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汇总15篇)

时间:2023-11-28 12:57:36 作者:文锋

高二教案要注重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一些高二教案的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公开课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

学习方法:

1、探究学习法。

2、讨论交流法,具体采用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

重点难点:

熟读文本,发掘教材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例子,通过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导学内容:

一、“你是”和“你这”,哪句表现力更强?

1、阅读剧本《屈原》,简述婵娟骂宋玉的相关情节。

2、反复诵读比较下列两个句子,看看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二、你支持谁,王若虚还是朱光潜?

1、阅读理解《史记》太史公曰一段文字: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阅读《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前后文字: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三、“推”和“敲”,到底哪个好?

1、阅读诗歌《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阅读课文:朱光潜先生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其观点是否成立?

3、联系全诗分析,你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新课标第一网? 。

咬文嚼字高一语文教案

亲爱的领导老师们,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的公开课。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下面是我对本课题的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消灭错别字》是人教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神奇的汉字》第四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且本课的学习也将为我们今后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我们前期对于汉语语言学方面课程的开设、演练及学生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给错别字分类。

2.指导学生归纳错别字的原因。

3.引导学生归纳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运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把第二第三学习目标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其依据是只有明白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才能达在学习和生活中避免写错别字。因此要求学生能有辨别错别字的能力。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它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通常情况下文学方面的东西比较活,学生容易接受,但像本课这一类语言方面的课程内容在学生眼里是比较枯燥的,并且在以前的学习过程当中孩子们也很少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学懂,从感知达到感悟。

考虑到高二年级学生可能对语言知识学习会感到枯燥的心理,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就我自己而言,我感觉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用我的激情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对这节课采用了以下教学流程:

首先利用看图找错别字等手段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本课的好奇心。然后进行活动探究法,以三三五课堂形式为模本把整个课堂活动进行细分,分成几个环节,比如:列举实例、区分类别、合作探究、质疑答疑等教学方式来创设情景,利用这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其次融合集体讨论法,比如在互动环节我们通过一个探究的问题让学生们在回答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高考的时候尤其在写作时同学们常会因为错别字的问题而被扣分,因此我们在课堂检测的时候出一些练习题对接高考,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由于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错别字的运用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莅临,这堂课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导,谢谢。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xx。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生:也有,

生:装修。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生:重要。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

师:好,孺子可教也!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师: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四、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好了,这节课目的达到了,怎么?下课吧?

生:下课?

师: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

师:对。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咬文嚼字高二语文教案

正文: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stock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业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xx。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生:也有。

生:装修。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重要。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

师:好,孺子可教也!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师: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打投影: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好了,这节课目的达到了,怎么?下课吧?

生:下课?

师: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

师:对。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师: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师: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你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

1.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1.由《马说》导入。

2.“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1.骈体文。

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运动。

指唐代中期以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载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1.疏通文意。

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师的重要性?你觉得老师重要吗?

从教师的职能作用来正面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道之有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疏通文意。

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本段分为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层,对比论证。

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把为子择师而自己却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1.疏通文意。

2.第三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第四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1.运用排偶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也很自然流畅。

2.语气语调婉转多变,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嗟乎”,“呜呼”(语气词加强感叹)。

“其皆出于此乎”(疑问语气)。

“吾未见其明也”(判断语气)。

“其可怪也欤”(感叹语气)。

高二语文教案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1、学生谈从“风光片”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高三语文第八课《咬文嚼字》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业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高二语文教案

(一)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提高鉴赏古典戏曲的艺术素养。

(二)、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三)、认识封建社会官吏昏聩,法制的黑暗现实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

(一)、这曲戏由几部分组成?彼此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如何理解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反抗精神?

点拨、研讨、赏鉴。

一、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斋叟,金未元初大都人(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尘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的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60多部,但大都散失了,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子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二、讲授课文。

1、提问:在课文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于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有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要求)。

明确:10个曲牌有三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宣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鱼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三、作业设计:背诵[端正好][滚秀才]两个曲子。

四、板书设计。

一关汉卿。

二、情节结构:窦娥指斥天地鬼神——告别婆婆——发下三大誓愿。

一、分析第一层。

齐读课文第一层的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天地惊鬼神。”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的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筑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二、分析第二层: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善良与淳朴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情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做分析。

(原文略)。

三、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戏情的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对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四、阅读[快活三][鲤鱼儿]。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受冤屈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阅读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朋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苍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介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

六、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

明确:窦娥对天地的指斥和感受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动动容不定期昭雪窦娥的冤案。

归纳主题。

本剧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七、作业设计:

如何分析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板书设计:

窦娥冤。

1、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2、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窦娥什么样怕精神?

3、归纳主题。

4、作业设计。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高二语文教案教案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高二语文教案教案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高二语文教案

1、学习掌握汉魏晋五言诗的体例特点,能够认识到五言诗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代诗人的深远影响。

2、掌握“迢迢牵牛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掌握《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2、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成为了诗歌的主要体例,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们了解了乐府诗的特点。在那一时期除了乐府诗歌外,还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这些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分别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解题。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

诗作中织女的深情是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在织机上忙碌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吧。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

2、《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

诗的艺术风格。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更衬托出田园的幽静、恬美。作者正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的。

四、课堂训练。

(1)熟读两首诗,当堂成诵。

(2)讨论完成练习三第2小题。

五、布置作业。

《饮酒》是陶渊明反映归隐生活的又一诗作,课后诵读此诗,加深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品味。

第二课时。

一、题解。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1、找出《白马篇》中的动词,仔细品味其艺术效果。

这首诗在突出少年英雄高大形象时,其使用的动词是耐人寻味的。如“破”“摧”“接”“散”就很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看到这位少年英雄在表演精彩的射技;“过”“若”则概括出少年英雄勇猛轻捷的形象;“登”“蹈”“凌”写出少年长驱直人,锐不可挡,压倒一切之势;“(不)顾”“赴”道出了少年英雄的思想境界。诗人就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动词刻画了一个具有感召力,使人热血沸腾的爱国的少年英雄形象。

2、体会作者所运用的铺叙的手法和少年英雄的忠勇爱国。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色的骏马套上金色的笼头,飞一般地向西北方驰去。“白马”、“金羁”、色彩鲜明,“连翩”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骏马飞驰。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象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

诗人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志,但却没有机会,只好借诗表现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著和实现个人抱负的愿望。诗中的少年,武艺高强娴熟,英勇无比;大敌当前无所畏惧,浑身是胆,冲锋陷阵;只要能保家卫国,哪怕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本诗塑造了一个为解救国难,为消灭入侵之敌而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景仰之至,倍受鼓舞。

三、课堂小结。

本诗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

高二语文教案

一、结合时代背景与关于老子的传说、记载,初步了解老子及其辩证思想。

二、通过精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与成语。

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充分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一、以逐段讲解为基础,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课堂讨论。

二、安排两课时。

一、介绍春秋时代背景及老子其人。

二、讲解前三节,并就有关思想进行讨论。

一、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同学介绍,老师补充)

(一)春秋战国时期

周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转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其来源很复杂,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士的地位虽低,却大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中间有的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有的则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在学术流派上表现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纵横家等。当时诸侯无不礼贤下士,延揽如恐不及。士这个阶层极为活跃,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孟轲、荀卿,墨家的墨翟,法家的商鞅、申不害,农家的许行、陈相,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是在这一社会变革中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的。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就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诸子散文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

百家争鸣,对活跃我国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对我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从各个方面都作过重要贡献。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自春秋迄汉初,为子学时代;汉武帝时期起,到康有为、谭嗣同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先秦诸子的思想,除了本身具有价值外,也对后世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二)老子的传说与简介

老子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据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即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他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五千言,但经考证是后人或老子同时代稍后的人根据老子的言行编纂的,又名《老子》,基本上概述了老子的思想。他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神化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

也许正是如此,老子才半云半雾,“神龙见首不见尾”,令人好奇。最有代表性的记述是关于孔子求见老子的故事,说孔子见老子问“道”,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也。”孔子又问“仁义”,老子说:“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夫子乃乱人之性也。”又说孔子引以为荣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都是因人陈迹,了无新意:“迹者履之出,而迹岂异哉?”这些话对儒学理论进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鞑伐与批判。孔子默默无言回来,三天没有给学生讲课。学生怪问,孔子慨叹:我见什么人做什么事都能猜测揣度其用意,“至于龙,乘云气,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见老子,其犹龙乎!”老子使名满天下的孔丘张口结舌,“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

二、讲解课文前三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斯:则,就。恶:丑,长得难看。已:表示确定语气。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形:在比较和对照中显现出来。盈:呈现。

美与恶,有和无,难和易,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对的概念,这节选文意在说明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到处显示着这个道理,譬如动与静,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物理学中谈到运动,都会先假定一个相对静止的参照物。假如没有静止,运动也就无从谈起。再推而广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对立面。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相反的动向,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客观规律总是驱使着事物向它的对立面转化,虽然细微但却绵延不绝地持续着。

以纪律和自由这对概念为例,自由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但是,如果人人都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完全自由,必然会侵害别人的利益,影响别人的自由,而别人为了得到自由,也会侵害你的自由,整个群体就会成为一团混乱。所以,为了得到自由,群体就需要自由的对立面——纪律。遵守纪律就意味着受约束,这表面上看来与追求自由背道而驰,但实际上,每个人都遵守纪律,就会带给别人自由,而自己也会得到自由,这就是文中表述的道理。

“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执:坚守。一:指自身。式:表率,标准。

“执一”就是坚守自身,也就是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因为事物包含着对立面,“无为”的态度也就会得到“无不为”的效果。所以做天下的表率,并非指事必亲躬,而是要无为而治。这是老子的治世理念。与儒家相比,似乎显得消极,但实际上却包含着更为深刻的道理。儒家讲“躬行”而济天下,以道德为本,追求大山一样的仁厚;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追求的是智慧,是像水一样的灵动。后者对于中国哲学思辨精神的发展意义更大。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见:表现。是:正确,引申为认为正确。伐:自夸。长:长进。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

讨论:如何理解三种“士”对于“道”的不同态度?

老子将“士”分为三种,实际上讲的是“闻道”的三种境界:大笑是因为不能窥透天机,只觉得荒谬;半信半疑是因为看明白一些,却又不能完全弄懂;而上士之高明,就在于他能够一眼看穿,见出本质,从而勤力行之。这三种境界从侧面说明事物(“道”)深藏不露,常常以相反的姿态示人,如文中所举: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和协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昧:暗,丝线上的疙瘩,引申为不平。建:通“健”,刚健。偷:苟且,懈怠。渝:改变,此处为败坏。器:才能。贷:施与。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思考:除了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你还能想到类似的情况吗?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等)

这一段说明,真正的“大”与“高”,可能不会直接给人这样的印象,而庸人常常被蒙蔽;只有高明的人,才能得道。而且,得道之士,也不会直接表现出高明,反而常常会甘居人下,不避尘世。就像后世谈到隐士所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