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总结范文(14篇)

时间:2023-12-19 15:32:20 作者:文锋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学、所做、所思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经历、整理思绪、发现问题和提升自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和思路。

金融扶贫工作会议总结

7月20日,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由县四大银行支行行长、信贷员、领导班子成员、各片片长、扶贫办主任参加的金融扶贫专项会议,其主要目的就是明确贫困户贷款基本流程、帮扶贫困户简化程序早日获得贷款以及其他方面优惠政策等,在此次会议上,县四大银行支行与我镇进行了充分交流、积极沟通,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了高度共识。

一是简化流程,严格审核。采取了以项目定额度、以额度定贷款的发放贷款模式,进一步简化贷款流程,放宽贷款担保条件,严格贫困户审核流程,与银行一道做好贫困户贷款发放和资金监管工作。对贷款发放前贫困户的确定、资金使用的监管等方面,全程严格把关。

二是激发活力,发展产业。对于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积极鼓励引导其抓住此次良机,充分利用贷款资金帮助其发展相关产业,并通过能人带动来打开思路、取得成效。

三是加大宣传,助力脱贫。各银行信贷员、包村干部要积极将政策宣传到户,让贫困户都能够真正了解贷款政策,切实帮助有发展需要的贫困户,使其通过产业发展早日脱贫。

县金融扶贫工作会议总结

近日,副县长池晓辉主持召开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县金融办、扶贫办、人民银行周至支行、农业银行周至支行、工商银行周至支行、建设银行周至支行、农业发展银行周至支行等8家银行及中国人民保险财产、中国人寿保险财产周至支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县扶贫办田文昕通报了全县扶贫工作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县金融办武全社就近期金融扶贫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各金融机构、保险企业负责同志围绕金融扶贫工作作了发言。

池晓辉指出,各金融机构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认识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意义,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准帮扶计划及措施,不遗余力做好全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池晓辉强调,

一要用活政策,找准工作着力点。各金融机构要及时掌握行业政策,深入研究政策,将政策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准确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要主动作为,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各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敢于创新,谋实事、出实招,为低收入家庭、为中小微企业和扶贫项目做好信贷服务工作,把金融实惠最大限度普及于民。

三要形成合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各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要充分发挥金融扶贫的主体作用,主动下基层进农户,了解农民、农户和扶贫产业的金融需求,引导和支持农民、农户和扶贫产业用好金融工具,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四要创新机制,增强扶贫造血功能。县金融办和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学习各地金融扶贫的先进经验,结合周至实际,创新金融工作体制机制,有效带动社会资金和民营资金进入未开发领域,切实增强扶贫造血功能。

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简报

10月27日下午,我市召开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了今年以来金融扶贫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张泽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平山、赞皇、灵寿、行唐等4个贫困县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人保财险等14家金融机构交流了工作开展情况和创新开展金融服务的经验,并围绕当前金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我市有关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主动服务扶贫工作。平山、赞皇、灵寿、行唐四个贫困县在建立服务体系、搭建融资平台、发展农业保险、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8月底,4个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221.47亿元,同比增长22.6%,高于全市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17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平山白鹿温泉、灵寿益生环保先后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我市金融扶贫工作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贫困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扶贫创新能力较弱,经济组织和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贷款难等问题。

张泽峰要求,要进一步发挥金融扶贫的.支撑作用,各有关金融机构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主动服务扶贫工作;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扶贫的服务能力,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提高贫困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做好对易地扶贫搬迁的信贷支持、发挥保险保障和风险分担功能以及做好企业上市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工作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简报

10月11日,湖南省炎陵县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在县政府三楼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文专文,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四处处长张伟参加。

会上,炎陵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了炎陵县扶贫工作情况;县发改局、财政局、水利水电局等单位负责人就各自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分别作了发言。

省扶贫办、省农村信用联社明确炎陵县为金融产业扶贫整体推进县。目前,炎陵县共有贫困农户7177户,贫困人口23122人。有效授信贫困农户户数6366户,授信额20865万元,授信面100%,有效授信率88.70%。截至209月底,新增发放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788户,金额2874万元,完成年计划任务2494万元的115.2%,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3396万元,累计支持贫困农户贷款户数969户。支持产业项目扶贫经济组织5个,扶贫经济组织贷款金额2660万元,其中利益联结贫困农户162户,贷款金额共计519万元。已建成挂牌船形乡新生村、鹿原红星村、鹿原金山村、水口自源村、沔渡狮头村、霞阳龙上村6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完成年度计划的`60%。

文专文对张伟一行深入炎陵调查研究商谈金融扶贫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文专文指出,炎陵县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条件、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和生态工业发展基础。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希望国家开发银行能加大与炎陵县合作力度,大力支持炎陵县文化旅游、水利、交通、园区、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助推炎陵县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张伟表示,将大力支持炎陵县金融扶贫工作,结合炎陵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支持炎陵交通、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环境整治、水利、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贫困人口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确保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金融扶贫工作会议总结

为贯彻落实金融扶贫政策,24日,灵官镇召开金融扶贫工作推进会。全镇机关工作人员、各站所负责人、各村临时工委等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相关负责人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关于金融扶贫的会议精神,让大家充分认识金融扶贫的重要性,并详细说明了金融扶贫相关政策,阐述了小额信贷具体含义。经过一番认真讨论,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具体工作相关负责人强调,此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村要与农商银行做好对接,全力完成金融扶贫工作。

会议强调,金融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扶贫干部对金融扶贫政策要加深了解,吃透吃准,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选择项目,实现脱贫。

县2017县2017(一)11月23日上午,我县在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副县长张永彬出席会议,县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农业......

金融扶贫工作会议总结

为切实发挥金融扶贫助农脱贫作用,尽快将贫困户和一般农户需求贷款发放至农户手中,帮助贫困群众搞好发展,尽快脱贫。近日,彭阳县城阳乡组织召开金融扶贫工作促进会。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吴朝晖带领人民银行彭阳县支行、县信联社、扶贫办、电子商务办、保险公司等单位负责人,讲解宣传金融扶贫政策,调研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全体乡村干部、各村信用协会理事会成员、各村“第一书记”、“两个带头人”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韩治军主持。

大会开始前,韩治军向调研组汇报全乡扶贫工作进展特别是金融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并就群众的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反馈。

县扶贫办、信用联社、人保、人寿保险公司就相关金融扶贫和保险等政策向参会人员进行解读和宣传。

吴朝晖在讲话中肯定了城阳乡金融扶贫工作成绩,对城阳乡做好金融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教育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二是行动上要抓住春耕备耕时机,因地制宜,帮助农户发展生产。三是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县农牧局要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银行要及时、准确发放贷款,供销社向农户要提供销路,电商要积极搭建平台,为农户推广销售农副产品,共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四是要善于挖掘、树立金融脱贫致富正面典型,加强正能量宣传,确保金融机构贷款发得出、收得回。五是保险公司要加强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贷款农户的意外伤害险和农业保险工作,降低农户的还贷风险。六是充分发挥村级信用协会作用,帮助金融机构搞好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

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总结

东塘街道坚持“勤对接、早部署、快见效”帮扶原则,于2017年4月19日组织召开重点项目帮扶座谈会。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棚改办主任陈建良,区工务局副局长李清红,街道工委书记陈怀柏,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黄金,办事处副主任匡喜乐和厦门建发中央公园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匡喜乐简要汇报了长城信息棚改项目的全面清零和厦门建发中央公园“四增两减”开工建工作。项目负责人针对开工建的七里庙路、幼儿园、社区主题公园、停车位等工程进展及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汇报。陈建良对该项目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项目的工程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李清红从技术层面就七里庙路建设方面给予了专业指导,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服务项目、帮扶项目和助推项目发展。

黄金就项目帮扶分时间节点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作了发言。她认为街道要做好“情报员”“联络员”和“服务员”的角色,全面助推重点工程开工建工作。陈怀柏希望在区、街道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劲往一处使,为市、区首个“四增两减”棚改项目开工建保驾护航,力促项目早建成、早见效,助力“四个东塘”“三个雨花”建设。

文档为doc格式。

县金融扶贫工作会议总结

11月23日上午,我县在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副县长张永彬出席会议,县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农业局、林业局、工贸局、中小企业局、金融办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金融业、保险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经融办主任徐东林宣读了《绥德县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和《绥德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讨论稿)》,各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就金融扶贫方案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张永彬在会上指出,金融业要主动作为,创新产品,根据脱贫攻坚的任务需求设立产品,更好的'服务和支持扶贫工作的高效运行。部门要充分利用扶贫相关政策加强与经融机构和企业的对接,最大限度的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银行与企业和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要充分利用金融业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近年来,贵州农信社以“三结合”实施精准扶贫,以信贷资源为贫困地区农户拓宽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夯实发展基础,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工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效。

据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介绍: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成以来,把农村信用工程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以农户建档评级工作为基础,根据资信调查情况进行量化评级,开展信用农户的评定和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及信用县(市)的创建。截至20xx年3月末,已评定信用农户689万户,创建信用组77613个、信用村9599个、信用乡镇622个、农村金融信用县13个,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保障了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这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创造条件,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农信社通过信用工程的这一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建设,成功创建信用共同体,开拓农民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融资途径,为农户获取信贷资源提供可能。农信社立足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成效,有效综合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农信社的资金资源,将政府贴息与农信社降息相结合,并以1:1.1的比例匹配支农再贷款信贷资金,有效降低扶贫对象的融资成本,放大可利用贷款的资金规模,使大量分散且缺乏有效担保的贫困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截至20xx年3月末,全省农信社已累计向672万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3883亿元。

二是精准定位信贷资金投放,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农信社将信用工程建设与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对接起来,通过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的结合使用,以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让涉农贷款得以精准投放。截至20xx年5月末,农信社累计向401367户农户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72亿元,扶持绝对贫困户21.3万户,扶贫贷款覆盖9388个贫困村,在全省71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贷款余额达1958亿元。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激励农户生产积极性。为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农信社定期开展年检工作,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农户可以通过提高信用等级来提高贷款额度。这样的管理方式有效激励了农户在获取贷款后积极发展生产,以增强经济实力,积累信用记录,提升贷款额度,逐步形成了农村信用体系和扶贫攻坚开发的良性促进机制。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全省13个农村信用县的贷款余额从20xx年的125.56亿元增长到20xx年末的348.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长幅度达168%。

当前,贵州农信社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营业网点2194个,“信合村村通”服务点近2万个,布放atm机具3093台,机构网点覆盖城乡,金融服务通达村寨,已构筑起辐射全省的服务网络。依托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惠及城乡的服务网络,农信社广泛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以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效率高、成本低的金融服务,为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有益的金融环境。

一是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提升涉农服务水平。自20xx年起,贵州农信社大力建设“信合村村通”工程,为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构建渠道,提高了补贴发放效率和精准度,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延伸,确保了贫困地区群众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截至20xx年6月末,全省农信社已无偿代理兑付中央和省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400多亿元,“信合村村通”累计交易263.6万笔,有效节省了取款汇款的交通成本、误工成本。

二是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支持。为解决农民工服务“两头空”的问题,农信社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设立13个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外出和返乡的创业就业提供金融支持,通过创业能人的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当前,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帮助农民工获得各种赔偿、补偿1833.99万元,并引导3.69万户农民工返乡创业,发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17亿元,带动39万贫困人口就业。

三是围绕民生工程建设,为扶贫开发提供信贷支持。农信社围绕贵州省委、省级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以支农支小为重点,仅20xx年度就发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贷款36亿元,贷款余额为296亿元。其中,支持“小康路”贷款余额24亿元,支持“小康水”贷款余额10亿元,支持支持“小康房”贷款余额138亿元,支持“小康电”贷款余额5亿元,支持“小康讯”贷款余额3亿元,支持“小康寨”贷款余额43亿元。全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村建房贷款225亿元,惠及农户79万户,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39亿元,惠及农户12万户。

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不上去,扶贫成果也得不到巩固。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发展要因地制宜,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因此受益。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也多次强调,贵州扶贫开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的扶贫开发之路。当前,贵州省委、省级政府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五张名片”特色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等发展规划,意在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脱贫致富、全面奔小康目标实现。

为更好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贵州农信社结合上述重点工作的部署,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扶持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以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激发农户的生产和创业热情;以企业、合作社、农户、银行的多方联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链的形成。

一是因地制宜,因户施法,结合地方实际助推产业发展。农信社围绕产业发展这一重点,瞄准“三大连片特困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探索建立链式金融服务体系。在毕节,农信社为辖内68个重点乡镇量身打造了“一镇一策”的金融服务措施,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差异化的无缝对接服务,加大核桃、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种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如大方联社向六龙镇养殖合作社成员整体授信220万元发展生态养殖,就带动了当地1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结合“三农”、小微企业和扶贫开发的资金需求特点,大力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作。全省农信社结合“三农”和县域经济特点,相继推出“致富通”、“金纽带”等系列共90多个符合自身特点、农民喜爱的服务产品,极大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户及小微企业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的信贷需求。同时,农信社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机制,推动建立各类涉农融资担保基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增信模式,解决农户大额贷款担保难问题。

三是围绕发展规划,以信贷投放带动产业发展“蝴蝶效应”。农信社作为“3个15万元”政策的主办银行,发放了全省95%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全省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67亿元,大量小微企业在农信社的支持下成长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农信社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信社”等运营成熟的链式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科技农业等产业发展,围绕园区建设,累计发放“5个100工程”贷款179亿元,余额573亿元。

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赣南苏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为统领,全面做好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初步建成全方位覆盖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体系。

(一)金融扶贫开发体系日趋完善。完善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持续下沉,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着力消灭金融服务盲区,争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乡)。

(二)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通过创新金融产品,逐步加大对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每年全市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三)融资结构日益优化。通过加强对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市培育,鼓励引导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拓展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实现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增长。

(四)风险保障体系逐步健全。通过创新发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特色农业保险、医疗、养老等保障保险,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健全贫困群众的风险保险保障体系。

(五)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精准扶贫担保模式,破解贫困群众无抵押、无担保的瓶颈;努力推进贫困群体金融知识普及,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使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着力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支撑,促进贫困群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

(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坚持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立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实际,各县(市、区)和各金融机构根据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创新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方式。

(一)完善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普惠金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尽快完成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工作目标,推动涉农银行业机构开展类似于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模式改革,引导邮储银行加快乡村营业网点布设步伐,鼓励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向乡镇延伸;纵深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加快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工作,切实满足偏远农村各项支农补贴发放、小额提现、转账等基本服务需求,消灭金融服务盲区,争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乡)。鼓励在重点或大型乡镇设立专业支农的小额贷款公司。鼓励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等保险机构完善乡镇营销服务部的布局,创新保险机构在乡镇行政村的服务方式。

(二)引导信贷投放向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倾斜。以我市油茶、脐橙、花卉苗木、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业产业等为扶持重点,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发行、农业银行、农信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加快扶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有条件的贫困农户小额农贷投放力度,扩大贫困农户贷款覆盖面,大力实施产业金融扶贫;积极搭建平台,有效对接国家开发银行等扶贫开发贷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针对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切合实际的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切实加大对其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就业金融扶贫;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信贷扶持政策,对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加大对农村校舍改造等项目贷款的支持力度,开展教育金融扶贫;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改扩建等项目贷款,开展保障金融扶贫。

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推广运用,在全市推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适当扩大对林权、果园证抵押贷款的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适时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赣州银行、农信社每年要新增不少于3亿元的扶贫专项贷款额度。涉农金融机构要做好“财政惠农信贷通”的发放工作,各金融机构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满足扶贫对象的信贷需求,加快扶贫贷款的审批流程,充分保障扶贫对象合理续贷需求。确保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水平。适当提高对扶贫贷款的风险容忍度。配合“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就业扶贫措施,加大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对贫困家庭成员的信贷支持力度,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相关贴息政策。

(三)借力资本市场推动扶贫开发。建立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融资后备库,支持符合条件的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债务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筹建覆盖四省九市的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油茶、脐橙等我市优势农产品设立期货品种开展研究论证。探索筹建扶贫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四)建立保险行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鼓励保险行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贫困户的特点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开拓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产品,推动实现农民小额贷款“手续简便、无抵押、无担保”。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业保险工作,推进油茶、茶叶、花卉苗木、水稻、生猪等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保险,力争加快将柑橘(脐橙)、烟叶、油茶、白莲等农业保险纳入中央、省级财政补贴范围;创新发展天气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兴产品。关注特殊人群的保险保障,积极发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推广低保、五保、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的意外保障制度;探索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新模式。鼓励保险机构降低保险费率,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由财政出资为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等保障保险。

(五)创新精准扶贫担保方式。将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列入“小微信贷通”的重点支持范围。由市县财政统筹资金,组建赣州市扶贫开发担保机构,为扶贫对象等提供贷款担保,免收担保费用;提高对扶贫开发担保机构代偿损失的容忍度,对扶贫开发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由市政府、各县(市、区)政府、扶贫开发担保公司、协作银行按比例共同承担。

(六)加快推动精准扶贫金融知识普及。搭建市、县、乡三级金融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市金融研究院以及驻市高校的平台作用,面向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面向基层干部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小额信贷、农业保险、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宣传培训,提高运用金融杠杆的意识和能力;借助县、乡两级平台(如,农民培训学校),对贫困群体开展专项金融教育培训,提高贫困群体的诚信意识,使农民学会用金融致富,当好诚信客户。

(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政府部门与银证保等金融机构联合,进一步完善横向协作机制。由市金融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赣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以及驻市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

工作计划。

统一具体宣传内容和口径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有效凝聚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形成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整体合力。

(二)健全管理制度。市农业银行、农信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本着利民、便民、惠民的原则,制定金融扶贫工作实施办法;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三)建立考核机制。建立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考核评估制度,明确考核目标,把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有机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措施不当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落实到位、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部门进行表扬、表彰。单列扶贫信贷指标,作为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xxxx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及省联社扶贫工作要求,把金融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措施落实在行动上,以加快扶贫贷款发放为抓手,以完善服务功能为主线,鼎力支持精准扶贫,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截止20xx年xx月30日,共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万元,其中向贫困农户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6550户、金额万元,向1户贫困户带动型企业发放贷款30万元,完成县政府计划的%,占全县xx家金融机构累放总额的%,现总结如下:

xx银行的精准扶贫贷款,顺应了党和政府的农村工作部署,践行了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回应了广大贫困农户的热切期待,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1、推动了贫困农户的生产。xx银行扶贫贷款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农民的贷款难问题,不仅解除了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缺少资金的后顾之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

2、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农户贫困,贫就贫在缺项目少资金,精准扶贫实施后,我们紧跟地方党政的产业安排提供贷款,实现了项目与资金的有效对接,让贫困农户走向了致富有门路、生产有资金的良性循环,有力提高了他们的增产增收能力。如家住高兴镇新圩村上厚塘村小组的钟林生,今年57岁,由于长年生病,属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钟林生从xxxx银行获得了5万元政府全贴息扶贫贷款,期限3年。有了这5万元,他计划养上3头黄牛、200只鸭和200只鸡,实现自力更生。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xx银行的扶贫贷款,让贫困农户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虽然我们开展的是xx银行的业务工作,但贫困农户感受到的却是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们从心底里感到基层干部是真正为他们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党群干群关系比以前更密切更和谐了。

1、抓重点,突出政银联动。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政银联动。一是建立定期协商机制。与县扶贫办、金融局等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交换精准扶贫的政策动态、贫困户信息和贷款发放等情况,协商解决扶贫贷款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二是统一开展政策宣传。组建政银扶贫宣传队,一同下乡入村对精准扶贫进行政策宣传,积极做好金融扶贫知识普及,为扶贫贷款发放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联合开展需求调查。乡、村两级干部与xx行客户经理组成调查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村逐户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致贫原因、脱贫途径、贷款意愿等信息,为加快扶贫贷款发放奠定了基础。

2、克难点,强化机制推动。针对扶贫贷款的特殊性,我们把完善服务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贷款发放效率。一是建立扶贫贷款绿色通道。全面推行3天限时办结制,即自收到贫困户的贷款申请起,1天调查,1天审批,1天完成发放;同时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承担主体、资信情况、信贷文本等进行了适当调整,使之更契合扶贫贷款的特点。二是制定尽职免责条例。针对部分客户经理对扶贫贷款的“惧贷”心理,我们及时出台了尽职免责细则,明确了相关流程要求及责任划分,打消员工的贷款发放顾虑,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扶贫贷款发放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考评”,对工作进度慢、任务完成缺口大的支行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免职等处理,并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

3、促亮点,落实创新驱动。一是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创新推出了金福通、扶贫光伏贷等信贷产品,丰富了扶贫产品体系,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二是实现客户分层授信。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劳动技术和致富能力,已自主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直接授信;对无劳动技术、无致富能力、生活特别困难或文化程度底,不能自主脱贫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行授信,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4、保基点,打牢风险制动。针对部分贫困户认为扶贫贷款是“白送”的钱,还有部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情况,我行重点从宣传和机制上入手,确保扶贫贷款的风险可控。一是加大业务宣传。通过走村串户、短信、微信等加强对信贷扶贫工作宣传,引导贫困户提高信用意识,明白扶贫贷款不是政府救济、必须偿还,确保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资金监督。与乡、村两级政府的沟通协调,全面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要求其按要求使用扶贫资金,对于挪用扶贫资金的,及时采取增加保证人、提前收回贷款等补救措施。三是强化尽职调查。严格执行贷款“三查”,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坚持信贷原则,选准有劳动创业技能、发展意愿、有帮扶潜力的`对象,给予信贷支持。

部分贫困户即缺技术又缺致富产业和资金,现在银行将贷款发放到位后,贫困户因无产业,只能将资金存入银行,建议各级政府和扶贫帮扶队员为贫困农户找到好的致富项目,带领贫困农户真正脱困,防止三年后因“贷”返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让贫困农户在小康路上不掉队,金融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全县金融主力,我行将进一步改进服务,加大投入,在担当好金融支农主力的同时,继续担当好金融扶贫主力。

1、开展深度“四扫”活动。开展对贫困农户的深度“四扫”,进一步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出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扶贫措施。

2、加快服务产品创新。在提升传统信贷品牌的同时,认真总结推广农户抵押贷款,尝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贫困农户大力发展果业、油茶、烟叶、茶叶、蔬菜等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主导产业。

扶贫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邮储银行与“三农”结合最密切,在扶贫惠农工作中,更应该发挥重要影响力。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服务“三农”能力,该行出台了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规模原则上不予以限制等优惠政。同时,为及时发放扶贫贷款,还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对贫困地区上报的各类贷款实行优先审批,针对贫困人群生产生活的贷款实行优先发放。

结合实际情况,该行还建立差异化的业务考核机制,对贫困地区在收益、资产质量、绩效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考核;同时,适当提高资产质量容忍度,通过适度宽松的考核政策,提高市、县级银行对贫困地区扶贫惠农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服务拓展渠道多样化。为了实现扶贫工作信贷额度规模化、扶贫对象最大化,该行大力拓展合作空间,积极主动寻找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先后搭建了“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等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与省委农工委、省扶贫移民局、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科协等部门陆续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该行结合国家以及省市政策,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将林权、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逐步纳入抵押范围;同时,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等创新担保模式,切实解决贫困居民融资难问题。

三是着力信贷模式创新,全力扶贫促双赢。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该行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广“核心龙头企业或专合社加农户”的信贷模式,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基础,通过批量开发、提前授信等方式优化贷款流程,为贫困地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信贷资金支持。

该行十分重视涉农优质产业链和龙头企业的开发,挖掘涉农核心企业上下游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设计开发适合的产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与新希望集团、通威公司、四川驰阳农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发了“公司+农户”贷款模式。截至目前,与新希望集团合作贷款结余5084万元,与通威公司合作贷款结余983万,与驰阳农业合作贷款结余1136万元。该行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四川省科协牵线搭桥,创新了“银会合作”模式,截至20xx年5月末,通过科协、农技协渠道,全省已累计发放贷款7412笔,金额xxx亿元,结余xxx亿元。

该分行与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建立合作关系,在巴中市南江县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得到广大农户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巴中,市县两级邮储银行与扶贫部门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试点。自去年启动以来,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与巴中市各县扶贫移民局紧密配合,创下“五个全市第一”:与市扶贫移民局第一家签订了《扶贫惠农小额信贷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出台了第一个《巴中市扶贫惠农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制定了第一个《贫困户评级授信标准》和《村级风险管控小组职责》、第一个“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成功在南江县栗园村挂牌、成功发放全市第一笔扶贫小额贷款。

针对贫困户个体特点,该行量身打造了“四最”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即:最简的手续、最灵活的使用周期、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获得性,为贫困户个体提供快速优质服务,为他们的脱贫加油助力。

xxx扶贫办公室主任刘永富深入到巴中,在该行“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视察,详细了解小额信贷产品要素、流程和运作模式后,对邮储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十分赞赏,高度肯定了邮储银行创新“扶贫惠农”小额信贷、开辟“银村合作”的金融扶贫新模式。

巴中市委、市政府对该行精准扶贫工作高度认可,同时,为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市政府已组织建立担保基金1000万元。

为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该行围绕“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融资渠道,出台了“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二级分行参照省分行领导小组组织架构,成立“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方案实施以及外部机构协调沟通工作,确保88个贫困地区都有领导作为帮扶督办人,部门负责人作为包干责任人进行连点督导。

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贷款困难,是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关键。长期以来,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多渠道、多方式支持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扶贫政策,在定点帮扶、金融扶贫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银行作为“完善金融服务机制”牵头部门,主动作为、迅速行动,联合六个部门制定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人民银行和各监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各金融机构扶贫的责任意识更加增强,措施办法更加实在。近期,国家开发银行、邮储银行等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联社,纷纷主动上门征求扶贫部门意见,探讨金融合作途径,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政治大局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

第一,切实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支持领域、重点工作、保障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对金融扶贫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扶贫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上,主动与金融部门合作,搞好工作对接,共同推进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第二,实施扶贫开发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有机结合。充分考虑扶贫开发的特殊性,探讨建立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制度上的突破,可以更好推动金融扶贫产品的创新。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信用贷款的方式和途径,打造贷款到村到户的新平台。同时,规范完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

第三,合力营造金融扶贫大环境。扶贫部门要通过建档立卡、摸清底数,提出金融扶贫需求,指导论证好扶贫项目,组织搞好供需对接。在贫困地区普遍建立贫困村、贫困户诚信体系,改善金融生态,配合金融部门在贫困地区形成“贷得出、用得好、还得上”的良性机制。探索设立扶贫贷款风险基金,建立扶贫小额信贷保险,健全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有效预防金融风险。及时宣传金融扶贫的做法和成效,配合人民银行总结、推广金融扶贫的经验,及时表彰诚实守信的贫困农户、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

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县金融工作座谈会,是县委、政府今年召开的第一次金融专业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报上级金融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总结分析去年全县的金融工作,并对今年金融工作做出安排。刚才,人行x行长、银监办x主任以及各行社的行长(理事长)分别对20xx年的金融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查摆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做好20xx年度金融经济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这些意见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剂。近年来,县金融机构始终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尤其是去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信贷收紧的形势下,全县各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关系,注重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努力扩大信贷投放,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加信贷投入,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各项金融指标稳定上升。止20xx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44亿元,净增6.05亿元,增长19.89,金融机构信贷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贷款余额达27.51亿元,净增1.46亿元,增长5.6。较好地满足了农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人险公司、人寿公司也分别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任务。

二是金融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全县金融机构信贷工作的“窗口指导”,各家金融机构积极请调并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增加信贷的有效投入,加大了对城乡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资金供求矛盾。

三是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我们积极利用政策,争取到人民银行资金1000万元,减轻了历史包袱,为改善财务状况、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赢得了先机。

上述这些成绩,是在金融、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全县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金融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当前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在信贷审批和管理权大幅上收的情况下,部分金融机构对上级行的争取力度不够大,缺乏有效的运作办法,贷款审准率较低;个别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贷款增量小;企业参与信用评级积极性不高,数量少,信用等级低;企业担保能力不足,社会担保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信贷的增长。

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因素造成的,也有我们思想观念原因造成的。尤其是在国家继续加大改善宏观调控和各地竞相加快发展的压力下,金融工作愈来愈重要,愈来愈需要改革和创新。今年,金融业将结束加入wto的过渡期,同时也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外竞争,这是挑战,但把握好了,又是发展的机遇。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全县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健康发展是金融稳健运行的基础和保障;金融服务经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哪个地方金融工作做好了,哪个地方就能占有更多的金融资源,就能在加快发展中赢得先机。这是各地发展实践的证明,也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同时,金融运行质量最终决定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化解和防止金融风险的根本也在于当地经济的质量。近年来金融部门的良性运行和效益提高,既是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全县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全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阶段,国内外的产业和资本正在加速转移,机遇稍纵即逝,见机不为,遗憾无穷。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金融同兴共荣理念,高度重视研究抓好金融工作,合理引导资金流向,聚集更多的资金服务经济建设、促进加快发展。金融部门也要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转变观念,推进改革,挖掘资源,改进服务,强化监管,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一要积极加大信贷投入,落实激励政策,努力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发展。当前,县域金融信贷业务发展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国家重视“三农”经济、重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采取措施改进农村金融弱化问题;另一方面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断收缩机构,缩小县以下金融业务范围,上收县级银行的贷款发放权。我县金融机构有自主放贷权力的只有农村信用联社了,县委政府也能体会到银行工作的压力和困难。但是,面对困难,我们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千方百计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金融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银行与企业是“鱼水”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大力支持,但是也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银行才能发展。金融部门的同志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信贷工作,更好地支持经济建设。

二是要灵活贯彻执行信贷政策,千方百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国家信贷调控政策从来不要求一刀切,而是要求金融部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在目前县级银行贷款权力普遍上收的情况下,金融部门要灵活执行信贷政策,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推荐xx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大型项目,争取上级行关注xx经济,支持xx经济,增加对xx银行和企业项目的授权授信。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积极落实农村金融改革精神,支持好农民增收、农业稳定和农村发展。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继续开展好小额信贷发放管理工作,扶持农户扩大生产,增收致富。

四是加大对中小民营经济、服务业、消费业、外向型经济、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合理把握信贷进度和投向,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和引导产业有特色、发展有后劲的民营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

五是加大对xx县支柱行业、骨干和重点企业的贷款投入。按照县委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信贷资金重点向棉纺、化工、畜牧、蔬菜、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产业倾斜,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六是建立完善金融业正向激励机制。县委政府结合xx实际,研究完善了县金融机构工作考评办法,兑现落实了对金融部门的奖励措施,细化了今年的指标任务,严格考核,并提高了对信贷投入增效显著金融单位的物质奖励标准,充分调动起金融部门争取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是发挥“窗口指导”效能,引导资金反哺农村。要组织好农村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督促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到xx,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增强融资能力,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适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二要创新手段,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公众的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要把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各项金融服务的水平。

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近年来,贵州农信社以“三结合”实施精准扶贫,以信贷资源为贫困地区农户拓宽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夯实发展基础,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工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效。

据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介绍: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成以来,把农村信用工程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以农户建档评级工作为基础,根据资信调查情况进行量化评级,开展信用农户的评定和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及信用县(市)的创建。截至20xx年3月末,已评定信用农户689万户,创建信用组77613个、信用村9599个、信用乡镇622个、农村金融信用县13个,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保障了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这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创造条件,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农信社通过信用工程的这一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建设,成功创建信用共同体,开拓农民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融资途径,为农户获取信贷资源提供可能。农信社立足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成效,有效综合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农信社的资金资源,将政府贴息与农信社降息相结合,并以1:1.1的比例匹配支农再贷款信贷资金,有效降低扶贫对象的融资成本,放大可利用贷款的资金规模,使大量分散且缺乏有效担保的贫困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截至20xx年3月末,全省农信社已累计向672万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3883亿元。

二是精准定位信贷资金投放,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农信社将信用工程建设与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对接起来,通过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的结合使用,以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让涉农贷款得以精准投放。截至20xx年5月末,农信社累计向401367户农户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72亿元,扶持绝对贫困户21.3万户,扶贫贷款覆盖9388个贫困村,在全省71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贷款余额达1958亿元。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激励农户生产积极性。为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农信社定期开展年检工作,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农户可以通过提高信用等级来提高贷款额度。这样的管理方式有效激励了农户在获取贷款后积极发展生产,以增强经济实力,积累信用记录,提升贷款额度,逐步形成了农村信用体系和扶贫攻坚开发的良性促进机制。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全省13个农村信用县的贷款余额从20xx年的125.56亿元增长到20xx年末的348.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长幅度达168%。

当前,贵州农信社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营业网点2194个,“信合村村通”服务点近2万个,布放atm机具3093台,机构网点覆盖城乡,金融服务通达村寨,已构筑起辐射全省的服务网络。依托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惠及城乡的服务网络,农信社广泛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以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效率高、成本低的金融服务,为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有益的金融环境。

一是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提升涉农服务水平。自20xx年起,贵州农信社大力建设“信合村村通”工程,为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构建渠道,提高了补贴发放效率和精准度,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延伸,确保了贫困地区群众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截至20xx年6月末,全省农信社已无偿代理兑付中央和省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400多亿元,“信合村村通”累计交易263.6万笔,有效节省了取款汇款的交通成本、误工成本。

二是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支持。为解决农民工服务“两头空”的问题,农信社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设立13个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外出和返乡的创业就业提供金融支持,通过创业能人的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当前,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帮助农民工获得各种赔偿、补偿1833.99万元,并引导3.69万户农民工返乡创业,发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17亿元,带动39万贫困人口就业。

三是围绕民生工程建设,为扶贫开发提供信贷支持。农信社围绕贵州省委、省级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以支农支小为重点,仅20xx年度就发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贷款36亿元,贷款余额为296亿元。其中,支持“小康路”贷款余额24亿元,支持“小康水”贷款余额10亿元,支持支持“小康房”贷款余额138亿元,支持“小康电”贷款余额5亿元,支持“小康讯”贷款余额3亿元,支持“小康寨”贷款余额43亿元。全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村建房贷款225亿元,惠及农户79万户,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39亿元,惠及农户12万户。

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不上去,扶贫成果也得不到巩固。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发展要因地制宜,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因此受益。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也多次强调,贵州扶贫开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的扶贫开发之路。当前,贵州省委、省级政府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五张名片”特色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等发展规划,意在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脱贫致富、全面奔小康目标实现。

为更好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贵州农信社结合上述重点工作的部署,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扶持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以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激发农户的生产和创业热情;以企业、合作社、农户、银行的多方联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链的形成。

一是因地制宜,因户施法,结合地方实际助推产业发展。农信社围绕产业发展这一重点,瞄准“三大连片特困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探索建立链式金融服务体系。在毕节,农信社为辖内68个重点乡镇量身打造了“一镇一策”的金融服务措施,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差异化的无缝对接服务,加大核桃、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种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如大方联社向六龙镇养殖合作社成员整体授信220万元发展生态养殖,就带动了当地1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结合“三农”、小微企业和扶贫开发的资金需求特点,大力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作。全省农信社结合“三农”和县域经济特点,相继推出“致富通”、“金纽带”等系列共90多个符合自身特点、农民喜爱的服务产品,极大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户及小微企业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的信贷需求。同时,农信社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机制,推动建立各类涉农融资担保基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增信模式,解决农户大额贷款担保难问题。

三是围绕发展规划,以信贷投放带动产业发展“蝴蝶效应”。农信社作为“3个15万元”政策的主办银行,发放了全省95%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全省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67亿元,大量小微企业在农信社的支持下成长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农信社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信社”等运营成熟的链式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科技农业等产业发展,围绕园区建设,累计发放“5个100工程”贷款179亿元,余额573亿元。

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20xx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驻xx乡xx村工作组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新一轮精准扶贫,按照。

工作计划。

xx乡xx村位于xx县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距xx乡政府约4公里,长渝高速公路、209和319国道从村内通过,对外交通甚为便利。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68户,715人,劳动力33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89人。土地总面积xx亩,其中耕地550亩(水田483亩,旱地73亩,人均耕地1.46亩),林地xx亩,草地xx亩,农村建设用地xx亩,交通用地64.2亩,未利用地xx亩。20xx年,全村总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620元。通过识别,20xx年全村共有贫困户27户、181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8户39人。在贫困农户中,残疾人4人,孤寡老人5人,危房户3户,缺乏劳动能力农户62户,因长期患病致贫农户2户,长期缺粮农户4户16人。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局成立新一轮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长石国兴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并确定副局长负责局驻xx乡xx村精准扶贫的日常工作,派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和工作队长常驻村开展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局长亲自牵头,率领干部100余人次深入扶贫联系村同老百姓一道进入田间地头同吃同劳动。

(二)狠抓群众思想转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xx大精神”、“中国梦”。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战略和州委“坚守三个一、用活三个优、瞄准四个目标、实现四个成为”以及县委的“一合三化”的发展思路,致力提高群众思想素质,与群众座谈,拉家常,了解群众的需求,并着力转化干部群众滞后的思想观念。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召开了高标准村级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将全村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同时也让群众从中感悟到思想的转变。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方法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扶贫村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载体、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为扶贫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指导村党支部定期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村、支两委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导驻点村党员结合村里发展,搞好驻点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在率先发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和谐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驻点村发展的整体合力;三是切实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配合村支两委班子及和民兵营、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等其它组织,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抓到位、抓落实;四是指导村支部每年培养建党积极分子2名以上,发展新党员1名,同时培养3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五是建立管理规范、功能综合和党员活动室和村活动场所,做到有标牌、党旗、远程教育设备、宣传栏和党员实试阵地;六是建立健全三会一得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各项。

规章制度。

(四)认真识别贫困对象。今年,根据县扶贫开发办的要求,对xx村进行了一次贫困对象调查摸底,并按照贫困户识别的标准,在全村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海选,成功识别出贫困对象27户,贫困人181人(其中新识别贫困农户2户6人,原两项制度户1户1人,原低保户2户6人)。现已上报乡扶贫办审核,并报县扶贫开发办审核。通过贫困对象的识别,为精准实施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统筹协调扶贫资金。全力协调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民族发展、通达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国土整治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调度到位。同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局严格财政纪律,严格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及时将扶贫资金拨付到位,严禁对扶贫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挥霍。统筹协调到位资金67.4万元,其中解决65套太阳能财政补贴资金10万余元,扶贫开发办为xx村大小自然寨1公里机耕道硬化资金38万元,财政古井改造5.5万元,财政水沟维修8.2万元,争取养殖大户国家财政补贴1.5万元,同建同治我局出资给双龙村、xx村4.3万元,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缺粮户慰问金2万元,自然灾害我局出资1万元。项目资金100万元,修建一个活动场所,修建一条两个自然寨1600米的通村道,同时已硬化,水沟维修、地质灾害(垮塌50米,已堡坎)。

(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联系交通局新修硬化从xx村至319国道2.5公里村道,硬化宽4米;新修xx村小寨至大寨通村道长1.6公里宽4米的机耕道,并已完成硬化;维修水沟1条共800米;改造古井1口。二是扶持65户农户建设了65套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三是联系组织部投入资金10万元建设双龙村村部并联系县交通局投资10万元修好双龙下寨半坡3公里进寨公路保护栏工程。

(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巩固粮食生产。积极争取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全村土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面积的质量和数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推广优质杂交水稻良种,实行科学种田,努力提高单产,确保全村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二是发动群众扩大烟叶种植面积,20xx年种植大烟叶138亩,20xx年种植190亩,通过广大群众的努力,创下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三是努力发展家禽养殖,通过大户带动办法,发展家禽养殖业,扶持驻点村“种”、“养”、“加”大户4户共1.5万元,全村养羊190只,牛21头,养羊大户吴金建养羊125只,龙巴四38只,龙天玉27只。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2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村级协会组织,送2名骨干去安江农校学习,提高农村实务技能。五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荒山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林木业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1800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八)开展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

(九)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道德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十)因xx村龙德友在20xx年六月期间失火,烧掉了全部房屋和农产,扶贫工作队和千名干部下乡排忧解难,工作组和乡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帮他到县保险公司办好保险费x元。国土资源局帮扶解决龙德友5000元,联系民政局给龙德友补助xx元,住建局扶持无房资金xx元,合计3.08万元,解决了龙德友无房的困难。给失火户麻文庆,联系合险公司解决房屋保险费1.48万元,住建局解决xx元,联系民政局解决1000元,合计2.58万元,也解决了麻文庆无房的困难。

(十一)同步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建村级卫生室1个,修建垃圾站6个。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施广播电视通工程,搞好村级文艺队伍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与建整扶贫相结合,投资xx元计划生育经费,对5户结扎户落实结扎,每户补助300元,3户上环户每户补助200元,对5户五保户每户补助300元。对1户独生子女户补助300元,全村无一列超生,并多次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四是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和普法宣传,增加群众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抓好社会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妥善处理多种社会矛盾,努力创造农村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五是开展文明创建。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六是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局领导对xx村两个孤儿全年帮扶xx元。七是关爱扶贫村贫困户,全局27名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定点到户扶贫问苦,每人自己拿500元给贫困户,合计xx元。

在20年一遇的大旱之中,我局给双龙村抗旱救灾解决抗旱资金xx元及xx村解决抗旱资金xx元;联系405对及xx村大寨排灌抽水维修联系资金1.5万元;解决了在抗旱期间xx大寨600对人的饮水和200多牲口的饮水问题。

20xx年投入xx乡xx村和双龙村的资金共计278万元整。

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集中精力,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下一轮精准扶贫,为实施精准扶贫带动村民奔小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根据浙扶贫办〔20xx〕57号文件精神,现将县20xx年金融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我县新增英川镇英川村、毛垟乡毛垟村和秋炉乡半山村三个省级资金互助组织加上08-12年的梧桐乡梧桐坑村、澄照乡三石村、景南乡忠溪村、鹤溪镇三枝树村、郑坑乡郑坑村、沙湾镇叶桥村、东坑镇马坑村、大漈乡茶林村、葛山乡葛山村,鹤溪街道惠明寺村和大均乡伏叶村,共计成立14个省级资金互助会组织14个村共有农户2833户,其中低收入农户719户;加入资金发展互助会的农户527户,其中入社低收入农户131户,累计收取会费19.23万元。

我县20xx年底前启动的省级资金互助会共有14个,其中有11个互助会已通过民政部门审核并正式登记注册,3个正在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过程中。

一是完善政策。结合已经出台的《关于印发自治县村级资金互助组织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景政办发[20xx]48号),明确资金互助社社员的资格和权利、义务,以及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章程和各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意见。同时今年结合我县扶贫改革试验区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任务,出台了《中共自治县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扶贫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景委办〔20xx〕10号)和《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在一定区域内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并在此基础上在全县范围推进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支持效果。二是部门协作,确保互助社健康发展。为确保村级互助社健康发展,首先由扶贫、财政部门对各村的章程、实施意见、财务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完善和备案。其次由各村统一制定了互助社操作流程图,以方便试点村按科学流程运作,避免走弯路。再次进行民政注册,确立村级互助社的法人地位,确保其独立承担民事和法律责任。最后建立资金专帐。由乡农经站到信用社建立专用集体帐户。三是狠抓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试点村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学习、交流。主要培训工作方法,业务技能。同时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通过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互助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控制互助风险,实现持续发展。互助会一方面严把会员入口关、严格限定互助金使用方向、及时掌握会员交纳的互助金不同情况及信用、资产情况;另一方面制定了互助会办公室内部管理制度、资金互助运行制度、部门监控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实行互助金审批权限,明确各级审批权限,设定单笔互助最高限额,对受理、调查、审查、发放等各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一是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短缺难题。我县农民收入较低,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缺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成本偏高、手续繁杂。村级互助组织把农户个体零散的资金特别是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资金量,再按照章程,在本村内将资金发放到有需求的会员手中,使会员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有效地缓解了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紧缺的问题。二是促进了产业发展。利用村级资金互助组织这一载体,有意识地引导农户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如鹤溪街道三枝树村、梧桐乡梧桐坑村等借资金给农户发展茶叶、香菇、高山蔬菜等,促进了当地农民就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而实现增收。三是促进了农户自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的成立提高了村民及低收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也为生产发展注入了一定的资金,为农民发展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有效促进了农户的自我发展。

一是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是导致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的主要原因。各别乡镇及试点村工作人员对互助会的开展目的、意义、原则理解和认识不够到位,入会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知晓较少。二是工作人员知识不全、业务不精、运作不规范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互助会管理人员对政策法律、经营管理、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业务能力不强,导致管理混乱,程序不到位,潜伏风险较大。如,账务处理不规范,做帐不及时,资金管理不严,业务操作缺乏约束行为,发放借款随心所欲。三是互助组织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四是金融部门对互助组织的认同度还不够到位。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广泛宣传互助会相关政策,使互助会的性质、用途、管理、使用及运转程序等政策规定为广大农民群众所熟知。及时总结推广互助会试点中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先进典型带动新的试点开展,采取多种形式展示成效、鼓舞士气、展望未来、振奋人心,为开创试点工作新局面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为确保互助资金规范、安全、有序开展,通过多种形式,切实抓好互助资金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和能力、政策法律、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使全县互助资金管理能力及业务技能上一个新水平。三是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简便、易操作的资金管理新办法,进一步简化借贷程序,方便群众发展生产致富项目。对互助会资金运行质量、效益、扶持发展产业项目、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完善村级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审查评估。

截至20xx年底,我县共计对1970户低收入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339.5万元。农户借用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上面,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

一是建立机制。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发展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景政办发[20xx]59号),每年安排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中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特扶资金1000万元,对全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开展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确保有发展能力和愿望的低收入农户能够得到基本的资金保障发展。二是认真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备选户的筛选工作。通过认真细致把关、筛选,把符合贷款条件贫困户全部提供给信用社,并对低收入农户每家每户制定发展规划,采取金融机构贴息贷款、保险公司参保的方式,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短平快项目,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三是严格审查把关。为了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我县严格审查把关,首先是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控制发放范围、对象。其次是确定放贷的对象必须是项目已经启动,或者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在发放的额度上,充分考虑项目资金总投入,提倡小额、多户、短期放贷。再次是充分考虑还贷能力,一般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见效快、周期短、增收明显的项目,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一是拓宽了农户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长期以来,农户用于发展生产的贷款一直比较困难,扶贫小额贷款政策的出台,开辟了筹资发展的新途径。20xx年,我县通过县信用社和县邮政储畜银行为全县484户低收入农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669万元。二是扩大了农户的产业规模。通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促进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户借用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上面,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三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求生产发展。小额扶贫贷款的发放,不仅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直接经济收入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加。经济收入的增加为当地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低收入农户承债能力弱。低收入农户依赖性强,认为反正是政府倡导扶持支持,经营成功与失败无关重要。甚至有部分贫困户仍存在“能拖就拖,救济款不用还”的错误思想,存在贷款到期无法按期归还的风险。二是扶贫贷款期限短。低收入农户自有资金薄弱,项目启动主要靠贷款,且大部分扶贫贷款投向的是种植业,属于季节性收益项目,而且发展的项目一般周期比较长,资金回笼时间慢,因此小额贷款对低收入农户发展项目帮助也有限。三是贫困户分布面广且分散,农信社力所难及。由于贫困户一般居住在较为偏僻的山村,路途远且交通不便,农信社信贷人手不足,难以及时进行贷款跟踪管理,只能依靠村委及时反馈信息,存在信息滞后或缺失现象。

一是继续以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向低收入农户发放贷款的形式,结合林权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增收。二是严格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促进扶贫小额贷款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明晰扶持资金的责任边界,抓好贷前摸底调查、贷中严格审查、贷后反复核查三个重要环节,明确贷款对象、贷款条件、操作程序等。在严格规范操作行为,确保专款专用的同时切实加强对贷款扶持项目的指导帮助,简化贷款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强扶贫小额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做好农户贷款后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促使各贷款农户用好贷款,及时还款,促进贷款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