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大全(21篇)

时间:2023-12-13 14:29:47 作者:JQ文豪

为了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风格,我们需要研读一些范文范本。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及思考论文

文章从大学生创业准备、创业实施、创业经营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大学生创业中法学法律风险的建议。

在当今“以创业带动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创业者,在创业方面有许多的优势: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敢于打破常规、创新能力强等,同时也有一些劣势:起步规模有限、社会经验不足、风险应对与承受能力弱等。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创业群体,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比其他创业者更多的风险,如市场风险、决策风险、法律风险等。虽然市场风险、决策风险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可测性,但是,相对而言,法律风险的可测性更高。因此,大学生在创业中应当熟悉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应对创业中的法律问题。

1.1创业项目选择。

创业项目选择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项目的正确选择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项目选择时,要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还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导向。

首先,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项目是绝对不能涉足的,同时,有些项目是法律规定需要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如果创业企业没有能力或没有达到取得该资质证书的条件,这种项目也是不能选择的。其次,创业项目选择还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本)》,自年6月1日施行,在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产业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大学生创业的项目选择应避免淘汰类的产业,而应当在鼓励类产业中进行选择。

1.2创业形式选择。

根据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大学生[zw(]本文中的大学生特指在读的或毕业2年内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zw)]创业的形式选择主要有四种: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这四种创业形式,各有各的特点,大学生创业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如创业者人数、创业资金数量、创业项目等,不同的创业形式,其创业者(投资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

1.2.1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家庭。[1]个体工商户的经营项目范围很广,开业手续简便,经营方式灵活,经营规模一般较小,由于大学生创业前期的投资金额较少,资金实力有限,所以个体工商户这种经营形式适合大学生创业,现实中也不乏大学生选择个体工商户作为创业形式的实例。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个体工商户以个人投资或以个人名义申请登记进行经营的,对其债务由经营者个人承担财产责任;家庭进行个体工商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责任;虽以个人名义申请登记或以个人名义经营,但以家庭财产进行投资或其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员享用的,其债务以家庭共同财产清偿。因此,大学生创业若选择此种经营形式的,一定要注意区分个人承担财产责任还是家庭承担财产责任,否则,若创业失败家庭可能会因此而承担财产责任,给家庭生活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1.2.2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依据是《个人独资企业法》,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在我国境内设立,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对于创业者而言,其优势在于投资人个人自主经营、方式灵活、管理成本低、决策效率高等,其劣势主要是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即当个人独资企业发生亏损,不能偿还对外债务时,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其他财产予以偿还;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要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偿还责任。因此,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投资风险较大,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此种经营方式时一定要慎重。

1.2.3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我国《合伙企业法》中确认的一种企业形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出资设立的,以合伙协议为基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在我国合伙企业有两种类型: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只有一种合伙人,即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共同组成。合伙企业的优势是投资人(合伙人)可以有多个,便于发挥团队的力量,组织结构简单,应对市场变化的决策速度快,因此,有不少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创办合伙企业。创业者在选择创办合伙企业时,要注意区分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两种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不同的,普通合伙人(包括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当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以偿还合伙企业债务时,每一个合伙人都有义务偿还合伙企业的全部债务,合伙人应当以其个人财产予以偿还;而有限合伙人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因此,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相比,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亏损承担的责任更重。

1.2.4公司。

2.1生产经营场所的取得。

生产经营场所是创业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生产经营场所的取得方式一般有三种:租赁、购买和自建,生产经营场所的取得方式不同,要注意的法律问题也不同。由于创业之初的企业资金规模有限,创业企业采用较多的取得生产经营场所的方式是租赁。采用租赁的方式取得生产经营场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是,与出租人签订书面的租赁协议。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并且“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创业企业的经营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其经营场所的使用具有长期性和固定性,租赁期限一般会比较长,因此,创业企业取得生产经营场所的使用权应当与承租人签订书面的租赁协议。购买和自建这两种方式,一般需要一次性投入的费用较高,法律问题也相对复杂,所以在创业初期不建议采用。当随着创业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拥有了一定经济实力时,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决定是否采用。

2.2合法主体资格的取得。

创业形式无论采取何种性质,都必须取得合法的资质,即符合法定条件,履行法定程序,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创办个体工商户要有名称、经营场所等,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创办个人独资企业要有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企业名称、出资、生产经营场所、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和从业人员,并向个人独资企业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创办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两个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书面合伙协议、出资、合伙企业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创办有限责任公司要有符合法定人数和条件的股东、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公司章程、公司名称、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住所,并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依法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大学生创业除了要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外,还要依据生产经营范围的不同,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证书。

3.1依法经营。

创业企业取得了合法主体资格后,作为市场主体在其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中,应当合法经营。目前企业在经营中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作为创业者应当熟悉这些方面的法律规定,一方面,为创业企业合法经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当本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法律的保护。

3.2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宪法义务,同时也是各个市场主体的法定义务。根据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纳税方式是由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公司制企业的纳税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一些,除了一些可以转嫁的间接税之外,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投资人(股东)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意义上被称为“双重征税”。

4.1创业形式。

根据以上对四种创业形式的.介绍,各有优势与不足,大学生创业在具体创业形式选择时,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各种经营方式的特点。笔者认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当代大学生创业较好的经营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理由是如下。

4.1.1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由于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经验不足、对经营风险的承受能力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公司与公司的投资人(股东)从法律上来说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公司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责任,公司的投资人(股东)对公司债务没有偿还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创业者由于创业失败而要承担巨额债务的后顾之忧。

4.1.2《公司法》的最新修订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

《公司法》的最新修订,为大学生创业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种企业形式提供了可能性。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改,自3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公司法》的修订,使得我国公司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此次修订取消了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要求,将注册资本的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的条件;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取消了全体股东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的要求,使得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形式更加宽松。总之,《公司法》的最新修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条件和较低的准入门槛。

4.1.3公司制更有利于创业企业未来发展。

有限责任公司的规模、组织机构、经营决策等方面,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相比更加科学。有限责任公司有较为完整的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了权力机构、执行和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制约的组织架构,保证了公司经营的连续性、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经营的长期性等,这些为创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创业企业的做大做强。

4.2代理记账。

创业企业要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由于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常常采用代理记账的方式。代理记账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的优势。其一,创业企业处于原始财富积累的初期,成本、费用控制是其能够生存下去的重要方面,聘用具有一定财务经验的财务人员的工资成本较高,而聘用专门的代理记账机构,负债企业的做账、报税等事务的成本相对较低。其二,创业企业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做账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企业招聘的财会专业的大学生,往往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而给企业带来财务方面的风险,而专业的代理记账机构有经验丰富的专门财务人员,他们专业知识扎实,财务经验过硬,能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的、精准的服务,从而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

4.3纳税筹划。

创业企业在创业之初一般规模有限,没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因此,创业初期的企业生存较为不易,很多创业企业由于没能渡过初期,而导致创业失败。对于创业初期的创业企业而言,除了采取适合的营销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之外,就是要降低生产、运营的成本,尽可能地减少费用支出。税收是企业支出中的一部分,创业企业要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来减少税收成本,达到税收负担最小,并最终达到创业企业与国家的双赢,这就需要创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履行法定义务的前提下,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通过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节约纳税的一种方法和手段。[2]创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可以从企业组织形式、固定资产折旧、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税收设计,遵循在合法的前提下,做到税收成本最小化。

4.4法律顾问。

法律问题是大学生创业中的重要问题,创业者自己应当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并掌握一定的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所谓“术有专功”,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既缺少法律知识,又没有法务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创业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选择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聘请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创业过程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顾问,为创业者提供法律咨询、合同拟定与审核、法律事务处理等法律服务。

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及思考论文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校教育理念,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变革,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模式。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尚处于初期探索和研究阶段,创业教育模式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和完善的问题。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大学生主要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理论概述,并对两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展开分析对比,找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和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和特色,将有利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由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可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指的是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所组织实施的以专业技能、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作为对高校大学生传统教育体系的革新思路。

清华大学“创新环”创业教育模式具备两大支撑体系:一是指导支撑体系。学校专门进行了一些行业专家、资深教授的选拔和任用,由他们共同组建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能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理论、实践指导;二是竞争交流支撑体系。通过组织召开各种竞赛活动,将学科内容、创业知识有机融入到各种竞赛活动中,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创造和创新兴趣,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业务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基于素质教育体系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兴趣,为大学生创业之路提供重要依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工作由学校多个部门、机构共同开展。创业教育不同实施阶段的参与部门和机构有所不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环节为主,进行了必修课、选修课等教学课目的设置。实践操作环节主要以创业大讲堂、创业技能大赛、创业星期六等形式组成,并且要求大学生前往实训、实习基地参与实践培训。担任创业教育课程讲授的.讲师为学校聘请的中关村业内资深人士、成功创业者和创业校友,共同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讲授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创业教育课题完成之后,学校将给予有创业计划,并且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三万元一次性的创业奖励基金,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北航科技孵化器作为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的继承者,进行创业者的继续教育和培养,经过长达三年时间的孵化,将具备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大学生送入北航大学科技园,进行继续深造。该种较为先进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和广阔的创新环境。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为典型的“聚焦模式”,该创业教育模式与传统创业教育模式相比,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主要表现为:从哈佛大学商学院和管理学院中进行具备创业意识和潜质的大学生筛选,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相关测试之后,进行有针对性教学课程的设置,将专业基础教育与创业教育紧密关联起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聚焦”创业教育模式体现出专业化、系统化、高效性特征。同时,哈佛大学商学院领导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当然,该校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相关标准和规范由本校结合自身实际所制定。

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于1891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较为系统、全面。“磁石模式”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核心,为商学院及其他相关院校在校大学生提供开放、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平台。同时,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为核心,通过进行各类资源、技术的整合利用,吸引不同专业背景的创业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斯坦福大学的“磁石”创业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业综合素养。系统、完善的“磁石”创业教育模式,深受全校师生的推崇,也作为美国较为先进和典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一)创业教育目标比较。

21世纪以来,自主创业受到高校大学生的极力推荐,基于此背景下,高校普遍针对大学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处于本质的初级目标被逐渐替代,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体系逐步构建起来。至此,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进一步得到明确和完善,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未进行全面发展目标的设置。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初建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当时以新创中小企业为经济中坚力量,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多,而高校作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主要教育培训主体,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和综合素养,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遇和多元化职业成长条件。同时,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很强,直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对中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差异,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明确、理念清晰;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逐渐明确,正处于积极探索和研究阶段。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比较。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处于研究、探索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并不多,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但绝大多数课程为选修课目,并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课程体系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运用类知识。课程教育培训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基于此背景下,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为主的国内高校开始注重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技能、精神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对传统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改进、创新,并且对课程内容比例、必修选修比例等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应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科学构建基础所需。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较为完善,突出针对性和侧重点。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学科理论体系、学科建设体系日趋完善,课程内容涉及到创业意识、技能、精神、综合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并包含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同时,课程教学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并附有典型操作案例,坚持专修、选修课程相结合原则,现已开设课程一百多门。充分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对中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以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实践操作为辅,并处于研究和探索时期;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较为完善,突出理论、实践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基础性特征。

(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比较。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师资力量明显较弱,基本上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所需。首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专业教师较少;其次,教师业务技能、专业化素质较低,相当一部分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并不专业,甚至兼任创业教育工作。如此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到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不利于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积极主动性的培养。随着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的进一步增大,我国高校开始逐渐意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行之有效应对策略的制定。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和工作开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的教师基本上全为专业、专职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负责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还进行课题研究和探讨。同时,有条件的高校专门从外部进行客座教授的聘用,引进一些创业成功企业家、创业校友,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专业化辅导。通过对中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尽管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依然与美国完整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做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

参考文献:。

[1]邬智,胡冰玉.中美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及启示[j].教育导刊,(07).

[2]陈慧女.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4).

[3]王梦倩,邵波,曹小妹.基于中美比较的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13).

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及思考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与技术的拥有者,创业是大学生最为主动的就业形式,同时其创业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据统计,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3%,且成功率低。除了社会心理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创业环境因素等方面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长三角地区出发,在分析研究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长三角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长三角高校大学生创业,提高其创业成功率,缓解就业压力。

1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达到74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自主创业能够最大程度的释放大学生潜能,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但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3%,呈现出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且成功率低的状况。与其他创业者相比,高校毕业生更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充满激情与活力、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更强的法律意识。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也存在着创业信心不足、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等问题。

作为培养创业者创业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等各种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率、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后,国外便逐步展开了对创业教育,并逐步影响到我国创业研究学术界。1991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教育革新与发展服务计划”中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狭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创办企业所需素质的大学生。,我国首次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及对外开放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相对国内其他地区,有着更为浓厚的创业氛围。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毕业生创业人数已增长到每年近10000人,并且还将逐年增加,自主创业正成为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增长点。对长三角地区而言,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动就业的思想,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使命,强化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基础。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的教育是一种无差异的教育,或者说是一种更为适合男生的教育,无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还是在教育队伍上,都存在较为突出的缺失问题。在以人为本的科技时代,重视和开展大学生性别教育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

社会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因为男女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特征,社会文化赋予其不同的行为模式,导致人类有了社会性别之分。在教育中遵循因性施教的原则,针对两性的生理、心理、角色定位和社会期待等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异教育,将对高教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1.遵循社会规律的需要。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性构成,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理智地把握规律,才能愉悦地把握人生。人类社会之所以如此精彩,是因为社会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他们不仅在生理上相互区别,而且基于这种区别,社会也赋予他们不同的期望、要求与评价。人们只有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纳。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如何把握和理解社会对两性的期望和要求,使自己的人格特质与社会赞许度趋向高数值,不仅是大学生必须思考的个体社会化问题,也是社会面临的素质教育问题。

2.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也是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的时期,他们面临性别角色选择定位的困惑和焦虑。同时,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及性别行为和他们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等诸要素一起,构成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涵。重视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性别角色定位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塑造健康的人格,无论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极为重要的。

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地渡过人生的转折期。因此,通过性别教育,使学生悦纳自己,欣赏异性,积极地表现性别美和青春美,愉快地体验积极的情感,努力发展高尚的情操,自觉抵制性别偏见,主动建立符合性别发展的行为模式,这是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

4.主动占领教育阵地的需要。

社会学家认为,任何一种性别角色都不是先天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先进的性别意识不可能自然生成,学生不能从高校的课堂获得科学的性别知识,便有可能从传统文化的性别偏见中、从社会的职业和劳动分工中、从性别角色认同的偏差中、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中形成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到底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更为可靠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等人才,而高校性别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人格教育没有得到与智育一样的重视和落实,而且,从根本上说,忽视了作为素质教育基础意义上的性别差异教育的重要性。

1.教育思想上的缺失。

作为教育思想,性别教育根基于对每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强调通过性别功能的挖掘和发挥,提高两性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一认识正是高校教育思想中所缺失的。教育者忽视了性别教育在人的主体性功能发挥上的重要作用,不仅没有认识并践行性别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提升学生的人格力量起的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没有重视性别教育在帮助两性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挖掘性别潜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主动地发展自己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教育中忽视两性间的差异性,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在教学环境上都是男女一样的。事实上,两性在生理、心理、个性、兴趣爱好、个人专长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忽视两性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这种教育往往缺少对性别问题的全面关注,缺乏对两性不同的体验、观点和利益的重视和挖掘,同时,也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特点的关注,使她们片面理解男女平等的理论,以为自己和男生一样可以承担相同的社会角色和承担共同的社会责任,这容易使她们面临社会激烈竞争时感到困惑和不安。正因为性别教育的缺失,使高校的教育成为一种没有充分调动男女学生参与的不完整教育。

2.教育内容上的缺失。

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全面关照性别差异,是性别教育的应有要义,但在实践中却难以保证。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满足于对男女平等的片面理解,忽视教育主体的性别差异,孤立、片面地看待分数的作用,因而无论哪门课程哪个活动,都是以成绩论英雄,极少因性而论。性别教育课程在目前的高校教学计划中,几乎是一片空白。绝大多数高校的各类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都缺乏性别视角,教学计划和各科大纲都没有针对性别差异的内容,也没有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更没有性别教育的学科点和培养方向。以茂名学院为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性别教育,也没有开设与性别教育有关的必修或选修课。近年来开设性别教育的讲座和选修课的高校逐渐增多,如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而这些大学的性别教育阵地主要还是靠开明领导的支持和热心教师的努力才建立的。可见,性别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仍被视为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这一方面反映性别教育在我国高校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观念问题仍是我国推行性别教育的最大障碍。

3.教育环境上的缺失。

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正常教育的载体,它是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对校园文化娱乐、舆论风气、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社会活动等因素的整合来达到学校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的高教环境中严重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应有关注。首先,校园文化活动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由于脱离两性差异,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中发挥性别作用上欠缺意识和方法,使男女两性对在未来的社会中如何找到自己位置估计不足,也使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欠缺人性的不完整教育。其次,在高校中极少看到校园主流宣传力量的性别视角,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的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没能在学校的宣传媒介中感受性别的力量,而男女平等的理论也仅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最后,高校的师资力量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结构。校园内教职员工角色分工,是学生日常观察模仿与角色认同的对象。以茂名学院的人事结构为例,7名校级领导全为男性,72名中层干部中,处级女干部仅有6名,只占8.3%,全校女干部还存在”四多四少”的情况:基层多,高层少;低职多,高职少;副职多,正职少;党群岗位多,行政岗位少。学生习惯于男性校长发号施令、女性教职员工遵从配合的景象,很容易把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视为理所当然,这使得为数不多的女性教师甚少成为鼓舞女学生突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角色模范。这种人力资源环境会使我们的性别教育困难重重。

4.教育队伍上的缺失。

性别教育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然而,具有性别教育能力的师资严重不足。在过去数十年的性别盲权威教育体制下,许多师范院校未能重视对准教师的性别意识培训,从笔者大学就读的师范大学到现在任教的师范学院,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均没有开设有性别教育的相关选修科目,也没有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性别意识,因而使许许多多准教师的性别意识从未被启迪和警醒,并以性别盲的角色走进了高校教育者的队伍。而许多高校在教育和管理中也未能关注性别议题,未能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培养教师对性别问题的全面理解与思考能力,使有性别意识的师资力量培养严重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针对两性差异进行两性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意识的呈现缺乏系统性。不少教师总会有意无意地对男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渴望,有意无意地宣扬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性别歧视意识,而教师的言行又以高度的权威性和正统性影响学生形成性别模式。在社会快速变迁、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之际,教师从不检视自己对两性所持的观念和态度,往往也缺乏多元开放的态度与能力去及时有效地处理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性别问题,反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正因如此,体现性别意识的任何政策、任何改革与任何良好的教科书也都进不了教室的门槛,而学生也无从得到科学的性别教育概念。

总之,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他(她)们自身未来的平等参与和发展,还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来家庭质量。因此,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里,重视和开展大学生性别教育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

1.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因性教育的重要性。

男女生是有差异的,适应男女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促进男女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应是教育的应有要义。因此,教育者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性别差异,把性别教育作为高校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从性别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使高校教育成为男女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的完整教育,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2.制定性别教育法,为性别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通过立法程序确保性别教育的实施,是我国政府对世人的承诺。由我国政府建议并参与起草的、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中强调:“作为政府,我们特此通过和承诺执行以下《行动纲领》,确保在我们所有政策和方案中体现性别观点。”《行动纲领》中提出:将性别观点纳入立法、公共政策、方案规划、机制、传媒、决策和项目〔1〕。因此,国家教育部门要在国家教育政策中制定适合各学龄的《性别教育法》,明文规定把性别教育融入各学龄各领域的课程纲要、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促使国家的教材融入性别的原则和视角,建立评价学校性别教育的指数,设立专门的机构监督性别教育的开展,构建学校教育在塑造社会性别价值观与性别秩序的核心机制,使性别教育在国家的规定下有序进行。

3.强化性别角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

大学性别教育的目标是确立符合时代发展、符合人类个性真正解放的性别社会化目标。因而,大学教育要向学生提供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帮助大学生明确什么是当代理想的男性及理想的女性,使他们尽早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教育中要适当增强男性气质特征和女性气质特征的培养,使大学生在认识两性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的看待两性社会差异,既要帮助学生克服男女两性互相斗争、视对方为敌的对立心理,也要注意学生中妄图消除两性间的差异、失去两性应有的个性行为、变得男女无异的性别倾向。要指导学生走出男女平等的误区,认识到两性的性别和差异将贯穿人生发展的始终,要么属于男性,要么属于女性,不应寻求男女中性化,或抛弃自身性别特质追求异性特质,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悦纳自己和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让男人更像男子汉,女人更有女人味。

4.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设置,使性别教育全面进入高等教育。

首先,课堂教学是性别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要确立任何一门课程教育都是性别教育的理念,要求所有专业的教师在各自课程教学中融入性别议题,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认知两性文化,学习两性相处之道,并以尊重的态度面对两性的异同,促进性别教育全面进入高校课堂。其次,应当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设置,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总学时中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让这些课程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地对大学生开展性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重视打破文理截然分家的局面,在公共课,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与作业的设计,提醒学生对性别议题的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吸取性别意识。最后,要建立起性别教育的体系,还必须设置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要整合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基础性课程,把性别教育作为必修课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二是选修课程,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个性和专长发展潜能,培养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三是女性课程,针对女性特点进行女性素质培养。

5.优化校园环境,突出对学生性别素质的熏陶,使性别教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重视学校宣传板报、校报、广播、网页等等宣传媒介中男女出现的比例,强化先进典型的宣传中科学性别角色定位的引导,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把性别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其次,要多开办性别教育的系列讲座和讨论会,重视家长、学校及媒体对大学生言行的引导和训练,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性别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性别敏感,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性别素质。还要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有强烈性别意识的成才教育,尤其要营造女生群体发展的积极氛围,鼓励女生自强自立,刻苦成才。再次,要多组织鼓励男女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的友谊,学习如何进行两性交往,另一方面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如何发挥各自所长。最后,要重视学校中男女领导和教师的比例,对女性领导要有指标上的规定,教师的男女比例要适当,使学校的性别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6.加强教师的性别意识培养,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性别意识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重视对师范生性别意识的培养,以融入整体课程方式,在所有的师范院校课程教学中渗透性别教育内容,提醒师范生对各领域性别意向的注意,督促其思考在教学及师生互动方面的性别意涵,培养其开放、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及处理性别议题的知识与能力。其次,把性别教育的课程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必修课程,并作为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之一,确保所有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两性平等意识转化能力的知识分子。再次,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信念,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性别敏感,防止和克服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偏见,促使教师建立起无性别歧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最后,要监督教师的言行,促使教师在言行上成为学生性别角色的榜样,对学生的性别行为持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从男性或女性的榜样形象中去模仿、学习、感受、领悟男性的勇敢和坚毅、女性的聪慧和温柔,促进学生正确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啜大鹏·女性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李小江,等·文化、教育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论文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有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直接关系着贫困大学生的健康与成长.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在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和应对对策.

作者:陈峰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刊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ofcultureandeduc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及思考论文

首先,国家政策扶持。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开业、创业指导等许多方面。以下是“高校创业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创业理论课程。

必修课程主要有创业意识课、创业心理课、创业者素质课和创业知识课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没有专业之分,都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渗透课程是指在创业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与学科特色有关的能力培养,拓展创业教育的学科应用领域,优化教学内容。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有选择地修学,以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创业教育的选修课主要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学、创造学等。

(二)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相比课堂教学优势所在,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通过校内模拟练习、企业实习或是自主创业,让学生对自主创业有了切实的体会。创业实践课程分为三大类: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社会交往实践课程、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企业生产操作实践课程是基于对企业生产流程的认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操作步骤,认识企业。社会交往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无论学生是否自主创业,都需要与人打交道,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应如何经营管理。

从开始,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做了自主探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被选定作为首批试点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各试点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9所高校都开展的各有特色: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选修课;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作为必修课。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选修课;西北工业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作为必修课。除创业管理和创业学两门创业教育的基础入门课程之外,清华大学、人大、北航、黑龙江大学还开设了诸如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技术管理创新、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课程(syb)、三创(创新、创造、创业)等创业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其他高校也大都开设了创业学等基础课程,有些还开设了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有个别高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没有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不清。

创业教育课程在许多高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虽然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管理,但高校对创业教育依然定位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就业前教育,因此多是把创业教育当作了职前教育。这种定位导致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能纳入高校常规教学体系中,多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创业教育课程被边缘化。目前,创业教育尚未成为一级学科,甚至还不是二级学科,由于学科定位不清,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课程放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的一到两个学期开设,而不是从大学入学一开始就进行关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追求学校的就业率,而没有考虑创业教育对于改变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从事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和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主要师资力量。许多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没有企业管理层的经验,他们所讲授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多的是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来自经济类或管理类的专业课教师,虽然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多,但也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很少有老师真的有创业经历,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了。为了加强师资力量,许多高校聘请当地著名的企业家做课外讲座,但这种讲座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讲授的系统性较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创业教育教材适用性不够。

美国高校如著名的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编写了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并且建立创业案例库,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创业案例。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大部分由国外翻译而来,并不适合中国学生使用,与中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现状相差甚远,适用性不够。有些高校编写的教材缺乏系统的创业经验和相关专业理论的整合,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教材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还有些教材只是将与创业教育有关的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内容稍加整理,内容体系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并不具备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四)创业教育课程学科特色不突出。

当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不同,但创业教育课程却相似,具有学科特色的创业课程并不多。创业教育课程多是根据学校已有的师资设计课程内容,一门课程由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讲授的现象很常见,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不管是理工类、人文类还是经管类学科,开设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都是一样的,实践课程内容也差不多,多是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形式,针对不同学科设计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高校很少。其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针对各自学校的学科特色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比较有特色,但大多数高校只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一两门通识类的选修课,学科体系不完整,不利于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建立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同学科的学科特色没有得到体现。

四、基于学科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构建。

(一)理工类。

1.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和实验上面,这就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够。理工类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实现此目标需要完善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理工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理工类学生应加强有关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的创业能力培养。技术能力是为了支持企业的生存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管理能力是对公司资金、人才、外部环境的管理能力,使企业外部机遇转化成为企业资源;企业家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发现外部环境隐含的机遇和威胁,从而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可考虑开设技术创业、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风险投资、企业家精神等课程。创业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理工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可考虑创办公司或开展项目国际交流。

3.理工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器等形式支持理工类大学生创办公司,虽然创办公司这条路对大学生来说很难,现实的困难与压力很大,但对于有魄力创业、有能力创业、又勇于承担风险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支持,理工类大学生所拥有的良好的创业技能,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学科学生还是要大一些的。著名的企业家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都是理工科学生,都是在大学时开始创业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合作,与优秀的行业培训机构合作。树立国际化理念,德国在理工类创业技能培养方面做得很出色,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的创业教育办学理念,开展国际培训。派遣教师进修培训、互派留学生和举办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发挥理工类的专业优势,进行学科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与合作。

(二)人文类。

1.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创业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融合、升华来实现。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创业思想,并进行有关创业实践的演练。

2.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人文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只集中于创业思想领域,还应根据人文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创业选修课,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适当开设创业技能课程,以弥补人文类大学生创业技能知识方面的不足。开设的课程,创业知识方面:创业管理、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学概论等。创业技能方面:创业实务、技术创新管理、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等。人文类学科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结合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教育,活动内容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及开展创业专题讲座,使人文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人文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沙盘模拟是一种通过在一定时期内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践模拟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制定决策,解决问题。通过沙盘模拟演练,学生感悟正确的管理理念,掌握经营管理技巧,认识企业间的竞争,对今后的经营管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撰写创业计划书是人文类大学生很重要的一项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选定一个创业项目,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市场容量,提供项目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财务预算与分析,完成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计划,在完成过程中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三)经管类。

1.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是管理类、财经类岗位或金融机构。经管类学生创业理论知识扎实,重点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素质,建立健全具有经济管理学科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变就业压力为创业动力。

2.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经管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着先天优势。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经管类专业课程除经济学、经济法等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外,还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会计、投资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这方面,经管类专业具有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充分,学科优势不突出,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3.经管类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可结合kab创业教育(中国),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侧重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涉及评估创业者潜力、识别创业者特征、领导力、决策力、风险承担等内容。侧重学生创业知识的培养,涉及创立企业、经营企业、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创业计划书的设计等。注重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等形式进行。各高校通过加强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由政府或是企业提供创业风险资金,学校提供创业所需的辅助支持,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经管类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有力支持。经管专业学生实践经验丰富,社会交往能力强,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学校、学生与政府、企业及对项目感兴趣的风险投资人联系,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平台,为创业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本文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不管是国内试点的9所高校,还是非试点高校,都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在创业教育定位、师资力量、教材、课程学科特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于学科特色,针对不同学科,理工、人文、经管类学科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论文: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育在改革和完善,其中高校体育课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篮球课做为高校体育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篮球改革面临的问题:我国篮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有效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篮球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在高校体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篮球运动在我国高校中非常普及,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奇怪的是,许多学生喜欢篮球运动,却不喜欢上篮球课,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高校篮球教育的模式还是传统模式,偏重篮球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篮球教育中的娱乐因素,单纯注重实际训练,却忽视了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教学方式不灵活,因此造成了学生们对篮球课敬而远之的态度。面对这种情况,高教篮球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单一的只重视技能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爱上篮球,爱上篮球课。

1.过于重视篮球技能的训练,忽视了篮球的娱乐性。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竞技体育,有非常强的娱乐性,因而深受人们喜爱。美国的nba职业篮球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的篮球赛事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就连高校篮球场上每天都非常热闹,这些都表明,人们对篮球运动非常喜爱。正因如此,篮球课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篮球课也理应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但是,学生们喜欢玩篮球,看篮球赛,却并不喜欢上篮球课。那是因为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还使用旧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篮球技术的教育,很少在教学中体现篮球的娱乐性,片面注重比赛成绩,教学方式因循守旧,与现实社会脱节,自然不受学生喜欢。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在调查中发现,我国高校篮球教育过于重视实践的教学,忽视了篮球理论的教育。许多高校认为,篮球教育是室外教育,是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并不重要,因此,体育老师很少讲述篮球理论。教学内容多为动作示范,讲解如何运球、投篮、传球等,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形式也多以示范法和讲解法为主,很少模拟比赛和观看比赛案例。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少因材施教,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无法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缺乏交流,很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很多高校篮球教师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习惯沿用老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3.篮球教学考核方法还不完善。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我国高校篮球还是主要考核篮球技术和身体素质。教师带领学生只注重练习考试内容,而忽视了其他基础性的学习。不重视学生个体的进步情况,考核缺少个体差异,很少关注学生对篮球的态度和方法,教师很少和学生交流。所以在考核结束后,许多学生对篮球课都失去了信心。

1.更新教学理念。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全民体育”的大背景下,高校篮球教育必须更新旧的教学观念,建立新的现代教学理念,高校的篮球教育不但要教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篮球技术,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坚持的精神、协作的精神等。高校的篮球教育还要充分发挥篮球的娱乐功能,使篮球教育在学习中娱乐,娱乐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各大学校也要加强对篮球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篮球教学经费的投入,购买到好的体育器材,建设好的场地,培训好的篮球教师。2.改革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我国高校的篮球教育重实践轻理论,很不利于篮球教学的效果,应当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深化理解理论,高校的篮球课中不但要学习专业的篮球技术,还应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比赛规则等。还可增添设街头篮球、花式篮球、3人制篮球以及篮球游戏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学习篮球知识,喜欢上篮球课。学生的个体不同,基础水平和身体条件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情况来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切不可以一刀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篮球水平不同分组教学,对基础水平高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教授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和战术。此外,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比赛中把学到的技术和战术充分掌握和领会。比赛教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各大高校也要注重对篮球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断提高篮球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能运用最新的'理论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教学考核是篮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的方向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要改变传统的以篮球技术和运动成绩为主要标准的考核方式,建立起多样化的科学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考核学生的技术技能,还需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方面。一改传统的以教师评价的方式,实行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全面的考核方式。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篮球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更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篮球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设置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课程。必须不断培训和提高篮球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还要建立起科学的考核机制,引导篮球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阎长安.体育与健康[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

[1]陈碧英.新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j].海峡科学,,(2).。

[1]王高宣.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与发展思路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

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及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创业教育目前已经日益成为各个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创业?高校要怎样管理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理解。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第三,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助于为国家造就出一批年轻且有朝气、有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第四,那就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有利于缓解我们国家就业压力。

由于目前是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导致出了一方面有一部分中小型的企业相继倒闭,下岗的人员也不断增多;同时呢,国家机构精简,减员分流;而另一个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增加,导致毕业生大量涌向市场。最近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有近300-400万的大学生一时间找不到工作,而且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每年都有所增加。他们或是四处奔波,或是待业在家等等。可以说在这样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战胜别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很显然,大学生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和技术知识是绝对不行的。那么就高校而言,怎样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如何提高大学生对创业能力也就直接关系到了它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这对高校教书育人的质量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外比较传统的管理思想和守旧过时的教育观念一直在一些高校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且管理模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当今高校培养创业性人才的各种问题了。

三、大学生创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因高校扩招而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一直困扰着我国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因此府对大学生提供了创业贷款,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条件以及政策上的照顾。同时教育部门也非常支持和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举措都为大学生投身创业创造出了非常有利的件。另外当代的大学生思想解放,敢为人先,而且创业的热情也比较高。特别值的一提的`是,现在的大学生考虑问题更加理智、心智也更加成熟同时创业的途径也加更加多样化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知识密集,技术先进。而且而大学生创业者的文化程度也高,可以用所学到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创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在技术创新上独树一帜。

(二)不利因素。据了解,目前非常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们曾想过要自主创业,但内心却充满矛盾与焦虑,一是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二是缺少自信,因为自主创业首先一定是有风险的,其次大学生也害怕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失败,因为他们输不起。所以说他们充满矛盾和焦虑。在向往创业,渴望创业的同时。又担心创业,害怕创业。另外还有一部分眼高手低、心浮气躁者,认为一些东西很简单,很容易,但是让他去做他却做不来。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太少。如果说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那就要要求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与阅历。首先要对自己的创业条件进行分析,不能盲目的创业。其次要制订好创业的计划。最重要的是还要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市场的信息;做好市场风险预测,理出经营思路;还要学会理财、沟通技巧、企业管理等等。这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个很严峻的考验。

一是改革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要采用渗透模式,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因素渗透在专业教学内容中,并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另外多增设些与创业教育紧密相关的课程为选修课;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尽量让校内的实习课程真实化,这样才能提升校内实习课的质量。

二是改进教学方法,要探索出智能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要把传统的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为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方法外,还要探索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能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的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欲望的教学模式。

三是丰富考核形式,创新评价学生的机制。

四是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一步,大力引进和培养一些高层次专业人才,之后起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然后可以考虑从企事业单位聘任一些理论知识扎实、业务能力比较强的优秀管理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另外在聘请些事业有成的中外企业家或者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作专题讲座,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得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创业理论与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欲望、创业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其次,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为只有教育者懂得如何更好的创业,才能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的创业。另外还要组织教育者深入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要使师资队伍从目前的知识型与传授型向创新性、智能型、全面型转化。

五是实施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使创业成功成为可能。多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课堂所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实践氛围。

创业教育,它是一种比较新的教育观念。同时呢,它也是一项教育的系统工程。它的教育过程就是要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技能以及创业思维。并最终可以使学生掌握有一定的创业素质跟创业能力。而且现在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则应该突出强调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同时教育者要做到提高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更要让大学生有良好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2]赵志军: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园地,2006(09)。

[3]王扬铭: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及思考论文

本文基于博弈论视角探究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凸显的难题,通过制度设计防止博弈双方出现过度博弈,是破解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困境的根本之策,这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游戏论。”是研究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的彼此作用的理论[1]。其中,各方的决策受到对方采取的策略的影响,以揭示各方的理性决策行为过程,预测其均衡结果,为人们改善机制建设和调整行为策略提供有力依据。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解决新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中的新问题,需要探究新的方式、方法和机制。基于博弈论来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与破解的策略,这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活力。

(一)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课堂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之所以合理运行,缘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教与学的相对平衡状态即博弈均衡。即教育者具备学生想要学习的专业学术知识,学生也能够意识到掌握这样的专业知识能够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一种情况是当教育者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或者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一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另一种情况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育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愿意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原有的稳定状态被打破,这便是一种博弈过程。

教师选择愿意付出是依据自己被学生认可及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接受喜爱程度很高。相反,如果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接受度不高,课堂氛围不佳,教师则不愿意付出,教学效果也会欠佳。由此看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基于争夺学生学习成本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双方对于以往经验的认识对行为决策影响巨大。

(二)实践路径分析。

高校中教师较为重视有规划的课堂教学流程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与热情度不高。这样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缺乏方向性指导,往往会使得创业实践成果大打折扣。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一个企业与高校合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与同等条件下不与学校合作或是只是形式上合作的企业相比,“在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经济活动利润创造上都将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在面临与高校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这一问题时,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企业会如何选择是由竞争对手的决策来确定的。

如果竞争对手选择与高校合作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活动,那么该企业最好的策略就是不与学校合作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全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倘若竞争对手选择不与高校合作,那么对于该企业来讲要想获取最大的利润,最好的选择也是不与高校合作。可见,无论竞争对手是否与高校合作,对企业而言最优的策略就是不与高校合作或者只是形式上敷衍。从博弈论视角,倘若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获取的收益是最大的收益。反之,企业要获得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就需要开展职业培训,耗费企业的人力和财力。在这一博弈过程中,高校和企业会呈现双赢或双输的格局。

(三)师资力量分析。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师资力量与高校及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博弈力量。对于高校和教师之间而言,如果高校没有提供充分的创新教育平台及物质基础,教师会因找不到发展平台及受不到重视而减少付出和高校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均衡状态,即在确保获得最大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较少付出其劳动。反之,高校若给予合理有效的创新教育平台及精神奖励,教师会在自己的努力达到认可后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对于高校教师与学生而言,若学生认为高校教师的创业创新教育能力素养不足,就会产生不认同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明显不足。如果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运用自己精湛的专业能力素养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水平,但学生却不能集中精神,表现欠佳,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既是对教师专业化素养的不尊重,同时也将会失去学习良好的创业创新能力的机会,这将会严重挫伤教师为学生提供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四)课程资源分析。

当下,创业类课程资源的匮乏在高校中也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创业教育往往在高校作为选修类课程而较少当作必修课程开设,由此导致高校对创业类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对此类课程不够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高校供给学生的创业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执行能力欠缺。从宏观层面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时代亟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方式,高校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真正承担的责任相对不多,况且大部分高校衡量高校就业率也往往不以大学生创业的好坏为衡量水准,在这一方面,学生往往只有靠自己。从微观层面讲,系统化、正规化、制度化的创业课程体系在高校中并没有得到完善,将创业教育放在高校的整体育人体系中也没有有效实施。

高校应完善网络选课机制,在选课网页上对该教师的背景资料加以详细介绍,如学历背景、任教时间、专攻领域等。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网络师生在线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师生间就相关问题相互答疑解难,建立初次的印象模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课上及业余时间,如果学生和教师之间能通过一些活动或者教学变得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和了解,能够顺利沟通,这将使得师生双方之间改变原来的敷衍不认真态度,增进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因此,如何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变得熟悉起来的机制设置就变得很重要,比如定期的师生联谊会、座谈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要合理有效,如在课程设置上同一年级的学生尽量选修固定的教师以便教师更为方便熟悉他们,在课堂上教师要建立课堂交流机制,格外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互动等。

(三)以社会扶持机制拓宽高校与企业间的创业路径。

政府提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培训扶持,如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可减少企业和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做到企业收益与成本的协调机制分配,使企业愿意向高校提供实践岗位。进而增进高校与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创造了有效平台。首先,政府可成立专项的创业基金,利用社会外部力量支持的有利资源,为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充足、可靠的经费支持,不仅可以保障创业资金的投入而缓解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压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可以利用资源成立专门的创业孵化园,建立微型企业予以场地与政策上的支持;最后,建立创业网站,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宣传,对创业政策,创业技巧等进行网上指导,开设学生网友在线咨询等。

(四)以完善的课程体系规范创业教育。

“各高校应全程优化课程并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一个立体、多层次的创业管理课程体系。”[5]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将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把创业课程作为集中优化课程进行单独开设并给予高度重视,系统详细地介绍与创业相关的理论及知识、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的演示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可靠性的向导指导,进而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提供可靠性保障。在课程教学规划中,高校要把创业教育当作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并纳入学生的学业学分体系。在创业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上更应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培养,保障创业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让大学生参与并感受企业的运行方式、熟悉企业的经营理念、了解企业的文化、做到如何规避企业风险与深刻认识企业价值观等。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创业教育需要高校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出台相关政策以及建立创业保障机制,需要个人树立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业意识。

3结论。

创业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创业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创业有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国的创业教育主要受到教育理念和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环境等内部因素以及社会创业文化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学校和个人等主体的共同努力,向lkq总理所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前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农村小学教育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均衡性发展。客观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从全局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措施。

我国想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重视农村教育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不断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闭塞、发展缓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多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面临迫切的改革需求,农村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1)专门针对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力度不足,对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有限。(2)教育活动的开展,既需要硬件支持,也需要软件设备,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软件建设严重不足,微机室的设备落后,没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3)由于经费的限制,再加上信息渠道不顺畅,教师很少开展教研活动,教学方法难以创新。

2.教师的教育水平滞后。

师资力量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我国农村地区的条件艰苦,教师工资待遇低,导致师资力量相当薄弱,现有的`教育队伍中,教师的人数明显不足,且教师的平均年龄偏高,教育观念陈旧,知识面狭窄,而受到农村教育的经费限制,无法输送农村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流通到农村地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家长不够重视学校教育。

(1)现在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娇惯和溺爱子女的现象屡见不鲜,缺少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教育。(2)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较多,家长忙于工作,不重视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甚至很多家长害怕学校家访,认为“很麻烦”,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3)社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教育沟通较少,教育负担大多集中于学校教育,力量单薄,效果不佳。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重视,从多方面着手,以先进的教育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推动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扶持力度。

实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只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中,才能逐渐改善农村地区的落后条件,为教育活动提供基础保障。(1)政府应意识到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多一些扶持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其次,整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资源,以优质资源及良好的办学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加入。(2)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如修建操场、建设图书室、引进多媒体设备等,为开展素质教育创设条件。随着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的加大,教学质量也将稳步提升。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增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中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除了在课堂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如召开主题班会、开展辩论赛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也能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强化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优化建设。

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滞后、综合素质偏低。基于此,可考虑从两个方面解决问题:(1)为教师创设开展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的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能力水平。例如,参加教研活动,转变教学观念,尝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旁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以自身进步带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水平,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育部门制定更多激励政策和福利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加入农村教育队伍中,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带动所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应用有效的素质教育方法。

4.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开办家长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开展培训,引导家长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从家庭层面辅助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其次,设置教师家访制度。教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家访,随时将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告知家长,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有困难,加强沟通,消除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负面情绪;最后,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教师应多关心这些孩子,避免他们出现心理障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总之,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发展,任重道远。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政府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家校合作等多个角度着手,才能真正帮助农村教育工作走出困境,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持久发展。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上高中的时候,一个朋友那天急匆匆的骑着自行车去考试,他是文科,考政治,不小心撞到一位卖菜回家的老太太,幸好车子慢,老太太没什么大事!他挺“聪明”,和蔼的留下自己的手机号,说明他要马上考试,改日再去看老太太。老太太答应了。谁知道那个手机号是空号。或许他今天政治考的很好,考了一百分,那么请问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可以打满分吗?我们又联系到两个案件的主人公,他们都是大学生,并且据说学习成绩都很好!能考上大学说明也不怎么差。这难道就是所谓我们现代教育体制下,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学生,乖儿子?老师想青出于蓝胜于蓝,父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在煞费苦心的培养一个人才的时候,我们却忘了先把他培养成一个人.这或许才符合科学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

过大学生道德缺失教育案例的人还看了:

1.社会道德缺失案例。

4.外国企业道德缺失案例。

5.大学生安全事故案例。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辅导员工作是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校的稳定.笔者认为:优秀的辅导员要遵守“先做人,后做事”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事原则;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

作者:关陟平李冬梅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黑龙江,大庆,163712刊名:世纪桥英文刊名:bridgeofcentury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学生工作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2011年4月5日,****大学大二女学生陈某到开水房提热水,发现傍晚放在水房门口的水瓶又一次丢失,这已经是上大学以来丢的第八个水瓶了。这已远不是陈某个人利益损失的问题,而需要我们对大学生道德素质进行思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论文

在校大学生贫困申请书。

大学生个人贫困申请书。

如果没有找到您想要的内容,点击“申请书专题”查看更多。

学生贫困申请书。

尊敬的老师各位领导:

我是会计01班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贫困生。我来自济宁鱼台一个贫困的家庭,一家四口人,家还有上学的弟弟和年迈的奶奶。父母均在家务农,靠种地为生。由于年收入平均起来只有八千多点,还要顾及到正在读中学的弟弟和我,爸妈知道只靠家里这点收入是无法付得起弟弟和我的着高昂的学费的,也只能趁农活比较清闲的时候偶尔的去镇里给别人打打零工挣点钱来维系家用,家里的奶奶身体也是欠佳,经常生病,对于奶奶的身体,爸妈虽然也很头疼,但是更多的却是心疼,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无论医疗费多贵,爸妈也从来不在乎,只希望奶奶身体能够健健康康!

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天,我们全家人都高兴地喜出望外,我们盼来盼去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可是,当爸爸问我学费时,我犹豫了,吞吞吐吐的把8000元的学费说出来时,爸妈都愣住了。或许,对于一般的家庭,这都不是问题,可是对于我,对于我家,如此一个贫困的家庭有多难,也或许只有爸妈心里最清楚。虽然爸妈很快恢复高兴地神态,毅然的说一定会让我走进这个大学的校门,但是爸妈眼里那一闪的无奈却永远的定格在了我的心里。爸妈都是小学毕业,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他们从小吃了不少亏,所以爸妈都希望我和弟弟能够好好学习,学习更多多的文化知识。虽然,我没有很顺利的考上本科院校,但是,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自己,因为爸妈从来没有放弃我,不为自己,我也要为了在家流血流汗的爸妈。我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你一定要争气,一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找个好工作”!

也许,大学的生活对于别人来说是轻松安逸的,但,对我来说却不是。因为,我要勤工俭学,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得知国家有这么一项政策,我仿若看到了希望,无论自己能不能申请到这个贫困补助,我都会非常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们贫困生的照顾。

最后我想说:对于这个未知的大学,无论以后的生活是怎样的,都会坚强的走过去,用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来回报国家,回报这个社会!

此致

敬礼

返回目录。

敬爱的学校领导:

您好!我是__x技术专业,__x班的__x,因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贫困补助。我来自__的一个贫穷的村庄,我爸妈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农村,所以爸妈不尽辛苦的让我跟妹妹上学,可是又有谁知道背后的父母是多么的辛苦与劳累,尤其是交通不怎么方便的农村。妈妈是一个文盲,什么都不懂,只能外出打打工,赚一点点吃饭的钱,爸爸是一个木匠,靠的是苦力给别人打工,收入很不稳定,有时还会碰到拖欠工资的包工头,在我高中的时候,爸爸在外面工作的时候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在医院开刀治疗用了八千多块钱,为此我家便欠下了不少的外债。

高中暑假的时候我便跟着别人打暑期工,以此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外打工期间让我懂的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想贫困也不是什么坏事,贫困能更磨练我们的意志。我是一名贫困生,我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贫困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阻碍,我们的阻碍在我们心中,只有你克服了自己的贫困心理,你才能做的更好,“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这么一句古语已经告诉我们了,我想我自己不会被贫困击倒。而且会更加努力。来改变我们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贫困,否则我们会一直贫困下去。贫困不是我们的绊脚石,相反塌实我们的动力。我会更努力!!因此希望能够得到学院的补助,缓解一点父母的经济压力。

此致

敬礼

返回目录。

尊重的系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叫__x,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家住在山东省聊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城市嘉明经济开发区邱庙村,在这里特向系引导、老师申请助学金。

也许大家会以为,既然家住在经济开发区内,那么家里生涯程度应当不错,不应当再申请助学金。其实不然,在我的故乡,虽然国度屡屡出台文件明文规定制止非法征用农民耕地,但是由于基层政府和农民所处的位置和控制的权利的不同,当地,请保留此标记政府仍然不断的征用农民土地,并应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成为土地开发的受益者,而农民则成为了土地开发的就义品。

这样由于农民损失潦攀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自己又无一技傍身,没有了经济起源,只能靠菲薄的土地补偿来生涯,坐吃山空,逐渐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个特别阶层,即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上不去”;损失了土地,无法重新成为农民,“下不来”,成为了城市边沿的“新贫民”.不幸的是,我的家庭恰好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听闻现在有了这样一次申请助学金的机遇,为了减轻家庭的累赘,完成学业,特向系引导、老师提出此次申请,请老师予以评判审核。

此致

敬礼!

返回目录。

在校大学生贫困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__x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名普通学生。

__x年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真的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忧的是,每年__x元的学费从何而来?父母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四处奔走,东借西凑,当我9月份我到大学报到时,终于把学费的钱教上去了,可是每月的生活费又成了家里的负担。好不容易度过了大学一年级的学习。

可是如今,能借的钱都已经借完了。父母不再年轻,母亲体弱多病,家境亦无好转,面对每年2500元的学费以及哈尔滨高昂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帮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除了要完成学业之外,还兼任了社会工作,业余打工的所得很是有限。但是,我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大学这条路,因为我知道,在求学成才面前,任何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不畏惧困难,更不讳言贫穷,所以我郑重地写下了这份贫困申请。

我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积极上进,遵纪守法,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品学兼优,诚实守信,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我希望在哈尔滨学院这个人才荟萃的大熔炉里,能够继续创造佳绩,早出成绩、早日成才,早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此致

敬礼!

返回目录。

大学生个人贫困申请书。

尊敬的院领导:

您们好!我是文学与传媒学院__级语文教育三班的同学,现在已经大三了,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成熟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在思想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在生活方面让我懂得了现实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使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使我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我是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一个小农村里,家里一向都以耕种作为家里的主要收入,有两亩多的地,全靠父亲耕种和偶尔的.在乡里做工来维持生计。家里有五口人,由父母抚养我和妹妹两个人的成长,现在家里还有一位60多岁的爷爷,身体欠佳。由于家庭经济较困难,我从高中起,就开始利用暑假在外面打零工,来赚取下年的生活费,以此来减少家里的经济负担。现在在大学也经常利用双休日做兼职,来贴补我在大学的生活费用,但是大学学费的昂贵,再加上现在妹妹也上了高中,家里的经济负担突然加重!光靠种农作物已不足够支撑家里的开支和我与妹妹的学费,再加上爷爷现在年迈多病,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是很方便,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添霜!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大部分农作物被雨水淋淹,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父亲为了我和妹妹的学费不得不外出务工,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在家实习的这些日子我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与不易,让我感受到了这么些年父母为了我姐妹二人所付出的一切,我很想帮助父母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所以希望国家能够给与我帮助,帮助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希望能在今后帮助家里解决经济负担,同时也能为我们社会和国家做一点我微薄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基本情况,望各位领导加以审核!

此致

敬礼!

返回目录。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性别意识认为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由生物特征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恒定的事实。

性别意识认为女性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存在价值。作为社会的主体,女性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和社会,不是无原则地妥协和牺牲,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女性要学会依靠自己,独立面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挑战,在情感、心理、精神上告别软弱、依赖和无助,清除各种遏制人成长的羁绊;女性与男性要结成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伙伴关系,彼此给予对方生活成长的空间,而不是将牺牲对方作为自身发展的前提。

应该肯定,从整体来说,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妇女的发展。但是当我们用性别意识的眼光来看社会环境时,就会发现在这个由男女共同构成的人类世界里,在这个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普遍接纳、认可了男女平等的原则的时代,依然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并没有成为历史,经济的单纯发展并没有带来妇女地位的必然提高,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仍然显得滞后。

9月,一份名为《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公之于众。《调查报告》涉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全国妇联等242位高层决策者。在妇联之外的四个机构中,只有不到45%的人能够认识到两性平等的国策地位。被调查对象对男性的优点用“果断大度、理性豁达、具有创新精神”来评价,对女性则更多用“认真、细致、温和、善解人意”来形容。他们对两性平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种状况不但定义了两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潜在地影响职场上男女两性权责关系的分配,也导致两性在享有生存、发展的机会和资源上的差异,女性的那些得到肯定的特点反倒成为她们发展滞后于男性的证据。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的教育是一种无差异的教育,或者说是一种更为适合男生的教育,无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还是在教育队伍上,都存在较为突出的缺失问题。在以人为本的科技时代,重视和开展大学生性别教育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

社会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因为男女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特征,社会文化赋予其不同的行为模式,导致人类有了社会性别之分。在教育中遵循因性施教的原则,针对两性的生理、心理、角色定位和社会期待等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异教育,将对高教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1.遵循社会规律的需要。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性构成,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理智地把握规律,才能愉悦地把握人生。人类社会之所以如此精彩,是因为社会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他们不仅在生理上相互区别,而且基于这种区别,社会也赋予他们不同的期望、要求与评价。人们只有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纳。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如何把握和理解社会对两性的期望和要求,使自己的人格特质与社会赞许度趋向高数值,不仅是大学生必须思考的个体社会化问题,也是社会面临的素质教育问题。

2.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也是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的时期,他们面临性别角色选择定位的困惑和焦虑。同时,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及性别行为和他们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等诸要素一起,构成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涵。重视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性别角色定位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塑造健康的人格,无论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极为重要的。

3.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地渡过人生的转折期。因此,通过性别教育,使学生悦纳自己,欣赏异性,积极地表现性别美和青春美,愉快地体验积极的情感,努力发展高尚的情操,自觉抵制性别偏见,主动建立符合性别发展的行为模式,这是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

4.主动占领教育阵地的需要。

社会学家认为,任何一种性别角色都不是先天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先进的性别意识不可能自然生成,学生不能从高校的课堂获得科学的性别知识,便有可能从传统文化的性别偏见中、从社会的职业和劳动分工中、从性别角色认同的偏差中、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中形成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到底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更为可靠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等人才,而高校性别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人格教育没有得到与智育一样的重视和落实,而且,从根本上说,忽视了作为素质教育基础意义上的性别差异教育的重要性。

1.教育思想上的缺失。

作为教育思想,性别教育根基于对每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强调通过性别功能的挖掘和发挥,提高两性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一认识正是高校教育思想中所缺失的。教育者忽视了性别教育在人的主体性功能发挥上的重要作用,不仅没有认识并践行性别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提升学生的人格力量起的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没有重视性别教育在帮助两性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挖掘性别潜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主动地发展自己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教育中忽视两性间的差异性,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在教学环境上都是男女一样的。事实上,两性在生理、心理、个性、兴趣爱好、个人专长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忽视两性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这种教育往往缺少对性别问题的全面关注,缺乏对两性不同的体验、观点和利益的重视和挖掘,同时,也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特点的关注,使她们片面理解男女平等的理论,以为自己和男生一样可以承担相同的社会角色和承担共同的社会责任,这容易使她们面临社会激烈竞争时感到困惑和不安。正因为性别教育的缺失,使高校的教育成为一种没有充分调动男女学生参与的不完整教育。

2.教育内容上的缺失。

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全面关照性别差异,是性别教育的应有要义,但在实践中却难以保证。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满足于对男女平等的片面理解,忽视教育主体的性别差异,孤立、片面地看待分数的作用,因而无论哪门课程哪个活动,都是以成绩论英雄,极少因性而论。性别教育课程在目前的高校教学计划中,几乎是一片空白。绝大多数高校的各类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都缺乏性别视角,教学计划和各科大纲都没有针对性别差异的内容,也没有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更没有性别教育的学科点和培养方向。以茂名学院为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性别教育,也没有开设与性别教育有关的必修或选修课。近年来开设性别教育的讲座和选修课的高校逐渐增多,如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而这些大学的性别教育阵地主要还是靠开明领导的支持和热心教师的努力才建立的。可见,性别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仍被视为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这一方面反映性别教育在我国高校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观念问题仍是我国推行性别教育的最大障碍。

3.教育环境上的缺失。

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正常教育的载体,它是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对校园文化娱乐、舆论风气、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社会活动等因素的整合来达到学校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的高教环境中严重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应有关注。首先,校园文化活动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由于脱离两性差异,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中发挥性别作用上欠缺意识和方法,使男女两性对在未来的社会中如何找到自己位置估计不足,也使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欠缺人性的不完整教育。其次,在高校中极少看到校园主流宣传力量的性别视角,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的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没能在学校的宣传媒介中感受性别的力量,而男女平等的理论也仅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最后,高校的师资力量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结构。校园内教职员工角色分工,是学生日常观察模仿与角色认同的对象。以茂名学院的人事结构为例,7名校级领导全为男性,72名中层干部中,处级女干部仅有6名,只占8.3%,全校女干部还存在”四多四少”的情况:基层多,高层少;低职多,高职少;副职多,正职少;党群岗位多,行政岗位少。学生习惯于男性校长发号施令、女性教职员工遵从配合的景象,很容易把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视为理所当然,这使得为数不多的女性教师甚少成为鼓舞女学生突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角色模范。这种人力资源环境会使我们的性别教育困难重重。

4.教育队伍上的缺失。

性别教育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然而,具有性别教育能力的师资严重不足。在过去数十年的性别盲权威教育体制下,许多师范院校未能重视对准教师的性别意识培训,从笔者大学就读的师范大学到现在任教的师范学院,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均没有开设有性别教育的相关选修科目,也没有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性别意识,因而使许许多多准教师的性别意识从未被启迪和警醒,并以性别盲的角色走进了高校教育者的队伍。而许多高校在教育和管理中也未能关注性别议题,未能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培养教师对性别问题的全面理解与思考能力,使有性别意识的师资力量培养严重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针对两性差异进行两性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意识的呈现缺乏系统性。不少教师总会有意无意地对男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渴望,有意无意地宣扬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性别歧视意识,而教师的言行又以高度的权威性和正统性影响学生形成性别模式。在社会快速变迁、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之际,教师从不检视自己对两性所持的观念和态度,往往也缺乏多元开放的态度与能力去及时有效地处理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性别问题,反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正因如此,体现性别意识的任何政策、任何改革与任何良好的教科书也都进不了教室的门槛,而学生也无从得到科学的性别教育概念。

总之,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他(她)们自身未来的平等参与和发展,还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来家庭质量。因此,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里,重视和开展大学生性别教育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

1.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因性教育的重要性。

男女生是有差异的,适应男女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促进男女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应是教育的应有要义。因此,教育者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性别差异,把性别教育作为高校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从性别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使高校教育成为男女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的完整教育,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通过立法程序确保性别教育的实施,是我国政府对世人的承诺。由我国政府建议并参与起草的、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中强调:“作为政府,我们特此通过和承诺执行以下《行动纲领》,确保在我们所有政策和方案中体现性别观点。”《行动纲领》中提出:将性别观点纳入立法、公共政策、方案规划、机制、传媒、决策和项目〔1〕。因此,国家教育部门要在国家教育政策中制定适合各学龄的《性别教育法》,明文规定把性别教育融入各学龄各领域的课程纲要、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促使国家的教材融入性别的原则和视角,建立评价学校性别教育的指数,设立专门的机构监督性别教育的开展,构建学校教育在塑造社会性别价值观与性别秩序的核心机制,使性别教育在国家的规定下有序进行。

3.强化性别角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

大学性别教育的目标是确立符合时代发展、符合人类个性真正解放的性别社会化目标。因而,大学教育要向学生提供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帮助大学生明确什么是当代理想的男性及理想的女性,使他们尽早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教育中要适当增强男性气质特征和女性气质特征的培养,使大学生在认识两性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的看待两性社会差异,既要帮助学生克服男女两性互相斗争、视对方为敌的对立心理,也要注意学生中妄图消除两性间的差异、失去两性应有的个性行为、变得男女无异的性别倾向。要指导学生走出男女平等的误区,认识到两性的性别和差异将贯穿人生发展的始终,要么属于男性,要么属于女性,不应寻求男女中性化,或抛弃自身性别特质追求异性特质,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悦纳自己和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让男人更像男子汉,女人更有女人味。

4.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设置,使性别教育全面进入高等教育。

首先,课堂教学是性别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要确立任何一门课程教育都是性别教育的理念,要求所有专业的教师在各自课程教学中融入性别议题,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认知两性文化,学习两性相处之道,并以尊重的态度面对两性的异同,促进性别教育全面进入高校课堂。其次,应当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设置,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总学时中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让这些课程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地对大学生开展性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重视打破文理截然分家的局面,在公共课,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与作业的设计,提醒学生对性别议题的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吸取性别意识。最后,要建立起性别教育的体系,还必须设置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要整合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基础性课程,把性别教育作为必修课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二是选修课程,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个性和专长发展潜能,培养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三是女性课程,针对女性特点进行女性素质培养。

5.优化校园环境,突出对学生性别素质的熏陶,使性别教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重视学校宣传板报、校报、广播、网页等等宣传媒介中男女出现的比例,强化先进典型的宣传中科学性别角色定位的引导,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把性别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其次,要多开办性别教育的系列讲座和讨论会,重视家长、学校及媒体对大学生言行的引导和训练,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性别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性别敏感,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性别素质。还要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有强烈性别意识的成才教育,尤其要营造女生群体发展的积极氛围,鼓励女生自强自立,刻苦成才。再次,要多组织鼓励男女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的友谊,学习如何进行两性交往,另一方面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如何发挥各自所长。最后,要重视学校中男女领导和教师的比例,对女性领导要有指标上的规定,教师的男女比例要适当,使学校的性别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6.加强教师的性别意识培养,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性别意识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重视对师范生性别意识的培养,以融入整体课程方式,在所有的师范院校课程教学中渗透性别教育内容,提醒师范生对各领域性别意向的注意,督促其思考在教学及师生互动方面的性别意涵,培养其开放、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及处理性别议题的知识与能力。其次,把性别教育的课程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必修课程,并作为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之一,确保所有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两性平等意识转化能力的知识分子。再次,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信念,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性别敏感,防止和克服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偏见,促使教师建立起无性别歧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最后,要监督教师的言行,促使教师在言行上成为学生性别角色的榜样,对学生的性别行为持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从男性或女性的榜样形象中去模仿、学习、感受、领悟男性的勇敢和坚毅、女性的聪慧和温柔,促进学生正确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啜大鹏·女性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李小江,等·文化、教育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郑新蓉,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高校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及对策论文

摘要:博客作为第四媒体中最有力的传播方式,已成为大学校园内一个新的信息来源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介绍了博客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博客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应对对策。

关键词:博客文化;大学生;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博客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形式,它的形式和内涵与现代人的文化诉求和思考方式有众多不谋而合之处,迅速成为当代大学生表述生活和思想的一个重要渠道,大学生博客群体日渐庞大。

博客文化作为一种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必将对社会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1博客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博客,具体是指网络日志,是英语单词“weblog”的音译。博客的诞生符合当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和自由精神的伸展,不但易于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比起传统传播方式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所谓的博客文化,就是人们在通过博客这个载体交流、传达思想和信息过程中,形成的一定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和思想态势等文化氛围。博客文化从一定角度上体现了重视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价值的精神内涵,因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尤其是他们把博客作为一种宣泄和张扬的工具,从中寻找自我存在价值,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满足,这是形成博客文化的重要基础。

博客文化具有网络文化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体性和交互性。写博客是一种文化活动,作者是在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息进行一些文字组织,这是由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使主体性成为博客文化的显著特征。同时,博客能够对于其他人产生某些方面的影响,其他人可以通过留言方式与作者互相交流、碰撞和影响,这就体现出博客文化的交互性。

二是开放性和平等性。博客写作没有时空的限制,只要具备网络技能和基本设施,人人都能成为博客作者,人人都可以平等地共享博客资源,博客的宽泛性和容纳性,使博客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征。

三是虚拟性和多元性。博客写作采用的是人机对话方式,忽略所有的现实环境进行交流,作者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网上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博客打破了文化界限和价值界限,任何人都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言论,作者价值观、人生观的多元化使博客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多元性色彩。

2博客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博客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寻找自我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大学生喜用常用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但博客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给大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也能产生消极负面的作用,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区分对待。

2.1博客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首先,博客能为大学生交流、沟通提供良好的空间,博客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大学生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大学生能够通过博客获得情感上和思想上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精神满足,对于大学生丰富情感和张扬个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次,博客是大学生价值体现的空间和实现自我的舞台。大学生通过撰写博客,能够为青春的宣泄和个性的张扬提供有效的途径,他们更多地把博客作为个人媒体来使用,有的甚至能够得到阅读者的认可和赞同,使其观点和思想得到传播,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找到一种可能。

最后,博客有助于大学生获取知识。博客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载体,博客写作者广泛而众多,其中不乏专家学者,他们把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也作为博客内容上传,因此,博客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更新速度快,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使之可以更加便利地学习相关社会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比如,新浪著名草根名博“三峡在线”所写的博文《一位大学老师写给大学新生的100条肺腑之言》就让很多的大学生们受益匪浅,为许多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指点了迷津。

2.2博客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首先,博客能够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博客的平民化和草根化,使得一些未经筛选过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会毫无阻碍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博客平台,传统权威已不复存在,博客上各式各样的信息泛滥可能造成大学生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的思维缺乏理性。

其次,博客能够造成大学生人际情感淡薄。在博客这种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里,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的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大幅度减少,沉溺于这种虚拟的网络中,会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交往能力的下降,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情绪紧张、冷漠、不合群以及其他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三,博客能够诱使大学生走向犯罪道路。博客上的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对于意志薄弱和自律性差的大学生而言,往往可能会滥用自由的权利,侵犯他人的隐私,散步谣言或恶意他人;还有的大学生沉迷于黄色、暴力和反动的信息里,不仅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而且容易导致犯罪行为。

最后,博客可能会让大学生的文化趣味变得低级。许多大学生关注博客上的色情、夸张、搞笑、拆解、颠覆等内容,在这些低级文化刺激下,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欣赏趣味会因此下降,大学生在阅读方向上会出现偏差,容易使其脱离真正的高尚文化。

3利用博客文化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针对博客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应把握博客文化的规律,弘扬主旋律,因势利导,让博客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大学生的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3.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博客观。

要教育大学生从主观上正确认识博客的本质,不应把自己封闭在博客世界中而脱离现实世界。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责任观念,认识到自己的博客行为会给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认识到自己的过度自由会造成他人伤害,让大学生把握好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法规的尺度。要运用博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认清博客文化中的良莠好坏,自觉地抵制博客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博客活动上学会尊重、理解别人,自觉地塑造网络健康人格,着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

3.2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博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阵地,利用博客引导大学生把握正确的导向,正确地看待博客文化中的各种现象,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建立一些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辅导、职业生涯设计辅导等专题的特色博客,通过添加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利用博客,提高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正确运用博客信息和创造博客文化,使大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立优秀博客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3.3培育大学生优秀信息素养。

三是科学认识、评价信息的能力;四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能力;五是驾驭信息和创新的能力。

3.4推动大学生获取优秀文化知识博客的平等化、自由化以及自主化赋予了大学生获知他人信息、充分自主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情绪感受等的权利。因此,要通过博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发扬无私奉献、资源共享的精神,树立开放的知识产权观念,尊重传统知识产权制度,打破学历、财富、地位、地域等障碍,多层次、全方位的沟通,为大学生获取优秀文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5提高大学生文化阅读品位。

要积极创建高雅博客,形成高雅博客文化氛围,利用博客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和鉴别能力,引导大学生摒弃阅读低级趣味的博客行为,积极关注高雅文化,涵养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在高雅文化熏陶中得到愉悦和享受,从而养成阅览高雅博客、建设高雅博客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军,夏四平.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2):151-152.

[2]白小光.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建设性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6):69-71.

[3]何克祥.思政博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j].

政工研究动态,2009(9):23-26.

[4]李明媚,张骏.博客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6-48.

[5]龚利明,刘志红,潘亮.博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探讨[j].社会工作,(4):23-24.

[6]熊文.以博客为载体,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

至在宾州初中读初三,以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宾阳中学;19至就读于宾阳中学;至20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探析及对策论文

[摘要]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一大困难群体,他们过着抑郁,焦躁,孤独,失落,无奈的生活。表现为自己贬低自己,不乐于和别人交往,不乐于得到别人的帮助,怀有孤闭的心理,他们之中有很多人中途放弃,失望而归。本文在对当代贫困大学生做了一个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力量强化,情绪调控等方法,让他们摆脱沉重的心里压力,避免由心里失衡而引起的失败。

[关键词]交往动机情绪心里平衡。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根据调查,贫困生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已达到30%,个别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这个比例达到40%,贫困生在学业上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得不面对生活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还有巨大的学习任务。

我想对于贫困生最重要的不是物质帮助,而是精神动力。对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将使他们迈向成功,我们都是同龄人,深感这种严重的校园危机,这不仅浪费资源,还毁了他们的人生,大学校园里的无助,更是助长了这种风气,他们是急切需要强大的精神帮助的群体。对此,我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力量强化。

1由量变到质变,每天做一件小事,做好,第二天又做一件小事,做得更好,第三天、第四天,就会做得超级棒,这样心理锻炼,信心就来了,每天找一个陌生的同学聊天,讲几句话,就会积累巨大的成就感,就会生活愉快,事业顺利。

2战胜自卑根据压力理论原理:人的需要被唤起时,个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得到满足后,这种紧张状态会减弱,个体认知失调心理场有寻求平衡的倾向,如果心理上失去平衡,个体就会紧张和不适,这种紧张和不适会驱使个体去恢复平衡。如果我们去追求心里的平衡,把一切看作过往云烟,对物质上不奢望,心里的失落用运动,音乐去补偿,人就会超然。人的内心是一个巨大的世界,难怪有人说比海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内心是无比丰富的,因此塑造内心才是真正的修身之道,修身养性是人最重要的之事,它关系到生活的幸福,事业的成败。鉴于以上的贫困生心理,完全是心灵的裂变,则由小的坏细胞逐渐扩散在大范围的坏死,内心的阴暗面由少变多,由小处扩至大范围,他们的变化过程就是由贫困――自尊――自卑――失败――自卑――学习失败,这样几轮的恶性循环摧残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纵有机会的.平等,难有自尊的平等,只要砍断了自卑,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二调控好情绪。

每天起来,对自己微笑一下,选择做几件容易的事,比如洗衣服,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刷牙时,把牙刷得洁洁白白,一天比一天做得好,这不是劳动后的满足感吗?小小的成就感吗?长期的小成就,小满足感就会产生大的成就感,就会获得无比的信心,心情会畅舒无比。

学会享受生活,每周奖励自己一句话,一个苹果等等,奖励自己,肯定成绩,晚上睡觉前,想着今天所有的事都做成了,定会开心无比,以愉快的心情入睡。

每天用情绪高昂的歌曲去激助自己去奋斗如唱国歌,国际歌,鼓舞自己为理想为奋斗,遇到不顺心的事,用一种高兴的态度去对待,我竞然犯错误,叮嘱以后不会再犯了,语调用一种会使人发笑的语言,比如四川话。郁闷没有了,同样会变成一种快乐的情绪,好心情好身体,有人活一百岁,我想好心情是主要部分,坏心情使人发怒,积累有毒物质在体内,影响小健康,而长期的发怒,积累有毒物质,就会使人得到重病。据哈佛大学的医院中85%以上的病情由心理所致。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头痛等。

三面对严峻挑战。

a科学方法。

学习而言,学习其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大学课程繁多,难度加大,就要求非常刻苦才能度过难关,四六级的重压,英语四六级是个可怕的东西,得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一般得花二年,通常还通不过,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重大的影响,无暇顾及其他学科。而贫困生更是如此,一般他们来自贫困的地方,英语水平基础相当薄弱,英语变成了头等难题,四六级考试与期末考试接近,更容易造成贫困生挂科现象,他们一到考试就非常紧张,无法坦然;相反其他学生不担心,反而考得更好。这不是智力问题,完全是心里问题。因为贫困生知道:他们唯一的财富就是学习成绩,考得好才能保持心里平衡。但如果一次考得不好,就会非常失望,更糟糕的是出现了挂科,心里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们就会非常的绝望,自残,甚至于跳楼,他们不可以有一次失败,因为他们的身上承担了太多未来的责任。贷款读书,就要还款,为了读书有可能家庭一贫如洗,如果前途无望,其后果可悲的。

当然,面对诸如就业,毕业等重大的事件,必须在开始时,就应该了解全部情况,最大风险是什么?你能承受的底限是什么?比如不能毕业是你无法承受之重,那么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否则会产生的极大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使你身心遭受严重的摧残,抑郁症,恐惧症等,会要了人的性命,所以千方百计去避免,你就会得到一个快乐大学生活。

b锻炼交往能力。

交往动机: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人们去交朋友,寻找支持并参加某个群体等,交往动机得到满足就会满足感、安全、愉快;相反,就会使人感到不安、恐惧、痛苦。

四、愉快学习。

a适度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能定得太高,造成行动过急,学习心慌,考试心慌。有步骤,循序渐进,这样的目标动机是最好的。每一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每一天都有快乐的心情,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动机太强,急于求成,反而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顺利进行,学习效率降低,考试动机过强的学生,一心想考出好成绩,临场发挥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过于担心考不好,结果不及格,动机过强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b把学习变细。

学好小知识就完成任务了,这种小小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日积月累,就会转化为强烈的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快乐的生活了,而学习最为忌讳的东西便是急躁冒进,想像千里马一样,一日狂行三百里,这样的目标订得太高。他们有充足的理由:自己贫穷,但不能在知识上输给他们,而这一切恰巧是烦恼的根源。每次任务都完不成,越急躁,越做不好,这样长期的恶性循环,烦恼长期积累成为痛苦,失败后的自卑。在大学,课程内容多,更要量力而行,要打持久战,而非速决战,速决战80%会失败。

对于贫困生而言,成绩是他们的唯一自信的依靠,如果成绩失败,他们便一无所有,甚至不能毕业,令他们产生恐惧之心,有的绝望跳楼,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多与学习好的同学交流,每天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学习与生活的,不要怕比较,生活总是在比较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取得进步,才会一步一步超过他们,不要想一步就超越,这是不可能,否则又会产生学习负担,反而使自己的成绩一落千丈。

c一定要学会合作,大学课程内容多,互相探讨,共同面对挑战,于学习最有利,也是打败孤独与无助的好方法,避免遭到最惨重的失败的良方。

我想对贫困生说:站起来,挺起胸膛,不要被困难吓倒,不要绝望,而要自强,自信,自乐,达到心境自由,天下再也无难事了。

参考文献。

[1]朱保成.应用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5。

[2].李品媛.销售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

[3]常桦面对挑战华文出版社2004.6。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

在电子商务领域,企业、消费者、银行等任何一方诚信缺失,交易就不能顺利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把诚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

一、关于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问题表现。

(一)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网络具有公开性,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体信息在未征得同意时不得公开,否则将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而目前很多商业性网站并不注重对客户信息的保护,甚至有时将客户信息资料,如名称、营业地址、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个人的姓名、邮寄地址、联系方式和公司经营信息、公司员工资料以及个人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个人工作信息、简历等作为商品在出售。于是,商业秘密和隐私将可能受到侵犯,且难以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

(二)通过网络诈骗,以销售之名,行诈骗之实。有的网站以虚假不实的公司名称、地址诱导和欺骗消费者,而网站本身既没有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也没有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却在网站上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诱导消费者,待其向指定的银行账号上汇入款项后便没了下文。如深圳就多次发现行骗网站冠以“深圳某某公司”,使用“沙头角中英街”等地址,甚至将一些香港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和网址都用上,打着免税、批发甚至私运的幌子,使外地消费者误以为深圳的电器商品都比内地便宜,从而达到骗取消费者钱财的目的。

(三)商品质量低劣。有的网站虚假宣传,夸大其辞,在网上将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以此来误导消费者,但实际销售的商品质量低劣,与网上宣传的并不一致。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后往往费时费力去投诉,而网站则不肯承担责任。

(四)不及时送货。有些网站承诺在顾客购买后在一定时间内送货上门,但往往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及时送货,影响到顾客的消费信心。特别是食品、饮料等即时消费性的商品,这一问题就尤为突出。

(五)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说一套做一套,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一些网站在网上销售打印机、电脑等商品,但是当消费者购买的这些商品在出现质量问题后,网站却让消费者直接去找厂家。

(六)违法开展经营活动。有些网站钻国家法律法规的空子,大打“擦边球”,如违法提供有奖销售服务,以巨额奖金、奖品吸引消费者浏览其网站,以提高网站浏览量,有一家网站推出的“10分钟做主页”大奖活动,头等奖竟然是一套价值不菲的商品房。甚至还有的网站置国家禁令于不顾,违法在网络上开展非法活动。

二、造成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立法滞后。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的法律规范。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4月l日才开始实施。它的实施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法律规范,目前实施的法律规范显然不足以完全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诚信。

(二)利益驱动。透过扑朔迷离的网络社会现象不难发现,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驱使人们藐视道德和法律而在网络这个“自由时空”中为所欲为。此外,一些网站的经营者仅仅注重短期效益,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经营网站,结果在商品质量、物流配送和服务承诺等方面很难让人满意。

(三)信用障碍。

近年来,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这些信用信息基本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人们很难利用,甚至有时不得不对信用信息本身持怀疑态度,这就为少数人、少数用户、少数企业说谎、失信、欺骗、诈骗提供了可趁之机。

(四)意识淡薄。电子商务参与者的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不强。对于任何企业、商家、消费者,乃至一个国家,诚信都是资源,是_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是进入电子商务这个国际大市场的资格,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必将对社会的经济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市场经济难以健康运转。

(五)缺乏管理。对参与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没有建立详细的信用档案,以集中、统一、规范的形式反映消费者个人资信与交易记录等信息,如消费者基本资料、经济信用资料、社会信息与特别记录等。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信用信息没有受到良好的法律保护。对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资格评审不把关,身份认证不到位,信用档案不完善,以至于造成虚假网站、虚假商品信息、虚假公司、虚假中介机构等的不断出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