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教学设计大全(16篇)

时间:2023-12-18 20:56:50 作者:GZ才子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好的预习和复习,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具备系统思维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

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

教科书第13页例1以及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闭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2迸嘌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对数的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学过了数数,谁能从38数到52?

抽学生数数。

教师:现在同桌的一个同学从49数到68,另一个同学检查他数得对不对,数完以后再交换成另一个同学数。

同桌的学生相互数数。

教师:同学们数对了吗?其实你们刚才在数数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数字图片。

教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你将教科书13页的例1的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开始。

学生填完以后抽一名学生把结果拿到视频展示台展示,进行集体订正。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和同学们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发现,学生可能主要有这样几个发现:

(1)横着看。

从左往右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反之多1。

从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数除了最后1个数以外,十位上的数都是相同的。

(2)竖着看。

从上往下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反之减少。

每一竖列个位上的数相同。

(3)斜着看。

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数。

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规律。也许学生还有其他的发现,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9。

教师: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右面、上面和下面呢?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说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越往后数数就越大。

教师:对了,书上的小女孩也发现这个规律,将数按顺序排列以后,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

教师板书。

教师:你知道什么叫前面,什么叫后面吗?

引导学生说出按数的顺序写数时,先写的数就叫做前面的数,后写的数就叫做后面的数。

学生:59比37大,37比59小。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在数数的时候,我们是先数37再数59,根据“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这个规律,37在59的前面,说明37比59小,59在37的后面,说明59比37大。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规律完成书上17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说出排在50前面的数都比50小,排在50后面的数都比50大。

2.培养学生数感。

学生:不是。

教师:那么在48和27中,哪个数比50小一些,哪个数比50小得多呢?

学生:48比50小一些,27比50小得多。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虽然48和27都比50小,但是从表格上来看,48离50比较近,而27离50比较远。

教师:对了,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但是这两个数又离得比较近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而如果这两个数离得比较远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得多。

教师板书:小一些、小得多。

教师:你还能说出一些比50小一些的数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比50小得多的数还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板书:多一些、多得多。

学生回答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给予肯定。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完成书上15~16页课堂活动。先由教师做示范,再让同桌两个同学相互猜数。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上15~16页练习三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结构几何形体

本课先从“玩跳跳球”场景展开,让学生观察跳跳球的变化,发现形变。教材再进一步设计观察活动:身边常见事物是否都会发生形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力不能使硬的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吗?”基于认识基础,多数学生会给出这样的结论:力可以改变软的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基于此,教师可根据制订的计划,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并对这一结论进行反思,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达成知识目标:“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培养敢于猜想、尊重证据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跳跳球、橡皮筋、塑料瓶、玻璃瓶、水、玻璃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跳跳球。

师:(出示跳跳球)同学们,这个跳跳球怎么玩?

生:(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演示能更好地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更好地聚焦课堂。)。

二、观察活动。

师:跳跳球有什么变化?

生:(学生说出跳跳球的变化。)。

生:(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生:(实验结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力可以使物体变形,并产生问题:力能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吗?)。

三、实验验证。

师:(ppt出示两个装满水的瓶子,一个塑料瓶,一个玻璃瓶)。

(ppt出示实验方法:)。

请你用力挤压瓶子,观察瓶子的玻璃管里的水柱有什么变化,并写在记录单上。

生:(汇报交流。)。

师:玻璃管里的水柱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根据实验现象,尝试解释,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软的物体变化比较明显,硬的物体变化难以用肉眼观察,但可以借助其他物体帮助我们观察。)。

四、反思评价。

师:这次探究活动你做得好不好?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问题指导帮助学生对本次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加上老师恰当的指引,使探究变得更加有序。本课引导学生经历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使学生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得到提升。

【总结点评】。

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寓教于乐,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如果没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容易忘了要探究什么,要如何表达。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引导,包括在实验中加强指导,在表达过程中进行耐心的引导。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引导,避免学生产生过度依赖。

人教版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对于原子结构的教学,应正确发挥模型的作用,因为: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模块,利用科学史的素材,是建立模型认识的很好的方式。

2、可以进一步挖掘科学史中的科学方法的价值3、可以让学生参与模型建构的活动。

因此,讲原子结构模型的发现史,可以把重要的假说模型思想与原子结构知识综合起来,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讲解上将知识技能,方法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目标共同体现。在这部分知识上既有讲解也应有质疑,比如用多电子原子的光谱来质疑玻尔模型可不可以解释多电子原子光谱?让学生自己思考玻尔模型是否正确。这样的过程也符合科学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研究的历程,让学生体会我们所有的这些知识实际上是有实验的依据,不是科学家自己随便的创造出来的,由这样的依据构建出假说,在由假说构建适合的模型,但是当实验条件变化,模型就会被质疑,人们就会构建新的模型。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假说模型是科学发展过程必然的过程,如果今后他们做科研也必须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这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学。

《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结构几何形体

4.预设反馈(广播):

请问你在练习的时侯,遇到了什么困难?

a直线:我想把线都画的笔直笔直,可是画多了,就很容易出现歪歪扭扭的,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要用到键盘上的一个键:shift上档键)。

b认识圆角矩形:圆角矩形。谁能找到它吗?虽然它看起来长得像矩形,但因为它的角是圆的,所以叫圆角矩形。

当按住shift,再画矩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当按住shift,再画椭圆就变成了正圆。

二、创设情境,演示工具。

大家己经掌握技巧让线条发生变化,那陈老师就要提升等级了。看这是一幢房子,还没安装窗户呢?现在我要用画图程序,变出一扇漂亮的窗户。

其实在这幅图里我还用了一个新的图形。

2.好,那这些工具,你能够在画图里面给把它给画出来吗?(画图程序中)演示:在这里,已经把这几个图形的名称给写好了,那请你在对应的位置下面画上这个图形。有谁能画,到上面来给演示一下。

3.老师发现你在画正方形的`时侯用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能告诉大家吗?师重复:当我们要画一个正方形的时侯,按住一个键shift,就能画出四条边一模一样的正方形了。

考考你,他刚才画正圆的时侯使用了什么技巧?好大家都掌握了。

5.学习撤消:在哪个菜单里面?请大家仔细看“编辑/撤消,一个椭圆很快就没有了,而且又不影响其它图形操作,他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大家很容易记住。

三、动手实践,画出窗子。

3.好,现在我想在正方形的边上再画一个粗一点的正方形,我得怎么办?(画图程序中)演示:我先点直线,再先粗一点的线,再点回矩形,就可以画一个粗一点的正方形。大家都明白了吗?在你的画图中也能体现粗细变化那就更精彩了。

4.反馈评价作业。

四、巩固练习,保存文件。

1.看来大家都对这些工具运用的比较熟练了,那我们再提升难度等级了。我们的电脑老师,带来了几幢设计好的教学楼想跟同学比比。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先来看看。

2.电脑老师设计的这几幢教学楼所用到的工具,你都会吗?你们有信心设计出更新颖,更有创意的作品吗?好,跟老师一起将刚才的练,进行清除图像,再设计设计咱们的教学楼。

3.老师看到了很多有个性,又有创意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么有创意的作品不保存下来岂不可异,没有画好的同学也可以先保存下来,以便于我们以后进一步的设计。给它保存起来。输入学号后单击保存就可以保存了。

五、反馈评价,小结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直线,椭圆,矩形和圆角矩形,画了很多漂亮的教学楼。在画直线的时侯,我们还用了什么按键?对这是一个技巧。在以后的电脑操作过程中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技巧。今天我们只是用了一部分的教学工具,如果将所有的工具都用起来的话,我们设计出来的教学楼会更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教学楼。

六、教学反思:

(一)通过复习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通过欣赏我们学校的照片,引出设计整齐的的教学楼,从学生熟知的事物来引入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尝试发现新知;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第二部分是小小练兵场,首先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一幅范画,然后进行反馈,主要是让学一学习矩形、直线、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的使用,通过学生说、教师演示的方法来进行工具的学习。并通过教师演示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习设计中的绝招,也就是shift键的使用和撤消的使用。

(三)通过综合练习,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熟练应用。

第三部分是设计整齐的教学楼,这一部分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创作的部分,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创作,自由想像。

(四)通过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及全课总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效果。最后一个部分是评价的环节,我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整体评价,然后选出一位优秀设计师。

人教版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而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并且是分层排布的;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计算。

原子的构成比较简单,所以我采用了先学生自学,再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上有原子构成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通过填写练习册的空格,可以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结合课本上的表格回答练习册上的问题,学生自己分析得出构成原子微粒之间的关系,如: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等。

从微观粒子的性质引出相对原子质量,这部分内容采用了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和记忆很不方便,所以引入了这个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可以用公式去表示。让学生利用公式,自己计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是可行的,但通过学生的反应和课下反馈,这个概念仍不太理解。分析原因:课堂上给学生留的计算的时间过少,有时间都在记笔记,因而没有起到练习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记笔记,并且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多预留些时间。通过总结表格中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还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掌握这个后,马上进行练习,效果较好。

原子核质量大,体积小,电子在较大空间做绕核的高速运动,引出电子的分层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也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基本上都能掌握。原子序数也就是核电荷数,写示意图时要用到,原来要求学生记过元素周期表,但要求不严格,所以掌握情况不好,在直接让写某原子的示意图时就有困难。所以布置的任务,一定要严格要求,并且把检查落实,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方便以后的学习。

整节课的氛围较好,问答时学生互动较多,但是在单独叫学生在黑板上写的时候都不太积极。应该多鼓励学生,对积极的学生给予很大的表扬,引起其他学生竞争,创造争先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种类。2. 让学生学会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有哪些成分。3. 通过对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越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导致能量浪费越严重。4. 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内容,在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如此重要。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种类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食物链与食物网。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食物链食物网及营养级。

教学后记:

(教学总结)本章内容比较零碎,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充分做好准备。这一节内容理解性比较强,课本只补过短短五页书,但联系方面非常广,既有生态系统的类型,又有系统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光考记忆是绝对不行的。首先应该指出本节的重点很难点;其次,举例说明,利用身边的环境很生物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记住;最后,让学生做些例题,在做题中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教学内容: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和服务中心。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两部分内容,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本节在本章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习和理解下面的内容。城市是人类聚落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既与前一章紧密联系,又对后面的学习起着启下的作用。

课标: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

(1)学生要学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及其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分布图上,指出城市及其功能分区分布的情况,并归纳出城市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此外,从课程以外的媒体中,学生也能经常接触具体城市的知识。我们的学生居住在城市中,具有对城市的体验性知识。因此,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相当多的有关城市的感性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以具体城市的形象孤立存在的。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在学生已有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对城市的理性思考,并通过认识城市的特征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1、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难点:城市功能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讲述、归纳总结。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教师展示一些自己曾拍摄过的城市形状鸟瞰图,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城市形态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起悬念进而引入课题。

【板书】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中。

【活动设计】结合课本设计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及引出不同的功能分区。

【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提问】1、根据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北京市的城市用地分为哪些类型?

2、阅读教材p18,回答什么是集聚效应?

【板书】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合作看图2、1找出有哪些功能分区?以那种功能区为主?

【板书】3、城市主要的功能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住宅区为最广泛的功能区。

【提问】结合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功能区之间有无明确的界线?如何分清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哪种功能区?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提高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对知识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抽象概括及表达能力。利用学生居住的城市提出问题,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

【问题设计】阅读教材p19—20内容和图2、2—2、4,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阅读课本、读图,提取信息,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掌握人文地理学习思路。

【活动设计】结合p21“活动”,通过引导,使学生学会读图分析的一般步骤;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香港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分析步骤:

(1)阅读图例,了解香港具有哪些功能区。

(2)分析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尤其要分析它们的位置关系,解释原因。

(3)归纳其分布特点。

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设计

4、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5、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食物链中后一营养级生物对前一营养级生物的积极作用。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系?

土壤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着什么植物能够在它上面生长、什么动物能够居住其中。植物枝叶的遮蔽作用和根系的固着作用,能大大减缓土壤的侵蚀过程。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范围,它的范围可大可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生态系统概论的内涵有四个方面:空间和时间界限;系统的基本组成;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在功能上统一的结构基础和发展趋势。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我们研究生态系统的中心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而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研究清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然后还要研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

学生阅读教材p89——p91相关内容,投影池塘生态系统图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图解,设置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地列出它们的名称。

2、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你能画出多少条食物链?与其他同学画出的食物链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画出的食物链是否需要修改,共同完成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5、按照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生物进行归类。

6、联想其他生态系统的组成,对其中的生物是否也能做相同的归类?教师归纳总结。

2、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变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成分。

(2)、消费者通过自身代谢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回归自然,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对植物的传粉受精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是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

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1、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2、食物链、食物网与营养级之间的关系。

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群落中生物间的“营养联系”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命线”,其主要形式就是“食物联系”。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两种成分;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个种群;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食物网中的同一生物从不同食物链分析时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既可能是捕食,又可能是竞争关系。

展示幻灯片: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5)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是一个个体或种群吗?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是指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的种类还是数量?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的种类。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它生物来取代。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总结: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4.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总是差一级。

5、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箭头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也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课堂小结。

对于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来说,四种成分都是必需的,而且还需要足够的种类和数量。初级消费者能帮助植物传粉受精,提高繁殖率;帮助传播种子,扩大生存空间和对生活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生产者的繁荣,等等。高级消费者捕食的往往是被捕食者的老弱病残等劣质个体,这些个体往往又是病原体的天然培养基,因而捕食掉劣质个体有利于减少传染病的流行,降低劣质基因频率,同时又能有更多的生活资源供给健壮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促进进化,等等。因此,在自然界中,每一生物个体在向自然界获取的同时也一定会有所贡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界的最高级生物的人类来说,难道就不能从中有所启发吗?我们在向他人、向社会、向自然界获取的同时,也一定需要向对方奉献点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

3、消费者。

4、分解者。

《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结构几何形体

1、通过对水的观察,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通过观察活动,收集整理关于水的形状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能用语言等方法将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

2、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通过观察活动,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

二、教学准备:保温桶、正方体小冰块、各种形状的玻璃杯子、木头、砖块、玻璃、菜油、醋、可乐、碗、盆、玻璃瓶、u形管、破的皮球、剪刀、玻璃管、气球、塑料袋、塑料纸、水平仪,农村造房打地基时用的装水的铁锅、透明的皮管的照片等。

学生:各种形状,脸盆,杯子,水。

活动内容。

一、导入。

教师活动。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杯水,请你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鼓励。

2、学生每组一个杯子,老师把正方体小冰块放入杯中,请学生观察,相互介绍看到的特点。

设计意图。

联系上节课的活动,唤起已有记忆,为新的观察活动作铺垫。

用水凝固后的冰让学生观察,便于建立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形状联系。

二、观察水的形状。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你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吗?

2、(当冰溶化得差不多时)大家现在再看一看,杯子里的冰现在怎么样呢?

3、现在的水和刚才的冰,它们有什么区别?

4、谁能说说哪些东西和冰一样?哪些东西和水一样?

5、教师出示木头、砖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木头、砖块等和水的区别。

6、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形的木块,大家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7、教师出示一杯水,它又是什么形状的呢?

8、出示:一碗水、一盆水、一瓶水、一u形管水,你们说它们又是什么形状的?

9、小游戏:教师出示一杯水,你们能把这杯水变成哪些形状呢?如需要器材可以到老师这儿来拿。

10、变好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吗?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发现(如正方体、是冰块、在溶化等)。

2、学生观察,发现原来的冰都变成水了。

3、学生相互讨论,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形状的不同,学生其他的发现只要正确的,也予鼓励)。

4、举例:如。

冰――木头、砖块、玻璃。

水――菜油、醋、可乐。

5、学生发言交流介绍,学生相互补充完善(能讲到固体和液体即可,不一定出现固体和液体的名称)。

6、学生观察,发言(圆柱形)。

7、学生观察。讨论发言。

8、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9、学生分组活动。(教室器材角为学生提供:各种杯子、破的皮球、剪刀、玻璃管、气球、塑料袋、塑料纸等)。

10、学生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老师及时鼓励肯定。(选各种不同形状的,如有不同,学生可以继续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

从固体开始,学生易于理解。

由冰到水,直观。

引导到对物体形状的观察,

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

联系生活经验,建立相关物体与形状之间的联系。

从直观物体初步提炼出抽象概念。

概念运用,认识固体的形状。

概念运用,认识液体的形状和容器的关系,拓展思路,变式运用。

通过游戏,运用知识,进一步巩固对液体形状的理解。

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的快乐。

三、观察水的流动性。

教师活动。

1、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水流动起来吗?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及时鼓励肯定。

2、刚才有同学说水是液体,那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东西叫液体呢?(如学生没有提出“液体”的名称,教师可以自己讲:我们常说水是液体,那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东西叫液体呢?)。

3、还能举出生活中碰到的哪些也是液体?

学生活动。

1、学生把水倒入盆中(或杯子中)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发言把自己的发现介绍给大家。(水可以流动或者水会向低处流)。

2、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好办法并演示给大家看(如用手搅动、从高处向低处倒等方法,鼓励学生创新)。

3、学生讨论,发言,相互补充完善。教师引导,使学生得出正确概念(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4、学生举例,相互评判补充。(出示几种液体:可乐、油、酱油等。)。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向更高层次深入。

四、观察水平面。

教师活动。

2、观察同一瓶水,让瓶子不断变换姿态,看它的水平面有什么变化?

1、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水平面有什么特点?

2、水平面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吗?谁看到过生活中利用水平面的例子吗?

3、谁能用桌上的东西,检查一下桌子是否放平?(这个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发现(学生的发现肯定很多,教师及时肯定,引导。学生一般能发现“水平面”)。

2、学生分组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水平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姿态)。

3、学生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观点。

4、学生讨论,发言举例,相互评价,教师积极引导(如装修房子时用的水平仪,农村造房打地基时用的装水的铁锅、透明的皮管等,出示照片)。

5、学生分组讨论方法,各自检查。

6、小组代表发言介绍方法和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设计意图。

从各种液体中发现共同的特征。

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共同探究,表述交流。

从多种液体到一种液体,观察水平面的特点。

练习表述,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出来。

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从发现提高到运用。

交流合作,相互评价,共同完善方案。

五、小结。

教师活动。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又懂得了些什么?

2、今天的活动中,你们小组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大家学习?

3、你有哪些问题还没有研究透彻?我们可以回家再继续研究。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2、学生相互评价。

3、学生组内讨论,发言介绍。

设计意图。

活动小结,提高效率和质量。

学生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堂活动的合理延伸,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的习惯。

1、构建有结构的探究活动,让教学要求渗透于活动的各个环节。

2、重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让学生从亲身的活动体验中,感受知识,培养态度,形成习惯。

4、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充分表述,在相互的交流评价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价值观的形成。

5、创设多种情景,重视学生已获知识的及时运用,不断深化学生的探究活动。

6、注重活动的开放性,让探究活动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

人教版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学生的情感不容易与作品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以英子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进而,在情景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愿意、姿势、情况、慢吞吞、情绪、讲述、普通话、忧郁、犹豫、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去关爱、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4、抄写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三、教学准备。

借助画面内容,利用课前谈话交流,渲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的情感,以此渗透单元主题思想,为学生走入新课做好情感铺垫。教师为学生准备电脑课件和学习卡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板书课题(指导“掌”和“声”字的写字要领。)。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书情况,解决生字词语,读通难的句子。

重点指导的词语:

默默地、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骤然间、犹豫、忧郁、因为、似的。

重点解决的句子: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二、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一)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1)通过谈话交流引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一句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2)通过句式转化,引导学生感受这是什么样的英子。相机指导朗读。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所以()。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1)再读课文,感受英子情感的变化。相机指导朗读。

(二)抓英子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质疑。(预设:原来的英子忧郁,后来怎么就变快乐了?)。

2.浏览课文,概括英子情感变化原因。

3.结合板书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1.引导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描写体会犹豫背后的痛苦、无奈。

2.通过指导朗读,感受英子的情感。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1.体会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1)抓关键词“骤然间”体会掌声含义。

(2)请学生在“掌声”处填白。借“在掌声里,你想对英子说什么?”一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含义,相机指导朗读。

2.体会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利用填白的方式,帮助学生体验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1)比较两次“一摇一晃”的不同。

(2)引读第四自然段,回扣对掌声的理解。

(四)在体会掌声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抓关键词语)。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变化。

1.出示原文结尾: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2.通过填空,训练表达,延伸情感。人人都需要(),尤其是()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送给别人。

五、布置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要求: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这节课是第一章最后一节课的内容,在前三节学习了行星地球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学习地球的内部构造,使学生对地球有一个由内而外的了解。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是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已经划分圈层的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2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本条标准有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为宏观上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课表中的说出是了解的水平,了解地球各圈层是基础,使学生脑海中对新知识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第二层是通过对地球圈层的学习,能够说出各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其特点,课表中的概括是理解的水平,要求学生能自己在脑海中独立勾勒出地球圈层以及每层的特点,从而了解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联系人类所处的人文环境,共同组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由此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高一年的学生还没形成完整的地理的空间概念和良好的读图能力,也没有具备地理分析的思维,但是他们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图像和视频的配合下学生也应该能较好地认识各圈层及其特点,但是对于圈层结构这个全新的内容吗,要求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理解并在脑中形成圈层结构的模型可能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通过多方面的举例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3.1教育理念:重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1重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教会学生将地理的现实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分析探讨,解决问题。再一次地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使学习过程更加开放,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3.1.2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从中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证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3.2教学原则:

3.2.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在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基础上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地球圈层的科学学习,启发学生对地球的各方面探索,从自然转变到社会的学习。

3.2.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地球外部圈层,学习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水圈大气圈等,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地球外部圈层,并注重学以致用,领悟知识的价值。

3.3教学方法。

3.3.1讨论法。

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读书,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p21图1.25进行学习讨论,并各抒己见。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潜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3.2直观演示法。

使用道具让同学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并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加深学生对圈层结构的印象。

4.1知识与技能。

4.1.1了解地震波及其两种形式,并掌握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4.1.2能够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4.1.3掌握各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4.1.4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4.2过程与方法目标:

4.2.2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3.1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3.2培养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5.1教学重点。

5.1.1横纵波的区别与各自特点;

5.1.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组成和特征;

5.1.3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划分、组成和特征。

5.2教学难点。

5.2.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5.2.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地球结构教学设计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

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

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

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

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

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身体结构教学设计

1、科学概念:初步了解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并且左右对称。

2、过程与方法:能够应用手触摸、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懂得尊重、关爱残障人。

1、了解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并且左右对称。

2、身体的工作是由各个部位共同完成的。

1、观察身体的内部器官。

2、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表、课件、跳绳。

一、导入。

t:同学们记得全民健身的口号吗?

s: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t:今天我们就先来运动一下,请你跟我一起做,准备好了吗?

s:好了。

t:那么开始。(播放《健康歌》)。

3、师:我们的身体除了能做运动还能干什么?学生交流。

4、师:我们人体的本领还真多,这些本领与我们身体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结构(板书课题)。

二、观察身体的外形。

(一)身体的外形。

2、简笔画人体外形图,交流。

3、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当小模特,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5、那就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外形结构(批判模特儿)这是身体的头,这是身体的颈,这是身体的躯干,这是身体的四肢。(板书:头、颈、躯干、四肢)。

6、师小结:从身体的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7、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跟着老师一起点点我们的头(一、二),转转我们的颈(一、二),扭扭我们的躯干(一、二),拍拍我们的四肢(一、二)。

(二)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师:(指着人体空白图)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

2、师:具体是怎样对称的?(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3、师:那么身体的左右对称又有什么作用呢?要不,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1:系红领巾。男同学用双手,女同学用单手。

实验2: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实验3:让学生体会如果一只脚不好,来回走路,很不方便,体会身体不易保持平衡。

5、师:那么我们对身体有残疾的人要怎么做呢?(更多的关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身体残疾的人,我们不能去嘲笑他们,而要去帮助他们,一件我们做起来可能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对身体残疾的人来说的话,可能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小结:通过观察身体的外形你知道了什么?

三、观察身体的内部。

1、怎样才能知道身体内部有什么呢?

2、“解暗箱“游戏。(师出示一个档案袋,里面装半瓶矿泉水)师:你们说怎样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生:看、摇晃、听、摸、捏相机板书)。

4、师:那就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了解身体内部有什么?

5、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实验,把结果记录在科学记录单上,小组内指定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6、学生讨论汇报:

看:血管(外耳道,咽、瞳孔)。

听:心脏,肠。

摸或捏:肌肉、骨骼、血管、脉搏的跳动。

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于全身各处。

心脏:输送血液。

肠:负责消化的器官,在饥饿时会发出肠鸣声。

气管:传送气体通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肌肉:有伸缩的功能,协助人体运动。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

(二)师:小结:通过看、听、摸、捏、呼吸感受等方法我们知道人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身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骨骼里面包裹着内脏器官。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身体的工作。

四、身体的工作。

2、谁来说说在跳绳这个活动中身体有哪些部分参与了跳绳活动,是怎么参与的?

3、学生汇报:在原地跳活动中,手、脚、胳膊、腿、心脏、肺、脑都参与了活动。

4、师:在原地跳活动中,手、脚、胳膊、腿、心脏、肺、脑都参与了活动,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气泡图。在这个图中,以原地跳绳这个词为中心词,把与中心词有关联的,联系最紧密的内容填写在它周围的气泡中,就形成了气泡图。

5、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气泡图,现在小组内确定一个活动,最好能在课堂上能完成的活动,注意辨析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共同完成气泡图。

6、学生活动。

如:写字——手、眼、脑、心脏、肺。

跑步——胳膊、腿、脚、脑、心脏、肺。

8、仔细观察这些气泡图,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个活动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完成;在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

比如大脑,大脑在不同的活动中是负责什么的?——指挥人体工作。

肺——呼吸。

手脚胳膊腿——运动。

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胃、肠——负责消化的器官。

按照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不同,也可以说按照各部分的工作类型来分,身体的结构还可以怎样划分?有负责运动的器官,有负责呼吸的器官、有负责血液循环的器官,有负责消化的器官,有负责协调指挥各部分的器官。

板书——功能:运动、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神经。

9、以上这些身体构造各有分工,又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一系列活动。

三、拓展:今天我们初步研究了我们的身体,同学们研究的很投入,研究的结果也让老师为你们自豪。在以后几节课里,我们将继续研究我们的身体。对了,在百科全书等一些科普书上,有专门介绍人体知识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一看。

外形:头,颈,躯干,四肢。

内部:血管,喉咙,心脏,骨骼肌肉,

功能:运动,呼吸,消化,血液循环。

关节,神经。

地球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另外,要求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但是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本条“标准”在活动建议中提出了“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的要求。因此,对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分布到划分依据,从各层特点到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都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了解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外部是有不同的物质形态。能力基础: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绘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

心理特点:高中学生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以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让学生尝试划分。另外,学生喜欢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对横纵波速度不同的讲解中,可迁移到实际中如果发生地震,人体是先感受到上下晃动再到作用震动的。在讲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具体划分时,可利用半熟的鸡蛋进行类比,强化记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划分依据。2、能区分和归纳各个圈层的特点。

3、学生能举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并且体会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过程与方法:

1、尝试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重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是理解内部圈层结构和特点的基础)。

2、地球内外圈层的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学习基础)。

难点:

1、区分岩石圈和地壳(两者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通常被误以为两者是等同的)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同一圈层也会有所区别,如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幔为铁镁固体,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现象,并让他们尝试对地球内部圈层进行划分)。

2、演示法(用半熟的鸡蛋直观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物质组成)3、讲解法(地球内部和外部各个圈层特点的讲解)。

学法:

1、观察法(观察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绘图法(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3、比较法(比较不同圈层的特点,比较地壳和岩石圈的组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进行学习、生活等内容都是在地球表面,人们的足迹也几乎踏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尽管现在科技很发达,人们却无法亲自钻进地底下看看地球内部是什么?聪明的人类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原理和知识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大家想不想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利用地震波探测,探测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扮演一下科学家,对地球的内部一探究竟。

【新课教授】。

师:既然我们是要利用地震波的原理进行研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地震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1页第一自然段,找到地震波的含义。

生: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穿插一个小知识,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人们首先感到的是地面上下跳动,然后再是前后左右晃动,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地震波有哪些类型。师:很好,地震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纵波,一种是横波。

我们把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把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怎么区分呢?老师这里有一根弹簧,如果我把它拉长的话,弹簧怎么振动呢?生:上下。

师:它的传播方向呢?,也是上下是吧?也就是说它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我们可以把弹簧的振动类比为纵波的传播。

这样子的话,上下的振动方向就与水平的传播方向垂直了是吧?

生:不一样。如何不一样。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师:因为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要快于横波,事实上,横波的破坏性比纵波是要更强的。师:我们初中学物理的时候曾说过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地震波的传播需要吗?生:需要。

师:那是不是所有物态都能充当介质?

生:不会,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基本掌握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了,那我们现在就尝试利用这些知识分析一下探测得到的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师:我们先看看它的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

生:横坐标代表速度,越往右,速度越大。纵坐标代表深度,越往下,深度越深。师:虚线代表的是横波,实线代表的是纵波。

师:我们刚刚学习过,纵波和横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先观察地震波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地方在哪里。我们看看这幅图,主要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点吧?一个大概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了,一个大约在地下2900千米处,这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我们把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的面称为莫霍界面,地下2900千米处的面称为古登堡界面。然后,我们可以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师:那么各层又有什么特点,导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呢?我们不妨一起分析一下。(边版图边解释)。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但它的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所以洋壳的平均厚度是小于17千米的。

地幔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把它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的上部存在着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这一层的温度很高,岩石就像烧红的玻璃,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熔融状态,大家要注意,熔融状态并不是液态,仍可把它当做固态,所以横波依然可以通过。

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我们把它们合称为岩石圈。

同学们,你们说,地壳和岩石圈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不一样,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岩石圈是由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共同组成的。

以古登堡界面为界,界面以下是地核,我们可以根据纵波波速的变化把地核分为外核与内核,根据地震波曲线图,横波到达古登堡界面就突然消失了,证明了外核的物态应该是什么?液态。大家有没有发现,纵波在地下5000千米深处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了?这说明了物质有可能由液态转为了固态,内核的物质状态应该是固态。外核接近液态,内核为固态。

师:阅读书本,告诉老师外部圈层有哪些?生: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师:我们来逐一认识它们。(绘制方格示意图)。

师: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没有确切的上解,而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以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我们称之为生物圈。由此看来,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这些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同时,它们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可以减弱太阳和宇宙辐射对地表的影响,减少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外部圈层的物质运动和循环,是促使地表物质和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到底是怎样促使,演变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要学习的内容。

《明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适应应试作文要求,加快议论文的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2、进行明结构写作单项训练,以课文、例文的分析为范例,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构思,加快作文速度。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开头——一般是先提出问题,交代说明“提出论点的原因、由来。这一部分要说清这篇文章所说的“是什么”。要求短小精悍,点到为止。

中间——

主要是“分析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综合运用论证方法论证论点的正确性。这一部分要说清楚本文“为什么”要这样讲。要求内容充实、丰富、理据俱全。

结尾——“解决问题”的`部分。或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二者兼顾。这一部分主要是告诉人们“怎么办”,要求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第一部分:

引论,点明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引孟子的话为论据,释题——大丈夫就是有骨气。

第二部分:

本论,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应具体分析。然后列举三例:文天祥的《正气歌》;“嗟!来食。”——穷人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对敌人的手抢“拍案而起”,例证法论证清楚。

第三部分:

结论——解决问题。孟子的话在今天仍有意义。

《说“俭”》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本文的结构(运用三段式图形),教师明确。

(要求先用三段式图形列出写作本文的结构,再写作)要求(略)(一课时)

题目:a、《有志者,事竟成》

b、《要学会自律》

身体结构教学设计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1、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根据观察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人体外部结构图、信封、观察记录单、气泡图等。

一、复习引入。

回顾蚂蚁的身体结构,引入人的身体结构(板书:身体的结构)。

二、探究活动。

(一)身体的外形。

刚才的观察很认真,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找到了哪几个部分的?有不同看法吗?(板书:头、颈、躯干、四肢)。

总结外部特点: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出示幻灯片,告诉学生这些部位的规范名称)。

2、再来继续观察,我们的身体外形还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对称的呢?

a、你能找到人身体的对称轴吗?谁来指一指?(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往下的一条线)(我们的身体外形就是以这条假想的线为轴左右对称的。)具体又是如何对称的: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出示幻灯片)。

b、左右对称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来进行两个活动,进一步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1)、用一只眼睛看东西和两只眼睛看东西。

(2)一只手系红领巾和两只手系红领巾比赛。

(二)身体的内部。

刚刚我们观察了人身体的外部,现在该观察什么了呢?

(1)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观察我们身体的内部呢?

(2)学生说自己的办法,师引导。(用手摸、捏、敲;耳朵听等)。

(3)小结观察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捏、摸、敲,用耳朵听等方法来观察身体的内部。

(4)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内部,小组合作,可以相互观察,并把观察结果简洁、清楚的记录下来。

(5)汇报展示。

(6)出示幻灯片讲解:血管:遍布于全身各处心脏:输送血液。

肠:负责消化的器官,在饥饿时会发出肠鸣声。肌肉:有伸缩的功能,协助人体运动。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气管:传送气体通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7)、小结:看来人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身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里面包裹着内脏器官。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身体的工作。

(三)身体的工作。

1、首先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跳绳,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分参与了跳绳活动?一般来说,跳绳时有腿,手,脚,心脏,肺,脑这些主要的器官参与。(出示幻灯片)。

2、体验活动,写字。朗读、原地蹲立,找一找有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些活动,记录在气泡图里。

3、学生汇报,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些活动,是怎样参与活动的?

4、比较一张气泡图,你有什么发现?比较三张气泡图,你又有什么发现?

5、小结。

三、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