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学设计燕子专列(汇总15篇)

时间:2023-12-15 06:35:13 作者:薇儿

教学计划的编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是其重要考虑因素。教学计划的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三年级《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效果。

一、听记训练。

师:现在进行听记训练,老师这儿有6个词语,看你能记住几个?

第一遍:欧洲瑞士、气温骤降、特殊客人、饥寒交迫、人民救助、乘上专列。

第二遍:

你记住了哪几个词语?

谁来补充。

(出示词语)。

谁能把这6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

大家不但听的认真,还能联系文中的内容说一句话。看来倾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会倾听,你会获取更多的知识!好,上课!

二、学习第二段。

师:今天我们继续乘上《燕子专列》,走近瑞士政府,走近瑞士人民。

下面请大家来听一条瑞士政府发出的紧急消息。仔细听,看你听到了哪些信息?(播报消息)。

师:好,谁来说说。

同学们,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想想看: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这时候再加上找不到食物,这样的情景可以用我们听到的哪两个词来形容?(指名说)(出示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谁来读读这两个词,(指名读)。

你读的很准确,但是没有读出词语的温度。是呀,词语有温度吗?

想想看,当时天那么冷,又没有吃的,谁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体会当时燕子危急的情景。(自由读第2段)。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燕子的这些不幸遭遇。

(边点击图片,教师边深情的讲述)大家看,大树下,湖岸边,连绵不断的群山中,到处都是冻僵的小燕子。(在为燕子的不幸遭遇而震惊)。

师:看到这些图片,听到这个消息,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指名说)。

师:我听出来了,也就是大家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助燕子。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听到消息后,瑞士的居民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画出瑞士居民的做法。

师:好,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指名读)(出示)。

(如果学生用查字典方法)老师这儿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大家读读下面的话,联系下文,你也可以知道料峭什么意思?(老师读或者学生读:顶着满天飞舞……冻僵的燕子)。

当时天气怎么样啊?(寒冷)再看哪个季节的寒冷?(春天)形容春天的寒冷就可以用料峭这个词。好了,闭上你的眼睛,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春寒料峭的季节!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老师范读:“外面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好,谁来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一:我看到了许多人都走出了家门去寻找燕子。

(听到消息后,只要有救助能力的人都走出了家门)板书:纷纷。

预设二:人们到处寻找燕子,找了许多地方。

(凡是能想到的地方,他们都去找过了。)板书:四处。

师:大家想象的都很好,请大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再来读这句话,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名读)。

师:1、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寻找燕子时的艰难。

2、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人们寻找燕子时的那种焦急的心情。

瑞士人民多么坚强啊,不怕冷,不怕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来,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一起读出来,(齐读)听到消息后……。

四、学习第四段。

预设一: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的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多么坚强的小姑娘呀,)。

预设二: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寻找一只燕子都很不容易,更何况是十几只,多不容易呀)。

预设三:在覆盖着……。

(在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多么危险啊,但小贝蒂找的又是多仔细呀)。

预设四:再来看看这幅照片,小贝蒂哪儿最让你感动?(做法)。

小贝蒂的坚强,小贝蒂的勇敢,小贝蒂的爱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谁来读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动读出来。(指名读)。

捧起书,让我们都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我们的感动来。(齐读第4段)。

寻找十几只燕子,贝蒂都要“冒着料峭的春寒…………”(引读),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爱呀!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对小贝蒂说,打开练习本,写下来。

(如果学生只写“有爱心,真勇敢”一类,教师随时提醒:我发现,有的同学只写了“小贝蒂,你真有爱心”“小贝蒂,你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如果能把她怎么有爱心,怎么勇敢的做法写出来,就更好了,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语言。)。

写好的同学来读给贝蒂听。

五、学习第5段。

师:大家写的都非常好,深深的感动了我,在瑞士人民全力以赴的救助下,本来濒临死亡的燕子,坐上了漂亮舒适的空调专列,列车开动了,来,让我们通过朗读为这些可爱的燕子们送行吧!(齐读第5段)。

爱心大使史怀泽曾说: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只要我们善待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它们也将会以百倍的努力回报我们。

老师再来给大家推荐几个好故事:下课后,请大家找一找读一读,你也会被它们深深的感动!

《小狮子爱尔莎》。

《布拉格的鸟》。

《海豚领航》。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理解,感受燕子美,春光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心情和蓬勃向上力量。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句子。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生字,划出生字组成新词,把你认为难写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燕子是什么样。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芽就像睁开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春天?是怎样形成?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还有卖,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一圈一圈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曲谱啊!”“这”指是什么?看看书上插图。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正等着我们去演奏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三年级教学设计《燕子专列》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导语。

2、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可小组,也可同桌完成。)。

(一)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汇报交流。

三、细读领悟,完成以下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二)汇报交流结果。

(三)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与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指导学生板书)。

人-----------燕子。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一)1、导语: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缘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于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燕子的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呢?(小组合作)。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二)引导想象,对课文内容做补充,丰富课文的内容。

1、(看课文插图)小贝蒂在哪儿发现了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3、获救的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它们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外拓展。

2、教师小结。

3、老师的话。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生字预习检查,读的既对又快的可以模仿小燕子的动作。

这么多小燕子呀,咱们的教室变成了——燕子专列(齐读课题)。

咱们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原来这是一辆爱心专列。准备好哦,专列即将启程,咱们用朗读来和站台上送行的人道个别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在你们小燕子的心中,你们在向哪些人致谢呢?(政府、居民们、小贝蒂)。

在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向谁致谢呢?(调查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就先学哪部分。)。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1、自读、体会。(第四自然段)。

小贝蒂为你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感动,使你们最想向她致谢?请你们找到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2、互动交流。

(2抓住第二句话中“小贝蒂救了十几只燕子”这点来向贝蒂致谢,并由此体会到小贝蒂的勇敢和爱心。朗读这句话时有的将“一个人”读作重音,有的将“十几只”读作重音。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她花了多长时间来救我们?让学生带着这些体会来读这句话时,就把“一天下来”也读得重一些、慢一些,来表现贝蒂的不辞辛劳。

(3)“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体会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一心只在乎什么。

小结:小贝蒂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把我们的感动和感谢都融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吧。

**3、看图想象。

(1)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配乐),瞧,那天,我就是这样被小贝蒂救了的。天,冷极了,当我躲在岩缝里瑟瑟发抖时,突然听到了……风,吼叫着,我和妈妈依偎着,哆嗦着,祈祷着温暖的春天时,是小贝蒂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在我们每只小燕子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动人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忆吧!(学生看图想象自己被救的经过)。

(2)运用想象,表达体验:小燕子,那天你是怎么被救的?(生:那天我冷得受不了了,是小贝蒂扒开雪,救了我,把我送到火车站。)(生:我躲在岩缝里,突然听到了脚步声,小贝蒂发现了我,她把我捧起来,搂在怀里,对我哈着热气。)(生:我和妈妈躲在树枝下,妈妈不断地安慰我“会有人来救我们的!”果然一个小姑娘来救了我们,她还解开衣服,让我们紧贴着她的胸口。)学生借助手势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大家产生共鸣,加深体验。

小结:小贝蒂就是这样,一个人救了我们十几个小伙伴,她不仅拯救了我们的生命,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在瑞士这个难忘的国度里,还有谁也让我们这样感动,使我们想向她致谢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三年级《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燕子专列》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欧洲国家瑞士的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故事表现了人、鸟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个环保主题,通过燕子的特殊经历,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博大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课文采用倒序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在选材视角上也较为独特,并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设计理念】:

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所以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小班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都有感受,让孩子们在步步推移的多种朗读方式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学生爱护所有动物,尊重所有生命的意识。

【设计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方法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会想象,在朗读感悟中学会表达。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生质疑。

1、谈“专”入题:“同学们,在我的脑海中啊,一直有着这样一个美丽的形象:一身乌黑的羽毛……”

我刚刚起了个头,同学们就兴致盎然地背了起来:“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再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对,小燕子!”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燕子。

“燕子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朋友,它们是候鸟……”

“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秋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学生们对燕子太熟悉了。

“我再写一个词,”在燕子后面板书“专列”。

“发现什么问题了么?”学生们纷纷举手。

“燕子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要做专列呢?”一学生说完了自己的疑惑,教室里如林的小手纷纷放下,看来他们的问题相同。

“读读课文,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原因。”

学生读课文,有的边读边批画,我也和大家一起读。大约三分钟以后,学生陆续举手。

“燕子之所以乘坐专列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从南方飞回来的路上,在瑞士境内遇到了大雪。”

“他们飞不动了,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出示相关的描写:

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迁徙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很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燕子到处可见。

“读读这几句话,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读,思考。

“我仿佛看到了燕子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四处躲藏。”

“我好像看到了有几只燕子躲藏在岩缝里,他们的身上满是雪花。”

“我仿佛看到了有的燕子已经冻死了,挂在积满白雪的树枝上。真可怜。”

“我仿佛看到有几只燕子冻死在雪地里,纷纷扬扬的大雪快要将他们的身体埋起来了。”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呢?”

“我仿佛听到了几只小燕子在喊自己的妈妈:妈妈,你在哪?我冷!”

“我仿佛听到了几只藏在草堆里的燕子在抱怨天气。”

……。

“看,这就是我们的小燕子。”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大雪纷飞,燕子在风雪中或瑟瑟发抖或艰难飞行的画面,“这是我们熟悉的小燕子么?”

“是。”声音怯怯的。

“不,这不是我们熟悉的小燕子,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我一边说一边按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春光明媚,小燕子快乐飞舞的画面,“这才是我们的小燕子,在微风中,在阳光中,一眨眼,就从这边的稻田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面。”

“但是现在呢?”我把图画又切换到风雪交加的场面中,“什么感受?”

“为小燕子伤心。”“很同情它们。”

“读读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你的感受。”

学生读。

“燕子们为什么不飞行而乘坐专列这个问题你明白了么?”

“明白了,因为他们遇到了恶劣的天气,他们濒临死亡,没有办法再作长途飞行了。”

“燕子专列之所以能够开动,难道仅仅这一个原因么?”我的追问,让同学们产生了疑惑,很多人去翻看书本。

“还有一个原因是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打算派专列把这批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去。”

“对,瑞士政府的决定是燕子专列能够开动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从作出这个决定到列车开动,中间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呢?”

“在电视广播中呼吁人们寻找燕子。”

“影响很多旅客外出,给他们带来不便。”

“每个车厢里的燕子数量要科学,不能太多或太少。”

“车厢里的温度多少最合适。”

……。

“是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需要解决。即使这样,瑞士政府还是作出了派专列护送燕子到南方的决定。可见,瑞士政府……”

“很有爱心。”“对燕子很关爱。”

“说得好。燕子专列能开动的还有第三个原因呢,是什么?”学生愕然。一个同学举起了手:

“有居民们的救助!”

“是啊,离开居民们的无私帮助,政府的专列只能是空的!”

出示描写居民们救助燕子的段落。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学生读。读得很动情。

“人们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我强调了“四处”一词,如果我们把四处这个词打开,将会看到丰富的内容。屏幕显示: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在(),在(),在(),在()寻找冻僵的燕子。”

在山涧边,在大树上,在岩缝里,在草丛中,在大树下,在雪窝里……同学们在朗读中补充,说得动情动容。

“我们把‘四处’合拢,再来读这段话,我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学生读。

“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寻找燕子的人很多很多,可能有什么人?”

“老人。”

“政府的官员。”

“青年人。”

……。

“救助燕子的大军出发了,他们要到冰天雪地里去寻找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燕子,同学们,对这些充满爱心的人,你有什么提醒的话语要说么?”

“阿姨,小心路滑,请注意安全。”

“老奶奶,你得腿脚不灵便了,千万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寻找燕子。”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救助燕子吧,千万不要独自行动。”

“提醒得好!救助燕子重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也很重要!

“同学们,在这千千万万的救助燕子的人中,一个小女孩很是引人注目。”

“贝蒂!”同学们异口同声。标准的普通话。

“我把这个名字写在黑板上,有没有其他的叫法?”同学们练习,最后一个同学读得很有味道,大家表示同意。

“为什么这样读这个名字?”

“因为她是瑞士人,我们学英语的时候外国人的名字都是这样读的。”

“读读写小贝蒂的句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在家人的带领下,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了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

出示文中插图。“小贝蒂在做什么?”

“小贝蒂双手绷着一只要冻僵的小燕子,温暖着它。”

“小贝蒂在给小燕子说悄悄话,她说,小燕子,不要害怕,我是来救你的,你马上就能到温暖的地方去了。”

……。

“千千万万的人把千千万万只燕子被送上了列车,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列车开动了。坐在舒适的车厢里,看着外面飞舞的雪花,小燕子们叽叽喳喳的相互诉说着什么。你以为它们在说什么呢?写下来吧,一会我们交流交流。”

学生写。交流。

三、激情结课,升华爱心:

(1)燕子虽然是一种小小的动物,但牵动了瑞士全国人民的心,列车开动了——学生齐读最后一一自然段。

——————“朋友,

请爱护动物,

爱护所有的生灵,

尊重所有的生命,

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下课。

设计意图:这不仅是课堂小结,也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把这份友情升华为人类对动物的友情,唤起孩子们对动物的那份爱,以及对生命的那份尊重。

三年级《燕子》教学设计

1、学生们能够正确的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会背诵本文的第4自然段。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1、熟练地朗读几遍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1、带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大家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观看和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孩子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课前准备。

1.让孩子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景色。

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3.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课文,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设计意图:导入课文比较精当简练,在孩子交流资料中,既帮助孩子积累了优美的词语,又显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让孩子从整体入手,自孩子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进行小组交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孩子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孩子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孩子理解相应的段落。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设计引导孩子在学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想开去,体会写景物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燕子特点的认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孩子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孩子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孩子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孩子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痕”和“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燕子》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郑振铎先生写的一篇写景状物的精读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构成了文章的四个部分。所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二者相互映衬。

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同时,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也比较突出:燕子的外形,主要写它最具有特征的羽毛、翅膀和尾巴,写燕子飞行,用“斜着身子”、“掠”、“表现其矫健轻快,“一转眼”表现迅速疾疾轻轻捷,用“横掠”、“粘”突出敏捷轻盈;写憩息,作者展开联想,把它比喻成五线谱上的音符,十分贴切而又传神,从而把燕子写得栩栩如生。

另外,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展开想象。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理解“俊俏、聚拢、生机、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等词语。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x课时)。

课时任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到过的燕子的样子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勾勒燕子的形貌,能让学生带着情趣走进文本。)。

二、预习检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间以段落为顺序,小组长检查读文情况,注意订正字音。

3.每组相同组号的同学或者教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是否读正确。

4.检查下列字词的读音。(出示课件)。

带生字的词:唧唧、横掠、荡漾、倦了、几痕、五线谱、演奏。

单个的生字:唧、掠、漾、倦、痕、谱、奏。

要理解的词:俊俏、聚拢、生机、横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

顺势指导“倦”、“痕”的书写,“倦”中的卷不要多横或者撇不出头,“痕”别把病扇写成“广”字。

5.再次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中年级对生字的读音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但一些读音还达不到准确,还得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才能把音读准;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还很浮浅,不能很好地形成解词技巧,所以适当地渗透一些解词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解词能力;指导检查读文的过程要扎实,才能更好地完成正确、流利地读文的课程目标。)。

三、自读自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思考: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习抓住文章脉胳或者粘连自然段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4.质疑。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课时任务: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能够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深读感悟。

(一)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请你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自学交流。

1.出示感悟题:为什么说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画出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2.个人自学。

3.小组交流(组长组织,要有顺序地交流与补充,达到交流中有吸收,有提高。)。

4.全班交流(小组为主要汇报交流阵地,其它组员补充;也可以教师指名让学生交流,其它人补充。)。

预设一:

当学生谈到第一自然“我非常喜欢小燕子的外形——它长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段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凑”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合起来。)。

点击电脑课件,通过屏幕显示小燕子外形图。(边叙述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图中燕子浑身乌黑的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指导写法:写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可以抓住外形几个有代表的部分来写,从写部分特征再到整体特征,能把动物的外形特征写传神。

(3)指导朗读,达到背诵。

预设二:

当学生提到第二自然段中“燕子飞来的季节——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想象扩展:细雨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当它打在人的身上有哪些感觉?请你说一说细雨的形态和触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说,师生点评。

(2)理解“赶集”、“聚拢”。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赶集时的情形,体会“赶集”、“聚拢”的意思,体会把春天的花开草木,万木齐发的景象比喻成为“赶集似的聚拢来”,充满热闹欢快的气氛。

(3)出示下面两句话,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话从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引导得出:从部分到整体,从分到总的写法。

预设三:

当学生谈到第三自然段“燕子飞行姿态——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体会“唧唧”“一转眼”“掠”、“沾”用词的准确。

“唧唧”说明燕子对春天的喜爱;“一转眼”说明燕子飞得速度快;“掠”写出了燕子飞过水面时,飞得很低,距水面很近,简直就是从水面上拂了过去的情景;“沾”字写出了燕子身体并没有触着水面,只是尾尖偶尔挨了一下水面,可见燕子的轻捷灵巧了。

(2)指导朗读。

预设四:

当学生谈到第四自然段“燕子停歇——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换词品析,出示课件。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条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引导体会:“几条”、“几根”能过于真切,显不出电线的、蓝天的旷远;而“几痕”能地表现出细细的电线在空中的隐约可见,似有似无,这与落在它上面的音符似的燕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再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电线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与五线谱比较,这样比喻的好处;还要体会燕子与“音符”的关系,让学生说一说这样进行比喻的妙处。

(2)引导想象:“赞歌”在唱什么?感悟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加深对主题的印象。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通过换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提高学生感悟及朗读能力;通过理解内容,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能让学生把话说得形象、具体,便于提高写作能力。)。

二、有效练习。

课件出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按照“从部分-整体”的写法,从“小白兔、喜鹊、大柳树、冬天”中任选其一,写一作文片段。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写作,每课一个写作方法,让学生按照写作方法练习写片段,能够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拓展阅读。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燕子。

活泼机灵。

增添生机。

《快乐的小燕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

说说段意学生谈谈对课文的逐步印象。

三、指导写字。

1、自由读一读。

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交流。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读生字辨别字形,注意“捷”、“瞬”、“漾”等字的字形要求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作业:一、朗读课文。二、写生字新词。课后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朗读读词语。

四、感情朗读。品味快乐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注意读出小燕子的快乐。2.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1、完成课后“自主积累”。2、背诵课文。

春光无限好燕燕子把春闹筑筑窝在我家护春使者到。

板书。

小巧玲珑(体态)外形特征(1)轻悠敏捷(飞行)机灵活泼清亮圆润(叫声)春雨中(2)妙舞轻扬阳光中(3)自由自在尾巴剪春叫声闹春人与燕子亲密无间,和谐相处筑窝与灭虫(4-11)筑窝迎春灭虫护春课后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教学设计思路

1、能正确朗读课文,并适当注意感情。

2、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背涌。

4、能抓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贴燕子图,板书课题燕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是什么样的?

3、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

5、填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着它剪刀似的尾巴,()着身子在天空里()过,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6、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

二、感知全文。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朗读体会:读完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小燕子是如何给出春天带来光彩的?第二小节要点:

1)理解“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色彩一一各种颜色的花)。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从四面八方集合到一起,这都是因为春天到了,是季节的原因,才使得百花盛开,作者用非常形象的句子,把春天的特征写清楚了,也正因为春天的缘故,小燕子才从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色彩。

第三小节要点:

这小节写小燕子的个体活动,是小燕子的飞行,写了几个场景:天空里;稻田边;高柳下;湖面。

从中可以看出小燕子飞行之处多,飞行速度快,也可以看出小燕子的灵巧。

3、再读课文2,3节,区分两个小节的不同风格。

4、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说说燕子飞倦了,它又会怎么样呢?

小声读最后小节,完成填空:

有几对燕子()倦了,()在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5、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请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6、自己读全文,选择喜欢的一个小结背诵。

三、语言实践和延伸。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抓住小动物的特征。

《燕子专列》三年级语文教案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三四自然段中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如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词义等。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课标”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较传统媒体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媒体的选择和利用,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视频去冲击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所以,我只在导入新课与课文结束(列车挥手告别)两处分别利用多媒体课件去创设情景。

阅读课的生命在于师生互动、心灵对话。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闻激趣、导入课题。

1、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课的开始时,播报新闻。(cai展示地球仪上欧洲的瑞士,放大地形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揭示课题。燕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燕子专列》一课。去新闻现场,了解当时的情况。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燕子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2、紧接着学生读题、审题。出示:运送抗震救灾物资专列、运送新兵专列等专列形式,让学生在类比中明白“专列”的意思。

3、学生已独立学习了生字,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交流个别字形难点。如“骤”字这个形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1、教师通过范读课文,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3、进行全班交流。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略读第一段,让学生交流所知,随机指导破折号的用法。

2、老师顺学而导,书上的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指名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示文字: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再次朗读。

3、播放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这群疲劳的、饥饿的、寒冷的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却得到了政府的关心保护,用专列运送到温暖的地方去。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真是(生:了不起!)汇报交流时再抓住两个感人的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感悟居民们的了不起: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出示带点的词。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感悟贝蒂的了不起: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冻僵、僵硬、皑皑白雪、冻得通红”,感受到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感受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引导学生对贝蒂说自己想说的话。读说结合,使学生感情蓄势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

4、想像说话,升华情感。

出示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1)请同学们配乐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2)想像说话,《爱的奉献》轻轻响起。师:列车启动了,你也站在送行燕子的行列中,你会说什么?丰富的想象激发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苏联优秀教师阿英那什维里曾说:“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想象说话也是如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

(3)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也来爱护动物,爱护环境,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多媒体出示地球仪,显示这段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第二课时。

(四)、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为基础”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积累好词佳句。

(五)、创设情境,指导写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谁说点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共鸣。

2、学生自主写。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先说后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六)、指导写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词。

(七)、交流有关其它的爱护动物的故事。

1、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2、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这一板书,把课文中最精炼、最关键的词句精选了出来,不但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而且把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也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把课文的中心内容也表达完整,使文章的内容一下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三年级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燕子》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郑振铎先生写的一篇写景状物的精读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构成了文章的四个部分。所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二者相互映衬。

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同时,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也比较突出:燕子的外形,主要写它最具有特征的羽毛、翅膀和尾巴,写燕子飞行,用“斜着身子”、“掠”、“表现其矫健轻快,“一转眼”表现迅速疾疾轻轻捷,用“横掠”、“粘”突出敏捷轻盈;写憩息,作者展开联想,把它比喻成五线谱上的音符,十分贴切而又传神,从而把燕子写得栩栩如生。

另外,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展开想象。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理解“俊俏、聚拢、生机、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等词语。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课时任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到过的燕子的样子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勾勒燕子的形貌,能让学生带着情趣走进文本。

二、预习检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间以段落为顺序,小组长检查读文情况,注意订正字音。

3、每组相同组号的同学或者教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是否读正确。

4、检查下列字词的读音。(出示课件)。

带生字的词:唧唧、横掠、荡漾、倦了、几痕、五线谱、演奏。

单个的生字:唧、掠、漾、倦、痕、谱、奏。

要理解的词:俊俏、聚拢、生机、横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

顺势指导“倦”、“痕”的书写,“倦”中的卷不要多横或者撇不出头,“痕”别把病扇写成“广”字。

5、再次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中年级对生字的读音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但一些读音还达不到准确,还得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才能把音读准;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还很浮浅,不能很好地形成解词技巧,所以适当地渗透一些解词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解词能力;指导检查读文的过程要扎实,才能更好地完成正确、流利地读文的课程目标。)。

三、自读自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思考: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习抓住文章脉胳或者粘连自然段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4、质疑。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课时任务: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能够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深读感悟。

(一)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请你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自学交流。

1、出示感悟题:为什么说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画出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2、个人自学。

3、小组交流(组长组织,要有顺序地交流与补充,达到交流中有吸收,有提高。)。

4、全班交流(小组为主要汇报交流阵地,其它组员补充;也可以教师指名让学生交流,其它人补充。)。

预设一:

当学生谈到第一自然“我非常喜欢小燕子的外形——它长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段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凑”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合起来。)点击电脑课件,通过屏幕显示小燕子外形图。(边叙述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图中燕子浑身乌黑的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指导写法:写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可以抓住外形几个有代表的部分来写,从写部分特征再到整体特征,能把动物的外形特征写传神。

(3)指导朗读,达到背诵。

预设二:

当学生提到第二自然段中“燕子飞来的季节——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想象扩展:细雨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当它打在人的身上有哪些感觉?请你说一说细雨的形态和触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说,师生点评。

(2)理解“赶集”、“聚拢”。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赶集时的情形,体会“赶集”、“聚拢”的意思,体会把春天的花开草木,万木齐发的景象比喻成为“赶集似的聚拢来”,充满热闹欢快的气氛。

(3)出示下面两句话,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话从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引导得出:从部分到整体,从分到总的写法。

预设三:

当学生谈到第三自然段“燕子飞行姿态——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体会“唧唧”“一转眼”“掠”、“沾”用词的准确。

“唧唧”说明燕子对春天的喜爱;“一转眼”说明燕子飞得速度快;“掠”写出了燕子飞过水面时,飞得很低,距水面很近,简直就是从水面上拂了过去的情景;“沾”字写出了燕子身体并没有触着水面,只是尾尖偶尔挨了一下水面,可见燕子的轻捷灵巧了。

(2)指导朗读。

预设四:

当学生谈到第四自然段“燕子停歇——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点拨:

(1)换词品析,出示课件。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条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引导体会:“几条”、“几根”能过于真切,显不出电线的、蓝天的旷远;而“几痕”能地表现出细细的电线在空中的隐约可见,似有似无,这与落在它上面的音符似的燕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再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电线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与五线谱比较,这样比喻的好处;还要体会燕子与“音符”的关系,让学生说一说这样进行比喻的妙处。

(2)引导想象:“赞歌”在唱什么?感悟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加深对主题的印象。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通过换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提高学生感悟及朗读能力;通过理解内容,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能让学生把话说得形象、具体,便于提高写作能力。)。

二、有效练习。

课件出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按照“从部分-整体”的写法,从“小白兔、喜鹊、大柳树、冬天”中任选其一,写一作文片段。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写作,每课一个写作方法,让学生按照写作方法练习写片段,能够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拓展阅读。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板书设计燕子活泼机灵增添生机。

《快乐的小燕子》教学设计

一、赏画激趣。导入新课1.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投影展示文中的插图)看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什么?2.导入新课。哟,孩子们都在认真欣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欢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欣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主要问题。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和作者一起欣赏这幅画吧!自由发表意见看板书课题,读课题提出疑问,听老师归纳有主要问题。

三、交流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曳、悦耳、奇形怿状”等词语。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学生读文、讨论理解词语意思找句子。交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山的高大挺拔。)(把山野比作绿海,突出了树的苍翠茂盛。)(这段话从上到下地写出了天空、大山、绿树的特点。有详有略,详细写了绿树的苍翠茂盛。)2-4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二部分,描写远处的景物,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天空-大山-树-草地-野花-小木屋。5-7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三部分,描写近处的小溪、小溪旁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过渡:孩子们,刚才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画里的景色美。作者写的文章美吗?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美美地读课文第2~6段。2.老师希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美读课文。想象。学习观察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作者由远到近欣赏图画的顺序,并一边欣赏,一边发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来。采用了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具体。

作业。

1、摘抄佳词佳句。

2、习作。

附:板书设计总写(1)山乡春景勃勃生机令人陶醉。

从上到下有详有略。

天蓝山雪厚。

远景(2-4)树绿草中花。

观察有序描写细致。

草地辽阔木屋小。

动静结合有实景有想象。

小溪欢快。

近景(5-7)野花起舞石头多姿。

总写(8)山水花树令人神往。

小学三年级读后感作文:燕子专列读后感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贝蒂致谢。”

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我想对贝蒂说:“亲爱的贝蒂,你是一个多么富有爱心的小姑娘啊!小小的你居然一天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你的脸冻得通红,你的手冻得僵硬,你却一点也不在乎。你的这种不畏严寒、不怕艰难的,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中国,也有像藏羚羊、白鳍豚、华南虎这类珍贵的动物,由于遭到人类的猎杀,现在已经濒临灭绝。我希望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们,也会被你的行为感动,放下手中的猎枪,和我们一起创造和守护一个美丽、和谐的绿色家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案

昨天上了《燕子专列》感受颇深,这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对学生进行爱护鸟类的环保教育。在课前我就向王老师请教了课文中的重点,王老师说既然文章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以爱作为主线来贯穿课文打动学生。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爱护环境为专题的一组课文中的其中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许多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火车站,并用带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很感人,再加上叙述平实,语言浅显。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3月8号,我以本课第二课时参加了学校的常态课调研。课后,在付校长和易主任的帮助下,我对本科教学,有了新的反思和体悟。

一、导入自然,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谜语导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注意到小燕子春去冬来的迁徙习惯,在告诉同学们,可爱的小燕子遭遇了麻烦。具体麻烦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

二、重研读感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在上课文第2自然段时,我重点抓住了“气温骤降”和“濒临死亡”两个词语进行教学,通过这两个词引出燕子遭遇麻烦的原因和危险的处境。接着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寻找体现小燕子处境很危险的词语,学生很快就找到并理解了“风雪不止”“饥寒交迫”等词语的意思,对小燕子的处境感到非常的焦急,担心不已。

这种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第三、四自然段。学生通过感读“呼吁”,“四处寻找”,“一点也不在乎”等词语,深深体会到了瑞士政府的人民的爱心。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当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有利条件,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例如:我在将呼呼的风声和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当时天气的恶劣以及得救后小燕子的欢快。当学生从语言文学中感受到了小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危险,只在乎燕子,一心想救燕子时,我适时出示课文插图,以此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看图后结合小贝蒂的动作、神情,想一想小贝蒂仿佛在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此时,学生情感的火花被点燃,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因此,她们进入了文本,把自己当成了小贝蒂,学着小贝蒂的动作、神情,深情地对小燕子说着。再如:在温暖舒适的空调列车上,成千上万只燕子在唧唧喳喳地在诉说、在感谢。因此,我利于课件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想像,假如,你就是这其中一只幸运的小燕子的话,你会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们说写什么呢?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亲身经历了故事情境,体验了情境,感受了跟他们同龄的小贝蒂对动物的一种爱,体会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充分理解了课文。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本课教学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精心设问,让问题更加贴近儿童心理。在理解“呼吁”的意思后,让学生代表政府来进行呼吁,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改成:“如果你是一名电视台的记者或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你会怎么呼吁?”这样应该会好一些。

第二、设问过多,问得过细,反而限制学生思维。可以设计几个大的问题,让这些问题贯穿全文即可。

第三、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师生配合不够默契。在平时课堂教学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我在《燕子专列》的第一课时确定了如下的达成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通顺、流利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方法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学会探究,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学会想象,在老师的鼓励声中,自己学会表达。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

从课堂的实施来看,这几个目标还是基本能达到的。

你看,那只燕子正朝着一位抱孩子的阿姨张望,它在说什么?

你看,那只燕子正不停地朝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挥动翅膀,它在说什么?

你看,还有一只可爱的燕子正深情地注视着贝蒂,它又在说什么?。

这些动情的语言把孩子们引入了课文中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激动着主人翁的激动,感受着主人翁的感受。这样就少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语文味。

三、比较遗憾的是:

1、自己相对紧张了,对孩子整体的情绪与表达把握不够。特别是到了后面,感觉提出的问题不够明确,不够到位。

2、教学的整体设计感觉比较浮躁,教师说得多,整顿纪律的时间也用得多了,这样学生就说得少,说得不够好了。

3、朗读的时间不够,特别是教师在范读方面不够。

四、设想与重建:

1、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关注学生的情态发展,挖掘课堂的生成资源,让自己的教学教态更从容,更淡定。

2、在以后教学中,更多把平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施展,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孩子们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