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忆人大全(17篇)

时间:2023-12-18 07:48:14 作者:念青松

优秀作文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的展示,更是对心灵的释放和思想的启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清明·时间·回忆散文

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记忆最深刻的两个字(龙燕),不再被我喊出。

每次静静的坐在某个地方,那些画面,和你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就会浮现在眼前。

每当这个时候,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由此我不敢再回想。其实我走后还回来过,我去了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反反复复的把那条路走了很多遍,我知道故伎不能重演。有时候我在那个台阶睡了一天,那棵樟树下得台阶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坐在那儿吃盒饭,我吐了一地,你说好恶心,我们都笑了。当我听到有人说你在哭,我急忙赶到,帮你暴打了那个人,然后把他抓到你身旁,让他跟你道歉,而且还要真诚点。也许你真的不记得了。

姐,你当了我一年的姐,谢谢你对我这么好。在我哭得时候,你安慰我;在我开心的时候,你陪我一起开心;在我遇到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总是你在我身边陪着我,鼓励我,用最坚定的目光看着我。那两个月,没有你们,我习惯跟尾鱼似得,潜弱在茫茫人海中。

每当我看到这张毕业证,我真的想大哭一场,我一点都不想毕业,那些年的童真,我、我真的想再倒回去,我们的故事有喜有忧,总是那么匆匆。我总是很习惯的再去那条路走一遍,走走停停,回忆各种画面,我低着头,看着自己走的路,凝视的看着。每天我都听着悲伤地歌,唱着悲伤地歌,我总是很想很想再回到那些天,我头里总是想的那些人,在那个班,我写过的作文,坐过的位置。我忘不掉,我怀念那些日子。

下次见面的地点,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也许不会见面,也许是没有机会见面,姓吴的,偶告诉你,偶想你,偶忘不掉你。泪水总是会划过嘴角,我在迷茫中寻找出口。眼镜没有模糊,看清一切。我总是编些忧伤的歌,唱些忧伤的歌,坐在篮球架下,凝视着一个地方,她(他)们说我得了忧郁证,总是这么忧郁,都成了忧郁哥了。和姓吴的一起坐在树下的台阶上吃盒饭,我们说着说着,突然我就不说话了。因为她总是给我说她做的那些傻事,我沉默了一会儿,起身说了再见,就走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着我们过去的事,着算思念还是算喜欢。我不知道我怎么了,刚发生的事,刚过去,我就忘记了,我、我得了健忘症?是不是啊医生!医生!

说真的,我想念那希日子,那些事,那些人。有时候甚至想得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坐在书房里看着你们写给我的纸条,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就连我晚上睡觉梦中都是你们,有时候梦见你们,我在地上打滚,然后突然醒来,然后就哭了。有时候一个人在家,全部的窗子关了,窗帘拉好,门反锁,所有电灯关了。dvd打开,放着《被伤过的心可以爱谁》拿着话筒就唱起来了,撕心裂肺的唱着,一唱就是几个小时。累了就睡再地板上看着天花板,整个房间灰暗暗地!

吃过晚饭,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拿着一瓶酒,喝着,一个人喝着,边走边喝着,回想着以前。然后奔跑着,毫无目的的奔跑着,路灯照着前面的路,感觉头昏昏的。

如果没有如果,曾今已是曾今。过去早已过去。谁是谁的谁,谁为谁哭泣,你是否会原谅我。

原来我是一个不爱笑的人,自从来到这所学校,认识了你们这群爱笑,有点“神经质”的朋友们,我变了。还记得在这个学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感觉时间它太过分了,总是走得这么的匆忙,一年前我认识了王凤媛,我最好的朋友。还记得我们四个篮球王站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有时候真搞笑。我们在雨中打篮球,一起坐在台阶上说着我们的悲伤以及快乐;一起在雨中散步,说着往事;我们像群小孩子在走廊上疯打;我们几个篮球王,一起并排走在走廊上;运动会上全部的人都站起来为我加油。我们每天没心没肺的笑着,打闹着,早晨,我们坐在操场的中间看日出。我们一起去三楼探险,调戏那个刀疤女,呵呵,我们并排走在放学路上。

我恨时间恨它的匆忙,恨它从不停留。我离开了那座城市,无法挽留时间,我们都还是跨出了学校的大门,还记得要分离那天,大家都是一张笑脸,我,赵帅,江溪站在教室中间唱着《朋友》同学们也唱着,那声音是多么的雄浑,整个学校都能听到,那个画面我不会忘掉,因为我知道那是我们的回忆,不能被遗忘掉,你们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一种不可缺少的习惯,一种无法修改的习惯。

我是如此的想你们,不知道离开之后,你们是否曾不时地想起过我的名字,恨你们在一起的那段记忆,像折纸在水里缓缓绽放,像眼前一望无际的枯草疯长,仿佛一年的记忆已是一生。有时候我也会遗忘,在烈日暴晒一下午的晨光之后,我会突然想不起我们是怎么相识,为什么会离弃。我甚至想不起我记忆中你们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想得起留在掌心里的些许温暖,感觉得到我冷背脊的孤独,以及我内心深处的哭泣。

龙燕,王凤媛,江溪,李武裔,罗红梅,李琴,黄泽川,吴俊蓉。你们是我在这个学校最美好的回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快乐,幸福,悲伤,痛苦。

清明回忆心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又到今年的清明节了。

爷爷是一名懂医术的人,是一名正宗的土医生,爷爷医治了很多的病人,可是他却无法医治我心中的伤疤。爷爷给我的印象一直不好,他始终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我无法忘记他们的迂腐,无法放下心中堆积多年的怨,无法原谅他们所做的一切。

事隔多年,回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我多想忘记曾经的事情,去勇敢的生活,可是它却像噩梦一样的时时缠着我。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脑海里,爷爷一家人除了和妈妈争吵与不和之外,没有其他的。或许一直就是冤家吧!记得以前他们曾经争论不休,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妈妈好几次做了走的打算。与此同时,我想起父亲,想起了他的迂腐,想起了他的残忍,想起了他的绝情,想起了……这一件件事情,清清楚楚地烙在了我的心里,脑海里,从来不曾模糊过,现在回想起来就仿佛发生在昨天一般。往事一件接一件,一环扣一环,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一阵冷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个哆嗦,顿时感觉好冷,好凄凉。一阵风把我吹出了回忆,吹回了现实,一阵风吹干了我脸颊的心酸泪,却无法吹走我心中堆积多年的怨,无法吹走那噩梦般的记忆。

回忆清明节作文

“春暖花开念亲恩,黄土垅中寄哀思”,在这思亲祭奠的季节,天空总是细雨纷飞;绵绵的阴雨、绵绵的思念,打湿了记忆的门坎,也打痛了我这颗回乡游子的心。

父亲长眠的地方此时杜鹃花开得正艳,微微的山风吹过,像是杜鹃鸟儿的啼血吟唱,也像是对已逝亲人深情的呼唤,声声悲泣。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时间,而我始终相信这只是他的又一次远行,就如儿时的傍晚,母亲做好了晚餐,我们伸颈眺望着夕阳西下的村头,而那个披着霞光的熟悉身影总会如期地出现;那身影是一座山,那身影是一片天,那身影便是我们生命安全的港湾。如今,年迈而慈祥的老母亲每天都仰望着茫茫苍穹,在那渺渺云海寻觅着她心中的天国,寻觅着她生命的另一半,也在寻觅着她的精神寄托。

父亲的故去,终然是他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而留给我们的除了思念的痛苦外,也对人生真谛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感谢父亲把我们带到人世间,感谢父亲把我们养育长大,更感谢父亲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

父亲,儿子永远怀念您!

母亲清明回忆散文

记忆中最后一次见到妈妈,是在医院的病床上,瘦骨嶙峋的妈妈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妈妈得了世界上罕见的格林巴利综合征。除了头和手指可以动,身体其他部位都不能动,每天只能吃流食偶尔吃一点水果,眼睛总是无神的望着天花板,嘴里喃喃自语着我们说着听不到也听不懂的话。

妈妈清醒时无力的握着我的手,泪水无声的顺着眼角流淌,看着我们姐妹几个,眼里充满了留恋和不舍,想伸手抚摸我的脸,却无法抬起手臂,我把脸埋在妈妈的手掌里摩挲着,想给妈妈一个微笑却无法忍住自己的滂沱的泪水。妈妈用她那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为我擦着泪水,泪水顺着妈妈的手指流淌,我便用的另外一只手擦妈妈手上的泪。。

妈妈说自己可能时日不多了,让我给她理理发那时候妈妈要做起来已经很难了,我们姐们几个忙碌着把妈妈扶起来,给妈妈剪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头发。回想起小时候给妈妈剪发的情景,忍不住嚎啕大哭。

记忆中妈妈一直是短发,从来不找理发师理,头发长了都是叫我剪发。每次我都有模有样的给妈妈围上做饭的围裙,然后学着理发师的样子,把妈妈的头发梳的高高的,然后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在妈妈的催促中,给妈妈剪出了参差不齐千篇一律的发型。每次妈妈照照镜子都很满意,姐姐在一边却说的剪的很难看,像狗啃的一样。

妈妈从得病到去世,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妈妈清醒的时候,还是和以前一样唠叨我们,这个时候我们都变得很听话,觉得妈妈的唠叨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希望妈妈能一直说下去,可是妈妈每次都是说着说着,便安静的睡着了,泪水侵湿了枕巾。我真切的感受到母亲对这个世界的留恋和对我们的不舍,人生在没有选择时,也许剩下的只有无奈和留恋了。

那时候自己忙着工作,很少回家,妈妈留个我最后的记忆就是病床上的样子,最后的一张合影也是浑身插满管子的妈妈,留给我最后的嘱托的声音是无力的。每次对母亲的思念都是沉重的,每次浮现在眼前的都是妈妈用无力的手指给我擦泪的情景。

在父母健康的时候多陪陪父母,什么都可以等待,只有对父母的尽孝不能等待,不要让回忆都变得如此沉重!

清明节的回忆清明节的作文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母亲清明回忆散文

四月里,云暗雨细,记忆里飞出一串串晶莹的泪。四月里,风沉泪长,红尘中颠簸着一叠叠光阴的故事。

走进四月的扉页,“清明节”三个黑色的大字,无情地提示着这个月份的不寻常。四月,注定要与灰色再次重逢;四月,注定要与伤感再次交集;四月,注定要写满思念与哀思。

前两日,我们姐妹三人,偕同年迈的父亲,带着几个孩子,乘着缕缕清风,载着浓浓思念,迈着沉沉脚步,来到母亲安眠的地方悼念。

距离清明还有几天,可是前来追悼亲人的人可真不少!看着安息堂前的空地上那一排排的车龙,再看看正从山下不断赶来的人流,我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推开记忆中那扇沉重的大门,踩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二楼——安放母亲骨灰的房间。走进距离母亲最近的地方,静静地凝视母亲慈祥的面容,千言万语堆积在心头,却始终无法表达出内心的哀痛。小心翼翼地点燃一束清香,点燃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累积的思念,点燃有关母亲的所有记忆。

透过袅袅上升的烟火,我仿佛看到了母亲虔诚地点燃香火的背影。为了保佑全家内外的安康,一上车就会犯晕的母亲,硬是克服坐车的种种不便,每年不管大小节日,都要到各地为我们这些子女祈福。以往的我,并不能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总是埋怨她不顾身体要到处奔波。现在的我,却只能借几缕清香,来追忆母亲的慈爱,想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点完香,我默默地端祥着母亲的遗像,任自己的思绪随着往事流转。母亲为人热情大方,对待亲朋友好友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每年年底,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准备“发粿”了。做“发粿”不是一件好差事。首先要买回酵母来催发面粉发酵;接着还要煮一大锅的地瓜,等地瓜煮熟了,再放进一个超级大的盆子里压,挤,直至变成一团;最后再放进发酵的.面粉一起搅拌。等到这些吃力的活干完后,还要把它们揉成一块块圆形的发粿,再放进锅里蒸。蒸“发粿”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守着灶火,火不可太旺,否则“发粿”会烧焦,也不可太弱,否则“发粿”会蒸不熟。

每年母亲都要做几十斤的“发粿”。“发粿”存放的时间长,可以存放两三个月,所以,母亲总是喜欢多做一些。这些“发粿”除了用来祭祀神灵外,大部分都被母亲用来赠送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了。每次“发粿”新鲜出炉时,我们这几个姐妹总会最先品尝到。因为,母亲要根据我们的口味为调整“发粿”的味道。等到确定“发粿”的味道适中时,她才会拿出来叫我们四处送人。

还记得母亲去世那一年,家里还存有许多“发粿”,说来也奇怪,本来可以存放很久的“发粿”,在母亲去世后,却全部发霉坏掉了。当时,父亲是多么舍不得把它们扔掉啊!可是,坏掉的东西又怎么能再吃呢?母亲如果在世,也一定会不舍扔掉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食品的。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慷慨而热心的妇女。只要是她自己种的,自己养的,都可以拿来送人。每次看到她笑呵呵地把自己种的花生、弄的地瓜粉、做的“发粿”等农产品到处赠人时,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她这么辛苦地付出,只是为了送人?每当母亲看到我不舍的眼神时,总会摸摸我的脑袋,微笑地说:“东西再做就有了,跟别人分享成果才是最大的幸福!”或许正是母亲这样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着我,长大后,我跟她一样,乐于助人。每次看到同学有什么困难,或者同事遇到什么挫折,我总会主动伸出自己的援手,我已经习惯了像母亲一样:做一名默默无闻却又甘于奉献的普通人。

从光阴的往事中走出,我小心翼翼地摸着玻璃窗,心疼地摸着窗上那张照片。“妈妈,我们来看你了!带着你生平最爱吃的东西来看你了!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吗?不管你身在何方,在我们心里,你都不曾离开!不要再担心我们了,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好!”

收拾好东西,整理好伤感的情绪,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我们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息堂。

从山上回来,我的眼前一直浮现出母亲生平的音容笑貌。“清明时节泪纷纷,追忆亲人思无穷。”揣着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我把自己的泪水吞进肚子。我相信,母亲一定不愿意看到我这幅伤心的模样。

母亲清明回忆散文

清明节到了,昨天写了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没有提到母亲。

对父亲的爱是厚重的,厚重中,带着一种敬仰;而我对母亲的爱更深沉,深沉中,带着一种依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一直剜了我心十几年!并没有因为母亲离开年久而稍减。

对母亲的记忆是从幼小朦胧时候开始的。在我大约三、四岁时,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傻”病――后来知道可能是脑血栓后遗症。记得奶奶住在外屋,母亲住在里屋。白天,家里时常就只有奶奶、母亲和我三个。奶奶好像很喜欢母亲,总是站在门口看母亲在炕上做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笑笑。但是奶奶却不能记得回家的路,只要出门,就回不来家。母亲因为怕奶奶走丢,就叫我看着奶奶,每每听到奶奶走到屋外了,母亲就会叫我:快下地,你奶奶出去了,快跟着奶奶,别走远了!于是我立刻跑出去,追到大街上,抱住奶奶的腿;随后母亲跟在后面,把奶奶领回来。我的工作好像就是抱奶奶的腿,虽然这个活儿哥哥姐姐们放学后偶尔也做过,但是当时我不懂得因为他们比我大几岁的缘故,用不着抱腿,就能把奶奶拉住,还以为他们是嫌奶奶身上的衣服脏呢――奶奶经常失禁,但我知道奶奶并不脏!我看见母亲每天都给奶奶洗衣物,身上一点味儿都没有。这是奶奶留下的仅有的记忆,甚至后来奶奶怎么去世的都忘记了。

十几岁的时候,听姑母说,母亲照顾奶奶很辛苦,奶奶得病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接屎接尿都是母亲侍候的,一连四五年。姑母在五十岁的时候还常说,她要向我母亲学习,告诉我们所有的孩子――包括亲戚家的年轻人都要向母亲学习。

母亲虽然个子不高,但是特别能劳动,十二岁的时候就跟着外公上地扶犁。17岁嫁给父亲后,还在生产队里当过妇女队长,干活男劳力拉不下。农村最累的活儿是挖壕沟和冬天刨粪堆,母亲和男劳力一样干。尤其是冬天里刨粪堆,这样的活我一生都干不了,不用说从铁板一样硬的冻土里刨出大块来,光是那几十斤重的大洋镐举起来都困难,不知道母亲当时哪来的力气。我知道那些年,绝不仅是母亲,所有的妇女们都一样地让人不可思议,让人敬仰,如同那个时代的奋斗精神让人敬仰一样!挖壕沟子活儿,母亲干得最潇洒,在比她个子还深沟子里,母亲能一锹连一锹的把土挖出来,甩出很远,而且在甩出的一刻,土块儿齐齐整整的,一点都不散落,甚至像是头顶长了眼睛,甩出的土块儿,让它落到哪里,就能落到哪里。我在20岁左右时,家里挖菜窖,那个时候母亲40大多了,挖起菜窖来,母亲仍然不输我。

一年我家搬了新家,新家的水井都是压力井,现在老家那里仍然在使用这种水井。打井很容易,井管多是用一根2寸粗的钢管,不用机械钻,只要七八个人,把长长的铁管高高举起来,然后用力往地里h,几个小时就能打出水来。大约十岁那年,一群人在我家院子里h井,妈妈忙里忙外给帮工h井的人做饭,我们几个孩子都在不远处看“热闹”,被这群喊着号子、震天动地的劳动场面吸引。弟弟那时四五岁,也在其中。按照常规,有7、8个人控制着管子,再加上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很少会出现失误的。但是那天却出现了意外,井已经打得很深了,不知为什么,井匠要把已经下到3丈多深的井管子从地里拔出来,这是最危险的。周围的孩子们,包括伸不上手的大人,都站在一边专注的地看着长长的铁管子一节一节的往天上长,其实我们似乎觉得已经站在远处了,但是管子一直长到有两个房子高,就在底部从地面出来的时候,井匠们控制不住了,直立的管子突然开始向南面倒,我们几个孩子正在那里,h井的人撒不开手,一边极力地控制着铁管子,一边冲我们大声喊:快跑、快跑!我们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跑开了,但是弟弟给吓懵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附近的几个大人也吓懵了,全都眼睁睁地看着几丈高的铁管子砸向弟弟,就在所有的人都几乎闭上眼睛喊“完了”的一刹那,只见母亲瘦小的身影忽地一下从屋里冲出来,听不清嘴里喊着什么,直扑向弟弟,一下子把弟弟搂在怀里,而几乎同时,大铁管子咣的一声,重重地砸在母亲的头上,随后就见母亲倒在地上。

母亲那次伤的很重,而如果不是母亲及时出现,恐怕后果不得而知了……这件事在以后几十年,即是到现在母亲去世十几年了,我都没想明白:母亲当时是在屋里给大人做饭,从听到外面喊声,到从厨房里出来,再到我弟弟站的地方,多么远的距离――现在回想起来,差不多也有20米,按说,无论如何母亲是来不及救弟弟的;院子里那么多人,最不可能救弟弟的就是母亲,然而,在那最危险的时刻,正是母亲救了弟弟!难道真有一种力量超越了人类的生理极限?我永远都想不明白,就像母亲那一瞬间的身影永远忘不掉一样。过了好多年后,母亲提起那次遭遇时,都是重复一句话:那次差点没打死!

12岁那年,父亲调到大王家村当书记。父亲在村里先后建起了草绳子厂、笤帚厂和炼铅厂,村办企业红红火火,50多人加班加点的干,产品城里派汽车上门来拉。母亲也得以到厂子里上班,那段时间,母亲的心情非常好。冬天的时候,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用饭盒盛好米,带到厂子里,在火炉上蒸,早饭就不来家吃了。晚饭母亲能够回家做,吃完饭后,还要上班,九、十点钟才能回来。我忘记了母亲在厂里上班时候,生产队里有没有农活了,但到夏天生产队有劳动的时候,母亲仍然上地和社员一样干。

父亲不知道村里不允许办工厂,不到二年,所有的厂子都被叫停了,又因为调查出父亲曾经把全村9000亩涝洼地改成水田,违背了修大寨梯田的方针政策,犯了严重的路线错误,被打成走资派,关进小学校黑屋子里71天,开除了党籍,回到生产队里当了社员。村民们念着父亲的好,知道父亲干体力活不行,就把生产队里的豆腐房恢复起来,让父亲给大家做豆腐,拿一样的工分。为了生计,父亲学会了做豆腐手艺。母亲白天在队里劳动,还要起早贪黑帮着父亲做豆腐。

后来,大姐也初中毕业入社干活了,家里多了个帮手。再后来,土地承包给个人,大哥也下地干活,母亲这才稍稍轻松些。

母亲一生没有过上几年舒坦生活。那时候农村的.日子都很艰苦,二姑家日子稍好一些,在农村是上等户,但是无论家里日子怎么紧吧,母亲都不去叨扰。父亲虽然在大队当干部,但是那时候的干部和社员收入是一样的,为人又本分,没有一分钱外快。母亲沾父亲最大的光就是有了在厂子里上班的机会,但是就因为父亲办了厂子,改变了父亲的命运,也成了母亲一生最痛苦经历。

虽然落实政策后,父亲重新又安排了工作,但是,不幸的是,仅过了三年,更大的打击袭来,父亲得了胃癌,离开了母亲,母亲那年才53岁。

从此,我再就很少见到母亲开心的时候了。

我和母亲有很深的感情,在母亲那里,我一生中都在感受着深沉的母爱。母亲一生中只打过我一次,还是五、六岁时吓唬我的。上初三时,大姐嫁到了长春,为了得到好一点的教育,我转到大姐家上学,第一次离开家,母亲很挂念,天天想儿子。八月节那天,我没能回家,母亲因为想我,把柴油当成豆油倒进了馅子里,因为家里太穷,母亲舍不得扔,结果过节全家吃的是拌了柴油的饺子;我在大姐家也整整流了一下午的眼泪。

上高中之后,有几次回家,返校走的时候,尽管什么东西也不用母亲拿,但母亲还是有好几次走着一直把我送到5里外的汽车站。

大学毕业成家后,我分配到离母亲很远的地方工作,每年能见到母亲也就一两次,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分开的时候总是依依不舍。父亲临终时劝母亲跟我在一起生活,我和爱人极力劝母亲到我这来。但是,做母亲的可能是哪个孩子困难就惦记哪个孩子,哥哥和弟弟原来都在长春做买卖,但是为了给父亲治病,哥哥辛辛苦苦挣下点钱全花光了,弟弟更是彻底破产,当时我虽然也欠下几千元债务,但是毕竟因为有工作,生活稳定一些,母亲跟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母亲为了帮衬弟弟,留在了老家。

那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我回家看母亲,进到院里,母亲在屋里听到我的声音,很快从屋里出来,当我第一眼看到母亲的时候,一生中最痛苦的眼泪流出来了――我实在没有想到,半年不见,母亲竟然衰老了十几岁,走路蹒跚着、要扶着墙、身子还颤颤巍巍了,脸色更是凄苦,目光是那样的忧郁,好像几十年没见到光明!从小到大,何曾见过我的母亲这等艰难、这等凄苦、这等孱弱呀!我的泪水泉涌!……尽管母亲反复解释说那几天是感冒了,而且刚刚睡醒才会走路不稳,但是,那一幕,至今想起来,仍然是泪流不止!

母亲后来被大哥接到长春住了,条件比我在农村要好,生活上不用担心了。再见到母亲的时候,容色也好多了,并且也胖了,我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母亲在大哥家,得到了哥嫂和侄女精心照顾了十几年,也是我对母亲生活最放心的十几年。即便是后来母亲得了心脏病,我也没有像在老家时那么担心。反而是母亲对我格外挂念了,那是因为我得了糖尿病,母亲是很担心这种病。

自从母亲到长春大哥家后,我去看母亲次数略多一些,有时还能小住几天,但是母亲再见到我的时候,却高兴不起来了。母亲看我的目光里总是带着忧郁。晚上我和母亲挤在一张床上,母亲担心我睡眠不好,总是等到我睡着之后才睡。母亲是睡不着,有好几次,我睁开眼睛时,都看见母亲俯在我的脸上,一直在看着我,时而禁不住地发出一两声长叹,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嗨,原以为你们几个,就你有工作,不用惦记呢,没想到你还得了这个病。我太叫母亲放心不下了!每次见母亲,我都要给母亲留点钱,母亲总是要百般推托一阵:你留着买药吧!每次和母亲分手的时候,最受不了母亲想送我,又不敢送我,想看我又不敢看我,而我也是想回头,又不敢回头那种场景,因为我和母亲谁都无法控制住眼泪,但是谁又都想把轻松的表情留给亲人。每次离开母亲后,我的心情都要沉重几天,侄女也偷偷地打电话告诉我说,奶奶这几天吃饭都少了!我和母亲一直在互相惦念中,希冀着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有好多次,我和爱人、孩子想把母亲接到我家来住,让母亲享受晚年幸福,让我满足尽儿女孝道的心愿,也让女儿感受到奶奶的亲情。可是,母亲的心脏病实在太严重了,几乎每年都要发作两次。一年春天,我爱人做手术,母亲来帮我照顾爱人和孩子,总算是住了一段时间。那也是我成家及父亲走了之后,过得最像儿子的日子。后来我又去接母亲,哥嫂都不敢让母亲走了,因为有一次母亲心脏病犯了,如果不是在长春,120救护车及时赶到,母亲那次就挺不过去了。从那以后,我也再也不敢接母亲了。最后一次见母亲是在夏天,我领着女儿,那时母亲精神非常好,身体也恢复了许多,能上公园锻炼,能上超市排队买菜,能做饭,能打牌,母亲没上过学,居然还能跟着侄女识字,会记当天买菜的帐了,而且烟也戒了,每一点改变都让我十分高兴,以为母亲身体还会更好!那次给母亲买半个西瓜,女儿要我给奶奶买件线衣,我说夏天了,奶奶不穿,没有买;留下一点钱,让母亲打麻将。我以为,照这样恢复,母亲身体还会越来越健康!

母亲那次看我的身体也没有大的问题,心里也不像几年前刚得病时那么担忧了。谁知,那一次见面,竟然成了我与母亲的最后一面,成为永别!

母亲是在半夜里上卫生间时突然走的,这次120到了也没有来得及,母亲留下了一滴泪,却没留下一句话。

母亲是带着一生的爱走的,她呵护儿女一生,临终他的儿子却没有在她的身边;母亲是带着一生的忧郁走的,她苦苦操了一生的心,临终却没有一个儿女让她放心;母亲是带着一生的遗憾走的,她在苦守着一生富裕梦想,临终却没有看到一个儿女摆脱贫困!

这就是母亲,倔强的性格铸就了她一名普通妇女最朴实、最勤劳的本色;这就是母亲,博大的胸怀铸就了她一生最伟大、最高尚的母爱。

父亲和母亲给了我一生的影响,从父亲那里,我继承了倔强的性格,事业上,只要认为是正确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决走下去,用父亲的话说,即使自己吃点亏,付出点代价又何妨!

从母亲那里,我继承了坚韧的性格,不管生活中,遇到多难的事都自己扛。用母亲的话说,天塌下来,自己顶!正是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影响,几十年来,无论遇到多难的事,我都没有退缩过;无论受过多大的苦,我都没有把它分担给别人。

十年过去了,母亲的离去,留给我永远的遗憾!对母亲的爱也一天没有减少。有时走在街上,看到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婶、阿姨,甚至大姐姐们,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羡慕和喜爱,更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看到她们健康,就像见到母亲健康;看到她们运动,就像见到母亲在运动;看到她们开心幸福,就像见到母亲开心幸福;看到她们有儿女陪伴,就像见到母亲有儿女伴!现在竟然看见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我都感觉到她们的伟大!无论是认识的,不认识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永远怀念母亲,愿母亲安息!

又是一年春草绿,我永远敬爱母亲,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清明节的回忆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逢清明,窗外雨丝如帘,我望着窗外,思绪万千。我的爷爷就在山上安息。

爷爷的墓地在半山腰中,从山脚上来,一路陡峭,攀至山腰却豁然平坦一片,周围树高林密,后面石壁笔直。站在山腰,极目远眺,群山交叠中,目光居然能看得很远。这里有清风吹拂,明月朗照,松涛阵阵,安静悠然,我不懂什么风水之说,但是我一直觉得爷爷安息的地方实在很美,很安静,就像爷爷生前和别人下象棋沉思一样。每次来这儿为爷爷扫墓,我会觉得自己仍然站在他老人家身旁,往事一幕一幕展现出来。

爷爷离开我们不久,他得的是不治之症,经常被疼痛折腾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只要我在他面前,他仍会露出慈祥的笑容,和我说长道短,如同阳光洒满我的全身。我读四年级时,很调皮捣蛋,免不了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一次,我因没有为完成做作业,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留在学校背书、听写,等我走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爷爷苍老的身影在夜色中出现,他一言不发,默默地牵着我的手回家。晚饭已经摆在桌子上,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我,立刻就扑向饭碗,没想到爷爷脸上没了温和慈祥的笑容,神情严肃地问我为什么被老师留下来。爷爷提起这事,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把手中的.筷子拍在饭桌上,大声对爷爷说:“什么老师!她再留我写作业,我就不读书了!”爷爷听到这儿,“唬”地一下站起来,拉住我的手,用力把我拖到院子里那棵小树前,他问我:“你是不是常看到我给这树浇水?”我有点害怕,呐呐地说:“是呀。”爷爷又问:“是不是也看到我给树剪枝丫?”“是……是……呀……”我的声音更轻了。爷爷拉着我回到屋里,一边咳嗽一边说:“浇水是为了让小树长大,剪枝是为了让小树长得笔直,不能成为子树,你想想,子树能做什么家具?”他好不容易喘口气接着说:“老师教你读书,就是给你浇水;批评你就是让你长成笔直的大树。你不想读书,难道愿意做棵子树?”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爷爷的话,也把我从昏昏沉沉中唤醒。子树?真的很难看,而且没有用处。我成为子树?那不行,绝对不行,我一定要长成爷爷说的那种成为顶梁柱的大树,真正的大树。

如今,我还是会常坐在树下,只是身旁没有了你的肩膀,但我学会了坚强。当我抬头时,不必再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来张望天空,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和在空中飘着的几朵浮云,每一朵都在不停地变换着姿态,好像在小心翼翼地望着我。

清明节的回忆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啊,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走近了。行人失魂落魄,被小雨勾起了忧伤,搅乱了心绪。但对我而言,这小雨,恰恰是一首欢快悠扬的乐曲,回荡在耳畔,久久不散。

走过弯曲的山道,我的目光扫过这片荒凉的大山,最终漫不经心地停留到那个老头的身上。他是我的爷爷,一个名义上是我亲戚的老头子罢了。我翻了个白眼,不愿再多看他,却只是望向窗外杂草罢了。

那老头的心很狭隘,狭隘到只能装下我幼小可爱的弟弟,却装不下他的大孙女。他能够为了弟弟徒步走半座山摘个葫芦,能够为了弟弟耐心地讲童话故事,能够为了弟弟献上自己所得的最好的东西,但他却冷冷淡淡地对我:逼迫我早上起床叠被子,逼迫我早起晨跑十五分钟,逼迫我去帮奶奶择菜洗菜。他从来没有重视过我,也没有给我过温暖。

不甘、不解、怨恨。

清明节,老头要带我去祭祖。下了小雨的道路泥泞不堪,一直荒无人烟的大山寂寞而又疯狂地生长,几乎没有地方下脚,脚边的藤蔓钩着我的裤脚,使我举步惟艰。我望着几乎看不到了的老头,心中不免烦闷。远远的在淅淅沥沥的雨幕中,老头似乎回头看了我一眼,又似乎刻意放缓了步子,用镰刀将周围的杂草砍倒,为我开出了一条道。心中的柔软被触碰,但我仍用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它。爷爷也为会我着想?只是一点小恩小惠,值不得什么。

经过一处陡峭的土坡时,爷爷停了下来,主动地弯下身子,拍了拍自己宽厚的背:“上来”。我有点吃惊于他的举动,于是用手指点了点自己:“我?”“是啊,这里除了你还有别人?”爷爷肯定的声音从底下传来,我踌躇了一下,最终还是伏上他的背。

他的背很宽大,很安心,有着淡淡的烟草味却不令人厌恶,我抿了抿嘴唇,终究将一直憋在心里的问题问出了口:“爷爷,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爷爷吃惊地转头看了我一眼,“我还觉得你对我很冷淡呢!”我鼓了鼓腮帮:“还不是因为你对我那么严格,对弟弟那么宽容!”爷爷勾了勾嘴角:“今天我们要祭拜的那位是我的爸爸,你的太祖父。曾经我也不明白为何我与他之间从未有过宽容和理解,每回都是他在逼迫我,我在怨恨他。但当我真正接过了族谱时,我才惊讶的发现,如若不是他那么逼迫我学这学那,我根本就不够资格去管理这么大的家族。”爷爷顿了顿,回头温柔的看了我一眼:“你是长孙啊,我们的家风就是长孙挑大梁,背负着家族的希望的那个人必须足够独立优秀。所以,这是你该承担的责任。而弟弟,他还很小,他现在的任务就是享受生活。而你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当然要学会独立,学会帮忙,学会承担责任了呀。”“那”“你是我的大孙女,也是我的心头肉。”爷爷微笑地打断了我的话,我总是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舒展开来。

安心、自在、兴奋。

在那个清明节,我解开了与爷爷的误会,也真正地成为了一个独立能干的,有责任感的大姑娘。

清明的小雨滴与我和爷爷的欢声笑语碰撞在一起,像滚落在玉盘的珠子一样,在我的心头奏响了一曲悠扬欢快的乐曲。

母亲清明回忆散文

母亲的娘家是个大家族,全村都一个姓,外公在村里面威望很高,族中的老老少少都很敬重他。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的外公就去世了,我只依稀记得他是一个瘦高个子的老头。至于外婆的模样,我是完全不知道,在我母亲刚十岁的时候,她就死了,丢下了一双年幼的女儿——我的母亲和小六岁的妹妹。过了不久,我的外公续弦,又生了五女一子。

母亲懂事很早,勤俭本分,待人和善,可是身体不太好。母亲身上所具有的美德极为重要,假如没有这样一位母亲,我们兄弟姐妹也许不会成为邻居眼中的优秀孩子。

母亲出嫁大概很早,我的大哥已经六十多岁了,而我的大侄女还长我两岁啊。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我是老幺。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是四十七岁,父亲四十九岁,两哥一姐已都结了婚。

我,给母亲带来了苦痛。得知自己又怀孕了,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羞愧。已为人婆婆的母亲与自己的儿媳妇同时怀孕,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多么难为情的事情。于是母亲瞒着父亲,一个人偷偷去了乡卫生院,恳求医生为她堕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无法实现母亲的心愿,也没有哪个医生敢为如此高龄的孕妇冒险,他们都劝母亲生下我这个老幺。无奈之下,母亲回到家里,晚饭后一个人悄悄地溜到老屋后的槐树下,顺着树干往上爬,爬到第一个树丫处再跳下来,她想用这种残忍的方式让自己流产。不知是我的生命力太强,还是母亲的悲悯感动了上苍,我居然奇迹般地保住了,母亲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父亲赶来,拉着母亲的手,只说了一句:“看来,这娃是咱家的'。”

老来得子,带来的不是喜悦,让这个本来就多子女少粮食的家庭担子更重了。其实父母最大的压力并不是经济和重体力劳动,而是我的长大。父母最大的担心就是如果有一天他们走了,而我却还没有长大,我该怎么办?于是我的长大就成了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他们盼着我长大是那样的急切。母亲常常对着父亲叨叨:“我要是能见着小儿子结婚了,就踏实了。”我结婚了。母亲又说:“要是能见到老幺有了孩子,就是死了,我也能闭上眼睛了。”我的儿子出生了。母亲又对着父亲叨叨:“要是能见着小孙子背上书包,我就真的能闭眼了。”父亲对她说:“你就盼吧。”母亲终究还是没能见到我的儿子上学,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突然走了,走的时候,嘴角露出隐隐的笑容,眼睛安祥地闭着。

自从我去了外地上大学,家里就只剩下父亲和母亲,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做饭,一口锅里的稀饭滋滋冒着白气,一口锅里的白菜弥漫着悠悠清香。他们两人面对面地坐在灶台旁,养了十年的竹节猫温顺地趴在脚边,生活是那样的安详宁静,充盈着烟火气息。父亲和母亲每天总是形影不离,尤其是母亲,对父亲的呵护就像是母亲对初生婴儿般。而父亲对母亲也是特别地依恋,仿佛母亲就是他的拐杖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哥哥姐姐们生活也很劳碌,父母也不想麻烦儿女,每次总是向他们报喜不报忧:“我们好着呢。”其实,那时父母都已宿疾缠身。我每次回去,母亲总是急切地问:“在家过夜不?”眼神中透着期盼。我躲闪着母亲的目光说:“吃过饭迟点走。”可刚吃了午饭,母亲就催促道:“快走吧,晚了不好跟车了。”于是我就出门,这时,母亲手里总是拿上几个草鸡蛋,边走边说:“这个带上,给小孙子吃,比城里买的有营养。”送了一程,我就让她回去,总听见她说:“再走走,不急。”就这样,一直到了我平时坐车的十字路口。刚要上车,母亲却突然说:“你等一下。”我站住,回头,却见母亲头也不回地走了,步履蹒跚,很急促。我不明白,次数多了,我不解,问父亲。父亲沉吟半晌说:“你妈那是迷信,天底下从来只有儿子送妈妈先走的,哪有妈妈送儿子先走的。”听了父亲的话,我转过头去,泪流满面。

母亲的离去对父亲的打击很大,他整天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一样,在家门口一坐就是半天。眼睛出神地望着母亲坟墓所在的方向,从他那浑浊干涩的眼睛中,似乎母亲就在不远的前方。

写到此处,我的心很痛,只好搁下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清明节的回忆清明节的作文

又逢清明节,记得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关于清明节的回忆还有很多,这些记忆将陪伴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回忆作文

去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驱车去万佛公墓扫墓,那里安睡着最疼爱我的太姑姥。

我的太姑姥是个慈祥的老人,从我记事儿的时候起,她就已经八十多岁了,她一生没有子女,一个人孤独的生活,每逢节假日,妈妈总会带我去看望她。每当看望她时,她脸上总会挂着微笑,使我感到格外亲切,每次,她还会送我一些小礼物,耐心的教我做一些事情。

令我记忆忧新的是教我划火柴,那时,我还没上学,胆子非常的小,但太姑姥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拿来一盒火柴和一个铁盆儿,太姑姥先划了一根儿,火苗出现了,我吓得躲得远远的。这时,太姑姥递给我一根儿火柴,让我试着划一下,“来,不要怕,你试试”。太姑姥轻轻的对我说。但我仍然很害怕,双手藏在背后,紧紧的贴在墙角儿。这时,太姑姥又划了一根儿火柴,亲切的对我说:“来,不要怕,你看多神奇的火焰,这火苗能煮饭,能取暖,能照明,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当火柴快燃尽的时候,太姑姥把火柴扔到铁盆里,接着把我拉过去,把一根儿火柴递到我的手里,这时,我的恐惧感被神奇的火焰赶走了,我轻轻的划了一下,火苗没出现,太姑姥说:“用点儿力气。”于是我又划了一下,火苗出现了,我赶快把它扔到盆里,“你要让它多燃一会儿,不会烧到你的手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用处。”太姑姥对我说。于是,我又划了一根儿火柴,这次我不再害怕了,因为太姑姥的大手握住了我的小手,这时,火柴充分的燃尽了,接着,我又自己划了第三根儿,第四根儿,就这样,我学会了划火柴。

后来,太姑姥又教了我很多小常识。妈妈告诉我,太姑姥年轻时是一个小学老师,教了四十多年的书,她的学生分布在世界各地,每年太姑姥生日时,她的学生们都会从世界各地赶来,为她庆祝生日,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

太姑姥96岁那年因骨折住院了,我去看望她时,她还亲切的对我说,等她好了,出院后跟我一起去散步,没想到她这一住院,就在也没出来,因肺部感染在医院去世了,当我听到这一消息时,我忍不住哭起来,就像失去了一个知心朋友。

如今,我又站到了太姑姥的墓前,遗像上的她仿佛对我微笑,好象一直陪伴在我身旁,看着我慢慢长大。

清明的回忆作文

很久很久以前,据说齐国公子重耳为了争抢王位,半路中了一支冷箭,迟到了半步,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流亡生活。

一个冬天,天寒地冻,部队里的粮草已经用尽,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公子重耳也已饿得差点虚脱。正在他昏迷的时候,介子推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碗热乎乎的肉汤,公子重耳迷迷糊糊中闻到肉汤那诱人的'香味,他大口大口地喝完肉汤,这才保住了性命。后来,人们才发现,那碗肉汤竟然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给重耳熬制的。

后来经过重耳的努力,他终于登上了王位。于是对跟随他忠心耿耿的大臣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没有辩解,而是默默地背起了老母,从此隐居深山。过了很久,齐王终于想起了介子推,就派人请他出山,可他死活不肯。齐王只好放火烧山,想逼他下山,可介子推和老母抱着柳树活活地烧死了。

齐王悲痛欲绝,便下令把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节。从此,每年清明节便成了人们扫墓、祭奠祖宗的日子。

清明节回忆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到清明,人们总会对逝去的亲人寄托思念,我也一样。为此,我第一次提笔给您写信,虽然,我知道您永远不会收到,但我还是将我对您的思念表达于纸上。

您去世得早,但尽管您的背影在我的记忆里渐渐模糊,我还是永远不忘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患着病为我早起买早餐;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时却将遥控器给我;吃饭时总是不忘给我夹菜……还有许多许多为我好的时刻,我将它们永久地保存在我的“时光册”里。对您想说的话像衣架上的衣服,我一件件取下“试穿”都没有合我心意的,一件都没有,以至于知道您走的那一刻我都没来得及说。但其实,那句话只需要三个字就能概括——我爱您。

就在您去世的半年前,是一个寒假。那天,我就在您家住,天气冷得很,屋顶上已是结了一根根冰棱,我早早地醒来,却发现您不见了,只有奶奶正坐在客厅里编织帽子,我问奶奶:“爷爷呢?”“他呀,自然是去给你买早饭了。

谁让你是我们的乖孙子呢?”奶奶回答道。您回来时,我看到您手上的东西可不止早点,还有糖,一种我最爱的“菜糖”,有可乐、青菜等造型,味道也各不相同,还会送塑料小刀或小叉子。“呐,你最爱的糖,我看到路边有卖就买了。”那时的我还小,没说声谢谢就拿走糖和早点。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恨自己。那些小刀叉我都收集了起来,而您,却再也看不见了。

如今,我已快要上初中了,但是,您却无法知道了。千言万语,也都道不尽我对您的思念。望着您的墓碑,不禁感慨人生为什么会有这生与死的界限!不,也许,您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天天快乐!

清明的回忆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说得真对!清明节好像有个规律似得,凡一到清明节就会下线起雨来。这不,清明节又到了,又下起了小雨,可是雨水却挡不住我们去扫墓的热情。

我们提着酒菜、佛经、元宝还有香去爷爷坟前扫墓。

我们先把酒菜摆上,虽然菜系很单调,但也算得上是美味佳肴了。接着,我们把香和蜡烛拿了出来,插在地上,只要是爷爷的亲人都要上前拜一拜。听奶奶说:“我们虽然看不见爷爷,但爷爷却看得见我们,而且还会保佑我们一生平安、身体健康!”于是,我来到爷爷坟前,诚恳的给爷爷拜了三拜。然后要烧元宝和佛经了,我们先烧佛经,旺盛的火焰烧了起来,然后烧元宝,一只只金元宝和银元宝挥洒下去,大家心里都在想:“爷爷,这是我们给您烧的.钱!”慢慢地金元宝和银元宝都化成了灰尘。这时,扫墓基本上就要结束了,可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放鞭炮,我把鞭炮放在地上,有打火机点燃,爆竹在空中“炸开了花”,变成了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另一种白色的烟雾之中。

扫墓结束了,我们上了汽车,越开越远,消失在了“爷爷”的眼前!

文档为doc格式。

清明节回忆亲情作文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碎碎点点的小花早已冒出来;门口那几棵万年青的枯树枝上,也冒出了嫩绿的叶子;鸟儿在几棵树间蹦来蹦去,歌颂着生活的美好……这一切的现象,是告诉我四月来了吗?是的,四月在几场春雨中来了。伴随着四月,清明节也来临了,它带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到来了。

现代化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清明节扫墓祭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有网上扫墓,陵园扫墓和最传统的下乡扫墓。我家选择的是下乡扫墓,因为这中间可以到乡下去散散心,亲身给老祖宗上香祭奠。

4月3日,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这一天,我和妹妹跟随爸爸叔叔爷爷几人,一起坐上了会老家潘集的汽车。

我们的汽车是从大桥出发到潘集的。汽车行驶得很快,但离老家潘集还有一段路程。车窗外,一排排高大挺秀的树影不停闪过,它们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蜿蜒的公路。汽车开的慢了些,我边教妹妹唱着歌,边向车窗外看着风景。

乡下划界清晰的农田,绿油油的一大片田总会有那么一两片田上种着金灿灿的油菜花。油菜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是谁都忘不了的。金黄的油菜花算是四月里最具特点的花。

农田旁还有湖,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干净的镜子,微风一吹,湖面就会泛起涟漪,一圈圈波纹在湖面上荡漾开来。湖口泊着几艘农家渔船,湖的四周被农田包围着。

一路上,乡下农屋是常见的一道“风景线”。农屋不再是用土砖砌成的,而是整洁漂亮的乡下小别墅,别墅却仍不失小屋原来的那种纯朴和独特美。

每家农屋的院子里都会看见几棵桃树、梨树。桃树上的桃花和梨树上的梨花全开了,正是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桃花是水红色的,梨花则是米白色。桃花象征幸运,梨花象征纯洁。它们各有各的美。领略了一路的风景后,我们下了车。踏上了曲折的小土路。沿着土路走了一会路,便要上山坡了,我和妹妹小心翼翼爬上山坡。穿过几片麦田后,就看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墓碑。

我们这个家族姓杨,我和妹妹如今是这个家族的重孙。从老爷爷那一代到我们这一代,中间已过了四代的变迁。

我了解到,杨姓的起源有四个,其中一个是因功赐姓,隋代杨义臣之父为国捐躯。当时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年幼,养于宫中。长大后,杨义臣伴随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编制属籍,为皇从孙。”

杨氏家族中出过许多大人物,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隋朝时代的杨坚皇帝……要说杨氏家族的大人物一一列出,那可真不少。

该祭奠了,我和妹妹给老爷爷老奶奶上了三炷香,然后把买来的冥币和黄纸点燃,烧给九泉之下的老爷爷老奶奶。爷爷让我和妹妹向老爷爷老奶奶的碑前鞠躬,我和妹妹鞠了三个躬,让太公太婆保佑我俩学习优秀,考个好大学。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下着细细毛雨,不时阵阵凉风吹过。大人们把鞭炮放了后,就下坡了,结束了扫墓活动。

我们又坐上了回城的车,我在车上回忆着杨氏家族的历史和杨姓起始,心里缅怀着故去的亲人。

清明的回忆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一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是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是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

每逢清明,我心头就会涌出一种奇怪的感觉。望着绵延无际朦胧的天空,我好像看到了您的脸,您仍然在远处注视着我吗?我仿佛明白了这种感觉。

小时候,您总是用宽厚温暖的手牵着我,带我去玩耍,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有您在身边,我是无比的幸福与安心,您总是宠着我,看着我的笑脸,您就会高兴。可就是这样温柔的您,永远的离开了我。爷爷,您再也不会回来了,对么?爷爷,我真的很爱您。

夏夜,伴着清风明月,我总是搬着一个木板凳,来到院子里乘凉,听蟋蟀的鸣叫,看明月朗朗,闻花草泥土的芬芳,这是我最爱的事。而爷爷您,总会给我带一碟点心,摇着蒲扇,轻轻坐到我旁边。我一边吃点心,一边求您给我讲故事。您总是微笑着,摸摸我的头。从您嘴里幽幽的一字一句,组成了一个个神秘又有趣的故事。我趴在您身上,静静地听着,然后沉沉进入梦乡,再度醒来,我已经在自己的床上,我知道是您把我带回来的,您总是那么温柔,只可惜我再也听不到您所讲的故事了。

那时的我不明白爱是什么,只知道,我很喜欢听爷爷讲故事,喜欢爷爷带来的点心,喜欢爷爷给我摇蒲扇,喜欢趴在爷爷身上,喜欢爷爷在我身边。现在我才明白,我是爱您的,您很爱我,我也很爱您,我其实已经离不开您了,可是我没办法挽留。爷爷!我爱您!我想您!抑制不住的悲伤化为泪水,在脸上流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