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工作计划(热门22篇)

时间:2023-12-02 11:32:33 作者:书香墨

编写工作计划书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提升工作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做好一份工作计划书,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团队的工作计划书分享。

地方文献工作计划

按照上级部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图书馆积极行动,召开了专门宣传工作安排会议,明确今年的宣传主题。并制定了“临夏州图书馆20**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馆长任组长、副馆长任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服务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积极协调临夏市红园广场、临夏州民族报社、州广播电台、州电视台等媒体和部门共同参与,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本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以“充分发挥公益性电子阅览室作用,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由馆领导带队组织业务骨干35人(次),在临夏市西关办事处河弯社区、红园广场制作悬挂宣传横幅,展出部分藏书,对临夏州图书馆阅览部、地方文献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临夏州图书馆地(市)级支中心电子阅览室等部门的服务项目及电子阅览室开展免费阅览、培训、爱国主义主旋律影片展映等公益性服务项目内容进行了宣传。活动期间,邀请部分读者参观州图书馆期刊、报纸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向大家介绍了未成年人“绿色网吧”、“安全阅览”平台,以及未成年人上网的各项服务制度、管理方法。

为使广大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临夏州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州图书馆还印制了6000份介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征订期刊目录、地方文献目录等内容的宣传材料,在宣传周期间,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发放,其中部分传单在电子阅览室、阅览部以前来阅览的读者为媒介向社会进行宣传。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内容等方式,与当地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向媒体通报活动开展情况、提供相关新闻线索与采访素材,5月26日,临夏州广播电台、电视台对临夏州图书馆开展20**年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情况做了详实的宣传报道,同日,《民族报》也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近年来,只要是图书馆开展的各项读者活动,我们都与媒体取得联系并争取得到重视进而开展对外宣传。媒体的宣传报道为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应。

本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读者反响好,参与热情极高,活动开展顺利,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临夏州图书馆通过开展宣传周活动这个平台,借助全民读书的热情,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积极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读书活动;提高开展免费服务后来馆借阅、阅读、浏览网络资源、查询资料的读者数量,以不断优化临夏州图书馆阅读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公众文明健康上网,举办更多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

xx年,在学院图书馆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带领班组成员,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升了服务质量与管理水*,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实现了流通部的总体目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个人在工作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工作能力、职业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主要工作如下。

作为图书管理主要负责人,我不断结合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管理图书的思路,做到了创新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图书馆藏书数量多,种类多,进进出出中,总馆往往找不到书的单的盒,针对这种情况,我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代借图书程序,专门设有送总馆的代借单,在检索机旁张贴了“填代借单须知”,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们收到代借单2700多张,借出代借书xx本。*均每天可以收到30多张单。

一年来,我始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凡的图书管理工作,风雨无阻,尽心尽力履行还岗位职责,认认真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管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开放,保持开放的时间,确保广大读者的利益。为了图书布局合理、方便读者借阅,我带领员工始终坚持有计划倒架,做到了一天一小倒,一周一大倒,目前已经有了2万多册的藏书,布局基本合理;为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借阅环境,每天早上坚持卫生清洁活动,中午和晚上,发现不洁情况,随时清理,每个周五组织大扫除,各个角落全部整理,确保环境的优雅;为保持书库整齐有序,经常整架,每天还回的书,尽量当日上完,上架图书1万册左右。

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式的需要,。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业务研究,xx年阅读文献200篇,并作了大量读书笔记,主动参与了《大学生生命研究》、《图书营销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总结工作经验,撰写论文《读者服务的新方式——图书代借服务》,在xxx公开发表,理论水*提升很快。

回顾一年来,虽然取得了明显了成绩,但是与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图书馆业务知识还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强化个人业务素质;二是创新意识还不能满足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还需要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实现新突破。今后,我将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要求,在工作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力争为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方文献工作计划范文

全面系统地收藏地方文献,应当成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地方文献的范围和内容概念,各馆又有其不同的理解,因而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处理又有侧重和不同作法。

现以甘肃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为例,关于地方文献的范畴,试作分析探讨。

“地方范围”概念,以现今的行政区划为依据并结合历史发展沿革,历代行政区划变更和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来确定。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地方范围”就依此而确立。所以它的“地方范围”以现今的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地方范围为主,并结合了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更和传统作法,如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左旗,历史上属甘肃管辖,1928年划归为宁夏,但仍属西北行政区划范围之内,近三十年中,此二蒙旗的归属问题几经变动,现虽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但根据历史上区划的归属,以及甘肃省图书馆的传统作法,凡属此二旗的有关文献资料,都作为西北地方文献处理。查现今西北区域概念,系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所辖之地。但西北区域概念的产生,始于张骞通西域之后。《史记・大宛传》称:“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当时的西北区域指今新疆及葱岭迤西之地,这一概念一直延续到唐代,盖因汉唐的政治经济中心在长安,今陕甘为其直接统辖区,殆至南宋偏安,始称西夏及金人统治地区为西北,从此西北区域概念发生了变化。后因历史的发展,行政区划的变更,遂以现今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所辖之地成为西北地区的区域概念。况此五省区之地,从我国历史发展沿革中,早已成为一个军政管辖下的整体,汉代的凉州刺史部就辖有今日的甘宁青之地;唐代的陇西道所辖范围,包括今甘宁青新之地乃至更广;元代陕甘行中书省,几辖有今西北的全部地区;明代陕西行都司管理今陕甘宁青之全境,清康熙五年(1666年)析置甘肃,军政大事由陕甘总督节制。1928年在甘肃宁夏、西宁二府基础上,又析置宁夏、青海二省,军政大事仍由西北行辕,第八战区和以后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辖治。解放后,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都在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之下,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了伟大胜利,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现今的西北早已成为一个整体。若从地理交通因素考虑,兰州位于西北五省区的中心,为通往西北各省区及西藏的必经要道,又为西北铁路交通枢纽。著称世界的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人民用血汗浇铸而成的友谊之路,自古以来对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做出过重大贡献。其东段和中段,包括了今日西北五省区之地。今后随着西北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至于西北的民族问题,自古即以复杂著称。秦汉以来,匈奴族统治西北地区,且与秦汉王朝之争夺几百年之久。东汉时氐羌民族侵关犯边,西北地区几无宁日。南北朝时,鲜卑、匈奴、氐、羌等民族,在今西北地区曾建立过所谓“三秦五凉”等少数民族政权。唐初,突厥、回纥雄据西北;中唐以后,吐蕃兴起,其最盛时,占有今日西北的绝大地区。北宋时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长达二百年之久。明王朝代元而起,蒙古族退居漠北,对明朝西北边境侵扰达二百余年。明末,蒙古族侵入青海,藏族深受其害。嗣后顾实汗率众进入青海,分左右二盟,以其子十人领之。及至近世,又有藏回等民族的形成与兴盛。故西北民族问题,其间既有民族战争与迁徙,又有民族同化与融合,所以西北民族问题的研究,在整个西北地区有其共同之处,而各省之间又有其不同之点。因此,从西北地区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的递嬗,已形成了西北的固有特点。

历史沿革、地理条件以及现今的行政区划等因素,成为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地方范围”概念的形成依据。

二、地方文献的“地方范围”概念确定之后,才能确定地方文献资料的内容的范围。

(关于文献资料的内容涵义,参见1986年《文献》第三期《从图书馆工作角度谈文献》一文)。各馆在这方面的做法颇不一致,但各有其特点。地方人士著作作为地方文献收藏,则可考见某一地区的学术史和文化史。收藏地方出版物,对研究某一地区的科技史和出版史多所稗益。地方文献的收藏内容范围,无论有何不同,而完整系统则是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基本要求。甘肃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料的收藏,不囿于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而是以文献资料的内容是否有地方特色为依据,如《潜夫论》和《甲乙经》二书,作者都是今甘肃平凉地区人,前者是东汉时的著名哲学著作,后者是晋代著名之医学经典。此二书虽在我国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却无地方特色,故不作地方文献收藏。甘肃省馆地方文献资料的收藏,则以其文献资料是否带有地方特点为原则,而不以地方人士著作或地方出版物为依据。

地方文献和其它藏书一样,有其类型、文种和学科之不同,各馆对地方文献资料内容的理解和作法也不尽一致。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包括:

1.地方志。

地方志是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综合记载,是研究一个地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必不可少的资料,大都保持了时间的延续性,是一个地方几十年或几百年间各方面真实历史的反映,所以它是构成地方文献的主要部分。

2.本省地区的研究资料、调查报告、游记笔记及其它专门著述。

《日下旧闻》和《日下旧闻考》是研究北京文物古迹、园林建筑等方面最详实的北京地方文献;《西域水道记》则是新疆水道、湖泊调查的详细记载。这些资料地方特点突出,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本省范围内出版的期刊、报纸。

通过期刊可以掌握本地区学术研究动向、研究水平以及研究成果;报纸每天则有大量的关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信息资料和建设成就的新闻报道。所以本地区出版的期刊、报纸是构成地方文献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4.地方档案和家谱、族谱以及名人传记材料。

地方档案是地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地方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如巴县档案,是研究川东地区政治经济极为宝贵的资料,尤其是关于石达开的有关档案,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尤为可贵。最近在湖南岳阳发现的六卷本《圣裔宗谱》,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孔子生平家世及历代君王对孔子的评价。这是研究孔子家世及世裔分支的详实资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5.有关本省地区的地图、图片、照片等。以上仅就地方文献的不同形式和内容而言,这些文献的地方性强,特点突出,并为人们所熟知。但有些文献资料的地方特点并不明显突出,所以在处理时应有所鉴别,审慎对等。

三、有关特殊资料的鉴别和处理,需要审慎解决。

1.文学作品的.处理。

好的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现象,它可与历史资料互为补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暴风骤雨》运用文艺手法描绘了1947一1948年东北地区土地改革、肃匪反霸的真实情况。《保卫延安》描绘了1947年延安保卫战的全过程,这些作品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地方色彩,反映了该时期的历史真实面貌,可作为地方文献处理。本地区的民族史诗,如《格萨尔》、《江格尔》等,以及本地区的民歌,或以本地区范围内特定的人和事所写的报告文学、特写等,如钱钢的《唐山大地震》等,均可作地方文献处理。但文学作品的鉴别要慎重,处理要妥当,尺度不宜过宽,更不能滥收。

2.地方戏的处理。

地方戏的发生、发展、唱腔、服饰和脸谱等材料,是研究改进和提高发展地方剧种不可缺少的资料,应作地方文献处理。但地方戏的剧本和戏文,其内容如不反映本地区的真实事件或地方特点不突出,原则上不作地方文献处理。《游龟山》、《游西湖》等,虽为秦腔剧的优秀传统剧目,但不作为西北地方文献处理。相反,非地方剧种而内容反映了本地区历史真实面貌和特点的优秀剧本,如话剧《茶馆》、电影剧本《响导》,前者可作北京地方文献,后者可作为新疆地方文献。

3.地方出土文物。

地下出土金石文物和碑拓,以及考释记载有明显地方特点的,可作地方文献处理,如青海乐都出土的《赵宪碑》。但有些出土的金石文物及其铭文碑记,地方性不强或无地方特色,如云梦睡虎地区出上的秦简,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道德经》,殷墟卜辞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其内容都不具备地方特点。但这些出土文物与出土地的物质文化至为密切,其铭文拓片及其考释文字,都应作地方文献处理。

4.地方名人传记资料的处理。

地方名人传记及英雄模范事迹资料,以被传人的事迹是否与本地区有关,如《刘志丹》一书,主要叙述了刘志丹同志在陕北的革命活动事迹,可作陕西地方文献处理。《铁人王进喜》一书,主要描写了他在大庆的创业精神及其英雄业迹,因此不作为甘肃地方文献处理。

5.有关民族问题记载和资料的处理。

我国民族问题,自古以来各地不同程度都有所发生,而以西北、东北及西南为多,尤以西北为甚。而一省一地民族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其他有关省份。凡研究本省区域范围内民族关系、民族分布、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问题而涉及其他省(区)者,其资料收录范围不宜过严。如研究青海、甘肃藏族问题,必然要涉及西藏的民族。研究西北蒙古族问题,必然涉及内、外蒙古族。研究新疆的哈萨克族,也会涉及中亚哈萨克民族,这些民族的族源、语言、习俗等,都有共同之处,所以文献资料的处理,尺度应予放宽。

6.关于“丝绸之路”资料的处理。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人民用血汗浇灌而成的友谊之路,是古代人类文明的见证之一。关于这方面资料的处理,应从丝绸之路整体来考虑。丝绸之路分东、中、西三段,西段隶属苏联的中亚细亚及阿富汗一带。就丝绸之路一些城市之兴废、民族之移徙、语言之传播、宗教之递嬗、文化之交流及贸易之往还等都属“丝路学”研究范围。故葱岭以西凡属于这方面的资料也应作地方文献处理。

7.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处理。

敦煌、吐鲁番古籍书卷,内容十分庞杂,除个别材料外,都不具备地方特点。但敦煌吐鲁番学是当今世界之显学,它不仅是祖国西北地区文化上的一个特点,而且是中西文化的结晶。所以凡属敦煌吐鲁番的一切资料都作为西北地方文献。另外,西陲汉晋木简其内容多为来往公文函件,地方特点并不突出,但在西北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保存了数以万计的汉简资料,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点。汉简资料的考释及研究资料都应作西北地方文献。

8.丛书类书以及名人文集中有关地方文献的处理。

这类书中收录地方资料的情况不少。如《二酉堂丛书》,其内容多为甘肃河西地区资料辑佚,《左文襄公全集》多为治理西北筹兵设饷的奏章、专论及文稿,为研究西北问题的重要材料。这些丛书、文集地方性较强,其资料又较集中,所以应作西北地方文献处理。但有的类书和文集中的地方性资料并不集中,且多为零星记载,这种情况下,不能一概作为地方文献处理。因此,须要做细致的工作,可将有关资料进行转抄,复制或抽印。这样既不失去丛书、类书、文集的完整性,又能将这些图书中的分散资料得以集中,供研究者使用。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不断高涨。因此,已有人提出“地方文献学”问题。“地方文献学”是否得以确立,有赖于从事地方文献工作者的研究探索。但地方文献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理论的研究,又有方法的研究。地方文献的地方范围概念、内容范围概念以及地方文献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均属理论方面的研究。地方文献的发掘、整理及报导手段的改进和提高,则属方法方面的研究。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为了努力准确划分地方文献,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注意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并掌握本地区的历史发展概貌,自然资源储藏以及工农业生产情况,这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

2.研究历代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文献存佚及发展情况,以进一步了解本地区学术源流及其变化情况,这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条件。

3.研究地方文献的发掘、整理、校注、辑佚、汇编以及做好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文摘等工作,是积累地方文献资料,提高地方文献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地方文献资料为本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出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9(1)。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预防控制地方病和血吸虫病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校健康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地方病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本着对广大学生身心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地方病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我校将地方病及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和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切实加以落实。

根据县教育局统一要求,学校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结合学校特点,认真制定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并积极主动配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病防治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及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要将地方病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与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使地方病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将碘缺乏、地方性氟中毒等重点地方病防治,以及血防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的教育内容。地方病及血防知识健康教育课要求聘请医院医生实施。我校将在地病防治部门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进行防控知识宣传,采取邀请血防、地方病防治专家进行报告、授课、座谈、访谈及参观查灭螺血防工作现场等方式,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提高学生防控意识。要组织开展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宣传工作。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

本学期,对于图书室来说,是*凡的一个学期,我踏踏实实地完成着学校的各项任务,使“图书室”发挥了应有的教育、服务功能;然而又是不*凡的一学期,我大胆地进行创新探索,不断追求更完美的境界,使“图书室”成为师生密切的朋友。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完善了借阅及赔偿制度,针对师生借阅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借阅方法,简化借阅手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培养班级图书管理员,壮大了服务队伍。其次利用优秀书刊资源,激发师生借阅兴趣,对各班图书管理员表现好的进行表扬鼓励并对他们大开绿灯,各班图书管理员可自由到图书室借阅自己喜欢的要看的书,用激励的方法、用优质的服务,用优秀的书刊来吸引学生到图书室。对教师,及时了解他们教研所需,及时为他们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他们及时推荐读书体会和读后感。再次,创造优良的借阅环境。新书登记、分类、编目、科学排架,归还的图书及时上架,整理、修补,收藏、登记;室内卫生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做到窗明几净、室内整洁,师生走进来就感觉到身心愉悦,优良的借阅环境也是促使借阅工作更好的开展。通过多种途径,借阅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期师生借书总人次达1000多人,阅览总书籍达3500多册。

为了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图书室的图书情况,我加大了宣传的力度,不断地向老师和孩子推荐新书和一些名人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把老师们吸引到图书室里来,壮大了宣传队伍,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图书室”图书宣传,班级图书管理员在班上每月宣传,通过竞赛、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宣传活动,这样,一支强大的宣传队伍为图书宣传提供了有力保障;宣传内容更贴近师生,有新书介绍、介绍推荐优秀书刊,有老师们的教学资讯,教学理论、学习方法,了解“图书室”工作,了解师生借阅,谈谈读书心得;保证宣传时间,不定期地推出信息专栏;完善了宣传制度,每次宣传工作后及时作好记录,包括时间,宣传内容、形式及责任人等。

全期共组织3次读书活动在全校各年级中开展幸福读写活动:开学初召集各年级、班级图书管理员进行学习培训,讲解图书室的基础知识讲座,如何走进学校图书室,学习有关图书室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好小小图书管理员,本学期学生参加读书活动共210多篇,获奖人数达20多人,活动前有安排,活动中有组织,活动有记录,使读书活动的开展走上规范化道路。

我执着,在*凡岗位上干着*凡的工作,我骄傲,在*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今后,我要继续努力。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资料查询工作,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提供优质良好服务。

地方文献工作计划

临夏州图书馆成立于1992年,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图书馆自成立以来相继开设了行政办公室、采编室(辅导部)、典藏部、地方文献部、保安族东乡族文献部、共享工程阅览室、阅览部(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7个部门。

现有职工24人,男职工11人,女职工13人,中共正式党员8人;馆长1人,副馆长2人;副研究员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人;职员17人,工人7人。

我馆现有馆藏图书1.1万册,期刊合订本4000册,报纸合订本2000册,电脑16台,阅览坐席60个。

3、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4、开展社会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5、传递科学技术情报;。

6、开发智力资源,包括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人力资源;。

7、开发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馆长:宋天云。

1、行政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整理、协调、处理本馆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文秘、对外联络、公关工作;负责本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管理工作;负责本馆财务、统汁、考勤、考核工作;负责本馆的安全保卫、环境后勤保障工作。

办公室主任:王欣欣。

2、采编室(辅导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采集、加工工作;负责图书文献的分类、编目、著录及分流工作;负责新书的宣传推介工作;负责本馆目录组织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及本地区基层图书馆(室)及各学饺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工作;负责全馆学术研究、成果推广、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肯工作;负责本地区图书报刊发行员等级考核和培训工作;负责组织专业性、公益性讲座;负责“临夏州图书馆学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图书馆对外宣传工作。

采编部部长:王建华。

3、典藏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新书入库工作;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收藏管理及图书的防潮、防火、防尘、防蛀的日常维护工作;负责跟馆馆藏图书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典藏部部长:王玉红。

4、地方文献部主要职责: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文献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古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地方文献的查阅、咨询服务工作。抢救、挖掘、保存、传承和保护保安族东乡族文化遗产;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的读者服务工作和查阅、资源服务工作。

5、共享工程阅览室主要职责:负责信息情报的收集、筛选、整理及信息代查、专题服务和课题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本馆数据库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服务本馆网站的制作、更新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和维护工作;负责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工作;负责电子阅览室的日常开放工作。

技术部部长:常志军。

6、阅览室(期刊、报刊、资料、少儿)主要职责:负责报纸、期刊的采集、加工、整理工作;负责报纸、期刊的分类、编目工作;进行报刊宣传及辅导工作;负责报刊信息提存,编制报刊论文索引、报刊文摘等报刊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报刊资料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为读者提供报纸、期刊的阅览服务和咨询导读工作;负责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的正常开放工作。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深入持久搞好地方病防治工作,我站将认真贯彻学习《山西省地方病防治条例》,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管理领导组,有专业的防治人员组织,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均能规范日常行为及早预防,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做好销售点和民户碘盐督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是我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上级部门制定相应地方病防治措施的可靠依据。因此,我们一定配合县疾控完成碘盐的采集工作,确保群众食用放心碘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可以依赖群众,利用村广播、宣传画、宣传单、口头宣传等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积极开展地方病防治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碘缺乏病最简单易行、最有意义和安全有效的就是长期食用加碘食盐,对食盐的存放、注意事项作宣传点,同时对布病重点人群摸底登记,摸清高危人群放羊、牛的具体数据,开展版面宣传,早发现、早治疗布病患者,降低布病的发生,发病。

我们一定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学校地方病甲状腺的筛查以及普及碘缺乏病知识的了解。

只要我们依照国家关心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条例为依据,宣传内容有科学性,例举数据可靠、真实,从而不同程度改变群众观念,影响群众的接受能力,心理状态,改变环境因素造成的危害,降低发病因素,是有希望减低我区碘缺乏病、布病的发生,避免因此造成的社会危害。

地方文献工作计划范文

临夏州图书馆成立于1992年,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图书馆自成立以来相继开设了行政办公室、采编室(辅导部)、典藏部、地方文献部、保安族东乡族文献部、共享工程阅览室、阅览部(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7个部门。

现有职工24人,男职工11人,女职工13人,中共正式党员8人;馆长1人,副馆长2人;副研究员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人;职员17人,工人7人。

我馆现有馆藏图书1.1万册,期刊合订本4000册,报纸合订本2000册,电脑16台,阅览坐席60个。

二、临夏州图书馆主要职责和职能。

3、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4、开展社会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5、传递科学技术情报;。

6、开发智力资源,包括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人力资源;。

7、开发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三、单位性质: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馆长:宋天云。

四、部门职责。

1、行政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整理、协调、处理本馆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文秘、对外联络、公关工作;负责本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管理工作;负责本馆财务、统汁、考勤、考核工作;负责本馆的安全保卫、环境后勤保障工作。

办公室主任:王欣欣。

2、采编室(辅导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采集、加工工作;负责图书文献的分类、编目、著录及分流工作;负责新书的宣传推介工作;负责本馆目录组织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及本地区基层图书馆(室)及各学饺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工作;负责全馆学术研究、成果推广、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肯工作;负责本地区图书报刊发行员等级考核和培训工作;负责组织专业性、公益性讲座;负责“临夏州图书馆学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图书馆对外宣传工作。

采编部部长:王建华。

3、典藏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新书入库工作;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收藏管理及图书的防潮、防火、防尘、防蛀的日常维护工作;负责跟馆馆藏图书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典藏部部长:王玉红。

4、地方文献部主要职责: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文献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古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地方文献的查阅、咨询服务工作。抢救、挖掘、保存、传承和保护保安族东乡族文化遗产;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的读者服务工作和查阅、资源服务工作。

5、共享工程阅览室主要职责:负责信息情报的收集、筛选、整理及信息代查、专题服务和课题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本馆数据库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服务本馆网站的制作、更新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和维护工作;负责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工作;负责电子阅览室的日常开放工作。

技术部部长:常志军。

6、阅览室(期刊、报刊、资料、少儿)主要职责:负责报纸、期刊的采集、加工、整理工作;负责报纸、期刊的分类、编目工作;进行报刊宣传及辅导工作;负责报刊信息提存,编制报刊论文索引、报刊文摘等报刊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报刊资料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为读者提供报纸、期刊的阅览服务和咨询导读工作;负责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的正常开放工作。

5.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

6.小班个人研修计划模板。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

学校图书馆的功能是服务于全校师生,不仅让学生在这里通过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获取丰富的知识,也可使教师通过借阅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为了更好的发挥我校图书室、阅览室的服务功能,使图书室、阅览室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新学期开始之际,本人在总结了上学期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图书室工作计划如下:

我校因为地处农村,班额学额少,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很单一,所以他们很喜欢到图书室借书看。今年,学校图书室将继续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下,认真贯彻国家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图书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图书室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作用。

1、抓好藏书建设。

2、积极服务于教学工作和广大师生。教学实践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我室将通过各种途径为学校的各科教研课题服务,让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开放学生阅览室,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3、提高管理水*。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开展班级图书管理员培训讲座,培养学生自主服务能力。

4、制定相应的借阅制度、阅览制度和赔偿制度。学生借的图书应及时归还,丢失的图书要按丢失图书的价钱的^v^五倍进行赔偿,损坏的图书要及时修补好。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览室读书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阅后要及时将图书放回原位,将桌椅排放整齐,保持阅览室的干净、整齐。

1.对新书进行登记、上架,以便尽快方便师生借阅。

2.在每班选一位认真负责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并及时对学生管理员进行上岗培训。

3.本校图书室开放时间:每周周一、周二和周三分别对一年、二年和三年及学生开放。集体阅览的时间也是相应的七八节,要求班级图书管理员认真填好集体阅览记录。

4.学生人均每学期借书不少于5册。要求本班图书管理员配合老师积极做好借阅记录。

5、图书室本学期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和各种征文比赛。

6、图书室将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为教师学生提供所需材料。

9、进一步做好各类工作,准备好相应材料,以便迎接上级部门对学校图书馆的验收。

10、学期期末时及时做好学校师生借阅图书的回收工作。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步我校学生对碘短缺病的防治知识的认识,确保江堤和打消碘短缺病的目标,依据《地方病防治项目康健教导实施》,我校开展了防治地方病——碘短缺病的教导工作。

我校辖区的地方病主要为碘短缺病。耐久以来,固然颠末一系列综合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成效,但人们对碘短缺病的防治意识还对照脆弱,对食盐加碘在碘短缺病防治中的紧张性认识还不是很充分,这就必要从学校抓起,从小学生抓起,进一步强化防治认识,最终打消碘短缺病。因此,我们从深化认识,增强领导入手,落实专人负责学校碘短缺病防治教导工作。

碘短缺病的防治工作,在我校主要有两项任务,第一是对师生进行碘短缺病防治知识教导,加强防治意识;另一方面便是增强学校食堂食用盐治理,做到食用盐相符加碘盐规范。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下面几个方面工作:

1、坚持把碘短缺病防治教导工作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支配了专门的课程——体育熬炼/康健教导课,开展对碘短缺病防治的教授教化。

2、充分应用讲堂教授教化的主要渠道作用,学校要求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康健教导课,坚持把碘短缺病有关知识作为康健教导的紧张内容之一纳入讲堂教授教化,在上好碘短缺病防治教导课方面,做到了四有即:有教师、有教授教化内容、有教授教化光阴、有教案,碘短缺病防治教导课率在四至六年级达100%,学生对碘短缺病防治知晓率达到95%以上。使学生了解了碘短缺病及其危害,以及碘短缺病的防治主要便是食用碘盐,明白了使用正规碘盐的紧张意义。

3、开展比较实验,增强学生认识。在澄江红十字医院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校在五年级二班开展了对实验,通过教导前后的实验比较,进步了学生的知晓率。

4、结合此次防治碘短缺病运动,通过向学生发放鼓吹材料的形式,鼓吹碘短缺病防治知识,见告家长及学生,动员学生及家长购买碘盐,正确辨认合格碘盐,回绝伪劣碘盐,加强了自我掩护意识。此次教导运动我校以常兴村子为教导鼓吹试点村子,我校共向这三个村子的630名学生发放了鼓吹材料,然后通过这630名学生带动周围的共计390名家庭妇女,人人配合阅读鼓吹材料,了解防治碘短缺病的紧张意义,是宣教运动做到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5、严格学校食堂食用盐治理,果断杜绝伪劣碘盐。对学校食堂食用盐治理,我们一方面是严格购买渠道,坚持到正规阛阓、商店购买,并做好进货记录;另一方面是落实专人进行常常性反省。

6、我校以防治碘短缺病为主题,张贴鼓吹画2副,办专题黑板报一期,使防治碘短缺病工作的气氛洋溢于校园的各个角落。

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步伐,进一步进步对碘短缺病防治工作的紧张性的认识,继承增强领导、明确责任,积极与相关部门密切共同,增强碘短缺病康健教导课程设置和康健课教师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好碘短缺病康健教导工作,通过继承普遍鼓吹动员,逐步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社区配合介入的康健教导模式,把碘短缺病康健教导工作引向深入。

文献

伟大祖国以文献名邦著称。由于疆域广阔,各地流传着丰富的地方文献,素为人们所珍视。

建国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为适应三大革命需要,曾编印有关地方文献目录,供党和政府、科研、设计、生产部门参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今天,图书馆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必须及时为实现四化供应科研资料,因此,更显示地方文献的重要性。

初步总结历年来对地方文献的采访、编订、收藏、利用的点滴经验,深切感到革命需要科学,而科学研究必须参考地方文献;通过实践认识,应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钻研有关地方文献的理论、方法,从历史学、地理学、目录版本校勘学以及科技情报学等多种学科,脱胎出一门边缘科学,姑且名为“地方文献学”。

本文试就一,地方文献之史的探讨;二,地方文献的具体内容;三,地方文献与科技情报;四,急切需要有关地方文献的工具书等题,提出浅见,作简要论述。

早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刻在甲骨上的契文,已编汇组合收藏成库。19世纪末,在河南殷墟发掘出大量的甲骨文库藏,提供了系统的殷商史料,这是当时的人以文字记载的有意留下的文献。我们在20世纪还能利用这批文献研究古史,而春秋时期的孔子,反而致慨夏殷之礼缺失,杞宋文献不足征,是什么缘故呢?社会发展史可以答复这个问题。由于阶级社会的奴隶主占有文献资料,使文化的流传受阻碍,甲骨文成库埋藏地下,而世上却形成“文献无征”。这和解放前有人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所发出的哀叹一样。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指出:“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种种发展形态,并探究这种种形态的内部关系;不先完成这种工作,则对于现实的运动必不能有适当的叙述。”[1]。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要我们“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应以此为研究地方文献学的主导思想,即应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对待历史遗产。

“文献”一词,在我国不但溯源甚早,而且有具体内容。周官分别掌握“方、策、版、简”,老聃为“周守藏室之史”,以及子夏等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都属于文献。《隋书经籍志》标举“地理记”一目,收地理书139部、1400余卷,其中大部分是地方史和区域地理。如《洛阳记》、《吴地记》、《荆州记》、《会稽古地记》、《南州异物志》、《三辅故事》、《隋诸郡土俗物产》等,这些书,可算是地方文献作品。

《隋志》说:“昔者先王之化民也,以五方土地、风气所生,刚柔、轻重、饮食、衣服各有其性,不可迁变;是故疆理天下,物其土宜,知其利害,达其志而通其欲,齐其政而修其教。故曰:‘广谷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书》录禹别九州,定其山川,分其圻界,条其物产,辨其贡赋,斯之谓也。”

这说明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了解和利用地方文献为他服务。当时已体察到自然界和人事关系各地异宜,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可以臆度,必须进行调查,还要经过“分析辨别”。《隋志》介绍:“晋世挚虞依《禹贡》、《周官》作《畿服经》,其州郡及县分野、封略、事业、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郭、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靡不具悉。凡一百七十卷。”并列举齐代陆澄、梁代任(日方)、陈代顾野王等人以及隋朝所编地理官书,可作为我国中古时期地理文献的小结,其中大部分属地方文献。

唐初,李泰等撰《括地志》550卷,是空前的地理书巨制。全书虽不传,但从各家辑佚本可窥见当时《隋志》所录各书具在,承先后后,《括地志》实为此后“方志”的先声。现存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40卷,宋乐史《太平寰宇记》200卷等,以及此后的各朝《图经》、《一统志》,形成“方志”的体例。

宋元之间,马端临撰《文献通考》348卷,他区分“文”与“献”为“记事”与“论事”两大类。全书分为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等门类,网罗面宽,突破“地志”范围;归结于“考制度、审宪章”,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多方面的文献,而“舆地”只占一门。

明清之间,顾炎武撰《肇域志》40册,从《一统志》及各省、府、州、县志及其他文献编汇而成。所根据的原书多已失传,赖此书保存。

以上两书虽属全国性的,但可作为利用地方文献的范例。

近人张国(氵金)编《中国古方志考》(中华版),采录元代以前的全国各地地志及地方史约4000余种,有现存的,有已亡佚的。虽然佚失的占大多数,但被征引在其他古籍和类书里经过辑佚的本子不少。如清代张澍辑《二酉堂丛书》,是我国西北各地的古代文献著述,收录有《凉州异物志》、《西河记》、《沙州记》等书的辑佚本,加以考释。张氏的原稿本已流传到巴黎图书馆。现在国内还可见到的刻本,有人对照稿本,所辑佚文及加按语,缺漏甚多[2],这说明善本的重要,地方文献也应选取善本。

宋元以来的方志,经朱士嘉两次编订《中国地方志综录》,据1958年版统计国内外收藏方志7413种,199143卷。最近还进行调查增补,已超过1000种。

历史上留下来的地方文献是相当丰富的,不但有专书,还有的收入类书、笔记、杂著、总集、别集里,供我们采取。地方文献的范畴应包括文物、图书、资料三项,而图书一项,又可分为区域史、区域地理、方志、地方档案、地方丛书、地方总集类书、各地笔记杂著、地方专著、外文书刊、地方书目等10类。要如何深入发掘、系统整理呢?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曾多次给我们指示:要我们除编印全国所藏方志目录外,还要有系统地整理县志中及其他古籍中有关科学技术资料,做到“古为今用”。又指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材料,用最新、最科学的方法,有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回顾过去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的太少;今天,整理利用地方文献,正是为了实现周总理交付给图书馆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重要任务,应该急起直追,刻不容缓。

分类编辑地方文献的目录资料仅是基础工作,方国瑜曾比喻“犹之开发矿业之地质调查工作,先经勘探、测量、化验,作为施工依据”。[3]以往史学家编写这类资料名曰“长编”,进一步探讨“地方文献学”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即“专论”与“方法论”。

先谈“专论”。

当前整理利用地方文献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不能等待有关部门提问题,临渴掘井,应主动地先编辑若干专题文献目录及索引,进而编写地方文献的专论。

专论的内容似乎很广泛,从何着手?我认为以三大革命为纲,就能掌握重点,造车合辙。

(一)阶级斗争的知识。

以云南为例。从古以来,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上虽然有割据的朝代,但为时不长,各族人民要求统一,反对分裂,因而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互相挹注,协力前进,这是主流。而历代奴隶起义、农民起义反抗奴隶主、封建地主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写地方史和民族史的文献,也必须掌握这客观存在的规律。

上年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会上,杜玉亭根据云南凉山彝族奴隶制的社会历史调查,以现代资料和历史资料相对照作为历史分期准则的参考;马曜、缪鸾和也根据傣族奴隶制与周秦社会作比较研究,他们对我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利用有关民族史的地方文献,提供有益的论证。建国以来,历史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征引地方史料编写各少数民族的《简史》、《简志》,而这些成品又作为新的地方文献。

抗清斗争的大西军李定国历史和以李文学为首的哀牢山彝民起义,以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也经史学界采集专题资料编写出若干史料选辑、论文和专著。李生勉选辑《清实录》、《东华录》有关云南史料,也收集了农民起义的档案记录。

云南是边区,近代史上,边区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史料,于乃仁遗著《云南人民反帝斗争史资料选编》、《史稿》、《史话》,做了大量工作,也属地方文献。

(二)生产斗争的知识。

现仍以云南为例。从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各地地下发掘的遗址和实物,对证书本上的资料,了解到云南采矿冶金史应上溯春秋中早期,即在楚庄跷来滇三百多年前已有本地冶炼的铜器。农田水利的开发也很早,《史记》记述“跷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说明不是楚人来此才开辟的。清代王崧和近人秦光玉编辑的《云南备征志》及《续志》,从历代史籍节录有关云南矿冶和农业史料,还有若干专书,如《云南铜志》、《滇南矿产工器图略》、《茂隆厂记》、《云南水道考》、《六河图说》、《盘龙江水利图说》等,或提供现在生产和设计部门参考,或经外国人翻译传播。云南开发盐田盐井也有悠久的历史,从盐矿的分布、质量、采煮、产量以及供销等均有文献记录。还有富于地方与民族色彩的工艺,如大理石、永北棋子、乌铜走银等,也见于方志和笔记杂著中。

(三)科学实验的知识。

有人认为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的中国没有科学,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污蔑。古代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并对客观世界有所认识。许多科技的`创造发明权经世界公认,归之中国。英国李约瑟以毕生精力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的著作证明了这一事实,但李著是全国性的,各省地区蕴藏着不少的地区性的科技史料,有待发掘。

就云南省看,在方志和其他著作里,有自古以来当地的观察自然现象的记录。例如,日食、慧星、飓风、地震、旱涝和气候变迁等。我与陈一得曾辑录过这类资料,不但获得地区的自然记录历史事实,也借此学习到古人认识世界的思想与方法。又如农家谚语,符合客观实际,也是因地而异。陈一得编《云南气象谚语集》,秦光玉编《滇谚》都汇集了农民的宝贵经验。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图书馆配合有关单位采辑地震及气候资料,提供科研部门探索自然规律,大有潜力可挖。数理化的文献,如清代宋演著《勾股一贯述》,李彪著《筹算法》均已收入《云南丛书》。近代数学家熊庆来著《高等算学分析》和袁丕济的数学著作,是国际知名的。浦汉英的《数学论稿》也是毕生精力的结晶。明代葛中选著《泰律》,赵讽给予好的评价[4],不但有乐律上的见解,也涉及物理方面的声学。云南古代人民对酿造、炼丹和化学制品等的卓越贡献有史料可查,生物方面更多。明代兰茂的《滇南本草》和云南民间许多草药书,是记述药用植物的素材;清代吴其浚著《植物名实图考》,有在云南采到的一部分标本,也有云南文献中记载的植物资料。此书很早传到日本,屡次整理传播。云南植物王国,也是“文献有征”的。植物分类学上许多植物种名、属名曾采用云南土名。关于中医和地方病的著作,是写地方医药史的第一手材料。从地方文献取材为写地方科学技术史备料,也是地方文献学的重要篇页。

当前,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事业,介绍风景名胜古迹,也须取材于地方文献。

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文献,云南也很丰富,可从多方面选取资料。例如,要写文学理论史、音乐史、美术史、歌舞史、滇戏、白族大本曲、花灯史以及民族、民间文学史等,不根据地方文献是不能凭空杜撰的。

方言与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都是重要课题,例如,赵式铭撰《白文考》,李霖灿撰《么梦象形文字典》,方国瑜、和志武撰《纳西象形文字谱》,姜亮夫撰《昭通方言疏证》等书,都提供了这方面的文献,成为我国语言文字学的新课题。

文献工作者应就上述各类地方文献作“考镜学术,辨章源流”的探讨,以充实地方文献学的“通论”。文献学涉及每一门科学,各有具体的研究对象,就文献观其汇通;再分别省、市、自治区写更详尽的“各论”。

以下谈方法论。

地方文献学方法论应从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金石书画学,以及有关技术和绘画、统计、索引等脱胎而出。

我国目录学自西汉刘向校书、刘散创“七略”分别部居,发凡起例;历代的“艺文志”、“经籍志”和专科、专门目录,风起云涌,还有公私收藏及提要目录等成为治学的门径。

书的目录给人以更明亮的眼睛。中国目录学的贡献,首先在于掌握“类例”。宋代郑樵撰《通志・校雠略》提出“编次必谨类例论”,他认为:“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之不分也。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有专门之学,则有世守之能;人守其学,学守其书,书守其类;人有存没而学不息,世有变故而书不亡。……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虽亡而不能亡也。”郑樵这段话启示我们要抓住“类例”这个关键,不但以之处理文物、图书、资料,分别部居,以类相从,便利管理使用,也是发展学术的有力武器。所谓“书守其类”,就是要掌握学术分类到图书分类这个为大家所公认的客观规律,而不以每个工作者的主观意图为转移。所谓“谨类例”并非一成不变,正是精益求精,使“专门之书”形成“专门之学”,沿此道路发展,适应客观需要,再产生新的“专门之书”与“专门之学”。写任何一科的学术史,都须先绘蓝图,即编写这一学科的专题目录,使胸有全局再深入研究,才符合严格认真的科学精神。吸取历代目录学家所探索到的治学方法与规律,用以研究地方文献,这是老一辈地方文献工作者的有益经验。

版本学原属目录学的一部分。顾廷龙认为“应成为一门专门之学。……不要把版本之学看得很狭,好像仅仅限于讲究宋版、元版一些旧的版刻鉴定,应包括雕版以前的简策缣素以及写本和古今中外的图书。”[5]这意见很中肯。地方文献学也应研究“地方版本”。顾廷龙的《唐宋蜀刻本简述》为示范之作。我们结合编辑善本书总目工作,也就“滇刻本”、“黔刻本”以及其他地区的版本,就便采集原始材料,考查各地区雕版的创始年代与刻书中心、地区分布及官刻、私刻、坊刻、民间刻本的具体事例,俟积有成稿,写入“版本史”中,这也是采取地方文献的门径。

校勘学又名校雠学,《汉书艺文志》、宋代郑樵《通志校雠略》、清代章学诚《校雠通义》等记述了校勘学的资料。我认为以往校勘附属于目录学,今天,在地方文献学里应独立作专节。校勘学应指校订图书之文字异同、正误,以及断句、标点、分段和音注、语译等,还有从别的书里辑录已佚失的古书引文俾还原书面目的辑佚方法等。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提出《中医文献急待整理》的呼吁。要求“本身是中医而又具有训估学知识的人”担负这一任务。这就属于校勘学的范围。对地方文献的校勘也应作专节研究。

我国谱录之学,是一部一个专题,如家谱、族谱等多以“地望”作标识,有地区性的特点;又如人的“年谱”,按地区编录,也丰富文献的内容。

金石与书画也具有地方色彩,研究地方文献,应熟悉本地区的重要金石文字与名书画家的历史和作品风格。

表与图及排字、索引方法等,有各地通用的,也有从地方版本发掘到的特殊体裁可供外地参考的。如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清初建水人万龙山编绘的《公车图》稿本和《大地新游》里介绍昆明民间刻本《云程万里》两书,图文相参,诗画相配,形象与写意间错,引人人胜,通俗易懂,富于地方风味,即其一例。

要使地方文献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边缘科学,必须吸取现代科技情报学的知识技术,融会贯通。

“文献、史料、情报”是否一回事?应怎样区别?

方国瑜以“史料”为大类,下分文字(语言)之学、器物(金石)之学、年代(谱录)之学与图书(文献)之学。

编辑科技情报者,以“情报”为总名,而“文献”则属于“情报”的一部分。

以上两说,就各自专业要求立论,“文献”置于从属地位,指的是狭义的文献。

我认为地方文献应包括文物、图书、资料三类。“史料”贯穿于三者之间;“情报”专指调查报告,应隶属资料范围。情报有时间性,而其中也有地区性的,可以纳入地方文献,指的是广义的文献。

外国有“区域地志”的编写,其体例采取近代和现代地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如自然区划和经济地理以及对某区域的特殊情况的论述,可作为我们研究本国区域地理的借鉴。徐近之著《地理文献学浅论》(1962年商务版),介绍440种基本的地理文献图书资料。中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汇集了1966-1976年的国外科技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图书论文3668条,写成《文摘》,提供我们对科技情报的搜集、调研、分类、编录及有关技术科目的认识。地方文献学也应讨论地方性的科技情报,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人的视觉、听觉借助于工具,可使所见、所闻向深远发展;工具书帮助人们了解问题和其他工具一样,不但便于考查出处,并能增进理解,加强记忆。

在研究地方文献的过程中,每每遇到有关年代、人物、地名和文物、图书、资料的问题,凭个人的知见是有限的,一般工具书也查不到。为此,我和几位图书馆工作同志提出以业余时间,分工合作,进行编辑《世界纪年表》、《云南人名辞典》、《云南古今地名辞典》和《云南文献手册》的倡议,己结合业务,开始备料。这是研究地方文献的实践工作的项目之一,通过采集、编写和校订这四种工具书,将发现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实事求是,征信存疑,期望编成这几种工具书以便利工作和促进研究。

作为地方图书馆对待地方文献,应从普及与提高两方面并举。如编写有关地方史地的通俗读物和地方文献的专题书评,以供读者参考。建议今后由地方图书馆学会发动和协助会员进行这类工作。

地方文献建立为专门之学,也与其他边缘科学相似,有它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意义。比如“天体物理学”与“射电天文学”是从天文学与物理学相结合发展出来的新科学,是适应人类进入更遥远、更广阔的宏观世界而产生的。社会科学也如此,如政治经济学决非以往政治学、经济学的旧貌,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有它的新内容,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回溯我国古代学术的发展,每每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因而产生新学科,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诸子百家,西汉刘向父子的《别录》、《七略》作了总结。但像“史学”这一门范围广的学科,当时还没有“史”的位置,司马迁著《史记》,在《汉书艺文志》里只以《太史公百三十篇》附庸于“六艺略”的春秋一类之后。直到魏荀勖《中经》与后代的“四库”,“史”乃成为独立的大类。今天提出建立“地方文献学”,决非凭空想像,标新立异,而是根据历史积累,适应现实需要,有待于我们进行科学的整理,综合比较、分析挹注,从实践中探索理论与方法,再回到实践中检验认识,以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为祖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起到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

2.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商务印书馆,1958。

3.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弁言。

4.赵讽.读《泰律》札记.图书周刊。

5.顾廷龙.版本学与图书馆.四川图书馆,1978(11)。

6.见《人民日报》1979年5月26日第3版。

〔出处〕《文献》,1979年第1期。

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2.1零散地方文献资料是编修地方史志,编辑地方工具书的重要资料来源。如:甘肃人民出版社的《西北灾荒史》引用文献达685种;《当代湖南人名辞典》收录海内外湘籍人士和长期在湘工作的外籍人士2652人,这部工具书是湖南图书馆在创办湖南名人资料中心的过程中积累的人物资料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

兰州人事制度、法令方面的资料共800余件,经复印整序、装订成册,编辑成《国民政府有关人事方面的部分法规及办法(1942-1947)》、《宋、元、明、清兰州所辖区职官及有关资料》、《清末甘肃实业机构章程及公文》等8个专题文献。丰富了馆藏,方便了读者。

地方乡镇工作计划

xx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继续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全市实施的“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年”活动、xxxx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古乍公路通车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接受宁波大都市辐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优化,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推进美丽、和谐、幸福xxxx建设,努力把xxxx打造成承接宁波--余姚的桥头堡和宁波大都市后花园。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全社会总产值77.43亿元,增长7.15%,工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6.4%;农业总产值5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产值2.43亿元,增长15.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3亿元,增长15.3%;其中国税收入1.43亿元、地税收入9000万元,分别增长15.32%和15.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增长20.93%,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0元,增长10.38%。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面临的发展环境,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着力抓好八个方面:

(一)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行动,特别是推进不锈钢产业整合提升,引导重点龙头不锈钢企业实施产业转移,积极拓展不锈钢产业链,促进块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壮大pe塑料管、旅游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块状特色产业向区域集群发展,加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品牌与标准”战略,着力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提升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专利申请数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力争超过100个,申报市级新产品超过10个。改革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鼓励高校院所以智力投入、技术转让、团队输出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开展合作。坚持质量优先、品牌拓展战略,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5000亩茭白专业示范区建设,选育优质高产高效茭白品种。实施茭白田、稻田、猕猴桃套养技术为重点的立体种养产业扩面工程,鼓励茭白、甲鱼进超市,做好铁皮石斛等新项目培育。抓好xxxx稻作文化研究示范基地、优质高产高效稻米示范方和有机米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名优茶产业,扩大白茶、黄金茶培育面积。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加大二、三产联动,以新集镇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大中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着力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商贸服务业,提升农村连锁超市和放心店档次,繁荣镇域商贸产业。以xxxx遗址“4a”级景区创建工作为载体,以农业特色产业、南部山林资源及xxxx稻作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抓好农家乐及旅游开发工作,重点培育“鲞架山农庄”、“梅苑生态”等休闲观光农业,实现xxxx商贸旅游产业新突破。

(二)奋力推进平台项目搭建。

加快经济发展平台建设,扎实做好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拓展,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集群,重点抓好罗江工业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项目平台建设,打造成我镇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极。大力创建工程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力争新增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2家。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制定高标准的招商引资方案,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确保xxxx年引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继续推进重点项目会战攻坚,健全项目保障和服务机制,努力缩短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周期。积极推进新大公司等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着力优化项目要素配置,做到向上争取和内部挖潜相结合,继续做好闲置土地和存量土地盘活,充分利用不锈钢转型升级后的厂房、设备、电力等资源优势,建立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动态管理数据库,加大“零土地”招商力度,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加大江中区块征地力度,加快新集镇中心区建设,着力推进一批既能满足本镇居民日常需求,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商业、商住等三产商贸项目。

(三)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完善。

根据新一轮镇域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集镇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全面推进约0.8平方公里的新集镇中心区建设。根据新集镇区域功能区块划分,完善集城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切实增强集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推进车厩大桥北引道至古乍公路连接线工程、xxxx遗址至古乍公路北接线工程等镇域主要道路建设,实施集镇区块纬三路、纬四路工程项目建设,抓紧实施并完成寺慈线江中段等道路维修工程。加快启动镇中心小学、镇文化中心、公立幼儿园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并完成集镇中心区1000米污水网管铺设及罗江段污水泵站建设工程项目。配合做好古乍公路(罗江段)加油站建设、古乍公路(新集镇)区块公交车站建设、110kv变电所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拓展集镇发展空间,延伸集镇中心服务功能及周边乡镇的衔接功能,加快构筑区域互动、镇村联动的新型城镇体系。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抓好大岙、小岭岙山塘水库和小泾浦、叶泾浦浦塘除险加固、后大泾等4座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小流域治理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机制和地质山洪灾害等治理工程,积极争取车厩大溪整治项目列入市重点工程项目。

(四)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建立镇村生态建设保护机制。落实“建管并重、管理优先”的理念,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大提升,全面落实主要道路、河道长效保洁机制,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农民饮用水保障等工程建设,完成重点河道疏浚70公里。健全完善城管队伍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和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做到职责明确、疏堵有方、防惩有力、监管有效。继续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房“两改”,加快推进各村集中多层住宅小区建设,年底前完成翁方、东澄等村的农民多层公寓建设。不断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抓紧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优化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充分利用南部山林资源,搭建农民致富新平台,不断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启动4个村的经济扶持项目开发。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探索发展物业经济,努力形成村级集体经济稳固增收机制。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推进中心村、小康村、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注重量入为出,更加注重受惠百姓,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向村庄延伸覆盖。努力争创宁波市级标准化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长效管理机制。

(五)努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继续深化城乡居民“乐业增收”计划,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援助,积极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劳动力就业培训,实施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工程,以城镇五大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应保对象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社会整体保障水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积极引入社会参与新模式,拓宽社会帮困和社会救助渠道,有效提升社会成员间互助、救助水平,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完善残疾人康复、优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强化劳动用工管理、保障监察和争议仲裁,严肃查处拖欠工资和保险费等违法行为,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完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全面推广农村社区教育,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安保、校车安全工作,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整合社区医疗、卫生、计生服务等资源,深化“613860”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切实加强疾病预防应急能力。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示范化和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切实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六)致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建立民防、城管、交协警、派出所、外口办等“五合一”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和重点工程、重点工作信访预警机制,妥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积极预防各类群体性事件。高度重视防范经济问题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加强联企工作,完善服务举措,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转贷难问题,有效防范企业破产、欠薪逃匿等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新余姚人”服务和管理,积极推进出租房“村企结对”新模式,提升外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对特殊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建立健全帮扶助困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视对重点工程实施安全分析评估,积极探索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长效机制,狠抓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和灾害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法治xxxx”建设,深化“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镇”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维权水平。

(七)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

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推进“做文明崇德余姚人”活动,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城镇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增强思想文化凝聚力。大力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镇文化中心建设,加大村级文化设施提标升级,打造更为便捷的“15分钟文化圈”。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村落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行阳光文化行动计划,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两手抓,挖掘培育基层文艺团队和民间文化艺人,加强文化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工程,提升“书香xxxx”全民读书活动、“古韵xxxx”乡土文化节两大文化品牌档次,配合做好第三届国际xxxx文化节相关工作,丰富xxxx镇文化研究会活动。创新文化事业发展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办文化的积极性,努力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生机与活力。

(八)尽力推进政府效能提升。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规范、掌握新方法,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着力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转型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攻坚克难的使命意识,把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政府工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着力提高决策执行能力,努力营造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优良政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强化对重大决策和部署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杜绝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现象,促进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着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加大监察审计和问责力度,贯彻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机关干部队伍。

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既方便自己,也方便读者。但有鉴于一般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还没有把这一项工作摆到自己的日程上来,因此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任何一个地方公共图书馆,或多或少收藏一些有关本地方的文献资料。如何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作用就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之一。编制一套适应自己馆藏情况的综合性目录:

首先,图书馆可以获得一种完善的工具。地方公共图书馆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地方文献资料,它必须对馆藏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补足自己的缺门,力求照顾到各个方面。同时,图书馆也应尽一切可能满足读者检索地方文献资料的需要,能够做到有问必答,在极短的时间向读者提供所需的资料。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目录供应用,是无法做得到的。

其次,由于历史科学的发展,区域史和地方史的研究也已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它们的资料来源都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也应切实地把这一任务担当起来,主动地介绍资料。如果图书馆对自己馆藏地方文献处于依稀模糊的状态,那是不能够成为修志编史资料的重要来源的。

再次,我们要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这里就有一个摸清地方情况(包括现状和历史)的任务。图书馆要为地方社会主义建设充分提供资料,以作制订计划,落实措施的参考。没有自己馆藏目录,是难以进行工作的。

何谓地方文献?顾名思义,凡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有关本地区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情况(包括历史和现状)都属于地方文献的范畴。就自然情况说,举凡地质、土壤、水文、山脉、水系、资源、气象、灾害等等文字记载的资料都在收集之列。就社会情况说,则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如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乃至于知名人物的交往活动等等都是应该注意收集的。这些资料可能当时并不一定引人注意,但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示其重要性。我国在封建时代,历代皇朝都注意编纂地方志,清朝雍正以后更明定每隔六十年修一次,把六十年中各方面的情况记录下来。近来,区域的历史,地方的历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分支正在吸引人的兴趣。要开展区域或地方史的研究,离不开史料。因此,很有可能,当时无心收集并不予以多大注意的一些文字资料,过后往往会成为被人珍重的重要史料。

再就时间范围来说,地方文献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上自神话传说,下至我们生活的当前时代,都应该引为我们所说的范围以内。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象。因此在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现象,都属历史。当然,作为一定行政区划,它的历史有长有短,在历史的地位、作用也是各自相异的,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的时候,可以自定重点,但这个并不排斥重点范围以外文献资料的收集。

由于地方文献包括的对象是多方面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因此编制这样的目录必然是多科性的、综合性的。我们之所以把地方文献的目录定名为综目,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地方文献的种类。

确立了地方文献的对象和范围,则目录所应包括的种类,大别言之,可分析如下:

(一)历代地方志书:包括县志、镇志,里志以及其它志书,都是研究地方历史的主要参考资料,在目录中应该放在首要的地位。无锡市图书馆藏有自元至清末历代县志,这个极为可贵,当前不仅要保管好,还应系统反映,让读者了解图书馆库藏情况,以便利读者应用。

(二)政府机关的公报,团体或个人编辑的年鉴以及其它类似性质的手册等等。公报、年鉴、手册都载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具体资料,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地方志具有同等价值。

(三)当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丛刊等等。报纸大都各有其政治背景,在重大社会问题上所发言论,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阶级、阶层的动态。期刊、丛刊等也是如此。

(四)某些宗族,特别是地方大宗或有实力的家族集团的家乘、谱牒。还包括某些地方人物的年谱、传记等,也是主要的类型。有历史研究经验的人都能理解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都有其社会背景。我们可以透过这类文献资料窥测到某些历史的动向。

(五)私家的文集、笔记、不论是刻本还是手稿,都是收集的对象。如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顾宪成的《顾端文公遗集》、高攀龙的《高子遗书》、薛福成的《庸厂文编》等等。除此之外,对于现代或者当代人的结集或未结集的著作,只要有可能,也应列入我们的收集范围之内。这些著作在当前看起来,似乎与地方史的关系不大,但过了若干年,就有可能成为极其有用的资料。历史学家为了研究某一历史人物一时苦于材料缺乏,到其家乡设法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今天做好这项工作,可以说为后世造了无穷之福。

(六)有保存价值的私人日记,书信等等。所谓有保存价值,那并不是完全看日记主人或笔记作者的社会地位,即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如果所记内容有社会意义,有历史价值,那同样要收集。

(七)其它涉及地方历史的资料。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有关各类碑刻的拓片。碑刻的种类很多,有的现在还存在,有的碑刻已遭毁坏,但有拓本。碑刻的保存是博物馆的职责范围,但拓本的收集,应是图书馆的责任。譬如近来发现的一些碑刻可以使我们看到明清以来各类商人如广东帮、山西帮、江西帮、安徽帮、浙江帮商人的业务活动,从中看到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本的动态,对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以上不过列举几个重要的方面,实际上远不止此。问题在于我们一要有地方的观念,二要有历史的`眼光,做一个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有心人,热心人,我们收集的种类还可以不断扩展开去。

地方文献的收集问题。

明确地方文献的对象,范围和种类,我们对于地方文献来源方面的一些特点,也就不难索解了。地方文献的来源大体上有这样三个特点:一,多种渠道。地方文献不象一般的出版物,可以直接采购,因其内容和种类的多样性,它收集的渠道也是多样性的。它有的可以从书店购得,有的可以来自公私方面的馈赠,有的则还要工作人员实地采访收集。二,多种层次。地方文献可以是关于地方历史的专门著作,如上面所介绍的,那就是直接性的。但也有间接的,它夹杂在其它著作中间,甚至不是有关历史的著作中间,如一个外地人来本地旅游的记述。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加以抉择。三,多种学科。我们今天研究地方历史,着眼在发现社会的规律,只要有助于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探讨发展的规律性的资料,都在我们收集的范围以内。地方人士的文学作品固然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著述、论文也应同等注意。今天,科学进展很快,每一门科学都在不断出现分支,地方文献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了。

因为综目的质和量,是以收集的质和量为基础的。一个能够为地方史研究充分利用的综合性目录必需要在大量收集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下列几个方面是收集的主要途径。

二、从报刊、期刊以及其它出版物上收集。做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要高度的敏感,而且要熟悉写作者,心里有一份相关的人名录,最少限度对一些著名人士要心中有数。否则资料到了眼前也很容易从眼皮底下溜过。当然有些不知名的或初露头角的人物,它们的著作容易忽略过去,但一旦知道了,就应该记入自己的人名录中。要做到这点,地方公共图书馆非设立专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负责不可。

在掌握并熟悉作者和作品的基础上,可以和作者建立经常的通信联系,要求他们出于关心故乡建设的热诚,随时将自己的著述赠送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可以走群众路线,把读者广泛动员起来,让他们把自己所知道的作者和作品随时告诉图书馆。这样由作者和读者与图书馆三个方面结成了一个广泛的联络网,地方文献资料定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步积累,逐步丰富,至少大部分重要的作家作品不会遗漏。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要求和方法。

最后,谈一谈有关地方文献编制的要求和方法问题。关于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要求,原则地说来,应该做到这样四个字:“集中”和“便利”。集中是为了使得这些辛苦收集得来的资料能够提高利用的效益。便利是为工作人员提取资料考虑,也为读者便于了解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库藏情况提供条件。

著录地方文献必然要涉及到资料的分类问题。地方文献资料是多科性的,必须参照今天通行的几种图书分类法。但考虑到地方文献虽然属于多科性,然而决不会包罗所有当今的各类学科,因此根据图书分类加以增删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地方情况有差异,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它等等条件也各有差异,分类的详略,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视其需要和可能自定分寸。总之详略要适宜。

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新兴的和一般的城市都应有分别。即使同是以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来说也应视其各自特点,在详略和侧重方面有差别。

分类的详略,可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但著录的项目必需齐全,以保证读者可以通过各种线索了解地方文献的库藏情况,保证读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中间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使目录真正起到导引、提示的作用。为此,如下一些要求都是一定要做到的。

一、地方文献资料的著录,除了书名(篇名)、作者或译者、出版者、出版年月以外,还应加进(1)作者传略;(2)内容提要;(3)资料来源三个项目。因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研究者鉴别资料的可信程度,断定资料的利用价值。这对于新作者、和单篇作品尤其需要。因为前者可能不为大家所熟悉,后者来自报纸、期刊,如不注明来源,使用者就难以利用。

二、地方文献综目,还应附有详细的作者、书名(篇名)的索引,如果人力有可能,要按笔划检索,按音序检索,按四角号码检索,三者俱全,可以让每一个读者挑选自己所熟悉的检索方法。

三、如果是从别的书籍中分析而出的资料,那么不仅要详细交代来源,而且特别要交代清楚章节起迄和页码。以及资料所在书籍的本图书馆索取号码,这些项目如果做得不够格,那么读者即使清楚了资料来源,索检原书也会发生困难。

做地方文献资料的著录,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不妨这样说,在著录上多化费一些工夫,检索时就可以少化些工夫,两者是成反比例的,但如果没有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是做不到的。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在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已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在一般中小城市,还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动手做起来,可能还会遇到“开头难”,但应该坚信,只有大家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又善于学习前人经验,即使最初编制的目录不够完善,不够理想,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会一步一步提高的。

〔出处〕江苏图书馆工作1983(4)。

文献

信息资源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奥罗尔科在他的论文《加拿大的信息资源》(informationresourcesincanada)中提出的。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国内外有不少的信息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资源的概念进行研究讨论,形成了信息文献说、信息活动说、内容加技术说、创造财富说等多种说法。同样,国内对信息资源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理解。邱均平教授总结了国内有关信息资源的定义,认为学术界对信息资源的含义的理解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抑或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的本身。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括了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本文采用狭义的理解。笔者在此采用代跟兴和周晓燕在《信息资源概念研究》中提出的信息资源的定义,即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选取、组织、序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由此可见信息资源的内涵是:(1)信息资源是信息的集体;(2)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选择、获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3)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组织序化的信息的集合。

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形式存在。无论是自然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还是信息资源都是具有一定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孤木难成林”,一条信息或几条信息构不成信息资源。只有当信息资源达到一定的丰富度和凝聚度时,才能成为信息资源。

(1)内容广泛。地方文献的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现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历史遗留等各个方面。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旁至社会、人文诸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地方文献都无所不包。(2)数据众多。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史可以推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和东周。作为地方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地方志的编纂和修订历来都受到各个朝代的重视。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地方志7,413种,其中宋代的有28种,元代的有11种,明代的有860种,清代的有6,514。可见我国地方文献的数量之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省都积极修订新的地方文献,又出版不少的地方文献。

3.3地方文献是经过人类选择、获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有用性是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地方文献一般是出自当地名人手笔,是经过调查、采访或统计整理、有分析有选择的实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地方文献是一种有用的信息资源。地方文献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其经济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学术价值上。

3.3.1地方文献的经济价值。要实现地区经济振兴,就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现实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这种规划和决策依赖于各种各类的信息作保证。地方文献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桂林文华大饭店为开设“四美园”,就多次派人到桂林图书馆查阅复印有关瑶妃、绿珠、杨贵妃、洪宣娇以及古代家具、建筑、服饰、宫廷菜谱等资料。现在“四美园”已开业,园内有仿秦、唐、明、清四馆及四美人故居,集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仿古文化、道教文化及文学艺术、风俗民情、山水风光为一体,吸引了中外游客,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桂林旅游业的发展。

3.3.2地方文献的文化教育价值。地方文献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地方文献不仅能满足群众文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地方文献在继承和发扬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艺术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文献工作者积极抢救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地方文献,并通过采访、收集、整理和研究,编撰出不少的地方文化志、文化年鉴等地方文献6如《中国浙菜》等7,这些资料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的发扬、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能以这些地方文献作为素材进行再创作,并且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文学艺术作品。从而丰富各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潇湘电影制片厂和湖南省话剧团通过查阅《湖南文史》、《三湘英烈》等资料,找到了李立三、郭亮、张子清等英雄人物的肖像,经过艺术的加工,使他们栩栩如生地站在舞台上,重现了英雄们的伟大形象。#地方文献反映了一个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人们能够通过其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基本情况、知名人士、自然风光、名胜景点,能够激起人们对伟大祖国大好山河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激起人们尤其是海外侨胞们的一颗真诚的爱国心。我们认为地方文献是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家乡的生动教材,是激起人们热爱祖国的具体教材。同时地方文献中记载的历代工农运动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题材。

3.3.3地方文献的学术价值。首先,地方文献的学术价值表现在为科学研究提供情报资料。清代顾炎武就是根据一千多部地方志写成了著名的历史地理著作―――《肇域书》。又如,当代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通过整理地方志中有关植物分布、花开花落的变化、大河冰冻的记载,找出了物候变化的规律,写成了著名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其次,地方文献是今天修志编史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修史人员就是利用桂林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编写了《恭城县志》、《平乐县志》、《龙胜县志》、《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志》等等。这些地方志很好地反映了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等情况。再次,对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丰富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4地方文献是经过人类组织序化的信息的集合。

与其他信息相比,信息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有序性。无序的信息不仅无法利用,还会造成信息通道“栓塞”,阻碍信息的传播、交流、开发和利用,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重要损失。地方文献是有序信息的集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编著地方文献的时候,编著者对相关信息的组织、整理。如志书,一般是依据档案、私人著述、金石文物以及社会调查等资料编撰而成,同时修志者在材料的选择和编撰的方法上都比较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后人对地方的有序化工作。地方文献形成后,后人对其进行整理、研究,编制书目、索引等二次文献和专题资料、研究综述等三次文献,从而使地方文献所含的信息进一步有序化,以便人们更好地利用地方文献和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如甘肃省图书馆自建国以来编有3-个专题的书目索引,其中《甘肃省所藏西藏和藏学档案史料目录》、《丝绸之路文献叙录》、《黄河书目索引》颇有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地方文献是信息资源,并且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4.1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历来都比较重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早在1982年12月,文化部颁布了“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条例”第一章的总则的“第二条”就规定了各省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四)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并且在“第二章藏书与目录”中,指出各省馆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补充馆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8月,在浙江宁波召开的全国地方志颁奖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强调:要研究和开拓志书的应用工作,要积极探索志书使用的新经验,要在图书馆设志书室。由此可见我国对地方文献以及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各地区都比较重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加工、存储,对其开发利用也是硕果累累。以湖南省图书馆为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总共收集地方志410种,1,090多部,10,000多册,家谱1,316种,1,457部,4,215册,给广大用户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源。

在看到成绩的时候,同时应该注意我们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在开发地方文献这种信息资源时主要存在下面两个问题:

(1)对地方文献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意识不强。我们不可否认在某些地区对地方文献的作用价值的认识充分,对其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整体上来说,我们还未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地方文献收集不系统、不全面。地方文献自身的地域性分布广,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大,是难以收集全面的客观原因。而对收集的不重视,收集渠道的不畅通,收集方法不当等是该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其次是服务形式的单一。绝大多数的图书馆仅仅提供书目服务,这是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的。再次是某些图书馆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由于上述的原因,用户很难获得满意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没有使用的积极性。由于没有顾客,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就失去了直接动力。

(1)提高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意识。信息意识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就图书馆方面而言,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古人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卖出酒就必须自己吆喝。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举办展览、出版书目等形式加大宣传,提高自身形象。这样,当用户有了需求就会求助于地方文献,而不会胡乱投医。有了顾客,地方文献的开发就有了动力,就能不断向前发展。

(2)提高地方文献工作的质量。收集要尽量全面。提供多样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服务,提高馆员的素质,进行顾客培训。总之是要使用户能够及时、经济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3)加大地方文献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要充分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电子化网络化是必经之路。种种迹象表明,网络正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地方文献资源上网,将为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

〔出处〕图书馆学刊(4)。

地方专项工作计划

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__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在户籍所在县报名;。

(3)20__年高考报名时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学籍(包括应届生和有本县学籍的往届毕业生)并实际就读。

从20__年开始,参照高校专项计划有关规定,报考地方专项的考生须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计划性质为“非定向”,批次为“地方专项计划”,录取时执行我省本一文化控制线。此项计划的志愿单独填报,安排在本科一批一志愿录取后录取其一志愿,与本一批一起征集二志愿,在本一批二志愿录取后录取其二志愿。

防治地方病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疾控中心关于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保障房县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1、依法管理盐业市场,严厉打击非碘盐的销售,净化盐业市场,确保全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6%以上。

2、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的防治、监测工作。

3、改造、维修改水降氟工作设施,确保氟区人民饮用安全水。

4、做好地氟病监测点的防治效果监测工作和重点氟病区现状调查工作。

5、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

6、完成居民用户碘盐监测288份,合格率在96%以上。

1、建立健全地方病报告制度,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情况调查,掌握我县地方病基本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加大盐业市场监管力度,与盐业部门配合,依法打击非碘盐的销售,县防疫站定期对居民用户的`食用盐进行含碘量抽样监测。各乡镇卫生院要密切注意辖区内碘盐销售情况,发现非碘盐、伪劣盐,立即上报。

3、新生儿脐带血tsh监测。

为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监测评估,实行科学防治,今年要在城区和部分乡镇开展新生儿脐带血tsh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开展针对性补碘治疗。

4、健康教育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我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编印各种宣传资料,以“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为契机,带动其它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各主要中小学校要开展以碘缺乏病防治为主的健康教育课,有专职老师负责。并以学校为阵地,辐射周围群众,增强病区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

5、多方争取,筹集资金,在高氟区继续推广改水降氟工程。

6、搞好地方病疾病监测工作。每年随机抽选4所中小学开展1—2次碘缺乏病、地氟病监测工作,掌握、评估防治效果,并总结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碘盐监测:2、5、8、11月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选3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碘盐,监测、评估合格碘盐食用率。

2、健康教育宣传:5月15—19日各乡镇要以“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以碘缺乏病防治为主的各种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对重点地区开展碘盐稽查。

3、疾病监测:8月随机抽取4所中、小学校开展碘缺乏病监测,10月抽选1—2个高氟区小学对8—12岁儿童进行地氟病监测。

4、11月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总结上报。

四、检查评估根据各乡镇地方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地方病防治考核标准对各乡镇进行全面考核。

地方政府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网工作计划专区提醒各位朋友,企业大了,人员多了,问题也多了,沟通也更困难了,领导精力这时也显得有限。计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在此,特意整理了政府工作计划模板,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2018年,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督查更有效、信息更畅通、运转更规范、反应更快捷、服务更周到、作风更优良”。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整顿作风,整体提高。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从2018年2月起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作风整顿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意识、大局意识、民主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整体服务水平。

(二)强化学习,深入调研。2018年每一位秘书长要负责一个调研课题组,完成一项高质量的调研任务,进一步加大调研成果向工作方案转化的力度,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全体干部职工要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细节,对全市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要了如指掌,对社情民意做到心中有数。

(三)整合资源,规范秩序。2018年要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务秩序,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政府系统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机关行政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四)务实创新,提高能力。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培育好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各种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在提高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

文献

一、领导重视,重点明确。

按照上级部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图书馆积极行动,召开了专门宣传工作安排会议,明确今年的宣传主题。并制定了“临夏州图书馆20**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馆长任组长、副馆长任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服务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积极协调临夏市红园广场、临夏州民族报社、州广播电台、州电视台等媒体和部门共同参与,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围绕主题,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

本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以“充分发挥公益性电子阅览室作用,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由馆领导带队组织业务骨干35人(次),在临夏市西关办事处河弯社区、红园广场制作悬挂宣传横幅,展出部分藏书,对临夏州图书馆阅览部、地方文献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临夏州图书馆地(市)级支中心电子阅览室等部门的服务项目及电子阅览室开展免费阅览、培训、爱国主义主旋律影片展映等公益性服务项目内容进行了宣传。活动期间,邀请部分读者参观州图书馆期刊、报纸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向大家介绍了未成年人“绿色网吧”、“安全阅览”平台,以及未成年人上网的各项服务制度、管理方法。

为使广大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临夏州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州图书馆还印制了6000份介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征订期刊目录、地方文献目录等内容的宣传材料,在宣传周期间,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发放,其中部分传单在电子阅览室、阅览部以前来阅览的读者为媒介向社会进行宣传。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内容等方式,与当地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向媒体通报活动开展情况、提供相关新闻线索与采访素材,5月26日,临夏州广播电台、电视台对临夏州图书馆开展20**年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情况做了详实的宣传报道,同日,《民族报》也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近年来,只要是图书馆开展的各项读者活动,我们都与媒体取得联系并争取得到重视进而开展对外宣传。媒体的宣传报道为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应。

三、积极努力,务求实效。

本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读者反响好,参与热情极高,活动开展顺利,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临夏州图书馆通过开展宣传周活动这个平台,借助全民读书的热情,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积极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读书活动;提高开展免费服务后来馆借阅、阅读、浏览网络资源、查询资料的读者数量,以不断优化临夏州图书馆阅读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公众文明健康上网,举办更多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献

信息、能源和物质并称为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文献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地方文献是信息资源,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信息资源。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2、地方文献的涵义和特点。

目前我国学术界就地方文献的概念的认识还未达到一致的见解。杜定友先生早在1941年抗战期间就提出了被称为“广义”的地方文献的定义。即“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也有学者认为“地方文献是一个小区域内,从过去到现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现象的文字、口述、器物等有关资料”,还有学者认为“地方文献反映一地方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记载”。骆伟教授从分析地方文献的特点入手,揭示了地方文献的本质属性,认为: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是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地方文献。

2.2.1地域性。

地方文献是特定地区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结合,它全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我们可以认为地方文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差异性、特殊性。地方文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自然资源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为制定有关措施提供重要的情报资源。地域性是地方文献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它的文献所不具有的。在结合地区特殊情况上,地方文献有着其它文献所不具有的优势。

2.2.2真实性。

我们认为地方文献具有真实性或者说是客观性,是相对于一般“国史”、“正史”而言的。从总体上来看我们认为地方文献对各类地方现象、地方历史事件和地方历史人物的记载和描述比国史和正史要真实丰富。这是由于绝大部分地方文献属于当时当地人对当时当地的事情所作的直接描述。正所谓“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我们以宗谱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宗谱是一种专门记述宗祖世系的书籍。一般是同族人“自己写自己”,要通过同族众人的审查和认可,所以,它能真实地记录一地一族的世系情况。地方文献的这种相对真实性使人们在利用其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时候,能够更容易接近该地区的实际,能够减少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地方文献还具有内容上的广泛性,功能上的参考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建立在地域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的。

地方专项工作计划

各有关市、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校: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我省20__年继续实行地方专项计划招生,面向29个县(市、区)招收农村学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定向范围。

淳安县、洞头区、永嘉县、文成县、平阳县、泰顺县、苍南县、武义县、磐安县、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岱山县、嵊泗县、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云和县、庆元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景宁县。

二、招生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学生均可报考:

(一)具有上述29县(市、区)的农业户口户籍,并具有当地完整的高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和学籍。户口性质按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前认定。

(二)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

三、招生院校。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温州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23所高校。

四、招生计划。

全省安排625名本科计划,分县(市、区)计划见附件1,分校计划见附件2。各校计划不对应分配至各县(市、区),均面向29个县(市、区)招生。

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

五、招生办法。

(一)志愿设置与填报。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志愿单独设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一所高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考生须符合拟报考高校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且高考成绩须达到我省普通类第一段线。

考生填报志愿前,须认真仔细查看高校招生章程,了解拟报考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范围及其他各项具体招生要求,确保本人符合相应条件。如未按相关要求填报而造成不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填报时间与普通类提前录取的填报时间相同。

(二)资格审核。

志愿填报结束后,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对已填报志愿考生进行资格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投档录取。

审核结束后,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按规定将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姓名、性别、学籍学校、实际就读情况、户籍地信息分别在工作网站或指定平台和所在中学网站以及班级公示,并按规定报省教育考试院进行公示(网站:)。

(三)投档录取。

录取工作安排在普通类提前录取最后一天进行。以考生符合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各县(市、区)招生计划,分数从高到低,按考生志愿顺序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专业和高校,即投档到该专业该高校。生源仍不足的,剩余计划转入普通计划录取。各县(市、区)录取总数不超过地方专项计划数。

六、工作要求。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畅通农村和困难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将相关招生政策内容周知广大考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规范做好资格审核工作,杜绝资格造假。对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有关人员,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对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学籍等虚假个人信息和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均应当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地方专项计划投档录取资格,同时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3年的处理。对有关学校、单位和公职人员违规违纪的,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__年5月13日。

附件1。

分县招生计划。

附件2。

地方课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着重培养七年级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及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九年级学生侧重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2.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促进学生全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3.促进地方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补充、协调关系,增强地方课的地方适应性,体现地方课的地方特点。

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成功训练》、《专题教育》和《家乡教育》三个方面。

1.《成功训练》:

成功训练是我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课程,《成功训练》在课程设计上划分为“基础学力教育”、“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着重用于七、八年级学生的教学)。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整合地方课程,对学生施以专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有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2.《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几个方面。其内容全面,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体现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转变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的提高处理成长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3.《家乡教育》:

家乡教育主要学习家乡的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制定以下个人提高计划: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既多吸收别人的好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长补短。并利用网络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第三,要在学习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各个领域正发生巨大变化,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凭老经验,想当然的进行教育教学就要落伍,要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四,要在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方面有所创新。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提倡探究式、讨论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自我消化,自我总结的时间,并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起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究竟讲多少,练多少,要视具体的学情来定。

第五。在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同事合作、发挥群体优势时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特长,认真编写教案,教案的编写力求形式灵活多样,同时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第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5分钟井然有序、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这是我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的方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