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院校投资学论文(精选16篇)

时间:2023-11-30 14:11:23 作者:FS文字使者

在现代社会,投资已经成为人们实现财务自由和财富增长的关键手段之一。下面是一些成功投资者的经验分享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比较论文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深化和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创新,创新以后的发展就落实到创业。《创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无论从精神实质还是从学习内容上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创业学》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创业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从课程设置、班级设置、教材选定、教学环节、模拟创业、活动开展等主要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专业性人才。

我国本科院校投资学论文

工程项目投资是指建设领域中的项目投资。处于建设行业变化的最前沿是投资者,投资者是推动建设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投资者对工程项目投资的要求和期望除了时间短、质量合格,其最主要的就是投资少,收益高,也即是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以往我国的工程项目投资很被动,往往出现投资失控,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其终究为我国以往的投资控制大多是处于阶段性控制模式,缺乏全过程控制意识;工程投资控制方法多为静态、滞后;造价控制人员不适应造价控制的工作需要。

要开展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工作首先要了解到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为全过程控制,同时亦为动态控制;也即是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建设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针对上情况,现浅谈一下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策、方法、措施。

1.项目策划及决策阶段.

正确的项目投资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策划及决策。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投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投资的前提。在这阶段,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的策划工作,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结合技术、环境因素、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确定好建设标准水平、建设地区及地点选择、工程技术方案确定。为做好这方面工作,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扎实做好投资机会论证、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及决策方面工作,务必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评价,同时依据掌握的资料,对建设投资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估计,从而为项目正确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2.工程项目准备阶段.

拟建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阶段就成了工程投资的关键。其系影响项目投资的最大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项目结构形式、外观设计、平面布置及装修标准等对工程项目投资影响占75%以上;在技术设计阶段的合理性,可行性确定对工程项目投资影响占35%以上,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投资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多少。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得到,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小于1%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绝大部分的费用;故此要切实做好设计阶段的工作。

(一)积极推行设计招投标(包括设计方案竞标)。通过设计招投标来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从而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准确性,尽可能提高设计质量及效果。如连云港某广场会所室内装修设计方案就是采用设计方案竞标,通过几家实力好,信誉好的设计公司,在切实贯彻投资方的意图、构思为前提,由各设计公司各自设计,同时对所报方案提供施工概算,通过对比方案及费用去选择中标单位,既能找到有个性、有特色、有水平的设计方案,又能控制好投资成本。

中有数。然而设计方,应对项目进行投资分解,发动专业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实现投资限额的可能性,切实进行多方案比选,对各个技术经济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如连云港某某商场中航健身会所项目就是采用限额设计方式,因投资为合作形式,a方(新世界)提供场地及基本装修,b方(中航)提供器械设备及经营培训等,我们a方采用限额设计方案,在请专业人士保证不超过会所投资金额(不超过400万元)及满足功能、用途、要求的前提下分解投资项目内容进行设计,从而使合作双方取得了共赢。

(三)积极开展价值工程的应用。价值工程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得的综合效益。其通过实施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方案评价等步骤去开展价值工程应用,一般来说提高产品价值途径有:一是提高功能、降低成本(最理想途径),二是成本不变,提高功能,三是功能不变,降低成本,四是成本略有上升,但功能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功能略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在设计阶段,克服设计图纸的不足或缺陷所花费的代价最小,尽可能取得最好效果。从各个角度对设计图纸图纸进行全面审核工作,以求得提高设计质量,避免因设计不全或失误,给施工带来索赔。

(四)加强合同约束。严格设计合同条款,不能仅仅限于标准的设计合同格式,在技术条款上增加工艺专业资料,以期満足工程施工招投标需要;在经济条款上,应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

3.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

新建项目应进行招投标,工程招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通过招投标一是引进竞争机制,二是降低工程成本。

(一)严格把好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关。选择施工队伍主要考察企业的建设业绩、资信情况和技术装备等,防止施工质量差、财务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企业混入投标单位之列。同时通过招投标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

(二)合理低价中标。在満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的合理情况下(不低于市场成本价)低价中标,或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综合评估法。

4.工程项目实施阶段。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工程项目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重要阶段。其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及市场供求波动大。

(1)加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在做技术处理的同时,务必使工程项目投资节约的观念贯穿始终,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

(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设计变更费用。在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出现很正常,但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如图纸会审,技术咨询会;若涉及影响投资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先计算经济帐,再确定变更的解决办法,尽量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3)及时收集、整理有关现场资料。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现场中有许多相关资料,由经济技术人员常深入现场,对照图纸与施工现场情况,了解收集资料,及时掌握现场实际,协助管理好变更、签证的费用。同时为投资者做好反索赔工作作好准备。因为不重视现场资料的工作,我们在顺德新世界会豪阁项目就吃了很大的亏,在索赔工作中处于相当被动的不利局面。

(4)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作为投资者与承包者的联系纽带,是工程项目。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在施工过程,严格恪守合同条款要求,按合同办事。管理重点为合同法律性完备程度,合同完整性,风险分摊合理性,专用条款制定,工程说明书详尽明确、可行。

5.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最后一道关是竣工结算。在确定工程项目投资时,坚持以现行造价、投资管理的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的相关约定,根据竣工图纸结合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隐蔽签证进行审核,审核是否按照施工图纸及合同规定的范围完成全部工作,并认真核实每项设计变更是否真正实施,审核现场签证的合理性,真正做到该增的增加,该减的减少。尤其作为大项目投资更重视,要采取多层、多关审核。项目后评价阶段是工程项目竣工投产、生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工程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最后一个环节,其包括立项决策评价、设计施工评价、生产运营评价和建设效益评价,通过建设项目后评价可以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同时为提高投资控制的质量,需加强投资控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中,人的因素尤显重要。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涉及多个环节和专业,如前期规划、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等,每个环节均需要具备相应水准的人去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他们工作中的任何失误,都会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投资效益。要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投资者必须对项目投资控制所涉及的重要环节上,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相应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结论综上所述,工程项目投资者在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时刻要有投资控制的意识,充分发挥投资控制主观能动性,认真把握好每阶段的投资控制,尽量减少建设投资的损失,节约投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资金的投资效益。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比较论文

(1)从上市公司角度分析。

根据民生证券统计,创业板负增长公司的比例由的0.6%大幅上升至的16.5%:50%以上高增长公司也从20的44.8%下降至20l1年的17.6%;创业板指数也从基准点的1001点下跌至一季度末的678.52点。由于公司业绩不断下滑,因此在上市前就参股上市公司的这些创业投资为了避免亏损。

(2)从创业投资者角度分析。

我国创业投资心态过于急功近利,急功近利的心态主要表现在风险投资阶段的后移和上市过度包装上,这使得创业投资在创业板上市投资退出机制异化为一项圈钱手段。

(3)从资本市场角度分析。

在创业板发生的创业投资过早和过度退出的异化现象,反映出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善。

(1)对社会资源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将目光更多的放在上市退出的巨额利润上,投资资金流入趋于成熟的企业、前期上市包装活动,使得趋于成熟的企业反而获得大量资金,而正需要资金扶持的、初创的创新型企业反而得不到支持。这种资金的错位配置,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

(2)对创业板市场的影响。

对国内的资本市场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存在失去潜力企业的可能,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二是不利于创业板市场的稳定,股东高管的大量抛售股票造成的抛售压力引起市场动荡,且部分创业投资者过于热衷与上市包装活动,增加了市场经济泡沫。

(1)建立评估公司创新性成长性指标体系。

在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创业板,更看中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因此,以指标体系的标准做为能否上市的判定条件,提升业绩不突出但有潜力的企业上市的可能性,过滤由于业绩包装上市的泡沫公司。

(2)完善创业板股票禁售、限售规定。

可适当延长原始股东的持股解禁期,一是引导投资者去关注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二是能对热衷于投资首次公开发行前期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投机活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3)适当降低上市门槛。

根据经济学的供求原理,目前创业板存在供求失衡的情况,资金充盈而股票数量有限,继而导致股票价格飙升,人们去追逐潜在收益。因此可以适当降低上市门槛,以降低创业板市盈率过高的问题,减少财富刺激造成的负面反应。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比较论文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市场主体选择不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方式退出市场,严重影响了市场交易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市场主体无序退出的原因,认为应建立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分离的制度,确立注销登记为市场主体唯一的退出方式,以建立起正常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关键词: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吊销营业执照注销登记。

市场主体是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商品或服务,合法进入市场的法人组织。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指市场经营者因为出现阻碍继续经营的特定事项而主动终止经营或者依法被强制终止经营,经清算后由行政主管机关核准注销,从而终止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和法人资格的法律程序和制度。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竞争经济和效率经济,实力较弱的市场主体在优胜劣汰的规律作用下将不再成为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者而退出交易领域。因此,市场主体退出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行为。

我国市场主体退出现状。

完善的市场机制既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又要求及时有效地将不合格的市场主体淘汰出局,以确保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主体能够顺畅退出应是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目前,在市场主体退出方面,由于注销登记、吊销营业执照被我国工商部门视为企业法人资格消灭的两种方式,大多数市场主体选择不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方式退出市场,这是一种未经清算非正常退出的方式,严重侵害了债权人合法权益,影响了市场交易安全,扰乱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

据统计,北京、沈阳、西安等地吊销的企业数远大于注销的企业数,占企业退出市场总数的80%以上;河南省某市近年统计结果显示,注销登记的只有580余户,占退市企业总数的3。64%。在这些市场主体当中,80%以上市场主体的退出是因逾期不参加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由此可见,我国市场主体绝大多数是通过被吊销营业执照这种非正常方式退出市场的。

我国市场主体无序退出原因分析。

(一)市场主体的逐利性。

企业等市场主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要退出市场,必然会选择一种成本最少的方式,吊销无疑是一种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与吊销方式相比,注销登记方式退出程序复杂,退出成本高。

但是,股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预期企业的继续存在对其没有任何意义时,就会选择最廉价和最简便的故意不参加年度检验、让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方式退出。因为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繁琐、费用高、时间长;而通过被吊销营业执照强制退出市场的方式,不但可以减少费用、节省时间,而且由于企业法人主体资格已经消亡,法院会因无诉讼主体而驳回债权人的请求,市场主体的经营者就可以达到逃避所欠员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税款和债权的不良企图。因此,从实际效果看,吊销营业执照这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能采取的最为严厉的行政处罚,实际上失去了应有的威慑作用,反而成为市场主体非正常退出市场的“主要渠道”和“最佳选择”。

(二)把吊销营业执照作为企业法人资格消亡的一种方式。

有学者认为,吊销营业执照“是对法人人格的绝对否定,即法人人格被全面的、永久的被剥夺,法人之存在也因之而全面的、永久的被否认”;认为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是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公司的法律人格便不复存在,不得再以公司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我国的实务部门也持此观点,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企业登记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工商企字[]第173号)和《关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法人资格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2002]第106号)均这样规定。受该观点的影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直把吊销营业执照和注销登记一起作为企业法人资格消亡的两种方式。

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吊销营业执照只是取消企业的营业资格,其法人资格依然存在,只有在企业注销之后,其法人资格才丧失。”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注销登记,企业的法人资格才告消灭。我国的法律法规实际上也是这样规定的。《民法通则》第46条规定,“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公司法》第18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45条也都这样规定。

(三)注销、吊销的性质不分是市场主体无序退出的根源所在。

注销登记与吊销营业执照有着本质的区别。注销登记是一种登记程序,属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行为。注销后,市场主体的法人资格终止。吊销营业执照则是行政执法机关对市场主体施加的一种最严厉行政处罚。吊销营业执照后,市场主体的法人资格继续存在,只不过不能继续营业,并没有剥夺企业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而只是剥夺了其生产经营资格,是对企业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一种限制,即限制其在清算范围内进行活动。当被处罚企业法人依法经过清算,进行注销登记并经公告后,企业的法人资格才归于消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函》(法经[]24号)也肯定了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的法人资格的存在。

完善我国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对策。

(一)强化制度约束。

建立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分离的制度、确立注销登记为市场主体唯一的退出方式。在企业法人资格的取得和终止方面,《民法通则》的态度是非常清楚和明确的,第41条、46条和51条规定以登记机关核准注册登记日为企业法人主体资格的取得日期,以登记机关核准注销登记日为企业法人主体资格消灭的日期。引起混乱的是《民法通则》之后颁布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66条规定:“设立企业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报请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发给营业执照,企业获得法人资格”。类似的规定有《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条、《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5条、《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39条等。然而,关于企业法人的消灭,如前所述,修改后的《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没有把吊销营业执照作为企业法人资格终止的一种方式。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正在制定的《商事登记法》中,统一《民法通则》、《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市场主体进出的规定,建立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分离的制度,把核准登记、注销登记作为取得和终止企业法人资格的唯一标准;把颁发营业执照、缴销或吊销营业执照作为企业法人经营资格取得和终止的唯一依据和标准,统一规定市场主体进出的条件、责任、规则和程序。

(二)追究无限连带责任。

对吊销后不经清算就退出市场的,强制注销后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追究股东的无限连带责任。对于故意不参加年检的市场主体,仍然应给予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对于处罚后仍不进行清算、不主动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的,二年后视情况由登记机关决定是否强制注销。对于故意不参加年检遗弃市场主体的股东,对企业法人给予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后仍不清算注销的,损害的是债权人的利益。为充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市场的交易安全,应允许债权人通过法院追究股东的无限连带责任,也即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所谓公司人格否认,是指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达到一定条件时,由法院在个案中依法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直接追究公司股东的责任。我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唯有如此,才会使遗弃市场主体的股东或投资者不会从不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中受益,让其在无限连带责任的压力下选择清算后注销这种正常的退出市场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邬关荣。影响我国市场主体有序退出的成因与制度创新[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4)。

2刘兴善。商法专论集[m]。三民书局(台),1982。

3赵旭东。公司的注销与清算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2―1―1。

我国本科院校投资学论文

1.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了解各式各样企业或集团的法律环境知识,理解并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决策知识,成本会计的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管理会计的管理方法与决策知识,熟悉信息技术与应用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关注整个行业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知识。

2.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

3.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要求学生熟练运用会计方面的信息技术软件,通过各种渠道与更多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独立并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按时完成工作的能力。

二、目前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一直以来,本科院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本科院校教学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会计实践教学的理念在本科院校教学中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没有真正贯穿于会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具体表现在本科院校的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课时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考试考核制度。大多数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会计基础知识的教授,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练习;重传承、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关心的是会计课程的理论课时有多少,在规定的课时内课程能否上完,学生考试能否过关会不会影响教师自己,考试过关率怎么样,却忽略了对学生会计技术技能的培养。

2.实践教学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会计教育普遍采用教师单向授课法。由于数据量大、处理过程复杂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会计问题只能讲述其涉及的基本原理,无法对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而且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对案例见解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也不能从案例中学到知识。同时,由于实验方案具有一致性,数据收集、实验过程、解决办法基本一样,没有创新性,实验就成为纯粹的机械模仿。

3.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目标。

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展开的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且是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但是,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基本上还停留在会计核算实验的阶段,并且课程的实验仅仅涉及到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训,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验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多元化、深层次分析了,比如,在财务会计实训中,只是按照一般会计流程,对经济业务简单处理,根本没有对经济业务的相关财务问题做深入分析,这样以来,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差,更谈不上灵活应用。

4.缺乏校外实训基地。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科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是多数本科院校采取的传统而有效的会计实践教学方法。然而,本科院校在组织校外实习时都存在很大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项:第一项,由于企业财务信息的保密性,每个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目前本科院校和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没有固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和接触机制,传统的实训基地基本丧失。第二项,实训时间多安排在学生临近毕业时,使得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脱节,导致学生对于书本上不太理解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更做不到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操作有效结合。第三项,由于各本科院校受到实训经费的限制,往往安排的实训时间有限,企业实训大都局限于企业派人到本科院校讲座和学生到企业参观,学生在实训环节很难接触到企业真实的会计经济业务,更不用说参与企业会计工作、了解企业整个会计核算流程与财务管理方面。因而,校外会计实训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从而阻碍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更不能起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5.手工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相脱节。

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会计手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是,一方面,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本科院校会计手工实验局限于单纯的做账,并采用“仿制的会计凭证,剪刀,浆糊”方式,只要求学生熟悉会计实务处理的流程,即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学生只是被动地做简单的模仿实验。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实验是用简单的会计资料,应用于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缺少必要的信息系统思想的培养和训练。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得不到有机结合,网络资源应用不足,这样的会计实践教学只是表面粗浅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在会计实践方面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了社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1.更新观念,加强实践教学。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已成为衡量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更加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科院校应以修订人才培养规划为契机,构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牢固树立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突出实践教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部门领导一定要认清当前会计教育形势,根据会计专业的特性,逐渐改变会计教学观念,切实改变会计实践教学无关紧要的.现状,在会计理论教学不忽视的前提下,加强会计实践教学,逐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分量,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树立并坚定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教学理念,并将会计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整个教学计划中。

2.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是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实行的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从微观方面看,会计实践教学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会计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一门课程。所以,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特点。具体有8种方法:

(1)实务演示法。实务演示法是通过多媒体演示,并有教师讲解实务操作过程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实务演示法有展览实物讲解方法,播放投影仪讲解方法、视频录影讲解方法、多媒体教室教学软件讲解方法等。实务演示法安排在课堂授课之前,是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前,心中有一个大致轮廓,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了解即将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2)单元练习法。单元练习法是在某课程完成其中一个章节的学习目标后进行的阶段实务训练。单元练习法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所以,要以目标为准,完成对学生的授课任务,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掌握。

(3)模拟实习法。模拟实习法是在会计实践教学实验室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资料,以企业的一个会计周期为区间。模拟财务部门会计实际业务处理的模拟训练。模拟实习法的主要目标是检查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情况与会计实际操作处理能力。

(4)社会调查法。社会调查法是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就会计专业或者会计学专业的相关问题展开社会调查,并在假期结束后针对社会调查做出调查报告的方法。

(5)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就某个教学案例,运用所学会计理论知识及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推敲、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而且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方法。

(6)项目设计法。项目设计法是使学生运用所学会计知识及相关会计理论,分成小组,共同合作来完成一个模拟项目设计,并做出设计报告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例如,设计财务管理制度、设计会计核算制度、设计成本核算制度、设计会计软件等。模拟设计项目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必须在不违背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供需分析、建立模型、实施方案等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工作。

(7)课题研究法。课题研究法是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并且做出学术报告及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8)校外实习法校外实习法是派送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校外实习不仅包括会计记账、做报表,还包括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纳税、与银行业务往来等方面的工作。所以,校外实习法是不仅锻炼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比如: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共同合作能力等。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会计实践教学作为会计教学的基本方法,贯穿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个过程中,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服务于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以课程为载体,充分体现了培养的目标,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适当的内容,紧凑的连接,以结果为导向。所以,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的能力培养,分别是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会计职业道德能力。

(1)基本技能。基本技能主要是通过培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要课程的每章每单元都要培训,培养学生在每个单科课程下处理财务问题,以发展学生的个别操作技能,掌握会计领域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2)专业技能。从手工模拟实训中,我们不难发现,财务工作是一个应用程序,一个非常全面的工作。包括:资本融资决策模拟训练,投资决策模拟训练,利润分配决策模拟训练,财务指标和企业绩效评价模拟训练,财政预算培训和会计制度设计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3)创新能力。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各项能力,本科院校可以制定拓展素质和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只有修满创新学分,才能毕业。

(4)会计职业道德能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国家建立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旨在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及相关法律、法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4.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是首选的教学方法。通过简单的会计实务操作练习和模拟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全新理解,但模拟毕竟不是真实操作,因此,实习基地的建立是本科院校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5.手工与电算化实验有机结合。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必须改变会计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相脱节的现象,使两者融为一体。会计电算化实验是学生会计电算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会计手工实验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熟悉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为会计电算化实验提供建账、报表生成与汇总的实验数据及专业技能支持。按照实验顺序分为:先后实验和平行实验。先后试验是先做会计手工实验,后做会计电算化实验。即在手工实验的会计信息基础上做电算化实验。平行实验是会计手工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是同步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手工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严密结合,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会计手工实验的业务处理流程,而且熟悉了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步骤及原理,同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使学生能够达到会计人才市场的要求。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会计人才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熟练运用计算机财务软件和以创新为导向的能力结构。所以,要适应发展的社会和需求的市场,必须从新定位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目标,更新和改进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会计实践教师具有高水平和高素质,有一定规模的会计实践教学设施,以使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创造性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四、结语。

总之,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由此以来,实践性教学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方法,我们一定要给与会计实践教学工作足够的重视,从根本上提高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比较论文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否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能否在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时候在面对市场竞争中是否具备对于市场的宏观把握能力,是否能够在面对其他同行业竞争的业务压力,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积极的把握市场变化的动态,积极的将消费和需求有机的结合,创新产品组合,建立创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市场环境中,赢得竞争的先机。

二、商业银行的介绍。

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英文字母的缩写是cb,意思是存储储蓄银行。商业银行的有别分其他银行的,如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普通的商业银行不具备发布货币的职能,只能通过其他的商业活动来运转货币。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主要就是吸收普通大众的存款和通过吸收的存款进行发放的贷款,即通过相对较低的利率吸引大众将存款存放在商业银行,然后商业银行在通过自身的业务,将存款放贷给部分需要资金的企业,收起贷款利息,在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形成必要的利息差额,从而形成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商业银行本身是储蓄机构,是吸收经营存款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由于商业银行本身是经营储蓄,经营存款的机构,由此可以引申出有五个主要基本职能:第一,调节经济。由于商业银行的手中握有大量的存款,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本身的市场活动,可以将资金转移到相对欠缺的社会部门,从而到达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可以通过国家的经济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消费投资进行合理分配。第二,信用创造。由于商业银行可以将居民企业的存款放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在放贷企业没有提现的情况下,依然会作为存款存放在商业银行,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数量,派生出新的存款和贷款。从而达到信用创造的职能。第三,信用中介。商业银行是一个将社会闲置资金通过自身的商业活动,进行重新的配置,将资金发放到新的经济领域,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而在这样的一个经济社会活动中,商业银行就是从分担任的一个中间人或者是代表,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转移,并从这样的商业活动中,实现自身的利润的增加。第四,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在担任信用中介时,就会充分的将自身拥有的储蓄货币进行有机的管理和分配,在新的资金进行转移变化时,通常是作为本商业银行的新的存款进行的,此时商业银行就是这些货币资金进行重新分配载体,对企业客户进行提现转账等资金转移业务,成为企业资金的保管者和对外支付的中介机构。第五,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的'随着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而商业银行为了客观的将自身的放贷损失机率降低,会积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汇总不同的经济数据以及行业变化信息,从而实现对于经济社会的把握,也就为其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咨询,以及相关技术信息服务提供了可能。同时商业对于企业的资金有分配中介的作用,以此可以代企业做一些资金出纳的业务,比如说是代发员工工资等。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

根据中国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以及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国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开展经营下列业务:吸收公众和企业的存款,并由此发放贷款;办理国内跨地区以及国外跨国家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明服务及相关担保服务;从事款项管理服务及代理部分保险业务等。同时,商业银行不能经营除政府债券以外的证券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业务。由此商业银行业务一般可以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第一,负债业务。所有商业银行吸引来资金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来源的业务都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银行业务以及金融业务前提和条件。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长、短期借款。第二,资产业务。商业银行对于已经吸收的存款或者自身保有的资金进行新的分配和规划活动就形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开展有效的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银行的利润来源。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除了保留一部分的存款准备金以外,其他资金都可以用来贷款和投资。一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二是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第三,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中间业务指那些与资产负债业务没有关系,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成为资产负债业务,与银行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商业业务。广义的中间业务则除了上述的中间业务外,还包括为其他经济单位结算、代理其他经济体的经济业务、为其他经济单位提供行业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

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

(一)及时有效的转换公司战略,跟上时代政策发展。

商业银行作为商业经济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商业变化而服务的。作为对于资金以及货币的管理和分配者,应当积极的将公司的战略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划。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司的战略一定要能够跟上政策的变化,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面对国家的政策,商业银行应当积极的分析国家政策的变化,将工作经营的重心进行合理的变化,以适应国家政策要求。同时关注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财政的分配变化,对于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对于国家可能放弃或者调整的产业,也要及时的做出相应的业务变化,不管是推出还是调整,都要在最快的时间进行规划,使得商业银行才能够在经济活动中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二)优化服务流程,将客户在服务中的满意度提升。

商业银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更好的做好业务上的服务将会是提高其自身的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在存款方面,由于商业银行面对数量上较多的普通大众的存款业务,应当在简化服务环节,优化服务品质,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上着手。在放款方面,由于商业银行面对数量上较多的是资金上有需求的企业贷款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在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积极审核企业资格、提供专业的金融配资服务、提供多样的还款方式、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息、及时放款上着手。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必须要将服务的质量提升上去,让客户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企业的专业度,提升客户在服务中的满意度,才能使企业在经营中不断发展。

(三)提升人才管理模式,完善企业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对于企业对于人才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对于优秀的人才,公司要积极的引进,对于公司来说,要对于人才的管理要更加人性化,凸显以人为本的目标,积极培养公司自身的人才,让真正的人才同公司的成长一起成长起来。

六、结束语。

商业银行由于其处于经济生活中的独特地位,是货币资金再分配的主体,只有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完善自身的金融产品体系、完善对于经济竞争形式的把控、完善对于金融人才的管理,才能够在商业银行日渐激烈的竞争中将企业不断壮大,完成企业的成长。同时商业银行更要将社会责任担负起来,不能只看重利润的增加,应当更加注重对于经济社会的优化改造上去。

参考文献:。

[1]刘桂平.《中国商业银行再造》.中国金融出版社..[2][美]罗伯特.c.莫顿.兹维.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我国本科院校投资学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台湾本科院校校训设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科院校应制定校训,校训用字应选用德目、应主动反映时代特点、应有个性的建议。

关键词:台湾地区大学校训问题启示。

为了解台湾地区大学校训设置情况,以资大陆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校训文化建设,我登录台湾《高教技职简讯》第020期上《公私立大专院校173所》一文公布的台湾地区156所本科院校的校园网,搜集了这些学校的校训信息进行了研究。

一、台湾地区大学校训的基本情况。

(一)校训设置。

在这156所大学中,仅高雄大学、东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16所大学没有校训,其余140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即89.74%的大学设置了校训。

(二)句式特点。

在140所大学的校训中,使用一个字校训的仅中央警察大学1所大学;使用两个字校训的大学5所;使用三个字校训的大学仅2所;使用四个字校训的大学89所,约占63.57%;使用六个字校训的大学5所;使用八个字校训的大学33所,约占23.57%;字数超过八个字的校训5所。

没有大学使用五个字或七个字的校训,87.14%的台湾地区大学的校训是四字或八字。

(三)高频用字。

在140所大学的校训中,含有“诚”字的校训有62所,占44.29%;含有“勤”字的校训有38所,占27.14%;含有“朴”字的校训有30所,占21.43%;含有“精”字的校训有25所,占17.86%;含有“毅”字的校训有20所,占14.29%;含有“敬”字的校训有19所,占13.57%;含有“实”字的校训有19所,占13.57%;含有“爱”字的校训有14所,占10%;含有“正”字的校训有13所,占9.29%;含有“信”字的校训有12所,占8.57%;含有“行”字的校训有12所,占8.57%。

包含上述11个高频字的校训共为112所,占140所大学校训的80%。

(四)内容来源。

台湾地区大学的校训中,超过80%选用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条目,如精、诚、勤、朴、毅、敬、实、爱、正、信、行等字进行组合建构,除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自《周易象传》,崇右技术学院的校训“正德厚生”引自《尚书大禹谟》外,台湾地区大学的校训少有直接引用古语的。

二、台湾地区大学校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过于单调。

台湾地区大学的校训,63.57%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使用八个字的占23.57%,其他格式总共占12.86%。

从形式上看,台湾地区大学校训格式单调,风格相近。

(二)内容过于传统。

台湾地区大学的校训内容主要反映了传统道德准则,对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原则反映较少。

比如,多数大学校训内容选自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条目,如精、诚、勤、朴、毅、敬、实、爱、正、信、行等,对于现代社会的团队合作、追求卓越、创新、思变等现代道德准则反映较少。

(三)用字重复较多。

部分大学校训完全重复。

政治大学、国防医学院、陆军军官学校、空军军官学校、空军航空技术学院均使用蒋中正所题写的“亲爱精诚”作为校训,台湾艺术大学和台北艺术大学也使用同一个校训“真善美”,中央大学和台北医学大学都使用同一个校训“诚朴”,台北科技大学、黎明技术学院均使用同一个校训“诚朴精勤”,元智大学、亚东技术学院均使用同一个校训“诚勤朴慎”。

部分大学校训重复使用一些关键词。

中央大学的校训“诚朴”是台湾海洋大学、暨南国际大学、嘉义大学、体育大学、台北医学大学、铭传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勤益科技大学、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黎明技术学院、永达技术学院等大学校训的内容之一;高雄餐旅学院、南亚技术学院、台湾体育大学也将5所军政类大学共同使用的“亲爱精诚”校训中的“精诚”作为自己校训的内容之一;清云科技大学的校训“敬业乐群”是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校训的内容之一,辅仁大学的校训也就是在“真善美”后面又加上一个“圣”字。

(四)用词高度相似。

经过比对发现,同时含有“精、诚、勤、朴、毅”五个字中任意三个的校训就达26个,义守大学的“务实创新”与南开科技大学的“创新务实”仅为两个词的顺序调整了一下,中兴大学的校训“朴诚精勤”、中山医学大学的校训“诚爱精勤”与台北科技大学、黎明技术学院的校训“诚朴精勤”仅一字之差。

三、台湾地区大学校训带来的启示。

(一)大学应该制定校训。

校训和校徽、校歌等作为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元素受到台湾地区大学的高度重视,89.75%的台湾大学校院均制定了自己的校训,且都在校园网上学校介绍部分作为大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专门介绍。

(二)大学校训用字应该选用德目中的部分条目。

校训在《辞海》中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即大学校训的内容应该是从既定的“德目”中选取若干来确定。

台湾地区大学校训多数严格遵守校训定义而选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部分条目如“精、诚、勤、朴、毅、敬、实、爱、正、信、行”等进行组合建构的。

140所大学中只有8所大学在校训中直接使用了“德”字,不成主流。

(三)大学校训应主动反映时代特点。

在台湾地区大学中,已经有少数校训主动体现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准则。

如含有“创新”一词的校训有10个,含有“乐群”一词的校训有6个,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和亚洲大学校训中均使用了“卓越”一词,明新科技大学校训中使用了“求新”一词。

(四)大学校训的表达应有个性。

近几年台湾地区媒体对岛内大学校训高度模式化、重复、缺乏特色等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呼吁大学校训应该与时俱进并形成个性特征,这对大学新定校训形成了巨大压力。

高雄大学自启动校训新定工作,派专人将岛内大学校训搜集汇总挂到校园网上供学生讨论,为不落俗套,直至今天,高雄大学的新校训仍处在慎重酝酿的过程中。

我国本科院校投资学论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旅游市场人才的需求显现出新的特征:一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倍受青睐。无论是旅行社、景点、还是酒店,缺乏的正是掌握工作技能的一线人员。此类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基本服务操作,拥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二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抢手。现阶段对旅游从业者知识的综合性和技能的娴熟性提出较高要求,从业人员要“一专多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现阶段,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求才难”并存的现状。虽然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并不少,但旅游相关行业仍出现人才短缺的局面。尤其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和能力强、富于经验的高端人才紧缺。“就业难”和“求才难”并存的状况表明,当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型、研究型人才比例过大,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过小。

二、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指具有扎实的旅游业务理论知识,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技能的人才。其内涵主要包括:在旅游服务各领域的岗位一线,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具备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性和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许多应用型高校也朝着学术性研究型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重点放在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建设上。然而,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多得多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部分应用型本科对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单纯是理论化的全才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们国家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适用于哑铃型的职工结构。一面是研发人员,中间是生产一线,后面是销售服务人员。这种职工结构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的一线员工,而我们的教育和现在这种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方说,企业存在人才极大缺口的岗位都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但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不强、操作技能不会、只是懂些旅游基本知识,从而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低,流动率较高。

(三)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对未来的迷茫性。

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忙着考级考证,打工兼职,没有去深入了解旅游行业需求,更有学生给自己定位为未来的旅游管理者,思想上对旅游服务一线的岗位技能不重视,却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特性,没有足够的基础岗位的锻炼是无法胜任管理岗位的。

(四)教师专业技能欠缺,实践教学设备不足。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没有旅游行业从业的实践经验,对旅游行业具体情况不太熟悉,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讲授。例如讲餐巾折花,老师对着幻灯片讲理论,并没有拿着餐巾做示范讲解和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造成了学生毕业后进入酒店后连简单的餐巾折花都还重头再来学。还有些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在学生技能训练方面只是配备几张餐桌几张床而已,其种类、规模、功能等都远远不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要求。在实习环节方面也往往流于形式,让学生分散实习,缺乏必要的实习指导和监督,服务技能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短期内很难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紧随旅游行业动态设置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改变之前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合理的理论课、实践课及实习课之间的比例。还要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联系,广泛调研旅游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技能教学环节,从而有利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旅游院校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还应时刻把握旅游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并以此为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发展方向。确保培养的学生有特色,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例如时下缺乏的休闲旅游人才等。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不断产生新的行业需求和标准,学校应根据行业最新市场需求,及时地调整课程模块,在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上都要参照旅游行业最新相关标准。只有与市场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合旅游行业的需求。德国、瑞士和美国有很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强调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我们可以借鉴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我们的院系主任可以到旅游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我们的校长可以到企业做ceo。这样教师的技能技术得到了提高,也为学生技能实训提供了平台,体现了教学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积极引导,转变学生思想观念。

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技能培养比纯粹的理论学习更加重要,降低学生对就业过高的期望值,让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分清形势,找准位置;帮助学生认识到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都必须懂得基层业务工作,并只有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才能搞好管理工作。只有学生观念转变了,认识到位了,才能变被动的技能训练为主动的强化学习。

(四)强化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完善技能培训硬件设备。

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将教师送到旅游行业挂职锻炼;到相关的技能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聘任具有旅游行业管理经验的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需提供特定的场所为学生做技术技能的训练。学校可以建立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和沙盘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中积累对客服务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学校还可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签订长期实习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设计合理的实习模式,选派有经验的实习指导老师,规范实习环节,从实习内容、类型、层次、规模、时间等方面加强综合管理,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专业技能,更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实的环境、压力和文化,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快速地融入企业,真正实现学习与工作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零距离”转化。

五、结语。

21世纪旅游业的竞争就是一场人才战争,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俨然成为旅游人才市场中紧俏资源。以就业为导向,紧随旅游行业动态设置培养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积极引导,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强化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完善技能培训硬件设备,进而使本科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符合新时期旅游行业发展中对于复合型、高技能的全面人才的培养要求。

洛桑模式对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的作用论文洛桑模式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它通过“社团精神”的历史沉淀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愈来愈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成为校园生活的一个热点。高校社团组织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也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个新晋本科院校,在社团建设方面有着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我校的实际出发,针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提出一些思考。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一般特征。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为广大师生建立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纯民间性的团体,一般讲,它具有以下特征:

1、社团建设以及社团活动的自发性。

一般来说,学生社团的成立,只要有几位甚至一位同学的倡议,部分同学的支持,报学校团委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审批就可成立,所以,其产生和社团的活动的组织,完全来自同学们的自发热情;而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活动范围和发展方向等也一般由该社团的同学们自主决定。

2、社团成员的广泛性、松散性和群众性。

社团成员一般享有退出社团的自由,因此人员组成并不稳定;许多社团本身组织较松散,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甚至仅仅个别负责人的毕业离校即难以维持、自生自灭。而这也造成了学生来源的专一集中在某个或者某几个班级或者专业,学生来源十分广泛,很多社团在学校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活动目标的专门性,成员的专业性。

就参加学生社团的成员而言,其参与社团的初衷基本都是由于在兴趣、爱好、特长、观念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从而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并在彼此的交往和相处中相得益彰,所以社团凝聚力强,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而努力。多数社团都有明确的活动方向及范围,许多社团甚至要求十分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例如象棋协会、英语协会、翻译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等),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

4、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方式的灵活性。

社团成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多方面的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团成员往往能集思广益,活动点子自然层出不穷,而且立意新颖,角度独特,活动能吸引许多学生参与。社团可以是虚,也可以是实,还可以虚实并举;可以定期,也可以不定期。高校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为学生社团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外,学生社团进一步融入社会,其自身也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学生社团活动日益活跃多样,在保留原有的讲座、竞赛、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创新,实现了由“外向型”向“联合型”的转变。一方面在组织形式上理论和实践结合地更紧密,更注重指导意义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社团由“单枪匹马”转化为横向联系,社团之间实现了跨系、跨校乃至跨地区的联系。

以上特点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社团紧贴学生生活,而较少行政命令干预,容易动员广大同学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投入其中。特别由于社团工作中的功利性因素较少,同学们的投入大都发自内心,因此社团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容易对其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得力于团委的有效管理。只要进一步加快社团组织的发展步伐,社团组织将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1、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社团通过形式活泼的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和政治知识,集理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对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演讲赛、辩论赛、座谈会、主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解除心中的迷惘和困惑;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明辨是非真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2、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完善。

第一,跨专业、跨学科、多层次、多内容的社团活动,打破了封闭的教学体制,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培养了同学们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第二,社团活动为同学们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多种途径,一方面可以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同学了解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三,各种学术、科技社团通过开展学术争鸣、科技服务、科研活动和社会调查,提高同学们的学术水平,培养科研能力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力。

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感。组织的发展,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经费、设备、场地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同学们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舞台,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交往能力;既培养了大学生公平竞争和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针对我校实际提出的一些设想。

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新晋本科院校,有着清晰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在技术本科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社团的管理也应该在现在的起步阶段找到适合的相对应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笔者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非“官办”,非“民办”,而采用“官民合办”。长期以来,在很多高校中,学生社团的管理都采用“官办”形式,由老师来组织,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这种方法,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而后,又提出了“民办”的思想,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刺激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管理不善,学生自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存在。笔者认为,作为新晋本科院校,我校的社团管理,应该采取“官民合办”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由教师牵头组织,确保在社团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工作能力不够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热的情况下,社团能够正常的发展;另一方面,由学生负责具体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为社团的发展必须的血液和土壤。

2、结合学校实际和现状,建立符合专业发展方向、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学生社团。我校的发展方向是技术本科,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而在学校现有资源比较紧缺的现状下,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是比较少的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机遇和舞台。因此,应该着手建立与专业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生社团,通过这些社团的活动来培养技术本科,尤其是工科技术本科迫切需要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可以走出校门,谋求更大发展,通过与公司或者企业联合建设的方法,将社团活动和企业的需求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改变了社团活动单一,目标不明确的特点,也可以为社团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场地支持,是社团生命力不断加强的有力手段,更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社团在社会上的认同度。机械学院的“创新集训队”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产生并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3、加大统筹管理,合理分配资源。我校有几十个学生社团。虽然与很多学校相比不是很多,但是必须加强统筹管理,在社团活动中,应该做到“一盘棋”,尽力避免社团活动过于频繁、重复和撞车现象,造成本来就不多的社团活动资源浪费,也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管理中应要求各学生社团年初上交年度工作计划,并由社团管理部门(团委)协调组织统一安排活动内容、时间、设施场地等。另外,作为社团的上层主要领导者,学校应该在管理上应该做到“管点不管面”、“管头不管身”。尽量减少盲目的对活动本身的干涉,而增强对社团生存能力、财务管理、调查报告等方面的指导。真正为社团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4、树立“典型社团”,以点带面,在校内形成良好的社团和谐活动的氛围。学校应牵头组织“社团文化节”等社团活动,打造社团展示的平台,以一个或者几个优秀社团为主,其它社团积极参与。一方面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舞台,另外一个方面,通过典型社团的展示和带动作用,提高其它社团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5、加强社团的继承与发展能力,“求精而不求多”,新晋本科院校在走入本科院校的这一广阔的空间以后,很容易产生对自身“数量”的不自信。面对其他本科院校动辄几百个社团,我校的几十个社团是稍许显的寒酸了一点,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一味的求多,求快,而忽视了对社团本身质量的追求,造成许多社团忽视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忽视了对社团本身内涵的要求,建立一个社团一开始活动轰轰烈烈,过几天却销声匿迹,然后又将精力转入下一个社团,造成了社团数目的庞大,而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让人满意。

总之,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学生社团的建立,可以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高校学生社团,尤其是新晋本科院校的学生社团,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上面几点,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意见,勿庸置疑,随着我校文艺事业的推进,学生社团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同学们的生活中。相信通过学校的政策支持与力抓严管,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必将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朵奇葩!

洛桑模式对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的作用论文洛桑模式

摘要“:兼爱”思想是墨家的核心观点,它的提出是为维护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平民阶层的利益,与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的儒家“仁爱”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在当代,宣传“兼爱”思想有利于解决当前的道德危机问题,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是我国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墨子;兼爱;仁爱;道德建设。

墨家作为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不可忽略的思想学派,其主要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儒、墨、道对于“爱”这个话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而墨家的“兼爱”可谓是其中论述最深入、最系统的一家。“兼爱”思想在“尚贤“”尚同”“明鬼”等十项思想主张中占据最核心的地位,墨子试图通过“兼爱”来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世界。

一、“兼爱”思想的提出。

“兼爱”是墨家道德思想的核心观点,它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周朝初期统治阶级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自天子以下,层层分封,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政治结构。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人员,外人无法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来。至春秋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得宗法制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一方面,诸侯经过多年的积累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血缘无力再维持政治体系的稳固,诸侯国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时有犯上作乱之行。旧的统治秩序面临崩溃,宗法政治关系濒临解体。战乱频发,且规模越来越大,小生产者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位低微,更是处于艰难的困境。平民百姓没有庇护,过着食不果腹、寝不安席的生活。墨子观察社会现象,认为民不聊生、政治混乱的首要原因就是人们只知“自爱”而不知“兼爱”。因为天下之人都不相爱,所以才会发生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坑蒙拐骗的事,臣子犯上,诸侯窃国的起因也在于此。墨子找到社会弊病的源头之后,发现“国与国之相攻,家与家之相篡,人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等等丑恶现象,都是“天下之人皆不相爱”的缘故。墨子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社会**的根源,将君臣、父子、诸大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归结为“不相爱”,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兼爱”。“兼爱”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爱人若爱己,二是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具体来说,就是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也就不会有不慈不孝、不忠不义的事情发生。

二、“兼爱”与“仁爱”的异同。

在先秦诸多思想流派中,墨家能够独树一帜,成为与儒家并称的“显学”,两者基于“爱”建立起了各自的哲学体系,是有其共通之处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各家学说争奇斗艳,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与道家的“无为不争”,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同,儒家和墨家不约而同地将治理国家、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希望寄托在了“爱”上;在探寻人的本体依托和庇佑惩处方面又将人的道德理想与上天联系起来。“仁爱”与“兼爱”都是由“爱”而产生的美好品质。《论语里仁》中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忠恕贯穿了孔子的思想体系,而忠恕指的就是“仁”,所以说“仁”就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忠和恕分别是爱人的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仁”。孔子之后,孟子更是将政治与“仁”联系在了一起,把“仁”的道德本性贯彻到治国方略中,更好地实现仁之爱人的本质。墨子的《兼爱》三篇,希望君主以兼爱施政,民众以兼爱相处,构建一个没有战争和欺骗的太平盛世。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说“视人若己”,无论是“仁爱”还是“兼爱”,儒家和墨家都将爱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试图通过将心比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仁爱”和“兼爱”都将天作为佐证爱的依据,来证明爱的合理性、正当性。诸子百家中,只有儒家和墨家将天视为宇宙间的最高存在和绝对权威。孔子认为上天主宰人的命运,安排人的贵贱和寿命,人们无法反抗也不能洞察天机,只能敬畏上天,那么以“仁爱”为道德原则修身治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而墨子一边断言天志,认为上天存在意识,会对人的行为进行奖惩,一边又倡导非命,认为人的命运与自身行为有关,顺命就会有回报,所以遵循“兼爱”也就是顺应天命的法则。爱和天彰显了儒家和墨家的理论特色,突出了两者的共通点,但作为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他们对于爱的理解上还有不同之处。首先,对推崇爱的初衷不同。孔子所说的“仁爱”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想,是一种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爱。儒家是为仁而仁,不含其他目的,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具有道德完美主义者的倾向。墨子提倡“兼爱”则是出于现实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利己的物质欲望,而是一种大爱。墨子反对孔子将利和义完全对立起来的主张,在他看来,所谓仁义就是为公众谋取利益,只有首先维护了公利,人的私利才能得到实现,利人就是爱人的目的和内容。利义合一,就是将人们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结合起来,代表了当时平民百姓的利益。所以他推崇“兼爱”,在“兼相爱”的实施过程中,达到“交相利”,使人们利益均沾,社会和谐。其次,对推崇爱的对象不同。儒家强调“爱有等差”,当这种爱从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时,必须是尊卑有别的,这种爱是由己及人、层层推进的爱,最终会达到一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状态。孔子所说的爱首先从家庭关系出发,在由近及远,将心比心达到最终爱他人、爱天下。墨子的“兼爱”要求“兼爱天下之人”,并且在施行爱时要“兼以易别”,这种爱从一开始就是无差别的爱。没有君臣、父子、贵贱的差异,即使是盗贼也都会被一视同仁地对待,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排除亲疏、尊卑之见,平等地兼爱世人。再次,对推崇爱的目的不同。孔子认为“仁爱”是追求道德完善的最高追求,仁不仅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还是辨明小人和君子的标准。仁爱之人要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将仁的道德理想传达给每个人。而墨子认为“兼爱”只是达到“交相利”的一种手段,“兼爱”不是无私的奉献,它的目的在于得到他人的爱,而为了得到别人的爱,首先就要去爱他人。所以“兼爱”也可以说是一种获利手段,它不会对人的本质造成影响,人们可以自愿选择为或不为,最终只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即“兼爱”他人会富贵饱暖,反之,则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也可以说,“兼爱”是人与上天的交换,人们迫于上天的威力而不得不实行“兼爱”,正如墨子所说,“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上天希望人们相爱相利,人民希望能得到美好的生活,所以顺从上天兼爱世人,会赐予人们美好的生活,而反抗上天就会遭到天的惩罚。最后,推崇爱的约束方式不同。孔子和墨子都从上天得到了爱的合理依托,但两者对于爱人的约束方式却各不相同。孔子认为人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作为人的道德理想的“仁”也是人生来就有的,所以孔子说“天生德于予”。儒家认为仁是人先天具有的东西,所以“仁爱”会以自律准则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中,不需要外界的约束。墨子认为天是宇宙中的最高存在,但他并不认为人的命运是上天规定好的,人可以用强力来战胜天命,这在他的“非命”理论中也有所体现。“兼爱”只是上天想要人们去做的,而并不是人本身所愿意的,人们选择“兼爱”只是害怕上天的惩罚,或者说是讨好上天的一种手段。所以“兼爱”受到天的外在约束,而不是人的内在本能。这也就导致了儒家和墨家对于爱的贯彻方法的不同。儒家企图通过统治者的礼乐教化感染人民自觉推行“仁爱”,希望统治者首先施行仁政,以典范作用感化人民,所以“仁爱”始终属于道德范畴,不具有法律效力。墨子的“兼爱”更像是一种法律条文:这是上天的命令,如果不去做就会遭到惩罚,所以只要统治者提倡,老百姓一定也会愿意。

三、“兼爱”思想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民本”观念,并不是真的将人民利益作为社会根基,而是将人民当作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与儒家相比,墨家更注重维护人民的个人利益,也注重保护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诉求。“仁爱”思想要求人民自愿履行义务,这在人民还要依靠法律来制约违法行为的现在而言并不适用,人们并不能在当代就完成义务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所以“仁爱”在目前看来还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兼爱”从功利的角度向人们灌输一种我爱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爱,反而更加能适应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当今社会道德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近期就有报道称女孩帮助陌生人反被骗的案例。骗子身强体健,却不事生产,没有一点爱人之心,利用他人的爱心而谋取私利。我国已经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并不代表公民的幸福感和道德感也随之大幅度提升,不公现象影响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首先,从精神层面而言,道德信仰的缺失,使人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心和公德心,对他人所面临的困境是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放弃了其所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其次,从物质层面而言,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一些人受到逐利思想的腐蚀,以往的利义观念失衡,善良逐渐被丢弃。从受教育的程度上看,学校所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程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青少年从思想上就无法重视道德的作用。宣扬“兼爱”思想能够解决上述道德危机。首先,“兼爱”为道德信仰注入活力,宣传“兼爱”有利于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道德信仰必须要理论化、普世化,才能经历得起历史的考验,古往今来,人们并不是没有道德信仰,而是在书本与现实中迷失了道德信仰的本真。其实道德信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兼爱”思想的'提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它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过时,我们能将现在的价值观融入其中,使它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兼爱”思想告诉我们,爱是信仰的基石,无差别的兼爱社会是百姓永恒的追求。贯彻“兼爱”思想,我们才能推己及人,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不做道德上的旁观者。其次,将“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讨论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道德在本质上并不能超越利益而存在,合理的利益也能促进道德的发展。“兼爱”中所提倡的“利”就是合理的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权衡是调节个人道德行为规范的引导力,人们不可避免地关心其切身权益,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必须要符合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利益。只有集体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个人的利益才能最大化的实现。所以爱没有等级差别,只有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幸福,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最后,道德具有感化作用,让孩子从小接受“兼爱”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能够扩大道德的受众范围。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我国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道德教育不是僵化的,不是从书本上分析就能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感悟道德的重要性。墨家重视道德教育的感化作用,主张“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注重实践,要求“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在墨子看来,一个人的道德并不在于他懂得多少道德的理论,而在于他能否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有道德的人不仅要明白道德的含义,更要在行动中对善恶进行取舍,做出有实际效果的道德行为。中国的道德教育应该改革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兼爱”这种传统道德进行现代转化,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墨家思想在当时很难实现,然而其中的闪光点经过历史沉淀后,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兼爱”道德理念,是平民阶层道德实践理论化的具体体现,实现全人类的“兼相爱”现在的确不可能,但学习“兼爱”思想,将其纳入我们的道德建设中,有利于解决道德危机,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黄勃.论墨子的“兼爱”[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2]李燕.墨子的“兼爱”理想与现代道德建设[j].池州学院学报,2009(4).

[3]韩杰英“.兼爱”对当下道德危机的教化启示[j].思政教育,2013(16).

[4]赵保佑“.兼爱”: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j].中州学刊,2006(2).

[5]魏义霞“.兼以易别”———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比较[j].江淮论坛,2012(2).

[6]刘清平.论墨家兼爱观的正当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7]李冬梅.墨子“兼爱”伦理观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主要弊病与完善建中国黄金产投

所谓财务公司(financecompany),也叫金融公司,是指通过发行商业票据、股票和债券,或从银行借款以获得资金,并运用这些资金向消费者和工商企业贷款并提供其他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一家金融公司于17诞生在法国,是金融业与工商企业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融合的一种具体的组织形态。我国的第一家金融公司是1987年成立的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统计资料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业务都有很大萎缩的情况下,金融公司却保持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由此也不难看出,其灵活多样的运作方式、低成本的融资便利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竞争优势。

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

自1987年央行正式批准设立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至今,我国的财务公司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并已由初建时期的较小规模、较单一品种经营,发展到如今的实力日益强大、业务范围日趋合理、规范。

为推动我国企业集团的快速、健康发展,1991年的《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通知》中明确了大型企业要向集团方向发展,对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均进行了规范,并明确提出了具备条件的试点企业集团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财务公司,即把发展财务公司作为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配套措施之一。1992年的《关于国家试点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通知》中也指出通过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的,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源再配置水平。利用财务公司发挥熟悉集团成员单位资金运用上的时间差和地域差的优势,有效地积聚闲散资金,及时解决某些成员单位暂时性资金短缺问题,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不受损害。

9月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财务公司从市场准入、业务监管到市场退出等全过程进行了规范,第一次对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依产权关系建立的企业集团才可以设立财务公司。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自此,我国的财务公司进入到了一个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国内所有的财务公司根据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了改制和增资扩股,完成了业务范围调整、财务公司与所办证券营业部的脱钩工作,实现了财务公司与证券业的分业经营,对公司自营的长期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除国债、成员企业债券和自用不动产外,原有的投资项目基本都转移给了企业集团。目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主要分布于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建材、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骨干行业和重点支柱产业。

当前我国财务公司所处经济环境分析。

企业重组并购高潮在即,大型企业集团应运而生。据有关资料预测,未来的两三年我国企业将掀起重组并购的高潮,会有一批新的大型企业集团诞生,而这其中,必然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各集团企业也必然会有组建自己的财务公司的强烈渴求。因此说,无论是现在既有的财务公司、还是既将成立的财务公司,在支持所属成员企业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事宜方面会有很大的优势与巨大的市场运作空间。

外资银行与跨国公司的入驻必将带来全新的冲击与机遇。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一些著名的大型外资金融机构、国际知名公司已开始抢驻中国市场,并且这种趋势会在入世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外资银行与这些跨国公司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它们常常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不忘将支持母国的跨国公司作为其经营目标之一,全方位支持母国的跨国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这种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相互渗透日渐强烈,已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国际财团。这些财团有着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必将对我国的财务公司带来巨大的冲击,财务公司更应利用此时机,抓紧提高自己,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国际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与我国分业经营的现状。当今国际金融业的一大趋势就是许多国家都开始采取混业经营的方式,而我国出于具体国情的考虑,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的拓宽,使其难于像许多国家的财务公司那样拥有更多的业务空间。

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特别是9月21日,人总行发出通知决定对外币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虽然,利率改革目前对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影响不大,但受各商业银行在外汇存、贷款方面利率决定的影响,各企业也会相应将其人民币业务选择在同一商业银行,从而使财务公司对集团成员的存款、结算等金融服务量受到一定影响。

财务公司经营中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

自19对财务公司进行规范经营以来,财务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超范围经营、为集团公司进行大量的融资和担保、对原有的投资项目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转让、账外管理混乱等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也潜伏着许多风险: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运用信用工具从事信用活动时,信用工具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程度。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最主要的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成员单位主观上存在逃债思想,没有偿还债务的意愿。(2)成员单位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转嫁给财务公司。这些风险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营风险等。也就是说,成员单位经营活动本身及所处环境有很大的风险性,从而决定了财务公司信用活动也带有很大的风险性。(3)企业集团的不当干预带来的信用风险。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干预过重,实际工作中的许多贷款是根据企业集团总裁办公会或电话通知发放的。财务公司在既不了解市场、又未进行细致的贷前调查的前提下,就将贷款放出,一旦市场走向与企业集团的预测相背离,财务公司的贷款就可能出现风险。(4)信用担保不当所带来的信用风险。总之,财务公司的信用风险是与成员单位经营风险密切相连的,成员单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对财务公司的信用构成极大的威胁。

资本风险。资本风险是指由于资本规模过小,不足以弥补一定时期经营亏损,从而影响正常营运的可能性。财务公司的法定资本金,一般由企业集团拨付、或成员单位入股,是财务公司扩张经营、弥补亏损、抵御经营风险的基本保障。一些企业集团并不注重财务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财务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没有得到明确和应有的尊重,仅把财务公司当成对外融资的窗口。不管成本多高,只要能融入到资金就行,致使有的财务公司处于无利或微利的境地,更谈不上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金。在本身已有的资本金被抽减、抽空,又无增补资本金的来源的情况下,出现资本风险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管理的策略论文

四,实习内容:

转眼已在这家公司实习了四个多月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安徽邦隆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理财咨询公司,其产品有股票投资,期货投资,黄金投资和外汇投资。其中又以黄金和外汇投资为主体。由于我们该专业课还没具体学习。故对我而言是个全新的领域。刚开始的几天,什么都不知道,只得从头学起,公司的一位投资部成员给了我几本专业参考书,只有加班加点学习了。一星期过去了,渐渐开始适应公司的环境和企业文化。也开始能够初步看懂一些图表和数据了。我经常要在网上查找信息。每日下午,公司投资部成员都会一齐探讨大盘局势和分析操作策略,这于我而言,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也不时择机就投资方面的问题请教专家。

四个多月过去了。我从对投资的一无所知,渐渐开始了解和熟悉这个行业,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确是两者不可分离。理论知识可看做是入门的铺垫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实践操作,则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并且更重要。因为它是工作的具体内容。

金融行业是个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故很多专业术语和操作包括整个行业对我而言都比较陌生。使得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在熟悉行业上,这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的进程和效果。这在以后的实践中随着专业课的逐渐开设,我想会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同时需要我们更深更广的了解所学专业知识。“面”要广,“点”要专。对于证券投资部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较短,缺乏经验,因此证券市场尚存许多未得解决的问题,加之股市低靡,为此我国证券管理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发行上证50etf,上证50etf交易流程与封闭式基金相同且交易费用不高于封闭式基金,由于etf的'股票比例构成完全复制对应的指数,因此产品设计人将etf的单位净值定为其标的指数的某一百分比,这样投资者通过观察指数的变化就能直观了解投资etf的损益。同时由于etf的投资完全是复制有关指数,因此投资股票的数量与比例完全相同。普通的大陆股票想要获利只可以:一、通过二级市场etf交易价格的波动,低买高卖获取差价;二、持有etf获得现金分红收入,etf由于没有做空机制,因此操作不当仍然可能遭遇损失。但是黄金,外汇和期货不但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获利,还可以通过高卖低买赚取差价,因此,获利空间比股票要大的多。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必须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并要以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来积极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变革。同时,要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理论可信度,深化认识。以后我们面对社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一致。那时就应该调整心态,找准个人定位,及时充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包括对于一项新工作的适应,更包括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融合,在一个月中,我和公司的员工、同事等相处的都不错,大家也都比较照顾我这个新来的“子弟兵”,在这一个月中,我对公司投资部各岗位特点、能力需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帮助公司翻译一些资料以供决策层参考,短短一个月能为公司作出一些菲薄的贡献,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五,实习总结:

总之,这四个多月的实践锻炼,是我们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第一步,是我们寻找差距,进一步认识自我的良机,更是我们了解对口专业的有利契机。这次实践,为我们今后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还是要感谢邦隆投资咨询管理公司所有成员(特别是老总、投资部员工和市场部的几位同事)对我此行的大力帮助和热心照顾,没有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这次活动不会如此顺利。

市场营销061班。

陆珍珍。

我国境外投资现状与宏观管理框架构建论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而陷入经营困境,原因之一就是国企对银行负债过高,以至于很多国企沦落到根本难以支付银行利息的严重地步。为使国企重振雄风,恢复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企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然而,在国家推出的种种药方都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国家推出了“债转股”的新贴子,以期达到既最大限度的回收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又能对国有负债企业进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双重目的。尽管我们设想周密,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当的问题,其中,“债转股”与现行法律框架的冲突就相当引人瞩目。债转股在中国乃新生事物,牵涉很多制度创新,而创新必破旧,现行法律体系,在很多方面都与之相抵触。同时,我们的改革还必须考虑秩序,若一味追求革新而恣意横行,法治必不存,这也正是我们构建《债转股特别法》的目的,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在此作者力图找出冲突,并分析政策趋向,为《债权股特别法》的构建架桥铺路。

二、债转股与公司资本三原则的阻碍。

(一)阻碍。

债转股遇到现行法律障碍很多,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我国《公司法》确立的资本三大原则,即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所谓“资本确定”,系指公司资本总额应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在公司成立时认足、募足。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公司法》中关于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及公司登记成立时注册资本均需认足、募足的规定。而债转股过程中,amc以债权为投资手段向国企投资,虽未为不可,“但债权非金钱物品之可以直接供人利用者也。以债权出资,必俟债务人到期清偿,始为实受其益,而公司亦于债务清偿之日,为实收该股东资本之时。若到期债务无着,则与未曾出资者,有何少异?”[1]且以债权出资原则上应为对其他债务人之债权,若是针对被投资公司本身之债权,即使实现,亦是以原本公司的借贷资产向自身投资,公司资产并未有任何增减。再者,我国《公司法》为严格资本确定原则,并规定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出资不得超过这公司注册资本20%,其目的无非为防止权利资本有名无实。而债权做为一种期待请求权,实现与否本无定数,且债转股中之债权乃不良债权,以不良债权占公司绝大多数股份,不能不说是与资本确定原则相违背。

所谓资本维持,系指公司应当维持与公司资本总额相应的财产,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司清偿债务之能力,保护债权人之利益。我国公司法中,累计转投资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50%的规定(第12条),有限公司的初始股东对现款之外的出资价值负保证责任的规定(第28条);股份公司不得以低于票面金额发行股份的规定(131条);除依本法特别规定之目的与程序,公司不得收购公司自己之股票的规定(第149条);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到公积金之前,不得向股东分配利润(第177条)等均体现了此原则。[2]然反观债转股之流程,实有不少与资本维持原则相背之处:其一,四大amc实有资本均为100亿rmb,但其接收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都远逾此数,amc把远逾此100亿rmb的'不良资产全部债转股,明显违背《公司法》资本维持原则中关于转投资比例限制的规定。尽管我国亦有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之例外,但是否就意味着amc可以用“四两拨千金”之力把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全部用于转投资而不受任何限制呢?其二,《公司法》第28条规定了初始股东对现款之外的出资价值负保证责任的规定亦明显与不良资产为投资手段的做法相抵触。试想,amc债转投之目的乃最大限度的回收本已无望的债权,其对债权能否变现心中实无把握,若届时无变现之可能,amc肯定不可能按《公司法》之规定承担连带之责,追续投资。其三,资本维持原则还要求公司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弥补亏损之前不得分配利润。然在债权股之后的新公司中,亏损本来严重,若严格按照这一原则办理,amc在十年之内到底有多大作为殊难预料。

[1][2][3][4][5][6]。

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应在深化

1、企业信用根基较为薄弱。

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其自身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是企业对其所承担的债务进行偿还的保证,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的企业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通常较为单一,在经营管理方式层面显得不够精细,其所生产的产品缺少技术含量,自身抵抗外部环境波动的能力比较小,生产经营状况较为不稳定,偿债能力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而企业的信用基础不强,信用根基薄弱。与此同时,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是国有企业的应付账款日益增多,由此所引发的信用问题也经常出现。信用问题对于我国企业乃至经济的发展而言,已经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

对于不遵守信用的企业而言,遵守信用的企业理应得到社会以及消费者的更多认可和赞赏,在信贷等诸多方面应该给予其必要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然而,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守信用的企业往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些遵守信用的企业也没有获得明显的优势。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使得企业在遵守合同的规定并按期付款等方面缺乏主动性,进而导致更大范围内的信用问题。

3、信用评级工作落后。

资信状况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金融通所必须参照的因素,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对于信用评级工作并不十分重视。对于贷款额度达到一定数额以上的信贷业务,也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来进行信用评级的有关工作,因而与企业信用评级有关的工作显得较为落后,进行过信用评级的企业数量比较少。与此同时,当企业在向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不仅各商业银行对于客户的资信评级方法并不一致,而且评级的结果在各商业银行内部也属于保密信息,相关信用信息无法在商业银行之间共享,这也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的风险较大。实际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以及海关等对于相关企业均有信用评级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部门或者主体之间的信息通常处于内部使用的状况,其他需要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企业或者部门无法获取相关资料,使得交易变得极为不便利,风险日益积聚,增加了经济社会的运营管理成本。

4、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

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例,对于应收账款过快增长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的风险认识较为不全面,在企业销售管理的过程中,客户的资信资料往往比较缺乏,加之食品企业的销售周期较长,相关生产资料的进一步投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片面注重销售,却忽视客户的信用管理工作,那么将会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一定影响,并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使得食品加工企业举步维艰,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5、与企业信用管理有关的技术较为落后我国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信用管理工作层面,并没有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不仅仅是食品加工企业,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客户信用的判断通常较为主观,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在信用额度控制的有关工作层面显得较为不足,使得应收款在企业的资金负债表中日益增加,坏账风险越来越高。

1、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

当前商业信用在我国企业的经济往来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生产企业通过赊销来扩大销售,购买企业通过延期付款来减少资金占用。但是企业的商业信用更多的是在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对其自身而言,是不存在任何担保的,因而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在事前予以落实,以便能够在事前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在这一时期,企业之间信用不对称的问题便暴露出来,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在保证信息公正层面没有一套完善健全的机制,与此同时,授信企业自身作为销售方,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销售任务,在获取购买方的资料和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对于授信企业自身而言,也没有资信分析人员来完成相关工作。在销售完成之后,销售企业在应收账款回收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无法按照合同或约定的要求来回收应收账款,也无法对购买方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对于购买方所给出的延期偿还的理由,销售方无法进行核实,如果对于款项的追索过于紧急,就有可能会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种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企业在信用管理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工作中都面临着较大困难。

2、没有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按照企业的职能分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等信用管理工作是由销售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两个部门共同负责,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职责划分,使得应收账款管理等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处于真空地带,相关职责无法在两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划分,使得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因而,为了更好地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需要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来完成相关工作。

3、信用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失。

信用管理的工作日趋复杂,既需要对企业销售目标的完成负责,又需要对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负责。因而,信用管理层面的人才素质要求较高,不仅仅需要掌握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还需要掌握统计、营销以及信息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国当前在信用管理的专业人员方面较为缺乏,总体素质远不能够满足企业信用管理的工作需求。

1、加快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与开放。

企业的征信数据是对目标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逐项调查,所取得的结果被填入某种征信数据采集表中。现代的征信数据均是电子数据形式的调查数据积累,而且基本调查数据包括对其进行的统计分析不断更新,进而产生所谓的动态征信数据。从技术角度看,征信数据可以简单地分为量化数据和非量化数据两种。量化的数据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给出的,能够直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非量化数据是指一些定性分析数据,在经过一个量化过程之后,才可以被统计模型所接受。各国都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对企业征信数据的开放做出明确规定,我国应当加快这一方面的立法,并将许多相对封闭和分散于各个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整理,最后统一对外公开,使得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企业信用中介机构自身的企业信用数据库规模普遍偏小,建议在鼓励企业信用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建立行业或部门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待条件成熟时,再将政府或行业数据库中的内容与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数据库合并或共享,以加快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进程。

2、积极组建信用管理部门。

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机构是企业进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企业能够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

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由其来负责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中的日常工作,使信用管理工作既有人员协调,又使得有专人予以负责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在信用管理机构建立之初,一方面要制订信用管理手册,及时地对企业信用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使得信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应该使其对常规性的培训任务负责。

3、加大信用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

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对知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对于信用管理人员,尤其是信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求更高,一个工作能力非常出色的信用负责人,其工作能够抵得上100个追账人员。当前企业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中,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这严重影响了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使得企业在信用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未必有效。因此,企业需要加大信用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这要求企业负责人对于该项工作的大力重视。从我国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仍然没有开设信用管理专业,专门的信用管理人才较为缺少,因而企业更需要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通过信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人员所实施的培训,能够使得企业内部形成客户信用风险的共识。只有具备信用风险意识,才能够从企业的经营实际出发,考虑到企业整体利益,而不是从部门或者个人的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旭:浅谈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j].知识经济,2012(2)。

[2]黎占露: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j].财会月刊,2014(6)。

[3]樊静波: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

[4]鄢丽:浅谈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息息,2012(9)。

[5]钱程: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构建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4)。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管理的策略论文

就目前而言,经济与社会的变化,不知不觉中已经在企业投资管理中制造了影响。在企业的各种投资中年金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社会的养老保险逐渐完善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企业年金投资不再局限在原有的制度,而是正朝着证券公司与基金管理发展,运营格局也在不断的变化,相互竞争,多种机构合并的趋势也呈现出来。

一、企业年金特点及概念。

企业年金指员工与企业在依据法律参与养老保险基础之上,自愿设立补充的养老保险基本制度,企业年金的投资原则与性质跟基本的养老保险不一样,工具和投资领域也有所不同。基本的养老保险在投资上强调的是保障安全,而企业年金只是对基本的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只有拥有好的收益,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职工与企业参加到企业的年金计划,也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年金投资一定要同时兼顾安全性与收益性,这就使得企业的年金投资相对于养老保险的投资来说,所涉及的领域更宽广,工具也相对较多,其面临的各种投资策略也会更加复杂。

二、企业年金投资的管理现状。

(一)企业年金覆盖率虽低、但发展迅速。

近些年来,国内设有年金的相关企业也呈上升趋势发展,其中参与计划的员工不断增多,资金的投入量也加大。企业的`年金增长速度非常快,可是年金企业的覆盖率却和企业年金投资的发展速度不符,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只是一小部分,导致企业年金投资的发展速度和企业年金投资的覆盖率产生矛盾,以至于给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造成了许多阻碍。

(二)企业年金投资监管不善。

就当前来看,国内企业设立的年金投资管理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与缺陷。通常国内企业的年金都是由经办机构来承担,利用政府的监管机构来实施管理的一种单一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致使我国企业年金管理的力度较弱。此外,有监管能力的信用的评级单位、律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也发挥不了监管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年金在地区的发展达不到平衡。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我国企业的年金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现状。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如厦门、上海等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比较高,企业年金投资的管理制度发展就比较迅速。但如果在一些偏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企业没有充裕的资金用来进行年金的管理与投资,以至于企业参保的年金比例较低,企业基金的规模也不大,更甚于在比较落后的地方企业不会设立企业的年金。

(一)企业要对年金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完善与建立跟企业的年金制度有关的法规及法律系统,使企业年金法律的地位可以得到明确,同时制定相关的对投资管理进行解决的措施。监管与限制都需要在企业基金的管理机构里进行,尤其在比例、条件、投资方向等方面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还要对资金风险的补偿机构进行完善。在企业投资的管理人与投资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宣传教育与学习,让投资的管理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年金管理投资体系的有关知识和掌握企业操作规范,尽可能避免与减少因为不合理的操作而致使受益人的风险投资提高。此外,尽可能制定更好的优惠税收政策,在企业的年金投资的收益上给予延迟税收或是税收减免,防止因为企业的年金短期的逐利行为对资本市场制成了冲击。

首先要建立一个风险的控制流程,在投资方面要控制好风险,并做好事前的预防,再建立好相互对应的监管体系。例如,企业的管理机构中内部的监察部门可以通过对投资资料进行检查,全面、实时的对投资相关部门的业务实施监控,不定期或定期的检查,还要出具对应的反馈书面报告。其次,投资的管理机构必须要对部分投资的物品制定一个相对应的限制,可以更有效对介入的关联或是内幕交易采取防止措施。最后要对事后的信息进行反馈,企业的管理机构应该建立并且严格地执行有关监控报告,让内部的监察部门跟踪投资进展状况,编制相应的监控报告,便于及时的进行业绩考核与评估。

(三)企业要尽可能发展年金投资的渠道。

为了使企业的年金实现增值和保值,首先就要把安全性作为前提,把拓展作为投资的渠道,使收益得到提高。在证券的市场上,合理的对证券市场的结构品种进行调整,使市场在合理的搭配下得到更好的收益。还要重视金融的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开发,引入到期货市场,使股票在现货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指数基金进行发展,可以作为企业的年金投资的有效投资策略,更有效的减少管理的成本与风险。尤其在通货膨胀期间,适当的对国家的基础设施与不动产进行投资;也可以在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海外的投资。

(四)企业要大力培养比较专业的管理投资机构。

企业的年金投资管理与其他开放方式的基金不一样,年金管理的机构一定要有专业投资资格。自从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的管理机构也逐渐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些专业人才与机构不断的从国外引进来。通过国外投资银行或是基金经理参加中国养老金的管理,从而对企业的年金资产采取规范化投资运营,可以提高基金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基金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企业年金管理制度还在起步时期,发展的时候还很短,所以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点,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目前工作的重心是对企业年金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制定相关的有效措施即合理的建议,随着企业的年金制度发展与不断完善,相信我国企业的年金投资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进而带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主要弊病与完善建中国黄金产投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普遍加大了内部审计制度的改革力度,在构建内审体系、完善内审机制、发挥内审功能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认知差,严肃性、机构设置和资源配备相对不足,并由此导致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有效性、权威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

1.审计认识偏差。

首先,迄今还有不少银行的管理层认为审计部门不能创造价值和利润,对银行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其次,由于认知和组织体系建设滞后,使得内部审计很难成为商业银行激励约束制度,尤其是难以将业绩考评与问责机制结合起来,加之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内审报告制度和报告线路,外部监督部门也无从对银行内部审计进行检查和评估。

2.机构设置的缺陷。

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保证内审人员工作权威性和客观性的基本前提,是内部审计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但是,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还未完全实现垂直、独立管理,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利益依附,导致内部审计仍缺乏独立性,难以对管理层的决策行为、程序、效果进行审计评价。首先,从公司治理来看,有些银行内部审计实行的是向高级管理层而不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重要问题常常被轻描淡写过滤掉。其次,从系统管理看,内部审计还未完全独立于区域性管理而建立系统内自上而下的垂直体系。第三,从内部控制来看,内部审计尚未实行岗位轮换和回避制度。银行内审人员不宜长期从事一类特定业务或一个特定区域的审计工作,在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也必须实行回避制度。

3.审计资源短缺。

一是人员配备不足。在目前我国银行业,除少数金融机构的内审人员占全部员工比例达2%这个国际水准之外,大多数只有1%左右,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且内审人员的薪酬激励和在行内的地位也相对偏低。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不高,专业胜任能力相对不足。特别是缺乏具备it、资金营运、金融衍生产品等知识的专业化审计人才,以及综合素质较高、银行业务全面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不能适应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审计手段相对滞后。目前银行内部审计还处于“手工检查为主,计算机审计为次;现场审计为主,非现场审计为次;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较少;合规性审计为主,风险性审计为辅”的状态,审计手段与技术匮乏,远远落后于银行业务经营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

4.审计效果欠佳。

一是未能有效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对照近年来银行业发生的各类典型案件,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80%以上的案件都是因为“有制度而没有严格执行”造成的,且作案期间都经过多次内审而未被发现。在很多大案要案背后,都有内部审计薄弱的阴影,内部审计薄弱仍是我国银行业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审计检查的深度及力度不够。就目前情况看,银行内部审计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查错纠弊阶段,缺乏对银行管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经济效益状况的审计评价,特别是对内控体系还不能实现高效的监督、评价和治理,因而无法适应银行业务经营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三是缺乏规范的审计质量保证、评价与改进制度。目前,银行内部审计缺乏规范化的审计工作质量衡量和评价标准,因此更谈不上审计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致使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1.更新审计观念,拓展内部审计业务范围。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内部审计咨询业务的经验,变事后监督职能为事前预警职能,从单纯的发表审计意见转向为管理层提供可行性建议,为各业务部门提供改进其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促进内部审计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内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增值作用。其次,面对开放的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内部审计必须将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纳入商业银行常规审计范围,加强对新业务、新产品的审计监督,持续跟踪了解对经营管理目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关键风险点,对缺乏控制或者控制不足的业务流程提出完善建议,对控制过度并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出优化方案,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发展,也使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2.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对于没有建立垂直内部审计体系的商业银行,应尽快设立独立的、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由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任命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总行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对各分支行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应实行派驻制,各分支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受总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其主要任务是推动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督促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加强风险防范和对银行的经济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等,其人员的工资报酬、晋升福利均由总行决定。对于已经建立了垂直体系的商业银行,主要是缩短委托代理链条,将内部审计的人、财、物管理独立出来,增强委托约束力。或者建立跨层级、跨机构的专业化团队,由总行审计部直接领导,避免多层委托导致目标的偏离。另外,审计委员会还可以通过章程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与组织的重大决策讨论,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触相关信息等,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监督力量。

盛京银行始终重视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了科学严格的职业准入退出机制和有计划的后续教育机制,为审计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团队。盛京银行实行职业准入与退出制度,把好审计队伍建设源头关。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准入、禁止和退出条件,对审计分部主任、总审计师和审计办事处主任等审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学历、资历和年龄等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形成了一系列内部审计职业准入的要求,从源头上保证了内部审计队伍保持着较高的'整体水平。另外,盛京银行从专业化入手,提高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盛京银行将专业化作为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突破口。

4.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电子化水平,改进审计方法。

首先,加强风险识别与量化技术的研究,在引入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等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同时,要根据我国国情设计具体的参数指标,关注操作风险和小概率风险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其次,加强对内部审计业务流程的管理,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关注形成报告过程中能给经营管理带来怎样的改善,从而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同时,根据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操作规则,针对审计项目大类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并组织实施。最后,尽快建立现代审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对大量的审计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反馈,逐步实现与业务部门的审计接口衔接,实现银行内部审计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工作过程电子化,从而通过加强非现场审计工作,使得现场审计有的放矢,缩短现场审计工作的时间,节约审计成本,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5.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做好对商业银行内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为内部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工作底稿、风险评估等情况的检查,评价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评价内部审计体系是否充分发挥作用、是否满足银行当前的业务规模和风险水平的需要以及内部审计工作是否遵循有关规定。同时,还要检查银行对所发现问题的反馈与整改情况,据此评价内部审计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或取得了实际效果。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与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定期举行会议,交流审计情况与信息,并定期与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就审计目标、监管目标以及其他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争取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监管合力。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置身银行内部的一个部门,有着外部审计无法替代的优势,既可以对银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检查,又可对有关问题进行经常、连续、系统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银行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帮助银行实现增值目标。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管理机制,更新审计手段等改革措施,提高审计质量、节约审计成本,增加银行价值。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商业银行加强自我约束、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莫勒尔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吴越胡若涛: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会计监管[j].浙江金融,2007(2).

[3]钟海燕:加强内部审计沟通,建立新型审计关系[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7(5).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