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共产党党史讲稿党史党课讲稿(通用18篇)

时间:2023-11-30 08:58:16 作者:文锋

党课是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党课是帮助党员理解党的理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党性锻炼的重要手段。如何创新党课形式,提高党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课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为能深刻阐释全文完整

殷鉴不远,记忆犹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政权更迭、政党衰亡的重大事件,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丧失了政权,有的政党甚至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一时间“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国际敌对势力曾张狂地扬言要在世界上“埋葬共产主义”,妄言中国将会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后尘。然而,在国际风云的急剧变幻中,社会主义的红旗在中国不仅没有倒下,而且更高地飘扬起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成功,很大程度地扭转了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很大程度地扭转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很大程度地彰显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近代以来,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政党繁多,难以计数,但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百年大党,连续执政70多年,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历史伟业,遍观寰宇这样的政党还很难找到第二个。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千难万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什么能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什么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为什么功勋至伟依然风雨兼程、接续奋斗?思考好中国共产党这一系列为什么能的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奋勇前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它以问答体形式全面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环顾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不断适应形势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历史上,苏共为什么垮台?苏联为什么解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主动放弃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全面否定苏联历史和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教训十分惨痛。

我们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在守正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且重视全党的理论武装,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古田会议、延安整风,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武装都贯穿其中,都带来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大提升,都引领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发展。每年各级党委都安排大批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进修学习,在精神上“补补钙”,在知识上“充充电”,在能力上“加加油”,对于正确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发挥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作用巨大,一些外国政要对我们党办党校的举措赞叹不已,称之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就是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不断开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境界,续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新篇章。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中国共产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过近百条江河,攀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依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不追求轰轰烈烈“显绩”、默默无闻奉献的谷文昌,还是“以干事为责,以干事为荣,以干事为乐”的杨善洲,等等,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作出英雄壮举,支撑他们的同样是信仰的力量。

认识到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不就是这个逻辑吗?苏联拥有二十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二百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拥有近两千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我说过,在那场动荡中,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什么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已经荡然无存了。”

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身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

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

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有了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

面向新征程,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要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人类社会就能够更好前进。这里,以党对现代化国家目标认识过程来加以阐述。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1956年9月,党的八大将其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从此,“四个现代化”开始成为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把“四个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强国联结在一起,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历史趋势,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涵,使现代化从物质层面的“四个现代化”,拓展到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现代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写进党的基本路线,强调物质文明(富强)和精神文明(民主、文明)一起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认识到,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政治文明建设,对“民主、文明”进行区分,把“富强、民主、文明”写进党的基本纲领,并提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社会发展新特点,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思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提法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得到明确,建设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愈加成熟。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目标。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发现,每逢重大历史时刻,我们党总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纲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打开新局面、开辟新境界。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政党,才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掌握历史主动。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大历史观,认清历史大势,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中国共产党有坚强无比的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强大战斗力来自领导核心的领导力。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再以脱贫攻坚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面对面同贫困群众聊家常、算细账,亲身感受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万山磅礴有主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8年,我们国家取得所有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次次用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中,展现了洞若观火、见微知著的政治洞察力,运筹帷幄、果敢坚毅的政治决断力,审时度势、统揽全局的政治领导力,正是因为党中央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全党就有了值得信赖的“主心骨”,全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依靠的“顶梁柱”,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就有了能够稳得住的“定盘星”。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能团结一心、顽强奋斗,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

党的基层组织负责把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并负责收集、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目前,我们党有约470万个基层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单位,有9500多万党员生活、工作在各个基层组织中。这种广泛的、严密的、坚强的组织体系,既可以让党中央“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使党的大政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基层,又可以使党的组织和党员深深植根人民、扎根人民。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组织优势。还以脱贫攻坚为例,我们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我们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我们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我们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抗美援朝战争中,19.7万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宝贵生命;

在脱贫攻坚中,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集团能够做到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无怨无悔地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为我们党这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深深感染,由衷地把我们党当作自己的“主心骨”。

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必须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

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这种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对于必须坚持自我革命,我们党有清醒的认识。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作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等规定。毛泽东同志分析了因为胜利可能出现的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大家想想,几十代人是个什么概念?孔夫子的后人到现在也就八十代。”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那是多少年?要按千年来计算。这就是说,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建设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漫长历史进程中,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倒,是一个极难极大的风险挑战。曾几何时,苏共何其强大,苏联何其强大,现在早已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了。”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赞扬声中失去了革命精神,逐渐进入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斗争、贪图享乐的状态。如果那样,对我们党来说就是极大的危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同志,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特别是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要求全党同志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赶考”的清醒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

按照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执政骨干,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长期执政能力;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依靠严明纪律保证全党步调一致;

坚持刀刃向内,零容忍惩治腐败,不断祛除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从党的十八大到2019年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3.3万起,立案审查中管干部414人、厅局级干部1.8万人、县处级干部13.7万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一百多个国家中的一百三十多个政党仍保持共产党名称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纵观各国政党,真正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能够始终如一正视自身问题,能够形成一整套自我约束的制度规范体系,能够严肃惩处党内一大批腐化变质分子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总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包含着对党的信仰信念、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发展道路、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包含着对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考,包含着对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廉洁自律能力的思考,是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当人们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时,联系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看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是一个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党,是一个敢于担当作为、勇于牺牲的党,是一个敢于正视问题、不断自我革命的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追求进步的党。有中国共产党这样无比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还有什么艰难险阻不可以克服?中国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可以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提供了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完美答案。

18世纪、19世纪崛起的国家,人口是千万级的,如英国、法国、德国;

20世纪崛起的国家,人口是上亿级的,如美国、日本、苏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领导的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当21世纪中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10亿级以上、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其意义和示范作用,是前述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一个14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整体进入现代化社会,其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会引起更加广泛深入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会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历史意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出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给世界上更多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的范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邓小平同志这样的预见来勉励全党同志:“我们中国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只要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一定会续写出更多新的为什么能的辉煌篇章。

中国共产党党史党课讲稿艰难的岁月光辉的历程范文

3月24日下午,我院特邀明智学院的蔡亚芬老师在宁波校区的21c3为党校学员们带来了一堂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的专题党课。

课上,蔡老师讲述了我国近代两百年来的历史,从屈辱史讲到抗争史,提出中国共产党才是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的希望,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蔡老师以建党百年为切入口,从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四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说明了中共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

她从1840年鸦片战争讲起,为我们回忆了那个年代的屈辱历史,被迫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的失败警醒了人们,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打下了基础,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她指出,中共自成立以来,一大二大等众多会议的召开为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为革命打响了炮火。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展开一系列政策以改变国家糟糕现状再到后来的改革开放,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她强调,今日中国的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学员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之艰难,小编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党史,从内心真正对党产生敬畏之心,自豪之情。

整理中国共产党党史光辉历程党课讲稿范文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召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这些年来,每次省委党校开学典礼上,我都要选择一个专题,与学员同志们进行交流。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

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

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从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看,增强先进性与提高能力的要求都很迫切,但相对而言,增强先进性的空间更大一些,时间更紧迫一些。因为有了先进性,能力即使不是太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升;反之,如果能力再强,但缺乏先进性,动力不足,状态不佳,就不可能有好的业绩。二者之中,先进性更具有决定性。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单位,同样层级的干部,有的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稍差一点,往往也能把工作做得比较好。而有的状态不佳、萎靡消沉,碰到矛盾躲着走,遇见困难绕着过,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很强,往往工作也做不好,也难以让组织下决心委以重任。所以说,在不懈推进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提高执政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本领、发挥能力的源动力。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源于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要求;二是源于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关于向沈浩同志学习的要求。沈浩之所以能够在小岗村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是有崇高的理想支撑的,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小岗群众尽快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但是,一般说来,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并转化成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往往还必须在入党之后,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

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又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和鼓舞人民的号角,也是我们党员干部成长、作为、进步、奉献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围绕这个问题,我谈几点想法: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省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第四批已经出发。前后总共选派了14000人,其中12000人已经回来了。在这支队伍里,有许许多多勤奋敬业、不怕困难、奋发进取、热心为群众服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沈浩是这个群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我下去调研经常看望他们,有的干部期满离开的时候,群众舍不得啊,扶老携幼,送到村口,有的村还给他们授予荣誉村民的称号。在选派干部身上,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力量。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可谓大道至简,我试着用“三大内涵”、“一个本质”、“四个依据”和“四大意义”对她做极简要的阐释: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共产主义内涵体系。其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定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理想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理想、创造最美好生活的漫长奋斗过程。现阶段,坚持共产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沈浩扎根基层,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和发展,就是要让小岗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就是在实践着党的理想。

(三)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深刻认识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和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要理解我们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好她的历史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原始基因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将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科学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为依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有着客观的历史规定性。

二是要把握好她的认识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

在科学理论中。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在深刻揭示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她有着充分、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最有力、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最伟大最优秀的成果;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贯穿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的跨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全世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着相当深的造诣。他说他在美国看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时,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相见恨晚”。他对他的德国朋友说,我们中国是有办法的,因为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同时,又用我们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用这样一个办法,把人类的智慧,包括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都汇集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方向。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三是要把握好她的群众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

动力在群众中。最广大人民最根本、最一致、最不懈的追求,就是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愿望、最大追求基础之上的,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因而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人民性。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实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现在进行的“两会”热议的话题,包括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等,无不关系人民的幸福。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改革、完善制度和体制,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只有我们的理想,即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让最广大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四是要把握好她的现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肌体。

发育在现实中。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时也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的。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的高度和谐。对共产主义最终的状态,还无必要、也不可能作出详细描述,但可以清楚认为,这些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正在干的事业,就是活生生地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相一致的、相统一的、相连接的。我们每日每时,都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大厦添砖加瓦。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讲到理想信念就有些觉得虚无缥缈,理不直,气不壮。对此,我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们为实现理想的奋斗进程,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活生生的现实,怎么虚无缥缈了呢?30年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多么有力的证明啊!千万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在一次会上,我和搞哲学社会科学的同志谈到,如果搞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愿讲、不敢讲我们的理想信念,整天研究的东西自己都不相信,那你这人生多么苦恼啊,你这日子过得多么黯淡啊!比如我在讲台上讲理想信念,如果我不信,那多痛苦啊!当然你们看得出来,我是信的,否则不会这么有劲啊!

(四)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说谁是改革者,一般都很高兴;但如果说他是共产主义者,有的同志感觉反而不那么好。可是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目标都没有,或者方向、目标不正确,怎么能搞好改革呢?我们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改革起来是清醒的还是盲目的呢,是正宗的还是冒牌的呢?当前“两会”正在热议的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这些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最根本的都是完善社会制度,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都是朝着理想前进。没有理想,没有方向,就走不好、走不稳脚下的路,搞不好今天的改革。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所强调的:“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奋斗,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目录:

1.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2.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3.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

4.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第一部分: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历史量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意义一: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意义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意义三: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92年——邓小平理论成形。

1978.12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北京“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7.23-7.31;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深远意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时间:1922.7.16-7.23;地点: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6.12~6.20;地点:广州。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断兴起和走向高潮。

5.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日—22日;地点:上海。

6.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4.27-5.9;地点:武汉。

7.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18-7.11;地点:莫斯科。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4.23-6.11;地点:延安。

意义: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地点:北京。

意义: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0.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日-24日;地点:北京。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日-11日;地点:北京。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地点:北京。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11.8-11.14;地点:北京。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7年10月18日;地点: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第三部分: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

是谁把光明播撒在中国人民头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习总书记指出: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给了人民奋斗的目标,他领导人民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发展,所以说共产党是胜利的保障,幸福的源泉!

第四部分: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1.坚定维护核心,既要靠内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也要靠组织凝聚、纪律约束、制度保障。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2.坚定的信仰信念源自理论上的高度认同,铸牢维护核心的信念首先必须强化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引领。坚定维护核心的政治站位,高举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时代精神旗帜。

3.坚定认真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专题教育和基层学习教育,全面做好思想清理和组织清理工作,切实纯洁思想、纯洁队伍。

4.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定维护核心信念的内在要求。

5.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在重大任务考验面前最能检验。

中共产党党史党课讲稿艰难的岁月光辉的历程今年7月1日是中共产党诞辰95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开展活动,纪念党的生日。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党课要求,在这里,我想通过对建前党的几届重要的代表大会(“一大”一“七大”)的讲解,来一起回顾我们党的成长和发展,题目就是:艰难的岁月,光辉的历程。

1917年俄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的广泛传播,为中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并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际的帮助。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这是今天中共产党的最初级阶段的组织机构,是革命的火种,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工人运动的结合,使中基本具备了建立共产党的条件。

党的第一次全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共产党第一次全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代表陈公博,旅日代表周佛海,还有一名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还有两名共产际的代表马林(荷兰人)和尼克尔斯基(苏联人)。由于会场收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之举行。

“一大”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呢?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共产党”,通过了“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一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焘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陈独秀虽然未能出席会议,但鉴于他是当时很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宣传者和党的创始人之一,大会仍选举他担任中央局书讲到这里,有些同志可能会问:我们年年岁岁庆七一,但“一大”召开的时间并不在7月1日。那么为什么把这一东、蔡和森、陈潭秋、悍代英、翟秋白、张焘、李立三、项英等30余名代表出席大会,代表了全420名党员。共产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

“三大”的主要贡献是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民党,与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在1924年1月举行的民党第一次全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以湖南地方组织代表身份出席了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在会上当选为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的41人中,共产党员有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瞿秋白、林伯渠等10人。在此后的两年里,共产党人在民党政府内许多重要的部门任职,这是共第一次合作最亲密的时候)。

党的第四次全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产党第四次全代表大会在上海闸北横滨路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翟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994名党员。共产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陈独秀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四大”之后的几个月即爆发了一场中人民反对帝主义的革命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五卅运动”,“五卅运动”迅速席卷全。仅一两个星期里就有600多个城镇,1700多万群众奋起示威。中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四大”召开时党员只有994人,到年底就达到1万人,一年内增加了10倍。五、党的第五次全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产党第五次全代表大会在武汉汉口召开,出席代表82人,代表党员57967人。共产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党员数字的变化,中共产党党员从1925年年底的1万人,又迅速增长到5.8万人,民党感受到了共产党快速发展带来的威胁,在中共“四大”以后的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5月在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了旨在排挤共产党的《整理党务决议案》,规定共产党员不得担任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在这种情况下,几位任民政府高层领导的共产党人陆续离开民党权力核心:毛泽东卸任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谭平山卸任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林伯渠卸任民党中央农民部长。随后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了“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民党左派,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民大革命失败。

“五大”就是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半个月,武汉汪精卫集团日趋反动,中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此次会议主要纠正了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那什么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呢?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主要表现是:

第一错,是对政治形势的错误分析。错误的认为群众革命运动是有我党造成的,会破坏共联合战线,主张对民党采取妥协退让方针,提出限制工农运动的发展,以达到联合战线的巩固,这实际上是讨好民党右派。

第二错,是限制工农运动发展,反对“耕地农有”,否认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必要性。陈独秀认为农民没有土地要求,反对“包办民众运动”,反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换取与民党右派和解。第三错,是全面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主张全面放弃党权、政权、军权以致群众运动的领导权。扶助汪精卫取得民党中央、民政府和民众运动的领导地位,用以制约蒋介石的军事势力。以为这样既可解决共之间的矛盾,又可解决蒋、汪之间的矛盾,以全面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去换取安陈独秀对民党右派的连续让步,使蒋介石这个善于玩弄两面派手法伪装革命的阴谋家野心家篆夺了民党的党、政、军大权。正如周恩来指出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对民党右派实行了三次大让步,使“蒋介石在政治上军事上党务上接连得到三次大胜利”。这些错误实质上是信任蒋介石、汪精卫超过信任工农群众、不惜牺牲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去迁就蒋介石的反动要求。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了统治地位,是导致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的一个主观原因。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民政府和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五大”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解决了重要的问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言论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得到与会代表的共识。1927年8月1日,中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委员会率领我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据统计,到1929年底,全各地的武装起义多达近百次,许多被称为“红色政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是在这些起义中诞生的。中共产党开始走上了领导工农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党的第六次全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产党第六次全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代表全党员4万多人(从这个全党员数就可以看出有多少党员在白色恐怖期间被杀害,据统计,被民党屠杀的共产党和革命群体有31万之众)。由于当时仍在严重的白色恐怖环境中,在内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共产际的帮助下,大会在莫斯科秘密召开。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六大”后的两年间,革命的局面在全范围内逐步走向复兴。到1930年9月,党员人数已发展到12万人。红军已有13个军,6万多人,全十几个省区的300多个县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革命武装已呈嫁原之势。

可惜这种大好形势受“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没能继续发展下去。王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的旗号,在共产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一步登天取得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前面解释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那什么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呢?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一是否认中间力量的存在,认为民党各派和中间派都是“最危险的敌人”,要一切斗争,整个地反对。二是推行“城市中心论”,要求红军去占领城市,反对毛泽东的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三是打着“反右倾”的旗号,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军事上采取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御中保守主义,退却中逃跑主义。在此后的4年里,以他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使中共产党的力量在白区几乎丧失殆尽,根据地丧失90%。面对危局,毛泽东显示出力挽狂澜的勇气和智慧。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深刻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红军长征初期胜利的原因,强烈要求结束“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对红军的领导。这是中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解决了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在毛泽东的带领和指挥下,英勇而顽强的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横跨大渡河,翻越雪山草地,战胜了张焘的右倾分裂主义,最终在陕北找到革命的立足点和新的胜利出发点,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此后,长征结束后一年,日本侵略中,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内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面临新的形势,中共产党重新调整自己的政策,在山西瓦窑堡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产党以大局为重,促成事件的和平解决达成“停止内战,共御外辱”的共识。在之后的八年抗战中,中军民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经过浴血奋战,中军民用三千五百万人伤亡的代价将日本侵略军赶出了中。中共产党也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抗战结束时,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已拥有100万平方公里土地,近1亿人口;已成为拥有120万党员的大党。

常说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领导集体,就是在遵义会议后逐渐形成,并在“七大”上确定和充实。七大后不到三个月,中人民就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当人民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一直保存实力、坐等胜利、准备内战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抢夺胜利果实,把枪口对准了中共产党,发动了全内战。在两个中,两种命运的决战中,中共产党人不得不做出另外的选择。共开始全面决战,大家耳熟能详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再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成立,标志着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至此,中内告别了战争年代,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虽然,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外有朝鲜战争、中苏关系从亲密到恶化,内有路线问题、方向问题导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从“八大”到“十一大”,我们走过很多弯路。但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在不断摸索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坚定了有中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此后的三十多年,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就是“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今天,通过“七一”党员大会这样一个集体活动,共同学习党的光荣历史。通过学习,坚定党员信念,找准党员定位,更加坚定地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我的党课学习内容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12月14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于新闻楼317组织党课培训。本次党课培训由新闻传播学院优秀辅导员赵启圣老师主讲。

课上,赵老师围绕中国共产党99年的历程与启示、党的发展与完善、党的总纲部分详解等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首先,赵老师对中国共产党99年奋斗历程进行了重点介绍。他通过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南昌起义、文革等内容,让大家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曲折发展之路,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也是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其次,赵启圣老师带领大家对党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并要求同学们要以自觉、主动、认真的态度学习新党章。

会后由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孙君兰作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即将过去的一百年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下个一百年继续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光辉篇章,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学员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了解了初心和使命的意义,也更加珍惜当下的机会和挑战,希望同学们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党员要求,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不畏艰难、不惧险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新时代新青年。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96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共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把1921年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一)、从南昌起义到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重要准备。1949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它的推行,表明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它能够发动起来,反映了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渴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一连串接踵而至的胜利,使得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5月,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

党的九大以后,当时党的副主席林彪极力想强班夺权,秘密策划武装政变,被党中央及时发觉。1971年12日深夜,林彪决定投敌叛国,爬上256号三叉戟专机,仓狂出逃,13日凌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一场反革命政变被彻底粉碎。

(三)、同“四人帮”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动乱与反动乱、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1976年1月8日,人民最爱带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在“文化大革命”进入第十个年头时,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愤恨,终于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4月4日清明节这天,二百多万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象“四人帮”发出声讨。1976年9月9日,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更加猖獗向党进攻。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但是,十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期内消除这场内乱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很不容易的。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最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滚动的格局。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进行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在此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一。

整理中国共产党党史光辉历程党课讲稿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振奋人心的歌声时常在我耳畔响起,小时侯的我并不懂得其中的意义,只是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走向自由,而五星红旗就是党和人民的心血,我们应该服从党的领导。而今日再听这首歌时,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触。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

100年来,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千千万万的党的优秀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上了他们宝贵而年轻生命。年仅16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刀下,面不改色;江姐面对敌人残酷的摧残,却不喊一声疼;邱少云为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中纹丝不动……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并不企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和平安康,人民能安居乐业。

身为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大学生入党知识分子,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首要的一条是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随时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通过力所能及的关心他人、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行为在同学中树立良好形象。

我的演讲结束了。

谢谢大家!

党史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党史党课

目录:

1.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2.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3.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

4.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第一部分: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历史量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意义一: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意义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意义三: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92年——邓小平理论成形。

1978.12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北京“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7.23-7.31;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深远意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时间:1922.7.16-7.23;地点: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

4.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6.12~6.20;地点:广州。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断兴起和走向高潮。

5.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日—22日;地点:上海。

6.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4.27-5.9;地点:武汉。

时间:1928年6.18-7.11;地点:莫斯科。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4.23-6.11;地点:延安。

意义: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地点:北京。

意义: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0.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日-24日;地点:北京。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日-11日;地点:北京。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地点:北京。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11.8-11.14;地点:北京。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7年10月18日;地点: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第三部分:光明的使者幸福的源泉。

是谁把光明播撒在中国人民头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习总书记指出: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给了人民奋斗的目标,他领导人民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发展,所以说共产党是胜利的保障,幸福的源泉!

第四部分: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1.坚定维护核心,既要靠内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也要靠组织凝聚、纪律约束、制度保障。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2.坚定的信仰信念源自理论上的高度认同,铸牢维护核心的信念首先必须强化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引领。坚定维护核心的政治站位,高举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时代精神旗帜。

3.坚定认真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专题教育和基层学习教育,全面做好思想清理和组织清理工作,切实纯洁思想、纯洁队伍。

4.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定维护核心信念的内在要求。

5.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在重大任务考验面前最能检验。

3月24日,礼州学区开展主题党课学习,礼州中学全体党员和礼州学区代表参加会议,党课由市招办主任、党组成员张敬东主讲。主讲题目为“艰难的岁月光辉的历程”。

张主任说到,认真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必将增强全体党员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党课主要从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党的历史上的三大篇章,100年的伟大成就及历史启示。

今天一堂精彩的党课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再一次的展现在了我们脑海中。通过党课学习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谨记入党誓言,为党和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12月14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于新闻楼317组织党课培训。本次党课培训由新闻传播学院优秀辅导员赵启圣老师主讲。

课上,赵老师围绕中国共产党99年的历程与启示、党的发展与完善、党的总纲部分详解等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首先,赵老师对中国共产党99年奋斗历程进行了重点介绍。他通过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南昌起义、文革等内容,让大家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曲折发展之路,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也是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其次,赵启圣老师带领大家对党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并要求同学们要以自觉、主动、认真的态度学习新党章。

会后由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孙君兰作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即将过去的一百年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下个一百年继续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光辉篇章,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学员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了解了初心和使命的意义,也更加珍惜当下的机会和挑战,希望同学们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党员要求,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不畏艰难、不惧险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新时代新青年。

同志们:

按照xx单位“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学习安排,今天由我围绕党史、新中国史,为大家进行专题党课授课。应该说,通过对于党史和新中国史的自学和集中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是,我们党是经历了历史考验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发展过程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就会走弯路,就会遭受重大挫折,如红军在长征前后的两次重大挫折:一个是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最后只剩下3万多人;再比如,张国焘错误路线,不贯彻党中央确定的北上抗日方针,另立中央,执意南下,导致红四方面军遭受残重损失;同样,“文革”给中国带来的残痛教训。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也在想,长征两万五千里是怎么走向胜利的,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理想信念,当时并不知道要走到延安,可能也不知道走到延安会是什么结果,也不知道几万人会走成什么样,但就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支撑着红军走到延安,从延安换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到今天强起来,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更为重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力量源泉,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总书记的新思想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践证明,这个思想是非常伟大的、非常正确的,大家从十八大以来的成果就可以看出来,无论是理论上、战略上、经济上、政治上、反腐倡廉上、军事外交上以及中国智慧推动世界上等等,都取得了举世瞻目的重大成就,干成了过去想干却没有干成的事,所以我们每名共产党人都要真学真信真用,入心入脑,不断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作为党员就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回顾我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才激励着一代一代共产党人为全中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事业发展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样的共产党人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如李大钊、王进喜、焦裕录等一大批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这些人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复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过上了好生活,但绝对不能忘记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更不能忘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大家都要深刻思考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当官、为什么来干工作这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想清楚了,才能干好工作。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三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立身之本行动之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核心要义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最为关键的是要认同、跟随、捍卫领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的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是全党的共同心声。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体现在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凝心聚力、聚精会神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

以上,我粗浅地谈了几点个人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就是推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走深走实学出成效。要把“四史”教育融会贯通,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动xx系统各项工作整体上水平。我的授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的丰富内涵,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及为什么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课题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透彻理解这颗“初心”,是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现实需要。

信仰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首要内涵。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了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旗帜问题。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识分子来到上海成立中共,这个事弄不好就要掉脑袋,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我们党重要的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陈独秀在陈炯明统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厅厅长,正在筹一笔钱,人一走,这笔钱就可能没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钊因为北洋军阀政府财务困难,停发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职员工薪资,这8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他是重要负责人,要去追讨工资,不能参加会议。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轻的是应城市的刘仁静,当时年仅19岁,北京大学大学生。1983年接受采访时,81岁的刘仁静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开个会嘛,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会呢?”共产党的成立何等的重要!当年有谁在意?一大开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

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这些人无论从智商、学历、出身、影响力等方面来看,都不见得会比毛泽东差,其中张国焘是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宣布大会开幕、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只是一个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员。但张国焘最后在国民党军统当了特务,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和国民党特务联系在一起,这是什么样的历史命运?他们7个人不管当汉奸的、当叛徒的,假如历史是可知的,作为中共的发起人,他们要是知道自己亲手成立的党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会做出这么糊涂的事吗?他们竟然不相信共产主义了,他们能不糊涂吗?13个人中,7个人出了问题,4个人牺牲了,最后只剩2个人依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我们这个党能从中国政治舞台边缘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一个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泽东,居功至伟。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也就不能走到我们中间来!

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初心的第一要义就是坚定对党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李大钊: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已经培养了许多革命同志,如同红花种子撒遍全国各地。我深信: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胜利,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瞿秋白:从容就义。

叶挺:出狱后要求恢复党籍。

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以党为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96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没有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忘初心,就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诚于党。“对党忠诚”,是每一位党员举起右手向党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铮铮誓言,也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之一。忠心于党始终是党的好干部的基本标准。

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核心要义是对人民的赤胆忠诚。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并首次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来,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出身,党章中有明确的界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十九大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载入新修订的党章,成为全体党员的根本遵循。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公仆本色,时刻牢记服务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民”,一个是“服务”。一方面,执政党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摆正党与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领导就是服务”,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如何维护人民的中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绵延流长,疆域辽阔(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占领了欧洲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西到波斯湾、匈牙利、东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纬60度线以内,并对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区统治了1〜2个半世纪,这在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近代中国的落后让中国饱尝亡国灭种的灾难,割让和丧失土地200多万平方公里。《马关条约》赔款2.3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9.8亿两白银。抗日战争中人口伤亡在3480-5000万人之间。受战争损害的人口为2亿人。2000万英烈拋头颅洒热血,有名有姓仅330万人,红西路军烈士21800多人,仅有6600名有据可查。

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突出历史贡献。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96年前的中国正处在漫漫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那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她为了把人民大众从这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旧中国中解脱出来,用了28年的、懈奋斗和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先后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个阶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据中国档案馆记载,从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第二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面对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还是较好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成长需要交学费,我们这么大一个党也不例外,当时经历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说交了10年的学费,10年的学费让我们党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所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依靠伟大智慧带领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第三个历史时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从1978年12月到现在。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主要是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这期间,我们党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波的影响,经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从第1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到神舟载人航天、蛟龙深海下潜,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到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走上了全面复兴、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今天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领导中国科学发展的党;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捧着一颗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九大报告从十个方面来概括历史性成就。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那么,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和开创性的?所谓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所谓开创性的,是指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五年来,我们靠什么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靠什么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论述,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根本原因,即三个“一”:一个核心、一个理论、一条道路。

一个核心,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重大历史改变的时候,当我们的国家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这个核心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凝结起来,集中起来,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

一个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能够引导着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发展。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强大的理论指导力量。五年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就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取得的。

一条道路,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共同发展,开拓前进。我们一直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巳经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取得新的辉煌。

我们有幸处在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进程必将加速推进。

党课中国共产党党史讲稿党史党课讲稿

上党课接受党课教育是每个学生入党的必经之路。在学习党课之前,我对于党的认识没有现在的深入透彻。经过各位老师的指导,不仅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拓宽了视野,还进一步端正了我的入党动机,更坚定了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在党课上,我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深刻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即“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和深刻的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定位。

通过党课的学习,我的思想再次有了巨大的改进。我觉得,对于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作为党员就应该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深入实际、全心全意、勤俭办事、一事当前,要多为人民作想、从大局作眼。对于这样的宗旨,作为积极向党靠拢的先进分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学生会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班上组织同学们积极学习和讨论党的一些重要思想,随时随地不忘体现先锋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与每个同学接触、交流,努力搞好同学关系!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按照党章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是比较困难,加以时日,坚持不懈,必定受益良多,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征程,让我的旅途有了一个个驿站,使我走路的步伐更加稳健,到达目的的信心更加坚定!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要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八荣八耻荣辱观,并且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专业学习上有所建树。我们应该按照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先进性,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并且更要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这一次党课学习,使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和启示,也足以让我在对党的理解和党性修养上得到了又一次升华。作为一位优质投身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让自己具备更多更好的条件加入中国共产党。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作为新时代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强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建功立业;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理想。

曾经有同学和我说过,入党的过程是漫长的,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我宁愿称之为成熟进步的过程。如果只是等待那么生命就是空虚的。思想不在进步,在历史的大六种我们必然会停滞不前,终被后浪覆灭。而现在我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世界,向党的先进思想靠近。

以上就是我通过的党课学习所领悟到的知识,总而言之,这次党课我受益颇多,学习到很多以前并不了解的知识,同时也使我的思想境界有了极大的飞跃。这次党校培训对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提升了我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为我的入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我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在实际的行动中锻炼自己,争取早日入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前,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必将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史虽成久,但历久弥新,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与困难和矛盾斗争的历史,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与沧桑巨变。我们只有全面系统地学党史、层层深入地悟党史、知行合一地践党史,才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够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深入开采蕴含在其中的思想“富矿”,让党史重放光彩。

要把党史的不同阶段贯通起来一体学,循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奋斗足迹,细细品读党史波澜壮阔的生动画卷,在学习党史中强化党性修养、坚定奋斗意志,着力擦亮初心底色,背起行囊再出发。

要紧贴初心使命悟党史,坚持以党的初心使命为切入点来研读党史,深刻感受党史的历史厚重与精髓要义,感应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所释放出来的强大磁场,切实从本质上把党史悟深悟通悟透。

要把党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党史学习中增强实践定力和实践能力,做到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确保在大事难事面前有静气、显担当、敢攻坚,着力在实践中提升党史学习的深度厚度。

党史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重视历史学习经验启示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百年来走过了非常不平凡的历程。回顾党的自身建设史,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成功经验,就是重视学习党史、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这也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优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增强党史学习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历史的回顾。

(一)延安时期的中共党史学习。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从延安时期开始,特别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越来越重视党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并且开创了全党较大规模学习中共党史的先河。具有历史意义的延安整风以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开启,为全党学习党史乃至党的干部教育树立了成功典范。1939年5月,党中央召开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会议强调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党的历史上的路线问题。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同志任组长的中央学习研究组,主要任务是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历史经验,以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等错误思想。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学习研究组专门作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指出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943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党的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路线是非问题,由此,整风运动也进入总结提高的新阶段。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学习和时局》的讲演,又一次对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学习中共党史的要求。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中央认为应使干部对于党内历史问题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

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做出结论。《决议》的形成是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也是党中央号召全党学习研究党史的成果。实践证明,延安时期的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在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深化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和工作上的团结一致,所有这些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在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党史学习。面对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党中央对党史学习、包括对苏联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学习多次做出部署。1950年3月,中央发出《关于学习斯大林、毛泽东论共产党员要善于和非党群众团结合作的指示》,1953年,中央决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九章至第十二章,要求全党系统了解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同时,党中央要求在领导干部培训工作中加强党史的学习。党中央于1951年2月发出的《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和1954年12月制定的《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要求全体党员要在统一的制度下无例外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学习,加强中共党史、苏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经济问题等课程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出版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从1951年到1960年先后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成为全党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著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党史学习。“文革”结束后,伴随着拨乱反正的推进,学习中共党史、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革”十年的经验教训迫切地摆在全党同志面前。为此,党中央研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首先是加强了党史工作机构建设。1980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央党史委员会,在中央党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党史编审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党史研究室,直接负责党史资料的收集、研究、编写工作。为了加强文献编研工作,1980年5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同时决定将原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名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作为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同时,加强了党史基本著作编研和学习宣传。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党史研究室先后编写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为了推动全党的党史学习,199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党的各级干部学习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通知》,201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xxx同志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党对党史工作的领导、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新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史学xxx入新境界。一是党中央把党史学习摆在更加重要位置。xxx多次强调全党要加强党的历史学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二是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头学习党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还围绕“历史上的反腐倡廉”“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等党史内容多次举行集体学习。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xxx就带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xxx又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历史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xxx还20多次赴革命老区参观、瞻仰革命红色旧址和纪念场馆,汲取精神力量。三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工作机构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党史工作的意见》。2018年,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为进一步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和著作编译力量,打造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研究高端平台,不断完善党的理论研究综合体系,重新组建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史文献工作五年规划。四是中共中央还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党的领袖座谈会,深切缅怀党的领袖的革命业绩和精神风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xxx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xxx同志重要论述专题摘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和《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所有这些重要著作和文献,为全党更好地学习党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极大地推进了全党对党的历史的学习。

二、经验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善于学习总结党的历史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政治优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增强党史学习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的领袖就高度重视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要求全党重视学习历史。毛泽东同志早在青年时期给蔡和森的信中就说过,“读历史是智慧的事”,“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他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在新中国成立后还多次强调“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同志也非常熟悉党的历史,并十分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他亲自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反复强调“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江泽民同志指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把“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作为“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xxx把对党的历史学习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xxx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领导干部要多读点历史”。2020年1月8日,xxx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再次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增强党史学习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全党每一次对党的历史的集中学习,都更加空前地促进了党内的思想统一,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从而使得我们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理论上更加丰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相对艰难的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来清算历史的错误,并指明前进方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深刻总结八一南昌起义失败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建党建军的重要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基于对18年革命斗争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阶段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晶。正如1962年毛泽东同志在七千人大会上所指出的,民主革命时期,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中国共产党人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反面教训更让人刻骨铭心。这些九死一生、惊心动魄的革命和执政经历,都是我们研究和总结执政规律的最好教材。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变化,也都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经验总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与时俱进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张,都是不断学习党的历史、总结经验的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xxx身体力行科学总结历史,把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总结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从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xxx始终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历史证明,我们党许多重要经验和重要思想就是在总结历史中提炼升华的,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就是在总结历史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需要学习党的历史,顺利的时候也要学习党的历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我们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学习党的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失败和教训是最好的老师。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应对矛盾和困难考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客观规律的奋斗史。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当前,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还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政治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党执政的国内外环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安全的、军事的环境日趋复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任务复杂而艰巨。展望未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使命光荣而艰巨,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党的历史学习,以不断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增强斗争本领,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xxx指出: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过去,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今后,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毫无疑问,中共党史的学习是所有学习的重要基石。

(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组织、科学谋划。

一是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制度,使党史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建议草拟中的《中共党史和文献工作条例》对党史学习教育制度作出相应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门对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教学做出科学安排,各级党校和培训机构要切实加强党史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

二是要突出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及时编辑出版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著作,作为学习中共党史的重中之重。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编辑了《六大以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改革开放后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对学好党史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当前,学习中共党史要以学习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在力求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悟贯穿在xxx重要著作和文献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是重视历史决议的引导作用。历史证明,以党的重要会议作出《决议》总结研究党的历史经验是弥足珍贵的重要方法。历史上,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对开展中共党史学习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这一历史传统经验,应当作为优良传统长期坚持。

四是重视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正确历史观。xxx指出: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论述历史。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正确历史观至关重要。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曾经指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而“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都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应当把培养树立唯物史观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要深入学习xxx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要注意培养党员干部正确的历史观和思维方法,牢固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学习中共党史任重道远。我们要始终牢记x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的殷殷嘱托:“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党史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其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所体现的理论和方法,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早在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所谓“新”主要含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是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新的革命政党,无产阶级是新的领导阶级,社会主义是新的革命理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学习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和革命胜利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在农业、农经、水利、统计、交通、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如果不用新的思想、新的认识和新的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乡村振兴等事业的发展。况且,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更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创新,积极准确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历史,要坚持“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破除消极等待思想、树立抢抓机遇意识,破除小进则满思想、树立创先争优意识,破除畏首畏尾思想、树立敢于担当意识,破除狭隘封闭思想、树立包容合作意识,破除急于求成思想、树立蹄疾步稳意识,破除坐而论道思想、树立真抓实干意识”。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发挥模范作用的“基准线”,必须要一以贯之,坚决落实。

一是学习党史,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在农业农村工作中,我们有时对最新政策、大政方针的学习还不深不透、浮于表面,习惯于用老经验、惯性思维、传统方式开展工作,只知道生搬硬套、不知道用活政策,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导致有些工作推进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要时时以最新的理论来武装头脑,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谋划工作,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推动各项工作保持活力。

二是学习党史,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实际工作中,如果干事拖拉不进取、思想上保守不更新、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只能导致个人或单位的工作被动。所以,在充分学习、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要主动作为、先行先试。

三是学习党史,树立敢于担当的意识。要在思想上清除“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等不良认识。在工作中要树立勇于担当、大胆负责、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意识,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创新解决困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全力投身工作,真正把好思路、好政策和好举措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为能担当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政党最有担当、最有抱负,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担当和抱负,来自党的理想信念,来自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内在特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支撑,我们党能够顽强奋斗、攻坚克难,经受住各种考验,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使我们党具有长远历史眼光和深沉责任担当。理想信念使我们党能够清醒认识自身在历史发展中的角色,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制定并执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一步一步朝着奋斗目标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来自马克思主义,这决定了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97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正是得益于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我们党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这是我们党的巨大优势,也是我们党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重要原因。

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政党,严格的组织纪律使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坚持民主集中制使党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强大行动力的统一整体,能够担当起历史重任。我们党之所以具有严密的组织性,是因为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彻底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实践证明,我们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而凝聚起全体人民的磅礴伟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担当,还在于党勇于自我革命。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许多优良传统,对自身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对损害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因而,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确保党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从而更好担当起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党史讲稿

***回顾过去的奋斗道路和前进道路,我们必须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成功经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21年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有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新中国史的通知》。通知强调,要把学习领悟、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组织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新中国史,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2年的发展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谈一件事情。幸福也好,复兴也好,百十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在考虑和追求这件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作为伟大革命的先行者,他在1894年说道: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谈了一种可能性,即中国地方大,人又多,如果一起努力可以成为世界强国。1905年,他又说道: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谈了一种责任担当,即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振兴中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那么,今天和一百年前有什么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关键时期的历史性盛会,报道这次盛会的中外记者就有3000多人。英国广播公司这样报道,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之网中新的服务器,站在世界地图前谋划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经济的未来提供新的智慧与方案。这里也提到了很多新名词:世界地图、市场之网、智慧与方案。但是,学历史要带着历史纵深感,历史上的事情不结合历史的纵深很难把它看清楚。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当时对抗的清兵在人数上是占优势的,但是这场战争清军却被打败了。不但如此,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也是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的事件之一。在清王朝覆灭前的72年间:gdp从世界占比29%下降到6%;不平等条约签订数量达1145个,平均每年16个;割地面积为17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英国。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近代中国怎么了?我们知道,这和一种毒品有关鸦片。鸦片流入中国内地后,吸食范围非常广泛,官僚、地主、商人、太监、差役、军士、和尚、尼姑、乞丐都在吸,毒害的是中国人的肉体和灵魂。魏源曾说,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林则徐曾对道光说,鸦片如果不禁,中原既无可御敌之兵也无可充饷之银。因此,道光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远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不但敢和英国硬碰硬,同时他还是被历史学家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实际上,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也是有过程的。他曾说,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也就是说,他认为洋人的膝盖不能打弯,这是乾隆年间就有的讹传,到了道光年间林则徐依然相信它。如果认为敌人的身体构造和我们不一样,这就会直接影响战略。

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被革职发配新疆,接替他的人叫杨芳。杨芳到前线打了几仗,而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却遇到了新问题,他说,夷炮恒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实地,而夷在风波摇荡中。主客异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术伏其内。一句话,他认为陆地上的他打不中海里的外国人,我是主你是客,这非常邪门儿,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洋人都是邪教,用的都是妖术。怎么破妖术?他们采用了三招:扎草人、建道场、买马桶,他们认为用污秽之物能破妖术,希望把马桶扔到海里能让英国人的炮打不准,取得战争胜利。当然,其结果可想而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1.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败,破解技不如人。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此前,我们败给了西方列强似乎还情有可原,而这一次败给了几百年来跟在我们后面的学生日本,我们受了特别大的刺激。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在研究甲午战败背后的原因。但不管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知道了单从技术上想办法显然不行了,于是我们开始从制度和政治上寻求出路。

2.戊戌变法破解制不如人。

康有为、梁启超把一道一道折子上给光绪,光绪是年轻的皇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又称百日维新。政策不落地就只能是废纸,地方上没有人帮光绪落实新政。戊戌变法最后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砍头结局。

3.辛亥革命再破制不如人。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此后,中国开始了16年的北洋军阀混战。此时,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苦闷彷徨了,他们搞不明白日本和西方国家走得通的技术和政治革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中国都不能成功。这时,一些人认识到,只有根本改变国民性,才有可能搞政治和技术的革新。

4.新文化运动破解文不如人。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随着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掀起了伟大的五四运动。此时,共产国际发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认为凡是工人阶级比较强大的地方,都有建立共产党的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今天是一棵参天大树,拥有9000多万共产党员。但是,中国共产党98年前诞生的时候却是一棵幼苗。为什么这棵幼苗在那样的年份、月份和条件下破土而出?实际上这和土壤有关系。总结一下,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三点没有做到:一是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二是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三是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920年4月,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维经斯基一行先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经李大钊介绍,维经斯基一行又前往上海会见陈独秀。此后,1920年8月和10月,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立。但是,偌大的中国只有两个党组织还不够,此后山东、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又纷纷建立党的发起组,这下力量就相对强大了。但是还不够,为什么?因为这些党小组比较分散,不是统一的组织。

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7月,来自各地的代表陆续汇聚上海,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就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兄李书城的寓所正式举行。7月30日,由于受到租界巡捕的干扰,最后一次会议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参加中共一大的有哪些人?他们是长沙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上海的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的代表张国焘、刘仁静,山东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代表陈公博,旅日的代表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13人。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2021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我们知道,此前80年,历代仁人志士推这个门、推那个门,但是没有一扇门能推开,为什么?因为手里没拿钥匙。打倒军阀除列强就是解决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中国共产党有了钥匙,打开了门,中国革命就有了一番新的天地。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其同三民主义结合起来,这就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了新三民主义。1926年7月,北伐动员令发布,此后制定了一个策略,叫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实行各个击破;这一策略实施的效果很好,北伐军进攻湖南,会攻武汉,攻取江西,进占福建,进驻上海,攻克南京,节节胜利。但是,细心的同志会发现,武汉、南京、上海等都是长江沿线城市,这说明北伐没有彻底过长江,这就出现问题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纷纷声明脱离共产党和共青团,甚至公开忏悔。同时我们又应该看到,恰恰在这种情况下,徐特立、贺龙、彭德怀等同志选择加入共产党。我们党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不是一路平铺直叙,而是经历了惊涛骇浪。但是大家会发现,在党的历史上,每当危难关头总有那么一批选择跟党一道走的人,这也是我们党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所在。

国共两党说好要一起北伐,但是走到半路,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随后,共产党发动了大小一百场起义,然而这些起义都失败了,因为我们此前没有着重抓枪杆子,有一些枪杆子还抓得不牢,因此,在大城市周边的一些队伍被消灭了。然而,一批在起义失败后转向山区和农村的队伍却活下来了。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后来,我们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极大地触怒了蒋介石,于是他对我们党发动了五次围剿。前四次反围剿我们都胜利了,但是第五次反围剿我们失败了。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我们失败了?蒋介石发现此前剿灭不了红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红军和老百姓关系太好了,于是在第五次围剿期间他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放七分精力在政治工作上,这是软的一手;军事上建立碉堡,这是硬的一手。红军没有攻坚的重武器,碉堡让我们吃了很多苦。与此同时,我们党的中枢指挥系统也出了问题。前四次反围剿是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指挥的,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掌握了党政军权,由于他贯彻王明左倾路线,部委大秘整理,同时任用不怎么有实际战斗经验的李德作为军事顾问,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由于人数锐减,我们无法保住中央苏区,只能开始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至12月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人数从8.6万余人减至3万余人。在这个历史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毛泽东同志进入军事三人团。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据历史统计,长征结束后,共产党员从30万人锐减到3万人。毛泽东同志说,因为得到了教训,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三十万人更强大。

1936年12月,蒋介石赴西安督剿红军。12月7日,张学良劝谏失败,于12月12日扣押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2月25日,张学良决定送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到了南京后,宣布扣押张学良。张学良在36岁时被扣押,直到90岁时才被释放。学习,细节很重要,但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正确的历史观来指导我们对的学习。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战后,共产党军队发展到127万人,是战前的40倍。国民党军队由抗战初期的170万人增加到524万人。此时,蒋介石给毛泽东同志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同志去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谈判期间,双方达成《双十协定》。然而此后,国民党悍然撕毁了《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可以很快胜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条肯定躲不了、绕不过,就是土地。任何一次战争战场上战略态势的转移都有战场外土地政策的衔接与配套。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有关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使解放区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想一想,到底什么是一个政党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就是满足老百姓切身的实际利益需求。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且不说国际上有势力要绞杀我们,单说城市建设和经济管理这摊事我们就不熟练。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怎么开展,我们需要进行经验的积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经济方面面临的最严峻形势,莫过于物价飞涨和财政赤字两大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发行量增加1445亿倍;二是物价暴涨引起投机倒把盛行,不良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为了稳定物价,获取财政经济好转,党和政府组织了同投机资本做斗争的两大战役:一是银元之战(使用政治手段),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查封金融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投机商200余人,打击了非法金融活动;二是米棉之战(使用经济手段),投机商在银元之战后转而投机两白(米、棉)一黑(煤),陈云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物资调运,适时抛售并收紧银根,投机商纷纷破产。

我们有软的一手,有硬的一手,有雷霆手段,有经济手段,立了威才开始搞经济建设。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全国全面建立起来。

正当我国向苏联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时,1956年2月24日,苏共二十大闭幕当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的代表们作了《有关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指出了斯大林的问题,这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1956年2月起,毛泽东同志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十大关系》从生产力的角度找到了我们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法。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作了《有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这是从生产关系方面寻求社会主义道路自身建设的一种尝试。我国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自我勾画蓝图的方法。

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而基本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到20世纪末,部委大秘公众号整理,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发现,三步走步幅不一样,第一步10年,第二步10年,第三步50年。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说,第一步10年,第二步10年,第三步30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2021年到2050年这30年从中间分成了两个15年:从2021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发现,在大三步里面有小三步,小三步里面又有新两步,这就叫一脉相承。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我们在历史上积累的教训,那就是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止步不前,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国家的发展速度。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党召开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其中十六大和十八大完成了领导人的平稳交接。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新时代作出了科学界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并为破解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新的行动指南,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特别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曾经有人问我,马克思主义能不能解决今天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有多少人通读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我认为,问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管不管用,而是我们究竟有没有认认真真把它学透。

马克思曾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要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那么,我们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出成果产生呢?当然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出成果。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在1883年逝世,他能在一百多年前给我们提供研究问题的方法,已经非常伟大了。

第二,一定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要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今天,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为什么以前庞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现在只剩下五个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平时形影不离的手机打个比方,因为世界上的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我们的手机里都有app软件,每隔十天半个月它就会让你升级,我们看手机软件这么小的东西每隔十天半个月还要给它升级,而社会主义建设这么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社会主义国家死守一个教条,几十年不进行升级,肯定是不行的。我国之所以越发展越好,就是因为我们与时俱进,这也是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点。

第三,一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特别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里我要和大家谈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耿飚。耿飚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这样一位革命家,是有着非常深的爱民情怀的。1991年,已经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耿飚同志,重返半世纪前战斗过的陕甘宁陇东。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部委大秘公众号整理,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他,但也有一部分群众是来找他告状的,怎么劝也不愿离去。看到这种情景,耿飚心情十分沉重。他把当地的干部召集起来开了个会,他没有批评和责备大家,而是说了个故事,又问了个问题。他说,50年前我所在的129师385旅就驻扎在这里,一个战士犯了严重的错误,旅部决定按纪律枪毙他。当我们在操场上准备执行纪律时,来了一大群老百姓替那个战士求情。我坚决要执行纪律。谁知这些老百姓都哭着请求饶了这个战士,让他戴罪立功。最后,我们流着泪接受了百姓的请求。讲到此处,耿飚话音一顿,环顾四周,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做错了事,老百姓还会不会替你们求情?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只有耿飚的话在回荡。这一问,实际上是耿飚在拷问今天的共产党员还保留有多少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事实表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党同人民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必然密切了,有时候反而是疏远了。那么,问题出在哪儿?这值得我们深思。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第四,一定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特别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大家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但是我发现,在基层培训班上相对来说谈得比较少的是全面依法治国。难道全面依法治国相对于其他三个全面来说不重要吗?当然不是,我认为它非常重要。我们认真想一想,今天社会上的很多热点和焦点新闻,其实都和法律有关。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五,一定要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特别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1935年1月2日,红军长征来到乌江天险边,命悬一线。王耀南在江边进行勘探时发现流速太快不具备架设行军桥的可能性,这让他一筹莫展。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过河是当务之急,大家都非常焦急。这时,营里一个叫石长阶的战士跑过来说,他发现漫山遍野都是竹子,是不是可以砍竹子做竹筏过江?王耀南说可以试一试。于是战士们就到竹林里开始砍竹子,刚砍了没几分钟,石长阶又跑到竹林里提醒大家砍竹子的时候要分公母砍,否则老百姓要遭殃了。石长阶说,他从小在竹林长大,所以对竹子比较了解。要知道这种地区的老百姓冬天挖冬笋,春天挖春笋,平常还要把竹子砍了编背篓增加家里的收入,就靠这点竹子生活。竹子是分公母的,第一个分杈的地方是单杈就是公竹,双杈就是母竹,如果不小心把某一种竹子砍光了,这片竹林说没就没了,竹子没了让当地老百姓怎么活?王耀南一听是这个道理,于是他重新下令,让战士们对不能砍伐的竹子做标记。我想问大家,这个活儿细不细?实际上非常细。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是在竹林地区长大的人来说,感觉辨认起来是挺困难的。那么战士们跟我遇到的困难是一样的,他们在此之前也没有听说过竹子分公母,都是现学、现辨认的,是挺耽误时间的,而且他们在长征途中,晚过河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危险。但是他们没有犹豫,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了老百姓的生计后面。我们今天谈初心和使命,谈先进性、纯洁性,什么是初心和使命?乌江边的红军战士给今天的共产党员上了最好的一课。

逐梦之路是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关键词党课讲稿,党史,国史党课稿。

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党课党史讲稿:从“走走党史”中再识长征。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行程共计6.5万多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奇迹。多年来,长征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热点和文学创作的丰富经典词句,有关长征的亲历回忆、口述日记、学术专著、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长征无疑成为了一种世界级学问。作为研究工作者,我从2003年初开始走走,断断续续地用了10年时间对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和发生的重要事件作了实地考察,在宏观上构建起了一幅比较完整的红军长征的生动图谱。这里,我根据亲历亲知的实际考察,谈谈对长征的认识。

怎样认识红军长征的基本概念。

有关红军长征,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红军主体的长征。它是指到达陕北的4支部队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主体长征开始的时间,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1月并入红一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这个3+1的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四川省分出重庆市,按现在地域说为15个省市),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

红军长征全过程应包括长征序曲、红军主体的长征和长征尾声,即将3+1的长征向前和往后延伸。向前延伸:1934年7月红七军团(在方志敏的部队加入后合编为红十军团,他任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该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皖赣地区,这支先遣队就是为了调动和牵制敌军,为中央红军长征作战略准备。随后,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探路。这两支先于主力红军的长征,是长征的序曲。往后延伸:就是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的远征。因为红军西渡黄河这一重大决策是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后作出的,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宁夏战役。组建为西路军的两万多名将士都是参加过红军主体长征的,既包括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和原属中央红军的第五军,还有红四方面军总部。这样,西路军远征河西就是红军长征的继续,是红军主体长征主脉延伸的一段支脉,即红军长征的尾声。

如果把红军主体的长征看作长征大剧的主戏,那么这场包括序曲、主戏、尾声在内的红军长征,就是一部完整的震天撼地、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

怎样认识遵义会议与其前后一些会议的关系。

在走走的实地考察中,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既突破了反动派军队的围堵,又克服了党内错误指导思想遭致的困难,还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了落脚西北的战略大转移,由此实现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以遵义会议为标志,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根本保证。

在长征途中,我们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其中最为重要和著名的是遵义会议,它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具有伟大转折的历史地位。但实现这个历史转折有个过程。就遵义会议前而言,最早的通道会议实现了战术转兵,在中央高层第一次否定李德主张,为遵义会议改组中央奠定了初始基础。黎平会议改变原来去湘西建立根据地的决策,实现了战略转兵,并通过决议指出在适当时候开会讨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问题。这就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直接准备。猴场会议驳斥了博古、李德,重申黎平会议决议,并限制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限,从而增加了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的可能性。遵义会议前的这几次会议,为实现伟大转折作了重要准备。

遵义会议实现党的历史伟大转折是势所必至。博古报告强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客观原因,与会者绝大多数不满。张闻天代表他本人和毛泽东、王稼祥作联合发言,批评了左倾错误军事路线。毛泽东作长篇发言,尖锐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路线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周恩来讲话承担了领导责任。会议主要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决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三人团;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成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遵义会议在长征危急关头,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统治。

遵义会议后的几次会议巩固和发展了遵义会议成果。一是鸡鸣三省会议。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并没有撤换博古;对毛泽东也没有作具体分工。这次会议顺利实现了博洛交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党的一把手,还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二是扎西会议。会议通过张闻天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决定电告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中央分局和红二、六军团及红四方面军令其传达贯彻。这就将遵义会议决议昭告到全军。三是苟坝会议。经过毛泽东力争,不打固守打鼓新场之敌,否定了之前通过的决议,避免了红军可能遭致的重大损失。根据毛泽东提议成立的新三人团,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红军军事行动。毛泽东虽然在军内不是一把手,但团长周恩来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实际上他是总设计师。

当然,遵义会议是系列会议的标志和旗帜。因为此前的几次会议都没有从根本上拨路线之乱,只有遵义会议才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此前的会议都没有解决组织领导问题,只有遵义会议才开始改组中央,此后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怎样认识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的贡献和作用。

红军长征胜利是以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为标志的。对于红四方面军进行的长征和作出的贡献,过去的书讲得很少。我在2004年7月对红四方面军开辟的川陕根据地及其随后的长征作了考察之后深深感到:张国焘的错误对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无疑有很大影响,但不能因此就淡化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贡献。

根据我的考察和研究,我认为红四方面军的贡献和作用至少体现在:其一,对中央红军北进川西发挥了重要策应作用。红四方面军在1932年底开辟的川陕苏区,将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由东南引向西北,并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中央红军的长征,在遵义会议前几乎陷入绝境。为尽快改变这个局面,遵义会议后不久,中央电告红四方面军派兵南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其二,对中央红军克服物资匮乏、补充兵员起了巨大支援作用。其三,在所经过地区发挥了强大的宣传队作用。其四,在所经过地区发挥了播种机作用。红四方面军所到之处,包括后来南下到一些地区,仍然宣传党的政策,坚持地方群众工作。

怎样认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两个奠基礼。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初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中央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陕甘支队编为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并入红一方面军。这时,国民党对于红军的会合加强了围剿部署。为打破围剿,从11月20日到26日,红军进行了直罗镇战役,歼敌1个师又1个团,击毙敌109师师长等1000余人,俘敌5300多人。这次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为党中央和红军在西北建立大本营,举行了奠基礼。

2003年我开始了走走,到陕北作现场考察后感到,当时的奠基礼实际应当是两个:除直罗镇战役是军事奠基礼外,中央纠正陕北的肃反错误可视为政治奠基礼。因为陕北的肃反造成的政治危机,丝毫不亚于国民党军的围剿。当时,国民党军正在实施围剿,而在中央红军到陕北前的领导机关中共中央北方局驻西北代表团,认为陕北党内有严重的右倾取消主义和右派活动,不顾前线紧张的军事形势,开展肃反运动;并派人到前方和陕甘边逮捕干部,甚至将已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的刘志丹也关押起来。红二十六军的营以上干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区以上干部,还有一些从国统区过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共200余人惨遭杀害。刘志丹等60余人被施以重刑,昼夜审讯。这样大规模的捕杀,使陕北根据地面临严重危机。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吴起镇获悉情况后,立即指示: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经过以董必武为书记的五人领导小组对案卷材料的审核和广泛调查,认为强加于刘志丹等的罪名不能成立。在党中央的直接干预下,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所有人员全部被释放、平反和恢复工作。中央纠正这一严重的肃反错误,为巩固和扩大陕北苏区奠定了政治和组织基础,因此,可将其视为政治奠基礼。

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学党史强党性,守初心担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发展历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共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共四大。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中共五大。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中共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共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九大。

1969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八大党章作了错误修改,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共十大。

197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号召发扬民主,加强团结,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开得生动活泼,热气腾腾,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充分的准备。

中共十一大。

1974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揭批四人帮的初步成果,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为动员全党完成这个历史任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共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共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中共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共十八大: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2021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21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同志们: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今天,我们1起来共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及其伟大成绩,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绩,通过深入学习领悟,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甚么、是怎样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学习交换:

1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挣救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新中国获得巨大成绩。

5是牢记初心使命,自觉推动自我革命。

下面,1起共同学习,谈得不对的内容,请大家在互动时指出并纠正。

1、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挣救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先让我们回想1下,旧中国曾遭到的羞辱。

1.1840年第1次雅片战争中国战败:赔偿英国军费白银201*万两,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处为通商口岸。

2.1856年第2次雅片战争中国战败:赔偿军费白银给英法各800万两,开放营口、天津、大连、南京、镇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等11处为通商口岸,拆毁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在此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掠夺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1867年日本挑起战争侵犯台湾:被台湾军民击退,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还是赔偿了日本军费50万两。

4.1877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节节成功,法国战败,而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据,允许法国将铁路修进中国内地。

6.1900年8国联军侵华:大肆屠杀,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10国白银共9亿多两,分36年还清。中国政府保证严厉弹压1切反帝活动,惩办相干官员。

7.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居然设在中国,清政府表示中立,无数中国人在这场列强争取中国领土的战争中丧生。

8.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3省,并向中国内地步步侵犯。

9.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伤亡人口3500多万人。期间产生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即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至1938年2月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攻占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对中国人民进行大范围屠杀、强奸和纵火、抢劫等活动,30万中国同胞惨遭自杀害。201*年我国肯定每一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再让我们回顾1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对中国革命时期,即1921年党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革命时期,作1扼要回顾。

这个时期主要了解党成立的背景、成立的简单情况、伟大意义和我们党在这2108年中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在帝国主义发动了5次大的侵犯战争和中国人民进行了5次大的反侵犯运动的背景下成立的。

5次大的侵犯战争是:1840年到1842年的雅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的第2次雅片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8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中国由封建国家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人民反侵犯的5次大的运动是: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898年的资产阶级改进主义运动——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爱国运动,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919年的54爱国运动。

这里简单说1说辛亥革命和54运动。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1次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919年5月4日产生的54运动,是爱国知识份子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侵害中国主权、反对当时政府的卖国政策而发动的。运动后期,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阶级举行大罢工,走上了斗争的前列。54运动增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组织上作了必要的准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趋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就是从酝酿、准备到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进程。54运动后,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经过酝酿和准备,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上海于1920年8月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陈望道等。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是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成员有李大钊、张国涛等。尔后,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谭平山、陈公博,在日本、法国的周佛海、施存统、张申府、周恩来等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初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晚上开幕,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大会开了1个星期,最后1天是在加兴南湖游船上开完。出席会议的有13人,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和代替陈独秀参加的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的代表2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1新。我们党今天有9000多万党员,成了世界上第1个大党,就是从50多个党员发展来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了救国救民办了4件大事:

第1件事,北伐战争。我们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统1阵线,国共实现了第1次合作。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3大政策符合民心。1926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叶挺独立团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出现势如破竹的成功局面。但是,随着北伐的节节成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权势,为独吞革命的成功果实,背离了3大政策,弄清党反共,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公然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北伐遭到挫折,造成了历史的倒退。中国共产党被迫拿起武器,进行坚决斗争。毛主席说:“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役了。”

第2件事,10年内战,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1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布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横、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

为了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毛病,决定新的线路和政策,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87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讨论了党的工作任务,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英明论断论。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公然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根据敌我气力对照和起义情况,毛泽东断然决定改变攻打大城市长沙的计划,把革命军转移到敌人统治气力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去,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出发点。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进行了3湾改编,决定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这就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后来,革命武装经茅坪到达了井冈山的中心茨坪。1928年4月,朱德领导的革命武装也上了井冈山,朱毛回师,成立了红4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然后向赣南、闵西发展,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在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下,成功粉碎了蒋介石3次“围歼”。第4次反“围歼”,虽然毛泽东被“左”倾毛病线路排挤出中央领导岗位,但在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应用以往反“围歼”的成功经验,依然获得了成功。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5次“围歼”,王明“左”倾毛病线路的履行者博古,加上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瞎指挥,使红军在这次反“围歼”中遭到严重损失,只能被迫长征。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红军付出极大牺牲,人员从长征动身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指出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毛病,结束了“左”倾毛病线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马克思主义正确线路下,克服重重困难,1步步地走向成功。遵义会议实现了党的历史上1次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后,用兵如神的毛主席,指挥红军4渡赤水,声东击西,避实击虚,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获得了1个个成功。在长征途中还制止了张国涛的分裂活动,最后到达陕北延安。

有人把这10年土地革命战争说成是“农民战争”,“是倒退”,这是没有看到这个历史时期的本质和主流。在革命低潮时期,武装斗争有党的领导,与以往的农民战争就有了根本性的不同。面对中外强大的敌人,不能弄大城市暴动,只能向农村进军,在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向农村进军,不是倒退。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有人乃至说军统头子戴立是抗日英雄。对这1段历史,我们要明确两个观点:1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1阵线的制定者和贯彻者,抗日最坚决、最完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8路军、新4军在全民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党在19个省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作战12万5千屡次,消灭日军和伪军171万4千多人。在中国共产党提倡的抗日民族统1阵线的旗帜下,全国人民同日本侵犯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2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亚太地区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参战最早、作战时间最长、损失最重、牺牲最多、贡献最大。如果从1931年“9?18”算起,中国坚持抗战达14年!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是抗日的唯1战场,抗击着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依然有78%的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全面抗战8年,日军死伤154万多人,占总的死伤人数的70%。中国8年抗战,共进行重大战役200屡次,大小战役25万余次,全国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这说明中国是抗战的主力军,是克服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气力。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7大在延安召开。7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点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7大的历史性贡献。

由于中国的全面抗战,迫使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定投降书。经过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觉醒,党领导的革命气力空前发展,构成了万众1心、团结奋斗的抗战精神,获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的第1次全面完全的伟大成功。抗日战争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了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党课讲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结合地方人大履职特点和机关党的建设实际,就进一步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提升人大机关党建质效,我认为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一是要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持久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落细到机关党建各方面,将其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二是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人大履职全过程,中央提倡的要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要坚决照办,中央禁止的要坚决杜绝,我们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三是要在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牢大局观念、全局意识,经常与中央和省、市委对表对标,结合今年“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破解难题、攻坚克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政治上绝对忠诚、组织上绝对服从、行动上遵规守纪。要严格执行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一是要坚持常学常新,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中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我们都应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水平,筑牢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思想理论根基。要在阅读原著、深钻细研上下功夫。坚持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当做一种理论自觉、一种精神追求,只有原原本本研读、原汁原味领会,才能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才能增进理论修养的内功,提升自身的政治定力。要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花精力。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这一理论成果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出忠诚和担当的自觉、自信以及能力的跃升。要在端正学风、学以致用上用气力。防止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克服浅阅读、走形式、功利化的倾向,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用理论来指导我们地方人大工作的开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实效。

二是要围绕中心大局,在依法履职中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政治定力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及市人代会精神这一中心大局,把助推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导向,依法充分履行各项法定职权,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要坚持立法的为民导向。我们今年制定的农贸市场管理条例,就是立法为民的一个积极探索,接下来即将进入审议程序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住宅物业管理条例,都是在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内,优先安排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联的立法项目。同时,要健全完善民主立法工作机制,努力让民意民愿更好贯穿立法全过程,进一步夯实立法工作的民意基础。要紧扣中心决定重大事项。本届人大履职以来,先后通过了关于推进“两聚一高”、干好“十件大事”,加快“xx”新xx建设步伐的决议,以及关于切实加强颐养社区建设的决议,作出这些决议都是围绕全市中心大局的重要实践,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依法及时作出相关决议决定,助力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实践。要围绕大局开展精准监督。要自觉从人大更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忠实履行法定职责的角度,把握关键点、找准切入点、抓住重难点,聚焦聚力推动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继续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探索改进监督方式,完善工作(履职)评议、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监督方式,不断提升监督工作的实效。

三是要全面从严治党,在推动作风建设中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是管全党、治全党,“从严”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用铁的纪律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我们要深入贯彻、全面落实。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组成员要始终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工作导向,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管好“自留地”、种好“责任田”。坚决消除人大是二线部门,或者抓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无所谓等错误认识。坚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努力营造人大积极向上、风清气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监督执纪作用。去年底选举产生了机关纪委,要切实推动发挥监督执纪职能作用,同时,机关党委要做好与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工作联系,让机关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约束的环境下工作,把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大家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为人大各部门的履职做好护航工作。要扎实推进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严格对照整治重点,抓住作风建设这根主线,看的再深一点,做的再实一点,抓的再紧一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检查,逐条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一是要紧紧扭住政治建设这个人大履职的重要命脉。十九大以后,党中央管党治党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把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我们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以实在的举措和成效,为依法高效履职打好根基。党组成员要切实强化政治意识,走在前列、率先垂范、担当作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人大机关良好政治生态。要把中央和省、市委有关要求,结合人大工作实际,认真细化落实。政治建设是机关党建的“纲”和“魂”,要常态化坚持政治统领,把政治建设贯穿机关党建和常委会履职全过程,常态化融入人大工作各方面。

二是要坚定抓住规矩意识这个人大履职的思想保证。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修订、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法规制度,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现实路径。俗话讲,“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人大是讲程序、讲规矩的地方,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研究制定出台多部机关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常委会工作制度和机关管理制度也在抓紧修订完善中,这是一个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制度机制建立起来,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机关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在执行、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制度落实,切实解决各种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不要把它们束之高阁。党组成员要带头学习、研究、宣传、贯彻,机关党委要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各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学习,增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党员干部人人熟知、人人认同、人人遵守,时时、处处、事事讲规矩,以“规”格物,以“矩”修身,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地见效。

三是要充分彰显党组领导这个人大履职的根本路径。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党组工作,必须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要在“把方向”上下功夫。突出党组的领导职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觉悟,保持战略定力,紧密围绕市委全会和市人代会确定的核心目标任务,推动常委会依法高效履职。要在“管大局”上动脑筋。党组成员要自觉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放在人大履职的大平台上来思考,放在市委确定的中心任务上来定位,放开眼光、提升定位,管大局、观大势,思维想的再深一层,眼光看的再远一点。要在“保落实”上做工作。党组要凝聚智慧力量,狠抓推进落实,集中全力做好“规定动作”,精心细致开展“自选动作”,在推进地方立法、决定重大事项、精准有效监督、发挥代表作用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勇于担当作为,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并在执行过程中不变形、不走样、接地气、有成效。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讲座党课讲稿

【编辑按】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小编为您整理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讲座党课讲稿【五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用好历史教科书学好党史必修课。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历史教科书,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力行,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学好党史,以史明理,在重温历史中汲取理论之魂。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历史证明,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不断完善提高的理论武装史。理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改造历史、创造历史的动力源泉。重视理论武装、加强理论学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无不展示党历来重视理论教育、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意志和魄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汲取党的理论精华,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感悟理论的真谛,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

读懂党史,以史增信,在回望来路中坚定奋进之力。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浴血奋战、筚路蓝缕的奋进史。学习党史的目的在于学思践悟,真学真懂,学懂弄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懂得过去,方能珍惜当下,启迪未来。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党史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更要通过从党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感受和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读懂党领导中国人民一次次绝境重生、不断创造中国奇迹的致胜密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事业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因此,务必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从回望来路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开拓进取、不断锐意创新的奋进力量,奋力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辉煌。

用好党史,以史力行,在传承接力中践行为民之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为民史。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书写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壮美史诗。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献血、青春和汗水为人民“大我”牺牲小我,在党的历史上为后人树立了座座精神丰碑。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为民之情,传承接力革命先辈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做实事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生动实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关键词:学党史。

于党史国史中守护“初心”_“初心·使命”大家谈。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欲想治国,必先懂史。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走深,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挖掘更多精神“富矿”,于党史国史中感悟初心、践行初心、坚守初心。

看一看星星之火燃起的熊熊燎原之势;

走一走红军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以历史的思维和眼光回眸往昔岁月、审视来时路。98年来,是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从低谷走向复兴、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落后走向领先,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人民群众越来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永恒不变的是产党人为带领人民站起来的初心。

于党史国史中践行“初心”,脚踏实地走好脚下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建国以来,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愈艰难,就愈要走”的信念,才成就如今的波澜壮阔。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我们感悟初心,更要以行动践行初心,努力拼搏,团结奋进,担负起人民和时代时代赋予的使命。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干、大胆创新干、久久为功干、尽心竭力干、坦坦荡荡干,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做复兴路上只争朝夕的“行动派”和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以实干为基,脚踏实地走好脚下的路。

才能以清醒的头脑迎接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才能守诺如初,践诺不辍,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未来每一步,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关键词:于党史国史中守护“初心”

在“学习党史”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党史蕴藏着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密码,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解读着砥砺前行的制胜法宝。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一部峥嵘百年党史,点燃历史荣光,学习党史,增强斗争本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百年来,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中共党员到如今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从当初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中国号”巍巍巨轮,百年风雨兼程,这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峥嵘党史,铭刻着无数革命先驱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勇牺牲的斗争历程,要深刻认识我们党以斗争精神锤炼革命底色,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与历史同步伐中感悟革命荣光,在与时代共命运中追寻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国内和国际新发展中产生的新斗争,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要敢于斗争,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难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一部红色百年党史,镌刻红色记忆,学习党史,赓续精神血脉。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时刻诞生,从党创立至今,经受的严峻考验不胜枚举,多少次在濒临绝境之时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勇往直前,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让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了历史伟业。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史,上好红色教育“必修课”。在回顾历史中激活“红色引擎”,在奋进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淬炼灵魂,让红色记忆流淌在丰盈充沛的精神源泉,指引着未来奋进之路。始终以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迈进新征程,建功立业新时代。

一部辉煌百年党史,厚植为民情怀,学习党史,不忘初心使命。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党史,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奇迹,实现了全面小康的伟大梦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内心,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党员干部要扎实学习党史,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发扬“孺子牛”精神,心甘情愿、无私奉献,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肩负重大使命的新时代党员干部,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践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关键词:学党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铭记“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载负出仕建功之志,采大儒众家之长,勤勉克己、经世致用,洋洋洒洒写下千古传颂的“横渠四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长河之中,“横渠四句”的价值内涵,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不懈追求,今天我们学习党史,亦是对前辈美好精神境界的理解与传承。

“为天地立心”,有气吞山河的远大抱负。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四方之志。自党成立,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展现的是何等胸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举国同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面向未来迎接挑战的内在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但不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新时代建设,国家始终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是共产党人心中最鲜艳的底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

“为生民立命”,有心系苍生的热忱信念。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都是新疆的护边员。1月4日,在巡防过程中,他毅然跳入冰冷的湖面,救上了落水儿童,却献出了自己41岁的生命,他化作一只雄鹰,继续守卫着帕米尔高原。从孟子论水,到孙文革命,“民生”是贯穿历史的永恒命题。过去,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践行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但是面向未来,新冠肺炎肆虐、贫富差距凸显,民生挑战依旧严峻,需要真正将人民的向往作为自己的追求,留下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深刻烙印。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带领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未知道路上磕磕绊绊、摸索前进。今日,我们步入了新时代,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未变。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正是这样一份初心,指引我们取得了瞩目成就,也只有永葆这份初心,才能在新发展阶段承伟业、启未来,奋发有为,接续奋斗,实现伟大梦想。

贸易壁垒高筑、新冠疫情肆虐,更令世界风雨飘摇。和平,是共产党的立世之基石;

和衷共济、守望相助,是时代的呼唤;

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然的要求。“大道不孤,天下一家。”面向未来,每一位共产党人既要保留一身正气,香在港台湾问题、国际事务中坚持底线思维,也要秉持以和为贵,担重任、善助人,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大国风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布满荆棘却也星河璀璨。我们在学习中体悟,更在感动中收获。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将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横渠四句”新的内涵。

关键词:横渠四句。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追根寻“源”

历史是照亮现实的明灯,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的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不忘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要时刻保持革命者的“血脉初心”,以史为鉴明确方向、以史为根提振精神、以史为纲实干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追根寻“源”、汲取力量、奋勇前进。

以史为鉴,明确方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理想信念的“精神源”。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只有全面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才能准确理解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广大党员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不断在党史这本“教科书”中追寻“精神源头”,在汲取养分、滋养斗志的“精神旅程”中,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牢牢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以史为根,提振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为民服务的“力量源”。

百年大党,根在人民。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人民始终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广大党员要自觉学习这些先进榜样的奉献精神、公仆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牢树立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持续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解决、一件一件推进,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中诠释人民公仆的初心使命。

以史为纲,实干担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接续奋斗的“行动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内涵,实干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执着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大抱负,既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各项决策背后的历史担当,又要锤炼忠诚干净、善作善成的新时代担当。要以史为纲,深刻认识实干担当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充分汲取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开创事业。要不断提高在政治上、全局上思考分析问题的理论功底和思维层次,不断提升岗位需要的专业素养、专业本领,坚持在“实”处打底,在“干”处发力,将学习党史和工作成效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在深化改革、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工作中彰显学习党史的特色成果,以接续奋斗、顽强奋斗、共同奋斗的昂扬姿态奋力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新业绩。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965年12月1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重申:“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规定,党内所有党员尽管工作分工有所不同,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战友,党内要互称同志,不称官衔。

2012年,中共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中也将党的领导人称为同志。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2016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及活动。

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说起。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总受到警察监视骚扰,为了帮助陈独秀避免遭到迫害,李大钊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在从北京到天津的路上,二人谈话的内容旁人难以知晓。但这次分手后,二人相继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确是事实。这就成就了历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介绍苏俄和俄共情况,并认为中国可以组织共产党。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临时书记,成员有李汉俊、李达等。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1920年秋至1921年春,毛泽东、何叔衡在湖南进行了建党活动。董必武、陈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王尽美、邓恩铭等建立山东共产党小组。广州建立共产党小组。

1921年3、4月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建立了旅欧共产党巴黎小组。日本留学生中也建立了共产党小组,成员有施存统、周佛海两人。

共产主义小组和现在我们说的党小组不是一回事,他们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目前,在全国许多出版的党史论著中都已经不再使用“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而改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来统称中共一大会议前的各地和旅日、旅法的共产党组织。在成立党的早期组织后,他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首先是加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如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群报》等宣传阵地相继成立。其次是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如梁启超挑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再次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创办了一系列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和各种形式的学校,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最后就是建立了共青团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党组织派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负责组建。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烬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

(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发展与壮大。

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三大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之后国民党一大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党的四大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党的五大是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但最终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接下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国革命在留下血的教训后又重新出发。

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党的八大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一直到党的十九大,可以说,每一次的党员大表大会都有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矛盾,都是时代的产物,以及时代的发展,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什么要选这个主题,这和我们当今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结合今年6月份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执政70周年之际开展这一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的重大时代课题依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造思想基石、锻造坚强队伍。

(三)中国共产的斗争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50多人的小组织,到如今8000多万党员的大组织,一直在斗争,从不停歇、从未止步。

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22日,中央通讯社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题发表中共在1937年7月15日提交的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937年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现在我们所说的抗日战争,抗战时间是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时期,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党领导解放区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后,在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四)中国共产的发展史——从贫到富,从落后到先进。

刚才提到了八大。这是建国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不得不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强调指出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了新的重要论点,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满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历史事实雄辩的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学习党史的意义古人“以史鉴今”之说,习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告诉我们要牢记党的过去,不忘党的历史。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必将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丞相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龚自珍“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抗日战争期间,为何日本侵略者要让我们的孩童学习他们的历史,学习他们编纂的教科书,这就是一种在历史上的扭曲,在文化上的毁灭。

我们都知道,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勃列日涅夫1968年11月19日在苏共中央意识形态会上的讲话“看一看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人们是怎么样在歪曲我们党的历史,然而我们有哪些党员站出来,予以反驳?没有。”所以说,斗争一直都在,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944年,在中国革命迅速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他高度评价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多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强调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要了解和懂得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学习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他把了解和懂得历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明确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反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江泽民指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胡锦涛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习近平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同时,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翻开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画卷,是风雨兼程的98年,是波澜壮阔的98年,是自强奋进的98年,是积极进取、不断自我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的98年。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安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繁荣昌盛的中流砥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心声,顺应了历史的规律。路走对了,结束百年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顺理成章了。尽管有曲折、有困难,尽管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充满着探索和艰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重大课题。

三、为什么要经常学习党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形成和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几千年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真实记录。

有目标,有方向;

有宗旨,有传统;

有成就,有警示;

有勇气,有定力。一言以蔽之,党的历史能够给我们提供无穷的智慧、丰富的营养和前行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习总书记再提“四大危险”,说明我党仍然面对很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党的执政环境也面临新的形势,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一些消极负面思想也乘虚而入。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遇到的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没有现成方法,不论是社会利益的协调,社会矛盾的解决,还是社会管理,党员干部都面临实际能力与面临问题不相符合的情况。十六大以来,一批大案要案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与此同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一些腐败现象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辉煌,也把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高峰。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关键期和攻坚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世纪之交,国际情势对我们的发展总体是有利和友善的。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逆转,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等,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态度也发生很大变化。一是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包括将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转嫁给中国,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声浪日益高涨。二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使他们更多地把我们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三是经济全球化拓展了我国的发展空间,使我们得以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步伐,但其负面影响,就是使一些西方敌对的意识形态和黄赌毒等趁机涌入。四是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也成为改革的重要障碍。

为什么说讲党史,学党史?一方面是很多人忘了党史,数典忘祖,我们回顾党史,是为了什么?为了牢固信仰,坚定信念,举旗跟党走,成长成才。很多青年人浑浑噩噩,不知党史,甚至难以回答为何入党,只在别人问起的时候,淡淡地举一下手,体会一下“人无我有”片刻的光荣。

尽管时代在阔步前进,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人民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社会变革加快,拜金主义思潮、利益分配不均衡、极端利己主义的出现。使党的一些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有被遗忘、被抛弃、被失传的危险信号,如党的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更有甚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解不多、不透彻,已讲不出所以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为此,全党、全民必须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坚定信念明方向。

也有些人一味的美化党史,搞封建类的宣传,不能正确客观的对待,这也是不容许的。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构成的,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有没有规律?事物的本质能不能被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用科学的方法。

历史的记忆和应用要靠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如果不读史书,不翻阅、考证、研究、使用历史资料,不讲历史故事,不宣传历史人物,不纪念历史事件,历史就会被埋没在故纸堆中,消失在原野下,沉寂在馆藏里,历史就只会是死的,不会是活的。从学习历史的特点和要求讲,历史是一个线性代际的传承过程,它的存留和延续不是自动的、天然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各种途径进行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的。要激活历史的事实,要唤醒历史的记忆,要增长历史的知识,就要学习,而且要认真地进行学习。因此,我们的党员要学习,我们的干部要学习,我们的群众要学习,我们的青少年更要学习。学习党史,才能知党爱党兴党,学习党史,才能知史爱国强国。

我们党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学习、借鉴和运用,十分重视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近年来在全党、全社会开展的党史学习、宣传和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工作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全国几千万党员和几千万团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党的历史的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在一些地方、部门的党员教育、干部教育以及国民教育中,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党的历史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拿党的历史说事,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历史英雄,丑化党的领袖,歪曲党的历史。这些言论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以正视听,还历史的真实面目,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总之,学习和宣传党的历史,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只有对我们党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的新的使命。在党的98年的历史中,我们党经历的艰难险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都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也是国内外其他政党所不可比拟的。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和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从而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由于主客观原因,历史上我们党也曾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出现过像大革命、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这样的挫折,发生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曲折。但是,党紧紧依靠人民,正确应对,力挽狂澜,砥砺意志,增长才干,积聚力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而又不断奋起,继续前进。

扶贫。

任务的攻坚期,党员干部更应时刻践行敢担当勇作为的党性承诺,把本职本业作为主战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锤炼勇于担当的胸怀,练就善于担当的本领,锻造敢于担当的拼劲,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守必坚,攻必克,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党课讲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1921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百年来,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百年的光辉历程、百年的辉煌业绩、百年的珍贵经验,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谋划和行动,中国人民在思考和期盼,世界各国在关注和观察。

百年光辉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走过了名垂史册的光辉历程。第一个光辉历程,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个光辉历程,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第三个光辉历程,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这百年三大光辉历程的伟大历史贡献在于:一是革命武装斗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走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最全面的社会变革,为新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命运的根本扭转并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三是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百年伟大变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开创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国的面貌发生伟大变迁。

一是中国人民从受欺压、受剥削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我们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闹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站起来了,翻身成为国家主人;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强起来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伟大变迁。

二是中华民族从受凌辱、受奴役中振奋起来、团结起来、坚强起来了。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民族精神充分激发,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更加坚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昂首挺胸、信心满怀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有觉悟、有理想、有信仰、有力量的伟大民族,正在为加快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伟大变迁。

三是中国从山河破碎、主权丧失、民穷国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为政治文明、经济强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衰败之国变为崛起之国。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的浴血奋斗,努力建设、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建立了新中国,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政治更加文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明显改善,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在全球有突出影响力的大国,成为全体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人口最多的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成功典范,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明灯。现在的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不仅要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将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更是中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伟大变迁。

百年人间奇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28年,执政治国72年。28年的革命斗争,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一个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建立起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是一个人间奇迹。在执政治国70多年间,我们党领导人民又创造了两大人间奇迹。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上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

二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们党在执政治国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着力改善民生、造福人民,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依法治理国家,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社会长期稳定打牢思想、政治、法治基础,在世界上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百年珍贵经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走来,在艰辛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走来,在错综复杂的改革开放中走来,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实现了百年伟大变迁,创造了百年人间奇迹,建立了百年辉煌业绩,也积累了百年珍贵经验。

一是坚持旗帜不倒。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灵魂和思想旗帜。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做到灵魂不散、旗帜不倒。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岁月,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学习、运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创新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取得伟大胜利。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任务中,不仅有力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且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是坚持目标不移。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赋予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寄予共产党人的殷切期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征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做到目标不移、方向不转、奋斗不已。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抱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不惜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尽管遇到巨大困难,遭受严重挫折,出现重大风波,甚至在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遭遇失败的情况下,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使社会主义中国这艘巨轮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向继续破浪前行。

三是坚持宗旨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根本宗旨,为人民的利益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政治上,坚持人民的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建立党和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在经济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开展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人民奇迹般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四是坚持初心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经过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中国人民全面过上小康生活,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

五是坚持改革不止。改革是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法宝,也是振兴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一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始终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领导中国的革命斗争,来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正因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从自身的实践中,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程中,深刻地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对事关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决策、大胆实践、全面改革,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

六是坚持方位不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百年来,无论革命形势如何险恶,建设任务如何艰难,改革使命如何重大,我们党总是把分析研判每个时期的客观形势,把分析研判每个时期的利弊环境,把分析研判每个时期所处的历史方位,把分析研判每个时期所处的发展阶段,作为战略决策的根本前提和重要条件,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我们党百年来积累的这一重要经验,先后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性判断,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历史方位。

七是坚持大局不偏。每个国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孤芳自赏,谁也不能闭关自守。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者,既要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又要有关注全球的视野。这就要正确处理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关系,不可偏废,不可失衡。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社会主义建设时,还是改革开放时,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处理好两个大局的关系,作为夺取革命斗争胜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着力点来抓,做到两手抓,两手兼顾、两手支撑,使中国的事情在全局上处于积极状态、主动地位、有利趋势。

八是坚持治党不松。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而且在近代以来一直是一个山河破碎、贫穷落后的大国。要在这样一个大国,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使社会主义坚持下去、发展起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重要原因是在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治理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确保党的肌体健康,确保党的生命力旺盛,确保党的战斗力不衰。百年来,我们党从未放松治党,革命战争年代是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这样,改革开放新时期同样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制度上、作风上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时代,更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四大战略布局之一加以实施。

九是坚持奋斗不止。革命胜利是奋斗出来的,人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成功是奋斗出来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懈奋斗28年;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不懈奋斗30年;为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42年。现在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又开始为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使命在肩,奋斗不已。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品格、特殊气质、特殊本领,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伟业的特殊保障。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回国参加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使节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后,在国内国际多个重要场合讲话时,他都反复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问题,引起党内外、国内外广泛关注。

百年大变局的由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军事实力瓜分世界,四处侵略掠夺,奴役弱小民族,霸占弱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建立各自的殖民地。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又继英国后成为世界霸主。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西方列强趁着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借着自己的坚船利炮,联合起来分割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任人宰割,中国国家主权丧失,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局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就形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是政治重心转移。百年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处于全球政治重心的地位,掌握全球政治生活的主导权,左右全球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百年后的今天,政治重心开始“东升西降”,东方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大大提升,西方一国发声、百国应从的局面大大改变。

二是经济实力演变。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处于经济强势地位,主宰全球经济发展。百年后的今天,据2019年有关机构统计,亚洲gdp的全球占比达到34%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以上。中国的gdp更是突破百万亿人民币,在全球占比达到16%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5%左右。而美国与欧盟的gdp总和在全球占比30%左右,美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10%左右,欧元区仅为4%左右。

三是文化发展多样。百年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及其价值观渗透世界各国,成为很多国家的精神食粮和价值追求。百年后的今天,全球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文明的多样化进步,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四是治理体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在百年的进程中,以一个或几个强国为主导的局面已被打破。单边主义治理体系、强国治理体系已被多极化对话、国家与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治理格局所替代。

五是中国快速崛起。百年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行将被“开除球籍”的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百年后的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排名第一的外资流入国;中国人民解决了总体贫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站起来后又富起来、强起来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积极参与并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华民族百年来为之不懈奋斗的民族复兴大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中国的快速崛起,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百年大变局的影响。百年大变局的影响是广泛、深刻、持久的。它不仅影响当前,也影响长远;不仅影响局部,也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百年大变局已经出现,但仍在变化过程中,变是常态。这个大变局既是发展的大机遇,也是发展的大挑战,机遇和风险并存;这个大变局由于局中各方所处立场不同、利害关系不同,因而态度和行动也不一样,给大变局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斗争性,对当前和未来全球发展也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对于国家发展也必然会带来影响的深远性。

就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后的今天,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期,百年大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同样极为广泛、深刻、重大,同样机危并存、福祸共生。从根本上说,对百年大变局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奋斗百年来能否踏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直接关系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民族复兴之宏愿能否成功实现,让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能够发展到新的高峰;直接关系到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能否真正实现强起来,为中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经得起风浪考验,不断夺取新的胜利,让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用中国的实践得到铁一般的证实,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走过光辉历程,实现伟大变迁,创造人间奇迹,积累珍贵经验,建立辉煌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树起巍巍丰碑。这百年辉煌业绩,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应对和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全面建设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光辉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提供了一系列重要条件。

有了坚定的前进方向。中国向何处去?在近代以来的百年间,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岁月,在社会和时代发展发生重大变化和重要转折时期,这一事关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问题,始终会提出来引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思考和探索。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事关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课题,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取得伟大胜利。在这百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用经验和教训换来了清醒而坚定的道路自信。这个道路自信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道路,就是前进方向;道路,就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艰苦探索出来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具体国情,更符合中国人民意愿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在发展中想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使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加坚定中国发展前进的方向,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创新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旗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更好地更有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指导地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学习、研究、运用,创新、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所积累的成果和经验,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他强调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新时代新阶段有了这一新思想的正确指引,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百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崇高理想为目标,以人民群众为依靠,以正确决策为保障,以奋斗精神为动力,展开了一系列伟大的社会革命,并取得了伟大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为夺取社会革命的胜利,结合社会革命的形势和任务,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存在问题出发,切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强从严治党,从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制度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此,百年来我们党从不懈怠,从不放松。正因为这样,百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赢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也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信赖,始终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创造性的工作,创新性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品质和顽强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治国理政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而且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威望也显著增强,进一步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健全的制度保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革命和开展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在这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建立人民政权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在领导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为确保建设、改革取得成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建设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重大制度。此外还建立了中国特色国家元首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重要制度。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党的领导制度、党的建设制度、党的监督制度、党的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治理、加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制度。这些党内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使命的实现。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出发,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与时俱进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建设等制度的改革创新和完善健全,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人民的强大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政权的主人,是共产党生存、发展、领导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永远不忘,时刻担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使中国各族人民政治地位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日益接近,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在世界上能够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令世人刮目相看。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确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又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使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更加丰厚的收获。中国人民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更加信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信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衷心拥戴,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百年来,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根本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中探索、推进,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处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系,坚持全面改革开放,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出发,牢牢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国际的各种严峻挑战和重大风险,以科学的创新理论、坚定的政治定力、非凡的战略思想、高超的领导水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去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答卷。我国不仅稳定保持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gdp突破100万亿元,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而且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经济结构有了重大调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中国经济实力在巩固中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先进的文化推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先后形成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并取得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文化立场,立足当代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坚持“两服务”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思想论断和行动纲领,不仅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创造辉煌业绩提供的重要条件,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能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时间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回顾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艰苦岁月和辉煌的历史,感慨万千。

1921年7月23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开拓天地的大事。这一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次党纲,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会议召开标志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积分推进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将革命推向全国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建立革命军队,开始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之路,第五次反包围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导,抗日战争开始后,积级提倡国共同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抵抗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为了和平建立国家,为了危险的国家,向中国中国解放了新的民族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历史开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全面恢复和发展全国人民经济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同时进行的三大改造在1956年基本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变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共产党创造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建国以来党历史上有着深远意义的转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多年来,我国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设大规模开展,部分高新技术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初步建立了中国以宪法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中国逐渐走向依法治国道路。对外加强共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颠覆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交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的和平共处5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标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寻求同存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恢复了中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设,两国关系正常化。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召开亚太经济组织会议的2008年奥运会胜利,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才能真正释放国家,才能真正引领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呼吁力,是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我作为初中生的心理常常感叹共产党的不懈精神,感叹共产党的好,我要努力学习,跟着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而奋斗。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2011年,9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挫折,有错误,但谁也不能否认,成就巨大,业绩辉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危机、社会各阶层探索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革命正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被侵略奴役的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着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在国力强劲的同时,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1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让学生了解共产党艰苦岁月的辉煌历史的伟大意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党,跟进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增添砖块。

本文回顾了党的建立、发展、成长,总结了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使人民富裕,国家逐渐成为强大的历史。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新中国只有围绕共产党领导的核心才能繁荣。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党课讲稿范文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职场本站小编为您整理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党课讲稿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党史,镌刻着振奋人心的伟大历史时刻,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无穷精神力量。学习党史,就要在深刻学习领悟的同时,以其中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汲取永不过时的艰苦奋斗精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百年来,我们党从创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9100余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担起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深刻写进了党的历史,艰苦奋斗精神在一代代共产党人中不断传承和发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前方依然有无数的“娄山关”“腊子口”,面对这些风险挑战,艰苦奋斗精神须臾不能忘,要继续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一刻不停地忘我奋斗,才能成就更伟大的事业。

汲取坚持到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正是在一次次的自我革命中,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克服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始终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要从学习党史中进一步牢固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让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汲取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决心,最终走出了一条别人走不出的新路,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在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形成了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重点的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也成了中国发展道路上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利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学习党史,就要深刻学习党领导下一次次创新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新征程上不停地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造更多“中国奇迹”,努力实现“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汲取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从党史中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我们党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继续苦干实干,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学习百年党史中,保持始终“在党”,汲取“在党爱党”力量、激发“在党为党”担当、厚植“在党忧党”情怀,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新篇章。

从党史中汲取“在党爱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克服不同风险挑战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厚养分和重要支撑。作为百年大党,我们只有在党爱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爱党体现着党员对党心之所向、情之所往的坚定态度和赤诚之心,反映党员的思想觉悟、对党的认同和对党的忠诚,是全体党员的底色,是党员思想上入党的必然结果。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在党爱党”力量,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学习榜样中补足精神之钙,在高度的理论清醒中把稳思想之舵。

从党史中厚植“在党忧党”情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世界正进入动荡变革期。在世情、国情、党情处于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党要长期执政,需解决的问题、面对的困难前所未有的多。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形势,在共享党的执政成果的同时,要替党多想想困难,多想想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改革等诸如此类的难题,从党史中厚植“在党忧党”情怀,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志”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合,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善于在顺境中把握、预测各种隐含的问题、风险和危机。

从党史中激发“在党为党”担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还是影响至今的铁人精神、“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其背后,都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然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从党史中激发“在党为党”担当,大力发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担当体现先进性,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为为民造福。

党史,是营养剂,是教科书,是清醒剂。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回答好“为什么学党史”“怎么学党史”和“学好党史做什么”这“三问”,不断坚定信仰信念,厚植担当精神,务实砥砺前行,擦亮政治本色。

理清“为什么要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坚定信仰信念。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劈波斩浪奋力前行的拼搏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百年奋斗征程,百年为民之路,孕育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共产党人忠贞,砥砺着“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共产党人品格,涌现出雷锋、焦裕禄、谷文昌、黄文秀、于海俊等一大批忠诚于党、矢志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就要在学习党史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弄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的信仰、崇高为民情怀,在学习党史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补足精神之“钙”,更加坚定信念跟党走,更加自觉做到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强党。

明晰“怎么学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厚植担当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扛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抗击疫情、开展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场场胜利,兑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前方依然有数不清的“娄山关”需要攻克,有无数“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如何在危机中赢得先机、在变局中开启新局,唯有不断厚植担当精神,始终迎难而上、迎风前行,方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清楚“学好党史做什么”,在学习党史中擦亮政治本色。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就会发现,一部党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八项规定”,从延安整风到历次党内教育,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正是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才实现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在学习党史中,自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自警自省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从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等方面学习中,熟知掌握党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继续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业绩,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中蕴含着智慧,党章中充满着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学习党史是为了知古今、明大义、续荣光。全体党员干部唯有自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学习党史中砺初心、守信念、明方向、强担当、勇作为,才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思想根基,汇聚奋进力量,擦亮政治本色。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让我们广大党员认识到了新事物发展之初的艰难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强大生命力。习主席曾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黑暗统治下应运而生。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中国先进分子在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必须建立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从1920年初开始,中国先进分子从各方面展开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从建立地方组织开始的。最早酝酿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2月,为了摆脱反动当局的迫害,陈独秀决定离京赴沪,李大钊在护送他去天津乘船的途中,二人交换了建党的意见,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展开建党的准备工作。4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中国名字叫吴廷康)来华,在北京与李大钊等会晤,后经李大钊介绍又去上海会见陈独秀,商讨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酝酿,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邵力子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秋到1921年上半年,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等在北京;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湖北;谭平山、陈公博等在广东;王尽美、邓恩铭等在山东;张申府、赵世炎、周恩来等在法国;施存统、周佛海在日本,也都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或开始建党活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3号秘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代表陈公博;留日学生代表周佛海。包惠僧受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7个地方,代表着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地党组织的。

报告。

起草了党的纲领和决议。7月30日晚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中共一大在代表少、局势乱的背景下召开,但它的成功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政党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二)关乎生死存亡的遵义会议。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付出了空前惨痛的代价,由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2、红6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过乌江,1月7日晨,红军先头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

报告。

中提出批评意见,有些同志甚至同李德发生激烈的争论。这时,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

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屡遭挫折的红军从此有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

(三)抗日战争中反清剿斗争。1941年和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猖獗的时期,是中国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期,也是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由上升转入下降的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局面。日本为了把中国作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基地,妄图在短期内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于是集中主力部队,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进攻,对沦陷区残酷地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在华北,日军把1938年底在华北推行的“治安肃正运动”扩展为凶狠毒辣的“治安强化运动”,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从1941年春到1942年底,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以“反共”与“建立东亚新秩序”为中心口号的“治安强化运动”,把整个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即敌占区)、“淮治安区”(即敌我双方争夺的游击区)、“非治安区”(即敌后抗日根据地)。然后对这三种不同的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在敌占区,日军以“清乡”为主,普遍建立汉奸政权,强化保甲制度,镇压人民的反日运动,进行奴化教育和政治欺骗,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游击区,日军推行“蚕食”政策,大量修筑公路网、碉堡群、封锁沟、封锁墙和岗楼,制造“无人区”,以防止人民武装深入游击区和敌占区活动。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扫荡”为主,实行极其野蛮残忍的“三光”政策。

在人民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处于下降阶段。从1941年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兵力由50万减少到40万,干部损失很多;根据地面积缩小了1/6,人口也从1亿降到5千万;生产遭到破坏,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发生极大困难,没有任何外援。这时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没有菜,没有纸,战士没有鞋袜,伤病员没有医药,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境地。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宣称:华北的共产党军队败局已定。

针对敌人进攻的新形势,1941年11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确定了敌后军民对敌斗争的方针是:坚持长期的、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待有利时机。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战略反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1965年11月10日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由姚文元署名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此后,全国上下进行了红卫兵运动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支持青年学生到全国各地去“煽文化大革命之风,点文化大革命之火”

1967年元旦,《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题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社论根据毛泽东1986年12月25日在一次会议上的谈话内容,提出1987年“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号召“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从此,“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1967年1月4日,张春桥、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组调查员”身份从北京回到上海,紧急策划夺权。4日、5日,上海《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先后被造反派夺权。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一月革命”。毛泽东支持了这一夺权事件,肯定了上海的“一月革命”,把它看作贯彻“文化大革命”方针,彻底改组各级领导的有效方式,认为“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

这样的严重局势,引起了新中国开国元勋们的担心和忧虑。在1967年1、2月间的中央军委会议上和在2月11、16日周恩来主持的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政治局碰头会上,政治局委员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和国务院主管经济工作的余秋里、谷牧,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同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进行了严正的斗争。毛泽东对于批评“文化大革命”十分不满,于2月18日夜,严厉批评了这些老同志。从2月25日至3月18日,中央召开了7次“政治生活会”。江青、康生、陈伯达、谢富治、叶群等以“二月逆流”的罪名,对提意见的老同志进行围攻和批判,周恩来也受到责难。同时,他们借机掀起所谓“反击全国自上而下的复辟逆流”,更大规模地打击迫害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此后,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动,中央文革完全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

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被压下去之后,无政府主义的狂潮更加高潮。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把1936年薄一波等人经刘少奇请示中央批准决定出狱一事,错定为“自首叛变”,并说这是一个“长期隐藏在党内,窃据了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重要职位”的所谓“叛徒集团”。这样,全国刮起了“揪叛徒”的恶风,矛头直指刘少奇,诬蔑他是“叛徒集团的头子”。

7月18日在中南海组织召开“批判刘少奇大会”,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夫妇进行批判,并对刘少奇实行抄家和人身迫害。7、8月间,康生、谢富治、戚本禹等煽动组织“揪刘火线”,围困中南海,冲击国务院。

从1967年1月上海夺权起,至1968年9月初止,经历了20个月错综复杂的斗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勉强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实现了所谓的“全国山河一片红”,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夺权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当时,毛泽东认为“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夺权斗争”和全面内战,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冤假错案遍及全国,给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空前灾难。

(一)抗战得胜利举国齐欢。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继续向胜利的方向发展,盟军在欧洲取得了彻底战胜德意法西斯的巨大胜利。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在中国战场上,坚持在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指导方针,从5月12日开始,向日、伪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中国的抗日战争随即进入全面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解放区“军民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诚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受降及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命令华北、华中和华南各解放区的人民军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军投降,并命令冀热辽边区的人民军队迅速深入东北。在党中央的指挥下,根据地军民纷纷出击,在各战场上向敌伪军举行了全面大反攻。

在苏联红军及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在解放区军民的全面反攻下,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苏、美、英、中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告无条件投降。16日,日军大本营在下达“停止战斗行为”的命令同时,又命令日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自卫可以采取战斗行为”。由于日军宣布投降又不放下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反攻作战仍继续进行。9月2日,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胜利结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华夏同庆。1949年4月21日,也就是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在第四野战军严密监视帝国主义动向的情况下,第二、第三野战军于21日凌晨,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中华民国的彻底覆灭。5月3日解放杭州。27日攻占上海。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在武汉以东的团风、武穴间200余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长江,16、17两日,解放华中重镇武汉三镇。与此同时,华北各兵团于4月20日攻克太原。第一野战军于5月20日解放西安。接着,各路野战军分别向西北、西南、东南、中南等地进军,用战斗和和平两种方式迅速解决残余敌人。8月4日和平解放长沙。17日解放福州。26日解放兰州。9月19日和平解放绥远。25日和平解放新疆。到9月底,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表明,中国其他各阶级的政党都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能建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可以预料,建国以后的漫长历史还将进一步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三)改革开放春潮滚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恢复和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开成了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围绕工作重点转移这个主题,讨论决定了一系列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把一部分中央和省、自治区直属企业下放给城市管理,试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疏理流通渠道、搞活流通体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向广东省委领导人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

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一)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在思想上建党。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党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比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等等,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注重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二)我们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我们党坚持以宽阔的视野、高尚的境界、宏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在革命斗争时期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十七年来,我们党已经培养了不少的领导人材,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各方面,都有了我们的骨干,这是党的光荣,也是全民族的光荣。但是,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地培养人材。在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斗争中,已经涌出并正在继续涌出很多的积极分子,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使用他们。”

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习主席在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三)我们党坚持贯彻群众路线,注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提醒全党同志“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要求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我们党坚持对腐败的“零容忍”,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提起腐败,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迅速掠过几个贪官的丑陋嘴脸,可能还会记起那令人瞠目的贪腐数字。对腐败的种种形式,比如贪污贿赂、索贿受贿、挪用公款、买官卖官等等,也并不陌生。腐败,在民众眼里已如“过街之鼠”。我党在反腐败工作上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每年都有不少官员因贪腐落马,锒铛入狱。

1952年,刚刚在废墟中崛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阻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运动。2月10日在保定东关大教场,河北省人民法院临时法庭面对2万多与会群众宣布:“奉中央人民政府法院令准,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两个昔日屡建战功的“红小鬼”,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却因贪污倒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枪口下。“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新中国反腐第一案两声枪响,举世震惊,举国震撼,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拍手称快!

(五)我们党坚持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注重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习主席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青年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既是历史的生动写照、现实的深切呼唤,也是对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殷切期待。

我们党的伟大征程,就是一部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青春之歌”。13位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刘胡兰、雷锋、张海迪、李向群等一批批年轻优秀党员前赴后继,为鲜红的党旗添光增彩;一代又一代从青年时期就追随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今天,8000多万党员中35岁以下年轻人有近1/4,呈现着党的事业对青年一代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毛泽东把青年生动地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党的伟大事业才有了继往开来的辉煌。只有党的队伍里始终洋溢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春激情,党的肌体里始终流淌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青春血液,我们伟大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党课材料集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

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

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后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忘的印象、记忆和感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河南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就是这时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误。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以及影响全局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内乱。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讲:“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取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海底深潜、大飞机制造、航空母舰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提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坚定不移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年来累计脱贫近1亿人,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多年年均超过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下大气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得到扭转。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得以提升,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擘画。根据党的十九大的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概括起来有以下内容。

(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五)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六)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坚定改革开放的定力,增强改革开放的勇气,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七)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使之成为党特有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好这个根本组织原则,保持和发挥好党这个最大的制度优势。

(八)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我们要将党这个科学有效的执政方式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九)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文化支持。

(十)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拥有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我们的军队是在党的领导下孕育产生的、发展壮大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十一)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建立统一战线,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团结,扩大社会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胜利的一条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说到底,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我们要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祖国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

(十二)必须坚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始终挺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十三)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之所以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我们党要始终拥有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资格,就必须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要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回顾历史,我们豪情万丈;

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已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辉煌,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执政百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谱写新的篇章,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我们应该坚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同时,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未来自信。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除了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社会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却已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是,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0多人,代表党员57967人。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84人。大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形势是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尽管六大存在着对于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对于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却,以及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等缺点,但大会决议传达贯彻后,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代表1249名,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大会由毛泽东主持,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政治报告,王洪文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中结成“四人帮”。大会没有纠正中央九大的“左倾”错误,反而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得到加强。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党员。

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3900多万党员。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因此,在促进经济建设全面高涨的同时,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些任务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936名,代表全国4600多万党员。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代表全国5100多万党员。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会代表2048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党员。

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

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有了一个提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除了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社会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却已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是,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0多人,代表党员57967人。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84人。大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形势是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尽管六大存在着对于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对于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却,以及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等缺点,但大会决议传达贯彻后,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代表1249名,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大会由毛泽东主持,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政治报告,王洪文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中结成“四人帮”。大会没有纠正中央九大的“左倾”错误,反而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得到加强。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党员。

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3900多万党员。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因此,在促进经济建设全面高涨的同时,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些任务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936名,代表全国4600多万党员。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代表全国5100多万党员。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会代表2048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党员。

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