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通知(汇总14篇)

时间:2023-11-20 17:53:34 作者:JQ文豪

通知通常包含重要的信息,如会议时间、地点以及议题等。2.在以下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通知的不同类型和应用场景。

公开课教学反思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征。

总结拓延:

阅读43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公开课教学设计

1、了解词人李煜生及其作品。

2、感悟意象,体会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赏析重点佳句。

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以歌曲《虞美人》导入。

师:这首词是什么?

生:《虞美人》。

师:这首词,讲述了一个帝王的故事。一个是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他,赞美他。这位大人物可谓是“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他曾有过“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这样评价“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说到这里,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下他是谁?李煜。是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一起学习他的绝笔佳作《虞美人》。

好的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李煜和写作背景。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书画,通音律,工诗文,尤以词著名,世称李后主。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写作背景: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上了软禁生活。从尊贵的皇帝变成被人羞辱的囚徒,人生命运发生了巨大的逆转,让他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了《虞美人》词,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一举动被宋太宗知晓后,大怒,不久,宋太宗赐酒将他毒死了,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三、吟咏诗韵(读)。

我们说诗歌是需要品读的,有感情地朗诵吟咏,可以让我们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在美的享受之中去感受诗歌的情感。当然有感情地朗诵让我们更能走进诗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情感。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全词进行初步感受,在读得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1.节奏。

2.强弱。

3.缓急。

生:展示。

生:点评。(安静,美丽或是帅气的同桌)。

师:总评:大家都读得不错,要进行表扬。但还有不足的地方,大家要勤加练习。在朗读这一方面呢?老师想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大家做好笔记。

吟诵诗词应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字正腔圆;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前面几位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就算有些小瑕疵,也值得鼓励。)。

第二种:读出节奏;我们都知道诗词读出节奏将给人一种美感,使人心情随之起伏。看到我们这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拿笔画记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节奏明了,节拍适当。

第三种:读出情感。诗歌有了情感才能打动人。我们读了这么多遍,大家也从这首诗词中读出了悲怆、无奈、悔恨的情感。

向—东—流(师生一起来说)。

生:展示。

师:非常的不错,较之前有了大的提升,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练习。读的阶段我们就暂时上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这首词。这首词呢,言简意赅,大家都能懂得大意。我想课本上的注解也帮了大家不少的忙。看到课件上,就是这首词的译文以及重点词的解释。大家稍微的看一下。好的,同学们应该看完了。接下来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全词,走近李煜,看看这首词为何成为了他的绝命之作。

四、探究课文、整体感知(品)。

探究一: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它又体现在哪里?(从意象方面入手)这些感情又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案】:词眼:愁。意象:

春花故国。

小楼【往事之叹】朱颜亡国之恨。

东风雕栏玉砌。

明月【思家之苦】春水。

【离家之痛】往事。

五、精读细品、赏析佳句(赏)。

师生:能。

小组合作探究并选派一人作为代表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1、“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师: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情喻为一江春水。为什么要比喻成江水?好在哪里?江水多,无穷无尽,连绵不绝。体现了愁多,愁汹涌,愁澎湃。所以呢是不是把抽象地具体化了,是不是将愁情具体化了。在词史上将抽象化具体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刚刚《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这里将愁比喻成了什么?丝,对的,丝可以剪,乱了还可以理一理。但是李煜的愁却是剪也剪不断,理都理不清。还有吗?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这首词中呢,作者将之喻为一江春水,我们想想,这哪是一江春水,分明是一滴滴附在愁情的李煜的泪水。所以我们这样一比喻就将抽象的、无形的东西转化成了具体的、有形的了。所以这一江春水又可谓是李煜的一江愁水。

公开课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什么知识吗?(学生观察后发现信息,提出课题,教师板书)在这节课上,你想学到什么知识?(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简要板书。)。

(二)、感受周长。

什么是周长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吧。

1、出示镶边图。

发现了什么信息?阿姨是怎么围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桌布的周长呢?(生说)。

2、出示量树桩面图。

哎哟,这么好的一棵树被砍了,有什么感受?(生:可惜)以后我们可要保护好树木。小姑娘想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得量一量,怎么量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树桩面的周长呢?(生说)。

3、教师了解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吧?抽生说一说。

其实,要真正认识周长,我们还得具体研究。

(三)、描一描,感受一周。

不管是给桌布镶边,还是量树桩面,他们都是怎样围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是沿边线围一周。教师板书:围一周)。

生活中,很多图形也有这样的一周,我这里有一些,来看看吧。

1、认识图形。

2、抽生描。

你们能一笔沿边线描出图形的一周吗?请两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在黑板上描。

要求:台上同学描的时候记住,你是从哪一点开始的,又是到哪一点结束的。

台下同学可以选择一个图形,用手书空,与他们一起描。

汇报结果,同时抽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其他点开始描吗?

3、辨别一周。了解知识建构情况。

大家知道什么是一周了吧?看这一个图形,红色线条围的是它的一周吗?

逐一汇报,并说理由。重点讲两个小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图。让学生明白沿大长方形边线围一周,才是它的一周。

4、集体动手描一周,强化“一周”。

出示课件,学生在书上用水彩笔描。

(四)、摸一摸,感受长度。

1、学生活动。

2、汇报。你找到什么面的一周?动手摸一摸。

3、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长的一周?

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短的一周?

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很多物体的面也有这样的一周,这一周也有长度,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周长。教师板书、完善概念。(生读)。

4、说物体面的周长。

围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你还能说围什么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自由说,再汇报。

5、比一比,周长是一样的吗?

(五)、量一量,再认识周长。

大家知道周长的意思了,要知道周长有多长,可以用什么办法?(测量)。

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长方形、圆、五角星三种图形,你能测量他们的周长吗?

你觉得太难了,就可以选择简单些;觉得太简单了,挑战一下难一点的。

1、提出测量要求。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求周长的?按图形抽生,寻求不同的方法。

总结,在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图形灵活选择测量工具。

(六)、拓展,强化认识。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

1、出示课件,(展示方格纸中的长方形和台阶形)用手指图形的周长。

2、学生思考。

猜测——验证——结论。

3、汇报。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看黑板,现在明白什么是周长了吧,那周长,又有什么用处呢?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可大了,让我们在图片与音乐的欣赏中结束这节课吧。

公开课教学评语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高新区虹桥小学。

张圆圆。

上课时间:2011.9.12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并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1.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对阅读的热爱。3.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4.要注重有感情地朗读。

5.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要引导学生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一:直接导入,揭题:

1.老师激情导入: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日上,著名作家尤安.艾肯做了一篇精彩的献词,在献词中,她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那一样?”尤安.艾肯的选择是一本书。她选择了一本书作为自己唯一的伴侣,并以此作为献词的题目,那就是《走遍天下书为侣》。

2.写题,解题:老师写课题。解读侣,提问:看到侣,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把这些词语放到课题当中去,整体的解读课题。3.读题。(指导读出作者与书为伴的坚定,以及愿意与书形影不离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作者围绕《走遍天下书为侣》到底写了哪些内容?让我们自由地认真地读课文。2.学生自由交流汇报。老师总结归纳。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创设情境。体会作者情感。

(出示课件)环球旅行需要的时间和作者在茫茫大海上与书相伴的情景。

2.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一本书呢?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他就不觉得厌烦吗?3.选择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下句子:

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读出作者的坚定和对书的热爱。)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读出反问的强烈语气,并让同学们说说对朋友的感受和对家的感受。指导朗读。)。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体会对朋友的情感,及对朋友有新的发现的惊喜,高兴,兴奋,激动。)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有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体会对家的感觉,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讲在家里的新发现。)。

三.再读课文,触摸作者的思想。

1.朋友经常相见,可总还会有新的发现,那叫常见常新。家你每天都回,可也总有新的发现,那叫常回常新。作者通过朋友的比喻,其实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思考:当你一遍又一遍的读那本书,你又有了新的发现,此时你又有了怎样的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有人说,读一本书,就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现在同学们就是艾肯女士,你们要读出作者那种坚定执着,毫不犹豫的语气来。(与学生们对读)。

4.老师总结:谢谢艾肯女士,你让我感受到了对书的热爱,让我们明白了你愿意走遍天下书为侣的理由,也让我们明白了书是能够常读常新的。

四.拓展延伸,推荐书籍。

1.艾肯女士的常读常新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国作家毕淑敏,她用她一生的经历来读一本书,写下了〈〈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那么一本好书在你的眼里又像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

2.学生自由写。老师挑写得比较好的展示。

3.总结:同学们,通过大家的体会,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书是能够常读常新的,但是怎样才能长读常新呢?怎样才能一遍又一遍地去读译本书呢?相信下节课我们还能够有新的发现。最好,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出示课件)这是每年儿童图书节献词的汇编,希望大家能够够喜欢,并且能够从中常读常新。

教学反思:从接到上课的通知开始,我心里一直很惶恐,也很矛盾:既希望能有这么个机会展示自己,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同时又怕自己上不好课,到时会出丑,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毕竟来到这里,除了勇气,还有些须的自卑:大家都是那么的努力和上进,教学都是那么的严谨,比较中未免会自惭形秽。

特级教师窦桂梅曾经说过:“如果你每天都是完成任务一样的上课,没有反思,没有提高,那么你再多的经历也是没有用的。”我当时听了这句话,心里一震。是的,当别人问起我的经历,我也许可以说,我已经工作12年了,并且已经评上了小学高级。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早就跟孩子们打好了招呼,下周有老师来听公开课。也许是我的些须紧张感染了他们,又或许是因为我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上课时,孩子们回答问题起来有点畏缩,也很拘谨。我尽量地保持自己的镇定,可是我自己心里清楚,其实自己很紧张和惶恐。

课后,马上就进行了评课。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老师们有委婉地指出我的不足的,也有当头棒喝的。形式不同,但大家的心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能够看到比较完美的课。记得考察时,一位领导在指出我的缺点后,开玩笑地说:“将来你的课如果能有所成就,你必然要感谢我。”是,真心的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评价:感谢老师们给我的鼓励,更加感谢老师们指出我的不足,提出的宝贵意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那么前进也就有了方向。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每次上公开课都有紧张的感觉,总是不够从容?这首先应该归于自己的底蕴不够。一位老师的风格和魅力是由内而外的,所有的外在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在里面。我不能够说,我刚来长沙,我刚来虹桥,这种客观的因素不是你紧张的内在。没有内功,怎有从容?没有厚积,哪有薄发?这是最重要的反思和感悟。修炼自身很重要,也是本质所在。

成功之处:1.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学生的情感把握得好。2.情境的引入比较到位,比较有感染力.3.最后的拓展延伸的引导有特点,推荐书籍引发学生的兴趣.4.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需要改进的地方:1.2.3.4.自己一定要通读文本,对课文要有个深入的了解,才能彻底地上好一节课.有很多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环节的设计无效.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件操作不够熟练,教学机智不够,最后几分钟超出了自己的设计,可以采取措施及时引导学生继续理解课文。

5.对学生的回答应该及时地评价,并且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的理解更加的深入.6.语文课堂应该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理解课文,语文课堂要扎实,要有厚度,要关注学生,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创设情境要引发学生的想象,自由的说,从而达到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

围棋公开课通知范文

三、比赛时间和比赛地点。

1.比赛时间:因场地原因,本次比赛分两个阶段完成。2017年3月25日1级组、3级组进行比赛;2017年3月26日5级组、7级组、9级组进行比赛。

2.比赛地点:济南市第二十七中校内(济南市纬三路48号)。

四、参赛资格。

凡济南地区未取得业余围棋段位的围棋爱好者均可报名参赛。棋手按参加济南市级位赛所获得的级位参加相应组别的比赛。无级位选手由俱乐部自行认定颁发9级证书,参加9级组比赛。如发现棋手跨组参加比赛,取消比赛成绩。

五、竞赛办法。

1.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围棋竞赛规则。

2.比赛采用电脑积分编排,根据参赛人数确定比赛轮次。按总得分高低确定比赛名次,如总得分相同再比较积分,如再相同允许名次并列。

3.按级位分组,分为1级组,3级组,5级组,7级组,9级组五个组别,同组内男女混合比赛。

六、定段、升级办法。

根据各组实际报名情况确定定段、升级比例。

段位证书和级位证书比赛后由济南市围棋协会颁发,各俱乐部尽量统一办理。(办理段位证书或级位证书时,须携带已获得的上一级的级位证书,否则不予办理)。

七、报名办法。

1.提倡集体报名。请家长尽快去各个分校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17年3月20日。

2.报名费:100元。

公开课教学反思

管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29名学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12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阅读理解能力偏差。

《管道》记叙好朋友柏波罗和布鲁诺在能提水挣钱后,布鲁诺安于现状,并享受生活,而柏波罗宁可少挣钱,也要实现铺管道的梦想。管道铺成后,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给柏波罗带来了金钱和荣誉。而柏波罗又因更宏大的计划找到布鲁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将被历史淘汰。同时也告诉人们:明日梦想的实现,不但要有不气馁的精神,而且要有牺牲今天利益的勇气。

1、教导学生不能安于现状,要善于思考,积极为将来谋划。

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明白着眼未来、善于在劳动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二)快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学生自由速读,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速读的体会。

3、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

(1)对比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和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2)给文章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8.课堂练习。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短期的痛苦等于长期的回报”的?

9.作业安排。

写一篇作文:主题为“为明天而努力”

组织开展语文备课组教学公开课的通知

各年级组所有语文教师:

为推进我校教学模式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语文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教学观摩应围绕如何继承我校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来开展,加强公开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合理使用电子白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题自选。

二、开设对象

所有语文教师。

三、活动时间

2017年3月5日-3月15日。

四、活动要求

1. 本次公开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组织,语文备课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计划、安排落实、总结等工作。

2.除本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外,其他学科组的老师也可积极参与。每位教师应至少参加1次公开课;新进校的教师以及进校前教学经历不足两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的教师应至少参加2次公开课。教师听完公开课后要参加研讨,并填写公开课听课记录表,研讨结束后交本人所在备课组。

3.公开课尽量集中进行,课后应留有一定的研讨时间。每次观

摩后需由专人负责组织听课人员研讨,研讨时一般应含上课教师谈讲课设想、听课人员点评、交流研讨、最后总结等环节。同时应安排专人记录,填写评议记录表。

4.公开课开展期间,学校将不定期抽查公开课开展情况。

五、活动安排

安子口初中语文备课组 安子口初中教导处

2017-3-1

各年级组所有数学教师:

为推进我校教学模式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数学教学公开课观摩暨第二届安子口中学“教坛新星”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活动应围绕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来开展,加强公开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合理使用电子白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题自选。

二、开设对象

所有数学教师。

三、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初赛2017年9月29日-11月17日;

第二阶段:复赛2017年11月20日-2017年1月10日

四、活动要求

1.本次公开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组织,教导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计划、安排落实、总结等工作。

2.除本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外,其他学科组的老师也可积极参与听评。每位教师应至少参加1次公开课;教师听完公开课后要参加研讨,并填写公开课听课记录表,研讨结束后交本人所在备课组。

3.公开课尽量集中进行,课后应留有一定的研讨时间。每次观摩

后需由专人负责组织听课人员研讨,研讨时一般应含上课教师谈讲课设想、听课人员点评、交流研讨、最后总结等环节。同时应安排专人记录,填写评议记录表。数学组在每星期一下午进行教研活动,因此第一节上课,第二节评议,上课老师自行调节课程。

4.公开课开展期间,学校将不定期抽查公开课开展情况。

5.请各位老师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好本次公开课观摩活动,并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如有变更另行通知。

五、活动安排

安子口初中数学教研组 安子口初中教导处

2017-9-23

公开课教学评语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复习铺垫。

1、10+。

3、10+。

5、10+。

7、10+。

8、10+。

6、10+。

4、10+2。(教师提前算式将有序排列在黑板一侧)开火车口算。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子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生:愿意!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师板书出算式9+4)2.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生:我是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刚才有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加外面的3个,得13。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师指名一生上台演示,并逐步对应板书——)。

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

2.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小棒代替摆一摆,边摆在心里边说。看谁说的最好!

3.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小猴家的花园里栽了两种颜色的鲜花,(师出示“试一试”图片,如下图)(师引导生列出算式后)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7。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生动手圈图并计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我是把9朵红花和l朵黄花圈在一起,再加上6朵黄花就是16。(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思考过程)生:我先把7朵黄花和3朵红花圈起来是10朵,再和剩下的6朵红花加起来是16。师:这种想法也不错!师: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是先变成10再算的。

师:是啊!我们在计算时,既可以先把9凑成10,也可以先把7凑成10,然后再想10加几就方便了。

三、

巩固练习。

1、做一做:1小题请大家在课本上的方框里填上数,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用“凑十”的方法计算。汇报交流(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填在书上,再交流)。

四、小结并揭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是9加一个数。

生:得数都是十几,师:(板书:9加几)今天学习的9加几,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可以把9先凑成10。

生:得数是越来越大了。

生:得数的十位都是1。

生:得数个位都比加的那个数少1。比如13的3比9+4的4少1。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得数个位上为什么会比那个加数少了1呢?生:少了的l给了9变成10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重点研究的“凑十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五、课堂作业。

按一定的顺序把今天学习的9加几的加法算式进行整理并写在课本上。

公开课教学反思

昨天,一月十一日,我上完了全市的一节展示课《春笋》。面对礼堂里三百来个老师上课,这还是第一回。不过,心中倒很坦然,我没多想什么,一切全力以赴。上完,大家反映还不错,自我感觉还可以,当然还有一些遗憾,有待继续磨练。

十天备课记录:元旦放假5天,我在家备课,儿子送到乡下住了两天。4号周四学生上课,我就到自己学校试上,我请了聂教导、王特来听课。第二节课上完,王特就开始和我就每个环节的设计进行揣摩,直到下午放学前,一个大概的思路有了。中午,王特就开头学生读拼音的方式给我现场观摩。晚上到家,我赶紧内化白天讨论的东西,写出了第二份教案。5日周五上午,我第2次进行试上,喊了组内三个老师来听课,结果上了十分钟,王特就亲自上台演示给我看。下午继续磨课,然后请美术老师画春笋图,做教具。星期天在家自己反复琢磨。8日周一上午第一节再试上,第三节去城中熟悉学生,下午借他们的学生上,请进修学校的2位老师和王特再次把关。9日周二上午回校再上,我去请了何校长来指导,何校长一番指点使我在两处重点句子的处理上茅塞顿开,于是教学思路更清晰了。然后请电脑老师帮着修改课件。晚上我结合白天讨论的.再次修改教案,又忙到近11点。10日上午在电教办公室再次改教案和课件。下午第一节,我自个再试上了最后一次,自己找一下感觉。第二节去一(3)班熟悉学生。第三节在上课的多媒体教室装课件,准备好教具黑板、卡片。回想这10天,真是忙忙碌碌,事情都是我自己安排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总之,除了睡着,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着课,整日思索的滋味我是彻彻底底尝尽了。尤其是上课隔夜,我想放松一下,早点休息,可脑子特别亢奋,总是想个不停,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迷迷糊糊睡着。我想习武之人的走火入魔大概就是如此吧。

回顾其过程,有一些随想整理下来以自勉。

不断努力,才能提高。人要不断学习,所以有机会锻炼,就不能放弃。十天前,当周老师问我想不想上这次的市级展示课,我犹豫了,老师给我一个小时考虑。我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迎难而上。我这个人,很多时候总会这样想:没做过的,没经历的,有机会要试一试,以免留下遗憾,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选择的时机,是敢于挑战自我,还是放弃,选择的一刹那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选择不同,结果也就绝然不同了。

公开课教学反思

《可贵的沉默》这一课是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学会感恩、回报父母,关爱他人。可贵的沉默是这一单元中的第一课,首当其冲地揭示了这一主题:在沉默前热闹地感受爱,在沉默中反思自己,在沉默后纷纷关爱、回报,呈现了另一种热闹,由此家长欣慰,老师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1、这一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就好像发生在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事一样,我用情感体验、自读自悟、加上教师的指导分析突出了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突破了教学难点(体会沉默的可贵)

2、教学过程用在热闹中感受、在沉默中反思、又在热闹中关爱、回报这条爱的主线贯穿始终,并引导学生围绕这条主线去质疑、去感悟、去探究。并结合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下沿着这条爱的主线继续去感悟、去关爱、回报,让课堂主题在课外延伸,同时也为这一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做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说出自己真正的疑问并交给他们学习方法,让课堂成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比如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老师为什么跟学生一起沉默?为什么沉默了一分钟那么长时间?”“为什么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这虽然不是重点和难点,但确实是这个班学生的真实疑问。在学生品读过程中我边观察学生边轻声提示:“老师发现有学生一边读一边写下自己想说的话,这真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结果我在转第二圈的时候,发现南边有个男生真的在一句话的旁边写上了“我明白了、、、、”

1、导入部分跟课件协调性不够,我先问学生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一天吗?每年都是谁给你过生日?怎么过的?学生讨论之后顺势导入新课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跟生日有关的课文——《可贵的沉默》。我的课件第一张图片是一个生日蛋糕,我应该展出图片之后问“这是什么?”“生日蛋糕”然后再接上后面的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太少,我应该多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同桌之间积极交流,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交流讨论中思想发生碰撞。

3、读的形式少,这节课主要是品读感悟,以默读为主。但中间也可以小范围的穿插一些其他形式的读,如扮演家长读,体会家长感受到孩子的爱时那种欣喜之情,扮演孩子读,读出孩子们谈论自己生日时的自豪,兴奋。可在班级内读,也可在小组里面读。

?? 4、教学机智欠缺。这节课讲完之后,我说:“下课”学生没反应,我说:“不舍得和老师说再见啊。”又说了一遍“下课”可学生还是原来的状态,不吭也不动。这节课缺少了响亮的“老师再见”总觉得句号画得不圆满。我在第二遍说下课的时候应该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就会顺着我说“老师再见”

讲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备课一定要充分,只有把课背熟背透,课堂上才能有智慧的生成,课堂设计才能重难点突出。第二,课下认真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查找不足,及时反思,改进。

公开课教学反思

1、仔细观察几种果核,了解它们的特征,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2、学习分类,观察比较果核的不同。

各种果实的果核

一、导入活动

2、教师:在我们吃的水果的里面会有什么呢?(果核)

3、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哪些水果里面会有果核呢?它们的果核都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所吃到过的果核。)

二、引导幼儿观察果核,说出它们的特征,并比较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果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不同的果核,小朋友们看一看它们,都是哪种水果或者食物的果核呢?比一比、看一看,它们有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2、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大胆描述它们的牲,比较差异。

教师:这些果核它们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

三、巩固幼儿对果核的认识

1、教师请翻看幼儿用书,请幼儿给果核找家。

2、请幼儿先说一说这些果核都住在哪个水果宝宝家里,再把它们连起来。

四、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果核,以后小朋友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也可以去多多观察,看看这是什么水果,水果里面的果核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说一说。

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孩子们在活动,在通过肢体和大脑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提升。幼儿在时间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公开课教学反思

1、小鸡、小鸭、小羊、小猪每位幼儿的一张(随机发放)

2、《在农场里》ppt

3、农场里的叔叔头饰

一、导入活动。

二、出示课件,激发兴趣。

教师: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教师:听,谁来了?(小鸡)教师点击课件并问:小鸡小鸡在哪里?(叽叽叽叽在这里)

2、教师:又是谁来了呢?教师点击课件并问:小鸭小鸭在哪里?(嘎嘎嘎嘎在这里)

3、教师:接下来是谁呢?教师点击课件并问:小羊小羊在哪里?(咩咩咩咩在这里)

4、教师:这回是哪位小动物了呢?教师点击课件并问:小猪小猪在哪里?(噜噜噜噜在这里)

二.完整欣赏儿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叫的吗?小鸭子呢?小羊呢?小猪呢?(重点询问小动物回答的话)

三、玩游戏念儿歌

要来找我的动物宝跟我一起去参加舞会咯!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先讲要求,请说了儿歌的幼儿才能上火车)小鸡小鸡在哪里?(用手势告诉幼儿可以上台来牵火车绕着教室走一圈)

依次找其他小动物(小鸭、小羊、小猪)

教师小结:哇,刚刚你们都做的特别棒,表扬你们!现在我们一起念一遍动物舞会的儿歌吧!

四、创编儿歌

教师放课件,提问

“咦?为什么这里没有小动物呢?”

“还有哪些小动物要去参加舞会呢?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教师请幼

儿自由发挥想象,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用 xxxx 在哪里?xxx 在这里完整的

念儿歌

在活动中,幼儿对动物的声音比较感兴趣,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在语气语调上面需要更生动、更神秘一些,这样才能吸引幼儿,在引导幼儿说儿歌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将儿歌清楚的表述出来,在幼儿熟悉儿歌的情况下,再开展游戏,这样游戏时幼儿才能更好的融入。

公开课教学反思

随着一师一优课的开展,老师们都投入了紧张的备课当中。一节公开课的正常开展,老师需要考虑到班级内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以及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孩子们会有怎样超越平时的“发挥”。我们的这些孩子,在平时的课堂上还属于好控制的,但是一旦有很多老师来到教室,孩子们异常的兴奋,往往需要老师提前想出应对的策略。

公开课,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必经途径。每一位新任教师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都必须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的磨炼,才能成就自己过硬的基本功。而这次的公开课对于我自己来讲,真的是收获颇丰,同时也倍感压力。

有压力才有前进的动力。以前的课堂上,我总是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接受能力,走进孩子的课桌,分层次的进行教学。因为一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此老师离他们近,孩子们会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从而注意力才能跟着老师的口令去走。而在一节公开课当中,老师不可能一直围绕在学生的身边,你需要利用班班通和板书来把课堂完美的串联起来。因此,我就一直在苦恼,怎样让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在老师身上呢?后来,经过同事姐姐们的指点,小零食可以很好的吸引到孩子们,并且好的小零食能够让孩子们快速的吃掉,不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

关于教案,一直以来,一年级语文课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教学,偶尔请教一下其他语文组的老师。而当我把公开课的教案整理出来给有经验的语文老师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教学经验是多么的缺乏。一节好的课堂,应该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并且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接受能力上有更大的进步。经过老教师的点评,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课堂上,过多的关注了a组能力好的学生,而忽视了c组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这样的教学对孩子们是不利的。在姐姐们一遍一遍的修改教案后,自己在投入到紧张的备课,制作课件当中。这其中自己也成长了很多。

在这节公开课当中,我收获最多的一点就是:想到就去做,不要害怕课堂气氛太过活跃。因为本次授课内容为《爸爸 妈妈 我》,对孩子们的了解知道最能吸引到他们的就是他们的父母。因此,在导入的时候,我请孩子们的父母录制了小视频,吸引到了孩子的注意力。而最后为了让孩子们表达对父母的爱,我设置了一个实践作业,请孩子把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并且去拥抱。后来,这个实践环节经过办公室姐姐们的提点,觉得现场送效果可能会更好,而我也这样想过:但是害怕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太过于兴奋,课堂不好控制。后来,再三考虑,还是决定请父母来到教室。而提前和孩子们的家长沟通好,当孩子们的父母出现在教室里的时候,大家确实很兴奋,但是并没有失控而乱的一团糟,相反孩子们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贺卡送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也明白了:不要害怕发生什么不可控制的,只要你准备充分,提前设计好每个环节,那么一切都是可控的。

一节公开课,带给我了很多的压力,但是通过这节课,自己在教学上也成长了很多。

公开课教学反思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诗歌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艺术角度,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并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的“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天伦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初读课文,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我”的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将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对母亲非常依恋。“我”幼稚天真,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我”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说谎”,仍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侧重三点:一是诗的语言美;二是诗的画面美;三是诗的情感美。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我觉得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最后一个环节:“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

学生表现都很活跃,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母子深情的体验。

总结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读,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还掌握了朗读技巧,不仅读懂了诗,也学会了怎样读诗。

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不足之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由于普通话不够标准,影响了朗读效果,以后在这方面还须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