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教研计划(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6 06:12:50 作者:薇儿

思想是人类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认识与感知的总和,是价值观、信仰和道德规范的基础。思想的力量可以打开人们的心灵之门,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和力量。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研计划博客

一、工作思路: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二、具体教学研究目标:

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低年级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中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4、高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的习惯;综合性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三、工作要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品德课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集体备课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着重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建设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研究,、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教育研究、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等,使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学校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

3、加强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青年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梳理,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即校本教研的主题。注重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得。

6、关注品德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关注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

四、本期教研活动安排:

2、品德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以及确定教研主题。

1、小学思品课堂教学观摩。

2、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

1、青年教师不断磨课,开展组内互相听评课。

2、小学思品教学资源库建设。

1、片联教研活动。

2、小学思品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1、组织讨论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

2、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品德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以开展教研工作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效益为重点,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以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教风,深思求是的学风,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留下探索的足迹,享受研究乐趣,争创教研特色。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领会课改精神实质。

以教研组为活动平台,组织品德与生活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增强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理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树立品德课程“回归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的核心理念。

二、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任课教师分析教材,研讨教学过程,。优化教研活动方式,采用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大组互相交流研讨的参与式活动方式,让教师思考合作、交流体验,在亲身介入的活动中熟悉和把握教材,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材重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同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和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提问,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教师共同探讨教材与教法,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主题活动的能力。

三、以研究课为载体,积极开展实践探索。

品德学科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实施方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为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体现新课程的设计要求,我们着重在教学设计上改革创新:个人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小组研讨修改--大组讨论交流--上课实践反思。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模式能使每位教师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互相启发借鉴,而且能帮助教师将教材的设计与个人的创意结合起来,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教材,设计出较有新意的主题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来学习,在活动中建构认识,在活动中实践行为。

这样的实践活动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认识,在良好的教研氛围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促进了学校教研。

此外,我们还结合环保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通过活动,学生都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对于“节能、环保”这一话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只要大家弯一弯腰,伸一伸手,随手捡起一片垃圾,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关上电灯,我们就在为环保献力,为我们的校园创造美丽。学生纷纷表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家园,重建一片绿色的天地。

四、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为积累经验、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任课教师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并上交一篇教学论文,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品德学科案例评比和论文评选活动。

五、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师、学生、课堂在发生着转变。教师开始重视了该学科的教学,力求创造适宜的活动情景、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来接受和体验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教学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说教和灌输,而是师生互动、对话、交流,孩子们自己去感受、领悟和表达的过程。一学期来老师们收获颇丰,王贵霞老师执教的《我爱我的家》和薛俊红老师执教的《我有好邻居》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青年教师赵连欣执教的《我的家,在这里》一课在全县年终评估听课活动中受到县教研室领导的表扬。

当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是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矛盾,教学教程中,教师往往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是新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对教师来说,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有一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怎样切合实际地把课改理念自觉、主动、灵活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三是课堂的开放与教师的引导之间的矛盾。如何使学生有效参与和开展活动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是教师素质与课程要求的矛盾。品德与生活是综合课程,教材空间比较大,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高,教师应树立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五是兼职教师多,老师对本学科的教学重视不够,给实验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教研方式,力求不断解决问题,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2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计划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学习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以“先练后讲”为操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全面落实自主学习方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有待加强,上课时都有表达的勇气,但是表达不到重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做题时主观题的回答总是回答不到重点,但是作为一个负责的老师,不只是把好学生教得更好,而是更应把潜能生给教好,好学生谁都会教。我大致列出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本单元分为两课内容,分别是《爱在屋檐下》和《我与父母交朋友》,其中的知识点有: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懂得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义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单元的设立主要教育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应该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客服逆反心理,与父母做朋友,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的内容有:《同侪携手共进》和《老师伴我成长》,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至少面临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其身体正在急剧发育,他们需要大量能量,容易过度兴奋;学习上的任务重,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面的社会有的了解,人际关系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也纷至沓来。这就需要青少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还能促进个人的成长。本单元就以此为主题,立足学生的主要交往领域------学校的人际交往,比较全面的`分析了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交往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两课内容,分别是《多元文化“地球村”》和《网络交往新空间》,本单元引领学生从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日益先进,我们的交往对象和就交往空间不断扩大,如何领略不同国家、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交往,成为学生面对的课题。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阔视野与友好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内容比较多,有《友好交往礼为先》《合作竞争求双赢》《心有他人天地宽》和《诚信做人到永远》,本单元所讲的各种道德,是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与人们认识自己、战胜挫折、变得坚强、加强修养密切相关,又与人们约束自己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是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其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是根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懂礼貌、讲礼貌,如何与人合作、勇于合作,如何平等待人、心系他人,如何诚信做人等内容。

思想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在新年伊始之际,我们的工作也将如火如荼的开展。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在春天,我们就要将任务安排好,计划好。在新学期里,我们就要将计划圆满的规划好,制定好。为了使本学期我校思品教育教学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任务,也为了显示我校思品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能力,更为了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将我校这学期思品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湖北省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为依据和准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细致的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大事融入思品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的结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

我校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地处郧丹公路的一侧,交通方便,掌握信息速度快。领导管理有方,上档次学校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是湖北省村级示范学校的定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随着学校的不断进步,来我校参观、交流、学习的领导及有关的社会人员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特别是思品教师,担负的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指路灯,引路人。我校正有一批教学过硬,思想端正,工作扎实,方法灵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我校共有学生五百多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居峪、前湾、槐树、肖沟、钟家河、雷家等。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去心。我校现有思品教师10名,教学班10个,相信经过这学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我校撑起另一片天空。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

4、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5、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6、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

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2、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统一。

4、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各种不良习气的调查。

5、开展一些活动,小检测,对他们进行督促。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到社会中,生活中体会。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一学期来,品德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品德教师的通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重视德育研究。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组织全体成员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莒县中小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莒县浮来山镇第二小学各学科专兼职教师备课要求》、《日照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等文件,共同学习教育理论,撰写教学心得。特别是认真学好《新课程标准》,从而把握其精神实质,明确德育要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组织教学活动、衡量教学质量时,都能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德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国情、理想信念教育。

二、认真工作,规范了学科教学管理。

1)规范了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计划”根据本学期的实际教学时间来制订,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在各年级各班“教学进度计划”周数达到基本一致,班级之间均衡,防止了挤占挪用。

2)规范了备课要求。

(1)建好备课组。针对学科特点,发挥备课组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优势,创设集体备课、合作备课、优质备课的平台。

(2)统一了基本格式。全部采用“电子备课”的式样,符合基本要求,栏目设置齐全,记载按时、完整。

(3)认真检查备课。克服所谓兼课老师采取大学科“详案”,小学科“简案”的`偏向,而坚持新任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

本学期进行了两次备课检查,教师都能认真按照教导处要求备好课,新教师还能认真写好教后反思。两次作业检查,并对作业整洁及批改情况作详细记录。在校常规调研月活动中每位老师都撰写了备课、作业展评心得。

三、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

1)结合思品课相关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德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本学期安排校级研讨课一次,全体专兼职品德老师参加听课评课,针对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心理问题进行适时辅导。

3)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莒县“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全程参与活动,积极评课。3月份部分品德老师和教研组中心成员参加了在莒县第一小学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4月教研组部分成员参加了栗园小学的公开教学研讨活动。5月参加了浮来二小的公开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听课,积极评课。不断提高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4)本学期平均每月教研活动2次,人均数12人.上传教案4份,课件2个。

四、重视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水准。

教研组成员大都参与了课题研究,每位参与教师都能认真参加教研活动,按时完成每月的学习资料,切实推动教育科研。

五、努力方向。

1)在制作课件方面多下功夫,将自主创作的课件与兼职教师分享。

2)积极主动承办校镇级教研活动公开教学,认真参加研讨。

回顾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深深的遗憾,我们将再接再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德育新路,不断深化改革,使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学思想品德组教学教研计划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更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观念,以新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课程更具时代性。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本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年级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1、备课: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学校提出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坚持课堂教学八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3)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4)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班与班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3、促教研。

(1)常规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1、组织学习思品课程标准,研究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开学初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根据反馈,及时修改。)2、继续进行课题的学习和探讨,完善科研课题。3、做好开学的备课、上课等常规工作。4、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月份1、继续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并做好记录。2、理论学习〈新思品,新教法〉,做好九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3、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品教研活动。

4、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6-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3、组织期中考试复习及检测工作。4、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1、“师徒结对”活动经验交流。2、继续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并做好十一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3、第四次教学常规检查。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第二学期)。

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县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教育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数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有许多老师积极撰写了品德论文参加县、市级评比。在此非常感谢一些班主任老师能积极参与到品德教学研究中来。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有学生50名,其中三(1)班有23名,三(2)班有27名,年龄大多在9—10岁。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三个主题单元。在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从“让校园更美丽”入手,培养他们爱校护校的精神。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在这一单元中,还贯穿了学习辨方向和学画平面图的基本知识面。然后将学生的视角由学校扩展到社区,开始引导他们认识了解一个更大的社会生活环境—温馨的社区生活。最后安排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这一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让校园更美丽”。在学生认识了解学校生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学校环境、保护学校设施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平面图的知识,让学生画画自己生活的学校,对学校的位置和环境有所认识,并进一步让学生画画上学的路线图。读图、识图和画图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们常说“一张地图在手,走遍天下不愁。”地图知识技能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中开展地图知识的学习,是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做准备。教材编写从学习辨别方向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学画平面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掌握画平面图的基本技巧,并有游戏中能够灵活运用。教材编排了“为校园画张像”、“学画平面图”“我们学习的场所”和“我为学校添‘绿色’”四个主题内容。每一个主题的学习,教师都要结合教材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渗透。

每二单元“温馨的社区生活”。主要通过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发展、变化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社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学生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到社区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所了解,认识社区里为大家服务的人们,引导学生尊重他们的劳动。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体育、教育、环境保护、社会捐助、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从小做文明的社区一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引导学生为自己生活的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教材编排了“幸福生活的地方”、“多彩的社区活动”、“文明的社区生活”、“感谢社区服务者”、“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五个主题内容。

第三单元“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和自然灾害惩罚人类两个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教育。针对近年来逐年上升的火灾和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不玩火,居家、学校、外出都要避免火灾的发生;一旦遇到火灾,要懂得逃生的办法和基本知识,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减少生命损伤,学会大家在一起互助和互救。火灾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水灾和地震大多是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面前,引导学生不要惊慌失措,要学会自救与互救的方法。教材编排了“认识自然”、“当灾害来临时”、“防止火灾”、“模拟游戏——争取生存时间”四个主题内容。

三、教材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一)、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辨别方向,学画平面图、路线图的兴趣,体会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培养良好的看图、读图、用图的方法和习惯。加深对学习环境的了解,更加热爱学校的设施,热爱和保护学习环境。培养乐于合作、认真做事的精神。

2、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环境、周围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学生对社区公益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弱势人群。自觉遵守、维护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通过为社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3、感悟是大自然养育了人类,要爱护、保护、善待大自然,初步认识自然灾害既是客观存在,又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养成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能够体会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辨别方向的能力,训练动手操作(画平面图、路线图)的能力,读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了解周围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对不同社区环境的比较能力。通过学生观察、了解、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在公共场所中对一些人的不良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

3、学会遇到意外时,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访求,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了解和初步掌握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学会画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并能初步运用平面图和路线图。

2、通过观察、了解、访问等活动,学习进行社会调查,并能够了解周围生活的环境和各种设施,懂得周围环境、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劳动者。懂得自己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懂得关心弱势群体。知道遵守文明公约。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通过“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美化社区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3、知道火灾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懂得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和互助的方法。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和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了解和初步掌握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学会画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并能初步运用平面图和路线图。知道火灾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懂得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和互助的方法。

2、奋斗目标: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的融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五、突破重点,难点的具体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

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3、综合组织多种活动。

情感在活动中萌发,课堂在活动中生成。养成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是离不开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活动使一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嫩芽无声无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动的范例,如编剧本,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然而教学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使活动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使活动更具操作性,及时调控活动进程等都是值得教者深思的。

4、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专题研究计划如下:

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方法:

1、引导学生不玩火,居家、学校、外出都要避免火灾的发生。

2、教育学生多掌握一些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知识。

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我班品德与社会方面的学困生有:程铭静、张萧、陈培高。主要原因是理解能力差,记得慢。转化措施如下:

(1)因材施教,课上提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体能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下安排学习组长帮助他们。

2、尖子生的培养。

(1)重点培养,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安排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练习。

(2)隔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比赛活动,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的工作计划

我们在爆竹声声中辞去了旧岁,欢天喜地的迎来了新的一年。在新年伊始之际,我们的工作也将如火如荼的开展。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在春天,我们就要将任务安排好,计划好。在新学期里,我们就要将计划圆满的规划好,制定好。为了使本学期我校思品教育教学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任务,也为了显示我校思品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能力,更为了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将我校这学期思品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湖北省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为依据和准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细致的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大事融入思品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的结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地处郧丹公路的一侧,交通方便,掌握信息速度快。领导管理有方,上档次学校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是湖北省村级示范学校的定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随着学校的不断进步,来我校参观、交流、学习的领导及有关的社会人员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特别是思品教师,担负的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指路灯,引路人。我校正有一批教学过硬,思想端正,工作扎实,方法灵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我校共有学生五百多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居峪、前湾、槐树、肖沟、钟家河、雷家等。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去心。我校现有思品教师10名,教学班10个,相信经过这学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我校撑起另一片天空。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

4、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5、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6、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2、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统一。

4、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各种不良习气的调查。

5、开展一些活动,小检测,对他们进行督促。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到社会中,生活中体会。

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1、制定计划。

2、常规月查。

2、常规月查。

四月份1、常规月查。

五月份1、常规月查。

六月份1、常规月查。

七月份1、期末复习。

20xx年2月3日。

品德学科教研计划品德学科教研计划范文

(2010~第二学期)。

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县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教育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数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有许多老师积极撰写了品德论文参加县、市级评比。在此非常感谢一些班主任老师能积极参与到品德教学研究中来。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教研组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教育部门、课程标准和《____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建议》的精神,并结合县教师发展中心20____年上半年学科工作行事历,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目标,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学好理论,提高素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不被淘汰,我们全体社会组老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新常规》,深入领会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____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建议》。

2、改善教学,提高质量。在明确课程的性质与特征,突显综合意思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教学时要注意历史、地理或其他人文学科领域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科研,提升水平。

结合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我们本学期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一人一课活动。组员可以通过上课、说课或者试课的方式来完成本学期的教研任务。通过听课——评课或者试课说课的研究方式及时与教师进行讨论、反馈,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社会组会议,全体研读《初中历史与社会新常规》,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成员进行网络培训和县里的培训。

1.组织成员参加县里的论文评比、命题比赛以及县课堂教学评比。

2.开展第一次集体备课和七年级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

1.为期中考试做好命题安排准备。

2.开展第二次集体备课和八年级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

3.组织成员参加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研讨会议。

1.期中考试数据分析。

2.第三次集体备课并开展九年级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复习迎考。

2.撰写期末工作总结。

3.对阅卷工作进行安排。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研计划博客

一、指导思想:

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与品格修养、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五爱”思想感情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识目标: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九年级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

第一,第一单元内容。

由于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帮助他们意识到并自觉承担自己对集体、社会和国家所应负的责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做一个好公民的必然要求。这一单元主要是从责任与角色、承担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等方面,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到,人生意味着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第二单元内容。

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地落到当代中国青年的肩上。而要承担这一责任,就要帮助他们认清基本国情,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优良的传统美德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单元有意识地突出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以落实课程标准有关“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等要求。

第三,第三单元内容。

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是通过参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逐步形成的。为此,本单元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注经济发展、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感情。

第四,第四单元内容。

学习是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的压力,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学会化压力为动力。责任、使命与理想、明天,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从整体布局来说,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是全书的一个落脚点。

本单元在承接前面三个单元的基础上,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走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四个单元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活的有机体。

四、教学活动设计。

1、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景,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2、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3、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4、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提供基本价值标准。

5、合理运用反愧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改正。

五、措施: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依法办事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为共和国而奋斗的观念。

2、知识掌握:

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思想认识。

3、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和辨证问题的方法,逐步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经济数据的能力,正确观察社会数据的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努力成长为“四有”新人。

4、情感培养: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取得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激。

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情感,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通过我国当前的基本国策、战略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提高学生坚持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觉性,自觉拥护党的基本纲领、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减负增效: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减负的规定,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大纲,搞好集体备课,抓住重点难点,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精选习题,搞好诊断性测试和形成性测试,进一步加强目标教学。

6、后进生转化: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要从根本上分析后进生造成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晓之整理,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加强对后进生的指导,努力使每一个学生不落队,共同进步,完成初中学历。

7、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启发中学,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中解决思想问题。

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有计划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气围。

思想品德教研员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及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教科室工作计划,经本教研组老师的集体讨论,本学期拟开展以下主要工作:

1、低段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2、中段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学期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及教研活动:

低段组:本学期将由老师向全镇思品老师上一堂展示课。围绕的主题是:如何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

中段组:本学期拟安排老师执教一堂示范课,围绕的主题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本学期,高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除了抓好课内,还要向课外延伸。要结合少先队活动,拟开展以下活动:

1、“祖国在我心中”读书征文活动。

2、“我是文明小天使”手抄报比赛。

3、举办“劳动与创造”主题班队会比赛。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研计划博客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初中学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参与社会生活日益频繁,而他们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思想品德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面对这种情况,思想品德科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特征,育人为本,而不应过分在意分数,真正上好思想品德课。

二、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具体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四、具体措施。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3、充分利用好能够利用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9.1——9.5)1分析中考试卷。

第二—三周(9.8——9.19)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第四—五周(9.22——10.31)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第六—七周(10.6——10.17)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第八周(10.20——10.24)2.1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九周(10.27——10.31)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十周(11.3——11.7)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第十一周(11.10——11.14)复习前两个单元。

第十二周(11.17——11.21)期中检测。

第十九周(1.5——1.9)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第二十周(1.12——1.16)4.2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研计划博客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四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现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目前,许多学生的“责任”概念模糊。一些学生认为责任只是对成人和职业人员的道德,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些学生对责任的范围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不属于责任范围之内。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借机蔓延。这两方面的思想都对中学生有所影响。现在的学生生长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感受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主张全面引进,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较弱。一些学生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的陷入考试焦虑;缺乏选择的策略和勇气;缺乏学习积极性。

四个班有三个班是汉族生,一个班是民族生,他们的基础差距较大,民族生的学习劲头也不足,造成成绩相差甚远。因此教学要有层次的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类。

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因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极其重要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能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责任。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有意识的关注知识本身内在的关联性,提高抽象思维和总结的能力。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力的机关。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于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到了九年级才开始培养责任意识,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责任,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这些行为是无意识的,甚至是被动的。本单元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从而负责的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肩负这一任务和使命,就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只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才能在将来更好的参加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还应该清楚社会主义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自觉的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2

1、近三年第一次社会思品组师资配备到位,实现无大学生临时代课的稳定局面。

2、年轻教师多:近三年入职的七位,全部在七、八年段。

3、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几乎全部集中在九年级段。

二、本学期工作思路及重点。

1、针对本组师资特点,本学期工作重点排首位的,是青年教师指导与培养。

思路:根据以往师徒结对工作中实施的不足,制定明确的指导意见。

方案:《社会思品组新教师培养方案》。

一)教学。

1、说明手写备课的意义和要求:

(1)意义:如同板书,不可用ppt取代那样,过程即意义。

(2)要求:

教学目标——规范、可操作。

重难点——有理由。

学情分析——真正的分析,由自己认为的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主体、当堂检查、课后作业、板书。要写出:核心问题、小问题、追问、过渡等,(大段材料若已知,可以不写)。

2、师徒结对。

(1)每周与师傅至少谈话一次,并做好记录。(记录便可)。

(2)两周至少请师傅来听课指导一次,课后写一篇教学反思。

(3)听课按学校要求。

二)外出学习与科研。

1、外出学习机会,新教师优先安排。每次学习后,写一篇学习心得。

2、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可结合市论文比赛等),或精品百课等市里的参赛项目。

三)命题。

1、期中考前做一份去年期中卷分析:对每道题进行分析。包括:考察的知识点、能力要求、情感目标。

2、期中考后对所教班级进行分析。包括:成绩数据分析,错题方式分析,错题原因分析,对后续教学的改进等。

以上所有资料,除手写备课本之外,其余以电子稿打印的方式附着在备课本上。

另:学校要求一学期上交参评:教学设计一份,试卷一份,说课稿一份,课件一份,两次开课。结合学期具体时间点进行布置。

2、以课改为抓手,结合市里今年校本课程的推进,利用各年段备课组活动,分别落实《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教研,及校本课程的落实。

思路:今年七、八年级的备课组长一人为新人,一人虽是老教师,但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抓住这一契机,扎实推进课改课堂和落实校本课程。

具体做法:教研员指导,备课组长牵头执行。

研讨实践:

1)有效小组合作的建立。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进。

以上研究可选择一两个,尝试做成课题。

3、九年级工作重点:研究中考改革方向。

思路:九年级老师基本都是老初三,课堂教学的落实和学生的抓紧工作都没问题。但近年进行中考改革,能否抓住命题方向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所以初三重点研究中考改革。

具体做法:

1)本学期第一次大组校本教研,就传达20____年中考试题及改卷的变化,从初三到初一的老师都要思想跟进。

2)紧密跟进市里命题动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