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范文(19篇)

时间:2023-12-02 18:52:13 作者:BW笔侠

教学计划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兴趣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我和祖父的园子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趣”之所在,并在朗读感悟中体会作者是如何写的。

2、指导学生随堂练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继续学习,指课题,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给同学们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说:自由、有趣。

师相机板书:趣。

师:还记得小作者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吗?

生说:栽花、拔草、铲地、浇水……。

师:你栽过花吗?你拔过草吗……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咋就在作者的笔下变得这么有趣了呢?下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感受其中的“趣”,并体会作者是如何写的。

师出示自学要求:

要求: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3—12节,找找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朴实自然、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

学生自读自学。(4分)。

交流汇报:

师:你觉得哪儿写得最有趣?

师根据学生所说,出示相关文字。

第3节: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生说。

师引导,抓住:

(1)怎么瞎闹的?再读读这节。(师板书瞎闹)。

(2)注意这里用了这样的句式:(哪里……不单……反而……)教师用鼠标点成红色。齐读这句。

(3)从这节文字你读出了什么?(顽皮)。

继续交流,还有哪儿有趣的?

第4节: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那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师引导,抓住:

(1)乱勾,说说自己的感受。板书“乱勾”,该勾的没勾,不该勾的却被勾掉了,真是乱勾。

(2)这里又用了一个“哪里”。红色显示。

(3)齐读“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

第12节: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学生说,师板书:乱闹。

可以看出是乱闹,跟谁闹?生说:

生说。

如果是你这样瞎闹,结果会怎么样?

生说。

师:作者萧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园子里有?

大家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从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师板书:爱。

请大家读读这两段话,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生读。

师出示第2节文字: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从这节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说。

美丽、色彩缤纷、充满生机。

读好。

再看这节,师出示: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师:你读出什么?生说。

抓“一切都是活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作者是怎么写出活的?

你来读读这几句:“花开了……”花活了吗?鸟活了吗?虫子活了吗?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花活了,鸟活了,虫子活了,一切都活了?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用三个拟人句写的。

师:这样写真是形象生动。总之一句话,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在这里作者写了哪些东西是自由的?谁来读读?

生读。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句子有个特点?生说。

这里连续使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什么句子?生(排比)。

师:作者写这些景物的自由与自己童年生活的自由有联系吗?生说(这点学生说的不好)。

师:这里是借景物的自由来抒发自己的自由,即借景抒情。也就是人家常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现在,请大家模仿这一节中的“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句式来写写小萧红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生写。

交流。

如果每个同学用这样的写法,写你现在的生活,能写出来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经历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写作财富,希望你们用心感受生活。

作家萧红,从小父母亲、祖母都不喜欢她,母亲死后,后妈更不喜欢他。在作者的眼里,只有祖父,是祖父给了他幸福的童年。

咱们来看看作家卡片,出示:

作家卡片——萧红。

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写这本书的人名叫萧红,她31岁的时候,便离开了人世。

学生自由读。

咱们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呼兰河传》,至于作家矛盾为什么称这本书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这需要大家课后去读读《呼兰河传》,你会发现,原来乐趣的背后也有许多不幸!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中小姑娘的调皮可爱和祖父园子带给“我”的无穷乐趣。

2、感受祖父对“我”的疼爱,体会浓浓的祖孙情。

3、感受文章中的“自由”,体会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体会文中小姑娘的顽皮可爱和浓浓的祖孙情。

2、感受文章中的“自由”,体会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童年》歌曲。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吗?(生答:《童年》)这首歌唱出了童年岁月里美丽的回忆。童年的时候,一个风筝、一串冰糖葫芦,都可以让我们高兴半天,那如果一整天都在一个美丽的园子里玩心情该有多高兴啊!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里看一看乐一乐。

二、读课文。

1、师:一走进祖父的园子里,你看到什么?(自由读课文)。

生大声读课文。

3、师:刚才我也认真读了课文,每次读我总是忍不住想笑,我觉得文章中的小姑娘实在是太有趣了,小姑娘做的事实在是太有趣了。这么多的趣事你最喜欢做那件呢?(读课文并同桌讨论什么事最有趣)。

生自由读课文并交流。

4、师:你觉得什么事最有趣呢?

师:再读课文,还有什么事也很有趣?(拿不动,爬在地上铲……)。

师:爬在地上是什么样的?(一点一点往前挪)谁来读?

师:让我们和小姑娘一起爬在地上,铲一铲!(齐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小作者怎么样?(天真、调皮)。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是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呢?(扬、喊、拼尽了力气)。

谁来读?读出她的调皮!

师:谁能和小姑娘一样调皮?谁来把小姑娘的动作做给大家看看?

师:来,大家和小姑娘一起把水扬到天上,一起读!

师:这场雨下在你的脸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凉丝丝的……)。

师:这场雨下到了你的心里了,再一起把这里读读,感受那种清凉。

师:还有什么事也很有趣呢?生读交流(跟屁虫)。

男生读祖父,女生读小姑娘。

交换读。

师:和祖父一起玩了一天,你觉得快乐吗?

生:我认为,园子给了她自由。她在园子里,自由地玩耍,无拘无束。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采倭瓜花就采倭瓜花,想捉蚂蚱就捉蚂蚱,想睡觉就睡在地上,多自由啊!

生:对,她是自由的,甚至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她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表面上是和他一起干活,其实呢,就是玩,是觉得好玩才跟祖父做的。并且,她还捣乱,把菜种踢飞了,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说是浇菜,把水往天空扬,简直就是淘气包。可是,爷爷一点也不批评她,反而笑着问她,耐心地给她讲什么是谷穗。她的祖父多么疼爱她啊!

生:这一段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没有谁去管它们的事。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自由。

生:(读)。

师:愿意怎样就怎样,多自由啊!在“我”的眼里,为什么觉得它们是自由的呢?

生:我明白了,因为她自己是自由的,所以觉得一切都是自由的。

生:有,园子还给了她快乐。这里有她喜欢的色彩,“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有她喜欢的昆虫,有她喜欢的花和鸟,她可以摘黄瓜,追蜻蜓,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生:能感受到,她的叙述那么的孩子气,并且能从中感受到她讲这一切的时候,是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的,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师:你能通过读书,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感情吗?请任选一段来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都任选一段读一读,也感受一下吧!

生读课文。

师:你们真会感受!园子是她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她心中,才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来源于领她到园子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她称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三、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一题做答。

a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五个词语各自造一个句子。

b回忆一段自己儿时的趣事,象作者一样用快乐的笔调描述出来,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细腻有新意。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精读全文,在祖孙二人相关联的情境中感受我的淘气以及祖父对我的宽容、引导,细致挖掘祖父言行对“我”的影响。

3、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两种方法:借物抒情和叙事抒情。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自由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看来,你们的眼睛很敏锐!老师想来考考你们的反应是不是很快?好,听口令:起立、坐下、微笑、大笑,希望在我们的课堂能听到这爽朗的笑声。

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拍一下,拍两下,想拍几下就拍几下。真诚为别人鼓掌的人是最智慧的人,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多听到这样的掌声。

我所教的学生都说在我的课堂上很自由,你认为这种自由的状态是什么样儿?是啊,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读就大声读,倘若你不愿意也可以轻声地读。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师: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再读题。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2、眼前的画儿活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总结:原来,她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她眼中的自然状态下的园子。(板书:自然之园)。

三、赏读感悟“自由之园”。

过渡:我们继续到园中去漫步!自由读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1、读着,读着,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

2、师:(引读)你们的感觉和课文中的“我”相通了!读着、读着,园子中的一切―(点红本段中心句)。

3、你从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笔画下来。

根据交流相机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a、这几个描写自由的句子很特别,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句式整齐中还有变化。)。

d、还有谁想来读的?想读的就一起来读吧!这次你要听清楚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哟!(句式拓展朗读:愿意在地上爬……愿意开两朵谎花就……愿意结一堆黄瓜就……)自由吧!

4、同样是自由,植物和昆虫的写法还有变化呢!谁来读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a、你们看,作者认为不太好看的黄蝴蝶、白蝴蝶又出现了,这一次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总结:这园子里不管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出示: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

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睡醒”这个词了吗?如果把它改成惊醒行不行?

b、师生配合总结:是的,别小看了这个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花儿愿意睡到什么时候,就……鸟儿愿意怎么飞,就……,它若想要飞上天去,也……虫子愿意怎么叫,就……愿意和谁说话,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6、是啊,园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来,我们一起再来配合着在音乐中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7、同学们,读书还要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萧红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园。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鲜活的、自由之园。(板书:自由之园)其实,园子里的植物、动物本无所谓自由,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1、古人说境由心生,高兴时看什么都好,不高兴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觉得自由。原来,这儿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抒发我心中的自由之情!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自由的小事。

引读: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是读起来却很洒脱,很孩子气,字里行间跳跃着两个字――自由,我们再来读一读。

交流咀嚼,预设如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一个“爬”字,一个“乱勾”,活脱脱的一个泥娃娃呀!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抢水瓢浇菜)。

把这份自由、快乐大声喊出来!

(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师总结:在这个园子里,我想闹就闹,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你们看我的快乐、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铲地、浇水甚至睡觉这些生活小事中。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三、批注释疑“爱之园”

1、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乐,这就是快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这自由是谁给我的?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让我们回头默读3――12自然段,找出描写祖父的细节,凝神静气地读,把你的体会选择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如果你们关注的细节相同,那是心有灵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个劳动工具,传达着一份疼爱;一声嘱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张笑脸,无限宽容。)。

3、是啊,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这园子就是祖父为我撑起的一方爱的天堂。(老师板书:爱之园)。

4、现在,你还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吗?

5。总结: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这个园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再读题!

四、回忆课文,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一生坎坷,悲凉。18岁,祖父就去世了。离开祖父,寂寞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和祖父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人疼爱是多么幸福啊!)。

20岁时,她离开家乡,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异乡,遥望家乡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见了园子里的景物――(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3、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呼兰河传》,就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ppt出示)。

孩子们,走进《呼兰河传》,你会走进萧红的内心世界,读到不一样的滋味!

我和祖父的园子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作品的愿望。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知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我和祖父一天里在园子里都做些什么呢?(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等。)。

(二)趣事体乐。

1、祖父在园子里劳作,我在园子里也在劳动吗?

抓住“瞎闹、乱勾、乱闹”三词体会作者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同学们,羡慕作者的生活吗?喜欢他的生活吗?喜欢、羡慕他的什么?板书自由、快乐的我。

对于我在园子里的举动,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后生评,相机指导。

2、祖父对我的顽皮举动是什么反映呢?

观察插图,从文中找出描写祖父的语句,通过祖父的三次笑体会祖父的慈爱、宽容。

填一填:

当我把菜种踢飞了,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当我,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板书:宽容、慈爱的祖父。

正是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我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三)借景抒情。

文章中除了写我的自由,还写了什么也是自由的?

迅速浏览1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齐读。

这一段作者怎样将事物的自由描写出来的呢?请先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动植物仿佛也变得具有灵性,生动活泼起来了。

指名有感情读。

出示:我就是倭瓜,我愿意爬山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我就是,我。

学生练读,试读排比句。

引读: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就像。倭瓜,黄瓜,玉米。蝴蝶。所以,作者说:一切。

作者仅仅是想写景物的自由吗?他是想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快乐、自由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板书:爱园、乐园。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长大以后,历经了许多坎坷与不幸的萧红,常常会回忆起呼兰河城,因为这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出示:(师配乐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同学们,有别样的感受吗?课后,请同学们读读《呼兰河传》这本书,再回过头来读读本文,也许你会读出更多的感受。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趣”之所在,并在朗读感悟中体会作者是如何写的。

2、指导学生随堂练写。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继续学习,指课题,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给同学们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说:自由、有趣

师相机板书:趣

师:还记得小作者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吗?

生说:栽花、拔草、铲地、浇水……

师:你栽过花吗?你拔过草吗……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咋就在作者的笔下变得这么有趣了呢?下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感受其中的“趣”,并体会作者是如何写的。

师出示自学要求:

要求: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3—12节,找找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朴实自然、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

学生自读自学。(4分)

交流汇报:

师:你觉得哪儿写得最有趣?

师根据学生所说,出示相关文字。

第3节: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生说

师引导,抓住:

(1)怎么瞎闹的?再读读这节。(师板书瞎闹)

(2)注意这里用了这样的句式:(哪里……不单……反而……)教师用鼠标点成红色。齐读这句。

(3)从这节文字你读出了什么?(顽皮)

继续交流,还有哪儿有趣的?

第4节: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那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师引导,抓住:

(1)乱勾,说说自己的感受。板书“乱勾”,该勾的没勾,不该勾的却被勾掉了,真是乱勾。

(2)这里又用了一个“哪里”。红色显示

(3)齐读“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

第12节: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学生说,师板书:乱闹

可以看出是乱闹,跟谁闹?生说:

生说。

如果是你这样瞎闹,结果会怎么样?

生说

师:作者萧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园子里有?

大家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从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师板书:爱

请大家读读这两段话,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生读

师出示第2节文字: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从这节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说。

美丽、色彩缤纷、充满生机。

读好

再看这节,师出示: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师:你读出什么?生说。

抓“一切都是活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作者是怎么写出活的?

你来读读这几句:“花开了……”花活了吗?鸟活了吗?虫子活了吗?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花活了,鸟活了,虫子活了,一切都活了?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用三个拟人句写的。

师:这样写真是形象生动。总之一句话,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在这里作者写了哪些东西是自由的?谁来读读?

生读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句子有个特点?生说

这里连续使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什么句子?生(排比)

师:作者写这些景物的自由与自己童年生活的自由有联系吗?生说(这点学生说的不好)

师:这里是借景物的自由来抒发自己的自由,即借景抒情。也就是人家常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现在,请大家模仿这一节中的“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句式来写写小萧红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生写

交流

如果每个同学用这样的写法,写你现在的生活,能写出来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经历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写作财富,希望你们用心感受生活。

作家萧红,从小父母亲、祖母都不喜欢她,母亲死后,后妈更不喜欢他。在作者的眼里,只有祖父,是祖父给了他幸福的童年。

咱们来看看作家卡片,出示:

作家卡片——萧红

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写这本书的人名叫萧红,她31岁的时候,便离开了人世。

学生自由读。

咱们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呼兰河传》,至于作家矛盾为什么称这本书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这需要大家课后去读读《呼兰河传》,你会发现,原来乐趣的背后也有许多不幸!

我和祖父的园子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读好课题,认读词串,整体把握文本。

1.读题,介绍作者。(萧红,三十年代文坛上非常有才华的女作家。)。

2.认读词串。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谎花)。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读,正音。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

--三组词串有规律,你们发现了吗?

(1)第一组:动物(昆虫)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

第三组:农活。

(2)第一、二组:园子里有什么。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3.整体把握课文。

--哪几自然段写园子?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给文章分分段。

小结:读读词串,你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我和祖父;抓住直接写园子的两段,你们就理清了课文的段落。这就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精读课文2、13自然段,想象园子的生机,品味作者语言的独特。

1.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2.出示:第2自然段。大家一起读: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为什么想到这个词?

--大园子。(不是我们家的院子,北方的后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

--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

--色彩斑斓(白、黄、大红、金、绿。)。

--有趣极了(引读:瞧,蜂子……)。

--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

板书:好大、好多、好看、好玩。

再读读,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进园子了吗?没进的同学再读,一定要自己读进园子里去。

3.出示:13自然段“太阳在这个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自由读。

--这一段也是写园子一共11句话,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哪句?

--“一切都活了”花活了吗?怎么活?鸟活了吗?怎么活?虫子活了吗?怎么活?

这个“活”怎么理解?(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倭瓜怎么活?黄瓜怎么活?玉米怎么活?

植物在祖父的伺弄下长得多好啊!这个“活”还有长势旺盛的意思。

--这个“活”还有什么意思?蝴蝶……(引读)自由啊!随性啊!

只有天空蓝悠悠的……(悠闲惬意)。

板书:一切都活了。

4.谁来读读,读出那个活劲!(选择句段读)。

4.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啊?就在课题旁,写几个词。比比谁写得快写得多。

(样样都有,充满生机,色彩斑斓,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悠闲惬意……)。

5.萧红写得多好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上个世纪初的这个园子。让我们心生羡慕。

--出示两段话,比较阅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都是有翅膀、有腿的的活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的颜色,即便写蜂子飞,最后也让它落到花上不动了,胖乎乎的。

--倭瓜黄瓜玉米都是静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疯长,写它们上架、上房、上天。

--萧红的描写非常独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咱们再来读读13自然段,比较: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

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

是?(老师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们分享:强调太阳大,强调告诉读者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是真的,园子里真的就是这样,而且太阳让人有一种快乐、温暖的感觉。你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想想,她想告诉我们什么?她写这段话的时候是一番怎样的姿态?)。

板书:景乎情乎,境由心生。

萧红的快乐与温暖从何而来呢?

三.速读3--12自然段,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及祖父对我的宽容与疼爱。

1.速读3--12自然段。

你们读出快乐吗?

2.引读:祖父……我……。

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是一种率情的流露。

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祖父教我时我不听,摘黄瓜,追蜻蜓,由着自己的性子。这是一种率性的表现。

累了,我就睡大觉。这是童年的率真。

在园子里,在祖父面前,我流露的是我的真性情啊!我当然快乐!

3.你们读出温暖吗?

为了上好这堂课,老师读了些资料,想告诉你们:

萧红是个苦孩子,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因她是女孩不喜欢;后妈也不爱她;祖母特别爱清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唯有祖父,年迈的祖父疼爱她。每当萧红挨了打,祖父就用粗糙的手抚摩着,说:“长大了就好了!”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

4.萧红的内心情感不是我们这堂课能读懂的,下节课我们学着萧红的语言,写写园子里的趣事,争取把自己写进园子里去,写进祖父的怀抱里。你们就会有更多的感受了!

四从读者走向作者,揣摩作者境由心生、借景抒怀的情感,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1.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里究竟是个怎样的园子?(用笔思考)。

2.童年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小结:萧红怀念的是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是“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萧红怀念的是年迈的慈爱的祖父,是那段拥有真性情的岁月。她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四以诗结课,引发想象和对文本的再思考。

可惜的是,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才31岁。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首诗给她听。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祖父。

戴一顶大草帽。

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就铲地。

祖父种菜我就溜平。

祖父浇水我就“下雨”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

花醒了鸟飞了。

虫子说话倭瓜上架。

玉米上天黄瓜开花。

玩累了。

我找个阴凉地。

就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

只有一顶小草帽。

……。

板书设计:

情?好大、好多、好看、好玩。

一切都活了。

景乎情乎。

境由心生。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感悟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有了这个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2.质疑,交流。

4.学生初读。

二、学习2、13小节。

1.通过阅读可能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课文哪几小节写的是园子?

2.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第二小节,谁来读一读。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随机板书)。

4.你是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体会到的,能和大家说说?交流,指导朗读。

这样一个应有具有,充满生机的园子,你喜欢吗?赶紧去读一读,背一背。

“一切都活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老师根据你的意思,把课文略作改动,你看好不好?(出示句子)。

6.(出示中心句,点“自由”)这个自由,作者是怎么写的?谁给大家读读。

2)这里“愿意怎样就怎样”一句一句连起来写,这就叫排比。

3)还从哪看出自由了?交流“随意”,指导朗读。

三、学习3-12小节。

1.学生读书后交流板书。

5.对于我的瞎闹,祖父怎么做的?交流。

从这段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板:宽容慈爱 疼爱)。

四、小结延伸。

2.所以,她在开头第一句这样写道(出示句子)。

你发现这种写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这是因为在我的眼中,只有祖父,只有我和祖父的——。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中小姑娘的调皮可爱和祖父园子带给“我”的无穷乐趣。

2、感受祖父对“我”的疼爱,体会浓浓的祖孙情。

3、感受文章中的“自由”,体会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精读课文,体会文中小姑娘的顽皮可爱和浓浓的祖孙情。

2、感受文章中的“自由”,体会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播放《童年》歌曲。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吗?(生答:《童年》)这首歌唱出了童年岁月里美丽的回忆。童年的时候,一个风筝、一串冰糖葫芦,都可以让我们高兴半天,那如果一整天都在一个美丽的园子里玩心情该有多高兴啊!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里看一看乐一乐。

1、师:一走进祖父的园子里,你看到什么?(自由读课文)。

3、师:刚才我也认真读了课文,每次读我总是忍不住想笑,我觉得文章中的小姑娘实在是太有趣了,小姑娘做的事实在是太有趣了。这么多的趣事你最喜欢做那件呢?(读课文并同桌讨论什么事最有趣)。

生自由读课文并交流。

4、师:你觉得什么事最有趣呢?

师:再读课文,还有什么事也很有趣?(拿不动,爬在地上铲……)。

师:爬在地上是什么样的?(一点一点往前挪)谁来读?

师:让我们和小姑娘一起爬在地上,铲一铲!(齐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小作者怎么样?(天真、调皮)。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是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呢?(扬、喊、拼尽了力气)。

谁来读?读出她的调皮!

师:谁能和小姑娘一样调皮?谁来把小姑娘的动作做给大家看看?

师:来,大家和小姑娘一起把水扬到天上,一起读!

师:这场雨下在你的脸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凉丝丝的……)。

师:这场雨下到了你的心里了,再一起把这里读读,感受那种清凉。

师:还有什么事也很有趣呢?生读交流(跟屁虫)。

男生读祖父,女生读小姑娘。

交换读。

师:和祖父一起玩了一天,你觉得快乐吗?

生:我认为,园子给了她自由。她在园子里,自由地玩耍,无拘无束。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采倭瓜花就采倭瓜花,想捉蚂蚱就捉蚂蚱,想睡觉就睡在地上,多自由啊!

生:对,她是自由的,甚至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她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表面上是和他一起干活,其实呢,就是玩,是觉得好玩才跟祖父做的。并且,她还捣乱,把菜种踢飞了,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说是浇菜,把水往天空扬,简直就是淘气包。可是,爷爷一点也不批评她,反而笑着问她,耐心地给她讲什么是谷穗。她的祖父多么疼爱她啊!

生:这一段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没有谁去管它们的事。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自由。

生:(读)。

师:愿意怎样就怎样,多自由啊!在“我”的眼里,为什么觉得它们是自由的呢?

生:我明白了,因为她自己是自由的,所以觉得一切都是自由的。

生:有,园子还给了她快乐。这里有她喜欢的色彩,“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有她喜欢的昆虫,有她喜欢的花和鸟,她可以摘黄瓜,追蜻蜓,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生:能感受到,她的叙述那么的孩子气,并且能从中感受到她讲这一切的时候,是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的,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师:你能通过读书,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感情吗?请任选一段来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都任选一段读一读,也感受一下吧!

生读课文。

师:你们真会感受!园子是她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她心中,才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来源于领她到园子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她称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一题做答。

a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五个词语各自造一个句子。

b回忆一段自己儿时的趣事,象作者一样用快乐的笔调描述出来,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细腻有新意。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

本文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第一部分(第1~6段):介绍“我”家的大花园,描写了院子里的昆虫和树。第二部分(第7~26段):写“我”在园中的玩耍和“劳动”的趣事通过这些表现了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第27~31段):写对园子的美好印象。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是一个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园子。

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人,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萧红。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

(课件出示:萧红及《呼兰河传》的简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一个部分,题目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

1、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生字(出示8个生字)。

(2)范写“帽”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去,将课文大声地读一遍。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分别是第2、13小节和第3——12小节)。

这令萧红魂牵梦萦的园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课文的第二、第十三小节,把你想到的词就写在句子的旁边。

1、学习第2小节。

(1)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板书)。

(2)迁移写法。

这一小节写的都是什么?那么它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详细写了什么?蜻蜓、蚂蚱作者一笔带过,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有详有略。

2、学习第13小节。

(1)这一小节又告诉我们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相机板书:、自由、快乐)。

(2)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你最想做这自由的园子里的什么?

自由地说说你在这个园子里怎么快乐怎么自由。

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你是什么?

(若学生说到黄瓜时,顺势讲解“谎花”:“谎花”你见过吗?这个花只开花,不结果,向你撒了个“谎”,简称“谎花”。

(4)是啊:(引读)。

要做什么,——;要怎么样,——,

我们在课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自由吧?

(话锋一转)可能吗?不可能。倭瓜、黄瓜可能吗?这就叫“自由”,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快乐自由地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1、读着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萧红女士运用了哪些写法,才让我们对园子的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温馨可爱、生机盎然、自由自在有这么深切的感受的呢?请大家再读这两小节。

排比、拟人、比喻。

6个“愿意——就”

总分段式。

2、练笔(用我们的笔也来写一写这个园子,看看这个园子在你的笔下有什么不一样的美。)。

a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样样都有。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蜻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和祖父的园子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理解,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能力。

2.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你的心中童年是什么?

预设: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一首首回味无穷的诗;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歌;一个个百听不厌的故事。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是温馨的,她会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静静地趴在桌上,美美地回忆一下你的童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确定问题。

师:有一篇文章,读着,读着,我们就沉浸在作者那烂漫的童年生活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萧红的童年。读课题!

预习时,读课文超过五遍的同学请举手。了不起!熟读课文是我们阅读理解的基础。是不是觉得这篇文章语言近乎口语,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出文字背后包含的那些情感还需要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

有谁带着问题读课文的?

会读书!带着问题读书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有收获。

同学们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含金量很高,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出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二、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课文中有两个小节直接写园子的,打开课本,略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1.让我们到园中来漫步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在萧红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结合文章的语句来谈一谈。

交流:

预设:

美丽。美在哪里?

这么多颜色点缀着园子,这园子是美丽的,这园子是诱人的。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一小节。

还有谁也想来谈一谈,还是一个什么园子?

充满生机。这园子里有些什么?

是的,天上有飞的,草里有藏的,知名的蝴蝶、蜻蜓、蚂蚱……不知名的还有很多很多,总之,是样样都有,生机勃勃。带着对园子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一读。

2.让我们继续在园中漫步。

在萧红的眼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自由地读一读。

这一段,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扑面而来。板:自由。

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这一点。

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地。

看:听:再看那:(引读)。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写得很妙,这精彩的地方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品读、品读。

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呢?专心地读一读,静心地品一品。

预设:

你有什么发现?

还有什么发现?

这四个“愿意……就……”后面还有一个“随意”,写出了什么?对!园子是自由的,作者的心灵也是自由的。景物的自由代表着身在景物中人的自由。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这自由呀,装得下天和地。读吧,自由地练一练。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老师为你配上一段音乐。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自由。

3.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留下了萧红和祖父许多美好的回忆。读一读课文的3—12小节。继续思考:这又是个怎样的园子呢?板:快乐。

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许多画面。同学们,细读出滋味,品读有收获。再读一读,哪个镜头最吸引了你。

预设评价:

发现得真好,这相似的句子还有的散落在3——12小节里,再找找看?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一首诗。不信你看: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祖父笑了,我也笑了”

“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

是呀,踢出的是泥土、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是呀,那扬起的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是呀,祖父的宽容让我有了更多的快乐。

这看上去是三心二意,其实我的自由和快乐!

如果你关注了细节,读了这一段后,祖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表情浮现在我们眼前——笑。让我们一起来回忆: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笑了!

当我从祖父手中抢过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

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瓜、追蝴蝶时,祖父笑了!

这是和蔼可亲的笑!这是欣赏的笑!这是宽容的笑!这是充满爱意的笑。

同学们,这一次又一次笑容的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什么?那一份浓似一份的爱。

让再一次和萧红分享这份难忘的爱吧。

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甚至闯出点小祸,在萧红的记忆里祖父是勤劳的,是宽容的,是疼爱她的,祖父带给了萧红无限的自由和快乐。

三、适度拓展深化认识。

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全是快乐的,老师从萧红的作品中摘抄了三句话,请同学们把这三句话含在嘴里咀嚼一下。出示: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的爱我。是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你从这几句话中悟出了什么?

教师描述: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只有一个人喜欢他。所以,她回想起故乡呼兰河时想到的不是母亲,不是父亲,更不是祖母,而是那年迈的祖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只有一个地方给了她自由和快乐。这园子不只是祖父的,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园子,这课题该怎么读呢。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还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板书:爱温暖。

萧红在这充满爱的园子里,玩累了,睡着了……而这份自由和快乐,这份爱化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和她一起分享这醉人的时光。

萧红就这样睡着了,大地做席,蓝天做床单,小草帽带着小女孩进入甜蜜的梦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孩子们,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

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论这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四、作业:

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下节课和同学一起分享。

五年级《我和祖父园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我和祖父园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

3、感受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学习作者真实表达自己感情的写作手法。

课件

一、导入

有一位女作家,她是鲁迅先生赞赏的学生,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就是天才女作家萧红。萧红写过一部长篇小学《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回忆性自传小说。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呼兰河城中“我和祖父的园子”,去感受萧红的童年生活。

复习词语

二、复习词语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谎话)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1、这三组词有什么规律,你们发现了吗?

第一组:昆虫第二组:植物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三、精读课文,认识园子

1、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1)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请一个学生来朗读。

(2)园子里有什么?只有这些昆虫吗?

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不是只有这些昆虫,还有其它的昆虫,比如螳螂、知了等,从样样都有这个词里可以感受到。

(3)这是一个样样都有的园子。

(4)这些昆虫是什么颜色的呢?

有白、黄、大红、金、绿。

(5)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园子。

(6)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自己感悟文字,再填上一些词语。

这是一个大园子。这是一个有趣的园子。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7)这些昆虫中,作者详细写了哪两种?

(8)大红蝴蝶。为什么还要写不好看的白蝴蝶和黄蝴蝶?

是衬托手法。

(9)蜂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蜂子的形态,满身容貌,胖圆。

师总结:萧红能把院子里的昆虫写的这么有趣,充满生机是运用了一些写作手法。

2、过渡: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描写园子的,谁能快速找到。

(1)出示13自然段。请同学自由朗读,并找出中心句。

中心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一切都活了,谁活了?

出示: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里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鸟、虫子写活了。

(4)它们活了吗?活了。老师引读。

师总结:这里写花、鸟、虫子活着了,其实就是在写“我”活了,写物是为了写人,用到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5)把花、鸟、虫子换成“我”再来读一读。

(6)出示: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7)这段文字写了什么?

写了倭瓜、黄瓜、玉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8)它们自由吗?好像你们的朗读没有让我感受到它们很自由。我们能加快语速来读一读吗?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总结:作者反复的写,我们反复的读,读出倭瓜、玉米、黄瓜的自由。

(9)你还能用文字来表达院子里其它农作物的`自由吗?

愿意,就,

愿意,就;

(10)那作者在这个园子里自由吗?

写园子里农作物的自由,就是在展现“我”的自由,同样是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

四、精读课文,感悟“我”的快乐

1、过渡:你还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我”的快活和自由?

2、重点赏析3-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学做哪些农活?

栽花、拔草、下种、铲土、浇水。

(2)再细读,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里感受到的?

我:好奇、幼稚、可爱、天真、淘气。

(3)我的这份快乐和自由,都离不开一个人?

祖父。那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4)重点赏析我和祖父的对话。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紧扣几个笑字。

祖父:宽容、耐心、慈祥、爽朗。

师总结:这园子因为有了祖父,有了祖父那份浓浓的爱,才会生机勃勃,才会自由自在,才会快快乐乐,这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

师总结:是啊,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都已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萧红把对祖父的无限怀念化作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所以她在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五、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六、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园子样样都有快乐

五彩斑斓自由

充满生机

衬托比喻排比拟人借景抒情

我好奇幼稚可爱天真淘气

祖父宽容耐心慈祥爽朗

我和祖父的园子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一个普通的园子为什么令作者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

2、第2节以读代讲。

3、读第13节。漫步在园中,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个词——。

引读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仔细阅读,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一切都是自由的?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默读课文3-12节,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划出相关词句,写写体会。

交流,品析,指导朗读。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那是因为一个人——。

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

五、抒发对自由渴望。

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

六、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唤起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

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本文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第一部分(第1~6段):介绍“我”家的大花园,描写了院子里的昆虫和树。第二部分(第7~26段):写“我”在园中的玩耍和“劳动”的趣事通过这些表现了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第27~31段):写对园子的美好印象。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是一个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园子。

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人,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萧红。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

(课件出示:萧红及《呼兰河传》的简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一个部分,题目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

1、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生字(出示8个生字)

(2)范写“帽”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去,将课文大声地读一遍。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分别是第2、13小节和第3——12小节)

这令萧红魂牵梦萦的园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课文的第二、第十三小节,把你想到的词就写在句子的旁边。

1、学习第2小节

(1)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板书)

(2)迁移写法

这一小节写的都是什么?那么它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详细写了什么?蜻蜓、蚂蚱作者一笔带过,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有详有略。

2、学习第13小节

(1)这一小节又告诉我们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相机板书:、自由、快乐)

(2)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你最想做这自由的园子里的什么?

自由地说说你在这个园子里怎么快乐怎么自由。

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你是什么?

(若学生说到黄瓜时,顺势讲解“谎花”:“谎花”你见过吗?这个花只开花,不结果,向你撒了个“谎”,简称“谎花”。

(4)是啊:(引读)

要做什么,——;要怎么样,——,

我们在课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自由吧?

(话锋一转)可能吗?不可能。倭瓜、黄瓜可能吗?这就叫“自由”,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快乐自由地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1、读着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萧红女士运用了哪些写法,才让我们对园子的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温馨可爱、生机盎然、自由自在有这么深切的感受的呢?请大家再读这两小节。

排比、拟人、比喻

6个“愿意——就”

总分段式

2、练笔(用我们的笔也来写一写这个园子,看看这个园子在你的笔下有什么不一样的美。)

a 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样样都有。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蜻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词语。

在小说《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一个园子,而且写得细致入微。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为什么会让萧红如此留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吧!

(一)感受自由的快乐。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自然段里读出了什么?得意,指导找出带颜色的词语,积累abb词语。

还有一个自然段也在写这个园子,请同学们看地13自然段。

自由读,读着读着,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子里会出现一个什么词语呢?(随心所欲)用片断中的话来解释“随心所欲”这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板书:自由)。

一读句子。

哪些是自由的?(倭瓜、玉米、黄瓜)。

引读。

我是倭瓜,我愿意就;我是玉米,我愿意就;我是黄瓜,我愿意就。

还会有什么?出示句子:我就是,我愿意就。

哦,真的是(二读句子)。

过渡:我也是自由的,我要就。找读4——12自然段。

园子里的一切景物的自由都传达着我的自由,这种写法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我是自由的,所以我是快乐的。(板书:快乐)。

我玩累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此时,她正做着甜甜的梦呢,梦里她看见——(让学生想象梦里看见的东西。)。

读到这,你们地心里也痒痒的,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二)品读祖父的爱。

过渡:园子留给我的,仅仅是自由的快乐吗?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什么让我值得留恋吗?

齐读4——12小节。体会到什么?(祖父的关心)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3个笑)。

在萧红的眼里,祖父是个怎样的?在笑里还读出了什么?(和蔼,慈祥)。

板书:爱。

插入: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而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是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痛苦,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和苦难,祖父就像一束阳光一样温暖着她,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再读课文。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了吗?

老师引:那是一个装满——自由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快乐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爱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萧红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要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并积累语言。

上课伊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1、认识“蚱”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手法。

突破方法:

自读自悟,教师点拨。

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联系上下文,品词析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体会。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林海音童年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跟随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来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我们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园子呢?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提示来学习。

课件一

1、出示学习建议

(1)带着任务跳读、扫读。

(2)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样的园子?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2、自由汇报

同学们找到了哪些段落,请按照课文的顺序交流。

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你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你圈出了哪些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

课件二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出关键词来概括这个园子?

自由汇报:

生:样样都有。

师:哪些同学也圈出来“样样都有”,请举手。好,举手的同学还真不少,老师把“样样都有”写在黑板上。(板书:样样都有)

师:既然园子里样样都有,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把这些东西都圈出来,不要遗漏。

生: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还有蚂蚱。

师:指导读音,记字形。还有圈其他词语的吗?

生:大花园。

师:对呀,课文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但是却没有对花的描写,花在哪儿呢?

生:“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是写花的呢?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生:因为蜜蜂会采蜜。如果园子里的花开得不是很好的话,那么蜜蜂一会儿就飞走了,可是这里描写的蜜蜂是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说得真好!蜜蜂可能是被花香给迷住了,也有可能是采蜜采累了,是不是?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几个词语。

“金粉”、“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谈谈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

生:“金粉”一词写出了园子里有很多花;“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这几个词语写出了蜜蜂采了很多的蜜。

师:同学们,这就是萧红的文字魅力,表面上不是写花,但是处处都在写花,有香有色,有动有静。让我们美美地朗读这一段。生齐读,老师板书:大花园。

师:接着交流,你们还找到了哪一段师直接描写园子的?

生读第二自然段,师指导朗读“明晃晃”,注意“晃”的读音。

生读第三自然段,师: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花园的来历,在这里,作者着重描写了大榆树,哪位同学把描写榆树的句子读一读。(这是一棵高大而又有活力的榆树啊!)

师:还找到了哪一段,如果前边没有了,往后边找。

生:第十七自然段。

课件三出示第十七自然段

师:这段话中你会圈出那个词来概括这个园子的特点,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一切都活了,自由。

师:园子里哪些事物是“自由的”、“一切都活了”呢?请把这些事物按顺序圈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生:“花,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记“倭”的读音和字形。

师: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园子里的一切事物写得那样自由自在的,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

学生先自由读描写“花”、“鸟”、“虫子”三句话。(强调“似的”读翘舌音,其他情况都是读平舌音。)再指名读,谈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生:花都开了,睡到自然醒。

生:鸟儿飞得悠闲自在。

生:从虫子的叫声里既感受到了园子的静谧,又感觉到园子里很热闹。

生:我感觉到它们都是自由的,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这段话中,哪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就”。

师:数一数,“就”字一共出现了几次?你们认为作者是不经意写的,还是特意写的?

生:特意写的。

师:作者为什么特意这么写,你们猜猜看。

生:为了强调这些事物是自由的。

老师板书:一切自由。

师:萧红为什么能够把这些事物写得这么自由自在?

生: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的。

生:在作者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生:因为萧红自己在园子里就是自由的。

师过渡:说得真好!那么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哪些自由的事情呢?

出示课件四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圈出作者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

生: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浇水、睡觉。

师:哪一件事最能表现她的自由呢?

学生自由汇报。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铲掉谷穗这件事最能表现她的自由呢?

举手的真不少,大家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萧红铲掉粮食祖父并没有责怪她。

师:数数看,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写这件事?

生:八个。

生:不行,因为其他事情也能表现她的自由。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把所有的事情都展开来写呢?

生:因为这个园子很大,里面东西很多,写不完。

师:是啊,写不完,于是萧红选最典型的事情来详写,写出了心中最真切的感情,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给我们写作启示。

同学们,正因为萧红有这么一位宽容、慈爱的祖父,萧红可以在园子里为所欲为。文中很多地方写祖父怎么样,萧红就怎么样。

课件五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浇花我也浇花。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我也()。

总而言之,祖父干什么,萧红就干什么,祖孙俩形影不离,那画面好温馨啊!慈祥的祖父给萧红带来了无比的幸福,祖父的园子给予萧红无穷的快乐。请大家齐读第十六自然段。

板书:快乐幸福

四、总结全文

园子是萧红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目中才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源于领她到园子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她称园子为祖父的园子。让我们富有感情地再次齐读课题——《祖父的园子》。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萧红十八岁的时候,慈爱的祖父永远地离开了她。十九岁那年,萧红被迫离开了家乡,她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多年的漂泊生活加上生活中遭遇的一次次打击,使萧红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此时,她更加怀念慈祥、宽容的祖父以及给了她无尽快乐、自由、幸福的祖父的园子。于是,她拿起笔来,把心中的思念汇成文字,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今天老师把这本自传体小说推荐给你们。

六、课后作业:

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七、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样样都有大花园

一切自由

快乐幸福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一个普通的园子为什么令作者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

2、第2节以读代讲。

3、读第13节。漫步在园中,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个词——

引读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仔细阅读,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一切都是自由的?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默读课文3-12节,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划出相关词句,写写体会。

交流,品析,指导朗读。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那是因为一个人——

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

五、抒发对自由渴望。

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

六、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唤起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

我和祖父的园子

爱自由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本文节选自小说却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倒更像一篇散文。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找出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

2、品味细节,感受情境。文中“我”和祖父在园中劳动的情景作者采用叙述的话语,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推敲,往往一个简单动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文中祖父的“笑”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言语表达的生长点,从这个“笑”字中我们可以读出祖父的爱、和蔼、慈祥、宽容、童心、对孙女的教育,把这个“笑”字读活了,祖父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我们就会自然进入课文叙述的情境。

3、关注表达,学习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对于特别的语句反复品读,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联系原著,适度拓展。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要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了解《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深情感体验,增加文本厚度,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作品的愿望。

齐读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知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我和祖父一天里在园子里都做些什么呢?(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等。)

1、祖父在园子里劳作,我在园子里也在劳动吗?

抓住“瞎闹、乱勾、乱闹”三词体会作者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同学们,羡慕作者的生活吗?喜欢他的生活吗?喜欢、羡慕他的什么?板书自由、快乐的我。

对于我在园子里的举动,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后生评,相机指导。

2、祖父对我的顽皮举动是什么反映呢?

观察插图,从文中找出描写祖父的语句,通过祖父的三次笑体会祖父的慈爱、宽容。

填一填:

当我把菜种踢飞了,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

当我 ,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

板书:宽容、慈爱的祖父

正是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我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文章中除了写我的自由,还写了什么也是自由的?

迅速浏览1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齐读。

这一段作者怎样将事物的自由描写出来的呢?请先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动植物仿佛也变得具有灵性,生动活泼起来了。

指名有感情读。

出示:我就是倭瓜,我愿意爬山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我就是 ,我 。

学生练读,试读排比句。

引读: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倭瓜 ,黄瓜 ,玉米 。蝴蝶 。所以,作者说:一切 。

作者仅仅是想写景物的自由吗?他是想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快乐、自由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板书:爱园、乐园。

同学们,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长大以后,历经了许多坎坷与不幸的萧红,常常会回忆起呼兰河城,因为这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出示:(师配乐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同学们,有别样的感受吗?课后,请同学们读读《呼兰河传》这本书,再回过头来读读本文,也许你会读出更多的感受。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精读全文,在祖孙二人相关联的情境中感受我的淘气以及祖父对我的宽容、引导,细致挖掘祖父言行对“我”的影响。

3.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两种方法:借物抒情和叙事抒情。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自由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看来,你们的眼睛很敏锐!老师想来考考你们的反应是不是很快?好,听口令:起立、坐下、微笑、大笑,希望在我们的课堂能听到这爽朗的笑声。

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拍一下,拍两下,想拍几下就拍几下。真诚为别人鼓掌的人是最智慧的人,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多听到这样的掌声。

我所教的学生都说在我的课堂上很自由,你认为这种自由的状态是什么样儿?是啊,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读就大声读,倘若你不愿意也可以轻声地读。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师: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再读题。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2.眼前的画儿活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总结:原来,她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她眼中的自然状态下的园子。(板书:自然之园)。

三、赏读感悟“自由之园”。

过渡:我们继续到园中去漫步!自由读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1.读着,读着,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

2.师:(引读)你们的感觉和课文中的“我”相通了!读着、读着,园子中的一切—(点红本段中心句)。

3.你从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笔画下来。

根据交流相机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a、这几个描写自由的句子很特别,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句式整齐中还有变化。)。

d、还有谁想来读的?想读的就一起来读吧!这次你要听清楚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哟!(句式拓展朗读:愿意在地上爬……愿意开两朵谎花就……愿意结一堆黄瓜就……)自由吧!

4.同样是自由,植物和昆虫的写法还有变化呢!谁来读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b、总结:这园子里不管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出示: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

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睡醒”这个词了吗?如果把它改成惊醒行不行?

b、师生配合总结:是的,别小看了这个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花儿愿意睡到什么时候,就……鸟儿愿意怎么飞,就……,它若想要飞上天去,也……虫子愿意怎么叫,就……愿意和谁说话,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6.是啊,园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来,我们一起再来配合着在音乐中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7.同学们,读书还要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萧红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园。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鲜活的、自由之园。(板书:自由之园)其实,园子里的植物、动物本无所谓自由,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1.古人说境由心生,高兴时看什么都好,不高兴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觉得自由。原来,这儿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抒发我心中的自由之情!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自由的小事。

引读: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是读起来却很洒脱,很孩子气,字里行间跳跃着两个字——自由,我们再来读一读。

交流咀嚼,预设如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抢水瓢浇菜)。

把这份自由、快乐大声喊出来!

(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师总结:在这个园子里,我想闹就闹,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你们看我的快乐、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铲地、浇水甚至睡觉这些生活小事中。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三、批注释疑“爱之园”

1.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乐,这就是快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这自由是谁给我的?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让我们回头默读3——12自然段,找出描写祖父的细节,凝神静气地读,把你的体会选择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如果你们关注的细节相同,那是心有灵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个劳动工具,传达着一份疼爱;一声嘱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张笑脸,无限宽容。)。

3.是啊,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这园子就是祖父为我撑起的一方爱的天堂。(老师板书:爱之园)。

4.现在,你还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吗?

5.总结: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这个园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再读题!

四、回忆课文,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一生坎坷,悲凉。18岁,祖父就去世了。离开祖父,寂寞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和祖父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人疼爱是多么幸福啊!)。

20岁时,她离开家乡,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异乡,遥望家乡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见了园子里的景物——(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3.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呼兰河传》,就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ppt出示)。

孩子们,走进《呼兰河传》,你会走进萧红的内心世界,读到不一样的滋味!

附:板书。

自然之园。

叙事抒情。

借物抒情。

爱之园。

教后反思:

在大家关心的目光里,我于4于22日参加泰州市课堂教学比赛,执教了《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精致的课堂凝聚着周主任、沙主任、以及大家的智慧,我和孩子们一样在姜堰小语的园子里快乐、自由地呼吸着、成长着!痛苦并快乐着的磨课经历,让我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细节打磨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一、关注自由与关注语言表达并重。

舞蹈家邓肯有一句名言:最自由的身体里蕴藏着最高的智慧。文本中大量诗意的景物与事件的抒写,彰显着自然、自由的意义。五年级的学生能够读出字里行间流淌的自由情愫,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如何表达这种情绪的。在教学中,抓住两处景物描写,让学生在朗读想象质疑,赏读体悟情趣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揣摩两处景物描写的异同,渗透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自然流畅,不着痕迹。

二、关注人物个性与人物关系并重。

“我”与祖父不是永远交叉的两条平行线,祖父智者般地带领一个好奇的孩童触摸未知的世界。是祖父庇佑着她那稚嫩的心灵,点燃她烂漫自由的梦想,启蒙她的文学之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默读3—12自然段,找出表现我自由调皮的事件,在细读体味中,感受“我”的无忧无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是谁给了我自由?学生凝神静气地默读3—12自然段中描写祖父的细节,咀嚼中明白祖父是给我自由力量的赐予者。祖父守卫并呵护着这颗种子的生长,而“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祖父的智慧和品格。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深入浅出,不过分架空拔高!

三、关注课本节选与小说全景并重。

在课文节选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萧红,纵观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一生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她用毕生的能量捍卫自由。在教学的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萧红人生的历程,回忆童年的美好生活在她生命中的影响,温情的后园在她一生中的精神寄托。既还原了小说的真实原型,有为学生课后阅读《呼兰河传》做了铺垫,点到为止,不喧宾夺主。

课毕,回忆,反思。祖父关爱的园子给萧红以生命的韧性,这何尝不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带给学生的呢?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我,在一些教学细节上还缺少一些耐心与等待,好在我有一股勤学之劲、一群良师益友、一个凝聚力强的团队,相信我会走得更从容!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一.导入。

师:这园子里蜂子——学生读课文,出示第二段

(是呀,这园子真―(美、五彩缤纷、充满神秘、充满生机)

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13节。(感受快乐和自由。)

师:谁来读第13自然段[出示13节]

读着读着,文中哪种气息扑面而来啊?(自由)

师:看看,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

师: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它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自己决定。黄瓜结不结果,由自己决定。玉米长多高,由自己决定。蝴蝶飞哪里去,由自己决定。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生:有一种自己决定的感觉,不觉得拘束。给人特别自由的感觉。

师:让人感觉到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怎么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

指名分读(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

师:分不出谁更自由,它们都是那么自由。

三.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师:同学们捕捉了许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画面。细读出滋味,好好地去读读这些画面,细细品品,读着读着,有什么感受。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师:给大家读读。(生读,出示段落)

你感觉哪里最有趣?

师:真有意思,还有吸引你的画面吗?(12节)

生: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看着满地的狗尾草,祖父是怎样的神情?祖父笑够了,才把我慢慢叫到他跟前,祖父虽然教我(出示11小节)

师:我发现这段话里有一个字重复出现了很多次,数一数?

从那么多“又”中,你读出了什么?能否读出调皮、贪玩

小结:作者的语言很朴实,但却那么充满着童真、童趣,勾起了我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师:是啊,正因为祖父的勤劳、他的宽容、他的爱,给萧红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来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师: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这样写: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链接)生读。

师: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在她心中,这还是一个的园子。

师:学到这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题目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正如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师: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出示链接。教师朗读)

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师:当我们轻轻走出这个园子,回眸看它的时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师:萧红现在怎么样了?祖父的园子到底怎么样了?现在这个园子究竟什么模样?

师:同学们产生了太多新的疑问,好,带着这些疑问,走出课堂,去解决它。相信你的阅读视野也会不断拓展。

师:你课后打算给自己一份怎样的作业?

师:老师也有一个建议: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给我们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许多的趣事,学会捕捉,放大细节,你的文字也会像萧红那样自然流淌出来,记下爱和温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童年。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快乐 自由

爱 温暖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