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哲学论文(通用19篇)

时间:2023-11-16 09:17:17 作者:曼珠 教育中的哲学论文(通用19篇)

范文范本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创作和发展。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论文

摘要:情感教育是历史新课改“三维目标”之一,其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不容忽视,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情感缺失较严重的社会大背景下,更要积极运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更多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本文从历史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施情感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要求。

从教十年来,我作为一线教师,亲眼目睹了当今中学生情感缺失之严重:路遇自己的老师,面无表情,昂首而过的;烦于父母管教过严与父母大吵大叫甚至杀害父母的;对于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甚至大打出手的;读书无用,及时行乐的;一句话接受不了自杀的……可见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飞速提高,年轻一代的精神文明教育苍白了许多。看着一张张韩流装扮下的稚嫩的脸,听着课间教室里传出的一声声不堪入耳的时髦词,我惊叹这是不是十五六岁的朝气蓬勃的年轻的心。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的脆弱、敏感、自私、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对事物的冷漠,都让我心痛,痛心之余更深刻领悟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一、充分利用历史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豁达个性。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主旨就是客观、一分为二。我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展开了情感教育。

比如讲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时,让学生根据雅典民主各种机构的产生和体现的特点对其进行评价,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它存在的另一方面的意义。顺境中暗藏危机,更应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是享乐其中;逆境中存在机遇,更应该奋起直追,而不是消极沉沦。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坦然面对,尤其对于批评的声音更要有宽广的胸怀,而不是一味地排斥。

二、充分利用中外思想家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国之强大奋起读书的远大理想。

比如讲到宋明理学意义时要取其精华,让学生充分感受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理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深究无用,但理学家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比如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知道致知读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源头,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比如,学生熟悉的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则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勇于担负起治国、强国的历史重任,认识到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天下人谋幸福。放眼世界,自然心胸开阔、志向高远。

三、以身作则,带着一颗真挚的心上好每一节课,带着一颗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学”、“助之以成”、“鼓之以气”,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决心、信心和恒心,战胜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要让学生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该批评时要批评,该教育时要教育,不能一味地报喜不报忧,更不能姑息养奸,要让学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能够承受未知的一切。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可用的素材还需要很好地挖掘,我也将继续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好历史教学这个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王卫东.主编.《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道德品质教育甚至是思想意识教育构成了幼儿德育的基本内容。幼儿德育是“用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对幼儿进行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我们与孩子的教育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可以完全预测到、计划好或加以控制的。我们发现,幼儿的生活事件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事件原因”,二是“情境”。要彻底解决幼教领域中德育低效的问题,必须从幼儿德育内容、幼儿德育方法两方面去探本寻源,并以此为依托,探寻解决幼儿德育低效的对策。

一、事件原因。

幼儿德育应主要在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层面上发挥作用,主要培养幼儿在人群中生活应有的健康态度和能力,形成与发展幼儿的道德品质。可见,幼儿德育的内容应以亲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道德品质教育为主。幼儿存在较强的自我中心,他们的认识属于缺失性的、未成熟的认识,处处着眼于个体的自我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在幼儿的相互交往中,利益冲突与人际紧张普遍存在,如争抢玩具、与同伴闹矛盾、愿望不能满足等。虽然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大多属于鸡毛蒜皮类的小事,但教育者应该明白,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琐事塑造着幼儿的品性和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把幼儿德育内容定位在基本社会行为的基础上,按照维护和协调双方关系和利益的基本目的和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进行具体的教育。

案例一:9月的一天,我带大三班小朋友做完“泡泡糖”的游戏后,孩子们都拉着小伙伴的手去聊天,唯有政伟小朋友一个人在一边。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朋友去聊天?”他先是表现得紧张、不自在,随即又表露出毫不在乎的'神情说:“我就要一个人玩。”聊天活动结束时,我组织全班小朋友围坐在一起说:“小朋友们今天和小伙伴们玩得开心吗?你们谁能告诉老师,政伟怎样没有找到好朋友?”珊珊说:“如果政伟以后不打人了,我就和他做朋友。”波波球说:“排队时他不推我,我就和他做朋友。”这次讨论后,政伟知道了其他小朋友不跟自己一起玩的原因,一点一点的改掉了打人、推人的坏习惯,拥有了很多好朋友。

幼儿的生活世界里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往往是教育的契机,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要善于把握这些教育的契机。

二、陶冶教育(情境)。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幼儿教育学》中所提出的德育方法为:

1、说服;

2、范例、榜样;

3、行为练习;

4、行为评价方法(表扬、奖励、批评、惩罚);

5、陶冶教育(情境)。

杜威说过,“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喝水”,也就是说,教育的可能性最终应归结于教育对象主体本身。幼儿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社会生活需要人们遵守某些特定的规约和许多核心的价值,如:“尊重他人”、“关爱生命”、“文明礼貌”等。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价值观很难被幼儿认同和接受,需要教育者创设相关生活情境并加以恰当的引导,使幼儿在情境中感悟、理解,从而朝向善的方向发展。“教育性情境”,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的,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影响(也就是产生作用,发生意义性关联)的情境。

案例二:现在的社会公益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所以在周末的时间里,我建议大三班的家长们多带孩子投身于公益事业里。205月的一天,我们收到了一封表扬信。表扬大三班的文杰小朋友,在社区公益活动中照顾独居老人,参与小区卫生大扫除。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关键在于必须明确幼儿是从自身出发学习和掌握“德”的,因此,任何方法的前提都必须承认并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从道德上讲,任何德育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个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这是我们在探索新的德育方法时所必须牢记的。

儿童哲学与儿童教育论文

答: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教师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法。正确的儿童观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子子;(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3)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4)把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5)养子防老:(6)性别歧视。

3.儿童崇拜与儿童哲学有什么关系?

首先,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理解儿童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理解儿童崇拜有助于在当代社会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儿童哲学。再次,在儿童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儿童崇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为什么说儿童是一个哲学家?

因为小孩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刚接触到的新事物、新经验。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并赋予每一一样事物一个观点,整合入他们的世界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懒得勇于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让小孩勇敢地思考,让我们学习用小孩的方式去跟他们对话,诱导他们的思考。

其一,纯朴的性质;其二,浪漫幻想的性质;其三,易受情绪影响的性质;其四,自由创造的性质。

其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其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其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文化陶冶的功能;其四,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好条件;其五,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其一,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其二,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哲学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其一,教育应当“无为”;其二,教育不仅应当使儿童发展,而且应当使儿童欢乐;其三,教育应使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究。

其一,儿童道德哲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其二,儿童道德哲学是儿童的道德范畴编织的网络;其三,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具有相对稳定的道德哲学;其四,儿童的道德哲学既包括道德困惑,也包括相对确定的道德认识;其五,儿童的道德哲学是系统演进的;其六,儿童的道德哲学的演进是以儿童整体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的;其七,儿童的道德哲学是儿童对外部规则的构建。

其一,儿童的道德哲学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其二,儿童道德教育应注意道德内容道德形式的统一;道德认识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其四,发展儿童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其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其六,利用交往、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其七,帮助儿童构建其道德范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八,与儿童开展对话;其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

12.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

其一,哲学教育可以训练和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其二,哲学教育与分析性思维;其三,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其四,哲学教育与实用性思维;其五,李普曼的思维训练系列课程。

儿童哲学与儿童教育论文

试从理论上简要说明儿童哲学的存在根据。

1从生物学角度看,个体发生与类的发生具有一致性;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由此推论个体与类的精神发生方面也具有一致性。那么,儿童的哲学就具有先天的依据了。儿童是带着先天的丰富思想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

2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个体的基因编码系统具有近乎全开放的性质,这种生物学原因决定了人类个体具有漫长的童年期。在童年期,游戏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游戏和教育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由此,儿童先天的哲学潜能在游戏和教育中能得到发展。

3从心理学看,个体精神成长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双重作用,是有阶段性特征的。所以儿童的哲学思想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

简介李普曼创立的儿童哲学课程。

李普曼倡导的儿童哲学课程是一套实践性训练课程,从学龄前儿童至高三学生共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儿童哲学故事教材,并给老师配有相应的训练指导用书。它根据儿童心理成长的普遍规律和他们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把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哲学小说之中,用对话的形式启发他们的思维,诱发孩子自己的问题,最后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答案。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哲学主体在不同年龄组各有侧重。他十分推崇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1、讲授所有的概念都应该提出认识这一概念的恰当步骤。

2、思维过程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3、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是对话。

4、优秀的思维应既合乎逻辑又基于经验,而且应富于想象力。因此,训练思维技巧的程序。

试从哲学层面分析一个儿童的困惑。

解答生命问题的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列出一些生命机能现象,比如消化、排泄、繁殖、运动,如果这种机能正常运行,就说这个有机体是活的。大卫心里明显没有这类生物学常识,那他是怎么思考的呢?这里提供两种可能的思考形式:

第一种可能,也许他会拿鲜花来类比,当我们剪下玫瑰花,带进室内,插进盛水的花瓶时,我们说那是为了使玫瑰花活着(至少等到花瓣开始脱落,叶片枯黄为止)。

第二种可能,从树上落到地上的苹果是不是活的?也许大卫是根据苹果的生命循环认为它是活的。他可能知道苹果里含有种子和种子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苹果掉在地上,种子可能会发芽并长出一棵苹果树,这棵小树会长出大树,然后自己也长出苹果。按照这种方式,循环不已。

也许有人会说,在生命循环受到干扰时便产生死亡,例如树苗枯萎了就长不成一棵树,或者把苹果带进室内,种子就发不了芽。尽管这些设想都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性,但大卫的想法的确代表了儿童对生命现象的思考,是儿童有趣而天真的朴素理论。

提高儿童哲学思维最好采取什么方法?

谈话。

如何选择童话故事来开启哲学谈话?

主编的一套教材,是阶段式的思维训练教材。每一阶段都由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组成。学生用书的内容类似于一部中篇或长篇小说,有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但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围绕对哲学话题的讨论而不断深入,每一小节又有意识地将一些哲学范畴融入其中。问题的内容和形式是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相当于是对他们生活经验的重组。教授用书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用书中的儿童故事里每一节中所涉及到的哲学范畴和概念作出相应的解释,提出每一节可能出现的主导观念,便于教育者在应对和引导儿童的提问时能做好一些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当然,每一阶段各章节中的哲学主导观念有很多是重复的,但是对于哲学问题相关的理解却由于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关注。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论文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初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

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禁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

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

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学生,原谅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的每周练笔本是我们抓的一个重点。从进初中第一天起,我们就作了规定:写周记不能当作只完成作业而敷衍了事,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把老师当作朋友,有什么心事如果信得过老师就尽情的吐出来。对老师的教学及为人也可褒可贬,一句话:写真。这样,学生消除了厌恶心理,由被动变主动,对生活中的人、事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也从中得到了帮助和鼓励。周记的内容涉及宽广:学习、亲情、爱情、友谊、社会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从周记中获取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及时联系家长,避免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意见不一致。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这种教育应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

教育哲学的论文

哲学依据的选择,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哲学依据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哲学观念,教师教育将会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其基本走向与人性论主张、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而言,人性论与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师教育的哲学依据。人性论从总体上提示了教师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学解读了教师教育究竟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忽视这两方面的哲学考虑,仅仅关注技术层面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育的问题。人性论的善恶分歧演绎出的内发说与外铄论,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两种方向。基于内发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外铄论教师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约束和引导,充分发挥环境在受教育者成长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执著于一种人性论认识,往往是对内发说与外铄论加以同等重视,教师教育出于职业主张,更重视了从外而内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从内而外的教育作用,这样的选择符合整体性哲学观念对受教育者的重视。教育哲学流派众多,古今中外主张各异,但有一个基本共识是都会剖析教育的本质,甚至包括那些明确反对教育本质存在的主张,也从另一个方面解析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本质必然决定教师教育的本质,这是我们思考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

此外,各种哲学主张也将直接影响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如“遵循教师生命的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超越性是教师教育的前提性要求”,这类主张同样是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的反映,发生作用的途径依旧直指人性假设和教育本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理念与过程哲学渊源密切,虽然过程哲学并没有过多明确指出整体性的主张,但其理念的宗旨无不与整体性相关,此意义上的整体性与传统的认识,尤其是系统论的整体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重视的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着眼于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前者重视的是事物内部的过程性及外部的生成性关联。

事物不再是作为可以分解的部分组合,而是作为相互内在的过程存在。事物与外部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是相互生成的关系。这种整体性主张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教师教育的考虑不再仅仅基于教育者的立场,而更多地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立场。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开始摆脱单纯的职业需求,回到教育的轨道上来。具体地说,教师教育不再是某种知识及传授技能的训练,而是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精神塑造和未来教育者的培育。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提法相对较少,原因在于缺失整体性的哲学指引,偏执于某种所谓满足实践需要的职业培训,丢失了教师教育的教育真义。在实际生活中,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与当初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不无关系。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奠定了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明确的,在倡导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这种主张只是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最为简单的实在化,从而将预设的主体进行了现实推演。既然主体是预设的,那么如何预设就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现实品质。整体性的哲学理念根源于过程哲学的过程性,强调事物在过程中流变、展开,预设主体呈现过程性。预设主体是人为活动的前期建构,属于理论假设阶段,因为人为活动终将由预设主体掌控,最终决定着人为活动的性质和品质。一种教育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师的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其预设主体担负的实际任务和职责,以及这些任务和职责背后折射的精神。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将奠定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生成意识是流变的,具有现时性和最强活力。过程性重视当下生成,生成具有最强大的创造性。传统的教师教育认为,几乎一切在实际活动开展前就预订了,实践者只能是模拟或实现预订。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强调实际活动的开展只在当下生成,其间蕴含着无尽的变数和可能。教师教育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可能地在过程中实现自己和体验自己,而实现和体验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创造。进一步而言,这样的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创造自我的过程,教育者在创造着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创造着自己。

事实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义和价值只在生成中产生。解读教师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教师教育过程性的主体预设,解决了实施中的意义生成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师教育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解读,将会促进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实践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取决于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认识和行动。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在一定的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旨在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固定的团体。教师教育共同体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囊括了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所有相关人群,无论是职前教育或职后教育阶段,还是相关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在整个培育的过程中,都形成对受教育者培养的合力,这有助于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

事实上,在不同阶段及不同人员眼里,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存在分歧的,尤其在职前教育阶段,主张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意见既是传统的呼声,也是现实的强有力主张。毕竟,在培养教师的起初阶段,教育者几乎控制了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品质,表面上看来教育者是必然的主体,占据着决定性的位置。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提出,为我们全方位地考察教师教育活动提供了过程性视野。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真正衔接教师教育整体的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实际载体一直处于变化中,这只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的成长需要才出现的。

反省能力本位,回归教师教育的教育本义。传统的教师教育本位问题指向能力,塑造符合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队伍是教师教育的本位追求。基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体系是单一的,直指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些素养包罗万象、内容杂陈。在整体性哲学意蕴下,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是教育而非教师。合而言之,教师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教师的一种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就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单纯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活动就会偏离这一过程的本质追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只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精神和人格。对能力本位的反思突破了以往对能力取代知识的赞誉,反省能力决定一切的武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的具体提出,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教育的本义回归。

强调在以能力为基础的前提下,要注意培育“未来的教师”的健康的教育情感和笃定的教育信仰。也就是说,教师教育的能力本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状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终究不能脱离教育的真义,否则就会沦落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无法给予“未来的教师”以足够的精神培育,进而影响到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今天存在的学校问题已间接地反映了教师教育能力本位的严重后果。

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教师教育能力本位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依靠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基于层级目标,教师教育目标应该是三级:一级目标———教师,二级目标———教育者,三级目标———教育研究者。”教师针对教学,教育者针对教育,教育研究者针对教师人生意义和教育工作改进。在这一体系中,教学与教育、教师与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研究者有了明显的区分。

这种区分并没有割裂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而是使原本整体性的本位问题表现得更为准确而鲜明,使教师教育的部分之间相互内在地关联,使教师教育的整体蕴涵于每一具体部分之中,而不是混沌于单纯的、唯一合格的教师指标上。这样的教师教育本位,既全面反映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哲学意蕴,又真实反映了教师教育的本位只能是教育,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能力。教师人生意义之所以能够纳入考虑范围,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益尝试。目前,学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从趋势上折射了对教师教育本位问题认识的转向。比如有的学者提倡在教师教育中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至于对教育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已经从教育精神培育深入到操作层面,可以预言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将成为引领教师教育重建的首要问题。

追求模式创新,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解决了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体问题、本位问题之后,就需要进入操作层面,依照整体性的哲学意蕴考虑教师教育的模式问题。表面上看,教师教育模式与其他性质的教育模式相比较具有统摄作用,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考量教师教育的运行,实际上这种上位作用必需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或行为,才能够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模式问题是教师教育理论向教师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一种教师教育理论能否得到实际应用,取决于它能否形成相应的教师教育模式,体现为具有操作原则和规范的程序性方式、方法的集合。

教师教育模式演变的历史主要集中于教师教育主题的演变,不断演变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教师教育的整体性。从简单的职业培训到自由宽泛的选择性的教师教育,充分考虑了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变化。任何环节的独特性都将在这一整体中得到体现,更不用说社会性需求这一最为重要的因素。时至今日,教师教育模式需要走向多元化,追求模式的不断创新,因为只有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的整体性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教师教育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终将体现为不断推进的具体的操作模式及操作行为。梳理教师知识结构,确立实践知识的核心地位。

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离不开教师素养的规划和规定,教师素养是随着时代演变的,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但其基本构成成分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大体可以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此三种成分中,教师知识结构始终是教师素养中的基础部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养成需要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否则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养成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按照知识的分类,教师专业知识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教师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实践性几乎贯穿了教育的各个要素。从目的、内容到方法都充满了实践性,实践知识必然成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

对实践知识的重视与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也有关联,因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培育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未来的教师”。目前,人们对实践教学的关注,从侧面反映了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是符合现实发展逻辑的。

总而言之,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取向在各个方面有所渗透,实践知识、实习及实训体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实践取向,究其根源与教师职业强烈的实践性特色有关。因此,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与教师教育实践性的实现密切相关。只有塑造具有类似医学、法学等实践取向鲜明的教师教育,才能切实解决教师教育的质量问题,最终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1、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

1、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2、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3、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4、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5、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例2: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例3: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4: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评价中进行渗透。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

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2、言行避免粗暴;

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的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更高要求。

五、结语。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我们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德育教育,将两者融会贯通。数学中有许多数学定理和规律是很难的,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口述教育,恐怕很难理解,而且效果也不会很好,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在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取得成绩。让他们明白合作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成长。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函数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比较难懂,有的函数定义可能比较抽象,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自由合作,然后小组之中再自由安排,通过他们自己的讨论和思考,让他们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规则,通过合作讨论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重要的个体,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是简单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进步和成绩,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人品个性等方面的变化涉及很少,而且评价方式和内容都显得比较单调,不利于开展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如果出现比较消极的评价,学生的情绪也会变得很消极,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还会使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影响学生以后的发挥。因此,老师要注意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改善教学评价方式,扩大评价范围,除了对成绩作出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人才。比如说让学生多多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能大胆回答,有的学生不愿意站起来,老师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老师要以身作则。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学校里,老师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模范。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注意自己形象,端正自己的品质和思想,用正确的思想来教育学生。老师如果为人正直、品质优秀,长期下去也会慢慢地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真心对待学生,真正关心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进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对知识技术上的要求,更多的是对思想品德上的要求,因此,利用数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改变旧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不能忽视德育教育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论文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专门的影响。借助意志与知识的力量可能抑制情感的表现,减弱情感的强度,但不能影响与改造情感本身。只有通过学生内在的亲身体验和外在的情绪感染才能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1)教师感染法。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本身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要想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热情、有激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讲解文章,学生就会深受感染,就能点燃学生的激情。例如,在讲授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教师应用饱满的感情述说作者和祖国的交融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如泣如诉的语言表达要为祖国献身的真挚感情。教师本身的感染力因个人基本素养、生活阅历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改进课堂教学艺术,加强教师的主观感染力,这些都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因素。

(2)情境感染法。情境即情感境界或情绪氛围。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强调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运用语言或直观教具将课文作者在其作品中构造的情境再现出来,并引导学生进入教师所设定的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深刻体会作品的情感内容,提升情感水平。情境感染法可以提升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觉、知觉表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进而产生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总之,情感教育是始终贯穿着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的,它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我们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并发挥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努力探索大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育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4).

教育哲学论文

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分析,为了警示高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且说明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性,希望高校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校,德育工作。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特殊群体,是在高等学府接受教育还没有进入社会的人,接受社会最新的信息、技术、思想的教育,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集中在20岁左右,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又面临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习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远离亲人,不能及时得到关怀,思想上的波动会比较大。此外,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聚集在同一所学校,为了能让学生在学校真正学习到今后在社会生存的本领,需要提高对他们的德育水平。

在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之前,需要对大学生整体的德育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在高校这样的大家庭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所有行为和举动都是透明的、公开的,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速度之快,在网络上也不难看到部分高校的学生在食堂用餐浪费极大却不以为然,并且就餐后的餐盘也不归位;寝室关系不融洽、卫生习惯不好等现象说明大学生对于环保、节约等方面的态度冷漠。不仅在校园里,在社会中一个学生的举动将会代表大学生这个整体,例如,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吸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主动为老弱病残幼让座等不符合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行为出现。

(一)端正教学心态。

(二)看待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

(三)看待问题坚持用联系的相关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的相关原理就是指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性质,目前在人们脑海中大学生的德育水平的看法其实就是对联系的客观性的反映,若是反对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唯心主义。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借鉴以往的教育经验,但是也要遵循联系的客观性。当然,若没有如今社会对于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有高要求,也不会出现这一类问题,而且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具有时代特色,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总而言之,世上不可能单一地存在一个事物,必定是有联系的,德育工作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能流于形式。

(四)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五)由量变到质变。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学校与学生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协助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化学教育中的情智教育分析论文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都已受到教育界广泛的重视。人文性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化学教育工作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就会对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产生影响,在化学教育中处理好人文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的和谐关系,对化学教育的有效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意义。

自然科学不仅有着丰富的知识要素,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化学学科的本质是一种方法,也是知识的积累和重要的思想来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已成为化学教育需要完成的目标,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科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能够让人自觉的弘扬道德价值,接受审美教育,实现人文教育与自然教育的和谐统一。在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功能需要涵盖到几个方面:一是最基本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的本质功能,不仅是单纯的教授文化知识,还包括思想、价值、观念的培育。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不能忽视政治方向、民族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培养;二是文化素养功能。教育可以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文化素养功能包括文化的传递、储存和发展几个层面,同时还包括智能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两个重要的内容;三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功能。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受教育者特长、爱好和兴趣的培养,帮助受教育者养成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学者曾经提出,单纯的自然科学与文学教育相同,化学教育活动作为典型的自然科学,如果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构建,那么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人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还需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化学教育目标的完成,这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化学学科属于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化学教师,不仅要注重为受教育者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人文教育的培养,以人文素质的培养来促进化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形式:

1、注重化学教育历史资料的选择。化学家改造世界的主要资料就是化学史,化学史中的人文素材是非常丰富的。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积累了更多与化学相关的经验,才形成了厚重的化学史料。因此,可以将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体现的刻苦努力故事融入化学教材,让受众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教育。利用化学史,可以让受教育者从中领悟出很多的道理,对于化学教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重视化学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有机统一。化学教育中不缺乏美育的踪迹,美育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来提升受教育者创造美的能力,不少教师认为,美育是文科教师肩负的重任,实际上,在自然科学中,美育思想也是非常丰富的。化学中的美育因素是非常多样的,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色彩美、和谐美来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这也是锻炼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途径。

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人文教育。美在任何学科中都存在,化学学科也相同,化学学科的色彩是非常缤纷的,令受教育者眼花缭乱,化学中蕴含的美不仅蕴含在化学自然现象中,在自然规律中也有着深刻的美感。化学规律和谐、化学反应协调,化学中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化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利用化学实验可以让人们感受化学世界中蕴含的美。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实验现象的描述,更新教学知识。例如,在过渡金属性质实验教学活动中,可以传授一些关于我国瓷器制作的相关知识,让受教育者了解古人是如何制作瓷器的,这不仅可以拓展有关化学的知识,还可以将人文教育落实到实处。

4、加强化学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化学教育应融入到生活场景当中,才能更好的促进化学教育的进一步改变。化学学科是开展环保教育的一项有利素材,在化学课堂上,可以列举出一些世界中的公害事件,这不仅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环保意识,也能够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帮助人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思想,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念,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学科中,实施人文教育是化学教学活动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化学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挖掘多样化的素材,主动将其融入到化学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教学,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邱苏霞.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0)。

我眼中的教育教育

《三字经》里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指明了来自家庭与老师的教育是我们成“人”的必备基础。但在我看来,家庭也好,学校也罢,他们都是助我们成长的重要外力因素。而成功的教育还源于我们自身的行动和拼搏,我们内心的力量是前进的根本动力。

诚然,家庭作为我们出生起便生活的环境,这里发生的一举一动都令我们耳濡目染。在和父母相处过程中,我们无意识地模仿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并在他们有意识地教导中形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在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我们某一方面的天赋可能被提前察觉开发,进而推动着我们遵循这条路深远发展——艺术世家、医生世家即是这个道理。我们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继而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家庭的缩影与化身。家庭是我们最初的学校,父母是我们最初的老师,而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教育也终将伴随一生。

我们在父母那里学会哭学会笑,学会了人世间最朴素的情感,但在老师那里,我们学会了借助知识的翅膀飞翔。盲女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富裕人家,自幼受到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爱,无忧无虑。但若不是她的家教安妮沙利文在漫长的岁月中陪伴她成长,教会她读书写字,海伦凯勒很有可能只是一位幸福的盲女,而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有家人小心开采后送到老师手中,经过细细雕琢后褪去黯淡污浊的外壳,展露耀眼光彩。

由此看来,家庭与老师给予我们的教育确实至关重要,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确保我们“成人”的护身符:当一切外因不再如我们所愿,外因不再能够让我们借力时,自我行动力这一内在因素便至关重要。此刻正值特殊时期,因为疫情我们被迫在家通过网课继续学业,但是又有多少同学端坐桌前,打开电脑却手捧手机,沉迷于游戏小说?反观安徽在村委会大院中“蹭网”学习至深夜的农村小女孩翠珠,清晨便来到楼顶借用邻居网络河南高三考生,他们无一不是在用现代版“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着:自身的努力与奋斗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家庭的教育可以用书本知识来弥补,而来自老师的教育也可以尽力争取。环境从来不是决定一个人境遇的主要原因,事物的内因才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蚕蛹固然束缚住了蝴蝶,但是只要它不断挣扎努力,终会迎来破茧成蝶的一刻。人生也是如此,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态度和真正付出的行动才真正塑造了我们,只要我们想,只要我们付出,我们终会抓住那可能渺茫的机会,获得成长,开天辟地。

再奋斗不到一百天,便将迎来一次属于我们的重要考验,希望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能够以始终如一的拼搏精神面对高考,并在洗礼之后持之以恒,承载家人寄托,借力于知识,飞向属于自己的更广阔的天空,学以成人。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审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研究者们在学术领域“规范性”和“实证性”的感召下,努力地开展着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但遗憾的是,部分类似工作总结的实践研究模糊了研究的现实指向性,部分看似严谨的伪实证研究削弱了研究的理论解释力,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增加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确实非常重要,经由前者我们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思索变革现实的方法和策略。凭借后者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职业教育内外部因素的联系,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某种确定性规律。但这些研究并不能覆盖职业教育研究的全部,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的只是对职业教育“人”和“事”的“结构—功能”式的解释,却无法承担起对职业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应该如何认识、具有何种意义等问题进行“本体—价值”性诠释的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人学”诠释、认识论分析、价值澄明必须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来完成。

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尝试对其做如下定义,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是指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思考和研究职业教育中的一些根基性、规范性、价值性的本源性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呈现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从而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前提性基础。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至少要关注以下三类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本体问题。“本体”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具有“基础或根据”之义。以往学者们对职业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但由于其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局限于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技术技能的培养活动,导致原本作为一种生成性存在的职业教育被阐释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遮蔽了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职业教育并非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它根植于人的技术生存与自我生成的教育允诺之中。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更显著地与人的技术生存联系在一起。未来研究应关注技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对理解职业教育本体的重要意义。

第二,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问题。本质上讲,职业教育教育目的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环节都以特定的技术认识論作为理论基础。但以往很多研究只是从普通教育的科学认识论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仍然延续着对科学知识的分析方法,依照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可言传性标准来分析和规约技术实践知识或工作过程知识。如何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三,职业教育价值问题。职业教育价值问题关涉到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以往研究比较多关注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价值内容。但对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包括实践价值、交往价值、伦理价值、美学价值等内容关注不足。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是其本体价值的根本体现。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训练的根本一点就在于其关注人的本体需求,它遵循教育“使人成为人”的内在规定性。职业教育塑造的绝不是只懂操作的“工具人”,而是要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因此,未来职业教育价值研究一方面要推进外在价值研究,另一方面要在挖掘其内在价值方面下功夫。

总之,职业教育研究若想真正指引和推进职业教育现实发展,一方面要切实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应该尝试跳出“规范——实证”(或者实践——科学)的二分研究范式,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哲学维度。因此,职业教育研究者任重道远。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摘要: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素以作风严谨求实,注重基础训练,强化能力培养,突出科研素质的养成闻名于世。笔者通过在俄罗斯攻读副博士学位的亲身感受,对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主要培养环节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

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是极富俄罗斯特色的学位设置,攻读副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俄语中称为“研究生”。以下通过在俄罗斯攻读副博士学位的亲身感受,对俄罗斯副博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分别予以介绍。

一、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国家教育标准模型》(以下简称《标准模型》)和2002年批准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副博士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制定了以下目标:形成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活动的技能;深入研究某一学科的方法论和理论原理;完善哲学教育,其中包括针对职业活动的哲学教育;完善外语知识,其中包括职业活动所用的外语知识。

1996年《俄罗斯联邦大学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俄罗斯联邦大学后职业教育系统中科学教育和科学干部培养条例》(以下简称《培养条例》)都明确地将培养“科学教育和科学干部”作为大学后职业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俄罗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各行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2008年7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科学和科学教育干部联邦定向计划》又提出了为高新技术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就是说,副博士生的职业前景是未来从事高校教学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领域从事科研的人员。而且,这些国家的高级人才将来大都要承担未来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养成是其未来职业所必备的技能。

二、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

俄罗斯高校副博士生培养的具体工作由校系两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教研室和导师共同负责。其基本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四个方面。

(一)课程学习。

重视课程学习和基础训练,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一大特点。

1.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根据2000年《标准模型》和2002年《暂行规定》,副博士生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包含如下部分:教育职业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科研工作、副博士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规定,掌握基本教育大纲和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科学副博士学位的授予的基本条件。

教学课程分教育职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共计980学时。其中,教育职业课程(必修课)共480学时:外语课程100学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课程100学时;专业课程(含专业自选课程)280学时。选修课程共500学时,课程由各高校根据学科专业类别和培养目标确定。一般高校确定两门课程: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信息学。培养高校教师的教育职业技能和做论文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和理论知识(分理论课堂学习和上机操作两部分)。

面授制副博士生基本教学大纲共计156周,其中大纲总学时为20周(1080学时):教育职业课程480学时,选修课程500学时和教育实践100学时;科研和学位论文答辩120周(6480学时)。

俄罗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副博士生课程学习的实效,经常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必修课的内容。

2.副博士考试。俄罗斯副博士考试指的是1998年《培养条例》和2000年《标准模型》所规定的教育职业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哲学)和外语的国家考试。

俄罗斯联邦教育部2004年2月17日了《关于批准副博士考试科目的命令》。命令根据2002年《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第13款“科学副博士学位申请人应通过由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确定和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批准的相关副博士考试科目”,废止了1998年《培养条例》第79条。将第79条“副博士考试科目设置为:专业课、哲学和外语”修订为“科学副博士学位申请人应通过副博士考试科目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外语和按学位论文课题设置的专业课程”。该命令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副博士考试包括以下三门课程的考试:

(1)专业课程考试。专业课程的副博士考试大纲由两部分组成:经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批准的,由相关领域的重点高校和科研组织制定的标准大纲和由相关教研室制定的补充大纲。补充大纲包含该学科的新领域、与副博士生科研方向相关的领域,以及学科的最新成就和最新文献。考试目的是考查副博士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职业素养水平。

(2)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考试。俄罗斯高校的哲学课程实行按学科专业分别授课。一般分成自然科学哲学、人文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三个大类,副博士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自选听课,课堂讨论课也按三个大类分班研讨。只有在撰写的“科学史专题报告”通过后,才允许参加考试。专题报告的评分计入副博士哲学考试总分中。专题报告的选题要求选择与本人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课程史有关。

(3)外语考试”。大纲对外语副博士考试的要求是:能阅读现代外语原文专业文献;能以翻译和摘要的形式从外语文献中提取信息;能用外语撰写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科学报告;能用外语就所学专业进行座谈。参加副博士外语考试前需完成和达到:书面翻译150页的专业外语文献,并能将其中的任何片段口译成俄语;提交阅读文献时所做的术语汇编;就已读文献准备外语摘要报告(a4格式纸张2个印张);通过专业外语原文的书面翻译检查。完成以上任务后,由外语教师作出是否允许其参加副博士外语考试结论。书面翻译需上交给考试委员会留存。译文的评分计人在副博士考试总分中。外语考试包括:借助外语词典阅读专业方面的原文并译成俄文,篇幅为2000印刷符号,完成时间为45-60分钟;不用词典快速阅读专业方面的学术文章,篇幅为1200印刷符号,准备时间为20分钟,检查形式为用外语做概述;用外语同主考人交谈论文选题。

(二)科学研究。

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将科研和学位论文研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又一大特点。

创新性,必须处于所研究学科领域的前沿,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要具有实践价值;研究视角要广,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学科研究方法要扎实。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学位论文内容的主要部分应在各类正式学术期刊上发表,而且必须要在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规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后才能参加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为此,俄罗斯联邦政府和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和加强副博士生的科研活动。

1.副博士生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副博士生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科研活动的内容较为宽泛,一般包含如下方面:按论文选题,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广泛查询、搜集和研究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国内外科学文献,制作文献索引卡片;研究和掌握一般科研方法和学科研究方法,确定和使用论文研究拟将使用的科研方法;撰写专题报告,参加教研室的教研和学术专题研讨会;参加本学科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和科研学术竞赛活动;旁听其他副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撰写和发表与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与预答辩评论员、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指定的评论员、学位论文答辩组织单位、委员会的专家等就论文研究和撰写进行沟通和请教;准备学位论文预答辩;准备学位论文答辩。

2.制定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保证副博士生的科研训练时间。2000年《标准模型》规定,副博士生用于科研训练、撰写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是120周(6480小时),其中科研训练112周(科研工作60周、撰写学位论文52周),学位论文答辩8周。2002年的《暂行规定》对科研训练、学位论文的答辩的时间分配做一些调整,科研训练由112周改为110周,学位论文答辩由8周改为10周。科研和课程学习时间分配比例为:1。由此可见,科研和学位论文研究在副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3.国家科研计划对定向副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机会。2008年7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的科学和科学教育干部联邦专项计划》对毕业后定向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副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机会,决定在2009-2012年每年选取500个左右科研项目,由科研教育中心的定向研究生来完成(自然科学领域占40%,技术科学领域占40%,人文科学领域10%,高科技经济部门不少于10%)。项目完成期为2年。每个科研项目费用为一年50万卢布,联邦预算共计拨款20亿卢布。

4.提高学位论文答辩的门槛。200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关于批准统一学位学衔目录和关于学位授予程序条例》规定学位论文的主要成果必须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将核心学术期刊目录作为国家保证学位论文学术水准的一个管理工具。要求副博士生至少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本人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

(三)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俄罗斯副博士生培养的第三大特色。

副博士生的教学实践包括下列内容:研究教学计划;熟悉高校教学教育过程的组织;参加科学方法咨询;在旁听本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过程中研究有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听课和进行课程分析;研究和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法;独立授课(讲座、课堂讨论、实践、实验室课程),自我分析;指导大学生科研和实践。

副博士生教学实践的总学时数为100小时,其中包括:50小时的理论学习、备课、教学法研究、听课和课程分析、科学方法咨询;50小时的课堂实-践(讲座、课堂讨论、实验室工作),指导大学生各种类型的实践等。

此外,辅修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也可视为通过“教学实践”。2000年的《标准模型》为使副博士生获得补充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了600学时的选修课程。2001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批准了新的《“高等学校教师”补充技能培训内容和水准国家最低要求》,规定总培训学时为1080小时(其中540小时为课堂授课)。培训包括人类心理学、教育学、学科历史和哲学、相关学科的方法论、科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职业定向培训技术、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系统的组织原理、外语、职业演讲辩论和交往训练。普通职业课程320学时,专业课程520学时,理论培训总时数为840小时。实践部分:教学实习(讲课、课堂讨论、实习和实践)、国家考试、资格考试和答辩。副博士生的辅修教育课程设置十分正规,要求也非常严格,对能力素质考试和毕业论文都有详细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辅修学习的质量和辅修证书的权威性。

(四)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是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衡量副博士生培养质量高低和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俄罗斯副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是与副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同步进行的。第一学年学生需要专注于课程学习和教学培训,以及需要按时通过副博士最低限度考试,因此,第一学年基本上是在做一些论文撰写的前期基础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和阅读所研究课题的背景资料、制作文献资料索引卡片、整理归类论文研究对象的实际数据、选择论文的研究方法、构思论文撰写的框架等。而真正的论文撰写工作是从第二学年正式开始的,导师也是从第二学年开始才将主要精力转入其所负责培养的副博士生的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副博士学位论文在通过了教研室组织的预答辩之后即标志着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的结束,副博士生可开始做正式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预答辩对于副博士生来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副博士生如果能顺利通过预答辩,之后三个月内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正式答辩。

1.学位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副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一般由下列步骤组成: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检索参考文献;制作文献卡片箱和卡片;研究文献和遴选实际材料;着手撰写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是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学术研究经验的结晶。在俄罗斯副博士生的选题一般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导师先拟定若干题目,分配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经与导师商议以后确定选题;第二种情况是由副博士生先在个人科研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探究独立设计课题,经与导师商议以后确定选题。副博士生在被录取进入研究生部学习后一年内确定学位论文选题,选题须经教研室会议研究通过,教研室主任签字确认,报经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并以教研室会议纪要的文件形式确定下来。选题一经确定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得更改。

究。三是总结超越性选题。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在针对所选课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域研究的侧重点和局限性,在前人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总结性的研究。但又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能够根据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创新,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

3.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副博士生和导师的共同工作是从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开始的。个人工作计划是研究生部的一份基本的指导性文件,它详细记录了副博士生学习的专业、内容、范围、期限和学业评价、学位论文选题等情况。要求副博士生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来撰写论文,按时完成阶段性任务。

4.学位论文的答辩。在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在严格按照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每年“公告”规定的格式要求装帧好学位论文之后,即可进入学位论文的答辩的准备程序:在学位论文完成地点的预答辩;制作学位论文提要册;向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送审学位论文,印制和寄送学位论文提要册;准备学位论文的答辩。

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会议上公开进行。按照规定,正式评论员必须出席学位论文的答辩。但在就学位论文提交正面评语的评论员中的其中一位因正当理由缺席的情况下,答辩可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会议上可宣读缺席评论员的评语原文。在参加会议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人数超过2/3以上,所答辩副博士学位论文专业方向有两位科学博士以上的情况下,学位答辩委员会会议被认为是全权的。如果参加会议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2/3投赞同票,则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学位授予的决定被认为是全权的。

5.学位授予。根据《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条例》规定,委员会设置主席、副主席、学术秘书和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由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有权:派自己的代表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会议审核学位论文;在学位申请者在场或不在场的情况下审核论文;邀请学位申请者、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或准备补充结论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领导、正式评论员、导师和学术咨询专家、学位论文评阅组织的代表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会议;在需要的情况下推荐学位论文正式评论员;在设有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织中召开巡回会议。

学位申请者在完成答辩以后,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须向俄罗斯最高评定委员会提交送审学位申请者的相关文件。俄罗斯联邦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收到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所提交的文件后,根据2002年1月3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第74号决议批准的《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情况进行审核。根据《学位授予程序条例》第37款规定,正常情况下,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科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和学位授予期限不超过8个月,对科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和学位授予期限一般不超过4个月。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资助项目(编号:yjsjy201123)】。

【王森: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语言学、文学和比较教育研究】。

我眼中的教育教育

学校,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确,那我就来谈谈我眼中的教育吧!

首先是学校,学校的教育程度对我们学生来说多重要啊!儿童的成长期离不开优良的教育环境。常说:“教育要面向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校的大厅就提写着,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对这句话记得牢!

学校的环境也离不开校长,一个校长的教学程度往往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成败,而我们学校之所以从小苗到参天大树,离不开校长多年,甚至一生的.心血!而学校能面向世界,都赖于校长的教育方式!

也有许多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很大。许多人都说:“老师是阳光,沐浴着我们这些“小草”。”的确,一个老师和另一个老师所教出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老师都有着它独特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一个学生的前程究竟是灿烂的还是黑暗的,也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方式!

我眼中的教育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的人可以进行毕生的自我教育。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出现漏洞,那么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师长以及上溯到整个社会教育界,都难辞其咎。

“教养”,体现了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品格。这个词,也恰恰说明父母的责任除了养育,更有“教育”。《左传》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来自于父辈的家庭教育,是根植于心底的教养和一道道镌刻在灵魂之上的“界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教育的得当与否,都将折射在孩子这面“镜子”上。所以,当家庭教育缺失,灵魂上的“界限”、心底的教养也会随之模糊、破碎,造成个人的道德缺失。

老师的教育责任比父母更加重大。《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规范了师者的学术引领责任;而启功先生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规范了师者的道德引领责任。近日,有一起大学生恶意亏欠小吃店店主钱款的事件,该大学的一名教授听闻后,登门道歉,自责是教育之失。这位教授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道德标杆,也为教育界树立了榜样。身为师长能否引领学生迷途知返,不仅对学生本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更影响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父母与老师的影响范围是小部分的。若追本溯源,我们势必要反思教育“天平”是否发生了倾斜。天平上的两个砝码——“树才”“立德”不能有丝毫偏倚,只有天平平衡,才能培养出兼具仁与智的“完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才易,成为有德行之人需要整个社会的教育界同仁给予足够重视。教育的重心,不应是追名逐利、以成绩和证书量人,而是立德树人。各类学术造假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拾人牙慧、“偷梁换柱”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终沦为金钱与权势的牺牲品,无非是浪尖上五彩斑斓但虚无缥缈的泡沫。教育界中每一位同仁都是教育的风向标、指南针,应当加强道德引领作用,让道德与知识站在同一座山峰之上。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父母、老师与社会的教育责任和影响不容小觑更不容忽视。木铎金声已响彻百年,相信教育界的未来会在各方的共同引领下更加美好。

创新教育中的幼师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本文通过研究西南联大教育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得出西南联大对当代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西南联大;创新教育;启示。

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办学的学校。西南联大(包括之前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成立于1937年8月,到1946年秋季返平津复校,共9年时间。在艰苦卓越的9年时间里,弦歌不缀,培养出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西南联大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

据统计,从1938年至1946年,先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约3800人。在他们中间,有1000多人先后在国内外诸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杰出成就。截止到1996年6月,西南联大的学生中有80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6人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有5名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师学院院士。对西南联大研究了十年之久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学教授约翰依色雷尔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

一、西南联大的成功教育模式。

西南联大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培养出众多创新人才,与联大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关系。

(一)继承和发扬“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

从三校沿革来看,三校校长都强调民主管理,实行教授治校。西南联大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为常务委员会,原定主席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实质上常委会的工作一直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主持。在一些办学的重大措施上,他注意听取有威望的教授的意见,确立了“教授治校”的制度。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在联大岁月一直得到坚持和发展。“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落实到联大教学环节中去。西南联大的教授、副教授多是二三十年代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人文和科学素养极高。自然科学方面有吴有训、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等;社会科学方面有朱自清、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陈寅格、冯友兰等著名学者。他们各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师承流派,教学风格各异。但由于学校提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他们都能发挥各自专长,开出多种选修课。这不仅调动了教师的任课积极性,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二)教学科研并重,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抗战时期物质条件极差,西南联大教授们并未因此放松科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西南联大物理系师生,包括清华两个研究所在内,在联大时期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共108篇。在战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多的科研成果是十分难得的。在教学中,尽管教授们授课风格各异,但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讲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由于当时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缺乏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但许多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西南地方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实际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设施的不足。

(三)注重文理兼修,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

联大在教育目标上,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联大全校性的共同必修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一般包括: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伦理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门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可任选: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政治学、经济学)和1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可任选:地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普通地质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数学、微积分)。原则上共同必修课是所有学生必修的,不过各院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文法学院对上述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必修2门,理工学生对上述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必修2~3门,工学院则可以不修中国通史。西南联大选修课门类众多,而且专业限制较少。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表选本学期的各门选修课,如果学分不足规定数,可以选本系或外系的课程,或从本人研究方向或兴趣出发选择有关课程。

(四)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联大实行以学分制为主体,必修课、选修课并举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教学制度,注重文理交叉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对选修课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一方面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勤奋治学,永不停步。联大对基础课的要求非常严格。设有一年级生课业指导委员会。一年级结束时,有些系规定,某一两门基础课,成绩达不到某个标准(70分或65分不等)不能进入该系二年级。学校配备的基础课的师资力量也十分雄厚。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也有知名教授参加任课。理工科,特别是工科,课程负担重,每周都有考试,甚至周末也有考试,暑假也安排课程。考试评分极为严格,不及格率很高。因此,能够顺利完成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进入高年级学习是很不容易的。理工学院除了在理论课程方面要求严格外,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化学系的定量分析实验,实验数据得不到一定的`精度,教师拒绝签字,必须重做。联大各系科的专业范围比较宽阔,基础方面也有一系列的要求,使学生受到了扎实的科学训练,有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创新,可以开展边缘学科和新学科的研究,有较宽阔的发展前途。

(一)专博并济,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沿袭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专业门类划分过细,致使学生就业面窄,专业发展受限,不能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脑思维科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过程是左右脑配合才是完成的,要提高创造力,离不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统一的能力。结合西南联大通才教育思想和人脑四象限模型,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通识教育,培养专博并济的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服务地方经济。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两项重要任务。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知识经济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高校从教,如果没有科研的实践,完全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就很难形成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就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同时,教师科研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营造良好的教师培养的环境,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创新教育能力。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和构建有利于教师培养的环境与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的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行业专家对在岗教师进行培训;鼓励在职教师到高层次的大学、研究机构进行进修。营造宽松的创造环境氛围,形成创造激励机制和建立创造评价制度。联大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从抗战开始前后学成归国的学者中新聘了一部分年轻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王竹溪等。而且重视对已有教师的学术提高,联大规定:教师在联大任职满五年,而学校又有意续聘的,教师提出申请并经过教授会同意,可以带薪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休假。

(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模式改革。

创造性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必修与选修、主修与辅修、基础理论方面与实践能力方面、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广泛自由选择的机会,以便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兴趣、择业意向和实际,并促进他们各自的特长充分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及时改革、更新、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科学发展新成就的即时信息,以及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有关知识,扩大教材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最优化的知识结构。此外,在注重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而且要及时了解大量的科技新发展的即时信息,以掌握时代脉搏,跟上讯息万变的科学技术步伐。

参考文献: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罗玲玲.大学生创造力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

[3]高雪莲.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4]杨绍军.西南联大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黄欣.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3(2).

文档为doc格式。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论文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励、带动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入手,研究了高中化学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融入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调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这样学生才会接受教学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有助于提升教学活动效率。通过情感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况,提升学习的利用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活动效率。最后,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情感教育,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和自由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情感教育,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情境,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触“境”生情,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教学“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这一内容时,教材编写的内容直接要求进行“活动与探究”等4个实验,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音乐贺卡方式,打开贺卡,让学生倾听音乐;然后对水果电池进行演示,讲述水果电池的构成部分,提出问题,说明水果电池为什么可以产生电流,最后让学生利用西红柿、zn片、没有安装电池的音乐卡、cu片等制作成可以发出生硬的音乐贺卡,让学生处在设计好的情境中,了解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让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勤实验,研究其中的化学原理,融入化学教学内容,不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化学求知欲望,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丰富学习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学生的情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有机结合,提问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教学“硫和硫的化合物”这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酸雨”和“环境保护”等这些关键词,指导学生查阅与硫有关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的方式,讲解自已的看法和意见。上课时,有的学生会展示自己从网上下载的“狮身面像被腐蚀”和“酸雨过后大片农作物枯萎的景象”等图片;有些同学汇报了自已走访调查情况,收集了因为酸雨带来危害的相关数据与材料;有些表达了对预防、治理环境污染的看法和意见。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适当给予评价,对学生关心、热爱与建设家乡的强烈意识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看到因为环境污染引起危害的同时,加强学习化学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教学效率。

历史上化学家在形成化学概念,发现化学变化规律时,常常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产生错误的想法,做出错误的判断,学生也不例外,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相似的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通过合理介绍化学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失败,让学生在接受新的化学知识的同时,少走弯路,领悟化学中的矛盾冲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合成、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化学家研究化学的过程时追求真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这些求真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学史,让学生了解化学家求真的精神,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不断研究学习化学的方法,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为了增强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喜爱信任,实施情感教育,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做到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以爱为本,尊重每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学“醇的性质与应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金属钠反应和乙醇可燃性的试验,和学生培养情感,一起交流学习经验,重视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尊重信任每位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应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和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带动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质量。

3.结束语。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运用情感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丰富情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摘要: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恒久弥新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今天的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哲学教育成了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为此,必须恢复哲学的智慧功能。首先,教育方法应注重启发性和探讨性。其次,考核方式上应注重能力的评价。相信凭着哲学的智慧,哲学教育终将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哲学教育哲学智慧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

1.何谓哲学。

自古以来,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关于哲学的定义,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给出一个清晰、完整而又为大家都接受的定义。然而,哲学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它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向人们展示出时代的精神和智慧,它把人们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思绪进行提炼、加工,成为照亮众人的智慧之光。由此可见,不管人们把哲学称之为什么,毫无疑问,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从词源来看,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文philo(爱)sophia(智)两个词,译成汉语即“追求智慧”之意。在这里,智慧不等于知识,如果说知识属于静态的范畴,那么智慧则属于动态的范畴。智慧最重要的涵义就是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人们对宇宙、时代的认识只有挣脱了静态的知识表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升华成动态的哲学智慧。智慧的第二个涵义是哲学的洞见。哲学洞见不是指哲学知识,因为知识的堆砌不等于智慧。不仅如此,知识会老化,而哲学洞见不会老化,也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相反,哲学智慧具有恒久弥新是价值。正因为如此,成书于2千年前的《道德经》和《柏拉图全集》才没有因年代的久远失去其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而是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正是这种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充分的生存权和独特的魅力,从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痴迷,,为之陶醉。然而今天的哲学教育却并不尽如人意,哲学教育步履艰难。

2.哲学教育的误区。

作为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虽然人们仍然在不断论证哲学的智慧,其实质却已逐渐蜕变。人们忽视哲学的智慧功能,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从而使今天的哲学教育出现诸多误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哲学教育当成了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众所周知,哲学具有启迪人们智慧的功能,同时,正是这种启迪智慧的功能使哲学具有恒久的魅力而在各门学科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中占据一席之地,哲学教育也从柏拉图学园发展到今天的大学教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对哲学的误解,人们往往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结果是把哲学教育当成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使哲学课堂成为向学生灌输哲学知识的场所,这种对哲学智慧功能的放弃,必然导致哲学教育的对象失去对哲学的兴趣。在校园之内,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在校园之外,人们对哲学也是“另眼相看”,最终导致人们对哲学本身的放弃,进一步引发哲学教育的危机。

3.恢复哲学的智慧功能。

其次,考核方式上应注重能力的评价。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考评都是以其对哲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为唯一标准,这种考核方式往往使学生把注意力单纯投向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的掌握,从而形成一种哲学即等于哲学知识的错误观念,完全忽视了哲学最重要的功能—启迪智慧,学生可能因死背概念、原理而获得高分,但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却未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校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中,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哲学知识掌握的方式,在考核方式上将卷面考试与平时课堂的发言,讨论以及出勤情况结合起来,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同学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和讨论中来,一是平时每一次发言都由同学自己签名,同时学期最后对讨论发言的情况进行评优,包括小组评优和个人评优。在最后对本门课程学习的评价上,除了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以外,还包括平时成绩分,主要包括专题发言,讨论发言分,考勤分,对于讨论发言评优的同学实行加分机制。

总之,哲学教育要走出误区,摆脱困境,就必须进行改革,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而这三方面又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2]。考核方式的改革往往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能否有始有终,没有考核方式的改革做支持,其他改革可能落个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相反,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最终只能不欢而散。因此,哲学教育改革必须从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可以预见,它的路是漫长的和艰辛的,但是应该相信,凭着哲学的智慧,哲学教育终将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