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研报告格式(精选19篇)

时间:2023-11-29 09:54:23 作者:薇儿

调研报告的编写是对所调研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归纳,对调研结果进行准确描述和客观分析的过程。下面是一些写得很好的调研报告范文,其中展示了一些很好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

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关于机构改革工作的有关部署,按照《机构改革方案》精神,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印发《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县级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进一步加大执法机构优化整合力度,提高执法效能。按照中央省市对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要求,我县稳妥有序地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一)优化配置执法资源,凝聚执法合力。坚持相对集中、优化整合的原则,将县相关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责整合,组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县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全县综合行政执法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等相关工作。按照成熟一批,划转一批的原则,目前已划转到位自然资源管理(含规划执法)、城市管理、文化市场(除旅游执法)等执法职能,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省、州有关要求,将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市场监管等五领域的执法队伍逐步划转到综合行政执法局,逐步实现“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管执法;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实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和推诿扯皮问题。

(二)完善执法体制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坚持无缝衔接、协同高效,拟出台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试行)》,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行政执法与业务主管部门、刑事司法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构成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局队合一”体制,统一以主管部门名义执法,压实对主管部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和加强队伍建设的职责;对执法规范、执法协作、执法监督、执法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理顺职责权限和运行机制,提高了行政执法效能。

(三)加强力量配备,优化人员编制。一是改变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并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有序整合执法队伍,将人员编制向执法岗位倾斜。二是严把人员进口关,全面清理规范临时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三是对执法队伍编制底数进行锁定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本应用于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编制,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履行综合执法职责。四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干部职工作出妥善安排,不搞断崖式的精简分流人员。

(四)规范运行机制,提高执法效能。一是全面清理规范精简执法事项,实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并依法及时动态调整。二是全面落实执法职责制,严格限制自由裁量权,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监管执法职责体系和职责追究机制,大力提升执法效能。三是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沟通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移送制度、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执法协同,降低执法成本,构成执法合力。四是加快建设执法队伍,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本事和综合素质。五是加强综合执法经费保障,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一)现行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一是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局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工作关系尚未理顺。我县把分属于不一样部门的执法职责和执法队伍整合到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局后,原部门不再行使被划转的执法权,而州级又未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所以,各部门为了对应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和执法要求,在工作中仍与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局存在较多职责交叉和衔接合作问题。二是管与罚界限不明晰,执法效果难以维持。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行业审批、日常监管等管理职责在行政审批和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权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有的部门还混淆了管理和执法的性质,将监管职能转移到执法层,以罚代管,将压力过度集中于末端执法环节,导致管理权限和处罚权限简单割裂,前期管理跟不上,执法效果难以维持,管理和执法效率双低下,容易出现管理真空,造成新的推诿扯皮。

(二)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综合执法机构具备法律法规授权是实行综合执法的大前提。目前,我国有关综合执法的依据散见于《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中部分授权性条款规定以及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一系列通知和决定中,各地综合执法机构的管理模式、执法范围不尽相同。

(三)综合执法横向联动配合不够。一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够。目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综合执法机构与职能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执法效率。尤其是在住建、规划、国土等领域,职能部门掌握着许可、验收、办证等关键信息,对违建案件的查处多来自群众举报或日常巡查,导致综合执法较为被动。二是执法机构与司法部门联动不够。综合执法部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常需要申请公安、法院协助强制执行。可是,公安警力和法院执行力量有限,申请程序复杂、环节多,造成部分阻碍执行公务的案件处理不及时,或部分申请执行的综合行政执法案件不能及时执行到位,这就削弱了综合执法的效力。

(四)综合执法队伍管理有待优化。一是综合执法人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执法基本需求。县级普遍存在行政编制少的问题,虽然县级执法机构数量多,可是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大部门执法机构均为参公事业编制,有部门执法机构还是事业编制。随着城市框架拉大,城镇化工作不断推进,执法任务越来越重,所需执法人员也越来越多。此外,部分领域的执法专业性技术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职能部门存在只将执法职能下放,往往未将与这些执法职能相关的专业人员、设备、经费及时下放的现象,这就造成综合执法职责与现有执法力量不匹配。二是综合执法人员身份多样,不利于统一管理。在县级综合执法队伍中,不仅仅有行政编制人员、参公人员,事业编制人员,还有很多的工勤身份人员。这是因为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中,是按“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进行划转,同时为了维护改革的稳定,对部门的执法机构连人带编制整体进行划转。这样就造成了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的不一样。另一方面,执法人员身份多样,且来自不一样执法领域,缺乏综合执法学习和培训。综合执法要将多项行政执法职能同时聚合在一个部门,而不一样部门执法事项的执法依据、流程、处罚措施,甚至执法文书等都要求各异,这对于执法人员的本事素质是一项很大考验。

(一)理顺现行管理体制。一是省、州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系统内部工作指导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指导。如平日要加强对县级综合执法机构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工作培训学习,指导并组织协调系统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与综合执法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二是改革应结合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职责清单“两单融合”工作共同推进。省、州相关部门应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对各县(市、区)划转综合执法机构执法权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异常是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市场监管等五领域监管工作职责的部门应依法明确县级部门划转职权的标准和范围,统一授权或委托执法职权的样本,便于各县(市、区)执行操作。

(二)健全完善综合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上位法,让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有法可依。可经过从国家层面制定一部全国性的综合执法领域法律法规,打破部门立法惯例,从更高层次明确综合执法的职责定位以及执法主体、权限范围、执法程序等,厘清综合执法机构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坚决杜绝法外设权,从而促进综合执法工作依法推进、协调发展。

(三)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细化并严格执行执法协作相关规定。

(四)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综合执法机构和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推行“智慧执法”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手段加强对综合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并配备与执法任务相匹配的装备和设施,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设置合理的执法人员的年龄结构,扩大执法人员新录用渠道,随着执法人员的新旧交替,引入高素质的专业执法人员,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此外,利用综合治理平台、执法记录仪等手段,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行处罚与收缴分离的法定原则,树立规范执法的良好形象。

现状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19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19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据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19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19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19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19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9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现状调研报告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在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xx年2月24日。

(二)调查地点:洛阳市涧西区一些小区。

(三)调查对象:小区里的群众。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网络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自己亲自到涧西区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进行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只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的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我区的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9%。素质结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1、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2、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的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3、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4、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5、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致使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窘境。

6、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依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社区自治管理和社区实际工作需要,社区的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高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

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理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而且还要确定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并使之成为现实,使社区变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区。因此,应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社区的组织、协调、凝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务功能配套、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现状调研报告

(一)普及程度。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3.6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2%;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为0.11%、0.74%;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75%,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6.78%。

(二)教师队伍。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4%;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省教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未出现拖欠现象。

(三)办学条件。全省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2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82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拆除。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为12.36、15.79册。小学、初中。

教学。

仪器设备正在积极配备,计划国检前达到省定标准。

(四)教育经费。—年,全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19%、16.72%、21.05%、17.8%,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21.55%、36.03%、32.56%、34.49%,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36、19.31、11.51、16.69个百分点;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733.17元、3395.54元、4126.95元、5011.7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999.36元、4052.02元、5366.32元、7423.16元;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436.96元、777.46元、1235.14、1850.4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554.62元、1001.05元、1630.56元、3447.57元。省本级做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五)教育质量。—学年,全省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8%,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6%。

(六)扫盲工作。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7%,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7.8%。

省经过实施“两基”攻坚,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省的“两基”指标,除仪器设备配备外,其他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检的要求,有些指标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省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6.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3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二。初中阶段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7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初中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48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台,在西部排名第二。普通初中超大班额比例5.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一些反映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其他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64%,比全国低3.03个百分点。(2)小学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比例12.23%,比全国高出8.73个百分点。(3)小学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1.6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平方米。(4)小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19.42%,比全国低35.2个百分点。(5)初中代课人员占岗位教师比例7.98%,比全国高出6.17个百分点。(6)初中阶段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34.60%,比全国低39.92个百分点。

“两基”工作是在自然条件艰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薄弱、“两基”工作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幸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全省“两基”工作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自年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年全省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工作中创造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州(地、市)、(市、区)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两基”攻坚组织机构,建立“两基”攻坚目标责任制。省委、省政府把“两基”攻坚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在全省性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并通过调研、督查和牵线搭桥,为基层学校解决许多突出问题。省长骆惠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调研教育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亲自部署,亲自抓好迎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分管教育的高云龙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两基”迎国检汇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务必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从1994开始到年,全省从省到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层层签订双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政府,做到了一年一初评,两年一总评,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年起,省委、省政府将“两基”攻坚列入各州(地、市)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省对州(地、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检查“两基”工作,促进解决“两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能,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年起,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省、州(地、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年以来,省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07亿元,其中年投入资金6.51亿元,比年净增4.77亿元,增幅达到274%。州自年以来自筹资金3100万元资金设立了州民族教育发展资金。州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资金450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市从年起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近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每天早餐提供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9.2%、36.49%、36.96%、37.01%,在全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中名列第一。二是加快校舍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两基”工作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先后实施二期义教、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06亿元,改扩建学校2096所,累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206.38万平方米。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国家支持省3.28亿元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又筹措3.28亿元,用于9个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了9个如期实现了“两基”目标。三是配置所缺的教学仪器。—年省级财政投入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电教设备等资金1.71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筹措7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35亿元,地方筹措41亿元,用于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建设。“xx”以来,市学校布局调整总投资14.8亿元,其中市、区投资达9.4亿元,与“十五”相比提高了64%。州州、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三年内投资5.7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又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新建学校的供水、供热、供电、操场、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及校园绿化,配置食堂设备、学生用床、课桌凳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州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投入资金11.5亿元,由193所学校调减为39所,到底已筹措资金7.01亿元。州年落实资金15027.8万元,完成了包括州特殊教育学校等6个项目,有力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

书,逐户排查辍学生,初中阶段入学率由年的86.5%提高到年的99.74%,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内。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年,省落实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900万元,重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市、格尔木市办学条件,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其中市解决3.5万人就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5%。三是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全省落实了国家提高标准的政策,州在全省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到200元,同德在州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元,同时免除了全所有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费。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教师数量不足。年省政府为九个攻坚一次性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900名,缓解了教师紧缺问题。从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向40个(市)补充特岗教师4671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矛盾。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先后组织3087名省内应届师范生到农牧区中小学校顶岗支教。年实施了教师见习岗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了700名见习岗教师。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年以来共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6.54万人,扩大了后备师资来源渠道。近几年来,州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实施特岗计划和重点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累计新增教师800余名。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800万元,省级下达培训资金1000万,培训经费、培训人数超过前四年总和。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同时,同步调整教师工资,做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所查州、地、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长期在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教师。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编印了《省情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建成43个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制定了《关于“法律七进”活动、落实“法律进学校”的指导意见》。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省财政投入22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着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市城西区行知小学办学理念先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行知精神,形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招生与评价制度改革。全省坚持小学、初中按片区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试入学,不断提高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配置给初中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加强扫盲教育,全面推进“两基”工作。一是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进行。年以来,投入扫盲资金来源1140万元,向每位扫盲学员免费发放扫盲教材等学习用品,将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乡镇成人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坚持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牛羊育肥、家庭种养殖业、水果栽培、妇女卫生健康教育等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民群众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增长了致富本领。州年至年共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培训人数达39727人次。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扫盲机构的评选中,省扫盲领导小组被授予国际扫盲奖中的“世宗王扫盲奖”,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三、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个增长”计算不规范。教育费附加是国。

调研报告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调研报告

2014年,我县19个乡镇场,其中有17个乡镇都配备了“9+3”民政助理员,有16个乡镇使“9+3”毕业生能够走上民政助理员的岗位,其余1个乡镇未将“9+3”毕业生安排在民政助理员的岗位上,事业编制15人,公务员编制2人,使用率到达了94.12%。19个乡镇场中,民政助理员占6人,男性13人,乡镇民政队伍89.48%为年青人,年龄偏向年轻化,中专学历占94.12%。20xx年,我县民政助理员“9+3”7人,9人大专文化及以上,文化水平明显提高。民政工作主要从事救灾救济物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的登记资金发放、特困供养资金发放、优抚登记、基层政权建设、残疾人资金发放、老龄工作等。其中部分民政助理员工作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安心热爱本职工作,整个民政干部队伍基本稳定。可是民政助理员不是民政局专职编制,而是占用了乡镇的编制,自身不是很明确自我民政助理员的身份的人大有人在,开展工作很被动。

各乡镇场民政助理员是协助县民政局开展好各乡镇场的民政工作,但由于前期“9+3”民政助理员结构年轻,职责心不强,主动性不够,培训时间短及力度不够,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和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牢固,作风不扎实,个别不安心本职工作。近年来,民政业务复杂多变,县民政局安排给各乡镇场民政助理员的工作经常不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在督促他们完成时经常听到他们的抱怨声,怕繁、怕难、怕苦的情绪时有流露,难于适应做好民政工作,造成工作质量的不稳定。再加上各乡镇民政员编制不属于民政局,乡镇民政员更换较平凡,给民政局的管理和业务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一是乡镇民政工作缺乏宽松的工作环境。

民政工作联系千家万户,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需要宽松的工作环境。对我们高原地区草地县,地广人稀,工作量大,我县乡镇路远,交通不便,居住分散,民政对象多,要把工作完成好,民政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实际工作中,在必须程度上受到限制,民政对象的低保、五保、救灾救济、特困户等等,不是民政工员能够独自完成的,需要各乡镇场党委政府的.支持,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

二是乡镇民政助理员工作力度不够。

下派到各乡镇场“9+3”民政助理员所占编制是属于各乡镇编制(大多数属于兼职人员),而不是民政局专职编制,所以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县民政局对乡镇场民政助理员的管理力不从心,因为编制不属于民政局,他们自身不认为自我是属于民政局管理。再是随着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民政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一是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思路和方法落后,习惯于自我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景、新问题缺乏研究和思考。二是对民政的地位、职能和任务停留在狭义的认识上,适应并融入民政工作的反应比较缓慢。三是由于年龄、自身学习、文化素质、专业参差不齐等因素,加上大部分民政助理员没有参加过完整的系统的民政业务培训,对民政有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缺乏钻研,掌握了解不深;应对面广、量大、实打实的民政工作,无法经常性入村入户了解实情,在及时完成任务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难于胜任其工作。

我局提议从以下几点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一)争取设立乡镇民政所,以增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

结合实际情景,期望能将民政助理员的编制能够划给民政机构,便于我们能够进行很好的管理。在乡镇设立机构健全的民政所,提议按照辖区总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配备民政干部。并参照卫计、财政等部门对乡镇所(办)的管理体制,由县民政部门归口直接管理,或由县民政局和乡镇对民政所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民政所负责人的任免须征得县民政局的同意,民政干部的调动应报县民政局备案,以坚持基层民政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应当尽量减少兼职,切实解决民政工作有人办事、民政干部有时间办民政的事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建立健全以乡镇中心福利院为依托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性质为事业法人单位,履行农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维权援助等服务功能;在村(居)委会配备一名民政工作协管员,构建覆盖所有村(居)委会的民政工作网络,确保基层民政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点。

(二)改善乡镇民政所(办)的办公条件,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的办事效率。一方面,整合乡镇民政现有资源,分类管理和营运。公共服务类设施严格按政策搞好服务,社会服务类设施推进社会化运作,市场服务类设施搞好有偿和低偿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造血”功能。另一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导县乡加大投入,配备相对统一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和应急装备,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善乡镇民政部门的服务手段,增强应急本事。此外,在下达工作任务、分配专项资金时,各级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要给予适度的工作经费,以保证基层民政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开展工作。

(三)加大对乡镇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期望上级部门能够拨付资金将民政助理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完整的培训。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基层民政队伍,是做好乡镇民政工作的重要条件。提高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取创造学习机会,锻造学习型民政队伍,鼓励和支持民政干部参加在职学习,加速知识更新;要不定期组织各项民政业务短期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本事;要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及时了解民政事业发展新动态、新理论;要经常组织参观考察,学习其它县的先进工作经验方法,缩短摸索过程。

(四)完善乡镇民政工作制度,以规范基层民政工作程序。建立健全标准化的乡镇民政业务流程、工作职责、岗位职责等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优抚经费等管理和发放程序,资金全部纳入社会化发放,我县已实现基层民政干部不直接经手现金。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从工作目标、业务水平、服务本事等方应对乡镇民政干部进行严格考核,推行首问职责制、限时办结制,强化乡镇民政干部的职责意识。

(五)强化民政工作的地位。从必须意义上讲,民政工作承担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基层政府必须提高对民政工作的认识,必须把加强民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职责制考核体系,加重考核份额。

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我就当今社区社会的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驻区单位和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驻区单位5个,居民16户50人,外出参观学习2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金石社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5万平方米,拥有居民住宅楼54栋、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户即5132人。

金石社区现有在编工作人员7人,挂职干部1人,村官1人,劳动保障站3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30人(含预备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13个,党小组长13人。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20个,居民代表51人,楼栋长20人。

金石社区物业:工作人员75人,其中园区主管1人,报修统计员1人,维修工2人,保安19人,园区保洁11人,楼栋保洁21人(公益岗),新市区养路保洁20人。

二、近年来社区工作运行情况。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金石滩街道办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办事处现有15间办公用房,一大间集体办公用房和一间会议室,办公设备基本维持正常办公运转。金石居委现有办公用房7间,会议室1间,建有社区支部办公室、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个标准社区“四室三站一场”还相差甚远。

(二)整合资源,合理划分社区。

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与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个社区居委会(金石社区、金海人家社区),9个居民小区。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金石滩街道办共有50名在职干部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办事处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居民,充当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工作实践,逐步探索理清了以县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极大的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区旧貌得到改变,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金石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金石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要求金石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落实到金石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金石社区居委会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金石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金石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金石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金石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金石社区居委会减负。

1、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开发区委办局在金石滩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金石滩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金石滩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3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金石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金石社区居委会经费由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石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石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1、金石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3、金石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5、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大连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广大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连农村新社区建设,使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解析的金石社区,虽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区中心建设的整体,却反映了大连的基本现实。各地情况差异,发展程度不同,新社区建设措施和做法也不尽一致,但进展情况却令人感动振奋。

大连市于20xx年6月17日启动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农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实施统一设计和标准。即每个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每平方米不少于1000元。提升服务中心“一场九室二市”功能。其中有村委会办公室、党员和村民综合活动室、警备室、文化阅览室、医疗卫生室、农村物资超市、日用百货超市、司法调解室、学龄前儿童教育室、体育健身室、村级档案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等。齐全周到的服务功能将为广大农民提供贴心的服务。大连新社区建设正在储能蓄势,必将大踏步前行。

调研报告

我市共有贫困人口2285户7300人,其中**县1579户5200人,**区706户2100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县沿祁连山浅山区7个乡镇32个村,15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在**县。经过前两年集中攻坚,2015年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874户5900人(**县1168户3800人,**区706户2100人),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28.6元(**县5626元,**区8846.24元),**县达到“插花型贫困县”摘帽条件,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退出13个,**年计划将剩余的411户1400人全部脱贫。目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2户847人,其中:上年未脱贫163户545人、需要巩固提高89户302人;一般贫困户184户633人、低保户68户214人。

通过调研,在省上“1+17”及市上“1+9”精准扶贫方案的统领下,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倾心倾力谋划思路,整合资源精准帮扶,综合施策破解难题,重点在产业支撑、项目带动、资金支持、功能配套上精准发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认真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基础工作扎实有力。通过开展全市精准扶贫大调研,按照“脱贫出、返贫进”的动态管理原则,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工作,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科学区分贫困类别,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规范建档立卡资料,提高了帮扶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深入实施“853”挂图作业,按照省市的统一标准要求,各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设立了精准扶贫挂图作战室,制作了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张图”和贫困农户“三本账”的脱贫攻坚“853”挂图,逐项明确了扶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既达到了阳光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的目的,又做到了各项工作任务一目了然、推进不拖延、落实见成效。

(二)大力培育富民多元产业,增收途径各具特色。各贫困村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因地因村制宜确定脱贫致富思路,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元增收产业。一是特色高效产业带动脱贫。在浅山冷凉灌区重点连片发展食用菌产业,在井河混灌区域重点连片发展日光温室,并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建成了以山头庄村、何家湾村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基地和头坝村、西湾村肉羊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养殖基地,较好地实现了以产业连片开发带动区域贫困农户整体脱贫。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

在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等特色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以毛家庄村、七坝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益+务工收入”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模式,稳定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实施生态旅游扶贫建设项目,改善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优先吸纳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与经营,建成了**东村、毛家庄村、永安村等以乡村客栈、农家乐和休闲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景点,使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惠农富农的新兴产业。

(三)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坚持把夯实农村基础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回应贫困群众需求,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贫困村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维修渠道717公里,推广滴灌、管灌等先进节水技术2.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3万亩;铺设农村道路152公里;新建集中居住点20个,改造农村危旧房3660户。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完成了焦家庄乡骊靬村104户、328人整村搬迁工作;编制完成《**县红光园艺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体规划》,逐年对新城子、红山窑等乡镇的541户1832人贫困人口实施搬迁,目前已向省财政厅上缴红光园艺场先期出让金1000万元,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四)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融资难题有效破解。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千方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创新融资扶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市、县财政出资3500万元,组建成立了**县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3408户贫困户担保发放贷款2.22亿元,市级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双联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加大市级财政贴息额度,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每户5万元标准提高到8万元,并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8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政府贴息小额信用贷款,共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350.7万元。二是整合资金扶持。统筹整合市级财政每年列支的双联、菜篮子、草食畜、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6600万元,打包重点投向**县,支持贫困乡村加快发展。同时,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2.04亿元,实施了涉及种养业、乡村道路、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贫项目200多个,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建立基金扶持。分层次建立了乡镇双联帮扶基金和村级双联救助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农村项目建设和救助生活困难群众。目前,双联帮扶基金累计注资达到1194万元,实施双联强村富民项目52个,救助基金累计注资达到57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062户(次)。

(五)不断完善民生服务保障,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以满足贫困农民基本需求为落脚点,加大贫困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扎实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等文体惠民工程,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新建包括贫困村在内的“一村一场”40个、“乡村舞台”51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0个,其中投资180万元建成新型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6所,每个新型互助老人幸福院落实运行经费3万元,并配备公益性服务岗位1个,有效解决了贫困村独居、空巢、高龄老人养老难的问题。所有行政村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人均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29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343元。

(六)健全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帮扶合力效应显著。实行了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驻村工作帮扶机制、联合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并积极探索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强大的全力助推精准扶贫。全市有8466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107户困难农户,1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年驻村帮扶,先后选派69名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挂职锻炼,协调45家非公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全市联户干部累计进村入户48873人(次),解决群众急事、难事914件;开展义诊3896人(次),化解矛盾纠纷794起。

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随着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贫困人口切实享受到了实物和资金帮扶的实惠,但也助长了一部分人“等、靠、要”的思想,不愿参加致富技能培训,不敢创业发展产业,不想借助帮扶力量自我发展,一味靠政府接济,“扶不富的穷人”这一群体在各贫困村都有相当数量,“扶志”任务十分紧迫。

二是脱贫人口二次返贫现象不容忽视。经过帮扶和自我努力实现脱贫的人口,由于基础不够牢固,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出现因病、因灾、因学、因婚丧嫁娶等导致的再次返贫。

三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贫困人口中留守老人、肢残智残、重大疾病患者等失能人口居多,脱贫难度较大;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则因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这些人群的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如果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扶贫措施,难以实现脱贫目标。

四是贫困户贷款渠道不畅。承贷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过程中执行扶贫政策不到位,贫困户贷款被要求提供各种抵押和担保,手续繁琐,门槛较高,贷款困难。

五是易地扶贫搬迁扶持力度不够。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居住地需要同步整体搬迁的非建档立卡户没有扶持政策,贫困村中建档立卡户与非建档立卡户之间矛盾突出。目前,**县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农户有541户18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95户321人,占搬迁户数和人数的17.6%和17.5%。

六是精准帮扶的视野不够宽。一些帮扶单位在帮助贫困村发展方面,对路、水、电、房等群众看得见、能见效的硬件建设帮扶力度较大,但对如何发展支撑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按照我市提出的“到**年底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确保贫困群众2018年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精准扶贫的重点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要坚持把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措施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把当前脱贫与长远致富统筹起来、把增加即期收入与提高可持续创业就业能力统筹起来、把内生动力激活与外部有效帮扶统筹起来的“四个统筹”,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提升农民持续增收水平。稳定脱贫和加快致富,关键要靠富民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向上争取扶贫开发项目,集中扶持贫困户发展以日光温室、食用菌棚、肉羊舍饲养殖为主的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着力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增收产业,带动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家庭手工业扶贫等扶贫新业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扶贫对象可持续稳定增收的门路渠道和长效机制,不断增加贫困户的资产性收益,根治贫困人口的脆弱性返贫问题。

二是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贫困对象的造血功能。要教育培养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激活自我发展内生动力。要统筹考虑健康、教育、技能等层面的长期治本措施,使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最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脱贫和创业脱贫计划,要着力扶技扶智,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乡村旅游创业、农村电子务商等培训项目,提高贫困人口致富能力,力争使每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都能掌握一项以上的就业技能。

三是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按照合理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构建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扶贫开发互助资金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村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认真谋划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继续实施新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和改造整治,统筹抓好水、路、房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居住环境。认真落实省上《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2013-2018年)》,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移民扶贫搬迁;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金融支持的扶贫开发模式,以产业项目为载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

四是着力提升贫困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扶贫工程,加快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切实织好网、兜住底、促公正。加快实施贫困乡镇农村寄宿制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和贫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抓好贫困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等文体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使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纳入低保范围,实现政策性脱贫。建立健全覆盖贫困人口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临时救助制度和外出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跟进机制。

五是着力破解农村发展融资难题。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建立贫困户个人信用档案,建立健全风险补偿和担保金机制,简化审批程序,确保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实现“8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抵押、无担保、全贴息”的贷款全覆盖,切实解决贫困农户缺资金、贷款难问题。加快推行农村房产权、林权、设施农牧业产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土地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健全完善扶贫开发担保融资机制。深化银政合作,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在贫困乡村延伸服务网点,设立“三农服务终端(便民服务点)”。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积极稳妥地扩大涉农信贷产品规模,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题。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掌握了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就能比较容易地写出调研报告了。然而,调研报告的格式时候怎样的?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调研报告格式范文,供大家阅读!

1、 文章题名

文章题名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应使用真名,如为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3、 摘要

摘要应客观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篇幅不超过200个字。

4、 关键词

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一般为3~6个。

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为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所在院(系、所)和专业,置于篇首页地脚处。

6、 正文

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不含调研基本情况部分)。根据所在村的调研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分为调研基本情况介绍、调研分析、思考建议和农户家庭案例(不少于一个)四部分。

7、 注释

篇名和作者注释置于首页地脚处。文内对特定内容的注释置于当页下(脚注),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3……每页单独排序。

8、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末,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期刊: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

示例: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9、字体与字号

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

作者名字:宋体 四号 居中

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宋体 小四号 加粗

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内容:宋体 小四号

作者简介、注释:宋体 小五号 加粗

作者简介、注释内容:宋体 小五号

正文:宋体 小四号

调研报告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研报告(消费者调研报告)、市场供应者调研报告(生产者调研报告)。

2、按调研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研报告、区域性市场调研报告、国际性市场调研报告。

3、按调研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研报告、定期性市场调研报告、临时性市场调研报告。

4、按调研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研报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金融市场调研报告等。

调研报告格式

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不同种类的调研报告,其调研报告格式与写法总体上大致相同,但由于强调的重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每种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区别。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基本面貌,目的在于报告全面的情况,为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规定任务、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常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如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机关,以及部门和单位领导下基层了解面上情况后所写的调研报告,多用于此类调研报告格式。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偏重于反映客观情况,分析研究的成份相对少一些,一般也不要求提出理论性的主题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什么问题的调查。其前言一般是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由于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主体内容涉及面一般都比较宽,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上往往采用横向结构。如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织领导等若干方面来撰写;如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则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当然,每个大的部分中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问题来写。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深人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法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做法、主要体会等。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反映主题。前言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主体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而且要写切身体会;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具体做法,体会就是空的;不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难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结尾可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者指出不足、展望未来。在行文的语气上,经验调研报告格式与经验总结不同,经验总结用第一人称,行文语气必须谦虚,而调研报告则用第三人称,可以热情赞扬,以促进经验的推广。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是用于报告和评价新生事物,帮助人们提高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新生事物往往代表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写作这类调研报告格式时要抱着满腔热情的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作的特殊性上,都缘于一个“新”字,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要指出它的背景,也就是说要指出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遇到了那些矛盾、困难和问题;不仅要说明它的'性质和特点,而且要指明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对其发展前景的预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由于新生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往往不够成熟,甚至存在某些弱点和不足,所以在结尾时,一定要如实地指出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不良倾向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其目的在于揭示问题、反映情况,而不在于追究责任者。另一种是为了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或严重事故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这一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不仅要以确凿的事实分清是非,而且要弄清性质、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和处理的具体意见。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格式上,标题往往多采用揭露式的,有的标题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主城区违法建筑触目惊心》,这一个标题,不仅表明了调研报告的主旨,而且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能够起到强烈的警示与提示作用,吸引读者的眼球。主体部分所反映的如果是一个具体事件,一般采用纵向结构;如果反映的是一种倾向和状况,多采用横向结构。在叙述完问题的主要事实后,要写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程度。结束语有的可呼吁对问题予以重视或关注,有的可扼要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

5.考察历史事实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通常是用于对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调查,用确凿的事实,揭示历史真相,作出正确的评价,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如为平反历史冤假错案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属于这种调研报告格式。这类调研报告 格式的政策性和针对性较强,反映的事件往往也比较复杂。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实的本来面目;二是被歪曲的情况;三是纠正和处理的意见。在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时,事实真相与被歪曲的情况相矛盾的地方,尤其要叙述清楚,要说明事实被歪曲的原因和有关的责任者。写处理意见时,态度要明确,办法要具体。如果问题正在处理和解决中,就要把进展情况写出来;如果尚有阻力,就要把问题尖锐地提出来,敦促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

6.研究探讨性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用于研究探讨某项政策或工作,以统一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也可以用于在作出某项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调研,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论证性。这类调研报告的写作虽然取材广泛,但总是针对某个现实问题,或者紧紧围绕党委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通过研究和分析大量系统的材料,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有时还要与不同的意见展开商榷和争鸣。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标题大多数采用直述主旨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作标题,如《打开宝岛的“金钥匙”在那里?—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调查》,这种标题,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准确反映主旨,又能对读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其前言,一般是提出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此问题的意义。如果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则要把各方面的主张摆出来。研讨性调研报告格式提出的往往是新观点、新见解,所以在主体中,不仅事实材料要充足有力,而且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必要时,还应对不正确的意见进行批驳。这就要求对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把立论和驳论有机结合起来。但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以事实材料为基础,切记不要偏离到抽象或空洞的理论证明上去。此外,由于调研报告的目的是探讨解决问题,所以应采取平和的、商榷的语气,切忌冷嘲热讽。这类调研报告 上,结束语可采取归纳全文,强调主旨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结尾。

7.调研报告格式——调查附记

调查附记又称为调查后记,虽然也是一种文体,但没有独立性,在调研报告格式上,它依附于原件而存在。在有些情况下,如果知情者所提供的材料比较具体实在,并能充分说明问题,这时便以原件为主,在原件后附上调查附记或后记,起证明情况的作用。 一般调研报告的格式附记都比较简短,在写法上,往往首先是对原件所反映的问题表示明确的看法,并说明经过调查,原件完全属实或基本属实等。接着可以就其中某一关键问题作补充说明或有所强调。必要时也可以指出当事人或单位目前的认识和行动。由于原件所反映的问题,有可能与事件的发展情况不同,可能已圆满解决,或正在解决,或尚未着手解决,因此,调研报告格式上,附记的结束语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写法。

要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报告,需要按上述几类调研报告的格式和结构要求谋好篇布好局,还要兼具一定的文字驾驭能力之。

调研报告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实验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质量××××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的调查报告》等。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调研报告

关于xxxxxx调研报告xxxxxx:近日,为贯彻落实了认真研究,重点选择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特点。(一)xxxxxx。(二)xxxxxx。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一)xxxxxx。(二)xxxxxx。

……三、有关对策及建议。(一)xxxxxx。(二)xxxxxx。

……xxxx。

单位年x月x日。

xxxxxx,xxxxxx对xxxxxx工作进行xxxxxx开展实地调研。现将有关范例:

24453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新创业人数。

29937人。2013—2014年,各有关部门共为。

674.82万元。截至目前,全省。

50个、孵化基地63个。其中,国家级创1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09年创建以来,累计吸纳大。

5000余人。2014年,1.44亿。

100万元,上缴税收。

2.6万元,带动就业。

20人,上缴税收。

app软件开发等业务,入园当年就实现产。

12人;2014年实。

39人。值30万元,上缴税收0.8万元,带动就业现产值412万元,上缴税收。

63%,新来的毕业生占。

37%,新来毕业生人数是离开毕业生人数的2.2倍,过去是“孔雀东南飞”,现在是“孔雀西南飞”。来自天津的黄瑞章,乘着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东风,开发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工业节能系统,成为贵阳高新区新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并成立贵州耕耘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蜂鸟系统”

76户,带动注册其他企业。

100余台,免费接送花溪大学城等地大学生到基地,政府和房开企业免租金或低租金提供。

500余间创客门店(目前正在规划建设。

2009—2014年34项(国家。

20余项,其中“挑战杯”特等奖1项、一等奖多项。“便携式多功能耳麦灸器”获“创青春”创业大赛银奖,“针灸推拿机制研究及产品研发创新团队”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二是应用推广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杨雨鑫创办贵州景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将改装的无人机运用推广到航拍、测绘、景点宣传等领域。贵州大学毕业生王成义与导师共同开发药品仓库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产品市场化、规模化,效益良好。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钟富彪建立校园网络平台,为同学提供课表查询、快递配送等“贴心服务”。三是搭建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贵州商学院与省科技厅、团省委共同打造“黔青梦工厂”,既提供电脑、3d打印机等供“创客”学生使用,又通过路演系统进行线上线下交流,电商专业全体学生实现在校创业。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探索“高校+园区+企业”教学模式,31名电商专业学生把课堂搬到铜仁高新区创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贵州盛华职业学院采取“项目驱动化”教学方式,使学生上课就是做项目、做项目就是上课,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创业能力。尽管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势头较好,但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在全国高校毕生中,选择自主创新创业的占8%左右,而我省仅占方面:第一,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

4%左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的创新创业氛围仍不浓厚。一是社会氛围不够浓厚。整个社会对创业失败者包容度低,以一时之得失论绩效、以一时之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比较盛行,有的甚至一竿子打死,致使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瞻前顾后,担心失败受人耻笑,有的宁愿花巨大代价将就谋个职位、领点工资,也不考虑自主创新创业挣大钱。特别是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不给力,使初始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感到自己是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边缘人。二是家庭氛围不够浓厚。多数家长把考取一个“铁饭碗”作为子女毕业后的最佳选择,首选行政事业单位,其次是国有企业,最后考虑大型民企。对创新创业存有偏见,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认为创新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是没本事、没出息的表现,而条件差的家庭则惧于创新创业的巨大风险,一旦失败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多数不支持子女创新创业。三是高校氛围不够浓厚。高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与学业学习“两张皮”的认识,有的认为学校就是抓学习学业,创新创业是大学生跨出校门后的事情;有的表面支持实际反对,特别对于“休学创业”,尽管国家政策允许,但学校不仅没有“休学创业”的申请机制,而且有的校规校纪仍将其视为旷课予以重罚。调研组在与铜仁学院的师生座谈时得知,该校一名学生因为在校期间从事养殖业,最终没有修满规定的学分而被退学。一位参加座谈的老师说,想让他退学,但规定如此,我们也没办法。

“其实不。

”传统的教育理念依然在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阻力还大。第二,创新创业平台不够宽广。

“最初我们是免办公场租,后来是低场租,现在就是有大学生愿意进来我们也没有场地了。”贵安新区创客联盟目前还设在大学城的校园内,仅能提供部分路演等小型创新创业活动场所,规模较大的贵安创客家园正在建设中,许多大学生期待这个创客家园能尽快建成,完善配套服务,以便毕业后能入驻创新创业。省内其他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不仅空间十分有限,而且位置偏僻、配套不全,生活、出行都极不方便。二是创业指导平台撑不起。近年来,省外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山大学成立了创业学院,提出“打造商界黄埔,培育创业精英”的口号;南京大学构建“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等。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创新创业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创新创业课程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陈旧。课程设置基本以“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等低层次为主,不少学生反映课程专业性不强,不仅挤压学习时间,而且学不到东西,帮助不大。授课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对企业运营管理及市场营销不熟悉,授课经常偏离主题、脱离实际。创业课考评以应试教育为主,理论考试多,实践评价少,学生只得应付了事。三是创业信息平台撑不起。对于想创业和刚入门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最想了解基于自己的条件适合创什么业、社会需要创什么业、怎么创业、创业需要政府哪些审批、能得到政府哪些优惠政策支持、可以和哪些成功创业者交流等等,并希望能在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或实现互动交流,但我省目前没有这样的信息系统平台。第三,创新创业政策不够给力。

大学一年级、四年级和毕业后未就业的大学生最有创新创业激情,但由于政策不给力,很多想法都“夭折”了。一是创业风险高、父母收入低,天使投资不敢给、给不出。绝大多数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没有创新创业实践,对市场一片茫然,更多凭的是直觉和热情,创新创业失败率较高。而天使投资在我省发展滞后,大学生很难从社会找到风险投资。花溪大学城大学生杨杰准备从沿海引进成套山地农业机械设备,刘狱正在组建一个乡村智慧旅游及专业驴友旅行社,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省电子商务协会一位同志说,“父母才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天使。”但我省70%以上的大学生来自农村或城镇低收入家庭,既无力也不愿出钱给孩子创新创业。二是财政资金蛋糕小、手续繁,好政策看得见、难吃到。对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大学师生普遍认为是“水中月、镜中花”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资金科目。省、市两级财政均没有许多地方采取“选择性失明”。

“我们不是不去落调研中市(州)人社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实,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时候不敢宣传政策,因为一宣传就意味着要给钱。碰到少数特殊需要扶持的,不得不从就业专项资金甚至办公经费中挤出来列支。

”此次调。

8个月,在创客大会召开的头一天才到账。他们估计是怕省里的领导问起来我回答钱还没到位,才把钱划过来的。

2014年全省金融。

1.27亿元,仅占全省所。

1个大学生享受到创新创业方面的政权形式投入到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企业成功的所投“天使基金”按股权分红或由企业按股回购,投资获益用于帮助其他创业者;创业失败的可以长期延时还贷甚至无需归还,由财政进行风险补偿。对天使投资企业,在税收、土地、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最优惠的政策支持。

10个作用发挥明显的创新创业园(孵。

+等新业态,调整优化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大学生。推进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来源的市场化、工厂化、企业化,着力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不接地气、脱离实践等突出问题,增强创新创业指导的实操性。实施弹性学分制度,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允许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折算成学分。着力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允许教师以转让、入股、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资产化、产业化,鼓励带领学生一起创新创业。鼓励支持高校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打造一批创新创业精英团队。每所高校应规划建设个性化创新创业实验室、实训基地,通过开发创新创业游戏软件等方式,将创新创业知识、问题攻关等寓教于乐。(2)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推动人才使用管理改革。对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特别是“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个一体化”“五张名片”以及电子商务等亟需的产业型领军人才,要采取特殊人才津贴、特殊贡献大奖、知识产权入股、创业创新财政金融优惠、多企业兼职、子女入学入托关照等最优厚的待遇,把省内的留下来、把省外的引进来,并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员工等招聘中,有创新创业经历或成果的大学生,单独给予一定名额或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用。

(3)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四为导向,推动舆论宣传方式改革。围绕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土壤,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理念,深入创新企业一线,采访报道一批先进典型事迹,形成示范效应。要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客”论坛,引导广大学生、家长摈弃进机关端“铁饭碗”观念,树立创新创业就是就业的观念。要强化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和监督,让学校、学生、家长、金融机构等广泛知晓国家和省的创新创业政策,在全省营造学生勇于创新创业、家长鼓励创新创业、社会支持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xxxxxxxx。

调研报告

按照县政协的安排和要求,我们政协学习组成员分别深入到全乡13户养殖大户和2个养殖基地就畜牧养殖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我乡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决策依据。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河道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畜牧业发展有着相当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河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将畜牧业作为全乡基础性产业,常抓不懈,通过不断努力,全乡畜牧业呈现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乡奶牛存栏量580头,生猪存栏达到67000头,其中能繁母猪9021头,鸡存栏17.3万只。全乡新建了规模养殖场2个,万只鸡场7个,养鸡专业户达19个,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4个,畜牧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收入的42%,畜牧产业已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河道乡立足现实,开拓创新,突破制约瓶颈,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推进,主要实现了两个转变:

1、畜牧养殖由传统的散养向小区规模化养殖发展,实行规模养殖有利于集中免疫和生态环境保护,避免零散养殖对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更能较好的解决养殖户对土地的需求。河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殖场(小区)建设,把养殖场建设作为打造畜牧业基地的着力点,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村建立养殖小区。通过努力,吸引资金在全乡建立了陕西华兴种猪场和兴农奶牛养殖场,长兴综合养殖小区也正在积极建设中,河大港商投资1亿元的集养殖、屠宰于一体大型龙头企业,项目正在洽谈中,有望年内建成投产。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全乡在皇中咬马等村新发展养殖大户14个。

2、畜牧养殖由传统的养殖向标准化现代化养殖转变。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县、乡畜牧站的技术指导下,养殖户防疫技术、饲养技术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意识不断增强,有效减少了养殖损失,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全乡90%以上的养殖大户防疫基本到位,初步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能够抵御市场风险。

二、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河道近几年畜牧业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养殖基地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畜牧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当前制约养殖基地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一是缺乏资金投入。无论是想扩大规模的养殖户还是想建养殖基地,最难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宽,贷款难,抵押贷款要求高,贷款支持难以满足审贷要求。二是政策支持覆盖面不广,力度还不够,激励机制还未健全。比如对新增规模养殖户,新建养殖小区采取贴息贷款,补贴、奖励等政策。

2、技术服务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工作滞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突出表现为疫病防治体系,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不配套,技术装备差,乡畜牧站建设进度缓慢,制约影响了畜牧防疫工作的及时开展。

3、上规模有效益的龙头企业少。养殖业仅靠散养无法明显增加农民收入也无法推动养殖业的优化升级。且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带动力以及辐射效果有限,一般农户处于经济或者技术原因无法跟进投资。从而产生龙头企业与散养户之间都是单纯的买卖,回收等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领导,转变农户养殖观念。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农户了解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认清作为农户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的发展前途。同时积极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提高从事畜牧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

2、加大资金投入。建议金融部门扩大金融信贷投入,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降低信贷门槛,放宽信贷条件,并通过财政补贴息的方式,争取向养殖户投放更多信贷资金。

3、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激励措施,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扶持力度。

4、加快畜牧业组织化步伐。引导和支持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吸引大企业介入到畜牧养殖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畜牧业服务配套化步伐,建立相适应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做到规模经营发展到哪里,技术指导与综合服务就跟到哪里,为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调研报告

目录依次由企业调查报告的章、节、小节、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内容应简明扼要。

目录二字(三号宋体、加黑)上空一行,下空二行为第一章等等。

章、参考文献、附录均采用四号宋体、加黑,节、小节等小标题及所有页码均采用五号宋体。

章、节、小节的排列示例如下:

第一章这里是第一章的名称。

1.1这里是第一章第一节的名称。

1.1.1这里是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的名称。

三、符号说明。

企业调查报告中所用符号(包括缩写词等)都应说明其含义、单位(或量纲)。

在该页的开始,采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符号说明四字。每个符号说明占1~2行,符号后面是破折号。含义与单位之间用逗号,最后是句号。每页排1~2列,如果2列排不开,再另取一页。

四、正文。

正文是企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和公式五个部分构成。实事求是,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正文的编写格式如下。

1.标题。

每章的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采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采用小四号宋体、加黑、左起打印。换行后,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文字段落。

2.图。

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英文字体为五号timesnewroman,且第一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左起打印。图中的标注一律采用英文。被引用的图应在图题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序号。

图号按章顺序编号,例如,图3.2(英文为fig.3.2)即为第三章第二图。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如图3.2.1表示图3.2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对于照片,如有必要,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试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

应将图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图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图x.x的字样。

3.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表中只用长度相同、粗细适中的横线(居中),禁止使用竖线。

表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编号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在中文表标题和表之间,居中打印英文表标题,如table5.4xxxxxxxx。中、英文标题分别采用五号楷体、timesnewroman。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如果数据已绘成曲线图等,可不再列表。

应将表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样。

4.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打印。式的序号按章顺序编排,如(4.2)表示第四章的第二式,并标注在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果式必须转行,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五、参考文献。

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都应在正文中出现。

视具体情况,将参考文献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文字段落的组成部分。如某某人[1,3,7~9]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1,5,9~12]。

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在等字或etal前加逗号;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各国人的姓名写法,如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和巴西人的姓前有词头或冠词。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参考文献的第一页编排是先空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参考文献四字,再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左起、悬挂缩进、依次打印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示例。

1.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2.著作。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六、附录。

附录是作为企业调查报告主体的补充部分,并不是必要的。

1.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企业调查报告后: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重复性数据图表等。

2.附录中的有关格式。

企业调查报告的附录依次为附录a,附录b,附录c等编号。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写成附录a。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a。在附录a下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的题名。

在附录题名下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打印附录正文。如果有小标题或更低一级的标题,则采用五号宋体、左起、加黑打印a.1或a.1.1。在每一小标题的上面空一行。

附录中的图、表、式的编号与正文分开,即将a、b、c或取代编号中章的序号。例如图a.1、表b.2、式(c.3)分别表示附录a中的第1个图、附录b中的第2个表、附录c中的第3个式。

七、其他要求。

(一)企业调查报告内容一律采用激光打印机双面打印,在正文中有彩色图形更好。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2.5cm、下2.0cm、左2.5cm、右2.0cm。

(二)页码编排:自中文摘要开始,到符号说明,采用i、ii、iii、iv、编排页码;自正文开始,到企业调查报告的最后一页,采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页码一律采用五号宋体,置于页面底端外侧。

(三)页眉设置:在页眉的下端画一条双横线(两条横线的间距为0.5mm),双横线左、右边距分别为2.5cm和2.0cm。在单页面双横线的上面采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调查报告在双页面双横线的上面采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打印企业调查报告题目。除了封面、封二外,其他页面均打印此页眉。

(四)编写企业调查报告时,行间距一般采用1.25倍行距。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但行间距不可太大或太小。

八、范文。

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本人于x年x月至x月x日通过访问法,资料搜集法对xxxx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很广泛从多方面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理念,对于人才的要求有独到的见解。然而企业的文化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而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xx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位于xx市福田区益田路,法定代表人是刘某某,注册资本(万元)100,公司的经营范围: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服装设计,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计算机系统集成;弱电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微波产品、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及销售(不含限制项目)。

(一)以品质为基础。

公司逐步健全推行质量保证体系,在管理上坚持:优秀人才、优秀品质、优秀服务。产品的质量是我们的诚信。推行:零缺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度。

(二)以创意为发展。

勇于创新,创新是高科技公司的灵魂,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是取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时刻虚心学习、永远大胆创新,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三)以成果分享为共同目标。

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有不断的分享,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接受批评,而管改进自我,以优秀的成果造福客户。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一个企业的文化体现在管理上。对于以上企业文化的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在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文化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利益与品质的保证较多的,相对而言对与员工利益的保证就十分欠缺。比例过分的失调,很显然只有的体制实行起来,不能灵活应对,涉及范围太校现在市场发展迅速,而企业不能够与时俱进,对于制度给予相应的改善。陈旧的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动力,也使得许多员工也抱着混口饭吃的态度工作。很多员工认为自己在公司的发展空间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在企业文化中也提到了优秀人才但是根据调查很多人都没有受企业任何专业的培训。这也暴露的体制不能够很好实施的缺点。

(二)公司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很多公司员工认为企业文化,那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也不会想花时间在这上面。更多是考虑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宣传力度很欠缺,在调查过程中也有高层说到:现在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去做文化建设的宣传和配合工作,对于如何宣传企业文化感到束手无策。还有些人认为企业子要效率好,那么企业文化就会自然形成。这也是现在阶段绝大多公司的想法。

(三)在建立企业文化上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

公司自身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十分的欠缺,以利益为第一,员工对企业目标缺乏具体的了解,没有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危机而感缺乏,企业的归属感不强,时常表现出持才傲物、工作上由于分工不太合理,出现了互相推工作的情况,经常以很忙来拒绝参加院内的文娱活动,同事间往往只存在工作关系,缺乏润滑。中层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问题突出,院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由专业技术拔尖的员工担任,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工作压力、工作责任越来越多,管理任务繁忙,对于管理上的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导致了企业与员工矛盾重重。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管理制度要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却又不失威信。涉及企业本身的利益以及员工的利益。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取得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追踪全球最新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给予员工不断的培训、深造机会,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广为接纳和储备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科技人员,形成良好的人才知识结构,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三)加强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

首先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召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共同学习,使其对于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不定期询问员工意见,还可以同时创业企业文化特色如:人本文化特、色整体文化特色、创新文化特色、求实文化特色、服务文化特色等,让员工参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三)建立双向沟通的模式,让员工与企业间形成良好沟通。

企业对于自身的文化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员工要给予人性化的管理,不定期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看法,认真的考虑或者采取接纳。让员工对于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企业对于员工给予更多积极的关注,可以公开的鼓励员工,挖掘他们的潜在的能力。在节假日给予适当的问候。开展各种活动,拉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使企业内运作顺畅,增加效益。

以上是我通过对于xxxx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调查之后的所感。通过这次的调查过程认识到企业文化实质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员工归属感、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在现在商业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调研报告

是一种规范的文稿,我们需要知道明白它的格式才能写的好。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调研报告格式,欢迎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调研报告栏目!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发文主题”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工会组织在企业存在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好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工会组织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用时间去改进、去创新、去完善,相信经过岁月的洗礼,企业的工会组织将能够更加的发挥它的职能,为员工更好的服务。近几年来,工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过这与党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这一重心进行阐述,分析了企业工会工作现状,总结了新形势做好工会工作的措施。

一方面。部分机构或者组织在进行重组编制、精简机构与定编定员等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改革中,机构或者组织的政党领导未能够了解到工会组织的作用,对工会组织的重要性了解不透彻,在处理工会工作方面总是应付了事、这些都为工会组织参与决策有了很大的阻碍力,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在审议改制方案与交流安置方案的阶段,总是将所拟定的方案提前上交给职工代表,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针对群众的不满与意见等,避免通过各种工会机构与组织来商议解决,而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干预,给予解决,长此以往,企业、组织和机构对工会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使得工会组织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工会组织缺乏民主监督,很多的监督权受到了行政的压抑,工会未能够很好的行驶权利,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在。

劳动合同。

薪金待遇等方面出问题,工会不能够及时的拟定方案给予解决,也不能够对此事行使监督权,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的绩效考核评比等为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群众和员工无法进行有效监督,这些都是工会组织的地位未摆正的结果。

部分国有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的工会成员基本上都是由党委任命,工会干部由于受到行政的限制,在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构建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些都会工会行使权利,履行职责起到了很大的制约性。另外,部分工会成员身兼数职,缺乏时间和精力去精力去深入研究工会内容,更多时候是为了应付。与此同时,部分工会受到整个企业、组织和机构的经营状况、生产状况等的影响,对于经济实力较弱或者是经营不周的企业、组织和机构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基本上无法开展,当工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影响或者薪金出现问题,工会根本维护职工的权益,对国有企业、组织和机构尚且如此,在部分私有企业、组织和机构就更加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企业、组织和机构工会的组建与行使权力等支持力度有所增加,不过这与《条例》内容相比,依然显得较为薄弱,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的工会成员也达到专职人员的水平,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未能够定时定期的召开职工大会,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工会在提意见时,显得较为被动,更无法提及集体合同制,部分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创建了工会机构,但是缺乏制度与经费,种种因素都使得工会维权工作难以持续开展。另外,一些企业、组织和机构过于重视人才,对于一些高技术、高学历的人员给予较高的薪酬,而对于底层员工则给较低的薪金,底层员工的收入较少,他们觉得不合理、不公平,找工会要求涨工资,但是工会又不能够直接给予其干预行政决策,这让工会组织也显得左右为难。

要想工会行使权力,前提条件是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工会组织,工会组织的构建尚应该按照《工会法》《劳动法》的相关要求来制定,并制定起“横到边、竖到底”的网络体系。接下来工会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并与党组织形成互动,保持密切联系,使得工会组织能够真正为职工的权益着想,在工会成员的选拔上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一些能力强、热爱工会、思想前卫、有较强的开拓精神的人才担任工会领导干部,使得工会群体不断壮大。最后,完善和制定科学、规范的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工会制度,使得企业、组织和机构工会工作都能够有原则、有目的的开展,并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和谐运转。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组织和机构过于重视人才,对人才的渴求较为迫切,所以很多企业、组织和机构出现了两极化,即学历高、技术高的那类人员工资较高,而低学历、车间工作人员的薪金则较低,在这些涉及到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那么工会企业、组织和机构就应该针对这种情况,解决好员工的利益冲动,对于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的困难户、低收入户给予维护,保证这些员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员工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员工帮助和关心,只有稳住员工的心,让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工会才算发挥了应尽的职责,这些企业、组织和机构才能稳步、健康发展。

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那么企业、组织和机构工会工作也应该认清形势,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自己的工作手段,保证经济机构趋于多样化发展道路,才能够在知识经济中存活下来,时代的发展为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工会成员应该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政策和制度,吸取经验教训,掌握最佳工作方式,以此来维护这些企业、组织和机构内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自己知法懂法的同时,为员工灌输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思想,定期开展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互动与演讲,才能够鼓励员工讲实话、办实事。同时,工会的领导干部还应该深入基层,了解底层员工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麻烦和问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共组积极性,尽可能的满足职工的需求,落实好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把公司工会建设成为在党委的领导下与员工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党政离不开、广大员工信赖的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1、规范工会制度。工会组织还应该强化自身的组织建设,并制定与完善各种制度,首先,应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召开相应的工会委员会会议,还应该在第一时间段内将向上级传达组织的工作要求,积极的对于工会中的一些法律制度与条例等进一步进行改进与优化,增强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并让工会人员能够按照工会制度办事。

2、提升干部素质。工会结合当前实际,对工会干部进行培训教育,重点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工会干部的综合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善管理、懂法规、善维权的“复合型”工会干部队伍。一是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干部服务水平,努力做到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二是增强创新意识,根据各级党组织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和重点工作,确定工会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大力改正与工作开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破解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3、开展创优活动。工会组织按照上级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载体,积极推进工会职工与普通职工的交流和协作,提高岗位技能素质,引领广大工会职工争做“创新能手”,争创“创新型班组”、“文明班组”,激发了工会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工会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工会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实际制定出了文化建设工作规划,有组织、有计划的分步实施,自上而下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新格局,引导职工自强不息,追求更高目标,达到追求卓越的境界,在日常工作中工会充分发挥了贴近职工、组织职工的特点和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职工喜闻乐见的多种文体活动,克服了职工生活相对较枯燥的实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使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得到了愉悦,从而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期间,通过各种形式把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意义传达到职工中去,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让广大职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了学习和工作的自觉性,在公司上下掀起了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同时,工会还定期召开学习先进职工会议,交流先进工作经验,弘扬劳模精神,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利用各种渠道对先进模范进行表彰和宣传,形成一股劳动光荣、奉献伟大的时代新风气。

2、举办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近年来,工会组织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比赛层出不穷;戏曲、歌舞、小品文艺会演连年不断。这些活动深受职工的欢迎,在参与过程中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3、“以人为本”,切实为职工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工会应积极与各国企沟通协调,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文体活动,陶冶了职工的情操,鼓舞了职工士气,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还组织编排一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节目参与到其中,起到宣传教育的意义。另外,还认真抓好职工书屋的建设工作。确保职工群众在娱乐中提升自己,争做知识型人才。同时,还应借助工会搭台,大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充实群众生活,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通过开展三德教育倡导职工职业道德新风尚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职业修养素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团结、向上、温暖、健康、和谐、快乐的职工之家。加强企业文化构建,有助于凝聚人心,弘扬企业精神。三是大力开展送温暖、扶贫助困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基本摸清各单位工会工作的现状,并对困难职工进行重新调查摸底,重新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针对辖区内困难职工的不同情况,工会还积极为其排忧解难。通过年中和其它节假日进行走访、慰问,为困难职工送去组织的关爱。

有许多人把这两种文体混为一谈在写作中不加以区分其实是错误的。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广典型经验,都离不开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反映具有普遍意义或带有关键性问题的情况,内容比较复杂,深度广度的要求比较高。广义上说,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性质,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指的是以研究为目的写出的调查报告,它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调研报告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报告与调研报告的侧重点不同。调查报告侧重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侧重于研究与结果,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它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前的应用写作只讲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党政机关需要大量的调研报告,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也需要更多的调研报告,因此,调研报告在应用写作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这里,调查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贯通。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研究的目的是对已经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报告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

因此,可以说“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由『凯瑟克基金』出资支持的『川越5.12』专业团队能力建设研究培训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基于2019年5月底民政部赴灾区社会工作专家服务队提出的灾区需求评估调研报告,2019年8月15日至21日,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派马福云、成彦2位同志前往四川理县,对当地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进一步完善该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材料,保证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现对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理县位于四川省中部,阿坝州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一,总面积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5万人,居民以藏、羌、回、汉等民族为主。全县辖4镇9乡,包括杂谷脑镇、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全县经济以水电、蔬菜、药材及旅游为主。

地震灾害后,在湖南省的援建下,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重点工程建设如学校、医院、农村饮水灌溉工程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农房重建及加固工作接近完成,乡村道路、村组道路、户间道路硬化工程,乡村风貌改造,三湘大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建设目标。

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对基层干部的调研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现状,了解他们对能力培训的期望,以确定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并征询其对培训时间、地点的意见建议。

『基层干部』是能力建设培训的对象,经过与理县县委组织部协调,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了理县13个乡镇中的7个乡镇:古尔沟镇、朴头乡、杂古脑镇、甘堡乡、薛城镇、通化乡、桃坪乡,有9名乡镇干部和4名村居干部进行了培训需求访谈,其中9名乡镇级干部均为男性,年龄在28-45岁之间,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4名村居干部也均为男性,年龄在30-45岁之间,均为高中以上学历。

三、调研主要结果。

1、灾后主要工作。

地震灾害后,乡镇及村居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阶段,首先是抢险工作,包括转移安置村民、救援受伤灾民、从倒房中挖掘物资等;其次是救灾工作,包括受灾情况统计、救灾物资发放、组织搭建过渡房、兑现死亡伤残补助、配合医疗队实施救援等;第三是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农房重建及加固以及配合湖南援建队所进行的学校建设、医院建设、三湘大道建设、农村饮水灌溉工程、道路硬化、乡村风貌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扶贫工作等。

基层干部在灾后重建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主要包括:

(1)工作压力过大。调研中被访干部普遍表示目前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理县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存在很多欠缺,灾后重建有大量繁杂而具体工作要做,但是乡镇级政府工作人员少、工作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原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内要完成使得乡镇工作任务倍增,面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乡镇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再加上理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山地带生存环境差,河谷地带耕地短缺等条件的影响,乡镇干部感到极大的工作压力。

(2)身心压力大。繁重的工作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深重的身心压力。我们走访6个乡镇政府的办公楼建设都滞后于当地农房、学校和医院建设,干部工作、办公环境较差,基本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镇工作人员长时间置身于重建第一线,吃住在办公室,难得回家得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大部分干部自家也是受灾户,自家住房的重建他们却无暇顾及,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地震救灾以来,基层干部都没有休过节假日,每天超时工作,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低质的生活质量,加之对家人的愧疚使得他们面临极大的身心压力。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焦虑、愧疚、孤独、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3)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困惑:在调研中,被访者具体讲述了他们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主要集中在:民众对干部排斥不理解及其在民众中信誉度过低问题,重建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百姓认可难、配合难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管理、技术问题,干部身心调适问题,基层干部法律法规及专业能力缺乏问题等方面。

尽管重建过程基层干部面临极大压力,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近来工作规划。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培训支持,这主要包括:

(1)基层管理的政策法规培训;。

(2)社区(地区)发展理论、模式及方法培训;。

(3)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训;。

(4)自我缓解压力、疏导心理技能培训;。

(5)与发达地区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6)基层干部通用能力和素质培训;。

(7)特定人员培训:例如民政、低保、妇女、计生,以及服务于西部乡村的大学生等;。

(8)特定技能培训:例如解决冲突、民事调解、财务管理、村庄规划等。

鉴于理县当前重建工作任务繁重,考虑到工作进度安排,建议将培训时间放在10月底或11月进行,每期10天左右。

为保证受训人员按时、集中、全面得到高质量的培训,调研小组建议将培训地点放在理县以外,九寨沟、成都是可以优先考虑的省内地点。

根据。

培训方案。

设计以及调研情况,建议将培训对象定位于县乡基层干部、村居干部两个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建议对两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分别进行培训。

鉴于灾区干部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身心压力,建议培训与休闲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给学员一些休息时间,在课余安排一些健身娱乐休闲活动,以利于缓解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根据调研结果,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如下主题:基层法律法规、社区发展与资源开发、基层政府转型(由管理到服务)、心理疏导、政府/民间团体/志愿者的协作、群体需求与服务等。

对于县乡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危机事件干预、人力与资源管理等;对于村居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生计重建、文化保护传承等。

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20xx年9月2日。

调研报告

a)本方案建设用地处在一个湖旁,另一侧为主干道――湖滨大道。地形边界基本更正,但在靠湖的一边不太平整,所以不宜设计为方形建筑。

b)建筑用地的一角有一片面积不小的树林,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此片树林应尽量保留。而在本方案的设计中则基本上保留了下来,且与建筑用地十分融洽。因为本方案把运动休闲空间放在了树林附近,室内与室外通过玻璃幕墙相隔,使得运动与娱乐的人们既可以欣赏到树木的绿叶葱葱,又能呼吸到树叶所带来的新鲜空气,从而获得身心两愉悦。

c)主干道与东西方向不平行,而是呈一定的角度。从日照角度分析,该建筑不宜做成与道路平行的规规整整的形状。而本设计用一弧形恰到好处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方案分区明确、紧凑,流线清晰。

a)接待室、展厅与门厅、值班室分为一类,放在门口。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因展厅与接待室一般为接待外来人员之用,他们对本建筑总体上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放在门口,以便有专门的人员为其服务,从而给外来人员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而对他们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他们进入本建筑后不至于很迷茫。

b)会议部分离门口较远,主要是考虑到会议对环境声音有一定的要求,而放在场地的右下角就满足了这个要求。前面有小湖,右面有一排树木,这里都是很少人来往的地方,即安静又舒适。开会之余的休息时间还可以透过窗户听到湖面的鸟儿鸣叫,又可以看到湖里的鱼儿游动,从而可以提高会议效率。

c)消防、配电等技术用房放在几乎中间,离门口又近。即可满足周围对技术方面的需要,又有利于消防与安全。

d)主体建筑主要为普通办公室,共十二层,其中设备层放在第六层。根据安全的需要设置了防火楼梯和防火电梯,由于电梯与离它最远的建筑距离有要求,所以本设计把电梯与楼梯分开设置,满足了距离上的这一要求。

e)功能表。

a)本方案主要造型为主体建筑的圆弧,也是看过本方案后最能留给别人的印象。圆弧这一造型主要是考虑到地形、环境、日照等综合因素而定的。而且现代的建筑不再是以前那种“方盒子”,也开始追求造型之美观,使政府办公更人性化。

b)建筑总体上以弧形流线型为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c)建筑的景观设计也是本方案的一大亮点。门廊前一喷泉,在喷泉开始后从建筑正面大门看,透过喷泉喷出的泉水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整个建筑入口在喷泉后面时隐时现,又象征“曲径通幽”之意,从而能够吸引人们前来观景、休憩。

d)喷泉与建筑之间有两排阵列的石墩,这也是一大特色。他们的作用是,白天供人们休息,当“座椅”之用。晚上则是很好的照明设备。石墩里面安装有各种颜色的彩灯。石墩的弧形与建筑的弧形正好相对,从而可以使整个建筑的每个部位都能被“均匀”的照到,使整个建筑看起来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e)整个建筑内部有大面积的中庭和花坛,即满足自然照明之用,营造“节约型、低能耗”建筑,又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体现出人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调研报告

表述课题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字数少、简明精炼,最多不超过 20 字。如果设有主、副标题,副标题指具体的研究内容。

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作一简明的概述,有的还涉及所研究的条件、方法和意义等。由于文字数量所限,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摘要字数控制在全文字数的 5 ~ 10% 以内。

此是为方便他人的浏览所必需的。关键词需要符合调研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其设置数量一般为 2 ~ 4 个,每个词均为专业名词(或词组),一词在 6 个字之内。

主要是阐述调查问题的提出,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和调查组织及工作完成情况等。

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通常以调查研究后提出的观点或得出的结论为纲目,对逐个观点(问题)进行论述,同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切忌只是调查材料的简单堆砌,无主次之分,无作者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此部分也是调研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作者在经过调研摸清情况,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它既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和空间,也可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即向指导老师、向曾经支持和协助自己完成论文课题研究工作的教师、技术人员,以及合作伙伴等人表示谢意。

调研报告

目录依次由企业调查报告的章、节、小节、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内容应简明扼要。

目录二字(三号宋体、加黑)上空一行,下空二行为第一章等等。

章、参考文献、附录均采用四号宋体、加黑,节、小节等小标题及所有页码均采用五号宋体。

章、节、小节的排列示例如下:

第一章这里是第一章的名称

1.1这里是第一章第一节的名称

1.1.1这里是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的名称

企业调查报告中所用符号(包括缩写词等)都应说明其含义、单位(或量纲)。

在该页的开始,采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符号说明四字。每个符号说明占1~2行,符号后面是破折号。含义与单位之间用逗号,最后是句号。每页排1~2列,如果2列排不开,再另取一页。

正文是企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和公式五个部分构成。实事求是,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正文的编写格式如下。

1.标题

每章的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采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采用小四号宋体、加黑、左起打印。换行后,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文字段落。

2.图

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英文字体为五号timesnewroman,且第一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左起打印。图中的标注一律采用英文。被引用的图应在图题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序号。

图号按章顺序编号,例如,图3.2(英文为fig.3.2)即为第三章第二图。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如图3.2.1表示图3.2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对于照片,如有必要,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试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

应将图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图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图x.x的字样。

3.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表中只用长度相同、粗细适中的横线(居中),禁止使用竖线。

表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编号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在中文表标题和表之间,居中打印英文表标题,如table5.4xxxxxxxx。中、英文标题分别采用五号楷体、timesnewroman。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如果数据已绘成曲线图等,可不再列表。

应将表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样。

4.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打印。式的序号按章顺序编排,如(4.2)表示第四章的第二式,并标注在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果式必须转行,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都应在正文中出现。

视具体情况,将参考文献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文字段落的组成部分。如某某人[1,3,7~9]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1,5,9~12]。

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在等字或etal前加逗号;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各国人的姓名写法,如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和巴西人的姓前有词头或冠词。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参考文献的第一页编排是先空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参考文献四字,再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左起、悬挂缩进、依次打印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示例

1.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2.著作

3.企业调查报告集

4.企业调查报告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附录是作为企业调查报告主体的补充部分,并不是必要的。

1.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企业调查报告后: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重复性数据图表等。

2.附录中的有关格式

企业调查报告的附录依次为附录a,附录b,附录c等编号。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写成附录a。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a。在附录a下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的题名。

在附录题名下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打印附录正文。如果有小标题或更低一级的标题,则采用五号宋体、左起、加黑打印a.1或a.1.1。在每一小标题的上面空一行。

附录中的图、表、式的编号与正文分开,即将a、b、c或取代编号中章的序号。例如图a.1、表b.2、式(c.3)分别表示附录a中的第1个图、附录b中的第2个表、附录c中的第3个式。

(一)企业调查报告内容一律采用激光打印机双面打印,在正文中有彩色图形更好。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2.5cm、下2.0cm、左2.5cm、右2.0cm。

(二)页码编排:自中文摘要开始,到符号说明,采用i、ii、iii、iv、编排页码;自正文开始,到企业调查报告的最后一页,采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页码一律采用五号宋体,置于页面底端外侧。

(三)页眉设置:在页眉的下端画一条双横线(两条横线的间距为0.5mm),双横线左、右边距分别为2.5cm和2.0cm。在单页面双横线的上面采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调查报告在双页面双横线的上面采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打印企业调查报告题目。除了封面、封二外,其他页面均打印此页眉。

(四)编写企业调查报告时,行间距一般采用1.25倍行距。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但行间距不可太大或太小。

调研报告

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内容应简明扼要。

目录二字(三号宋体、加黑)上空一行,下空二行为第一章等等。

章、参考文献、附录均采用四号宋体、加黑,节、小节等小标题及所有页码均采用五号宋体。

章、节、小节的排列示例如下:

第一章这里是第一章的名称1。

1-1这里是第一章第一节的名称1。

11-1-1这里是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的名称1。

三、

符号说明。

专题研究报告中所用符号(包括缩写词等)都应说明其含义、单位(或量纲)。

在该页的开始,采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符号说明四字。每个符号说明占1~2行,符号后面是破折号。含义与单位之间用逗号,最后是句号。每页排1~2列,如果2列排不开,再另取一页。

四、正文。

正文是专题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和公式五个部分构成。实事求是,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正文的编写格式如下。

1.标题。

每章的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采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采用小四号宋体、加黑、左起打印。换行后,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文字段落。

2.图。

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英文字体为五号timesnewroman,且第一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左起打印。图中的标注一律采用英文。被引用的图应在图题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序号。

图号按章顺序编号,例如,图3.2(英文为fig.3.2)即为第三章第二图。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如图3.2.1表示图3.2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对于照片,如有必要,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试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

应将图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图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图x.x的字样。

3.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表中只用长度相同、粗细适中的横线(居中),禁止使用竖线。

表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编号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在中文表标题和表之间,居中打印英文表标题,如table5.4xxxxxxxx。中、英文标题分别采用五号楷体、timesnewroman。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如果数据已绘成曲线图等,可不再列表。

应将表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样。

4.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打印。式的序号按章顺序编排,如(4.2)表示第四章的第二式,并标注在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果式必须转行,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五、参考文献。

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都应在正文中出现。

视具体情况,将参考文献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文字段落的组成部分。如某某人[1,3,7~9]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1,5,9~12]。

6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在等字或etal前加逗号;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各国人的姓名写法,如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和巴西人的姓前有词头或冠词。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参考文献的第一页编排是先空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参考文献四字,再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左起、悬挂缩进、依次打印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示例。

1.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2.著作。

8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

六、附录。

附录是作为专题研究报告主体的补充部分,并不是必要的。

1.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专题研究报告后: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重复性数据图表等。

2.附录中的有关格式。

专题研究报告的附录依次为附录a,附录b,附录c等编号。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写成附录a。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a。在附录a下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的题名。

10在附录题名下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打印附录正文。如果有小标题或更低一级的标题,则采用五号宋体、左起、加黑打印a.1或a.1.1。在每一小标题的上面空一行。

附录中的图、表、式的编号与正文分开,即将a、b、c或取代编号中章的序号。例如图a.1、表b.2、式(c.3)分别表示附录a中的第1个图、附录b中的第2个表、附录c中的第3个式。

七、其他要求。

(一)专题研究报告内容一律采用激光打印机双面打印,在正文中有彩色图形更好。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2.5cm、下2.0cm、左2.5cm、右2.0cm。

(二)页码编排:自中文摘要开始,到符号说明,采用i、ii、iii、iv、编排页码;自正文开始,到专题研究报告的最后一页,采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页码一律采用五号宋体,置于页面底端外侧。

(三)页眉设置:在页眉的下端画一条双横线(两条横线的间距为0.5mm),双横线左、右边距分别为2.5cm和2.0cm。在单页面双横线的上面采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题研究报告在双页面双横线的上面采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打印专题研究报告题目。除了封面、封二外,其他页面均打印此页眉。

(四)编写专题研究报告时,行间距一般采用1.25倍行距。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但行间距不可太大或太小。

例子: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报告题目。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年月13。

调研报告

村团体经济的好坏,关系着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低。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村作为贫困村,将壮大村团体经济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20xx年贫困村摘帽的核心指标之一,仅有将村团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受益了,村“两委”干部的威望就会越高,村级事务管理才会更加和顺。

镇村地处镇东南部,东北与县乡相连,西南与乡接壤,西北与乡相望,幅员面积118余平方公里,距县城114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1.3°c。境内草场水草丰茂,盛产虫草、贝母、大黄、秦艽等名贵药材,栖息着岩羊、狐狸、狼、旱獭、天鹅、鼠兔等野生动物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但长期受交通条件制约,村团体经济薄弱。

该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20xx年有农牧民195户、人口962人、劳动力462人,人均纯收入10000元,经济总收入1053万元。现有共青团员8名,民兵应急队伍一只共7人。村是一个牧放藏系绵羊、牦牛为主的纯牧业村,是镇产业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村之一。有天然草场17.8万亩,禁牧面积52708亩、休亩面积23397亩。各类牲畜33715混合头,其中牦牛10076头、马692匹、羊22947只。

20xx年村团体经济主要靠国家投入,自我创收办法不多、收入来源单一。该村为充分使用1800亩共有草场,经村民一致同意,经过幸福美丽家园项目购牛105头,其中:牦母牛100头,种公牛5头,在村团体公共草场饲养,预计每年产成活仔可达40头,初步估算年产值可达40000元。所得盈余利润30%用于贫困户帮扶扶持,40%用于全村群众分红,剩余30%用于村团体积累或者公共事务。20xx年,该村为规范管理村团体经济,在20xx年村团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诺央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再次引进种公牛10头,修建暖棚10个共计800平方米,为该村团体经济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科学制定村团体经济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该村“五个一”帮扶力量充分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进行调研,认真分析该村的资源优势和不足,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提议,协助和实到村“两委”班子选好牦牛养殖路子,因地制宜地制定团体经济发展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整合资源夯实村团体经济基础。该村以实现20xx年贫困村退出和提高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出发点,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立足点,充分整合公有草场1800亩、牦母牛100头、种公牛15头、暖棚10个800㎡等资源,经过村团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引导牧民进取投入生产,不断壮大村团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三)切实加强村团体经济资产管理。一是全面推行“村财民理乡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确保支出科学合理、收入不折不扣。二是加强民主监督。认真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提高村财务公开质量和效果。三是开展村级团体资产核查工作,建立产权明晰的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团体资产流失。

该村的村团体经济在近三年中取得必须的成绩,村团体经济有了必须的规模,可是在发展方式上较为单一,草场少,收益周期较长。为此,在下一步发展中,有以下几点提议:

(一)提高草场质量。对村1000亩沙化草场进行助理、围栏封育,遏制沙化草原扩大;对全村质量较差草场8万亩进行全面补播。

(二)加大畜种改良。在现有的牦牛基数上,优化畜种结构,经过引进种公牛实行品种改良,提高牦牛养殖效益。

(三)强化教育引导。要充分利用农牧民夜校、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渠道,邀请农牧技术专家,加大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致富本领。

(四)以镇集镇建设、唐热路建设为契机,发展旅游服务业。计划在20xx—20xx年建全村旅游合作社,建牧家乐、旅游营地2处,吸纳就业人员16人。

随着党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村的团体经济到达了贫困村退出标准,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村级活动阵地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相信,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村农牧民群众的奋斗拼搏下,今后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将越来越幸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