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学工业机器人的心得体会(汇总8篇)

时间:2023-10-03 03:49:11 作者:紫薇儿 最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学工业机器人的心得体会(汇总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一

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一名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学生,我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获得了一些实用的经验。下面我将就学工业机器人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首先,了解基本知识是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所在。在学习工业机器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用的编程语言等。只有对基本知识有了扎实的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机器人进行工作。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相关课程和阅读各种书籍,对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从而为后续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掌握编程技能是学工业机器人的关键能力之一。机器人的编程需要用到特定的编程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并掌握这些语言。编程技能的掌握是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关键环节。在我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我的编程能力,我不仅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机器人编程比赛和培训班,还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掌握了机器人的编程技能,能够更好地应用机器人进行工作。

第三,灵活运用机器人进行任务处理是学习工业机器人的重要一环。学习工业机器人不仅仅是要掌握其基本操作和编程,还要学会如何应用机器人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我通过参与校内机器人项目和实习,实际操作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掌握了灵活运用机器人来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器人,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并通过编程指导机器人按照预定的过程和路径完成任务。灵活运用机器人进行任务处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带来更好的效果。

另外,不断学习和与他人交流也是学习工业机器人的重要一环。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更新,为了跟上快速变化的技术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通过参加学术交流、课程讲座等活动,我们可以与其他同行交流机器人的最新发展、应用案例等,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此外,与他人交流还可以从其他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加深自己对机器人的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同学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并且通过参观企业和拜访专家,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总之,学习工业机器人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我们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与他人交流,我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更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我相信,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并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二

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工作环境,并且具备协作能力。在我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对工业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第二段: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是指具备自主感知、决策、执行和协作能力的机器人系统。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食品加工等领域。通过自主操作,工业机器人能够完成重复性高、精度要求高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三段:我对工业机器人的观察和体会

在一个工业机器人实验室的参观中,我亲眼见识了工业机器人的卓越表现。无论是物体抓取、装配还是焊接,工业机器人都能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完全不会因为疲劳或精力不集中而出现差错。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从而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这种高效、准确、智能的表现让我深受感动。

第四段: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和挑战

工业机器人具有许多优势,使它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它能够替代重复性高、危险性大的劳动力,有效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伤事故发生率。其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精确度高,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最后,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效率高,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技术复杂度高、成本昂贵、与人类工作协作的困难等。这些挑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突破。

第五段: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其技术也会得到更大的突破。例如,目前有意向开发具备更强大学习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的机器人系统,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业生产需求。同时,工业机器人还有望与人类进行更深入的协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我对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充满信心,并愿意为此不断学习和努力。

总结:工业机器人作为技术进步的产物,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我的观察和体会,工业机器人在操作精确度、智能决策和协作能力方面都表现出色。然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我对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并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三

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期,我参观了一家工业机器人厂家,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体验。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第二段: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用于执行工业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装配、搬运、焊接、喷涂、包装等各种工业任务,能够代替人工进行高强度、高精度和重复性工作。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三段:体验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和特点

在工业机器人厂家的展厅里,我亲眼目睹了工业机器人的高效率和精准操作。工业机器人的工作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动作精准度高,能够实现毫米级别的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中的疏忽和误差。另外,工业机器人还具有强大的可编程性,通过编写程序可以灵活地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任务,实现定制化的生产需求。

第四段:探讨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和变化多样的工作环境,并做出智能化的决策。其次,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将得到进一步改进,机器人可以适应更多种类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工业机器人与互联网的结合将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第五段:总结所得心得体会

通过参观工业机器人厂家,我对工业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工业机器人具有高效率、精准操作和强大的可编程性等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将实现更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工作方式。我深信,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推动现代工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四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工业机器人的实训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关于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亲身实践了如何操作和维护这些高科技设备。以下是我在这次实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工业机器人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可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并提高工作安全性。通过实训,我看到了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快速、准确地执行重复性任务的能力,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工业机器人对于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性。

在技术层面,我学习并实践了如何操作和维护工业机器人。我学习了如何使用示教器进行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以及如何进行机器人的调试和故障排除。通过实践,我明白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也体会到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复杂性和精密性。

在团队协作中,我意识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重要性。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协作,如何解决团队中的冲突,以及如何有效地沟通以达成共识。这些经验让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对于项目成功的重要性。

此外,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操作。在实训期间,我们进行了一些高风险的任务,如机器人控制和调试。这使我明白了如何安全地操作工业机器人,并学会了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课程让我对工业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大的兴趣。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工业机器人的魅力和潜力,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潜力。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实践工业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五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20__年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__年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业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一、近期推进产业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

1. 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工业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20__年全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__-20__)》。

2. 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__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工业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 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企业列入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 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工业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 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苏天宏机械工业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__年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二、产业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 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__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工业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__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 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工业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 “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工业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 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苏大学、苏科技大学、镇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设工业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三、下阶段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__年,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 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 核心技术。到20__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工业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 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超前对接“工业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__年,在重点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 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 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__年,力争形成2-3个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 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工业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工业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 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 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 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苏大学、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 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 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六

工业机器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应用前景以及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以下是我对工业机器人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开拓眼界,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动完成重复性工作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以及物流等领域。在开始学习工业机器人之前,我对其认识非常有限。通过学习,了解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广泛应用的领域,深刻意识到了工业机器人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

第二段: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模式

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模式。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重要环节。感知环节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决策环节通过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执行环节通过执行器实现机器人的具体行动。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运行模式,让我对工业机器人的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段:学会编程和调试工业机器人

学习工业机器人,我不仅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还需要学会编程和调试。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是一项关键技能,可以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操作和任务执行。通过学习编程语言和相关软件工具,我逐渐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技能。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调试工业机器人,检查机器人的运行状态,诊断和解决故障。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工业机器人,并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段:实践操作,提升技能水平

工业机器人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实践操作,我锻炼了对机器人的具体操作能力,熟悉了工业机器人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同时,实践操作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第五段:深感工业机器人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工业机器人,我深感工业机器人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起到推动作用。作为一名学习工业机器人的从业者,我深感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结起来,学习工业机器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编程技能和操作方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巨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工业机器人从业者,我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推动我国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七

工业机器人培训心得体会在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力成本逐渐的上升,工业机器人逐渐取代人力成为流水线上行的“操作员”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很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xx年8月17号到9月2号机器人培训。这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工业机器人安全事项、工业机器人结构及参数、robotstudio机器人仿真软件等,在培训期间,通过张玉山老师专业的指导、教练示范、讲解,加上我们的动手实践,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业务水平,而且也为后续学习机器人奠定了基础。

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安排紧凑、形式多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老师们的大力配合下,此次培训内容进行的非常顺利。几天的学习,大家认真倾听,认真记录,认真思考,收获很多。本次培训学习的是工业机器人仿真,前几天主要以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参数为主,随后我们学习了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开始学习时由于不熟悉仿真软件的操作环境,在对工件坐标系的创建、运动轨迹的仿真、操作窗口的意外关闭等内容经常出错,再加上以前从未接触过机器人,被一些小问题搞的团团转,一次次的请教老师,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这次培训我看到了他人的长处,也发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技能的缺乏,特别是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还有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方面都有待加强,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因此,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来说,就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到毕业时就能够在短暂的培训后马上进入正常工作,给企业就能够带来稳定和及时的利润,职业教育的目标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篇八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服务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服务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一、近期推进产业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服务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年全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19)》。

2.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19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江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服务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江企业列入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江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江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服务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江苏天宏机械服务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19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二、产业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1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江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服务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19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服务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服务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服务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服务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服务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服务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服务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江)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江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江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江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服务机器人项目,建设服务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三、下阶段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江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19年,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核心技术。到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服务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服务革命,超前对接“服务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服务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19年,在重点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19年,力争形成2-3个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服务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服务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服务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服务物联网、服务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服务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