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师德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时间:2023-12-08 20:53:07 作者:琴心月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自身在某个领域或某个任务上的得失、成功与失败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感谢大家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

中学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怎样看待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小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教师忠于职守,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必须看到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的行为损害了人民教师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还必须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向在汶川地震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心想着学生的精神。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内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躬行自明,言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首先,教师要做高尚情操的垂范者。情操是指人的情感和操守,是人们思想观念、情趣爱好、品德操行的总称。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教师道德情操不仅是自身从教的基础,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学生高尚情操形成的催化剂和推动力。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表现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用于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学生、公正无私、追求真理的道德境界,以及正直诚实、和蔼善良、勤奋坚毅的道德素质和宽容谦虚、克己自制、乐于合作的道德修养。

其次,教师应做健全人格的表率者。所谓人格,是指由人的生物遗传和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容人的各种心理要素,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教师健全人格标准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追求高层次的人格需要。表现为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信念,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次,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以生为友,为人师表,民主公正,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再次,具有优良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格心理是指教师应具有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具有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对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即胸怀坦诚,个性鲜明,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善解人意,乐观向上,有与他人健康交往的愿望和能力,人际关系和谐。另外,具有优良的人格智能。表现为具有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智力、能力协调发展。

最后,教师应做身体力行的践履者。教师的模范行为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在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做到严于律己、表里如一、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仪表端庄、言行得体,从而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指导者,身体力行的践履者。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近阶段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此次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来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

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

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倒台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保证不露马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师德师风中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加强我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推动创先争优暨政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经学校研究,决定按照县局工作安排从20xx年7月6日至8月29日,在我校集中开展以“铸师魂、立师德、提素质、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我县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履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目标任务。

围绕“铸师魂、立师德、提素质、树形象”这一主题,以榜样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导,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全面提高师德水平。本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引导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要使广大教师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坚决反对讥讽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要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要严厉惩处败坏师德行为的教师。

3、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引导广大教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要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关爱和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

4、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本领。要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踊跃投身教育改革实践,认真钻研专业知识,苦练教育教学基本功,加快提高教学分析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外活动组织、班风学风建设、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教学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育教学质量。

5、进一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切实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满足教师合理需求,切实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咨询和测查工作,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学校要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心理状态,帮助教师减轻负担,释放压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方法步骤。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分为学习动员、查摆整改、主题活动、选树典型四个阶段。

(一)学习动员阶段(20xx年7月6日至7月20日)。

结合实际,制定我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活动主题为“铸师魂、立师德、提素质、树形象”。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和工作步骤。在此基础上,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安排布署,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同时在这一阶段,学校将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重点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等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霍懋征、卜延荣、郭玉梅等模范教师和我县优秀共产党员林秀贞、王文忠的先进事迹。学习将采取集中学习、辅导讲座、交流讨论、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全体教职工在学习要联系工作实际,联系自身实际,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在我校掀起“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学习宣传热潮。每个教师都要相应建立师德师风学习档案,要有相应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查摆整改阶段(7月21日—7月31日)。

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围绕目标要求全面总结自己近年来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重点从九个方面进行查摆。一查是否依法执教,有无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和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二查是否敬业爱岗,自觉加强业务进修,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三查是否坚持确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合法权益,有无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变相体罚、殴打学生的行为;四查是否严谨治学,不断改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有无不备课上课、无教案上课、批改作业不认真等现象,有无强迫和变相强迫学生参加收费补习班、兴趣班的现象;五查是否团结协作,尊重同志,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无互相封锁信息资料、互相压制、互相诋毁的行为;六查是否尊重学生家长,主动上门家访搞好家校联系,正确指导家庭教育,有无责骂学生家长,发现学生问题不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等行为;七查是否廉洁从教,有无收受学生或家长的钱物,利用职权吃请、以教牟利,向学生推销商品、乱收费、乱征订、乱发教辅资料、利用学生家长办私事的行为;八查是否注重身教,有无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使用不文明用语,衣着服饰不得体,因酗酒误工、误课,赌博、进入色情娱乐场所的现象;九查是否在工作中不畏困难,乐于奉献,有无只顾小家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工作中拈轻怕重,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的行为。

同时,学校将以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测评表,召开座谈会、民主评议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会各届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如实向教职工反馈。在查找存在问题、进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撰写不少于字的自评报告,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整改问题的措施,将其存入教师师德档案。整改提高结束后,要进行满意度测评,剖析不深刻和测评结果较差的要进行谈话。要坚持把整改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实现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初级中学师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师德心得体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中学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学校在上星期二下午举行了学校青年教师师德演讲的活动。在活动中我感受很深。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8月31—9月1日学校近二天的师德培训,听取了周校长动员的报告及师大宋高初教授的讲座。我全室教师经过9月1日下午组织讨论学习,我个人认为组织这次学习非常必要,收获很大。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

(一)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这种内在的精神,是鼓舞人们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工作的强大动力。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1、乐业——尽责之源泉。

乐业,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到乐业,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2、勤业————尽责之展现。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教师也是普通之人,能力也有大小,做事也不一定都能圆满完成,但是勤奋确能改变许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

3、精业————履责之依托。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的服务水平只有不断地改进才有发挥可能。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二)、要有奉献意识。

其次,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有一种奉献的意识。奉献是敬业的升华。奉献是指一个人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甘愿舍弃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品质和高贵精神。如果想从教师职业中得到权力和地位或者金钱,可能是非常难的,学校除了少部分领导,大部分教师没有机会与外界有多在的交集,大部分教师只能靠每月的工资报酬维持生活,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名利,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深刻地诠释了教师的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道出的正是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三)、要有健康的心理。

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不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现。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对自己能力没有信心,想用简单办法解决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工作中的问题,诚然,目前教师考核采取一些量化指标,有些确是经过教代会多次讨论,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要相信,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有自己的心中有一杆称,有错就改,没错当鼓励。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

(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终身学习,不仅仅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更是一种良药,正象前面所说的,教师由于工作的特点就是整天围绕学生做事,生活圈子少,心态有时会产生不利的状态,要想改变,不能常换工种,只能将内心思想转移,学习是最好的良药,是转移的唯一正确方向,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善反思、勤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对照师德学习的要求,查找了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一是工作激情不够,表现在工作上得过且过,以完成任务型对待工作,不重视工作效果,就比如写这次体会也是有点以完成任务为主。二是教学没创新。几届新生班教下来,每次月考成绩比不过青年教师教的班好,教学不反思。课堂上不管纪律只管教书,都是与师德格格不入的。三是工作松懈不到位。如教案沿用以前的,打印后上课从不用,作业批改比较粗心。四是关心青年教师不够,对学生了解很少,有时对学生言语不文明,不愿对教师或学生一些不良形象指出批评,有些做老好人。五作为中层老师,没有及时下达上传信息,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六对于学校的工作可能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多,有不一致的地方,情绪上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经过本次师德学习和讨论,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所以今后要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养“四有”新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

中学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楷模,就是为了挚爱的教育事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始终无怨无悔,在这个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以下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中学师德师风学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我们能在一起合作,那是我们的缘分,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为一些小委屈而耿耿于怀,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不管在哪里,不管到何处,要坚强,要进步,要合作,更要快乐。让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携手共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水平,与社会和人民大从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民族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突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世纪之交,我们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二是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了20xx年的420万人,入学率达到19%,步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近年来,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陆续与我国签订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的。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很好,各级各类教育都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形势。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而且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目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基本矛盾。教育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教育整体比较薄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育为农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样,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温家宝在今年“两会”的《政府。

工作报告。

》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温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我决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团结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行为规范,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做让人民满意的中学教师。

初级中学师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

现在,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这引发了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套句时髦的话说,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绝非教师个体加强修养、加强约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师德,简言之,即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师风,简言之,即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风尚。师德师风包括教师的做人操守、敬业精神、科研态度、团队意识,等等。

从一个较小的视角看,师德师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教师个体的良好师德是形成教师群体良好师风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群体的良好师风对教师个体良好师德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缺乏良好师风的环境里,优秀的教师会变成一般的教师;在具有良好师风的环境里,一般的教师会变成优秀的教师。所以,学校管理者要注意环境育人,要培育良好环境,要营造良好氛围。在学校这个小环境里,学校领导还需廉洁从政,正派为官。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从一个较大的视角看,师德师风建设还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涉及社会是否和谐,风气是否清正,分配是否合理等因素。良好的师德师风还需社会关系和谐、社会风气清正、报酬分配合理等支撑。报酬分配合理,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清正风气(自然包括师德师风)的必要因素。关于社会和谐,古人早就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不难想象:如果社会关系不和谐,社会风气不清正(如贪腐成风、拜金盛行……),报酬分配不合理,良好的师德师风将难以形成,即便形成也难以持久。

这些,本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及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常识。根据这些常识容易知道:要建设良好长效的师德师风,需要教师个体严于律己、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更需要社会关系和谐、社会风气清正、报酬分配合理,等等。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作出努力。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摘要:师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要求。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不带半点功利的;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是教师对国家、社会、人民负责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反映。以下是2019最新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

心得体会。

范文,欢迎阅读!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学习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范文。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近段时间来,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

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

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

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

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

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

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

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总之,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

故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于漪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我认为:做一个现代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一个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因此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是我紧记的。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是我要做的。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学习活动,对于师德建设我有了更加深入而具体的认识:

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必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高尚的情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1、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会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3、注重小节,修炼人格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4、乐于奉献,实现自我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我会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德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会努力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一)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求自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自己师德修养,要爱岗敬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忠诚教育事业,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做好本职工作。要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淡泊明志。就像魏书生讲话中谈到的一样,我们要把我们的教学看做一个宏大的世界,把它当作一种享受。接着要严于解剖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我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因此,我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在业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其次,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德、有才才是一位好教师。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人性化的教育服务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及意志,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民主、平等地善待学生,这就要求我在今后与学生交流时,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敬重我,。

(四)互相学习,团结协作教师的工作既表现为个人的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种集体活动。这就要求我与其他教师交流沟通,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总之,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细微处做起,相信我们离高尚的师德、高尚的人格就已经不远了。最后,以此与老师们共勉:以热情的期盼唤起学生高昂的自信,以高尚的师爱呵护幼小的心灵,真诚关爱、真心理解、真正爱护、真情给予,以理想的教育诠释教育的理想,以成功的教育成全教育的成功。让稚嫩的幼苗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与精心栽培下,茁壮成长。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同时期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

8月25日上午,我们全体老师在会议室观看学习了温州市教育局局长郑建海的现场师德报告视频。在报告中,郑局长对教师师德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增强“三感”、提升“三力”、胸怀“三心”,这些新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如何实现对学校的“认同感”呢?教师首先要有认同意识,认同自己所在的学校,也就是要热爱自己所在的学校,从而忠诚于自己的学校,把自己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其次教师要有团队意识,团队意识对教师来说很重要。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离开了集体我们能做什么呢?每位教师都是学校这个大团队中的一员一份子,因此我们应该要有团队协作精神,要主动融入团队,与团队一起奋斗,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最后,教师还应该有荣辱意识。作为学校一份子的教师,我们除了要为自己的学校感到骄傲、自觉维护学校形象,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给学校抹黑,因为我们每个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展示自己所在学校的窗口。

如何实现对学生的责任感?首先我们要对教师这份职业由着崇高的敬畏。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来说是长远的、不可逆转的,这一特殊的使命容不得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丝毫懈怠,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其次我们要有对成长中生命的尊重。处于成长中的学生,他们都是一个个需要被尊重的生命。对于他们,我们有着厚重的任务,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从而促进他们对生命的追求。最后,我们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学生成长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各个阶段的教育也应该有不同特点,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要实现对职业的自豪感要求教师平时在工作中不断去发现这个职业存在的价值,克服自身的职业倦怠感,寻找教书育人这个过程中的幸福,并满足于这个幸福,从而点燃创造的激情。

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后新时代的教师还应具备引导力,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建立真正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规划。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是一种博爱,是一种尊重与宽容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师对学生的耐心体现在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不急不躁,学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学会耐心等待学生的进步。教师的细心则要求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学科教学,还应该关注每个教书育人的细节、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足迹、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德”是赋予教师灵魂的基石,师德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师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我们才能依靠自己良好的师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实现自我价值。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 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 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 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 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 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 、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 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 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 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 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 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 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 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 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 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 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 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 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 “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 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黄晓光老师《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这一讲,我深刻的认识到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我了解到了关爱学生的内涵,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情,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远是教师自己都始料不及的。

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让我们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 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 精神。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学习,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的理解了很多过去所不理解的内容,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特别是再次学习标准中的四个理念,既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后,受益匪浅,无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相关标准,只有有了标准,才有个衡量好坏的依据,才能有所进步和提高!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尊师重道,以教师道德为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三、通过学习,我懂得了要快乐的工作,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更好的工作,为教师工作付出自己的一切。

通过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条文及规定,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静下心来认真收看了4集师德专题片,感触颇深,作为一名走上三尺讲台不满三年的新教师来说,看完这4部片子犹如在我的心里洒下了甘甜的雨露,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下面就谈谈我看了师德讲坛片子之后的体会和拙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但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种职业,道德观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道德内涵必然融汇整社会公德之中;而教师的特殊职业与地位,则决定着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影响。

有许多教师常常埋怨:教师所得并不多,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十分苛刻。其实,这种怨言大可不必。人们之所以对教师提出苛刻的要求,那是因为他们在无意中把教师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从内心深处,他们觉得教师应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们希望教师正在他们的心目中保持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正是把对社会道德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尤其是当人们看到了许多腐败现象,感觉到一部分人的道德沦丧之后,他们殷切地希望教师能守住道德防线。这是人心向善的表现,是人们对教师最大的信赖。因此当教师作了不该做的事,别人提醒道:你是教师时,我们千万别忙着以教师也是人来自辩。教师当然也是人,但教师在社会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决非一般的人,而是堪为表率的人。人们给了教师这样的地位,教师就有义务承担起这样的职责。

是的,教师主要的责任是教好自己的学生。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在道德取向问题上,全社会都将把目光投向教师。人们把教师道德修养的好坏,作为评判社会道德风尚的一大标志,作为自己修身养行的一个坐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师德是社会的母体。

面对现实,师德教育,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笔耕,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孩子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孩子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孩子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孩子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才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公正对待每一位孩子,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的现象发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孩子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孩子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师心慈:爱护学生,诲人不倦;师学勤:勤奋学习,力求上进;师业精:业务熟练,指导有方;师仪端:仪表端正,言谈文明;师风正: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师纪严:纪律严明,遵纪守法;师志坚:致力教育,勇于献身;师德育:作风正派,道德高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自己首先是个明明白白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之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更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在修养一样重要。道德能弥补知识不完整的缺陷,而知识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像”。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否则,也可能污染他们纯洁的灵魂。

从教十六年,我深感要做个好教师并非易事。具体来说,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师风应从以下几点体现:

首先,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应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言行谨慎,有工作责任心,安心本职工作,重视校内课堂教学;有进取精神,注重获取新的知识,不断钻研业务;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心态平和,治学严谨。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就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顽石,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诚然,从表象上看,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因而有的教师便加以区分对待,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冷漠有加。其实,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没有自信心,存在自卑感等等,因而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自客观的因素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等等。上述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

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使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思想上的束缚除了,他们必然会在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而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敞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他的教师,而且是他的知心挚友,感受到你对他友谊和信任。总之,好的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动学生,使他们愿意以你为榜样,去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他们最佩服的是既有渊博知识、又有崇高品德、乐于帮助学生的教师。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因此,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犹如一台文明的播种机,通过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和道德传统得以代代相传。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开学初,我们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中国师德手册》,我在阅读的同时,慢慢思考着,这些思考使我深刻体会到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爱和责任该是怎样。爱和责任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和责任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和责任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和责任。

在师德手册的前言中就已经提出了xx对我们教师的殷切期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娶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从这些真挚的文字中能够感觉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期望是多么的高。前言中还提到了教育部部长周济对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了倡导“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本质要求。

在书中,我感觉最深刻的是一个字“爱”。爱岗敬业的爱,关爱学生的爱,都是那么的令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对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些。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情感,是无私的奉献,是“超凡脱俗”的,因为这种爱,与血缘无关,与私利无关,却能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句话在我的脑子里不停的转动着,令我一再的感动着。确实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师德的直接体现,是做好教师的关键!“爱有多深,责任心就有多强。”这句话说出了我们大多数教师的心声,也让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付出更多的爱,使学生能够感觉到我们的爱,也希望能够培养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爱,因为一名学生如果他的心中没有爱,那么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很麻烦。而如果他心中充满了爱,那么就算他的学习成绩多么的差,他的做人也不会有问题。而只要做人没有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是对社会有价值的,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社会的祸害。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应做到以下几点:

要爱岗敬业,身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较好的师德修养,而这一修养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民族,甘于寂寞的人越多,这个时代的进步就越快,这个民族的发展就越迅速。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更离不开广大默默奉献的教职员工,离不开他们无比崇高的爱岗敬业的精神。

要关爱学生,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在岗位上,教师还要心怀仁心,以仁爱之心善待学生。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特别是后进生,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佳,被老师、同学、甚至自己最亲密的人—父母公认为“差生“,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这时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去影响他,使他重拾信心和勇气,实现埋藏在心底的美好愿望。“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师德的直接体现,是做好教师的关键。因此,对学生教师要有博爱之心、宽容之心、信任之爱、赏识之爱、理解之爱。

要为人师表,“言为人师,行为师表”教师要培育出对社会有用且正直的学生,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端,尤其是心要放正。一个教师如果本身居心不良,整天算计他人,他是根本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的。就算勉强为人师,也是一个极不合格的教师。因此,教师应为人宽厚正直,处世廉洁自律,恪守诚信,并把严于律己落实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只有这样,我们才算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一名值得学生乃社会尊重的教师。

要终身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改革不断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推陈出新,把学生带到创新的最前沿,并且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创新带来的惊人的变化,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血药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终身学习,让自己博学。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教师的教育艺术、创新能力、彰显师德师风等都离不开博学这一基矗学习永无止境。教师也不例外,我们也应该象学生一样,终身学习,不断积累,为自己储备更多的学识。

总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