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下学期(实用14篇)

时间:2023-11-15 05:59:05 作者:字海 大班数学教案下学期(实用14篇)

大班教案是教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能够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关于大班教案的范文,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分析图形特征》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拼贴各种物体,并对图形按特征分类,记录图形的数量。

2、准确感知图形的位置以及9以内的数量。

3、对拼图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以及六边形白纸两张。

2、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份,人手一支笔,剪刀各一把。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图片,启发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出一定的物体形象。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吗?

师:我们可以用这些几何图形拼出许多好看的图案来呢?

师:看!老师拼的是什么?(示范)。

师:现在请小朋友从这些图形中选几个,然后再拼一拼,拼出一些其它图案来。

师:现在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拼图。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拼出的是什么图形?数一数每种图形用了几个?2、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3、师:其实,这些几何图形还可以拼出更多的图案来呢?我们等会再拼好吗?

4、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六边形纸,纸上每一个格子里分别放着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会旋转的六边形,这里还有一张和他相同的六边形,现在老师转动第二个六边形的位置,并拿走两个图形。

师:请小朋友对照第一个六边形,想一想:空格中应该放什么图形。然后请小朋友来摆放上去。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把第二个六边形转到和第一个六边形一样的位置看他们放的对吗?

5、接着,再改变六边形的位置,请幼儿摆放图形。

二、操作活动。

1、观察六边形和正方形的桌面,旋转桌面后,想一想,空格中应该是什么形状?画一画。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都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老师再来考考你们,(出示操作材料)请小朋友观察六边形和正方形的桌面,旋转桌面后,想一想,空格中应该是什么形状?请你画一画。

2、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活动,并记录数量。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几何图形积木,你们想不想一起再来拼一拼,看谁拼的图案最多,然后数一数你拼出的图案中用了几个几何图形,把它记录下来。

师:小朋友,拼图游戏好玩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下次再玩好吗?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1、在排列数列的游戏中,深入理解序数和熟练掌握求数列中未知数的方法。(重、难点)

2、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探究数列的欲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幼儿已对序数、正数和倒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各种盒子、10种不同动物卡片、10种不同形状图形卡片、操作卡、作业单、笔、ppt

一、确定活动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玩在数列里找序数的游戏,接下来我们就和小动物们一起去神秘的宝石森林探险,找更多的序数。

二、探究新知

1、知道一列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顺序,求倒数顺序。

指令:知道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排第几,求它倒数排第几。

要求:认真阅读作业单上的内容,按内容要求进行边操作边记录。

个体探究

学情分析:

1、阅读作业单时总数和正数顺序会出错。

2、倒数顺序错误。

3、总数、整数的顺序正确,找到的答案也正确。

群体讨论:

讨论重点:在已知条件下,求倒数。

讨论策略:

针对学情1、2:请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针对学情3:教师给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找出正确的方法。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操作学具制作》

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几比几多一,几比几少一”。

活动准备。

1、可以挂在幼儿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别画有1~10个实物图,反面标有相应的数字,每种数字的卡片数量相等。

2、不完整的自然数列大卡片若干。如图。

3、音乐课件。

4、幼儿学习资源?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卡片挂在胸前,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方法。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卡片,卡片里藏有数字宝宝,你们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挂在胸前,然后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卡片上有什么,你的卡片中藏着的数字宝宝是多少。

请幼儿记住自己的'数字宝宝。

2、游戏“抱团”。

(1)玩法:幼儿随音乐四散走,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相邻的自然数抱在一起。如:教师说6时,戴着画有5、6、7卡片的3名幼儿抱在一起。

(2)教师提问:

你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x比x几多一,x比几多x少一”。

3、游戏“排排队”。

(1)玩法:幼儿拉成圆圈,教师发出这个指令后,带着数字1~10的卡片的幼儿按顺序站成一排,比一比哪一组站的又对又快。

4、游戏:“占格子”。

玩法:教师出示缺少的自然数列大卡片,摆在地面上,当音乐停止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身上的卡片数量站在相应的空格中,看谁站得又快又准。没有占到格子的小朋友被淘汰,游戏可反复进行。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送牛奶的工作也是幼儿最常见的职业之一,运用这样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开动脑筋的同时,自然引出“门牌号码”的概念。运用幼儿可能想到的方法之一“打电话”引出501室,组织幼儿讨论它的意义,最后帮助幼儿明确概念。高层建筑也是现在的孩子经常会接触到的。相对而言高层建筑的门牌号码要复杂得多。让幼儿在明确简单的门牌号码意义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复杂的门牌号码。

1、探究门牌号码的组成及代表的意义,巩固对相邻数和序数的认识。(重点)

2、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做事要细心,告诉别人住址时要说清楚门牌号。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自制楼层示意图,小狗、小鹿、小兔头饰。

了解较复杂的门牌号码的概念及意义。

师:小朋友,我问你,3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吕老师,告诉你,3的朋友是2和4。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

师:小狗汪汪怎样才能找到小鹿非非?他能把牛奶送到小鹿非非家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帮助他。

1、教师讲故事第二段。

师:小狗汪汪灵机一动,想起自己好像有小鹿非非的电话号码。于是,他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小鹿非非。小鹿非非说:“我在501室,你快上来吧!”

2、探究门牌号码的意义?

师:你们知道501室是什么意思吗?小狗汪汪应该到几楼,找到哪个房间?

3、教师讲解门牌号码的意义。

师:501中的5表示楼层,中间用0隔开,后面的1表示具体房间。

4、说出门牌号码,让幼儿辨认其意义。

师:302是什么意思?那406呢?504呢?

1、教师讲故事的第三段。

师:有一天,小狗汪汪又去给小兔乐乐送牛奶了。但小狗汪汪到了之后,发现这里都是高楼,有的楼房有三十几层那么高。小狗汪汪找出小兔乐乐的地址一看,上面写着3105室。这是什么意思呢?小狗汪汪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门牌号码。

2、讨论:

师:你们知道3105室是什么意思?

师:恩,你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接下来听故事。

师:小狗汪汪灵机一动,想起自己好像也有小兔乐乐的电话号码。于是,他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小兔乐乐。小兔乐乐说:“我住在31楼,你快坐电梯上来吧。出了电梯口,数到第5个房门就是我家了!”

3、教师任意出示几种比较难的门牌号码,让幼儿辨认其意义。

师:小狗汪汪在订奶单上有发现了新的门牌号码,怎么找到这些地方呢?如:2904、3302、1602等。

(五)进一步感知序数和相邻数。

师小狗汪汪说送奶的时候每天都要跑很多地方,很辛苦的。那么要怎么送奶,跑的路可以少些呢?(引导幼儿发现在一起的住户可以一块送)

师:这些订奶的家庭,哪些可以一起送?为什么?(引导幼儿把相邻数的门牌号码放在一起。)

师:(小结)我们现在住在小区里,楼房比较多,有了门牌号码我们就能准确、快速地找到别人的家。

游戏:我来指出门牌号

师:你们能不能帮小狗汪汪指出正确的门牌号,让它以后知道牛奶送到哪里?

师:我们以小组来比赛,指对一个加一分,最后哪一组分数最高就是赢家。

师:我们小朋友们都很棒,小狗汪汪啊,很感谢你们,他说呀今天学到了很多,以后出去再也不会找不到别人家了。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ppt图片导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述“图上有什么?”孩子们能够利用“有。有。还有的句型对自己所看到的糖果进行自由讲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能够适当的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练习。

在幼儿们认识了各种糖果以后,教师利用ppt将孩子们引入到蜘蛛和糖果店的数学故事情节中去。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适当提问,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根据已有的记录表猜测接下来小朋友们会买的糖果。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练,具有针对性,孩子们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出示的记录表猜测小朋友接下来会买的糖果,并且讲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正确猜测到小朋友们买的糖果时的开心、成功的喜悦情绪,使得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数学操作,即统计营业员卖出去的各糖果的数量。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教师的要求紧扣操作内容,使得孩子们对操作环节认识比较清晰,最后的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很好。

数学活动本来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ppt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得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玩具有多少》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玩具有多少》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计数及依据某种参照物估计一组数量。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的多种方法。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由于为孩子们预先准备了数量颜色不均等的九盘实物玩具,带给孩子们的是动手操作的浓厚兴趣和快捷的数数速度。

3、下次作业时需改进:让幼儿在操作卡上学习"按群圈数",这样数起来更清楚。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大班的孩子,抽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思维较活跃,基本上已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他们开始对识别重叠图形感兴趣,并能运用点数的方法,尝试找出几何图形的个数。为了加深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我们设计了一套大班数学学具《图形变变变》。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根据图案统计出相应图形的数量,并会用各种图形拼出多种图案。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能够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辨别组合图中的图形,进行计数,增进对图形的认识。

难点:会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拼出各种图案。

物质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机器人拼图一份;学具: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知识准备:已认识的几何图形

(一)复习律动《不说话》。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图形宝宝,小朋友想不想看他们都是谁呀?

幼:想。

(三)展示各种图形卡片。

1、例正方形。

(1)、师: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哪些特征?

(2)、师幼共同讨论,老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相等),有四个直角。

(3)、老师出示正方形卡片,让幼儿亲自摸一摸。

2、依次出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图片。师幼共同:

(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圆形有边没有角,像个盘子。

(3)、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对边相等。

3、认识图形。

(1)、老师单独出示各种图形。

(2)、集中出示不同图形。

(四)出示机器人,找出图案中的不同图形,并进行计数。

1、教师出示机器人图案,提问:

(1)这是什么图案?上面有哪些图形组成?

(2)、那个小朋友能亲自上台找一找图形?

2、老师说图形名称,让幼儿找一找。

3、师幼共同说出每个图形有几个?

4、老师再一次不种图形的特征。

1、大树 2、小房子 3、小花

4、太阳 5、小鱼 6、小鸡

(1)、逐自出示一遍,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图案,有哪些图形组成,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2)、集中展示。

(3)、鼓励幼儿粘出不同的组合图形或其他的图形。

(六)、幼儿拼图,老师巡回指导。

(每一组幼儿准备各种图形若干,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不同的图案。)

(七)、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1、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2、作品都用了哪几种图形?

3、各用了几个?

(八)、老师:

1、小朋友用不同的图形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好不好玩?为什么?

幼:自由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图形变变变》。

2、再一次集中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说出他们的不同特征。

(让数学图形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并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中,老师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不同的图形特征,再集中展示。又在机器人的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又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ppt课件的制作不熟悉,方法老套。

2、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

3、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

4、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

5、启发幼儿动手操作练习之间没有衔接的语言。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1、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2、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四张桌子,每一张桌子上滚动的东西都相同;各种薯片桶,露露瓶,乒乓球等。

2、硬币、长方形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玩一个寻宝的游戏,我的宝物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会滚动。

(二)幼儿玩准备的玩具,教师参与活动,并和幼儿进行交流。

(三)请幼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动,并示范给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一)让幼儿再次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根据特征逐一排除,最后找到球体。

小结:最后,我们找到的宝物是球,总结球体特征。小球会滚动,放在地上可以向不同方向滚动,不管从哪个方向看上去都是圆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球体。

三、根据特征找出圆柱体。

(一)你们找到了第一件宝物,还想找出第二件吗?它两头都是圆,从上到下一样大,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请小朋友到教室的“牛牛餐厅”去找一找。

(二)老师总结圆柱体的特征,两头都是圆,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到下一样大,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圆柱体。

四、游戏“玩一玩,变一变”

分组操作:

1、把许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把长方形纸变成圆柱体。

3、把橡皮泥变成球体。

五、寻找生活中的球体、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玩的很高兴,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球体的物体?

让幼儿找一找。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数学下学期教案

废纸盒一只,泡沫纸和橡皮筋若干,彩色纸,安全型大头针,数字卡,记号笔。

l、用彩色纸包装纸盒。

2、用泡沫纸剪成若干个圆形,用记号笔在上面写上数字。

3、用安全型大头针将这些圆形泡沫纸固定在纸盒上。

4、在纸盒的左下角贴上一张数字卡(如图一)。

5、另准备饮料瓶瓶盖,并用记号笔写上数字和算术符号,供幼儿列式用。

玩法:

1、用橡皮筋套住2至3枚大头针,使圆形上的数字相加等于左下角的数字,数字卡可根据需要变换。

2、根据围套住的几个数字、数字卡上的数字列算式。

各色泡沫纸,彩色回形针,数字卡片,房子形状的记录纸。

1、用绿色和棕色泡沫纸制作若干棵小树,再用其他色纸剪出不同的水果,分别贴在小树上。

2、用打孔机在小树两边下方和数字卡片上下打小孔。

玩法:

1、幼儿根据水果树上的水果数量,按照数的组成规律找出相应卡片,用回形针串挂在果树两边,直到所有的分解方法挂完为止(如图2)。

2、将所有分解方法记录在小房子里(如图3)。

三、占棋盘废纸盒一只(如衬衫盒),小瓶子(如口服液空瓶)和彩色纸若干,骰子一个。

l、在纸盒内贴一张卡纸做底板,再将彩色纸剪成的小圆形整齐地贴在底板上做棋盘。

2、将小瓶子装饰成小兵,分红蓝两色。

玩法:

两人一组,各拿一种颜色的"小兵"。游戏开始,两人轮流投骰子,将所得点子相加或相减(投骰子前两人约定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如:3+3=6或6-3=3。谁先报出得数即可将一"小兵"放入棋盘中,以小兵占得的空格多为胜(如图4)。

大班下学期数学绘本

活动意图:

世界的万物大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和数学有关。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作者:(韩)车宝锦,这是一套非常好的教学书,它将教学知识全部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小朋友是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来吸收数学概念的。数学绘本就是让孩子从简单的故事中,或者美丽的图画中学到很多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活动目标:

1.发现故事中隐藏的排序规律。

2.尝试运用aabaab、abcabc等排列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知道“a、b、c”,丰富词汇“规则”。

2.三座桥底板,带星星、月亮的图片若干。

3.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

观察图片,引出故事名字。

讲述故事开头。

2.信里说了什么?

你觉得规则之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二)找钥匙,感知规律。

1.大怪树是怎么说的?钥匙在什么样的树尖上?

2.请个别幼儿找一找大怪树说的树。

师幼共同检查验证。

3.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聪明的公主发现这棵树上其实藏着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4.引导幼儿发现、总结规律。

原来规则之城的规则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排序。

(三)猴子归位,探索规律。

1.继续讲述故事。

帮公主想想看,应该把这三只猴子放到哪里去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摆一摆。

3.师幼共同总结、记录规律。

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记录这个规律。(aabaab)。

(四)分岔路,运用规律。

1.继续讲述故事。

个别幼儿帮助公主选择一条路。

一起来看看这条路的后面藏着什么?

2.引导幼儿发现、记录路上的规律。

(五)过桥,再次提升运用规律。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

说明操作要求。

3.师幼一起检验正确的排列方法。

(六)大结局。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2.引出绘本。

活动延伸:

他们回南国路上又会遇到什么事?答案就藏在这本书里,课后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

活动反思:

数学绘本,讲的则是有关数学的故事。它看起来不那么严肃,却又偏偏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数学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事;它看起来不那么科学,却恰恰让孩子们发现数学是一种规律;它看起来很活泼,却讲述的`是一则则实在“枯燥”的故事。这正是数学绘本带给我们丰富,而又多变的感受。在学习教学的时候,就不会单纯地认为是加减乘除,他们会认为教学是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有趣的知识、游戏式的知识。在进行绘本的教学时,除了需要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教师必须同样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对数学的关键经验进行解剖和分析,将其化解为活动中的一个个环节,使得教学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够紧密整合。此外,教学活动必须紧紧把握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原著所传递的思想,让幼儿在“数”阅读的过程中仍能有所感悟和收获。

数学下学期教案

1.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学习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2.能大胆地动口、动手用序数词来正确表示6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3.在游戏中体验学习序数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幼儿课前了解"格子铺"。

2.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每人水果、蔬菜、玩具等图片、画有'格子铺'的纸人手一张。

2.小动物坐双层公交车"瞧,开了了一辆公交车,这辆公交车和我们平时坐过的公交车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课件出现双层公交车:是的,这种公交车有两层,叫做双层公交车。)"6个小动物分别坐上了自己喜欢的座位,看(课件出现)""咦,小猴坐在第几层的第几个座位?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引导幼儿学习从下到上数、从左往右数如:第二层的第二个位置。""小狗坐在第几层的第几个座位?""小鸡呢?""第二层的第五个座位上坐着谁?"其他动物同上方法。

3.小动物们参观'格子铺'

"格子铺到了,瞧,就是它。这个'格子铺'总共有几层?(箭头出现,从下往上数:总共有五层,幼儿边数边在每层旁边出现数字)'格子铺'每一层有几个格子?(箭头出现,从左往右数:总共有6个格子,幼儿边数边出现数字)'格子铺'的营业员看到小动物们来了,赶紧把老板们要卖的货放进格子里。看,香蕉放在第几层的第几个格子里?牛奶放在第几层第几个格子里?第五层的第六个格子里放的是什么?……"

4."小动物们帮忙放货""就在小动物们参观的时候,来了很多客人把'格子铺'里面的货都买光了。生意真好。营业员请小动物们帮忙把货放进格子里,可是营业员对货物的摆放有要求,小动物们很聪明都找对格子了,你们能像小动物们那么聪明找到对的格子放货吗?"幼儿操作(如:请把蘑菇放在第一层的第三个格子里,把足球放在第五层的第四个格子里……"验证(幼儿回答,课件展示)

5.结束活动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数学下学期教案

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启蒙性、探索性和生活性。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较为具体的感知,对图形有了一个较规律系统的认识。并且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既培养了幼儿对图形的感受力和认识力又培养了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发挥排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设计了此活动。

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因此,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二点尝试。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特点,同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2、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它们都是圆形宝宝,并能细细地,有顺序地操作。

1、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列。

2、能细细地,有顺序地操作。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幼儿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与排列。

1、圆形,三角形,方形若干。

2、每组若干几何图形。

重点: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难点:按一定顺序排序。

(一)、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学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之外,还从中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游戏法:

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把几何图形按形状分成三类。

2、示范法

通过示范把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的圆形排成一横排,引导幼儿观察说出他们都是怎么排列的。

幼儿是学习的主角,要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更多的探索活动,这不仅提高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游戏“开火车”

在游戏中,让幼儿观察说出它们都是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巩固学习三种几何图形。

2、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将三种图形分类并排成三行。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更能详细地说出各种图形的区别。

数学区中,提供木珠,各种塑料雪花片,图形片,可供{色、形状、大小排序。家长在家也可让孩子将鞋子、衣服、毛巾等按大小、颜色排序。

数学下学期教案

1、在猜头箍的游戏情境中发展有意观察和识记能力,并尝试表达对问题的思考。

2、愿意参与游戏,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一张展示桌和若干展示架(放置头箍的架子);各种自制的头箍(10个左右)(光版头箍加上纸制品,有不同颜色、花纹、图案、装饰等)

一、导入游戏,引发兴趣:

介绍游戏材料:各种头箍(三个仅颜色和形状差异的头箍放在展示架上,其他都用遮布遮盖)介绍简单游戏规则:

二、尝试游戏,感悟猜头箍的方法:

当有孩子猜出自己的头箍时:

主要提问:你怎么知道是个x色的头箍?你又怎么知道这个头箍就在你的头上?

三个头箍可以按照孩子的情况决定猜几轮;

三、继续游戏,感悟记头箍的方法:

五个头箍的游戏(差异点多样)主要提问:马上就来猜,还是需要先看一会儿头箍?

你明明看到过现在又猜不出来,是不是没记牢?

你觉得自己记住了,可现在又忘记了,是不是要换一个办法来记头箍了呢?

谁能上来不直接告诉他是什么头箍,而用其他方式提示这个孩子?

四、交流感悟、尝试表达:

主要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并猜出头箍?

从“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有的小朋友为了能表演节目,表现出传花的过程中有意的拖延时间,不往外传的现象。这说明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增强了,胆量增大了。虽然,这是好现象,但是,我们做为老师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肯定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应当遵守游戏规则,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数学下学期教案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一、目测远近。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谁离黄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幼:能。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三、跳远比赛。

1、比赛: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下学期教案

1、在排列数列的游戏中,深入理解序数和熟练掌握求数列中未知数的方法。(重、难点)

2、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探究数列的欲望。

经验准备:幼儿已对序数、正数和倒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师:今天我们要玩在数列里找序数的游戏,接下来我们就和小动物们一起去神秘的宝石森林探险,找更多的序数。

1、知道一列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顺序,求倒数顺序。

指令:知道小动物的总数和其中一个动物的正数排第几,求它倒数排第几。

要求:认真阅读作业单上的内容,按内容要求进行边操作边记录。

个体探究

学情分析:

1、阅读作业单时总数和正数顺序会出错。

2、倒数顺序错误。

3、总数、整数的顺序正确,找到的答案也正确。

讨论重点:在已知条件下,求倒数。

针对学情1、2:请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针对学情3:教师给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找出正确的方法。

2、已知一排几何图形的总数和倒数的顺序,求正数顺序。

教师:我们看一看第二关和第一关哪里不一样?

指令:第二关的任务是:已知图形的总数和一个图形倒数排第几,求正数排第几。

要求:认真阅读作业单上的内容,按内容要求进行边操作边记录。

个体探究

1、阅读作业单时总数和倒数顺序会出错。

2、正数顺序错误。

3、总数、倒数的顺序正确,找到的答案也正确。

群体讨论

讨论重点:在已知条件下,求正数。

讨论策略:依次出示学情分析中的内容,并且组织幼儿讨论。

针对学情1,纠错并改正。

针对学情2,纠错并改正。

针对学情3,教师给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找出正确的方法。

: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倒数排第几,从右往左找到倒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正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左往右数,找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师:今天我们在队列中找到了序数,为了进入宝石森林我们闯了几关。

第一关:已知动物的总数和一个动物的正数顺序,求倒数顺序。

第二关:已知图形的总数和一个图形的倒数顺序,求正数顺序。

师:闯关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

第一关: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正数排第几,从左往右找到正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倒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右往左数,数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第二关:在数列中找序数时,第一、要先知道总数是几,就放几只小动物。第二、知道倒数排第几,从右往左找到倒数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笔标上标记。第三、我们要求正数排第几,那我们就要从左往右数,找到做标记的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在队列中找到了序数,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和序数有关,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回来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