。

2、体会从多角度思考的乐趣。

评价反思--再现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这节课中你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过程与方法: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出示第33页图。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自学共思

1.先估一估,图上一共有多少只羊?

2.用自己的方法数数,图上有多少只羊?

合学共研

1.课件示例1。

(1)数数----一个一个(或一根一根)地数,从一数到三十;从一数到五十二;从一数到一百。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十根十根的数,数十次就是一百。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的关系。

2.课件示例2。

(1)明确几十的组成。(摆小棒)

(2)明确几十几的组成。(摆小棒)

展学共享

1.课本第35页“做一做”。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延学共促

1、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个?p38练习八第一题。

(1)观察两种夹子,哪种颜色的夹子比较好数?为什么?

(2)数黄夹子有什么好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2、独立完成p38练习八第二题。

先圈出10颗,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

(1)我能数出下面各数后面连续五个数。

二十七五十六七十三八十八

(2)在下面各数后面数出4个数来。

三十七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五十九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九十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能力提升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2个一是()

6个十是()8个一和1个十组成()

3.思维拓展:写一写。

51、53、( )、()59

38、()、34、32、()、()

90、()、( )、93、94、()

80、79、()、()、()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新授

课题

读数、写数

单元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数的组成。(教材第35页例2)

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一、复习引入

看图数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瓶牛奶,有几瓶酸奶的。(学生相互交流,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组成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5页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

师: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导学生明确: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每捆十根;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任意摆出一个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这个两位数的组成。(两个人交替进行)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5页下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答案:3 5

四、课堂小结

你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了吗?

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

1.教学时首先说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生活中的数是学生都熟悉的,利用此素材作为教学的内容,不但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自己检验数的正确与否。除了一个一个地数以外,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选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比较哪些方法更准更快。然后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数数、摆小棒,汇报交流。建立10个一是十,100个一是一百,10个十是一百,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三十五,八十是由8个十组成的等意识。

2.本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接受。

3.我的补充: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结绳计数

“结绳计数”是远古时代的人们最常用的记数方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人们在计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结绳计数”就是用打绳结的办法来计算物体的数量。传说中,古代的国王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因为没有日历,就采取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计算天数,当绳子上所用的结都被打开的时候,也就是战争该结束的时候。

当然,除了“结绳计数”外,远古时代的人们还发明了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用利器在骨头上刻下痕迹来计算数字。由于“结绳计数”这一方法最为方便可行,所以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中,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2、能够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二、提出问题。

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五、课堂: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教材简析:本册教材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1-20各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二年级的认识万以内的数打基础。这个阶段的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1到例3的教学内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开端,正是牢固的掌握了数数和数的组成,才能更有助于比较数的大小和计算,所以本课的知识尤为的重要。

设计理念: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1.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的一个一个的或一十一十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观察操作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理解100以内的组成。

教学难点:数数过程重,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教学准备:每人100根小棒,10根橡皮筋。

一、复习

1.数一数

从9数到20,再从20数到1.

2.填一填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板书课题:数数数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1

请同学们快速整齐的从20数到100.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边数边拿,一根一根的数,数出十根用橡皮筋困一捆。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个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十根困一捆。

师:如果再接着数出九根,现在一共有几根?(29根)

29根小棒再添加一根是多少?(30根)满十根又要困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接着数到39根,再加上一根是几根?(40根)40根小棒是4捆,接着数到49,再加上一根又怎么办?(捆一捆)是多少根?(50根)为什么是50根小棒呢?如果再加4捆是多少捆?(9捆)接着数91,92,93“..99,再添1根是多少根?是几捆?(10捆)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小结:数物体的个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10个10个的数,十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学生数十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用刚才学的知识,数数可以十个十个的数,这样会比较快。数百羊图,看谁能最快的数出来。

抢答:一十一十的数,从一十数到一百;从三十数到七十;从六十数到一百。

2.教学例2

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师:拿35根小棒,你怎么拿,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

3.教学例3

三、巩固练习

1.课本33页下面的”做一做‘指导学生板演,再说想法。填一填。

2.谁是小老师(做一做,说一说)

3.连一连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收获了什么?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一个十一捆

10个十是一百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探索总结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要排队做早操。请看,这些学生排得整齐吧!数字娃娃们也想表演一下。(课件出示学生排队图及百数表)

通过情境导入,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板书课题:数的顺序)

自学共思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4百数表中的前两行。

师:你发现了什么?

合学共研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4百数表中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的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第84页――――第90页)。

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技能目标。

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难点:

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no:1。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

完成“做一做”及87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电脑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0)。

同时领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蝚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比一比,摆一摆。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1617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連一連,猜一猜(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

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

3、读一读,排一排。

(电脑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

这时,老师拿出小狗汪汪带来和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教具,把它发缎带大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所有拿苹果的同学上台来按顺序排好队,找自己的位置站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no:2。

教学内容:第86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写法。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3----5题。

教学要求: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

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2捆。

4、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隹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

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讦数器。

观察:从历边起,每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等待我摆小棒现,地写数。

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

121115171620。

3、给小马虎错误。

十一写成101十八写成81二十写成2。

4、做练习十四的第3―――5题。

no:3。

教学内容: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教学重、难点: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no:4。

教学内容:十几加减一位数(第88页的例6)。

完成“做一做”第89页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电脑出示)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着一个篮子上山采松果,松鼠妈妈采了14个,松鼠宝宝采了3个,然后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学生看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意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1、指名编故事。

2、有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指名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

(1)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松鼠妈妈比松鼠宝宝多采多少个?

(3)松鼠宝宝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松果?

(4)松鼠宝宝还要采多少个才能和松鼠妈妈采的同样多?……………。

3、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2)14+3=?你是怎样算的?同桌互说算法,然后指名说。

(3)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说14+3=?

4、再解决第2--------4个问题:

问:用什么方法计?如何列式?你是怎样算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二、巩固深化。

1、完成第8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最后教师指名说算法。

2、找朋友。

完成第89页的第1题。

3、比较大小。

让学生先在书中完成,然后再全班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要这样填?

4、数学游戏。

第90的数学游戏学生自由的完成。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四单元

1.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四单元

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历,在生活中感受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与数学活动,抽象、概括、提炼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从而达到巩固小数意义的目的。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理清课文的条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晏子的机智过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了解楚王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对待的。

2.明确课文的写作顺序。

1课时。

xxx。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2.以“选择读段”法来汇报晏子进楚国时“楚王怎样侮辱”、

“晏子怎样反驳”以及“结果如何”的,同时板书。

启发学生:用更简洁的浯言来概括,分小组进行练习。如:“进楚国——进狗洞——进狗国——大开城门。”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三次板书的基础上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减缓学生概括全文的难度,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4.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小组研究,解决问题。

如:生提问:晏子是如何令楚于感到理屈的?

(1)生读书,研讨问题。交流看法:

(2)汇报交流: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4)读出这种感觉;。

5.师从不同角度提问:楚王为什么侮辱晏子?你认为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指导朗读。

(教师意想不到的发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他们思维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概括楚王是什么人可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6.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其中的含义,练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如:反问句等。

(抓住训练点进行表达方式的培养,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三、介绍晏子生平,完善学生对晏子整体人格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晏子说一句敬佩的'话。

(教师充分利用课本之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引发学生对晏子的敬慕之情,表达的愿望也油然而生。)。

四、课堂练习。

1.说出描写人物智慧的3个词语,如有胆有识……。

2.小练笔:回忆生活中的小事,练习用对话描写的方式突出人物的机智。

五、实践活动。

1.排演课本剧,加深对本课人物的理解。

2.开故事会,讲一讲春秋战国时期自己喜欢的故事。

板书。

晏子使楚。

楚王侮辱晏子反驳结果。

进楚国进狗洞进狗国大开城门。

见楚王下等人下等国赔着笑。

酒席上齐人是贼国风不正赔不是。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关心同学。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买铅笔”。

知识与技能。

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课时。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带人情境确立立标。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

8+7=4+9=16-5=8+8=5+9=。

3、填一填。

9+xx=13xx+9=15。

凭借情境解疑探究。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

记(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

板书:15。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土"。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图文对照认识八个词语;理解黄牛和帽、苹果和枣的大小及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堆杏子和一个桃的多少,在反复的朗读中激发朗读兴趣,体会语言的节奏美。

3、能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并诵读、记忆,在诵读中感受农家校园的美丽、温馨,唤起学生热爱农村的情感。

1.识字和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课前准备:幻灯片、字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词。

1、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植物?

2、词卡与实物对应。

学生将带拼音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

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音节、词语。

3、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先请个别学生认读,再全班跟读,最后开火车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让学生认读。

二、学习韵文。

师:有人啊,把这幅图写成了一首很美的诗,

1、自己读韵文。

2、小组合作学习。

比一比,认识量词。

图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

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提出疑问,开展互相解疑的活动。

3、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

三、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生字,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

2、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2、出示"小、少",让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比较有什么不同。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3、教师范写"小、少",学生仿写一个。

五、作业: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牛、羊、小、少(在田字格中教师范写)。

课时目标:

1、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2、积累反义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组内自由读。

2、指名读。理解反义词。大------小多-----少。

3、齐读。

三、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1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

你发现用颗数的时候,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数鸭子用“群”,在哪些时候还可以用上“群”?

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3数杏子时用“堆”,在哪些时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数?

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2、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把扇子一辆汽车一块西瓜。

一个杯子一双手一台电视机一幅图一座房子一台电脑一双筷子。

一张桌子一座桥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排椅子一篇一本书。

一杯水一枝笔一份报纸一扇窗户一棵树一把剪刀一个书包。

一条绳子一串香蕉。

3、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4、创编儿歌。

5、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四、比一比谁说得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五、积累反义词。

我们学过哪些反义词?谁会说?

大——小多——少黑——白上——下天——地有——无。

来——去前——后左——右哭——笑南——北东——西。

高——低高——矮开——关。

六、作业:学过哪些反义词,用笔写下来。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类教案第四课时教室

一、教材分析:

《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本节课是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实践性的活动课,会应用到在第二单元学习的比较。本节课是分类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的基础。为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教材安排的整理房间中的物品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学生在进行整理时容易产生亲近感,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如:书店、商店、超市等等,学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场所出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通过整理房间等活动展开,使学生体会了分类的思维方式,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并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2、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3、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结合本课教学对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环保知识教育。

五、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具、学具准备:装有各种模型的资料袋、几种日常生活物品。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整理房间。

同学们,你们会收拾自己的房间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个非常特别的房间!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6页,一起来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就是这间了!

1、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询问“小朋友,小明的房间给你感觉怎样?”

(凌乱、不整洁、找东西不好找)。

2、仔细观察,你能在小明的房间里看到哪些物品?

(书、本、笔、文具盒,还有衣服、篮球、足球和小汽车。)。

3、限时一分钟,小组讨论该如何整理这个房间。

生1:两件衣服要放到衣柜里。

生2:学习用的笔、书、文具盒、本子要放在一起。

生3:三个球是体育用品要放在一起。

生4:小汽车、小熊都是玩具要放一起。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

生1:看起来整洁、干净。

生2:东西好找。

生3:学习用品、玩具要分别放。

4、总结: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整理房间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才能把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

5、出示整理好的房间。问学生“整理过后的房间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

(很舒服,很漂亮,即整洁又美观。)。

(二)动手实践,体验分类。

活动一:贴一贴。

小组合作,利用最短的时间,把资料袋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并在黑板上展示。(可按颜色分;可按用途分;可按大小、长短分类)。

活动二:摆一摆。

首先让学生知道老师在讲台上放着哪些东西;接着给时间他们考虑该如何分类、摆放那些东西;然后叫一个学生上讲台摆一摆;再接着问是否有其他分发的,有的话也上去摆一摆给大伙看;最后老师总结学生分得对不对并指导。

(三)联系生活,感受分类。

生1:大人(老师)分一类,小孩分一类。

生2:男的分一类,女的分一类。

生3:个儿高的分一类,个儿矮的分一类。

生4:年龄相同的分在一起。7岁的分一类,8岁的分一类。

生5:我把戴眼镜的分一类,不戴眼镜的分一类。

……。

师:你们真能干!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里,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分类摆放现象?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1:家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鞋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

生2:超市里的东西,用的放在一起,吃的放在一起。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以后应该怎样去做,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劳动爱家的孩子。

(五)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整理自己的房间,跟同伴说说你们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是个爱劳动、爱动脑的孩子。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2、通过和大人一起读书的活动,巩固拼音,提高阅读能力,并激发读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我爱积累。

1、导语:同学们,你们学过了哪些数字?让我们一起数一数。你们知道哪些带有数字的词语呢?(学生自由交流)汉字很丰富,不仅有带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带数字的七字成语呢!让我们一起去积累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词语。

3、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试着认读七字成语。

4、班内指名读词,教师正音。

5、多种形式读成语,读中感悟,了解其含义。(教师领读、同桌赛读、班内抢读、开火车读。)“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它强调了春季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是在早晨要做好一天的打算。比喻对要做的事应该及早地做出准备。也比喻要珍惜清晨的大好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是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一寸黄金也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形容时间非常宝贵,应当珍惜。

二、我爱读书。

1、导语:读书使人进步,读书让人快乐。让我们一起读书好吗?

2、导读:我们一起读书得做到什么呢?

3、学生讨论后明确:大家一起读书时,尽量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向他人请教问题时要小声。

4、出示“和大人一起读”内容——《小松鼠找花生》。

5、师生一起读。

(1)过渡:静静地读书,美美地享受。这种感觉好吗?你从《小松鼠找花生》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也可以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2)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收获或感受。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一、复习引入。

看图数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瓶牛奶,有几瓶酸奶的。(学生相互交流,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组成。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5页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

师: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导学生明确: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每捆十根;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任意摆出一个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这个两位数的组成。(两个人交替进行)。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5页下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答案:35。

四、课堂小结。

你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了吗?

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

1.教学时首先说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生活中的数是学生都熟悉的,利用此素材作为教学的内容,不但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自己检验数的正确与否。除了一个一个地数以外,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选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比较哪些方法更准更快。然后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数数、摆小棒,汇报交流。建立10个一是十,100个一是一百,10个十是一百,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三十五,八十是由8个十组成的等意识。

2.本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接受。

3.我的补充: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结绳计数。

“结绳计数”是远古时代的人们最常用的记数方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人们在计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结绳计数”就是用打绳结的办法来计算物体的数量。传说中,古代的国王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因为没有日历,就采取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计算天数,当绳子上所用的结都被打开的时候,也就是战争该结束的时候。

当然,除了“结绳计数”外,远古时代的人们还发明了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用利器在骨头上刻下痕迹来计算数字。由于“结绳计数”这一方法最为方便可行,所以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一年级数学第8单元教案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位置,得数不变。

体会加法交换律。

1、情景创设。

(1)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3+2=52+3=5。

2、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1)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直观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摆一摆。

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全般交流。

得出加法交换律。

3、实践巩固。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一试,

独立提出问题。

全班交流解题。

(2)第一题,可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再进行练习。

(3)第2、3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4)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我排成第几个?

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同桌尝试解决。

小组交流情况,全班反馈。

(5)共有几只小鸟。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