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优质23篇)

时间:2023-12-04 21:47:32 作者:FS文字使者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注重活动设计和资源准备,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三年级教案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

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知道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家里和在学校里有个一样爱劳动,一样乐于助人。

2、回正确地拼读注音的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委屈、一本正经”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大呢感词语,说说平平的对与错

客观、公正地评说平平

1课时

今天,咱们要来认识一个朋友,学习一个和少先队员有关的小故事。

1、自己读课文,可以同桌为单位。要求: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带读字的认。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填空帮助理解:

(时间),平平在家里一心想着(什么事),而不肯(干什么)

引:那平平为什么要一心想着向谁学习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读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你能说说平平的心事是什么吗?

“心事”是什么意思?那你有过心事吗?平平因为有没有评上优秀少先队员,而难过,有了心事,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平平想象()一样(),但却不肯帮奶奶();平平想学()的(),但却不肯帮表妹()。

3、学习第5段

妈妈听了平平的话,是怎样教育平平的?(出示句子、齐读)。

如果你是平平的奶奶或妈妈,你还会怎样对平平说呢?(自由思考)

请你自己拟一个话题写一篇短文

参考题目:平平变了

平平落选后…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字、词的积累。

叠词的仿写。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1、复习逗号。

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字,认识七个字。在要求学会的十个字中,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子,“辰”不要漏掉中间的短横,也不要在里面多加一撇,“枕”子右边的一撇是一笔写成的。会认的字中,注意“寝”是前鼻音,“辰、枕”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寿、治”是翘舌音,“俗”是平舌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欧立希对自己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学习他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进这位医学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对父亲的爱。学习作者通过写欧立希的事例来表现他的性格、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欧立希卫生么要给自己写信。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写欧立希的事例来表现他的性格、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词,重点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要求学会的字和会认的字,注意“寝”是前鼻音,“辰、枕”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寿、治”是翘舌音,“俗”是平舌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欧立希对自己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学习他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进这位医学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对父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欧立希卫生么要给自己写信。

教学难点:

体会欧立希对自己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并走进这位医学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对父亲的爱。

教学过程:

一、以“信”导入,引导质疑。

1、同学们,你们平时给哪些人写过信?收到过谁写给你的信?(学生自由说)。

2、老师带来了一封信,想看吗?(课件出示欧立希写给自己的信)仔细看,用心想,这封信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归纳树立学生的疑问。

(1)收信人和写信人是同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

(2)欧立希为什么给自己写信?

3、书信是两个人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给自己写信的人》去了解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梳理生字词。

(2)指名学生来读一读。强调正音。

3、梳理文章大致内容。

(1)在这封信中,有没有词语的意思不太明白?理解“寿辰”和“祝贺”的意思。

(2)从这封信中,你读懂了什么?(欧立希工作很忙,他也爱着自己的父亲,为了不至于忘记父亲的生日,他给自己写下了这封信。)。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谁能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的大致内容说的简单一点?提示:课文讲了()(谁)的工作(),但他(),所以给自己写了()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4、同学们,你又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欧立希工作忙和爱父亲的呢?让我们走入课文的3、4自然段,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

三、深度对话,品读课文。

(一)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欧立希工作很忙?

要点:

(1)“给父亲过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地赶回实验室工作了。”谈体会,指名读此句。

(2)“可是,欧立希太忙了,当时,他正和助手不分昼夜地进行试验??在长椅上躺一会儿。”

a、谈体会,指名读此句。

b、抓住关键性的词语:不分昼夜谈体会。不分昼夜:白天,我们可以做什么?可欧立希呢?晚上,我们应该做什么?可欧立希呢?小结:他就是这样工作着,没有了白天,没有了黑夜。

c、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废寝忘食谈体会。情景说话,练习读此句。(此时夜已深沉,我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欧立希,他在??为了记录一组完整的实验数据,已经过了四十个小时,欧立希,他在??累了,??饿了??这就叫做??)。

d、也许读到这里,你会心疼欧立希,你想劝他快休息一下,可是,欧立希行吗?(课件呈现:非洲难民的生活,数据呈现)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孩子眼中无助的眼神,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小结:听见了,听见了,同学们的心声,欧立希都听见了。为了非洲人民能早日逃离病毒的迫害,为了让孩子眼中不再无助,为了让欢笑更快地降临到这块土地上,欧立希啊,除了工作,没有休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e、指导读。(将1.2句话连起来读,形成整体。)。

小结:文字真的成为了画面,在我们每个人眼前出现,帮助我们似乎看到了欧立希工作的场景。是啊,责任,使得欧立希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工作,当他为父亲过完生日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匆匆而去。这时,我明白了,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是因为他的工作不是一般的忙,而是“繁忙”!

(二)你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欧立希爱父亲的呢?

要点:

(1)“原来,重视生日是德国人的风俗??一定不能忘记。”

a、风俗是什么意思?

(2)“他拥抱着父亲??亲手点燃生日蜡烛。”

a、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充满温度的动作,谁来读一读。

b、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你会看到什么?

c、当欧立希拥抱着父亲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d、小结:动作传达着亲情,词语传达着温暖。看来,欧立希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部化成了一个深深的拥抱。谁来读一读。

(3)“那时候邮电事业还不发达??到父亲那里去了。”

a、同学们,当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请你读一读,相信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情感触动你的心灵。

b、还记得那封信吗?谁来读一读?

c、想象一下,欧立希写这封信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可别忘了这份叮咛)再读信。

d、7月8日这一天,当欧立希从邮差手中接过这封信,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一定要记住给父亲送上生日的祝福)再读信。

小结:这正好到达的哪里是一封家信,分明是欧立希与父亲之间沉甸甸的爱。谁能把这句话读给我们听一听?小结:同学们,从你们刚才找到的句子中,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深深地感到:欧立希对父亲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厚重。(师补齐板书:深爱父亲。)我们也终于深刻地明白了,欧立希要给自己写信的原因:他虽然工作繁忙,可他深爱父亲,他不能更不愿忘记父亲的生日!

四、升华主题,启迪心智。

1、欧立希为父亲过完生日后,又匆匆忙忙地工作去了,在匆忙的脚步中,你读懂了什么?(对工作的热爱)他的工作如此繁忙,可他还记得父亲的生日,在送上祝福之后才匆忙而去,你还读懂了什么?(对父亲的热爱)。

2、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欧立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3、欧立希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08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在颁奖典礼上,面对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欧立希深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自己读一读吧。

小结:是啊,家给了我们每个人温暖,爱给了我们每个人力量。正是因为心中有爱,欧立希才会在工作中废寝忘食;因为心中有爱,欧立希才没有忘记父亲的生日;因为心中有爱,欧立希才会将非洲人民的疾苦牢记心间。爱,使得欧立希变得可亲可敬,而我们每一位同学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份爱的无限魅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1~2课时。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学习网站;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_”认识略读课文。

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语文园地一。

谢家湾小学。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熟练背诵古诗。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本课初备课时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书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字词,理解诗句。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1、中国古时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一直传承到了现在,说说你知道的。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古代一位诗人在重阳节思念亲人而写诗的事情。

1、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2、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3、这一句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他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1、提自读要求:

2、给每一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轻声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会写田字格的生字,会读二类生字。

兄弟:包括哥哥和弟弟;

异乡:他乡,外乡;

思念:想念;

情景:情况和景象;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登山或登上高处;

无限:没有穷尽;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知道王维是谁?

3、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

你知道词语的意思吗?

3、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登高远眺、西望长安、天各一方。

3、齐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

3、出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齐读。

1、出示词语。

兄弟、异乡、思念、情景、佳节。

登高望远、兴高采烈、扶老携幼。

2、出示生字。

3、说说自己记忆的方法。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绚烂的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2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教师范读课文。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开火车游戏。

2.汇报推荐:推荐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1)检查字音。

(2)疏通难字。

(3)扩词竞赛。

3.巩固识字。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1.认一认。认读会写字8个。

2.记一记。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说一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看一看。观察教师范写难字。评议。

5.写一写。独立练习书写。一起评议。

四、分层作业。

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空虚,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1.推荐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畅所欲言。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出示自读提纲,自读推荐。

3.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4.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6.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范文影片。多篇感受。

四、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认读5个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提供的情境,展开想象,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在文中营造的美丽画面中,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窗上结冰花的这种现象学生很少见过。

一、谈话导入。

你们谁还记得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诗歌的名字?今天呀,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小诗:玻璃窗上的童话。一起读读课题好吗?这节课,请你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让我们一起走进玻璃窗上的童话世界吧!

二、初读检查字词。

请你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刚才在同学们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字的音读得不是很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逐步出词:贴到、玻璃、描画。

指名/这一组(纠正字音)/齐读。

(二)出句读句。

“我把纸贴到玻璃上,轻轻地描画。”

1、把它们放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自己读。

2、你为什么这么读?

3、这个词他读的多好呀!谁也能像他这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三)处理()的()、()地()。

1、还可以轻轻地()?

2、小诗里除了“轻轻地”,还有这两个词呢!自己读读。

3、可以怎样填呢?

(四)贴卡片:丰富多彩、神奇。

1、这里还有两个词语呢,我们来抢答。

2、什么是丰富多彩,又神奇的?

3、冰花是什么呀?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谁能来说说?

三、精读感悟。

小作者看到这些冰花有什么感受?读读课文想一想。

从哪儿看出来的?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一)第2节(16分)。

1、指名回答,提出文本。

2、引发联想,化文字为图像:这些冰花什么样?

(1)通过读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能读出来吗?让我们和你一起感受?

(3)带感受读。

3、启发想象:还有什么样的冰花。

(1)如果这时你就站在玻璃窗前,你还会看到什么样的冰花呢?

(2)瞧,它们就在你的眼前了,想一想,这些冰花什么样?

4、叙说新诗,师生共同完成。

(1)呀,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呀!那么它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还想说是吗?好,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有一个同学来记,一会儿请你们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看看哪组写得最神奇,最有趣!

(2)美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下,最后我们用……来表示。

(3)瞧,你们说得多棒呀!这就是一首小诗啦,这里有每一位同学脑海中美丽的童话故事,自己读读你们的作品吧!

5、读句“它们把我迷住啦,看哪,看哪,眼都不想眨。”

6、小结,提取情感,回2小节整体。

你们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呀?

那就请你带着这样高兴的心情读读1、2小节吧!

(二)第3节(3——5节10分)。

1、找到文本,初读。

2、提供情景,激情。

(1)课件演示,引发疑问。

我把纸轻轻地放到上面,哎?怎么了?你说。

(2)规范语言,激情。

谁能用上老师给的句子来说一说?

图画很快融化,()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这一下,坏啦。

生:只要求填出即可。

3、提取情感。

师:没有了,没有了,你们说的也没有了,一切都消失了……这时你什么心情呀?哦,伤心,你们呢?都来说说。

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读第3节。

(三)第4节。

1、从学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1)先说说你画的是哪里?

(2)为什么?

2、引导学生说理由,提取情感。

3、读感受。

(1)难过得都要哭了,你能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

(2)齐读。

(四)第5节。

1、从学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生:这些画常出现,我每天都去观察、画说明我很喜欢。

你从哪看出来的?能读读吗?

2、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和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第5节。

(五)小结文章的心情线索。

小作者从发现冰花,在高兴之余,感叹它们的美丽与神奇,到冰花消失时心里的伤心与难过,再到听了爸爸的话,知道冰花在冬季常常来到时的欣喜。在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感情变化。而我们,也随着体味了作者的心情,深深地为这些冰花所吸引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这首小诗。

四、拓展。

今天你学到的玻璃窗上的童话,还会有()的童话?就像爸爸说的,只要你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到处都有童话。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小诗,在学的过程中,同学们抓住了重点小节的重点词句展开了想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够试着用上这些方法,好吗?课后,请同学们把课后的第2题写词语完成,并在你的作文本上续编第2节。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纯洁的友情。

3、引导学生朗读,将朗读与感悟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畅谈感悟。

5、感受小鸟与守林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激发对动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抓住重点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小鸟对老人的信赖,与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

2、引导反复朗读,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小鸟,大家都很熟悉吧,可是你们知道吗?鸟儿和人一样,也有着丰富的情感。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场特殊的“告别会”,地点就在山林中。

2、配乐讲述这场特殊的“告别会”。听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小鸟和守林老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细细品读,并说出原因。

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师生评议。

3.讨论交流:鸟儿们对老人的初次到来有何表现?为什么会感到惊诧?(板书:惊诧)。

4.鸟儿们从哪些方面表现惊诧,他们在争论些什么?

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感到惊诧吗?后来有没有发生转变呢?

5.学习第3~8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分析比喻句。

b.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信赖之情。(板书:信赖)。

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a.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

b.分析比喻句。

c.抓住动词理解、感悟。

d.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分组比赛读第六、七、八自然段。

a.思考: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信赖吗?

b.分析比喻句。

6.学习第10~14自然段。

默读11~14自然段,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细细品读,写出感受。指导朗读并试着背诵12~14自然段。(板书:依恋)。

四、升华主题、拓展文本。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学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想感情。

4、通过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在学文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cai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既不是调皮可爱的小猴子,也不是聪明过人的曹冲,但是从下面二句诗中你能猜出它是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这两句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瀑布的资料,请拿出你的收集卡,给大家介绍介绍。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2、学习这些生字,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我们来读读这些生字,注意看清字形,把字音读准确,一个生字读三遍。

生字学得真不错,回到课文中,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观赏瀑布。世界上有很多的瀑布,现在将带领大家去领略亚洲第一大瀑布――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一起来欣赏吧!

问:欣赏了这秀美的瀑布景色,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这样壮观的景象,能不让我们陶醉吗?叶圣陶老爷爷也被这壮美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写下了一首诗歌,诗歌中的瀑布有声,有形,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

五、汇报、学习。

作者没有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

说明瀑布的声音很?

1哪小节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给大家读一读。从哪儿知道瀑布的声音很大?

a海浪涌上岸滩会发出什么声音?

(海浪一层赶着一层,发出怒吼,向岸滩冲去)

b风吹松林会发出什么声音?

《瀑布》一堂课上下来,我觉得教学中落实得比较到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环境下努力寻求的新理念。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进入文本,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非常重要。因此,我把朗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使朗读成为学生感悟、体验、欣赏诗歌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通过有层次地、入情入境地读,走进文本与叶老一起听瀑布的声音,赏瀑布的美景。像这样文质兼美的诗歌,给足时空,体悟交流很重要。教学我中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整体感知:瀑布美在哪里?然后从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的惊喜、近看瀑布的惊叹、陶醉,引导孩子不断读文,层层深入,加深感悟。这样既兼顾到整体感知,又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但可以保持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课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边想象边读文,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里,很自然地进入到诗的意境中,陶醉于瀑布的美景中。

3、巧用媒体,突破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衬”、“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等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巧用多媒体展示瀑布形象、生动的画面,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表象,为悟境、美读服务。特别是最后的欣赏录相、听朗读录音把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学生读文时就进入了情境交融之中。当然,本课关于瀑布美景的图片非常多,但我只选取其中一小部分,有机地进行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其余的就忍痛割爱,因为我想让它们在百忙之中帮助学生读文的同时,又不剥夺学生自己想象、自己建构的权利。

4、运用方法,随文识字。

识字、写字是虽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二年级与一年级不同,一年级重在学习识字方法,二年级重在运用识字方法。教学时要有所侧重,灵活处理。尤其在二年级下学期,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识字,为进入下一学段的学习作准备。因此,在识字方面,我就尽量减化步骤,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读准生字,只在难点上加以指点,从而让出更多时间来读文、感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学习课文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凝神、注视、血迹斑斑等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即培养质疑习惯和释疑能力。

3、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献出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揭示科学道路的崎岖,感悟奉献精神的可贵。

4、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最后一节。

学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提提问题。

搜集有关历年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小故事。

一课时。

一、设计话题,引入新课。

1、看,黑板上有两个词语:诺贝尔诺贝尔奖你能选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3、自由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一背。(随班生)。

4、告诉你的朋友,“诺贝尔奖金”是怎么来的?奖励什么人?

5、诺贝尔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千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不信,我们来学习第38课。读读课题。

6、这里的他指的就是诺贝尔。

二、学习课文,提提问题。

1、他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呢?自由读课文。

2、课文怎样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3、交流。

4、轻声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词语提提问题?

5、质疑。

三、通过释疑,感悟奉献。

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词句的训练。词句活动室2;注视,环视,巡视的区别补充描写“看”的词语(仰视,环顾,瞄,瞪,俯视)。

2、用“一边一边”说说话。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亲自,血迹斑斑,狂呼”等词,感悟诺贝尔的奉献精神。

四、谈谈体会、师生共勉。

1、确实“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2、读读这句话。

3、结合课文,或结合你所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小故事,谈谈体会。

(1)1901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物理学奖获得者。

(2)1911年居里夫人又以镭和针的发现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迄今为止,居里夫人仍然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4、再读马克思的这句话鞭策自己。

五、小结。

诺贝尔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你认为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做什么?(读书,把书读好)

2、学生自由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1、解题:题目中的“这”指___,“我”指___。

2、谁来介绍一下居里夫人。

(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波兰人,在德国工作,发现了镭元素,制造用的,两次获诺贝尔奖等)

3、谁来介绍一下老妇人。

(白发苍苍,坐在轮椅上)

1、文中还有什么东西很重要?(板书:鲜花)

有多少鲜花?板书:一大束。

比较:一大束与一束、一朵

2、形成板书:把一大束鲜花献给。

3、练习:

人们把一大束鲜花献给居里夫人,是因为_______。

读第2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人们对居里夫人的尊敬?

讨论、朗读指导与练习。

4、练习:

居里夫人又把一大束鲜花献给老妇人,是因为______。

读第3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居里夫人对老妇人的尊敬?

讨论、朗读。

5、有感情朗读第2、3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学习第1句“这位老妇人是谁?”

(1)这是什么句?

(2)应该怎么读?朗读练习。

(3)谁在问?

(4)人们为什么这样问?

板书:人们想:________________。

3、居里夫人怎么说?深情什么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居里夫人的话。

4、学习第3句

(1)重点词是哪一个?“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 哪些地方说明“肃然起敬”?

(2)谁对谁肃然起敬?(人们对老妇人和居里夫人)

(3)练习:

全场的人对老妇人肃然起敬,是因为__________。

全场的人对居里夫人肃然起敬,是因为_________。

5、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1、你觉得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人,她哪一点最值得我们学习?(成名后仍不忘小学老师)

2、你能这样做吗?

3、练习:

(1)今天,你是我小学的老师。

(2)明天,你__是我的老师。

(3)10年后,你__是我的老师。

(4)不管何时何地,你__是我的老师。

完成作业本第4、5、6、7题。

板书: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

老妇人 尊敬 居里夫人

鲜花

人们

人们把一大束鲜花献给居里夫人,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里夫人又把一大束鲜花献给老妇人,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场的人对老妇人肃然起敬,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场的人对居里夫人肃然起敬,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你是我的老师。

明天,你_______是我的老师。

10年后,你_______是我的老师。

不管何时何地,你_______是我的老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时,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齐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理清脉络。

三、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

2、比一比,再组词。

湖()股()蝶()。

蝴()投()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语句。导读第一自然段。

(3)知道朗读。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调、稍慢的语速读出夜幕中和睦宁静的氛围和小露珠的小巧玲珑。

3、导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1)指名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进行诵读,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小露珠外表的美丽及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赞美之情!

(3)分角色朗读,品味语句的节奏美,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导读第6自然段。读读、想想、议议。

(1)启发思考: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仅仅表现在外表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2)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这一段的第二句话进行重组,从而理解句意!

(3)读最后一句话,想想最后一句话,想想为什么会有“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的.说法!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进行朗读,把万物在阳光下充满了活力、生趣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一、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7自然段过渡:小露珠在阳光下反射霞光,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可是她自己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启发思考:小露珠“笑着”说明了什么?

(3)用由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体会大家对小露珠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2、朗读全文。

3、教师总结:同学都喜欢小露珠,这是因为她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她那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指导背诵。

(1)结合板书,熟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长安附近的游览胜地。

[向晚]傍晚。向,将近,将要。

[意不适]心里不舒畅。

[驱车]赶车,驾车。

[古原]指乐游原。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时:两课时。

1、学生熟读这两首诗,能背诵更好。

2、通过读注释,能大体了解诗意。

3、教师准备春景电子图片。

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景色。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这篇课文收录《咏柳》《春日》两首描写赞美春光的古诗,《咏柳》作者贺知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辞。《春日》作者朱熹,这是一首春游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2、理解并能运用比喻修辞,体会比喻修辞的生动。

教学难点:以诗句中绚丽的色彩为媒介,在脑中想象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诵读法为主。

(一)、导入新课:春天是美丽的,许多诗人都在赞美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找学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红的花、绿的叶、蓝的天、白的云,浅黄、嫩绿,鹅黄。

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新诗,大家已经预习了,已经背下来的学生来背诵。感知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呈现出的色彩。

(二)、初读感知。

1、背诵的同学注意停顿,纠正字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多找学生反复读,读至抑扬顿挫。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在诵读中识字。

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讲解: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比较“载”、“栽”;。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爱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精读分析《咏柳》。

1、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

2、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想象碧玉一般的树叶。参照百度图片:“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在头脑中想象千万条垂柳的情景。百度搜索图片地址: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把春风比作善于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动。

学生读,心里想象着每一幅图画,有感情的自读、同桌互读、点名读。至能有感情有节奏的背诵。

(四)、精读分析《春日》。

我们学习的《咏柳》颜色是是春天柳树的碧绿,下面我们再读一下另一手描绘春天的诗。

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根据学生回答点评,如说花草,可问什么样的花草,让学生想诸如“姹紫嫣红”之类的形容词。再齐读诗,心中想象着你看到的春天。

参考百度搜索图片:

(3)、“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4)、《咏柳》中我们知道是谁把柳树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风)那《春日》这首诗中又是谁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答:东风,即春风)。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不同之处:景物不同,颜色不同。

相同之处: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都像一幅画。

(六)、小结: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你们也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学着诗人,描绘一下你们眼中的春天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据的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在打开课文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

(1)自由读课文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读课文,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

a.指名学生读。

b.加上拼音读。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读。

三、品读环节。

浓密的胡子令胡萝卜先生很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

a.读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份子,就能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由练读)。

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

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说。

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人的心。

四、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学生分析:

了解寓言故事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深刻道理,然后联系实际谈感受。

设计理念:

以自渎为主,重在感悟积累。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能讲述文言故事。

2、有感情朗读,能背诵此文。

3、懂得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意思,熟读成诵,明白道理。

教学流程:

1、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怎样学习寓言。

2、什么叫文言文,怎样学习文言文。

3、题解。

1、教师泛读(或听录音)。

2、领读。

3、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1、让学生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

2、汇报交流。

3、指名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

4、自由练习讲寓言故事。

5、练习感情朗读。

6、生齐读(要求读慢一点,学会吹嘘自己的矛和盾,注意反驳的语气)。

1、提出问题,学习小组分析讨论。

2、汇报小结。

1、帮助楚国人卖出矛和盾,该怎么做?

2、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词语。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熨帖”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一、对比欣赏,激发兴趣:

1、激趣揭题。

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走进一条水泥道。通过原始水泥道和铺满金色叶子的水泥道比较,感受水泥道奇妙的变化,感受落满叶子的水泥道的美,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板贴,认识梧桐叶。

2、指导书写“铺”。

指导“铺”的读音,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1、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语。

下面咱们读读课文,可以吗?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画出你认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2、生自由读课文。

3、师板书:熨帖,凌乱。

“粘在熨帖”这两个词语指导认读。等楼梯的方式认读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小雨靴。4重点指导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1)重点指导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课文中还有一些难懂得词语,刚才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画了,熨帖、凌乱,其实还有一个词语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看板书:明朗。课文里是这样写的:抽生读第1—3自然段。“明朗”什么意思啊?总结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

(2)小结:同样一个词语,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的。三、细品:学习5—7自然段。

重点学习5—7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5—7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画下来,喜欢的词语用圆圈圈出来。

2、与同桌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1、学生根据要求学习。勾画,交流。

2、分享你都画了哪些词语和句子,体会秋景之美。

(1)抓词语“闪闪发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下过雨,叶子上的水珠还在发光,好美呀!指导朗读。(老师范读,生读,齐读)。

(2)抓句子“我走在……路的尽头……”比喻手法,把水泥道比作地毯,把落叶比作图案,师范读,生跟读。体会的好,你们才能够读的好。

(3)抓词语:“金黄金黄”重点强调叶子的颜色,体会到了色彩之美。图文结合感悟美:金黄金黄的叶子,带着体会再读一遍。有了理解就读的更美了。

(4)联系上下文理解“熨帖”“凌乱”。“熨帖”就是粘在,紧紧地粘在(联系上文),联系下文就是平展的粘在。(师板贴,联系上下文。)。

“凌乱”,用学过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不规则,联系上文,也可以借助词义理解。“凌乱”就是杂乱无章,这个词有点贬义的,可是为什么放到这里来形容落叶的美啊?(自然,不死板,是一夜秋风也是一夜秋雨,更是美丽的大自然。)学生上讲台把凌乱的落叶铺到水泥道上来吧!欣赏图片,再次感受凌乱之美。

指导朗读:他们排列的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生齐读。你们体会到了这凌乱,感受到了这份自然之美,这份秋景之美,(师板书:美)。

3、指导写作方法。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整体的这三段,作者是如何把这秋景之美,自然之美呈现给我们的呢?完成练习纸第二个学习内容。

(1)学生完成第二部分学习内容,汇报:一片片是数量,金黄金黄是颜色,小巴掌是形状。同学们,你们看有光泽,有数量,有形状,有颜色,你们认为作者怎么样?(喜欢秋天,带着这种喜爱之情他把叶子观察的非常细致,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想象,就依靠这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作者把这秋色之美写的多好啊,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秋景之美读出来。找三位小小朗读者,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欣赏这秋景之美。

(2)师创设情境引读:

(生说)。

四、学习最后一段,收尾呼应。

为什么说“第一回”,因为以前都没有留意过,今天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有心发现,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五、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上学、放学路上的美,下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细心感受把你们上学放学路上的美写下来。

是什么让“我”心情愉悦?是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不得不说,张秋生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确实让我惊艳,这梧桐叶经历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折腾,不仅没有影响美观,还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了一番。

它们排列的一点儿也不规则,可在张秋生的眼睛里却产生了一种凌乱的自然美,这样的美让人无法轻易的将注视的目光移向别处。我跟随着作者的步伐走着,一步一步小心的走着,生怕踩坏了一片落叶;我像作者一样仔细的数着,一片一片仔细的数着,不肯错过一片落叶。那些金色的小巴掌,就这样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而“我”棕红色的小雨靴就像是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穿梭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慢悠悠的走着,毕竟“我”也舍不得这短暂的美好。

可是这平常普通的水泥道,在“我”的眼中为何如此之美呢?

原来呀,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物质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要学会像作者一样不仅能发现平常普通的水泥道的美,还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大自然充满热爱,要是有了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啊,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这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通过对眼前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字里行间的流露出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仿佛身临其境。我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细细的读,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有哪些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6、7、8自然段的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比喻,这个也是显而易见的,完全难不倒孩子们。就是在仿照“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这样的词语形式去模仿描写时,可能稍稍有点难度,不过主要也重在平时的积累。

总之,这篇课文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使学生学会如何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何去发现美,并能尽其所能的将这些美好用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问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样的衣服。

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9、24自然段。

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装的特点。

体会雷鸟太太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透过课文生动的语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电子备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时装),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发言)。

出示雷鸟的图片,雷鸟和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质疑:看了课题,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梳理问题,教师小结:雷鸟怎么会有时装呢?它的时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创设情景,课件演示第一段有关冬景的描写,师配乐朗读第一段。

师:你们喜欢这雪白的世界吗?你最喜欢什么?

师:冬天的雪景很美,这段话写得更美!谁来读?

(二)学习第2段。

过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读,重点体会第4句。

(三)学习3-7段。

2.分角色朗读。

1.过度: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又会说什么呢?(教师读)。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课件演示雷鸟在雪地里通过自己的白大衣躲过猛兽的镜头!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雷鸟的白大衣!

6.生反馈,师相机出示:“白色的羽绒密密的,又柔软,又暖和。”“……和周围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意境。

2、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改变。

3、感受爸爸、妈妈和“我”对大海的爱,以及大海对“我”的意志品格的影响。重点朗读诗歌,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

“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这句话的理解。

1、词语读准确。

2、简单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1、诗歌中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怎样做的。

2、学生汇报。

3、读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现在都是数码相机,简单的讲一下胶卷相机的原理,学生就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

刚才,是老师讲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是理解词语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4、爸爸为什么要把海浪装进录音机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随时听到---)。

5、妈妈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软片里呢?(看也看不够)。

6、想象一下,她都会留下什么样的镜头?(波涛汹涌、波光粼粼等)。

7、读好这两个句子。

8、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

用谁,把海浪()在他的()里,说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请到她的画板上。

爷爷把海浪录到他的录象机里。

9、学生汇报。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务,你能说说“奔腾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腾的浪花是什么样?(不断涌起的,向前不断推进)。

12、哎呀,浪花怎么会钻进我的身体里呢?

13、什么样的目光称为“坚毅”?你在哪看到过这样的目光。(当需要决策的时候,坚强的目光等)。

14、你们用联系生活中的'内容,理解了坚毅的意思。这样坚毅的目光是怎么来的?

我们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彻。

15、什么叫“无穷无尽”?还可以用“无穷无尽”形容什么?

16、“无”--“无”—的词语都是表示没有的意思,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在海浪的洗涤之下,小诗人得到了锻炼,他有了强健的体魄,塑造坚韧了品格。

17、整体感情读3——5诗节。

18、理解词语的方法。

1、配乐品读。

2、完成课后题。

3、顺序,背诵。

板书设计海浪。

爸爸装进录音机。

妈妈海浪曝光软片里。

我钻进身体里。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学写钢笔字,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学写毛笔字,掌握竖钩和横钩的写法。

重点难点:

学写钢笔字,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学写毛笔字,掌握竖钩和横钩的写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困、周、间,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是包围或半包围结构。)。

c在写的时候,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

d出示“困”,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里面的木的最后一笔要写成点。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困”,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周、间”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写毛笔字。

1、指导学生观察“水”中的竖钩。在竖中线居高起笔,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锋向上缩笔,然后快速向左上钩出。

2、教师执毛笔范写竖钩。

3、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4指导观察“家”中的钩——横钩。

5、学生临贴描红。

6、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钩,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2、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3、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写作,着力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上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美的课文------《花瓣飘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想一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顺句子。

2.出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新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4.再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5.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

2.从小姑娘摘花的动作和神态中,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小心、飞快)。

3.指导感情朗读。

五.“我”见了,会有什么想法?这个小女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带着问题我们到资料城——课文理解读读。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再来读一遍,看看你们能读得让我闻到花瓣的香味吗?

3、请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二、精读课文3-10自然段。

1、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好好看书,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小女孩想摘花瓣送给病中的妈妈,为什么只摘花瓣呢?同时在品读的过程中,除了要抓小女孩的语言,也要抓小女孩的神态,如惶恐)。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

句子:“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板书:舍不得)。

(2)你怎么知道花很美的?这是一朵怎样的花?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3、你们看,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难怪小女孩不忍心摘下整朵花。让我们来读一读,把这种舍不得的'情感读出来。(板书:爱花)。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呢?

句子:“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自由读句子。

(1)她为什么要摘花瓣呢?

5、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请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板书:让妈妈高兴孝顺)。

句子:“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体会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