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技术管理制度(优质14篇)

时间:2023-12-06 14:16:05 作者:JQ文豪

规章制度是组织管理的基石,为员工们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和依据。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践需要各个层面的配合和努力,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设备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1.1本制度规定了设备检修质量的检查、验收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监督检查与奖惩考核。

1.2本制度适用于安全生产部、检修公司及其他部门的设备检修质量检验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经贸委颁发《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20xx年)。

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安全工作规程》(20xx年)。

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安全工作管理规定》(20xx年)。

3管理机构与职贯。

3.1设备检修,应根据需要成立相应的"设备检修质量检验监督小组",其成员根据不同设备,由一至三级检验收人员组成。

3.2设备检修质量的检查,检验与验收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机构的检验与验收工作。

3.3设备质量检验三级机构:一级检验小组:由班(组)长、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负责人、现场值班人员组成;二级检验小组:由车间正、副主任、技术专责人及一级验收人员组成;三级验收小组:由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部正、副经理、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工程师、设备大修理监理人员、厂技术专责人、车间正、副主任、班(组)长组成。

3.4厂部、车间、班组三级验收小组负责范围:一级(班组):辅助设备、工艺简单的工序、大坝中简单的异常处理之后;二级(车间):重要辅助设备、工艺较复杂的工序、大坝中的较大异常处理之后;三级(厂部)主要设备大小修,重要设备技术改造,大坝中的较大异常处理之后。

3.5三级检验小组领导管理二、一级;二级检验小组领导管理一级,一级检验小组自觉服从三、二级领导管理;二级检验服从三级领导管理。

3.6设备检修质量检查验收坚持检修人员自检为主,验收人员综合检验为辅的原则。

3.7检修人员对检修质量负有直接责任,检查验收人员对检修质量负有验收责任。

4管理内容与方法。

4.1管理目标。

4.1.3鼓励各班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全面上等级,上水平。

4.2管理要求。

4.2.4设备检修质量检验应充分发挥各专业技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检修质量。

4.3管理条件。

4.3.3加快科技进步应用步伐,抓好八大技术监督和可靠性管理,促进设备检修质量上等级。

4.4管理方法。

4.4.1设备检修质量贯彻“谁修谁负责”、“谁专责谁先检验”的原则;

4.4.2无论大小修、技改项目均由工作负责人首先依据设备检修质量要求,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再交上级检查验收。

4.5管理程序。

4.5.1设备质量验收实行静动态验收的分级制度;

4.5.3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大修,主要设备更新改造的整体验收。厂部将成立质量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其专责部门在验收前应提交:

4.5.3.1竣工报告;

4.5.3.2大修项目执行完成情况;

4.5.3.3主要缺陷消除情况;

4.5.3.4质量与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4.5.3.5技术革新实际应用情况;

4.5.3.6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4.5.3.7主要技术数据记录;

4.5.3.8大修后试验与试运行准备情况。

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管理范围:凡是以下材料应收集归档:

1、医疗新技术的法令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

2、医疗新技术的计划、总结。

3、医疗新技术常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文件。

4、医疗新技术质量调查和监督检查中形成的文件。

5、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来信来访调查分析,医疗事故鉴定书和处理意见。

6、新疗法、新技术的`鉴定及实施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二、材料必须真实反映情况,证书、文章、批文有原件,档案不得随便修改。

三、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圆珠笔书写、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任意抽样或遗失,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四、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保存安全,防虫、防潮、防遗失。

五、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及操作规程至少应保存五年。销毁前必须经科主任批准。

六、档案资料多时,为便于查阅可建立索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七、查阅或外借科室档案必须经管理人员或科主任同意才准许。

八、上述档案亦可存入计算机,并按上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打开。或用加密措施保护档案安全。

九、过期作废的档案必须收回,防止误用。科室档案包括科室人员档案、质控档案、技术档案、行政档案、档案管理条例。

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公司技术档案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国家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的立卷、归档。

1、咨询资料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由项目负责人或专人负责整理归档。整理归档的资料大致包括:咨询合同及相关补充协议;作为咨询依据的相关项目资料、会议纪要、文函;经签发的所有中间及最终咨询成果文件;与所有中间及最终咨询成果文件相关的计算文件、校核、审核记录:作为咨询单位内部质量管理所需的其他资料。

2、建立健全单独的文档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使之操作规程符合行业规定和相应的标准要求,执业人员、文档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不断提高。

3、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在保管业务档案时,应负责整理、分类、立卷和归档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二、档案的保管。

1、业务档案由办公室制定有专人、专柜管理,管理人员应忠于职守,遵守秘密;

2、应做好案卷排列和编制案卷目录工作,按短期、长期和永久保管期限分别管理;

5、介绍信、文件、资料的领用与发放由专人负责,要实行登记制度,不乱盖章,不乱开介绍信,减少和避免联系业务撞车。

三、档案的查阅、复制与销毁。

1、公司内部人员查阅档案须经档案主管科室领导签字批准,公司外人员须经公司领导签字批准方可查阅。

2、档案原件一般不外借。确因工作需要,须经公司领导签字批准,严格办理借阅归还手续,借阅者及档案管理人员均应签署姓名和借阅与归还日期。

3、查阅、借阅档案不得在文件上做任何标记和涂改,以免损坏档案。

4、档案的销毁应经过严格鉴定,凡确已失去价值的档案剔出,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同时建立销毁档案登记表,严禁私自销毁档案。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4.1主管领导职责:负责技术改造计划的审批、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物质和单项工程的采购计划审核,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措施、方案和安全措施的审核。

4.2生产管理科职责:生产管理科是技术改造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核包括改造申请、改造所需购置的设备、备件等。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和考核。

4.3生产保障中心职责:生产保障中心采购组负责设备技术改造所需设备、备件、设施的采购工作。4.4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单位职责:负责技术改造项目的前期论证,编制审批计划。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及配合做好改造后的验收工作。

5.1.1设备经过多次大修,损耗严重,修复后技术性能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的。5.1.2技术性能落后、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

5.2.1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相关科室(中心)均可提出设备技术改造申请。

5.3.1技术改造项目经生产管理科审核通过,技改方案讨论确定后,由项目申请单位组织实施,技术支持中心配合进行技术制图、备件选型等工作。

5.3.2技术改造所需设备、备件及材料由项目申请单位按情况报《生产设备类物资采购申请单》或《设备购置申请单》,按照正常流程审批后交于生产保障中心采购组进行采购,采购申请单上注明为“xx项目专项采购计划”。

5.4.1安装调试试运行一个月内,由项目申请单位向生产管理科提出验收申请,生产管理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完毕填写《设备验收单》并由设备管理站备案。5.4.2验收部门至少包括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单位、技术部门。

5.5.1设备改造三个月后设备使用单位需对改造设备进行效果评价,形成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设备运行状况、备件更换及故障处理情况、改造后运行经济性分析、技术改造评价结论等。评价报告由生产管理科负责备案。

6.3《设备改造效果评价报告》。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一项重要工作。

2.立项依据。

2.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更新或技术改造。

2.1.1经过监测,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2.1.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率差的。

3.1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在主管经理领导下,由设备工程管理部管理,施工单位具体组织与施工加以实现的。

3.2设备工程管理部是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程组织实施的主管部门,负责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立项、工程发包、合同签定,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工程的验收及工程的预、结算等工作。

4.计划管理。

4.1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技术状况,各单位必须在每年6月15日前向设备工程管理部申报下年度设备更新与改造申请计划。

4.2各单位在申报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同时,要附上更改项目建议书,重大项目要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否则不予立项。

4.3设备工程管理部接到申请计划后,要认真进行审核落实,汇总后报主管经理及有关部门,由公司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会审,确定下年度更改项目。

4.4设备工程管理部依据更改计划对立项工程进行发包。4.5施工单位接到工程发包通知后,5日内作出项目的预算,材料、备件计划,一式5份,报设备工程管理部。

4.6设备工程管理部接到预算后,根据图纸按“国家定额”及公司有关规定审查预算,严格控制工程费用。签定工程合同。

4.7施工单位具备施工条件时,提出开工报告,经设备工程管理部批准后,方可开工,否则不得开工和动用资金。

5、工程管理。

5.1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后,开工前必须作好施工方案,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5.1.1施工的主要内容、进度及劳动组织。5.1.2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的措施。5.1.3安全措施等。5.2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计划内容施工,无特殊情况不得超计划范围,因隐蔽工程与计划不符,需增加或变更材料、备件计划及施工工作内容时,应及时报告设备工程管理部,在主管领导同意下,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5.3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设备工程管理部及使用单位,由设备工程管理部组织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单位。

5.4验收后,交付使用的设备保修一年。在保修期内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过保修期后出现的问题由使用单位负责。

5.5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作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作为验收文件内容之一。

5.6施工单位在竣工后三日内写出验收文件供验收使用,文件内容包括:

5.6.1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所属单位、施工单位、开工及竣工日期。

5.6.2原始记录。5.6.3隐蔽工程记录。

5.6.4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解决的措施及方法。5.6.5改造项目的图纸及数据。5.6.6试运转记录。

5.6.7工程验收后,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验收证书一式5份,使用单位签定盖章后,由施工单位与工程结算书一并报设备工程管理部。

5.6.8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所有图纸、技术资料交设备工程管理部归档。

5.7更新、改造后,原设备残值可充减施工费,剩余部分由设备工程管理部回收后上缴公司,或在工程结算中扣除。

5.8工程竣工后,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否则不予结算。

设备工程管理部。

2008年1月。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设备技术改造程序,杜绝资金浪费,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设备技术改造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如装上(或更换)新部件、新装置、新附件等,以补偿设备的无形磨损和有形磨损。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改善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增加设备的功能,使之达到或局部达到更高的技术水平。包括:

2.1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

2.2提高产品成材率。

2.3节约成本(包括节约能源,但不包括维修成本)。

2.4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

2.5保护环境。

3.工作程序。

3.1.1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负责人可为生产系统的任何人员,但整个技术改造的项目必须有设备部分管技术改造所在设备的包机或工程师参加。

3.1.2项目负责人负责填写《设备技术改造申请单》,经区域、部门经理确认,由设备经理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交设备部备案即可。

3.1.3对于技术改造项目来源于公司计划(包括预防或纠正措施、整改措施、职工合理化建议等)的,在必要时《设备技术改造申请表》应附有相应的书面材料,该书面材料必须有部门经理以上人员签字。

3.1.4技术改造内容牵涉到环保及安全的,也要请相关部门进行环保及安全方面的评审。

3.2.1技术改造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相关方案及技术资料图纸在技术改造验收后15天内由项目负责人收集整理交设备部备案。

3.2.2技术改造所需设备、备件及材料由项目负责人按情况报《设备(工具)配置申请单》及《物资采购计划》,并交于采购部进行采购,采购计划上注明为某某项目专项采购计划。

3.3.1技术改造完成后三天内,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完毕,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填写《设备技术改造验收报告》并交设备部备案。

3.3.2验收部门至少包括设备使用部门、设备部、财务部。

3.3.3验收合格后给予项目参与人一定的奖励,对于资料不全者,将否决全部奖励。

4.文件保存。

此管理规定所涉及的文件记录保存周期为5年,到期后由设备管理工程师报请设备经理销。

毁。

5.相关记录。

编制:审核:批准:

设备技术保障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集团公司设备的统一管理,使设备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机具设备、生活保障设备的台账集中管理,保证设备准确及时入账,正确计提折旧,合理使用,促进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确保做到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设备有帐可查,账物相符,掌握机具设备的分布动向,防止因多头管理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特制定本规定。

一、营运安全部负责对所有设备的更新、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调拨、报废等方面的全过程监控管理。

二、各子公司使用管理的各类设备必须建立设备台账,台账的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等必须与营运安全部的设备台账相符。

三、根据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规定,凡新增(更新)单个价值在2000元(含2000元)以上的机具设备均应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畴。各公司因生产、生活、办公需要增加设备应书面形式报告,由营运安全部对设备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将考察分析的可行性报告上报集团公司领导,批准后才能组织购买。大宗物资(主要是发动机总成或批量购进的关键配件和油品)购置,由营运安全部提供型号、规格、数量、厂家等,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交由财务部负责采购。

四、对于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其单个价值在2000元以上(不含2000元)的机具设备的实物管理,统一纳入营运安全部管理系统。其采购、审批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其实物管理卡由购入单位填好交营运安全部、财务部各一份备查。

五、各子公司对列入固定资产的机具设备购置后,及时列入实物管理台账,并报营运安全部备案。

六、外购设备到货后。由集团营运安全部、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按标准进行联合验收,并及时办理安装使用交接手续。

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实行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必须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营运安全部督促检查使用单位管好本单位使用的设备,使用单位做到:工具和附件不丢失、不损坏、放置整齐;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掌握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爱护、用好分管的机、电设备,做到会检查维护。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安排检修和维护(要建维修卡),及时排除故障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八、各子公司管理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根据需要调拨调整后,要将设备管理卡一并移交。办好移交手续后要及时通知营运安全部,不得擅自调换转移机、电等各类设备。因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九、设备非正常损坏要追究使用单位的责任,并按财务规定予以处罚责任人,如发现设备损坏,使用单位要及时书面报告营运安全部,由营运安全部组织人员对其进行鉴定。如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经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方能办理报废手续。

十、车辆、设备的使用年限按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执行。

十一、设备购置的程序:首先由使用各子公司提出购置申请,经各子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报营运安全部审查购置的可行性,如果确属生产所需,营运安全部报集团公司领导审批。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

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3、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协助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旧档的组织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双方在移交清册签字。

4、负责整理、归档各部门移交档案室的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做好档案借阅登记工作,注明借阅档案的名称、密级、借阅方式、数量、期限。

6、为需要查阅利用档案的各部门提供档案原件查阅、复印工作;提供文献索引资料。

7、依据国家统计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本单位档案统计工作。

设备技术保障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是特种设备从购入、安装、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特种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完善特种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制度选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档案盒由我局统一发放,按一台设备一个档案的要求建立,每一台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须包括如下内容:

3.2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3.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6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4.2特种设备档案的应有专门的档案柜集中存放,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游乐设施等分类存放,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室。

4.3每个特种设备档案应有便于查阅的档案号;

4.4建立特种设备档案的查阅、借出和调入登记制度;

4.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保管期限为从特种设备购入开始建立,到特种设备报废注销为止。(公司可视具体情况延长保存时间)。

4.6档案柜须清洁,做到防盗、防火、防潮、防虫。,每季度查点一次;年终对所有档案查点一次。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为加强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以搞好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全公司设备档案统一由公司档案室管理。

第二条:设备动力部负责管理如下档案:。

1、申请外购设备的报告、批复。

2、外购设备随机文件材料(说明书、装箱单、备件图册、合格证等复印件、原件交公司档案室)。

3、设备的.安装、试车、调试记录。

4、大、中修计划记录及检修任务书及总结材料。

5、设备三大规程。

6、设备的运行记录。各种台帐、滑润无定卡、维修费用统计分析,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指标原始资料及统计。

7、设备事故原始记录及分析报告。

8、设备报废申请报告、批复、重要设备报废鉴定书。

9、外购设备及备件合同书、协议书。

10、水平衡、电平衡、热平衡测试报告书。

11、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报告书。

12、设备防腐记录。

13、水质报告。

14、锅炉及附件鉴测报告。

15、受压容器鉴测报告。

16、管网密封档案。

17、备品备件储备定额、备件图册。

18、主要管网图(供电、供排水、供气)。

第三条:工控资料保管及借阅:。

1.工控软件光盘及用户程序备份光盘须由公司存档,个人不能保存。

2.现有的工控机用户名、密码和用户程序的用户名、密码报设备动力部备案。

3.不得随意更改工控机用户名、密码和用户程序的用户名、密码,如需更改,需经部门领导批准并及时报设备动力部备案。

4.工控资料的借阅时间为三天,超过期限需重新办理借阅手续。

5.工控机的程序维护完毕后,需对程序更改内容作详细记录,报设备动力部备案。

6.非专业维护人员不得退出人机监视画面。

7.不经部门主管领导批准不得擅自拷贝工控机内用户程序。

第四条:技术档案的借阅、保管、鉴定、销毁等参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中石化)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条为健全并妥善保管设备技术档案,明确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职责,规范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公司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

第一条为健全并妥善保管设备技术档案,明确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职责,规范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公司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设备的档案管理。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档案管理的要求等。

第三条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及车间应妥善保管设备技术资料,建立设备台帐及主要设备、关键设备档案,各车间应建立所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设备档案。

第四条各单位应按照公司《设备管理体系相关记录》的要求逐一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基础资料,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五条各单位应逐台建立健全设备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二)设备检验总结报告;

(三)附属设备明细表;

(四)重大缺陷记录;

(五)安装试车记录;

(六)设备检修记录;

(七)主要配件更换记录;

(八)设备运转时间累计;

(九)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记录;

(十)设备故障及事故记录;

(十一)润滑说明表;

(十二)设备腐蚀情况及防腐措施记录;

(十三)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记录;

(十四)其它需要建立归档的设备技术资料。

第六条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要求。

(五)技术档案应责成专人统一管理,建立清册.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人员变更时,主管领导必须认真组织按项交接。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健全并妥善保管设备技术档案,明确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职责,规范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公司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设备的档案管理。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档案管理的要求等。

第三条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及车间应妥善保管设备技术资料,建立设备台帐及主要设备、关键设备档案,各车间应建立所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设备档案。

第四条各单位应按照公司《设备管理体系相关记录》的要求逐一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基础资料,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五条各单位应逐台建立健全设备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二)设备检验总结报告;

(三)附属设备明细表;

(四)重大缺陷记录;

(五)安装试车记录;

(六)设备检修记录;

(七)主要配件更换记录;

(八)设备运转时间累计;

(九)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记录;

(十)设备故障及事故记录;

(十一)润滑说明表;

(十二)设备腐蚀情况及防腐措施记录;

(十三)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记录;

(十四)其它需要建立归档的设备技术资料。

第六条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要求。

(五)技术档案应责成专人统一管理,建立清册.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人员变更时,主管领导必须认真组织按项交接。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条制订设备技术状态管理是为了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保持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工作条件,并在实绩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必要的设备改善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满足纵横钢铁的经营目标和生产要求。

第二条为加强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必须坚持:

1、厂长对管辖区域的设备全面负责的的原则,执行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四级责任制,即厂长对公司经理负责,设备副厂长对厂长负责,设备作业长或车间主任(工段长)对设备副厂长负责,班组长对设备作业长或车间主任(工段长)负责,把各项指标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严格进行考核。

2、设备的专业管理与全员设备管理相结合,严格执行全员预防维修、点检定修制及设备技术标准。

3、在点检的基础上,大力运用和发展现代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逐步以定量数据代替定性判断开展设备状态分析,实行状态维修。

第三条技术状态管理的责任范围

1、各分厂、单位是负责辖区内机械、电气、自动化仪表、工业炉窑、工业建构筑物等设备技术状态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者,并负责技术状态管理。

2、各点检作业区或车间(工段)负责本地区的机械、电气、自动化仪表、工业炉窑、工建构筑物等设备技术状态及管理,专职点检人员是其所分管点检区域设备技术状态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者。

3、设备部是公司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主管部门,主要责任是:

1)汇总并向有关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2)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公司设备技术状态的考核评比;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定设备编号规则,组织编制设备清单。

1、各分厂设备管理部门应按设备编号规则组织编制设备清单及号码。参照设备评价标准表(表1)对每台单项设备进行评价计分,以综合评定每台设备的重要程度,第一次评定后根据设备变动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调整。

2、公司的设备实行按专业分级管理,公司所有参与生产的机械、电气、自动化仪表、运输、工业炉窑等设备,根据评定分数的不同,按设备分级表(表2)分为四级,即:a级、b级、c级、d级。

1、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分为有效状态和失效状态两种,其评定标准如技术状态管理表(表3)所列。凡具有表中任一失效项目者即视该设备为不正常不完善设备。对存在失效状态的设备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有效;对关键设备失效而造成的设备不正常、不完善,要进行抢修;对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的失效,也要至少在3个月内消除失效因素。

2、专职点检人员要通过点检及倾向管理,准确分析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监视其劣化倾向。当发现有失效倾向(隐患)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或向上级部门提出改善建议或申请;当设备存在上表中任一失效项目时,要填写失效设备情况报告表报设备部;当设备处在严重失效状态时,有责任提出停止使用的建议。

3、各分厂、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对处在失效状态下不正常、不完善的设备要及时组织检修,对存在隐患和有失效倾向的设备,要作为本部门的重点工作,积极制订改善措施方案和改善计划,争取设备按预期要求转为有效状态,避免长期失效。

4、专职点检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必须把设备失效情况及恢复、改善措施详细记入失效设备情况报告表及设备档案,并报送设备部。

1、设备技术状态的检查、考核指标

设备总台数―失效设备台数

设备有效率计算方法:

设备总台数

(1)设备综合有效率=×100%

关键设备有效台数

关键设备总台数

(2)关键设备有效率=―――――――――×100%

重要设备有效台数

重要设备总台数

(3)重要设备有效率=―――――――――×100%

(4)月(季)关键设备不正常不完善时间。

注:设备总台数是指生产运行、备用和就地封存设备台数之和,不包括外借、拆除和基建措施工程已完而尚未投产的设备。

2、各分厂、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每月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

(1)、根据点检人员的报告,对设备进行抽查。

(2)、检查失效台数及失效比(失效比=失效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并分析其原因、责任。

(3)、检查设备的改善措施、方案、计划的落实情况。

(4)、检查完后写出设备检查评定报告报公司设备部。

3、公司每季组织一次公司性设备技术状态大检查并予以考核,检查的主要对象为a、b级设备的技术状态。

(1)、抽查ab级设备。

(2)、检查设备失效原因和责任。

(3)、检查设备的改善措施方案、计划的落实情况。

(4)、检查各单位全员设备管理(tpm)的执行情况。

(5)、检查各单位对设备状态的管理情况(包括台帐及实绩记录)。

每次设备技术状态大检查还可以结合其他管理目标增加检查内容,具体项目由主管部门根据情况决定。

5.1有关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奖惩办法,详见公司有关经济责任制等规定。

5.2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解释权归设备部。

设备技术部管理制度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