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故事(通用17篇)

时间:2023-12-29 09:00:02 作者:文锋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以及优秀的解决方式。

名人故事:白求恩

首先是人工气胸器。当年白求恩染上了肺结核,因此住进了美国的一所疗养院,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肺结核是一种不治之症,得到了肺结核的诊断书就如同被判了死刑的囚犯一样,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白求恩甚至为了不拖累妻子,在患病后还强行与之离婚。

当时疗养院里采用的唯一疗法就是“休息”,将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散步、垂钓、狩猎,企图用自己的意念与力量去战胜病魔,因为除此之外,也没有任何其它的办法。但是白求恩作为一个医生,他不甘心就这样迎接死亡。他每天在图书馆中翻阅医术,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篇关于肺结核外科诊疗的文章中表示人工气胸法可以治愈肺结核。也就是在患者的胸内注入空气,使被细菌浸湿的肺收索,拥有真正的休息,然而但是整个美国成功的例子寥寥无几,该医院又不具备这种技术。于是白求恩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与有理有据的说服下,使医院同意为其做这种手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白求恩不断研习细菌学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终于发明并改进了一系列医疗器械。包括人工气胸器、白求恩肋骨剪、白求恩肋骨剥器等等。除了器械之外,白求恩发明了什么呢?他的流动输血站、移动伤员急救系统等等,都深深影响着至今的医疗技术。

猜你喜欢:

白求恩故事教师心得体会

白求恩是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医生,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帮助了很多伤病员,并在那里建立了很多医院和诊所。他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捍卫者。他的故事是宣扬爱与精神力量的的故事,也是许多人在生活中学习的典范。

第二段:白求恩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白求恩的故事不仅仅体现了他的爱心和英雄情结,也带给我们一些教育启示。他热爱生命,热爱人民,把工作看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同样,白求恩的故事也教导了我们要对人民负责,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白求恩教育我们要有决心,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只有这样才能走到底。

第三段:白求恩影响我们的慈善和做人方式。

自白求恩时期以来,众多慈善机构、爱心组织纷纷出现,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白求恩对我们的慈善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人类,我们必须关心他人的健康,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同样,白求恩教育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人都应该带着一份赤诚,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它。

第四段:白求恩对我们心理健康的启示。

白求恩故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我们心理健康的启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让自己因情绪而失控,也不能因困难而退缩。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它们,并寻求最佳方案。白求恩教育我们,要有信心,要有坚定的信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抱着信仰勇敢地往前走。

第五段:结论。

白求恩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育和启示无疑是伟大的。他的爱心和勇气推动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和睦的社会,促进我们的健康、身心、心灵发展。而我们身边也需要这样的人,才能将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加自信,更加纯粹。我们需要继承白求恩的精神,将他所倡导的爱和勇气传承下去,为人类的幸福和美好做出更大的贡献。

50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的故事

1938年5月的一天,当姚喜魁在八路军115师留守五台县松岩口村的一个刚刚建起的医院,带着几个民工日夜不停地照料一些重伤员时,又接受了一个新任务。那天,按领导的要求,他手端洗脸盆,肩上搭条干净的白毛巾,和其他战友一起迎接从延安赶来的外国客人。其中一位客人头发花白,谢顶,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一米八几的个头,消瘦但很有精神。这个外国人看见姚喜魁端来脸盆,就把手洗净,用毛巾擦干,不管别人怎么招呼和安排他休息,坚持让人带着到医院里去,查看伤病员病情。他表情严肃,边看病号嘴里边呜哩哇啦说着什么。看到不顺眼的地方,更是一脸不满,指手划脚,声音很大……。大家就对这个瘦高个的外国人有点怕。当时才十六岁的姚喜魁也有点怕,但是,领导又偏偏安排他跟着这个脾气有点大的外国老头工作。

姚喜魁奉命到白求恩那里报到。当时白求恩正在给伤员疗伤,屋里没有别人,白求恩看到一个满脸孩子气的小兵竟然跑进了病房,当下就赶他走。小姚想解释但由于没有翻译,只好回去。

第二天,姚喜魁又来找白求恩。白求恩认出他就是昨天来“闲逛”的小兵,还是挥着手,呜哩哇拉地赶他走。姚喜魁心想:是领导派我来的,你为什么赶我?我不走。

姚老说到这里,双手比划着:“白求恩的个头高大,手上也有力气。他见我不走,就一把将我拽起,从屋里提到外面,像扔东西一样丢了出来,很生气。我那时小,也不懂事,觉得这个外国人真怪。事后才明白:白求恩对伤员很关心,就怕外人来造成污染,害怕影响伤病员休息。”

姚喜魁第三次又来到医院。这次白求恩身边多了个翻译,将原委说了,白求恩恍然大悟,歉意地看着姚喜魁,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表示误会。

白求恩故事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他为了救助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伤员和病人,前往前线医治伤病员,英勇无畏,不辞劳苦。他的事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和崇敬。本文将以白求恩故事为主题,探讨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白求恩故事的感动白求恩的故事让人感到非常的感动。他以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武器,选择到危险的前线治疗伤病员,无论是寒夜严寒,还是炮火连天,他都不为所动。在那个困难的时期,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可是他却不顾一切地尽力治疗每一名需要帮助的士兵。他的善良和勇气,让每一个人震撼。

第三段:白求恩故事的启示白求恩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勇气和无畏可以胜过任何难题。白求恩在前线的生活和环境中体现出了这一点,他的医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对整个治疗行业的深刻理解,让他在炮火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为伤员和病人树立了一座光辉的治疗和救助的志愿之生。其次,白求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宽厚和爱心是最好的品质。虽然白求恩每天都很忙,可他的坚定信念和胸怀志愿,以及对于勇敢直接直到终点的信心,却为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无尽的帮助和治疗。

第四段:应对挑战的方法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而白求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应对这些挑战的新方法。首先,我们应该勇敢面对问题,不过分担忧。其次,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挑战。另外,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从失败中寻找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第五段:结语总之,白求恩故事的感动和启示,已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白求恩那种宽广胸怀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努力为实现自己、家庭、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受到白求恩精神的启示,学习他的品质和气质,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改变。

名人故事:白求恩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文中写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大家学习他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抗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于第二年11月2日在河北唐县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把他国的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为了他国利益而牺牲。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国际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实在太可贵了,太感人了,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做得到的。读到这里,我觉得白求恩同志太伟大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党也要学习他这种国际主义的精神。

文章第二段用对比手法道出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别的同志对工作极不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漠不关心、麻林不仁、冷冷清清的。多么好的同志啊,不但对工作负责,对同志对人民也很热忱。我联想到社会上有些人,对工作很不负责,拖拖拉拉啊,和别人聊天啊,拈轻怕重啊,等等。对于自己有好处的同志就假装热惺惺。对于自己没有好处的同志就看见他都不高兴。那样的人一定要学学白求恩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我由这句话想到自己,我写作文写一遍就算了,就不再修改了。考试时取得了好成绩,就不想着要加倍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了。学习了这课后,我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在作文上、学习上做到精益求精。

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们长大后要像他那样对工作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让共产主义精神闪闪发光。

50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的故事

白求恩于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意法西斯支持f.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倡议成立了牿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71次手术。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有些伤员分散在游击区居民家里,他和医疗队冒着危险去为他们做手术。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组成流动医院,组织制作了药驮子,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卢沟桥药驮子”;制作了换药篮,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提议开苏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模范医院组织法》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将自己的爱克斯光机、显微镜、一套手术器械和一批药品捐赠给军区卫生学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仍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1940年4月,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建立了白求恩墓。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烈士陵园。

白求恩故事心得体会

作为一位著名的医生和国际志愿者,白求恩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国和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生平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奉献社会、心系人民,成为我们学习和追随的榜样。本文将从白求恩的故事中汲取营养,探讨其对我们人生的启示及意义。

第二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白求恩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他毅然决定前往中国收治战场上的伤员,即使面临着生命危险和缺乏条件的困难,他也寸步不让。在治疗病人的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懈、兢兢业业,不仅使伤员的生命得以延续,还极大地提高了当时中国医疗水平。白求恩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勇敢面对,不怕艰辛,不畏危险。

第三段:关注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

白求恩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更是一位具有强烈人道主义精神的公益事业家。他不仅关注病人的身体健康,还积极投身于改善社会公正、保障人民福祉的行动中。白求恩在中国开办医院、建立防疫站、推进医疗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要关注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中,努力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四段:热爱医学和教育事业。

白求恩一生热爱医学和教育事业,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的医学事业的发展。他不仅亲自为学生讲解医学知识,而且为中国的医学界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医学专业人才。他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医学事业,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医学得到了持续发展和进步。白求恩的事迹告诉我们,要热爱学问和教育事业,不断学习与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帮助更多的人成长和进步。

第五段:结论。

白求恩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崇敬他、向他看齐。他是一位具有崇高人道精神、顽强拼搏精神、慈爱亲和精神、公正无私精神和人民至上精神的偶像和楷模。作为继承者和建设者,我们应该以白求恩为榜样,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秉持白求恩的精神,不断奋发进取,不断追求真理,为人类的幸福和健康而努力奋斗。

名人白求恩的故事介绍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bethune)(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3月3日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19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意法西斯支持f.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倡议成立了牿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71次手术。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有些伤员分散在游击区居民家里,他和医疗队冒着危险去为他们做手术。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组成流动医院,组织制作了药驮子,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卢沟桥药驮子”;制作了换药篮,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提议开苏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模范医院组织法》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将自己的爱克斯光机、显微镜、一套手术器械和一批药品捐赠给军区卫生学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仍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1940年4月,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建立了白求恩墓。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烈士陵园。

白求恩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白求恩的故事》,我深受感动,不仅仅是他的医德,还有他的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是正真的共产主义者。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对白求恩医生的评价: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的故事》里面简单的描写了几则小故事,白求恩同志在知道自己的津贴很高时,主动要求不要特殊待遇,要以普通战士对待他,还要求将手术台阵地前沿,任由敌人的轰炸连续几十个小时的手术,最后因为伤口感染不幸牺牲。他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不是为钱,也不是为名,他本可以在加拿大享受优越的生活,就因为听说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就义无反顾的奉献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的医德同样高尚,他救死扶伤的同时,还能尽其所能的帮战士们做其他事情,比如设计靠背架让受伤的战士能够更好的休息,还会手工制造医疗器械,还学会了缝纫和理发,他时刻为伤员着想,全心全意为战士服务的精神让所有人为之感动。

白求恩大夫是中国人民的恩人,中国人民是最感恩的,我们永远都会怀念他。他病重时躺在病床上留下的话也一直就我心中萦绕,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人生很好,很值得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确值得为它去死。

烈士小故事: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责任。

心,均称模范。白求恩以年近50之躯,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

时间。

达69个小时。

坚持。

毛泽东。

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

学习。

白求恩的故事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白求恩》。它带领我们回到了以前,回到了白求恩生活的年代,为我们介绍了这位伟大的外国医生。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生。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

白求恩是我们中国人的大恩人,这位蓝眼睛、白皮肤的加拿大外科医生,在抗战时期的艰苦斗争中,带着他先进的医学器材与大批药物以及高超的医疗技术,放下自己在加拿大的事业,离开自己的老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来到了中国做了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从此,哪里有伤员,哪里就能看见白求恩大夫。

白求恩是那样热爱中国,热爱医学,每当他看见自己救治的伤员一个个好转、一个个又精神抖擞冲上阵地打仗时,他的心里是多么高兴啊,因为,这不仅让他又多了一些成就感,而且还为他热爱的中国又做出了一丝贡献。

白求恩,这位敬业的跨国英雄,我们不仅要记住他,还要学习他的精神,传承他的美德。

50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的故事

白求恩不会说汉语,和周围的人交流就靠眼神、手势。平时记人名只记姓,他称姚喜魁“药”,翻译姓董,他常常念成“桶”……闹出过不少笑话。

白求恩和翻译分住两间房,白求恩常常自己出去到村里各处查房看望伤病员。一次,他在巡查中可能发现了问题,就有点发火,翻译不在身边,姚喜魁和医护不知道他对什么不满意,愣在那里看着他。白求恩一边挥着胳膊一边连声喊“桶”,姚喜魁赶紧拿来一只木桶。白求恩见状,一脚把木桶踢到了一边,嘴里仍然喊着“桶、桶”,姚喜魁一看不对,马上又拿来一只铁桶,又被白求恩踢到了一边。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董翻译来了,这才弄明白白大夫为什么发火、踢桶。董翻译说,他说“桶”,就是找我,你们以后记住就行了。

一次,白求恩到一分区巡查伤病员,临走时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为他开欢送会。讲话的台子是用门板和凳子临时拼起来的,一次只能上去一个人。白求恩和战士们坐在台下听杨司令员致词,由翻译翻给白求恩听。轮到白求恩致答谢词时,他忽然好像站不起来了,接着招手让翻译和旁边的指导员架着他的胳膊,将他搀上台。上台后,他弓着腰,哑着嗓子断断续续地说话,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大家看着都有点吃惊。忽然,他猛地一下直起腰,用洪亮的声音对大家说:“我虽然快50岁了,但身体很健康,我是来抗战的,不是来享福的!谢谢杨司令的关心,但是不要照顾!”大家明白过来,立时掌声一片。

白求恩的故事读后感

这几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白求恩》,我钦佩他对工作的负责,钦佩他面对危险临危不乱的气节,更为他毫不利己、甘为他人的精神所折服。

故事讲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抗日战争期间来到中国,为中国抗日军民提供医疗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最后因救治伤员感染中毒而光荣牺牲了的感人故事。

白求恩爷爷拥有熟练的技术,更拥有高贵的品质。在战火纷飞的中国,他远渡重洋,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设备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面对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的咆哮,白求恩爷爷一直坚守手术台,直到战斗的结束。这需要多少勇气,这需要多么执着的信仰,而白求恩爷爷就是用他的勇气和信仰铸就大爱。想想我们现在的条件,我们还时不时向家长抱怨。遇到一些挫折,马上退缩。我们缺少的就是对未来的执着和对战胜困难的勇气。我要向白求恩爷爷学习,做一个对自己、对家长、对班级有担当的人。

整本书白求恩爷爷为伤员输血的故事最让我感动,他是多么伟大啊!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很大的针筒,里面盛满了白求恩爷爷的血,这是一位身体虚弱的爷爷的血。我想那时白求恩爷爷应该非常累、非常痛,但是他为别人奉献的精神一定没有动摇过。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同胞,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人民,当他们遇到困难,大家也应该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共度难关。因为我们要像白求恩爷爷一样声张正义、互帮互助,为大家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

白求恩爷爷的伟大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我们只能用实际行动去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对工作的热忱。不断努力,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名人白求恩的故事介绍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白求恩故事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奋斗着。教育事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个人成长方面,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学习。近日,我有幸听取了白求恩故事,并从中受到了很多启示。这篇文章将介绍我从白求恩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第一段:回顾白求恩的事迹。

白求恩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他在中国的山区进行无私的医疗援助,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白求恩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救治工作,最终因为自己的援助工作身体支持不住而英勇牺牲。他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深刻体会到爱的奉献精神和真挚的同情之情。

第二段:白求恩的奉献精神。

白求恩的故事是一部爱和奉献的故事,他无私的行为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他的不畏艰难、不计回报的精神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心灵献给孩子,用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去实现孩子的梦想。同时,我们也要像白求恩一样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了爱与同情之间的联系。同情是感性的,可以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好和坏,从而更加关心别人。我们应该将这种同情心融入我们的教学中,关心每一个孩子,努力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同情心启发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只有我们用真善美去感化孩子们,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在我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了白求恩的精神。我努力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的日常教学中,用我的行动去影响和引领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关注孩子的品德养成和独立思考能力,努力让他们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同时,我还常常告诉孩子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强、勇敢、无畏。

在反复琢磨白求恩故事时,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教育事业也更加的坚定。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素养,更需要塑造出与白求恩一样的爱心奉献精神、同情关怀之情,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对孩子的呵护和爱。我深知教育事业既需要真情的倾注,同时包含着一些困难和阻力,但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白求恩般的精神,我们肩负起的责任一定能够完成。

名人白求恩的故事介绍

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他的全名是诺尔曼·白求恩。白求恩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小城雷文赫斯。他的祖父是当地的一位著名的医生,父亲是一位牧师。一位名人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白求恩在很小的时候就把爷爷当作自己的榜样,决心长大以后要做一个爷爷那样的好医生。

还是白求恩8岁的时候。一天晚饭后,白求恩的爸爸妈妈给几个孩子讲起了爷爷如何钻研医术,制造医疗器械,为穷人治病的故事,白求恩听得非常入神。他一边听一边问这问那。

故事讲完了,大家又做起了游戏,可是,爸爸妈妈忽然发现白求恩不见了,只听从楼上传来“丁丁当当”的敲打声。妈妈喊道:“好孩子,别在楼上胡闹,赶快下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白求恩仍然没有下楼。

过了一会儿,白求恩满头大汗在楼梯上很不高兴的对爸爸妈妈说:“我没有胡闹,我正在像爷爷那样制作一件医疗器械,请你们不要再打扰我!”白求恩说完了,刚往楼上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非常严肃地说:“从今以后,你们要叫我亨利·诺尔曼·白求恩!”

这是爷爷的名字。姐姐听了说:“你怎么能叫爷爷的名字呢?”白求恩理直气壮地说:“我要做一个爷爷那样的好医生,当然要叫爷爷的名字了。”

妈妈听了笑出了声,爸爸却把白求恩抱起来对他说:“你要做爷爷那样的好医生,只叫他的名字是不够的,主要是学习他钻研医学的精神,你必须从学习基本的医学知识入手。”

小白求恩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基本的……医学……知识?”

爸爸耐心地对白求恩解释说:“比如,解剖!学医就得知道动物的骨骼构造……这就是基本的。”

从此,小白求恩记住了,“学医,要学基本的,解剖,是基本的。”每天放了学,他就一头钻进自己小小的卧室,干什么呢?解剖苍蝇,解剖螳螂,解剖鸡骨……卧室成了他的研究中心,凡是能捉到的小动物,他都要解剖解剖。

一天下午,妈妈回家的时候,远远的就闻见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心想,这是哪家做饭烧糊了锅?没想到,这刺鼻的糊味却来自自家的厨房。

妈妈跑进厨房,吃惊的看到灶膛里火还在着着,锅里的水已经烧干了,更让妈妈吃惊地是,她家那只小狗的皮肉在锅里冒着青烟,小白求恩正在案板上聚精会神地摆弄、拼凑着一堆小狗的骨头。厨房里乌烟瘴气,糊味刺鼻。妈妈这才明白,小白求恩在解剖小狗,研究狗的骨骼。

妈妈迅速打开窗子,飞快的用水浇灭了火。可小白求恩一直没有发现妈妈走了进来。

小白求恩发现妈妈生气了,还不理解,说道:“妈妈,你干吗这样用眼睛瞪着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事?”

妈妈指着锅里被烧得焦糊的小狗说:“锅烧干了,小狗被你弄死了,屋里还弄得污七八糟,妈妈能不生气吗?”

小白求恩若无其事地举着两只小手,笑嘻嘻的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我要像爷爷那样做一名出色的医生。爸爸告诉我,要从基本的知识学起,比如解剖。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我心爱的小狗做实验,小狗死了,我也很伤心。”

小白求恩见妈妈还在生气,又说道:“妈妈,我已经说过对不起了,您还在生气。”他攥着妈妈的双手,做了一个鬼脸,撒娇的说:“妈妈,您只知道生气,您就不同情您的儿子吗?您看,您的儿子的试验条件多差啊!”

白求恩的话把妈妈逗笑了。妈妈用手指戳了一下白求恩的头,无可奈何地说:“你这个小淘气包,我拿你真没办法。”

这件事情发生在白求恩8岁那年。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好医生。后,白求恩不仅成了一位好医生,还成为一个为劳苦大众解除痛苦,毕生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白求恩的故事读后感

故事讲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抗日战争期间来到中国,他将手术台摆在阵地前沿,为广大战士救死扶伤。期间,他还设计了靠背架和医疗器械,时刻为伤员着想,全心全意为战士服务。然而在一次手术中,白求恩大夫不幸感染了病毒,可为了治病救人,他依旧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长期工作形成的疲劳,加上手伤,一天,他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当天夜里,白大夫合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各地的白衣天使们纷纷挺身而出,大家众志成城,携手抗疫共度难关。感谢为生命守岁的你们,感谢无私奉献的你们,你们是当代的“白求恩”。

想想我们现在的条件,我们还时不时向家长抱怨;遇到一些挫折,就马上退缩。是的,我们缺少的就是对未来的执着和对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要向白求恩爷爷学习,向白衣天使们学习,做一个对自己、对家长、对班级有担当的人,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