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及反思(专业18篇)

时间:2023-12-11 16:09:04 作者:念青松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的行动指南,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样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计划。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文中主要描写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可爱形象,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最基础的,没有生字作为支撑,以后就很难谈写话、阅读了。我们班孩子已经初步掌握了识字、记字的方法。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大胆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并且让他们自由找小伙伴来合作学习。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面前显得积极,爱表现。识字欲望非常强。大部分生字都是在孩子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会的。

为了尽快让孩子学会阅读,我有意识地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训练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请读读一至四自然段,找一找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怎样?于是孩子们自己去读文段,然后画出描写他们的句子。这样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带着问题去文本找答案。找出答案后,我让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来读懂课文。

其中,我从柳树和枣树的生长特点分析他们的不同,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总之,这堂课也让我明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多发现优点,继续保持,找出缺点,努力改正,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里自主地“动”起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笔者有幸参加赛教活动,现就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反思如下:

亮点2、分组朗读,调动学生自主“动”的激情。这一环节是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已经扫除生字的基础上,先进行分小组朗读。主要让学生读出感情,教师深入各个小组,通过适当的启发,把每一个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使每一个学生激情饱满,热血沸腾,真正体会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再进行小组竞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使课堂“动”起来。

亮点3、角色表演,展示学生自主“动”的成果。由于有前一环节的基础,学生的表现欲很高,有点与犹未尽之感,于是我趁热打铁,通过对一些学生的“化妆”,让大胆的学生走向讲台,用话剧的方式,分角色表演,再现课文故事,重温课文寓意。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性就表现出来了,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当然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1、学生感悟预留时间短。毕竟是二年级的农村学生,接触面窄,理解能力差,对某些句子还不够很理解,感悟不深。

2、课后作业应变为课堂作业,可检测学生自主“动”的效果。

鉴于这节课容量大,学生基础差,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因而只能作为课后练习,有点遗憾。

总之,小学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不是一两节示范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广大的小学语文同仁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故事。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极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而且独立,他们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较短。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附有动感的课件吸引他们的感官,通过品读课文,让他们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态度,从而达到文章情感教育的目的。如,在朗读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我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小柳树说这番话时得意、骄傲的神态,再结合自己得意时的表现,加上动作、神态来读一读,这样一番体会,学生能够读得惟妙惟肖。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来读懂课文。其中,我又是从三方面进行引导:一是从柳树和枣树的生长特点分析他们的不同;二是从两者的性格特点来理解不同;三是通过小柳树的前后表现不同来体会。在进行这三方面的引导中,我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其中对小枣树心情与性格地方理解比较到位,而对小柳树的性格与说话语气方面不是很清楚,造成有些学生在回答仍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学习课上灵活引导学生,过渡语言简练准确,利用学生的完整思维。

本节课最大的不足是讲课缺乏自信,很多地方紧张,没能正常发挥。造成的原因包括:

(1)对于课文的重点把握还是不够到位,导致讲的内容偏多,使整节课上起来显得有点急促,说话的语速也比较快。

(2)心理素质不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心理压力过大。

(3)驾御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同时,教学语言不够简练,课堂环节衔接导语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对于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美观的基本功还应该加强。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在学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后,我问孩子们:“你喜欢谁?为什么?”教室里一阵七嘴八舌之后,小手高高举起来了:

何博文说:我喜欢小枣树,小枣树听了小柳树挖苦她难看,她一句话都没说,也没有反过来去挖苦小柳树,他对朋友这么宽容,让我觉得小枣树并不难看。

逯子琪:小枣树在最美丽的时候也不取笑小柳树不结果,她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小枣树在我眼里很美。

少康:对!我也喜欢小枣树,她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还说出小柳树的许多长处来安慰小柳树。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不禁暗暗欣喜,因为这节课在我的设计下进行的非常顺利,孩子们正好说出了我要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正在我松了一口气,打算结束这堂课时,“老师,我喜欢小柳树,我觉得她很美。”教室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我始料未及,是不理睬他,绕开他的问题,继续按我的设计教学吗?稍微迟疑后,我决定改变教学设计,让这个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觉得,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质疑和发表不同观点的地方,学生思想碰撞后得出的认识,可能比按部就班地由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收益要好得多。

“我喜欢小柳树细细的腰、绿绿的枝条,我觉得小柳树很漂亮。”一石激起千层浪。

高畅:我也喜欢小柳树,因为春天的小柳树特别美,课文里是这样写的:“春天,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王佳瑶:我自己喜欢跳舞,所以我也喜欢小柳树在微风里拖着又细又长的小辫子跳舞的情景。

秦敬轩:我喜欢小柳树,因为她知道自己春天取笑小枣树是不对的,她脸红了,说明她知错就改。

王云双:我还是喜欢小枣树,因为他结满了红红的枣子,秋天里是那么美丽,那么漂亮!

张泽浩:对!小枣树安慰小柳树。说明小枣树知道自己和小柳树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马上想到了我们刚学过的成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请孩子们读这些成语后问:“把这句话改一改,你会怎么说?”

申尚宗:小枣树有所长,小柳树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识字、写字教学本是一个枯燥的气氛比较低的课堂。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如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一学习模式。我本节课任教班级是香一校二年五班,这班级是双语班,同学们思维特别活跃、聪明、可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强,如何扬长避短、我在备课时紧紧抓住“兴趣”二字进行教育教学设计。这也符合本篇童话故事内容所在。

1.(课开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一位是小柳树。(绿色笔书写)另一位是小枣树。(红色笔书写)学生问出老师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情绪高涨,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语文。当学到你们能想象着他们的样子来读读课题吗?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为整节课铺设了一个好的心环境,好的情感基调。

2.(识字前)让学生自己讨论出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遇到读不通的句子怎么办?学生答出请教老师、同学。请书下树叶帮忙等方法从而由课内拓宽到课外,书中有识字、生活中处处有识字的语文观教学。

1.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积极性。学生通过情境识字、趣味写字达到教学要求。师又以富有情趣的语言时时在拉近师生的距离。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合理调配时间性强、指导书写非常细,处处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2、本节课比较遗憾的是:平时学生在教室上课,师生活动范围小。这里公开课场地比较大。生读字、组词、送枣、奖星这一教学活动有些浪费时间。最后师配乐总结()此文转载于网络汉字的魅力,教育学生爱祖国母语——汉字。内容有些大应缩小范围。

总之,本节识字、写字课我大胆的尝试,师语言活泼富有情趣、亲和力强。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空间。使识字、写字教学情趣化、艺术化、生活化,从而贴近学生内心深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并通过课文让小朋友们明白一个道理,具有很强的育人意义。但在学习中小朋友们对小柳树是非常熟悉的,而小枣树小朋友们却不太了解,但在学习中并没有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困难。我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对比中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的遗憾,但也有不少的收获,当2然这里的收获有来自学生的成长,也有来自老师们指导与自己的反思与感悟。

教学片段。

小明家院子里有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出示课题),它们两个是邻居,也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突然有一天,它们说起话来啦!想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吗?那说竖起你的小耳朵。

生b:比谁漂亮这。……。

2、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看看它们到底谁漂亮?

生a:小枣树漂亮,因为它结枣子。

生b:小柳树漂亮,到了夏天可以乘凉,一到春天就长叶子。

生c:一样漂亮。……。

3、再读课文,找找他们各自漂亮在什么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找出句子读读说说,体会感情,指导朗读。并在黑板上板画生长过程和板书。

生b:又细又长。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生读句子)那小枣树呢?

生b:才长出小小的叶子。

师:那小枣树结枣子时,小柳树怎么样呢?(生读第5、6段)。

你还发现他们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生d:小柳树在赞美自己。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生读第三段中的句子)理解“浅绿色的衣服”。

还有哪些地方小柳树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指名找句子读一读,感情朗读)。

4、我们找到了那么多它们的不同之处,现在你觉得谁最美?

那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的赞美之情,一起把课文读读吧?

2、来小朋友们都已经与它们交上朋友啦,那同桌互相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出现出示一家人在枣树下吃枣子图,枣子上带有生字。

你们看,小明一家在院子里打枣子,吃枣子,多高兴啊!我们也一起来打打枣子吧!

认读生字。

[读了课文之后小朋友们都沉浸在课文中,对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打枣子吃枣子充满羡慕之情。这时候我让小朋友们来摘枣子,即迎合了小朋友们情感又完成了学习任务,小朋友们积极性极高。在教学中由于时间没有按排好,使得这一环节比较仓促,学生涉及的面不是很广,而且这一环节中出现真的大红枣作为奖励,学生的体验会更真切,兴趣会更高。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小柳树和小枣树》,这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文章是基于“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编排的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写字、阅读的要求,我以“教材当例子、学生习方法”为出发点,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等方面习得方法,并引导学生要善于想新办法、不断总结点好方法,真正让教材变成例子。因此,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认识事物规律,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枣”“秃”等9个生字;理解“光秃秃、浅绿色”等词语;会写“穿”“服”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能读出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不同的语气。

3.读懂课文1——4自然段的内容,以重点词语为突破口理清春天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生长特点。体会小柳树“骄傲”的性格特点。

1.认识“枣”“秃”等9个生字;书写“穿”“服”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能读出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不同的语气。

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春天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生长特点,体会小柳树“骄傲”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2.初读感知3品读1-4段4学写生字5布置作业。

下面,我主要说说在识字、写字、阅读等方面的做法。

1.在识字方面,“自主识字引导归类”首先出示词语,让学生在词语环境中识字,在识记的基础上再出示生字,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识记生字,根据学生的表现,我发现他们对“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换一换”等方法掌握熟练,因此,我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如,按字的结构进行归类,由大类再到小类,如,上下结构的字再根据偏旁进一步归类。归类识记方法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少主动运用,这与二年级的思维特点有关,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归类识记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对学生识记生字很有帮助,领悟力强的学生可能由按结构归类想到按偏旁归类、按读音归类,按意思归类等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引导学生要不断探索识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2.在写字方面,“激发兴趣重视观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写字的确是一项很重的教学任务,既要让学生会写,还要让学生写好,根据日常观察,我发现要想写好字,首先要激发写字的兴趣,其次要指导学会观察。因此,在教学生字前,我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老师很喜欢你们的笑脸,看你们多精神呢!有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想不想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接下来,我教给学生写好字的方法“要想写好字,首先要认真观察。”紧接着,将指导观察生字的方法具体化,首先观察生字的`偏旁和笔画;接下来观察每个字有没有变化的笔画;再看每个字重要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尤其是第一笔的占格。指导完让学生看笔顺书空,我在范写时,边说儿歌边板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找到每个笔画的位置。“编儿歌找笔画的位置也是我有意识渗透给学生的写字方法。”

3.在阅读方面“抓词语理顺序以语气促理解”

(1)“抓词语理顺序”本文篇幅较长,透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展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找“小柳树、小枣树的生长特点是什么?”这多少有些像植物探究,缺乏语文味,我以文中的重要词语入手,首先通过认识不同类型的词语,感受词语的优美,进而让学生感知这些词语的神奇,它们能展现小柳树、小枣树不同时间的样子。接着再把这些词语排序,学生很容易地通过词语了解小柳树、小枣树的不同生长过程的特点。这样既积累了好的词语,有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学生再读课文,对小柳树生长特点感受就会更深。他们会感悟到事物的变化不是说说而已,要通过一些好的词语来展现。这样做的目的是,是让阅读教学从语文入手,再从语文走出。

(2)“以语气促理解”本文课后的教学任务是朗读课文,针对1——4自然段的特点,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比较有特点,另外,后面的语文园地中正好有一项填“句号、问号、感叹号”的练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着重读好“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不同的语气。以读促悟。紧接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模仿小柳树的话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做,将“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学习落到实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加深了对小柳树的性格特点的感悟。突破了教学难点。

当然,由于我自身能力的有限,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评价不够及时,引导不够到位等等。

在此,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今天教这篇课文感觉有得亦有失。

得是一种成果的收获。今天巡视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个别学生朗读比以前有感情,能抓住一句话中的重音,突出小柳树的美丽和骄傲。这是平时的早读训练的结果吧!选出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训练学生学会停顿、听出重音。让他们在比赛中获得一些朗读的效果。

另外,在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5~8自然段时,虽然学生们表现得像往常一样急躁,希望马上就开始合作朗读,不能完全接受我后半句的要求。但是他们今天的表现比以前有进步。小组长能合理地安排成员进行朗读。请了三个小组上台表演。每个学生读得都很认真,连平时不怎么表现得一个学生今天也读得非常认真。而且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这几天的训练初见成效。也许,我们在平时上课时不应该低估学生的自学能力、领悟能力、思维能力。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认为,学生什么都能完成得很好。对他们的要求并不是只要通过讲解,他们就能理解。必须通过明确地指导和有效及时地训练。

同以往朗读课文要求不同的是,我不再执着地要求学生完整地读出一个段落。不再是为读而读,而是为了理解感情而读。抓住课文中有感情的句子指导朗读,抓住有意义的句子要求朗读。也许做得还不是很合理。但感觉上,学生们不再将读作为一种强硬的负担。

失是自身的一种过失。失于齐读课文时,总有拖的现象存在。我的指导工作还是指导得不够到位,还是要继续取长补短。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自卑,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注意取长补短”这一深刻的道理。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对学生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感悟。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美。

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再次细读文本,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作者:刘燕。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这节课中我能做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在始终,通过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表演读、评读、范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小学阶段是语文素质的初步形成时期,是奠定基础的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养成。二年级属于低年段,应该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词句的能力。这节课,我对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揣摩,深刻理解,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句中加了“光秃秃”、“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等词句后的不同表达效果,通过感情朗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运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超越文本的极限,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开辟一片开放的创造天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第六自然段时,出示结满枣子的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启发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那棵因自己漂亮而得意的小柳树,看到春天里那棵光秃秃、很难看的小枣树结了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己却什么也没结,你会怎样想的、怎样说呢?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小柳树当时惭愧、后悔、感动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既为寓意的体悟打好了铺垫,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节课上完,还是有许多遗憾之处。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

2、激励评价的语言还应更丰富。

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本节课,我很注重体现评价的多元性,采用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形式,但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语言有些贫乏,没能在学生最需要鼓励的时候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在以后教学中仍需加强。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我们这次的展示课是《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本节课在设计上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

对学生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童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悟。学生在文字中体会到了美。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回答“小枣树和小柳树你喜欢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再次细读文本,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其中对小枣树心情与性格地方理解比较到位。

虽然自己经过了精心的备课,但是还有一些不足,值得自己引以为戒:

1、生字的教学,虽然比较扎实,但在学生已经掌握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猜字谜的训练,显得有些作秀。另外,学生在解说“忍”的时候,说的话有些血腥味,我没有及时的引导。

2、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够及时,特别是学生每朗读完一部分,我都应该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富有鼓励性的评价。

3、课文结尾处的“你喜欢小枣树还是小柳树?”这个问题处理时有过分强调思想教育之嫌。

总之,我会从这节课中发现优点,继续保持,找出缺点,努力改正,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最近我教学了一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课后我的思绪很复杂。总觉得那方面做得不到,说是教学很成功,但学生的反应都不是很好,现将过去来个小结。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童话故事,他讲述了小柳树因自己长得很漂亮而看不起小枣树,可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不好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果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从而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是直接揭示课题,质疑问难。接着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从图中感受故事的大体内容。然后自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接着又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扫除生词障碍,赏词析句,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带入故事中,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领悟到童话大体内容。课后我认为非常成功,因为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导学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朗读感悟,来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课堂中重视朗读的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评价,激励情感,提高朗读能力等。也读懂了“如何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多看别人的长处”这句话。教学目标已达成。可是,课后才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明白童话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启发,领悟深刻的道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上的教学缺点,我认为以下教学策略应适合我班学生学情。

生词障碍给学生在自读课文,角色朗读,熟读课文和诵读课文上,蒙上一层厚厚的纱,让学生很难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故事的真谛。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二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持字卡扮演其中的角色————“生词”,进行同学律动,让学生在玩中,识记生字新词。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快速识字能力。

教学时,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动手勾画出好词佳句,反复品读,抓住关键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内心的想法,了解他们的不同性格。

在根据童话课文的特点,设计适合乡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乐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对话,让学生从对话中亲身体会到小柳树骄傲自大,蛮横无理,而小枣树谦虚。,宽宏大量。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我们二年级语文组在学校领导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同讲《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是第一个上场的,一节课下来,看着各位专家同仁免费赠送的精神大餐,有的是对我成绩的肯定与鼓励,有的是对我不足的诚心指出与建议,在这里我衷心感谢他们对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感谢领导为我们成功搭建这一交流的平台,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

真正的对话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才会敞开互动交流。我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力求创设一个自由的互动空间。一颗童心让我走近了学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

在对话沟通中,我时刻注意和学生“情感互动”,当学生表示出对小枣树的怜悯时,我的同情心也被唤起写在脸上,难过地说:“真是可怜又难看的小枣树啊!”我融入到学生之中,促进了平等对话的深入和精彩。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话”意识已经逐渐形成,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上课是和学生一起分享体验。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就好像一首诗歌在课堂间流淌着。“你看,老师都陶醉了。你有吗?你能把这种陶醉融入到朗读中吗?”一句话,平易近人,亲切自然,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烈地被唤起,才更有了后面学生在课堂上迸发的精彩发言,展现的可爱动作,流露的真实情感。这些都在欣喜地告诉我,他们爱学、乐学。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本着这一新理念,我在课堂上,努力提供一片展示个性,享受学习,放飞智慧的天空。在女生美美地朗读描写小柳树漂亮的优美句子时,让男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仿佛看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景,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诗歌般美妙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

儿童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景中学习,情绪越好,脑子越灵活,求知欲也越旺盛。这时的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容易吸收知识和信息,有利于激发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果然,女生一读完,一个男学生就耐不住性子叫了出来,其他的小朋友也是热情似火,津津乐道,那股兴奋劲儿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只要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放飞想象的翅膀,给予自由表达的空间,就会看到一个美丽、新奇、富有童真和灵性的世界。

用当学生情到深处时,朗读自然而然也能入情入境。“你看,老师都陶醉了。你有吗?你能把这种陶醉融入到朗读中吗?”一个学生自信欣喜地点头美美地读起来。其他小朋友也饶有兴趣地开始朗读。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此时,我感受到了语文课上,书声就是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人,对话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师与学生的体验的共鸣和争鸣都是阅读经验的真实反映。

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渗透人文精神。课堂上,当我看见平时最胆小的学生程翠雯,今天也难得举手发言却又犹豫不决时,赶紧抓住机会让她表现。没有预料到她鼓足了勇气,却因声音发颤,未完全打开嗓门使朗读走了调。语气中没有骄傲,反而温和的可爱。我的爱心迸发出教学机智的火花,很好地保护了一颗幼小的心灵,使她不受打击,不受伤害,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搭建广阔的舞台,展示学生独特的智慧,释放学生的个性、灵性和创造性的无穷的力量。

教材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创新教学设计,完全放开学生思维又注意情感思维定向引导,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片段或不同的词语生成理解,表达出不同的真实情感认识,产生思想的火花碰撞,然后我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课堂学习生活中主动自我教育,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就成了宝贵的资源,很好的反映生活,提炼生活。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童话故事。它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这难忘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我们的.真心交流,品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感到了快乐,同时也激动不已。

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如果学生感到了快乐,那么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所以,本课我力争创设愉悦可持续型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课前交流时,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说说你找的朋友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接着又根据几幅图片认识了“柳树”“枣树”“红枣”等词语。识字中,学生认识苹果园里的生字朋友,请出捉迷藏的词朋友,于游戏中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的不同特点,感悟小柳树的得意、骄傲和不懂礼貌。小枣树的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在读读演演中积累语言。布置开放型作业时,我激趣引入:“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小柳树写几句话吧!除了给柳树写几句话外,你还想干些什么呢?”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

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么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教学时,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他来读课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这样,课文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

1、认识枣、浅等8个生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看图揭题: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诗?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生:济南,大名湖。

师:你们知不知道咱们济南的市树是什么?——柳树。

师:你们的知识真渊博,知道这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柳树和它的朋友小枣树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15、小柳树和小枣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朋友和难读的词,遇到不明白的字就请教一下课文下面的小树叶,小树叶一定会告诉你的!好,开始吧!

师:(出示课件)老师首先来检查你们的词语学的怎么样?

a齐读b找同学领读c开火车读。

师:我们的拼音朋友因为有事先走了,你还认识这些字吗?

a开火车读b比赛读c男生女生互读。

师:(出示二类字)。

a教师指着读b学生领读c抢读。

(三)朗读感悟:

师:小朋友们生字学的这么好,我相信课文你们一定学的更好!

1、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什么故事啊?(学生语言要简洁,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的意见和说法)。

2、默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铅笔来。听老师来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词语和句子。用直线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语和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怎么样啊?)出示课件,对比着讲读。

3、进行分析比较:

第二段:(小柳树)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

(小枣树)弯弯曲曲的。

第三段:(小柳树)芽—小叶子,浅绿色的衣服。

(小枣树)光秃秃的。

第四段:(小柳树)又细又长,得意地跳起舞来。

(小枣树)小小的叶子。

第五段:(小枣树)结了又大又红的枣子。

(四)过渡:

时间就在小柳树得意的跳舞中一天天过去了,很快,到了收获的季节——秋天。

(五)。

体会5—7自然段:

小枣树上结了又大又红的枣子,而小柳树什么也没结,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

1、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当小枣树听了小柳树说的话,它是怎样说的?读第七自然段。理解:温和。

(六)概括总结:

最后,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为什么?

(七)自由畅谈,升华主题: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小柳树和小枣树,你更喜欢哪一位?

小朋友,无论是小枣树、小柳树,还是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它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献给了大家,他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其实我们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和缺点,希望今后小朋友们能多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愿每个小朋友都能每天进步一点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点和思想感情,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一些细小的问题设计的不精巧,前期的备课情况也不够充分!在课堂上总是想着自己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讲,虽然表面看来很顺利,但实际是教师设计好了一个个陷阱往里面跳!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语言学生理解有困难,提的问题总感觉学生有些不明白。我认为原因是老师的语言太过成人化!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点注意这些问题!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蕴涵了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对于这组课文的教学,要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在让学生不离开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同时进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动的教材显得更加鲜活。授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一深刻的道理。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用不同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特色,教学中,以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运用了谈话法、、图片对比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二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别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和独特个性。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在设计《纸船》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朗诵感受体味诗中的感情;二是通过讨论分析,体味学习诗歌的语言;三是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的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一个课堂环境——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课堂。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让学生听、读,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让学生走进思念母亲的美好感人的情感,让这种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从而引导激发学生不自觉地用情领悟情;再次以冰心的一封信叩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从而达到欣赏品味诗歌的目的,这是课堂的重点;最后由赏诗到写诗,这其实是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难点的跨越。其实,这种跨越并不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地拔高,当学生的情感被推波助澜,便会点燃创造的激情,即使文字略显稚嫩甚至不通,起码这一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第一次有了“诗”的真实感觉,谁又敢保证:十年后的诗坛上那颗璀璨之星,不是从这一次开始孕育的呢?所以我对《纸船》做了这样大胆的设计。

其实,我从始至终都努力让《纸船》成为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而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队《纸船》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和情感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的感情是如此朴素而通俗,平易而近人,没人会不理解这种感情,而因她也出自一位青年诗人,因此又并非十分完美。

一位教授曾说过:只有教师主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凭直觉找到了这个“共鸣点”,并且找到了一种表现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会。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于一种信心,抑或是一种理念——“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很多,但其精髓应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当然,评改并不是要学生否定原作,不是让学生变得桀骜不训,而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善感多思、情感丰富。这种评改必须始终围绕诗的灵魂——情,让真情成为课堂的灵魂,用“情”引导学生评改分析文章,这样就不会失之偏颇。通过评改,让学生明白诗人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用这个词,怎样根据诗歌的需要来选词用句。从而让学生真正品味到诗歌语言的意韵和用词遣句的匠心,这也许比从正面分析效果会好得多。而在评改中,教师也必须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对话,师生和文本对话,从而师生才能找到沟通交流的共鸣点,课堂的预计效果才能实现。

另外,在教授《纸船》时,我本着一贯的教学原则——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的死敌,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以最自然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在确定这堂课的教学形式时,我遵循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朗读和评改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进来,把握诗的内涵。

《纸船》这堂课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很好的实现,学生的表现极为积极主动,学生内在思维和联想的潜质发挥得可以说是酣畅淋漓。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堂开始从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去感悟诗歌的感情,不用老师多讲解,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诗情,为下面进一步分析理解诗歌奠定了基础。

2、注重了诗歌“无诵不成诗”的特点,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以情带读”,使得学生对诗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领悟。

3、通过诗歌评改,达到了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是怎样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的这一目的,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所以接受得自然且主动,比起老师带动学生一字一句分析,效果好很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大胆的质疑、反思精神和思考分析能力。

4、通过仿写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诗人”。写诗本身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具有神秘的诱惑力,这一步本身就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加上前面的教学作基石,学生的仿写兴趣水到渠成,自然就特别高涨,他们竭尽自己的写作才华,让自己的第一首诗熠熠闪光。不管这些诗本身怎样,学生的兴趣、主动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成功的。

5、在课堂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分子,参与到讨论中。虽然教师是课堂讨论的首席,但这个首席的位置完全可以置于台下,用自己的智慧调控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师生共同探究、互相学习的关系从中得以体现。

但这堂课结束后,总让我觉得有许多遗憾和不足。

1、《纸船》的整体意境有所冲淡。意境对于诗歌而言是魂,讲诗歌必须注重诗歌的意境。记得曾听寿光一老师的《乡愁》一课。这堂课,老师始终把“乡愁”之情自然地笼罩于整个课堂,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完全随同诗人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中,因而整个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但《纸船》这一课,我总觉得缺少这一点,诗歌整体的意境好像有所破坏,被支离了,整个课堂缺少《纸船》整体感情的沐浴,冲淡了学生对《纸船》的整体感受。

2、作为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师应是智者,能从容地调控它。这一点,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这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真正上好课。

总之,诗歌怎样教一直是我锲而不舍的探索目标,每一首诗歌采用何种尽乎完全适宜的方法教授,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纸船》这一堂课,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它的不足,我真的希望有关专家和同仁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我共同探讨,这是我最渴求的。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描写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没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没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骄傲,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本节课在设计上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游戏、谜语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丰富自己的见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读为主线,在读中尝试枣子的味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同时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抓住柳树生长的过程与特点,将描写小柳树美的几句话在读中悟,使学生在文中体会到美。我通过让学生回答“小枣树和小柳树你喜欢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拿出我准备好的新鲜枣子给学生品尝,说出枣子的味道后,再次细读课文,其中对小枣树心情与性格理解比较到位,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