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中学范文(17篇)

时间:2023-11-26 22:12:32 作者:温柔雨

范本是写作的好帮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不妨参考一下下面这些范文范本,相信会给您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中学德育要夯实做人的基础德育论文

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做人”教育为突破口,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全校整体工作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中学德育要夯实做人的基础。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局级“体育卫生先进校”、“全面育人有特色校”,县级“德育先进校”、“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先进校”、“广播操优秀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光荣称号。他们的基本思路与做法是:

一、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他们认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据此他们设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

二、内容安排贴紧学生生活。

首先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自行车排放、出勤、自习、早操、眼保健操、教室、责任区卫生、校园礼仪、公物保护等18个项目,教育论文《中学德育要夯实做人的基础》。其次,针对学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道德困惑进行教育,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性交往”等。他们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掌握人与人相处时的道德准则。他们还注意把道德教育贯穿在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做到事事有教育,时时有教育。

三、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相结合。

有关研究证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压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就要将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外在规范管理上抓住两点:

一是严格训练。每年重点在初一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

二是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突出“严”“新”“恒”。“严”体现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使学生感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新点子想新办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状态。等“恒”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一环紧扣一环,善始善终,一轮管理过程结束后,新的一轮管理紧跟上,使学生在这种常抓不懈、循环往复的管理中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道德习惯。

中学德育要夯实做人的基础德育论文

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做人”教育为突破口,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全校整体工作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局级“体育卫生先进校”、“全面育人有特色校”,县级“德育先进校”、“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先进校”、“广播操优秀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光荣称号。他们的基本思路与做法是:

一、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他们认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据此他们设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

二、内容安排贴紧学生生活。

首先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自行车排放、出勤、自习、早操、眼保健操、教室、责任区卫生、校园礼仪、公物保护等18个项目。其次,针对学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道德困惑进行教育,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性交往”等。他们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掌握人与人相处时的道德准则。他们还注意把道德教育贯穿在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做到事事有教育,时时有教育。

三、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相结合。

有关研究证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压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就要将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外在规范管理上抓住两点:

一是严格训练。每年重点在初一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

[1][2][3]。

中学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

摘要:中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规定是中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根本是当代德育知识,而其关键是德育思想,其产生的重要因素是德育经验。而增强的措施有很多,例如,班主任增强管理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班主任实践研修等。

本文建议了若干改良并增强中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方法,希望持续增强班主任德育素质,创造优良的教学条件给中学生学习,最终增强中学帮助任德育教育素质。

在中学学习生活中,必然会有不同种类的问题出现在中学生身上,例如人际交往差、学习成绩不佳、过于早熟等,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应当开展实际有用的指导,放弃蛮横干预与暴力责备。在对校园、社会的认知过程中,中学生身上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理想化社会,自身的自信心不足,第二个是过于自信并且丑视社会,过于极端。

广泛开展的并且拥有现实意义的团体教育措施就是举行活动。班主任平稳有目标地安排与更新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并且协调好与他人、集体的联系,在参与活动的环节中感受教育,缓解学习带来的压迫,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辱之感,掌握优良的自我控制。在单调、不与外界接触的环境下,学生是不可能实现综合成长的,为了实现该目标,必须把学生置身于详细的内容、充分且不同种类的活动中才可以有几率实现。不仅有课堂教育,活动还是一类把学生当成关键,并且着重实现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举行的活动除课堂教学活动以外,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核心而开展的活动,包括班会、科技、文化娱乐等活动。班主任也投身到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影响力等能力。

(二)班主任开好班会。

常规班会与主题班会是班会的两个类别。在学期过程中与学校安排的部分事务与活动开展的就是常规班会。而主题班会的内容则能显示出时代性、掌握时代规律,让学生产生一类实际感、紧急感,清楚地意识茁壮成长的趋势。在切入主题时,切入的点必须小,一定要深入探索。班主任德育素质的集中显示是一堂完美的班会中充斥着大量教育因素。

中学生的学习早已让学生们相当焦虑了,又因为考试,他们需要紧绷着弦,这类状况下,轻松调整是增强学习质量的极佳措施。班会课就是让学生们轻松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既能够放松精神,又能够实现降低学习压力的目标,改善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当然,好班会的前提是班主任认真付出,安排好班会。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师生沟通是是他们之间互相干预的关键媒介。校园内的生活占用了中学生与班主任的主要时间,所以学生与班主任会有大量的时间相处。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当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来强化影响学生的效果。师生彼此内的优良沟通互动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干预学生的活动,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

中学班主任应当着重持以真实可靠的态度,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避免隔阂,在情感心理角度的沟通,能够使中学生更加信赖班主任,特别是在中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厌恶心理的青春叛逆期,能够产生减少厌恶心理的效果,依据学生的心理情况而言,来探究学生目前的德育活动,发现当中出现的问题,有目标地、相应地指导学生的德育活动优化,以加强中学生德育活动的干预。

其次,中学班主任必须能够及时地支持与信任学生的德育行为,使得学生更加相信与认可自身的德育活动,这样在遇到德育问题时,学生就可以迅速调整自己的观点,正向主动地改善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的态度、习惯,使得中学生的品性越来越良好。当中学班主任能够越来越全面地认识学生时,则其就能够越来越迅速地给学生指以引导,能够发现符合客观事实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摒弃与改善自己平常学习生活中的坏习惯与消极的态度,给学生提供相当程度的发展空间。

(一)整合德育教育资源。

中学班主任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资源整合完善,以教育、引导学生的德育活动。德育教学不可以唯一开展,中学生可能接受唯一的语言教学,因此,班主任应当对德育资源进行汇总、整理,协调德育与社会教育,使它们相辅相成,一起搭建全面地教学系统。在探索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规定班主任必须发现极好的教学框架,班主任必须增加与其余学科老师之间的交流次数,强化沟通,认识学生的全面状况,同时依靠其余学科的资源来开展德育指导,除此之外,也在平常交流的时候,使得其余学科的老师能够明确地指导学生的德育活动,在课堂上着重注意学生的活动与观点。

(二)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常常有大量的争端与资料矛盾出现在学生和家长内,若未妥善处理,则会增加教育学生的难度。比如,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几乎没有与家长进行过交流,时间长了,家长就会产生孩子总会忤逆他们的想法。

在校期间,许多班主任对待学生出现错误或者行为不佳的方法常常是与家长开会或者电话联系两类方法与家长进行交流,若该家访是完美的,那么班主任、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会得到推动,班主任的德育素质也会得到强化。当下,家长们看重教育但是却不会教育,他们不重视人品却看重分数,同时无视了情感教育等。教师能够频繁参加志愿活动,当面与家长、学生交流,提出实际有用的建议,让他们能够互相认识,处理问题,亲近关系。

教师专业化的必走道路就是终身学习。当了班主任更要做好班主任,这就需要班主任大量探索、大量累积。部分教师不乐意做,没有方法做,不适合当班主任。部分班主任出现了疲于平常工作、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应各种类别与需要,举行大量的班主任培育,持续探索德育能力。

综上所述,提升中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进阶的成长环节,并不会停止不前。能力与素质常常是在困难与压迫中学会得到的。德育能力增强渠道各种各样,既需要班主任大量开展活动,也需要家长、学生与班主任良好的协调,最后,中学班主任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德育能力,帮助德育进入更高层次。

农村中学德育的实践思考论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协作联动,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一体化的立德行动”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学校德育综改三年行动,强化育德实践研究力,提升学校德育领导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课程育人重“融入”

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推进我校的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提升德育活动内涵,创设良好育人小环境”。深化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强化学科教师育人意识,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注重挖掘各学科蕴含的育人价值,有机融入三维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实现知识和道德、教书和育人、教学和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科德育价值回归。充分挖掘区域教育资源,有序推进校本德育课程系统化建设,引导学生了解上海之源、上善之城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发展愿景,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二、主题活动重“导向”

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系列教育活动,注重主题教育和仪式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制度化、序列化、特色化,着力提升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上善好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喜迎进口博览当好小小东道主”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劳动美”社会实践、“圆梦蒲公英”“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等活动。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活动,持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诵读、“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

三、心理健康重“服务”

迎接市心理健康达标校的复查,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和咨询服务等工作,运用面询、授课、电话、网络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完善医教协同机制,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配齐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加强心理辅导室规范化建设。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以初中生生涯探索为主要内容,推进生涯教育。组织开展“阳光成长”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提升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四、协同育人重“联动”

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加强育人共同体建设。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经验,以“古文化、水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上善”研学课程的开发建设和研学活动优秀方案的研发与实施。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学校家委会的三级家委会网络,强化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功能,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家庭教育示范校创建的前期准备工作活动。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微课程建设,实现班级微信群等家校互动新媒介的管理制度全覆盖。

五、队伍建设重“内涵”

强化育德实践研究。组织开展新一轮德育干部专项培训,加强班主任队队伍的分层分类培训,完善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聚集一线实践中的难点、热点,组织名优骨干班主任团队,开展专题研究,通过校本研修、观摩展示、德育论坛、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丰富德育研修的形式与载体,着力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推荐学校张润等4名教师参加“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项培训。

六、管理育人重“引领”

扎实推进学校德育综改三年行动,注重提升学校德育领导力。建立健全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报刊、文化墙、校园网、图书馆和广播电视等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结合“迎进博,学礼仪,讲文明”修身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学校德育科研的过程化管理,将行动研究和创新实践有机融合,组织开展阶段性交流、展示、研讨活动和典型经验、优秀案例的征集评选活动,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一体化的立德行动”的有效经验和特色做法。

七、每月工作。

1.期初常规教育、安全教育周、组织观看《开学第一课》。

2.六年级新生家长会。

3.集中家访工作。

4.新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学习。

5.成立新一届家委会(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网络)、召开第一次校家委会会议。

6.六年级新生换巾仪式。

7.紧急救护培训。

8.班风班貌大检查。

9.紧急疏散演练。

10.阳光电影行活动。

1.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2.新生行为规范认知测试。

3.少代会。

4.唐仲英评选工作。

6.班风班貌大检查。

7.市心理达标校复查。

8.启动华新中学育德能力提升之主题教育课教案设计比赛。

9.社会实践之秋游活动。

1.班主任工作常规检查。

2.安全法制教育。

3.感恩教育专题活动。

4.家长学校活动。

5.班风班貌大检查。

1.纪念“一二九”运动。

2.诚信教育系列活动。

3.革命传统教育。

4.行为规范示范员、示范班评选。

6.班风班貌大检查。

7.班主任培训。

1.庆元旦活动。

2.各项工作总结和交流。

3.班主任工作常规检查。

4.寒假工作安排。

5.春节送温暖活动。

中学德育论文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他说:“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德治,就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我们的国家,法治与德治之所以相辅相成是因为二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律是主要的治理手段,但不是万能的;道德的涵盖面、辐射面以及它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言行举止的自律作用,无疑要比法律大得多。道德是照亮人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是赋予人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力量,没有高尚的道德,就没有高尚的人。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抓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目前,在校的中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生活和成长的的时代与以前大不相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不同价值观等,都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总体情况看,目前中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进步的,是上进的,是爱国的,能够做到讲文明,讲道德,是一个良好的群体。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现代中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中学生特征现状分析。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发展正在从幼稚向成熟蜕变,随着网络媒体飞速发展,新知识、新事物接受渠道多元化变化,当前中学生已不再是一味听从教师、家长、大人的教育和指导状态,从一些现象分析呈现以下的特征。

1.1以早恋为代表性的青春期叛逆。中学生刚刚接触社会,接触相对独立生活,尚未有自我规划、控制的能力,在咋脱父母管制的情况下,面对异性交往问题,是既追求向往又要固守本分,在这种两难抉择中稍有不慎就形成早恋。目前早恋问题已是影响学生学业的一大障碍,据观察外向、虚荣、文采型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差、缺少家庭温暖和身边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

1.2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明确。主要体现为自尊心强、报复心理强,不听话、倔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模糊而又只以为是。中学生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对周围世界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开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会有忽然之间成熟了许多的感受,从此对人生观虽然有新的定义但又不太明朗,懵懂之间还是说不太清楚;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尝试理解周围的世界和事物,但往往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能力深入理解;当然对价值观的理解大多数也是从课本课堂上学习的,正真自我的深刻解析和定义还是模糊地。

1.3道德、纪律观念不强。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强、自私冷漠、麻木等。从对人类自我约束的范畴上讲,有两条是必须得一是纪律,二是道德。纪律规范了人得行为准则和要求,纪律依规定以外的范围自然要依靠道德约束了,就拿公交车上让座来说,没有一条纪律要求必须让座,这就要靠自觉,利用道德去约束了,其实现实中公交车上遇到该然让座的时候很少有人让座,这就体现出一种就自私冷漠和麻木以致道德缺失。对于纪律规定,更是不以为然,比如迟到缺课等现象屡禁不止,更有些学生以违规多少次为荣。

1.4消费观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盲目攀比不懂节约。由于我国国情决定现在的中学生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对孩子全力付出,致使他们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之外,还形成了互相攀比的心里,从而一定量的零花钱,和各式各样的玩具等学习之外的东西成为同学之间炫耀的资本。这种局面的结果除了养成了他们大手大脚花销外,还有就是根本不理解大人工作养家的辛苦,更不用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道理。

2.1国家应建立完整的道德教育网络:(1)国家建立准确的道德教育理念,即政府明确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什么、怎么进行等。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国家加大投资,建设了许多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开办“青少年电视台”等。(3)国家应通过各种手段,把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做到政府牵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2.2重视入学教育。对于新人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学校环境、教师、同学、课程以及管理方式的变化,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抓住这个适应过程搞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学校的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同时,教师要利用这种角色转换,施以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

2.3紧抓心理健康。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情绪不稳。意志薄弱。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使其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培养坚强意志、锻造良好性格等,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讲究科学的育人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2.4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的发生地。个人无论从生理形成、心里发展以及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上,都要紧密的依靠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2.5提倡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要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要借助学生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自我的反省自责,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具有持久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德育工作者,要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民族精神,淳化现代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灵素质,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职业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考论文

摘要:

职业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相对较差,严重地影响了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本文就职业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做一探讨。

一、实施英语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理解学习的本质,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

2.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学生成绩的提高,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潜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优化我国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现今时代对具有创新综合能力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而实施探究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自身良好素质的养成。

二、目前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1.英语基础较差。

职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的问题,且在学习中没有教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少责任感,甚至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采取放弃的态度。

2.教学理念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教师一味教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的教学要求,但一些教师仍持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3.思想认识不清。

职中是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因此很多职中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就好了,对于基础文化课和工具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英语学习。

三、如何践行职业中专英语探究性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巧设课程内容。

教师应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法,根据新的要求解放思想,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摒弃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实施探究式的英语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切入与设计,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存在感和探究兴趣。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英语课程伴随着很多外国的文化与习俗,因此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与其相关联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课堂的参与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堂。

2.设置有效问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来自思考与质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置有效的问题,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能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互动启发式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存在。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为原则。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或是讨论,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的讲解也不要只是给出具体的答案,而应对学生进行点拔和讲解,不主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一点点探索,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形成探究式的自我学习模式,并达成探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

3.注重协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学习的深入探究外,还包括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而教学进展到协作交流的环节,必然要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之上,此时学生才能进行互相观点的交换与成果的分享。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就要组织并协调小组之间的协作交流,让彼此的思想碰撞,并学会合作,丰富彼此的知识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虽然这个内容是强调学生之间的小组交流、团结协作,但教师也要做好“参与者”的角色,时刻关注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对过难的问题可以给予一定的点拔和适当的引导,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协作交流意识的树立和学生思考能力的进步。

综上所述,职中学生本身存在着英语基础较差的问题,那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效率,因此,践行探究性的英语教学是极其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或是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意识与协作精神的养成,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和自我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中学德育教学现状与改观论文德育在中学德育中的体现

摘要:随着我国青少年犯罪比率的不断上升,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对中学德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对策,旨在有效提升我国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品格,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较为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学校必须转变这一观念,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使学生更加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社会中所真正需要的人才。

当前我国中学德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对中学生德育的重视。当前我国中学德育主要存在于中学教育中,过于重视对学生的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问题。还有一些学校中,()德育方式教育单一,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

2.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中学德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生活,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但是目前在我国中学德育中,一些学校并没有将德育与生活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德育较大、较空洞,失去了德育的价值。

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当前中学德育现状的.认识,提升学校中学德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中学德育的重视,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而要注重细致入微,真正将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八荣八耻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提升德育教师的素质。德育教师的个人素质是提升德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个人品德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德育一定要加强对个人素质和行为举止的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在教师高尚人格的带领下,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3.构建三结合式的德育体系。德育要注重结合社会、家庭、学校,构建一个三结合式的德育体系。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定期联系,一旦发现学生在学校中有一些不良的情绪或者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了解。

中学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人格,成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苏旭霞。中学生德育现状研究与教育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中学数学德育论文

摘要: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文就此做了相关探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现将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肤浅的认识。

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数学知识学习中。综观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了多个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如:在教学圆周长时,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得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还多一些我就告诉学生这里的3倍多一些就是指圆周率,电脑出示有关圆周率的小资料。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总有老师会说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少之又少了,因为数学是跟数字、定律打交道的不向语文、思品课说教性这么强,其实不然。如:我们现在教材,很多内容是要学生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来完成的。开始时个别的孩子不习惯与别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特别好的孩子自己做自己的,做完后还嘲笑做的慢的同学。做的慢的同学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同我讲:“老师,我不喜欢同某某同学一个小组。”看到这个情况我就因势力导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记得我们的教学楼上的那些话吗?”同学位说记得。“第一句是什么呢?”,“学会做人”.“对,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乐于助人的人。以后我们长大后还要接触更多的人,所以我们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说了这番话之后,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融洽了。同学们达到了共识:小组合作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就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又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可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例题和习题为背景。如,笑笑从每月的零用钱中储存x元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笑笑共捐款多少元?抓住此例,鼓励学生说:“如果我们都去学笑笑,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议论开了,举出全班33名学生,每月存5元,一年可存1980元,如果全校整个7个班的同学都行动起来,每年就可存13860,可以为学校做贡献了……我立即又捕捉住此时机,教育道:我们从小就应养成有“爱心”的美德,要有“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在不久学校发动的助学基金会捐款活动中,我们班成为全校捐款最多的一个班!

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新的课题。新课标在这方面重点安排了一些例题和习题,以帮助青少年来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如:在讲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时我给学生出示了温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过的话:“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出示这句话后我让学生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说:“我是这样理解的,全国有13亿人,每人浪费一滴水,乘以13亿都是一个大数字,再比如现在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果把污染的总面积除以13亿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小数字就好办了。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又出示了这样一组题目:

(1)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xx立方米,在世界排名中位于100位以后,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学生们经过计算更加理解了温总理的这句话的含义。认识到我国的国情,虽然地大物博,但我国人口众多,更加要珍惜现有的资源。同时我国还有很多贫困的地区,支持希望工程是我们公民的责任。

总之,数学课的德育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捕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形成教育和必需的培养,必然会逐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之目的。

德育论文

摘要: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代社会,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高中生缺乏的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缺乏精神和心灵的关爱和理解。本文通过对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阐述,提出了怎样改善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德育教育。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脱离青少年的青涩,但没有成年人的成熟与稳重。青少年在高中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如果社会、学校和教师不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很容易使得高中生误入歧途。

一、当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影响着每一个人,心理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它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高中生也不例外。学习、娱乐、升学等原因影响着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

高考是目前我国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的唯一途径,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校为了升学率,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的大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高中学业紧张,每天奔波于家里、学校和各大补习班之间,学生没有一点私人的时间和空间,积累在心里的压力长期找不到适当的渠道发泄,时间长了学生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二)社会风气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比如20xx年流行的“高富帅”“白富美”,“土豪”等词都是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一种反应。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风行,再加上新闻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引导,使得不少高中生的三观深受影响。学生不再觉得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攀比和炫耀,不再觉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为中心。曾有高中老师说到现在学校要求学生在校统一着校服,学生不能再衣着上相互炫耀便转向鞋上进行相互攀比。当前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也折射出学校德育教育的空白和漏洞。

(三)家庭学校忽视学生心理需求。

现在很困扰家长和老师的一个问题就是高中生“早恋”,如野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家长和老师只是一味的责备孩子,但不妨深入思考一下这背后的原因。不排除其中有一些是因为攀比或者好奇,但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的学生缺“爱”。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不要说与孩子沟通聊天,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即可,殊不知孩子需要的往往是心灵上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往往更看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常常无意识的伤害了学生敏感的心。

二、关注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在这个物质充足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高中生出现心灵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多半是由于精神上缺乏关爱和理解,心里的压力找不到适当的渠道宣泄,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多方面努力。

(一)转变父母教育理念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家庭是学生最初成长和生活的地方,父母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良师,还应该是孩子的益友,不仅关注孩子身体的发育,更应该关注孩子心理的需求。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的重要“转型期”,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父母关系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

(二)教师的理解和包容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教师是教育三个必备的因素之一,承担着塑造学生,为国家和社会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艰巨使命。雅斯贝尔斯曾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说道:教育就是一棵树去晃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外一个灵魂。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灵魂,需要的是爱心和耐心教育。爱心教育就是要求老师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将学生放在与教师同等的位置,耐心教育就是要求老师能够包容和宽容学生,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爱,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学校加强德育教育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仅表现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上,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关于心理健康的选修课或者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四)社会要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

高中生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之外,另外一个接受教育的渠道就是社会教育,社会也要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承担部分责任。社会媒体和网络对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如近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以及电视上热播的选秀节目和相亲的节目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网络、报纸、电视应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工作,建设青少年绿色网络平台,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减少负面信息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同时也要树立更多的模范人物和表彰先进典型事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总结。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心高中生的心灵健康就是关心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

[1]谢占杰。论爱心及爱心教育[j]。许昌师专学报。20xx(01)。

[2]王佐芬。浅说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xx(16)。

[3]刘和平。论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j]。教育视角。20xx。(01)。

[4]胡健。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附件教育学院学报。20xx。(02)。

[5]金朝洪。浅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06)。

[6]潘慧荣。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文学教育。20xx。(11)。

文档为doc格式。

中学德育论文

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德育教育,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我认为职业中学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中学的学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职业中学学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都是一群不被关注的群体,这些群体包括:家庭缺陷群体,包括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思想教育是缺失的;学习困难群体,包括基础知识比较差、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一直是不被关注的群体;行为习惯不良群体,包括不遵守学校纪律、在校外惹是生非的学生,他们是经常受到学校处分的群体。从这三方面来说,职业中学学生的组成比较复杂。特别是这些学生由于各个方面一直以来没有被关注,从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多表现在心理发展不平衡,如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爱与教师顶牛、爱钻牛角尖,不能接受教师家长的批评和指导,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爱心,甚至叛逆等等。我从事班主任二十年,接触过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有一次一个女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星期六一整晚没有回家,非常着急,让我帮忙打听孩子上哪去了,我到处打听也没有结果。星期一,该学生像没事一样来学上课,我细心工作耐心询问,她才说出实情,原来她星期天和几个朋友在ktv唱歌喝酒,然后又去网吧通宵。我很吃惊,我没有批评她,而与其交流,她认识到了错误,说后悔不该一个人在外过夜。问其原因,她说她在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她要求很苛刻,遇事爱唠叨,她就故意做给父母看的。一名十七八少女就是为了和父母赌气而不计后果,使我感到害怕,这一时期的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将导致学生厌学、弃学。

(二)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从而缺少学习动机中职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初中的中下游学生,他们成绩不太好,底子薄。有一名数学教师在给计算机专业上课时,在讲指数运算时,问一个学生一个问题“1/2+1/2=多少?”“2/4。”学生很干脆地回答,教师满脸无奈,学生哄堂大笑,而其本人则表现出很茫然,可想而知,他的数学基础几乎没有,而讲国家政治制度,他们更如听天书,这样的基础,要使他们接受中职教育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材枯燥现在的德育教材中许多知识比较枯燥,理论性也比较强,对不爱上文化课的职中学生来说,更是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校的考试制度没有道德标准,没有考核约束,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

二、解决措施。

对于以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引起我们政治教师的深深思考。如何能够上好德育课,如何去改革德育教学?我就我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要和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全面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不是一堂课的课题,而是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一朝一夕的培养,而是时时、处处、事事的实践学习中。我们要和各科教师通力合作,通过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为职业中学的学生,要把德育放在一定的高度。

(二)教学要以中下游学生作为主要授课对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三排的学生身上,对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不管不问,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职业中学的学生虽然优秀生所占比例比较少,但是在其他技能方面许多学生存在很多优势,比如:美术水平高,电脑打字快等,如果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也会在优势方面失去积极性,从而会影响一个学生的美好前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文化课比较薄弱的学生,给他们自信心,使他们在思想上和知识上都得到提高。作为班主任,我对这些学生比较了解,一旦给了他们动力,他们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回报。记得有一个学生刚入校时,成绩很差,在别人眼里应该是无可救药,但多次交流后我发现其自信心很强,因此,我不断鼓励他。他进步很快,在对口高考中考上了山西大学。因此,我们应更关注中下游学生,让他们得到进步,这更是德育课要达到的目的。

(三)必须改变死记硬背的德育课上课模式大多数教师在上德育课时,总习惯画重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比较好一点,就是满堂讲解,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于德育课的枯燥无味,我们要改变授课方式,例如可以设置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比如,在讲“道德与法律”时,可以放在多媒体上讲,可以先播放一些小案例让大家去讨论,以调动大家的积极。同时,要和班主任结合,在教室搞一些教室文化建设,是学生脱离旧的教学环境,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更有新鲜感。

(四)触动学生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身的经验、身边发生的事、社会热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重新整合课堂教学,这样的改革课堂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热情高,才会有效触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结语。

总的说来,职业中学德育课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德育课教师,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真实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只有分析了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知识、能力、觉悟、行为四者的统一,才能使职业中学的德育课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作者:郭守军单位:山西省平陆县职业中学。

中学德育论文

谈谈计算机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之路的。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与社会的接轨程度越高,高校招生和就业理由也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出来。

有关于小学性健康教育理由原因及解决策略。

探讨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定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教育事业备受国家和政府的关注,教育事业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效果。

简论为幼儿艺术教育插上美丽的翅膀。

新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推动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完整的、健全的人格需要完整的教育。但有时候我们的教师在艺术教育。

简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论加强中学体育教育督导,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中学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耐力、速度、力量以及灵敏等各方面的最佳刺激发展时期,故而,体育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西部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

摘要: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门重要分支。

探讨健康教育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在留观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策略针对不同疾病患者的不同健康教育需要,使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整个留观过程。

浅论让享乐教育引领教师的生命。

论文摘要:积极的心态体验育人的崇高、乐观的状态感知生命成长的纯净、健康的体魄激发学生生命深处的能量、高雅的爱好引领学会成长的脚步、积极的探索升华生命。

关于高职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思路。

摘要:本文对目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目前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时期高职美术教育的发展策略。

简论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目前状况及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音乐教育技术理论课程的目前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理由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的策略,来引起相关人士对大学音乐教育技术理论课程的重视。

探究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于的人学与教育学。

摘要:世界上只有两大学科,一类是关于宇宙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的学问。文史哲的主体部分都是研究人的,教育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教育学有五公理。

试论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

传统落后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的运转,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

研究高职素质教育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内容摘要:高职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教师的支撑,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因此,高职教师应从高职发展大局出发,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简论优师爱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优师学校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每个学校的最终追求。我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本校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

探讨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美育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以后,作为一种高级精神需要的.审美成为了每一个文明人、每一个民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简论课堂教学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数学教学原则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需要和形式,而真正上好一节数学课,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富有创造性。

探索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

对于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英语的跨文化教育。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学习最重要的语境。在全球化加剧的国际形势之下,将外语特别是广泛使用的英语引入教学是推动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

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摘要:个性化教育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更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重点介绍和阐述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此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对于赏识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价值及应用对策。

试议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实施。

谈谈对口支援助力新疆教育发展。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全面启动。教育援疆是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

谈述多形式安全教育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形式安全教育相比于常规安全教育在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策略:将我院收治的200例内科住院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给予常规组实施常规安全教育。

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摘要: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策略,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

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素质。

试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谈述生本教育,缔造完美的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是当今教改的主旋律。而“生本教育”正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

探索用中国职业教育杠杆撬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全球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显著,但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德育论文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问题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不容乐观,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原则和举措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更多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期,是人才培养的世纪,而科技和人才大多是由高校培养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才依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德智体美劳中“德”是第一位的。

1当代高校的德育方向。

当代高校不仅只重视和增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应与时俱进,完善合理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当代大学生自身不仅只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还应加强自身德育建设,努力实践,努力做到“有德有才”。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1]高校应以此作为大学生成长长才的行动指南,以此科学理论作为德育的指导思想。高校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应改变传统观念,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学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特点和需求,审时度势的调整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水平。

“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前提,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先决条件。大学生的“德”育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培养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违心的假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自身素养的真实映射,大学生真正的“德”应是“德在平时”“德在身边”。

2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内容。

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爱国主义教育是核心,自身素养教育是动力,人文素养教育是催化剂的功能,全面促进大学生“德”的形成。

3新时代高校的德育潜在问题。

4高校对大学生德育的策略分析。

(1)高校应努力抓好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必修课、考试课”,安排优秀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改善教育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2)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形式政策课教育。形式政策课有利于学生接触掌握最近最新的社会形式变化与国家动态、国际动态等。高校应安排每周固定时间、固定课时、不固定的教师专家、形式多样的课堂主题的形式政策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校外实践等。打造形式政策课“周周学、周周新”,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会建设、社团建设等的完善,它们都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高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附有人文气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环境优美、舒适宜人,大学生身临其境、感染熏陶,这样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就渗透了“硬德育”的潜在功能。高校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各种比赛及学术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样也就渗透了“软德育”的潜在功能。“软硬兼施、互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

(4)顺应时代发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5]高校组织专门网络人才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如:通过校园网络表彰先进个人事迹、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展现国家、社会最新事件、最新成就、前沿新闻、国际动态等,也可以开展网上辩论赛、组织各种网上文化交流活动和网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等,运用网络带动德育教育更新颖、更便捷、更全面。

(5)大学生自身应自觉自律,好学习勤思考,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积极互动交流,转变旧的陈腐的思想观念,不急功近利、不自负、不轻浮、不争强好胜,加强自身辨别能力、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树德于心,施德于身”。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应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顺应时代发展、遵从教育规律、利用内容丰富多方面的德育手段,传“德之正能量”于学生,并用于实践,让学生“德在平时”“德在身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邱伟光.新世纪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再认识[c]//明德:邱伟光德育文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xx:12.

德育论文题目

6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建设研究

1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的研究与探索

2学校德育与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3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5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三学校德育方法,途径,评价研究

1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2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4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7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四学生教育工作研究

1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型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型学生,心理状态失衡型学生,留守子女学生,外来工学生,弱势群体子女学生)

2学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教育期性健康教育等研究与探索

五班主任工作及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1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及培训工作的路径研究与尝试

2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考核实践研究

3新时期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形式探索

4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1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4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5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七网络德育研究

1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2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3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德育论文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最重要的途径。主要针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做了几点浅析。

关键词:

小学音乐;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小学音乐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教会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刻苦学习等方面的德育知识,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利用动听的音乐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教育。那么,渗透德育教学具体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笔者在本文中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思考,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将德育教育置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示范带动效应。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推崇,久而久之,就能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效仿和跟随。因此,在教育行业,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实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要有将德育教育置于自身的言传身教之中的意识,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学到更多知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穿着。很多音乐教师认为自己是与艺术接轨的,在课堂上打扮的过于夸张,这样的行为会让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将德育教育置于自身的言传身教之中。在教学中,穿着要大方、整洁,教学的姿态要端庄,教学语言要丰富、富有激情,板书不能潦草,要工整、干净。通过这些方面的示范,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选择融入了德育教育的教学题材进行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和筛选,尽量选择融入了德育教育的教学题材进行教学。教师在选材时要注意挖掘,深入到题材中去,积极思考,找出在不同的歌曲中能够融入什么样的德育知识。例如,在教学《再见吧,冬天》这首歌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冬去春来,大自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回答:“小树会长出绿叶”“美丽的花儿会开放”“小草变绿了”等,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讲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美丽的画面,但是我们在欣赏这些画面的同时,也要爱护好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不被破坏。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当然,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在春天,农民伯伯们都在辛勤的播种,所以我们现在也要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才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通过选择这样的教学题材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更加发奋学习,学会更多的德育知识。

三、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德育。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德育,就是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歌曲中蕴含的意思教会学生更多做人的道理。教师要认识到:每一首歌都有一个故事,都要它想要说明的感情。在教学中,可以将课堂放松,在教学中融入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革命前辈英勇无比的故事等等,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能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能够更加发奋学习,刻苦努力。例如,在教学《卖报歌》时,可以在教之前给同学们讲一些以前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故事,告诉他们以前的孩子根本就吃不饱饭、穿不暖,很多孩子在冬天常常被冻死、饿死,让他们在心里做一下对比,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但还可以问同学们:“以前的孩子在那么艰苦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刻苦学习,现在的你们拥有这么好的条件却不刻苦努力,不好好学习,这种行为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国家吗”?这时很多平时不努力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辛苦培育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也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通过这样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德育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领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良好的德育品德得以形成。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能够让这一堂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来完成。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歌》这一首歌时,很多学生会很难理解这首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投入到当时的情景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兵张嘎》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在抗战时期,中国儿童团是如何英勇的抗击敌人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中国儿童团的一员,你在抗击敌人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由此一来,将学生置于这种情景中,学生就不难理解这首歌所蕴含的道理和感情了,学生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置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中,选择融入了德育教育的教学题材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德育,利用多媒体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等方面出发,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培养起学生高尚的德育情操。

[1]童晓荣.借助音乐的审美效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

[2]刘甜.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j].现代阅读(教育版),

[3]高翎雁.音乐教育渗透德育教育[j].民族音乐,

[4]谭慧.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

德育论文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分享了体育教师的德育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更多的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因为这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加强品德教育,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多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体育教学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体能,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对体育课结构的详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教育,其中包括,智利、体能、身体等诸多方面,学生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但强健了体魄,增加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并且从提高觉悟,增强智力,扩大经验,提高适应能力方面,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作为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详尽的了解课程的机构,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合理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应该结合常规的课程教学。

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符合课堂的教学常规,而且教学常规是向学生进行德语教育的根本,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把德语教育和课程本身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2、品德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上述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有利的元素。体育运动每个项目的内容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也不相同,作为老师来说,就要做到善于挖掘教学内涵,抓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时机。比如说体育运动中比较枯燥的田径运动,这是一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的运动,但是对于学生顽强意志的培养是非常有效果的,还有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还能增强学生的顽强意志,这些都要靠我们教师来发掘。

3、思想品德教育中不同的组织教法的利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选择科学的组织教育法,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作为教师来说,要能够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利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4、校园的偶发事件的处理中德育。

教育的渗透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偶发事件,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真实的思想和行动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偶发事件,善于抓住学生真情流露的东西,然后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会在学生的是非能力的判断方面进行非常有效的教育。

5、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在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效仿老师的做法,所以,教师应该努力的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谈吐大方得体,举止言行合时宜,要当学生争相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比如说,在体育教学进行当中,老师如果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着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3、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中,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品质,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德育教育的效果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它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语教育必须和体育教育有机的结合,不能只是空洞的讲述和传授,这样才能让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这个环境下发挥出更大的贡献。

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是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外部社会要求的道德标准内化为个人品德意识行为的一个过程。赏识教育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一方面,在德育中优化了评价功能,能及时明确的褒贬学生的品德与言行,强化其积极方面,消除其消极方面,帮助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另一方面,赏识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及个体培养。美国心里学家威鲁姆斯认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30%,而受激励后,其能力是原先的3-4倍。这表明,获得别人的认同及肯定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满足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源动力。

一、赏识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古代就已见雏形,早在《礼记。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者失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善者赏之,过者匡之。在这里“赏”就是表扬、赞赏。近代,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用“四块糖”的故事中也有赏识教育理念的体现,他是中国最早把赏识理念应用于儿童的教育家。赏识教育在我国的推进,源于周弘先生的成功实践。赏识教育是他作为普通的父亲在培养聋哑女儿周婷婷的过程中探索与提炼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并且周弘先生将之由家庭教育推广到了学校教育及社会人际关系中。

赏识,是对他人获取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向上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赏识教育可以定义为: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能动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充满生命力和爱的教育。它源于教师内心的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一种源于其内心的力量。

二、赏识教育融入中学德育的四个支撑点。

(一)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理论支撑。

第一,正确对待赏识与批评的关系。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有些事情的理解是片面的,理性认识欠缺,自控力与判断力有限,在他们的成长中,行为难免有所偏差。因此,适当的批评同样会激励学生进步,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就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时间一久,通常会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无法接受批评以及未来将会出现的挫折与失败,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既要充分赞赏学生的闪光点与成绩,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指出其缺点及不足。

第二、赏识要有度,不滥用。赏识教育的实质是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真诚的爱与尊重。赏识的方式是激励与表扬。如果单纯地只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随意激励,学生会不信任老师,赏识成为一种虚伪的赏识,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不仅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因此,赏识必须要到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事求是正确客观分析,根据事实需要进行表扬与鼓励,不能随意夸大和滥用。

第三、坚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及家庭成长背景不一,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互动、人际交往、个性等因素来运用赏识教育。尤其对不自信、学习困难、性格懦弱的学生尤其要留意。

(二)提高德育教师整体素质--人力支撑。

赏识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赏识教育既是受教育者不断接受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不断成长累积的过程。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维护德育工作者的合法利益,改善其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其次要赋予教师尊严,确保教师保持稳定向上的心态,激发其敬业、爱心的职业道德。再次要给予教师赏识,营造人性化的环境,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三)建立科学的赏识评价体系--制度支撑。

由于受升学率、量化考评等影响,学校最关心的仍然是学习成绩,科学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从评价差异中,肯定成绩及闪光点,分析不足,制定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在评价中渗透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第二,评价目标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互评模式,达到量评与质评的统一。第三,评价结果要重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付出,不仅仅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晋级评优的唯一标准。此外,不应将评价看做最终目的,而应该看成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手段。

(四)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支撑。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使其身心愉悦。因此,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建设学校优美的自然绿化环境,给学生以美感。通过校园美丽的一景一物来感染学生。其次,营造健康向上的校风及教风,加强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质量观,开展师德活动,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教育。再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合唱比赛、诗歌朗诵、画展、讲故事比赛等,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能力,认识自我,克服障碍,树立信心。最后,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娣。赏识教育与中学德育创新[d].苏州大学。.

[2]万云波。论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2(3).

中学数学德育论文

摘要: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在数学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时刻都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理想、道德教育。常言说得好: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成人是成才的先决条件。假若成不了才,德才不兼备,那样的人才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社会都不会有好的回报,更谈不上对国家能起到好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德育的渗透。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是道德修养的楷模,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不管你是否自觉或愿意,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体的德育教材。因此,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大有必要。只有教师身体力行,才能确保以身施教。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的德育教养,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是不容忽视的,即在平时的授课中以及其它的活动中都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使每位教师懂得:教师应具有多元化知识,不只是业务学科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着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神圣使命。搞好自身建设,树立师德形象已成为新时期条件下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历史和人民既然赋予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们就应该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时刻把德育渗透放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把握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时机,以达到全体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抵制精神污染之目的。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例如在学习园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1500年前的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有关事迹,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再如:教学“时、分、秒”时,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脉搏、读书、写字、跳绳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希望全班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俭节约,合理地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练习也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们对于练习总是兴趣索然。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喜爱游戏,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并保持住他们的兴趣,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奇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寓教学与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让孩子们始终在心情愉快地情况下练习。例如在低年级口算练习中要常采用游戏练习,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开火车,接力算,夺红旗,摘苹果和分组抢答比赛等都是不错的形式。强化记忆,收到较好的效果。其次,要在孩子们产生厌倦情绪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可以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人刻苦学习,努力读书的故事,让孩子们慢慢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中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应注重数学教学成果的拓展应用。结合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来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应结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勤俭节约、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师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很多老师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都很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如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小轿车的数量进行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进行教学,类似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摄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声,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综上所述,在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时,积极转换教学目标与方法,我不但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1]赵云霞。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j].中中学电教(下)。2011(09)。

[2]张社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06)。

[3]《教学与管理》。2007,10。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