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8 15:31:01 作者:笔尘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安排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教学计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

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周次课题课时日期

第1周混合运算4课时9、1~9、5。

第2周混合运算3课时9、9~9、12。

第3周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4课时9、15~9、19。

第4周加与减4课时9、22~9、26。

第5周加与减3课时9、28~9、30。

第6周加与减及单元测验3课时10、8~10、11。

第7周乘与除4课时10、13~10、17。

第8周乘与除及单元测验4课时10、20~10、24。

第9周整理与复习4课时10、27~10、31。

第10周周长4课时11、3~11、7。

第11周周长及单元测验4课时11、10~11、14。

第12周乘法4课时11、17~11、21。

第13周乘法4课时11、24~11、28。

第14周乘法及单元测验4课时12、1~12、5。

第15周年月日4课时12、8~12、12。

第16周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4课时12、15~12、19。

第17周认识小数4课时12、22~12、26。

第18周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4课时12、29~1、2。

第19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5~1、9。

第20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12~1、16。

第21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19~1、23。

第22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26~1、30。

第23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2、2~2、6。

小学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扩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

(二)平移、旋转和对称。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把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对象,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

(三)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

第三单元“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的。

(四)关于面积。

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要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第二课,让学生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

第三课“摆一摆”是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四课“铺地面”,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进率)。

(五)认识分数。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与平均分的经验分不开。其实,学生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

(六)统计与猜测。

第六单元“统计与猜测”的重点是读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做出判断与决策。

(七)实践活动。

“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某一领域的应用,具有综合的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的是3年1班是35人。这个班在数学方面的整体情况比较好,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在课堂上的发散思维比较开阔,学生比较乐于动脑子,在课堂常规方面听讲、举手方面比较积极,但在学习的主动性上还不够强,作业的完成比较理想,在书写方面比较端正,页面干净整洁。但班级中还有个别学生相当比较薄弱,也要加强这几个学生的补习工作。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三、本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11.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建立这些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强调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利用实物材料、图解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些概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先前的具体经验(包括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这些具体经验是学生个人化的知识,也是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理解、接纳新知识的基础;在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新知识又变成学生的具体经验或体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才得以发展。在本学段强调这些基本概念,将减少通常在高年级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和困难方法所花费的时间。

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会,从而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也就更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如第一单元“货比三家”中,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便宜?第二单元“镜子中的数学”中问“机灵狗从镜子中看到的对吗?”第三单元“找规律”,算一算后“你发现了什么?”第四单元体会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第五单元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第六单元体会学平均数的必要性等学习内容,都必须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自主学习活动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只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同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比如在学习小数不进(退)位加(减)之后,学习小数有进(退)位加(减)法时就可以更放手些。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如本册第9页第3题:“小明想买这两本书(价格分别是21.8元与14.5元),他只有40元钱,够吗?”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问题,只要估算就能解决;其次,估算将成为计算器计算的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学习面积时,加强对图形面积的估测,还有助于培养空间观念和数感。

算法与策略的多样化,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个体差异使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时,他们对策略与算法所表现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是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策略与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策略与算法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于自己的策略与算法。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合理的途径。例如,第三单元“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就不是靠计算解决问题,而是经过剪、拼、摆、数等实际操作进行比较。第六单元求平均数,不仅有理性的“算”法,还有可直观操作的“移”法。计算“体育中的数学”问题――小组的比赛场次,利用图解或列表的策略比抽象的算法更为直观,更便于掌握。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特别是教材中的“森林旅游”“购物中的数学”“旅游中的数学”“体育中的数学”,不仅是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造机会,更是为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必须防止和杜绝把具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异化为“对题型、套解法”的机械操练。这种操练也许能把人训练成应试高手,却不能造就创新的人才。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后进生的补习工作。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因此在教学时,要认真对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教师一方面应该提供一个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学中可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多种可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在以适合于自己的要求和方式的学习中,逐步达到目标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让学生去交流,在相互学习中共同发展。同时要特别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内外辅导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真诚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六)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继续抓好课堂常规管理,包括学生的坐姿、倾听、举手发言、尊重别人等方面。按照规定的姿态坐立,使整个班级富有朝气和向上的学习氛围;当教师和同学在发言时要学会倾听,自己不但要会思考,更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见解,只有学会了倾听,才会使自己更会思考,思考地更加完整;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数学课要学会思考,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学数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后还要会发表,向别人阐述自己的想法;尊重别人,当别人在发言的时候,不允许插嘴打断别人的思路,即使别人说错了或者自己有更好的方法,也要在别人讲完后方可发表,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有把课堂常规管理抓好了,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七)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新教师,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学得更好、更轻松。通过向专家、师傅、其他教师多学习,取其经验,以弥补自身的一些缺点,通过课堂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在反思中进步。当教师有进步了,那么他的学生也才能进步地更快。

小学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数学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研究常态教学,加大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力度;依托网络,转变教研工作方式、策略,拓宽教研工作空间;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为农村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支持;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20__年,新课程改革仍是教研工作的重头戏,引领课程改革,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搞好教研,加快实现数学教研工作职能的转变。不断增强为基层、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意识,使自己与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成长。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活动:

1、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现用课标新教材。

2、继续学习有关新课程理论专著。主要书目:《小学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育新观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小学数学教育》等。

(二)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青年骨干教师群,培育甘南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品牌。做好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工作。培养学科名师1-2名。

(三)深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抓实教学常规的进一步落实。一是深入基层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进行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掌握学科教学的真实情况,发现、研究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帮助基层学校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二是强化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管理。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导课,加强对学科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检查工作,检查教师的备课、批改、计划,认真做好记录与教师和领导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四)继续开展“七个一”工程。

(五)推进网络教研,提升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快捷的网络,丰厚的资源,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年,数学学科省里已经建立了网站,以此为平台,20__年将定期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1.按照省小学数学室从年开始每周五晚7:00开展固定的网络教研活动的安排,(活动地点:新浪网uc语聊室“小数之家”路径:聊天大厅——查找“小学教研在线”——进入第一个房间——密码:123456),积极组织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推进网络教研的深化。

2.积极参与我市小数网研活动(活动网页:齐齐教研院---论坛——小学数学)。

3.要求每个学校小数教师本学年至少参加一次网络教研活动。各校在参加的网络教研活动中安排组织教师提前准备,记录好活动中的情况。

4.为了方便信息沟通,小学数学学科开通了一个信箱,要求基层学校每周至少登陆一次,以便及时接收通知和信息。

三、具体工作:

1.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学习课标及相关理论,进一步理解新理念,不断增强为基层、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意识。

3.修订学科计划及制定教学进度。

4.质量分析。

5.筹备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6.网络活动调查。

1.深入基层关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素养的发展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听课、评课、导课。

3.针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专题讲座。

4.实验点校(实验小学)3年级课例研讨。

5.各校学校上报参与网上教研的教师名单。

1.深入局直6所小学进行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的常规教学工作。

2.深入第六小学进行集体备课和专题讲座。

3.组织局直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活动。

4.深入点校听课参加年组教研活动。

5.7个1工程的实施。

1.反思前段的教研工作。

2.校际间的同课异构。

3.乡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

4.期末命题工作。

7.月份。

1.期末测评。

2.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经验收集与考核。

3.网络活动的总结。

4.单科教学的前期调研。

5.前段工作的小结。

1.统计测试成绩及卷面分析。

2.学习课标及相关理论,进一步理解新理念,不断增强为基层、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意识。

4.深入分科教学的点校听课及教研活动。

1.学科县级骨干教师说课竞赛。(参与人数另行通知)。

2.课例研讨。地点:第6小学。人员:局直6所学校的四年级数学教师及业务领导。

3.参与网络教研。

4.深入实验点校,听课参加青年教师的备课教研活动。

1.网上论坛《如何使用好教材》。

2.深入2个乡进行常规调研。

3.深入分科教学实验学校的调研,了解实验中的实际情况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1.落实7个1工程。

2.期末命题.

3.学科骨干教师交流座谈。

1.测试工作。

2.全面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2.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简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加减法口诀。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加减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3.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实践操作法。

3.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

1.口诀的.学习和应用。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3.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六、教学评估。

1.课堂练习。

2.小测验。

3.期末考试。

七、教学资源。

1.教材。

2.课件。

3.习题册。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学生们掌握了加减法口诀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简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和游戏教学法,使学生们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口诀的记忆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有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将在下一学期的教学中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本班共有六位笔算。(28课时)。

1、笔算加法14课时。

2、笔算减法1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3课时。

(三)、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39课时。

1、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9课时。

2、8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9课时。

3、9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15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四)、是、分、秒的认识5课时。

(五)、总复习5课时。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继续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注意发展聋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任三年级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制定了数学教学计划,大胆的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主要目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守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三维目标”,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获取、构建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后进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实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实验目标:这一册的实验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位置与方向。

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学难点:年月日、面积及解决问题。

六、课标对本学期的基本要求: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2.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5.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6.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7.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8.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9.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10.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10、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11、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八、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具体地说,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是: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2.?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4.?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活动课的教学应以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去渗透国情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为特点,来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九、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6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5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4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五单元:面积12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6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0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6课时。

总复习:6课时。

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11.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散思维比较开阔,比较乐于动脑子,在课堂常规方面听讲、举手方面比较积极,但在学习的主动性上还不够强,作业的完成比较理想,在书写方面比较端正,页面干净整洁。在班级有一批拔尖分子,在班级中起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但有数个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还比较薄弱,需要督促,学习不够积极,也有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比较好,但在学习能力上比较薄弱,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后进生的补习工作。

小学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我任教的三(1)班45人,三(3)班44人,男女生人数基本相同。

思想方面:

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通过学习,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如奋发向上,关心他人,做事一丝不苟,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等。多数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学习就落后,就没有本领。但个别同学认识不够,纯粹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正面引导。

纪律方面:

大部分同学能够遵守学校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发言积极。能按时完成作业。

学习方面:

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数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上课时,思维敏捷,迅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自觉的预习功课。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比较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思考问题较慢。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自立意识不强,懒于动脑;还有一部分学生,头脑思维较慢,反映不灵活,基础知识掌握特不好,虽然干劲比较大,但成绩总是提不高。

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本期重点仍然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等共10个部分。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口算方面: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中国教育总网教案频道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笔算方面: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估算方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4、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5、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6、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7、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中国教育总网教案频道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8、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2、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3、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5、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体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6、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3、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

3、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能准确估算的能力。

2、年月日时间观念的建立和求经过时间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师方面: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做到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生动的组织教学。

6、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利用好自己的博客,让教学博客成为自己和家长、同事、外校同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学生方面:

1、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4、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四、培优辅差计划。

(一)后20%学生转化计划。

两个班级的学生中,依然不可避免地有学困生的存在,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知识欠账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总是迷恋电视,好玩,不爱看书,注意力不易集中。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培优补差工作是其中的一项工作要点。现对学困生辅导采取如下对策:

1、优生协助法:为差生配一名优秀学生同座,让优秀生协助差生学习。

2、当一回小老师:当差生有了一些进步,或对某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时,为了满足其表现欲,可以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课堂提问:差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既不懂也不问,不问就更不懂,于是学习越来越差。为此,在每堂课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发问。如果差生不提问,则老师加以启发:你没有问题吗?那么老师问你一个问题好吗?以促进他们动脑,主动提出问题。

4、弹性作业;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之后,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做弹性作业,老师可在学生做练习时,腾出时间辅导差生,当其学有余力时,鼓励他选做一两道弹性作业。

5、及时鼓励;对于差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及时予以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成绩。

6、家长配合:对差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帮助孩子。

(二)特长生培养。

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五、德育渗透目标。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其能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品质。

4、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5、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过程,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内容安排。

1、画一画自己家里房间的平面草图。

2、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随时能说一说八个方向。

3、进行估算比赛和笔算比赛。

4、统计本地一周的气温。

5、制作年历。

6、算24点。

7、请你参加图象设计大赛。

8、测量身高。

9、设计校园。

10、称水果。

(三)活动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动手实践、收集信息、操作实践、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结合各单元学习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习惯。

4、活动过程设计开放化,尽量让学说自主探索、交流。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共有202名学生,其中优秀学生161人,良好学生27人,合格的学生13人,不合格的学生1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等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主题: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1、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3、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今年本人担任三(3)班、三(4)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在数学上有所收获,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3)班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0人;三(4)班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人。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时、分、秒(4课时)。

时、分、秒………………………………………4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集合…………………………………………………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求知识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我班学生70人,男xx人,女xx人,班额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差生平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教师平时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与整个班级融为一体。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熟练的进行相关的口算,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平行与相交实践与综合运用:影响秋千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因素,纸与我们的生活。统计与概率:认识条形统计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我班共有82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数与代数。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计算除法;感受除法计算的过程;会进行几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体会数据整理的必要性,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表示。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和“有趣的推理”3个实践活动。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高低贵贱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四)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2.26—3.2分桃子分橘子4课时。

3.5—3.9商是几位数猴子的烦恼节约5课时。

3.12—3.16试一试练习一集邮5课时。

3.19—3.23买新书讲故事练习二5课时。

3.26—3.30轴对称(一)轴对称(二)平移旋转5课时6。

4.2—4.6找规律5课时。

4.9—4.13队列表演(一)队列表演(二)5课时。

4.16—4.20电影院练习三5课时。

4.23—4.27整理与复习有多重2课时。

4.30—4.5.41吨有多重五一放假。

5.7—5.11期中复习期中质量检测。

5.14—5.18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4课时。

5.21—5.25试一试面积单位换算5课时。

5.28—5.26.1练习四数学好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5课时。

6.4—6.8有趣的推理分一分(一)试一试5课时。

6.11—6.15分一分(二)试一试比大小5课时。

6.18—6.22吃西瓜练习五5课时。

6.25—6.29小小鞋店快乐成长5课时。

7.2—7.6复习考试放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__名,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有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万以上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能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的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能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本册教材通过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乘除法的口算、笔算、估算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计算策略的多样性;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在学习“平行与相交”中,由“怎样画设计图”问题引入,通过探索实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1、结合具体情景,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

2、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一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斯则混合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4、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能综合运用平等与相交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5、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6、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初步用数和形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7、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的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措施:

1、在活动情景中发现大数的过程,能用大数表示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计算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结合具体情景,在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平行与相交的过程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5、通过实验,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7、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吃不饱”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8、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有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例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算账,但出现在课本上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9、补差内容:有些内容是难点,但教材中安排的习题与课时明显不足,在课后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测的目标。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0、在课堂上多下功夫,练习有层次性,课后个别辅导,利用自习课集中辅导,班内建立优帮差小组,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共有73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会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对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教材的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大小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周次教学内容。

1买文具、货比三家、

2.买书、寄书。

3.森林旅游、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

4.平移和旋转、欣赏与设计、机动。

5.找规律、住新房。

6.电影院、练习一。

7.整理与复习(一)、旅游中的数学。

8.什么是面积、量一量。

9.摆一摆、铺地面。

10练习二、分一分(一)、分一分(二)。

11.比大小、吃西瓜、机动。

12.练习三、整理与复习(二)。

13.比一比、猜一猜。

14.体育中的数学、总复习。

15.总复习。

16.总复习。

17.总复习。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9、100页。

1、初步学会分数的简单计算,并且通过观察,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分数加减的算程。

2、通过小组或同桌之间的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学具制片(圆片、方格卡片)。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程。

(一)填空。

是有()个里面有()个。

里有()个里有()个。

(二)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师:同学们你们吃过西瓜吗?(学生说过程)。

出示课件:西瓜。

生答:3份,也就是八分之三。

师:那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男孩吃2份是2个,女孩吃了1份是1个,2个加上一个就是3个是。

师:这位学生说的非常好。

+=2个加上一个就是3个是。

生齐读。

2、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片折一折、画一画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自己的答案(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选两名学生来展示。

生1:我是把圆片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就折出了8份,用红色涂1份,用黄色涂2份,合起来是3份,就是。

师:对了,这个同学说的真好,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2:我是用画的方法,先把圆片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一份分成两份,再分成两份,这样分,就分成了8份,我用绿色的涂两份,用蓝色的涂1份,合起来就是3份,就是。

师:这位同学他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分的也很好,同学们你们分对了吗?

生齐说:对了。

生:用加法计算。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

师:同学们,他们说对了没有啊?

生:对了。

师:同学们对分数加法却知道怎样算了,你想知道分数的减法是怎样算的吗?

生:想。

(三)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

1、出示:-=。

师问:有()个有()个。

生:有5个,有2个。

2、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这里有5份涂了颜色,把它减去了2份,还剩多少份呢?

生:-=5个减去2个,剩下3个,就是。

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操作的过程。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棒,对了,同学们看清楚了没有?

生:看清楚了。

师:谁能很快说出下面题目的答案是多少呢?(四)探究1减几分之几。

1、出示课件:1个圆。

师问:你能说一说老师想把整个圆平均分成几份?生:3份、4份、5份……。

师:我把整个圆平均分成4份,拿走1份,还剩下几份?(边说边演示课件)。

生:还剩3份。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生:1-(教师板书)。

师问:这里的“1”应看成几分之几?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生1:把1看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把它分成了4份,所以是。

师:回答的太棒了,如果老师没有把它平均分成4份,你能想到是吗?

生:看1是减几分之几,就把它看成是多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对了。

即使训练:

1-=1-=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结果。

开火车学生说:

1-=1-=1-=-=。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呢?

生:分数的简单计算。

师:你们都会了吗?

生:会了。

师:谁来说一说简单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把分子相同的加或相减。

师归纳:同分母的加减法,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1、做一做:

第1题,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说:

+=1-=。

第2题。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然后提问(开火车)。

学生说:

+=1-=1-=。

+=1-=+=。

2、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分组核对计算结果。

3、拓展练习。

4、一块饼,小红吃了,小明吃了,剩下的留给小冬吃,小冬吃了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读题,师问:这道题怎样列式呢?

生:1--=或1-(+)。

师:同学们这节课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现在可以说一说?

生:没有。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1、这个班有39名学生,其中男生14名,女生25名,转学生3名。根据去年的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概念都比较牢固,口算和乘法口诀都掌握的比较好。但是粗心的人很多,缺乏灵活性,应用能力差。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端正。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意识及时完成作业,这使得学习数学变得困难。因此,在新学期,在纠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2、这个班的一些学生意识不够,缺乏努力学习的精神。他们总是想偷懒,不做作业,不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要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学前准备,课后复习。在写作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要求。只有让学生认真写,才能认真思考。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2)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一万以内的加减法、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矩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公里和吨、小时、分钟和秒、数学广角集(重叠题)、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

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我们应该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开心,愿意学习。

1、改进写作教学安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量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教学强调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加强估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实践学习材料,以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a)知识和技能

1、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一位数数到十和一百;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知道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知道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6、理解“次数”的含义,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一个数是多少倍”的实用方法。

7、学生将借助直接图形和集体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维

1、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验集体思维,逐渐形成空间的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通过直观操作,初步了解分数的含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问题解决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明白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的经验。

4、学会表达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可以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

3、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比如观察、运算、归纳,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加减,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小时和分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