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3 09:01:26 作者:影墨

通过教案模板的编写,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针对性。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学情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自主地参与阅读实践。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让学生打造自我,做灵魂的游历者;披文入境,做情感的感悟者;揣度深思,做问题的探究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理念,让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神韵、读出情味。

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层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即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因此,“以读为本,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本设计追求的目标。在真情的激荡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朗读、品悟、表达等训练,并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洗礼和升华。

一、情境导入:

1、板书:“中国国际救援队”。我们预习了课文,能用一个词儿来评价一下这支队伍吗?(将课题补充完整“真棒”)。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贵有疑。课堂教学伊始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二、(切入)环境险恶,感悟队员迎难而上之棒。

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灾后环境的语句:“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多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1、指读。读得多动情,透过你的声音,我的脑子在演电影,看到了一些东西,听到了一些声音,闻到了一些味道。你们呢?这样的场面找个什么词来形容?(景象悲惨)。

2、再读,读出悲惨的语气。听了你声情并茂地读,我好像就在现场。看看这句“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你感受到的仅仅是悲惨吗?(环境险恶)。

3、齐读。中国是个大国,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啊,在这种情况下,谁出现了?他们能够迎难而上,替灾区人民用“感谢”的语气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小结:你们也很棒,你们能调动身体的多种器官,去看,去听,去闻,还动脑去想,这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方法啊!

(据学生心理特点、认识规律,从直观、形象入手,为学生创设出和谐美好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能探究课文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对课文才会产生想了解、想去读、想学习的念头。因此,在此环节以情激趣,通过设计新颖、吸引力强、方法多样、引人入胜的导读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三、(铺展)爱心行动,感悟队员人道主义之棒。

1、(自主、合作)细细品读2——3自然段:抓住描写队员的句子,把你最受感动,最有感悟的句子划下来,句旁像老师批作文那样,写写批注。

2、(交流)可能会有如下句子:

“造成两千二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此处可抓住2200,10000,30,对比,再结合词语“立即”,明确时间紧,任务重)。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可比较两个句子,抓住“一……就……”这组关联词,明白救援速度之快,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此处课件出示)。

1)、抓住两个“有的”,感悟分工明确,训练有素,任务繁重。

2)、找出表示动作性的词:“搜索、捕捉、剪断、搜寻……”谈感受。(人道与牺牲)。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近一步感受人道主义与牺牲精神)。

()搜索()捕捉()剪断()搜寻。

3、课件展示一组真实的救援图片。

(启发谈话:扣住人道主义与牺牲精神。延伸课文内容,感受救援队员对灾民无微不至的爱,已超越了种族,没有了国界。这就是人道与博爱。)。

4、整合文本,层层深入。

默读《海啸后的中国国际救援队》2——3节,深入感受救援队的英雄事迹。

可结合语句谈新了解,新认识。如:处理遗体,传染病,吃饭,喝水。

小结:肯牺牲自己,是由于心中有爱,爱能够战胜一切!替灾区人民用“感激”的语气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教学当中的情感就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能在教师的点拨下“渐入佳境”。)。

三、(收关)交口称赞,感悟队员高超技术之棒。

1、板书“交口称赞”请学生围绕词语提问,如:词义,称赞原因,称赞的内容。

2、结合语句,学生谈称赞原因,对“闻明遐迩”稍做了解。

3、交流:人们交口称赞的仅仅是这条犬吗?

4、小结:这条狗是队员们的搜索工具,只有这么优秀的队员才能训练出来这么优秀的狗。让我们体小男孩的亲人用“感恩”的语气三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四、(提升)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超越了国界,也没有了种族,是爱抚平了伤痛,给了我们在艰难中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中阿两国友谊的使者回来了!我们都在机场迎接他们,你们想跟他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下来)。

五、搜集最近印度尼西亚地震有关资料,同学之间课间交流。

(教学关注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赋予教材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们说注重人文渗透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人的教育。而这种关注,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能够理解生命的价值,是否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经验和能力,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闪耀着人文精神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很好的体现中国对世界各地的友情。20xx年,在阿尔及利亚地震遇难时,中国救援队迅速赶到了受灾现场迅速展开抢救。

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帮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救援队的奋战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当别人遇难时,我们可曾不帮他?我们应该助他一臂之力,让他们度过困难。中国以前比较穷,现在逐渐成为一个大国,在阿尔及利亚地震时,中国承担起了一个大国的责任,用行动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认可。

最近,四川汶川也发生了大地震,我们国家各种救援队也日夜奋战在灾区,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同时有些国家的救援队也来救援,正如所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友好的结果。

三年级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评课稿

这是一篇通讯报道,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有效把握课型,丰实课堂呢?课堂上黎老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厚。《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3-4年级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其训练的主要方式应是以读书为主,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感悟文章内容,教学中,学生先自由读文,整体感知;又默读思考,细致领悟;接着略读,圈划出文中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品读升情;之后又跳读课文,尝试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达到诵读迁移。整个课堂,师生双边活动始终围绕“读”来展开,学生在充分而又直接的语言材料的接触实践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能力。

针对通讯报道的文体,结合略读课文的课型,教学中,黎老师没有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而是先谈话交流了第7单元的主题,将本课放置在了单元主题的背景之下,引导学生习得通讯的阅读方法,如默读使学生明白课文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的何事;建议学生默读,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鼓励学生跳读,快速搜集、处理信息。整个课堂,师生双边活动始终遵循“习得方法”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教育家叶老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而言,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语文中积累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和基础的奠定,须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点滴渗透。基于此,黎老师匠心独运,精心设计,引导学生随时积累,使积累成为习惯。如识记“使你感觉陌生的词语”,搜集“有关友谊的。

成语。

古诗。

名言。

等”,补充介绍救援武器的资料,尝试合理想象“救援队还会怎样做”的拓展活动等,无不时刻提醒学生要学会积累。整个课堂,师生双边活动始终本着“培养习惯”展开,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还有一点个人见解提出来与研究本课教学的同仁商榷: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提倡用事实说话,作者的观点就融在对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对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黎老师如果能在读中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并注意将方法迁移,用于日常的阅读实践中,会使得这篇通讯报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更加突出。但瑕不掩瑜,这仍是一节扎实、朴实、有实效的阅读课!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教学目标:

2、学会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会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本单元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2、引导学生读“自读提示”,明确自读本文的方法和要完成的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在默读时要求学生勾画叙事要素的关键词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全班交流第一个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进行交流的时候,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文中找到事情的六个要素,简要概括事件的经过,串联起来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区别复述和概括的区别,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概括事件的经过。

学生充分发言。

5、全班交流第二个问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感情就是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学生充分发言。

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时候,抓住文中感情最为充分的段落来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内心要满载着和作者一样的感情来读;另一方面,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抓住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词语重读。

学生广泛试读。

学生齐读。

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7、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篇课文。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与人交往,建立友好情谊。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情感目标: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之情,产生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三、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四、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一组织。

学会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赞美之情。

体会作者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赞美之情。

学会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回忆本单元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读“资料袋”,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一组织机构。

引导学生读“自读提示”,明确自读本文的方法和要完成的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在默读时要求学生勾画叙事要素的关键词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全班交流第一个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进行交流的时候,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文中找到事情的六个要素,简要概括事件的经过,串联起来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区别复述和概括的区别,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概括事件的经过。

学生充分发言。

交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感情就是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学生充分发言。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时候,抓住文中感情最为充分的段落来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内心要满载着和作者一样的感情来读;另一方面,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抓住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词语重读。

学生广泛试读。

学生齐读。

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篇课文。

引导学生与人交往,建立友好情谊。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稿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七单元,主题为“国际理解和友好”,学习本组教材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订的学习目标是: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帮助和友谊。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在学法上,重视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利用教材中特有的语言现象进行相关的阅读链接,帮助学生储存写作范例。

【课前准备】。

【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揭题,交流资料。

第一步,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和印度友好往来的资料,再系统地整理出跟课文有关的资料。接着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拉近跟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揭示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是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故事。板书并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将课文后的“资料袋”作为教学课文前的背景来阅读中,增加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并初步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影子。

第二板块——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虽然是一篇通讯,但在教学时并没有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文训练,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

第一步,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然后出示部分难读的字,学生试读。

第二步,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

第三版块,细读课文,了解原因。

第一步,,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了解中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原因,我会引导学生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

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在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以便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及鉴赏能力。

这一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班级内组织交流。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研,再经过有感情朗读感悟。如:“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等通过指名读——学生理解分析——指导读——学生练读——齐读等。让学生在阅读中真切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感受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帮助。

第二步,在学生阅读完文本后,我利用课下搜集到的有关这次地震的图片,并配以歌曲《爱的奉献》,制作了一组画面供学生欣赏。学生从文本走向直观的图片,被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所感动,在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对课文题目的朗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一层地认识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原因。

第四版块——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养成课外搜集材料的好习惯,给学生留下了一道课外作业,让他们去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包括搜索犬以外的四大秘密武器。这样,做到课内课外的统一,很好地把课堂的教学做了延伸,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

【板书设计】。

动作迅速。

技术高超。

这是一则穿插式板书,分步板写“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然后由“真棒!”追溯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内容写在中间。整个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说效果】。

本课以教学目标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从导入新课到学生阅读理解后的总结板书,都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感悟地震。

1、播放5.12汶川地震影片,让学生感受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2、质疑:刚才看到的影片让你想起了什么?

3、过渡引入学生观看震后惨状组图:“是啊,这就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实况。震后是什么样子呢?”(播放组图,了解震后惨状)。

二、导入课题。

1、引入“救援队”:强烈的地震使汶川,美丽的城市,漂亮的楼房,们宁静的生活状态就在5月12日14时28分定格。哭声四起,亲人离散,骨肉分离,一片废墟……此时,那些埋在废墟下的尚存生存希望的人急需得到救援。于是,武警官兵,消防战士,还有群众自发组成的救援队(板书“救援队)立即展开了救援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一经播出,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集汶川,很多国家派出他们的国际救援队(板书:国际),支援中国抢险救灾!(播放国际救援队帮助汶川抢险救灾的感人场面组图)。

你看了画面,想对这些国际救援队说什么?

3、引入“中国国际救援队”:其实,我们国家也有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他们也曾经帮助过其他国家进行地震抢险救灾(板书:中国),这个队伍……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了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一、初入课文:

1、播放课文“震后……载誉返回祖国”这部分朗读。

2、听完他们的故事,你觉得他们代表我们国家在这次救援中表现得怎么样?(相机会完善课题,板书:真棒!)。

二、深入学文:

2、默读课文3、4两个自然段,找出能说明他们这个队伍表现得很棒的语句。

3、汇报: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

“他们一下车,就……”

“有的队员用超声探测仪……”

“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负责的范围,但……他们带着搜索犬在废墟中来回搜索。”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

4、课件出示以上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朗读。

5、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总结出他们表现得“真棒”的原因:

不顾疲劳、行动迅速;工作细心、装备一流;不怕困难;尽心尽责。

三、过渡(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学习课文第一段。

四、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过渡引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载誉”。

3、小结: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为我们国家争了光,赢得了荣誉,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五、情感升华、回归主题:

3、假如你是一个阿尔及利亚人民,你亲眼看到了这支队伍在展开救援工作,有人问你“中国这支队伍怎么样?”,你会说什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一、教师总结:中国国际救援队,很棒!其他国家的救援队也很棒!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们都能放下自己的一切,奋不顾身投入抢险救灾,他们都是我们最最值得尊敬的人!

二、结束语:灾难无情人有情,大爱无边,爱无国界!正因为有了他们这些怀着满腔人道主义精神的人,我们这个世界才处处充满了爱!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一、阅读资料,提示课题

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

3、师: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就请继续阅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1)练习默读课文,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想这篇课文里有哪些好词好句。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三、讨论与交流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生汇报。

2、重点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

其次,在受灾不行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不最喜欢的地方。

2、展示: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

速度快

不怕危险 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展示地震图片,学生谈看后感受,老师介绍阿尔及利亚地震。

2.学生朗读震后景象的片段。

3.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引入课题,阅读资料袋,了解中国救援队的相关资料。(读后以问答方式检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自由读、领读、齐读)

3、学生合作理解字词含义。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来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国救援队真棒,棒在哪里。(划出句子,交流 感受)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

4、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5、总结:“中国万岁!”“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

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过渡: 是呀,爱是永恒的,爱可以超越国家,超越种族,不管我们的

肤色如何,不管我们的语言是否相同,但是我们的心中都有一

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

四、拓展训练:

老师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

1、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日本救援的纪实报道。

2、图片赏析。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出现在阿尔及利亚,世界各地哪里出现了危险,哪里就有中国救援队的身影。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请把你要

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是啊,我们有很多话想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国际救

援队,真棒!”

五、结束全文。

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设计: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速度快

不怕危险

救援技术高超

教学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3、通过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分小组读课文,相互评价指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词语读准确。出示文中一些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用开火车形式检查学生是否读准确。

3、把句子读通顺:出示课文难读的句子,用抽读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 概括主要内容。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带着自己的情感读一读划出的语句。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五、激情朗读 、感情升华

1、出示补充资料:

、难怪阿尔及利亚人民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时候,这样说——中国万岁! 2

1

3、也难怪联合国官员这样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速度是超常的。

4、更难怪我们要自豪地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六、拓展延伸:

1、作为中国人的你,看到我国国际救援队载誉归来,你想对这些叔叔说些什么呢?

2、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请把你的要说的话写下来。

(2)把课文里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下来。

3、小结:

板书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行动迅速

不怕困难

不怕危险

技术高超

2

执教:西区中心小学 廖素珍

教学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3、通过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读题——发现——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完成学习任务一

出示学习任务一:

1、分小组读课文,相互评价指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词语读准确。出示文中一些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用开火车形式检查学生是否读准确。

3、把句子读通顺:出示课文难读的句子,用抽读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完成学习任务二

出示学习任务二:

1、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 概括主要内容。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完成学习任务三

出示学习任务三: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带着自己的情感读一读划出的语句。

出示学习任务三:

1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五、激情朗读 、感情升华

1、出示补充资料:

2、难怪阿尔及利亚人民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时候,这样说——中国万岁!

3、也难怪联合国官员这样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速度是超常的。

4、更难怪我们要自豪地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六、拓展延伸:

1、作为中国人的你,看到我国国际救援队载誉归来,你想对这些叔叔说些什么呢?

2、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请把你的要说的话写下来。

(2)把课文里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下来。

3、小结:

板书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行动迅速

不怕困难

不怕危险

技术高超

2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由通讯改写而成,讲的是非洲国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一件事。在执教本课时,可采取以读贯穿全文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边读边想像中国救援队救灾时的情景,品读重点语段,通过中国人民对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帮助,从而体会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并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悟表达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

教学难点: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本组课文的学习,就是让我们去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中国人民和外国人民之间的事情。

3、质疑。

4、出示资料,指名读,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救援队?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查找了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搜集的是哪些资料?(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检查生字情况。

同桌互读,难点字音读,齐读。

3.带着刚才的问题默读课文。

4、指名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课文到底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呢?

文中哪些自然段讲了这件事?快速浏览课文。(2—5)。

三、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2、交流。

(1)出示“他们一下车……坚持战斗。”

指名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些词中体会到的?从“搜索着每一条缝隙”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板书:工作认真、不怕困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时刻关切他们的安危。)。

指导朗读。

(出示图片,从图上你能看出哪些人是中国救援队的队员?)你怎么知道的?这儿怎么让你感动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怕炎热、认真)。

(2)出示“他们带着……被救了出来。”

指名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注意“冲”字的读音,什么意思?从这个“冲”字你能看出什么?(机智勇敢)。

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引读“5月24日……前往救援。”)读到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国际救援队不只中国救援队一个队,还有其他国家的救援队,从这又能说明什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时刻关切他们的安危。)正因为它的机智勇敢,当地群众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复现词语“交口称赞”、“闻名遐迩”,理解意思)如果你是当地的群众,你想对中国救援队说些什么?(指名说)。

四、回归整体,总结课文。

正是因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学生:工作认真、不怕困难、机智勇敢)的出色表现,他们才能圆满完成任务,为祖国赢得荣誉;才能让阿尔及利亚人民在送别时发自内心的称赞,那就是——(学生: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设计:

工作认真 不怕困难  机智勇敢。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通讯。讲述的是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我国政府派出专业救援队前去支援灾区救助,我国国际救援队出色完成任务。

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真棒?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候,主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观点。有些人说从他们速度很快中体会出来,有的人说在那样危险,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还坚持救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知道。但学生不能深入找到关键的语句或词语来说明问题,如“余震还在不断发生”认真、细心”等;学会找关键词句,这是今后要加强训练的一个方面。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通讯报道,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一、创境导入,课始,我先学生播放了一组地震受灾的照片,迅速感染孩子的情绪。看完后,让孩子们说说你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很快就点到课题了,这个环节感觉比较自然。

二、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指什么?请你们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了解一下中国国际救援队建立的时间及作用。

四、“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真棒”是什么意思?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把它划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不是很满意。

一、考虑不周全,整堂课,一个问题展开,文章中国际救援队队员救助行动中,哪些表现让你很感动,说说你的理由,原以为这个问题可以很好的贯穿课堂,没想到这个问题似乎仅仅是为部分优等生设计的,有些失望。课后,想想是自己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问题提得有点大。另外,课始,把悲惨景象先给提取了出来,其实应该渗透在内部消化学习,这样的教学会更无痕些。

二、学生不能找到关键的语句或词语来说明问题,答得不是面面俱到,如“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等。此时,我应该考虑到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可能使学生能更全面更深地感受文本。

三、重点语句没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或朗读。如,“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等。这样导致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救灾的重要性与及时性,不能真正理解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以及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并因为自己的`引语不够精炼导致时间拖沓,朗读的时间大大缩短。

四、与本人性格相关,我比较急躁,当孩子概括不全,或是回答不出,自己就会多讲,唯恐学生听不懂,对学生扶的多,放的少,其实这不可取.课后我还对本课进行了主题拓展,升华感情。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实施过很多次成功的援救,东南亚海啸、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这支队伍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下面两个片段。

略读课文的教学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能力的培养,除了凭借教科书中的略读课文以外,还要在课外阅读中进行,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课内”是为了更好地走向“课外”。

这节课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补充学生的认知空白,调动学生的情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预设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2、汇报交流。

3、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2、理解分析。

3、朗读感悟。

4、教师小结。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预设)。

(1)学生品析。

(2)感情朗读。

(1)学生口述。

(2)理解分析。

(3)展开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

(4)教师拓展,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5)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1)学生理解分析。

(2)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会怎样表示感激。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七、图文赏析,升华中心。

1、出示图文。

2、激qing写话。

3、交流。

附:课文。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来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组图片,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如学生不知道,则说:那我告诉你们他们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并板书:中国国际救援队)这是支怎样的队伍呢?请看p117页资料袋,读了资料袋,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呢?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

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来学习这篇——课题,相信学完了以后,你们会队他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指导读好课题。读出骄傲的语气。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5页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有读不准的字、词或句子可以请教一下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2、生自由读文。

3、解决生字词:我看同学们刚才读得都很认真,有的同学还当了“小老师”帮同桌解读了生字、词语。现在生字词都解决了吗?那我可要检查检查你们的认读情况了?先来点简单的:出示课件词语,指名生读,齐读。

4、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谁来读读这两个句子?指名生读,齐读。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出示“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3、那么是哪些词语让你特别能体会到难受和悲惨的呢?

4、那么你们先自己在下面练习一下读读,读出悲惨的感觉。

5、朗读感悟。这样一片难受、悲惨的景象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1)指名读,谁能读出更悲惨,更让人难受的感觉来?(2)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这悲惨,让人难受的景象吧。(配音乐朗读)

教师小结过渡:是啊!多么悲惨的景象啊!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圆满地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他们真棒!那么课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地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并划出一句你认为最能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的句子。并把你的句子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体会你划出来的理由。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划出一句你认为最能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的句子。

2、学生汇报(预设)。

出示:“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联系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感受,渲染温度高——不怕困难。

(2)这句里哪些词语让你感受特别深?

(3)是啊,这么热的'天,我们坐在家里吹空调都会觉得很热,可我们的队员们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战斗,他们真不怕困难(板书),他们——真棒!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齐读一遍这个句子吧!

(1)生先说说自己的感受;

(2)渲染:是啊!孩子们,在其他队员力尽艰辛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那个小男孩,后来在中国队员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这时在场的人心情会怎样呢?是呀,那你们也用这种心情读读大家喊的那句话吧!好,谁来读读?指名生读,你很兴奋。谁再来给大家读出你的滋味来?指名生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你的兴奋。

啊!孩子们,在其他队员力尽艰辛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那个小男孩,后来在中国队员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他们——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

(1)学生理解分析。——责任心强。(板书)

(2)谁想来读一读?

是啊,在不属于自己的负责范围内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前往救援,他们的责任心真强,他们——真棒!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学生齐读。

总结出:速度快、救援技术高超、不怕危险。并随机板书。

1、出示图文。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像巴基斯坦、印尼等国家,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今天陈劳师给大家带来了他们20xx年在巴基斯坦救援时医疗队写的一篇日记,请你们认真读一读吧!

2、师配乐朗诵这篇日记,读完以后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像说的吗?

3、交流。

4、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怎能不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红笔板书叹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