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会计毕业论文(优秀17篇)

时间:2023-12-15 12:37:29 作者:字海

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的重要标志,它需要经过系统的撰写和论证,体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毕业论文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建议和启发。

会计毕业论文案例分析专科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企业管理;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这个可以有。

我们杂志社发文章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1.你发文章过来。

2.我们编辑审核。(1-2工作日)。

3.通知您审核通过(发电子扫描用稿通知)。

4.您支付版面费。

5.为您出刊。

6.为您邮寄样刊和书面用稿通知。(3-5天收到)。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先给您邮寄书面用稿通知。

范文太多了。一篇两篇也贴不下。

这里全是会计类的。

关于如何写好毕业论文:

起草初稿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参考资料:浅谈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企业管理;应用。

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

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不仅要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并具。

三、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四、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盛菊挑,试论企业成本管理[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2]李百兴,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程序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

摘要:初级会计学是普通中、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随着职业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初级会计学作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教学模式也逐步由传统教学型向教学实践型转变。

关键词:理论操作实践。

初级会计学是在会计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讲述会计业务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职业院校选用的教材内容基本以簿记技术为主,通过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职校生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有关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等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二是以借贷记账法为核心的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三是会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特点。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与普通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体现鲜明的职教特点。

1.目标明确。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实践型和技能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专业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初级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明确、符合实际需要的会计教学目标,即立足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习的需要,体现职业院校培养会计人才的特点,注重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内容新颖。

一方面由于职校生在校学习二到三年就进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短、平、快”。另一方面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会计制度改革,从理论到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务操作中的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使会计处理变得更加灵活,会计选择的空间更大。这些都决定了在教授初级会计学时不仅要讲授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也要紧紧围绕我国会计改革现状,讲授财政部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第一时间进入角色、投入工作,从而有效地缩短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

3.结构合理。

职业院校的初级会计学必须从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出发。以会计要素核算为例,该章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可以与第一章会计对象理论和中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这样既能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也易于职校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学练结合,这样能够更客观地检验学习效果。

二、初级会计学的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以笔者学院为例,虽然学院是以冶金为骨干专业的职业院校,但院领导一直十分重视会计专业建设,不断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要完善本院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生的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构建了以初级会计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团队,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1.理论与实践脱节。

初级会计学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学生也许学会了书本上的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遇到会计工作中的实际业务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

2.教学方法落后。

许多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是“填鸭式”满堂灌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在这种方法下,课程结束时,学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的总体认识。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也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课堂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师资队伍建设不给力。

笔者学院讲授初级会计学的教师都是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中青年教师,他们都是大学一毕业就分配进学校的。他们的工作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也造成了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同时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加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继续教育,但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仍然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三、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改革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任何教学都需要教师来组织。教学目标和课程等设置得再好,也要靠教师来完成;新的教学方法再好,也要教师来运用。教学的改革不包括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不实际的。要搞好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一方面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继续再教育,不断“充电”,学习会计新理论、新制度;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深入会计工作的一线,真正做到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会计工作实践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应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等方式,获取新的知识,从而达到锻炼实际会计操作能力的目的。同时针对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现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账务处理程序这一章节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由学生自己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分析影响账务处理程序选择的因素,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预定的项目;讲授会计错账更正方法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先进行操作示范,并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之后教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最后总结要点;讲授通用记账凭证时,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制单员、出纳员、审核员、记账员和会计主管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作用、责任,从而全面认识记账凭证。

3.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是一个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职业,同时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很高,这和现在几乎是纯知识性的教学存在很大矛盾。为此教师在讲授初级会计学课程时,可以安排4~5周的时间进行实训学习。教学教师也完全可以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中指导部分章节的完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通过实物沙盘的直观模拟,基本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的各个环节。此外,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模式,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企业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与企业财务实际操作需求的“无缝对接”。

总之,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必须始终以企业、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全面培养职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我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心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并最终上升为一种政治化的程序,体现为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产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所以,只要存在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差别,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倾向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就必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不同所有制和部门的企业之间由于各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给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贷款分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均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及时认识到:会计改革已成必然,只有使会计管理体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1979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81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6年财政部提出了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设想。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会计工作座谈会拟定我国会计改革纲要,在正式发布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制度”。1991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1992年11月,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第一项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

1992年11月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之后,1993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97年6月4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出现制度空当,我国在发布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不断地制定、修改会计制度,2000年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而形成了国际上少有的“准则”和“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经济和会计的发展,与后来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不一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06年以来)。

2005年6月2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试行。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思考。

1环境变化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基础http:///wenzi/。

与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事件处理模式”,但是当今风靡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却采用“通用原则引导模式”来为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我国第一个具体准则的颁布是为了应付“琼民源事件”引发的会计问题,后来发布的十几项准则是为了应对国有企业上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以及能够缓解实务界要求准则制定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压力,这种模式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采纳(杜莉,2006)”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已经趋同的会计准则之后,应该考虑制定概念框架,同时可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技术标准”部分以及整个会计理论体系。

3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

当旧会计准则对某利益集团不利时,该利益集团就惠推动会计准则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会计准则就指日可待,当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已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为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专业性的民间团体都在考量由自己来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与效益。社会最终选择谁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政府)博弈的结果。具体到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选择上,数十年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以及目前较强的政府职能作用和相对较弱的会计职业界,形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主体模式。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自从198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过渡性阶段,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的特色。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有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

3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葛家澍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06。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07(20)。

[4]李作畅。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5]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08(6)。

[6]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7]纪金莲。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8,(12)。

[8]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08(27)。

[9]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

: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者如何接受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效应。

管理会计,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管理者将贴现法的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进行演算权衡,决定企业将来的发展。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对各级政府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管理者运用变动成本法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其中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使总成本)变化的成本。如果管理者真正地发挥基本职工的积极性,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特别重视固定成本的控制,在获取收入后,必须首先弥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再考虑固定成本的补偿,此是管理者人性化、持续性的管理理念。

(一)国家政府的法规制度的引导是影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应用的主要原因。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管理会计没有审计的鉴证、证明,没有证监会等的监督,国家各个部门没有规定,是可进行也可不进行的内容,管理者对其重视程度自然降低甚至忽略。

(二)房地产交易改变管理者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影响可持续发展。

近十几年房地产建设速度奇迹般的发展,价格急剧上升,占地拆迁使人们一夜巨富,净现值吸引着人们,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土地的未来意义及终值意义被忽略或者无可奈何。各种媒体报道购买房屋分期付款的人们对此的质疑和看法很少,似乎购买者均认可合同签署的月供金额。这是在利用人们对货币时间价值认识不足而愚弄人们,因此影响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正确理解、应用。

小论文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通常长于这个年限。假若利润率为10%,之间没有通货膨胀及风险变化,则50年后的1元值现在0.0085元。人们可能不清楚这具体数字,但明白将来的钱越来越不如现在的钱,于是人们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企业家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私利和家人积蓄财富,特别是个别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及治理层利用国家资产,也就是纳税人的义务堂而皇之争取个人财富最大化,破坏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及公务员首先接受管理会计观念的渗透。

一国政府既有政治职能又有经济职能。政府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工作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影响重大。因此,无论政府政策方针制定者、决策者及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系统学习理解管理会计知识。官员及公务员不仅确实行使政府公务的职责,同时必须明白政府的支出,特别是他们的报酬多数属于固定成本,需精打细算、合理预算,节省纳税人的所尽的义务,将自己的工作量视同业务量,付出多些,索取少些,形成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政府要求管理者接受并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及理念。

各级政府在理解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和含义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提醒管理者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市场经济现象,提醒企业管理者注意变动成本的潜在作用,引导如富士康一样的企业管理者切实关注雇员、一线劳动者的心理感应。在失业、就业成突出问题的当今市场经济中,用机器人替代活人,似乎是一个创新、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制造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提醒管理者们,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高层,不要贪心,不要形成暗中逆流,影响社会和谐。

总之,大专以上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应当接受或进修过管理会计的课程,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应当知道,在工作中应当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并影响周边人员。会计人员运用管理会计理念随时、及时、适时地向相关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起到参谋的作用。高层管理者必须尊重并接受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2]王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9.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

:我国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这一规则是由国家财政部修订并颁布的,旨在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并对其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新会计制度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效率,本文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被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必然。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其中财务管理工作被视为重中之重,它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推行了新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是会计核算方面,还是预算制定等方面,都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对我过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颁布的会计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制度、会计制度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放弃原有的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等预算办法,使用新会计制度提出的核算收支、定额定项补助、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等管理办法,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新会计制度管理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将更为广泛,主要包括资金管控、收入与支出管理、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等内容。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与本单位的日常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的有效保障。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所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内容。财务管理通过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有效控制,就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财务管理对于单位货币资金或资产毁损、挪用的风险能够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单位解决一些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这一层面保障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与安全性。

3.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财务管理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进行监督和控制时,在客观上也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水平,强化了对外服务的基础条件,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1.在新旧会计制度没有做到缜密的衔接。

在推行旧会计制度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都比较混乱,随心所欲的设置一些账目,致使许多财务账目不够规范,在账务处理方面精确性较低。当国家开始推行新会计制度时,原有旧账目就无法进行精准处理,而且在新旧会计制度的过渡过程中冲突颇多,加之原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不充足,使得一些单位没有切实的落实新财务制度,阻碍了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2.单位内部的财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在现实中由于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欠缺新型的财务知识,对新的财务管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坚决的制止一些财务不规范操作,很容易诱发多种财政违规使用问题。同时,国家财政资金对于行政事业编制的单位扶持力度较大,如果单位一把手对于资金的监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财务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欠缺,不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使得单位财务管理活动陷入了被动、僵化的境地。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期间,缺乏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不能从整体性和大局性来进行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的精确度低,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久而久之,影响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效率,而且还有可能带来预算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的管理上缺乏最基本的严谨,许多单位都不能严格执行预算,资金挪用、超支使用甚至财政资金被闲置现象不断涌现,归纳来说主要原因是对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资产的清算和盘点不及时并且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资产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堪忧。例如,政府采购预算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的一部分,存在预算编制不细化,准确定低,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1.改变会计记账方式,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资金信息导向,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的完善旧会计制度下的记账方法,以顺应新会计制度的潮流,强调本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明确单位内部会计的具体职责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稳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有效率。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依赖全体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即财务人员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针对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相对缺乏的情况,单位要大胆引进优秀的财管从业人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对全体财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优秀财务学科带头人讲解新会计制度的基本常识和应用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让本单位的财务人员熟练和科学的领悟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应用实例。作为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财务人员之间交流学习与借鉴,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先进观念和优化意识,并切实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单位还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竞争,选拔优秀的业务骨干参与财务管理,激励财务人员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培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通过为提供培训和平等的竞争机会,促使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3.持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新会计制度要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就要严格依照《会计法》的相关的规定,在单位内部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深刻理解其重要意义;不断深化财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最新认识,在新会计制度下遵循新的管理理念,有意识地淡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单位的财政、审计等部门也要将履行自身职能,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在统一明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促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发展的方向;对资金开支的结构及财务资金的实际用途细致分析判断,依据《会计法》的相关法律规范对账目不够具体不够明确等现象,予以必要的惩罚。以实际行动维护尊严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4.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正规化资产管理。

财务资金的监管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传统会计制度管理模式中,资金被大量挪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因此,科学的监控资金流向,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强化资金的专款专用。合理区分专项划拨的资金与日常开支资金,避免产生资金被挤或占被挪用的问题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估,从基础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5.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和控制。

单位的预算管理控制是构成行政部门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工作的目标及会计核算基础上,都突出显示财政预算管控的需求。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财务的预算体系更加完善与透明,实施跨年度平衡机制,增强了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了预算支出的约束力。当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和推进下,可将基本建设的费用支出列入单位一体化的财务大账账目中,经过系统的核算,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也给财政的监督和审计提供便利条件,使得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无非是管理开支等方面,而完善单位财务开支管理,主要依靠的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单位自身的财务制度。想要切实地做好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工作,就要做到有法可依。

财务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但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要善于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新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完美契合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电大会计学的毕业论文【】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财务会计创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中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我国企业偷逃增值税现象的思考。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议cpa诚信危机中外个人所得税的比较与启示。

从中国家电业的现状谈我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浅谈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论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舞弊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

试论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

企业并购、整合理论在青岛啤酒的实践。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赊销政策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探析。

关于佛山陶瓷行业在反倾销问题的思考。

品牌国际化——中国建陶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案例分析——以佛山tf公司为例。

新时期新方式——浅谈博客营销。

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改革措施浅议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

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角度看管理培训生的投资成本。

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谈在小规模企业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浅谈农村税费改革。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探讨。

成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关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公司控制权市场及法律机制浅析。

略析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财务会计的影响。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论无形资产评估。

关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思考。

农村土地征用赔偿问题的经济分析——基于顺德的实地调查审计风险:成因与控制。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会计处理战略存货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证研究。

紧扣企业核心能力,推行企业多元化战略浅析人力资源会计。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外购商誉会计论。

我国税务会计有关问题研究我国税务筹划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审计的独立性及影响其的几个因素审计风险刍议。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摘要:我国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这一规则是由国家财政部修订并颁布的,旨在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并对其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新会计制度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效率,本文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被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必然。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其中财务管理工作被视为重中之重,它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推行了新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是会计核算方面,还是预算制定等方面,都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对我过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意义。

新颁布的会计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制度、会计制度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放弃原有的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等预算办法,使用新会计制度提出的核算收支、定额定项补助、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等管理办法,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新会计制度管理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将更为广泛,主要包括资金管控、收入与支出管理、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等内容。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与本单位的日常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的有效保障。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所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内容。财务管理通过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有效控制,就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财务管理对于单位货币资金或资产毁损、挪用的风险能够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单位解决一些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这一层面保障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与安全性。

3.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财务管理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进行监督和控制时,在客观上也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水平,强化了对外服务的基础条件,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新旧会计制度没有做到缜密的衔接。

在推行旧会计制度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都比较混乱,随心所欲的设置一些账目,致使许多财务账目不够规范,在账务处理方面精确性较低。当国家开始推行新会计制度时,原有旧账目就无法进行精准处理,而且在新旧会计制度的过渡过程中冲突颇多,加之原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不充足,使得一些单位没有切实的落实新财务制度,阻碍了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2.单位内部的财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在现实中由于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欠缺新型的财务知识,对新的财务管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坚决的制止一些财务不规范操作,很容易诱发多种财政违规使用问题。同时,国家财政资金对于行政事业编制的单位扶持力度较大,如果单位一把手对于资金的监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财务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欠缺,不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使得单位财务管理活动陷入了被动、僵化的境地。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期间,缺乏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不能从整体性和大局性来进行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的`精确度低,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久而久之,影响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效率,而且还有可能带来预算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的管理上缺乏最基本的严谨,许多单位都不能严格执行预算,资金挪用、超支使用甚至财政资金被闲置现象不断涌现,归纳来说主要原因是对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资产的清算和盘点不及时并且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资产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堪忧。例如,政府采购预算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的一部分,存在预算编制不细化,准确定低,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推行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变会计记账方式,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资金信息导向,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的完善旧会计制度下的记账方法,以顺应新会计制度的潮流,强调本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明确单位内部会计的具体职责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稳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有效率。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依赖全体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即财务人员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针对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相对缺乏的情况,单位要大胆引进优秀的财管从业人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对全体财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优秀财务学科带头人讲解新会计制度的基本常识和应用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让本单位的财务人员熟练和科学的领悟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应用实例。作为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财务人员之间交流学习与借鉴,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先进观念和优化意识,并切实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单位还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竞争,选拔优秀的业务骨干参与财务管理,激励财务人员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培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通过为提供培训和平等的竞争机会,促使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3.持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新会计制度要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就要严格依照《会计法》的相关的规定,在单位内部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深刻理解其重要意义;不断深化财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最新认识,在新会计制度下遵循新的管理理念,有意识地淡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单位的财政、审计等部门也要将履行自身职能,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在统一明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促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发展的方向;对资金开支的结构及财务资金的实际用途细致分析判断,依据《会计法》的相关法律规范对账目不够具体不够明确等现象,予以必要的惩罚。以实际行动维护尊严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4.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正规化资产管理。

财务资金的监管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传统会计制度管理模式中,资金被大量挪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因此,科学的监控资金流向,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强化资金的专款专用。合理区分专项划拨的资金与日常开支资金,避免产生资金被挤或占被挪用的问题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估,从基础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5.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和控制。

单位的预算管理控制是构成行政部门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工作的目标及会计核算基础上,都突出显示财政预算管控的需求。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财务的预算体系更加完善与透明,实施跨年度平衡机制,增强了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了预算支出的约束力。当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和推进下,可将基本建设的费用支出列入单位一体化的财务大账账目中,经过系统的核算,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也给财政的监督和审计提供便利条件,使得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无非是管理开支等方面,而完善单位财务开支管理,主要依靠的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单位自身的财务制度。想要切实地做好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工作,就要做到有法可依。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但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要善于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新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完美契合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电大会计毕业论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我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心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并最终上升为一种政治化的程序,体现为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产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所以,只要存在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差别,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倾向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就必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不同所有制和部门的企业之间由于各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给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贷款分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均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及时认识到:会计改革已成必然,只有使会计管理体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1979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81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6年财政部提出了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设想。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会计工作座谈会拟定我国会计改革纲要,在正式发布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制度”。1991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1992年11月,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第一项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

1992年11月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之后,1993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97年6月4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出现制度空当,我国在发布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不断地制定、修改会计制度,2000年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而形成了国际上少有的“准则”和“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经济和会计的发展,与后来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不一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06年以来)。

2005年6月2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试行。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思考。

1环境变化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基础http:///wenzi/。

与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事件处理模式”,但是当今风靡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却采用“通用原则引导模式”来为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我国第一个具体准则的颁布是为了应付“琼民源事件”引发的会计问题,后来发布的十几项准则是为了应对国有企业上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以及能够缓解实务界要求准则制定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压力,这种模式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采纳(杜莉,2006)”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已经趋同的会计准则之后,应该考虑制定概念框架,同时可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技术标准”部分以及整个会计理论体系。

3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

当旧会计准则对某利益集团不利时,该利益集团就惠推动会计准则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会计准则就指日可待,当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已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为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专业性的民间团体都在考量由自己来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与效益。社会最终选择谁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政府)博弈的结果。具体到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选择上,数十年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以及目前较强的政府职能作用和相对较弱的会计职业界,形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主体模式。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自从198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过渡性阶段,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的特色。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有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

3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葛家澍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06。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07(20)。

[4]李作畅。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5]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08(6)。

[6]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7]纪金莲。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8,(12)。

[8]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08(27)。

[9]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摘要:自19xx年中央电大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与管理便成为教学难点。如何化解这一问题,本文就自己近十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情况,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地位及在完成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一)从培养规格上看其必要性。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完成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有机成份。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培养目标及规格中要求:“……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毕业论文工作正是完成科研/写作和检索资料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不做好这项工作就无法实现培养目标及规格。

(二)从学员实际需要看其必要性。电大学员专科所学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提高其实际工作、学习以及科研能力。只有经历了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学员才能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功用和特征,正确运用这一科研文体,反映研究成果,传播学术信息。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撰写学术论文,记录科研成果的意义主要就体现在知识积累和学术交流两个方面;从论文作者个人的角度来看,通过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将学术成果公诸于世,研究者个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才能使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三)从提升电大教育的品牌角度看其必要性。从我们周围看,目前获取本科学历的渠道和途径很多。就论文来看,与其它高校相比,要求是高了些。这是树立电大质量意识的体现,是提升电大教育品牌的必然要求。

二、论文指导与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主观认识方面。如前所述,与其它高校相比,我们的要求过高过严,在教师层面也感觉过于苛刻,有抱怨情绪,给论文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学生层面,认识程度更是不够,在求易避难情绪驱使下,觉得好象是学校在为难他们,很不乐意。

(二)客观方面。就县级教学点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员工学矛盾突出,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论文撰写工作上来;二是一部分学员专科不是本科所学专业,在专业修养方面欠缺较大,尽管本科理论阶段学了一些课程,但从专业素养方面来说,仍显不足;三是资料的搜集渠道不多,给资料的搜集带来诸多不便;四是指导教师难聘,特别是外聘教师,不好管理,对我们的教学要求的理解有偏差,指导行为上不一致,把握不住要害。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在领导层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电大关于论文工作的有关精神,从培养目标层面和提升电大品牌的角度看待论文工作;积极与省、市电大主管教师沟通,寻求帮助与指导;利用网络查阅普通高校对论文工作的信息,借鉴有益的作法,移植在我们的论文工作中来,形成自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将这些思路和模式传达到教师中去,使大家形成共识,渗透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外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为论文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向学员进行灌输。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即开展这项工作。在入学教育中,将三年的学习过程和要达到的培养目标给学生讲清楚,使每个学员都知道要做毕业论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关注论文撰写工作,注意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为论文撰写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二)加强平时教学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大量知识的储备和积淀。因此,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求主要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让有兴趣的学员积极思考、研究,为日后论文的选题打底。引导学员关注现实问题,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不迷信,不盲从,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做法和程序。

1.发放任务书。对于作论文的班级,开学第一次面授课即进行集中辅导,同时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时间安排,指导老师联系方式,指导老师简介等信息发给学生,人手一册,使其明晰工作任务,合理安排时间,按任务书的程序进行。

2.学员选定题目后,由指导老师将所指导学生的题目统一送指导小组进行审定,严把选题关。待论文提纲出来后召集所有指导教师开会,集体审核以免出现雷同现象。

3.初稿完成后,召集指导教师会议,通报情况,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4.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将论文正稿、指导记录表送学校论文指导与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电子稿发往学校公用信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逐篇进行审阅,若出现不合格的,责令其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严格要求与关爱学生相结合。

1.在集中辅导时,要求学员和指导教师必须参加,使指导教师和学员都知道各自面对的任务和工作目标、时间安排,各个过程环环相扣,人人服从大局,强化过程管理。同时将论文要求的全文放在网上,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学校安排专人对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和指导,使整体工作按部就班进行。

2.在执行标准时,无论是谁,坚决按论文标准执行,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底线不动摇。

3.对于那些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和有抄袭现象的学生,要求指导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认真修改或重写,不能与学生发生对抗情绪。

4.将论文写作情况及时在网上通报,对共性问题发布指导信息,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

5.对指导教师的职责、权利和报酬,指导之始就明确,报酬与效果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参考文献。

[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开放教育专业规则(2011.1).

[2]任鹰.中文学科论文写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7).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摘要: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者如何接受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管理会计,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

一、管理者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管理者将贴现法的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进行演算权衡,决定企业将来的发展。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对各级政府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管理者运用变动成本法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其中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使总成本)变化的成本。如果管理者真正地发挥基本职工的积极性,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特别重视固定成本的控制,在获取收入后,必须首先弥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再考虑固定成本的补偿,此是管理者人性化、持续性的管理理念。

二、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

(一)国家政府的法规制度的引导是影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应用的主要原因。

自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管理会计没有审计的鉴证、证明,没有证监会等的监督,国家各个部门没有规定,是可进行也可不进行的内容,管理者对其重视程度自然降低甚至忽略。

(二)房地产交易改变管理者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影响可持续发展。

近十几年房地产建设速度奇迹般的发展,价格急剧上升,占地拆迁使人们一夜巨富,净现值吸引着人们,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土地的未来意义及终值意义被忽略或者无可奈何。各种媒体报道购买房屋分期付款的人们对此的质疑和看法很少,似乎购买者均认可合同签署的月供金额。这是在利用人们对货币时间价值认识不足而愚弄人们,因此影响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正确理解、应用。

小论文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通常长于这个年限。假若利润率为10%,之间没有通货膨胀及风险变化,则50年后的1元值现在0.0085元。人们可能不清楚这具体数字,但明白将来的钱越来越不如现在的钱,于是人们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企业家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私利和家人积蓄财富,特别是个别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及治理层利用国家资产,也就是纳税人的义务堂而皇之争取个人财富最大化,破坏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进行管理的设想。

(一)政府及公务员首先接受管理会计观念的渗透。

一国政府既有政治职能又有经济职能。政府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工作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影响重大。因此,无论政府政策方针制定者、决策者及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系统学习理解管理会计知识。官员及公务员不仅确实行使政府公务的职责,同时必须明白政府的支出,特别是他们的报酬多数属于固定成本,需精打细算、合理预算,节省纳税人的所尽的义务,将自己的工作量视同业务量,付出多些,索取少些,形成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政府要求管理者接受并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及理念。

各级政府在理解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和含义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提醒管理者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市场经济现象,提醒企业管理者注意变动成本的潜在作用,引导如富士康一样的企业管理者切实关注雇员、一线劳动者的心理感应。在失业、就业成突出问题的当今市场经济中,用机器人替代活人,似乎是一个创新、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制造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提醒管理者们,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高层,不要贪心,不要形成暗中逆流,影响社会和谐。

总之,大专以上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应当接受或进修过管理会计的课程,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应当知道,在工作中应当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并影响周边人员。会计人员运用管理会计理念随时、及时、适时地向相关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起到参谋的作用。高层管理者必须尊重并接受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王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9.

[3]杨有红。高级财务会计(第2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企业并购使企业发展更加迅速。企业之所以进行并购就是为了获取对他方企业的控制权,但企业并购具有相当高的风险,企业并购是否会成为成功的并购与并购中财务风险有相当大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国内企业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规避策略,即企业需正确估计并购的价格、融资渠道需多样化、优化并购交易时的支付方式以及并购后有效整合企业,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价值评估;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并购是资本扩大的有效手段,对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很大作用。企业并购是一项投资、融资行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中,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起关键作用。所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须对财务风险做好防范,这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至关重要。

企业并购的动因有取得规模效应、取得战略机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获得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并购可以使企业规模得以扩展,合理的资源配置可大规模生产单一产品,单位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并购可获取战略机会。一方面是为获得市场上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行业的风险。并购可以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扩展企业生产规模,实现企业的增长。通过并购,企业获得被并购企业的资源,分享他们的经验,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并购之后不仅可以实现在产品、管理、技术的互补性,而且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并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并购中的几种财务风险相互联系、制约,它们主要包括定价风险、融资、支付及财务整合风险。

(一)企业并购估价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风险一方面是由财务报表引起的,企业通过财务报表了解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信息,而被并购方有时为了一己之利,隐瞒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这极易使并购方高估目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评估,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时,中介机构故意选择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来取得一己之利,导致价值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价值有很大的偏差。另外,评估参数的选择会由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来决定,这也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有所影响。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是指企业为确保并购资本的需求而进行融资,由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与筹集资金对企业经营影响而带来的风险。企业融资的方式将影响融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有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融资等。当企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时,会计毕业论文虽会使得并构成本有所下降,但会导致现金短缺现象的出现,产生财务风险。股权融资虽然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股权增加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影响其资本结构。债券和信贷融资虽然资本成本比较低,然而,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就会致使企业面对债务压力。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并购支付风险就是说并购方为实现购买,选取何种支付方法所造成的风险。不同方式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及风险大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最简易的方式是现金支付,能控制目标企业,但会有一定的资金负担。若选取股权支付的方式,会使并购方成本增加,减少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混合支付是指企业采用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组合支付。混合支付会使资本结构拥有良好的状态有很大的'难度,并购后财务整合难度会更大。所以,混合支付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各种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均会有所不同,并购方对方式的选取可以减少一定的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企业需要对被并购方进行一系列全方面的整合,其中,财务整合是重中之重。当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若财务行为不妥,潜在的财务风险会发生,继而会出现并购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现象,这些均会阻碍企业发展;在整合期内双方也许会因财务制度及机构设置产生相反意见,致使企业产生一定的损失;企业内部也应做好监控措施,否则会有财务风险的产生。

(一)合理确定并购企业价值,规避评估风险。在确定并购前,并购方特别需对被并购方的财务状况做细致的分析,保证所了解的各个方面信息是准确无误的,这将会使企业遇到的财务风险减少。并购企业应逐步完善价值评估体系,采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可能得到相异的估价,并购方可依据并购时的动机,选择不同的定价模型,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就可合理确定被并购方价值,使估价风险下降。企业还应用调查的方式分析被并购方资产构成及分析也许会出现的财务陷阱。另外,并购方应有效运用报表以外信息,觉察报表中可能有的漏洞,继而使并购的估价风险有所降低。

(二)拓展融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资本性支出是企业并购的前提条件,但根据企业自身的现金状况不能满足并购所需资金,最理想的融资渠道是借助外部资金满足自身需求,保证企业并购过程中资金链更持久。合理的预算融资需求量及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可更好地降低企业融资风险的发生率。另外,并购企业应积极开展不同的融资渠道来使其多样化,来确保融资结构的合理,使用灵活的方式来降低现金的支出额,例如采用股权、债券支付等多种支付的混合。还有,政府部门应积极研究多样的融资渠道,例如建立投资银行、完善资本市场和设立并购基金等,保证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三)支付方式的多样化,规避支付风险。企业并购选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其带来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各种并购支付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并购方可根据其财务状况及被并购方的意向,将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设计为不相同的组合,分散单一支付的风险,使并购成本降低。随着中国并购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并购操作流程的不断规范,并购方应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选取支付方式时采用现金、债务及股票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加大对混合支付的研究,选用公司及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证券组合来进行并购支付。

(四)有效整合并购后的财务风险。为了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及协同效应,构建新企业核心及价值,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后,并购方须将自身和被并购方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可从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等方面加大对财务的监控。另有,完善对财务的整合。并购结束之后,企业应在熟悉目标企业的生产方式、财务状况、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情况,提出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其列入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之内。最后,企业还应对资产及负债等财务资源合理地优化配置和整合。

在并购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财务风险,其是各类风险的综合反映。所以,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地改善其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这有助于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严艳.我国企业并购现状及措施思考.企业管理,2011.8.

[2]舒鸿.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时代金融,2012.8.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如何使用正确方法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64例,以随机方法进行护理工作。结果:64例患者中死亡1例;抢救共13例,成功9例;痊愈及好转53例。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必须使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具有病程长,发作反复等特征,会导致患者咯血、恐惧、精神紧张、易烦燥,常常拒绝做必须的检查和治疗。到了疾病晚期,患者会表现出精神症状差、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因此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时,除了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外,还需护理人员的正确护理,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为患者提供舒适、洁净的休养环境,使之符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锻炼工作,有利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以及病情观察和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64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最大的为81岁,年龄最小的为14岁,平均年龄为46.8岁。63例患者中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9例,肺癌患者7例。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方法。护理工作人员向患者积极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从而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2.2环境护理方法。结合每个哮喘患者的不同病因,将其分别安置在通风条件良好、洁净、光线充足的病房,病房内确保无刺激性气味,不摆放花草,不铺设地毯,采用湿式清扫方式,防止整理床铺和扫地时尘土飞扬,病房内的物体表面要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液避免具有刺激性气味。当患者疾病重度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该采取舒适卧位或者半卧位,确保患者衣着宽松。从而营造出一个洁净、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同时要加强对病房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以及细菌培养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抗感染治疗[1]。

1.2.3饮食护理方法。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长期缺氧,消化功能较为低下,对营养的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患者低钾、低钠、低氯、低蛋白,因此需要补充营养,根据实际病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并做到少量多餐。如果肠内营养补充困难时,可考虑部分乃至全部以静脉补充营养的方式完成。

1.2.4病情监测观察重症哮喘的先兆症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深度、频率、节律,呼气和吸气之间的时间比例,心律、心率、痰量以及性质进行严密观察,分析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对24h出入量进行记录,结合哮喘患者病症易在凌晨发作和加重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病床的后半夜巡视工作。氧疗护理:患者发绀或者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应立即吸氧,可用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一般面罩吸氧时氧流量4―6l/min,鼻导管吸氧2―4l/min,每隔15―30min巡视1次,确保安全用氧,同时对用氧效果仔细观察,结合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大小对氧流量进行随时调节,氧气湿化瓶要保证定时消毒。气雾剂正确使用:必可酮气雾剂、万托林气雾剂使用前先上下摇动,指导患者合并双唇含着喷口,当开始吸气时,要立刻按压气雾瓶喷雾1次,屏气5一10s,接着再行呼吸,两种气雾剂的喷吸间隔时间为5min左右,每次使用完毕后,都需要使用酒精棉球对喷口进行擦拭,吸入喷雾后,用清水漱口。

1.2.5机械通气护理方法。(1)确保气道通畅: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必须及时清除,吸氧方式合理,做到快、准、稳、轻,避免黏膜损伤,定时拍背、翻身,引导痰液流动,确保气道通畅;(2)气道湿化:患者吸入与体温温度相当并完成湿化的气体,才有利于防止感染,有助于气道净化;(3)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观察,看其设置是否适宜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烦躁现象与呼吸机相抵抗时,及时找出原因进行解决;(4)按照常规,气囊压力应该保持为2.45kpa,每隔2h放气或者充气1次,每次大约为10―20min。

急性重症哮喘死亡的主要是由于氧疗低氧血症。因此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提供面罩以及鼻塞吸氧,使pa028.0kpa,sa0290%,确保氧气湿化,观察患者吸氧效果,并及时对血气分析进行复查。如果哮喘患者出现co2潴留,说明呼吸肌的代偿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应该立即考虑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2]。

2结果。

64例患者病情痊愈和好转的有53例,占82.5%,抢救共13例,好转9例;死亡1例。详情见表一。

3讨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好转率和痊愈率,在实践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护理工作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熟练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实心实意地为患者服务,可以使患者消除悲观和不安的情绪,从而让患者主动、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回到健康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2]陆平静,罗静静.机械通气护理[j].工企医刊,(6):35―36。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电大护理毕业论文

播音主持语言是现代电子传媒文化发展出来的一种产物,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语言学行为,目的在于和受众进行交流。播音主持的语言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时刻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同时其内容和形式也应该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这时播音主持语言生存的主要前提。播音主持要想达到良好的语言传播效果,就要置身于消费文化语境下,这是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表征。基于此,下面从不同角度针对消费文化语境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一、消费文化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特征。

1、消费文化影响着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导向。

从近年来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图像引领着人们的视觉,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主要通道之一,“读图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其他符号作用的不断衰减。艺术走进生活成为新时期播音主持的主要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众传播就要依托人际传播而存在,陷入到人际传播的海洋中,而是使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相接近,对人际传播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艺术语言的语言化也是现在播音主持的主要特点,人际传播既要体现艺术化的特点,还要与生活水乳交融,这一点通过《鲁豫有约》的访谈中可以窥见,同时在何红梅新闻播报的从容舒展中也可以看出。

2、播音主持语言的商品化转型。

商品的共同特征是以交换为目的,广播电视节的目的就是实现等价交换。为了使消费者不断衍生的需求得到满足,电视节目制作必须将受众作为接受的主体,进行产业化生产。播音主持语言的商品特征正是随着大传媒的消费属性而来的,因此,只有将语言置身于消费文化语境下,才能与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相符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有声语言传播的内容,重视播音主持人个性魅力的'展现。例如,虽然李静、戴军毫无有声语言表达功力,但是其平易、松弛的语言以及时尚化的气息显然可以为其争取了一大批的观众。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利用策略。

1、文化策略。

在现在的消费文化语境下,需要我们充分关注传统文化,消费文化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应该充分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不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正是这些文化成为发展本民族的灵魂所在,同时这些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基,所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应该得到大力的弘扬。虽然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还有大部分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人们所忽略。广播电视行业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社会公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利用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进而使人们的精神可以受到启发。

2、情感表达策略。

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播音的专业训练,还会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用声训练,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声音中包含感情,利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出一定的情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主持中投入感情,使自己的播音稿件成为传递情感的有效工具。同时,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如果节目显得过于煽情,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非常虚假的感觉,可信性大大降低。因此,只有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把握好自己的情感,才能增强节目的真实性与可信性,这样节目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3、语言教育策略。

播音主持人首先必须具有健康的语言传播观,充分重视对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语言教育本身存在的特殊意义。语言的本质是交往,哪怕只说出了一句导语,那也意味着一种行为得到了实施,这种行为可能会为观众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可能转化成为一种行动,因此,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行。1967年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曾经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了“合作原则”,主要包括质、量、关系及方式几大准则。在各种准则中,礼貌原则都占有首要地位,具体包括赞誉、慷慨、得体等多方面原则。中国历来倡导“和为贵”的观念,同时与人为善也是全体国人的群体无意识表现,这些都为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提出了得体性的需求。得体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增强可信性,同时也符合我国传统社会学及民俗学等理念。

三、结语。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它需要与社会、时代的发展节奏保持同步,播音主持选择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怎样的语气,都要注意与目前的消费文化语境相结合。在现在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加以研究,分析大众对节目的要求,对节目公益性的发挥非常有利,这样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2]李艳秋.电视播音主持在现代传媒视角下的艺术要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3,(7):89,91.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播音主持语言是现代电子传媒文化发展出来的一种产物,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语言学行为,目的在于和受众进行交流。播音主持的语言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时刻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同时其内容和形式也应该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这时播音主持语言生存的主要前提。播音主持要想达到良好的语言传播效果,就要置身于消费文化语境下,这是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表征。基于此,下面从不同角度针对消费文化语境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一、消费文化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特征。

1、消费文化影响着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导向。

从近年来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图像引领着人们的视觉,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主要通道之一,“读图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其他符号作用的不断衰减。艺术走进生活成为新时期播音主持的主要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众传播就要依托人际传播而存在,陷入到人际传播的海洋中,而是使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相接近,对人际传播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艺术语言的语言化也是现在播音主持的主要特点,人际传播既要体现艺术化的特点,还要与生活水乳交融,这一点通过《鲁豫有约》的访谈中可以窥见,同时在何红梅新闻播报的从容舒展中也可以看出。

2、播音主持语言的商品化转型。

商品的共同特征是以交换为目的,广播电视节的目的就是实现等价交换。为了使消费者不断衍生的需求得到满足,电视节目制作必须将受众作为接受的主体,进行产业化生产。播音主持语言的商品特征正是随着大传媒的消费属性而来的,因此,只有将语言置身于消费文化语境下,才能与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相符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有声语言传播的内容,重视播音主持人个性魅力的'展现。例如,虽然李静、戴军毫无有声语言表达功力,但是其平易、松弛的语言以及时尚化的气息显然可以为其争取了一大批的观众。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利用策略。

1、文化策略。

在现在的消费文化语境下,需要我们充分关注传统文化,消费文化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应该充分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不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正是这些文化成为发展本民族的灵魂所在,同时这些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基,所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应该得到大力的弘扬。虽然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还有大部分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人们所忽略。广播电视行业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社会公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利用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进而使人们的精神可以受到启发。

2、情感表达策略。

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播音的专业训练,还会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用声训练,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声音中包含感情,利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出一定的情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主持中投入感情,使自己的播音稿件成为传递情感的有效工具。同时,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如果节目显得过于煽情,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非常虚假的感觉,可信性大大降低。因此,只有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把握好自己的情感,才能增强节目的真实性与可信性,这样节目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3、语言教育策略。

播音主持人首先必须具有健康的语言传播观,充分重视对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语言教育本身存在的特殊意义。语言的本质是交往,哪怕只说出了一句导语,那也意味着一种行为得到了实施,这种行为可能会为观众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可能转化成为一种行动,因此,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行。1967年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曾经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了“合作原则”,主要包括质、量、关系及方式几大准则。在各种准则中,礼貌原则都占有首要地位,具体包括赞誉、慷慨、得体等多方面原则。中国历来倡导“和为贵”的观念,同时与人为善也是全体国人的群体无意识表现,这些都为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提出了得体性的需求。得体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增强可信性,同时也符合我国传统社会学及民俗学等理念。

三、结语。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它需要与社会、时代的发展节奏保持同步,播音主持选择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怎样的语气,都要注意与目前的消费文化语境相结合。在现在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加以研究,分析大众对节目的要求,对节目公益性的发挥非常有利,这样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2]李艳秋.电视播音主持在现代传媒视角下的艺术要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7):89,91.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电大护理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如何使用正确方法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方法:选自我院2009―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64例,以随机方法进行护理工作。结果:64例患者中死亡1例;抢救共13例,成功9例;痊愈及好转53例。结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必须使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具有病程长,发作反复等特征,会导致患者咯血、恐惧、精神紧张、易烦燥,常常拒绝做必须的检查和治疗。到了疾病晚期,患者会表现出精神症状差、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因此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时,除了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外,还需护理人员的正确护理,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为患者提供舒适、洁净的休养环境,使之符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锻炼工作,有利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以及病情观察和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64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最大的为81岁,年龄最小的为14岁,平均年龄为46.8岁。63例患者中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9例,肺癌患者7例。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方法。护理工作人员向患者积极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从而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2.2环境护理方法。结合每个哮喘患者的不同病因,将其分别安置在通风条件良好、洁净、光线充足的病房,病房内确保无刺激性气味,不摆放花草,不铺设地毯,采用湿式清扫方式,防止整理床铺和扫地时尘土飞扬,病房内的物体表面要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液避免具有刺激性气味。当患者疾病重度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该采取舒适卧位或者半卧位,确保患者衣着宽松。从而营造出一个洁净、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同时要加强对病房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以及细菌培养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抗感染治疗[1]。

1.2.3饮食护理方法。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长期缺氧,消化功能较为低下,对营养的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患者低钾、低钠、低氯、低蛋白,因此需要补充营养,根据实际病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并做到少量多餐。如果肠内营养补充困难时,可考虑部分乃至全部以静脉补充营养的方式完成。

1.2.4病情监测观察重症哮喘的先兆症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深度、频率、节律,呼气和吸气之间的时间比例,心律、心率、痰量以及性质进行严密观察,分析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对24h出入量进行记录,结合哮喘患者病症易在凌晨发作和加重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病床的后半夜巡视工作。氧疗护理:患者发绀或者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应立即吸氧,可用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一般面罩吸氧时氧流量4―6l/min,鼻导管吸氧2―4l/min,每隔15―30min巡视1次,确保安全用氧,同时对用氧效果仔细观察,结合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大小对氧流量进行随时调节,氧气湿化瓶要保证定时消毒。气雾剂正确使用:必可酮气雾剂、万托林气雾剂使用前先上下摇动,指导患者合并双唇含着喷口,当开始吸气时,要立刻按压气雾瓶喷雾1次,屏气5一10s,接着再行呼吸,两种气雾剂的喷吸间隔时间为5min左右,每次使用完毕后,都需要使用酒精棉球对喷口进行擦拭,吸入喷雾后,用清水漱口。

1.2.5机械通气护理方法。(1)确保气道通畅: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必须及时清除,吸氧方式合理,做到快、准、稳、轻,避免黏膜损伤,定时拍背、翻身,引导痰液流动,确保气道通畅;(2)气道湿化:患者吸入与体温温度相当并完成湿化的气体,才有利于防止感染,有助于气道净化;(3)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观察,看其设置是否适宜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烦躁现象与呼吸机相抵抗时,及时找出原因进行解决;(4)按照常规,气囊压力应该保持为2.45kpa,每隔2h放气或者充气1次,每次大约为10―20min。

急性重症哮喘死亡的主要是由于氧疗低氧血症。因此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提供面罩以及鼻塞吸氧,使pa028.0kpa,sa0290%,确保氧气湿化,观察患者吸氧效果,并及时对血气分析进行复查。如果哮喘患者出现co2潴留,说明呼吸肌的代偿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应该立即考虑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2]。

2结果。

64例患者病情痊愈和好转的有53例,占82.5%,抢救共13例,好转9例;死亡1例。详情见表一。

3讨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好转率和痊愈率,在实践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护理工作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熟练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实心实意地为患者服务,可以使患者消除悲观和不安的情绪,从而让患者主动、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回到健康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2]陆平静,罗静静.机械通气护理[j].工企医刊,2010(6):35―36。

电大的毕业论文范文

作为一名开放教育学生,电大的开放式教育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让我们都可以克服时间的限制共同学习,现结合实际制定一个新的学习计划:

一、上好面授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和当堂课的笔记。

电大以自学为主,通过录像课,或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电大面授不同于传统的面授,它的功能是“点拨”与“解惑”。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疑惑进行点拨,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在老师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把老师讲的知识点、疑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听课质量。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自己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将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并与自学文字教材时的笔记内容互相对照。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自己对于难理解的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

二、合理分配时间,争取一次过关。

学习仅靠面授是不够的,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面授课主要功能是“指点”,必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知识,充分利用时间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成立学习小组,解决学习困难。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指导老师将同学们分别若干小组,并成立了以组长为核心的学习小组。有了学习小组既可以避免拉下功课,又可以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姓名:张丽萍。

学号:

日期:20xx年3月19日

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知识越来越多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武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工作和时代的节奏。参加中央电大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本科)学习,是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学好这门课程,特制订如下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两年内自学完成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的全部课程。

二、学习时间。

1、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7:30—9:00学习一个半小时。

2、.周六、周日,学习三个小时。

3、每天利用“中央电大在线网络”,上网学习3小时。

三、学习内容。

完成本专业设立的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

四、学习形式。

自学为主,函授为辅,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和带教老师沟通或上网查相关资料。

五、学习安排。

我要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充分利用电大网上课堂,进行在线学习,平时把理解不了的问题及时跟老师和同学沟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平是积极参加多媒体教学,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做好课后复习和考试工作。

六、学习措施。

1、每天坚持上网学习2小时以上。

2、制订学习计划时间表。

3、利用周六、周日到平罗职教中心电大听课学习。

4、定期完成电大布置的作业。

5、每年保证学习资金。

六、学习原则。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按照课程要求,由浅入深系统的进行学习。

2、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的原则。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努力做到学习常态化。

3、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电大的学习来不断丰富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真正做到思想上有明显提高,作风上有明显改变,工作上有明显推进。

4、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学习来提高实践能力,用实践来验证学习效果。

机电大专毕业论文

无论任何建筑工程想要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必须依赖于施工项目的安全程度、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工程完工后实用功能,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机电工程同样如此。因此我们必须着重关注施工管理环节,对于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并作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高人们的使用水平。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1。1机电工程总体管理水平不高,工程设计落后。

现在的社会已经是科技化信息化的社会,建筑施工行业也越来越趋向于此,但是许多建筑企业依然使用过去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办法及时获取建筑信息资源,即使获得的部分资源,但是因为信息链接不完整,处理问题也显得十分不完整,不但不能解决几点施工工程的需求,无形当中会增加企业的建筑施工成本。既满足不了经济市场的需求,还会是企业因为信息不通畅技术资源欠缺给企业带来危机的。没有完整管理体系,造成工程各个环节连接不到,例如,工程造价环节,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选择当,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影响整个工程的进行。甚至会出现以权谋私者,对工程造价方案私自进行使用,造成工程建筑单位的损失。

1。2机电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现在我国机电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有包工头直接带队参与进来,许多施工人员既没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也没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这样在施工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准确分析做出判断,提供解决方案,这样会导致系列问题发生。机电工程整个建筑工程当中最为实用且需求最高的项目之一,因此机电工程的质量势必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但是,由于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人员没有专业技能,切实际施工经验欠缺,加之,建筑施工单位对机电设备安装人员的技能培训过于忽视,只注重施工进度忽视工程质量,也会使得施工人员的基本专业水平与素质无法提升。

1。3机电工程中造价管理不理想。

建筑施工单位对机电工程造价管理过于混乱,甚至一些企业为了经济系利益不按规定标准,签定合同,整体的工程造价超出预期设定。还有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时提高整体工程数额,用来加大其他项目的价格。还有的施工单位在是建筑施工中使用劣质材料但价格却高于质量较高的材料,不但增加了安全隐患也影响了企业的继续发展与后期经济效益。

2。1提高机电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机电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素质水平普遍不高,若想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必须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有关机电工程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并实行考核与奖励机制确保培训效果。另外,建筑企业也可以聘请先进的外来水平进行实际操作,确保员工按照操作的规章制度执行。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安全的施工理念必须贯穿整个工程,务必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2。2加强安全与风险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其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对于可能存在的施工隐患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及时的指正,并告知其避免危险的放,防患于未然。建立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示意图,监理部门进行审核,得到明确答复后,在进行施工。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文明施工。施工现场设立警示标牌,对于危险的地点设备准确表明,对于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即使处理,按照建筑垃圾堆放标准进行处理,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整洁干净。

2。3完善机电工程监理制度。

监理的工作职能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性。监理工作可以把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出现或是已经出现的问题、漏洞及时发现,并且做出相应处理措施,积极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完善机电工程监理制度,发挥其最大的职业价值。

3。1制定严格的工程验收依据。

机电工程建筑施工前,会有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等相关文件配合施工,对施工要求明确注解,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达到上述要求,同时,还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工程验收阶段,严格按照我国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作为最终工程的质量标准依据。

3。2严格遵守机电工程验收标准。

机电工程中有明确的参考标准及要求,因此在验收过程中必须达到相关的质量规定标准。首先必须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其次,符合施工合同中的其他标准要求,对于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以及所达到的施工效果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3。3规范工程竣工结算。

机电工程施工结束以及验收达到标准之后,需要进行结算工作,结算时把所欲设计大的施工费用整理出来,向建筑使用方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对于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以及设备不当等,出现的资金损失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并且需要,签字确认。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电工程的整体治理,因此,必须提高对对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完善其中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建筑安全与建筑风险的管理,积极努力的提高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质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