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教案(实用14篇)

时间:2023-11-30 16:17:18 作者:FS文字使者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幼儿园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

1、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2、它最喜欢做什么?

3、它怎样去厕所?

4、它怎样清洁身体?

5、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6、它生病时怎么办?

二、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

1、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

2、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三、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四、学《小花猫洗澡》儿歌。

小花猫洗澡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五、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共同为进行的表演布置场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道具。

2、能大胆讲述,用动作和语态表现动物的特征。

3、能大胆讲评、提出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头饰。

2、娃娃家的小桌椅、糖果、果酱等。

3、医生用的医用工具。

4、录音机、不同性质的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讨论:

你最喜欢表演什么游戏?为什么?

二、提出表演要求。

1、最近我们表演的《小熊拔牙》你觉得小伙伴哪里表演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2、以小组为单位,创设场景与制作道具。

(1)新增设了爸爸的公文包。

(2)桌椅上都盖上台布、桌布等,在桌上添放花瓶等。

(3)为了拔牙时更形象,幼儿说要做颗假牙,用线系住这样就更逼真了。

3、幼儿以组为单位商量角色的分配。

三、幼儿表演。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表演。

1、熊爸爸和小熊对话。

2、小熊夸张地吃蜂蜜、牙痛时满地打滚大声地求救。

3、小兔为小熊拔牙,小动物们齐心帮助。

4、小熊和小朋友们快乐开心地舞蹈。

四、讲评。

1、幼儿提出声音有时高、有时低,没有从头至尾地绘声绘色。

2、幼儿提出要是有音乐就更好了。

3、动作还可以丰富些。

4、教师总结。

五、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1、选择合适的音乐。

2、对动作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要求能向他们学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

(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教师: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幼儿园教案

1、通过四肢活动,锻炼小肌肉,尝试撕细纸条。

2、发挥想象塑造各种发型。

1、材料准备:手工纸、浆糊。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又扮演理发师较色游戏经验。

3、教师自身经验准备:熟悉3到5中不同发型的撕贴方法。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参与度。

有个理发师呀很聪明,他把每天的工作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娃娃,来理发。

吹风吹,梳一梳,剪一剪,真漂亮!

我们现在也给小娃娃理理发。

2、布置任务。

教师讲解并示范撕纸的方法。

撕纸的时候胆子大一些,一只手稳稳的拿住纸,另一只手沿边缘慢慢的撕。先撕去四条边,再撕去尖角。

看,纸张就变成圆圆的笑脸了。

像毛毛虫吃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撕。

找一找,眼睛、鼻子和嘴巴在什么地方?

找准位置贴上眼睛、鼻子,还有嘴巴。看,小娃娃来理发了。

幼儿园教案

泥,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玩具。泥到处可见,在我们幼儿园围墙外的社区里就有一块很好的泥土地。每次我们去散步,总有些小朋友蹲在地上玩泥。捡根树枝在泥地上画画,用脚重重地在泥地上踩上几下……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来说,很少能接触泥。为了能让城市里的孩子也来玩一玩泥,我特意安排了大班科学活动《玩泥巴》这个活动。《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因此,我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创造和接触大自然的乐趣。

1.辨认颗粒、粉末等泥土状态,乐意在玩中了解泥土的特点。

2.会用自制的粘土,塑一件器皿,感受尝试的快乐。

3、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幼儿自备挖泥工具;教师备筛泥盒、水、干泥土等。

一、感知泥土。

1.教师组织幼儿来到社区的空泥地,请幼儿仔细观察、感知。

2.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看看泥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气味?

二、说说用途。

1.你觉得泥是什么样的?它们都一样吗?

2.师生讨论:泥有什么用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泥土可以用来种花、种树等,还可以盖房子,像小蚂蚁、蚯蚓这些小动物都生活在泥土里,使幼儿了解泥土对人及动植物的重要性。

三、玩玩泥土。

1.给幼儿一个相对宽松的室外操作空间,鼓励幼儿自由结伴(2—3人),除自带泥土外,允许幼儿到环境中自取泥土开始玩泥。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往干泥巴里加水,观察泥巴的变化,引导幼儿比较水量的不同让泥土产生的不同变化。

3.鼓励幼儿边和泥,边互相交流和泥感受。

如:泥土太湿,就会因太软而不易成形;泥土太干,就会因太硬而不易揉捏。

4.交流玩泥经验,梳理泥土特点。

四、简单塑形。

1.幼儿分散玩泥,学习整理泥土、糊泥、敲打成土胚。

2.让幼儿再玩“塑形”,教师据情况可提供备好的干泥,给泥糊得过烂者调整湿度而用。

3.要求幼儿用自制的粘土塑一个简单的器皿,装入纸盒放在阴暗处。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提出: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前三个环节充分感知、了解了泥土,并让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加入不等量的水后泥土将有什么不同的特性表现,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土之间的直接关系,最后在简单塑形中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中因为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能顾及所有的孩子。幼儿抛过来的“球”,有时也没有很好地给予回应。在泥塑创作中,细节部分的创作不够到位,教师应充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案

高,你一句,我一言,大胆主动地谈论着自己对春天的不同认识。忽然有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妈妈告诉我春天应该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姹紫嫣红!”多好词语呀!把春天描述得美丽极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教给孩子学习这些成语的良好机会,马上让孩子们跟着她一起念,一遍,两遍……孩子们念得声音却越来越轻了,忽得听到有个男孩子在嘀咕:“什么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什么意思,听都听不懂!”原本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越来越弱了。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抓住教育的锲机是对的,能利用生生互动,来引导幼儿互相学习这些优美的词语,充分体现教育的互动性,一开始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对的,但最终在实施的过程中,又犯了一个较大的错误,教学中没有让幼儿充分感受一下到底什么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姹紫嫣红”,违背了新《纲要》的幼儿主动性学习的教学原则,完全采用的是传递---接受学习模式,减弱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以前的这种传递---接受学习模式能帮助我们有效地传授系统知识,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其弊端日益明显:

第三,从师生的教学关系上看,它是一种“独奏”型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孩子听;

第五,从结果上看,它是一种统一型教学。它不考虑幼儿的差异性,以统一的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速度,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相同的衡量标准面对全班所有的幼儿。这种期望所有的幼儿以相同的速度完成相同材料学习,并达到相同掌握速度的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

1、幼儿参与。即在教师引导下,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使其外部学习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儿智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

2、发现式的教学。即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学习的知识作为研究,探索问题的材料或工具,启发孩子主动地探讨知识的形成、应用和发展,培养孩子批判继承,探索创新的能力。

3、个别化教学,是指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学,允许幼儿在学习材料、学习方法灵活地选择,采用的.评价方法也是弹性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爱心走近幼儿,带着微笑走近幼儿,带着虚心走近幼儿,带着慧眼走近幼儿,带着理解走近幼儿,带着鼓励走近幼儿,带着支持走近幼儿,带着欣赏走近幼儿,你就会发现:善于探究的幼儿个个是天才。

幼儿园教案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蔬菜图片若干、疏菜整株与部分。

一、回忆蔬菜?

1、帮助幼儿回忆都吃过什么蔬菜?

2、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蔬菜王国里有很多蔬菜,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课件)。

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

1、教师出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蔬菜如:

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请小朋友辨别一下是哪种蔬菜,并找出我们吃的部分。

2、教师出示蔬菜的整体与局部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茎叶;有的吃底下的茎)。

3、看到蔬菜的图片,认识蔬菜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猜猜看:看课件引导幼儿猜出谜语(西红柿)。

4、列举植物的果实: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幼儿说说这些蔬菜可以怎么吃。

5、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萝卜”的谜语。出示课件让幼儿知道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6、出示吃叶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7、蔬菜的块茎:土豆、藕。

三、蔬菜分类。

1、出示多种整株蔬菜,请幼儿根据我们吃的部分进行分类。大体分为(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

2、出图说一说这些蔬菜分别吃哪一部分。

3、做游戏:找朋友(给蔬菜找朋友)。

幼儿园教案

(一)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二)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三)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木制长桌子2张、ppt、称、尺子三、活动过程:。

还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说是重和……?

你们已经把今天比赛的项目都猜出来了,我们今天一共有四项比赛,分别是高矮重轻。

(二)比赛规则:

规则一,每一项比赛每一组只能派一名选手来参赛。

(三)身体的比较。

1.出示ppt(高)比谁高。

师:商量一下,看谁上来比高?你们商量一下!为什么派他?告诉我该怎么比高?

(幼儿背靠背比高,选出最高者)。

3.测量高度师:请一个工具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

4.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谁更矮。

师: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们选谁,怎么样能变得比别更矮。给你们两分钟时间。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

6.出示ppt(重)谁更重师:该怎么比重呢?

(第一遍尝试,幼儿站上去比赛)。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带上物品去称重)。

7.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8.谁更轻。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

9.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三)还能怎么比。

幼儿园教案

我们班在开展“树”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许多教师预设内容以外知识点的兴趣,在涉及到“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帮助与危害”这一内容上,我发现幼儿间的争议很大。从幼儿争议的内容来看,幼儿关于“树”的知识面大小和经验积累程度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孩子们相互争论的背后其实显现了幼儿求知探索的动力,他们表现出的那种零星、松散的经验,非常需要教师以一种较为严谨但又不失童趣的态度去帮助幼儿梳理与补充。我以大班孩子喜闻乐见的迷宫游戏为主线,设计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了解自然界中对树的生长起益害作用的常见事物、知道保护树木的基本常识、培养环保意识的活动。

1.了解自然界中对树的生长起益害作用的常见事物。

2.能结合已有经验积极安全交流,体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活动的乐趣。

3.知道保护树木的基本常识,培养环保意识。

记录表:

迷宫图:

一、简单复习树与人类的关系,引出课题。

1.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2.小结树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二、认识“大树迷宫”

1.迷宫上有谁?教师重点补充介绍(酸雨、蘑菇、树藤、污水等)。

2.交代规则:碰到树喜欢的东西可以前进,碰到树不喜欢的东西不可以前进。

3.请一位幼儿上来试走迷宫,

(说明:本环节的指导重点是引导幼儿对迷宫中设置的障碍内容及行走规则作一了解,并且引起猜测和悬念。)。

三、幼儿分组走迷宫,组内交流与讨论。

1.交代要求:四人一组,边玩边讨论:说说哪些是树喜欢的,哪些是树不喜欢的,为什么?(选出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果)。

2.幼儿分组玩小迷宫,交流讨论。

(说明: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环节之一,重点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探索,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语言、记录表等形式来表现、交流、分享讨论的结果,引起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更好地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

四、集中交流并引导幼儿梳理相关经验。

1.展示5组的记录表,引导发现不一致。请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引导其他组注意倾听。

(说明:这一环节很长,教师要注意把握主次,重点梳理起争议的、认识上有共性错误的东西,如“长颈鹿”、“树藤”等,而对“太阳”、“雨水”等显而易见的事物尽可以一笔带过。)。

2.小结:“……等能帮助树更好的生长,所以大树喜欢它;……等给树的生长带来危害,所以大树不喜欢它。”

3.大家一起检验刚才某某小朋友走的迷宫路线对不对。

4.幼儿分组检验刚才走的迷宫路线,给正确的小组插上表示奖励的“红苹果”卡。

(说明:在集中后再让幼儿去自行调整,有利于幼儿对以往经验和新获得经验之间进行调整和内化,这比教师简单的给出“某某小组对了、某某小组错了”这样的评价来的更有价值。)。

5.还有哪些东西能帮助树更好地生长?还有哪些东西会给树的生长带来危害?

(说明:设计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扩展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对新获得经验的顺利迁移。)。

总之在这一大环节中,老师的作用定位于鼓励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让别人理解,引导幼儿关注到一致与不一致的观点,以引起幼儿的争议与深入思考,协助幼儿概括得出幼儿知识水平可以理解的结论。)。

五、谈话:我要做大树的朋友。

1.你想帮助大树更好的生长吗?怎样帮?以前哪些习惯要改掉?(贴上小孩卡)。

(说明: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显著的一条是强调了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都会不同程度的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环境问题,但对于他们的引导,更有价值的是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幼儿日常行为表现中去截取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引导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环保活动。)。

2.听听大树妈妈的话。

“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大树妈妈。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的心里真是太高兴了!如果您想做我真正的朋友,请你记住我说的话:不要摘树叶玩,要知道树叶是我们的头发呀,我可我不想变成光秃秃的样子;别割破我的树皮,要不然细菌进去了我也会发炎生病的;不要把重东西挂在我身上,腰酸背痛的感觉我可不想再有了;要是有空给我喝点水我就更开心了。小朋友,记住我说的话了吗?请你把这些话说给你的家里人听,也请他们来做我的朋友吧!再见!”

(说明: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用“大树妈妈”角色的用意是——以播放配乐录音《大树妈妈的话》来生动地引导幼儿爱护树、保护树,进一步激发幼儿珍惜自然和初步的环保意识。这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一些教师讲知识、说道理的痕迹,有利于活动轻松氛围的延续。)。

六、结束与延伸。

1.激发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制作迷宫图的兴趣。

2.活动之余再回去找找有关树的知识。

(说明:鼓励幼儿回去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与“树”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让那些对本活动具有浓厚兴趣的幼儿可以有一个继续关注的动力与需要,这也体现了教师引导不同兴趣程度的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同时建议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尝试制作迷宫图,为鼓励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激发兴趣。)。

幼儿园教案

经过了火辣辣的夏天,秋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树叶开始变黄,天气开始变凉,各种各样的水果开始上市,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是花草树木变换的季节。这些发生在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是那么有趣,那么美丽。在小朋友的周围,都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从孩子们的言行和举止中无时无刻透露出他们对秋天的兴趣和感受。

在一次的饭后水果——吃橘子的过程中,有孩子说:“今天吃橘子真开心,橘子上面的颜色真好看,有黄有绿的。”“我看到现在水果店里都是橘子,橘子是秋天的水果吗?”有孩子提出了疑问。看到我把橘子皮拿到阳台上晒,沈毅风说:“我知道橘子皮可以煮水喝,我妈妈就给我喝过。”其他的孩子都表示了质疑:橘子皮怎么可以吃呢?秋天还有哪些水果?……孩子们对秋天的水果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以秋天的水果为切入口,展开了多彩的秋天的主题。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秋天,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以及秋季的气候、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的美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通过各种动手操作、外出参观、感性操作等活动让幼儿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了解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1、感受和探索秋天的季节特征和变化,了解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秋天的美。

水果店

水果娃娃

水果色拉

秋天里的果娃娃

种子展览会

种子的传播

剥花生(建178)

撒豆豆

果实的分类

落叶树和常绿树(学91)/林中的树(多248)

捡落叶(亲子活动)

七彩叶

叶子变变变

一片红枫叶

花园里有棵梧桐树(学181)

红茶坊(多302/学112)

秋天的花(学185)

观察天气的变化(与人的关系)

学习记录天气预报

看云识天气

线索四:菜篮子

菜场调查表、参观小菜场、买菜

辨认蔬菜

制作蔬菜汤

样样蔬菜都爱吃

小菜园

快乐种植园

蔬菜变变变

1、将幼儿收集的水果、种子、叶子等进行展示,并附上相应的汉字,布置成水果乐园、丰收的种子和叶子展览会等。

2、利用幼儿捡到的各种落叶布置出秋天的果园,供幼儿互动。

1、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果实、树叶等进行装饰,制作。

2、 在益智区里利用水果进行排序和分类等活动。

3、 语言区中投放实物与字卡,找对应等。投放秋天的水果、秋天的树叶等图书、资料,进行讲述、讨论。

1、请家长帮孩子孩子一起收集秋天的水果、树叶的图片,制作成秋天的图画书。

2、帮助孩子带1~2种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特点、口味和营养价值等。

3、了解秋天的水果有哪些?为什么其他季节的水果也会有?

4、让孩子到田间或通过图片、网上照片等感受一下秋天丰收的场景,收稻谷、挖山芋、采毛豆等。

5、收集一些花生、玉米、瓜子、黄豆等,分别放在盒子里,自制标签,做成种子标本。

6、开展亲子活动,和孩子一起去拣一些落叶,制作树叶标本,或树叶拼贴画,拍摄秋天的景色,并进行展示。

7、家长以蔬菜为主和幼儿一起购买,制作,帮助幼儿记录好菜的品种、价格和制作的过程,注意色彩的搭配。

幼儿园教案

1、引导幼儿步熟悉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并乐于用汉语去表达。

2、学习相关的词语“桌子”“椅子”“玩具”·······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室。

2、预先设定好参观内容,如桌子、椅子和玩具等。

3、《我爱我的幼儿园》录音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 《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活动室。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参观,一边师范用汉语表达相关内容。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活动室里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桌子”“椅子”“玩具”等词语。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活动室里有什么?

3、教师请幼儿与同伴一起说一说:活动室里有桌子、椅子、玩具。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幼儿说完整句:活动室里有······

(三)结束部分。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利用下午的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参观洗室和宿舍,分别说一说,里面有什么?

五、温馨提示

1、在活动中,要多鼓励幼儿说汉语。

2、激发幼儿敢说、爱说的兴趣。无论幼儿的表达程度如何,教师都应给与鼓励。

3、教师要善于调动有汉语基础的幼儿发挥同伴影响作用。

2015年9月2日 星期二

看看周围有什么(谈话活动)

1、引导幼儿步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乐于用汉语去表达。

2、学习相关的词语“操场”“保健室”。

二、活动准备

预先设定好参观内容,如操场、保健室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活动室里有什么?

2、教师提问:幼儿园里除了有活动室之外,还有什么呢?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展开部分。

1、教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活动室周围去参观,我们自己看看活动室周围有什么吧!”带幼儿到活动室外散步,引导幼儿说说活动室周围有什么。

2、认识操场。当幼儿走到操场时,引导幼儿说出“保健室”这一名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语言水平,共同说说保健室与自己的关系。

3、认识保健室。当幼儿走到保健室时,引导幼儿说出“操场”这一名称。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操场的用处,(我们可以在这里玩耍、做操等。)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继续组织幼儿到幼儿感兴趣的地方参观,并适时地用汉语和肢体语言进行示范和启发。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1、参观保健室,了解保健室的位置,知道保健室有一些基本设备(体重表、药柜等。) 教师适当讲解,还可以师范用途。幼儿如果难以理解,可以适当用母语解释。

2、参观厨房,认识厨房里的叔叔、阿姨,知道小朋友吃的饭菜都是他们做出来的。 认识一些厨房用具,如锅、碗、盘、盆等,随机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多吃饭菜身体棒。

3、认识院长室等。

五、温馨提示

1、参观的顺序可根据幼儿园场地的设置来安排。

2、每到一个地方,教师都可以提出一些小问题请幼儿回答。

3、请幼儿记住去过的地方(名称)。

4、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与导游而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的用母语解释,但要引导幼儿说出汉语。

5、对幼儿发不准确的语音,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6、在其他活动中,继续巩固与幼儿园相关的词语。

2015年9月2日 星期二

吹泡泡(科学活动)

1、激发幼儿自己制作吹泡泡的热情和兴趣。

2、尝试使用各种洗浴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

3、体验不同浓度的泡泡水对吹泡泡效果的影响。

二、活动准备

1、清洁精、儿童洗发水等常见洗浴用品。

2、每个幼儿半杯水,1根小木棒、1根塑料吸管。

3、老师半杯水,1根小木棒、1根塑料吸管,1杯能吹泡泡的水。

4、柜子上贴有各种洗浴用品的实物图标记。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 (出示净水和能吹泡泡的水):“小朋友,猜猜看,这两杯水当中,哪一种水能吹出泡泡? ”(请幼儿用手指)。

(二)展开部分。

1、制作泡泡水。

2、吹泡泡,体验不同浓度对吹吹泡泡效果的影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鼓励大胆探索尝试的幼儿。

请幼儿收拾整理物品,按实物图的标记,把自己做的泡泡水送回到柜子里。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继续观察各种洗浴用品做的泡泡水有什么不同。请幼儿在不同的地方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

五、温馨提示

注意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吸到肚子里。

2015年9月2日 星期二

参观幼儿园(社会活动)

1、初步知道幼儿园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和幼儿的关系。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所在幼儿园的环境。

3、萌发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联系好幼儿园部分工作人员。

2、提前对幼儿进行纪律要求和外出的'安全教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2、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幼儿园的这些地方呀?”

3、教师总结:“老师带小朋友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好吗?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向幼儿提要求:排两队、站整齐、小手拉小手。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保健室。

3、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厨房。

4、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场地。

5、教师总结,进一步介绍各种活动场所,了解其作用以及幼儿与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回到自己班级,并请幼儿说一说:今天都参观了幼儿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对幼儿园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在幼儿园参观的内容回家给父母说一说。

五、温馨提示

教师要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教育。

丢手绢(游戏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追逐跑的能力。

2.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游戏规则和玩法。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加游戏,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手绢

2.录音机或vcd、歌曲《丢手绢》录音磁带。

3.干净的户外场地。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规则

1.幼儿围成一圈,脸朝下蹲下。

2.一名幼儿拿着手绢,在围成圈的幼儿身后面跑。

3.拿着手绢的幼儿跑的时候悄悄的把手绢丢在一名幼儿的身后面(幼儿必须跑完一圈后才能将手绢丢在别的小朋友身后),然后绕着跑一圈回到那个幼儿的位置,背放手绢的幼儿知道后,要赶紧拿起手绢跟着跑,丢手绢的人就在空着的位子上坐下来。如果被放了手绢的幼儿没有发现身后的手绢,或发现了没有来得及跑,被捉住,就要表演一个节目:说一个汉语词或者单腿或双腿跳一下。

4.丢手绢的幼儿刚走过其他幼儿的身后是,其他幼儿不能偷看别后有没有手绢。

5.其他幼儿不能提醒被丢手绢的幼儿。

(二)展开游戏

教师先示范,然后组织幼儿展开游戏。

(三)结束部分 教师点评游戏情况,适时结束游戏。

幼儿园是我家(一) (儿歌学习)

1.学习倾听儿歌,尝试理解儿歌的内容。

2.培养幼儿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儿歌挂图。

2.《我爱我的幼儿园》录音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我爱我的幼儿园》。

2.教师:“小朋友,你们爱幼儿园吗?”请幼儿说完整句:我爱幼儿园。

3.教师:“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它的名字叫《幼儿园是我家》。你们想听吗?” 教师播放儿歌录音。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儿歌挂图,朗诵儿歌或播放儿歌。

2.请幼儿跟读儿歌,并跟着教师做动作。

3.教师说说爱幼儿的心里话。

4.引导幼儿说一说是否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

5.引导幼儿边看儿歌挂图边大声朗诵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朗诵儿歌句子的前半句,启发幼儿补充后半句。例如,教师朗诵“幼儿园是·····”,请幼儿补充完整。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看着儿歌挂图朗诵。

3.引导幼儿大胆地发出声音,教师注意辅导。

四、活动延伸与拓展

1.将儿歌挂图挂在活动区角,鼓励幼儿试着朗诵儿歌。

2.在自由游戏时,教师可播放儿歌,引导幼儿尝试着说出在幼儿园的感受。

五、温馨提示

1.教师要喜爱、关心幼儿,才利于幼儿爱幼儿园、爱老师情感的培养。

2.教师要根据儿歌内容编出一些简单的动作,以利于幼儿感受到儿歌传递出的情感色彩。

3.教师多和幼儿一起游戏,多和幼儿进行汉语交流。

2015年9月5日 星期五

折纸扇(艺术:手工)

1.引导幼儿学习折纸扇的方法,掌握对边折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发展其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色彩手工纸。

2.油画棒、胶棒。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用小动物手偶创设情景,并出示已制作好的扇子,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将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彩色手工纸对折。

2.在刚才折叠的基础上进行同方向的对折,使对折的两部分均等。重复进行,直到整张纸被折完。

3.再将对折的纸完全打开。

第四条折痕再向下翻折····依次重复下去,使整张纸形成一个“纸条”状。

5.将“纸条”从中间对折。

6.将纸的对折面用胶棒粘住。

7.将对折面用胶棒粘住,依次将折痕打开。再用手捏捏粘好的底部,这样小扇子的把子就做好了。

(三)结束部分。

幼儿手拿自制的扇子游戏。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展示在美术角。

五、温馨提示

1.教师教折扇子的过程要慢,让幼儿仔细观察。

2.幼儿折的时候教师要求幼儿一定要对齐。

3.对折的较不规范的幼儿进行指导。

4.鼓励幼儿将做好的扇子给同伴看,并试着说“你好”等礼貌用语。

幼儿园教案

1、熟悉乐曲结构,通过讨论的方式为乐曲选配合适的乐器。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幼儿在第一课时已欣赏过乐曲、音乐《赛马》、乐器若干。

一、回忆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赛马》。

2、出示图谱,欣赏乐曲。

3、用拍手和晃手表现图谱所对应的b段音乐。

二、讨论乐曲的配器方法。

1、出示棒铃、圆舞板、碰铃和铃鼓。

2、通过讨论,分组挑选适合自己队表演的乐器,并说明理由。

3、邀请个别幼儿示范演奏,最终确定乐器的分配。

4、队长分发乐器,交代演奏规则。

三、使用乐器演奏《赛马》。

1、教师清唱b段乐曲,幼儿使用乐器演奏。

2、播放b段乐曲,幼儿跟随乐曲演奏。

3、教师在a、a’段乐曲中加入“驾”为幼儿加油,请幼儿在“驾”的地方敲击一下乐器来表示加油。

4、完整演奏乐曲。

幼儿园教案

活动背景:

晨间活动时,小朋友正开心地玩着游戏,帆帆一走进教室便大声地说:“我今天坐公交车来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我下乡也是乘公交车的,还给一位老奶奶让座呢!”、“那天我在车上看到一位小妹妹把糖纸扔到了窗外”、“我跑得快,每次都能抢到座位”……听着孩子们的交谈,我思索着:乘车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儿,多数孩子都有乘坐公交车的经验,那怎样让他们学会文明乘车、做个文明乘客呢?于是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文明乘车礼仪,感受文明乘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回忆经验,了解乘车中的文明守序行为。

2.尝试根据图片编唱歌曲,强化文明乘车的意识。

3.乐意做文明小乘客,并愿意积极维护文明乘车秩序。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文明乘车行为。

1.共同回忆乘车经历。

师:小朋友,你乘过公交车吗?你乘公交车去过什么地方?

幼:我乘公交车去乡下外婆家;我去步行街是坐公交车的……。

师:平时,我们在什么地方乘公交车?

幼:汽车站、路边的站台。

2.运用图片再现场景。

师:你是怎样乘公交车的?上了车需要做什么?

幼:要投币;要刷卡;找个位置坐下来。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1,并小结:小朋友要记牢,上汽车队排好,主动投币和买票。

师:在公交车上,你们都碰到过哪些事情?

幼:有乘客主动给老人让座;有小朋友在车上大声喊叫;有人抢座位……。

师:那怎样的行为才是文明的呢?

幼儿回答时教师出示图2、3,并小结:上了车不乱跑,有座位不争抢,老人孕妇照顾好。车厢里不大叫,讲卫生懂礼貌,安安静静秩序好。

师:车到站了,你是怎么做的?

幼:下车的时候不要挤;先让别人下车再走。

出示图4,小结:下车时不拥挤,先下后上不忘掉,做个文明的好宝宝。

二、填入歌词,学唱文明乘车歌曲。

幼:说给爸爸妈妈听;做给他们看;看到他们有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提醒他们。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为歌曲填词。

师:想不想用唱歌的方法提醒他们呢?

(1)教师示范编唱第一段,幼儿了解填词方式并学唱。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填词,并演唱。

(3)用多种方式完整演唱歌曲。

(4)用录音机录下幼儿歌声。

三、角色扮演,体验文明乘车乐趣。

师:嘀,汽车开过来啦!

幼儿随着音乐用小椅子拼搭8路公交车。

师:我们都到站台上来准备上车吧。

师幼自由选择老人、孕妇、工作人员等角色玩乘坐公交车的游戏。将让座行为渗透到游戏中去。

幼儿园教案

2、添加相关景物,发挥想象丰富背景。

3、敢于创造,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1、各种大小、颜色、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

2、辅助材料:糨糊、蜡笔、剪刀、抹布。

一、音乐律动:数高楼。

提问:楼房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图纸,了解楼房的结构。

1、图纸上的楼房有些什么?(有门有窗有房顶)。

2、图纸上告诉我们楼房是怎么造的?(一层一层往上造)。

三、出示范例,寻找优缺点。

小结:造楼先要打好基础,平平的,把楼建得稳稳的;然后一层一层往上造,最后加上门和窗。

2、请一幼儿为没有门窗的楼房任添一门或者窗,引导发现没有合适的图形时可以请小剪刀帮忙。

3、楼房造好后还要美化一下,可以帮他添点什么呢?

4、请个别幼儿尝试造楼,强调地基要打得平,一层一层往上造。

1、制作步骤:设计——拼摆——粘贴——添画。

2、制作要求:自己设计,自选图形,地基要平,一层一层往上造,图形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造好楼房帮助绿化。

3、陈列、展示。

介绍“我造的楼房”。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