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干部心得体会和感想(专业18篇)

时间:2023-11-11 20:40:31 作者:琉璃

心得体会是对经验和教训的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

学校后勤工作心得体会感想

当前,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以推进素质教育及新课改为中心,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经济上、物质上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中学后勤工作的根本。

学校的全部工作由三大块组成,即教学科研工作、德育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其中教学科研是中心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分别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给予保障。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彼此分工,各司其责,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学校所担负的培养人才,创造教科研成果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没有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就不成其学校;没有德育工作,其它工作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后勤管理工作,教学、科研、德育工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作为从事后勤工作的我来说,感悟颇多:

一、后勤人员主人翁意识的提高。

后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是做好后勤工作的首要条件。在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建设一支过硬的后勤队伍,以校为家,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态度勤恳努力,肯开动脑筋,肯钻研学习,自觉适应建设现代化学校的需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后勤人员们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的意义所在,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进取,想教职工所想,做教职工所做,急教职工所急,力求把为教师解决的事情尽量做到前头,在平凡的工作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领导重视。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因而为教学服务的后勤工作,在领导、教师、学生的眼中便退到了二线,甚至部分人认为教师是耻于做这项工作,做这项工作的人是没有必要得到尊重的,因而他的劳动成果也没必要得到尊重,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后勤工作人员一定是人心涣散,工作应付,学校的公物维护,环境卫生等等,肯定是在低水平上运转,所以希望我们的领导、教师,关心后勤,关心后勤工作人员(如职称评定等)、爱护其劳动成果,唤起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保证后勤工作能够高质量为教学服务。

我们的后勤工作还有多感谢领导和师生的支持。学校加强了师生爱护公物和节约水电教育,杜绝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白天不点长明灯,电脑进行屏幕保护,空调温度尽量打高,下班自觉关掉饮水机和电脑。形成了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风尚,并引导师生爱惜公物,修旧利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注意节约,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努力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的寿命,大力提高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三、规范管理,严格制度,加强督查,职责分明。

我们的各项制度,从大的方面讲并不缺,但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就缺很多,更关键的是有些制度形同虚设,人们的脑袋里没有制度,对于违背制度的事我们无动于衷,习以为常。所以,我们应制定校园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不能光谈制度的学习,重点应抓制度的落实,细节上从严,加强督查,加深印象,克服惰性,我们的工作就会上一个台阶。

总之,后勤工作以人为本,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学校的主人翁,才能发挥每个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开源节流,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团干部谈感想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团干部的角色和重要性(字数:150字)。

团干部作为团组织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协助团支部工作、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充当着联系青年、发动青年参与团组织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然而,作为团干部,我们既是团员代表,也是团组织的代言人,面对的是热情奔放的青春,更面对的是团组织的实际需要和团员的期待。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团干部,我们的感想、体会和心得必然与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团员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段:体验团干部的喜悦与挑战(字数:250字)。

团干部的工作中有着丰富多样的体验,既有喜悦的时刻,也有挑战的时刻。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在工作中与团员互动的喜悦,团支部的日常活动和主题活动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组织。我们常常沉浸在参与青年活动、感受青春风采的快乐中。然而,作为团干部,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处理团员之间的矛盾、解决团内事务、改善工作流程,都需要我们的智慧和耐心。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坚定和果断,以更好地完成团组织的工作任务。

团干部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着青年的情绪波动、个体差异以及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团员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以适应团组织的工作需要。在团干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更好地为团员服务。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团员和其他团干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在团干部工作中,我们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锻炼领导能力,还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四段:团干部工作的收获和心得(字数:300字)。

作为一名团干部,我深刻感受到团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团干部工作,我学会了更多的耐心和责任感,也明白了团组织对青年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团干部工作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与团员和上级的沟通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团干部工作也让我更加了解青年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引导。团干部工作不仅提升了我的个人能力,更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团组织工作让我感到快乐和充实,我愿意继续为团组织的事业奉献我的力量。

第五段:回顾与展望(字数:200字)。

通过团干部工作,我深刻理解了团干部的角色和团组织的重要性。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团组织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团干部,为团员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团组织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推动团组织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一名团干部,我将坚守初心,不断进取,为团组织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关后勤干部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关部门的工作也日益繁忙。机关后勤干部作为机关部门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谈谈机关后勤干部的心得体会。

作为机关后勤干部,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定位,增强自我认识。机关后勤干部的任务是为机关部门的正常运转提供后勤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定位,知道自己在整个工作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对机关后勤干部工作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机关后勤干部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机关后勤干部的工作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方面和部门,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因此,我们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切实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衔接工作,以确保整个后勤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另外,机关后勤干部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和进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更新和提升,机关后勤干部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机关部门的发展。

机关后勤干部在工作中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工作中,机关后勤干部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各个部门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解决。此外,在处理与外界的联系时,也要求我们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而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意见和想法。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最后,机关后勤干部还需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机关部门的后勤工作直接关系到机关部门的正常运转和事业的发展。作为机关后勤干部,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对工作的高度认同和热情投入,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责任,以实际行动促进机关后勤工作的发展。

总之,机关后勤干部是机关部门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是推动机关部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体会到,机关后勤干部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定位,增强自我认识;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和进取;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机关后勤干部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机关部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后勤工作心得体会感想

20__年是学校蓬勃发展的一年。大学更名获得成功,下沙校区建设顺利进行并逐步投入使用,学校教学科研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年中,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二级学院及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财务处全体员工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投身学校建设和发展,认真做好服务与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处一年来主要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当年度主要工作成绩。

本年度,随着学校各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资金总量继20__年之后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06亿元,其中校本级财务收入达4.02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4.96%,下沙校区基建投入3.98亿元,其他资金投入0.065亿元。面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我们一方面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另一方面加强科学规划和理财,为学校大学更名、下沙校区建设、独立学院获准等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并且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最近获悉,我校在省农行和省工行的财务信用等级评定中均被评为最高等级(分别为学校后勤财务工作总结a+和学校后勤财务工作总结+级)。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学更名评估过程中,专家组对学校资金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为此,我处经过缜密筹划,十几次易稿,编制了学校长期资金平衡计划,最终得到教育部大学评审专家组的认可。

2、齐心协力,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全力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

本年度,我处在人员减少情况下,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处几乎承担了学校除后勤财务以外所有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这在省属高校中也是少有的,包括:学校基本账户与专项、基建、独立学院财务、教育服务中心、科研纵横项课题、校级科研、高教、党建研究课题、科技开发公司、校工会、校办企业和下属承包经营单位(国教中心、成教学院、车队、政法培训中心等)、校园一卡通资金结算与各部门基金账户、代管经费和奖贷学金专用账户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度发生会计业务98940笔,其中科研课题会计业务量在20__年基础上继续增长,涨幅26.3%(全年科研经费2159万元),编制六套报表(日报、月报、季报、年报、内部报表、对外报表)及平时各类临时统计报表共计3000余张。此外,接受国家审计署高教园区检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省物价局教育收费大检查、财政部、省财政实验室专项资金评估等各类评估检查达6次之多,得到上级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在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情况下,我处人员齐心协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处各位员工本着服从学校大局、以工作为重的精神,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联系工作,为学校发展营造、拓展良好外部环境。

本年度,一方面,我们继续全面接受省、市、区有关部门(如教育厅、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国资、金融等部门)的工作指导和检查;另一方面,我们也主动走出校园,登门汇报工作,沟通情况,反映办学实际困难,以求得上级各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掌握信息,抓住机遇,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这一年经过努力,通过财政渠道为学校争取各类专项经费5497万元,相当于生均拨款增加5094元/人(如加上生均经常性拨款7150元/人,并轨生生均拨款则可达12244元/人)。专项经费中,博士点建设专项800万元,目前累计获准博士点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大学奖励1000万元,部省实验室建设专项1150万元,下沙建设补助1050万元,医疗补助929万元。为学校开辟了除正常拨款、学费收入外第三条财源。此外,与基建处等部门一起争取到国家国债资金650万元。通过积极工作得到省人民银行、省物价局收费验审办、区地税局等部门的支持,节省了学校费用开支,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经过多方努力,我处落实了省财政对我校按大学标准生均定额拨款,即学院经常性拨款标准上浮10%(7150元/生.年)的政策,这一政策增加学校拨款800万元;同时经省物价局批准按大学标准提高学费(由3960元/生.年提高到4400元/生.年),上半年,我们作为学分制收费试点单位接受了省物价局的复查并顺利通过,从而使学校重修、辅修、超选等年收费266万元合法化,同时保证了学校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4、全面参与下沙校区建设,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做好资金平衡和规划工作。

下沙校区建设启动以来,财务处全面参与了下沙建设招投标及基建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通过资金成本测算,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多方联系落实建设资金为新校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并做好整个校区建设资金平衡和规划工作。在当前国家银根收紧的宏观形势下,现已全部落实下沙基本建设所需资金的授信贷款额度,其中工行的所有贷款的利率仍为央行利率最低限。截止目前,学校下沙校区建设已投资达9.49亿元,其中贷款6亿元,利用和调度自有资金支付和垫付下沙工程款项3.49亿元,为学校节省贷款利息支出500万元以上。

5、扎实细致,努力做好学校学生巨额收费、清欠催缴和各种款项发放工作。

力,截止12月31日,全校学杂费实收1.596亿元,收缴率达97.3%,由于500多位学生助学贷款受阻,缴费率略低于去年,但仍继续居于省属高校前列。

为规范学校教育收费行为,增强收费工作透明度,我校继续推行收费公示制度,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好评,在年度收费验审工作中被省物价局授予“收费规范单位”和“年审免检单位”。

6、进一步完善学校财经制度,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随着学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要求也就尤为迫切。为此,我处继续坚持将建立和完善学校有关财经制度作为本年度的工作重点之一。本年度修订、增订学校经费审批管理办法、校内一卡通资金结算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学杂费管理办法以及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办法等多项财经管理制度,至此,学校的财务工作已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财务处内部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和廉政公约,不假公济私,不“雁过拔毛”。

7、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财务处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建设学校一卡通工程,目前已涵盖后勤、图书馆、医务所、机房、商店等领域。实现下沙校区和教工路校区联网报销,年终进行财务系统升级,组织力量自行研制学费收费软件,进一步提高学校财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8、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几年来,我处加强了工作交流与科研工作,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目前全处高级会计人员7人,中级会计人员6人,会计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校高级会计人员数居全省高校第二位。20__年继续做好全校会计人员队伍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及继续教育等工作。

本年度我处继续参与基建工程核审和学校两万元以上经费项目招标工作,其中,会同监审处、基建处做好基建工程决算核审工作,节约开支约2200万元。在做好原有招标工作同时,继续拓宽招标工作范围,为学校节约大量资金开支,取得较为可观经济和社会效益。

10、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切实改进服务态度,增加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本年度,推行挂牌服务,使用文明用语,并坚持到医务所现场报销、兑换零钞、经费查询、实行寒暑假全天值班制度等多项服务措施,通过走访部门,召开二级学院院长、机关部门财务工作座谈会等形式虚心听取部门意见和要求,切实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1、较好地完成了20__年度学校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的计提、缴纳和代扣代缴工作。

12、20__年度继续做好当年会计、财务档案的归集、存档工作,获学校档案部门考评第一名。

二、工作创新之处。

1、观念创新。

我处人员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转变观念,将管理和服务重心前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坚持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原则,主动引导有关部门用足和用好经费,依靠学校各级领导当家理财,做到财尽其用,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外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联系沟通,为学校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为学校争取资金和政策的双重支持,(顺利获准按大学标准拨款和提高学费、试行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对内通过召开校内行政部门、教学部门负责人财务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政策法规,介绍业务流程,推出新举措,积极听取意见与建议,改进工作,确立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理念。

2、制度创新。

一方面,继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向管理、制度要效益;另一方面,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实际适时完善相关制度(如出台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制度,连续四年四次修订差旅费管理办法、学杂费管理办法和经费审批管理办法等制度),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制度的出台,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体现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优先地位。经费审批管理办法的出台,明确了二级财务管理的责、权、利,建立了经济责任制,规范了经费审批行为,以适应大学转型的要求。

3、服务创新。

在保持优良服务传统的前提下,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举措,方便师生。为减轻长期以来成教学费收缴靠手工开票的工作压力,本学年将成教学生收费纳入学校收费系统,大大提高了收费工作效率;另外,在新生缴费工作中继续采用一站式收费办法,对新老生收费采取后台打印票据再集中发放的方法,都极大方便了学生缴费。

三、工作不足之处。

2、制度建设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进一步简化程序,以更好地适应学校新形势发展需要。

机关后勤干部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作为机关后勤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机关后勤工作必须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作为一名后勤干部,我们要时刻保持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遵循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流程。例如,对于物品的保管和管理,我们要仔细核对进出记录,确保责任明确,避免发生任何纰漏。只有做到严谨细致,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减少错误和疏忽,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机关后勤工作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机关后勤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整个团队的协作。因此,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机关后勤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与其他部门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只有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工作事务,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机关后勤工作必须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机关后勤工作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干部,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并迅速做出反应。例如,当发生突发事件需要撤离机构人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做好相关安排。只有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对各种问题,维护机关运转的正常秩序。

机关后勤工作还需要有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手段也不断涌现。作为干部,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了解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积极应用于实践中。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网上办公平台进行信息共享等。创新意识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推动机关后勤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机关后勤工作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后勤干部,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只有提升自己的素质,我们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机关的各项工作。

总结起来,机关后勤干部要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创新意识,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机关的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

机关后勤干部心得体会

机关后勤干部是机关单位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肩负着统筹规划、组织管理、保障服务等重要任务。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和特点,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将从角色定位、工作准备、资源管理、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等方面阐述我对机关后勤工作的体悟。

角色定位是机关后勤干部工作的关键。机关后勤干部作为单位后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导向。要时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既要紧跟上级的决策部署,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当好主人翁的角色,切实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帮助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我常常以身作则,注重延伸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做到事业为上,服务至上。

工作准备是机关后勤干部开展工作的前提。机关后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周密的工作准备是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需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其次,要合理安排和调度好后勤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要进行综合评估和预判,梳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前制定对策。我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只有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才能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突发情况,保证工作的高效顺利完成。

资源管理是机关后勤干部的核心任务。在资源管理方面,机关后勤干部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精细管理,确保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最优分配。首先,要根据工作特点和需求,统筹规划好各类资源的分配方案。其次,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充分保障。最后,在资源的日常管理上,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从源头把控,确保资源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只有做好资源管理,才能提高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沟通协调是机关后勤干部的必备素养。由于机关后勤干部的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因此,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倾听,了解各方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协调工作中,要保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坚持务实和进取的态度。只有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搭建起一个高效的工作桥梁,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服务保障是机关后勤干部工作的根本宗旨。机关后勤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过程中,要做到全心全意,认真负责,力求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具体来说,要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要积极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增加员工的福利;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建立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只有做到服务至上,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提升机关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机关后勤干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难度高的工作,要求干部们在日常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角色定位、工作准备、资源管理、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努力,我深刻感受到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和特点。只有坚持科学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只有加强沟通协调,实现工作高效推进;只有服务至上,实现人民的满意,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使命和任务。

后勤干部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后勤干部,我从事着确保工作场所的顺利运行和员工的舒适生活,保障军事机构运转的重要职责。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作为后勤干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为人处事。

作为后勤干部,为人处事始终是我宣扬的原则。在与员工打交道时,我注重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我尊重每一位员工,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注重沟通,通过与员工的充分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配合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此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公平公正,处理员工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时,我会公正地听取双方的意见,在准确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做出公正的决策。通过这些做法,我建立了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友谊,维护了稳定的工作氛围。

第三段: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后勤干部,组织管理能力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为此,我注重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在开始一个新任务之前,我会详细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和时间表,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我注重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不断努力和经验积累,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四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后勤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必备的素质。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在面对问题时,我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我注重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善于倾听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我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问题,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能够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

第五段:不断学习和提高。

作为一名后勤干部,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在工作实践中,我注重学习经验,不断总结工作的得失和不足,并进行反思和思考。我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我也积极与其他后勤干部交流和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需求,更好地投入工作,为军事机构的运转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作为一名后勤干部,我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注重为人处事、组织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始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精神。通过这些努力,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水平,也提高了军事机构的整体运转效能。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成长和发展,为军事机构的顺利运转做出更大的贡献。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今年8月份,我作为一名“三支一扶”生,被分配到千人桥镇社事中心从事财务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平时很难与群众接触。这次大走访,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群众工作的繁杂性,深入一线真心为民服务的重要性。

11月18日刚吃过午饭,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江灵路、纪委副书记王少文、完备村包村镇干汤德刚和我一行4人,冒着小雨直奔完备砂场,就完备村村民秦某和李某等几位村民反映的村砂场相关问题进行走访调研。我们组织召开了村民座谈会,与村民面对面地交心谈心,逐一询问村民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建议,一一记录下来。就村民反映的护坡宽度和砂场大坝是否存在违规转让问题,深入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测量;针对砂场和村两委经济往来是否存在不规范问题,我和村文书给秦某李某等村民翻阅了审计报告和砂场出让金发放记录。在进行深入沟通和事实面前,村民反映的问题全部一清二楚。砂场既没有违规开采,与村里的往来款项也全部按协议进行。最后,江灵路部长让在场村民对砂场和村两委还有什么意见需要反映、问题需要解决的,都说出来。秦某和李某表示在砂场问题上偏听了传言,误解了一些情况,现在既然弄清楚了,心理也就舒畅了,我们没有什么问题再要反映了。一场看起来十分繁杂的矛盾就这样简单地化解了。

不知不觉中天黑了下来,外面的小雨还在淅淅下着,落在脸上手上,寒气透人。在回来的路上,我思绪飞扬,感慨万千。完备砂场的事其实不是什么大矛盾,解决不了的,不过是部分村民对砂场和村两委就砂场出让金问题产生了矛盾,但最后事态却呈现了扩大化。通过这次走访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在以后工作中就群众反应的哪怕再小的事也要及时给予解决。这要求我们基层干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和转变工作作风,要带着一颗真心服务基层,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处理日常事务,特别是经济事务一定要及时、透明、公开,做好相应的材料保存和会议记录。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耐心、真心、诚心回答交流,对他们存在疑惑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沟通。

民为国之根本。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会欣欣向荣,尤其在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基层的稳定和繁荣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着一颗真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必然会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将矛盾的火种熄灭在田间地头。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今天晚上,我的安排是到响井村了解村民的疑难问题,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实现在一线与村民更进一步融洽感情。

在乡政府吃过晚饭后,7点钟我与乡人大副主席胡贤全、副书记梁秀恕一行来到村中,与村干部和部分村民进行座谈,让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我们来给他们一一解答,当场可以解决的立马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在最快的时间内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卷。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熟悉芦湾村社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社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他们在党的号召和县委1号文件政策的鼓舞下,利用荒滩资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荒漠区设施葡萄、日光温室、拱棚蔬菜、奶肉牛养殖等,实现劳动效益最大化和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芦湾村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就走在了全国、省、市县前列,不论是在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社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基层民主管理,还是农户门前绿化、家庭院落美化、村风民风转变、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都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如今芦湾村的发展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是什么呢通过对温室大棚种植户刘生平、杨沛年、胡国伟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芦湾村的发展缺乏的是技术和信息,农户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培训,掌握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得到市场需求信息,为定值蔬菜品种和类别提供参考依据,需要一批技术过硬的农技工作指导队,指导农户提高生产效益。芦湾村现有日光温室156座,其中:高标准三代日光温室80座,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68座,一代温室大棚8座,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拥有日光温室。三代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一、二代温室大棚,为使温室大棚发挥好的效益,我们工作组干部积极向农户宣传关于改造旧棚给予5-8万元贷款贴息两年的优惠政策,目前,已为63户农户办理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64万元,准备改造旧棚65座。结合芦湾村群众需求,我们邀请该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讲方法,讲要领,举办日光温室果蔬栽培技术及玉米制种田间施肥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2期,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为正在春耕生产的群众注入了新动力。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芦湾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工作组每个成员都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我们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先后走访慰问了赵玉莲、季桂英、贾玉桂等12户群众,并为4户生活生产特别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等物资,送上了我们工作组的一份关怀。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们通过走访群众、接待来访、召开党员群众会议等,已排查出土地、林木等矛盾纠纷9起,针对这些矛盾问题,我们分门别类,邀请熟悉情况的长者和村社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措施,引导群众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化解地埂、制种、林木纠纷5起,4起正在协调处理当中。通过调处矛盾纠纷,使我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了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

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正是县委给全县干部搭建了一个“创先”的平台,提供了一条“争优”的途经、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要把群众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唯一标杆,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会齐心协力把临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11月16日至20日,我很荣幸地参加全县创先争优基石工程前往山东观摩学习,五天的千里行程,风尘仆仆,亲近寿光、青岛等城市的魅力,特别是“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领略了农业产业化、城市文明化之风采,寿光三元朱村农业设施宏大的建设规模、科学的规划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到位的技术服务和良好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使我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共有215户,8500人,耕地面积1295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600亩,果园310亩,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元朱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为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885万元,人均纯收入11300元,村民存款余款2460万元。30年前,寿光三元朱村也是个穷村,全村总收入仅有17万元,今昔相比,天壤之别,究其缘由,通过观摩和导游的介绍,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三元朱村之所有今天,本人拙见主要靠的是树立“四种意识”。

一、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个村、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除地域优势、政策优势等条件外,关键在于决策者思想上不断有新的转变,工作上有新的突破。寿光三元朱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思想不断的解放、观念不断的更新。三元朱村围绕蔬菜生产、发展至生态农业观光示范乃至于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从而带动了全村特色旅游的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过程。

二、牢固树立发展意识。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是硬道理”,这在三元朱村得到显著昭示。三元朱村两委班子始终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念,奉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的工作主张,能够紧密结合本村的实际,带领群众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使蔬菜产业经济得到质的飞跃。

三、牢固树立人才意识。三元朱村始终坚持“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地区富了也不算富,全国农民朋友都富裕才算富”的人才战略理念,为此,把人才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培养各类蔬菜产业人才,及时发起建立了“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充分依托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科技知识。为了让全国农民兄弟都能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以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首的技术人员到全国举办培训班上百万次。

四、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我们安徽很早提出“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推进农业发展,这在三元朱村体验到“一村一品”的真正内含。三元朱村始终坚持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不动,全力打好“寿光”蔬菜牌,打造“乐义”蔬菜这张名片,引领了蔬菜产业向精细化、高层次方向发展。

古语道:“日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五日之行感触颇深,“寿光三元朱”仅是一个缩影,每到一外景观,每一个声音,都是文化大餐,充斥着我们的感官,冲击着我们的神经,有时只有贪婪地吞咽而来不及细细体味消化。同时,感受到外面的发展速度之快,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我们要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深入开展“两级书记大走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的活动,树立“新思路、新点子”也是生产力的观点,鼓励镇村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多动脑筋、多出思路、多出点子,为建设新五显贡献应有的力量。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我来先讲两句。”坐在会场中间的村老书记王兴仁首先打开了话匣子。“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现在群众的生产生活跟以前没法比。水泥路村村通,自来水家家有,农民栽秧割稻再不用弯腰撅屁股,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那倒不假,以前我家种了6亩田,一到栽秧割稻季节,老伴、儿子、媳妇齐上阵,都要忙活20多天。现在用上栽秧机、收割机,就我和老伴在家,三四天就能忙完。”性急口快、人称“大嗓门”的汪令和甩开了大喉咙。

“要我说还是党的政策好,农业税可是历朝历代的皇粮国税,现在不但不收了,国家还倒贴给农民种粮补助,这叫人还有什么话说!”一直少言寡语的村民王茂来也发出了感慨。

“现在国家干部一心想的是为我们办好事,办实事。远的不说,就拿我们村今年扩挖的当家塘,一挖就是一万多方,我们多年的愿望眼下终于实现了,往后我家的4亩3分田再也不愁没水了。”人称“神算子”的付代祥说出了心里话。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会场气氛轻松而又热烈。

响井村支部书记汪正灼也是一个急性子,他见大家没有给村两委工作提意见和建议,急忙站起来说:“大家讲的事都有目共睹,就不要多讲了,还是多给我们提些意见和建议吧,这样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沉默了两分钟后,老支书还是首先发言:“村干部报酬低,事情多,村集体资金欠缺,能做到现在这样也算尽力了。我认为有些事可以发挥群众的集体力量。比如现在当家塘修好了,但各个支渠堰坝由于多年失修,已是杂草丛生、水流不畅,到时即使塘里蓄满了水,也难得放到田里去,需要尽快带领群众清淤。”老干部就是老干部,即便退位了,还在想着村里的事。

一直没插上嘴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贾世红再也憋不住了。“我给村两委提个提议: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很多村民都从老宅搬到新居,而老宅基却一直废着荒着,我算了一下我们村加起来不少于160亩,影响村容村貌不说,也是对土地资源的一大浪费。如果以村集体集中整治,复耕后再流转给种粮大户,农民每年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致富带头人不愧是个小能人,脑子就比别人好使。

见有人开了头,其他人又一次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通村中心路有400多米两头高、中间低,一到雨天,路面被水淹,学生上学很是不便。有人反映,门前下水道因修路至今不通,一到下大雨,水就往家淌……我将群众反映的情况一一将其记录下来,并逐一给予答复。能解决的当场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答应今后每年解决1-2件,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晚上10点,我们结束了座谈。在回乡政府的路上,望着星光灿烂的天空,我的启发颇深。这次下基层,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不仅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了难处,更让其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切实关心。老百姓都是淳朴的,只要你俯下身子、敞开心扉得与他们交流,他们也会真诚与我们相待,让他们感受到了领导与群众并不是那么遥远,领导就是服务群众的。我认为基层的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如果能把社会矛盾更多地消化在基层,我们的社会大局将会更稳定,更和谐,只有有了基层的稳定,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为柏林谋取更好更快发展。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记者如果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新闻晦涩难懂。而且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记者很容易被电话、邮件采访惯出懒毛病,写出来的新闻缺乏变化。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跟普通邮递员体验生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城市,也走访了宁德6个贫穷山村,农民朋友教会我怎么换位思考。

在这样贴近生活的过程中,我最切实的感受到生活给我的反溃在宁德寿宁县犀溪乡的李家山村,原本千把人的村只剩百来号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村里大多是木结构的老房子,很多破旧不堪,用来养鸡。晚饭时间,看着稀稀拉拉的炊烟,你才会切身体会到“留守”两个字的真实含义。

站在竹林里和养鸡户拉家常,养殖户边撒谷子边告诉你他的致富计划,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花,一百多只健壮的黑色土鸡就在脚边钻来钻去。李家山村和浙江泰顺县只有一河之隔,养鸡户夫妻俩往年都是在外打工,2011年驻村书记来了,他放弃外出务工,在家跟着养起了土鸡。养鸡是一种尝试,前程未卜,但是交流中,你能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一种信念——只要家门口能致富,绝不愿意让老人、孩子留守。

李家山村里有座红军桥,为纪念祖辈连夜修桥帮红军脱险的事迹而建,村民想做做桥的文章,搞乡村旅游。记者想去看看桥,一伙村民和村干部就陪着翻了两座山,走一路讲一路,他们的设想、桥的意义、周边配套的景物……你能感觉到村民们思想上的变化,他们不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而是希望靠脑子、靠智慧去创造财富的新农民。

在村庄采写新闻,和在材料堆、政策库里找新闻是完全两种状态,村民生动的表情和言语,让你感受到一种由心而生的渴望,写起新闻来下笔如有神;而脚走出来的新闻,更有生活气息,群众也爱看爱读。这样的新闻作品会让记者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村干部走基层,就是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身边去,它不同于走亲访友的互道祝福,也不同于浮光掠影的走马观花,而是要手捧一个真心,走进人民群众之中,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踏踏实实为民服务。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村干部走基层。

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5月29日,全市公安机关干部交流调整,法制支队赵立忠支队长就任后,对支队全体民警提出了要有“灵敏的反应、创新的意识、综合的能力、表率的行为和负责的态度”的总体要求,并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法制部门执法服务水平为根本,以取得工作成效为目标,提出了“走基层、接地气、长才气、出力气”的工作新思路。由支队领导分片包干,组成五个走基层工作组,深入各分县局开展执法服务,提出了“无论是支队领导还是普通民警,要树立良好形象,要树立执法威信,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我能为基层服务什么,我能为基层指导什么”的走基层工作要求。按照工作安排,我随同副支队长曹立楠同志先后走访了八百垧、乘风、大同等六个分局,主动向各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与法制民警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倾听基层的心声,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我们的走访服务,不仅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而且融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但发挥了市局法制部门的宏观指导服务作用,而且还达到了为基层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标。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走基层的一员,荣幸之余更多的是感触,并深刻体会到:

一、走基层“接地气”是掌控执法状态的重要途径。

基层天天面对的是群众,基层是执法活动的主力军,基层是执法质量好坏的晴雨表。执法经验源自基层、工作智慧出自基层,但发生执法问题最多的也是基层。在法制支队工作的几年里,我通过案件调查、执法考评等工作方式也经常深入基层,对基层执法现状、执法管理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的不全面、不具体,没有统一完整的认识。通过这次走基层“接地气”,使我对法制工作,特别是对基层执法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与基层主要领导及基层法制民警“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交流的内容大到“如何深化人性化执法理念、如何加强执法管理、如何强化执法安全”等重点执法工作,小到“执法考评项目的设定、法制队伍建设、法制员人数配备及具体疑难复杂案件解决”等等。同时,向基层传达了市局党委关于法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法制支队新班子关于法制工作建设的新思路、新措施,了解基层在人性化执法、执法安全、重点工作考评、法制员配备等方面的情况,倾听基层的工作意见和建议,更直接、更明确、更深入的掌握基层执法现状,倾听来自基层的执法“民声”,及时掌握来自基层一线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了静动结合,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和有效指导提供了奠定了基础。

二、走基层“长才气”是促进执法工作的有效措施。

长基层的“才气”,使之善为法制工作谋策。基层是执法实践先锋,是执法工作之基,力量之源,来自基层的工作经验、工作才智,是我们“施策”基层的根本。作为长期工作在机关的民警,特别是作为指导全局执法工作的法制支队民警,通过此次走访基层活动,使我在法制工作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通过认真倾听,通过汲取来自基层的“批评和建议”,我最直接感触就是,法制支队要在制定有关全局执法活动等方面的方案、文件,及开展全局性的执法监督、指导等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来自基层的“民声”,长长来自基层的“才气”。如果脱离基层、脱离实际,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或者仅凭对基层“一知半解”起草制定相关文件,出台相关工作措施,不仅给基层造成执法障碍,而且还会增加基层负担,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下基层“长才气”工作思路的提出,能够有效消除工作阻力,达到上下级的和谐统一。认真了解和倾听各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把“身子”沉下去,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执法单位执法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不仅能够促进法制支队的工作,而且还能有效指引和带动全局执法工作的持续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执法效果。

三、走基层“出力气”是解决执法问题的关键环节。

下基层就是要带着问题下去,不是简单的倾听和了解,关键是为基层“出力气”,解决实际执法问题,宗旨就是要促进工作。通过走基层活动,我感到基层各单位在社会管理创新、执法服务等执法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上级法制部门予以指导解决的执法问题,主要体现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执法质量提高和疑难复杂案事件处理等方面。在我们走访的六个分局当中,或多或少的均存在一些执法问题。有的问题需要上级法制部门定方向、定性质、出高招;有的需要帮助协调;有的需要全市统一标准等等。我切身体会到“不深入不知道,不走访不明了”的道理,基层需要上级法制部门的指导和服务,更需要“出力气”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法制支队班子成员还是普通民警,都要放下架子,与基层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与基层同志共同研究解决执法问题的良策,真正为基层“出力气”。如果上级法制部门在走基层活动中,不把解决问题放在工作重点,对基层存在或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敷衍搪塞,一推了之。那么走基层就成了走过场、摆花架,失去了走基层的实际意义。不但不能促进工作,反之会影响工作,阻碍问题的解决,影响执法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法制支队新班子牢牢抓住了解决问题这一关键,结合各单位主要领导刚到任的契机,不失事宜、有的放矢的推出了走基层的工作举措。通过走基层开展执法服务,使我体会到法制支队新班子提出走基层活动的良苦用心,也体会到法制支队新班子“保全省第一,争全国先进”的决心,更增强了我干好法制工作的信心。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从今年3月初开始,我到xx镇芦湾村参加“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参加工作30多年来,也曾几次下乡开展基层工作,但是这次意义不同,心得体会范文是新世纪新时期干部带着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和创建和谐的任务到基层去的。通过2个多月的民情访谈,使我深深体会到芦湾村的村民很质朴,生产、生活积极向上,思想心态很“阳光”,从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与他们交谈犹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与他们交谈是一种无需投资的精神享受,与他们交流给人一种融入社会、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感觉,从他们身上使我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熟悉芦湾村社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社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他们在党的号召和县委1号文件政策的鼓舞下,利用荒滩资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荒漠区设施葡萄、日光温室、拱棚蔬菜、奶肉牛养殖等,实现劳动效益最大化和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芦湾村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就走在了全国、省、市县前列,不论是在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社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基层民主管理,还是农户门前绿化、家庭院落美化、村风民风转变、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都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如今芦湾村的发展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是什么呢通过对温室大棚种植户刘生平、杨沛年、胡国伟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芦湾村的发展缺乏的是技术和信息,农户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培训,掌握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得到市场需求信息,为定值蔬菜品种和类别提供参考依据,需要一批技术过硬的农技工作指导队,指导农户提高生产效益。芦湾村现有日光温室156座,其中:高标准三代日光温室80座,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68座,一代温室大棚8座,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拥有日光温室。三代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一、二代温室大棚,为使温室大棚发挥好的效益,我们工作组干部积极向农户宣传关于改造旧棚给予5-8万元贷款贴息两年的优惠政策,目前,已为63户农户办理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64万元,准备改造旧棚65座。结合芦湾村群众需求,我们邀请该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讲方法,讲要领,举办日光温室果蔬栽培技术及玉米制种田间施肥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2期,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为正在春耕生产的群众注入了新动力。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芦湾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工作组每个成员都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我们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先后走访慰问了赵玉莲、季桂英、贾玉桂等12户群众,并为4户生活生产特别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等物资,送上了我们工作组的一份关怀。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们通过走访群众、接待来访、召开党员群众会议等,已排查出土地、林木等矛盾纠纷9起,针对这些矛盾问题,我们分门别类,邀请熟悉情况的长者和村社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措施,引导群众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化解地埂、制种、林木纠纷5起,4起正在协调处理当中。通过调处矛盾纠纷,使我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了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

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正是县委给全县干部搭建了一个“创先”的平台,提供了一条“争优”的途经、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要把群众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唯一标杆,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会齐心协力把临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20xx年3月,在工会领导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困难职工和劳模的走访、慰问活动。所谓“走基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本着“务实为民诚信清廉”的原则,怀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信念,进村进户,深进群众,了解群众所需,聆听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难,及时的将群众呼声正确的反映出来。下面浅谈几点熟悉:

一、进步本身修养是为民服务的基本保障。

不管是在平常工作还是在整个走基层过程当中,所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专业知识都需要我们充分领悟和学习,只有充分的加强本身素质,全面提升本身修养,不断学习、深入领悟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论,积极拓宽知识面,才能为更好更全面的为群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视群众如亲人,聆听群众心声。

将群众当作至亲至爱的亲人,端正态度,建立服务意识,怀着爱心、诚心、真心深进群众当中,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做到尊重,真心实意做他们的做他们的贴心人,真心诚意的(为他们办实事,只有真实的取信于民,才能从群众中得到最真实的情况和建议。

三、办实事,从解决实际题目动身。

在充分了解了群众实际困难的基层上,着眼群众所急所盼,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实际,与他们共同商量解决方法,坚持依法办事,果断杜尽个人主义,严禁自作主张、违反群众意愿的解决题目方式。为群众解决困难,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能只治标不治本,必须要让实质题目得到美满的解决。要将群众碰到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真心诚意、想方设法的为他们解决,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成为群众中的主心骨,得到群众信任,使他们愿意将实际情况讲出来,愿意将实际困难说出来,相信党员干部能为他们解决好,和党员干部做贴心人,才能充分切合“走基层”的初衷。

通过此次活动的展开,不但提升了本身素质和修养,更让我理解到只有心系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想方设法为群众排难解纷,才能真正遭到群众的欢迎,同时,也只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增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继而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近期以来,我局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深入“挂包帮”、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百千万”行动和定点扶贫联系的天星乡青峰村开展走基层活动,使我深有体会。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开展走基层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由于当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是在青峰村驻村,所以该村原来的情况非常熟悉,这次为了尽快掌握该村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全局干部职工分别深入村社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发展农业产业、脱贫增收致富的坎坷。如今青峰村发展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是什么呢?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制约青峰村发展的瓶颈主要是道路、饮水、照电、产业发展等方面,当前必须着力解决行路难、过河难、饮水难、用电难、产业发展增收难问题,才能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小康。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青峰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全局干部职工都与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出点子促发展,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我们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通过与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走基层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每个干部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认为每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其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

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两免一补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是得民心的好事,为什么干群关系越拉越远呢?干部与群众之间好像有了一堵“无形墙”。我认为这就是因为我们各级干部深入基层的少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少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少了,群众听到党的声音少了……。在这次走基层活动中,青峰村的群众热情地与我们交流,拉家常,说感受,谈困难,赞扬党的政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从他们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动力。通过这次下基层活动,使我明白农村工作包罗万象,包括乡镇和县级各部门安排的工作都需要在村社一级落实和解决,而且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行,再好的决策和部署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真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我坚持把走基层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把群众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唯一标杆,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会齐心协力把旺苍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

猜你感兴趣:

1.个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三问心得体会感想

通过对党员干部三问四观的学习,我们要牢记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要始终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牢正确的群众观;要时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人民群众当父母,牢记自己也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在此分享。

说实话,能够坐下来、沉下心,正儿八经、原原本本地学点理论,这些年来在本人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学习,特别是通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有关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本人的思想也有所触动,虽然还远没有达到“触及灵魂”的地步,但感触也不少。

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三问四观”大讨论,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解决好“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群众观”上的认识问题,很有必要。如果这是一份考卷,要求作一篇纸面文章,相信绝大多数机关干部都能够答出一份“优秀”卷。本人没有多少理论水平,这次讨论,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谈一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按本人比较狭义的理解,开展“三问四观”大讨论,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普遍党员机关干部来讲,主要应该是解决好自我认识、职业态度和处世原则问题,也就是如何清醒地看待自己、如何理性地对待工作、如何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同事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人要有自知自明,清醒地知道“我是谁”,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作为机关干部,受党教育多年,显然知道“三问”从政治层面上回答,应当是“我是人民的公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本人认为,一名普通机关干部,虽然有可能在思想境界上没有达到“人民公仆”的高度,但也应当在心中时刻装着一杆称,这杆称当然是用来称量自己的,应经常在心中称一称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估摸一下自己到底“能吃几碗米干饭”。经常称一称,就不会“忘乎所以”,不会产生“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也不会让我们的孩子闹出“我爹是李刚”之类的黑色幽默。称的准了,你就会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才能在家庭、单位、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我是谁”,我们都只不过是,一个承担着家庭、社会双重责任和压力的小角色而已。

要有一个好的职业态度,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兢兢业业”“公而忘私”投入工作,起码也应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职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机关干部,公务员,说穿了、说的层次低一点,也是一份谋生的职业。这份职业比较稳定,有一份不薄的收入,只要是要求不高,养家糊口绰绰有余;还有不低的令不少平头百姓羡慕的社会地位,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也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曾经不知道在哪儿看到过一个调查资料,调查结果是,公务员的幸福指数比较高。所以,我们要“惜福”,懂得珍惜这份职业。曾经有一次在机关班车上和同事抬杠,有的感觉对比物价的上涨速度,现在公务员的收入低了,我说不低呀,应该是社会平均水平以上,属于上三分之一的人群收入。别说不低,就是真低了,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上再砍掉一千元钱,我也不会、不敢辞职。我现在拿党给的工资四千六百多元,听说这次调工资,将拿到近五千元,砍掉一千,也是接近四千元,我这个岁数,这点能力和水平,想在社会上找到收入四千元的职业,绝对不容易,很难。不仅是我,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有几个敢辞的?这确实是本人的真实想法。我的同学、朋友、过去的同事,也有出去挣大钱的,有时也羡慕,但冷静地想一想,自己也确实没有付出像他们那么多的汗水和心智。只有懂得珍惜了,才能解决好“事业观、权力观”问题,才能在本职岗位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也就是说,只有懂得珍惜,才会“想干事”,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会“能干事”,勤于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勇于担当、敢作敢为;也只有懂得珍惜,才能“干成事”,工作起来有目标追求、有进步提升;才能守住底线,不为名利浮华所累,自觉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最终“不出事”。

要有正确的处世态度,处理好与他人、同事和群众的关系。一个人,只有真正学会学人之长,容人之短,善于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才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活得幸福快乐。在树立群众观上,实实在在的说,我们这个部门、特别是我们监狱科直接接触群众的机会不多,接触群众主要是通过信访渠道。对待群众,可能我们做不到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但也绝不要把群众当“下人”。要理解群众,体谅群众。多做换位思考,理解普通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处境,体谅他们的难处。要亲近群众,融入群众。我们本身就是群众中的一员,曾引用过一句话,据了解,这可能是旧社会南阳内乡县衙的一副。

对联。

: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古人尚且如此强调为官之道,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把亲近群众、融入群众作为开展工作的立足之本。要信任群众,尊重群众。和群众打交道,态度和作风决定工作效果。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一言一行上去伤害群众的感情。面对群众,我们不能有“怕”的思想,我们本来就没有做过令自己害怕、被群众揪住尾巴或者把柄的事情嘛,别见了群众跟见了自己领导似的,跟老鼠拜见猫似的,不“怕”但也绝不应该故意“做姿态”、“端架子”,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好像真“张嘴就能吞下天”似的。到机关来说事、求助的老百姓,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求都很低,本来他们就是硬着头皮进来的,往往是,我们给句好话就行,给个笑脸就行,把理说通就行。我们要做的往往只是动动嘴、说说理而已,跑跑腿调查调查、动动脑协调协调就把工作做好了。和平年代的群众工作,不需要我们去流血流汗、伤筋动骨,只要我们凭着良心去做、凭着公心去做、凭着耐心去做,就会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

党员三问四观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开展大讨论,解决“三问四观”问题,我认为对本人来讲,大实话就是:说应说的,做该做的,拿党给的,收获的必定是正当付出所得的。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组织开展“三问三观”学习讨论,引导村两委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切实增强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打牢了反“四风”的思想根基。

一、以“三问”树“三观”,要认真学习,解决好认识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摆在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搞好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

(一)以“三问”树“三观”,首先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代表的是全体人民大众的利益,任何一个党员、一个领导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这些,作为共产党员,是需要时刻记在心头上的。“三问”群众在心中的地位、与群众的距离,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作为人民群众政党的理想信念,时刻端正宗旨观念。我们是人民的政党,我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这是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

(二)以“三问”树“三观”,其次要认识到人民群众与我党事业的关系。回想革命战争年代,是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战场,作为革命力量的不竭源泉;是人民群众为了掩护共产党员,不惜挺身面对敌人的刺刀;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了伤病战士的生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实现我们社会伟大复兴的力量,必定来自人民大众,因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千百万人民的事业。离开广大人民群众,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将毁于一旦。

(三)以“三问”树“三观”,要明白实现“中国梦”,最终取得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对人民大众以无限的信任,并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共产党人只有坚持对信仰的执著坚守和不懈努力,并以此来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凝聚中国力量,凝聚来自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才能最终取得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

二、以“三观”扫“四风”,要处理好思想和行动的关系。

思想上认识到位,是我们事业能否成功的第一步。认识到了,还需要做到。而知行合一,是最难的,也是必须的。

从自己做起。“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转折的时代,一个充满诱惑、机会良多、又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的年代”,这几句话比较准确地描述了我这个时代、我们这些人的心情。很多事情,我们感到着急、感到愤恨、感到无奈,如环境污染、如资源争夺、如诚信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坐等,更不能只是指手划脚。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一种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能做个旁观者,要把自己摆进去,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领导干部有比一般群众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去改变现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更有机会和可能去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些实事,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力量。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二)从现在做起。习讲了,我们抓作风建设,发布八项规定只是开端、只是破题,还需要下很大功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自今年七月份,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告一个段落。但是群众观念却要永远地贯穿在我们的工作中,群众路线是要我们永远走下去的。平时多到群众中走一走,听一听,聊一聊,尽可能地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望;政策制度出,多征求征求意见,以公开求公正是最好的办法;多听听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政府内部自娱自乐的活动少搞搞,自我表扬自我陶醉的举动少出现;权为民所用,要以情为民所系为前提,心系群众不能是官样文章,而应该落实到我们的每一件工作中去。

(三)从小事做起。慎微,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态度,面对小事不马虎,走群众路线,要从小事着手、从小事着眼。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的理解不同,而人民群众所能体会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落实到具体的一件一桩小事上的。群众路线不能只停留在活动中,而应该是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基层群众是最单纯、最善良、最感恩的,只要真心实意的为他们做一点点小事,他们就会无比的感动,就会当你是亲人。把群众最急、最想、最盼的每件小事办好,哪怕是盖个章、办个证、指个路的小事,就是最生动、最具体的践行群众路线,就会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赞扬。

在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为了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为了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那么我们必须牢牢坚持群众路线这个政治优势。

开展“三问四观”学习讨论活动是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三问”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是一个身份和角色认知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正确定位自己,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为了谁”是一个工作目标的方向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找准目标方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依靠谁”是一个工作力量的源泉问题,就是要找到力量根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应该树立正确“四观”,把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与强化自身责任意识结合起来;把树牢正确的权力观与强化自身服务意识结合起来;把树牢正确的事业观与强化自身进取意识结合起来;把树牢正确的群众观与强化自身为民意识结合起来,推动自己思想有改进,工作有进步,形象有提升。

“我是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也是一名人民群众。只有置身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所需和愿望,才能更好地依靠和服务人民群众。古语中的“居官,无官官之事”,就是说我们不要走路坐卧总把自己当个官,而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丈夫立世,独对八荒”,才能在工作中内心坦诚,宁静致远。

“为了谁?”为人民服务,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我认为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个五个大字,承载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感,焕发着共产党人的生命力,是共产党人的法宝。历史告诉我们,植根人民,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现实警醒我们,脱离群众,将是我党面临的最大危险。

“依靠谁?”党的强调,“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切实落实好会议精神的要求,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就很好地回答了“依靠谁?”这个问题。

树牢正确的世界观,做敢于担当的时代先锋。世界观是个“总开关”、“总闸门”,只有解决好、解决准这个问题,人生之路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说得好,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的人生信念。

树牢正确的权力观,做善于服务的优秀标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认清“依靠谁”,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主义观点,才能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牢正确的权力观。“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我们一定要牢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把权力看做责任、压力和重托,筑牢思想防线,正确看待和使用权利。

树牢正确的事业观,做富有朝气社会栋梁。树牢正确的事业观要以党章为镜、以群众期盼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深刻反思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心,积极主动想事干事、用心做事,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杜绝精神松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拈轻怕重的现象。

树牢正确的群众观,做用心服务的人民公仆。我们要牢记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要始终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牢正确的群众观;要时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人民群众当父母,牢记自己也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

把握好“三问四观”,对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必须以此次学习讨论为抓手,积极推动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自觉地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建设西部中心镇有机结合起来,以教育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促进我镇的进一步发展。

党员干部三转感想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公务员,秉持初心和使命,走在党的旗帜下,一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的身份和责任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必须带着一颗感恩涌动的心,筑牢初心使命的防线,确保自己把握方向,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而党员干部三转就是逐步调整自己的思想与行动,不断追求真理、砥砺品格与担当作为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二段:理解(250字)。

三转,即转变:认识上的转变、行动上的转变、情感上的转变。这三个转变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首先,认识上的转变,是指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当代中国的具体情况,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领悟党的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实现思想上的焕发;其次,行动上的转变,即在工作中勇担重任、勇挑重担,把义无反顾面对的大事变为心中的坚定,对党忠诚担当,尊重法律维护制度;最后,情感上的转变是指在生活中尊重民主、关心群众,不断培养自我纯爱、人民情怀和公仆精神,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提高权力担当。

第三段:理念(250字)。

要想实现三转,就必须不断践行“两学一做”中的“两学”,从学习党的理论开始,深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心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实现从“为人民服务”到“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和从“为人民谋利益”到“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飞跃。只有投身到具体工作中,才能使精神上的感悟转化为日复一日的行动,彰显出在群众中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地汲取营养,坚持不懈推动三转深入进行,这是党员干部必须当作自己的核心使命。

第四段:思考(300字)。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三转是红色家风、好家风。身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自己举足轻重,学党史强信念”。要时刻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精神血脉中,切身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行为是为了上下五千年,尤其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事业所需要的。只有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是非分明、守纪律、讲规矩,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力量和实践行动在底蕴和质感上更加浓郁。

第五段:总结(250字)。

三转是我们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和使命,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唯有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植入“人民至上,公仆为民”的法治思想,铭刻于自己的心中,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项工作中,始终充满奉献与奋斗的激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理想信念,勇担重任,发扬忠诚纯爱、道德正气、努力奋斗的良好品质,倾注自身的聪明才智和汗水,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始终保持警醒,不断对照检查自己和整改不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建设美好幸福和谐的中国添砖加瓦。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咱厝人对海很熟悉,但当我们漫步沙滩,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们不会知道这些美丽背后的未知和凶险。这次的走基层我们就去了这样一个海边古镇——永宁,体验了一把真正“海脚人”的生活。

永宁镇,是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台湾隔海相望。靠海吃海,在永宁有不少人以“讨海”为生。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伏季休渔结束,鱼市最好的时候。早上八-九点,渔船靠港,码头鱼市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出价、砍价、称重、记账,声音之大让人觉得似乎在吵架,一会儿工夫,一筐筐海鲜就被买光了。村长说,一船十来万元的鱼能赚上一两万元,起初大家都感慨现在这“讨海”真是好赚,仔细询问才知,船东要赚这一两万元,先得花上近百万元买船,而在船上讨海的船长、船工,都是船东雇佣的,他们出海十来天工资一般要1000到1500元,与这工资相比,“讨海”营生背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闽南有句俗语叫:“手里抱孩儿,才知父母当初时”,意思就是说凡事必须亲临才有体会,走基层亦是如此。大海的凶险,在影视作品里看过,在新闻里听过,但当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倾听别人的海上历险故事时,更多的是对这些经历的猎奇和对当事人毅力的佩服。而当我们真正登上小小的渔船,驶离海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无风也起浪”。岸上明明是风和日丽,到了内港就风浪渐大,站在船上采访,一个浪打过来,人都会站不稳。这个时候,我们才些许体会到“讨海人”“吃鱼不翻鱼”的禁忌背后,那种对大海未知危险的恐惧和无助。我们搭乘的渔船船长李锦典就是在这样的风浪中穿行了30多年。一次出海,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吃住在船上,他经历的风险不少,但当我们问起,这个黝黑的海边汉子只会朴实地笑说这都没什么,现在已经比以前安全多了。

这种安全源自永宁梅林村的430信息站,这个站里只有3个工作人员,负责整个永宁镇300多艘船的管理工作,天气预报、遇险救助、船舶检查,一天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日复一日,可以说非常单调和枯燥。但就是这种看起来平凡的工作,为“讨海人”架起一张安全网,岸台与船台可以随时通讯,互通信息,一有危险,船台马上可以发出求助信息,岸台立即应急响应,向主管部门汇报,进行搜救。他们的工作很少有人关注,但对“讨海人”来说,他们却至关重要,采访时我们问工作人员需要什么,本以为在这么枯燥的工作环境,他们应该会想要点娱乐设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回答相当一致:只需要设备。一台设备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工作状态,但他们却连连感谢,因为他们觉得,多一台设备,海上的船只就多一分安全,“讨海人”能平安出海,平安归来,他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在永宁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要说真正体验当事人的生活还远远不够,我们只能试图更接近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感受。真真正正地走下去,踏踏实实地沉下来,我们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看到或者被忽视的细节。有了细节、有了故事,才有鲜活的新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