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管理教学思考论文(模板19篇)

时间:2023-12-07 15:27:06 作者:飞雪

范文范本是通过对各类文章进行梳理与总结,为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文体,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需求吧。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写作范本的信息,以下是一些不错的资源和网站,可以供您参考。

设计管理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基于web管理系统因其方式复杂、开发周期长、系统不稳定、开发费用十分巨大等特点,使得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为此需要改进基于web应用系统的开发,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良好的设计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应用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可靠性,还需要有较短的开发周期。库存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分,将struts架构应用到库存管理系统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并对加强库存的管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struts架构;web管理系统;应用系统;设计模式;经济性。

所谓的库存管理就是指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收益状况。以前的科学技术并没有那么发达,因此销售环节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如依靠人工填写各货物入库或出库记录、填写库中各物品的性质及发送单位等,这些工作特别繁杂,且容易发生人为失误。另外,在以人工为主要管理的方式下,经常会使得销售人员无法准确的为客户提供供货保证,与此同时企业中管理进货的部门也缺乏一份详细的进购表格。当代的商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对企业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自己的供货与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将企业的进货、销售、库存的管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各项成本。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中小企业将逐渐实现库存管理,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库存管理基本理论。

1.1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1)依照订货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5类订货模型:第一类:定时定量模型。该模型中的订货时间和数量都是不变的。第二类:定时间但是订货的数目依照库存量来决定。第三类:定量而不定期模型。该模型的订货量不变,当库存量低于订货时自动补充货源。第四类:订货的数量和时间都是不固定的。第五类:有进货率的进货模型。一般情况下需要断断序序的进货。(2)如果按照供需的情况进行分类,可分为确定性和概率性模型两类。前者的参数是确定的,后者的各类参量是随机不确定的。(3)按照库存管理的目标划分,可分为经济型与安全型两大类。第一个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约使用的资金,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第二类是以安全性为准则即尽量加大库存量,保证供应的正常进行,使得缺货率最低。

1.2库存管理的控制成本。企业需要对库存的控制方式进行决策,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性,还需要从多方面对库存进行决策控制,一般情况下库存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三个方面即订货的成本,库存的成本,短缺带来的成本。(1)订货成本,指所有的货物因为订单的变动而额外增加的'成本。包括订购手续成本、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货物接收成本。(2)库存的持有成本。包括资本成本、仓库存储成本、装卸成本。(3)短缺成本。指由于库存货物的缺少而增加的成本,如:未能够履行与用户签订的合同被迫接受惩罚的经济损失、销售过程中因信誉缺失而引发的订单被退回等。

1.3库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系统业务需求分析。通过有关的调查分析查询各维护子系统的管理控制,对于中小企业的库存管理功能的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维护模块控制系统。(2)系统的功能设计。首先系统开发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各企业中物流设备的管理趋向规范化、自动化等,从而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系统开发总体任务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系统功能的详细分析。库存管理系统需要具有下述功能。首先需要满足仓库管理员登陆、密码修改及忘记正确密码的输入方式。其次需要输入各种信息如货物入库、出库、生产日期、出货时间等。可以实现各类信息的维护、修改等工作。最后备份库存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并能够生成出库单、入库单、各类报表等。

2struts框架。

2.1struts框架及mvc模式。mvc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有的应用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组成元件:模型、控制器、视图。每一个元件都可以独自处理任务。而struts是一个基于mvc模式的优秀框架,框架结构是一组相互协作的类,它能够提供一组软件结构并建立了各组件的集成类别,为组件的协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以mvc的角度来分析struts结构。(1)模型。基于struts结构的模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系统内部的状态与能够改变各状态的事务逻辑。(2)视图。基于struts结构的应用程序中视图部分是通过jsp技术完成的。在jsp页面中页面的格式化可以采用html或xml,当然也可以运用struts中自定义的标签库,通过这些标签可以有效的与模型中的actionform结合在一起,协同各数据间的封装。(3)控制器。控制器在应用程序中主要的作用就是接收用户端的请求,判断执行哪种业务,然后将用户界面连接到另一个图形组件中。下表格是mvc中各组件的详细功能:

2.2struts框架的核心组成。核心组件包括:actionservlet、action、actionmapping等,各类组件都有不同的角色如actionservlet的角色是控制器,action的角色是包含事物的各类逻辑,actionmapping是请求操作的作用。

2.3struts的配置文件。struts框架一共有两个配置文件,应用配置文件和struts配置文件。根据框架内各文件的配置,实现各层次间组件进行交互与协调工作。在系统运行中,这些配置文件被系统读入到内存中,实现控制器的运作。

3基于struts框架的库存管理系统表示层的实现。

在基于b/s的结构应用中,表示层主要负责客户端发送信息的接收,并将得到的信息发送给业务层来进一步处理。表示层主要的功能不仅包含控制类信息的发送及新页面的产生,在实际的应用中表示层反映了mvc模式中的控制器层和视图层功能,因此在应用mvc时,可以将表示层划分为视图及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本文应用struts框架来实现库存系统表示层的实现,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控制器与视图的功能,通常情况下还需要整合其它的一些先进技术才能够真正的达到目的。struts框架相应的顺序是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将客户请求封装到formbean中、将客户请求映射到action中、调用封装好的数据、调用业务逻辑、更新formbean中的数据、产生响应的视图。应用struts框架实现用户登陆模块的的实现:用户访问系统需要进行登陆,然后对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验证,登陆模块应该包含下述功能:(1)对数据输入的格式进行简单控制。(2)能够判定用户输入的密码和用户名是否正确。(3)能够自动根据用户类别进行相应视图的创建并能返回到用户所需要的浏览器截面。

总之,库存管理系统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和货物管理方式,并能改进以前的工作模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生产物品的供应、销售、存储效率,库存管理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快速的查询方法。应用计算机实现各类信息的管理具有特别显著的特点,与手工管理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如:保密性能好、存储信息大、寿命长、简单方便、节约投资成本、可靠性能强等。所有的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存储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承建,彭建良.运输与仓储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2]杜彦华,吴秀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章黎黎.某后勤部队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长葛市第一小学,河南长葛461500。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老师们抱怨学生“一写作文就满脑子都是空白,半天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来”。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现实状况是很多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夸大事实。其实,作文教学应该“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好的作文只需要能写出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过去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认为想象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春天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来了》,我带领学生到小溪边、田野里、果园里等去“找春天”,让学生去观察、体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二、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

首先,要让学生的表达有心灵的自由。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各自幼稚甚至离奇的经历和想法,给予他们心灵自由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时才能感受到无拘无束。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部五彩斑斓的童话。他们与同伴、与亲人的交往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实际上就是他们心灵体验的过程。“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说到这两个宇,每个人心头涌起的总是温暖和感动。课上,我首先采用的是图片激情――鸟妈妈哺育幼鸟;寒冬里的一对父子;一对母女的笑颜;大手和小手的紧紧相牵。这四张图片是开启学生素材积累之门的钥匙,教师导语中渗透了观看图的方法,看图与看书一样要学会读懂图片的意思,感受到身边亲人的爱。然后针对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之图片中的细节,包括当时图中的动作,结合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亲人的爱在细微处,亲人的情无处不在。

学生从四幅感人至深的图中读到了深深的爱,读到了浓浓的情。接着我以情激情,引发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妈妈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爸爸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的手掌。学生有感而发――亲情是妈妈的一句鼓励;亲情是爸爸给我的勇气……在这个板块中,我较好地运用图片的视觉效应启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亲情。在这里如何用好用足图片。在操作上还可以思考改进。譬如:引导学生读懂图片;读出图片中的“亲情”后,让学生用“亲情是()”来说图意;再联系生活说“亲情还是()”。让学生的表达有一个从具象到意象的过程。另一方面。这样的表达还是一种积累,创设了自由表达的氛围。

三、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语文教学论文)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课堂作文多半为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都必须完成,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作文训练注重做到课内阅读典型引路,课外阅读增加积累。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因此,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所得。

四、作文教学的内涵感召要有震撼的作用。

小学作文训练虽然只是最初步的应用语言表达见闻感受的训练,但它毕竟是小学生表达自己生活认识的活动,应当把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与语言文字应用的目的性教育结合起来。一篇好的作品往往是用尽量少的文字传达给读者尽量多的内容。中、小学生作文篇幅更短,所以作文的切入角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写作指导的设计中,首先应该使学生树立“为用而学”的意识,使作文训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为生活服务。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儿一点地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切。”来自师生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和体验,往往是语文教学富有生命色彩,闪耀人文光辉,迸发思想火花,产生难得的情感和智慧的不竭之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只能导致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胡编滥造和“鹦鹉学舌”,使学生失去真实的自我。只有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里,敞开心灵之窗,让童心放飞,自由快乐地寻觅和积累习作中五彩斑斓的珠贝,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学会快乐而有意义地生活,学会快乐而有收获地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内容提要:

小学器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器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器乐教育全面回归面向全体情感合作协调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就此,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器乐教学的研究与思考比较少,这客观上反映了新课程器乐教学的薄弱状况。其实,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音乐能力的形成和音乐素养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器乐演教学的这一发展态势,既反映了音乐教育本体属性的全面回归,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充分发挥器乐教学在审美教育中作用的重要课题。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音乐活动实践,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现就器乐教学的相关问题,作几点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乐器的选择。

音乐课堂教学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适体器乐的普及性乐器。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当前,有些学校给学生使用的乐器制作粗糙,发音不准,不仅没有美感可言,而且成为学生音乐耳朵的杀手,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器乐教学的乐器品种应该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都可以选择一些进行学习。例如关于《音乐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等,都是既经济又适用的乐种。从音乐审美心理方面来看,学习这些乐器很少有掌握音高的困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可以因地制宜进行选用。而各种民族管弦乐器、西洋管弦乐器器乐技巧要求高,一般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对于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安排在课外或校外活动中学习。当然,乐器之间并没有审美价值高低的界限,就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来说,仍然存在一个合理选择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指导他们自己制作一些简易的'乐器(如一些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等)来演奏,更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乐曲的选曲。

任何器乐教学,都是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进行的。这种具有教材性质的乐曲,既要遵循器乐技巧学习和训练的规范,同时也必须符合审美教育的美感要求。就小学器乐教学而言,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在专业性的器乐教学中,为了强调技术训练的系统性,往往是在一系列按照纯技术要求的练习曲中进行的这对于培养专业器乐人才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而在小学的普及性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是整个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决定了“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24页)因此,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枯燥无味练习曲的出现,而应该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与乐曲作为练习教材,即使是新的练习曲目,也必须具有流畅、优美和易学易奏的特点。因为这种具有美感的“无障碍学习”,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的增添了他们学习掌握器乐技能的信心与力量。从音乐器乐心理来看,乐曲的美感与器乐者的表现欲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器乐者的表现欲望,而低劣的乐曲则会磨灭器乐者的表演兴趣。因此,在器乐教学中,选择既适合学生器乐,又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当然,乐曲教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乐器品种的约束,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大型经典曲目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该乐曲主奏乐器学生不能掌握,或由于长度和难度等原因,它们无法直接进入器乐教学课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选用“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的办法,便很好地解决了广大学生学习名曲、器乐名曲的美好愿望。这里,当然也为音乐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选择音乐主题,甚至包括改编、处理欣赏乐曲能力的问题。为了拓宽学生的器乐曲目和加强操作实践,器乐教学还应该和唱歌结合起来。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所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他们通过学习演唱后,不仅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而且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也都能了解和掌握。在这种前提下,如能用自己的乐器器乐出来,既可以为大家伴奏,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独奏,是提高学生器乐兴趣和发掘优秀器乐曲目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教法的研究。

如果说乐器和乐曲是器乐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教学就是将这些物质材料转化为审美教育内容的具体实践过程。在这方面,首先必须明确小学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目标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培养器乐家。由于“器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24页)因此,应该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教师的范奏是器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方法示范和乐曲示范两个部分。方法示范主要是教师对器乐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的了解该乐器器乐的方法和要点,这种示范如结合简要的方法讲解,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乐曲示范就是我们常说的作品范奏,由教师把所要教的乐曲进行完整而规范的器乐,学生通过观摩、欣赏,不仅了解到所学乐曲的器乐姿势和方法,而且受到了乐曲艺术美的感染,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器乐欲望。为了实现范奏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准备,必须达到准确而富有情感器乐的基本标准,才能走进课堂。而那些毫无准备的随意性器乐,不仅产生不了应有的示范作用,而且还常常破坏了乐曲的艺术形象,造成了负面效应,这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大忌。由于器乐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器乐练习和器乐的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器乐形式虽然不能像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乐器和乐曲都比较简易的中小学音乐课中,这种教学形式所蕴涵的美育功能是可以而且必须达到的。当然,器乐课堂教学也并不排斥少数有兴趣爱好专长学生的能力发挥,如安排他们领奏、休息时请他们独奏表演等,既满足了这些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器乐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酒店人力资源部会按新员工的标准,保证必须的上班时间,即使稍有空闲时间也会要求实习生参加该酒店的员工培训和相关的活动,此外若是高校这边提出要求保证或是流出一些空闲时间完成教学内容,酒店方往往也是口头和书面都答应得很好,但是一到酒店的营业高峰期,人手奇缺时,就会背弃先前对学校的保证上课时间的承诺,到最后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2.教学内容与培训内容的重复。

一般高校在酒店实习都会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饭店英语》三门专业课程,但学生在进入酒店实习的过程中,酒店也会通过军训,然后把学生根据情况划分到各个部门,并且有专门的部门培训,由此可见高校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与酒店的`入职培训有很大部分的重合。

3.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脱节。

在《餐饮管理》的教材中,提到给客人点菜的步骤时,一般是先询问客人是否可以点菜,得到允许后,再介绍特色菜,并用笔记下客人点好的菜名,接着再与客人核对菜名,最后还要询问客人是否忌口的和特别要求,没有的话就才最终确定点菜的菜单,但在酒店实际点菜过程中,现在很多酒店都不用笔来手写菜名点菜了,而会通过一个电脑的点菜系统,通过点或是按到相关的菜肴的编号就会直接生成纸质的菜单了,由此可见,随着电脑的便利化和普及应用,使得现代的酒店行业,也会更愿意使用一些方便快捷的点菜方式,这样才更能满足顾客的需要,而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往往是看不到的,所以说教材的更新程度赶不上酒店实践发展的速度。

4.教学主体和培训部门的差异。

在高校的酒店实践教学中,教学主体是专业课教师,他们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对象,而酒店相关培训人员是把学生当成新进酒店的员工,因此他们在教育目标上也就有明显区别,高校教师更加注重把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很多酒店也看到了实习员工的暂时性,因此酒店培训人员会要求按新员工的标准,服从上级的领导,完成相应工作,并能为酒店创造利润,以此作为最终目标。

5.成绩考核和实习鉴定的差异。

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一般都开设了相应课程,那么对这些课程往往是实习结束后,对学生通过考试的形式,根据分数来判断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掌握程度,而实习鉴定,则是根据这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来判断,如酒店客人对学生的评价,酒店领班或是部门经理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最后也可能出现考试成绩好的,但实习鉴定不一定是优秀,而实习鉴定为优秀的,考试成绩也不一定好,即成绩考核和实习鉴定不一致。

1.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与酒店达成一致。

首先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清楚地把实践课程分开,并可以提前在学校把相关理论课程讲完,再让学生在酒店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不要让学生一方面又要接受酒店的培训,另外一方面又要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酒店培训部门要与相关专业课老师沟通好,有哪些内容是作为学生需要区别对待,有哪些内容是最新的更新知识,甚至和书上有出入的,只有先做好了学校和酒店的沟通工作,才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最后要以合同的形式确保专门留出一些时间,用于老师与酒店相关负责人交流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情况,这样也可以及时处理一些问题。

2.提高专业教师的自身水平。

做为酒店专业的授课教师,虽然自己在读书期间进行过专业训练,但服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不能仅仅只是熟悉相关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即多培养一些“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紧跟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若高校本身能够提供更多的进修平台那自然更好,若高校没有相关机会的话,那老师也可以参加到酒店的培训中来,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岂不是一箭双雕,此外,对于专业技术一流的老师也要在实践课程中,更加突出怎样与人打交道,这些人包括:老员工、直接的领导、客人等等,使得学生在掌握操作技巧的同时,懂得如何做人,要把教学生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

3.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

我们所熟悉的实践教学方法往往局限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讨论教学等等,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建构主义教学法,把该种教学方法结合酒店实习的特殊环境,进行展开。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实践,我们实现了教学场景的转换,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真实和开放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能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反而更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解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诱发创造的灵感。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工作,教师加强了对酒店行业的了解,同时也获得更新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企业对学生专业领域的最新要求,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5.实践课程考试应以实习鉴定为准。

对于参加完实践课程学习的学生而言,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享受了专业实习的过程,同时也了解到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因此在酒店实习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学生对技能的应用和如何对客服务,就成为了酒店评价学生的标准,而且这个评价应该不仅局限在酒店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还要参考客人对实习生的评价,这样把两者结合起来,才会得出比较客观的实习鉴定等级,因此若还有些学校甚至单独进行课程考试,真是太没有必要,不能因为要完成课程考试而曲解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目前,许多教师虽然明白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实践教学依旧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合理。

1、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实践教学中,组织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会导致学生不能按应有的要求,进行相关内容的实习。或是没有建立明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中,学校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考核任课老师的实践能力、学校组织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否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力。

2、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备。

实践教学离不开实习基地。对学校来说,在学校软、硬件设施方面还存在大量不足,大部分学校在模拟的餐厅、客房、酒吧等酒店中主要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不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对酒店来说,无法给学生进行详细的划分和任务的设置,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结合自身的真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基本技能的课程应该大于理论知识的课程,且教学内容应与实际需求接轨。但目前在我国高校中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远远大于专业技能课,导致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无法与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衔接,造成学生学无所用。

(三)教师能力不突出。

许多老师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但在实践活动中能力却较低。许多学校在招聘的时候也只看重教师手中的证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却没有相应的考核方法和制度。特别是一些老师在多年脱岗之后无法与时俱进,技术和理念都落后于实际需求,无法给学生传授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

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就要努力构建新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体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

管理制度是整个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控制器,新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实践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做保障。学校要加强在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等方面相关制度的完善,建立起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的做出调整,保证实践教学的圆满完成。

(二)课程内容及设置的创新。

教材的内容特别是管理理念和模式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对国内外优秀实践活动的研究和借鉴,始终将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放在首要位置。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实验、社会生产实践以及毕业实习,使学生学到的技能在各种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三)师资引进方式的创新。

教师自身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引进老师专业技能的考察,使一些技能强的教师资源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聘用。对现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强而实践能力较弱的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培训加以巩固和提高。同时还要不断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四)实习基地建设的创新。

我国与外国酒店管理水平差距巨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软、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国外。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可以使学生在校就能进行实践活动的创新型学习实践基地。针对酒店来说,要对学生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实习的学生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同时也要为他们创造轮岗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对酒店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五)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的创新。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学校要不断加强与企业这些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沟通与协调,为学生实践活动的进行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六)加强学校信息搜集能力的创新。

学校要努力实现现代化,有效的利用科学信息技术,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实现快速全面的信息收集,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储备,促进酒店管理专业能够准确把握住时代发展的主脉,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实践教学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不断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先进信息的捕捉能力,努力构建新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促进酒店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与世界同步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虽然我国高校制定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课程的设计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教学课程只是涉及到餐饮、客房等实践内容,缺乏酒店管理需要的其他实践技能的教学。这种不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不利于培养学生酒店管理综合能力的。因此导致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

酒店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受到一些原因的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实践教学的需要。例如:由于教学资金的短缺,只能建设满足基本实践教学的教学设施;同时教学资金的缺乏导致学校无法购买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也没有能力为实践教学提供场地;同时校内实践设施和场所是无法做到与现实中酒店环境相一致的。

高校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学生在校外企业实习时是无法在多个岗位进行实践的,往往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这是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由于校外酒店企业的自身经营特点,学校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也是不稳定的。因此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实习时面临着身心上的很大压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高校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需要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然而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我国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毕业后直接走向教师岗位,因此这些青年教师是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因此高校必须建设满足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场地并购买相关设备。目前高校正在不断扩大招生,在这种趋势下学校盲目开设专业。或是不具备酒店管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学校也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这些学校教学环境是不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需求的。因此学校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并将教学资金投入到完善校内实训的教学设施中,为高校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的情况,高校应当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配套设施。学校应当根据酒店的经营环境完善校内实训设施,使教学环境和酒店相似。校内实训设施和场所应当具有教学、培训等动能,同时也可以将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开放进行经营,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实践的环境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弥补教学资金的不足。

2.2高校与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校外合作企业自身的不足,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没有起到良好的成效。因此高校需要与信誉良好的酒店(如四星、五星级酒店)开展战略合作,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由于学校没有选择合适的校外合作企业,该企业粗暴的用工方式导致了实习学生丧失了对酒店管理的热情;同时缺乏有效的轮岗实习,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酒店管理的相关技能。因此校外合作企业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从实践教学出发,校外企业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第二,校外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且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第三,校外企业能委派具有丰富酒店管理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培训。第四,与高校合作的对象最好选择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经营良好的企业,有利于高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

2.3高校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酒店管理人才,因此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学校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开设对应的专业课程。从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的课程比重,从而努力提高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由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将来需要从事的是酒店中、高级的管理,这就要求在高校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有酒店管理的理论和技能,又要有学生实际能力的训练。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掌握酒店管理的理论,能够适应酒店管理需要,同时具有基本的工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工作。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缺乏相关实践经历,高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酒店管理工作经验、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酒店管理工作者作为学生实践课程、校内实训的指导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酒店管理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组织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进行相关培训,邀请具有酒店管理经验的人员向该专业教师传授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师对酒店管理的认识。同时高校在选拔实践课程的教师时,可以适当放松学历要求,毕竟实践课程更注重的是教师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不像理论课程那样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

加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需要学校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在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上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类专业信息化教学管理思考论文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下,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现今的教育领域中,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将信息化集成教育管理模式应用到高职教学管理中,能更高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中关于信息化集成教学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这严重影响着高效教学的管理模式的开展。基于这样的状况,本文对高职信息化集成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论述,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为高职院校信息化集成教学管理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部对高职的管理从发展规模逐渐转提高质量,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在高职院校中大力开展信息化的教育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教育管理的改革,进而实现教育决策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高职教学信息化管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常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研项目管理、教材管理等。对高职院校中众多内容的管理采用信息化集成的方式,能辅助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的工作。基于这样的状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高职院校信息化模式的管理属于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的'结合院校实际的发展状况,并严格按照发展的目标、办学定位以及社会需求;来建设个性化的信息化集成模式的教学管理。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常规数据处理、项目申报和信息统计方面的上报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逐渐升高,常规教学管理主要使用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例如,强智、正方和青果等系统;在对师资队伍进行管理时,主要使用的是人才评估系统示范性院校建设系统。;对教研项目管理时,主要使用精品课程和示范专业申报系统和平台。目前高职院校新华集成教学管理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严格按照教育信息化需求对岗位进行设置,这样的状况使得高职院校中各个部门相互独立,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未实施系统化的建设,这样的状况严重的阻碍了教学管理时信息的共享;二是高职院校中教育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这严重阻碍了信息化集成管理的建设;三是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是任何一项举措实施或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在高职院校中,信息化集成管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就是的常规的管理工作缺少规范性,这样的状况严重的影响了信息化集成管理模式的顺利开展。

1、按照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对岗位进行设置。

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对岗位的配置主要原则是根据行政职能进行规划,该种岗位配置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够达到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的效果。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下,传统的岗位配置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用。因此,更需要根据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进行岗位的配置。在全新的教学岗位设计原则下,其岗位的具体设置为,以数字校园平台为核心、以学历信息管理为核心、以职业资格认知为核心、以教材管理系统为核心等多核心模式的教研管理岗位。在整体结构上更为贴合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提升教学管理中岗位设置的有效性以及实际性。

2、提升高教育管理者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教学管理者是信息化集成教学管理的主要执行人员,对信息化集成较血管理的落实与发展水平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执行能力对其系统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其中主要包括教学管理着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计算机管理能力等。在高校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管理者给予专业的培训,其培训内容需要涉及到相关信息技术的操作知识、计算机关机技术相关知识等,加强教学管理者队伍的硬件、软件相关技术的同步发展,提升教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对教学管理者的各项职责与责任进行明确落实,提升教学管理者的主动性,使其转换传统教学管理中的观念,更为灵活的参与到高职院校全新信息化教学管理发展进程中,进而提升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

管理制度是任何一项举措实施或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同时也是强化项目实施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为此在高校信息化集成教学管理实施期间或实施后,建立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其实施以及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是一种过程化与网络化的转变,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以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学评估、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的管理为核心,建立系统化的科学性的管理制度。只有在管理制度的指导与监管下,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实施才能够确保方向的正确性、实施过程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结果的可预估性。

三、结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而信息化教学管理是将传统的教学管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一种全新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凭借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综合上文所述,现代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已经逐渐向信息化改革,但是教学管理观念陈旧、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认知充分、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阻碍着信息化集成教学管理的发展。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中给出了几点改善建议:对岗位配置原则的调整、对教学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方面的调整等。

参考文献:。

[1]徐镇辉,郑东生,沈毅波,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09(11):38-40.

艺术设计类专业信息化教学管理思考论文

摘要:教育信息化应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与应用为核心和重点。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只有通过打造创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及应用模式,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拥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和推广意识,经常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和实践。专业教师每人建设了2门以上的空间课程,包括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总结、讲评提纲、互动答疑、教学课件、理论讲授视频等课程资源,并在“学生中心、工学结合、多方共建、动态更新”四个原则的指导下将各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链接形成了服装艺术设计系空间课程大观园。空间课程大观园教学实践应用反响很好。师生通过“世界大学城”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实现教学和学习资料共享,网络课程资源的开放、互动、透明性与及时性,满足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和在线交流的需要,使空间课程成为一个“永不下课的课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时代在发展,现代信息化社会瞬息万变,新的时代对教育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信息化教学应用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引入,标志着学校将教育信息化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同时,学校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保障空间课程、特色空间等项目顺利实施,以达到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有相应的管理与之相适应,这种管理必须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空间教学进行有效的督查、并能有效调动教师利用空间教学的积极性,使空间教学改革能形成共建共享、互通有无、良性发展、开放包容的的学术氛围。如何进一步提升空间教学管理建设和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已经迈出了空间管理的步伐。如十项检查中五项:“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成绩、讲评提纲”已经上挂空间。教务处督导、系部督导已经利用空间进行常规教学检查了。空间教学管理可更进一步在空间展开。例如优秀作品展,除了每课结束后,在实训室进行展出外,教师在自己的空间设立优秀作品展出区,各系部将网址发给学校教务处教学空间管理站,管理站将全校各系的优秀作品集中展出,可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优秀作品展示区,供学院及校内同行交流学习,相互提高。如:实训报告单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以往的实训报告单,有些学生不认真对待,有相互抄的现象。课程结束,实训报告单上交后,老师很少能有机会再与学生就课程进行交流与互动。如果采用空间方式提交实训心得,由老师在个人空间发贴,学生跟贴。学生所有的实训报告单排列在一起,学生也能自律而真情实感表达对课程实训的体会。老师就学生的留言,可以进行互动交流。由传统方式转向依托空间进教学管理,一方面,可节约办公成本,另外,也可形成开放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增加管理透明度。教学的评价,除学生、督导、系部外,老师可通过空间了解其他教师的空间教学实施的优秀之处,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空间教学管理应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并制度化。

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管理制度,需要我们研发一些管理表格,理清一些工作程序,使各系部在管理过程中,管得住关键点,管得住细节处、并提高管理实效。空间课程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之前没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年的实践,涌现了很多在空间课程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如空间学情调研、表格化教学流程图,实训流程步骤详解图,学习小组,抢选任务、抢沙发等,这些行之有效的空间教学实践的成功范例,应该到了将其总结提升为管理制度的时候了。在空间课程评审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教学资源关闭不开放的现象,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空间课程资源应该是为学生而设,为交流互动而存在。教师如果不具备一个海纳百川的胸怀,一个开放学习的心态,这终将影响教师自身成长,影响其教育教学水平。对于此现象应该有相关制度出台,进行规范化的要求。

三、空间教学管理要注意个性化特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全部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但也有文化类课程及综合素养类课程。空间教学管理也不能一统化。艺术类课程要与文化类等其他课程在某些具体检查项目上区别对待。如优秀作品展出,《体育》就不方便展出。空间教学管理,除了相关文件规定的基本要求外,应该提倡教师创新、鼓励变革。在与毕业生交流及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设计思维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因此优秀作品展出,也不一定都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可以讲述设计作品理念的视频呈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给学生一个说设计思维、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的机会,这也能使学生们相互启发,达到共同学习提升的目的。教育信息化应以丰富优质、动态更新的课程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与应用为核心和重点。只有通过创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及应用方法,以互动、开放的空间教学手段打造一种复合、立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升教学的系统性、时效性与实用性。

设计管理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临摹是艺术设计专业网站设计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方法之一。网站设计课程教学主要从网页界面设计和针对浏览器端的程序开发两个方向讲解。从界面设计角度来分析,应该注意临摹的深度和方法;从前台开发技术的角度来讲,临摹是从基础学习到实践应用中必要的行为。分析网站设计教学中临摹的意义与作用,并针对如何临摹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网站设计;临摹;直觉设计。

在传统艺术学习中临摹,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而艺术院校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一般以启发为主,不提倡临摹,比较重视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不过创造性思维方式不是凭空出现的,除了要求学生有开阔的眼界,深厚的基本功之外,还需要研究大量的作品。在普通艺术高校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对专业的理解和研究程度都较低,过于强调创意,对大部分学生来讲起不到理想的作用。偶尔有好创意的时候,在实现具体设计图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会逐渐打磨掉学生的学习热情。

“网站设计”学习中创意与技法缺一不可。目前,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创意和设计能力普遍是“眼低手低”。从教学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完成的作品从基础表现到创意都不理想。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对于这类学生,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技巧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意。国内“网站设计”课程主要以界面设计教学为主,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与版式设计、书籍设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容易让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而网站程序开发技术受到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很难详细讲解相关内容。网站界面设计教学一般包括页面版式、图标、色彩搭配、创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允许学生临摹,需要对图标和版式等根据学生所选主题有一定的原创性,并且有较强的艺术性。但是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真正脱离临摹的学生作业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都较差,而且大部分不符合网站设计规范。学生普遍不知道从何入手或者单纯地把作业当成版式设计内容在制作,哪怕完成了作业,学生对网站设计规范和设计原理的理解也处于入门阶段。艺术院校的网站程序开发教学主要是网站前端开发技术,包括html、css等内容。这一部分教学主要是对标签语言的理解、熟练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网站界面设计的前端开发,并且理解网站技术对于界面设计的影响。这一部分的教学属于跨学科的教学内容,相对较难。但是,笔者在十年的网站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一部分的教学结果普遍比界面设计教学效果要好。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html、css基础学习不需要有深厚的计算机、艺术基础;第二,html、css属于标签语言,就像英语单词含义比较固定,只需要理解就能很快入门,而且只需要掌握20个左右的标签就可以做一些基础的网站,相对简单;第三,学生基础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原创,仅仅需要对常用界面代码的掌握和理解,个别学生掌握较快,能较好地举一反三,部分学生当熟练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尝试探索一些不同的创意[1]。

二、临摹的意义与作用。

(一)临摹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观。

目前,普通高校艺术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审美和技法都比较弱,需要提高的地方非常多,而审美和创意又是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大量阅读堆积出来的。目前,学生阅读量和观察能力都比较薄弱,在与学生沟通作业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优秀的作品都没有见过,而且不能正确地指出优秀在哪里,虽然审美因人而异,但是很多设计作品都有其独特并且值得借鉴的亮点。临摹能让学生仔细、认真地观察这些亮点,并且能够在大量临摹过程中,分析各种类型的设计作品,逐渐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观察能力。

(二)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而临摹。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其作品很难表现出理想的艺术效果和实用性。如何规范设计,以及如何将创作意图归纳为视觉元素进行展现等,仅仅靠课堂演示和一些图片欣赏很容易走弯路。如果教师能对临摹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会发现此种方法不仅会迅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有助于他们顺利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临摹能让学生快而深刻地掌握优秀作品的细节和创作技巧。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很难全面地了解设计作品的各种创作技巧和细节表达。临摹能够帮助学生详细观察作品的结构、字体、色彩等之间的关系。例如,网站设计中,学生需要详细地体验作品中各个不同板块之间的比例、对齐方式、字体大小、颜色运用、图标的造型和风格等具体内容[2]。

(四)临摹能提高学生的直觉设计。

临摹的过程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对于优秀设计作品应该看什么,怎么看,并逐渐培养学生自我设计意识和设计方法。直觉体验的获得有很多渠道,生活体验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临摹的经验越丰富,直觉体验越可靠。设计者在搜集资料和临摹中视野越开阔、思维越活跃,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的分析就越全面,产生的直觉也越有效。向设计大师学习,向相关的艺术设计学习,同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体验。设计感悟积累越多、设计类别越广,就越能增加设计师的知识广度和思维的活性,利于设计直觉的培养[3]。

三、网站设计中如何临摹。

教师应该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临摹方法。这种能力不仅是训练学生的技巧,也需要学生搜集素材、分析素材,并且分析所选主题和素材的关系。在给基础薄弱的学生指引一个详细方法临摹的时候尽可能指引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中理解网站设计的核心教学内容。虽然通过一两次临摹可能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可以给基础薄弱、创意比较匮乏的学生提供一条便捷的道路,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深入理解网站设计是什么。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如何实施“网站设计”课程临摹教学,做一些初步探索,借以抛砖引玉。

(一)以借鉴为主进行临摹。

临摹网站可以是完整临摹,也可以是局部临摹,后者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属于一种折中的'方法,既能起到锻炼作用,也能避免完全的抄袭。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作品的优缺点。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里的抄应该是借鉴的含义。希望学生有一定的依据和目的接触优秀的设计作品,这样能比较快地提高学习和创作能力。

(二)临摹网站作品应该学会分析、解构。

如何解构一个网站,简单理解就是把网站作品去掉表面的装饰元素,简化后根据网站的结构进行分类。例如,把网站的内容结构、界面版式结构、图标、色彩搭配等各个组成部分归纳总结,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研究、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把多幅作品“打散重构”成一幅全新作品的能力。当学生看到优秀的设计作品时建议保留素材并花费一定的时间思考这个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思考过程对设计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临摹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网站设计”教学中界面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程序开发技术教学则作为辅助教学。网站界面设计不仅是艺术层面的研究,它受到功能需求及网站开发技术的限制。在临摹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分析网站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初学者最好从整体布局开始,然后逐渐推进细节,这种方法就像传统绘画的过程,从构图出发逐渐深入。当然,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和熟练地进行界面设计,那么方法则可因人而异。网站前台程序学习应该尽可能完整地临摹整个界面的html、css程序,就像软件学习一样,以掌握和熟练为主。在临摹程序的过程中,分析该程序语言的规则和技巧,同样的界面效果,很可能程序书写是不同的,但是程序不是只要实现界面效果就是正确的,还包括是否存在明显的bug、代码的优化、扩展性、专业性等。这一部分的学习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语言,并且深入学习后才能实现[4]。借鉴性质的临摹是设计过程中很难完全摆脱的一种行为,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已经存在于设计师的头脑中,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行为都会有其他设计的影子,这种类似临摹的直觉设计是通过大量的学习及设计经验养成的。很多知名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需要参考一些别人的优秀作品,这一作品可能是早期的经典案例,也可能是当前的优秀设计作品。其目的是给自己提供更直观的灵感。由此可见,从学习过程到实践过程都需要临摹的参与。在学习过程中,临摹让学生掌握理论和基础技法;在实践过程中,借鉴能让学生快速掌握项目的创意。学生应该临摹其核心规律,而不是仅仅描摹其表面。总之,临摹是设计教学中一种必要的手段,网站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能过分强调创意,也不能过分强调临摹。创意以技法和经验为基础,技法通过临摹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的设计规律,并且根据规律进行有目的的临摹掌握其技法,增加经验。

参考文献:

[1]郭恒川,李方方.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5).

[2]蒋婧.临摹在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9).

[3]杨国新,万桂香.艺术设计教育中直觉思维产生基础探析[j].艺术教育,,(10).

[4]刘硕.中文字体设计中临摹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3,(19).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理念思考论文

当前许多民办高校的院系教学管理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不能适应加快高校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特色人才的迫切需要。

1、组织机构设置常规化。高校教学管理无非就是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资料等的管理。但这些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是最难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源跟公立高校比较起来,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差,管理难度更高,灵活性要求更强。这些就为民办高校的院系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要有适合这群学生的、特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设置。

2、缺乏具有专业教学管理素质的人才。以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离、退休人员。首先是他们自身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教学管理就是周而复始地排课、调课、听课、检查。其次是部分教学办公室人员学历偏低,没有专业管理经验,同时又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新知识。

3、存在人情化管理倾向。主要表现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里有一部分是公立高校退休的老教师或者企业职工,这部分教师的年龄基本上是属于中老年阶层,在执行教学任务时不遵守院系的相关规定。而教学管理人员碍于情面也允许其这样做。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教职员工积极性、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4、缺乏合适的激励机制。许多民办高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激励基本上只有学校层面的激励,二级院系根本不存在激励机制,或者有的也只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激励不到位或者不合适不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组织结构合理化。民办高校的院系组织结构的设置比公立高校要求更高。首先是民办高校资金不足,这要求民办高校需要运作效率更高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再者,民办高校办学层次较低、学生素质差异大,这要求民办高校院系组织结构的设置必须要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设置专门的学生应急处理办公室、德育教育中心和学生心理疏导机构等等。有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才能更好的发挥民办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职能作用,才能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

2、建立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首先教学管理的原则性是体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化,再者这里所说的灵活性不是指的人情化,而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既要严格遵循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又要实行企业式的人性化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3、激励方式正确化。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激励方式是惩罚为主、奖励为辅。例如,部分学校实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凡是学期末通过学生、领导评教不合格的教师就取消职称评定资格或者取消上课资格,而对于评教优秀的教师又没有相应的奖励。这种方式,最终只会导致教师争上简单或是熟悉的课程,不上难度系数大的课,使得本来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评价体系,结果却适得其反。因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讲,应采取奖励为主的正向激励方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管理改良思考论文

当前许多民办高校的院系教学管理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不能适应加快高校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特色人才的迫切需要。

1、组织机构设置常规化。高校教学管理无非就是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资料等的管理。但这些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是最难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源跟公立高校比较起来,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差,管理难度更高,灵活性要求更强。这些就为民办高校的院系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要有适合这群学生的、特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设置。

2、缺乏具有专业教学管理素质的人才。以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离、退休人员。首先是他们自身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教学管理就是周而复始地排课、调课、听课、检查。其次是部分教学办公室人员学历偏低,没有专业管理经验,同时又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新知识。

3、存在人情化管理倾向。主要表现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里有一部分是公立高校退休的老教师或者企业职工,这部分教师的年龄基本上是属于中老年阶层,在执行教学任务时不遵守院系的相关规定。而教学管理人员碍于情面也允许其这样做。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教职员工积极性、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4、缺乏合适的激励机制。许多民办高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激励基本上只有学校层面的激励,二级院系根本不存在激励机制,或者有的也只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激励不到位或者不合适不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组织结构合理化。民办高校的院系组织结构的设置比公立高校要求更高。首先是民办高校资金不足,这要求民办高校需要运作效率更高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再者,民办高校办学层次较低、学生素质差异大,这要求民办高校院系组织结构的设置必须要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设置专门的学生应急处理办公室、德育教育中心和学生心理疏导机构等等。有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才能更好的发挥民办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职能作用,才能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

2、建立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首先教学管理的原则性是体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化,再者这里所说的灵活性不是指的人情化,而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既要严格遵循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又要实行企业式的人性化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3、激励方式正确化。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激励方式是惩罚为主、奖励为辅。例如,部分学校实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凡是学期末通过学生、领导评教不合格的教师就取消职称评定资格或者取消上课资格,而对于评教优秀的教师又没有相应的奖励。这种方式,最终只会导致教师争上简单或是熟悉的课程,不上难度系数大的课,使得本来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评价体系,结果却适得其反。因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讲,应采取奖励为主的正向激励方式。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管理课程教学论文

毕业设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养。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是近年来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具体来说,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监管机制不科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各艺术院校都出台了针对毕业设计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很多院校对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并不严格。

具体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毕业设计涉及的各环节的检查制度并不完善,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不但答辩如同走过场,相关教师也对不达标的毕业设计也存有姑息迁就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此外,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间大同不异、缺少新意,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2.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紧密。

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非常高,以操作性强著称。

这就是说,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有优质的创意,一些项目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可行性。

但现实情况是,就每年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而言,真正能够能投入实践的并不多见。

具体来说,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不但在体现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同时也可以从设计过程中体会到。

学生常常在毕业设计初始时对选题存有很多想法,但最终却很难真正找到适用的课题。

亦或者,学生的选题质量相对突出,却超出了自己完成课题的实际能力。

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持有的态度不够严谨,资料收集不力,考察、调研不当,导致毕业设计主旨不明、内容空泛。

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课程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展,这一时期的很多学生都处临就业、考研状态中,缺少全力以赴处理毕业设计的精力。

大多数人仍然将主要的时间用于他们所认为的更重要的考研、找工作上。

故有些学生在处理毕业设计作品不够投入,出现怠慢情绪,先是设计进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此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严重滑坡,间接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的总体质量。

4.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高等院校扩招不但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还引发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最重要的,教师数量的紧缺。

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院校的老师必须一人指导十数个学生,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的教学与科学,必然会力不从心。

此外,当下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博士、硕士刚毕业,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选题或指导过程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程。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展开教学改革以寻找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

对此,各院校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的办学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的管理与监督。

毕业设计教学的规章制度需要得力的监管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各院校应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分层监督机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检,同时将抽检的结果详细记录并保存起来。

定期检查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期、中期及后期检查。

其中,初期检查主要用于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用来审核课题申请和开题报告的可操作性;中期检查多采用院系抽查的方式,主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用以监督选题的完成进度;后期检查则在毕业设计作品完成以后,主要用于把关毕业设计的考核过程,对毕业设计质量、答辩及评分情况展开监督。

不定期检查多由院系组织进行,一般是对毕业设计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学生的考勤等等,用调节和规范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体过程。

2.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发展师资力量。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般采用单纯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负责约10个学生,导师则多由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

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受日常工作的限制,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真正应对毕业设计指导。

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整合重组,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推进教育朝个性化、精英化发展。

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已有的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来看,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该方式培养的学生通常都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水平。

具体来说,导师工作室应由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充当带头人,再由5个左右的优秀的'讲师、助教和硕博士生充当主要成分。

导师工作师制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各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并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近期研究成果。

这种工作制度既强调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有利于导师忧患意识的发展。

工作室成立后,导师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来制定选题,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定课题。

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导师的指导水平也会充分发挥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加强校企合作,拓宽教学实践。

艺术设计以实践性突出著称,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应当在实施导师工作室制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

比如,可聘请知名设计师或业内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将合作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发展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让学生全程参与方案构思、草图绘制及后期制作的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升华自身的设计理念,进而懂得,设计不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它同样需要实践的证明的和大众的认可。

作者:张胜利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管理个人博客》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管理系统论文

1、锻炼幼儿反应的灵敏性。

2、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3、让幼儿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来复习学过的知识。

5、通过传花训练幼儿反应速度。

二、游戏准备。

1、击鼓用的小鼓一个;

2、传递的花球一朵;

3、儿童用儿歌、拼音、数字卡片。

三、游戏玩法。

下面我们来玩玩击鼓传花游戏。持铃鼓的小朋友先说出一个数,然后将铃鼓传给另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说:“我对几”,再把铃鼓传给下一个同学,下一个同学要说出:“几和几组成几”,才能把铃鼓传下去,接下来的小朋友再说出一个数……如果有说错的或重复的,要他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再往下继续进行。(采用击鼓传花的形式能提高儿童的活动兴趣,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为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学习加、减法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统计,有利于培养儿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同时,感受对随机事件的统计。)。

1、教师把凳子围成一个大圈,让孩子们坐在一起,教师站在孩子们的中间。

2、教师面前放好卡片和小鼓,把花球放到孩子们的手里。

4、鼓声停止,花球就要停止传动,花球停在谁的手中,谁就要抽取一张卡片,把内容读给大家听。如有读错的地方,教师要给及时改正。

四、送信游戏。

1、分组送信。

讲台上放有4个标有数字的信箱,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

只要把“信”(口算卡片)上的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送到标有这个数字的信箱里。每个同学拿一封“信”有序的走上讲台送信。

有的卡片上的得数不是信箱上的数,是无法投递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

2、各组分别交换检查信是否送对,如果有错的,能找出原因吗?

(将枯燥的10以内加减计算变成有趣的送信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简单的口算,玩中提高计算技能、灵活运用知识、同时培养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与求真的学习思想。)。

五、总结。

教学反思:

这部分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这些材料为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供了学习线索。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感受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本节活动课涉及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10以内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组成、比较大小;10以内数的加减法;简单的统计思想等等。根据本节活动的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采用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参与现实、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所设计的各项活动,均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供了平台,为学生的相互交流、表现自我创造了机会,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2、尝试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本节课中,根据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走进教师为他们设计的游戏活动中,把学习内容与游戏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为学生的探索学习和技能训练创设了一种愉悦、和谐、自主的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

3、在实际体验中激发兴趣。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游戏形式将教材提供的内容活动化,如击鼓传花、走迷宫等,使学生个体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中,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体会做数学的快乐。

高校设计管理激励理论教学研究论文

负激励是一个施压的过程,是对所要管理的人员在物质和就业机会等的威胁。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依赖正激励的措施和手段,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高校教师群体缺乏激情与活力,创造性和积极性不高。要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强化负激励。

因为在实际的管理手段中,有时候鼓励利益的获取不能达到的效果,正激励手段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消极获取的手段往往能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重视和采取负激励的手段。首先正激励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是以成本为引导方向的,引导教职工积极的获取目标,但是由于正激励的目标通常较难获得,导致很多教职工放弃了对于高目标的追求,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而负激励的过程和正激励是不同的,负激励的目标是为了保证基本任务量的实现,它管理的重点是那些消极的具有抵触情绪的员工,所以负激励不存在投入较高的成本,反而是对于人的一种强制性的克制和约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正激励和负激励必须也是相互配合的,负激励的实践价值在于,首先从心里层面来分析,负激励能够减少个体的利益,引起对意外损失的关注,实现更加优秀和安全的管理目标,减少了管理的成本。

除此之外,负激励还能弥补正激励管理机制的不足,并且促进综合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是负激励的管理力度和尺度比较难以把握,所以其管理理念和要求是,能够掌握一定的度,负激励一但发生偏差,就会让教职工对管理手段计较,影响到管理者的权威,甚至使得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同摆设,负激励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必须站在同样的水平上,管理者要舍得对自己进行负激励管理的措施,让被管理者心服口服,最后负激励也要和正激励相辅相成,配合正激励的管理手段,实现绩效管理的提高。

二、高校管理绩效的含义和运营环境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高校管理绩效,充分认识高校管理的运营环境,我们才能提高相关绩效管理水平。首先高校绩效管理的含义,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经营的效益和对资源的利用,所以对于高校绩效的.考核,就要综合的分析高校在多个社会职能的目标,以及不同高校在不同的学科或者研究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当然高校管理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还是围绕教学展开的,在效率方面主要围绕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绩效管理不仅仅是针对教师或者个人的,更多是以高校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把外界的社会期待纳入到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来。

高校绩效管理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高质量的人才输出;开设的常规课程的实用性和深度,开设课程的覆盖面是否广泛;在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还有是否能够有效地合理地使用拨下来的科研经费;硬件配套设施的管理是否完善;毕业生带给社会的效益是否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校的整体社会声望等方面。高校运营的环境分析,从组织管理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任何组织的运营都要受到其自身和来自外界的影响,外部的环境还包含了宏观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行业的环境主要是横向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高校近两年来由于招生的扩大,相关资金的紧张,在科研和师资团队方面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来自政府的补贴,来自同类别同等级高校的竞争越来越大,要求高校对于绩效管理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来自经济的压力,高校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分析近几年,随着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我国高校发展迅速,在人事分配和内部管理的改革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一些名牌大学的高校师资力量的流失情况得到了抑制,但在普通高校中,很多优秀的骨干教师的流失现象仍然十分的严重,而留下来的一些教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从而影响了这些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成果,虽然很多普通的高校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绩效管理和激励的体制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最根本的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考核的过程片面,而且主观性较强,低劣的考核手段对于员工的积极性是致命的打击,大大地降低了激励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绩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高校中大多数的管理人员认为绩效管理就是每年年终的时候填写年度考核表,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实际上那只是绩效管理中非常小的一个环节,完整的绩效管理包括了对于绩效的全方面的考核,通过计划分析得出的结果的整个过程;沟通不畅反馈不及时,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善于沟通,并且能够及时地获取反馈,现在高校绩效管理中缺乏沟通和反馈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效益的提高,教职工不能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由于对于教学综合评定不科学,导致了实际的激励机制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四、负激励在高校绩效管理的应用。

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活动,管理的各项措施必须能够相互协调和适应,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充分了解了负激励的含义,以及目前高校在绩效管理和相关的激励机制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使用负激励应用于高校绩效管理的方法,由于激励措施就是管理的外在表现,所以有着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负激励机制的实现和应用,要具备一定的运行环境和条件。

4.1首先在高校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正确的管理理念。

高校管理的核心是面向教职工和教学的成效的,明确了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够让管理行为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对于实行负激励的实现是有着指导意义的,明确的管理理念在约束和激励人方面有着比较高的效率,有利于负激励的设计和实施。

4.2科学的组织目标。

科学的组织目标能够把握负激励机制的尺度,有利于管理者认清教职工团队中哪些问题更加突出和任务难以完成,目标太高了会挫伤教职工的积极性,太低了又起不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影响组织目标的有效性,从而合理地开展负激励的惩罚措施。

4.3必须明确负激励内容和组织成员需求之间的关系。

管理毕竟是以人为本的,如果忽视了这种关系,造成了偏差,就无法实现负激励起到的管理效果。

4.4构建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

考评的结果是实行负激励内容的依据,是保证负激励客观准确的有效参考,所以明确而科学的考评制定对于开展负激励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而科学的考核制度才有惩罚的客观与公正,总之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约束,又互相是因果关系。

4.5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管理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的建立,能够实现信息反馈的及时,但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现代的高校管理当中,信息的反馈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管理措施实现过程中的障碍,这也是中国所有的企业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对于负激励管理来说,没有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更加是致命的,因为负激励不像正激励,就算得不到信息的反馈对于教职工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信息的沟通不仅反映了管理者的素质,更加能促进负激励中被管理者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负激励管理的作用。

4.6构建融洽的校园管理氛围。

高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融洽,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或者科研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融洽的管理氛围能够让老师在心理层面上接受负激励管理的相关惩罚措施,使得教职员工能够服从并且尊重负激励管理的内容,提高教职工的主动配合的意愿,能为负激励管理创造一个轻松的管理氛围,从而提高负激励管理制度的实现过程。

五、利用负激励手段提高高校绩效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负激励在实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一定也是跟相关的具体管理措施挂钩的,对于措施的理解和把控是负激励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负激励的惩罚措施一般包括了相关的薪酬制度,职位降级制度和淘汰制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负激励的目标一定要准确,实施负激励之前,要明白高校的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让学校的教职工知道自己因为什么受到了惩罚,负激励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围绕提高管理绩效工作的。其次是负激励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尺度,要给教职员工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负激励一定要有一定的弹性,负激励与考核制度结合不能太死板,更加不能一方说了算,这种主观性太强的惩罚会让教职工缺乏安全感,会增加教职工离职的概率,削弱普通教职工提高业务能力和素养的积极性。

六、结语。

在高校绩效管理中开展负激励管理措施的时候,要明确负激励管理的内涵,充分地了解高校绩效管理的内容,结合社会因素和高校自身因素的影响,正确合理地利用负激励提高高校绩效管理的水平。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管理课程教学论文

理论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前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并不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从学生本身、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校的保障三个方面来不断完善,改变这种现状。

理论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有些从设计院校毕业的学生,甚至连“包豪斯”“工艺美术运动”“后现代主义”等这些词语都搞不清楚。当然,出现这种现象有很多客观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认识上的问题,是对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

很多院校将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上,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性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是这并不是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忽略专业理论课程。旷课、打瞌睡、看小说、交头接耳等现象经常会在理论课程的课堂上出现。

笔者认为,影响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对理论课缺乏兴趣,认识不够。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知识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其理论水平、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理论课程往往设置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对于这两个年级的同学来讲,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没有认识到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是一种什么关系,也没有认识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什么样的理论课程来奠定基础,所以不知道理论课程会对专业课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理论课丧失了兴趣,学习就会毫无目的可言,更谈不上方向和结果了。其次,教师授课方式有待改进。经常会有学生谈论某某老师的课上得好,某某老师的课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这也就说明学生对老师的授课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这门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态度。有些院校的理论课老师还固守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从头念到尾,根本没有问题的引入、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教与学之间的穿插,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艺术设计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艺术理论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视野宽、观念活,较少条条框框,敢于冲破常规去大胆创造和表现新的内容和形式,思想倾向比较复杂,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正确的学习心理,必须首先从思想上使其认识到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理论课程主要是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一方面,作为学生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态度端正了,自然而然会激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老师的授课,充分调动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另外,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正确的学习心理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首先,学生应提高自身素养,充分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现在并不缺少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设计者,软件只是一种工具,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设计思维,素质全面的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厚的理论知识,才可能用设计来表达人文思想,体现人文精神,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老师应激活课堂,勇于在教学上有所创新。加强引导需要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整讲课节奏,改善传统的授课方式。如:理论课程的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可以将教材的内容“问题化”,让学生从问题的角度进行思考,对问题进行追问,梳理教材的来龙去脉,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理论思维的训练;教材的部分章节可以由学生组成讨论小组进行讨论,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展开讨论,并将各组的讨论结果在课堂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具体的工艺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作品的历史时期、创作背景、主要风格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新的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参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熟悉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前沿动态,开阔眼界,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将乡土美术融入到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来,乡土美术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把乡土美术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指导现代设计,在相关的章节展开讲述,可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

当然,学校的重视是理论课程良性循环的有力保障。作为学校和院系来讲,要保障理论课程的教学顺利进行,不能一味增加实践课程的时间,而削减理论课程的必须课时。学校应该从师资建设、资料储备、硬件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加深文化艺术修养,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设计师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设计的欣赏、分析、比较与借鉴,可以获取广泛有益的启迪和灵感,避免片面性、狭隘性错误。总之,理论课程的教学,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念和思想性的东西,包括培养他们作为设计师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理论课程知识的传授,可以培养具有思想文化、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的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从而达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摘要:体育课是传授青少年锻炼身体方法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青少年学会做人、做事的课堂之一。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复杂多变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确定性的假设,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程式化、机械化,既阻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又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把体育教学看成既有计划性的一面,又有生成性的一面,教学设计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又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舞台。在此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体育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忘我的工作精神去追求和探索。新课程拓展了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思维,但并没有具体提供体现学生“汗、会、乐”三维健康目标的范例和方案,把具体的操作问题和课程开发的权力留给了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这对习惯于以传统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教师来说难以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与目标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冲突的问题。面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我市启动了“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方案。我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学习、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了体育课的教改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程目标的认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构建。

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化、知识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开发的以运动项目和游戏相结合来呈现的主题《健美操、游戏》教学单元;又如我们以即可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又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集体项目进行组合构建的主题《建设美好家园》教学单元;以服务于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构建的主题《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单元等。

二、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确立重点、难点。

首先,我们在开发单元课时目标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例如,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5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穿越树林(绕过障碍物)——第2课次:踏石过河(跨越障碍物)——第3课次:滚过草地(滚过障碍物)——第4课次:穿过山洞(钻过障碍物)——第5课次:森林擂台(滚跨绕钻组合障碍跑)。其次,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三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例如,我们把“障碍跑”单元的第1课次主目标确立为“运动参与”,第2课次为“运动技能”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运动参与、体验、感知。再者,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例如,我们在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为:

(1)知道简单的“钻、跨、绕、滚”等动作术语,明白安全运动的重要性,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2)能做出钻、跨、绕、滚等的简单障碍跑动作,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敢于自我表现,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及勇敢顽强,相互协作的精神。基于此,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能掌握钻、跳、绕、爬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合理搭配副项内容,弥补主教材的不足。

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到单元的学习内容的搭配能够针对教学目标,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把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不大,学生不喜欢的项目排除在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安排一个项目,我们确定某个运动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称为主教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还要选择适合的动作或身体练习作为主教材的补充(称为副项)。无论主教材还是副项都要处理好身体发展内容的搭配,从而弥补主教材的不足。例如技能与体能的搭配、上肢与下肢的搭配、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搭配等等。做到健身、文化、育人等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关注学习内容;从而贯穿整个教学甚至整个知识段的学习,为学习内容“抛砖引玉”。

四、设计新颖有趣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的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从而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在设计、选择时我们要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要具有小学特点,要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有合理的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都必须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都伴随着相应的身体练习。能否取得身体练习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练习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练习方法,二是练习中的运动负荷。而丢掉运动负荷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将丢掉学生的健康。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健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体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十分不利的。只有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锻炼学生身体、才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这也就要求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爆发力练习、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

六、结语。

参考文献。

(1)周雁林,张保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j]科技传播,.

(2)赵华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问题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

(3)张细谦。论小学体育课的设计策略[c]东莞塘厦,2009.

(4)李兵。论东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方向[c]东莞塘厦,2009.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管理课程教学论文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相关增强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特点的不同,各个班级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班级可以很好地和教师互动,有的班级则积极性不是很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理论类知识的专业素养不够;。

教师在互动的时候应该根据班级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互动的方式和方法,保证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对理论类的课程建立起自己的认识,并保证相关学习任务的完成;在积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地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语言表达和团队的合作能力。

(一)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群体交流的能力。

理论类的课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大都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由于缺少一种责任感而缺少了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间接地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很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制约着我们当代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并在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中,本人采取的是构建主义教学方法,即提出一个问题或目标,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来解决。

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

例如:在讲授建筑风格样式这一章节时,首先给学生一个系统的引导,要求学生根据样式的内容进行分组,各个小组通过资料的查询找出其相关代表作品,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就随机抽取各个小组中的某一位成员进行该风格的讲解。

这种教学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语言表达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为了防止个别同学由于学习态度散漫不能很快地融入到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在最初上课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帮助大家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创新教学环境的引导下,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提高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由于理论内容相对比较多,传统教学缺少实践的具体应用,对后面专业课的展开不是特别有利,故而在这里提出进行多学科的交叉,以提高理论类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园林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介绍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以后,以学校中的某一块空地作为实践的目标,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设计。

在这个阶段学生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作品不会特别的到位。

但就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整个设计步骤的实践和体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这也与我们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了起来。

(三)转变教学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框架。

好的教学效果和水平自于不断的教学积累和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教师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退缩。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了一门集合了环境学、几何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学科的综合设计专业。

因此,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与环艺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今后的设计中,以增加设计作品的内涵与深度。

为了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框架的目的,在上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给学生留出专门的时间进行阅读交流,锻炼其写作能力。

督促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框架,提高其今后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顺利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

并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风焕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管理改良思考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共17次出现了“引导幼儿”“指导幼儿”“教育幼儿”的关键字眼,这充分说明“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仍然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因此,幼儿德育也是德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一定要遵循“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特别是幼儿不良品质的改正,更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地纠正与引导。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及生活管理中,常常会碰到这类问题:幼儿经常有过激行为倾向,教师多次教育,家长也很着急,可孩子批评教育后就是没有改正的迹象。这该怎么办呢?我在任教中(2)班的第三周,就遇到了这个难题。如今,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将我一些处理方法及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冰冰遇到不开心的时候,常会趁人不备,实施攻击,并喜欢高声喊叫。游戏课上,他横冲直撞,对老师视而不见,受不得委屈,丁点小事也会乱发脾气。班里只要出现冰冰,告状声就络绎不绝:“老师,他抢我的东西!“”老老师,他在我耳边叫,我耳朵痛。”“老师,他打我……”小朋友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为此,冰冰才来到我园学习时,已先后转了四次幼儿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这句话一语道破了爱与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能与冰冰之间实现真正“亲其师,信其道”,我开始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宽容,删除孩子的心理阴影。

冰冰拒绝入园时,大声哭闹,对劝慰的老师抱以拳打脚踢,还指着老师的鼻子说:“我不喜欢你!”但不管尴尬与否,教师没有顾忌孩子的敌意,总是笑着迎上去,亲热地抱过冰冰,并试着与他聊一些他可能喜欢或感兴趣的话题,宽容他对老师的不敬。

冰冰把别人的积木撞倒后,我轻轻地走过去了,捡起来说:“冰冰以后会小心的,再也不会撞倒别人的积木了。”冰冰因为别人摸了他的纸,把纸揉成一团,扔到地上,还大声哭泣……我捡起纸团,握着冰冰的小手将纸展平,“冰冰慢慢就会不哭了,越来越勇敢了!爱惜东西是好习惯,小朋友都要向冰冰学习,只是下次做什么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这事能做吗?怎么做更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由于教师的教育方式一改原先惯用的姿态,没有直接否定他,让冰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理解与被尊重的感觉,温暖一如春雨般滋润着他那颗被冷落的心。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是呀,在与孩子接触之初,我们要学会用宽容对待其缺点。因为有了慈母般胸怀的接纳,有了热切真挚的关心,冰冰入园后不再哭闹了。

二、善待,剪切孩子的不良行为。

游戏课上,星星哭着上来告状:“冰冰揪我辫子!”为了避免冰冰有抵抗情绪,我与冰冰进行了单独谈话:“刚才是怎么回事?你认为这样做对吗?如果别人喜欢你的头发,也来抓你,你会怎么样?该怎么办呢?”无论冰冰谈多谈少,我都认真听着,并适当提点看法,让孩子设身处地想一想。由于我把冰冰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说话,我们谈得很融洽。这种方式让冰冰有了一个解释的机会、申辩的时间及反思自己行为的过程。冰冰本意是喜欢辫子,却因为表达喜爱的方式方法不恰当,拉疼了小朋友。针对冰冰的情况,我及时引导冰冰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巧,让他明白表达喜爱的方法有许多。而且,无论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偏激,我们都要从中找到可教育的因素。像冰冰这种情况,重点是引导他如何与人相处。例如想和别人玩时,告诉他说:“我和你一起玩好吗?”当喜欢别人的玩具时,可以说:“我喜欢你的玩具,让我摸一摸吧!”如果发生攻击行为后,要让孩子道歉,并关心被伤害的小伙伴,给他们揉一揉、擦一擦,加深记忆,体会被攻击后的感受,用爱心与同情心击退攻击的冲动。当孩子攻击行为逐渐减少时,教师的语言提示也应尽量减少。如教师看到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所冲动时,一个眼神也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同时还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此外,教师还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取得配合,改变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家教观念与方法。

因为善待,教师施教的通道宽松畅通,再加上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施教的随意、盲目性减少,效果也明显好转,从而剪切了孩子的不良行为。由此,关于冰冰的“告状”声慢慢地少了。

三、赞美,粘贴孩子的闪光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善意地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予希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教师对幼儿表示好感,幼儿就会在学习、品德、习惯方面进步。教师如果对幼儿表示厌恶或失望,幼儿心理就会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理解、信任和尊敬,是一个人保持愉悦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的需要,赞美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对于冰冰,教师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和赞美孩子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美的东西是越赞越“美”。

比如有一天在图画区角,冰冰和东东都在哭。大家都指责冰冰说:“他最坏!他抢东东的纸。”教师忙问怎么回事?东东委屈地说:“我没有弄他,他把我纸抢破了。”原来冰冰发现东东的纸掉到地上,想帮他捡起来,可刚要捡,正巧东东也来捡,于是画纸撕破了。于是,教师向孩子们讲清了冰冰想做好事的初衷,请他们原谅冰冰,并为今天冰冰帮助别人的想法鼓掌。接着,教师又趁热打铁,列举了冰冰的种种好的表现及特长,鼓励大家都来夸夸冰冰。看得出,冰冰当时有点紧张和羞涩,眼里闪着幸福的光芒,冰冰是多么渴望得到肯定与表扬呀!从这以后,我就经常让孩子们有意无意地听到老师对他的表扬。而冰冰也因为无意中听到了老师对他的正面评价,对老师更加信任,并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捕捉孩子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并努力挖掘孩子的特长,让冰冰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他人,体验了一个崭新的自我,一颗易感、上进的心灵受到了呵护。关于冰冰的表扬多起来了,冰冰开始觉得最美好、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到幼儿园里去。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老师。”当前,我们的很多教师只习惯于教适合自己教育特点的孩子,出了问题,总想从孩子身上找到原因,却不善于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待像冰冰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要轻易否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引导方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把常规要求明确的告诉孩子;给孩子适度的自主,选择有“限”的行为,体会成就感;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学习、学会,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师的“引”与冰冰的“悟”中,冰冰逐渐从学习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学会做事。

是呀,宽容、善待、赞赏,会推动孩子前进的步伐。因为爱,孩子变了,我们的冰冰不仅能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还能主动做“小老师”,虽然偶尔犯点小错,但都不是故意的。来班里上课的教师都说冰冰像换了个人似的。放假的时候,冰冰抱着我说:“我喜欢你,我喜欢这个幼儿园,我会想你的。”

孩子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过去和现在。教师不要轻言放弃,要用自己宽容的心和无限量的爱去启发引导孩子,去打开孩子内心深处的“锁”,孩子就会一天比一天进步。如果教师用爱面对每一天、每一个孩子、每一件小事,心中就不会堆积烦恼,就能以爱心、耐心与平常心及智慧来教育孩子。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爱之中,他就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再加上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真、善、美就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地做好幼儿的德育工作。

(常山县教工幼儿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