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做一个专业幼儿教师读后感(优质18篇)

时间:2023-12-15 11:46:45 作者:GZ才子

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下是一些优秀幼儿教师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三天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我有幸参与其中,在这短短三天的培训,我们观摩了许多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课,并进行交流与研讨,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我们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做?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

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

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这次基层幼儿园教师培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广泛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

县幼儿园园长张梅霞在幼儿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他们又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

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教师的职业是相通的,热爱事业,热爱孩子是第一位的。

幼儿不同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

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最美好,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二、学习技能技巧,提高个人能力。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在业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教师专业的基本概念、幼儿教师的成长历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关系、走向专业成熟等几个方面,让我对自己的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书中不仅有理论部分,还有与我们日常教学很接近的一些小资料,如案例、一些杂志上作者选取的小文章,看完后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关系这一章让我很有感触,有一些收获,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书中指出:“只有不断的反思,学会换位思考,以适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才能共同解决难题。”在幼儿园日常的工作中,家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最初一些家长的要求让我感到很挑剔、自私,心里有时会有些抱怨,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渐渐的能理解一些家长的做法,明白其挑剔自私的原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其实,从父母的本能来说这是正常的,因此,需要老师能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家长的这一心态。同时仔细的反想家长为什么会有挑剔和自私的表现是不是自己某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在哪方面还需要多加努力,相信坚持这样做,会慢慢的赢得家长的认可。

“三心”指有爱心、信心、耐心。幼儿教师面对幼儿时必须心中有爱,时常展现笑容,和蔼可亲,将自己的感情投放到孩子的世界里,这些是孩子们最需要和喜爱的。“二意”指的是善意和诚意。这是针对家长和同事说的,无论对家长或同事都要本着善意和诚意与之交往,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样才能建立起宽松和温馨的工作环境,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我认为书中归纳的“三心“和“二意”很正确,是一个好的教师应具备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时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忽视上面所提到的三心和二意,所以导致工作中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有不足。读过这些以后,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主要注意到这些问题的把握,让自己尽量做得完美一些。

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的认真的去阅读,相信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所收获的。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非常有幸于杨金丽7月4日——7月19日,参加了201*年新疆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在乌鲁木齐的培训班。本次培训由新疆省教育厅出资举办、乌鲁木齐教育局组织,由乌鲁木齐市新疆幼儿师范学校承办实施。参训的几百名学员来自新疆各县市区的幼儿园,虽然这次培训学习时间只是短暂的十五天,但留给我的记忆却是珍贵的、永久的。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无处不使我感动。这次培训是对我们乡村教师做了比较全面地系统地教育教学方面的继续教育,无论从课程的设置还是其它方面都是我所敬佩的。

在为期15天的培训中,新疆幼儿师范共邀请了十多位省内外高校教授、幼儿园知名园长、特级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理论培训;邀请多名省、市教育活动获奖教师开设观摩课,现场展示教学方法;组织学员奔赴乌鲁木齐市妇联幼儿园、乌市第三幼儿园等有办学特色的优质幼儿园实地观摩学习,开展跟岗培训。

开班仪式后,特级教师、乌市第三幼儿园老师张欣琳为我们做了题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她通过自身优美的语言给我们创设出一个又一个唯美的课堂,一幅又一幅精彩绝伦的画面。

短短十五天的时间,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给我们做报告和上展示课的每位老师都让我们学到了不同知识和技能。老师是那样关注和精彩,她们以渊博的知识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无处不让我感受到老师对教育爱的呵护,这犹如给我注入了一股清泉。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不论从知识层面和意识层面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于21世纪教师的工作挑战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终身学习”,这对提高一名老师自身修养和素质太重要了。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悟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必须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有良好的师德。

社会公德之中;而教师的特殊职业与地位,则决定着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影响。教师要具有非常高等的专业素养。”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

二、要尊重幼儿,重视幼儿天真的梦想。

放弃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让他们尽情表露真性和梦想,然后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再是顺导性的教育,同时附上适当的强制和计划,这就是自然的教育。让幼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幼儿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关键的。桑楠老师课堂中孩子们跟踪打开袋子后,被风扇吹出的蒲公英奔向室外,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她们的好奇、求知和兴趣在那一刻被激发。

三、要学会宽容。

宽容,不是放纵,更不是溺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宽容,是理解的继续,也是理解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宽容应该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的确定必须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还应为幼儿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创造条件,指出实实在在的。让幼儿“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努力目标,同时要因势利导,用爱心感染幼儿,尊重、理解、宽容有机地结合,进步与孩子交流的深度、广度和质量,也使老师的爱心放大了更多倍。

四、要学会反思。

应该说,反思对于激发教师的自我进步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思考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进其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有本质性的进步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作为骨干教师首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学习,并在实践的不断反思中二次学习。

五、要做终身学习型教师。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只有具备栉风沐雨,探幽发微的求索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

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基层幼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幼儿如何去学”,而不是很大程度上考虑“我该如何教”。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加强提炼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怎样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这个问题很广泛,我觉得无论任何一个人都没自信说自己是一个很专业的幼儿教师,我们唯有把往专业那一方面靠近,而不会真正的做到专业,近期通过学习《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了解了一些作为教师的专业性和技巧性问题,对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书中介绍了专家的一些经验,以及以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今时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我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或多或少的干预了孩子们的自由学习,有时自己说的多,而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忽视了他们的接受能力。特级教师闵传华提出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我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教师不是教学的主导者,不能像牵马一样,牵着孩子走,教师应该是在后面推孩子的人.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多的去帮助儿童,也才能给儿童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

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把教育融进游戏和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向专业化方向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幼儿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的,“爱心”是一个教师的首要具备条件!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美丽的挫折教育》。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模仿,从哪里做起》。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于春林---孩子宝贝》。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做一个专业幼儿教师》读后感

最近,正在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里的“幼儿园本研修”部分,这部分内容使我了解到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我们国家进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这些努力使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幼儿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要做好一个好老师,应该做到“三心二意”。所谓“三心二意”,是指爱心、信心、恒心这“三心”,真情实意、深情厚谊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师一定是热爱孩子,善于研究孩子、会呵护孩子心灵、受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仅是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自由学习。老师讲的过多,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间。生活教育中有时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过多的帮孩子做,导致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的懂得话,把教育融进游戏盒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得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多的学习,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三、多实践努力学习科研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把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质疑和探讨作为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培养研究自己教育实践的信念与技能;有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查的意向;愿意接受其他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观察、讨论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具有共生性。因此,我要不断培养自己对相应的的教育事实的科学认识,而且培养自己从经验性认识转化到理论性认识的能力,并提高自己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等认识能力,努力掌握和善于使用理性思维的工具和方法,使自己在教育科研中产生的观点和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验证。

四、多总结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及时踪迹,有所沉淀,不断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两年多的积累,让我学到很多,收益很多,今后在园领导的关心和前辈老师的帮助下,使自己早日茁壮,成长起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而努力!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来到了铁桥镇中心幼儿园。对于这份工作,我充满热情,我爱孩子,孩子是阳光的象征,他们纯洁,他们善良,他们真诚,虽然我将是他们的老师,但是我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息,那是在其他任何地方所感受不到的。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我快速的成长起来了。我相信,我会用我的热情去爱孩子,我会用我的勤奋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我更会用我不断的追求与努力在幼师这个岗位上完善自己,让自己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幼儿园老师。

二、优势分析。

1.我快乐,我充满童真。

一直以来,我都让自己生活得很阳光,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我都尽量做到一笑置之,所以我一直都保持着一颗童真的心,我能够用孩子的语气和他们交流;我也能够亲身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和他们一起畅快的玩耍;上课的时候,我用亲切的教态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语言引导他们。我就像他们的大姐姐,更像他们的好朋友。我爱孩子,孩子们也爱我,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收获,一种喜悦。

2.我年轻,我充满希望。

二十五岁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对一切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我也不例外。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比较熟练,基本的英文也难不倒我。因此,对于以后各种课件的制作我想一定可以胜任。年轻就是一种资本,年轻就是一种希望,现在我所拥有的这些可能不够,但因为我年轻,有充足的时间去吸收新的养分,让我做的更好,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弱势分析。

“二期”课改的一些精神我也还不能完全理解、渗透。这一切的难题都需要我努力去一一攻克,但是我有自信让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工作中成熟,勤一定能补拙。

四、个人目标。

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份工作,那么我就会用心去做好它。现在的幼儿会提出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有时候教师还不一定能一一解决,所以我想在今后的三年中做到以下几点:

1.参加教育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自己。

2.在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在美术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幼儿。

4.对于每个幼儿都要投去关注的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5.通过这三年的磨练,让自己能够积累一定的经验,成为一名“教研型”的幼儿园教师。

五、任务与措施。

(一)构建自我管理机制,促进自我发展。

第一阶段。

目标:建立自我管理意识,激励自我发展。

措施:

1.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新三年计划讨论,明确新三年发展目标。

2.围绕幼儿园发展目标制定个人新三年计划。

3.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

4.积极参与园内各类评比活动。

第二阶段。

目标: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注重自我发展。

措施:

1.继续参加本科的学习,让自己在教学理论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2.在探索教学方法的同时,向身边其他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

3.经常翻阅一些有关幼儿心理的书籍,通过学习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从而用更为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三阶段。

目标:发挥自我管理效能,完善自我发展。

措施:

1.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2.运用年轻人的优势,在教学上多运用多媒体技术。

(二)创设幼儿探索学习的舞台,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第一阶段。

目标:创设合理的区角环境,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

促进幼儿的生活经验。

措施:

1.注意环境创设的安全、新奇、有趣,提高幼儿的兴趣,充分利用墙面、地面、走廊等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需要。

2.创设材料库、百宝箱等,扩大幼儿探索资源。

3.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丰富孩子各方面的认识。

第二阶段。

目标:创设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使幼儿的个性潜能能到充分的发挥。

措施:

1.根据主题的需要,拓展幼儿学习空间,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材料。

2.在区角游戏中投入更多新鲜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探索学习。

第三阶段。

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为《合格小公民》的开展打好基础。

措施:

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培养幼儿逐步养成文明的习惯。

2.教师以榜样影响幼儿,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家园共育工作。

第一阶段。

目标:加强与家长、社区的互动,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措施:

1.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的特点与需求。

2.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交流育儿经验。

第二阶段。

目标: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探索家园、社区三位一体化新方式。

措施:

1.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成立家园、社区三位一体化领导小组。

2.利用社区、广场开展各类亲子活动。

3.充分利用家园资源,丰富晨园小报。

第三阶段。

目标:整和家园、社区力量,形成一体化育人环境。

措施:

1.围绕家长工作展开深入的研究。

2.进入社区开展各种宣传、指导活动。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近一个星期以来,我正在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里的“幼儿园本研修”部分,这部分内容使我了解到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我们国家进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这些努力使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幼儿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要做好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应该做到“三心二意”,所谓“三心二意”,是指爱心、信心、恒心这“三心”,真情实意、深情厚谊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师一定是热爱孩子,善于研究孩子、会呵护孩子心灵、受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的懂得话,把教育融进游戏盒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得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多的学习,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发展。

请参考更多教师读书笔记: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滋润教师心灵的情感美文》读书笔记。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拿着《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这本书,我把目光久久落在“专业”一词上,它使我引发对其产生深深的思考。“专业”对我们来说,怎样才是“专业”?如何做到“专业”?怎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专业”的幼儿教师?这些问题恰似一根引导我读此书的导线。

或许有人会疑惑,我们都经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文凭,难道还不能称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吗?在我的心里,所谓“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是经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有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驾驭好幼儿教育这一教育事业的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应符合幼儿教育的教育规律,遵循儿童生长与发展规律……。所以,我怀着对“专业”的自我理解,翻开了本书。

读了此书以后,不仅丰富了我对“专业”的理解,更坚定了我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信念,我深刻地再次领悟到,要做到真正的“专业”,我还做得不够,我还应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运用专业知识驾驭教学课堂的能力……此书,就恰是“良师益友”,给予我帮助,给予我营养,给予我力量。

本书的内容都是幼教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重在讨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有的旨在探寻研修和幼儿教育的规律,有的是区角活动和班级管理的案例和策略……涵盖了幼儿园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等多方面的内容。本书语言保留了专家或教授作报告的语言特色,所以阅读此书似乎自己置身于一个大大的报告厅聆听专家讲座的感觉。读完此书,开阔了我的视野,加深了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使我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总结与反思,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本书由五个专家教师的报告组成,分别是朱家雄教授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报告;李建君特级园长的《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的报告;冯雅静特级教师的《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报告;崔利玲特级教师的《幼儿园原本研修》的报告;庄春梅幼教教研员的《幼儿园课程建构与有效教学》的报告。

这五个报告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应该不会太陌生,但要真正领悟其中的涵义并正确运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因为现在的很多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只用了五分的力量与心智。没有化十分的心力赋予教育实践是难以真正领悟书中的理念与知识的。反之,如果我们每一人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付出十分的责任与用心,那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能与我们产生共鸣,每一个策略都会将我们运用于自身实践,每一个建议都会给我们启发,每一个话题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与反思……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地读懂一本书了。

我对第一部分朱家雄教授报告特感兴趣,他报告的主题是跟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有关的话题,主要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也兼谈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朱教授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多多少少要知道一些宏观的事情,以便我们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所谓的“宏观”,我的理解是那些比较大的问题,比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面临着挑战,怎样应对这些挑战?应对的策略是什么?又如目前我们中国学前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等等这些都应该是比较宏观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言比较遥远,其实不然。与“宏观”相对应的是“微观”,所谓的“微观”,应该就是现在幼儿园发生的一些事情,在我们老师当中所发生的事情,比如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其实我也经常在思考我们的所有教育行为是否“有效性”的问题。现在的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累得焦头烂额、筋疲力尽,可教学质量反而下降。那是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整天在做很多不该做的事情,还有那些不会做的事情。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许多老师没有工作方向了,有干不完的活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不会教了,产生了职业倦怠情绪。其实,当一名教师我们就得知道该教些什么。说白了,我们幼儿教师该做的应是让孩子快乐地玩,让教师有效地教。玩要玩得明白,教要教得明白。让孩子开心地玩,这个比较容易,让教师有效地教,这个问题很难,它涉及教学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有效的教学,既能促进幼儿发展,又能符合社会发展。一个有效的教育活动,应该有准确到位的目标。目标定准了,教学方法能灵活运用,那就是锦上添花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有效了。

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朱教授说:我们还要先科学,再艺术;先规范,再灵活;先理解,再超越;先模仿,再创造。这句话也表明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撮而就的,不同的老师,在专业成长中有不同的路径,有不同的方法。通俗地说,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同的教师该做不同的事情,以此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读后感

怎样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这个问题很广泛,我觉得无论任何一个人都没自信说自己是一个很专业的幼儿教师,我们唯有往专业那一方面靠近,而不会真正的做到专业。近期通过学习《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了解了一些作为教师的专业性和技巧性问题,对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提到了一句话:“要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是一本读不懂的书,但可以慢慢地去解读。我们要做到的是,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快乐地玩。同时,书中也介绍了专家的一些经验,以及以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今时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我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或多或少的干预了孩子们的自由学习,有时自己说的多,而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忽视了他们的接受能力。特级教师闵传华提出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我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教师不是教学的主导者,不能像牵马一样,牵着孩子走,教师应该是在后面推孩子的人。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多的去帮助儿童,也才能给儿童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

本书前半部分讲述到游戏、幼儿、老师的关系。这部分我的印象极为深刻。书中提到,现在流行一句话,不叫“儿童游戏”,叫“游戏儿童”。儿童游戏其实很简单,但是在我们当今老师安排的任务之下,游戏对幼儿来说又是枯燥无味的。

说到了游戏,我们不得不提到区角游戏。区角游戏时,我们总会先给幼儿讲解玩法,在玩耍的过程中观察、指导幼儿需依据我们预设好的“轨道”往下进行。忘记了孩子们喜欢玩什么,能玩什么,最适合他的玩具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小孩喜欢玩这个,不喜欢玩那个?你知道小孩在玩的时候他到底把这个东西想象成什么?你只能事后来解释,来解读,没有办法事先预设。游戏是不可能预设的,游戏也是不可能按照你的想法来规范的。这才叫做游戏。

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这是我读这本书前半部分最深刻的感悟。

“一切为了儿童”既熟悉又陌生,这不仅是书中南京鼓楼幼儿园的校训,同时,也是我们幼儿园的宗旨、目标。当我继续往下读,细细品味鼓楼幼儿园的校训时,我又发现了“为了儿童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工作是繁琐的,责任是重大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工作心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因为工作,接触的都是没有阅历的孩子,可笑的想法,异想天开的做法,有时会很出人意外。所以保持一颗童心,可以不会扼杀他们的丰富想象力。比如,幼儿画,既色彩绚丽,又怪异纵横,那么,老师在指导的时候,不仅不能纠正孩子正确的事物形象,反而更应该鼓励孩子去继续完成自己的画作。让孩子有一个足够宽广的想象空间,不至于过早的被限制住思想。

一个教师不管她唱得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她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她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把教育融进游戏和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向专业化方向成长!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我读了《做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这本书,它犹如一位老师,告诉我做人的准则,开阔我的视野,丰富我的知识。而且这本书凝聚了专家,园长们的教育智慧,也包含着所有参与人员的辛勤付出,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幼儿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的,“爱心”是一个教师的首要具备条件!

读《这就是幼儿教师》一书,确实有很多感慨。的确,做个幼儿教师不容易,但是什么让我们仍然坚持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面对着强大的工作量,面对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坚守清贫,淡泊名利,任云卷云舒,皆能宠辱不惊,矢志不移。正如日志里写的“是孩子们的纯真支撑我们走到了今天”。

这本书是如此的贴近幼儿园教师的心声,一个个小故事似一张张似曾相识的笑脸,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幼儿园生活的真实画卷。是的,幼儿园老师是保姆,因为每天有擦不完鼻涕,系不完的鞋带,甚至孩子们每次入厕都需要老师的陪伴;幼儿园老师是法官,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小官司,甚至每天一入梦,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挤进梦里;幼儿园老师是“疯子”,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在一起,顺口而来的是与年龄不相实际的儿童歌曲,每天与孩子一起摸爬滚打,上窜下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幼儿园老师是清洁工人,孩子们小,幼儿园又几乎都是娘子军,所有的体力活都要我们自己来承担。但同时,幼儿园老师也是艺术家,唱歌跳舞、弹琴、折纸、画画,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幼儿园教师也是教育专家,因为在家再难缠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就会乖乖的听话;幼儿园老师是设计师,家长园地的布置,区域活动的设计,样样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幼儿园老师是妈妈,因为年幼的孩子们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

联想到我们班级的孩子们,他们刚入园的时候,在父母的臂弯里撒娇,在老师的怀抱里哭闹。他们的眼中是迷茫,他们的心里是胆怯,是对周围陌生的环境所表现出的惶恐。有的老师的手臂和脸上可能会留下孩子“英勇抗争”的“杰作”。但是我们的老师仍旧是给孩子亲密的安抚,让孩子看到我们温暖的笑脸。我们在孩子们的心上撒播阳光,但我们也会得到爱的回报。看着孩子们稚嫩的涂鸦,听着孩子们甜甜的歌声,凝望他们活泼自信的背影,还有孩子们一脸的自信与阳光。这让我们倍感欣慰,苦中有乐。

读了这本书后,我从表面上看似不满和发泄的文字中却感悟到平凡中的伟大,而我能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感到真庆幸。也许当孩子们长大以后,很少有能记起他的幼儿园老师是谁,但我们给他们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却可以延伸到他们长大成人,我想,这就是幼儿教育的魅力所在。

当有一天,我们的韶华不再,当有一天,我们鬓染秋霜,那满园的硕果定会让我们陶醉,当我们走下幼教岗位时,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曾为民族的崛起挥洒过汗水,我们也曾为共和国大厦的奠基流淌过心血。”让未来的才子从我们这里起步。让灿烂的太阳从这里冉冉升起。

幼儿教师,塑造辉煌的未来,托起明天的希望。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14号在xxx高中学校举办《20xx年xxx县幼儿教师艺术表现力基本功和幼儿保健知识专题培训班》培训活动。上午进行的是《教师艺术表现力基本功》培训,是由xxx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郭敏老师为我们讲解。分别从幼儿舞蹈的种类、幼儿园舞蹈的教学内容、各年龄班舞蹈教育的具体要求和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的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等方面向我们讲解。艺术活动要给幼儿带来美感体验,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要重视艺术情趣的作用,切忌把艺术活动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还用了两个简单的'音乐配动作与大家互动,大家都很感兴趣,氛围很好。

下午培训的是《幼儿保健知识专题培训》,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咳嗽、发烧、流鼻涕等现象,各位家长一定很着急。其实,这是每个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幼儿期是幼儿获得表现力的最佳时机。何卓医生从以下几方面向我们讲解了有关的保健内容。

第一,幼儿园常见事故类型。

第二,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第三,生活老师的职责和管理。

生活老师应该知道我们的孩子在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些哪些营养。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7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维生素纤维素。教师需配合生活老师去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创造极佳的用餐氛围;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开开胃”;然后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对孩子以鼓励为主,奖励适宜,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特别是对那些体弱儿,要做到耐心多一点点,关心多一点点;再次就是多和家长进行沟通,构建良好的家园关系。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必须要展现出一种专业的关爱,即能用有如父母一般的心思来爱孩子,因为爱而产生责任感,因为责任感而小心谨慎地注意和关心任何和孩子安全相关的事物,用心周到地处理孩子的问题。

在《纲要》中已经谈到,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觉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它说明了幼儿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人员的训练,它着眼于培养幼儿感觉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及能力。促使教师通过参与研究自身获得发展,从而使幼儿教师艺术表现力整体得到提高。让我们了解在幼儿园教师基本功这方面,还需要更加努力前进。

本次培训让我颇有感悟,也让我对艺术领域教学及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从中学到了很多,很感谢澄迈县为我们幼儿园老师做出的努力,让我们有机会去参加培训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希望以后能给我们多提供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读后感

近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凯兹博士写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这是我渎过的所有专著中最精辟的一本著作。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的是“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讲述的是“幼儿教育议题”,共十六章。粗读该书,发现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作者将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领悟着作者对幼教事业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

本书中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

一、自尊vs.自恋。

举例1:作者在参观一所学校时发现孩子自制的“我的书”,里面装满一页页复印的成绩单。标题包括:我的家庭、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喜欢收到的礼物、我想去度假的地方等。

评价:将幼儿注意力摆在满足自己的事物上,将儿童的角色定位在消费者,是食物、娱乐、礼物、度假的消费者。这些学习单并未鼓励幼儿向外探询以求了解或引导幼儿探究值得探究的现象,只是将幼儿的注意力转向自己,使他们只注意自己。没有一页学习单上要求幼儿思考:我想知道的事情、我好奇的事情、我想探究、解决、想清楚的问题、我想制作的东西。

评价:鼓励幼儿专注于自我的满足,却未鼓励幼儿观察思考周围的现象。相信农场一定有一些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行动。

反思: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制作的幼儿个人档案,我们往往会在档案的第一页例举该幼儿的一些信息,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喜欢收到的礼物……、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却蕴藏着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可见作者对幼教工作的细心。

二、慎用行为改变艺术。

举例:假设在幼儿园里有3到4岁的幼儿出现同样的扰乱行为(如摔掷积木和玩具),那么我们可以说这3个幼儿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都差不多,但是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扰乱行为的根源或动机可能不同。作者将问题行为的原因归结为3种:制约型、情感型、社会型。继而又将这3种类型找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反思:对于3到4岁的幼儿出现扰乱行为,我们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既然已经将之定性化,当然也不会去研究造成该行为的原因。但是作者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外显行为差不多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不同的个性,要纠正其行为必须先研究不同幼儿的个性,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三、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读后感

自参加完省骨干教师培训回到家乡,我对鲍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非常喜欢,也一直在读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丽莲・凯兹博士不愧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毕竟从事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研究多年,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独到的认识。

简单的读了序,我便开始了“我的第一章――幼儿发展的需求”,从这里让我知道了幼儿理想发展的六个基本要素:幼儿需要有安全感、幼儿需要适度的自我肯定、幼儿需要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幼儿需要成人协助他们理解生活经验、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成人一起成长学习、幼儿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为学习榜样。简短的几页字让我明白:我们所教育与照顾的每一位幼儿,其幸福与世界上其他幼儿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去照顾与爱护别人的孩子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些现实的理由,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看完了第二章“自尊vs自恋”。真是让我大开眼见,让我知道所谓的自尊指的是评价自己后所衍生出来的感觉,而自恋指的则是专注于自己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态。而从丽莲凯兹教授举的例子来看,让我明白自尊和自恋会影响着孩子的健康的成长。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后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如:如何解决或应对所谓的“问题行为”,我们不能光从外表的行为来看,而是要考虑问题行为和原因。而在处理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是适当的治疗方法。也让我知道在教学中要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好?如何学最好?这让我这个刚刚从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浅。

丽莲.凯兹认为幼儿理想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幼儿需要安全感。所谓安全感是指在心理上感觉自己与别人有“依附关系”,感觉自己有所属。“被爱”和“被需要”并不一定使人产生安全感,安全感必须建立在被爱者感受到这份感情,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特别,而且这份爱还必须是适量的,重点是在儿童“感受到”被爱与被需要,而不是儿童被爱与被需要。而在家长和儿童之间、老师和儿童之间都存在着这样的悖论。

在家长和儿童之间。

从与家长的不断接触中发现,现在的家长常常重视自己的感受:生活上我给了孩子什么,我给孩子创造了什么条件,我注重培养孩子什么,我……而从来没有问一问孩子的感受,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思考孩子需要什么。于是造成了“关怀强迫”、“非常态教育”等非正常状态。孩子还不会自理的时候,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可是孩子渐渐大了,会走路、会说话了,上了幼儿园了,父母还是呵护得像捧在手里的烛火,他们觉得孩子就应该接受这种照顾,如果有一天,孩子忽然不用他们帮着做什么,这些父母就会觉得失落。还有的部分知识分子家庭,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教育包围孩子:走在路上的时候“你看,那是什么字?”,游玩的时候“这是什么树?”,吃饭的时候“番茄里面有什么营养素?”,睡觉的时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家长们将“情境教育法”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活中,任何一个情景、任何一个地方,都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现场。家长对孩子照顾得非常周到,生活、思想、学习,家长无处不在,表面上是爱护关心孩子,其实是对孩子依赖自己有一定的依赖。这时候我们没有去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她感受到你的爱了吗?你的爱是否适量?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压力?当然有的家长也开始问“你觉得开心吗?”,但常常这样的提问只是形式上的,许多孩子并不完全会总结我这一天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他往往与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而有的时候甚至想不到具体的事件,于是对家长的问题会不知所云,常常胡乱应答。而家长在自己的问题中满足了,他不再让自己去用心的观察孩子,体会孩子的心是否如说的那样。孩子短于表达,但情绪通常会在生活中体现,而这时家长已经在忙乎着自己的事情。望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空洞、无神;看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怀疑、委屈;看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不被理解的无奈,缺少真正爱的心灵。

在老师和儿童之间。

由于越来越多的业务,促使老师在进步,促使老师在不断的要求自己。由传统的师上生下的观念到今天的师生平等对待老师走过了漫长的路。老师的确在改变自己,给予了孩子更多的爱,老师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督促:自我的、家长的、上级的、社会的。我将自我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老师的职业责任感告诉老师自己必须进步,否则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于是我们在生活中会看见:某某孩子依偎在老师的身上;某某孩子被老师搂抱在怀里;某某孩子被老师特别关照;某某孩子的错误被匆匆忽略;孩子耳边充满了鼓励和表扬……老师还没有深刻理解:当你怀抱某个孩子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孩子等着你去爱;当你关照某个孩子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孩子等着你来教育;当你靠紧孩子的时候,你是否能客观评价你的孩子;当你只是利用表扬作为教育手段的时候,你是否发现它们已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老师所给予儿童的安全感是幼儿相信成人对自己有一种真诚而强烈的反应,而不是空心的温和。是的,老师给予孩子的爱是更加理性的、公平的、真实的、由衷的。其实我们知道,孩子在自己真正努力的时候,他们也渴望这个努力被别人所发现,所赏识,所赞扬。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实在的鼓励和表扬的理由,让孩子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自己,赏识自己。当我们感受到孩子的进步时,就给予真诚的欣赏;当我们体会到孩子的错误时,就给予严肃的爱意的批评。当这些开始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眼神,再来感受孩子的情绪,再来体会孩子的心情,看看他们是否感受到了你那份真正、真诚的爱。

最后,与大家重温书中的一段话:“我们所教育与照顾的每一位幼儿,其幸福与世界上其他幼儿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当我们的幼儿需要动生命攸关的大手术时,开刀的医生是别人的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受到攻击时,犯罪的是别人的孩子。因此,只有当其他幼儿的幸福受到保障时,才能保障我们孩子的幸福。去照顾与爱护别人的孩子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些现实的理由,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么做是对的。”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从保障孩子的幸福中,得到专业的发展,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幼儿教师成长专业书籍读后感

这是教育者就应读的好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到达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教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范文之心得体会: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陶教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向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个性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教师个性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教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教师对自我所从事的修改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必有自我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

陶教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明白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自于读书。用陶教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透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读后感

自参加完省骨干教师培训回到家乡,我对鲍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非常喜欢,也一直在读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丽莲·凯兹博士不愧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毕竟从事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研究多年,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独到的认识。

简单的读了序,我便开始了“我的第一章——幼儿发展的需求”,从这里让我知道了幼儿理想发展的六个基本要素:幼儿需要有安全感、幼儿需要适度的自我肯定、幼儿需要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幼儿需要成人协助他们理解生活经验、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成人一起成长学习、幼儿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为学习榜样。简短的几页字让我明白:我们所教育与照顾的每一位幼儿,其幸福与世界上其他幼儿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去照顾与爱护别人的孩子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些现实的理由,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看完了第二章“自尊vs自恋”。真是让我大开眼见,让我知道所谓的自尊指的是评价自己后所衍生出来的感觉,而自恋指的则是专注于自己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态。而从丽莲凯兹教授举的例子来看,让我明白自尊和自恋会影响着孩子的健康的成长。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后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如:如何解决或应对所谓的“问题行为”,我们不能光从外表的行为来看,而是要考虑问题行为和原因。而在处理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是适当的治疗方法。也让我知道在教学中要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好?如何学最好?这让我这个刚刚从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浅。

丽莲.凯兹认为幼儿理想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幼儿需要安全感。所谓安全感是指在心理上感觉自己与别人有“依附关系”,感觉自己有所属。“被爱”和“被需要”并不一定使人产生安全感,安全感必须建立在被爱者感受到这份感情,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特别,而且这份爱还必须是适量的,重点是在儿童“感受到”被爱与被需要,而不是儿童被爱与被需要。而在家长和儿童之间、老师和儿童之间都存在着这样的悖论。

从与家长的不断接触中发现,现在的家长常常重视自己的感受:生活上我给了孩子什么,我给孩子创造了什么条件,我注重培养孩子什么,我……而从来没有问一问孩子的感受,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思考孩子需要什么。于是造成了“关怀强迫”、“非常态教育”等非正常状态。孩子还不会自理的时候,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可是孩子渐渐大了,会走路、会说话了,上了幼儿园了,父母还是呵护得像捧在手里的烛火,他们觉得孩子就应该接受这种照顾,如果有一天,孩子忽然不用他们帮着做什么,这些父母就会觉得失落。还有的部分知识分子家庭,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教育包围孩子:走在路上的时候“你看,那是什么字?”,游玩的时候“这是什么树?”,吃饭的时候“番茄里面有什么营养素?”,睡觉的时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家长们将“情境教育法”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活中,任何一个情景、任何一个地方,都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现场。家长对孩子照顾得非常周到,生活、思想、学习,家长无处不在,表面上是爱护关心孩子,其实是对孩子依赖自己有一定的依赖。这时候我们没有去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她感受到你的爱了吗?你的爱是否适量?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压力?当然有的家长也开始问“你觉得开心吗?”,但常常这样的提问只是形式上的,许多孩子并不完全会总结我这一天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他往往与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而有的时候甚至想不到具体的事件,于是对家长的问题会不知所云,常常胡乱应答。而家长在自己的问题中满足了,他不再让自己去用心的观察孩子,体会孩子的心是否如说的那样。孩子短于表达,但情绪通常会在生活中体现,而这时家长已经在忙乎着自己的事情。望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空洞、无神;看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怀疑、委屈;看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不被理解的无奈,缺少真正爱的心灵。

由于越来越多的业务,促使老师在进步,促使老师在不断的要求自己。由传统的师上生下的观念到今天的师生平等对待老师走过了漫长的路。老师的确在改变自己,给予了孩子更多的爱,老师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督促:自我的、家长的、上级的、社会的。我将自我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老师的.职业责任感告诉老师自己必须进步,否则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于是我们在生活中会看见:某某孩子依偎在老师的身上;某某孩子被老师搂抱在怀里;某某孩子被老师特别关照;某某孩子的错误被匆匆忽略;孩子耳边充满了鼓励和表扬……老师还没有深刻理解:当你怀抱某个孩子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孩子等着你去爱;当你关照某个孩子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孩子等着你来教育;当你靠紧孩子的时候,你是否能客观评价你的孩子;当你只是利用表扬作为教育手段的时候,你是否发现它们已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老师所给予儿童的安全感是幼儿相信成人对自己有一种真诚而强烈的反应,而不是空心的温和。是的,老师给予孩子的爱是更加理性的、公平的、真实的、由衷的。其实我们知道,孩子在自己真正努力的时候,他们也渴望这个努力被别人所发现,所赏识,所赞扬。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实在的鼓励和表扬的理由,让孩子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自己,赏识自己。当我们感受到孩子的进步时,就给予真诚的欣赏;当我们体会到孩子的错误时,就给予严肃的爱意的批评。当这些开始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眼神,再来感受孩子的情绪,再来体会孩子的心情,看看他们是否感受到了你那份真正、真诚的爱。

最后,与大家重温书中的一段话:“我们所教育与照顾的每一位幼儿,其幸福与世界上其他幼儿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当我们的幼儿需要动生命攸关的大手术时,开刀的医生是别人的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受到攻击时,犯罪的是别人的孩子。因此,只有当其他幼儿的幸福受到保障时,才能保障我们孩子的幸福。去照顾与爱护别人的孩子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些现实的理由,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么做是对的。”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从保障孩子的幸福中,得到专业的发展,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87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他在建议中这样写道:可见,教师在他所教的科学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深知本门学科的渊源呢?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把读书看作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方法。

什么是教师的素养?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我觉得这是一个老师最起码的基本要素。而21世纪是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师更应该要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并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完善、更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透彻地理解教材,在教学上运用自如,左右逢源,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要懂得各种研究学生的方法,这是教育素养的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讲到:在学校生活的这个领域里,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缺全心理学知识,简直就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经常阅读心理学,教育学书籍,才能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学生的行为,思维,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问题,因此,作为必备书籍!遗憾的是很少见到有老师把这一类书籍放在案头。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语言混乱,缺乏逻辑顺序,讲解教材的意思模糊不清,这样学生将很难听懂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语言的缺点在于:由于我们不善于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我们就使得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感到困难,需知抽象思维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而概念又是在语言创造的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所以,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不能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概念的意思。如果我们的语言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正常地理解,学生就不能考出好的分数。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

第一次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使我感慨万千。我想:班主任不好当,要当好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必须抓好班容班貌建设、班风学风建设、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等。在这众多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则处于中心的地位。一个班级,如果班风学风端正,全班同学能够做到争分夺秒,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互帮互学,使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互动局面,那么,班级的正气必然上升,凝聚力也会得以增强,学科教学质量会随之提高。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抓住班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作为班主任,在新接任一个班级以后,了解班级情况要有个过程,建设一支班干部队伍要有个过程,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有个过程,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的形成要有个过程。作为一名学生,由思想意识的提高到品德行为的改变要在个过程,即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总之是过程而不是某个阶段。因此,日常的德育管理要持之以恒,决不可指望一蹴而就。

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必备条件。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大家的信赖、爱戴,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一个看似细小,实质重大的因素,即在学生取得成就或犯了错误以后所进行的表扬批评,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要做到对优等生不偏爱,对班干部不偏袒,对劣等生不歧视,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讽刺、挖苦。班干部犯错误,一样受到批评教育,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会使全体学生听其、信其道,言听计从,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

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班主任自身的压力也会小很多,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专研教学方面的事。

总之,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学习。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当我翻开这本书时,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字有点反感,可是在细细品读时,却意犹未尽,与我们的教育密切相关,而且让我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反思、质疑。

作者在第二章《自尊vs自恋》中写到:“培养幼儿的自尊”通常都会被列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幼儿教育中各种不同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并存,虽然他们主张不同的目标与教学方法,但是大家似乎都认同,协助幼儿对自己感觉良好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对幼小的儿童而言,自尊可能不是从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外在的标准而来,而是可能来自于是否深深地感觉到被有特殊意义的人所爱、所接受、所重视。

当幼儿脱离了幼儿阶段,外在社会开始对爱与接受加入一些新的标准与条件。如果儿童早期所建立大胆被爱与被接受的感觉足够稳定,那么当他面对严厉的拒绝或责骂时,便不会过度的沮丧或自我贬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内化社会所外加的标准,使之成为评价个人自尊的标准。

小班,班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小皇帝,在家里父母对孩子表现的标准较低,看到孩子能吃能睡,健健康康就很满足了。可到幼儿园里,有那么多孩子在一起,再加上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和家中不同,使得以前在家一直让父母认为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并不是表现出色。

记得我班中有一个小朋友,在一次使用浆糊的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用一个手指蘸浆糊,而且不要蘸太多,但我发现麟麟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都蘸有浆糊,当我要教他时,只见他一个劲的踹大气,然后就开始眼泪汪汪了,像这样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可能在家父母认为他很能干,时常表扬他,然而当他遇到批评时就承受不了。还有一个女孩子,平时调皮好动,在家妈妈经常对做错事的她进行批评,而且有时还要用棒打她,以至于她在幼儿园做错事情后问她原因时,总是默默无语,有时我们说尽好话她也无动于衷,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老师有时真的束手无策,但在这本书中让我了解到:由于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背景、能力、文化,为增强幼儿的自尊,老师应该提供他们更多样化的人际情境。这样一来,幼儿就能经历很多不同的人际情境,由此增强他们的自尊,也增加他们处理、应对人际情境的能力。

当儿童被尊重时,自尊最可能发展。当对儿童有特殊意义的承认及同伴尊重儿童,询问儿童的意见与喜好、提供机会让儿童真正决定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及选择自己在意的东西时,就传达了对儿童的尊重。成人应该以尊重的态度征询幼儿对于活动与事情的意见、看法与喜好,并应加以慎重的考虑。

自尊无法从直接教导或劝告儿童“觉得自己很好”中获得,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帮助儿童处理所面临的负面反馈,但是反馈要适量、明确且能充分地提供信息,才能增强儿童的自尊。

总之,教师只有具备了心得教育观念,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拥有了超前的教育意识,才能把幼儿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具有自尊的人。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读后感

定价:25元。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

内容介绍:

丽莲凯兹博士根据自身的幼教经验,围绕幼儿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独到的阐述。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游刃有余地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有效地合而为一,两者相得益彰,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豁然开朗;避免了以往常出现的弄得人一头雾水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以及味同嚼蜡的肤浅的就事论事等现象。行文中,处处显现出幼教大师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此书不仅适合于幼儿教师阅读,而且对其他从事幼教工作、关注幼儿发展和教育的人士均有助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