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研报告最佳(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5 06:47:42 作者:雨中梧

调研报告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如市场调研报告、环境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等。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撰写调研报告有所帮助。

教育调研报告

1、__市共有中等职业院校4所,即__民族职业技术学院(__市职业教育中心)、青铜峡职业教育中心、盐池职业中学、同心县石狮职业中学。在校生总数为4587人。生源结构以城乡分:城市占23.3%,农村占76.7%,以地域分:本市辖各县(市、区)占95.2%,周边县(市、区)及陕、甘、蒙毗邻地区占4.8%。

4所职业院校共有教职工421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工勤人员43人,教师358人,其中兼职教师60人,专任教师中专科学历16人,本科以上学历342人,占全体专任教师的95.5%。

20__年全市用于职业教育总投入1756.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483.2万元,学费收入241.8万元。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财政拨款标准。

全市现有市级综合实训基地1个,县级实训基地2个,近五年中央财政共投入73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4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60万元,院校自筹36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2、全市有农村中等职业学校3所,即青铜峡职教中心、盐池职业中学、同心石狮职业中学。3所学校共有在校学生3162人,生源主要来自本县(市、区),农村学生占80%以上;共有教师151人,其中兼职教师17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达92.1%;20__年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总投入1648.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450.2万元,学费收入166.8万元,各县(市、区)尚未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财政拨款标准;现有实验实训基地2个,近五年内中央财政投入青铜峡职教中心实训基地160万元,投入盐池县职业中学实验实训楼400万元,青铜峡市和盐池县财政分别投入30万元和166万元。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__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学校建设步伐加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但与外省区及本区部分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整个职业教育的共性问题,也有本市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从总体上看,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山区县(区)教育发展极为缓慢,表现在一是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教育资源配置过少,办学条件薄弱;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份额过低,在校学生普职比为5:1;三是农村职业教育及成人各类培训无法全面、有效开展,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2、本市职业学校招生难、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原。

因:一是人民群众和学生观念比较陈旧,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在就学的价值取向上有偏差,把培养目标定位在科研或管理人才上,重理论学习,轻动手操作,都想当“白领”,不愿做“灰领”和“蓝领”。在升学选择上总是先选择普通高中,实在没有办法才选择职业学校;二是由于本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小,就业岗位相对过少,毕业生就业供大于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由“出口难”反作用于“入口难”;三是本市的职业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师资、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差距,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不对应,造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四是政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作为不够,没有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出台相关的政策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3、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最大的难点是投入严重缺乏。职业教育是成本最大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师资配备、学校功能建设和实训设备配置。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空编75人,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无法补充,同时由于经费短缺学校也无能力自主聘用教师。学校实习、实训设备数量缺乏,档次较低,所有学校都没有建成设施完备、功能完善、设备充足的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实训实习需求,严重制约着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条件差,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没有形成,不能满足部分学生采取灵活方式完成学业的需要;校校联合效益不明显,“一年在农村学校,一年在城市学校,一年在企业实习”和“一年在学基础,一年在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两个“三段式”的培养机制及“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工厂操作”的学习循环方式没有完全形成。

5、校企合作路子不宽,机制不完善。从学校角度看,乐于合作的企业较少,主要原因一是有的企业提供顶岗的岗位少,不能满足一批毕业生的需要;二是有的企业的专业与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一批学生要分散到几个企业顶岗,管理难度大,从学校方面考虑安全责任大;从企业角度看,顶岗实习毕竟是实习,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必须特别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保护,要派出师傅指导、提供顶岗工资等,只有义务而没有收益,如果不是订单培养,为本企业增加技术工人,企业是不合算的,所以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和有关部门借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教育基础建设投入的机遇,重点支持__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暨__市职教中心迁建工程,给予大额度的资金投入,将其建成教学、培训、住宿、文体活动、实习实训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塑造职业学校的新形象,发挥市级职业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使其改变薄弱状况,达到规模适度,满足当地中等学历教育、各类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托__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个全市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共享的综合实训基地,达到设施完善,设备一流、数量充足;同时在各县(市、区)建设一个中等规模、满足所设主要专业实习实训需求的实训基地。

2、改革人事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职业。

学校普遍存在缺教师、现有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要加强师资配备,区、市人事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要实行灵活的编制政策,给予职业学校招聘教师的自主权,要让职业学校根据专业教学需求,在人事部门的监督下,在编制总额范围内自主选聘专业教师,引进人才。

2、深化改革,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要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培养方式。在专业建设上即要依托当地主导产业设置与之相适应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也要设置为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外向型、标准化专业,着力加强专业建设。同时全市范围内应统筹设置专业,避免重复设置,实行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在办学模式上,要积极探索与东部职业学校实行分段接续式合作办学模式,利用东部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就业环境,使本地学生实现输出培养和就业;在培养方式上建议采取“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再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的方式,强化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及学生充分认识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宣传好国家给予中职学生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助的政策及中职学生就业趋好的形势,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在就学选择上更加实际,逐步认同职业教育。

5、建议在国家已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无论城市和农村学生实行全免费,学校的培养成本均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实行免费后,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籍管理系统,要出台更加具体的学籍管理办法,严格学籍管理,对学生的流向和在校学生情况要加强监测,并按月上报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使用财政拨款情况的审计,保证财政核拨的教育经费有效用于教育教学。

教育调研报告

开展特色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xx年12月12日下午,教师学校培训部组织全区中小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到铁西区进行考察,重点考察了沈阳市铁西区127中学、清乐中学两所学校。

127中学是一所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名校,学校历史悠久,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规模大,办学质量好,环境优美;走进清乐校园,“兰风、梅骨、剑胆、棋心”八个字便会映入眼帘,这是清乐建校伊始的德育最高目标,其寓意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兰之风雅、梅之傲骨、剑之利胆、棋之心智”。诗意隽永的育人境界道出了清乐创业者对莘莘学子的期待,也展现了其自身的精神追求。多年来,清乐人以兰之风梅之骨蕴蓄着凌云壮志,凭剑之胆棋之心谱写了辉煌篇章。

考察期间作为沈阳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中学的代表,李洪涛校长在会上介绍了127中学科技特色教育办学经验及所取得的成效;清乐中学教务主任代表学校向我们全体考察人员介绍了学校围绕“围棋”抓特色特长教育,将“围棋”的立足点放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上,使学生的智商情商都得到了提高。

总而言之,127中学和清乐中学,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突出教育特色,谱写了现代教育辉煌篇章。

(一)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

在考察期间,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

2、现代的学习观。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学习好,首先要发挥学生的内在动机;其次学生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还要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同伴互助,情感沟通。事实上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远小于情感因素,学生只有在平等关爱的环境里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现代课程观。127中学和清了中学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编写了校本教材,设置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体现,它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基础,具有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4、现代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师为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的学习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因此,教学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活动,动员一切资源和手段为教学服务。

(二)科学的管理模式

127中学和清乐中学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在发展中要统筹兼顾。

这两所学校以“科技益智”和“围棋益智”的特色管理落实到了实处,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最终赢得的是科学的发展。因此,他们在追求科学发展的同时,谋求科学的管理。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事”是127和清乐中学的共同特点。正是他们有了科学的特色管理,才使学校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斗志、蓬勃的风姿和创新的精神走向辉煌!

(三)突显教育特色

127和清乐中学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一是形成“办学特色”选准了教改“突破口”。并表现出具有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二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实质是为了创办特色学校,由“突破口”带动学校实现整体优化。三是以特色创名校,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以发展求效益的工作思路。

是个不断积累、完善的工作过程,是不断继承发展、改造调整、自立自强的结果,体现了学校群体在办学理念和主观追求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并且日趋成熟,形成相对稳定的态势。

教育调研报告

全市普通教育中小学2180所,其中小学1860所;普通中学320所(初中269所,完全中学19所,高中19所,九年一贯制13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4.29万人,普通教育学校在校生601029人。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在依法履行职责,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一是纳入日程。把推动教育加快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二是落实责任。将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兑现奖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三是强化宣传。将《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纳入全市“xx”普法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并组织干部、教师和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和辅导,推动教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据调查问卷显示,义务教育法在教师学生中的知晓率达到97.25%,在社会的普及率达89%。

各级政府突出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努力克服财政困难,依法保障财政对教育的优先投入,近年来,全市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长,每年安排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35%左右。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每年投入都在1亿元以上,《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共改造农村中小学校590多所,改造危房面积近48万平方米,基本消灭了d级危房。今年全市完成了3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全市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全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执行相关规定,以实施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整体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市教育局针对近年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大班额、教师乱办班补课、学生负担重、择校择班等热点问题,认真制订并切实执行了《关于治理初中学校大班额工作的决定》、《阳光分班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集中开展了“三乱”和“三出校园”专项整顿行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细化落实,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为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还协调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食品卫生、文化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排查和重点整治,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全市《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还存在死角死面,调查中发现,平均还有16.49%的应知人群对《义务教育法》还不知道或不了解。部分干部对有关政策还理解得不深不透;个别家长受读书无用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对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认识不够,依法送读意识不强;另外,在应试教育评价体制下,由于教育教学方法不活、针对性不强及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原因,产生了一批学困生,农村初中生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全社会依法治教、依法兴教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经济状况和教育基础不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够均衡。农村和薄弱学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化教学设备、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仍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图书资料陈旧短缺,优质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择校入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有些农村和薄弱学校生源流失,资源闲置浪费,城里学校人满为患。

教育调研报告

从煤矿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中,我们不难看出,矿井管理者只注重对“物”的管理,以“事”为中心,只注重监督管理而没有强调“自主管理”。把安全总是只局限于生产之中,而没有认识到安全问题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分布在人类活动的全部空间,体现在自下而上环境的各个领域。加之其管理办法与具体作法的专业性较强,难于被职工所接受,进而变成全体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因此,笔者认为,在建设本质安全型过程中,应着力在实施正面引导教育上下真功,努力实现职工由被动抓安全向主动抓安全的本质性转变。

煤炭企业虽然在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上的投入很大,但是,现场违章作业的现象却仍然难以消除,事故隐患依旧大量存在。安全事故尤其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恶性事故,使矿井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损失,给工亡者的家庭带来天大的悲痛。对于我矿来说,最重要最难以把握的就是安全工作,如何对矿井安全状况实施有效控制?安全工作到底该怎么管?怎样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以思想上的安全保证行为上的安全,抓好动态的现场安全管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职工有不少错误的想法和思想倾向,比如:“抓安全的力度越大越容易出事”、“安全抓得太紧,会影响生产”、“安全处罚太狠,工人见了检查就紧张,都不会干活了”,甚至有的职工存有封建迷信思想。对此,我们这样认为:生产现场动态和静态的不良结合必然要出现事故。静态是现场的环境、客观条件;动态是人的行为过程,任何一方面不完善都会发生事故。而井下环境、生产设施等静态条件的改善可以靠各级管理人员去改造,可以靠周密的安排去完善,而改善人的行为却非解决人的思想不可,因为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实现安全生产、解决动态下安全问题必须要抓工人的行为和操作,办法再好、制度再严,工人没有积极性岂不没有意义?传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一是安全工作基本上是由上而逐级发文、开会安排,形成了“上急下不急”、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状,其影响力和效果逐步衰减;而且以“处罚”为管理主线,职工有逆反心理,甚至会产生抵触屋。

二是由于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控制人的行为首先必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内因”是决定性因素。过去,对于安全管理,职工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没有切实解决职工的内在动力问题。

三是没有把职工置于安全生产的核心位置,且教育的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方法不活,对职工缺乏吸引力也制约了安全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见,来自上层的教诲很难成为基层员工的自觉行为,工人们似乎更偏向于自己采取行动,自己管理自己。在煤炭企业这一特定的生产环境中,员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对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更是无庸置疑。

基于这种知识,我们提出了“抓安全,首先要抓思想、抓认识、抓本质”的管理理念,主要做法是在原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以“我”为中心的安全正向引导教育,以一种新的安全教育模式为切入点,解决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错误认识问题,使“人人参与安全管理”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正向引导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真正把“人”看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人是有感情的,正向引导教育是依托人的感情而对职工实施的一种正向的情感管理,说到底是一种爱的文化、爱的升华,其精神实质是对职工的尊重、珍惜和爱护。基于这一观点,我矿综合运用亲情、热情、无情、绝情的“四情”手段,以求达到“以思想上安全保证行为上的安全”的目的。

“正向引导教育”,一切均以“我”为中心,突出主体“我”。因为时刻关心“自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意识和本能。比如:在离家外出时,往往会在心里打几个:“问号”:“我关灯了吗”?、“我关好煤气炉了吗?”、“我锁好门了吗?”。这几个问号,一方面表现了员工在生活当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是一种“生活文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员工的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自我保护”意识,带着这几个问号,他的大脑中就会反复考虑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实施正向引导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就顺应了人的这一本能,我们先后实施了“我要维护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我遵章守纪、不违章”、“为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我坚持正规操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对家人的犯罪”、“我不投机取巧、不野蛮生产”、“我要当个文明安全矿工”等这样一系列以“我”为中心的引导性教育主题。

在实施的形式上,我们分矿、区队、个人三个层次全面展开。矿主要是从安全教育管理、安全环境氛围建塑、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抓部署、抓组织,如近几年开展的“我结安全负什么责大讨论”、“亲情规劝”座谈,“关注安全、珍惜生命”、“职工手拉手、安全心连心”万人承诺签字、“正视问题,反松破满、实现首季安全季”竞赛等系列活动等,都深受职工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区队主要以“岗位区域联责、职工安全联保”和思想、语言、行为、操作“四个标准化”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岗位实践活动之中。职工个人主要是通过落实多种形式的“安全提醒制”、参加“安全培训”、“今天我上镜”等活动启发和引导职工遵章守纪,做到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全矿的安全生产。

随着正向引导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还赋予了“我”更深的涵义,“我”可以是一个班组,可以是一个联责小组,还可以是一个区队,甚至是一个专业或全矿,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班组的安全班组长管、全组管,区队的安全区队长管、全区队管,专业的安全专业负责人管、全专业管”的良好格局。

一是正向引导教育嬗变职工安全观,把“要我安全”的矛盾变为“我要安全”的统一。广大职工对正向引导教育的看法是“正向引导教育使我们明白一个理儿,保证安全是自己天大的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别人不保险”。

二进制区队管理开始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以前区队领导就怕上级给自己的辖区找出问题,现在是经常不断地主动邀请安全管理方面的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检查、指导,找问题、挑毛病,帮助区队进行安全管理“会诊”,变“讳疾忌医”为“自我保健”。

三是正向引导教育形成了特有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及职工的行为时刻在“安全”与“健康”的概念的引导之下,增强了安全教育的“人性化”魅力,使得安全教育的原动力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成效更加明显,作用更加持久。

教育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精神,全面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我们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几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普及和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加大了对县域幼教发展的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了《卢龙县20xx——20xx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建设规范化幼儿园为重点,以强化幼儿园管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1个中心,2个示范,3个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相继下发了《卢龙县教育局关于普及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的指导意见》、《卢龙县农村幼儿园评估细则》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县域幼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效推进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

为确保“普三”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从加强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入手,分别建立了行政领导、工作指导和业务研究三套管理网络。行政领导网络由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副乡(镇)长、村干部为组长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等工作;工作指导网络由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总校、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局长、总校长、幼儿园园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事、制度建设等管理工作;业务研究网络由县教育局教研室、县直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设立了副局长、幼教教研员、主管业务的副园长,主要负责幼教课程设置、活动的组织、师资培训等工作。三套网络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幼教管理体系。

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筹措幼儿教育经费,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的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努力保证幼儿教育事业费。20xx—20xx年幼儿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60.23万元、434.4万元、517.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20.5%、31.5%。二是逐年加大改善办园条件投入。据统计20xx—20xx年,全县幼儿园建设累计投资461.7万元,其中,县、乡、村三级投入83.65万元;幼儿园收费投入351.29万元;县直单位对口支援6.98万元;社会捐资助教19.75万元。三是整合县内教育资源,挖潜增效。坚持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撤后的闲置小学校舍以及乡镇闲置的厂房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节约了67.19万元的建设资金。近几年,我们对本县大部分国办园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到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幼儿园(班)129所,其中市级示范园1所,县级示范园6所,县级一类园29所,县级二类园33所,县级三类园26所,未晋级晋类34所。市、县级示范园、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室内外环境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教育化。这些园所充分发挥了“六中心”的作用,满足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需要。

我们结合县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形式建园。一是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如赵官庄中心幼儿园。二是对学区校适当合并或集中改造扩建,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节省出来的校舍和教室兴办相对独立的校中园。如大道上幼儿园。三是对完全小学划分相对独立区域的幼儿园。如柏各庄幼儿园。近年来全县共利用撤并的校舍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相对独立的规范化幼儿园24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全县3—5周岁适龄幼儿12512人,在园幼儿10786人,总入园率86.2%。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4226人,入园率98.9%,学前二年在园幼儿4087人,入园率94.1%,学前三年在园幼儿2473人,入园率63.5%。

全县现有幼儿园园长、教师等工作人员388人。专任幼儿教师382人,学历合格率为99%。

近几年,我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大部分是从小学转换过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水平较低。根据此情况,我们分别制定了幼儿教师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并把它列入全县幼教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了全县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网络。

一是开展脱职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和职教中心为依托。举办师资脱产培训班,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充实壮大幼教骨干教师队伍。

二是开展以继续教育为内容的在职岗位培训。我们按学期制订了“六科”教学法短期培训计划,利用双周的星期日或暑假以总校为单位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法培训,培训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识讲座与骨干教师示范课相结合。

三是开展岗位提高培训。组织160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河北省幼儿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我们以学区为单位成立了幼教中心教研组,每单周的星期六按学区组织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岗位练兵活动,寓提高教师素质于各项练兵活动之中。

四是不定期地进行专题培训。20xx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如:幼儿园教育纲要培训,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培训,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培训,幼儿园五大领域培训,幼儿教师自制教育培训等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目前,全县幼儿教师专业达标率99%,比20xx年提高了20%。通过“三学”、“六法”考试的教师占90%,胜任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达到了98%。

1、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幼教法规建设,是幼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一纲两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卢龙县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县教育局对各类型幼儿园(班)实行登记注册制,强化了对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全县统一印发了“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教职工行为规范”、等16种。使幼教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2、加强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全县统一制定了《卢龙县标准化幼儿园档案管理及资料目录》,从上级文件、办园条件、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卫生保健、教师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等八个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使全县幼儿园在档案管理上做到了科学化。

3、定期督导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秦皇岛市幼儿园定期评估与考核制度》,结合县域实际,我县每两年对申报的各类幼儿园进行全面的评估认定。通过评估,使各幼儿园明确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提高。对管理不善,质量下降的幼儿园,取消相应类别资格,降低收费标准。

4、加强教科研机构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园本研究,实现有效教研。教师首先进行实践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个人和教研组的研究主题;通过上研究课,进行评课议课,实现同伴互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争取教研员和幼教专家的专业引领。园本教研深化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使课堂教学和区域活动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二是以幼教科研促提高。几年来,结合本县实际,先后进行了“幼小衔接”、“综合主题教育”和“幼儿科学识字”等课题实验研究,多项成果获河北省教研成果奖、全国创新能力发展检测优秀成果奖。这些教改实验成果已向全县推广,直接服务于学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服务于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随着普三工作的深入开展,几年内,我县幼教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的来看,还存在许多明显制约幼教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基本设施建设有待规范化。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完全依靠家长缴费来维持园所正常的运转。因为投入不足,且收费偏低,幼儿每人每月最多只收29元,办园条件得不到很好改善,园舍、设施达标率较低,办园条件普遍简陋。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缺乏必要的功能室,常规保育教育设施普遍偏少,存有低成本运作的现象。

2、教师配置和管理有待标准化。目前我县学前教师配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师幼比例不符和要求。二是有的乡镇教师学历不合格,个别教师没有培训上岗合格证。三是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有的幼儿园、幼儿班教师和低年级教师轮换。四是教师年龄老化。受县(市、区)教师分配制度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多年“只出不进”,教师年龄中、老年偏多。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各乡镇中心园根据本园实际,拟定设备添置计划,及时增补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行培养的教玩具,使办园条件逐年提高。

2、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幼儿园(班)进一步加强室内外环境建设,注意与小学的区别,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工作范畴,认真贯彻落实新《纲要》的精神,把五大领域的课程开齐、开全,采取多种形式,游戏贯穿课堂活动始终,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园实施《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高质量的幼儿园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各类幼儿园、幼儿班将努力把教师的师资培训当作大事来抓,力争一两年之内使目前的在职幼儿教师取得任职资格合格证,保证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各总校以乡镇中心园或学区校校中园为研训基地,在园内开展“吹、拉、弹、唱、跳、写、画、做、编、导”十字练功活动,指派骨干教师担任辅导员,互帮互学,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育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效,按照市政协安排,前不久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全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贫困镇村教育基本情况。

据调查,目前全市共有贫困镇村中小学幼儿园546所,在校(园)生11.85万人,其中:初中含九年制51所,在校生2.3万人。小学264所,在校生4.4万人;小学教学点389个,在校生0.8万人。幼儿园231所,在园幼儿3.3万人;附设幼儿园(班)297所,在园(班)幼儿1.0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幼儿)6.34万人(幼儿园0.88万人,小学2.28万人,初中1.09万人,高中段0.99万人,大学生1.09万名),约占全市农村学生总数的34%、贫困镇村学生总数的54%。

二、全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全市教育扶贫工作为我市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再强措施,再加力度,聚焦重点,聚力推进,教育脱贫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明显增强。

(一)抓救助,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有力有效。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学生为重点,加大资助力度,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落实了“普惠+特惠”的一系列教育资助政策,资助面达到全覆盖。特别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就读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户及移民搬迁户子女“两免一补”政策。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筹措中省市县各级教育资助资金近3亿多元(争取中省资金20821万元,市县区自筹资金近1亿元),救助各类贫困学生46.68万人(次),其中:投入3200万元,为全市3.48万名学前一年幼儿免保教费并补助公用经费;投入640万元,为全市8000多名建档立卡在园困难幼儿补助了每生每年750元的生活费。投入1.3亿元,为全市义务段19.63万名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并免费发放了国家教科书;投入2200万元,为全市4万多名义务段贫困寄宿生补助了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的生活费。投入1350万元,为全市近9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普通高中学生免除了200-800元不等的学费;投入1400万元,为全市近1.5万名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发放了每生每年平均20xx元的国家助学金。投入1000多万元,为全市1.6万余名中职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并免除了学费;投入300万元,为全市1000余名建档立卡中、高职贫困学生一次性发放了人均3000元的生活费。投入5500多万元,为全市县区1077所14.67万名农村义务段中小学生实施了每生每天4元的营养改善餐补助。在此基础上,各学校也从公用经费中拿出3%-5%比例的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了重点资助。

(二)抓培训,贫困人口技能教育扎实开展。市教育局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进行了安排部署,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对接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增强教育技能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市各级教育、发改、财政部门通过不同渠道累计争取资金投入3000余万元,改善了职教学院和县区职教中心基础设施条件,校容校貌、食宿教学场地、实训场所不足等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我市乡村旅游服务、餐饮厨艺、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特色农业“八大件”、中药材、高产农作物等种养殖为重点,依托县区职教中心和镇农技校开展转移就业、实用技术免费培训。各中职学校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培训基地,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如洛南县从农技站、烟草公司、信用合作社聘请专家10余名充实培训师资队伍,山阳县、镇安县通过“高校招录、企业聘用、转型培养”等多种形式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柞水县创新培训形式根据培训对象的培训目标和空闲时间安排培训课程,提高了培训效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技能技术免费培训17984人次,其中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8898人次,创业就业培训1465人次,职业农民培训510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600人次,雨露计划培训200人次,行业岗位技能培训1800人次,其他培训1511人次。

(三)抓建设,贫困镇村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以贫困镇村学校为重点,整合中省教育项目,加强标准化建设,优先改善办学条件,优先保障经费投入,全市贫困镇村办学条件大为改观、经费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教育脱贫攻投入进一步加大,共争取到位中省教育项目建设资金3328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将其中近70%约2.3亿元资金用于贫困镇村学校建设,共开工建设贫困镇村幼儿园11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建设项目58个,为150多所镇以下学校购置计算机800多台、现代化教学设备300多套。对全市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贫困镇村初中、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拨了公用经费,共新增公用经费投入600多万元。

(四)抓队伍,贫困山区师资建设全面加强。以贫困镇村师资为重点,加大补充力度,各县区按照编制标准对中小学校重新进行了核编,对10人以下的教学点基本配备2名编制。20xx-2015年全市共招聘义务教育特岗教师3624名,其中90%以上分配到贫困镇村学校任教。20xx年全市特岗教师招考计划312名,7月份招聘到位后将100%安排到全市贫困镇、村任教。强力推动城乡教师教师交流轮岗,今年春季全市有198名教学骨干到贫困镇村送教下乡。在乡镇工作津贴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贴,目前全市争取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为717所、5168名教师岗位发放了每月100-600元不等的政策补贴,有效缓解了贫困镇村教师数量不足、素养不高、队伍不稳等突出问题。

三、目前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贫困镇村办学条件还不达标。全市镇以下村办独立公办幼儿园数量较少,少数村小(教学点)服务半径偏大,部分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短缺,标准化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二)贫困镇村教师结构性短缺。全市200多个教学点中,多数年龄老化,队伍不够稳定,骨干教师数量少,体音美、英语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紧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比较突出。

(三)贫困镇村学校规模偏小效益不高。目前,全市贫困镇村学生人数在20人及以下的教学点占教学点总数的60%,基本上实行复式班教学和教师包班制,教学质量和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对进一步加强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精准扶贫应紧紧围绕“有精准有力资助政策、有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标准化办学条件、让贫困生都读得起书、让贫困农民有致富技能”的工作思路,在继续落实好已有政策、坚持以往成功做法、做好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再提出如下工作对策建议。

(一)加强贫困大学资助政策项目整合。由市、县区党委政府出台管理实施办法,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渠道不变、各计其功、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资助工作机制,由教育部门资助中心牵头,将教育、民政、扶贫、团委、工会、妇联、慈善协会以及社会力量等资助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统筹安排,做到“收入一个笼子、计划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实施统筹资助、精准资助和重点资助,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的力度和实效。

(二)加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统筹力度。主动对接我市特色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贫困镇村、贫困人员转移就业特点、需求和地域经济特色,依托市、县区职教(培训)中心主阵地,由市、县区政府统一领导,将教育、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技能培训资源进行有效统筹,聚焦重点,聚合力量,按照“需要啥、培训啥”的原则,做到技能培训的计划、项目、内容、人员、课程、时间“五统筹”,免费对所有贫困劳动力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实用技术技能全员培训,使每个贫困人口有技能、能致富。

(三)强化教育建设项目资金县级统筹权。按照“管总量、不管项目,管效益、不管用途”的原则,赋予县区政府更多更活的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权,按照“雪中送炭、缺啥补啥”的办法,重点支持贫困镇村学校优化布局、改善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使所有贫困镇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使贫困镇村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四)改革贫困镇村师资均衡配置机制。按照“管总量、不管分量”的办法,适当放宽贫困镇村学校编制配备要求,优先保证贫困镇村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跟班学习比例。各级财政应设立贫困山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加大培训力度。适时扩大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助实施范围和补贴标准,进一步强化均衡配置师资,使贫困镇村教师教得好、留得住。

教育调研报告

摘要:在大学生生活方面,“食”成为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大学生食堂就是这一关注点的聚焦地点,为了了解我校同学在玉兰食堂就餐的真实情况进行本次观察研究,经过一周的观察和后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本研究报告在对于本校学生就餐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校玉兰食堂承包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大学生,食堂,上海师范大学,玉兰。

1.1调研目的。

用观察法观察学生进入玉兰苑的行为和现象,为玉兰苑商家提供真实、客观、有效的学生就餐的资料统计,并根据观察统计的资料为玉兰苑的经营和调整提出具体、有效的建议。

1.2.1调研时间。

我是在20xx年12月16日到22日每天的12:00——12:30、16:30——17:00进行的观察。

1.2.2调研地点。

所有观察都在上海师范大学玉兰苑食堂进行。1.2.3调研对象。

我们的观察对象是去我们学校的玉兰苑食堂就餐的同学们,是我们全体大学生。

1.2.4调查要点。

1.2.4.1观察期一周,注意每天观察的时间地点的统一性;

1.2.4.3按计划实行观察,作好详细记录,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作出结论。

1.3研究的方法:观察法。

1.4执行结果。

上海师范大学玉兰苑食堂目前的经营状况还是很不错的,对于学生的一些基本需求还是给予了一定的满足,但是在菜式分类和窗口布置上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需要加以完善;另外,从同学吃饭席间的谈话以及笔者自身的感受来说,玉兰苑食堂是上师大奉贤校区三个食堂中性价比较高的。

2.1引言。

在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有三个食堂,分别是紫藤苑食堂、玉兰苑食堂和金桂园食堂,另外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的东门还有各式各样的餐饮店,如何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满足学生的需求,按照学生的习惯提高服务水平是大学食堂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观察法本身就具有对观察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可能受到主观因素影响、难以做到完全客观公正等缺点,本次观察调研还存在时间短、季节性差异因素没考虑全面等不足。对此,一方面本文将会对其指出并对以观察法调研提出改进建议,另一方面也希望阅读者能提出批评改进建议。

2.2.2非参与观察法,从观察员的视角对在玉兰苑食堂进行就餐的同学进行观察分析;

2.2.3现场观察法,全部信息来源于笔者在食堂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

2.3结果分析2.3.1观察步骤。

2.3.1.1记录调查时间段内玉兰食堂座位的空旷程度;

2.3.1.3记录上一步骤被观察者购买的食物的价格情况和份数等。(观察记录表见附件)。

2.3.2统计结果。

起派个代表去打饭;

2.3.3.4由于玉兰食堂的菜式摆放没有规律,也没有分类,每天也没有任何形式对于菜式的通知,所以吃饭的同学在打菜的时候都会犹豫,一般是将所有窗口都看过一遍后才进行了最终决定,这也大大减缓了食堂人流的速度。

2.4局限性。

3.4.3观察时间短、少,只观察了一周,并没有进行多次观察;

3.4.4统计软件的单一性,只运用了excel软件。

3.结论。

3.6上海师范大学同学的菜式基本上是两菜一份米饭的模式;一般女生剩的米饭比较多;

3.7上海师范大学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在食堂打包回寝室的习惯。

4.建议。

4.4虽然食堂是垄断产业,但是作为服务行业,面对学生这一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的群体,希望食堂窗口的工作人员都应注重自己的服务态度,大家互相尊重,共同创造和谐上师大玉兰食堂就餐环境。

5.附件——观察记录表。

5.1调查时间段内进入玉兰苑食堂就餐的被特殊观察者的行为。

教育调研报告

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重塑中国社会文化风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本文着重调查了石家庄市高新区部分小学(包括高新区二小、西仰陵小学、韩通小学、南辛庄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现状(内容、形式以及效果),总的来看,国学诵读课内容的选择主要来自于课外读物,由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根据问卷及访谈所得信息来看,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课程设置不明晰、年级间发展不均衡等,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学校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国学诵读课提供参考和帮助。

在当今社会,“国学热”一度成为一种时尚,对于国学知识及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反思正成为今天教育实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而小学国学诵读课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国内一些学校和老师也在积极实践中探索与推动国学诵读课的发展。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新课程运动中积极提倡“晨诵午读暮省”,主张建议儿童多背诵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诗词。许多学校开展国学诵读课及朗诵比赛。

石家庄地区很多小学也在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更多的只是自己学校的独立探索,各个学校及地区间并没有进行交流与总结,因而,很难在这门课程的开设上形成完全系统化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研究关于石家庄高新区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情况作了一个大致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补充这方面的空缺,希望能对该地区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实际开展活动有所帮助。

(一)、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为学校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国学诵读课提出建议,

以弥补当今存在的不足。

2、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扩展知识面,使国学中所弘扬的优秀精华实实在在的融入学生生活中。

(二)、研究内容

1、石家庄高新区部分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状况的调查,包括诵读内容、开展形式以及开展效果三方面。

2、所调查的学校中国学诵读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找出有效的对策。

(三)、研究对象

20xx年4月起,我就石家庄市高新区部分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经验总结法为辅,对高新区二小、西仰陵小学、韩通小学、南辛庄小学这四所小学的开展状况进行了广泛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国学诵读课内容、形式与开展效果三方面。调查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5份,回收到的问卷的有效率为96.7%,被调查对象的年纪分布比例为,高年级占64.1%,中年级占24.8%,低年级为11%,本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结果可信度高,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出高新区小学诵读课开展的总体情况。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次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问卷调查法:

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自主设计问卷,抽取样本,发放并回收问卷,统计并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2、访谈法:

通过同所调查几所学校的部分教师交谈,听取他们对国学诵读课开展内容形式与效果的建议与意见,并吸收这些意见中的有效部分,以求论文写作中更为客观和全面。

3、经验总结法。

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国学经典诵读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本次运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spss11.5软件,是一款社会学统计软件,这是为了强调其社会科学应用的一面儿开发设计的,具有操作简单(除了数据录入及部分命令程序等少数输入工作需要键盘键入外,大多数操作可通过“菜单”、“按钮”和“对话框”来完成)、无须编程、功能强大(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方便的数据接口、灵活的功能模块组合,适用于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一)、石家庄市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现状

根据所回收的石家庄市四所小学的145份(总共发出去200份)问卷调查结果,我利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在145名学生中,多数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5%)表示他们学校开了国学诵读课,而35.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有没有开展这个课程,但却能很好的回答出之后的相关问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部分学生所在学校虽没有明确提出国学诵读课,但在日常学习中也能很好的开设这门课程。就问卷所涉及的问题,我将从石家庄市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的内容。形式以及开展效果这三方面来对结果进行分析:

1、国学诵读课课程内容的选择情况分析

关于国学诵读课内容的调查,问卷中主要涉及的有学生所背诵的国学诗文的来源.老师如何安排诵读内容以及学生希望谁来决定诵读内容这三个问题,对所得结果频次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学生(调查对象的42.3%)背诵的国学诗文主要来自于课外读物,其次38.7%来自于课本;而关于老师如何安排诵读内容这一项来看,多数学生(56.4%)认为教师是根据所学课程内容,其次25%是随机安排;就结果来看,相当多的学生(38.3%)希望由自己决定诵读内容,其次31.2%希望由小组讨论决定诵读内容。

此外,就以上三部分结果分布同被试年级的关系分析来看,在背诵的国学诗文来源中,课本和课外读物所占的比例都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在低年级和高年级中,诗文主要来源于课外读物,而高年级主要来源于课本;在老师如何安排诵读内容部分,根据课程内容来安排诵读内容所占的比例随年级递增,并在各年级都居于主导因素;在希望由谁决定诵读内容方面,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都更希望由自己决定,而中年级同学则更多的希望由小组讨论决定。

2、国学诵读课课程形式安排的情况分析

在国学诵读的课程形式安排中,我主要调查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每周的开课情况。大多数(67%)是安排在每天第一节课前,也有相当一部分(35%)是每周固定开课。第二是国学诵读任课老师的安排。班主任担任的情况比较普遍(48.3%)。第三是本门课程与语文课的结合情况。大多数受访者(56.6%)表示会和语文课结合。第四是国学诵读课以何种形式布置作业。超过一半(56.6%)都采用的是背诵的形式来检查诵读效果的。第五是学校开展过什么样的国学诵读学习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是国学诵读兴趣小组(30.3%)和国学诵读比赛(40.7)。第六是受访者喜欢怎样的诵读方式。这一调查结果并无明显的个人偏好。个人独立进行(31.0%)、小组合作进行(33.8%)和全班统一进行(31.0%)都有选择。

我还分析了这六方面的调查结果与受访者年级的关系。在这六方面的调查内容中,只有受访者喜欢的诵读方式受年级的影响。从分析结果来看,高年级的同学偏好于个人独立进行,而中年级的同学倾向于小组合作进行,低年级的同学则更加喜欢全班统一进行。

3、国学诵读课对学生的影响的分析

我首先调查了学生认为学习国学诵读的好处,按答案分布的百分比高低排列如下:吸收传统文化精华(40.6%)、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37.1%)、提高识字、阅读、写作的能力(30.8%)、增强记忆力(30.1%)、通过考试(4.9%)、其他(2.1%)。

我还调查了学生在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情感体验,按百分比高低排列如下:深厚的友谊、为人处事(62.2%)、爱国主义(42.7%)、美丽的风景(16.8%)、日常生活(14.0%)、其他(5.6%)。

(二)、国学诵读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根据问卷及访谈所得信息分析来看,这几所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不明晰

从问卷来看,一部分学生并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国学诵读课,但在后面题目的回答当中可以明确看出他们有开设这门课程,只是没有准确地定位为国学诵读课,教师也没有较为完善的课程规划,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层也没有合理的引导,致使一部分学校在这门课程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年级间发展不均衡

部分学校在高年级的投入力度都是明显高于低年级,特别是师资投入力度、课程开设数量、课程开展形式等方面都是有明显差距的。在低年级开展的诵读课更多地就只是对一些经典诗文的诵读和背诵,缺少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没有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质制定具体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整体提升不利。

3、缺乏合理的诵读环境和与该课程相关的文化氛围

大多数学校开展国学诵读课并没有上升到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上来,更多的是根据上级要求或者是其他学校生搬硬套而来,更多地只停留在课前带领学生诵读,并通过背诵、默写等传统方式来对诵读的开展状况进行检测。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国学经典对学生深层次的影响方面做的还不够。

4、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通过见习中的经历以及访谈相关老师和学生,多所学校在开设国学诵读课的前提下并没有构筑合理的诵读网络和长效的评价机制,致使不同年级、班级间没有同一的学习计划和评价结果,也就造成了课程效果的参差不齐以及教学上的秩序混乱,不利于国学诵读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情况提出的相关对策

1、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开展好活动的保障,学校应该成立由相关校领导为核心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安排诵读活动的各项工作同时在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要力量的活动小组,针对各个活动小组任务的不同分别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应提前对诵读课的诵读内容和活动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特别是国学诵读材料的深层次意义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不同年级的诵读内容,如一二三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笠翁对韵》《举礼常要》等,五六年级诵读《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并根据不同老师的特点进行不同年级段的科学分配,特别是教学投入上加大对低年级的投入力度。

教育调研报告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20xx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笔者对漳县三岔中学和漳县殪虎桥中学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与研究,并以八年级学生为例采用访谈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学校进行了分析与思考,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

甚至有13.92%的学生认为与上一辈相比,思想道德素质有所降低。笔者了解到,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的八年级学生属于浮躁的心态,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信仰。过去说为报效祖国学习、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学习,为人民服务,而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转轨和现实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

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素质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所以两所中学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凸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但现实中,农村家长们的观念常常是"读书--考大学—吃公家饭"的思想模式,所以把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考试与素质、智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开来。错误的观念不转变不纠正,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教育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一个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教师状况的根本改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从两所中学现实来看,师资力量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发展和提升的瓶颈。

三是课程建设。且不说课程的内容改革是个难题,单就课程的形式而言,要实现由教师的"教材"向学生的"学材"转变,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考试制度。中考作为选拔初中学生能否到高中学习的一种比较公正的手段是无法取消和代替的,只要考试存在,应该就具有合理性。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考试能把学生真正的素质考出来,减少偶然性和片面性,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五是教育评价。评价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属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内容能否评价出来?怎么样去量化评价?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评价,是社会还是学校?是家长还是老师?它不能像语数外等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确定,因此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素质教育的尴尬局面就很难改变。

三、针对以上问题及制约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教育调研报告

不是用建筑来支撑的而是用内涵,就是民勤人民心中教育的份量、地位。前期的建设中要通盘考虑,要紧紧围绕教育发展规划总体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加快施工进度,注重规划前瞻性,把民勤县城打造成省内外闻名的”

卫生部门要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和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县教育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困难和问题。发展卫生教育事业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和教育工作的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优化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引进高水平医务人才,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要以有效提升医务工作者涵养魅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为载体,以加强卫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为核心,以全面展示卫生系统整理该文章由:精医重德、德技双馨的良好形象为平台,着力培养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留得住的医疗人才队伍,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对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为人师表。

教育部门、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做到感情留人;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生态县情的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生态环保的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唤起更多人保护生态,建设家园的意识和决心。

同时要把师生的饮食质量安全和寄宿学生的住宿管理工作抓在手上,保证一日三餐的同时,要尽力提高饭菜质量,确保广大师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教育调研报告

在幼教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即,要使我区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少走弯路,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又适合本地特色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制定一套我区特色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纲要细则》)势在必行,并由此展开课题研究将填补我区这方面的空缺。在新形势下,我区《纲要细则》将对如何规范、评价、管理我区幼儿园教育教学,起到现实的意义。

为使我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更具本土化的色彩,因此,我们在全疆范围内针对《纲要细则》所涉及内容展开调查与研究,了解我区幼儿园教育活动现状,分析对策,目的是为《纲要细则》指导思想、教育目标等内容进行准确选择与定位,同时也为《纲要细则》今后的试验研究及推广提供现实依据。

本次调查将包含以下方面:

了解制定目标依据及教师目标理解、掌握情况。

(1)各领域内容符合幼儿教育目标、幼儿兴趣及发展需要。

(2)内容来源于生活及周围环境的事物。

(1)物质环境是否有教育功能、卫生安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表达。

(2)师生交往(人际交往)是否积极的交往态度和方式及良好的榜样作用。

(1)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操作与探索。

(2)启发、鼓励、思考和创新。

(3)引导、鼓励、支持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创造和情感。

(4)教育的渗透性,渗透各领域、渗透于一日生活。

(5)不同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的发展与提高。

(6)对不同幼儿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等不同的教育方式。

(7)家园及社区合作。

调查涉及我区十一个地州市,包括国办园、企业办园、私立园,包括城市、县乡等各类幼儿园教师和部分园长,发出试卷200份,收回试卷129份。

根据调查项目的特点,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抽样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三种方式进行。

通过调查,90%以上的教师对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明确,能够在确定教育目标时注意到幼儿长期、终身发展的价值,但在领域目标制定中我们也发现有30%到40%的教师偏重于技能目标,而对幼儿的兴趣、情感、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认识不足,从以上调查结果比较、分析,说明部分30%到40%的幼儿园教师在目标认识方面还从在着知行不统一,重知识技能轻情感、兴趣的现象。

此外,从调查结果看,虽然多数教师总是能用理想的目标观念回答调查问卷,但在我们深入一线调查、观摩实践活动中发现:当前幼儿教师的最大问题就是理想的目标与实践行为表现出严重脱节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又无从下手,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而还有一部分教师甚至无意识,表现出无谓的态度。

(二)教育内容。

我们把教育内容作为我区幼儿教育状况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区幼儿园教育涉及的内容、教师教学内容的来源以及教育内容与幼儿兴趣需要的关联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我区幼儿教育的内容涉及了《纲要》中的各个领域。

《纲要》将幼儿教育的内容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其中健康领域整合了以往体育、幼儿卫生的内容,增加并强调了心理健康的内容;社会领域整合了以往的社会常识、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对个体社会化的要求;科学领域整合了以往自然常识和计算教育的内容;而艺术领域则整合了以往音乐与美术教育的内容。从调查结果看,日前我区幼儿教育的内容涉及了《纲要》中的各个领域(见表一)。

有一篇例文......

时间:寒假假期。

地点:本地区。

对象: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

范围:足球运动。

主题: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

科考方法: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

调查后的分析:

本次调查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很差。

调查前,我准备了二十多份调查问卷,这些问卷是用来给农民,学生,以及商人或工人等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填写的,据搞查了解,我总结如下:

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投资力度不够,当前的体制下不利于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城乡的足球投入有较大差距。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抢抓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体质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体育已经和二为一,改为教体局。也为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如果能在广大农村开展“千校百队”活动,让校与校、村与村之间经常搞一些足球比赛,这对足球的普及大有好处。这种比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体质的同时,又能提高对国家,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再沉溺于网吧的侵害。

二、学校足球普及困难重重。

据中国足协最近调查的41个城市中,15个城市中同时在中小学开展校、区、市级足球赛,仅占41个城市的36.6%。而只有11个城市在中学开展校、区、市三级足球比赛,仅占总数的26.8%。另有15个城市开展情况不祥。超过六成以上的城市难以保证中学、小学同时开展足球联赛,这让中国足球在学校探求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传统训练体制的制约。足球职业化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足球队转变成市场环境下的职业队。体育局与足球队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业余体校、体育学校不再有向上输送人才的指标,使得中小学训练单位失去后备人才输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冲突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备人才走上市场化后,地方教委认为学校可以不必承担输送人才的义务,因此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不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学校大多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参考标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从整体上得不到支持,甚至还遭到了反对。在各方利益冲突下,校园普及足球非常困难,资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赋的中小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此外,青少年能否参加足球运动大多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在孩子发展中极力排斥一些对抗性强、易受伤的项目。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认定孩子上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

调查后感: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号,只做表面工作,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广大人群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国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1.题目。

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可加副标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2.前言。

调查报告前言必须开宗明义地交待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

3.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

调查报告正文部分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两种不同写法。一种是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如对一个地区教育状况的调查,分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学校教育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学校教育又可分为学校规模、教育经费、课程设置、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等不同项目,将有关的材料分别加以组合,使问题的论述相对集中,形成专题。另一种是将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分成互相衔接的几个部分,层层深入地来写。也就是说,按所调查的教育现象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如总结先进典型。有的是对调查问题一个个说明,以反映问题。

在观点和材料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也可以先摆明观点,然后用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分析说明。

4.结论和建议。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无论是验证已有的理论,还是为寻求新理论,还是为实用目的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参考意见、改革方案,其结论都必须客观、真实。提出的观点、建议要谨慎、严肃,观点要从事实中引出,同时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全面衡量理论或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要轻率地下结论和提建议。

5.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这不仅是使正文内容集中,更主要的是为读者提供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以便让人分析鉴定搜集调查材料的方法是否科学,材料是否可靠,并供其他的研究人员参考。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附录的编制要防止杂乱和过于简单。

教育调研报告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北,地处塞北边陲。北于内蒙古接壤,西临宁夏,是历史上汉族与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相融合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逐步成为陕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商业重地,外来人口增长迅速,少数民族人口也迅速增加。截止20xx年我县约有少数民族1500人,期中回族约754人,蒙古族约468人,壮族约278人。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使得民族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

一、民族教育基本情况。

我县民族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教育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靖边民族小学的发展上。

二、落实民族教育方针政策。

我局始终将民族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按照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方针的要求,站在民族教育事业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高度来思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

三、我县民族教育工作现状及特色。

1、特设靖边县民族小学。

开办了首个以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城区县办小学。从20xx年至今已连续输送少数民族毕业生累计268人,其中,在校民族学生121人,为我县的民族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2、独特的校园民族文化建设。

(1)、每学期开展民族文化周活动。

民族小学每学期开展回族、蒙古族文化周活动。活动周期间,学校专门采购民族文化用品、布置特色文化教室、安排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2)、特设民族语言选修课。

民族小学专门聘请回、蒙族教师各二人,开设有民族语言选修课。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选修本民族的语言课程。

(3)、开设校内民族教育扶贫基金。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境贫困,上学困难。民族小学设有少数民族教育扶贫基金。迄今为止,先后扶助马帅、姬小霞、马鑫泉等25名贫困生。

四、我局加大民族学生扶困助学力度。

1、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资金,从20xx年起,我县实施教育零收费,补助住宿生生活费。

2、加大高中教育阶段民族学生助学金。

我局对县内两所高中的民族学生进行统计,结合两校助学金制度,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励比汉族学生高80%。

五、我县民族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民族教育资金匮乏。

县委县政府虽然大力支持民族教育,但是在教学设施和设备方面有待改进,搞好民族教育任需大力投入。

2、教学场所、设备有限。

我县民族小学是唯一一所民族教育特色小学,可是受到学校场地和设施的影响,教育教学受到限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靖边县教育局20xx年2月21日。

教育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家长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孩子的教育须从零岁开始的理念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越来越重视从学前开始的基础教育,使之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化工程,婴幼儿早期教育就从0—6岁开始,让孩子提前步入社会环境。对0—6岁婴幼儿及家长开办素质教育课堂,从婴幼儿潜能开发、早期心理干预、生活培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培养,丰富宝宝的情感,发展宝宝的独立性、意志力、与自主性,同时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采用家长与宝宝互动、宝宝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婴幼儿素质水平。

本人于20xx年1月16日至2月6日对洛阳市西工区九都路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并且对于前来参加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家长进行了抽样问卷的调研与研究,调研主要方式如下:

1、1调研时间:20xx年1月16日至20xx年2月6日。

1、2调研地点:洛阳市西工区九都路。

1.3调研对象:早期教育的教育机构,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家长。

1.4调研形式:问卷调研。

1.5问卷中的主要问题点:

1.5.1孩子的教育抚养主要有谁负责。

1.5.2您认为早期教育还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程度。

1.5.3您的育儿信息从何而来。

1.5.4您认为婴幼儿从何时开始参加早期教育最为合适。

1.5.5您的孩子从何时开始参加早期教育。

1.5.6您在选择早期教育机构的过程中主要考量的因素有哪些。

1.5.7您的孩子平时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

1.5.8您认为在早期教育过程中最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1.6抽样方式:从前来参加早教的婴幼儿家长中每六名中随机选一名进行调研。

1.7调研结果:总抽样76人,共收回问卷73份,其中68份回答完整有参考价值。

调研与研究经整理后得出以下结果:

从该教育机构市场部得到的信息中可知,北京城区6岁以下儿童参加早教班的约占1/5,婴幼儿参加早教的比例为14%。北京市作为世界大都市是我国早教市场发展比较早的城市,但参加早教儿童的比例相对于欧美和日本来说,还相距甚远。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中产阶层的扩大和人们对科学育儿理念的认同,这项比例将会迅速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北京常住人口中6岁以下儿童约有65万人,也就是说早教市场尚有42万人的发展空间。不止如此,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5次人口普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出生xx00万新生儿。

2.1我市早期教育的现状。

在调研中发现,0—6岁幼儿95%由父母抚养,祖辈抚养很少,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近95%的人已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对孩子教养方面的需求以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健康教育为首位,也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及能力的培养。目前早期教育机构流行亲子课程,亲子课程是让父母带领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教育,对婴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素质教育,通过培训,学习。促进婴幼儿在语言、感官认知、音乐、自身、运动、社会交往及动手操作等方面的提高,多角度进行潜能开发。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儿童的生活环境和身心特点。有60%的家长主要是从电视、报纸获得相关知识,16%的家长在电视、网络上获取相关信息。通过专业机构获得早教知识的很少,仅占调研对象的10%,还有180名家长没有接受过任何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孩子完全凭经验。

2.2父母对早期教育的认知度。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早期教育培训机构的数据调研显示,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还是看的极其重要:

2.2.1幼儿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有哪些。

对于这个问题有50%的父母认为是好习惯的培养,说明更多的妈妈都比较重视孩子的个性塑造,大都觉得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是很重要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有38%的父母认为选择好的环境,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xx%的父母认为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能力最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最初的日子里首先的学习就是模仿身边的人,模仿发音、动作、习惯及恶习等。以上说明了,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培养,而是性格的养成,父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大人也要以身作则,好的习惯能够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2.2.2.教育孩子的最好的年龄段是多大。

有85%的父母都认为0-6岁是幼儿最好教育的年龄,以目前经济条件基础,6岁以下的幼儿正是发育最好时期,教育方面越早越好。15%父母认为不分阶段,在孩子懂事的年龄段时在进行深入的教育也是可以的。由此看出,想要孩子一生中都有良好的发展,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发自内心的学习能力,那么就要对幼儿及早的进行教育,越早越好。

2.2.3.孩子平常都玩一些什么。

有75%的父母让孩子自由选择,只要孩子感兴趣不危险的就行,还有25%的父母喜欢让孩子亲近自然或亲近其他同类小朋友。在调研中发现大多孩子选择玩具是没有目地的,而他们常常喜欢一此精美、色彩鲜艳、精巧玲珑的。既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还是最好让孩子玩一些益智类方面的玩具,如积木,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思维和创新能力。

2.2.4.对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在所有幼儿世界里,爱永远是第一原则,大多数父母都选择环境、责任以及爱,但是爱不等于把孩子置于父母的羽翼下,凡是不能父母都替孩子包办,往往让他去感受下新的环境,让孩子拥有一定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去发挥人类的本能,熟悉面对这个世界。

3.1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不够。

政府没有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政府部门在我市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处于“缺位”状态,没有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诸如“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等类似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监督机制。

3.2早期教育宣传氛围不浓。

我市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比率不足10%,早期教育机构普遍感到招生压力大,其主要原因是早期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宽范围的宣传有余,入户宣传不足。特别是主流媒体、职能机构等对早期教育的意义宣传不够,而其它形式的宣传影响力和信用度受到质疑,使得大众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认识不足。

3.3早期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机构数量少。由于早期教育起步晚,加之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盲目性,办学体制的单一性,致使专业机构数量不足。全市针对0—6岁婴幼儿正规早期教育机构不多,早期教育机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市早期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人才资源不足。早期教育专职人员稀少、流动性大;经费不足。没有早期教育专项经费的保障,早期教育机构按运行成本向家长收取费用,但因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有限,早期教育机构收取的费用不低,使得只有中上等群众参加。

4.1加大早期教育宣传力度。

首先,前移早期教育的宣传端口。为培养高素质的母亲,我市的早期教育宣传端口要前移,不仅要针对婴幼儿的准爸爸、准妈妈,更要面向孕妇、已婚未孕人群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育儿方法,使父母接受早期教育的时间早于婴幼儿接受教育的时间。其次,开辟多渠道的早期教育宣传途径。除巩固原有的报纸、网络等宣传途径外,还应整合妇联、计生、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力量,这些部门组织链条长、覆盖面广,宣传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其他任何机构所不及的,且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要整合这支宣传力量,做到宣传网络覆盖到户。三是创新早期教育的宣传形式。将亲子教育、实验课堂搬到社区、居住小区,让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体验到早期教育的效果将早期教育知识作为“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统一实施。

4.2高度重视早期教育工作。

一是政府要加强对早期教育工作的领导。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站在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问题,将其纳入主要议事日程,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加大对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对于发展早期教育事业给予人才、经费、场所、机制的保障,按适龄人口数建立早期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二是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早期教育的管理职责。制定我市早期教育发展规划、行业规范和评估体系,并监督实施;加强早期教育的监管力度,确定准入门槛,对于场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配备、任职条件、教育教学、收费等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引导早期教育机构朝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三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整合计生、教育、卫生、宣传部门与妇联组织的力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宣传教育,整体协调推进0—6岁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4.3多体制发展早期教育事业。

一是培育早教实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赋予社会组织更多参与早期教育的职能,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使其能够承接政府转移的此项社会服务功能,为家长和婴幼儿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二是建立县市级早期教育试点。每个县市选取1—2个街道或村(居)民委员会作为试点,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先行试点,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最终达到全市推开的目的。三是依托社区建立早期教育网络。建立依托社区家长学校、社区卫生室等组织为主体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网络,并以非正规形式灵活地开展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

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至国家下至家庭都应给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婴幼儿的早教问题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家长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也束缚了婴幼儿的童真和天性,我们应时刻注意把握婴幼儿的教育的总体原则,重视婴幼儿的早教问题,让婴幼儿在健康积极地环境中成长。

教育调研报告

摘要:调查现实,成人受到学历方面的压力较大,有较强的进行学历教育的意识,成人学历教育有着比较广阔的市场。但办学单位在信息沟通、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学员期望提高的能力方面与成人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本次调查可以为改进教学提供支持材料。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教育需求调查。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于1999年秋开始正式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工作,从事了成人本、专科的学历教育,目前开放教育学生已经接近4000人。本次调查主要以常州电大开放学员为对象,结合从事成人学历教育的兄弟院校和人才交流市场的实地访问。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0余份,收回612份,其中有效问卷464份。通过调查分析,以弄清楚成人学员对学历教育的需要,为改进教学提供支持材料。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将成人学历教育涉及的问题被访者所认为的重要程度分为「非常大程度」5分、「较大程度」4分、「一般程度」3分、「较小程度」2分、「非常小程度」1分,以及「不适用」0分。

成人教育的主要需求:

(1)学历的意识较强。从调查来看,有70%的受访者感受到学历方面带来的压力。有85%以上的受访者想接受成人教育,其中已经接受过成人教育的占70%,从职业分类来看,企业业务人员想要参与学历教育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企业管理人员、个体户。

(2)学历教育的目的以职业升迁和转换工作最显著。在七个备选项目:职业升迁、获得高收入、提高能力、增加知识、职业或工作需要、转换工作、开拓人际交往中,以职业升迁的得分最高,为3.76分,其次为转换工作,为3.04分。从职业分类来看,管理人员和部分企业业务人员倾向于升迁,商业从业人员和另部分企业业务人员比较倾向于转换工作,而个体户人群因没有这方面的压力,选择提高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为多。

(3)对通过学历教育提高方法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期望较其他多,分别为3.93和3.83。在这一点上各职业人群的选择较类似,同时管理人员对提高于社会能力的要求较其他职业人群稍多。

(4)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学习的各种阻碍对学习者的影响力表现的比较平均。个人时间不足,精力有限;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教育方式不适合;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费用太高这几个栏目的得分均在3.20到3.64之间。其相比较而言,教育方式不适合和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的影响更为明显。

(5)适应的教学方式的倾向于网络学习、课堂典型性案例教学及研讨和讲座。其分值分别为3.17,3.13,2.94。管理类人员更倾向于讲座法,企业业务人员对网络学习的热情较其他人群都高。

(6)评价方式上倾向于论文或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的分值为3.38和3.24。选择以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的作为评价方式的分值较低,只有1.96。

(7)在影响选择就读学校的因素时,招生学校现场散发的宣传资料和亲朋好友的介绍得分最高,分别为3.56和3.48,招生学校刊登的电视与报考广告得分几乎相同,分别是2.37和2.32。

(8)学历教育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调查结果看,已经接受过学历教育的成人对效果评价的平均得分在2.84分,未能达到中值。近60%左右成人认为已接受过的学历教育对自己影响程度“较小”和“非常小”。从职业分类来看,管理人员认为已有的学历教育对自己影响程度“较大”的较其他人群高。

(1)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应作相应调整。学历教育历时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习内容的时效性方面就稍显薄弱,课程内容应加强更新。成人在适应的教学方式上倾向于网络学习、课堂典型性案例教学及研讨,表现出来强烈的开放特征。鉴于学历教育成人的.学习目的很明确,也很现实;成人的生活较为繁忙,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他们的感知能力、机械记忆能力、想像能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但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他们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和自我调控力,并且个体差异性较大。这些特点为成人适应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学历教育提供了可性,同时办学机构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个特征。

(2)期望的评价方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被访者倾向于论文或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作为学习评价的方式,与目前成人学历教育中以考试形式为主的评价方式有较大差异。鉴于学历教育强烈的目的性,结合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的特点,不适合采用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作为普遍的评价标准,但可以将拥有某些资格认证证书替代相关课程学习,还可以将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相结合,以有利于学员。

从样本总体来看,认为成人学历教育对自己影响程度“非常大”和“较大”的不足20%。同时在学习效果方面还应在在提高学员的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作出努力。

(3)要帮助成人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减少学习障碍。调查显示,个人时间不足,精力有限;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教育方式不适合;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费用太高这几方面对成人参加学历教育都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教育方式不适合和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成人的这些障碍,应该为其创设有利于学习的宽松环境,特别是在信息传递和学习时间的选择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4)学校应加强市场开拓。进行成人学历教育的学校很多,而学员对各类学校了解不多,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招生学校现场散发的宣传资料在被访者选择就读学校时,影响程度达到了3.56分,在中上水平,甚至比亲朋好友的介绍分值还要高,亲朋好友的的推荐成功率高,但推广面窄。另外电视与报刊广告也对被访者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可以增加一些市场推广的策略,重点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加社会对学校的了解。

[1]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群众出版社,1990.

[2]潘愚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教育调研报告

20xx年10月8日——11月12日,这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段时间我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九)班实践,班主任兼指导老师刘宇老师在我实践过程中予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在为期五周的实践期间,我主要进行了教学工作实践和班主任工作实践。

怎样上好每一节物理课,是整个实践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两个礼拜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这期间我听了3个课任老师共10节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在正式上讲台前我还进行了多次试讲。在准备教案前,认真阅读教材,并与任课老师上课内容相联系,按自己的思路写出教案。但课任老师的要求与自己准备的内容经常有出入,所以对教案作了一定的修改,做到自己的思路不乱,又能达到课任老师的要求。为了克服上讲台时的紧张,不断的进行试讲。同时在本子上把自己上课讲的话都写一遍,作足充分的准备。

10月26日,我第一次登上了讲台。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教学,可是在上课的铃声敲响的瞬间,望着台下三十多双好奇的眼睛,紧张还是不请自来。即使偷偷的深呼吸也无济于事,只能一个劲地重复着教案的内容,眼睛始终不敢对上学生的。尤其是在学生的反应与自己的有点出入时,稍有点乱。尽管没有讲错东西,但讲课的内容有点乱了。不过后来还是很快的镇定下来了,讲完预期的内容。因为是实验课(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因此预留了二十几分钟给学生做实验。因为自身经验不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有些没能及时解决,而且有个知识点(上节课任老师讲过)以为学生掌握了而没有讲,是一个很大的不足。在紧接下来的同一节内容的课上,我放松心情,及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将上节课没讲的知识点补上,改进了第一次课的不足。课后,刘老师针对我的上课情况评价说,整体上好,第二次明显比第一次好。同组的实践老师评价说,就是音量小,与学生的配合还有点不足。在接下来的讲课中,我改正了缺点,上课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也和学生达到了很好的配合,成功的完成了欧姆表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帮老师批阅作业和试卷,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并针对情况利用中午午自习期间给学生答疑。在实践期间,我还监考了一次政治和一次物理考试,并参与了实践小组调查问卷的工作。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做为高二九班的实践班主任,想现任班主任刘宇老师学习班级的管理。实践班主任是实践过程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务。第一次站在班里,面对新面孔,非常紧张。只是粗略的作了自我介绍,但在往后一个月的接触中渐渐地记住了每个学生,以及部分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实践中,我每天早上7:20到班,配合班主任监督全班同学交作业。在早上10:05的课间操和下午1:30的眼保健操中,我也参加班级检查。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的升旗仪式我也随班参加,周一、二、四的午自习到班答疑,并监督他们做好午自习。

在实践期间,我还参与了班委改选后的第一次班委会。认识了班委并了解了班委的工作。透过他们了解班里同学以及班级情况。参加校运动会,并针对在这次运动会上班级的成绩不如人意,在班会上进行了一次关于“体育运动”的调查问卷工作,并将统计结果反馈给班主任老师。

应该说在这次实践班主任过程中收获很多,在工作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懂得如何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向班主任老师学习了班级管理等,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没有很好的进入角色,工作经验不足等,这些是今后学习工作中要克服的。

现在,实践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了老师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了解了老师的伟大,我也从实践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着。

教育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新颁布教育指导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转变幼儿教育的观念,科学地改革幼儿教育体制。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大事件。但是,因为各种因素,当前幼儿教育在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本文笔者对地区幼儿教育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地区幼儿园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的早教意识不断提高,地区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发展幼儿教育的力度,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支持幼儿教育,地区幼儿园教育呈现出积极繁荣的景象,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地区的幼儿教育水平依然不高,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据统计,当前地区现有幼儿园共所,较20xx年相比,新增幼儿园所,其中乡镇新办的中心幼儿园共所,幼儿的入园率高达%。

(二)地区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地区幼儿园的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不达标。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地区还有很多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不达标,如:教室的面积和班级人数不相适应,缺乏活动室、舞蹈室、功能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有的幼儿园缺乏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功能教室,还有极少数的幼儿园连最基本的玩具、图书、卡片等配备不足,教学基础设施不能达到国家和省市的标准,严重影响幼儿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在本次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地区还有很多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不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而是一味要求幼儿做作业、背课文、做数学题。幼儿教师也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与幼儿年龄特点相违背,无法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的幼儿园对幼儿行为和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学化倾向比较重视,与素质要求背道而驰,为幼儿带来了负面影响。

3.幼儿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从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来看,有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毕业从事幼儿教育的青年教师,但是从整体上看,教师队伍不够合理,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其主要是因为,无论是经验丰富和老教师,还是刚刚接触幼儿的青年教师,同样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满足幼儿成长发育的要求。另外,当前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还主要表现在:男教师数量偏低,甚至个别幼儿园中无男教师,这不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4.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分离。家庭作为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在培养幼儿方面非常重要。但是个别家长片面地认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中,自身便不再需要教育了。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缺乏同幼儿家长的充分沟通,不能及时将幼儿在学校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不利于家长及时纠正幼儿不良行为和习惯,影响幼儿健康发展。

(一)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

当前,地区幼儿园基础设施不达标的根本原因是经费不足,教育部门并未长期将幼儿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内,导致幼儿园教育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虽然教育部门多次强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未像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那样在经费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不仅如此,幼儿教育在公用经费的投入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定额标准。

(二)幼儿园迫于升学压力。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升学的主要标准为考试成绩,这也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阻碍,导致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无法得到落实。即便我国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幼儿在升小学时不需要通过考试,但是因为缺少优良的资源,依然有个别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采取入学考试,并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分班,正是迫于升学压力,幼儿园不得不根据小学的要求,更了让幼儿进入师资优良的学校而提前开展小学教育。

(三)教师缺乏培训,师资队伍缺乏政策保障。

当前,地区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还存在着观念陈旧、知识老化等问题,因此无法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本次调研中,幼儿园中近3/4的教师学历为职高或者职专专业以及大专以上的毕业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为非幼教专业,专业幼师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过低,甚至还有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主要由中心小学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幼儿教育的学习和培训,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政策保障。

(四)缺乏对学前教育正确认识。

当前,还有很多幼儿家长缺乏对学前教育规律、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内容的深入了解,片面的认为只需将孩子送至幼儿园中即可,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便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而自己主要负责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即可。也不会主动询问幼儿教师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无法较好地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一)加大对幼儿园资金投入,拓宽幼儿教育经费。

幼儿教育事业本身具有公益性特征,正是该特征决定了政府部门对幼儿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幼儿教育的主体依然为国办园,并且在短时间内这种格局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在每年制定财政预算时,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幼儿教育,并实现专款专用,保证幼儿园教学发展需要。除此之外,情况允许时,幼儿园还可以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幼儿教育中的办法,改善幼儿园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

(二)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对幼儿进行教育,一方面要注意体现幼儿学习的科学性和适当性,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教育内容的启蒙性和丰富性,做好幼儿园同小学教育的衔接。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并不等同于不关心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而是应该凸显幼儿教育不被小学教育的要求所束缚,幼儿教育应该充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运用符合幼儿健康发展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该为幼儿将来升入小学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运用各类益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便为今后及早适应小学教育夯实基础。

(三)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幼儿园教育管理机构安排幼儿教师参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岗位培训途径来提高其专业能力;其次,要积极改革幼儿园教师人事制度,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机制以及竞争淘汰制度,督促广大幼儿园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然后,要鼓励广大幼儿教师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自己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育部门要通过采取一定措施聘请男性幼儿教师,以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四)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教育是由幼儿园、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形成的教育体系,因此要高度重视家园合作。首先,对幼儿园来说,其在自身办园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自身收益和社会影响,而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深刻意识到幼儿教育重要性,科学、合理的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其次,幼儿园要关心每一个幼儿的家庭情况,掌握幼儿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素养等,特别要关注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然后,因为幼儿的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它们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要转好家庭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家庭作为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要遵循“尊重、合作、平等”等原则,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积极协助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最后,幼儿园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跟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时解答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和难题,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和经验交流活动等,纠正纠正家庭不良教育习惯,形成一个教育合力,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总之,虽然近年来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良好,但是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幼儿教育方面还需要很多改善的地方,在上文中,笔者针对地区幼儿教育现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发表了几点自己建议,还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刻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改革幼儿教育方法,推进幼儿教育发展。

教育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x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管、学、用”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全市五县二区中,率先完成远程教育试点建设,受到省远程教育办公室表彰,xx年3月全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现场会在该县召开,濮城镇、王楼乡被评为市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抓发动,建立工作落实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精心部署。县远程办结合工作实际,对试点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从站点的选址、场所的选定、房屋的修缮、设备的安装调试、管理人员的配备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各个环节都作了统一的安排和要求。三是严格督查。由县远程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乡镇、村,开展调查研究,检查和督促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研究,及时解决,有效地促进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宣传橱窗、公开栏、报纸和“x县大河网”等阵地,大力宣传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及时反映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二)抓实施,全面完成站点建设。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各乡镇、村积极筹措资金,对规划建设的站点和村党员活动室进行整修,部分村还新建了村室,配齐了课桌椅,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达到了“八防”,即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雷、防雨、防磁、防高温;实现了“三通”:通路、通电、通电话,为远教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各乡镇共投入20万余元用于村党员活动室改扩建。二是推进站点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先将12个乡镇接收站和10个试点村作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安装。目前,296个终端接收站点(其中乡镇直12个接收站,行政村284个接收点)建设全面完成,并全部投入使用。三是统一配套建设。在站点配套建设上,我县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牌匾制作,统一印制学习记录簿,促进了站点建设的规范化。

(三)抓培训,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一是网通公司组织培训。结合设备安装,在站点建设时对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使其基本掌握操作技术。二是县远程办组织培训。按照站点管理员分级培训的原则,县培训乡镇接收站管理员,乡镇培训村管理员,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县远程办组织对全县12个乡镇远程教育专干和284个村级站点技术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再由各乡镇远程教育专干对本乡的村级管理员进行继续培训。先后在白衣阁、张庄、陈庄和濮城四个乡镇,对全县296个终端站点管理员进行了分片集中教育培训,经测试合格后为管理员,并统一制作配发了上岗证。通过强化培训和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抓管理,促进站点规范运转。一是管理制度化。印发了x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学习运用制度、管理员职责、信息反馈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等制度,由各乡镇按照统一的规格和模式规范上墙,从而使远程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管理规范化。推行了节目预告制度,由村党支部每次把要播放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或通过广播提前预告节目安排,使党员群众能够有选择地进行收看,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三是管理特色化。对于建在行政村的站点,实行乡镇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增强了乡镇包村干部的责任心,同时也加强了对村支部的监督。

(五)抓教学,充分发挥站点作用。一是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成立了以科技、教育、广电、农牧、林业等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小组,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调研课题和课件制作内容,全面启动课件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3部远程教育乡土教材的编制,刻录制作了300余盒光碟下发到各终端接收站点,增强了远程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灵活形式抓教学。因站制宜抓教学。各站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产业结构,选择切合实际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需要。如杨集乡的主导产业是水稻种植,该乡学习培训主要围绕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来进行。因季制宜抓教学。针对该县农村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各站点按时令组织教学。“十一”长假期间,部分已建终端接收站点为返乡打工的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外出务工知识等方面的远程教育培训。因人制宜抓教学。各站点按需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组织中青年农民学习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组织老年党员、农民开展娱乐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乐,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到目前,全县共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学习2500余场次,培训人员3万多人次,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12个,培养农村党员“土专家”120名,农村科技致富能手1170名。

(一)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本领,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所想、所需、所急、所盼的问题,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二)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学习培训的重要手段。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形象直观、功能强大、快捷便利的特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面广,他们坐得住、听得懂,学习积极性高。有的乡村干部说:“过去宣传政策、学习文化知识、推广农业科技凭嘴讲,讲得口干舌燥,效果也不好。现在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农民既喜欢,又容易接受”。一年来,县远程办先后制作完成了《x县农业技术协会发展之路》、《灵芝栽培》、《回家》、《强村富民的领头雁》、《情系村民甘奉献》等六部电教片,其中《尼克红蛋鸡的饲养与管理》被中央远程纳为学习教材,《回家》等五部电教片被省远程办纳为学习教材。

(三)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可靠帮手。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强了本领,提高了致富能力。如灵芝栽培、温室大棚香椿豆苗生产技术等乡土教材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学习人次明显增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各接收站点经常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开展远程教育后,广大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局面,即农闲赌博玩牌的人少了,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多了;邻里间因纠纷扯皮吵架的人少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关心生产忙致富的人多了,有效推进了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