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验中学化学教学评价方案(实用14篇)

时间:2023-12-15 10:29:45 作者:飞雪

计划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还可以帮助组织和团队更好地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如果你需要写计划书,不妨先了解一些范文,以便更好地应对。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长期就有实验教学理念的固化以及学校实验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等因素,大部分学校的实验教学仍然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以学生实验为辅,这从根本上颠倒了学习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抑制了学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剥夺了学生实验学习的思考性,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更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在如今重能力培养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下,学生实验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教室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学生实验。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实验多以分组合作为形式,这样分组的目的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学校不具备每人一份的实验器具条件,并且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实验,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合力提高学生做实验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小组实验中,小组成员间有机会充分进行合作探究,这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也非常有益。为了保证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合理分组。

分组是开展学生实验的第一个步骤,如何分组,以哪些标准来分组非常关键。一般来说,教师在对学生分组都会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照座位顺序,二是学生自由组合。这两种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优势,但两种方法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按照座位分组,可能会忽视小组成员之间的契合度,而让学生自由分组,学生自己很难考虑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问题,可能会造成实验小组能力的失衡。并且在自由组合下,学生往往会找自己比较熟悉的同学,也容易给课堂实验纪律带来问题。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就是兼顾两种方法的分组方式。在分组的时候,可以以学生的座位为基础,然后结合学生的个体状况,包括知识基础、实验能力、学习态度、性格特征、人际交往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个别的调整,这样,在教师的全局掌控下,分组可以既考虑到学生之间的熟悉度和默契度,又能兼顾学生的个体特征,同时也能保证各个小组实验能力的均衡,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能够做到优势互补,提升小组整体的实验能力。

二、提前预习。

在分组实验中,由于学生是实验活动的直接操作者,有些时候,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教师甚至会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一些实验方案,这样一来,学生就不能头脑空空地进课堂了,而要在实验活动开始前就做好准备工作。为提高分组实验的效益,有必要布置好学生的实验预习活动。为了更好地监管学生的预习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实验报告作业,以报告来引导和监管学生的预习活动,在实验报告中,要包含实验的内容、实验要求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教师通过批改实验报告,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在实验开始前进行预习活动,另一方面,也能在报告中提前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活动中手忙脚乱,出现太多的错误。除了设计预习实验报告,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思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预习活动,教师可以围绕着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部分设计一些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如在焰色反应中,为什么用盐酸来洗涤铂丝?在银镜反应中,为什么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为什么配置银氨溶液不用浓氨水,而要用稀氨水?通过这些思考题的引导,学生可以在实验开始前,就对实验中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和提前的思维准备,为接下来的分组实验打好基础。

三、科学探究。

在以学生为主导的分组实验中,实验操作各个环节的不当操作都可能造成一些与实验计划不符的现象的出现,有些学生会把这些现象视为实验的失败,而选择忽略它,但事实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意料之外的实验情况或者实验现象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失败,只要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探究,可能会从中获得更大的收获。例如,学生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有的学生发现,钠在燃烧的过程中,除了产生了淡黄色的物质以外,还产生了一些黑色的物质。然而,由于这个现象在事先的实验计划中并没有提到,很多学生都选择忽略这个不太明显的黑色物质,只有几个学生提出了疑问。对于提出疑问的学生,教师首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目的是为了鼓励其它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积极的站出来。接下来,教师开始带领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这一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最终,得出了结论:黑色物质是由于保存纳块的煤油杂质没有清理干净而导致的。这一对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分析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过程,这种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严谨的科学探究行为,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活动的严谨性,同时,对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这样一来,原本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就这样在探究下变成了一笔宝贵的生成性资源了。在分组实验中,还有一个问题也至关重要,那就是教师在整个分组实验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分组实验中,教师恰当的引导非常关键,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既要在关键的时刻站出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同时又不能喧宾夺主,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由此可见,学生分组实验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作为教师,我们要敢于应对挑战,以高超的教学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支持。

中学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欢迎参考!

实验室工作是一个繁琐的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初步。

工作计划。

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制定这一学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安排表。利用时间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及时总结改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健全《仪器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安全卫生制度》等。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

课件。

园]严警认真的实验态度,热爱学校、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实验会考前全面开放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初三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标准的通过了实验会考。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各类台帐资料齐全,并每天填写实验日志,记录一天工作情况。订阅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并向学生开放查阅。定期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发挥教学示范作用,指导其他学校开展实验教学。

年初,通阅教材中所有实验,估计全年所有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的名称数量,加以统计,参考现有库存量,写出订购清单。当购置药品收到时,及时开列清单,送交总务处,并分类入帐,妥善存放。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而努力为教学一线服务,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

1、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协助任课教师搞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熟悉仪器、药品存放的位置,并把药品摆整齐,仪器擦干净。

3、准备好演示实验后,先进行试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教师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确保实验安全。

4、有些现用制的液体或气体,课前准备好。

5、学生实验课,尽量跟班辅导,及时补充仪器、药品,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学生完成实验后,及时检查仪器完好,卫生合格等再使学生离开,然后关好水电,门窗及排风扇。

6、注意上、下午第一节课的学生实验,提前10分钟开门做好准备。

7、保持实验室、准备室、药品柜、实验台的卫生。

8、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评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统观各方面的工作,有些地方还不够好,今后我会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

1、总体分析:

初三共有8个班,约有学生450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自然、社会学科,初中物理和生物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2、具体分析:

(1)优等生分析:

优生在各班中的分配较均匀,大约占总人数的15%左右。这部分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能做到课前预习实验,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材料,明确实验目的,在做实验时有的放矢,每人都能认真、独立地完成实验。他们能运用简单的化学语言来描述常见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结合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分析有关的问题;能运用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来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能在家庭趣味小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从已有经验出发,在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讨论和实验中丰富和完善自我。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他们对不明白的地方,总是大胆假设,并精心设计实验,在实验、交流、合作、讨论中找到答案。他们养成了认真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实验后能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2)中程生分析:

中程生在各班中的所占比例较大,约占总人数的70%左右。这部分学生对实验也很感兴趣,基本能按照实验的要求完成实验,能用较准确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验现象。能独立完成学生实验,但操作还不够规范。他们实验时操作认真,并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做好记录,能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但学生分析问题不是太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稍差。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缺乏自主性,不能积极主动去探究学习,更不能灵活运用已有的旧知识来解决、分析新的实验问题。这部分学生需在教师正确引导和大力督促下,才能趋向提高与完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愈来愈高,尤其是实验操作能力。

(3)学困生分析:

本届毕业生学困生较多,约占全体学生的15%。这部分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但实验操作不娴熟、不规范,观察又欠认真、细致,化学语言描述能力差,分析问题不全面,几乎不能自主进行探究。他们的实验目标不明确,又缺乏对实验成功的信心,因此,做实验时总是瞅着好同学做,而自己却不敢动手或懒于动手。因此实验能力较差。教师应以“赏式”教育为主,看到其闪光之处,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中使他们成长,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缩小与优生和中程生的差距。大多数的学困生学习方法不灵活,只注重对结论的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过程,又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抓住他们自尊心特强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空气成分的测定、物质的变化、水的组成、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燃烧的条件、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有:探究蜡烛及蜡烛燃烧时的变化;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探究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燃料燃烧的条件;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碱的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测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如何提纯粗盐;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四、实验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3、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4、做好实验前的充分准备,做到课前演示。

5、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实验教学前的准备。

1)演示实验:a、掌握实验原理。b、熟悉实验仪器。c、选择实验方法。d、设计实验程序e、实验效果的试做。

(2)学生实验:a、制定学生实验计划。b、实验环境的准备。c、实验器材的准备d、指导学生准备。

1.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器材,改进、制作教具,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

教学进度安排。

11-1水的沸腾。

1-2胆矾的研碎。

1-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1-5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

12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

131-6取块状固体。

1-7取粉末固体。

1-8量筒与滴管的使用。

141-9酒精灯的使用。

活动:给物质加热。

1-10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

1-11洗涤玻璃仪器。

15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162-2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3硫的燃烧。

2-4铝箔再氧气中燃烧。

172-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6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

氧化锰催化)。

2-7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18活动:氧气的制取及性质试验。

193-1水的电解。

1103-2品红的扩散。

活动:分子运动111。

活动:水的净化。

3-3用肥皂区分软硬水。

3-4制取蒸馏水。

112活动: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2、运用蜡烛、镁的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36-1木炭的吸附作用。

6-2木炭还原氧化铜。

114活动:制取二氧化碳。

1156-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

6-4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6-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6-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166-7一氧化碳的燃烧。

6-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17活动:燃烧的条件。

7-1灭火原理活动:灭火器原理。

1187-2粉尘爆炸。

119活动:燃料。

7-3甲烷的燃烧。

7-4镁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活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1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12探究活动:金属活动性顺序。

138-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4探究活动:铁钉锈蚀条件。

159-1蔗糖溶解探究活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6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

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9-4水和油的小实验。

17探究活动:饱和溶液。

189-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

9-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199-7配制溶质质量分。

数一定的溶液。

110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探究活动:自制指示剂。

11110-2观察盐酸、硫酸。

10-3浓硫酸的腐蚀性。

10-4浓硫酸的溶解。

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

112探究活动:酸的化学性质。

11310-6观察氢氧化钠。

10-7生石灰与水反应。

114探究活动:碱的化学性质。

10-8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115探究活动:中和反应。

116探究活动: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探究活动: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17探究活动:粗盐提纯。

118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11-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

119探究活动: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在化学的教学中离不开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实验对于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实验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反应现象,又可以增加初中生对于现象的记忆,并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但是这一手段并没有在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的中学,其条件的不成熟让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奢望。本文主要就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化学教学;问题与解决措施。

在一些较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教师资源本身就比较缺乏,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关注到实验所带给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甚至一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师本不是化学专业毕业,对于化学的授课工作非常业余,这也造成教师对实验的不重视。老师的教学任务以及管理实验室的任务繁重,其教学的精力明显不足,导致对于实验教学力不从心,只能用理论教学来代替实验教学。

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中学对于实验的条件和环境并不具备,这种情况一部分造成教师只能重视理论教学,另一部分也表现在教师的力不从心上,没有实验所用的工具,没有实验所用的教室,这些都给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环境较差,教师难以给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机会也造成了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3.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实验对于并没有什么兴趣和吸引力,这也成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缺少对实验的兴趣,也导致其丧失了很多实验的时间和机会,同时,教师为了安全考虑,在学生缺少实验的时候也并未对学生进行督促,更没有对学生的探究实验进行促进,部分实验的安排也是因为课程的需要,或者必须要进行实验而实施,或者对书中的理论进行验证。这也造成了学生进行实验较少的原因。

1.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

在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对于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但是对于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化学教学所需要的化学药品以及实验工具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比如量杯、酒精灯、试管等等化学必备器材,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农村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难以达到更好的水平,就需要政府的帮助建设更好的实验教学条件,为实验增添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实验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教师的能力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对化学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要挖掘生活中进行实验的工具,让化学实验走入到学生生活中。比如:在生活中白糖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调料品之一,就像白雪一般。但是,通过化学实验就可以将其瞬间变成为“黑雪”。此时,我取白糖5g放置于烧杯中,再滴入浓硫酸,学生们看到白糖瞬间就变成为一堆蓬松的“黑雪”,并且空气中还冒着“黑雪”发出的热气,随之“黑雪”的体积还会逐渐变大,甚至会溢出烧杯。通过这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学生们对于化学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将会更浓厚。而这些有趣的实验需要教师从生活中不断挖掘素材,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灵活运用。

3.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因为农村学生相对而言获得的外界知识较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环境。比如:教师在进行《物质性质探究》教学的时候,对于化学物质的特性并不需要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寻找带有相应元素的物质,并对物质进行探索,对各种金属的性质进行探究,比如为什么烟花燃放会那么美丽?是因为其中含有镁元素,那么镁元素的物质特性是什么呢?我们所使用的铁工具具有丰富的铁元素,那么铁元素的物质性质是什么?等等。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家庭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积极探索,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结语。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其不仅需要通过政府等一定的支持来实现,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智慧来实现,在当前城市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不能忽视农村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甚至应当加大对农村山区的实验重视程度,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化学,通过实验对化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让实验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助力。

参考文献:

[1]刘中传.探析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管理中的哲学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19):14.

[2]夏文兰.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2):170.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

摘要:中学化学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一、“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单纯的教师演示实验大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

针对单纯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缺陷,笔者提出了“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经过整体设计和组织,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引导和促进学生探究,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方向。

二、设计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通过“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实验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盐酸与碳酸钠反应”、“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天平不再平衡的原因,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其含义,并用其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解释实验现象,推测物质组成;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生能初步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流程。

环节一借助材料,提出假设。

生:依据已有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课前情境资料提出猜想:增加、减少、不变。

师:介绍科学史――波义耳、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历史着名科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对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环节二设计方案,教师演示。

师:提供器材,引导学生提炼探究思路―借助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教师演示两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

a.红磷燃烧质量的测定(密封容器)。

b.镁条燃烧质量的测定。

(红磷及镁条燃烧实验实验,有污染,选这两组实验演示,其余两组由学生探究)。

环节三产生认知冲突,设置疑问。

结果汇报:

a组: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物质总质量不变。

b组: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镁带燃烧后质量“变大”。

生:a组在密闭容器中进行,b组没有密封。

师:究竟是不是这一因素引起的,下面同学们依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探究。

(有a、b组演示做铺垫,学生有了一定探究思路,同时教师进行指导)。

环节四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c组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质量的测定。

d组盐酸与碳酸钠质量的测定。

结果汇报:

c组: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物质总质量不变。

d组: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物质总质量“变小”。

环节五交流评价,得出结论。

分析讨论:四种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a、c组:实验既无气体逸散,也无气体进入,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b组:镁带燃烧,生成物中增加了反应的氧气质量,因而质量变大。

d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物co2逸散脱离体系,因而质量变小。

师:再次介绍波义耳、拉瓦锡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前者失败后者成功。

生:相互交流、讨论分析波义耳失败、拉瓦锡成功的关键原因。

提出假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将不会发生变化。

改进探究:将镁条置于密闭容器中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药品及装置总质量。

将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装置用大烧杯扣住,确保密闭,再次实验。

实验结果: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简言之,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环节六深入分析微观本质。

师:为什么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师:多媒体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师:那么,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

生: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师: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从宏观角度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元素的种类、质量。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收获与反思。

“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学生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基础展开合作探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无思路性、无组织性,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实验技能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庆城。现代化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学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计划

高一段共招14个班,每班学生数40—48不等。由于受招生政策的影响,本届招收的学生生源也不是特别理想,分3个层次,分别为精英班(1—4班)、实验班(5—10班)和励志班(11—14班)。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基础差异相对较大,但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及习惯都还有待养成与强化。虽初中学习过化学的内容,但学生对化学的学科概念、学科知识、学科思想等知识掌握的还是不理想。本学期学生要学习化学1与化学2学考部分的内容,学习内容较多,要为以后的学考、选考做准备,学习的任务较为繁重。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内容为《化学1》,作为高中化学的起始,本册书共有4个专题,其中第一专题重点是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物质世界,初步形成化学学科思想;第二至第四专题是高中阶段唯一也是全部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课本从“海”、“陆”、“空”三个立体视角向学生介绍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元素,形成资源观念。《化学2》既是《化学1》相关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又较好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因教学时间限制,本学期主要学习《化学2》四个专题中的第一个专题,即《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着力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物质的性质,进而逐步呈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念。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指导意见,总结本学期教学要求如下:

1、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掌握4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判断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物质的量,并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相关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发生的条件,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4、了解分散系的含义,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5、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初步学会nh4+、cl—、so42—、na+、+的检验方法,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

6、了解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能用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稳定结构的事实。

7、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了解是钠、镁、铁、铜、氯、溴、碘、硫获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树立资源观念,培养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培养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掌握配制一定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9、了解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元素周期律及内容,了解周期表的结构及主族元素的位、构、性关系,了解周期表的意义与作用。

10、知道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原因,会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知道碳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物的多样性。

11、了解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知道晶体的分类及代表物质,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明确课堂纪律,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抬头,让老师看见你的眼睛。

2、激发、维持学习兴趣。只是强调纪律并不是长久之策,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突出主体地位,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践;结合身边实例,让化学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激发、维持学习兴趣。

3、明确作业要求,加强作业批改,及时反馈问题,重视错题的作用;合理安排好测试,充分利用好测试的激励作用。

4、采用导学案的模式安排教学,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备课组内老师通力合作,努力提前下发导学案给学生,对导学案的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及时上交批改。

5、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6、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学习新高考方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1.研究背景。

捷克教育家夸美钮斯说:“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止在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只要我们重视并加强了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学生的实验能力应该能够不断提高,同时使知识结构更趋完善,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然而,传统教育中的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普遍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停留于浅层次要求;注重实验操作,缺少实验探究,更谈不上创新,忽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更有甚者受考试指挥棒影响,不重视实验,学生实验走过场,实验应有的功能大打折扣;少数学生缺少机会和懒动手脑、实验能力极差,这在近几年的实验考试中也有所体现。这与时代要求相距甚远,出现了有些顶尖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薄弱”的现象。

因此,针对我校(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实际,为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本课题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研究概况。

2.1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范畴主要包括:认知(认识仪器、了解一般用途)、操作(正确合理使用各种仪器及基本操作)、观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表达)、理解(理解所有的实验步骤及原理)、分析(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分析意料之外的现象得出结论,要有较强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还可以有哪些改进,还可以怎样实验(原理、装置、步骤)〕。

2.2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对本校物理实验教学作一些探讨和尝试,通过对物理实验目标的调整、内容的拓展、方法的更新等,能切实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在此过程中,总结出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2.3基本假设:(1)通过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观察思维、引导探究创新、适度评价激励等措施、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现有条件(包括时间、空间、物资等)经整合能基本满足加强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

2.4研究方法和过程:

对本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实验学习心理作调查分析。对教材中各种实验仪器、每个实验目的要求、主要功能、步骤方法进行详细研究,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及教改的发展方向,结合本课题研究,作适当的调整、拓展。设计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具体策略、措施、实施步骤、操作方法。

总结前一年实施情况,改进、完善设计方案,第二年再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整理资料,总结经验,筛选有质量的实验个案4个,完成课题报告。

3.1调查并对学生物理实验现状的分析。

3.1.1测试问卷了解学生物理实验现状:

实验知识缺乏,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理论上认识仪器简单的应用,不会将物理仪器应用到实际中。在物理实验时,学生先知道结论,后进行实验,安排上教师演示实验在前,学生实验在后。在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教师只知道“不成功”,没有深入分析原因。对实验中再生资源没有利用。严重缺乏探究精神,多的是好奇心,且难以持久。

3.2进行实践研究。

3.2.1落实物理实验的认知要求(培养观察能力与规范操作、正确表述的`基本能力)。

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进行简单物理实验,进行严格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并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加以巩固,这为以后正确应用实验方法获取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创新打好基础。

如天平在初中物理中是一复杂而又精密仪器,上课时教师为每张桌上准备一架天平。

在介绍天平构造时先让学生对天平进行观察,然后请几个学生讲出观察结果(估计学生会有较大困难),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遵照顺序观察法,从上到下“刻度盘、指针、横梁、标尺、底座”、再观察横梁两端有“平衡螺母”、“托盘”。

在调节天平时教师必须强调并进行规范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到0刻度处,3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时观察指针指向及两托盘的高低得出:调节平衡螺母时应“左高左调,右高右调”,直到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

学生只有达到实验所需认知和操作两方面的要求,才可以为以后在实验方面的创新作准备。

3.2.2实验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探究教学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规定目标和任务。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平台,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丰富演示实验的感知素材、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实践与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演示实验中的运用。

在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中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会逐渐激发出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金属钠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由于该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坐在后排的学生无法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和听到实验发出的声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并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这样大大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通过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变成红色”等鲜明的实验现象,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数码摄像机拍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实验的视频会储存在电脑上,可以进行回放,随时可以暂停并进行讲解。

二、信息技术在进行复杂实验或具有一定危险性(危害性)实验中的运用。

有些化学实验,反应时间很长或危险性大,演示效果不佳或会造成教室空气污染而不宜在课堂上操作。如,钢铁的电化腐蚀,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变化及实验现象。再如,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课堂实验效果往往不好,学生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信息的吸收。在教学中,可采用间时拍摄的方法,摄录几个主要镜头,并同时将不同外界条件下反应变化的情况加以对比,将这些实验制作成视频来弥补这一遗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既满足了观察需求,又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

完整地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形成科学结论的基础,有的实验,反应速度快,现象又复杂,学生常常会顾此失彼,数码视频既可以生动再现实验现象,又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分解组合,帮助学生形成既鲜明又深刻的实验印象,有利于严谨的逻辑思维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良好观察品质的.有效手段。

三、信息技术在展现实验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和模拟错误操作实验中的运用。

中学有很多化学实验,需要学生不仅要观察掌握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而且要学生理解实验发生的原理,这就需要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微观的变化产生感性的认识,而这是传统实验无法办到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原电池》一节的教学,可利用信息技术,以鲜艳的彩色图像展示出铜锌两种金属的自由电子的浓度的不平衡,又以生动的动画效果模拟出自由电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沿着导线从低电位向高电位的定向移动。画面中氢离子得电子成为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为氢分子,氢气的气泡在铜板上冉冉升起。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和视觉效果的融合,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再加上软件的运用穿插在学生实验、教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更透彻、掌握更准确,对实验现象的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靠教师语言讲述,学生印象不会很深,因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他们更是很难想象。如果将这些错误操作(如热试管冲冷水或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等)导致的后果通过动画模拟,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以感官刺激来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品质,为进一步从事科学实践、科学研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复习中的运用。

复习实验时,我们不可能把以前做过的实验再重新演示一遍。本人是通过《仿真化学实验室》这个软件来进行化学实验复习的。该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化学实验室。学生在虚拟的实验室中可以模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等,既提高了实验复习的效率,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案

全面全面落实区教育局下发的《夏教字【2011】1号》和《夏教字【2011】3号》文件精神,全面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问题即答案的解决问题思路,积极深化一主多辅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全员德育导师制的研究,围绕学生雕琢富有高效的课堂,初步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完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办学品位而不懈地努力,争创“师生共发展,办学有品味,社会都满意”的教育格局,形成“人人议质量,人人重质量,人人想质量”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田军付景武。

副组长:涂永鸿谭衡。

组员:郑建明何育华徐伟赵茹魏新华张进。

吴三燕周桂萍张青芳刘家权何学文蔡娟。

2、工作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教学质量管理年的总体调控,组织统筹,全盘安排等。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收集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工作意见,督促检查各学科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各阶段工作要求。定期向教育局汇报学校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工作进展与成果,做好阶段小结及学年总结等工作。

副组长:制定好各年级组和教研组工作目标及落实措施,拟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方案,有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整理与收集好相关档案资料,挖掘先进典型,大力宣扬,总结推广本组的工作典型经验。定期检查各组工作的进度与实效。

组员:全面落实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挂点蹲科领导加强监督,注重对各组活动过程监控,了解活动推进情况。

三、工作目标。

1.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率95%以上。

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备率100%。

3.各年级教学质量目标完成率100%。

4.教导处、政教处学期计划中其他目标完成率95%以上。

四、工作步骤。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3月中旬)。

1、动员。召开全校教职工专题会议,利用开学前的教师集训时间和每周五例会,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的有关文件精神,并在校园内拉上横幅,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浓郁氛围,在全校教职工中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

2、学习。将《2011年江夏区教学质量管理年实施方案》印发教师人手一份,使全体教师知晓此项活动的主要内容,统一思想,让教师明确活动的开展是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习、讨论和实践的积极性。

3、组织。成立学校领导专班,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责任人下到蹲点年级组和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深入的学习讨论活动,收集教师意见和建议。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3月下旬——12月)。

1.制定方案:(2011年3月中旬)。结合校情,按照“让师生在情感交叠中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全面完成区教育局下达的目标,制定学校实施方案。

2.全面实施:(2011年3月下旬—2011年12月)。按照学校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3.学年总结:(2011年12月底)。根据制定的方案和学校总体目标,对照教育局考核指标,对教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查自评,形成自评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月)。

学年末对开展此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并推选先进典型参街道及区教育局组织的表彰活动。

五、工作措施。

1、强化教学规范意识,保证教学行为有效。

一是学习促动。落实好每周一小时的业务及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见》、《区教育局关于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学习我校关于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学习身边的教师典型,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的事迹,树立合作意识;通过不断的接触前沿理论与观念,树立研究意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崇尚荣誉、感恩情怀,成就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价值梦想。

二是名师带动。发挥教师专长,继续深入开展“青蓝工程”,利用好学校的.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学科优势,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签定“师徒合同”,大胆起用青年教师,采取搭台子、结对子、压担子、闯路子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能力迅速提高,让他们的教学行为更有效,力争培养更多的教学业务骨干。

三是活动推动。开展好“三课”活动:即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展示课”,各级名师上好“示范课”;开展“三赛”活动:即优质教案、优质课和专业基本功竞赛活动;开展“两个观察”活动,即通过骨干教师群体和优秀班主任组成课堂观察小组,定期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进行诊断与指导。

四是宣传触动。通过领导巡查、领导抽查,及时发现教师中的典型,通过领导博文的宣传,鼓励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行为,批评单调、死板等浪费师生时间的不良教学习惯,使全体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2、强化育人环境建设,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第一、强化环境育人。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开辟校园“文化墙”,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出专刊,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规范班级“文化墙”,落实“校园读书节”活动,形成全校上下以读书为荣,读书为乐的氛围,养成全校读书的好风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对走道、板报、教室进行精心的布置。

第二、强化活动促人。发挥政团合一作用,坚持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工作模式,开展好主题班会活动,把“安全教育”、“法纪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内容,通过班会形式落实到位;加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建立行为偏常生档案,组织开展“法律法规教育班”,定期清查学生书包,阅读不良书籍之风,狠刹学生奇装异服,佩带首饰,文身染发等不良现象;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绿色网吧伴我行、文明上网你我他”活动;每逢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使学生在学校学得开心,学得愉快。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案

1、研究的背景。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3)研究制定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深入推进教改、促进内涵发展的要求。我国很多教育发达的地区和优质名校,都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把推动课堂改革作为“教育系统一号工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形成“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江苏省杨思中学历经多年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先教后学,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成为全国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国名校。反观我省我地区几乎还没有推出符合本土特点、旗帜鲜明、效果明显的有效教学模式。在一浪接一浪的学习大潮中,也少有学校能将“他人之长”成功移植,更毋庸说“青出于蓝”了。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点,严格说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太可能“现学现卖”,有的也甚至很难“活学活用”。

我校应该立足校本、立足教师资源特色、立足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理念,处变不惊。先发现、分析现状和问题,鼓励各学科中理念科学、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认真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亮点和风格,后集全校及至借专家之力全力提升、打造“成功模式”,有序地推广。

2、目的、意义。

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还能有效地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相互衔接,有助于丰富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与课堂教学的评价相统一。

最为重要的是教学模式研究的开展将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效校本教研,反思日常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教育心理学理论。

3、课程标准。

三、研究内容。

1、文科与理科有效课堂教学流程研究。

2、不同学科新授课与复习课、试卷讲评模式研究。

3、各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增加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如,语文可分:文学作品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教学、写作指导、写作评改、选修单元教学模式等)。

四、研究目标:(预期目标)。

1、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成效目标:规范各科新授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推广文、理科各一种可学习借鉴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教师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创新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学生目标: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5、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的需要。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运用、计划、行为、观察、反思四个基本环节,建构适合新课程标准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要求的适应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并不断修正与完善。

2、调查法。

主要采用问卷、访谈、测验等多种形式。通过在不同阶段对师生进行问卷、座谈等,对比研究成效,及时了解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实验法。

根据我校课堂教学现状,设立实验班,让研究能力相对较强的语、数、英等学科先行一步,并在其他学科中相继跟进,在实践中形成切实可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大面积的推广与运用。

4、文献法。

在研究过程中,借用文献检索、收集、鉴别以及文献的研究与运用,积极吸收他人成果,及时了解当前其他地区对课堂模式研究进展状况,从而保证我们的研究,始终走在理论与研究的前沿。

六、研究进度和时间安排。

本研究自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历时一年时间。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各教研组长拿出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具体方案及分工明细。

3、动员相关主要负责人,并制定奖励考核办法。

4、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国内外著名的教学模式(流派),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国内各地区、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范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1、研究制定各学科、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操作流程和具体办法。

2、应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利用“一课多轮课例研究”方法,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模式。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直到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评价标准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的评价标准的形成、研究过程。

3、各学科、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交流、评议。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交流,写好研究论文,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进行评价反思,开展讨论与总结。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从真正意义上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准绳,以《黎城县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我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本着“先立后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我校逐步开展以学案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

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效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具体目标。

1、搞好一项实验。

全力以赴,稳步、扎实、有效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

2、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探索并建立符合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二是使学生基本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力争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向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角色转变;二是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实现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评价方法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策略的转变。

4、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课堂结构上有突破,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基本形成;二是在学习方式上有突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遍使用;三是在评价策略上有突破,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明显发挥,多元的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四是教学质量有突破,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

三、实施程序和方法。

(一)实验准备。

1、成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由领导指导组具体研究并制定我校的学案教学实验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由教务处根据我校的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细则,全面具体安排我校的实验工作。

3、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动员部署学案实验教学工作,真正开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实验教师为主体、以实验年级教师组成的实验教研组开展教研为支撑,开展集体备课,按一周提前量拟定学案。

5、总务上从全面推进学案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做好经费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保障工作。

(二)实验操作。

10月—7月,在七年级开展实验,鼓励教师边学习边实验边实践,破立结合、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学案教学的方式方法。

209月—7月,七、八年级同时开展实验,并要总结、形成基本的学案教学模式。

209月——7月,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部进入学案教学改革实验,要在总结完善已有模式基础上,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

(三)实验总结。

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要认真总结学案教学实验成果,并为下一学期、下一学年开展实验工作做好准备,推动我校的学案教学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校要成立学案教学实验工作领导指导组,成立实验年级教研组,教务处要安排专人管理实验教学纸质和电子档案。

2、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第一、每名实验教师要写出自己的学案教学实验计划,计划中要对一学期的`学案课时数有具体量化,以便做到节节开展学案教学,坚决杜绝传统课堂教学。第二、每名实验教师要坚决按照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反馈、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开展教学,讲授不许超过10分钟。在此基础上来摸索自己的学案教学模式。第三、每名实验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为每名学生打印学案,并向教务处分别提交纸质和电子学案,电子学案要由教务处安排专人全部上传到上遥中学的校本教研博客。第四、实验班级的前后两个黑板作为学案教学使用,特别是后面山墙的黑板不许作为班级板报使用。第五、根据我校实际,学案的设计以实验教师为主,其中教研组每两周要开展一次学案设计专题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一节。八年级、九年级教师在本学年中每月要设计一节学案,尝试开展学案教学。第六、本学期结束时要全面开展学案教学实验总结工作。

3、研训结合、边学便用。

第一、实验教师在每节课后要撰写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开展研训。第二、实验年级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学案教学校本教研,校长、教务主任和教务处人员要参加,要提前一周确定教研主题,内容主要是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在学习中提高,在分析中进步。第三、走出去、请进来。本学期安排先去我县学案教学开展较好的东阳关中学听课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去搞的更好的学校学习取经。第四、全体教师每人每周听一节实验课。

4、政策倾斜、经费保障。

第一、投资一万多元配备一体化速印机、打字机、复印机,配足相应的纸张、油墨。第二、为每名实验教师接通宽带。第三、为每名实验教师订一份与自己学科一致的教育教学刊物,优先解决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料问题。

5、督导并重、保驾护航。

第一、一周一检查与随机检查学案教学相结合,做到检查后签字才能上课。第二、随机听课与学案教学公开课相结合,确保真正开展学案教学。第三、走访师生与召开师生座谈会相结合,经常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即时改进,确保学案教学稳步扎实推进。第四、搞好总结、交流,按时撰写并向教育局提交《学案教学实验阶段评估报告》。

组长:李x(校长)。

副组长:王x(副校长兼教务主任)。

成员:付x李x李x申x赵x。

中学学案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打造高效、特色、和谐的课堂,深化课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六中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和展示教育教学能力的机会;同时为学校争光,向全市宣传六中精彩的教育教学精神。现将参赛事宜安排如下: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以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三、竞赛安排。

1、时间:20xx年10月29日(周六)。

2、竞赛地点:长郡梅溪湖中学(沙长市梅溪湖踏雪路99号)。

3、参赛选手:

四、赛课安排。

为了确保参赛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发动全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献计献策。

1、组织动员:周四下午5:10召开全体成员会议。交待具体事项。

2、参赛事宜:

3)参赛选手凭身份证参赛,可自带笔记本电脑;

6)参赛选手在赛课中一定要体现粉笔字,所以一定要有一定的板书。

7)老师、老师、老师分别由老师、老师、老师负责衔接;

8)老师负责摄影和其他工作;

五、后勤及车辆保障。

1、早晨7:00学校两台车,车上备两箱饮用水;到达以后车辆返回学校,准备带学生配合比赛。

3、补贴和中餐学校工会负责。

初中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制度,是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从实践层面上探索出一套科学、简便、易行、重实效的学习评价体系,我区在数学教学评价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以往的评价制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其改进与激励功能,造成学生惧怕考试,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进行评价改革势在必行,但这项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一)加强培训,形成共识

我们利用学科培训时间,帮助学校和教师转变评价观念,大力宣传发展性评价的新理念,争取学校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形成新的共识。

(二)制定方案,宏观导向

为了让新的评价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我们每学期都尝试制订了《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在方案中,对评价的理念、评价内容和方式及评价注意事项都作了说明。为了给各学校在评价工作中留下实践探索的空间,在方案中指出了评价方式除书面考查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外,其余评价方式由各学校教师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为帮助学校进一步掌握评价方法,我们召开了各校教学副校长和主任会,下发了方案,并建议各学校也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评价方案。

(一)改革评价内容

由过于注重知识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变,评价的内容除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依据课程标准,从“情感与态度”“合作与交流”“课外实践”等非学业方面进行评价,丰富了评价内涵,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情感与态度”中考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探究精神、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

在试卷命题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命题的指导思想:力求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整个卷面试题类型要广,注重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将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特别要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编制试卷时,注意改变了传统的教什么就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的思维模式,力求从传统命题题型格式化、题材课本化转变为题型多样化、题材情境化的命题方式,使命题融入生活现实,符合学生需要,体现能力化、个性化和人文化的色彩,切实转变学生怕考、厌考的被动情绪。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命题体现了人文关怀。数学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理念。因此,命题注意体现了人文价值,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需求,使原本呆板的试卷成为学生与知识、情境、教师对话,心灵交汇、情感交流的载体。例如:对传统试卷的表述形式进行了“改头换面”,设计了卷首语。其中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与鼓励,促进了师生情感的互动交流,充满人文关怀。另外题目要求改变了以往的陈述形式,而是以亲切鼓励的口气表述,让学生充满了自信感。

2.命题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考试不能视学生为被动检测对象,命题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激活灵性、张扬个性的平台。因此,在每学期命题时,都注意设计一些答案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题目。例如:二年级试卷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在括号里填上时刻,并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地认读时刻,在这里给了学生较为开放的空间。又如:根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不仅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对数学的不同追求,尊重了学生的差异,从而体现了命题的个性化色彩。

3.题目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内容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解决问题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或者文字叙述、或者表格式、或者图画式等,体现了图文并茂。题目内容情境化,融入了现实生活。评价内容的确定与改革,对教学起到了一个指挥棒的作用,增强了教师依据目标进行教学的自觉性。

(二)改革评价方式

由单一方式向多种方式转变。由于评价的自主权下放给各学校,下放给一线教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评价改革的积极性。各学校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价小组,制定了评价方案,组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确定评价的关键项目和指标,评价的方式及具体的操作步骤等。方案的形成过程,变成了深入学习教育评价理念的过程,变成了教师深度参与,充分发挥各自聪明才智的过程。许多学校除进行书面考查外,还进行了口头评价、作业批注评价、课堂观察评价、单元测试评价、问卷分析调查、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把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励了学生不断进步。有的学校还将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有的学校将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但更多关注的是差异性评价,即给学生提供多次评价、多层次评价的机会,拓宽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如: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允许他们重考。对于作业、提问、活动、操作分为不同的档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层次,只要有进步就给与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分层递进。此外,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有的学校还设立了单项奖、特长奖、进步奖等,让每个学生都捧着奖状回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改革评价主体

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许多学校在评价中采用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的、开放的多方民主评定法,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成为学生发现和调整自我成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在评价中,为避免教条的理解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强调并不是所有项目评价都要多方参与,而应有重点。比如:知识领域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学生完成,情感与态度、学习方式则应由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共同给与评价,从而提高评价的效度,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处理好评价的结果

教研室对学校进行书面考查后,对考查的结果重在加强分析指导,及时召开书面考查试卷分析会及每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价分析会,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为学校和教师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在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处理上,建议各学校采用“等级+评语+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呈现。

(一)促进了学校、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评价的改革使学校和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试卷、分数上,而要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充分发挥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但却锻炼和培养了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素质。

(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评价改革,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对评价形式感兴趣,主动参与,促进了学生情感、认知、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特别对于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三)改变了家长的观念

评价改革,促进了家长教育思想的转变,使他们由原来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变为关注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的质量评价。

当然,在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多次评价是否会使部分学生养成不刻苦学习的习惯,评价内容如何更科学、更全面、更客观、更简明易评,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推进。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二)探索实施阶段。

3.做好实验过程中过程性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4.总结经验,撰写课题论文,形成阶段性成果;

5.分析问题,调整方案,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三)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成果提交鉴定、验收、结题;

现就该课题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方案详实,计划具体,确保了课题有序实施。

课题确定后,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宏观方面勾画出了实施框架。课题立项后,快速进入了行动研究阶段,每月均制定了具体的研究实验计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这样,确保了课题研究有序高效推进。

二、行动研究内容丰富,扎实有效。

自二月起,该课题深入扎实地投入到了行动研究阶段。三个月来,共计上了多次研讨课,开展了三次听评课活动,在听评课活动中,邀请了学校领导及同学科教师参与,旨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促进;召开了多次月工作总结会,总结会上我深入详细地交流了自己的月工作计划、月工作总结、课题试验反思等系列的课题研究试验资料内容;同时也听取了领导和众多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实验方案得到了不断补充修订,实现了实验方案科学、合理;进行了多次课题反思活动,通过反思,查找出了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了教学方法,确保了课题研究验顺利实施。开展了一次论文交流活动,通过论文交流便于形成经验总结,利于课题成果推广使用。

三、取得成果。

1.学生成果: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得到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弄清楚了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做,更要注意探究的过程,养成了实验探究的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是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教师成果:把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形成论文,叙事,随笔,设计,课件等进行展示。通过本微课题的研究,教师更加明确了加强实验教学是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保证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实验的真正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进行教育的良好机会,为了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

四、资料完整。

课题实施以来,课题试验教师一直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进行分类保管,形成一套完整的课题研究实验资料,为课题的结题做好了准备。

总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市级微型课题自申报立项以来,我依据实施方案,紧张有序地进行了课题实验,按计划完成了实验任务,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达到结题的标准。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总结

学期来,在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忙下,本人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用心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等方面做了必须的努力.下面我把这一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平时用心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教学状况。

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贴合金山桥开发区中学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潜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期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尤其是在市一中参加的省优质课的评比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使我了解了此刻物理教学的动向和发展趋势。平时用心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透过开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更促进了化学教学。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四.成绩和不足。

加强与各任课老师的合作,团结共进,精诚协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两个班的化学成绩都取得了必须的进步,不少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但还需进一步提高,打算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务必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必须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