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9 00:32:59 作者:翰墨

一年级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进度进行动态调整,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实际。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一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编写教案的灵感和参考。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每班有五、六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2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使学生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算理,学会求两个数的饿最大公约数的饿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举出一组互质数。

2、写出36的约数,60的约数,36和60的公约数,36和60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新课。

2、教学例3。

观察、比较、议论:

(1)36和60的公有约数是几,全部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的积是多少?

(2)36和60的公有质因数与他们最大公约数12的质因数相比,有什么发现?

(3)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议论。

3、巩固练习。

4、试一试求下面两题的最大公约数。

5、教学例4。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引导学生探求观察思考。

观察上面三组数和他们各自的最大公约数,发现什?

6、教学例5。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这些数的最大公约数。

(3)教师学生共同。

(4)练一练。

(5)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三、布置作业。

反思:我认为这几点我做的不好:

1、没有让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两个数全部共有质因数连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在下面的练习中学生知识照搬照抄。缺乏灵活性。

2、对于有特点的两组数:互质数和约数关系时的教学缺乏举例,与学生的自我思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

(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17、45。

四、结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生1:我喜欢60,因为我们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欢7,因为我今年7岁了。

(老师把学生说的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数字。那么,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能的话将它写在卡片上。

生1:给它们分类。

生2:按顺序排一排。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按什么顺序排?理由是什么?

组1:我们组认为按得数大小排比较好。

组2:我们组认为按计算方法排比较合理。

组3:我们组同意2号组的意见。我们还把加法计算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还把减法计算题也分成两类:一类是退位减法,一类是不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就请你上来帮老师来归归类。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说说你怎么算出来的?

生1:我来说进位加法36+8。我是这样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减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大家所提的数学问题中有2个涉及“9加几”,我们就先解决饮料瓶数问题(课件呈现主题图中饮料图)盒子内有9瓶饮料,盒子外有3瓶饮料,如何求饮料的总瓶数?请同学们想想怎么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9+3。

教师:谁来说说结果是多少?(继续板书:9+3=1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9加3等于12的?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饮料瓶,摆一摆,看看你能用哪些方法计算9加3。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或者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一位同学说一说你的算法?

(1)把9看作10,10+3=12,3—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红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2):接着往后数3个,10,1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蓝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3)9和1组成10,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得10,再用10加2得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小男孩的方法。

教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

学生:我这样算……。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例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师小结算法。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算法算起来又快又准?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说一说。(师注意组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避免一个孩子说其余的都在玩的情况出现)。

谁到展示台上演示这种算法?

指名演示,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时评议。

师:我们可以把这种算法写出来,大家注意看。(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写出算法,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费时费力难度不是一点的大)。

师:先把3分成1和2,再把9和1凑成10,最后10+2得12.师边写边示范。

师:这个方法就是叫做“凑十法”。你们学会了这种方法吗?下面再来试着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吧。

课中活动。

唱歌:青蛙跳水歌。

1只青蛙跳下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跳下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跳下水,6只眼睛12条腿。

4只青蛙跳下水,8只眼睛16条腿。

设计意图】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习后面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

二、练一练。

1、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

3、第3题是巩固数的组成。

4、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

5、第5题巩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

6、第6题是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较大小。

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8、第8、9、1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

9、第12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行统计。

10、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

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文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练习三3—6题。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

第3题:

分一分,说一说。

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梨,动手分一分,

然后说说分的过程,

最后填空:一共有()个梨。平均放进3个盘里,

每盘放()个。

第4题:

圈一圈,说一说。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体订正。

说说是怎样圈的,圈的结果怎样。

问:除了圈一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想乘法。

(4)、除法初步认识(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本班学生共4人,这个班级是个非常特别的班。在课堂上能够听讲的学生只有3人,剩下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弱,特别好动、好玩,很能做到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在学习上学生比较喜欢以游戏形式来学习,在游戏中他们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知识。对于半期的学习任务,班上有3人左右基本完成。十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多数都是通过数手指来完成。还有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10各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能看一幅图列一个算式、二个算式或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

4、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掌握带有?的看图列式方法。

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7、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

难点:认识物体和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半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把半学期所学知识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

6、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五、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进入新课。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学生:数4。

教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教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

(1)54=50+( ) 68=8+( )

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师: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生: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师:你会解答吗?

生1:20+40=60(个)。

生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0+6=36(个)。

师: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4+3245-32。

12+2126-13。

…………。

54+2723-15。

(除了进位或退位的两位数加减算式外,教师把其余的算式分别写在口算卡片上,在最后的送礼物游戏中可以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举,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课程标准中想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根据统计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最喜欢的水果(2课时)

1、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体验数据、实物整理、统计的过程。

1、我们班要举行元旦联欢会,需要习一些水果,现在市场上苹果、梨、香蕉、桔子这四种水果最多,咱们调查一下到底习哪种水果吧!

2、小组活动:

第组一张白纸,四种水果画片。每人选一种最喜欢吃的水果,贴在纸上,让大家一眼看出你们组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贴在黑板上展示。

3、全班交流:

同学们评议哪个组的图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帮助我们班决定习哪些水果。通过讨论,得出贴图片时要一边对齐,按种类顺序排列,左右也要对齐,并允许贴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组重新调整。

4、各小组的统计图进行汇总,制成全班爱吃的水果统计图及统计表,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喜欢吃苹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2)香蕉比梨少多少个?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说一说:

(1)哪样东西最多?最样东西最少?

(2)哪两样东西同样多?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3、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体会数据的整理过程,再动手画图,完成填空。可以让几个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题,先让学生把书后附页上的水果图剪下来,再独立解决问题。

5、第3题,通过学习独立的调查,整理数据,表达结果,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6、迎新年。

(1)先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图。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并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说一说自己班如何过新年,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重点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

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

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课件一套。

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约4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提问: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3.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回答大头儿子提出的问题。

2.学生说出超市里的商品是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的。

二、自主活动,体验分类(约30分钟)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

1.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教科书上文具和学具的主题图。提问:有个做事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学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来帮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学具盒里?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用电脑配合显示收文具和学具的过程。

2.分一分,理一理。

(1)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一袋物品拿出来,(袋内装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说一说袋中有哪些物品?学生交流时老师巡视。

3.学生观察后回答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应放到学具盒里。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谈话: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品分别装到两个篮子里,怎样放合适呢?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对又快!

提问:大家评一评,分得对不对?

4.分一分,做一做。

(1)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起来。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谁认识这些小动物?谈话:小朋友,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你能把它们圈出来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点击画面上的动物,画上圈,并发出该动物的鸣叫声。除了图上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小结:刚才我们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一类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多媒体显示两个集合圈,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

(2)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三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提问:小朋友们,这些都认识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呢?各小组先讨论,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根据行驶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做记号。如在天上飞行可以画个来表示,在地面上行驶可以画个来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画个来表示。

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各小组分别操作。学生把本小组分的两个篮子拿到讲台上,一个篮子里装的是食品,另一个篮子里装的是日用品。

学生检查各小组分情况。

(3)学生首先认识题中的小动物。并回答出是什么动物。学生在跳跃轻快的音乐声中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并回答。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4)小组讨论,学生纷纷互相说出各在哪里行驶。学生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自由发言,交流体验(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吗?学生追忆后,回答在生活中做过的、见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显示一组房间衣屋散放的画面。提问:看了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谈话:我们小朋友回家后运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一下,好吗?学生观看后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说这个房间太乱了,需要整理一下,准备回去怎样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五、本课小结

本课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类的方法。学会分类可以根据同一标准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分类。

六、课末板书设计

分一分

按同一标准分按不同的标准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及相关练习。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前面我们学习了找规律的哪些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2、情境创设: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找规律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她遇到的难题呢?(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规律——穿珠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6题。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全课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1.观察主题图。

2.教学6和7。

(1)、认识6。

师:图上有几位小朋友在打扫卫生?还有数量是6的事物吗?

6张桌子、6个小朋友,可以用几个圆来表示?

像6个小朋友,6张课桌,6个圆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观察一下,6像什么?

(2)、认识7。

师:图上有数量是7的事物吗?7个人、7把椅子都可以用几个圆来表示?

像7个人,7把椅子、7个圆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观察一下?7像什么?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2个新朋友,6和7。

(出示课题):6和7的认识。

3、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们先拿出6根小棒,请你用这6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摆的又快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摆)。

4、拨一拨。

师:请一位小朋友认真看,仔细数,看他拨的对不对。

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你能把这把直尺补充完整吗?为什么这样填?

填完后让同学拍着手读一读。

5、比大小。

1、教学金鱼图。

提问:左数第一瓶有几条鱼?左数第六瓶有几条鱼。

有6条鱼的是第几瓶?左数第7瓶有几条鱼。

谁能像老师这样提出几个问题?并且你自己指名回答。

2、游戏。

师:请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前面扮演小动物。

(1)、老师提问题,下面的同学注意听,看谁回答的又对又好。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两个朋友啊?

同学们认识了6和7,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写6和7。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