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

时间:2023-12-01 10:40:52 作者:雨中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案起到了指导作用,我们需要一份详实的一年级教案帮助我们备课。下面是一些一年级教案的实际应用范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教案

1、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并正确读写。

2、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认识400个字,会写100个。

3、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认识近义词和反义词。

4、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熟读本册全部课文。

5、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能看图说话、写完整的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天地人》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将国画与汉字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我是。

__。

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创设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

《天地人》教学建议。

一、识字。

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本课要认的6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图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2)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6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带有相同的部件。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生活语境识字。

本课6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

(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

(3)动作猜字。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

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6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教师应结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6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

2.理解运用。

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字义。如:

晴天、阴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拿着生字卡片进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读和理解运用。

1.国画《一望大江开》。

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

2.“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教案及反思

“山、石、土、田、人”这一课是识字(一)的二节看图识字课。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太容易,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分清“山”的笔顺,写好“石”字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月、水、火”,学生对象形字的来源和造字方法有了一些认识。而“山、石、土、田、人”孩子们都不陌生,因此本课我没有逐一识字,而是在课始就先出示“山、石、土、田、人”对应的五幅图画,让学生说一说都是什么,接着打乱出示“山、石、土、田、人”的古代象形字,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些字都念什么,能不能和上面的图画连线,学生很说出相应的答案,这时候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图和字很像。由此实施了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设计意图。

在认字写字过程中,通过说笔顺、书空描红仿写巩固了认字效果。电教设备的使用帮助我把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占格要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仿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关于“山”字的训练。

“山”的教学中当进行到组词这个环节时,学生组了很多关于山的词语,如火山,大山等等,而书上出现了“山山水水”一词,对于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时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出内涵,所以只是把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实际上这里所蕴含的词语知识是aabb词语形式的初步认识。如果针对这个词以对比的形式来进行拓展,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例:先读一读“山水”和“山山水水”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试着多读读,感受山山水水。然后介绍这样的词语是aabb的形式。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这样形式的词语,比如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如此渗透本课的读写结合点。

2、笔画教学中“土”字笔顺难点的突破。

“土”字只有三笔,看起来简单,而在说笔顺时学生却出现了问题,他们习惯用两横一竖的笔顺来写,我在处理是是采用了反复强调的方法,虽然给足够重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果我先让学生观察笔顺表中“土”的笔顺变化和前面“山”的区别,学生就应该看出,“土”的笔顺是“十土”。不是一笔一笔的呈现的,这是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难点就被突破了。

刘老师指出低年级的`教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外在素养的培养,重要注重心理素养,也就是“内强素质”这主要表现为“勇敢”和“自信”,教师可通过评价与来提高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如:“你很会学,既知道……又能……”“你很自信”等等。

另外刘老师还提到了低年级教师要“稳”而“实”,只有教师“稳”才能稳住学生的“心”和“情”。训练更是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不能走过场。

几年来得低年级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低年级的教养任务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养,才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培养。

这一课得到了太多的宝贵,我会努力将它实施于将来的教学之中,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首先,从汉字的学习意义上讲,我们不能仅仅把汉字当成是一个工具,学习汉字更不能只是简单为了读书,汉字是非常美好的,而且很悠久,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开设了孔子学院。汉字的意美、形美、音美,这些美好的感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并且喜欢上学习汉字,能够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下去。

其次,从学习内容上讲,李春旺老师指出:要“读好书、说好话、写好字”。对于一年级来说,开学初学习的很多汉字孩子们都能够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组成词语,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写”上多下功夫,如何让学生把字写规范、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在田格本中的占位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做扎实;语文教学实际是一种语言教学,是需要学生交流与表达的,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李春旺老师着重强调了要引导孩子在课堂上说完整的一句话;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好的阅读文本便是孩子拓展眼界,增加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趣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养分。

第三,从教学层面上讲,李春旺提出要注重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从语文课的书写习惯,到日常学习中的倾听习惯、举手习惯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保障;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草》教案范文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查字典,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2.填空练习“离离”是形容()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的意思,后面的“一”是()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1、知识目标:

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能力目标:

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熟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我说你指的游戏。(学生食指指着鼻子,教师说哪个人体器官,学生快速指出)。

二、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是人体器官)。

3、你还知道哪些人体器官?(眼睛、耳朵、手掌……)。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书写提示。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写点)。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指导)。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笔顺,并规范书写。

2、积累词语,培养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贾岛。

3、请学生试说《寻隐者不遇》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妞妞赶牛》。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天地人》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2.《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要求: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讨论揭题,引入新课。

2.投影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拼读讨论。拼读:自由读;同桌互读;“我会读”

讨论: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春雨的形状了吗?板画:春雨。

认识生字“线”,组词。

(2)读了这句话,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指导朗读“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质疑。

读:拼读;小组读;集体读;自己思考性的读。

认:“欢”字,换偏旁记字。

问:读了这句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谁?

(2)大家争论什么问题呢?

4.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弄清以上问题并在句子中识字。

(1)从句中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2)识字:

音:勾画出句中的生字拼读;连词朗读。

趣题底颜有趣问题到底颜色。

形:你能识记这几个字吗?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提示:同结构:趣题同偏旁:题颜。

换偏旁:底—低加偏旁:是—题。

(二)情景感悟,对话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多媒体课件,说说图中画了哪些鸟?(贴三种鸟的图片)。

2.分角色朗读,讨论:

(1)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2)春雨从天上下落到不同的植物上,用了不同动词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

(3)认识生字:淋洒滴油。

你发现了这些字的规律了吗?去掉偏旁来看看,是你认识的什么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联想法)。

(4)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该怎样读出争论的语气呢?

指导朗读:“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你们看”

“……花……了,……花也……了。”

(5)分角色朗读对话。

(6)创设情境演一演。

(三)实践活动。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到外面看一看,并把看的结果画出来给大家交流。

小学一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题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的诗意。

2、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

3、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的诗意。

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

教学难点。

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默写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师板书诗题),生读题目。

2、在自已本子上写下来,想想题目什么意思,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3、解题:知道什么是隐者吗?(板书隐者)隐者是哪一些人?(隐居山林的,有一定才能,但不原出去做官的人),你知道哪些比较有名的隐者。

这些隐者,在隐居时一般不说姓名,只有雅号,如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有些出家为僧为道的,只有法号。

4、寻:寻找,不遇:没遇到。

5、完整地请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同意他的解释吗?

6、是谁在寻找隐者呢?(板书诗人)。

知道贾岛这个人吗?你了解的贾岛是个怎么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

苦吟可能学生会说到,现只要结合课件随机梳理一下。

其实,贾岛早年也算是一个隐者,知道原因吗?

做过和尚,法号无本。后来还俗了,因为遇上了谁?韩愈,当朝的大官,韩愈看中他的才华,劝他去搏取功名,结果他在京城考了三十年,一无所成,所以只能苦吟。

二、检查预习,初解诗义。10。

1、师板书,反馈默写情况。

对照黑板,检查一下,有没有写错的字?全对的举手。有没有觉得写得不太美观的字?给你时间,再调整一下。格式安排是否合理,一句一行。改一改。

2、指名学生读古诗。

3、解疑,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学生相互帮助,理解诗意。

童子何人?与隐者什么关系?(待童,徒弟,是儿子吗?)。

言师,言,说,谁在说?(童子)说谁?(师父),童子在说师父什么?

此:这,此山,这座山。

深:云雾弥漫,浓得遮人视线。

不知处:不知道去向。

4、同桌练说,再指名说说诗意。

5、练习朗读。

三、体会诗的凝炼,精妙。5。

1、看出来了没有?这里面还省去了几个具体的提问。

2、你能根据回答猜猜看,这里边诗人是怎么问的?(发言,初步了解)。

3、(出示练习题目)那你能把这一段诗人与童子的对话补充完整吗?自已说说。

诗人问:

童子回答:

诗人问:

童子回答。

诗人问:

童子回答:

4、同桌对练,指名表演。

5、读诗。

四、体会诗人的情感起伏。10。

(出示试题,图画)。

诗人来到松下,只见()。

诗人问:

童子回答:

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

于是诗人又问:

童子回答。

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

于是诗人再问:

童子回答:

此时,看着(),诗人()。

2、同桌练说,指名分角色练说。

3、总结:表扬好的同学,你看,这一段练习中有语言描写,有景物描写,还有心理活动的描写,如果我们把刚才同学们说的组合一下,那就是一篇挺不错的作文啊。这么具体的一件事,诗人描述的时候用了多少字?(20)这看似平淡的20个字背后,诗人留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想象空间啊,来,带着你的想像,再来读这首诗。

4、读诗,读出情感的起伏。

五、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妙。10。

1、这首诗现在就学完了,接下来我再带大家学另外一首。

花间问童子,

言师挖菜去。

只在南山中,

马上就回来。

3、感受并比较一下,你觉得这首诗和贾岛的诗比起来如何?

4、请自由讨论,感受贾诗遣词的妙处。

花间vs松间vs松下。

花易凋零,松四季长青,花矮,松高,用松更显高洁,坚韧,有力松间,显窄,体会不出松的高大。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

采药vs挖菜。

挖菜,俗不可耐,采药,飘逸,神秘,符合隐者的身份。

寻药干什么?济苍生,可做官,为已治病,何能爬山?求仙,求不老,寻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之药。

在他们眼里,再险恶的老林也是桃花源,再陡峭的山峰也只是难得的风景。

此山vs南山。

南山太具体,童子不会知道的如此确切。

云深vs云浅。

真隐者隐得深,不会这么快回来。为何要到云深处?因为仙药在云深处嘛。

感受,从上面的这些字词中,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位怎么样的隐者?(逸,超脱,与世无争,清高,若即若离,时隐时现。)。

相机完成板书(松下山中云深处药仙)。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5、遇到了没有?

贾贾岛此番去,虽然没有见到隐者,但是有收获吗?(感受到了隐者的境界逸,超脱,与世无争。)与隐者比起来,诗人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一个世俗的世界。(板书,俗,逸)。

6、回到题目,诗人到底在寻什么?

寻找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但是苦寻不到。追求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但是无法摆脱俗世的干扰与诱惑。

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遇,俗世有什么?有诱惑,哪些诱惑?做官,做了官以后呢?

感受贾岛的内心世界,矛盾,痛苦,遗憾,无奈,向往隐者超脱的境界,又受世俗羁绊,为无法再做一个纯粹的隐者而遗憾。(结合“推敲”的故事,以及后半生屡试不弟的挫折,进一步理解苦吟,一旦入了红尘,那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了。)难怪会“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啊”!

六、师结语。

1、系统总结,完成板书。

我们再来完整地看一下,又能体会到更多的意味。

隐者在松下寻隐者,而隐者在山中采仙药。只有谁最无欲无求,童子嘛,(不随师父采药,求仙得道,也不招待远来的客人,博得对方的常识,是真隐者,何需寻隐者,是真洒脱,何需采仙药?)童子在哪里?松下嘛!就站在贾岛的对面嘛。这就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你看,贾岛要追求的这种真正超脱的,无求的人生境界,看似很远,实则很近,看似很近,实则又很远,永远不可“遇”。贾岛将这种不遇的感慨凝聚在这淡淡的文字中,在今天,在课堂上,与我们相遇了。

2、这首诗,初看平淡实则深远,其实对于一首诗也好,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也一样,有时你以为理解了,不过如此,其实,你只是来到了“松下”,再往里边走走,有新的感悟了,以为真懂了,也许只是到了“山中”,真正的意味,可能还在“云深处”呢!那就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这松下,送到这山中,送到这云深处,来,闭上眼睛,做一回真隐者,吟诵这首诗,不求一致,吟出自己的感觉。(配乐)。

六、布置作业。

把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俗逸仙。

贾岛寻隐者采药。

松下山中云深处。

人教课本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指南

设计说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篇课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许多一点儿。

(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漂亮呀!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难点: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读句子,并学会扩写句子;认识标点,并正确使用标点。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词语,学生跟读。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每一行都是不同种类的东西,都和夏天有关)。

3、小组比赛读。

4、集体齐读词语。

二、字词句运用。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扩写句子)(谁做什么,谁在哪里做什么,谁怎样的在哪里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4、认识标点“,!?。”,了解其使用。

5、学生独立完成标点练习。学生汇报。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生活中识字。阅读、背诵、积累语句。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看图片识字。

2、学生齐读。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学生讲述语句的含义。(教师提示、引导)。

3、学生小组读。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夏夜多美》。

四、课堂总结。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认知目标学会“丁、字、他、用、还、正、认”7个生字;认识“对、纸、姐、笔、坐、呢、真、样”8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折提、横折折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德育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领悟到要想写好字,要想做好任何事情,认真是最重要的。

掌握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能朗读课文。难点读中感悟,树立做事认真的态度。

生字、词语卡片,课前准备两名学生书写的作业。

一、从生活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准备两张学生写字的作业。一张字写得不好,歪歪扭扭,有的字大,有的字小,作业纸不太干净。作业纸下署名为“丁一小”。另一张作业纸上的字写得整洁、规范、工整,署名为“丁一云”。)将两张作业纸展示给学生观察、比较。

2、学生交流自己比较后的想法。

3、看到姐姐的字,丁一小也正为自己写不好字而苦恼呢!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吧!

4、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自读课文,合作识字。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圈出生字宝宝,并请拼音朋友帮忙读准每个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3、同桌互读,互相检查字音是否都读准了。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赛读。

5、识字游戏“遍地开花”:读对了生字,“草地”上就开出一朵小花,读准了词语,就开出一朵大花。比一比哪组的花开得最多。

6、相信聪明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就请你把他们送回课文中吧!(再读课文。)

三、体验内心,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一说丁一小是怎样写字的。

2、同桌互读课文,找出丁一小写不好字时心里的想法,用“ ”画出来。

3、(出示句子“对了,是我的纸不好!”)用心读读这句话,把丁一小此时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一种找到答案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的那种得意劲儿、喜悦劲儿。)

4、师引导:丁一小用姐姐的纸写字,写得怎么样呢?(指名学生读第二段。)

5、为什么用姐姐的纸还是写不好字呢?(指导朗读:“对了,是我的笔不好!”)

6、丁一小用的姐姐的纸、笔,坐的是姐姐的位子,可写来写去,还是写不好。唉,这可太奇怪了!丁一小这时会怎么想呢?(指导朗读:“我还有什么东西不好呢?”读出困惑、奇怪,若有所思的感觉。)

7、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写字的体验,帮助丁一小分析写不好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态度是写好字的关键。

8、让我们看看姐姐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自由朗读第五段,找出描写姐姐写字时的样子的句子画上“ ”。)

9、(出示重点句子:姐姐拿起丁一小丢掉的纸一笔一笔写字)生试读,师范读。男女生分读。

10、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姐姐是怎么做的,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1、是呀,丁一小和大家一样,明白了:“不是我的纸、笔不好,是我自己不好。”(男、女生赛读第六自然段,读出恍然大悟、略带自责的情感。)

12、指名读丁一小学姐姐认真写字的样子,其余学生一边听句子,一边学着“姐姐”的样儿,在田字格中写一个“丁”字。写完后,互相欣赏、比较,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13、师:丁一小的字写得多好啊!咱们一起来表扬他吧!(有感情齐读最后一段,重点读好“一动不动,一笔一笔。”)

14、大家想对丁一小说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写字的经验,领悟到要想写好字,要想做好任何事情,认真是最重要的。)

四、学以致用,指导写字。

1、师:丁一小非常想把字写好,只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一直在思考,在寻找答案。在你们的帮助下,丁一小终于把字写好了,真是个可爱的好孩子!咱们也来试试写字吧!(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3、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撇”,师范写“还”:“走之”的起笔在左上,点为右向点,藏锋。被包围部分均宜向内收紧,不宜外张。“不”应写得疏朗。

4、学生书空后,描红。

5、小组内展示,评比。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我家的亲属》是长春版小语一年级下册第六版块第一课。本课以一棵大树作为背景,以家庭、辈分为枝叶,将13个生字词递进分布,生动形象,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中学会这些字词,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1、认识13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亲属,知道他们的称呼及相互关系。

3、在学习中,感悟亲情,珍视亲情。

在情境中识字。

课件,《家族歌》,《让爱住我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平时谁最关心你?是怎样关心你的?这些人都是你的什么人?(亲人)。

师: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人都沐浴着家人的关怀茁壮成长。我们的家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师贴已画好的大树)一家人互相关爱,互相体贴,这颗亲情树才能硕果累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

2、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

学习“亲”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立下面一个小)属: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二)、学习词语,认识亲属。

1、师:谁能说说你家里都有哪些亲属?(生答,师相应贴出苹果词语)。

2、如果学生说得不全,可让学生读读书中的亲属,师把相应的词语帖在亲情树上。

3、你认识亲属家族的成员吗?赶快来读一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来读生字词)。

4、谁记住这些亲属宝宝了,读给你同桌听。

5、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同学认识家族中的成员?(把拼音去掉让学生认读)。

6、课件出示打乱次序的生造词,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7、单拿出生字宝宝让学生读。特别把女字旁的字归为一类,帮助学生识记并理解字义。(课件出示)。

课间休息:同学们学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播放《家族歌》。

听完出示:

爸爸的爸爸叫()妈妈的爸爸叫()。

爸爸的妈妈叫()妈妈的妈妈叫()。

爸爸的哥哥叫()妈妈的兄弟叫()。

爸爸的弟弟叫()妈妈的姐妹叫()。

爸爸的姐妹叫()。

(三)、结合实际,知亲情。

1、同学们再看亲情树上的家族成员,你有什么发现?(左边的是爸爸的家的亲人,右边的是妈妈家的亲人)。

2、你还有什么发现?(大树根是祖辈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树枝是父辈的叔叔、姑姑和舅舅、姨母,树冠是同辈的兄弟姐妹)让学生按着这个顺序读读词语。

3、大家看这颗亲情树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硕果累累,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们每个人都在爱的大家庭成长,也得到了很多很多亲人的爱,那谁能说说打算怎样回报他们的爱呢?(学生自由回答)。

4、听了你们的话,老师感受到了你们与家人那浓浓的爱。老师也为你们高兴,你们是个懂事的孩子。所以老师还要送你们一首歌。(播放《让爱住我家》)。

5、在歌声中,你懂得了什么?

(四)、小结:就让我们再一次满含深情地品读这棵亲情树上的亲人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1、借助拼音,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2、通过朗读、讨论、填空等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知道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个好孩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好孩子呢? (引出课题《好孩子》)。

2、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好孩子?他们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一)自主学习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

1、出示(带拼音):着急,淋湿,蹦着跳着,急忙,心疼,哗哗哗,嘭嘭嘭,蹬蹬蹬

2、出示象声词连线题。

3、检查课文段落。

三、学习课文(第1段)

1、齐读第一段,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天下大雨、奶奶很着急)

2、出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指导读出奶奶奶奶着急的心情。)出示:

小玲——淋湿?京京——不会淋湿?

四、学习课文(第2——4段)

1、奶奶的猜测对不对呢?让我们自由读一读。(第2——4段)

2、读了这几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玲没有淋湿)奶奶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3、出示:小玲——淋湿?——没淋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奶奶的奇怪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时,我们就要走进故事里面去,他们着急,我们也着急,他们开心,我们也笑眯眯的,这样读课文多有趣呀!

6、口头填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个好孩子。板书:小梅

五、学习课文(5——7段)

1、那么京京回家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自由读(5——7段)。

3、句式练习:

出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个好孩子。

带了伞的京京,把伞借给了(),自己却(),奶奶夸()是个好孩子。

(齐读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3、奶奶为什么夸京京是个好孩子?

4、分角色朗读。要读出相应的语气。

5、出示第7段,及彩图,理解“一边……、一边…、、”,请两位学生表演,感悟两个动作同时做,练习说话。

六、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生活中,你是个好孩子吗?

我帮妈妈( )

我帮爸爸( )

我帮(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名字,熟悉周围同伴,试着记住几位同伴的姓名。

2、体验入园的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自己的大名和小名。

材料准备:各种粘纸,小动物木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木偶:我叫小猫,唱起歌来喵喵喵,我是你们的好朋友。

2、认识小猫朋友。

今天,我第一次来到小二班,你们记住我了吗?我叫什么?怎么唱歌的?

1、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说出:我是小二班的小朋友,我叫……。

师:哎呀,你们认识我了,我还不认识你们呢,请你们讲给我听你们叫什么名字好吗?我今天还要送礼物给你们呢!

2、教师在旁纠正幼儿的发音,并根据幼儿特征介绍(如大眼睛、长得胖胖的……)并介绍幼儿的动物标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

3、小猫送礼物(粘纸)。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1、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 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能力。

3、 培养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4、 培养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师生活动

1、 播放两个小朋友打电话互相问候的动画片。

2、 学生观看动画片。

1、 告诉学生打电话可以说的内容。学生认真听,明确打电话的要求。

2、 提出要求:语言规范,态度大方、有礼貌。

3、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玩打电话的游戏,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大组内展示。

4、 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并在组内进行评价。

1、 每组选派两名代表在班内表演“打电话” 的游戏,其他同学观看表演,进行评议。

2、 评出最佳3组给予奖励。

3、 启发学生说出更新颖的话题,把语言说得更规范。

4、 再次评比,老师对有创意的学生发创新奖。

鼓励学生在家里给亲人或朋友打电话。

从学生观看动画片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产生交际的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最佳的交际状态。

给学生玩的时间,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促进双向互动的活动氛围。

给学生展示个性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锻炼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性意识。

把学生学到的知识引入生活之中,使口语交际生活化。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